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土地利用與轉變特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章 土地利用與轉變特徵 "

Copied!
2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土地利用與轉變特徵

戰後,臺灣的農業發展經歷一段復原重建時期,隨後政府播遷來臺,推行 一系列的土地改革政策:先是民國 40 年實施「三七五減租」,繼於民國 41 年 實施「公地放領」 ,又於民國 42 年實施「耕者有其田」,這一系列土地政策的 實施,改革了舊有的租佃制度,並間接地促進農業生產量的提高,為工業的發 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廖正宏等,1986:6)因此,戰後臺灣農業的發展,至民 國 42 年左右,不僅回復到戰前的生產型態,甚至在一系列的土地改革制度後,

農業產量更超越先前的水準。

大園鄉為沿海沖積平原,地勢平坦,農業土地面積廣大,民國 42 年耕地 面積有 6306.96 公頃,佔全鄉土地面積的 72.17%,複作指數高達 208.3,這樣 的土地利用持續到民國 57 年止,耕地面積與農業生產上大致維持穩定的發 展。然而自民國 58 年起,耕地面積開始逐年減少,雖然複作指數在民國 73 年後才明顯地降低,但耕地面積在短時間內大幅的變動,代表鄉內的農業生產 已經受到影響。民國 85 年後,耕地面積減少外,複作指數的下降更加明顯,

顯示耕地不僅被轉用,農業生產也迅速衰退,本鄉的農業發展至此有相當大的 轉變。

本章論述戰後土地利用的轉變,以民國 58 年及 85 年作為分界,將鄉內的 土地利用劃分三個時期,分別討論耕地、建地和其他土地三類,並透過三階段 的比較,於第三節中歸納出土地利用的轉變特徵。

第一節 民國 42~57 年的土地利用

大園鄉的土地總面積為 8739.27 公頃,耕地佔三分之二以上,民國 42 年 至 57 年底,耕地面積僅減少了 97.42 公頃,顯然在這一個階段中,土地利用 的變動不大,鄉內主要的土地利用敘述如下:

一、耕地

依據表 3-1 的統計,這一階段的耕地面積大致維持在 6200 公頃左右,耕

地率約占 71%。本鄉地勢皆為 100 公尺以下的沖積平原,平原上滿佈大大小

小的灌溉埤塘,昭和 3 年(1928)桃園大圳完成後,在灌溉水所及之處,茶園撤

退,成為純粹的稻作區域。(陳正祥,1993:1003)鄉內 6200 公頃的耕地,水

田約有 6000 公頃,占耕地面積 97%,旱田約為 200 公頃,占耕地面積 3%。

(2)

表 3-1 民國 42 年~57 年大園鄉耕地面積 單位:公頃

水 田 (兩期稻作) 旱 田 年 份 總 計

面 積 % 面 積 %

耕地率

%

作物種植 總面積

複作指數*

民國 42 年 6306.96 6113.14 96.93 193.82 3.07 72.17 13137.54 211.16

民國 50 年 6187.78 6002.36 97.00 185.42 3.00 70.80 12997.56 210.05

民國 53 年 6184.82 6001.02 97.03 183.80 2.97 70.77 14254.49 222.02

民國 56 年 6224.70 6040.90 97.05 183.80 2.95 71.23 13511.36 211.79

民國 57 年 6209.54 6025.74 97.04 183.80 2.96 71.05 13654.67 219.90

註:* 複作指數除民國 50 及 57 年為單年外,其餘皆為該年加上前二年,共三年間之平均值 資料來源:1.桃園縣政府(1954、1962、1965),《桃園縣統計年報》

2.桃園縣政府(1968、1969), 《桃園縣統計要覽》

作物生產以兩期稻作為主,只是受到冬季東北季風的影響,二期稻作的種 植面積略低於一期稻作;其他的作物,產量較高的尚有蔬菜、甘藷與落花生。

(表 3-2)蔬菜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地位相當重要,種植面積廣,種類也多,

因多係自產自銷的性質,故歷年來的變化較小,分佈也較為均勻,(陳正祥,

1961:284)多種植於屋舍與聚落四周的耕地。蔬菜的種類中,西瓜的種植面積 每年都占 100~200 公頃,主要是本鄉屬於沙質壤土,適合栽種西瓜。此外,

就糧食作物而言,甘藷在臺灣的地位僅次於稻米,食用非常普遍,在產米不足 或特別貧瘠的地區,更成為農家主要糧食,甘藷又為臺灣首要家畜飼料,是豬 隻食物的來源。(陳正祥,1961:271)

本區稻作,第一期作概在一月中下旬播種,此時正當風季,故需在秧田之 迎風側建立防風牆。三月上旬至四月上旬插秧,秧苗係連同表土鏟取,厚約 1 公分;七月初至七月下旬收穫。二期作概在六月中旬至七月上旬播種,七月中 旬至八月中旬插秧,到十一月間收穫。故第一期稻作生長時期約為四個月或 115 天,第二期作生長時間約三個半月或 105 天。在第一期作收穫後到第二期 稻作插秧之前,間隔僅約一個月,多數任其休閒,少數用以栽培速成蔬菜。冬 季裏作時間稍長,約有二至三個月;但仍多休閒或栽培裏作蔬菜,綠肥作物的 種植不多。(陳正祥,1993:1115)複作指數在這一個階段中維持在 200 以上,

顯示農民充分利用耕地以生產作物,農業相當發達。(表 3-1)

(3)

