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另一種學派 則是研究人類認知符號的過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另一種學派 則是研究人類認知符號的過程"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符號媒介的意義與應用

第一節 符號的定義

記號學是研究符號(Sign)所代表的意義。但記號學因為研究範圍不同,

而有不同學派。就研究的範圍來說,有人研究周遭環境符號所代表的意義。換 句話說,探討文化和詮釋的互動關係。例如說:一幅藝術作品、一幢建築物所 代表的意義(meaning),或者是從美國住屋建築格局中,探討美國家庭關係。

這種學派代表的人物是巴特(Roland Barth,1915-1980)(註四)。另一種學派 則是研究人類認知符號的過程。這其中又分為各種學派例如索須爾(F. de Sassure)、波爾斯(Charles Sander Prirce)和艾可(Umberto Eco)。波爾斯是 十九世紀末、初的美國哲學家,他的理論直到二十世紀末才受到重視。他提到 認知學習的模式如下: Sign(符號)▲Object Select(主體)(選擇的意義)。

波爾斯的理論重點如下:1.人與環境交相互動而對符號產生意義與詮釋。符號 是一個社會產物,為了使信息暢行無阻,同一社會的人必須對相同符號產生共 識,因此符號必須是集體的創作。符號使用的目的是與人溝通,互換訊息,因 此任何一個使用符號的行為都是社會互動的過程。2.雖然詮釋是受社會制約,

相同環境對符號會產生一些共識。但是詮釋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皆因自己經驗 不同,而做不同詮釋。

所謂符號是指一件事物(可能是物體、一個字或一張圖片),並且在人們 的心裡有特別的意義。索須爾認為符號是由符號具(signifier)及符號義

(signified)所組成的,且兩者是不可分的。所謂符號具是指具體的事物,而 符號義則是指人們的心理概念;符號具與符號義之間的關係是任意的、人為

(2)

符碼是一套由文化及次文化所共享的符號系統,而在每一個訊息內容 中,必含有外延意義(denotation)及內涵意義(connotation)兩者。巴特認為外延 意義是一個符號系統的第一個層次;內涵意義則是第二個層次。外延意義是指 符號的明顯意義;而內涵意義則是加上了社會文化的意義,是指使用者的感覺 或情感,及其文化價值觀的互動,是以,巴特認為內涵層次的符號義即是意識 型態的片段,與文化、歷史、知識密切關聯。

第二節 符號的類型 符號類型分析表

自然的記號(徵候)-閃電、烏雲

語文符號-語言、文字等

藝術符號-音樂、文學、繪畫、戲劇等

人為的記號(符 號)

非語文符號

非藝術符號-表情、號誌、信號 語文符號和藝術符號分屬不同的領域,但是現今研究藝術符號乃是參照 語言符號體系而來。卡西爾由語言學的符號研究出發,同時對語言和藝術進行 研究,把藝術作為符號現象來論述,得出對藝術符號的定義:「藝術可以被定 義為一種符號的語言,他是感情形式的媒介。」藝術符號作為一種表象性的符 號媒介,較能在人們心中形成具象性的觀念(即意象)。人類使用符號的進化 歷史,伴隨著對自然萬物的反覆模仿動作,發展出記憶與表象的心理符號功能。

符號是構成藝術作品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表述含有語意內容和某種語言組織。

結構主義針對符號系統的結構作研究分析,發現符號不管應用於語言或藝術範 疇,內部都包含著穩固的系統意義,與外部世界的聯繫則有指涉意義。藝術符 號由於是由點、線、面、色彩等要素組成,內在的構圖、色彩對比、調和等秩

(3)

序軍具有表現功能,其系統意義對於指涉意義就沒有限定作用;再從審美經驗 看來,指涉意義的傳達往往是靠聯想和直覺,因此更難有統一明確的指涉意義。

第三節 符號的意義與應用 符號思維演化過程分析表

思維發展 動作思維-儀式、舞蹈

表像思維-繪畫、雕刻

神話思維 藝術思維-隱喻、轉喻、借喻

(故事性 敘述、原始語言) 理論思維-概念性敘述、概念語言

藝術符號既然是人類運用抽象能力的工具,它所要傳遞的是什麼概念 呢?朗格一在強調,藝術符號所表現的是一種關於情感的概念,是標示情感和 主觀經驗生產到消失過程的概念,是再現人類內心生活複雜感受的概念,這些 概念就是藝術形式的內涵,藝術正是將這些概念細膩而深刻表現出來的符號手 段。

藝術符號乃是藝術抽象的結果,藝術抽象所得到的仍然是具體的某物,

這個某物雖然不像科學和邏輯的抽象那樣,把握事實的理性概念和理論形式,

但是卻包含了比一般現實更多的內容,包含著一種普遍的意義,並且強烈地透 露人類的情感。例如繪畫作品就是藉著在畫面中創造一個虛幻的空間,以抽象 的方式斷絕和現實世界的聯繫,使其外觀表象達到高度的自我完滿,成為一個 不用分析解釋便可以直觀的概念形式,而其內容則指向現實,比自然物包容了

(4)

