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Copied!
8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高科技城市之實質與內涵-新竹與台南科學園區/周邊之比 較(2/2)

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5-2221-E-216-059-

執 行 期 間 : 95 年 08 月 01 日至 96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巿計畫學系(所)

計 畫 主 持 人 : 解鴻年 共 同 主 持 人 : 胡太山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賈秉靜、劉明溱、薛卜賓 共同主持人:胡太山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30 日

(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各地區資源條件的差異造成地區間發展程度的不同,因而產生人口遷移的行為

(張育銘, 1997),而政府推動重大建設的目的正可兼具協助產業結構轉型與調整各地 區資源條件,以致引導區域經濟活動與人口能適切的發展。科學園區通常被視為地區 或區域之成長中心,透過此重點建設的投資,促使產業升級,同時帶動地方相關產業 及工商業發展。Massey(1990)就 Nagaoka 科技園市的發展評估指出,科技園區在五 年內為地區吸引40 家廠商投資,且就業人數由 18,000 人增加到 63,100 人,而地方經 濟基礎亦由1980 年至 1988 年成長逾 5 倍,故將視之為成功的經驗。

因此,由政府主導規劃與興建開發的科學園區,藉由集中在都會區內的主要研究 組織,其目的在於產生科學功用與認定,透過科技的刺激使得科學園區成為支援區域 發展的政策之一(Oh , 2002)。科學園區的發展對當地區域所帶來的影響及衝擊不斷 地在國內、外的科學園區上演著,主要原因就是在於科學園區對地方而言是一外來 體,有學者曾對於全球之科學園區作分析,發現科學園區發展之基本特性有三,分別 為再工業化、區域發展與藉由研發產生的加成效果(Castells and Hall,1994)。

科學園區被視為地區或區域之成長極,能引導區域成為創造財富與高價值工作機 會應以技術為基礎的卓越科學研究成果,以及新興產業技術的發展為主,然而主要科 技廠商的吸引與保留,以及地方科技廠商的創造與培育,在高科技發展中主要資源是 高度熟練的科技人才,生活品質已成為科技園市在區域發展策略中一個主要的競爭特 點,高科技產業以傾向於在他們自己的區域中,建立並提供高生活與工作環境的品 質,以確保能吸引和留住高科技人才(Smilor et al., 1988;Oakey, 1981)。

回頭檢視台灣科技產業發發展歷程,可以由 1976 年經濟建設六年計畫開始規劃 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計畫為主,其目的著重於產業技術提升、而將建設新竹為一高品 質、高成長、高效率之尖端科技先鋒基地;加上六年國建重點發展之新竹科學城計畫,

均顯示科學園區設置對於新竹地區之影響程度是非常關鍵。之後政府為均衡台灣南北 經濟發展,同時利用南部地區產業既有優勢與產業網路,於台南縣新市、安定與善化 等三鄉鎮交界之處,成立了第二個科學園區—台南科學工業園區(簡稱南科)。在新 竹科學園區設置初期,李俊發(1980)研究預估園區全部開發完成後,將可提供約 5 萬餘個就業機會,與服務業就業機會約近 3 萬個;而至 2003 年園區管理局統計出園 區就業人數達101,832 人,對於新竹市就業市場面已呈現正面回應。相對地在台南科 學工業園區,今年(2004)下半年將釋出五千個以上的工作機會,而目前南科的就業 人口已有二萬多人,預估年底可達三萬三千人,且陳菊(2004)指出五年後南科將引

(3)

新竹科學園區設置至今已成為國家主要經濟命脈之一,2001 年由於美國經濟網路 泡沫化及911 事件下,全球景氣大受影響,竹科營業額成長率也下降 28.75%。至 2002 年時,經濟才逐漸回溫,2004 年 6 月營業額已比去年同期成長了 46.1%,總營業額為 534,005 百萬元,為經濟成長做驗證(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2004);而在台南科學工 業園區,2004 上半年總營業額達到新台幣 1236.5 億元,依據新竹科學園區的經驗,

上半年產值占全年度的40%,於是南科管理局預估,今年南科整體總產值可望達 3000 億元,且南科產值成長快速,從1998 年至今,營業額由 1.1 億元,成長至去年(2003)

的1553 億元。而 2004 年南科預估引進 30 家廠商進駐,由台南科技園區、台南科技 工業區、高雄科學園區電信技術中心所構成的鐵三角,期望在 2009 年前南科產值突 破兆元大關。

在園區中除經濟效益獲得肯定外,漸漸浮現負面的議題如交通與環境污染等,初 期即有楊雲龍(1980)的研究指出,預期園區對其鄰近地區之環境變遷,在人口因子、

土地使用之改變及居民對環境影響的警覺三方面均有所影響。除此,相關研究指出科 學園區對地區就業機會的創造、資金與研發人才之吸引、地區資訊之連結、以及周邊 產業之群聚利益皆有顯著影響。然而,科學園區係由國家主導的發展模式,面臨的是 產業及人口的擴張,隨著資本的擴大再投資,使得國家集中控制的能力直接遭遇到來 自地方社會及與權利集團的對抗,科學城即是此衝突的表徵(陳冠甫, 1990)。

在園區快速的發展下,非實質的內涵上其人口組成以高教育程度、高所得為主,

對於新竹地區及台南地區的影響包括有產業結構的轉變、消費行為的活躍與多樣化以 及創造園區周遭為新的都市發展模式,且形塑人口組成的再結構;如科學園區座落於 新竹地區20 年來,年齡結構上已有明顯的差異,說明了科學園區人才大多介於 30 歲 以上、50 歲以下為主,顯見科學園區影響周邊地區不僅在經濟方面,且對人口結構亦 有相關程度之改變。因此,如此高科技產業的聚集,與周邊地區及技術基礎設施所形 成之地區生產網絡,以及鄰近大學所產生大量相關知識與非正式資訊流通,所組成的 聚集經濟,使得與園區鄰近之產業結構也轉向電力電子產業;而此一群聚效應也間接 地對實質空間之發展人口吸引、生活空間與機能等產生衝擊。

園區發展將重組人口結構、產業發展、土地使用分配、以及區域空間結構變遷等 影響,皆是為地區及區域發展經濟做先前的準備動作,且但有關於園區設置後對周邊 地區空間結構發展的評論上,則較缺乏實際調查的研究論述或部分已歷經數十年的變 遷,其實有做歷程性的調查與檢討之必要;因此,本研究將針對發展二十五年的竹科 與近十年的南科,在不同時空發展階段下園區發展所產生之實質交通、居住,與非實 質人口、產業變化做進一步探討,以瞭解都市中人口特性變化、家庭結構組成、所得 分配情形、從業人員教育程度分配之因素後,以瞭解都市結構透過交通路往可及性之 變化及發展,解析其不同發展階段之基本組成因素。

(4)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三,分別為:

一、瞭解國內外科學園區發展的演變與機制

探討科學園區設立後,就業人口大量的引入,造成科學園區週邊地區住宅社區如 雨後春筍般的紛紛出現。透過研究空間不同時期變遷,瞭解科學園區對週邊地區社經 空間結構的改變,用以思考科學園區不斷轉型的過程中,對地方社經空間發展所造成 的影響過程,瞭解科學園區發展過程中一些空間面上的影響因素為何。

二、解析二者在不同發展時序階段之空間演化影響因素之獲取

竹科與南科所進駐之高科技產業類別雖然相同,包括積體電路、光電、電腦周邊、

精密機械及生物科技,但兩者所處的地理空間條件與社會經濟結構的不同,使得竹科 經驗並不能完全移植複製在南科上。做為高科技產業的空間發展條件適宜性之研究,

似乎是現今的重要課題;因此,以二個案研究分析與比較,透過資料蒐集與訪談的方 法,嘗試歸納整理科學園區及周邊人口與都市結構演化之異同與影響因素,進而做空 間發展條件之比較。