表 3-2 民國 42~57 年大園鄉農作物栽植面積 單位:公頃

資料來源:1.桃園縣政府(1954、1962、1965),《桃園縣統計年報》

2.桃園縣政府(1968、1969), 《桃園縣統計要覽》

二、建地

建地利用主要是指分佈於鄉內的住宅,(表 3-3)由圖 3-1 可看出,除了大 園的鄉街為較大型的建築物集中區外,其餘的住宅則散佈於田野間。(李建堂 等,1983:82)鄉內的工業並不發達,民國 41 年本鄉工廠僅有 25 家,多數是 分佈於大園村的碾米業,這些小型的農產品加工業,多為家庭式的工廠,(大 園鄉志,1977:420-421)現代型的工業尚未進駐。

作物\年份

民國 42 年 民國 50 年 民國 53 年 民國 56 年 民國 57 年

稻一期作 5954.38 5709.72 5701.78 5699.24 5698.08

稻二期作 5691.91 5650.05 5642.25 5641.85 5640.15

甘 藷 529.00 403.00 1154.00 775.40 794.70

小 麥 15.00 9.40 ─ ─ ─

玉 蜀 黍 ─ ─ 2.00 ─ ─

大 豆 ─ 13.00 2.40 ─ ─

落 花 生 60.00 80.00 84.20 92.50 72.30

菜 子 ─ ─ 98.50 1.40 0.50

桶 柑 0.2 1.30 1.30 ─ ─

蕃 石 榴 ─ 0.16 1.00 0.30 0.20

木 瓜 ─ 0.03 0.10 0.25 0.20

葡 萄 ─ 0.40 0.18 0.20 0.20

柿 ─ ─ ─ ─ ─

黃 麻 3.15 ─ ─ ─ ─

蔬 菜 565.60 805.50 826.86 913.32 991.84

其他豆類 ─ ─ 4.32 11.20 12.50

綠 肥 318.30 325.00 735.00 375.70 444.00

(4)

表 3-3 民國 43 年~57 年大園鄉已登錄土地利用分類面積 單位:公頃

耕 地 建地 其 他 土 地

\

雜*

43 6201.75 205.76 224.44 249.06 1.28 17.64 32.96 83.25 561.08 53.29 139.10 7769.61

% 79.82 2.65 2.89 3.21 0.02 0.23 0.42 1.07 7.22 0.69 1.79 100.0

50 6203.11 213.77 233.55 252.04 1.53 21.21 35.57 85.60 560.30 0.09 99.60 158.85 7865.22

% 78.87 2.72 2.97 3.20 0.02 0.27 0.45 1.09 7.12 0.00 1.27 2.02 100.0

53 6225.00 203.63 240.80 252.82 1.53 21.07 36.16 86.19 559.40 0.09 93.43 145.21 7865.33

% 79.14 2.59 3.06 3.21 0.02 0.27 0.46 1.10 7.11 0.00 1.19 1.85 100.0

56 6226.89 213.14 244.76 252.91 1.53 21.20 36.35 86.61 559.40 0.09 93.43 163.40 7899.71

% 78.82 2.70 3.10 3.20 0.02 0.27 0.46 1.10 7.08 0.00 1.18 2.07 100.0

57 6259.26 208.52 222.25 253.10 1.46 19.47 36.44 87.14 562.55 93.00 139.04 7882.23

% 79.41 2.65 2.82 3.21 0.02 0.25 0.46 1.11 7.14 1.18 1.76 100.0

註:(1)本鄉土地面積為 8739.27 公頃,表 3-3 為已登錄土地面積,不足部份屬未登錄土地面積。

(2)已登錄土地利用面積是依據土地地目分類,地目變更登錄較實際土地利用慢,且地目上 的耕地可申請作為農舍建築等其他用途,使得表 3-1 實際可從事農業種植的耕地面積 與表 3-3 地目統計上的耕地面積統計資料上會有差異。

資料來源:1.桃園縣政府(1955、1963),《桃園縣統計年報》

2.桃園縣政府(1968、1969), 《桃園縣統計要覽》

三、其他用地

其他用地中,以溜池與雜種地佔地面積最廣。桃園沖積扇在地形上曾發生 過臺灣最大的河川襲奪現象,由於水系的改變,灌溉水源成為大問題,必須設 法貯留天然雨水,補充農業所需,故溜池遂成為本區特殊的地理景觀。但因本 區雨量變率大,稻作僅賴溜池仍不安全,昭和 3 年(1928)桃園大圳完工後,給 水比較充分,每公頃的溜池約可灌溉 10 公頃的水田

34

,故有大批溜池被合併或 廢棄而改為水田;但因桃園大圳的水量仍嫌不足,溜池的灌溉功能依然存在,

灌溉的方式仍以溜池為主體,桃園大圳僅為導水工具,將大圳一部份水量引入 溜池之中,通盤調節使用。(陳正祥,1993:1108-1109)

雜種地是指鄉內東南方的機場,(圖 3-1)是太平洋戰爭末期,日軍為擴大 空軍戰力,選定廣大的平坦稻田闢為空軍機場用地。(大園鄉志,1977:130)

34

桃園大圳完成前,桃園臺地上佈滿深淺不一的大小溜池,平均每一公頃溜池灌田 2.9 公頃。

(陳正祥,1993:1108)

(5)

圖 3-1 民國 47 年大園鄉的土地利用

資料來源: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處(1958),1/25000 地形圖-大園

第二節 民國 58~84 年的土地利用

民國 58 年起,鄉內的耕地面積開始明顯減少,由民國 58 年初

35

至民國 63 年底的 6 年間,耕地面積減少 1607.84 公頃,變動幅度劇烈;民國 63 年後耕 地仍陸續減少,至民國 84 年止,鄉內耕地僅剩 4448.88 公頃;而且從民國 73 年起,複作指數開始低於 200

36

。民國 79 年桃園縣平地農業土地利用分類調查,

本鄉實際從事種植的耕地共計 2796.56 公頃,而荒、草地卻高達 2001.64 公頃,

(林務局,1991:17-18)以大園鄉作為兩期稻作生產的鄉村而言,耕地的減少與 土地利用呈現粗放,代表鄉內的產業型態已經受到影響。以下就這個時 期,鄉內主要的土地利用敘述如下:

