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圖 2-1-3 矩陣式的組織架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圖 2-1-3 矩陣式的組織架構 "

Copied!
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擬計對公立高職圖書館網站共九十三所(參見附錄一)進行好用 性探討。實際進行好用性探討前,應瞭解網站好用性相關內容,故本章首 先從網站的資訊架構談起再探討好用性的意義、圖書館相關的資料。進而 了解資訊架構、好用性對學校圖書館網站的重要性,輔以國內外圖書館進 行好用性評個實例,供欲進行好用性探討工作之圖書館參考。

第一節 資訊架構

一、資訊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定義

國外學者對於資訊架構提出了各種不同的觀點及解釋,歸納如下:

( 一 ) 首 先 提 出 資 訊 架 構 概 念 的 美 國 建 築 學 家 Richard Saul Wurman(1976),從建築學的角度提出對資訊架構的定義是:資訊 架構是利用設計和編輯技術使資料容易被理解。

(二)Richard Zwiss(2000)則定義資訊架構是組織資訊以協助使用者有 效滿足其資訊需求的一種技術和科學,其內容包括資訊系統之組 織、導覽、標示以及搜尋機制。

(三)Eric L.Reiss(2000)在資訊架構實務一書中,對資訊架構的定義是:

處理瀏覽者導向之資訊安排(注重個別網頁之間的內部相關性) 以使訪客儘可能以最省力(或最不會混淆)的方式做上網最想做的 事。

(四)ASIS Summit Meeting 2000 給資訊架構下了定義:資訊架構是為幫 助人們有效滿足其資訊需求而對資訊進行組織的藝術和科學,認 為資訊架構屬於應用領域,包括調查、分析、設計和執行。

(五)Jesse James Garret 發表於 ASIS Summit Meeting 2002 的論文 The

(2)

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of everyday things 中提出的觀點是:資訊架 構是對資訊空間的結構化設計,為內容訪問提供直觀的途徑。

(六)Peter Morville(2002)認為資訊架構是為網頁導覽、圖形、網頁佈局 和使用詞彙創建一致的功能性系統,讓使用者知道要去哪裡、做 什麼,和鼓勵他們再次訪問。

(七)Louis Rosenfeld(2002)的觀點:架構和組織資訊環境以幫助人們達成 其目標的藝術與科學。資訊架構包括組織系統、分類標籤系統、

導覽系統和檢尋系統的設計,資訊架構幫助使用者更加成功地查 詢和管理資訊。

(八)Marin White(2002)資訊架構的定義:設計網站讓使用者可以依賴直 覺,快速導覽網站且取用資訊的過程。

(九)Robin Hourican(2002)從功能要素來定義資訊架構,並定義組織 架構的範圍包括人、過程和工具。任何一個組織都應該考慮資訊 架構的三項議題:以組織所產生的資訊角度來分類組織;組織內 與產品和服務密切相關的資訊;組織內的人包括資訊架構團隊、

使用者。

(十)Chris Farnum(2002)定義資訊架構的範疇和資訊架構師的角色。

資訊架構師決定網站應包括的內容和功能,同時透過定義網站的 組織、導覽、標示和檢索系統以指引使用者如何在網站內查找資 料。

(十一)Marsha Haverty(2002)認為資訊架構設計主要是一種歸納的過 程。雖然高階的目標、使用者屬性和可取得的內容必須考慮,但 是過程中所涉及的是由下而上的設計活動。

(十二)Louis Rosenfeld(2005) 歸納企業資訊架構的工作流程地圖, 他將 資訊架構的工作主要分為四種不同的取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

檢索、與專家模式。他的專家模式是透過 K-logs( Knowledge-Logs:

blogging to record one's knowledge about one's work) 與 Wiki--這兩

(3)

個新興的網路工具來實作的,而非透過以往所謂「專家系統」來 進行

(十三)Adrew Hinton(2006) 認為IA與線上遊戲設計有密切的相似性,並 且線上遊戲的成功可以對IA有所啟發。他認為:

「如果資訊架構是在於設計一種新的,用位元取代原子的人類活 動空間,當然能從線上遊戲,這種更典型的共享數位環境中學習。」

(十四)Jason Hobbs(2006) 認為,「資訊架構設計應該要放在更廣泛的使 用者經驗情境裡面,這樣,所設計的架構與功能,才能夠回應人 們實際利用資訊的需求。」Hobbs 將資訊架構的工作,從網頁或是 電腦介面設計的框框中擴展出來,取代以社會學與資訊行為科學 的寬廣視野

廣義的來說:資訊架構 它是一個整理資訊,斡旋資訊系統與使用者需 求的過程,主要是要將資訊變成一個經過組織、歸類、以及具有瀏覽體系 的組合結構。

這樣的結構性設計將使得使用者對於資訊的內容存取更直接,讓使用 者的任務更容易完成,它也可說是設計網站時,在結構與分類上的藝術與 科學,可以幫助我們尋找資訊並且予以管理。

二、資訊架構的特點

資訊架構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資訊架構學是一個新興的多學科研究的領域,綜合了建築學、Web 設計、好用性工程、認知科學、人機互動、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

經驗設計、人類文化學等多學科的一門交叉學科。

(二)資訊架構具有抽象性,它涉及的不是資訊的外在表現形式,主要是 資訊內在組織的易用性。

(三)資訊架構強調好用性(usability)和視覺化(visible)。也就是使用者是 否會用該系統,能否有效地操作該系統。即使網站聲稱提供了令

(4)

人滿意的功能,但如果使用者想不出怎麼操作,仍然會被認為好 用性比較差。視覺化是透過使用者介面來表現的。

(四)資訊架構強調以使用者為中心,了解使用者的真正需求,重視使用 者體驗。從使用者的觀點來考察網站的內容組織與介面設計,重 視使用者在網站使用中的真實體驗,使他們能在大量資訊中方便 迅速地找到滿足自己需要的資訊而不致迷失方向。

三、網站介面之組成要素

網站的設計與成型需考慮網站成立目的、任務和服務的使用者類型,

而網站內容資訊的豐富性、正確性、新穎性與權威性,需仰賴網站介面和 使用者進行各種存取、溝通與互動。

網站介面和傳統軟體介面類似,由各項元件與功能組合而成,使用者 可透過介面提供的元件與功能,和網站進行一連串的互動,存取網站內部 的資源。組成網站介面的元件與功能以特定的架構關係呈現,並以版面美 工設計美化其視覺外觀,因此網站介面大致可分為資訊架構與視覺設計二 項為討論要點。