三、發展軌跡的對比與因應發展策略

若說竹科對廠商而言是「創業」的地方,南科的角色定位則是「展業」的地方,

竹科無異對於南科是提供寶貴的經驗,例如早期竹科並無提供完善的居住、通勤、商 業及休閒等需求,使得南科日後在規劃上有了這些考量因素,但是前者在空間結構的 改變上不若後者來的強烈與迅速,因此,南科勢必會再衍生出不同的問題。剖析二地 區發展變遷過程中關鍵因素,並進一步解析整體空間結構之區位配套方式上研提策略 趨勢以供參酌,以做為二地區空間發展政策面之考量,除國內高科技人才之居住、通 勤環境資源在空間規劃上提出政策意涵與建議,更可提供給國內一般工業區之轉型或 進行開發中的中部科學園區,並期望滿足我國加入WTO 以來,提昇各項產業之競爭 力。

四、路網可及性與生產空間演化

以交通部公路局歷年交通統計要覽,將高速公路與增闢或新建之各交流道興建完 工通車後之時間,配合各時期生產空間以及人口分佈疊圖,進一步比較分析南北二園 區對科技人才、廠商以及周邊生產空間分布與影響情形。

五、定住區位與社區空間變遷

以各期的農林航空相片基本圖為基本圖說,分析園區各時期不同階段下,空間的 演化變遷,並配合建築使用執照存根建置新竹地區與台南地區完整的 10 戶以上住宅

(5)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一、研究內容

科學園區的發展並非憑空且閉鎖式的內生發展,需要有周邊的都會聯結以及產業 關聯的協助,科學園區為一種特殊型態的工業區,不單只是因其為國家所主導開發,

也在於其獨特開發背景與組成(Shin, 2001)。目前科學園區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上,

多以科學園區為主要研究對象,原因在於傳統區域發展理論轉變為以創新以及技術為 主要內涵,注重彈性專業化生產以及網絡的發展。新型態產業能在不同經濟部門內與 跨部門的廠商間產生緊密的聯結網絡(Marshall, 1988),進而促進彼此的交流與學習,

驅動地方及區域的發展。新竹科學園區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不論是質與量上,均 已發生了轉變,朝向高科技、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園區發展。在這樣的發展之下,對區 外又會帶來何種影響,而台南科學園區是否會造成如同新竹科學園區對地方發展所產 生的效益與影響,本研究所亟欲比較解析其間的異同。

首先,本研究進行理論的回顧與探討,探討空間結構理論、台灣地區歷年產業發 展變遷與地方發展相關文獻,進而建立研究的架構,其次,回顧國內外有關科學園區 的研究,了解科學園區與周邊地區的發展。第三,則是探討科學園區的發展脈絡,並 配合國內外產業發展趨勢,以了解科學園區在各階段的變化與定位。最後,則是進行 個案研究,藉由探討新竹科學園區與台南科學園區發展比較,分析科學園區的設立,

對包括產業網絡的建構、土地使用、創新環境的形塑、人口等方面所帶來的變化與衝 擊,以描繪出科學園區與地方發展的關係,提出發展上的問題與策略建議。

二、研究方法與資料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自1980 年設置以來,至 2004 年 6 月已達十萬餘人;就業成長 率從1991 年高於 13%,至 1996 年更高達 30%,此一高成長率已對周邊空間產生諸 多之改變;而台南科學工業園區自1995 年至 2001 年期間,社會增加率竟呈逐年下降,

年平均皆降為-1.00%,是處於產業轉型過渡期。應就科學園區鄰近周邊之鄉鎮市區為 因應就業員工與其衍生人口、以及相關衍生產業的急速成長,對社經空間環境產生相 當多面向的影響進行探討。

由於此些影響向度經常是來自非官方資料、或個案研究基於研究所需而得的實證 調查資料;再者,雖然部分個案研究或官方統計資料未能適時適切的提供良好訊息,

但其所提出的卻是一個良好的分析基礎。因此,為達成解析新竹科學園區及台南科學 工業園區設立對周邊空間結構之變遷過程的目的,本研究以描述統計分析為基礎並配 合實証調查與深訪,針對園區周邊地區之人口社經空間向度進行探討。

(6)

(一)空間範圍

1. 新竹科學園區週邊研究範圍

依據科學園區管理局1997 年所做科學園區旅次調查,園區總就業數近 80%來自 鄰近科學園區之新竹市三區(北區、東區、香山區)、新竹縣竹北市、竹東鎮、寶山 鄉、及苗栗縣頭份鎮、竹南鎮等鄉鎮市區為主;其次此區域內外的快速道路與高速公 路之聯結,也在2000-2001 年間陸續完成,而加速人口流動。故本研究以此六個行政 單位為主要討論對象,將對影響向度之變遷現象能清楚地予以描述(圖1-2-1)。 2. 台南科學園區週邊研究範圍

依科學園區管理局指出南科聯外交通充沛1,引進台南地區 13,772 之從業人員就 業機會,比例佔園區之64.0%,其中善化鎮、新市鄉、安定鄉佔園區 11.8%(2004 年); 其次台南縣民眾對台南市的需求極高2,兩者關係密不可分。故以園區座落點:善化鎮、

安定鄉、新市鄉、以及台南市為本次之研究對象,以作為鄰近地區變遷之依據。

圖 1-2-1 研究範圍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寶山鄉

竹南鎮 頭份鎮 新竹市

竹北市

竹東鎮 湖口鄉 新豐鄉

台南市 安定鄉

新市鄉 善化鄉 N

S E W

(7)

(二)時間範圍

時間向度之研究新竹科學園區與台南科學園區分別為1980 年起與 1995 年至 2006 年間所收集的相關資料,如報紙、期刊、論文與地方政府及園區管理局之相關統計資 料為依據,以每五年作為一時間點,進行資料分析,探討兩科學園區及周邊地區之發 展特徵。

(三)研究資料

延續先前的持續進行新竹地區研究的基礎,將竹科及周地區的資料做進一步的更 新,並加入南科與其周邊地區的資料,其後將兩者建置完成的資料進行比較分析,因 此,資料收集上共分為兩個年期,第一年期包括竹科於南科地區非實質人口、產業與 支援環境之都市內涵發展資料為蒐集對象;而在第二年期則進行交通路網與住宅實質 空間發展的研究資料蒐集:

1. 人口分佈發展:由新竹縣市與台南縣市統計要覽人口基礎資料取得,配合住宅、產 業統計資料,一則從人口總量及成長率繪製圖表,分析新竹地區與 台南地區歷年的人口分佈變化,一則以人口成長圖配合住宅、產業 及交通變遷以進行分析。

2. 產業空間變遷:以行政院主計處工商及服務業普查報告(包括 1986、1991、 1996 及2001 年)、歷年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經濟部統計處工業統 計調查報告(包括 1987 至 2003 年),配合新竹及台南科學園區管 理局之員工統計資料,分析園區及周邊產業結構變遷過程與園區員 工分佈狀況。

3. 創新環境形塑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發展:園區周邊的生產者服務業支援了園區的製 造業、資訊科技業等,故資料的對象包括新竹與台南地區生產者服 務業之運輸倉儲業、金融保險業、工商服務業,以行政院主計處工 商及服務業普查報告(包括 1986、1991、1996 及 2001 年)、經濟 部統計處工業統計調查報告(包括 1987 至 2003 年),及歷年人力 資源統計年報作為分析之依據。

4. 聚落與交通路網的互動影響:由園區在成長的過程及人口成長變遷所依據的統計資 料中,本研究試圖從影響居住人口變化之社區發展向度,藉由此向 度更進一步解析人口與社區之演進。另外將以交通部國道高速公路 局歷年「高速公路年報」、公路總局歷年「交通統計年報」等相關 統計數據作為研究資料收集來源。

5. 人口居住與社區空間變遷:將運用航空相片基本圖判讀方法將研究地區歷年實質空 間變遷予以套繪及描述。由於航照圖所傳遞的即為當年該地區空間 發展的真實現象,故本研究將以此作為真實空間發展的描述。選用 的圖面資料為林務局農林航測所航照測繪之第一版、二版、三版及 四版『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相片基本圖』,比例為五千分之一。

(8)

第三節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擬定分為四個階段(圖1-3-1)。首先,初步確立整體研究架構與內容,

撰寫論文研究計畫書;其次,進行相關文獻整理與回顧,應包括都市空間結構分析、

人口發展變遷、可及性的理論與探討,以及蒐集歷年新竹地區與新竹科學園區相關統 資料加以分析整理;再者,針對新竹科學園區空間發展變遷描述性統計分析,確立研 究分析架構,找出新竹科學園區對地方的發展影響因子,建立空間發展模式;最後,