一、耕地

35

年初的耕地面積是以前年底的耕地面積來代替。

36

民國 70 年由於土地重劃及測量校正,耕地面積增加 420 公頃,造成該年複作指數為 189.52

(6)

這個階段,耕地的利用仍以二期作水田為主,(表 3-4)農作物的生產除水 稻外,仍是以蔬菜、甘藷、落花生的種植比例最高,作物種類單純。(表 3-5) 在農業集約度方面,民國 72 年以前,複作指數均維持在 200 以上,顯示鄉內 的耕地面積雖然減少,但土地的生產仍究維持著密集耕種的型態。但自民國 73 年起,集約利用的土地型態開始出現轉變,複作指數明顯低於 200,而耕地 利用的粗放,則是繼耕地面積減少,造成農作物種植面積不斷下滑的另一項因 素。

表 3-4 民國 58~84 年大園鄉耕地面積 單位:公頃

水田(兩期稻作) 旱 田 年 分 總 計

面 積 % 面 積 %

耕地率

%

作物種植 總面積

複作指數*

民國 58 年 6039.54 5855.74 96.96 183.80 3.04 69.11 13359.47 219.39 民國 61 年 5427.69 5303.49 97.71 124.20 2.29 62.11 12770.76 236.07 民國 64 年 4601.70 4482.30 97.41 119.40 2.59 52.66 9869.48 227.51 民國 67 年 4471.30 4361.40 97.54 109.90 2.46 51.16 9394.76 213.05

民國 70 年 4816.64 4816.64 100.00 55.11 9128.53 203.34

民國 73 年 4755.09 4755.09 100.00 54.41 7900.22 187.54

民國 76 年 4627.34 4627.34 100.00 52.95 7324.86 163.97

民國 79 年 4563.00 4563.00 100.00 52.21 4941.76 120.15

民國 82 年 4488.67 4488.67 100.00 51.36 4811.66 108.67

民國 84 年 4448.88 4448.88 100.00 50.91 4093.82 89.97

註:* 除民國 84 年複作指數為二年間之平均值外,其他皆為三年間之平均值 資料來源:桃園縣政府(1970、1973…1996),《桃園縣統計要覽》

表 3-5 民國 58~84 年大園鄉農作物栽植面積 單位:公頃

年份

作物

民 國

58 年

民 國

61 年

民 國

64 年

民 國

67 年

民 國

70 年

民 國

73 年

民 國

76 年

民 國

79 年

民 國

82 年

民 國

84 年 稻作一期 5595.00 5497.34 4524.87 4325.18 4159.03 3355.19 3348.66 2560.50 2265.43

稻作二期 5570.30 5472.14 4441.36 4235.00 4065.77 3566.53 3064.23 1979.77 1792.32

3635.56

甘 藷 768.00 787.00 428.80 333.00 274.00 138.00 212.10 12.87 53.82 43.25

玉黍 蜀 6.00 2.00

落花 生 71.80 52.40 33.50 66.00 65.00 45.00 52.96 8.07 14.61 8.90

蕃石 榴 0.10 2.00 2.00 1.60 0.90 6.00 5.35

果 品 0.20

蔬 菜 1004.17 773.88 335.95 433.58 562.73 781.50 633.81 379.65 392.26 400.76

高 粱 9.50

豆 類 17.90 8.00 1.00

綠 肥 332.00 180.00 105.00 7.00 287.22

資料來源:桃園縣政府(1970、1973…1996),《桃園縣統計要覽》

(7)

二、建地

建地面積逐年增加,(表 3-6)以住宅及工廠用地為主。(李建堂等,1983:

80)鄉內的工業發展,至民國 63 年已有小幅度的成長與轉變,除了工廠增加到 70 餘家外,工業類別也由原有的農林加工業,轉變成紡織、塑膠、鋼鐵等,

工廠的分佈由大園鄉街擴及至鄉內各村,主要集中於五權村、橫峯村及埔心村 等地。(表 3-7)除了分散於鄉內的一般工廠外,民國 62 年為儲藏桃園煉油廠自 國外進口的原油,於本鄉設立輸油站佔地 50 公頃,(大園鄉志,1977:423-426、

551)民國 65 年大園內海特殊工業區,與民國 68 年大園擴大工業區的開發,佔 地約 204.38 公頃,(大園鄉志續篇,1983:327)工業發展迅速,至民國 80 年工 廠家數累計達 411 家,使得工業用地大量增加。

表 3-6 民國 58~84 年大園鄉已登錄土地利用分類面積 單位:公頃

耕 地 建 地 其 他 土 地

\

雜 *

58 6254.85 208.46 224.60 256.37 1.46 19.45 36.44 87.16 562.55 92.95 156.47 7900.78

% 79.17 2.64 2.84 3.24 0.02 0.25 0.46 1.10 7.12 1.18 1.98 100.0

61 6243.08 208.77 232.98 260.93 1.46 19.17 36.98 87.15 560.81 92.94 156.50 7900.77

% 79.02 2.64 2.95 3.30 0.02 0.24 0.47 1.10 7.10 1.18 1.98 100.0

64 6187.03 204.63 263.29 275.03 1.47 18.96 44.95 87.14 552.00 17.67 92.37 156.22 7900.77

% 78.31 2.59 3.33 3.48 0.02 0.24 0.57 1.10 6.99 0.22 1.17 1.98 100.0

67 5933.53 172.99 385.79 275.19 8.35 16.92 148.73 241.30 498.02 19.13 64.68 0.89 150.02 7915.55