(一)資訊架構

網站資訊架構主宰網站內容資訊的組織、安排與呈現方式,Louis (Rosenfeld & Morville, 2002) Rosenfeld 和 Peter Morville(2002)認為「資 訊架構」能夠描繪出資訊組織與檢索網站的藍圖(Blueprint),此一藍 圖能夠具體說明分類的架構與概念的標示,以及如何瀏覽與檢索資訊。

Shelley Gullikson(1999)更進一步以圖書資訊學的分類與索引概 念來定義此一藍圖之基本架構為:「可廣納所有主類目與子類目的階層 式分類表」,每一類目代表一個特定明確的概念,並定義每一類目與同 義詞、同形異義字之間的關聯,簡言之,傳統資訊檢索系統即源自此一 概念,分類表代表著一個樹狀的傳統知識組織表。藍圖的特色即再於使 用者是否能夠輕易地瀏覽網站資訊架構以及確認目前身在何處,並可以 決定是否有其他的檢索方式。

(5)

(二)視覺設計

網站視覺設計包含版面設計、色調與美工設計,其主宰使用者對網 站的第一印象與網站視覺效果的喜愛程度。使用者以電腦螢幕與鍵盤、

滑鼠等輸出入設備和伺服器進行一連串的互動與溝通。網頁視覺設計類 似螢幕的視覺設計,螢幕元件的安排與呈現即為網頁元件的安排與呈 現,例如使用恰當的語言、顏色、字體和圖案、版面配置以增加網頁的 可讀性。(Patrick J. Lynch 和 Sarah Horton,1999)

四、資訊架構的構成要素

資訊架構理論應用於網路環境,二者結合形成了網路資訊架構。網站 資訊建築師以網站使用者爲內容設計和組織的出發點,分析使用者需求,

重視使用者在使用網站時的真實體驗,運用視覺化的手段,從組織系統、

標 示 系 統 、 導 覽 系 統 和 搜 尋 系 統 四 個 方 面 切 入 (Rosenfield & Morville, 2002),構造出一個便於定位、理解、導覽和使用的網站資訊介面。

(一)組織系統(Organization Systems)

Hayden White 說:「分類是所有理解的開始」。我們對世界的理解主 要由我們組織資訊的能力決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分類系統無處不 在,分類系統構成了我們理解事物的基礎。同樣地,在網路環境中,人 們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如何將網站的資訊分門別類地列出,並按照一定 系統組織起來。網路組織系統的作用就在於決定內容如何分類。資訊架 構 的 組 織 系 統 由 組 織 網 要 ( organization schemes ) 和 組 織 結 構

(organization structure)兩部分構成。

1.組織綱要(organization schemes)

組織網要是指資訊的分類方式,像是電話簿、賣場以及電視節 目表都會使用組織網要讓我們在存取時更方便。有些組織網要很容 易使用,有些組織剛要則是相當混淆。(Louis Rosenfeld 和 Peter Morville,2002)

(6)

組織網要的對於資訊的分類方式 (1).字順法:

起源於百科全書、字典的組織方法,不少參考工具書對書 中出現的辭彙進行索引排列也多採用這種方法。網站資訊組織 者將這種傳統方法應用於網路環境中,使資訊單元按字順排 列,適用於主題、關鍵詞等索引詞彙。

(2).時間法:

以資訊的時間特徵爲依據組織資訊,適用於具有時間順序 的資料,如歷史紀錄、期刊雜誌紀錄、每日新聞等資訊。

(3).地區法:

以資訊的地理位置特徵爲依據組織資訊,其資訊具有地區 的特性,最常見的地區性資訊包括天氣預報、選舉時的各選區 投票統計結果等。

(4).主題法:

資訊根據主題、類別組織。

(5).顧客區隔法:

將資訊依顧客族群來區分,以提供量身定作的資訊。

(6).其他:

混和上述各種方式來組織資訊,彈性較大,但也容易混淆 使用者,因此,採用混和性的組織網要時,最好將不同的架構 分開。

2.組織結構

Patrick J. Lynch 和 Sarah Horton(1999)依網站架構的複雜度

(Complexity)與線性度(Linearity)提出了四種架構理論:循序式

(Sequence)、矩陣式(Grid)、階層式(Hierarchy)和蛛網式(Web) 此四種網站類型為標準型態,多數網站甚至融合上述四種架構之特 性。以下逐一簡介四種組織架構:

(7)

(1).循序式的組織架構

是組織資訊的最簡單方式,資訊呈現的方式可依資訊發生 的時序,或是由一般性的資訊到專業加以組織。

圖 2-1-1 循序式的組織架構(A)

較複雜的網站也是可利用循序式的組織架構,在主要的連結 頁可

圖 2-1-2 循序式的組織架構(B)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將網站的資訊內容以不同變數同時分類,並將不同的分類 結果同時以連結呈現。

圖 2-1-3 矩陣式的組織架構

連結至一頁或一頁以上如下圖:

(2).矩陣式的組織架構

(8)

(3).階層式的組

根據某一分類標準加以分類,由一個主頁提供連結到許多 的子頁,每個子頁可各自連結至子子頁。

圖 2-1-4 階層式的組織架構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4).蛛網式的組織架

網頁間彼此自由連結,模仿人類自由聯想式思考,瀏覽者 可依據個人特有的瀏覽模式來瀏覽網站。

圖 2-1-5 蛛網式的組織架構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Louis Rosenfeld 和 Peter Morville(2002)則將網站結構區分為 階層式(hierarchiy)、關聯式資料庫模式 、超文件 式(

織架構

(database model hypertext)三類。

(1).階層式(hierarchiy)

(9)

是由上而下資訊組織(Top-to-Down Organization),將整個網 站資訊內容建構一個分類層次結構,在建構過程中,需確定資 訊內容所屬的領域,考慮按照哪些組織體系來安排這些領域。

利用

容的理解,依賴詮釋資料和透過標示對網站 內容物件進行組織的資訊結構。基於對每一資訊單元內容的理 解,

非階層式或兩者併用的方式連接起來,但不適合用來當網站的 主要

這種階層結構,系統可以確定一個資訊單元應該屬於哪個 範疇,而使用者也可以通過這種分類結構來瀏覽網站資訊內容 的全貌。此外,在進行資訊分類時,要注意寬度與深度之間的 平衡。寬度指的是階層式系統中每一層的選項數目,深度指的 是階層式系統中的層數。Eric Reiss(2000)建議主要類目最好 在 5~9 項之間。

(2).關聯式資料庫模式(database model)

是由下而上的資訊組織(Bottom-to-Up Organization),這是 一種基於對資訊內

選擇合適的屬性集對其進行詮釋資料描述。在關聯資料庫 中,資料儲存在關係表中,每一行是一條記錄,每一列是一個 屬性,每條記錄包含有若干屬性,對一個實體的描述由這些屬 性完成。此模式是將網站內容視為資料庫中的紀錄,每一筆紀 錄都有相同的描述欄位,例如文獻的作者、題名、關鍵詞等,

