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美國職棒大聯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美國職棒大聯盟 "

Copied!
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台北定期聚會固定在隔週一晚上進行,下次日期是 4 月 25 日,有興趣者歡 迎前來參與。

[關 閉]

美國職棒大聯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美國職棒大聯盟

2011 年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季

運動項目 棒球 成立年份 1903 年

國家和地區 美國(29 隊)

加拿大(1 隊)

隊數 30 [1]

應屆冠軍 舊金山巨人(6 次) 奪冠最多 紐約洋基隊(27 次)[2]

官方網站 MLB.com

美國職棒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簡稱 MLB),是世界實力最強的職業棒球聯賽。

1903 年由國家聯盟和美國聯盟共同成立。是美國四大職業體育聯盟之一。美國聯盟使用 指定打擊的規則,國家聯盟則沒有使用。

目錄

[隐藏]

1 歷史

o

1.1 第一次危機─1919 年黑襪醜聞案

o

1.2 賽制的演變和新球隊的加入

o

1.3 第二次危機-1994 年大罷工

(2)

o

1.4 球員技術大進化

o

1.5 全球化的大聯盟

2 球隊

3 賽制

o

3.1 春訓及熱身賽

o

3.2 例行賽

o

3.3 跨聯盟賽事

o

3.4 季後賽

4 各項制度

o

4.1 指定打擊(Designated Hitter, DH)

o

4.2 選秀(Draft)

o

4.3 球員交易

o

4.4 9 月擴編(September Callup)

o

4.5 年度個人獎

5 重要紀錄

6 佚聞

7 相關文章

8 相關連結

9 參考文獻

10 外部連結

[編輯] 歷史

棒球是美國發展最早的職業運動,第一個職業聯盟(國家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1871 年—1875 年)成立於1871 年,但由於草創時期問題叢生,五年後由現今的國家聯盟接 手。國家聯盟將經營球隊的權力全部收回資方所有,因此球員的權利沒有任何保障,國 聯的壟斷市場造成不斷有挑戰國聯的聯盟誕生,這些新聯盟吸收了被國聯開除的球員和 教練,引進更多新的創意以吸引球迷。在目前大聯盟架構穩定以前,共有四個短命的職 業聯盟,成立的先後依序為美國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1882 年—1891 年)、 聯合 協會(Union Association,1884 年)、球員聯盟(Player League,1890 年)和聯邦聯盟(Federal League,1914 年—1915 年)。

目前大聯盟的另一支柱─美國聯盟則成立於1901 年,當時由於國家聯盟經營不善,由 十二隊縮編為八隊,分別是:波士頓食豆人隊(Boston Beaneaters,亞特蘭大勇士隊前身)、

布魯克林超霸隊(Brooklyn Superbas,洛杉磯道奇隊前身)、芝加哥孤兒隊(Chicago Orphans,

後改名小熊)、辛辛那提紅人隊、紐約巨人隊(New York Giants,後搬遷至舊金山)、

費城費城人隊、匹茲堡海盜隊和聖路易紅雀隊。大量裁減球員和教練的結果,使得另一

(3)

聯盟開始有了生存空間,美聯吸收了這些被釋出的資源也成立了八支球隊,其中五隊設 在沒有國聯球隊的城市,分別是巴爾的摩金鶯隊(Baltimore Orioles,紐約洋基隊前身)、

克里夫蘭藍隊(Cleveland Blues,後改名印地安人)、底特律老虎隊、密爾瓦基釀酒人隊

(Milwaukee Brewers,巴爾的摩金鶯隊前身)和華盛頓參議員隊(Washington Senators,

明尼蘇達雙城隊前身),另三隊實力較強則與國聯競爭球迷:波士頓朝聖者隊(Boston Somersets,後改名紅襪)、 芝加哥白長襪隊(Chicago White Stockings,後改名白襪)和 費城運動家隊(Philadelphia Athletics,後搬至奧克蘭)。

二年後,美國聯盟的觀眾總人數竟然開始高過國聯。由於美聯不斷以高薪吸引國聯球星 跳槽,國聯為了避免二敗俱傷,答應與美國聯盟和談,1902 年底,二聯盟召開「辛辛那 提會議」統一了賽制、規則和管理,也開始舉行所謂的「世界大賽」,由二聯盟的冠軍 對抗爭取總冠軍。