% 74.96 2.19 4.87 3.48 0.11 0.21 1.88 3.05 6.29 0.24 0.82 0.01 1.90 100.0

70 5918.21 165.71 422.12 282.74 8.35 16.74 150.18 242.00 487.62 13.77 62.69 0.89 146.06 7917.07

% 74.75 2.09 5.33 3.57 0.11 0.21 1.90 3.06 6.16 0.17 0.79 0.01 1.84 100.0

73 4997.47 171.13 513.66 495.61 1.86 22.59 206.29 237.86 534.17 13.90 68.39 0.96 139.86 4.65 7408.41

% 67.46 2.31 6.93 6.69 0.03 0.30 2.78 3.21 7.21 0.19 0.92 0.01 1.89 0.06 100.0

76 4970.96 161.60 550.30 505.40 1.86 22.56 226.05 252.78 532.43 14.34 68.63 0.96 137.71 4.65 7450.23

% 66.72 2.17 7.39 6.78 0.02 0.30 3.03 3.39 7.15 0.19 0.92 0.01 1.85 0.06 100.0

79 4955.80 160.35 582.13 490.49 1.87 22.46 229.97 254.99 530.17 15.15 95.51 0.99 137.68 4.65 7482.21

% 66.23 2.14 7.78 6.56 0.02 0.30 3.07 3.41 7.09 0.20 1.28 0.01 1.84 0.06 100.0

82 4937.92 158.27 614.08 482.55 1.87 22.41 229.93 255.57 529.32 14.73 95.18 0.99 135.85 4.64 7483.32

% 65.99 2.11 8.21 6.45 0.02 0.30 3.07 3.42 7.07 0.20 1.27 0.01 1.82 0.06 100.0

84 4896.71 156.91 668.33 468.57 1.87 22.41 229.91 255.85 529.27 17.08 95.18 0.99 135.79 4.65 7483.51

% 65.43 2.10 8.93 6.26 0.02 0.30 3.07 3.42 7.07 0.23 1.27 0.01 1.81 0.06 100.0

註:(1)本鄉土地面積為 8739.27 公頃,表 3-6 為已登錄土地面積,不足部份屬未登錄土地面積。

(2)已登錄土地利用面積是依據土地地目分類,地目變更登錄較實際土地利用慢,且地目上 的耕地可申請作為農舍建築等其他用途,使得表 3-4 實際可從事農業種植的耕地面積與 表 3-6 地目統計上的耕地面積統計資料上會有差異。

資料來源:桃園縣政府(1970、1973…1996),《桃園縣統計要覽》

(8)

表 3-7 民國 63 年大園鄉各村工廠登記家數

家數

9 13 6 8 2 5 7 5 1 5 1 3 7 2 1 75

資料來源:大園鄉公所 (1977),《大園鄉志》,頁 423-428

隨著鄉內工業發展,以及人口成長的影響,對住宅的需求也跟著增加。民 國 63 年後,除了一般住宅的增加外,開始有國宅的興建,(李建堂等,1983:

80)大園鄉街仍是建築物最集中之處,但鄉內其他地區,也開始出現塊狀集中 的建築區。(圖 3-2)

三、其他用地

其他用地以雜種地、溜池、道路及灌溉水路用地為主。(表 3-6)除原有的 軍用機場外,民國 58 年政府選定大園鄉作為國際機場設立的地點,雜種地的 面積逐年增加,至民國 84 年共計 468.57 公頃,但實際上為了興建機場、相關 道路及零星工程,共徵購 1190 公頃的土地。(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979:161)溜池仍佔有廣大的面積,雖然農業的生產粗放後,溜池也逐漸喪失 灌溉的功能,但可用於養魚,桃園縣的淡水魚養殖,皆係利用溜池。(陳正祥,

1993:1109)而鄉內因機場、工業區的設立,相關的水路及道路等公共設施用

地也大量增加。

(9)

圖 3-2 民國 76 年大園鄉的土地利用

資料來源:內政部(1987),經建第一板 1/25000 地形圖-大園

第三節 民國 85~93 年的土地利用

民國 85 年起,耕地面積的變化相較於上一個階段,除了民國 88 年間減少 301.01 公頃外,逐年間呈現小幅度的變化。這一階段內,耕地共短少了 421.54 公頃,完全為兩期作水田,然而複作指數卻是年年降低,(表 3-8)使得農作物 種植面積逐年減少的情況更加明顯,至民國 93 年,複作指數僅剩 16.4,耕地 粗放化的情況相當嚴重。鄉內主要的土地利用敘述如下:

一、耕地

農作物的生產上,水稻仍是主要種植的作物,但與蔬菜、甘藷、落花生一

樣,均出現種植面積不斷減少的情況。(表 3-9)民國 80 年以前,兩期稻作合計

的種植面積,尚可維持耕地一穫,之後隨著稻米產量一路下滑,至民國 93 年

僅剩 392.46 公頃,稻作種植可說是所剩無幾。民國 70 年代,推廣稻田轉作,

(10)

本鄉鼓勵蔬菜生產,設置「青蔥專業區」 ,蔬菜的種植面積一度呈現增加的趨 勢,然而在民國 75 年以後,蔬菜種植面積仍是不斷減少,至民國 93 年剩下 238.09 公頃。

各類農作物的生產面積下滑,除了耕地面積的減少外,複作指數的降低,

也代表著耕地利用的粗放,多數的耕地均呈現休耕或拋荒的型態。

表 3-8 民國 85~93 年大園鄉耕地面積 單位:公頃

水田(兩期稻作) 旱 田 年 分 總 計

面 積 % 面 積 %

耕地率

%

作物種植 總面積

複作指數*

民國 85 年 4430.18 4430.18 100.00 ─ 50.69 3704.84 83.63 民國 87 年 4394.23 4394.23 100.00 ─ 50.28 3925.46 87.39 民國 90 年 4074.24 4074.24 100.00 ─ 46.62 2486.55 73.55 民國 93 年 4027.34 4027.34 100.00 ─ 46.08 658.72 25.96