當使用者輸入各欄位的內容後,系統會進行交叉比對,再將結 果呈現出來,所以因此由下而上的資訊組織有助於檢索。

(3)超文件式(hypertext)

超文件式結構是將相關的元件透過連結互相連結,可連接 文字、資料、影像、音訊等不同形式的資料。可以按階層式

結構,而是用來補充其他結構之不足。

Powell(2000)則將資訊之組織方式分為線性架構、矩陣架 構、階層架構及蛛網架構。在結構清楚度上,線性架構的結構

(10)

最清楚,蛛網式架構的清楚度最低;在表達能力上,蛛網式的表 達能力最好,線性架構的表達能力最低。

圖 2-1-6Powell(2000)資訊之組織方式比較圖

資料來源:http://www.webstyleguide.com/site/diagrams.html

綜合以上之說法可總結於下分析表

表 2-1-1 組織結構分析表

組織 rton Powell

(2000) 結構 Rosenfeld &

Morville(2002)

Lynch & Ho (1999)

線性/循序架構 ˇ ˇ

矩陣/方格架構 ˇ ˇ

階層架構 ˇ ˇ ˇ

超文件 /蛛網式 架構 ˇ ˇ ˇ

關連式資料庫 ˇ

資料

(二)標示系統

種表達形式,目的是使資訊傳播更加有效。網站扮演了一

來源:作者整理

標示是一

(11)

個資訊發佈者與使用者之間的傳遞媒介的角色。爲了縮短二者的距離,

。Louis Rosenfeld 和 Peter

到的機會,還支援瀏覽的功能。

結標示是否與連結目標一

4.標

標示:

統是利用具有象徵性的圖形化按鈕來取代文字標 示。

0)認為圖形標示系統雖能代替文字標示,但由於不 同文化背

才不會造成使用者的混淆。

應遵循使用者熟悉的標準格式,未連結的 標為

網站標示所採用的標示符號必須讓使用者容易理解

Morville(2002)認為標示系統包括導覽系統的標示、索引詞彙標 示系統、連結標示系統、標題標示系統以及圖形標示系統。

1.導覽系統之標示:

即導覽系統中使用的按鍵或文字標示,如「首頁」「網站地圖」

等。

2.索引詞彙標示:

大型網站可利用索引詞彙將網站內容分類。除了可以增加文件 被檢索

3.連結標示:

在網頁內容中,可利用連結標示提供其他相關的訊息。在使用 連結標示時,需與上下文配合,並注意連

題標示:

通常是用來描述一段文字,如同寫文章時的段落標題。

5.圖形

圖形標示系

Eric Reiss(200

景,每個人對圖形的解讀也不盡相同,因此,應配合文字說明

黃朝盟與趙美慧(民 90)認為,標題標示之設計應與平面媒體所見之 標題不同,常見的方式為獨立於內文之外,甚至可以提供次標題以輔助 說明。而連結標示之顏色格式

藍色,已連結的為紫色,不應任意修改。

Peter Morville(2002)指出,設計有效的標示可能是資訊架構中最

(12)

困難的環節。一詞多義及一義多詞等語言現象都會對使用者理解標示意 義造成影響。由於控制詞彙通常由資訊科學專業人員編寫,對於詞彙所 表達

對的是與之有相近知識背景的使用者 時,

)認為完整的導覽系統需要提供

、區域導覽、情境示導覽和輔助性導 覽,

在網站的什麽位置,都可以瞭解網站整體的內容範圍並直接

2.區

的某一元素)所包含的內容概貌。

ystems)

的意義有較明確的規定。特別是對專業領域的資訊內容進行索引 時,採用專業控制詞彙可以符合專業使用者的知識背景,使之更容易理 解標示的內涵。Information Architecture For the World Wide Web(2002)

一書中就舉出了採用教育資源資訊中心索引典(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formation Center(ERIC) Thesaurus)標示教育類網站的例子。但並非每個 領域都有其對應的控制詞彙。

一般情況下,標示要能充分表現所連結的內容,能讓使用者望文生 義,盡可能地避免誨澀的語詞。但如果網站的目標使用者群範圍較小,

如一些專業網站,資訊發佈者針 對標示通俗性的要求則可降低。

(三)導覽系統

導覽系統為搜尋網站資訊的路徑指引,為網站最基本的元素之ㄧ。

Louis Rosenfeld 和 Peter Morville(2002 資訊架構的導覽系統包括全站導覽

爲使用者提供網站環境資訊和目標資訊線索,使用者在頭腦中建立 一種有關資訊空間位置、認知層面的心智模型,幫助使用者明確瀏覽資 訊環境。

1.全站導覽(Global Navigation Systems)

不僅僅出現在首頁,還會出現在整個網站的其他網頁中。使用 者無論

結到相應網頁。

域導覽(Local Navigation Systems)

是爲全站導覽下層內容進行細分而設的。可以幫助使用者把握 某欄目(即全站導覽中

3.情境式導覽 (Contextual Navigation S

(13)

是指把網站內部或外部與某個主題相關的內容連接或聚集起 來,使用者可以對網站相關的內容進行集中瀏覽的一種導覽方式,

4.輔

與索引、指南等都是輔助性導覽的

iss,2000)。Powell(2000)認為網站地圖是網站結構上 的概觀,顯示出網頁在結構上的關聯。所以網站地圖提供使用 者一

L 99)認為網站目錄與索引能讓使用者

明白

(四)搜 使用者在

應提供足 eld 和

98)認為在設計檢索介面時,應考慮使用者的需求,

稱爲參見(See Also)導覽。

助性導覽 (Supplemental Navigation)

採用獨立於全站導覽之外的方式爲使用者提供另一種進入網 站內容的途徑。網站地圖、目錄

式之一。

(1)網站地圖:

是利用圖形或綱要方式連結至所有網頁,以呈現網站架構

(Eric Re

種進入網站的專門入口,以直接進入到使用者所需要的內 容;它還可以讓使用者清楚知道網站上有什麽內容。

(2)網站目錄與索引:

Reiss(2000)認為網站索引是將網站內涵蓋的所有主題列 表,並以字母順序排列,匯整所有相關主題的網頁。Patrick J.

ynch 和 Sarah Horton(19

網站的範圍、組織及前後關係。因此使用者無需理解網站 的分類體系,直接點擊即可連結到網站中相應的頁面,這對於 完成己知目標的查找任務(know-item finding)十分有效。

(3)網站指南:

網站設計者應提供網站指南,將網站的內容分類作一簡要 的說明,讓使用者知道在那裡可以找到所需要的資訊。

尋系統

不同的情況下,可能會使用不同的搜尋模式,因此,網站 夠的搜尋模式,以滿足不同的資訊行為。Louis Rosenf

Peter Morville(19

(14)