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目的

研究內容、方法與架構

相關文獻探討

高科技地區空間結構分析

產業結構分析

人口特性分析 交通路網

新竹與台南地區案例之比較

科學園區對地方發展之影響

策略的研擬 1. 區域發展理論

2. 區域發展的分析架構 3. 高科技產業特質 4. 產業結構與人口變遷

1. 高科技產業空間發展 2. 創新與空間

3. 人口與居住 4. 人口與交通網絡

高科技地區聚落、交通與居住

第一年期 第二年期

(9)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970 年代以來科技進展對人類社會的衝擊程度,已被廣泛認為將不遜於十八世紀 的工業革命。然而如何促進科技創新與鼓勵研究發展,被視為維持競爭力、提升產業 結構與改善生活環境的主要手段,而其中最具空間發展意義的方式,即為各種類型機 能的科學園區。於區域成長理論中,因區域發展係由經濟成長所致,而經濟成長是產 業刺激所推動,故皆強調產業發展與區域成長之關聯性;此外,為闡釋高科技產業的 動態特性與網絡特質,諸多學者應用技術創新及產業成長之相關理念,以解釋其空間 的發展現象,包括產業區、廠商間網絡、創新系統以及產業聚群等。本研究嘗試就科 學園區設置與地區發展之相關理論進行回顧,做為進一步探討新竹及台南科學園區周 邊地區之社經發展變遷的基礎。

第一節 園區設置理論基礎

一、成長極理論(Growth Pole theory)

成長極概念於1950 年代由 Perroux 提出,透過成長極本身引發成長與擴散效果帶 動區域經濟產業成長,而後受到實際發展現象及需求,其內涵及範圍乃逐漸擴大至成 長中心之理念(施鴻志, 1991)。成長中心存在與否,決定於火炬型產業的存在,同時 成長中心為環境中的設置其意義即在創造一高科技產業發展中心,透過良好優惠措施 及完善產業環境的建立,採用分散性集中(Decentralized Concentration)的策略,整 合區域專業學術資源與技術人才,提昇園區之研發能力,是園區扮演創新研發中心的 角色以引導推進區域內既有標的產業之成長,形成區域新的成長極,並提高與其他區 域成長極的關聯獲極化作用,進而促進區域經濟活絡化,達到誘使區域發展之目的,

此即 Perroux 後來在區域理論上將成長極轉化為相關產業的空間聚集的概念。

科學園區產業與一般傳統工業區內之製造業,兩者間主要的不同有二,一是科學 園區廠商著重研究發展的投入;二是新產品的開發與技術創新的能力,因為國家視科 技產業為重點發展之產業,故科學園區擁有多項獎勵政策,具備發展新產品與技術創 新的優勢條件。研究發展經費投入與技術創新代表該產業之發展潛力與市場競爭力

(Malecki, 1984)。

高科技園區由於對園區集中投資,整合區域專業學術資源技術人才,提昇園區研 發能力,透過研究發展投入與技術的創新,使園區扮演創新研發中心的角色以引導與 推進區域內既有標的產業之成長,形成區域新的成長極,而後得以經由園區內廠商之 向前與向後連鎖效應引發相關產業發展,並提高與其他區域成長極(產業)的關聯或 極化作用,進而促使區域經濟活絡化,達到誘使區域發展之目的(古宜靈, 1994; 王冠 棠, 1998)。

而新竹科學園區初期的發展,以及爾後科技產業之研發、產業環境的持續建構,

皆奠定於新竹科學園區之據點式、成長中心的規劃與發展;然而,新竹科學園區的設

(10)

置並非僅單一成長極化效益影響單純,在目前發展的經驗中,往往可發現園區的設置 對高科技產業及區域發展雖有正面影響,然其造成相對其他區域的比較優勢,以及形 成園區周邊高度的群聚效應,成長極理論便有其未能解釋之處。

二、創造性區域理論

視科學園區為區域經濟創造之焦點,其餘小區域之發展機能與成長極類似;但針 對大區域而言,則在考慮區域特性及條件下,可區分成兩個不同形塑過程―機構發展 階段(institutional phase)與企業人才衍生階段(entrepreneurial phase)(施鴻志, 1991)。 首先是機構發展階段,建設重要的基礎研究設施,整合區域學術資源並增加如銀行、

諮詢顧問公司等其他型態之服務支援活動,以吸引科學家及專業技術人才聚集進行研 究發展活動,提高研發能力,進而促使投資者進入提供產業活動空間及其他需求服 務,使廠商得以順利進入成長。

企業人才衍生階段:此階段主要於機構發展階段中,透過活動者互動與激發而產 生,通常是在機構發展階段後數年開始發展。主要強調科學家、技術人員、工程師與 活動之企業體等不論個人或群體,其衍生出的新企業,通常會聚集在原有發展地區。

因此為創新企業提供技術支援、技術轉移、財政金融投資協助等生產者服務業,以及 建立與地方大學或政府合作提供具企業文化與優惠經濟環境之創造培育中心,乃應運 而生。

新竹科學園區初期的規劃,初始其透過良善的優惠措施與產業環境,整合鄰近區 域專業研發資源 (工研院、交通大學、清華大學) 與國家級實驗室的持續投入,以 引導地區標的新興產業之成長與帶動新竹地區經濟之發展;而待技術基礎設施提供漸 趨完整,也促使企業人才衍生愈趨積極,並串聯關聯產業與衍生性產業,進而整合地 區鄰近之學術、研發、生活、商業機能。

三、衍生與地區科技社群

除了鄰近性的重要外,在一區域系統中廠商經常被假設能從分享、模仿、或類似 之文化與機制的架構中獲利;而且經濟全球化的出現也扮隨著傳統地方化生產要素之 重要性遞減,但立基於知識與學習型經濟部份則形成報酬遞增(Malmberg, 1997)。然 而,在聚群中的廠商為回應研發創新過程所形成的威脅,會找尋經由在生產分工上積 極且持續的合作夥伴或組織以分散風險,則易導致技術互依與路徑依賴的現象;所謂 技術互依係指一種技術間的互惠、結構式的互動、或浮現阻礙其他技術的發展,而路 徑依賴模式則為競爭的技術已存在、且決定性之技術發展大多是在產業內產生(Cowan and Hultén, 1996)。於是存在各產業間之經濟與技術間的連結,亦即 Dahmén(1989)

所強調的發展障礙概念3,其涉及發展過程中問題之解決不再侷限於產業內,而是藉由 相關產業之作用者的創新而衍生形成。

(11)

在如此一個知識基礎經濟時代下,區域網絡形成、研究與技術發展、以及集體學 習,對未來地方發展與地方吸引力而言,皆是重要的關鍵過程。為了相關技術衍生與 獲取,新高技術小型廠商其科技人才有兩個主要來源,分別為高等教育機構與建置良 好的產業廠商(Oakey, 1985),而新廠商可能傾向去群聚於大學、研究組織與既有廠 商的周邊。此一結果,自然的趨向於在區域間產生穩定且可能不一致的成長,即已擁 有內生科技活動的區域,會有穩定且較佳的成長,相對地其他區域則無法產生較佳的 成長;因而具創新研發能力的大學及一些建置良好的大型產業廠商,經由衍生與技術 轉移,對生成一個成功的區域技術密集之中小企業聚群,是一個重要的指標。所以在 一個經濟系統中,大型與中小型廠商經由相關技術的取得與衍生互動,是相當有助於 整體的創新研發與長期的成長。

此外,技術改變在經濟成長上的最大衝擊發生在於擴散階段,假若一區域落後於 發明或新技術採用之後,則其將會面對產業的衰退。而在技術擴散過程,對技術的採 用並非僅是一個簡單的知識機能,除廠商既有的技術承接能力,而且須評估與試驗;

其次採用過程諸多的必要資訊經由個人接觸來支援創新流的擴散,於是連結組織發展 與採用技術創新之人際間溝通的網絡,在擴散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區域內技術 人才的流動與衍生,使技術擴散更形快速;而衍生對區域內無意識之集體學習的研究 合作則是一非常重要的機制,其甚至比有意識、正式的合作更頻繁且重要。

