• 沒有找到結果。

大師還在(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大師還在(一) "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師還在(一)

—普陀山青年進香團朝聖記

李璧苑

可能是觀音菩薩的安排罷!

二○○六年八月二日至五日,杭州師範學院「弘一大師‧豐子愷研究中心」舉辦 了「弘一大師繪畫欣賞交流會」,台北弘一大師紀念學會特地邀約十三位對書畫 及佛教藝術有研究的人士參加這次會議,這些人來自台灣北中南各地,年齡主要 集中在五年級上下。由於緣起於大師的藝術成就,加上難得的千里路程,遂而展 開了一段尋訪大師足跡的十日朝聖之旅。本會在江朝陽理事的帶領下,戲稱普陀 山青年進香團的我們,快樂地揚帆由杭州、紹興、上虞、寧波、普陀山、平湖至 上海!

行程中,因安排了白馬湖的晚晴山房,所以學會準備了本會創辦人陳慧劍老師的

《弘一大師新傳》與陳星教授多年以前的著作《白馬湖畔話弘一》與大夥結緣,

希望有助於對大師德行風範的深刻了解。同時也是因為要減少坐飛機與在香港等 轉機的無聊和煩悶。

交流欣賞會是八月三日,由該中心主任陳星教授主持,早上看畫,午餐後參觀中 心,下午心得研討。因大會邀約了大師的俗家孫女李莉娟、汶娟居士、豐子愷先 生的女兒豐一吟老師、劉質平先生長子劉雪陽老師、大師在俗好友楊白民的後人 等共襄盛舉;還有杭州師範學院丁副院長、天津李叔同弘一大師研究會副秘書長 劉小兵、上海博物館鑑賞專家鍾銀蘭、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戴嘉枋、浙江大學美學 教授沈語冰、北京中華書局祝安順編輯以及許許多多的傑出人士等與會,頗有蘭 亭雅集,群賢畢至,少長咸集之勝!

畫卷展開了。一尊尊的羅漢、觀音躍然紙上!

唉!擠在眾家之間,真恨不得自己是隻仙鶴。

太長了,十二、三米的羅漢長卷,一卷又一卷,或坐或立,靜躁不同,大眾因福 報有限,只觀賞了每一卷的局部。觀音則不然!單尊的大幅直立、橫卷坐姿的則 幽然靜默,我因站得太累,也靜默了,但卻有幾尊觀音的神色,一直勾起我憶及 大師留日時期的木炭畫「少女」(1906),那種淡淡地、似有若無的憂傷啊!這些 作品的落款書風,大多是大師好友葉聖陶所形容的「蠶寶寶」一類,內容也多為 華嚴經偈,名款則是簡單的干支、大師所在地和法號,而無如大師寫經或長聯的 跋文。我想,有些可能是藏在沒看到的那一邊的局部罷!

還有長卷的墨荷,酷似八大;淨潔高致、幾無敗筆的長卷山水(28×1390cm),

猶如清初四王;以及冊頁朱竹九十九幅,據考證那是大師為迴向劉質平亡母早登 極樂之作。我因太累,瞇得像加菲貓的眼睛,只讓我差不多看了九張。

(2)

畫是一件件收、看、收、看的,壓軸的是巨幅文殊菩薩說法圖(362×241cm,朱 色、工中帶寫的白描)。大家「哇!」的一聲,感佩驚嘆!不知大師是在什麼樣 的因緣之下,發此大願,寫此大佛,因為畫的上段落款處,仍是經偈。

午間,我臨時參加了另一場國際周公學術研討會,趕回會場時,遲到了。午後的 心得交流,我一邊聆聽專家的意見,一邊不自覺地醉了茶,煙霧濛濛!麥克風已 經傳了大半圈了,忽然好似一根金剛杵飛來面前,讓我不知所云。雖然我對大師 的所知太少,其出家後的畫作,所見更少,但能與這些不同風格的畫作相逢,自 有各式各樣的因緣作用起來。因為是非學術性的會議,又是初次見到這批畫作,

