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習題 4.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習題 4.1"

Copied!
6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4-1

習題 4.1-1:

△ABC 中,若∠A=30°,∠B=60°,則△ABC 為 三角形。

(填銳角、直角、鈍角)

想法:(1) 三角形三內角和 180°

(2) 銳角、直角、鈍角三角形的判別 解:

敘述 理由

(1) ∠A+∠B+∠C=180°

(2) ∠C=180°-(∠A+∠B) (3) ∠C=180°-(30°+60°)=90°

(4) △ABC 為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1) 等量減法公理

由(2) & 已知∠A=30°,∠B=60°

由(3) ∠C=90° 已證

習題 4.1-2:

△ABC 中,若∠A=(3x-14)°,∠B=95°,∠C=(2x+9)°,求∠A、

∠C。

想法:三角形三內角和 180°

解:

敘述 理由

(1) ∠A+∠B+∠C=180°

(2) (3x-14)°+95°+(2x+9)°=180°

(3) x=18

(4) ∠A=(3x-14)°=40°

(5) ∠C=(2x+9)°=45°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1)&已知∠A=(3x-14)°,

∠B=95°,∠C=(2x+9)°

由(2)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由(3)&已知∠A=(3x-14)°

由(3)&已知∠C=(2x+9)°

(2)

4-2

△ABC 中,∠C=80°,若∠A 的度數是∠B 的 3 倍,求∠A、∠B。

想法:三角形內角和 180°

解:

敘述 理由

(1) ∠A+∠B+∠C=180°

(2) ∠A+∠B=180°-∠C=100°

(3) ∠A=3∠B

(4) 3∠B+∠B=100°

(5) ∠B=25°

(6) ∠A=3∠B=75°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1) 等量減法公理 &∠C=80°

已知∠A 的度數是∠B 的 3 倍 將(3)代入(2)

由(4)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將(5)代入(3)

習題 4.1-4:

△ABC 中,若∠A=110°,2∠B=3∠C,求∠B、∠C。

想法:三角形三內角和 180°

解:

敘述 理由

(1) ∠A+∠B+∠C=180°

(2) ∠B+∠C=180°-∠A=70°

(3) ∠B=

2 3∠C

(4) 2

3∠C+∠C=70°

(5) ∠C=28°

(6) ∠B=42°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1) 等量減法公理 &∠A=110°

已知 2∠B=3∠C

將(3)代入(2)

由(4)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將(5)代入(3)

(3)

4-3

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 110 度,則底角為 度。

想法:(1) 三角形三內角和 180°

(2)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解:

敘述 理由

(1) 假設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皆為 x°

(2) 110°+x°+x°=180°

(3) x=35 (4) 底角為 35°

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2)&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由(1)&(3)

習題 4.1-6:

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為 70 度,則頂角為 度。

想法:(1) 三角形三內角和 180°

(2)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解:

敘述 理由

(1) 假設頂角為 x°

(2)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皆為 70°

(3) x°+70°+70°=180°

(4) x=40 (5) 頂角為 40°

假設

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3) &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由(1) & (4)

(4)

4-4

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頂角為 50 度,底角為(3x+5)度,則 x= , 底角為 度。

想法:(1) 三角形內角和 180°

(2)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解:

敘述 理由

(1) 三角形兩底角皆為(3x+5)°

(2) 50°+(3x+5)°+(3x+5)°=180°

(3) x=20

(4) 底角為(3x+5)°=65°

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

三角形內角和 180°&頂角為 50°,

底角為(3x+5)°

由(2)&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由(3)&底角為(3x+5)°

習題 4.1-8:

一等腰三角形,已知其中一個內角為 50 度,則此三角形中大於 50 度的內角 為 度。

想法:(1) 等腰三角形中,頂角=180°-2 倍底角 (2) 等腰三角形中,底角=(180°-頂角)÷2 解:

敘述 理由

(1) 假設 50°為頂角

(2) 兩底角皆為(180°-50°)÷2=65°

(3) 假設 50°為底角

(4) 頂角=180°-2×50°=80°

(5) 所以內角大於 50 度的角度為 65°

或 80°

假設

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 &

等腰三角形中,底角=(180°-頂角)÷2 假設

等腰三角形中,頂角=180°-2 倍底角 由(2) & (4)

(5)

4-5

如圖 4.1-34,△ABC 中,∠ABC 與∠ACB 的角平分線交於 P 點,若 ∠ABC=38°,∠ACB=72°,求:

(1)∠1、∠2。 (2)∠BPC。

圖 4.1-34 想法:三角形三內角和 180°

解:

敘述 理由

(1) ∠1=38°÷2=19°

(2) ∠2=72°÷2=36°

(3) ∠BPC+∠1+∠2=180°

(4) ∠BPC=180°-(∠1+∠2)=125°

已知 為∠ABC 的角平分線 已知 為∠ACB 的角平分線 三角形內角和 180°

將(1)&(2)代入(3)

(6)

4-6

如圖 4.1-35,△ABC △PQR,且 A 和 P、B 和 Q、C 和 R 是三組對應頂點。

若∠B=55°,∠C=100°, =20 公分,求:

(1)∠A 及∠R。 (2) 。

圖 4.1-35 想法:(1) 三角形三內角和 180°

(2) 兩三角形全等,則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解:

敘述 理由

(1) ∠A=180°-(55°+100°)=25°

(2) ∠R=∠C=100°

(3) = =20 公分

三角形之內角和 180° & 已知∠B=55°,∠C=100°

已知△ABC △PQR,對應角相等 已知△ABC △PQR,對應邊相等

(7)

4-7

如圖 4.1-36,直線 L⊥L1於 P 點,且交 L2於 Q 點,截線 M 分別交 L、L1、 L2於 A、B、C 三點,已知同位角∠1、∠2 均為 35°,

(1) 利用「三角形的內角和為 180°」,求∠3。

(2) 直線 L1與 L2是否平行?