四.聚集經濟理論

由於企業之間有共同的某些需求,又無法各自擁有,需藉著一起使需求量超過門 檻,而促使另一專業生產企業提供該需求,此時原本該地區內部企業均獲得益處。於 是科學園區設立與聚集經濟之間的關聯性,主要在於地方化經濟與都市化經濟的效 果。因為政府為了鼓勵國內外廠商至科學園區投資設廠,提供了許多獎勵措施,較具 體的措施包括租稅優惠、研究發展獎勵辦法、投資人權益保障、政府參予投資、專利 權與專門技術作價、低利投資貸款等。科學園區專區的劃設、專門的管理機關與政府 發展高科技政策的全力配合,已成為科技廠商聚集發展之中心(王冠棠, 1998)。

五.知識與高科技地區之浮現

自 1970 年代末期,區域發展的研究調查顯示高科技產業之區域性具顯著不均衡 的分佈,且明顯傾向在一些區域發展形成『高科技』經濟基礎(Malecki, 1984; Glasmeier, 1999; Todtling, 1992)。就高科技區域發展的美國學派,在矽谷與 128 公路中找尋成長 的條件(Markusen et al., 1986),除『研究大學-衍生』的過程外,「優質生活品質」

的基礎設施,甚至是氣候亦居要角。相對地,新竹地區在研究組織、學術機構與研究 發展投入的助益下,使高科技產業於地區有高度集結的趨勢,正如Baptista (1996)

所指出的,知識經濟活動或創新活動,一般集中在特定產業之科學知識基礎較雄厚之 地區;也就是知識經由地區的接近而激發互動,促成更有效率的被產生與轉移,使立 基於新知識的經濟活動高度傾向於集結在同一空間區域(Audretsch, 1998)。在科學園 區快速發展的第二個十年,即1990-99 年期間,所新增的 171 家廠商中,即約有 25%

(12)

是源自地區技術基礎設施-工研院所衍生設置4,其中包括有 10 家是工研院於 1997 年開辦創業育成中心所培育成功的廠商。而此處所強調25%係指衍生自同一地區之同 一機構,相對其餘的75%,雖是大多數但其源自分散的其他地區,對逐漸浮現之地區 產業創新環境的構成影響相對較間接5。1997-2000 年工研院育成中心所培育成功的 21 家廠商,有60%選擇座落在新竹地區(包括園區內外);而 2001-2003 年 7 月止培育 成功的30 家廠商,有近 8 成選擇座落在新竹地區(包括園區內外),並往北邊之桃園 龍潭延伸,此現象顯示藉由研發、培育而再衍生新創廠商之地區創新環境與創新鏈結 已趨於成形。

此外,在園區廠商的生產交易互動中,初步顯示北部區域為一完整之區域產業聚 群,屬交易互動群集、創新互動薄弱;然而在技術創新互動上,則趨於凸顯新竹地區 的空間鄰近特性、或逕與國外廠商互動;再者,尤其創新廠商傾向群聚於新竹地區,

而待發展成熟後約40%之廠商會在 3-5 年間在擴展至北部區域(胡太山等, 2003)。

基此,竹科長期於地方發展所衍生與連結出之各種效果,主要基於其不同過去傳 統產業的發展模式,而是仰賴持續的新知識投入6,因而能維持市場競爭力,如Westhead and Batstone (1998)研究指出科學園區是否成功與當地教育機構、基盤設施及研發 費用有相當關係,並且藉由與研發單位的合作將直接費用減至最低,並且園區廠商可 以在商業上吸收與利用可獲得的資訊,這些資產設置便利可以鼓勵技術產業廠商的凝 聚。Phillimore(1999)認為科學園區廠商從事研發工作是非常重要,並且與研究組織、

大學的合作關係是必須具備的要素,也因此與鄰近廠商形成創新鏈結網絡。此些由知 識經濟所依賴之創新活動特性(Audretsch, 1998; Feldman et al. 1994; Saxenian, 1994),強調空間鄰近性、地方化學習網絡、面對面互動等,使得高科技事業向新竹 科學園區周邊集聚,在積累效果下形塑地方創新環境;尤其在 1990 年代中期以後,

新竹台北間已儼然成一高科技走廊(徐進鈺,1998),亦推動生產與支援空間的改變。

加上工研院於 1990 年代中期陸續設置開放實驗室及創新育成中心,所培育之廠商逾 六成選擇在新竹地區或鄰近龍潭設置,使得園區周邊之生產空間包括傳統產業生產空 間,因科技事業的群聚而促使生產空間利用之再形塑。

如此高科技產業的聚集,與周邊地區及技術基礎設施所形成之地區生產網絡,以 及鄰近大學所產生大量相關知識與非正式資訊流通,所組成不斷自我強化的聚集經 濟,已成為持續增加新竹地區產能發展的動能。因而使得與新竹科學園區聯繫可及性 高之新竹湖口工業區、以及香山、竹南地區,其產業結構也轉向電力電子產業;而此

4. 歷年來工研院科技專案計畫之產出成果係透過技術移轉、與人才擴散的方式,直接或間接促成許多創新廠商的 成立,其中有些是以科技專案計畫之技術、設施與人才直接衍生成立公司;有些則是業界參與合作研究或接受 技術移轉而投資成立新公司;有些則是工研院人員衍生出來籌組公司;而這些不同型態的創新廠商都具共通的 特性,即經營團隊與技術主要來源皆自科技專案。

5. 雖然1990 年代以來,來自矽谷等區外跨界網絡關係之延展,使竹科與周邊得以維持成長以及部分技術創新的持

(13)

一群聚效應也間接的對人口吸引、生活空間與機能等產生衝擊。故本研究以科學園區 設置為影響周邊地區發展之主要考量下,針對園區周邊地區之人口、與基礎設施之都 市結構等向度,進行完整之分析。

第二節 園區與區域空間發展

產業在都市經濟、人口成長的歷程中,提供都市成長的動力來源,因此科學園區 經常被視為一都市成長極,透過重點建設的投資,促使產業升級,同時並帶動地方相 關產業及工商業的發展,而都市的成長,將影響該都市內空間結構系統的變動。都市 空間脈絡在都市研究領域中屬於空間架構關係之探究,在檢視園區與周邊地區空間脈 絡時,就「核心—邊陲」模式建立高科技地區空間發展模式,並以用實質環境結構的 觀點來進行剖視空間發展因素。

談及科學園區對於區域成長的關連,均會先由核心—邊陲模型或稱為極化成長理 論等提起,並借由此理論或模型來說明整個高科技空間發展之現象。如Perroux 在 1955 年以成長極理論觀念來說明區域經濟成長在空間上傾向於向少數核心區域聚集,而每 一核心區域皆有其影響地區或腹地;接著 Myrdal 在 1957 年於累積因果理論中,提 出波及效應(spread effects)與反洗效應(backwash effects)來解釋區域空間發展的現 象,而後 Hirshman 則提出潤下效應(trickling effects)和極化效應(polarization effects),以不平衡成長的主張來說明成長中心和周圍腹地的互動關係(Parr, 1999)。

而這些原理或理論則是在 Friedman(1966)提出「核心-邊陲(core-periphery)」的 理念,將都市(核心)與區域(邊陲)間之空間發展互動過程引入空間結構中並有較 為完善地解釋,也是目前常用於解釋都會化過程的指標。而在 Friedman 模型中,其 將都市與區域間之發展分成四個階段(圖2-1-1):

(14)

圖 2-2-1 Friedman 空間發展模式階段

第一階段:區域各地方中心比較獨立,自給自足,沒有都市階層的形成,為區域發 展之前的典型結構,每一個城市都獨占一個小區域的中心,形成平衡靜止狀態,是 一種相對穩定的階段。

第二階段:第一階段的穩定狀態被打破,區域一大核心出現(科學園區),加速的 成長,形成強而有力的空間中心,是區域極化初期的典型現象,外圍地區的資源向 中心地區遷移和聚集, 形成一個單獨的都會區,極化作用盛行。

第三階段:除區域中心都市存在外,外圍地區也逐漸產生強而有力的副核心,整個 產業步入成熟時期,而由於次級核心形成,原來外圍地區,已被分散為都會和都會 之間的小外圍,不過極化作用仍大於潤下作用。