大家憑著早上的印象,各抒己見後,就隨緣化空了!有興趣的朋友,可從陳星教 授二○○六年一月出版的《弘一大師繪畫研究》書中,見出真章。我想,大師之 所以成為大師,是因他決心脫胎換骨,是因他的凡事認真、以戒為師,而非從天 而降,完美無缺。研究是一件苦事,面對這一大批作品,佛陀或許在靈山拈花微 笑罷,但我們誠摯地向研究者、收藏者、鑑定專家們祝福!期許他們將近百年來 的弘一大師研究,清晰地建構起來。然對我而言,倓虛大師《影塵回憶錄》中的 弘一身影,就足以受用、真實了。

八月四日,大會安排參訪天台國清寺及新昌大佛寺,朝禮了隋朝智者大師的天台 宗風,以及南朝僧祐督造的江南第一大佛。據聞智者大師圓寂時面佛而臥,本團 深研石窟藝術及教史、教法的「觀音」與「文殊」,就地模擬了當時的境況,專 精之中帶著童子的清氣。早上「文殊」觀了天象,預估下午兩點多會下雨,果不 其然,新昌遇大雨,洗心見大佛。

八月五日,早上八點離會。接著就是飽讀詩書的導遊小何與我們一行七日的參訪 之旅了。我們到了庋藏封壁大師出家前用印的西泠印社,大師斷食、剃度出家的 虎跑寺,受具足戒的靈隱寺,還有飛來峰、雷峰塔等地,努力的走了一圈,途中 竟在印社又遇到了莉娟、汶娟,讓人親切地覺得是大師的德行之光聯繫著我們。

虎跑寺中的大師舍利塔非常幽靜,大家三拜!繞塔三匝,深呼吸之後,就靜靜離 去,到了階梯下方的大師紀念館。突然間,我想到了程凱醫師交代我找尋「舍利 塔伯伯」的事,於是趕緊回頭,再次來到舍利塔,只見風竹搖曳,悄然無聲。問 了茶坊的人,也大都不清楚,程醫師!您可能見到了天人或寒

山、拾得吧?

八月六日,精彩緊湊的一天。首先參訪了紹興戒珠寺。戒珠寺原本是東晉王羲之 的故居,後因書聖捨宅為寺,才造就了這一清幽的聖地。一九三一年的時候,大 師曾在這裡對來訪的舊友蔡冠洛與門生李鴻梁自述其身世及出家後的修持境 界。戒珠寺有一種江南人文的靜謐之美,這裡早上除了我們之外,沒有別人。用 過十點半的午餐後,繼續往上虞法界寺、白馬湖晚晴山房走。這兩個非觀光景點 可真為難了地陪小蔡,因為據他查閱資料的結果,法界寺已成廢墟,晚晴山房在 春暉中學內,假日不開放,而他也從沒去過。

「就算廢墟也要去,因為護法還在!」這是一位無緣同行的藍色的師兄的建議。

真是怪吧!因為他說得很真誠。車子開在田間小路上,彎了又彎,小蔡問了又問,

(3)

卻見半完成的寶殿矗立眼前。廟中的僧人正在做法事,殿中的佛像才剛木雕榫接 好,別有一番質樸的莊嚴。我們對照了帶來的影印資料,那是上虞弘一大師研究 會提供的畫稿,才知道這裡是當初法界寺的後殿位置,畫稿中後殿的一棵孤松依 然挺立,江先生快門一按,說了一聲:「松樹還在!」,大家興奮不已。來是對的!

弘一大師曾先後來法界寺三次,極具意義的一次是一九三一年二月十五日,大師 於此發願專學南山律,熟讀窮研南山疏鈔及靈芝記,受到寺主然慶老和尚的敬 重。我們隨喜寺方,希望寺院與弘一大師「以戒為師」的精神同時弘揚起來。

晚晴山房到了!是還在回天津路上的莉娟幫忙打的電話,請人去開門。感謝莉娟 姊姊!她是一位心地純淨的菩薩,上月二十三日聽完了她在台北慧炬印光祖師堂 的演講後,我暗自意會,難怪她能生為大師的孫女,因為她不諂曲、不造作。