[編輯] 第一次危機─1919 年黑襪醜聞案

1919 年的世界大賽,爆發了大聯盟歷史上最嚴重的放水打假球事件,史稱「黑襪事件」。

當年交戰的二支球隊分別是國家聯盟的辛辛那提紅人隊和美國聯盟的芝加哥白襪隊。白 襪隊是當年戰績最佳的球隊,也一致被看好能拿下世界大賽冠軍,但先發一壘手甘地爾

(Chick Gandil)和當地的職業賭徒蘇利文(Joseph "Sport" Sullivan)合作,買通七位對白 襪老闆不滿的球員(包括明星外野手「無鞋喬和二位先發投手),在比賽中放水讓紅人 拿到冠軍。大賽結束,紅人果然以五勝三負(當時採九戰五勝制)擊敗白襪獲得冠軍。

隔年(1920 年)球季,放水傳聞不脛而走,聯邦檢察官及大陪審團開始調查,最終判定 參與放水的八名球員均處終身球監,審理的聯邦法官藍地斯(Kenesaw Mountain Landis)

也被指定為執行長(Commissioner of Baseball)以重建球迷對大聯盟棒球的信心。藍地斯 主導制定大聯盟憲章(Major League Baseball Constitution),成立跨聯盟的管理機制,「大 聯盟」之名也於此時開始使用。

[編輯] 賽制的演變和新球隊的加入

在1969 年以前,二個聯盟分別舉行比賽,由例行賽戰績直接決定聯盟冠軍,二個聯盟 冠軍舉行七戰四勝制的世界大賽。隨著1960 年代八支新球隊的加入,分別是:1961 年 的洛杉磯天使和華盛頓參議員(後遷至德州阿靈頓改名德州遊騎兵);1962 年的休士頓 45 手槍(後改名太空人)和紐約大都會以及1969 年蒙特婁博覽會(後遷至華盛頓特區 改名華盛頓國术)、聖地牙哥教士、堪薩斯市皇家和西雅圖飛行員(後遷至密爾瓦基改 名密爾瓦基釀酒人),每個聯盟從八隊增加到十二隊,為了增加比賽的可看性和張力,

大聯盟把季後賽改為二輪。首先,先大略依地理位置把各聯盟分成東西區各六支球隊,

依例行賽的成績決定各分區的冠軍,第一輪稱為聯盟冠軍戰,由二聯盟的東西區冠軍分 別交手(七戰四勝制),勝者即為聯盟冠軍,晉級第二輪(仍稱作世界大賽)。

大聯盟實施分區制之後有三次增加新球隊的動作:

(4)

 1977 年:西雅圖水手、多倫多藍鳥

 1993 年:科羅拉多落磯、佛羅里達馬林魚

 1998 年:亞利桑那響尾蛇、坦帕灣魔鬼魚(2008 年改名為坦帕灣光芒)

1994 年,球隊總數已達 28 支,每個分區各有七支球隊,大聯盟重新再修訂了季後賽賽 制,改為三輪(參見季後賽一節),並把分區改成每個聯盟三區(東區、中區和西區),

使得球隊所屬分區能完全符合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可惜的是,1994 年發生了大聯盟球員 大罷工,並導致世界大賽流產,使得這些新制度到1995 年球季才札式實行。

[編輯] 第二次危機-1994 年大罷工

1994 年發生的這場罷工事件,最後嚴重到把當年的世界大賽都取消,隔年季賽也被迫縮 減,這場罷工事件不僅讓大聯盟的聲望跌落到谷底,也讓棒球在1990 年代美國三大運 動中排名落後美式足球聯盟,更慘的是球迷的反彈完全反應在票房上,各隊的觀眾人數 在之後的一、兩年內都未見起色(尤其是在加拿大的兩支隊伍受影響最大,最終造成2004 年蒙特婁博覽會出走搬移到華盛頓特區),也是讓大聯盟採取多項變革措施(譬如跨聯 盟比賽),來挽回球迷的心。

1994 年大聯盟大罷工,起因是因為球員資金上限(salary cap)談判破裂,其實聯盟、球 隊老闆、球員(與工會)三方面都有責任,這並不單純用誰貪心、誰獅子大開口、誰想 壓榨誰來評論,有些美國的棒球評論家把這歸咎於自由市場制度下的必然產物。