提供

,讓使用者更準確找到需要的資訊。同 時可以透過控制詞彙,讓使用者輸入的查詢詞彙與網站內容相「比 對」,

按任何內容元件的字母順序 體現的是檢索結果的語法特徵,處理過程也較爲簡 單。

不少

系統 同的資訊需求,有的使用者需要廣泛

全面的資訊,而有的只需要少量精確的資訊。檢索系統並不能取代導覽 系統

使用者在短時間內瞭解到所面對的資 多樣檢索模式,如布林邏輯查詢、自然語言查詢、簡易查詢等。檢 索系統包含三方面的文問題:

1.檢索機制:

網站應該發展一些常規的搜尋功能,除關鍵詞查詢外,可以設 置布林邏輯查詢等檢索功能

或是將可能出現的同義詞加到查詢詞中,以擴展檢索範圍。

(Chiara Fox and Keith Instone,2001)

2.檢索結果:

組織紀錄的方式有兩種:排序(Sorting)和等級(Ranking)。

結果可以按日期進行時間排序,也可以 列,這種排列

後者産生的記錄列表反映出資訊內容與使用者檢索的相關性。

人們採用檢索詞出現的次數、檢索詞間相對位置、或依照受歡迎程 度分等級。(Louis Rosenfeld and Peter Morville,2002)

3.檢索範圍:

要確定搜尋引擎能完整的檢索網站中的所有內容,而不是局限 於網站中的某個研究領域。

人將檢索系統視爲使用者查找資訊的解決方案,而忽視了導覽 的建設。由於不同使用者有不

,兩者應該相互補充,以滿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五)小結:各要素之間的關係

資訊架構將一個網站的架構分成組織系統、導覽系統、標示系統和 檢索系統這四個部分,它們之間並不是相互獨立的。

組織系統決定著內容的分組,

(15)

訊空

來瞭解。

訊組織。一個功能完 備的

滿足自己的需求。在資訊架構中,組織系統 確定

好用性(Usability)一詞始於 1980 年代早期,起源於 user friendly 概念。

user friendly 在 方法,為了

有效且客觀地界定其內涵,遂衍生出使用性一詞。而好用性(Usability)一詞,

亦可

間中存在著哪些資訊。由上而下邏輯結構的組織系統並不是在頁面 上顯示所表現的元素,但我們可以透過網站的分欄設置

導覽系統中的全站導覽、區域導覽乃至補充導覽的元素,則是基於 組織系統的資訊分組來確定,使用者無論在哪個頁面中都可以瞭解整個 網站的結構,從而了解自己下一步的瀏覽行爲。

檢索系統似乎與導覽系統關係不大,而是與組織系統有密切關係。

在資訊架構理念中,組織系統的組織結構除了支援導覽瀏覽的由上而下 資訊組織以外,還有就是支援檢索的由下而上的資

檢索系統應該能夠實現基於主題空間的檢索,這就要求組織系統爲 每一個資訊單元進行詮釋資料描述等資訊組織活動,以實現檢索結果或 爲使用者提供檢索建議。

標示系統能否提供讓使用者一目了然、顧名思義的標示,將直接影 響到導覽系統的功能。因爲使用者要根據導覽系統的元素標示來分析預 測將要到達的頁面是否可以

資訊分組時常常採用的卡片分類法,實際上也可以爲標示系統選擇 易於使用者理解的標示的作用。因而在一定意義上說,組織系統也是標 示系統的基礎。

第二節網站好用性(Usability)定義

當時僅是一種設計概念,並無明確的定義與評估

稱做『使用性』(李青蓉、魏丕信、施郁芬、邱昭彰,民 87 年)。自好 用性概念提出之後,以使用者為主要考量之相關研究逐步開展,開拓了其 理論內涵與基礎。並依序分述不同學者對於使用性定義如下:

Grudin(1992)指出,Usefulness 一詞可以分為 Utility(實用性)及

(16)

Usability(使用性)。實用性探討的是系統之功能是否滿足需求,使用性則 是使用者對系統功能可以利用的多好。

Rubin(1994)網站好用性就是在網路傳播的介面環境下,使用者能夠輕 鬆容易地應用電腦系統所提供的功能,並透過網路的媒介來幫助使用者容 易閱讀、輸入以及搜尋資訊的輔助設計,得以迅速完成使用目的。

,其中 的因

以時間、錯誤、與態度來衡量系 統性

是指使用者能將其功能表現得最恰當。要注意的是「好 用性

使用者在特定環境中以一種可被 認同

民 87

滿意程度:滿意程度是使用者對電腦系統介面的喜好與接受程度,

根據國際標準組織 ISO 9241(1994)的定義,好用性是指能讓特定使用者 在特定的環境中,有效能、效率且舒暢滿意地達成特定目標的程度。

Preece(1997)定義好用度為:「用來衡量一個系統好用的程度

素包括系統是否可以輕易學習、使用或操作,且是否可以讓使用者能 安全使用、效率使用、以及樂於使用」;

Booth(1989)認為實用性系統的四大功能是:有用性(usefulness)、效能

( effectivenss ), 學 習 能 力 (learnability) 與 態 度 (attitude) ; 在 人 機 互 動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領域中,則 品質的實用性

Pearrow(2000) 則將網站好用性定義為:在網站的設置與維護時,應用 合理科學觀察的廣泛原則,衡量方式與設計原則,讓使用該系統的人們能 易於使用,「好用性」

」的概念不僅限於困難的工作上。

Morgan(1995)說好用性的概念類似「友善的介面」或是「容易使用」 並非是一個新的觀念,但在電腦軟體的領域中較少給予它一個很好的定義。

產品好用性是指某種程度能讓特定的

接受的方式,有效能、有效率且很舒暢的達到特定目標。因此效率、

效能、滿意程度等三個因子,被廣範的應用評估系統使用性上。(李青蓉等,

一、效率:效率指的是付出與收穫的關係。

二、效能:效能是指能夠正確無誤達成目標。

三、

(17)

為主觀評價。

Henneman, Richard L.(1999)說使用性是一種人機系統的屬性,它能 讓使

及高滿意 n)

er-centered design),致力於創造使用者滿意且 可有

用者介面和人機互動性,而且定義為五個屬性,

說明

作。

驗,而不需要重複的學習。

d severity)

用者在完成其任務的過程中,達到效能(Effectively)、效率(Efficiently)

度(Satisfactio

Garrett (2003)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最終必須回歸使用者的角度進行 思考,方能有更進一步的突破。近年來網頁設計從原本的技術導向逐漸趨 於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us