晚晴山房是一九二八年冬,由經亨頤、周承德、夏丏尊、穆藕初、朱酥典、劉質 平、豐子愷等七人共同為大師募款築居的住處,一九二九年夏落成。因大師喜愛 李商隱「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句,取名「晚晴山房」。大師在這一年的秋 天來此住過。那是一棟拾級而上的三連間平房,簷下的走廊可以憑欄相望白馬 湖,極富詩意。現在的山房雖是九○年代重建的,仍不失大師平淡天真的意味,

我們在裡邊小小聲的走著,欣賞牆上的相關介紹,一邊想著不知大師當年的屋內 是怎樣的布置啊?大家現場推敲了起來。中間自然是佛堂了,靠西邊的一間,我 會當寢室,東邊的就讀經寫字好了。ㄛ!這裡的山蚊很狠,止住了我的前念,換 新念:大師「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那山蚊呢?哇!來勢洶洶,我想不下 去了,趕緊到隔壁的豐子愷「小楊柳屋」轉轉。

揮別了晚晴山房,我的思緒還盪在湖邊的楊柳、小船上,覺得水、船、橋是多麼 重要啊!水能滋養萬物,活絡生機;船能來回運載一些故事、貨物、傳說;橋則 能讓人居高臨下,冷靜地看清瞎忙的船。下一站寧波。地陪小姜上車來了,好有 個性的寧波酷妹呀!先到市區的七塔寺。七塔寺始建於唐大中十二年(公元 858),與延慶寺、阿育王寺、天童寺合稱禪宗四大叢林。清康熙時,於寺前建七 浮圖,遂稱七塔寺。弘一大師一九二五年擬往安徽九華山,因江浙開戰,臨時掛 搭七塔寺雲水堂數日,後即為夏丏尊邀往晚晴山房小住了。七塔寺中的西方三 聖,金色立像,高大莊嚴,約四米多,與國清寺同一樣式,阿彌陀佛一手持蓮臺,

一手過膝展手,作接引狀,祂的手好實、好厚、好胖!兩邊的觀音與勢至,頭戴 寶冠,各執楊柳、寶瓶與如意,我仰著臉望著祂們,三個都有點胖,有點微笑耶!

時候不早了,車子飛快地趕往天童寺。弘一大師沒到過天童,是我們自己想去的。

天童寺有「東南佛國」的美稱,創建於西晉永康元年(公元 300),歷代高僧輩 出,是明代天下禪宗五山之第二山,清代禪宗四大叢林:鎮江金仙寺、揚州高旻 寺、常州天寧寺之列,也是日本曹洞宗的祖庭。到寺的時候,天王殿門已關,但 邊門還可進去。巍峨的大殿,廣闊的中庭,刻滿名家書法的橫匾、楹聯,之前的 戒壇現是平日不開放的法堂,直徑 2.36 米的千僧大鍋,還有不小心穿過的僧寮 等,這時的僧人應該結束晚課一段時間了,但不知是否過午不食,他們有的散步,

有的望雲,順手垂下的衣袖,好一派輕鬆自在,足讓我們領略了禪家宗風的不拘

(4)

一格。

(待續)

轉載自《弘裔雜誌》74 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雜譬喻經八十卷 (見舊錄)   已上八十七部 (僧祐錄).

金剛頂勝初瑜伽經中略出大樂金剛薩埵念誦儀軌一卷 (不空).

曼殊室唎童子菩薩五字瑜伽法一卷 (二紙) 金剛頂降三世大儀軌一卷 (四紙).

甘露軍荼利菩薩供養念誦成就儀軌一卷 (不空) 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教王金翅鳥王品一卷 (不空) 不空羂索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明真言一卷

木筏 以木材紮成船板形,可以飄浮水面 卷二 司儀 在活動或典禮中,報告每一項程序的人 卷一 自尊心

全書三十卷。卷一至卷六為韓愈文,卷七至卷九為柳宗元 文,卷十至卷十四為歐陽修文,卷十五至十七為蘇洵文,卷十

希有校量功德經 (六紙)   右三經同卷 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 (五紙). 八曼荼羅經 (一名師子慧菩薩所問經)

新知三聯書店版,林子青編)、《弘一大師全集‧雜著卷、書信卷》(福建人民出版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