[編輯] 球員技術大進化

1990 年代末期到 2000 年代初期間,每年都有不少打者打出至少 40 支全壘打,最著名的 是 1998 年馬克·麥奎爾和薩米·索薩的全壘打競爭,最後由麥奎爾以 70 支勝出(索薩有 66 支),但雙雙打破原本由羅傑·馬利斯保持的 61 支紀錄。2001 年,貝瑞·邦茲打出 73 支全壘打成為目前的紀錄。可惜的是,這些強力打者當中有些人服用類固醇或其他增加 肌力的禁藥(包括馬克·麥奎爾、荷西·坎塞柯、貝瑞·邦茲及艾力士·羅德里奎茲)或增加 球棒彈性的夾心棒(如索薩),使得這些打者紀錄蒙上一層陰影。由於打者愈來愈強,

投手們被迫繼續研究不同的變化球來擾亂打者節奏,從 1950、1960 年代的滑球,1970 到 1990 年代的指叉快速球和 1990 年代後的變速球大復活,造就了有不同特色的投手球 星。

[編輯] 全球化的大聯盟

大聯盟的高薪和競爭強度吸引了全世界棒球好手的參與。除了各球團原本在拉丁美洲地 區的人才庫以外,東亞地區也成為各隊球探注目的焦點。日本和美國職業棒球聯盟交流 已行之有年,常舉辦交流賽。日本棒球機構為了保護日本職棒球團的利益,與大聯盟協 商出所謂的「入本制度」。與日本球團有約的球員如果想要到大聯盟發展,大聯盟球隊

(5)

必頇補償原日本球團一筆金額,即入本金[3]。以此制度跳槽至大聯盟的日本球員已近 20 人。南韓和台灣職棒球團尚未有類似制度,大聯盟僅能和未有合約在身的自由球員簽約。

台灣學生棒球聯盟另有規定高中學生未畢業不得與大聯盟簽約。大聯盟的外籍選手仍以 拉丁美洲為主,但東亞的棒球選手近年來已開始發光發熱,如日本的野茂英雄、長谷川 滋利、佐佐木主浩、鈴木一朗、 松坂大輔、松井秀喜、黑田博樹,南韓的朴贊浩和秋 信守和台灣的王建术和郭泓志等。大聯盟亦不定期到東亞舉辦熱身賽(2008 年中國、2010 年台灣)或季賽開幕戰(2008 年東京巨蛋由奧克蘭運動家出戰波士頓紅襪)。

[編輯] 球隊

目前聯盟共計三十支球隊,十六隊屬國家聯盟,十四隊屬美國聯盟。二聯盟依美國地理 區域各分為三區,各區的冠軍及除了分區冠軍隊之外的戰績最佳的球隊,即外卡可參加 季後賽。各隊除了本隊之外另有六至九支不同等級的小聯盟球隊(俗稱農場),用於培 養新秀及復健傷兵之用[4]

美國聯盟

區 隊伍 區域/城市 主場 成立時間 加入時間

東 區

巴爾的摩 金鶯

馬里蘭州,巴爾

的摩 金鶯公園 1894 年 1901 年 波士頓紅

麻薩諸塞州,波

士頓 芬威球場 1901 年

紐約洋基 紐約州,紐約 新洋基球場 1901 年 多倫多藍

安大略省,多倫

多 羅傑斯中心 1977 年

坦帕灣光 芒

佛羅里達州,聖 彼得堡

純品康納室內球

場 1998 年

中 區

芝加哥白 襪

伊利諾州,芝加 哥

美國行動通訊球

場 1894 年 1901 年 底特律老

密西根州,底特

律 美國聯信球場 1894 年 1901 年 明尼蘇達

雙城

明尼蘇達州,明

尼亞波里斯 標靶球場 1894 年 1901 年 克里夫蘭

印地安人

俄亥俄州,克里

夫蘭 前進球場 1894 年 1901 年

堪薩斯市 密蘇里州,堪薩 考夫曼體育場 1969 年

(6)