圖 4.1-36 想法:(1) 三角形三內角和 180°

(2) 若兩直線同時垂直另一直線,則此兩直線互相平行 解:

敘述 理由

(1) ∠APB=90°

(2) △APB 中,∠A+∠1+∠APB=180°

(3) ∠A=180°-(∠1+∠APB)=55°

(4) △AQC 中,∠3+∠A+∠2=180°

(5) ∠3=180°-(∠A+∠2)=90°

(6) L⊥L2

(7) L1∥L2

已知 L⊥L1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2) &∠APB=90° &∠1=35°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5) &∠A=55° & ∠2=35°

由(5) ∠3=90° 已證 L⊥L1 & L⊥L2

(8)

4-8

圖 4.1-37

已知:如圖 4.1-37,△ABC 中,∠B=∠C, 平分∠BAC。

試證: ⊥ 。

想法一:(1) 若證得∠ADB=∠ADC=90°,則可知 ⊥ ; (2) 若證得△ADB △ADC,則可知∠ADB=∠ADC;

(3) 已知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 兩邊夾一角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2. 兩角夾一邊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3. 三邊相等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S.S.三角形全等定理 4. 三角形兩角一邊全等定理,又稱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證明一:

敘述 理由

(1) △ABC 為等腰三角形 (2) =

(3) △ADB 與△ADC 中,

∠B=∠C =

∠BAD=∠CAD (4) △ADB △ADC (5) ∠ADB=∠ADC

(6) ∠ADB+∠ADC=180°

(7) ∠ADC+∠ADC=180°

∠ADC=90°

(8) 所以∠ADB=∠ADC=90°

(9) 所以 ⊥

已知∠B=∠C & 兩底角相等為等腰三角形 由(1) & 等腰三角形兩腰等長

如圖 4.1-37 所示 已知∠B=∠C 由(2) = 已證 已知 平分∠BAC

由(3)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由(4) & 對應角相等

如圖 4.1-37,∠BDC 為一平角 將(5) 代入(6) 得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由(5) & (7) 由(8)

(9)

4-9

證明二:

敘述 理由

(1) △ABC 為等腰三角形

(∠BAC 為頂角, 為底邊) (2) 所以 ⊥

已知∠B=∠C & 兩底角相等為等腰三角形

由(1) & 已知 平分∠BAC

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垂直平分底邊

習題 4.1-13:

E D

F

B C

A

圖 4.1-38

已知:如圖 4.1-38,△ABC 中,∠ABC=∠ACB, 平分∠ABC, 平分∠ACB。

試證: = 。

想法:(1) 若證得△BCF 為等腰三角形,則可知 = ; (2) 兩底角相等為等腰三角形。

證明:

敘述 理由

(1) ∠DBC=1

2∠ABC (2) ∠ECB=1

2∠ACB (3) 所以∠DBC=1

2∠ABC=1

2∠ACB=∠ECB (4) 所以△BCF 為等腰三角形

(5) =

已知 平分∠ABC 已知 平分∠ACB

由(1) & (2) & 已知∠ABC=∠ACB 由(3) ∠DBC=∠ECB & 兩底角相等為等腰三角形 由(4) &

等腰三角形兩腰等長

(10)

4-10

H D

B C F G

圖 4.1-39

已知:如圖 4.1-39,△ABC △EFG,∠ABC=∠EFG,∠C=∠G, 平分 ∠ABC, 平分∠EFG。

試證: = 。

想法:(1) 若證得△CDB △GHF,則可知 = ; (2) 已知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 兩邊夾一角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2. 兩角夾一邊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3. 三邊相等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S.S.三角形全等定理 4. 三角形兩角一邊全等定理,又稱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證明:

敘述 理由

(1) △CDB 與△GHF 中

∠C=∠G

∠DBC=∠HFG

(2) 所以△CDB △GHF (3) =

如圖 4.1-39 所示 已知∠C=∠G

已知△ABC △EFG & 對應邊相等 已知∠ABC=∠EFG &

平分∠ABC、 平分∠EFG,

由(1) &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對應邊相等

(11)

4-11

B C

A

E

D

圖 4.1-40 已知:如圖 4.1-40, = , 平分∠EAC。

試證: ∥ 。

想法:判斷兩直線平行的方法有:

1. 內錯角相等的兩線平行 2. 同位角相等的兩線平行 3. 同側內角互補的兩線平行 解:

敘述 理由

(1) △ABC 為等腰三角形 (2) ∠B=∠C

(3) △ABC 中,∠EAC=∠B+∠C (4) 所以∠EAC=∠C+∠C=2∠C (5) ∠DAC=1

2∠EAC=∠C (6) 所以 ∥

已知 = & 兩腰等長為等腰三角形 由(1) &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三角形外角等於內對角的和 將(2) 代入 (3)

已知 平分∠EAC & (4)∠EAC=2∠C 由(5) ∠DAC=∠C &

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定理

(12)

4-12

D B C

A

E F

圖 4.1-41

已知:如圖 4.1-41, = , 平分∠CBE, 平分∠BCF。

試證: = 。

想法:若證得△BCD 為等腰三角形,則可得知 = 證明:

敘述 理由

(1) △ABC 為等腰三角形 (2) ∠ABC=∠ACB (3) ∠CBE=∠BCF (4) ∠CBD=1

2∠CBE (5) ∠BCD=1

2∠BCF (6) 所以∠CBD=∠BCD (7) △BCD 為等腰三角形 (8) 所以 =

已知 = & 兩腰等長為等腰三角形 由(1) &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由(2) & 等角的補角相等 已知 平分∠CBE

已知 平分∠BCF

由(3) & (4) & (5) 遞移律

由(6) & 兩底角相等為等腰三角形 由(7) & 等腰三角形兩腰等長

(13)

4-13

如圖 4.1-42,△ABC 與△PQR 中,∠A=∠P=40°,∠B=∠Q=45°,

= =8 公分,若 =9 公分。求 =?

圖 4.1-42 想法:已知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 兩邊夾一角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2. 兩角夾一邊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3. 三邊相等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S.S.三角形全等定理 4. 三角形兩角一邊全等定理,又稱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解:

敘述 理由

(1) △ABC 與△PQR 中 ∠A=∠P=40°

∠B=∠Q=45°

(2) △ABC △PQR (3) = =9 公分

如圖 4.1-42 已知 已知 已知

由(1)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對應邊相等 & =9 公分

(14)

4-14

F G

E D

B C

A

圖 4.1-43

已知:如圖 4.1-43,△ABC 中,∠B=∠C,D 為 之中點,E 為 之中點,

⊥ , ⊥ 。 試證: = 。

想法:(1) 若證得△BDF △CEG,則可知 = ; (2) 已知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 兩邊夾一角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2. 兩角夾一邊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3. 三邊相等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S.S.三角形全等定理 4. 三角形兩角一邊全等定理,又稱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證明:

敘述 理由

(1) △ABC 為等腰三角形 (2) =

(3) 所以 =

(4) 在△BDF 與△CEG 中

∠DFB=∠EGC=90°

∠B=∠C

(5) 所以△BDF △CEG (6) =

已知∠B=∠C & 兩底角相等為等腰三角形 由(1) & 等腰三角形兩腰等長

已知 D 為 之中點,E 為 之中點 & (2) = 如圖 4.1-43 所示

已知 ⊥ , ⊥ 已知∠B=∠C

由(3) = 已證

由(4) &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對應邊相等

(15)