註:* 複作指數為該年加上前二年,共三年間之平均值

資料來源:桃園縣政府(1997、1999、2002、2005),《桃園縣統計要覽》

表 3-9 民國 85 年~93 年大園鄉農作物栽種面積 單位:公頃

作 物 \ 年 份 民國 85 年 民國 87 年 民國 90 年 民國 93 年

一、二期稻作

3203.67 3543.71 2164.92 392.46

甘 藷

43.92 35.96 23.36 18.05

玉 黍 蜀

─ 0.02 0.51 ─

落 花 生

18.07 6.75 2.22 2.44

蕃 石 榴

4.52 5.27 5.27 6.08

其 他 果 品

─ ─ 0.70 1.6

蔬 菜

434.66 333.75 289.57 238.09 資料來源:桃園縣政府(1997、1999、2002、2005),《桃園縣統計要覽》

二、建地

建地的利用上,住宅及工業用地有陸續增加的情況。(表 3-10)本鄉在工業

區開發完成後,除了吸引大量的工廠集中設立外,鄉內各地的一般工廠也持續

增加,至民國 90 年,工廠家數共計 585 家,工業持續發展。此外,民國 79

年起,本鄉的社會增加開始出現正成長,移入人口多於移出,人口總數增加迅

速,對住宅的需求也必然大為提高,建地出現明顯的擴張。(圖 3-3)

(11)

表 3-10 民國 85~89 年大園鄉已登錄土地利用分類面積 單位:公頃

耕 地 建地 其 他 土 地

\

雜 *

85 4879.91 157.04 686.98 468.16 1.87 22.37 230.39 255.85 528.98 16.84 94.27 0.99 135.74 4.79 7484.18

% 65.20 2.10 9.18 6.26 0.02 0.30 3.08 3.42 7.07 0.23 1.26 0.01 1.81 0.06 100.0

87 4582.95 149.09 830.77 1375.01 2.14 18.43 264.11 239.21 415.45 33.57 252.09 3.57 137.43 4.83 8308.65

% 55.16 1.79 10.00 16.55 0.03 0.22 3.18 2.88 5.00 0.40 3.03 0.04 1.65 0.06 100.0

89 4585.93 148.83 836.54 1378.04 2.14 18.22 265.92 240.47 420.25 33.57 252.07 3.57 135.93 4.83 8326.31

% 55.08 1.79 10.05 16.55 0.03 0.22 3.19 2.89 5.05 0.40 3.03 0.04 1.63 0.06 100.0

註:(1)本鄉土地面積 8739.27 公頃,表 3-10 為已登錄土地面積,不足部份屬未登錄土地面積。

(2)土地利用分類面積的變化,除地目間的變更外,已登錄土地總面積的增加,是造成山 林及部份土地利用分類面積增加的原因。

(3)已登錄土地利用面積是依據土地地目分類,地目變更登錄較實際土地利用慢,且地目 上的耕地可申請作為農舍建築等其他用途,使得表 3-8 實際可從事農業種植的耕地面 積與表 3-10 地目統計上的耕地面積統計資料上會有差異。

(4)因登記方式變更,地目統計資料至民國 89 年止

資料來源:桃園縣政府(1997、1999、2001),《桃園縣統計要覽》

三、其他用地

由表 3-10 可以發現,開闢國際機場被轉用的廣大耕地,至民國 87 年才變

更為雜種地,變更登記後的地目,比較符合實際的土地利用形態,其他用地仍

是以機場、溜池、道路及水路用地為主。

(12)

圖 3-3 民國 88 年大園鄉的土地利用

資料來源:內政部(1999),經建第三版 1/25000 地形圖-大園

第四節 土地利用的轉變特徵

比對上述三個階段的土地利用,可以發現以下的幾項轉變:

1.農業耕地面積短時間內大幅減少:民國 42 年至 57 年間,鄉內的耕地率均維 持在 70%左右;但民國 58 年起迅速減少,由民國 58 年初至民國 63 年底,

耕地面積少掉了 1607.84 公頃,至民國 93 年耕地面積剩 4027.34 公頃,戰後 的 36 年間(自民國 58 年初算起),減少了將近 2182.2 公頃。

2.耕地的利用由集約趨向粗放:複作指數由民國 42 年的 208.3,民國 73 年降 至 166.1,至民國 93 年僅剩 16.4,以本鄉多為兩期作水田而言,複作指數低 於 200,表示耕地開始出現休、廢耕的狀態。

3.由表 3-11 看出,耕地主要是轉為其他(即機場用地)、工廠及設施用地等。

(13)

表 3-11 民國 62~93 年大園鄉實際耕地面積變動統計

增 加 面 積 減 少 面 積

山 林 及 原 野 地 開 墾

河 川 地 利

重 劃 及 測 量 校

損 害 復 舊

其 他 住 宅 及 晒 場 用

設 施 用 地 (包括 道路 水路)

工 業 用 地

養 魚 池 用

造 林

流 失 埋 沒

重劃及 測量校

其 他

62-65 -925.90 21.58 0.00 0.00 22.04 125.82 11.89 4.78 115.67 0.60 962.4

66-70 314.85 0.01 529.34 12.17 8.05 82.11 2.92 109.25

71-75 -96.39 0.05 5.32 10.64 20.00 29.22 0.46 30.80

76-80 -182.13 16.28 33.08 91.64 16.05 25.08

81-85 -107.94 15.16 13.00 67.48 2.90 8.80 0.60

86-90 -355.94 15.73 302.46 19.70 1.45 7.10 9.50

91-93 -46.90 10.60 23.37 11.78 0.80 0.35

總 計 -1400.35 21.58 0.01 529.34 22.09 125.82 87.15 395.38 388.38 40.40 45.92 29.41 109.25 1003.30