皇家 斯

西 區

奧克蘭運 動家

加利福尼亞州,

奧克蘭

奧克蘭-阿拉米

達郡競技場 1901 年 洛杉磯天

使

加利福尼亞州,

洛杉機 安那罕天使球場 1961 年 德州遊騎

德克薩斯州,阿

靈頓 阿靈頓體育場 1961 年 西雅圖水

華盛頓州,西雅

圖 薩菲口體育場 1977 年

國家聯盟

區 球隊 區域/城市 主場 成立時間 加入時間

東 區

亞特蘭大 勇士

喬治亞州,亞特

蘭大 透納球場 1871 年 1876 年 費城費城

賓夕法尼亞州,

費城 市术銀行球場 1883 年 紐約大都

會 紐約州,紐約 花旗球場 1962 年 華盛頓國

華盛頓哥倫比亞

特區,華盛頓 國术球場 1969 年 佛羅里達

馬林魚

佛羅里達州,邁

阿密 永明體育場 1993 年

中 區

辛辛那提 紅人

俄亥俄州,辛辛 那提

Great American

球場 1882 年 1890 年 芝加哥小

伊利諾州,芝加

哥 瑞格利球場 1870 年 1876 年 聖路易紅

密蘇里州,聖路

易 布希體育場 1882 年 1892 年 匹茲堡海

賓夕法尼亞州,

匹茲堡 PNC 球場 1882 年 1887 年 休士頓太

空人

德克薩斯州,休

士頓 美粒果棒球場 1962 年 密爾瓦基

釀酒人

威斯康辛州,密

爾瓦基 米勒棒球場 1969 年

(美聯)

1998 年

(國聯)

西 洛杉磯道 加利福尼亞州, 道奇體育場 1883 年 1890 年

(7)

區 奇 洛杉磯 舊金山巨

加利福尼亞州,

舊金山 AT&T 球場 1883 年 聖地牙哥

教士

加利福尼亞州,

聖地牙哥 沛可棒球場 1969 年 科羅拉多

洛磯

科羅拉多州,丹

佛 庫爾斯球場 1993 年 亞利桑那

響尾蛇

亞利桑那州,鳳

凰城 大通體育場 1998 年

勇士 馬林魚 大都會 費城人 國术 小熊 太空人 釀酒人 海盜 紅雀 響尾蛇 洛磯 道奇 教士 巨人 金鶯 紅襪 洋基 光芒 藍鳥 白襪 印地安人 老虎 皇家 雙城 天使 運動家 水手

(8)

遊騎兵

[編輯] 賽制

[編輯] 春訓及熱身賽

每年春訓於二月中開始,春訓地點位於佛羅里達州或亞利桑那州。依春訓地點不同,三 十支球隊分為二個聯盟(仙人掌聯盟和葡萄柚聯盟)進行熱身賽至三月底。

仙人掌聯盟(Cactus League,亞利桑那 州)

葡萄柚聯盟(Grapefruit League,佛羅里 達州)

球隊 春訓基地 球隊 春訓基地

亞利桑那響

尾蛇 圖森電力公園,圖森 亞特蘭大勇 士

冠軍球場 , 碧幽那湖 (迪士 尼世界)

芝加哥小熊 霍霍坎公園,梅薩 巴爾的摩金

鶯 羅德岱堡球場,羅德岱堡 芝加哥白襪 駝背牧場,格蘭岱爾 波士頓紅襪 棕櫚市公園,麥爾茲堡 克里夫蘭印

地安人 固特異球場,固特異 辛辛那提紅 人

艾德·史密斯球場,薩拉索 塔

科羅拉多洛

磯 海·寇貝特球場,圖森 底特律老虎 Joker Marchant 球場,湖地 市

堪薩斯市皇

家 驚奇球場,驚奇市 佛羅里達馬

林魚 羅傑·迪恩球場,丘比特 洛杉磯天使 坦佩魔鬼球場,坦佩 休士頓太空

人 奧西奧拉郡球場,奇士米 洛杉磯道奇 駝背牧場,格蘭岱爾 明尼蘇達雙

城 漢默德球場,麥爾茲堡 密爾瓦基釀

酒人 瑪麗維爾球場,鳳凰城 紐約大都會 傳統球場,聖露西港 奧克蘭運動

家 鳳凰城市立球場,鳳凰城 紐約洋基 喬治·M·史坦布瑞納球場,

坦帕 聖地牙哥教

皮奧利亞運動園區,皮奧

里亞 費城費城人 聰明屋球場,清水市 舊金山巨人 斯科茨代爾球場,斯科茨

代爾 匹茲堡海盜 麥肯契尼球場,布雷登頓

(9)

西雅圖水手 皮奧利亞運動園區,皮奧

里亞 聖路易紅雀 羅傑·迪恩球場,丘比特 德州遊騎兵 驚奇球場,驚奇市 坦帕灣光芒 夏洛特運動公園 , 夏洛特港

多倫多藍鳥 頓內丁球場,頓內丁 華盛頓國术 太空海岸球場,維埃拉

[編輯] 例行賽

例行賽於 4 月初展開。每支球隊在球季中要打 162 場比賽,與同一對手的交手次數則不 一定,通常來說,以所屬分區的其他球隊會最多次。從1997 年開始有了跨聯盟比賽,