4-15

F E

D C

B

A

圖 4.1-44

已知:如圖 4.1-44,△ABC 中, = ,∠B=∠C, ⊥ , ⊥ 。 試證: = 。

想法:(1) 若證得△BDE △CDF,則可知 = ; (2) 已知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 兩邊夾一角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2. 兩角夾一邊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3. 三邊相等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S.S.三角形全等定理 4. 三角形兩角一邊全等定理,又稱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證明:

敘述 理由

(1) 在△BDE 與△CDF 中

∠BED=∠CFD=90°

∠B=∠C

(2) 所以△BDE △CDF (3) =

如圖 4.1-44 所示

已知 ⊥ , ⊥

已知∠B=∠C 已知 =

由(1) &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對應邊相等

(16)

4-16 2 1

D A

B C

圖 4.1-45

如圖 4.1-45,已知△ABC 為等腰三角形,∠B=∠C, 平分∠A,若 = 18,則:(1)∠BDA=? (2) =?

想法: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垂直平分底邊 解:

敘述 理由

(1) ⊥ , =

(2) ∠BDA=90°

(3) = + (4) 18= + (5) =18÷2=9

已知△ABC 為等腰三角形,∠B=∠C,

平分∠A & 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 垂直平分底邊

由(1) ⊥

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由(3) & 已知 =18 & (1) = 由(4)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17)

4-17

如圖 4.1-46,△ABC 中,∠B=50°,∠C=60°,若 為∠BAC 的角平分 線,求∠1。

圖 4.1-46 想法:(1) 三角形三內角和等於 180

(2) 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解:

敘述 理由

(6) △ABC 中,∠BAC+∠B+∠C=180°

(7) ∠BAC=180°-(∠B+∠C)=70°

(8) ∠DAC=70°÷2=35°

(9) △ABC 中,∠1=∠C+∠DAC (10) ∠1=60°+35°=95°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由(2) &∠B=50° &∠C=60°

已知 為∠BAC 的角平分線 三角形的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由(4) &∠C=60° &∠DAC=35°

(18)

4-18

如圖 4.1-47,已知∠B=36°,∠ACD=100°,∠D=27°,則∠1= 度,

∠2= 度。

圖 4.1-47 想法: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解:

敘述 理由

(1) △ABC 中,∠ACD=∠1+∠B (2) ∠1=∠ACD-∠B=64°

(3) △CDE 中,∠2=∠ACD+∠D (4) ∠2=100°+27°=127°

三角形的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由(1) &∠ACD=100° &∠B=36°

三角形的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由(3) &∠ACD=100° &∠D=27°

(19)

4-19

如圖 4.1-48,已知∠A=55°,∠ABD=42°,∠DCE=38°,則∠1= 度,

∠2= 度。

圖 4.1-48 想法: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解:

敘述 理由

(1) △ABD 中,∠1=∠A+∠ABD (2) ∠1=55°+42°=97°

(3) △CDE 中,∠2=∠1+∠DCE (4) ∠2=97°+38°=135°

三角形的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由(1) &∠A=55° &∠ABD=42°

三角形的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由(3) &∠1=97° &∠DCE=38°

(20)

4-20

如圖 4.1-49,已知 、 交於 E 點,∠A=40°,∠B=45°,∠D=55°,則

∠C= 度。

圖 4.1-49 想法: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解:

敘述 理由

(1) △ABE 中,∠AEC=∠A+∠B (2) △CDE 中,∠AEC=∠C+∠D (3) ∠A+∠B=∠C+∠D

(4) ∠C=∠A+∠B-∠D=30°

三角形的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由(1) & (2)遞移律

由(3) &∠A=40°,∠B=45°,∠D=55°

(21)

4-21

如圖 4.1-50,已知 與 相交於 E 點,若∠A=70°,∠B=4x°,∠C=(x

+10)°,∠D=2x°,求 x。

圖 4.1-50 想法: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解:

敘述 理由

(1) △ACE 中,∠AED=∠A+∠C (2) △BDE 中,∠AED=∠B+∠D (3) ∠A+∠C=∠B+∠D

(4) 70°+(x+10) °=4x°+2x°

(5) x=16

三角形的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由(1) & (2)遞移律

由(3) & 已知∠B=4x°,∠C=(x+10)°,

∠D=2x°,

由(4)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22)

4-22

如圖 4.1-51,已知∠B=24°,∠C=32°,∠D=36°,∠E=38°,則∠A=

度。

圖 4.1-51 想法:(1) 三角形三內角和等於 180

(2) 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圖 4.1-51(a) 解:

敘述 理由

(1) 連接 C 點與 D 點,如圖 4.1-51(a)所示 (2) △BEF 中,∠BFC=∠B+∠E

(3) △CDF 中,∠BFC=∠FCD+∠FDC (4) ∠B+∠E=∠FCD+∠FDC

(5) △ACD 中,

∠A+∠ACD+∠ADC=180°

(6) ∠A+(∠ACE+∠FCD)+

(∠ADB+∠FDC)=180°

兩點可決定一直線

三角形的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由(2) & (3) 遞移律

如圖 4.1-51(a)所示 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由(5)

(23)

4-23

(∠FCD+∠FDC)=180°

(8) ∠A+∠ACE+∠ADB+(∠B+∠E)

=180°

(9) ∠A

=180°-(∠ACE+∠ADB+∠B+∠E)

=50°

由(7) & (4)

由(8) & 已知

習題 4.1-27:

如圖 4.1-52,△ABC 中,∠1、∠2、∠3 分別為∠BAC、∠ABC、∠ACB 的外角,若∠1=68°,∠2=134°,求∠3。

圖 4.1-52 想法:三角形三個角的外角和等於 360°

解:

敘述 理由

(1) △ABC 中,∠1+∠2+∠3=360°

(2) ∠3=360°-(∠1+∠2)=158°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

由(1) &已知∠1=68°,∠2=134°

(24)

4-24

如圖 4.1-53,△ABC 中,∠1、∠2、∠3 分別為∠BAC、∠ABC、∠ACB 的一組外角,若∠ACB=160°,求∠1+∠2。

圖 4.1-53 想法:三角形三個角的外角和等於 360°

解:

敘述 理由

(1) △ABC 中,∠3=180°-∠ACB=20°

(2) △ABC 中,∠1+∠2+∠3=360°

(3) ∠1+∠2=360°-∠3 =360°-20°

=340°

三角形外角定義 &∠ACB=160°

三角形的外角和定理 由(2) 等量減法公理 & (1) ∠3=20°

(25)

4-25

1

90

90

E

D C

B

A

習題 4.2-1

圖 4.2-14

已知:如圖 4.2-14,△ABC 中, = , ⊥ , ⊥ 。 試證:∠1=

2

1∠BAC。

想法: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 兩邊夾一角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2. 兩角夾一邊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3. 三邊相等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S.S.三角形全等定理 4. 三角形兩角一邊全等定理,又稱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5. 直角三角形斜邊及一股全等定理,又稱 R. H. S.三角形全等定理 證明:

敘述 理由

(1) 令 交 於 G 點,如圖 4.2-14(a)所示

(2) △AGE 中,∠AGB=∠DAC+∠AEB =∠DAC+90°

(3) △BGD 中,∠AGB=∠1+∠ADB =∠1+90°

不互相平行的兩直線必有一交點

圖 4.2-14(a) 三角形外角等於內對角的和 已知 ⊥ ,∠AEB=90°

三角形外角等於內對角的和 已知 ⊥ ,∠ADB=90°

(26)

4-26

所以∠1=∠DAC

(5) 在△BDA 與△CDA 中

∠BDA=∠CDA=90°

(6) 所以△BDA △CDA (7) ∠DAB=∠DAC (8) 所以∠DAC=

2

1∠BAC

(9) ∠1=

2

1∠BAC

等式兩邊同減 90°

如圖 4.2-14(a)所示 已知 ⊥

共同邊 已知 =

由(5) & R. H. S.三角形全等定理 對應角相等

由(7) ∠DAB=∠DAC &

∠DAB+∠DAC=∠BAC 由(4) ∠1=∠DAC & (8) ∠DAC=

2

1∠BAC 遞移律

(27)

4-27

90 90

E F

D C

B

A

圖 4.2-15

已知:如圖 4.2-15,△ABC 中, = , ⊥ , ⊥ , = 。 試證: = 。

想法:(1) 若證得△ABC 為等腰三角形,則可得知 = ; (2) 若證得∠B=∠C,則可得知△ABC 為等腰三角形;

(3) 若證得△BDE △CDF,則可得知∠B=∠C;

(4) 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 兩邊夾一角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2. 兩角夾一邊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3. 三邊相等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S.S.三角形全等定理 4. 三角形兩角一邊全等定理,又稱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5. 直角三角形斜邊及一股全等定理,又稱 R. H. S.三角形全等定理 證明:

敘述 理由

(1) 在△BDE 與△CDF 中

∠BED=∠CFD=90°

(2) 所以△BDE △CDF (3) ∠B=∠C

(4) △ABC 為等腰三角形 (5) 所以 =

如圖 4.2-15 所示

已知 ⊥ , ⊥

已知 = 已知 =

由(1) & R. H. S.三角形全等定理 對應角相等

由(3) ∠B=∠C & 兩底角相等為等腰三角形 由(4) △ABC 為等腰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兩腰等長

(28)

4-28

30

C B

圖 4.2-16 已知:如圖 4.2-16, ⊥ , =

2

1 。 試證:∠CAB=30°。

證明:

敘述 理由

(1) 延長 至 D 點,使 = ,

,如圖 4.2-16(a)所示,

所以 為一線段

(2) = + =2 (3) =2

(4) 所以 =

(6) 在△ACB 與△ADB 中

∠ABC=∠ABD=90°

(7) 所以△ACB △ADB

(8) = & ∠CAB=∠DAB (9) △ACD 中, = =

(10) △ACD 為正三角形 (11) ∠CAD=60°

作圖

圖 4.2-16(a) 由(1)作圖 & 全量等於分量和 已知 =

2 1

由(2) & (3) 遞移律 如圖 4.2-16(a)所示

已知 ⊥ & (1) 為一線段 由(1)作圖

共同邊

由(6) &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對應邊相等 & 對應角相等

由(4) = & (8) = 遞移律 由(9) & 等邊三角形為正三角形

由(10) & 正三角形三內角皆為 60°

(29)

4-29

2 (11) ∠CAD=60°

習題 4.2-4

如圖 4.2-17,直角三角形 ABC 中,∠ABC=90°,BAC=30°,若 =20,

則 =?

圖 4.2-17

想法:利用定理:4.2-2 若直角三角形的某一內角為 30°,則其對邊為斜邊 的一半。

解:

敘述 理由

(1) = 2 1 =

2

1×20=10 已知直角三角形 ABC 中,∠ABC=90°,BAC=

30° & 定理:4.2-2 若直角三角形的某一內角為 30°,則其對邊為斜邊的一半 & 已知 =20

(30)

4-30

F

D E

B C

A

圖 4.2-18

已知:如圖 4.2-18,△ABC 中, = , = , = 。 試證: = 。

想法:(1) 若證得△BCF 為等腰三角形,則可得知 = ;

(2) 若證得∠EBC=∠DCB,則可得知△BCF 為等腰三角形;

(3) 若證得△EBC △DCB,則可得知∠EBC=∠DCB (4) 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 兩邊夾一角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2. 兩角夾一邊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3. 三邊相等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S.S.三角形全等定理 4. 三角形兩角一邊全等定理,又稱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5. 直角三角形斜邊及一股全等定理,又稱 R. H. S.三角形全等定理 證明:

敘述 理由

(1) = = 2 1

(2) = = 2 1

(3) 所以 =

(4) △ABC 為等腰三角形 (5) ∠DBC=∠ECB (6) 在△EBC 與△DCB 中

∠ECB=∠DBC

(7) 所以△EBC △DCB

已知 = & = +

已知 = & = + 由(1)&(2)&已知 = 遞移律 已知 = & 兩腰等長為等腰三角形 由(4) &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如圖 4.2-18 所示 由(3) = 已證

由(5) ∠DBC=∠ECB 已證 共同邊

由(6) & S. A. S.三角形全等定理

(31)

4-31

(9) △BCF 為等腰三角形 (10) 所以 =

由(8) ∠EBC=∠DCB &兩底角相等為等腰三角形 由(9) △BCF 為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兩腰等長

習題 4.2-6

如圖 4.2-19,△ABC 中,已知 ⊥ , ⊥ 且 = ,若

∠ABC=55°, =15,則:

(1) ∠ACB=? (2) =?