資料來源:桃園縣政府(1974-2005),《桃園縣統計要覽》

土地利用的轉變,除了不同類型土地間面積的變化外,在空間上也呈現差

異。由圖 3-4 可看出,戰後以來,大園鄉的土地利用,因油庫、國際機場、工

業區的設立,直接轉變了大範圍的土地;除此之外,大園、竹圍、菓林與埔心

地區,建築物的分佈有明顯擴張的趨勢;五權地區建築物的擴張雖然分散,卻

是鄉內工業區外,工廠分佈較多的地區。因此選定以上五個地點,就其建築物

擴張過程,以及土地利用的現況進行分析,希望藉此釐清影響土地使用的原因。

(14)

圖 3-4 大園鄉建築物擴張概況

資料來源:(1)大正 15 年(1926)1/25000 地形圖

(2)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處(1958),1/25000 地形圖-大園 (3)內政部(1987、1999),經建第一版、第三版 1/25000 地形圖

一、大園地區建築物擴張與土地利用現況

大園地區主要包含大園與田心兩村的部份土地。大園是鄉政中心,鄉級機 關密佈,民國 68 年以前,住宅集中於中山南、北路、新生街(路)及中華路兩 側,呈帶狀分佈,同時也是鄉街所在,提供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住宅區 的外圍是廣大的稻田,田野間有三處大型的磚窯廠,以及零散分佈的房舍;大 觀路、新興路、中正東路及新生街(路)上,分佈著七、八家的塑膠、鋼鐵、紙 業、木材廠等,鄉街北側的工業區剛開發完成,已有幾家工廠設置。

民國 63 年,由於舊公所空間狹小,於是選定一水之隔的田心村興建新公

所,民國 65 年,隨著鄉公所、警察分局、電信局與鄉政綜合大樓陸續遷入一

水之隔的田心村,(大園鄉志續篇,1994:128) 帶動周圍土地開發,因此至民

國 77 年止,住宅的分佈由大園村向西擴展至田心村;此外,緊臨工業區的中

(15)

山北路與民生路上,房舍的分佈也有明顯的擴張。除了工業區外,大觀路的北 側增設好幾間工廠。至民國 85 年,沿著幾條主要道路上的住宅分佈更形密集,

工業區旁新修築一條寬廣的臺 15 線,取代原先經過中華路與大觀路的舊路 線,大觀路旁和中山南路西側各有一家大型的倉儲公司,佔地面積廣大。(圖 3-5)

目前,本區新式住宅區的開發,主要沿著新興路與華興路兩側;工廠集中 分佈於工業區和大觀路、臺 15 線兩條道路交會的三角區塊內,大觀路和臺 15 線上規模較大的工廠,主要是鋼鐵、電子、精密機械與倉儲物流業,另一家位 於中山南路西側的倉儲公司,廠房已經閒置,而位於中正東路上原本作為工廠 的廣大土地,現在改為出國停車場;中山北路、中華路與中正東路上仍是鄉內 主要的商業區;周圍的農田,除了鄰近住家的耕地種植蔬菜外,大多拋荒或休 耕。(圖 3-6)

圖 3-5 大園地區建築物擴張圖

資料來源:內政部(1979、1988、1996、2004),第一至四版 1/5000 像片基本圖

(16)

圖 3-6 大園地區土地利用現況

資料來源:依據內政部(2004),第四版 1/5000 像片基本圖,配合田野調查

二、竹圍地區建築物的擴張與土地利用現況

竹圍地區主要包含海口與竹圍兩村的部份土地,臨近竹圍漁港,東與蘆竹 鄉為鄰。民國 69 年以前,住宅分佈集中於福元宮及福海宮兩處聚落,竹圍路 上有兩處佔地廣大鰻魚養殖池,其中一處已遭廢棄;工廠僅有一家染料公司位 於機場旁。民國 70 年至 76 年間,光明路上興建一處廣大的住宅區,以及竹圍 路上的兩處住宅區,是由廢棄的鰻魚池先後改建成;竹圍國中的校區,由機場 旁遷建到福元宮聚落西側;機場東側修築了一條新的臺 4 線,取代現今位於機 場內的舊路線。

民國 77 年至 85 年間,竹圍國中遷離的舊校地興建一座北區工商業綜合展 示館,臺 15 線部份路段西移修築新路線,取代原先經過竹圍路的舊路線,建 國路上興建兩處佔地廣大的倉儲公司,竹圍漁港為了推動觀光業的發展,從事 海堤與公共設施的興建。(圖 3-7)

目前,竹圍地區住宅區密集,竹圍路為提供當地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小型

鄉街,福元宮西側有幾處養雞戶與廢棄物回收場,四周的耕地多為休耕或拋

(17)

荒;機場西側與竹圍路上有二、三家較大的工廠,臺 4 線東側新增一家佔地較 大的物流公司;為了開發濱海遊憩區,竹圍漁港有多項工程正在進行;沿海地 區西濱快速道路的施工,以及臺 4 線右側緊臨機場旁興建機場貨運園區,是本 區的兩項重大建設。(圖 3-8)

圖 3-7 竹圍地區建築物擴張情況

資料來源:內政部(1980、1987、1996、2004),第一至四版 1/5000 像片基本圖

(18)