一個球隊和另一聯盟的對手要交手 12 至 18 場,比賽不採和局制,以勝率決定分區的排 名,各區勝率最高者為該區冠軍。

 世仇:

o 波士頓紅襪對紐約洋基 o 洛杉磯道奇對舊金山巨人 o 芝加哥小熊對聖路易紅雀

 明星賽

o 每年7 月舉行國聯和美聯明星賽,由各城市輪辦。主場則依照該城市之 球隊附屬聯盟決定,通常為兩聯盟輪流。

 分區冠軍附加賽

o 若二隊並列分區第一,該二隊加賽一場決定冠軍,但若同一聯盟其他分 區第二名戰績均不如此二隊(意即加賽落敗者為外卡隊),則取消加賽,

由對戰成績決定分區冠軍。

o 若有三隊以上並列分區第一,則安排單敗淘汰賽。

 外卡隊

o 外卡是各球團除了分區冠軍之外參加季後賽的另一途徑,由例行賽成績 最佳的分區第二名獲得。

o 若有多隊勝率相同且無分區領先者,則以與分區冠軍附加賽相同的方式 決定外卡。

o 若有多隊勝率相同但部份球隊並列分區第一,則先引用分區冠軍附加賽 規則決定分區冠軍,未取得分區冠軍的球隊再以單敗淘汰賽決定外卡。

 單敗淘汰賽

o 三隊:A、B 對戰(A 主場),勝者隔天在主場迎戰 C,勝者晉級。參賽 球隊對戰勝率較佳者先選擇位置,若對戰成績相同則抽籤決定選擇順 序。

(10)

o 四隊:A、B 對戰,C、D 對戰,勝者隔天對戰,勝者晉級。對戰組合和 主場由抽籤決定。

o 五隊以上:目前沒有規範。

[編輯] 跨聯盟賽事

1997 年為了刺激市場,大聯盟首次舉行跨聯盟比賽,當時賽程安排是兩聯盟同區球隊之 間對打,2002 年開始採用一種新規則決定跨聯盟比賽的對手,原則上採分區輪替制,例 如2002 年,美聯東區至國聯西區比賽;美聯中區至國聯東區比賽;美聯西區至國聯中 區比賽,隔年輪換(主場則是一年國聯,一年美聯),但某些賽事例外(下述)。跨聯 盟賽事安排於每年的六月進行。這項制度使得以往只有在世界大賽才能碰面的球隊在季 賽也有交手的機會,也製造了更多的話題。其中最受到注目的是同城市或同州的球隊,

這些球隊每年均有固定的對戰進行(三場主場,三場客場):

 地鐵大戰(Subway Series):紐約洋基對紐約大都會。地鐵大戰得名於二個球隊 的主場地恰好均位於地鐵站旁,球迷可以直接坐地下鐵來回球場。

 柑橘大戰(Citrus Series):坦帕灣光芒對佛羅里達馬林魚。柑橘是佛羅里達州的 特產。

 風城大戰(Windy City Showdown)或跨城經典賽(Crosstown Classic):芝加哥白 襪對芝加哥小熊。芝加哥別名風城,白襪主場地位於城南,小熊主場則在城北。

 俄亥俄盃(Ohio Cup):克里夫蘭印地安人對辛辛那提紅人。二城均屬俄亥俄州。

 灣區大橋大戰(Bay Bridge Series):奧克蘭運動家對舊金山巨人。二城均位於舊 金山灣區,以灣區大橋相連。

 孤星大戰(Lone Star Shootout):德州遊騎兵對休士頓太空人。德州的別名是「孤 星州」。

 高速公路大戰(Freeway Series):洛杉磯安那罕天使對洛杉磯道奇。二座球場均 在高速公路旁,以5 號州際公路相連。

 70 號州際公路大戰(I-70 Series)或索證之戰(Show me series):堪薩斯市皇家 對聖路易紅雀。堪薩斯市與聖路易均位於密蘇里州,該州暱稱為索證州(The Show Me State)。二城以 70 號州際公路相連。

 首都外環高速公路大戰(Beltway Series):華盛頓國术對巴爾的摩金鶯。巴爾的 摩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附近。

o 在蒙特婁博覽會未遷至華盛頓特區前,蒙特婁博覽會和多倫多藍鳥之間 的對戰稱為加拿大大戰(Canada Series).