圖 4.2-19

想法:(1) 定理:4.2-3 若三角形兩頂點至其對邊的距離相等,則此三角形為 等腰三角形。

(2)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兩腰等長且兩底角相等 解:

敘述 理由

(1) △ABC 為等腰三角形

(2) ∠ACB=∠ABC=55°

(3) = =15

已知 ⊥ , ⊥ 且 = &

定理:4.2-3 若三角形兩頂點至其對邊的距離相等,

則此三角形為等腰三角形

由(1)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 已知∠ABC=55°

由(1) 等腰三角形兩腰等長 & 已知 =15

(32)

4-32

如圖 4.2-20,已知△ABC 為等腰三角形, = ,若 ⊥ ,

⊥ ,且∠FBC=35°, =12,則:

(1) ∠FCB=? (2) =?

圖 4.2-20

想法:(1) 定理:4.2-4 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高與底邊所造成的三角形亦為等腰 三角形。

(2)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兩腰等長且兩底角相等 解:

敘述 理由

(1) △FBC 為等腰三角形

(2) ∠FCB=∠FBC=35°

(3) = =12

已知△ABC 為等腰三角形, = ,若 ⊥ ,

⊥ & 定理:4.2-4 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高與 底邊所造成的三角形亦為等腰三角形

由(1)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 已知∠FBC=35°

由(1) 等腰三角形兩腰等長 & 已知 =12

(33)

4-33

習題 4.3-1

如圖 4.3-18,I 點為△ABC 的內心,若 I 點到 的距離為 5,則:

(1) I 點到 的距離為何?

(2) I 點到 的距離為何?

圖 4.3-18 想法:三角形的內心到此三角形的三邊等距離 解:

敘述 理由

(1) I 點到 的距離=I 點到 的距離

=I 點到 的距離=5

已知 I 點為△ABC 的內心 & 三角形 的內心到此三角形的三邊等距離 & 已知 I 點到 的距離為 5

(34)

4-34

如圖 4.3-19,已知 I 點為△ABC 的內心、BIC=120,則BAC=?

圖 4.3-19

想法:利用例題 4.3-2 結論:若 I 點為△ABC 的內心,則BIC=90+1

2BAC 解:

敘述 理由

(1) BIC=90+1

2BAC

(2) 120=90+1

2BAC

(3) BAC=(120-90)×2=60

已知 I 點為△ABC 的內心 &

例題 4.3-2 結論:若 I 點為△ABC 的內心,

則BIC=90+1

2BAC 由(1) & 已知BIC=120

由(2) 求BAC 之值

(35)

4-35

如圖 4.3-20,O 點為△ABC 的外心,若 =10,則:

(1) =? (2) =?

圖 4.3-20 想法:三角形的外心到此三角形的三頂點等距離 解:

敘述 理由

(1) = = =10 已知 O 點為△ABC 的外心 &

三角形的外心到此三角形的三頂點等距離

& 已知 =10

(36)

4-36

如圖 4.3-21,△ABC 為直角三角形,∠ABC=90°,若 O 點為 的中點且

=20,則 =?

圖 4.3-21 想法:(1) 直角三角形斜邊中點為此三角形的外心

(2) 三角形的外心到此三角形的三頂點等距離 解:

敘述 理由

(1) = (2) = + (3) 20= + (4) =20÷2=10

(5) O 點為△ABC 的外心

(6) = =

(7) 所以 =10

已知 O 點為 的中點 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由(2) & (1) & 已知 =20 由(3)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已知△ABC 為直角三角形,∠ABC=90°,

若 O 點為 的中點 & 直角三角形斜邊 中點為此三角形的外心

由(5) & 三角形的外心到此三角形的三頂 點等距離

由(6) & (4) 遞移律

(37)

4-37

試證正三角形的內心與外心為同一點。

圖 4.3-23 已知:△ABC 為正三角形,I 點為△ABC 內心,

求證:I 點也是△ABC 外心。

想法:(1) 三角形內心為三內角平分線的交點;

(2) 三角形外心為三邊中垂線的交點;

(3) 若證得正三角形三邊中垂線就是三內角平分線,即可證得正三角形的 外心與內心為同一點

證明:

敘述 理由

(1) △ABC 中, 為∠BAC 的角平分線 , 為∠ABC 的角平分線 , 為∠ACB 的角平分線 (2) △ABC 為等腰三角形

( = 為其兩腰,∠BAC 為頂角) (3) 所以 為 的中垂線

(4) 同理可證, 為 的中垂線;

為 的中垂線 (5) 所以 I 點也是△ABC 外心

如圖 4.3-23 所示 &

已知 I 點為△ABC 內心 &

三角形內心為三內角平分線的交點 已知△ABC 為正三角形 & 正三角形為等邊三角形

由(2) △ABC 為等腰三角形,∠BAC 為頂角 & (1) 為∠BAC 的角平分 線 & 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垂直平 分底邊

由(2) & (3)同理可證

由(3)&(4)&三角形三邊中垂線的交點 為三角形的外心

(38)

4-38

設△ABC 的三中線相交於 G 點,若 =6, =4, =8,求各中線 的長。

圖 4.3-24

已知:△ABC 的三中線 、 、 相交於 G 點,若 =6, =4, =8,

求: 、 、 各為多少?

想法:(1) 三角形三中線的交點為三角形的重心

(2) 三角形重心與頂點的距離為中線的三分之二 解:

敘述 理由

(1) G 點△ABC 的重心

(2) =2 3 6=2

3

=6÷ 2 3=9 (3) =2

3 4=2

3

=4÷2 3=6 (4) =2

3 8=2

3

=8÷2 3=12

已知△ABC 的三中線 、 、 相交於 G 點 & 三角形三中線的交點為三角形的重心

由(1)&重心與頂點的距離( )為中線( )的三分之二 將已知 =6 代入

等式兩邊同除以3 2

由(1)&重心與頂點的距離( )為中線( )的三分之二 將已知 =4 代入

等式兩邊同除以3 2

由(1)&重心與頂點的距離( )為中線( )的三分之二 將已知 =8 代入

等式兩邊同除以3 2

(39)

4-39

試證明三角形若兩中線相等,則為等腰三角形。

圖 4.3-25

已知: 、 為△ABC 的中線, 、 交於 G 點,且 = ; 求證:△ABC 為等腰三角形。

想法:(1) 若證得∠ABC=∠ACB (即∠1+∠2=∠3+∠4),則可得知△ABC 為 等腰三角形;

(2) 若證得∠1=∠3 且∠2=∠4,則可得知∠1+∠2=∠3+∠4;

(3) 若證得△BCG 為等腰三角形,則可得知∠2=∠4;

(4) 若證得 = ,則可得知△BCG 為等腰三角形;