效率獲取資訊的網站,為使用者導向設計之重點。

童鼎鈞與李傳房(民 92)觀察多位專家學者對好用性的定義後,認為 好用性既是讓使用者設法使用系統或介面的機能,亦可精準地指出使用者 與介面間的關聯特性。

另外 Jakob Nielsen(1993)在使用性工程(Usability Engineering)一書 中也提出「好用性」,意指電腦系統的良好使用程度。許多要素影響電腦系 統的好用性,主要包括使

如下:

一、易於學習(ease of learning):

系統應易於學習,讓使用者在短時間內可以立即使用,並完成一定 程度的工

二、操作效率(efficiency of use):

系統應可有效使用,讓使用者掌握操作邏輯後,可以產生良好的工 作效能。

三、易於記憶(memorability):

系統應易於記憶,即便使用者一段時間沒有操作,仍可輕鬆回溯過 去的使用經

四、容錯程度(error frequency an

系統應盡量減低錯誤發生的機率,並且讓使用者能輕鬆地從錯誤當 中復原工作。

(18)

五、使用者滿意度(subjective satisfaction):

系統應提供使用者愉悅的操作經驗,滿足其主觀上的喜好。

第三節 學校圖書館的意義與功能

一、學校圖書館的意義

圖書館是「知識的寶庫,學術的銀行」而知識與概念是人類在征服自 然界,在共同社會生活中,以及在發展心智過程中所努力的累積成果,學 的知識與概念保存下來,並藉著教 學將

校圖書館的質與 量均

校可以透過其圖書館,將過去有益教育

保存的知識與概念加以發揚與流傳,同時培養學生有獨立研究的能 力,所以圖書館在學校的教學與研究上,佔了一份相當重要的地位(李弘 斌,1996)。圖書館的類型,以其設立機構、服務對象及設立宗旨不同,可 區分為國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大專校院圖書館、中小學圖書館和專門 圖書館五種類型。大專校院圖書館和中小學圖書館均是附設於學校體系的 單位,所服務的對象為全校教職員工生,支援教師教學和幫助學生學習為 其主要任務,所以,在英國圖書館界中將兩者同稱為「學校圖書館」(杜修 文,2000)。學校圖書館係設置於學校裡為學校師生提供圖書資料、媒體專 家及媒體設備之專業服務單位(曾雪娥,2000)。學校圖書館的使用對象以 該校的學生和教職員為主,學校圖書館具有保存資料、傳播資訊、支援教 學、提供休閒的功能(吳塯璃,1990)。圖書館屬於一個學校,它就是學校 圖書館,每一個圖書館應對它所屬的形體成員負責提供圖書資訊,保存其 應保存的圖書資料(陳秀珠、李家若、黃薰慧,1999)。

「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指出:學校圖書館可區分為高級中學、高 級職業學校、特殊學校、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等五種(中國圖書館學會,

1997)。臺灣地區中小學教育相當普及,現行學制中各級學

有顯著成長,尤其是高中圖書館,自民國七十七年教育部實施「改進 高級中學教育計畫」,其中推展「發揮圖書館功能計畫」,促使高中圖書館

(19)

主任編制明確,對推動高中圖書館業務有重要影響。總而言之,中小學圖 書館的功能在配合教學與輔助學習,因此學校圖書館不但是各類型學習資 料的蒐集組織中心,同時也應是教學資源之支援中心、師生的學習資源中 心,對協助教師準備多元化教材、發展創造啟發式課程計畫、培養學生自 動自發的學習精神、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深具作用與影響力(蔡宗富,

2004)

「圖書館法」第一條開宗明義指出:「為促進圖書館之健全發展,提供 完善之圖書資訊服務,以推廣教育、提升文化、支援教學研究、倡導終身 學習,特制定本法。」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圖書館,指蒐集、整理 及保

位」(教育部,2004)。此外,高級職業學校圖書館利用教育 以學

,各級學 校均

存圖書資訊,以服務公眾或特定對象之設施。前項圖書資訊,指圖書、

期刊、報紙、視聽資料、電子媒體等出版品及網路資源。」由此可知,設 置各類型圖書館,是要達成國民終身學習的最終目的,而中小學圖書館的 主要目的,就在於支援學校教學活動,在適當的時機,把這些「圖書資訊」,

提供給需要的師生們,達成學校教育的目標,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莊富 吉,2002)。

高級職業學校圖書館則是「由高級職業學校所設立,負責蒐集、整理 及保存圖書資訊;提供完善服務,以支援教學、倡導學習,並實施圖書館 利用教育之單

生為主要施教對象,兼及教職員工,並得擴及社區民眾。

民國八十五年起,學校陸續建置行政電腦化整體軟硬體設施,學校圖 書館亦普遍發展圖書館自動化業務,民國八十七年,教育部更以「資訊教 育基礎建設計畫」擴大內需方案來支援資訊化校園的措施,因此

以資訊化作為現代圖書館的發展重點,將學校圖書館轉型為教學資源 中心或圖書館媒體中心的角色發展,為全校師生提供終身學習、資源共享 的全方位服務功能,以彰顯其教育功能(蔡宗富,2004)。杜修文(2000)

研究指出,台灣地區學校圖書館發展類型有三種型態,即「學校圖書館」、

「教學媒體中心」、「學習資源中心」,而後兩者乃為學校圖書館概念的延

(20)

伸,其本質上與學校圖書館設置目的與功能相同。此三種型態得界定如下︰

(一)學校圖書館:

負責蒐集、整理、組織、管理與利用各種學校教學所需圖書、視聽 資料等資訊資源。

(二)教學媒體中心:

、製作各種教學媒體。

態與名稱雖有所不同,如「圖書館媒體中心」「教 學資源中

加強 蓋印刷與視聽媒體,供教職

員及

圖書館的功能,無論各類型,大都具有文化、教育、資訊、及休閒功 能,也因圖書館的類型或性質的差異,而偏重層面的比例不同(杜修文,

認為學校圖書館提供靜態的圖書設備及動態的活動 措施

重要的功能是提供服務,辦理的活動皆是與讀 以圖書館功能為主體,結合視聽教育中心的功能,提供教學資源及 協助教師設計、發展

(三)學習資源中心:

以圖書館功能為主體,結合視聽教育中心或結合電腦中心的功能,

提供學習資源及協助讀者具備資訊素養。

學校圖書館發展的型

心」,但其設置目的與功能應是殊途同歸,均強調利用視聽媒體以 教與學效果,收藏的內容除圖書資料另涵

學生使用,尤其提供教師準備教材,及製作基本類型的教學媒體服務,

業務端賴行政編配來推動,首先必須要有專人專職,以及相關的制度,設 備及經費預算等環境的配合,方能使其充分發揮(李宗薇,1991)。

二、學校圖書館的功能

2000)。藍乾章(1974)