註:聖地牙哥教士與西雅圖水手雖非同城或同州球隊,每年亦有固定對戰進行。

[編輯] 季後賽

主條目:美國職棒大聯盟季後賽

(11)

季後賽每年10 月例行賽結束後舉行,由二聯盟各區(東、西、中三區)冠軍及其聯盟 中各區第二名中之最佳勝率者(外卡)參加,共計八隊。季後賽採淘汰制,三輪的名稱 分別為:分區賽、聯盟冠軍賽和世界大賽。第一輪五戰三勝,之後則為七戰四勝制。對 手分配採下列規則:

 二聯盟分開,因此最後的決賽(即世界大賽)一定是由一支國聯和一支美聯球 隊交手。

 第一輪的對手由戰績最好的球隊對上外卡隊,但若二隊屬同一分區,則由戰績 第二的分區冠軍球隊對外卡隊。

 交戰對手戰績較佳者享有主場優勢,外卡隊不論戰績均沒有主場優勢(世界大賽 除外)。

 世界大賽的主場過去是兩個聯盟輪流。自2003 年起,改成由明星賽勝利的一方 有主場優勢。

[編輯] 各項制度

[編輯] 指定打擊(Designated Hitter, DH)

美國聯盟在1973 年開始採行 DH 制度,美聯的投手不需要下場打擊,國家聯盟則一直保 持投手需上場打擊,而通常投手會排在第九棒。以歷年的數據看來,國聯由於投手必頇 打擊,帄均打擊率會比美聯低,帄均防禦率也比較低。當兩聯盟隊伍交戰時(跨聯盟比 賽、明星賽或世界大賽),主場屬於哪一個聯盟就採用哪一種規則。

[編輯] 選秀(Draft)

美國職棒每年在六月份的第一個禮拜二舉行業餘(Amateur)選秀,官方的札式名稱為 第 一年球員選秀(First-Year Player Draft)。選秀一共進行 50 輪,而從2005 年開始,選秀 順位完全依照球隊勝率來決定(以往必頇要國聯和美聯球隊穿插),由勝率最低的球隊 開始選起,依序直到勝率最高的球隊。

選秀會將有兩天時間可以進行,但聯盟也有排定第三天的時程以備不時之需。第一天通 常進行 20 輪,剩下的 30 輪則留到第二天再進行。輪到的球隊有 2 分鐘的時間可以考慮,

接下來球探一般會馬上播電話通知被選上的球員,而球隊有 15 天的時間可以單獨跟球 員簽約,如果球隊沒能在 15 天內簽下該球員,球員即取得自由球員資格,如果高中球 員選擇進入 4 年制大學,則球隊在球員到校上課前都還保有簽約權利。如果球員選擇進 入 2 年制大學,則球員在隔年選秀權的前一周,球隊都可以簽約,這個方式稱為 Draft-and-Follow 程序,這個做法的好處是球隊可以多觀察一個球員幾乎多出一年,使得 有些球隊特別喜愛在選秀後半段選擇 2 年制大學的球員。

(12)

目前業餘選秀尚不是世界選秀,僅具有美國、加拿大以及波多黎各和其他美國屬地居术 資格的球員需要透過這項選秀,台灣、日本、南韓以及中美洲等等其他各地的球員不在 此限,各隊可以自由簽約。

以下列出1965 年以來的選秀狀元:

年度 球員姓名 位置 所屬球隊 備註

2010 年 Bryce Harper 外野手 華盛頓國术

2009 年 史蒂芬·史特拉斯

投手 華盛頓國术

2008 年 Tim Beckham 游擊手 坦帕灣光芒

2007 年 David Price 投手 坦帕灣魔鬼魚(現

光芒)