(5) 若證得△BDG △CEG,則可得知∠1=∠3 (6) 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 兩邊夾一角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2. 兩角夾一邊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3. 三邊相等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S.S.三角形全等定理 4. 三角形兩角一邊全等定理,又稱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5. 直角三角形斜邊及一股全等定理,又稱 R. H. S.三角形全等定理 證明:

敘述 理由

(1) G 點為△ABC 的重心

(2) =2

3 & =1 3

已知 、 為△ABC 的中線, 、 交於 G 點 & 三角形兩中線的交點為重心 由(1) & 重心與頂點的距離為中線的三分之二

(40)

4-40

3 3

(4) 所以 = & = (5) △BCG 為等腰三角形 (6) 所以∠2=∠4

(7) △BDG 與△CEG 中

∠BGD=∠CGE

(8) 所以△BDG △CEG (9) 所以∠1=∠3

(10) ∠1+∠2=∠3+∠4 (11) 所以∠ABC=∠ACB

(12) 所以△ABC 為等腰三角形

由(2) & (3) & 已知 = 遞移律 由(4) = & 兩腰等長為等腰三角形 由(5) & 等腰三角形兩底角相等

如圖 4.3-25 所示 由(4) = 已證 對頂角相等

由(4) = 已證

由(7) &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對應角相等

由(9)式+(6)式

∠ABC=∠1+∠2、∠ACB=∠3+∠4

& (10) ∠1+∠2=∠3+∠4

由(10) ∠ABC=∠ACB & 兩底角相等為等腰 三角形

(41)

4-41

如圖 4.3-22 的△ABC 中,D、E、F 三點將 四等分, =3 ,H 為 的中點。圖中的哪一點為△ABC 的重心?

Y X

W G

Z H

F

D E

A

B C

圖 4.3-22 想法:三角形三中線的交點為三角形的重心 解:

敘述 理由

(1) Z 點為△ABC 的重心 已知 D、E、F 三點將 四等分,E 點為 中點 & 已知 H 為 的中點 & 三角形 兩中線的交點為三角形重心

(42)

4-42

1:若△ABC 的三內角的角度成等差數列,其公差為 15 度,則三內角中最大角 是 度,最小角是 度。

想法:三角形內角和 180°

解:

敘述 理由

(1) 假設三角形三內角分別為 (x-15)°、x°、(x+15)°

(2) (x-15)°+x°+(x+15)°=180°

(3) 3x=180 x=60

(4) 所以三內角分別為

(x-15)°=(60-15) °=45°

x°=60°

(x+15)°=(60+15) °=75°

(5) 所以三內角中最大角是 75°

最小角是 45°

已知△ABC 的三內角的角度成等差數 列,其公差為 15 度

由(1) & 三角形內角和 180°

由(2)化簡

等式兩邊同除以 3

將(3) x=60 已證 代入(1)

由(4)

(43)

4-43

圖 4.1

已知:如圖 4.1, ∥ , ⊥ , 分別與 、 交於 G、H 兩點。

證明:∠B+∠E=90°。

想法:(1) 三角形內角和 180°

(2) 一截線與兩平行線相交,則:

1. 內錯角相等 2. 同位角相等 3. 同側內角互補 證明:

敘述 理由

(1) ∠EHG=∠B (2) ∠EGH=90°

(3) △EGH 中,

∠EGH+∠EHG+∠E=180°

(4) 90°+∠B+∠E=180°

(5) 所以∠B+∠E=90°

已知 ∥ & 內錯角相等 已知 ⊥

如圖 4.1 所示

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將(2) ∠EGH=90° & (1) ∠EHG=∠B 代入(3) ∠EGH+∠EHG+∠E=180°

由(4) 等量減法公理

(44)

4-44

圖 4.2 想法:(1) 三角形內角和 180°

(2) 一截線與兩平行線相交,則:

1. 內錯角相等 2. 同位角相等 3. 同側內角互補 解:

敘述 理由

(1) 令 交 於 G 點,

交 於 H 點,

如圖 4.2(a)所示

(2) ∠EGH=∠B=40°

(3) ∠EHG=90°

(4) △EGH 中,

∠EGH+∠EHG+∠E=180°

(5) 40°+90°+∠E=180°

(6) 所以∠E=180°-40°-90°

∠E=50°

不平行的兩直線必交於一點

圖 4.2(a) 已知 ∥ & 同位角相等 已知 ⊥

如圖 4.2(a)所示

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將(2) ∠EGH=40° & (3) ∠EHG=90°

代入(4) ∠EGH+∠EHG+∠E=180°

由(5) 等量減法公理

(45)

4-45

圖 4.3 想法:(1) 三角形內角和 180°

(2) 一截線與兩平行線相交,則:

1. 內錯角相等 2. 同位角相等 3. 同側內角互補 解:

敘述 理由

(1) 令 交 於 H 點,

交 於 G 點,

如圖 4.3(a)所示

(2) ∠BHG=90°

(3) △BGH 中,

∠1+∠BHG+∠B=180°

(4) ∠1+90°+40°=180°

(5) 所以∠1=180°-40°-90°

∠1=50°

(6) ∠E+∠1=180°

(7) 所以∠E=180°-∠1

=180°-50°=130°

不平行的兩直線必交於一點

圖 4.3(a) 已知 ⊥

如圖 4.3(a)所示

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將(2) ∠BHG=90° & 已知∠B=40°

代入(3) ∠1+∠BHG+∠B=180°

由(4) 等量減法公理

已知 ∥ & 同側內角互補

由(6)等量減法公理 & 將(5)∠1=50°代入

(46)

4-46

圖 4.4 想法:(1) 三角形內角和 180°

(2) 一截線與兩平行線相交,則:

1. 內錯角相等 2. 同位角相等 3. 同側內角互補 解:

敘述 理由

(1) 令 交 於 H 點;

延長 交 於 G 點,

如圖 4.4(a)所示

(2) ∠HGC=∠DE F=130°

(3) ∠HGB=180°-130°=50°

(4) ∠BHG=90°

(5) △BGH 中,

∠HGB+∠BHG+∠B=180°

(6) 50°+90°+∠B=180°

(7) ∠B=180°-50°-90°=40°

作圖,不平行的兩直線必交於一點

圖 4.4(a)

已知 ∠3+∠6 & 同位角相等 & 已知∠E=130°

由(2) ∠HGC=130° & 補角定義 已知 ⊥

如圖 4.4(a)所示

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將(3)∠HGB=50°&(4)∠BHG=90°代入(5) 由(6) 等量減法公理

(47)

4-47

(1) 求∠1+∠5。

(2) 求∠3+∠6。

(3) 與 是否平行?