,以引發學生好學的情緒,達到學校教育的成效。盧荷生(1971)在 其著作「中學圖書館的理論與實務」說明中學圖書館的教育功能為:

(一)提供有益的知識。

(二)培養高尚的情操。

(三)建立群體的觀念。

(四)訓練自學的能力。

學校圖書館媒體中心最

(21)

者服務相連結。包括對學生提供閱讀、瀏覽與傾聽服務,參考諮詢服務,

利用指導服務,以及社會與職業上的規劃;針對教師與行政人員提供課程 發展

館的能力,並培養其自學習慣。

自學能力。

之學習情境,故

(五) 能輔助正常教學更活動化、趣味

(六) 興趣,漸而建立書香社會,提高

美國圖書館學者尼可(Nickel, M.L.,1975)提出學校圖書館的八項 功能

綜合性的單位、輔導的單位、消遣性閱讀、欣賞和聆聽的中心,也是利用 上的諮詢、及教學資料使用上的協助;並提供家長等社區民眾服務,

使之能參與圖書館活動(Morries &John,1992)。王振鵠(1984)強調學 校圖書館的功能是以學校本身的功能為依歸,學校教育目標在於培養學生 學習方法,及自我啟發、自我訓練和自我評價的精神與具有運用資料解決 問題的能力,具體的功能則有:

(一)蒐集教學及個人閱讀研究所需的圖書資料,以充實學生知能。

(二)指導學生為適應其個人興趣和課程上的需要選擇圖書資料。

(三)提高學生利用圖書和圖書

(四)鼓勵學生利用圖書館的資料,從事自我教育。

(五)幫助學生利用圖書資料,增廣其多方面的興趣。

(六)培養學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習慣,並增長其社會經驗。

林孟真(1996)則認為,學校圖書館具有下列功能 (一)學校圖書館具有配合教學、輔助學習的功能。

(二)學校圖書館訓練學生查檢資料,使用參考工具書,培養 (三)學校圖書館著重蒐集輔助教材之工作,並設計有利

能引發學生做個別性向的學習。

(四)學校圖書館可提供課外學習的機會,可拓廣學生學習領域,並可就 個別需要做一系列的追蹤學習。

學校圖書館能提供各種教學媒體,

化、娛樂化。

學校圖書館能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與 國民生活素質。

,他認為學校圖書館是資源中心、學習實驗室、教學單位、服務單位,

(22)

其他

的服務。

校組織體系中的一個單位,也是學校實施 教學的一個據點。學校圖書館之經營,應配合學校教育之目的,順應資訊

發展 生共同參與,時時以「教學資

源中

在配合教學與輔助學習,因此圖書館不但 是各類型學習資料的蒐集組織中心,同時也應是教學資源的支援中心、師 生的學習資源中心,對協助教師準備多元化教材、發展創造啟發式課程計 畫、

社區資源中心及獲取終身自我教育的踏腳石(郭麗玲,1992)。面臨科 技的發展與日益精進,以及資訊時代的來臨,學校圖書館的功能也隨之調 整。1988 年美國學校圖書館員學會(AASL)及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AECT),共同出版:「資訊之力量:學校圖書館媒體計畫之指導方針」

(Information power: guildlines for school library media programs)(AASL

&AECT,1988),認為學校圖書館媒體中心最重要的功能在於(林菁,1999) (一)提供課程諮詢的服務。

(二)提供教材資源的服務。

(三)提供教學的服務。

(四)提供設計與製作教學資源 整體而言,學校圖書館是學

潮流,以充實館藏,提供服務,促進師

心」的角色自我期許,並力求發揮下列五項功能(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1999)

(一)提供教學資源的功能。

(二)協助學習研究的功能。

(三)輔導品格發展的功能。

(四)安排知性休閒的功能。

(五)促進終身學習的功能。

總之,中小學圖書館的功能

培養學生自動自發的學習精神、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深具作用與影響 力(中國圖書館學會,2000)。

為達成學校圖書館的功能,則需要有進一步積極而具體的作法。盧荷 生(1988),表示中小學圖書館有以下四個特點,並提出他的見解:

(23)

(一)數量眾多:

中小學都能有一所像樣的圖書館,一下子三千多所的圖書館馬上成 為圖書館事業的主流。中小學圖書館充分對外開放,服務學校所在社區 民眾,便可兼具鄉鎮圖書館的功能。

(二)

小學圖書館若能拉住讀者,不消 成為「圖書館人口」了。圖書館可以利用各種不同管 道,

館有責任訓練學生利用圖書館,將來他們進入社會,能把圖 書館當成提供知識的管道。中小學圖書館之所以在發展上停滯不前,主 要是

者不會利用圖書館,也是主因。中小學圖書館的發展,

是圖

最固

終身學習技能的重要場所,只要妥善經營,發揮其教育功能,將是圖書館 事業

讀者固定:

全國中小學生總共四百餘萬人,達全國人口五分之一,尚未包括教 職人員,每年還更新九十五萬多人。中

十年,所有人都

透過教育的方式,也可說是半強制性的,把圖書館和學生的關係,

聯繫得十分密切,也就是透過服務的項目,讓學生充分享受利用圖書館 的權力。

(三)功能明確:

中小學圖書館的功能是輔助教學、提供知識、以及公民訓練等等。

中小學圖書

由於經營方向的問題,滿足讀者的要求,以致得不到大家的肯定。

(四)基礎性強:

當今台灣圖書館經營上最大的困擾,是缺乏真正的讀者,也就是真 正利用圖書館資源的讀者。大家不知道利用圖書館的資源,當然與服務

式有關,但是讀

書館事業的基礎。

由此可知,學校圖書館是圖書館界勢力最為龐大的一群,擁有最多、

定的讀者群,更是國民在學校教育階段,進入社會各階層之前,培養

的急先鋒(莊富吉,2002)。

針對美國圖書館學者尼可(Nichel, M.L.)提出的學校圖書館的八項 功能,郭麗玲(1992)認為中小學圖書館想要發揮這些功能,必須圓滿達

(24)

成以下任務:

(一)蒐集豐富資料,配合教師之教學並印證書中知識。

(二)蒐集適當資料,提供課外閱讀。

(三)教導學生喜愛閱讀,愛書並愛到圖書館去。

題,提供解答。

之一,依職業學校圖書館設立及

營運 依職業類科性質之不同級校務

發展 館暨合作,定期有圖書館擬定短、中、

長程

覽、參考諮詢、資訊檢索、館際互借、文獻傳遞、特 殊讀者服務、利用教育等有關事項。

備、人員配置、經費編列、業務評鑑等有關事項。

(四)教導學生利用圖書館的方法。

(五)對師生學業、研究及生活方面的難

(六)舉辦各類活動,安排視聽節目,吸引潛在讀者 (七)培養合作、尊重及互信等品德。

(八)提供師生一個休閒、閱讀的處所。

(九)做為社區的文化工作站。

高職圖書館是學校圖書館的重要內涵 基準第十七條規定:「職業學校圖書館應 實際需要,建立個別特色及推動

營運計畫」。第十八條規定:「職業學校圖書館應對其服務對象提供獲 取公平、自由、適時及便利之圖書資訊權益,並依規定辦理服務高級職業 學校圖書館業務性質分項,其要項如下(教育部,2004):