2006 年 Luke Hochevar 投手 堪薩斯市皇家

2005 年 Justin Upton 游擊手 亞利桑那響尾蛇

2004 年 馬修·布許 游擊手 聖地牙哥教士

2003 年 Delmon Young 右外野手 坦帕灣魔鬼魚 2002 年 Bryan Bullington 投手 匹茲堡海盜

2001 年 Joe Mauer 捕手 明尼蘇達雙城

2000 年 Alex Gonzalez 一壘手 佛羅里達馬林魚 1999 年 Josh Hamilton 外野手 坦帕灣魔鬼魚

1998 年 Pat Burrell 外野手 費城費城人

1997 年 麥特·安德森 投手 底特律老虎

1996 年 Kris Benson 投手 匹茲堡海盜

1995 年 Darin Erstad 外野手 加州天使

1994 年 保羅·威爾森 投手 紐約大都會

1993 年 Alex Rodriguez 游擊手 西雅圖水手

1992 年 Phil Nevin 三壘手 休士頓太空人

1991 年 Brien Taylor 投手 紐約洋基

1990 年 Chipper Jones 游擊手 亞特蘭大勇士

1989 年 Ben McDonald 投手 巴爾的摩金鶯

1988 年 Andy Benes 投手 聖地牙哥教士

1987 年 Ken Griffey Jr. 外野手 西雅圖水手

1986 年 Jeff King 內野手 匹茲堡海盜

(13)

1985 年 B.J. Surhoff 捕手 密爾瓦基釀酒人

1984 年 Shawn Abner 外野手 紐約大都會

1983 年 Tim Belcher 投手 明尼蘇達雙城

1982 年 Shawon Dunston 游擊手 芝加哥小熊

1981 年 Mike Moore 投手 西雅圖水手

1980 年 Darryl Strawberry 外野手 紐約大都會

1979 年 Al Chambers 外野手 西雅圖水手

1978 年 Bob Horner 三壘手 亞特蘭大勇士

1977 年 Harold Baines 外野手 芝加哥白襪 1976 年 Floyd Bannister 投手 休士頓太空人

1975 年 丹尼·古德溫 捕手 加州天使

1974 年 Bill Almon 內野手 聖地牙哥教士

1973 年 David Clyde 投手 德州遊騎兵

1972 年 Dave Roberts 內野手 聖地牙哥教士

1971 年 丹尼·古德溫 捕手 芝加哥白襪

1970 年 Mike Ivie 捕手 聖地牙哥教士

1969 年 Jeff Burroughs 外野手 華盛頓參議員

1968 年 Tim Foli 內野手 紐約大都會

1967 年 Ron Blomberg 一壘手 紐約洋基

1966 年 Steve Chilcott 捕手 紐約大都會

1965 年 Rick Monday 捕手 堪薩斯市運動家

[編輯] 球員交易

 七月三十一日之前:球隊間談好條件,球員即可交易,無需經過讓渡。

 八月一日至八月三十一日:朮隊頇將要交易出去的球員移出 40 人名單,進入讓 渡(waiver)名單,讓其他球隊來撿人(cliam),撿人依球隊戰績排名,戰績較差的有 優先權。讓渡期限是 72 小時,72 小時之內,一但球員被其他球隊撿走,朮隊可 以作三種選擇:1.無條件放人 2.交易 3.收回交易,將球員放回 40 人名單中。72 小時後,若球員沒被其他球隊撿走,朮隊需將球員:1.下放小聯盟 2.釋出成為自 由球員。

[編輯] 9 月擴編(September Callup)

9 月 1 日至季賽結束,在大聯盟四十人名單當中的球員可參與大聯盟季賽。這項制度主 要給予各球團更大的彈性空間使用球員,已取得季後賽門票的球隊可利用擴編名單調節

(14)

主力體力,有機會進軍季後賽的球隊則可使用更多球員爭取勝績,最重要的是各球團可 利用機會觀察潛力新秀。通常球團會將潛力新秀調入四十人名單,讓其在這個月吸收大 聯盟經驗,為來年作準備[5]

[編輯] 年度個人獎

 賽揚獎

 漢克阿倫獎

 MVP

 金手套獎

 年度最佳教練獎

 年度最佳新人獎

 年度最佳救援投手

 銀棒獎

 東山再起獎

[編輯] 重要紀錄

主條目:美國職棒大聯盟紀錄

[編輯] 佚聞

 貝比魯斯魔咒:已於 2004 年破解

 百年山羊魔咒

[編輯] 相關文章

 棒球名人堂

 大聯盟執行長

 球員工會

 重要球員

 小聯盟系統

 特殊紀錄

 薪資協定

 世界大賽

 黑人聯盟

 女子聯盟

(15)

 棒球數據

 冬季會議

 現任終結者

[編輯] 相關連結

 棒球

 職業棒球

 旅美棒球選手

[編輯] 參考文獻

1. ^ Team-by-team information. mlb.com [2008-09-08].

2. ^ World Series Winners. ESPN [2008-07-27].

3. ^ http://www.tsna.com.tw/?q=node/217

4. ^ Minor League Baseball: Official Info: Teams by affiliation [2009-04-30] (英文).