第四階段:各個都市系統形成一有機之複合體,各都市依階層規模型態而分布,均 衡都市體系形成,核心都市與地方性一般都市已均衡。

Friedman 模型中最大的特點是把都市化與工業化引入區域發展,將三者結合在一 起。科學園區設置之意義在於扮演高科技產業中心,藉由良好環境之提供、優惠之獎 勵措施,引導高科技產業之發展。經由此中心的引導作用,注入發動型工業運轉並透 過產業之連鎖效應,整合地區專業的人力資源及研究機構,以促進區域的成長。基本 上,Friedman 是肯定工業化對鄰近地區的正面作用的。不過,在完成此一發展模式的 過程中,核心與邊陲區域間的發展差距,可能會導致社會、經濟的緊張關係,而破壞 區域系統的穩定性,因此,如何增進空間整合,縮小核心與邊陲地區的差距,將是區 域發展的重要課題。

(15)

第三節 園區、創新與居住發展

一般而言,Friedman(1966)的「核心-邊陲」空間發展模式可以解釋大多數的 區域空間發展,但是對於引發區域極化產生的關鍵觸媒或作用卻沒有進一步的解釋。

從科技人員工作流動的觀點來看,在轉換工作後還是會傾向選擇在園區周邊的知識密 集型服務業或研究機構,因為他們可能無法捨棄建立已久的知識創新網絡。

一、園區與創新

在經濟地理中「知識經濟」已引起對古典理論所認為之產業區位與區位經濟發展 進行某些修正;例如過去認為特定地點的屬性是對企業營運獲利具吸引力的區位條 件,但今日則轉換一地方之大環境是否具備有利於在該區位廠商營運或去創新或學習 能力,而這些地區持續創新的能力則根植於能反映長期顯著投資之各種組織與資源 上。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被視為經濟成長之「內生成長機制」的核心因素,直接 倚賴於知識或有效資訊的獲取累積與運用,而強調有技術知識與專殊化之人力資源的 投入,以創造知識及運用知識的能力與效率,成為支持產業群聚維持與經濟不斷發展 的動力(胡太山, 2005)。因此,任一組織的成功取決於快速學習創新的能力,而將組 織轉化為新產品與服務的創新,將是位居未來經濟成長之關鍵。

國內相關研究顯示,新竹科學園區發展成功的關鍵要素包括:完整的企業研發架 構、(呂清松, 1997)、鄰近技術移轉基礎設施(李洋寧, 2003)、企業生產網絡連結(王 俊堯, 2003)、以及良好生活品質(洪芳傑, 2000; 莊錦爐, 1998)。新竹地區在研究組織、

學術機構與研究發展投入的助益下,使高科技產業於地區有高度集結趨勢,正如 Baptista(1996)所指的,知識經濟活動或創新活動,一般集中在特定產業科學知識基 礎較雄厚之地區;也就是知識經由地區接近而激發互動,促成更有效率的產生與轉 移,使立基於新知識的經濟活動集結在新竹地區。

企業為了尋求成本上的考量,以聚集區位為選擇目標,如聚集可降低共同基礎設 施成本、更易接近人力源與供應商與更易接近專業知識等。Swann(1993)認為就需 求面而言,廠商聚集是為了獲得地方需求的優勢,特別是來自相關產業的需求。雖然,

廠商聚集基於有益因素,但聚集創新活動之產生主要原因仍在於知識外溢(Knowledge spillover)的效果,即為知識溢出效果的存在性與影響為創新成果與生產成長的泉源;

此外溢機制主要以新知識的契合性為考量,亦即廠商會對相關採用的技術進行投資,

以提升自我能力達到可適應其他廠商所開發的新技術與理念,並藉此獲得因新知識外 部性所形成的利益(Cohen and Levinthal, 1989)。Pavitt(1987)指出,由於非正式與 未制式化的本質,新技術知識應該於地方流通而勝於遠距離流通;因此基於此,產業 中心將產生更多的知識溢出與創新結果。

知識外溢效果的重要性有助於空間鄰近之競爭對手從事創新活動,聚集提供一些 有助於支援創新活動之技術基礎設施的知識投入要素(Feldman, 1994)。這些投入要

(16)

素可能來自於競爭者、相關產業廠商、供給者、消費者、以及其他執行研究工作的實 體,像是大學與財團法人機構。基於此一論點,創新活動傾向在空間上集中於此類基 礎設施聚集的鄰近地區,亦即為了外溢效果的利益,這些區位具有不可移動性與特定 性(Tassey, 1991)。而創新活動相當依賴基礎科學知識的來源,例如大學於政府的研 發機構。而大部分新創技術的機會來自科學知識的改進;與大學的空間鄰近,使廠商 可直接與之接觸,而即時將資訊轉化為可用的知識,將較早期與快速的技術重新置入 商業控制中;學術研究外溢效果的滲透、以及其在空間的聚集已被實証(Acs and Audretsch, 1988)。

基於學研機構與大型廠商鄰近有助於知識外溢,因而科技人才在工作上知識資訊 的流動可強化此效果(胡太山, 2005)。Audretsch(1998)指出科學家、工程師、或其 他的知識工作者,都是具有新經濟知識稟賦的作用者,而這些科學家或工程師於正在 發展的新知識中,若能找到合適該知識預期價值廠商,便可以從知識中獲取最合適的 報酬。換言之,廠商提供特定知識的預期價值給競爭知識工作者,而導致工作者選擇 新廠商或以衍生的方式另組創新廠商將知識外溢。另一方面,胡太山(2005)研究發 現,絕大多數的科技人才離開園區內工作後,所選擇的工作區位與型態仍是傾向於園 區周邊,並從事與先前工作相關的生產性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或是周邊研究機構。

這強調了知識外溢的效果並非全部俯拾即是,當知識遇到某個地理界線時會停止外 溢,特別是重大突破、且存有高度不確定性的智識更是如此。基於知識具模糊不明確 的、難於符碼化、與經常僅是無意中所發現的特性,越於是在跨越地理空間藉由通訊 的轉移已成為一個不變的方式。

二、園區與居住發展

「區位」源於德文的standort,是 1882 年由 W. Launhardt 首先提出。區位與位 置不同,區位的主要含義是事物佔有的場所,但也含有「位置、佈局、分佈、位置關 係等方面的含義」(李小建, 1999)。區位理論是經濟地理學核心理論之一,在歷史上 不同時期產生了不同的區位理論,如農業經濟時代有J.H. Thunen 的農業區位理論,

工業經濟時代有A. Weber 的工業區位理論和 A. Lösch 的市場區位理論。這些理論所 關注的事件是不同的,但是其核心思想只有兩個:一是人類活動的空間選擇,一是空 間內人類活動的有機組合。人們在從事某一經濟活動時,就是根據其所處的區位條件 及區位因數而進行的。居住選擇也有其空間區位因素,如人口、經濟、政治、文化、

交通、資訊等等。

科學園區的設立在國外已引發工作-居住的不均衡,由於科學園區發展過於快 速,成為大型的就業中心而吸引外來人口,短時間內造成人口的大量增加,區域內無 法提供適當住所,使大量的就業人口朝鄰近地區尋求合適的居住地點,因而導致區域 之間工作-居住不均衡(沈道剛, 2002)。而工作均衡-居住均衡意指「在一特定空間

(17)

美國矽谷(Silicon Valley)從早期發展至今,高科技產業已擴散至整個舊金山灣 區,受到當地主要就業城過於集中、就業人口的快速增加及住宅供給不均衡,而使當 地陸續出現住宅郊區化、土地飆漲及交通壅塞等問題(Cervero and Wu,1998)。

Ravenstein(1889)認為人口變遷受到推的因素及拉的因素影響,推的因素促使人口 移出該地區,而拉的因素則可吸引人口搬遷至該地區。園區空間結構之變遷若以推拉 理論加以解釋,亦可發現在人口或是產業移入地區具有某種拉力,而產業及人口移出 區具有推力,在此兩種力量之交互作用下,空間結構產生不斷之變遷,亦造成都市中 工作及定住空間的分化。同樣地,工作及定住空間彼此也有推-拉關係存在,當工作 的地點決定之後,會影響人在定住空間上之選擇,促使選擇離工作空間較近之地點居 住,以節省通勤時間;而定住空間決定之後,亦可能對於工作空間上之選擇產生相對 之影響。換言之,工作空間及定住空間的選擇上存在著抵換效果的關係,而在這之中 工作通勤扮演重要的角色。