更多的意涵。現代語言學家索緒爾發明了一種辦法可以把一個字,也就是說一 個符號,剝成兩半。比如說「樹」好了,它被剝成「ㄕˋㄨ」這個音或「樹」

這個字形,另一半則是「樹」的概念,也就是說我們對樹的心理形象或印象。

前一個叫做「能指」,是物理性質的,是由聲音或字形所形成的;後者叫做「所 指」是心理性質的;兩個合起來形成一個符號(註三)。這個分離的過程有點 像是複製,把我們平常當成一個的東西複製成雙胞胎,「樹」變成「ㄕˋㄨ」

和樹的形象。這對雙胞胎長得很像,但是實質卻很不一樣,就像照鏡子一樣,

鏡子裡的人和照鏡子的人長相一模一樣,可是一個是真的人,另一個就只是一 層皮相而已,就像是「ㄕˋㄨ」這個音一樣。

這個「複製術」是近代人文科學上的一大發明。它的好處何在呢?讓我 們從一則希臘神話故事來作說明。古希臘有位蛇髮女妖。任何人只要一看到她 便會馬上僵化成為石像。可是,她後來卻被一位希臘英雄,柏修斯,一刀把頭 給砍了下來。柏修斯當然不是盲劍客,他的秘訣其實就是索緒爾的符號學的複 製術。他利用磨得雪亮像鏡子的盾牌,將女妖複製成兩個。他只用鏡子來觀看 女妖,藉由鏡像得以避開正視女妖的危險,就這樣他才一刀解決了女妖的性命。

這個神話故事的寓意是什麼?當代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說:「有時候我會 覺得整個世界都在硬化成石頭: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儘管因人因地而有程度 差別,但無一生靈得以倖免,就像沒有人可以躲過蛇髮女妖梅杜莎(Meduse)的 冷酷凝視一樣。唯一能夠砍下梅杜莎的頭的英雄是柏修斯,柏修斯從不直接注 視蛇髮女妖的臉,而只去看映現在青銅盾牌上的形象。世界在逐漸地石化,因 過於真實,真實到無法被改變而「石化」,而唯有藉由分離真實或是製造出真 實的替身,將世界轉化成只是符號性質的存在才能改變被石化的命運。

讓我們從另一個例子來說明何謂符號性質的存在。一位俄國醫師巴夫洛

(5)

我們赫然發現,不再需要食物,只要聽到鈴聲,狗便會有唾液分泌的生理反射 行為出現。這是一語言學的實驗。鈴聲是「能指」而食物是「所指」。對狗來 說鈴聲是真實的,而不是一個能指,狗無法將鈴聲與食物供給的過程分離成兩 個部分,也就是牠不知道符號的存在。<符號形式的哲學>的作者卡西勒 (E.Cassirer)就指出這就是人與動物的差異,人是一種「符號的動物」:人不像動 物「只能被動地接受被給予的「真實」而是能主動地發明運用各種「符號」超 越「現實性」的規定而進入「可能性」的世界。

卡西勒還指出,除了語言符號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更重要的符號世界:「那 就是藝術;音樂、詩歌、繪畫、雕塑、建築的世界…想要保存和重新獲得直接 的、直覺的進入現實的方式,需要新的活動、新的努力。進行這項工作不是靠 語言,而是靠藝術。」這裡所指的「新的活動」是將現實轉化成為符號的存在。

卡西勒指出:「藝術給予我們一種新類型的新真實,不是經驗事物的真實,而 是純形式的真實。」形式對立於現實經驗。形式與現實的關係就恰恰是「能指」

與「所指」的關係:就如同蛇髮女妖的畫像和女妖本人的差異一樣。前者是色 彩、線條和明暗等純形式的構成而非令人僵化的現實。卡西勒指出透過主動地 製造、轉化現實為符號形式使「為人類生活開拓了一個新的向度。」

此一新的向度為何?它將超越所有的現實,包括死亡:印象主義畫家莫 內自承:「色彩是我終日揮之不去的執迷、樂趣和折磨。程度嚴重到,當一位 我 很 親 近 的 女 性 臨 終 時 , 我 ÁM ¿

(6)

(7)

]

´

(8)

¥

歡愉和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對正多面體的較系統的研究始於古希臘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 他發現除了埃及人知道的三 種正多面體外, 還有正十二面體及正二十面體。

在 15~16 世紀中,義大利數學家帕西歐里(Luca Pacioli)、塔爾塔利亞 (Niccolo Tartaglia) 和 卡爾連奇 (Fillipo Carlandri)

被賦予「算聖」之稱的關孝和,是和算史上最傑出的數學家之一,和算自他開始進入

“…are no longer walled gardens with ‘keep out’ signs, but open and exciting hubs offering us an intellectually charged socket into which we can all plug when in need of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其次,將服裝可視為一種「符號」,在當代已是不爭的事 實。美國服裝社會心理學家 Susan Kaiser 在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lothing 中,進一步提出一「關於服裝符號系

俄國的學者從 1957 年開始研究整理這些文獻,直到八十年代公布 於世的有五十件,之後整理出 488 件,然後拼合成 375 個序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