圖 4.5

想法:(1) 利用三角形三內角和 180° & 平角為 180° ,求得∠1、∠2、∠3、∠4、

∠5、∠6 的關係,再判斷 與 是否平行?

(2) 判斷兩直線平行的方法有:

1. 內錯角相等的兩線平行 2. 同位角相等的兩線平行 3. 同側內角互補的兩線平行 解:

敘述 理由

(1) 令 L1交 L2於 O 點,如圖 4.5(a)所示

(2) ∠BOC=90°

(3) △BOC 中,

∠BOC+∠2+∠4=180°

(4) 90°+∠2+∠4=180°

已知 L1⊥L2,不平行的兩直線必交 於一點

圖 4.5(a) 已知 L1⊥L2

如圖 4.5(a)所示

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將(2) ∠BOC=90°

代入(3) ∠BOC+∠2+∠4=180°

(48)

4-48

(6) 所以∠1+∠5=90°

(7) ∠1+∠2+∠3=180°

(8) ∠4+∠5+∠6=180°

(9) ∠1+∠2+∠3+∠4+∠5+∠6

=180°+180°

(10) (∠1+∠5)+(∠2+∠4)+∠3+∠6=

360°

(11) 90°+90°+∠3+∠6=360°

(12) 所以∠3+∠6=360°-90°-90°

=180°

(13) 為 與 的截線 & ∠3 與∠6 為 同側內角

(14) 所以 ∥

將已知∠1=∠2,∠4=∠5 代入(4) 如圖 4.5(a)所示, L1為一直線 如圖 4.5(a)所示, L2為一直線 由(7)式+(8)式

由(9)加法交換律

將(6) ∠1+∠5=90° & (5) ∠2+∠4=90° 代入(10) 由(11) 等量減法公理

如圖 4.5(a)所示

由(12) & (13) 同側內角互補,則 兩直線互相平行

(49)

4-49

圖 4.6

想法:(1) 利用 L1∥L2 & 三角形三內角和 180°的性質,求∠3 的度數。

(2) 一截線與兩平行線相交,則:

1. 內錯角相等 2. 同位角相等 3. 同側內角互補 解:

敘述 理由

(1) 令 M 交 L2於 A 點;

N 交 L2於 B 點;

M 交 N 於 C 點,如圖 4.6(a)所示

(2) ∠BAC=∠1=85°

(3) △ABC 中,

∠BAC+∠2+∠4=180°

(4) 85°+65°+∠4=180°

∠4=180°-85°-65°=30°

(5) 所以∠3=∠4=30°

已知 M 及 N 都是 L1、L2的截線 & 不平行的兩直線必交於一點

圖 4.6(a)

已知 L1∥L2 & 同位角相等 & 已知∠1=85°

如圖 4.6(a)所示

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將(2) & 已知∠2=65° 代入 (3) 等量減法公理

如圖 4.6(a),對頂角相等 & (4) ∠4=30°

(50)

4-50

證明:∠CBD=

2

1∠BAC。

圖 4.7 想法:(1) 利用三角形三內角和 180°

(2) 等腰三角形頂角與底角的關係 證明:

敘述 理由

(1) ∠CDB=90°

(2) △BCD 中,

∠CBD+∠C+∠CDB=180°

(3) ∠CBD+∠C+90°=180°

∠CBD=180°-∠C-90°

=90°-∠C (4) △ABC 為等腰三角形 (5) ∠BAC=180°-2∠C

(6) 所以∠BAC=2(90°-∠C) (7) ∠BAC=2∠CBD

(8) 所以∠CBD=

2

1∠BAC

已知 ⊥ 如圖 4.7 所示

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將(1) ∠CDB=90°代入(2) 等量減法公理

化簡

已知 = & 兩腰等長為等腰三角形 由(4) & 等腰三角形頂角與底角的關係 由(5) 提出公因數 2

將(3) 90°-∠C=∠CBD 代入 (6) 由(7) 等式兩邊同除以 2

(51)

4-51

已知:∠1+∠2+∠3=360° 圖 4.8 證明:L1 ∥ L2

想法:判斷兩直線平行的方法有:

1. 內錯角相等的兩線平行 2. 同位角相等的兩線平行 2. 同側內角互補的兩線平行

證明:

敘述 理由

(1) 延長 與 L2交於 D 點,

如圖 4.8(a)

(2) ∠5=180°-∠3 (3) ∠6=180°-∠2 (4) △BCD 中,

∠4+∠5+∠6=180°

(5) ∠4+(180°-∠3)+(180°-∠2)

=180°

(6) ∠4=∠2+∠3-180°

(7) ∠1+∠2+∠3=360°

(8) ∠1=360°-∠2-∠3

(9) ∠1+∠4=(360°-∠2-∠3)+

(∠2+∠3-180°)=180°

(10) 所以∠1+∠4=180°

(11) L1 ∥ L2

作圖,不互相平行的兩直線必有一交點

圖 4.8(a) 如圖 4.8(a) & 補角定義 如圖 4.8(a) & 補角定義 如圖 4.8(a)所示

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將(2) ∠5=180°-∠3 & (3) ∠6=180°-∠2

代入(4) ∠4+∠5+∠6=180°

由(5) 移項

已知∠1+∠2+∠3=360°

由(7) 等量減法公理 由(8)式+(6)式 化簡

由(9)

由(10) & 同側內角互補的兩線平行定理

(52)

4-52

圖 4.9 已知:如圖 4.9,∠ABC=∠1+∠2。

證明: ∥ 。

想法:判斷兩直線平行的方法有:

1. 內錯角相等的兩線平行 2. 同位角相等的兩線平行 3. 同側內角互補的兩線平行 證明:

敘述 理由

(1) 延長 與 交於 F 點,

如圖 4.9(a)

(2) △BCF 中,∠ABC=∠3+∠2 (3) 所以∠3=∠ABC-∠2

(4) ∠ABC=∠1+∠2 (5) 所以∠1=∠ABC-∠2 (6) ∠1=∠ABC-∠2=∠3 (7) 所以 ∥

作圖,不互相平行的兩直線必有一交點

圖 4.9(a) 三角形外角等於內對角的和 由(2) 等量減法公理

已知∠ABC=∠1+∠2 由(4) 等量減法公理 由(5) & (3) 遞移律 由(6) ∠1=∠3 &

內錯角相等的兩線平行定理

(53)