過去的研究探討高科技人員定住空間的選擇大多著墨於住宅需求層面之區域環 境、基地環境與建築環境(林淑萍 等, 2003;黃若帆, 2003;沈道剛, 2002;洪芳傑, 2000;莊錦爐, 1998;張瑋寧, 1996),這些研究大抵是以1990 年代的科技人員為對象,

並以住宅本體特性為主要變數,因此在指標設計上多以區位、坪數、建築型態、格局、

單價及總價來進行調查,顯示科技人員居住的生活型態偏好。調查結果大都顯示出新 竹科學園區的員工與新竹地區民眾的基本屬性有顯著差異,園區員工在教育程度、所 得水準上皆高於新竹地區的民眾。

這些學者從不同的時間軸向發展審視科學園區之定住空間發展,像是在時間橫軸 上,洪芳傑(2000)採因子分析法從區域環境、基地環境與建築環境,探討科學園區 科技人員對於住宅區位的選擇因素考量,研究中發現科技人員對於基地環境的治安情 形、環境狀況、公共設施可及性最為重視,其次為區域環境的交通品質水準、公共設 施水準、教育水準與房價高低,最後才是建築環境因素。這顯示出園區員工對於住宅 的選擇上較多還是以定住區位為優先考量,而對建築環境之重視程度較一般民眾低。

沈道剛(2002)的研究中顯示,在高薪資的特性下園區員工對於定住區位選擇時考量 通勤之主要因素,以通勤所需距離、時間為主,而不受交通工具之影響。

而在時間的縱軸發展上,胡太山和解鴻年(2004)以家戶生命週期的觀點,透過 問卷調查方式分析園區員工從隻身闖蕩到成家立業三個時期定住區位、住宅類型的變 遷過程,其分析結果顯示園區員工受到薪資所得及家庭結構影響,初期住所選擇以鄰 近工作地點為主要考量,到了中、末期家庭結構改變則是以子女就學、鄰近公共設施 完善與日常生活機能佳為首要考慮因素。而在定住區位的空間演化上則有明顯地郊區 化現象產生,並且有持續向外擴張的趨勢。

科學園區不斷轉型的過程中,對地方社經空間發展所造成的影響,無論從時間的 橫軸及縱軸上,都能瞭解園區發展過程中一些空間面上的影響因素為何,尤其胡太山 和解鴻年(2004)更是結合新竹地區人口分佈的圖層套疊,演繹分析園區員工定住區

(18)

位與新竹地區人口演化之間的相關性,然而其在員工家戶生命週期的分析上仍屬初始 階段,尚有許多一般家庭生命週期的議題如戶長年齡、住宅需求現況與環境品質等有 待進一步探究(陳淑美、張金鶚, 2002)。

第四節 國內關於台南科學園區之現況研究

1980 年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立更進一步確立的台灣高科技工業化的發展軌跡。新竹 科學園區為台灣科技化發展的第一階段成功的扮演了觸媒的角色,然而為了持續提供 台灣高科技產業擴展之需求,同時帶動南部地區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政策方針下,設置 了第二個科學園區-台南科學工業園區。

郭俊麟(2000)評析南科定案前後,著眼於現今台灣第二期的高科技發展階段來 思考。如今高科技的地域形成不再是從無到有,地方政府的參與以及私部門的作用乃 是現今中央重大建設計畫所皆需要考量的。在台灣第二階段的科技發展下,地方受高 科技的氛圍所相連的節點往往也是地方的都會中心。科學園區與地方資源的關係,向 來是學界、乃至於一般大眾相當關心的主題。邱程瑋(2002)從產業群聚理論出發,

導出群聚分析的觀念,並以群聚分析中的基礎資源分析及產業資源分析針對台南地區 及台南科學園區進行檢視。研究發現,由於基礎資源較易複製,因此產業資源便成為 建構產業群聚特色的優勢要件。從需求面來說,歸納出台南地區有五成以上的製造業 集中在台南都會區,並有官田、新營等次核心;而食品、紡織、塑膠、金屬零組件等 是台南地區主要產業群聚。就供給面而言,台南科學園區目前有積體電路、光電、通 訊、生物技術等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但其主要關聯產業在台南地區之發展基礎薄 弱。園區內外的差異相當明顯,未來如何相輔相成,是台南科學園區長期發展所面臨 的課題。

而南科委託研究計畫彙整了國內學術與研發單位,提供園區廠商欲進行研發或需 要協助,該研究意建議南科改善園區內外生活機能與基礎設施。相關南科委託研究計 畫目的、成果與建議重點彙整如表2-2-1

表 2-4-1 南科近期委託研究計畫

時間 計畫名稱 研究目的 研究成果 後續建議

1999

台 南 科 學 工 業 園 區 及 鄰 近 地 區 跨 世 紀 發 展 人力工區分析之研究

瞭解園區人力供需概 況與預測

5 年內人力供給無虞,15 年後電子、電機缺3 萬人,

但可由技職體系與竹科人 才引入補足

結合相關人才培訓機構加 強人才培訓,提升員工素 質與提供再教育管道

2000

台 南 園 區 產 業 資 源 投 入 產 出 與 發 展 政 策 略 研究

瞭解產業IO 關聯與策 略分析

IO 益本效率分析;發展策 略研議

規劃長期策略規劃;積極 改善生活機能、交通;發 展策略產業

2001 南 部 地 區 高 科 技 產 業 研發資源調查研究

瞭解六大產業研發資 源之所在

彙整研發單位、人員專長 等資訊

設立共同研發機構;提升 交通、生活機能以吸引廠 商進駐

2002 台 南 科 學 園 區 產 業 發 展需求調查與規劃

瞭解生活、生產、人

力流通之供需概況, 提出具體生產、生活與人 力流通供需資訊的彙整

(19)

-2.00 -1.00 0.00 1.00 2.00 3.00 4.00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台北市 基隆市 新竹市 台北縣 桃園縣 新竹縣 宜蘭縣

第三章 竹科與南科周邊地區 社會經濟結構的變遷

科學園區被視為「成長極」(Growth Pole)來進行開發投資,促使產業結構升級 與工商業的成長,而相關論述中較缺乏針對園區對地方性空間型態與結構的探討內 容,因此基於園區對其鄰近地區的空間結構影響的探究動機,分析周邊人口、居住及 交通路網,來思考以空間為主的歷程性研究範疇。

第一節 人口發展變遷

一、區域人口分析

統計1986 到 2004 年台灣地區、北部區域及新竹地區的人口資料(表)。台灣地 區自1986 年的 1,945 萬人緩增至 2004 年的 2,261 萬人,總成長率為 16.24%,18 年間 平均年成長率為0.90%,而北部區域(台北縣市、宜蘭縣、基隆市、桃園縣及新竹縣 市)的人口數則由1986 年的 800 萬人增至 2004 年的 989 萬,總成長率為 23.62%,

高出台灣整體至為明顯,且在 1996、1997 年時成長率有明顯提高的情形。若就台北 縣、桃園縣及新竹縣市人口成長情況觀之,則四縣市均高出北部區域許多,且幾乎各 縣每年的人口成長率都高過於臺灣地區該年的人口成長率,可見其人口集中北部區域 的情形及其快速增加的現象在這段期間特別明顯。將各縣市歷年人口成長率、人口自 然增加率與社會增加率的變化畫成曲線圖(圖 3-1-1、3-1-2、3-1-3)進行比較,即可 進一步看出,各縣市的人口自然增加率皆同步緩慢持續下降,而人口成長率的變化曲 線與社會增加率的變化曲線走勢相當一致,尤其是台北市、台北縣最為明顯。由此可 見,主導北部區域人口成長的主因應是「社會增加」。

圖3-1-1 北部區域各縣市歷年人口成長率

(20)

在 1987 年以前,北部區域中台北縣、桃園縣人口成長最為顯著,而新竹縣市人 口成長則相對低於整個台灣地區;但到了 1987 年以後新竹市人口成長開始持續超越 台灣地區,甚至是整個北部區域,而新竹縣則是隨後四年才開始超越。隨著台北市所 佔的人口比例逐年下降向周圍郊區遷移,使得台北縣、桃園縣人口成長更為顯著。其 中,台北縣人口為持續穩定的成長,桃園縣人口則成長快速,尤其在民國1995-97 年 間最為明顯,雖然在2001 年之後,成長率有漸趨緩和的情形,但其由 1986 年至 2004 年間之總成長率仍高達42.31%,為北部區域之中最高者。