圖 3-8 竹圍地區土地利用現況

資料來源:依據內政部(2004),第四版 1/5000 像片基本圖,配合田野調查

三、菓林地區建築物擴張與土地利用現況

菓林地區主要包含菓林村全部與三石村的部份土地。原有的住宅是集中於

菓林路上(臺 4 線的舊路線)與菓林巖附近的兩處舊聚落;民國 63 年,國際機

場動工,徵用大批土地,土地被徵收的住戶及部份眷村居民被遷置於三和社

區,形成一處人口集中的住宅區。(大園鄉志續篇,1994:131)民國 69 至 76

年間,臺 4 線東移修築新路線,取代原先經過菓林路的舊路線,菓林路兩側與

菓林巖附近的聚落持續擴張外,機場東側的南崁溪兩岸增加好幾處的住宅區;

(19)

機場東側的臺 4 線上有兩家水產公司,而機場動工被迫遷移的工廠則集中在三 和社區南端。民國 77 至 85 年間,沿著菓林路與臺 4 線兩側的住宅區愈密集外,

臺 4 線上一連設立了近十家出國停車場,佔地面積廣大。(圖 3-9)

目前,菓林路兩側商店林立,提供當地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商品,三和社區 東北方即臺 4 線東側,有幾處住宅區在開發興建,周圍的耕地除休耕、拋荒地 外,以水稻種植為主;機場東側出口處的臺 4 線旁,增建一處大型的立體停車 場。(圖 3-10)

圖 3-9 菓林地區建築物擴張概況

資料來源:內政部(1980、1987、1996、2004),第一至四版 1/5000 像片基本圖

(20)

圖 3-10 菓林地區土地利用現況

資料來源 : 依據內政部(2004),第四版 1/5000 像片基本圖,配合田野調查

四、五權地區建築物擴張與土地利用現況

五權地區主要包含五權村全部與埔心村的部份土地,鄰近蘆竹鄉與中壢 市。民國 68 年以前,除了五福宮附近聚落較為密集外,房舍分散在耕地四周,

耕地的利用多種植兩期作水稻,部份冬季種植裏作蔬菜,並配合豬、鴨、魚與 乳牛的養殖,為鄉內農漁牧綜合經營的村莊;(大園鄉志,1977:382)然而除 了農業的發展外,五權地區也是鄉內工業區外,大型工廠分佈較多的地方,將 近有 17 家,以紡織、製鞋、紙業及塑膠等業別為主。

民國 69 至 85 年間,原有工廠的設置地點,部份被不同行業別的工廠取代 外,新增設的工廠逐漸向 110 甲線以東,桃 42 線以北,臨近蘆竹鄉的地區集 中;房屋的興建呈現分散,許多新式的住宅區是拆除原有三合院,改建成 3-4 層的樓房。(圖 3-11)

目前,本區在農業發展上,耕地以水稻的種植為主,有兩三處規模較大的

溫室蔬菜生產區,但拋荒或休耕的田地仍然很多;零星分佈的雞、鴨、豬養殖

(21)

場,有多處閒置廢棄外,過去專門飼養乳牛的農牧專業區,現今只剩一家養殖 戶,村內有二、三家餐廳以簡單的庭園造景與傳統三合院作為休閒農莊的號 召,然而整體而言,休閒農業的發展,在村內並不具備規模。高速鐵路通過本 區,西側鄰近高鐵青埔站,一部份土地劃歸為都市計畫用地,有多處住宅區陸 續興建中。(圖 3-12)

圖 3-11 五權地區建築物擴張概況

資料來源:內政部(1979、1987、1996、2004),第一至四版 1/5000 像片基本圖

(22)

圖 3-12 五權地區土地利用現況

資料來源:依據內政部(2004),第四版 1/5000 像片基本圖,配合田野調查

(23)

五、埔心地區建築物擴張與土地利用現況

埔心地區主要包括大海村、建華村全部與埔心村的部份土地,早期的住宅 集中於福隆宮附近。二次大戰末期,日軍於本區修建空軍機場,戰後隨國軍來 臺的軍眷遷至機場附近,形成眷村,稱為建國八、九、十一、十七村,本鄉也 因此增設「建華村」 ,大量人口移入,使得埔心街上商業蓬勃。國際機場開工 後,徵用大批土地,部份眷村被遷至菓林三和社區。(大園鄉志續篇,1994:

130-131)

民國 68 年後,桃 5 線兩側住宅的增加並不明顯,新建的住宅多分佈於縣 道 110 兩側以及道路以西之地,桃 5 線西側的機場旁有 3 家大型工廠。(圖 3-13)

目前,受兩處機場噪音干擾的影響,眷村地窄人稀,有多處房屋任其荒廢,

新式住宅區的開發仍以縣道 110 以西的地區為主;周圍的田地多呈現拋荒或休 耕的狀態。(圖 3-14)

圖 3-13 埔心地區建築物擴張概況

資料來源:內政部(1980、1988、1996),第一至三版 1/5000 像片基本圖

(24)

圖 3-14 埔心地區土地利用現況

資料來源:依據內政部(1996),第三版 1/5000 像片基本圖,配合田野調查

以上五個地區建築物擴張與土地利用的現況來看,五權與菓林地區的耕地 有較廣的水稻種植,但休耕、拋荒的情況仍屬普遍,雖然五權地區耕地利用有 部份朝向溫室蔬菜、園藝及觀光休閒產業發展,但零星分散,看不出明顯的規 模。埔心、菓林、大園與竹圍地區,分別位於機場的四周,四地的耕地幾乎都 呈現休、廢耕的狀態。

就建築物的擴張而言,民國 68 年以前,除了埔心地區因為軍用機場的設 置,大量的軍眷家屬遷入,住宅區的分佈大致底定;隨後受限於兩側的機場,

村內的發展不明顯。大園是鄉內商業及行政機關所在地,很早就集中大量的住 宅;菓林則是因為國際機場的興建,遷入大量安遷戶,集中於三和社區一處;