(一)技術服務:

包括採訪、編目等有關事項。

(二)讀者服務:

包括典藏、閱

(三)資訊服務:

包括數位典藏服務、圖書資訊網路資料庫之建立及維護等有關事 項。

(四)行政服務:

包括行政管理、推廣輔導、館際合作、設立及營運規劃、館藏發展、

館舍設

(25)

「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指出學校圖書館指由高級中等學校以下各 級學校所

實施 書館學會,

2000

,以奠定學生自學之基礎,培養其利用圖書資源的

學校圖書館應朝向「教學資源中心」或「圖書館媒體中心」的角色發

展, 方位服務功能,以彰顯其教

育功 位通力合作,以獲

得適

一、好用性評估的方法

由 Jakob Nielsen (1993)的觀點使我們知道強調好用度是人機介面設計 最重要的標準,提高網站的好用度將可增加使用者瀏覽網站的效率。使用

紀錄

設立,以中小學師生為主要服務對象,提供教學及學習媒體資源,

圖書館利用教育。茲陳述其主要發展目標如次(中國圖

):

(一)配合教學需求,成為學習資源中心。

(二)建立並健全中小學圖書館的法定組織地位,發揮其應有功能。

(三)實施圖書館教育 能力。

(四)配合終身學習政策,服務社區民眾。

(五)運用資訊網路結合館外資源,支援教學活動。

為全校師生提供終身學習、資源共享的全

能,成為教育改革的原動力。圖書館應和學校各單

當的行政支援,並藉由全校師生的熱烈參與,提昇圖書館經營的效能,

將圖書館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主事者的教育主管機關,以及各校校長,

更是推動圖書館經營的靈魂人物,沒有上級單位及學校領導者的支持與推 動,再好的政策與設施,都將流於形式(莊富吉,2002)。

第四節 網站好用性評估方法

者測試(Karat,1992):是讓使用者在真實的使用環境中,實際操作系統,

使用者使用系統的狀況以及系統的問題,主要是希望透過實際的使用 來找出系統或網站的真實問題。除此之外,其餘蒐集到好用性評估方法之 相關文獻逐一論述如下:

(26)

1.啟發式評估(Heuristic Evaluation)

啟發式評估是評估者針對介面可行性,依據經驗法則(Heuristic)

或 稱 好 用 性 原 則 , 進 行 系 統 化 之 偵 測 ( Nielsen a d Nielsen,1993,1994),用於個別 自由

圖 2-4-1 估者人數與其所發掘之好用性問題佔所有好用性問題百分比

資料來源:How to conduct a heurisitic evaluation By J.Nielsen, 94,

RetrievedJanuary 10,2007 http://www.useit.com/papers/heuristic/h

ristic_evaluation.html

ndMolich,1990,Nielsen,1992 & Mack an

的檢視受評估之人機介面。它是一種結構化的評估方法,容易使 用,且往往具有啟發的效果,此方法讓個別評估者獨立評估系統並找出 潛在的好用性問題。Nielsen 建議評估人員進行評估時應大略瀏覽該介 面二次,通常一位評估人員可發掘出 35% 的好用性問題,增加評估者 當然可發掘更多問題,五個專業的評估者就可找出超過 75%的好用性問 題,(如圖 2-4-1)所示。 而邀請三至五位評估人員進行評估則可獲得最 大的成本效益(如圖 2-4-2)。

所發掘之好用性問題百分比

評估人數

19

eu

(27)

圖 2-4-2 評估者人數與其成本效益

資料來源:How to conduct a heurisitic evaluation? By J.Nielsen,1994,

RetrievedJanuary 10,2007 http://www.useit.com/papers/heuristic/heuristic_evaluation.html

為了幫助評估者發現好用性的問題,在評估前會給評估人員一張評 估原則表,以幫助他們在評估過程中產生想法。以下為 Nielsen 提出用 於啟發性評估的十個主要原則(Nielsen, 1993):

(1).輕易辨別系統狀態(Visibility of system status)

(2). 系 統 和 真 實 狀 態 相 配 合 ( Match between system and the realworld)

(3).使用者能自由的操控(User control and freedom) (4).一致性和標準(Consistency and standards)

(5).預防錯誤(Error prevention)

(6).讓使用者簡單且清楚的瞭解,而且不需太多記憶(Recognition rather than recall)

(7).使用上具彈性及效率(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of use) (8).設計上具美感及精簡的(Aesthetic and minimalist design)

(9). 幫 助 使 用 者 確 認 及 診 斷 錯 誤 並 恢 復 ( Help users recognize,diagnose, and recover from errors)

(10).輔助及說明文件(Help and documentation)

(28)

2.問卷法(Questionnaires)

問卷法所指的是寫下一串問題,然後將這問卷發給使用者填寫。這 是一般常用的調查方法,因為統計理論發展成熟,可以得到較公正的結 果。在設計問卷之前,要先針對想知道的資訊類型做規劃,接下來建立 問題中心,考量問題的相關性,再進行問卷的設計撰寫工作(詹榮昌,

2000)

3 績效測量(Performance Measurement)

績效測量指的是在受測者在完成好用性測試的任務後,用來獲得有 關受測者績效的量化資料,這方法一般禁止主測者在測試期間與受測者 產生互動,因為那會影響量化資料。它常常是在好用性實驗室中進行,

為的是將干擾減到最小以及收集最精確的資料。量化資料對於比較性的 測試或是預先定義好的基準點測試是

最為有用的。為了得到可靠的結果,至少需要 5 個受測者,但 8 個 或更多則更好。這方法常和問卷法、事後訪談或追溯測試相結合,如此 一來不但可以得到量化的資料,也一併得到質化的資料。以下簡略描述 其過程:

(1).定義目標:利用好用性的屬性作為好用性測試的目標;如容易 使用、容易記憶… 等。決定各個目標的相對重要性,將這些好 用性的議題量化;如完成一項特定任務需要花多少時間、執行 過程中犯了幾個錯誤… 等。