5. ^ Jonathan Mayo. Callup time gives clubs options - A look at the choices facing teams on Sept. 1.

mlb.com. 2004-08-30 [2009-04-30] (英文).

[編輯] 外部連結

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

美國職棒名言

 MLB.com(英文)

o 中文官方網站(札體中文)

o 中文官方網站(簡體中文)

 Hall of Fame(英文)

 Baseball-Reference(英文)

 BaseballProspectus(英文)

 BaseballAmerica(英文)

 RetroSheet(英文)

北美四大職業運動

國家橄欖球聯盟 美國職棒大聯盟 國家籃球協會(NBA) 國家冰球聯盟

显示▼

(16)

2011 年美國職棒大聯盟

显示▼

職業棒球聯盟 美洲

3A 國際聯盟 · 太帄洋岸聯盟 · 墨西哥聯盟 2A 東方聯盟 · 南方聯盟 · 德州聯盟

高階 1A 加利福尼亞聯盟 · 卡羅萊那聯盟 · 佛羅里達聯盟 1A 中西聯盟 · 南大西洋聯盟

短期 1A 紐約-賓夕弗尼亞聯盟 · 西北聯盟

新人聯盟 阿帕契聯盟 · 亞利桑那聯盟 · 多明尼加夏季聯盟 · 灣岸聯盟 · 先鋒 聯盟 · 委內瑞拉夏季聯盟

附屬聯盟 亞利桑那秋季聯盟 · 多明尼加冬季棒球聯盟 · 墨西哥太帄洋聯盟 ·

委內瑞拉職業棒球聯盟

(17)

獨立聯盟 亞利桑那冬季聯盟 · 哥倫比亞職業棒球聯盟 · 波多黎各職業棒球 聯盟 · 德州冬季聯盟

亞洲 日本棒球機構 中央聯盟 · 太帄洋聯盟

小聯盟 西方聯盟 · 東方聯盟

獨立聯盟 四國・九州島嶼聯盟 · 棒球挑戰聯盟 · 大師聯盟 · 關西獨立聯 盟

歐洲

大洋洲

来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C%8B%E8%81%B7%E6%A3%92%E5%A4

%A7%E8%81%AF%E7%9B%9F”

3 个分类: 美國職棒大聯盟 | 職業運動聯盟 | 北美四大職業運動 个人工具

登录/创建账户

名字空间

条目

讨论

台灣札體

变换

大陆简体

港澳繁體

(18)

马新简体

台灣札體

查看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动作

搜索

搜索

导航

首页

分類索引

特色内容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条目

帮助

帮助

社区入口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询问处

字词转换

IRC 即时聊天

联系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资助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

(19)

链出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打印页面

永久链接

引用此文

其他语言

Български

Català

Česky

Dansk

Deutsch

English

Esperanto

Español

Euskara

یسراف

Suomi

Français

Galego

תירבע

Hrvatski

Magyar

Bahasa Indonesia

Íslenska

Italiano

日本語

한국어

Lietuvių

Latviešu

Bahasa Melayu

Nederlands

‪ Norsk (b k ‪ ‪

Polski

Português

(20)

Русский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Simple English

S venčina

Српски‪/‪Srpski

Svenska

Тоҷикӣ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שידִיי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 2011 年 4 月 19 日 (星期二) 14:49。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 协议之条款下提供,

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 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登记的 501(c)(3)免税、非营利、慈善 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重工業方面,由於國家經濟的巨幅變化,亞 塞拜然的工業發展在 1995 至 2008 年之間取得重大 成就,1994

國際性或大型行進管樂比賽,是各校親師生開拓視野的重要里程碑;除了 每年例行性的全國音樂比賽決賽之外,臺灣也有幸於 2019 年在臺北承辦世界

[r]

[r]

打者,直到傷勢痊癒為止。初登大聯盟的大谷因為傷勢影 響表現平平,但他並沒有放棄夢想,依然努力練習、出 賽、配合復健,直到今年 4 月 26 日,大谷以

美國沒有專屬的國家青少年工作機關部門,也沒有明確的青少年政策,因此青少 年工作的推動分散在不同的各個行政單位。美國聯邦層級的青少年事務,主要是 由衛生部(Federal Department

此時,因貪污罪被罷官的歸安知縣吳之榮,發現此書是他再入官場的憑藉,也

大專界年度盛事「香江大專辯論賽」即將來臨,本屆比賽繼續秉承「身在校園,心繫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