而竹圍臨近漁港,早期兩處的舊聚落也聚集了相當多的人口;民國 69 年以後,

這三個地區住宅區的興建仍有明顯的擴張,而且興建的多是新式住宅區。

在工業的發展上,除了工業區外,大園與五權地區,一般工廠分佈較多,

(25)

而且設置地點有逐漸集中的趨勢;倉儲與物流公司由於佔地面積廣大,以及菓 林地區沿臺 4 線上一連分佈著近十家的出國停車場,是產業類別中,擴張較明 顯的兩項。

第五節 小結

大園鄉為沿海沖積平原,農業土地面積廣大,民國 42 年至 57 年間,耕地 面積大致維持在 6200 公頃左右,水田佔 6000 公頃,作物生產以兩期稻作為主,

複作指數均在 200 以上,農業蓬勃發展。鄉內的住宅以大園鄉街最為集中,其 餘的則散佈於田野間;工業並不發達,多數是集中於鄉街的小型農產品加工 業;其他用地中,以農業灌溉的溜池及軍用機場佔地廣大,在這一個階段中,

土地利用變動小,維持穩定的農村型態。

民國 58 年起,耕地面積開始明顯減少,民國 58 年初至 63 年底,耕地面 積減少 1607.84 公頃,民國 88 年間減少 301.01 公頃,是變動幅度劇烈的兩個 時間外,逐年間均呈現小幅度的減少,戰後短短的 36 年間(自民國 58 年初至 93 年底),耕地面積減少了 2182.2 公頃,主要是轉為其他(即機場用地)、工廠 及設施用地為主。以鄉內建築物擴張的情況來看,大園、竹圍、菓林地區,戰 後至今住宅均有明顯的擴張,且多呈住宅區的塊狀分佈。在工商業的發展上,

除了工業區外,大園與五權地區一般工廠分佈較多,而且工廠的設置逐漸趨向 於集中。竹圍與大園地區好幾家的倉儲物流業,佔地面積廣大,以及菓林地區 沿著臺 4 線一連出現近十家的出國停車場,是鄉內相當醒目的兩項產業發展。

在農業的生產上,複作指數在民國 73 年後開始明顯降低,耕地利用仍以 二期作水田為主,但與蔬菜、甘藷及落花生一樣,均出現種植面積不斷減少。

民國 80 年以後,兩期稻作合計的種植面積,連複種指數維持在耕地一穫的情 形都沒辦法;雖然五權地區的耕地利用有部份朝向溫室蔬菜、園藝及觀光休閒 產業發展,但零星分散,看不出明顯的規模,多數的耕地均呈現拋荒或休耕。

耕地面積減少外,農業生產的衰退,都代表了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大園鄉,產業

型態的發展有相當大的轉變。

數據

表 3-1 民國 42 年~57 年大園鄉耕地面積                                          單位:公頃  水    田  (兩期稻作)  旱        田 年    份 總      計  面    積  %  面    積  %  耕地率 %  作物種植 總面積  複作指數* 民國 42 年  6306.96 6113.14  96.93  193.82  3.07  72.17 13137.54 211.16  民國 50 年  6187.78 6002.3
表 3-2  民國 42~57 年大園鄉農作物栽植面積            單位:公頃  資料來源:1.桃園縣政府(1954、1962、1965),《桃園縣統計年報》                                  2.桃園縣政府(1968、1969), 《桃園縣統計要覽》 二、建地 建地利用主要是指分佈於鄉內的住宅,(表 3-3)由圖 3-1 可看出,除了大 園的鄉街為較大型的建築物集中區外,其餘的住宅則散佈於田野間。(李建堂 等,1983:82)鄉內的工業並不發達,民國 41 年本鄉
表 3-3  民國 43 年~57 年大園鄉已登錄土地利用分類面積              單位:公頃  耕            地  建地  其            他            土          地 地 目  \  年 份  水 田  旱 田  建 物基  地  雜* 種 地  寺   廟  墳 墓地  道路 灌溉 水 路  溜 池  養 魚  池  山林 溝渠 原 野  堤 防  合 計  43  6201.75  205.76  224.44  249.06  1.28  17
圖 3-1  民國 47 年大園鄉的土地利用  資料來源: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處(1958),1/25000 地形圖-大園 第二節 民國 58~84 年的土地利用  民國 58 年起,鄉內的耕地面積開始明顯減少,由民國 58 年初 35 至民國 63 年底的 6 年間,耕地面積減少 1607.84 公頃,變動幅度劇烈;民國 63 年後耕 地仍陸續減少,至民國 84 年止,鄉內耕地僅剩 4448.88 公頃;而且從民國 73 年起,複作指數開始低於 200 36 。民國 79 年桃園縣平地農業土地利用分類調查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目前園方已緊急喊停,表示將廣徵民意後再做出最終決定。木柵動物園佔地 165 公頃,動物共 2407 隻,目前票價 60 元,比起新竹動物園佔地僅 2.7 公頃,動物 共

在一張長50公分,寬30公分的長方形畫 紙上,畫上一個最大的正方形,其餘的 就剪掉。請問最大正方形面積為多少?剪

6.海埔地泥土 (Estuarine & Coastal Muds & Soils). 7.海積土

滿足 deflation rule ,在原來的兩種 tiles 上刻出分割線及記號,注意灰 色面積與原來的瓦片面積一樣。. 第 25 頁,共 27 頁

石虎的家保住了!環保署環評大會審查台中市太平區鴻禧太平高爾夫球場變更 案,該案計畫擴建 20.3757 公頃、合計總球場面積將達 50 公頃,計畫要把球 場

秦國地處黃河上游,佔據關中和巴蜀(今重慶、四川一帶),當地土

接納變革的能力 / 態度 積極 / 樂觀 / 靈活地面 : 對工作環境轉變而來的

占地面積 占地面積4000餘畝 餘畝 餘畝 餘畝... 學校概況 學校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