(2).指揮測試:確定在測試的過程中不會受到任何的干擾,所用的 工具及技術都將在執行過程中正常運作。可能的話,利用錄影 帶來幫助資料的蒐集,如此可在事後做彌補或驗證的工作。雖 說這方法主要是在得到量化資料,但蒐集質化資料來了解使用 者的想法仍是相當重要的;最後導入結論時需將質化資料一併 考量進去。( Soken, Reinhart, Vora& Metz;Nielsen,1993)

(29)

4.詢問問題法(Question Asking Protocol)

詢問問題法是指受測者在使用放聲思考法的時候,主測者在旁直接 詢問與介面有關的問題;其目的在於更加了解受測者對這系統和任務所 持的心理狀態;以及了解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何處將遇到問題。放聲思 考法經常讓受測者的思緒在進行的過程中被干擾,詢問問題法較放聲思 考法自然。

5.放聲思考法(Thinking Aloud)

放聲思考法原為心理學研究所用的研究方法,但近年來逐漸被人與 電 腦 互 動 的 研 究 者 用 來 評 估 系 統 ( Denning ,Hoiem ,Simpson &

Sullivan,1990)。放聲思考法在於要求受測者使用指定的系統, 並說出 使用時心中所想(Lewis,1982)。在眾多的好用性測試方法中,放聲思 考法所需的受測者不多,約 3 到 5 位。這種方法對獲取大量的認知活 動相當有用,它有兩種變形:

(1).關鍵性的回應:指的是受測者僅需在某些特定的任務做放聲報 告。

(2).定期性的報告:大多用在特別複雜及艱難的任務中,為了讓受 測者能專心執行測試任務,受試者只需每隔一段特定長度的時 間做口頭報告。至於間隔時間的長短,就依任務的艱難度而定。

這個方法非常耗時,可能的話,建議將任務細分,可以達到較 好的績效。放聲思考法讓受測者瞭解使用者是如何與產品互 動,也可以知道使用者心中的思維模式。還有另外一個比較特 別的優點在於可觀察出使用者習慣表達的術語;可以將它應用 在系統設計或說明文件上(Nielsen, 1993)。

6.觀察法(Observation)

觀察法是最簡單的評估方法,可分為介入與不介入觀察,目的在觀 察真實使用者的網路瀏覽與檢索行為。觀察法可以在實驗室中進行,也 可實地進行,而以觀察真實使用者在真實情境下進行真實任務的結果最

(30)

為理想。

7.認知演練法(Walkthrough)

評量網站是否易於學習的使用性評估方式,通常都是採用認知演練 法(Cognitive Walkthrough)來進行評估,而認知演練法的進行過程,

則是以模擬使用者對於互動系統的探索與增加熟悉度。在早期易發現主 要的問題。

8.實際紀錄(Logging Actual Use)

由系統的異動紀錄分析使用者的真實瀏覽與檢索行為,紀錄的分析 統計可以顯示系統功能的使用頻率。可藉由收集使用者詳細的異動紀 錄,作為其他評估方法的補充資料。為瞭解館內與館外使用者利用圖書 館情形, 分成兩部分分析圖書館網站整體使用記錄分析和館內使用記 錄分析。

9.卡片分類法(Card Sorting)

是一種網站常用的測試方法,透過卡片分類法可以讓我們了解一些 在設計網站架構時十分有用的使用者資訊:

(1).了解真正符合使用者習慣的資訊分類。

(2).比對網站設計者與使用者在對網站資訊分類上的認知差異,作 為調整架構的依據。

(3).找出項目命名上的問題。

卡片分類法在網站設計階段是相當有用的評估方法,可瞭解使 用者將網站內容分類的方式,用於檢視網站內容組織與選單(menu)

架構之好用性。(Dickstein & Mills, 2000)有助於網站設計者瞭解最 貼近使用者想法之分類方式及網站中詞彙使用是否適當,對於習慣 使用專業術語的圖書館網站而言相當重要。受試者在分類過程中可 詢問觀察者所有問題,觀察者需詳實紀錄受試者的意見與反應,所 得評估結果可以量化或質化方式呈現。若使用此評估方法,受試者 人數越多,越能看出使用者行為態樣與趨勢,因此應蒐集足夠的受

(31)

試樣本數,避免評估結果受少數人影響而有所偏頗。(Campbell, 2001,p. 5)

表2-4-1好用性評估方法的優缺點比較表

方法名稱 主要優點 主要缺點

啟 發 式 評 估 (Heuristic Evaluation)

可發現個別好用性的問 題,能滿足專家使用者的 問題

沒 有 包 含 真 正 的 使 用 者,所以無法發現令人意 外的問題

問卷法(Questionnaires)

可發現使用者在意的主 題及滿意度,且可重複調 查

需要引導(避免誤解)

績 效 測 量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量化的資料使結果容易 比較

無法發現個別使用者的 問題

詢 問 問 題 法 ( Question Asking Protocol)

更加了解受測者對這系 統和任務所持的心理狀 態

詢問的技巧需熟練

大 聲 思 考 法 ( Thinking Aloud)

可指出使用者誤解,節省 成本的測試

對使用者而言不自然,且 對熟手而言很難用言語 表現

觀察法(Observation)

顯 現 使 用 者 真 實 的 工 作,可得到功能發展的建 議和使用特徵描述

很難約定時間,缺乏有經 驗者控制

認 知 演 練 法 (Cognitive Walkthrough)

模擬使用者對於

互動系統的探索與增加 熟悉度

十分主觀並不可靠,且設 計者並對一定有代表性 實際紀錄(Logging Actual

Use)

可發現較高層次的使用 特徵,可連續進行

分析需要大量的資料,可 能侵犯使用者的隱私 卡 片 分 類 法 ( Card

Sorting)

容易的擴大到任何大小 的系統或網站,且容易實 施

太少的受測者,結果則難 以分析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第五節國內外圖書館網站好用性評估相關研究

近年來學校圖書館利用學校圖書館網站提供服務與資源的情形相當普 遍,因此圖書館應重視網站的上網效能以及使用日方便性與瀏覽的簡易

數據

圖 2-4-2  評估者人數與其成本效益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刊“98 年第 3 季(7~9 月)就業服務統計資訊"主要資料來源為「行政院

本刊“99年第3季(7~9月)就業服務統計資訊"主要資料來源為「行政院勞

分區技能競賽 資訊與網路技術. 正式賽

五、 最遲應於甄試日前一週,於分署網站公告甄試資訊。甄試資

sort 函式可將一組資料排序成遞增 (ascending order) 或 遞減順序 (descending order)。. 如果這組資料是一個行或列向量,整組資料會進行排序。

這個開放的課程架構,可讓學校以不同 進程組織學習經歷、調節學習內容的廣

語文學習 資源和

結合夥伴協作學校,與大專院校、出版社及電 子學習平台機構組成專業協作社群,以資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