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願做白蓮花般的菩薩 張冬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願做白蓮花般的菩薩 張冬雲"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香光莊嚴【第九十九期】民國九十八年九月

20

我們學佛之人,大都嚮往著無垢染

的美好淨土。比如佛所說的西方極樂世

界、藥師淨土、彌勒兜率內院,還有藏

地嚮往的香巴拉淨土、蓮花生大士所在

的鄔金剎土等等。嚮往淨土是非常好

的,佛也說了讓大家發願往生淨土,從

而通過這種因緣不再六道輪迴受苦,在

淨土中修行直至成佛。

發願往生淨土是必要的,然而,如果

悲心重的菩薩,是可以發輪迴六道度化

眾生的願。像地藏王菩薩就是發﹁地獄

不空、誓不成佛﹂之願,度化著數不清

的頑劣眾生。我們來看看本師釋迦牟尼

佛在未成佛時是如何發大願,據︽釋迦

佛廣傳.白蓮花論︾記載:那時釋迦牟

尼佛為一名海塵婆羅門,勸請大家在寶 藏如來前發無上菩提心,並發願成佛度化眾生。當大家發完願後,輪到海塵婆羅門發願了。海塵心生一念:所有菩薩皆捨棄濁世眾生,我應當為濁世眾生發願。於是,海塵婆羅門便在佛前發下大願,住持濁世剎土。

從這裡看出佛祖的悲心宏願是多麼

偉大,如果不是釋迦牟尼佛當初發心攝

受這些濁世的眾生,我們沒有佛法的指

引,就將在慘酷的輪迴中,無有解脫的

一天!既然我們得到佛陀的慈悲救怙,

學佛的佛子們,為什麼不能像偉大的佛

陀一樣發大願,救未來濁世的眾生呢?

發願往生淨土固然可喜,在修到一定程

度後,六道更是我們需要去的地方,因

為許多可憐的眾生,更需要佛法的幫

助使他們脫離惡道其實六道與淨事業得菩提後亦說聲聞法得菩提

願做白蓮花般的菩薩

張冬雲

BN-001-028.indd 20

BN-001-028.indd 20 2009/10/7 3:18:43 PM2009/10/7 3:18:43 PM

(2)

21

尼佛名海塵勸請大在許

可憐

更需

佛法

助,使他們脫離惡道。其實,六道與淨

土本無分別,只是我們的心有所分別而

已。釋迦佛雖住持在濁惡世界中,但成

就者觀來與西方極樂世界是無有差別

的。一切的顯現都出自我們的內心!

寶藏如來聽完海塵婆羅門的願後,

他對海塵婆羅門說:﹁海塵婆羅門,菩

薩有四種懈怠:發願轉生清淨剎土;於

心地清淨眾生前,廣做如來事業;得菩

提後,不對聲聞根機眾生說法;得菩提

後,欲長久住世。有此四種願之菩薩,

只如鮮花,非為白蓮花般菩薩,也不稱

其為大菩薩,所有菩薩均等同於此種鮮

花般菩薩。

菩薩亦有四種精進:發願住持不清

淨剎土;於心不清淨眾生前,廣做如來 事業;得菩提後,亦說聲聞法;得菩提後,住世時間不欲過長、亦不求短。有此四種精進之菩薩,可稱為白蓮花般菩薩,非鮮花般菩薩,亦可稱之為大菩薩。﹂為什麼稱之為白蓮花般的菩薩?

就是因為蓮花開在淤泥當中,這些菩薩

是在五濁惡世度化著剛強難化的眾生,

他們有強烈的悲心,一般的菩薩是無法

做到的。由此我們更懷著虔敬之心深深

地感激釋迦牟尼佛,正是因為釋迦佛當

時的宏願,而使我們這些末世眾生在黑

暗當中獲得明燈指引,這是多麼值得慶

幸的一件事啊!

我們需要白蓮花般的菩薩,也願我們

發救度濁世眾生的願,成為猶如白蓮花

般清淨,在污泥中綻放美好的菩薩!

【菩提道上】

【菩提道上】

BN-001-028.indd 21

BN-001-028.indd 21 2009/10/7 3:18:43 PM2009/10/7 3:18:43 PM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若有佛子善修行  清淨之法滿足心   一切眾生慈悲心  柔軟之心為菩提 

  爾時尊者須菩提。前白慈氏菩薩摩訶薩言。仁者受一生記當補佛處。惟願今時入

 所得功德利  不可得稱量   假使諸眾生  皆悉生人道   並發菩提心  為求一切智   如是諸菩薩  皆作大施主   以種種供具  供養無數佛 

  准毘盧遮那經疏釋阿字。具有五義。一者阿字 (短聲) 是菩提心。二阿字 (引聲) 是菩 提行。三暗字 (長聲) 是證菩提義。四惡字 (短聲) 是般涅槃義。五惡字 (引聲)

〔說明〕 :菩薩先經由聞、思,知道一切 法空(這是初步的內觀)後,接著行深 般若波羅蜜多,如實照見一切法空,進 入「菩薩正性離生」 ,而後安住於「菩薩 種性地」

大凡發心得道,皆是剎那生滅。若剎那不生滅,則前剎那的惡不會消。前剎 那的惡不會消,則後剎那的善也就無法馬上生起。關於剎那的量,只有如來方能 知曉。

「抉擇人無我」,初業者應觀察四 事。第一要義謂決定所破,非執於 身心總聚上假名安立,乃執假立 之我為有自體,彼俱生我執所執 之我,即所破法。第二要義謂決定

為何說「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 得離苦」?菩薩為何不安住於無上清涼的涅 槃樂土?因為菩薩行者不忍漠視眾生沉溺生 死苦海,而獨自登上安樂的彼岸。「人溺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