4-53

圖 4.10

已知:如圖 4.10,四邊形 ABCD 中,∠DAB=∠CBA, = 。 證明: = 。

想法:(1) 若證得△BAC △ABD,則可得知 = (2) 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 兩邊夾一角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2. 兩角夾一邊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3. 三邊相等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S.S.三角形全等定理 4. 三角形兩角一邊全等定理,又稱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5. 直角三角形斜邊及一股全等定理,又稱 R. H. S.三角形全等定理 證明:

敘述 理由

(1) △BAC 與△ABD 中

∠CBA=∠DAB

(2) 所以△BAC △ABD (3) =

如圖 4.10 所示 已知 =

已知∠DAB=∠CBA 共同邊

由(1) &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對應邊相等

(54)

4-54

圖 4.11

已知:如圖 4.11,∠D=∠E=90°,△ABC 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證明: = + 。

想法:(1) 如圖所示,因為 = + ;

(2) 若證得 = & = ,則可得知 = + ; (3) 若證得△ADB △BEC,則可得知 = & = (4) 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 兩邊夾一角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2. 兩角夾一邊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3. 三邊相等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S.S.三角形全等定理 4. 三角形兩角一邊全等定理,又稱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5. 直角三角形斜邊及一股全等定理,又稱 R. H. S.三角形全等定理 證明:

敘述 理由

(1) △ADB 中,

∠D+∠DAB+∠ABD=180°

(2) 90°+∠DAB+∠ABD=180°

∠DAB=180°-90°-∠ABD =90°-∠ABD (3) ∠ABC=90°

(4) ∠ABD+∠ABC+∠EBC=180°

(5) ∠ABD+90°+∠EBC=180°

∠EBC=180°-∠ABD-90°

=90°-∠ABD

如圖 4.11

三角形三內角和為 180°

將已知∠D=90° 代入 (1) 等量減法公理

化簡

已知△ABC 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

如圖 4.11,D、B、E 三點共線 將(3) ∠ABC=90°代入(4) 等量減法公理

化簡

(55)

4-55

(7) △ADB 與△BEC 中

∠D=∠E

∠DAB=∠EBC

(8) 所以△ADB △BEC (9) = & = (10) = +

(11) 所以 = +

(5) ∠EBC=90°-∠ABD 遞移律 如圖 4.11

已知∠D=∠E=90°

由(6) ∠DAB=∠EBC 已證 已知 =

由(7) &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對應邊相等

如圖 4.11,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將(9) = & = 代入(10) = +

(56)

4-56

求ADC 之角度

25

?

E

A

B C

D

圖 4.12

想法:(1) 利用三角形內角和 180定理,計算△DEC 之各角

(2) 在△ABD 內作一正三角形△FBD,利用 S.A.S.全等三角形定理證明 △AFD △CDE

(3) 利用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求得ADF。

(4) 利用平角性質,求ADC

25

120

120

85

35

35

25

F

E A

B D C

圖 4.12(a) 解:

敘述 理由

(1) CDE=180-BDE=180-60

=120

(2) CED=180-CDE-DCE =180-60-25=35

正三角形之各內角等於 60

三角形內角和 180及已知 & (1)

(57)

4-57

25

?

E A

C

B D

△FBD 為正三角形。如圖 4.12(a)

(4) AFD=180-BFD =180-60=120

(5) = =

(6) =( - )=( - )=

(7) △AFD △CDE (8) ADF=CED=35

(9) ADC+FDB+ADF =180

(10) ADC=180-60-25=85

∴BFD=FDB,又已知△ABC 為正三角形,故ABD=60,

∴BFD=FDB =60,

三角相等之三角形為正三角形。

同(1)

正三角形的三邊相等

∵△ABC 和△FBD 都是正三角形

∴ = 且 =

由(4)(5)(6),SAS 全等三角形定理 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

平角等於 180

由(9) 等量減法公理

13 題:另解:

圖 4.12(b)

想法:(1) 若△ABD △CBE,則BAD=BCE=25°,再利用外角求得ADC (2) 判斷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

1. 兩邊夾一角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2. 兩角夾一邊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A.S.A.三角形全等定理 3. 三邊相等三角形全等定理,又稱 S.S.S.三角形全等定理 4. 三角形兩角一邊全等定理,又稱 A.A.S.三角形全等定理

5. 直角三角形斜邊及一股全等定理,又稱 R. H. S.三角形全等定理 (3) 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於兩個內對角和

(58)

4-58

敘述 理由

(1) 連接 與 ,如圖 4.12(b)所示 (2) 在△ABD 與△CBE 中,

ABD=CBE=60°

(3) △ABD △CBE (SAS) (4) BAD=BCE=25°

(5) 在△ABD 中,

ADC=ABD+ BAD =60°+25°=85°

作圖

如圖 4.12(b)所示

已知△ABC 和△BDE 都是正三角

形,所以 = 、 = 、

ABD=CBE=60°

由(2)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對應角相等 & 已知BCE=25°

如圖 4.12(b)所示,ADC 為ADB 的外角,外角等於內對角的和

(59)

4-59

=16,求 =?

120

12 16

C

B

A

P

圖 4.13

想法:(1) 在 線上取一點 D,使 ,證明△APC △APC,

則 ,

(2) 再證明△BDP 為正三角形,則

(3) ∴

120

16

12

D

A C

B

P

圖 4.13(a) 解:

敘述 理由

(1) 在 線上取一點 D,使 , 如圖 4.13(a)。

(2) 在△APC 與△APC 中

PAD=PAC

(3) △APD △APC (4) ,

等線段作圖

如圖 4.13(a) 由(1)

已知 為∠BAC 的平分線 同線段相等

由(2) S.A.S.三角形全等定理 由(3) 全等三角形之對應邊相等

(60)

4-60

(6) BDP=180-PDA=60

(7)

∴ △BDP 為等腰三角形 (8) DBP=BDP=60

(9) BPD+DBP+BDP=180

∴ BPD =180-60-60=60

(10) △BDP 為正三角形 (11)

(12) = =

=16-12 =4

已知∠PCA=120

補角定義

由(4) & 已知 等腰三角形定義

等腰三角形兩等角相等 三角形三內角和 180

由(8)

由(8) & (9),正三角形的各角相等 正三角形的各邊相等

由(11) & 全量等於分量之和 由(4) &

已知 =12, =1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問題類型 非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自錯誤中學習 自錯誤中學習 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有一長條型鏈子,其外型由邊長為 1 公分的正六邊形排 列而成。如下圖表示此鏈之任一段花紋,其中每個黑色 六邊形與 6 個白色六邊形相鄰。若鏈子上有

[r]

[r]

[r]

[r]

[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