圖3-1-3 北部區域各縣市歷年人口社會增加率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0.50 1.00 1.50 2.00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台北市 基隆市 新竹市 台北縣 桃園縣 新竹縣 宜蘭縣 0.00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台北市 基隆市 新竹市 台北縣 桃園縣 新竹縣 宜蘭縣

圖3-1-2 北部區域各縣市歷年人口自然增加率

(21)

表 3-1-1 台灣、北部區域、新竹地區人口成長比較表 單位%

地區 年度項目 1986 1991 1996 2001 2002 2003 2004 1986-04 平均成長率 人口總成長率 1.11 1.00 0.78 0.56 0.51 0.36 0.36 0.85 自然增加率 1.10 1.05 0.95 0.59 0.53 0.43 0.36 0.88 台灣地區

社會增加率 -0.08 -0.06 -0.17 -0.04 -0.02 -0.06 0.00 -0.03 人口總成長率 1.91 1.18 0.95 0.77 0.82 0.62 0.70 1.16 自然增加率 1.14 1.13 1.00 0.66 0.59 0.49 0.44 0.94 北部區域

社會增加率 0.77 0.05 -0.05 0.12 0.23 0.13 0.26 0.27 人口總成長率 2.66 -0.06 -1.05 -0.48 0.31 -0.56 -0.18 0.23 自然增加率 1.04 0.95 0.84 0.52 0.46 0.36 0.31 0.80 台北市

社會增加率 1.60 -1.01 -1.89 -1.00 -0.15 -0.92 -0.49 -0.57 人口總成長率 -0.54 0.84 1.46 0.65 0.12 0.20 0.02 0.60 自然增加率 0.93 1.03 0.91 0.42 0.34 0.23 0.16 0.77 基隆市

社會增加率 -1.47 -0.19 0.55 0.23 -0.21 -0.02 -0.14 -0.18 人口總成長率 0.68 1.37 1.66 1.31 1.46 1.08 1.05 1.27 自然增加率 1.03 1.16 1.04 0.77 0.80 0.67 0.71 0.98 新竹市

社會增加率 -0.35 0.21 0.62 0.54 0.66 0.41 0.35 0.29 人口總成長率 2.36 1.92 1.49 1.18 0.86 0.96 0.85 1.70 自然增加率 1.26 1.24 1.02 0.67 0.59 0.50 0.46 0.99 台北縣

社會增加率 1.10 0.68 0.47 0.51 0.27 0.46 0.40 0.71 人口總成長率 1.72 2.19 2.99 1.74 1.67 1.63 1.68 2.24 自然增加率 1.18 1.21 1.21 0.85 0.77 0.66 0.58 1.08 桃園縣

社會增加率 0.54 0.98 1.78 0.89 0.90 0.97 1.10 1.16 人口總成長率 0.12 1.31 1.54 1.49 1.42 1.45 0.72 1.22 自然增加率 1.24 1.32 1.25 0.88 0.85 0.72 0.65 1.13 新竹縣

社會增加率 -1.12 -0.01 0.29 0.60 0.57 0.72 1.07 0.15 人口總成長率 -0.35 0.62 0.02 0.13 -0.36 -0.18 -0.22 0.14 自然增加率 1.08 1.09 0.95 0.50 0.39 0.34 0.27 0.84 宜蘭縣

社會增加率 -1.43 -0.47 -0.93 -0.37 -0.75 -0.52 -0.49 -0.70 資料來源:1.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1986-04) 2.本研究整理

人文區位學家 Hawley 所提的人文區位學觀點中的營生組織、生命循環觀和地位 持續觀(熊瑞梅, 1988),可以用來解釋北部區域人口變遷現象。都市化較高或人口 規模較大的都市,就業機會與工資所得獲得較高,營生組織與活動比較具有吸引力。

台北市自1951 年開始,淨遷移率幾乎是全台第一(謝高橋, 1981),人口不斷往台北 市移入;但是從 1988 年以後便開始呈現持續移出的現象,台北縣、桃園縣、新竹市 有許多人口都由台北市移入(普查結果提要, 2000;戴安蕙, 2003),人口的消長有如

(22)

生命循環一般。而台北市也出現核心都市的擴散效應,人口移出遠大於遷入,郊區化 的現象愈來愈明顯,有可能是台北市社會地位較高的人口,往鄰近的外縣市遷移,如 同地位持續論的觀點,藉由離開老舊的內環郊區,持續其區位系統地位。

二、竹科周邊地區人口發展變遷

(一)地區人口總量變化

新竹地區受到區域內地形以湖口臺地、新竹平原及丘陵地帶為主的影響,新竹地 區主要的發展以現今的新竹市北區、新豐、湖口等位於臺地、平原的市鎮,為較早發 展之區域,而周圍的寶山、峨眉、尖石、五峰等城鎮則因受山地地形限制,導致整體 的發展相對緩慢。因此,主要人口分佈於新竹市的東區、北區、香山區,以及新竹縣 竹北、竹東、湖口、新豐,占新竹地區總面積僅有20.18%,然而占總人口比率達 82.74

%(新竹縣、市統計要覽, 2004)。

從1990 年以來,新竹地區的人口成長並沒有太大的變遷,大多維持在每年 1%左 右,並且低於台灣地區和北部區域。就新竹都會區之中心都市新竹市而言,人口成長 率介於0.62~1.77%之間(表 3-1-2),新竹市於1982 年脫離新竹縣升格為省轄市,當 時人口約28.8 萬人,歷經十餘年之發展歷程,新竹科學園區蓬勃發展創造數萬就業機 會,並吸引外來就業人口進住,新竹市增加了4.9 萬多人。在此時期竹北、竹東、竹 南和頭份人口聚集主要鄉鎮,與次級城市湖口和新豐在人口規模排序上差異不大。

然而,直到 1990 年以後開始發生轉變,新竹市周邊地區之竹北、湖口、新豐、

寶山與香山人口平均成長率約達 2.5%,其中新竹市人口成長最迅速的地區是香山 區,尤其1990-04 這十五年間,人口成長率都在 2.25%左右,發展相當快速。而新竹 縣則是以竹北市人口成長最為快速,人口成長率一直維持在 3.55%以上,這是由於 1982 年新竹市升格後,新竹縣治所在地移至竹北,使竹北市成為行政中心所致,良 好而便利的居住環境,吸引新竹科學園區及湖口工業區等新移民移入的關係。

總體而言,新竹市的成長1990 年前較為快速,一般也都維持在 1.4%以上。然而 到了1990 年以後,新竹市的人口總成長率雖維持正值的成長率,由歷年資料(1990-94 年)顯示人口成長速度已趨緩,探究其人口成長趨緩原因受到母都市(東區、北區)

趨於飽和之影響人口減緩,人口居住有逐漸由新竹市往新竹縣擴散的趨勢。

(23)

表 3-1-2 新竹都會區各鄉鎮人口成長率(1975-04)

1975-79 1980-84 1985-89 1990-94 1995-99 2000-04 新竹市 1.42 1.48 1.43 1.16 1.37 1.34

東區 - - - 0.71 1.34 1.51

北區 - - - 0.52 0.67 1.11

香山區 - - - 2.53 2.98 1.35

新竹縣 0.28 0.34 0.31 1.54 1.57 1.50 竹北市 2.34 1.63 1.61 3.00 3.40 3.73 竹東鎮 1.41 1.01 0.66 1.44 1.43 1.65 新埔鎮 -0.31 0.21 0.06 0.51 -0.01 -0.18 關西鎮 -2.00 -1.78 -1.28 -0.10 -0.46 0.28 湖口鄉 1.60 1.69 1.01 2.63 2.21 1.61 新豐鄉 2.00 1.88 1.29 2.44 2.58 1.41 芎林鄉 -0.24 -0.08 -0.39 0.82 1.82 0.18 橫山鄉 -2.63 -2.32 -2.20 -0.52 -0.73 -0.55 北埔鄉 -2.39 -0.88 -1.37 0.38 -0.47 -0.12 寶山鄉 -2.85 -3.04 -1.23 2.56 2.49 0.48 峨眉鄉 -3.97 -2.68 -1.22 -0.54 -1.01 -0.87 尖石鄉 0.03 0.04 0.73 -1.75 -0.60 -0.00 五峰鄉 0.01 -0.91 -1.79 1.20 -0.83 -0.83 竹南鎮 2.75 1.95 1.04 1.28 1.04 1.03 頭份鎮 1.99 2.02 1.34 1.44 1.25 0.96 資料來源:新竹市、新竹縣與苗栗縣統計要覽(1975-04)

註:1990 年前新竹市之行政區尚未劃分為東區、北區與香山區

(二)地區人口與家戶結構

由於台灣地區從 1960 年代開始生育率明顯下降,同時醫療衛生的進步提升了人 民的預期壽命,引發快速的人口轉型;加上工業化與都市化所帶來的居住型態改變,

使得台灣地區呈現出人口老化與少子化,以及家庭多元型態的現象。

就北部區域之戶量而言,在1988~2004 年間每戶平均減少 0.055 人,同期間新竹 市每戶則減少0.069 人,新竹縣為 0.068 人,台南市為 0.062 人,台南縣則為 0.061 人,

其原因大部份的人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方式,而生小孩的意願也越來越薄弱,再加上 園區座落於附近,可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故吸引不少的就業人口,而其家庭結構皆 為家庭單純化、或小家庭,故造成當地人口總量增加,戶量減少7,社會增加率的提升,

以及扶養率逐年地降低,這即是都市化及工業化的表象。

7 平均一對夫婦生 1~2 個小孩。

(24)

表 3-1-3 新竹縣市與台灣主要縣市人口及家戶結構趨勢比較

人口總數(千人) 戶量 扶養比例(%) 社會增加率(%)

地區

1998 2000 2002 1998 2000 2002 1998 2000 2002 1998 2000 2002 新竹市 356 368 379 3.4 3.3 3.2 46.5 45.4 45.3 0.51 0.85 0.66 新竹縣 428 440 453 3.9 3.8 3.7 50.4 50.3 50.5 0.55 0.24 0.57 基隆市 382 388 391 3.1 3.0 2.9 41.9 41.4 41.0 0.14 0.13 -0.21 台北市 2640 2646 2641 3.0 2.9 2.9 41.9 41.5 40.9 0.90 -0.59 -0.15 台北縣 3459 3568 3641 3.3 3.1 3.0 40.0 38.0 36.8 0.40 0.77 0.27 北

桃園縣 1651 1733 1793 3.5 3.4 3.3 47.3 45.9 44.8 1.31 1.33 0.89 台中市 918 966 997 3.2 3.1 3.1 44.3 43.5 42.6 0.89 1.66 0.63 中

部 台中縣 1468 1494 1511 3.9 3.8 3.7 45.1 43.5 42.5 0.54 -0.08 -0.06 台南市 722 735 745 3.3 3.2 3.1 41.1 39.9 39.3 0.05 0.25 0.18 台南縣 1100 1108 1108 3.5 3.4 3.3 44.4 43.9 43.2 -0.13 -0.44 -0.31 高雄市 1462 1491 1510 3.1 3.0 2.9 38.3 37.5 37.1 1.21 0.29 0.60 南

高雄縣 1227 1235 1233 3.4 3.3 3.2 40.7 39.7 39.0 -0.64 -0.44 -0.76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網站【重要經社指標━台灣地區各縣市重要指標】

表 3-1-4 歷年北部區域與新竹市、台南市戶量比較分析表 單位:人/戶 年度 北部區域 新竹市 新竹縣 台南市 台南縣

1988 3.89 4.27 4.70 4.08 4.26 89 3.83 4.21 4.79 3.99 4.18 90 3.78 4.15 4.70 3.90 4.10 91 3.73 4.08 4.63 3.82 4.05 92 3.68 4.03 4.55 3.57 3.98 93 3.62 3.91 4.45 3.64 3.92 94 3.56 3.81 4.33 3.55 3.92 95 3.48 3.65 4.23 3.47 3.73 96 3.39 3.57 4.12 3.39 3.64 97 3.33 3.48 4.02 3.35 3.57 98 3.38 3.40 3.94 3.29 3.51 99 3.22 3.32 3.86 3.24 3.45 2000 3.18 3.28 3.79 3.21 3.40 01 3.10 3.24 3.74 3.14 3.37 02 3.06 3.19 3.64 3.09 3.33 03 3.01 3.16 3.61 3.09 3.29 資料來源:新竹、台南(縣、市)統計要覽

(三)園區發展與就業員工空間分佈

新竹科學園區吸納了許多外來人口,其分佈狀況可從表4-1 瞭解。在伴隨著科學

(25)

就業者除大規模遷移至新竹地區居住外,傾向選擇通勤者也漸增多。至 2003 年,此 期間適逢科技產業的景氣低迷,員工數起伏變化將近有15%,但就業者選擇居住地明 顯趨於位在苗栗及竹南頭份地區。其次,在胡太山等人的「新竹科學園區周邊地區社 區發展變遷之調查研究」著作中,提及園區其旅次分佈情況以新竹市東區 36%為最 多,其次為竹東鎮、新竹市北區,這顯示園區影響所及以新竹市東區、北區與新竹縣 竹東、竹北、寶山為其員工主要分佈據點,且與交通基礎設施之可及性提升有一致關 係。

表 3-1-5 新竹科學園區就業員工居住分佈表 單位:人 1990 年 1997 年 2000 年 2001 年 2002 年 2003 年 設籍員工 設籍員工 居住員工 設籍員工 居住員工 居住員工 居住員工 居住員工 新竹市 2690 18211 24442 24444 35395 31140 32650 34787 新竹縣 2107 15136 15673 20999 22687 20409 21459 22450 苗栗縣 --- --- --- --- 6278 8489 9283 10167a 其他縣市 2300 22470 15702 55206 36289 30008 33531 36677

合計 7097 55817 55817 100649 100649 90046 96923 104081 註:a.主要為苗栗縣之竹南、頭份、後龍等地

資料來源: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04

(四)地區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具有智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能力的 人們總和,它包括數量和品質兩個方面的內涵。同其他資源一樣,人力資源也是一種 社會財富,是現代化建設中極為重要的生產要素。人力資源作為居於主體地位的能動 性資源,能夠推動物質資源,主動適應物質資源,使國民經濟資源得到較好的利用。

對於國民經濟總體而言,人力資源的數量和品質必須同物質資源的數量和品質保持適 當的比例關係。人力資源是活的資源,不僅有認識其他資源的能力,也有開發自我的 願望和動機。因此,像其他資源可以被人們認識並開發利用、轉化為資本一樣,人力 資源也可以作為被開發的物件,從而轉化為人力資本。

從人力資源的科學文化素質來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人類認識和改造自 然界的有利武器。先進的科學技術由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質的人發明創造, 再由具 有一定科學文化素質的勞動者去掌握和運用到生產實踐中。高水準科學文化素質的人 力資源可以將知識形態的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從而推動經濟發展。

近20 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不僅是依賴於對各種經濟要素投入的增加, 更要 歸功於市場意識的推廣和有效組合經濟要素的“創新”。根據新竹縣市統計要覽,自 1981 年至 1996 年間,新竹縣市在人口教育程度上,專科以上人口比例僅增加了 3.05

%,此一地方特性使得園區廠商所倚賴地區專科及大學程度以上的勞力來源顯得相當 短缺,亦促使專科以上外來人口的快速持續引入。

(26)

表 3-1-6 新竹縣市與台灣主要縣市人力資源趨勢比較

勞動力參與率(﹪)就業者教育程度━

大專及以上(﹪)

就業者教育程度━

高中職(﹪)

25-44 歲之失業率

(﹪)

1998 2000 2002 1998 2000 2002 1998 2000 2002 1998 2000 2002 新竹市 60.2 62.1 58.9 31.1 33.6 39.7 33.7 34.2 34.0 2.1 2.3 4.7 新竹縣 62.2 60.0 58.6 22.8 26.5 29.9 39.0 40.7 42.1 1.5 1.4 3.6 基隆市 57.1 56.6 55.1 22.8 24.6 28.0 40.8 43.0 43.4 3.2 3.2 4.7 台北市 56.2 56.4 55.8 47.3 51.3 56.0 32.2 32.2 31.5 2.6 2.7 4.8 台北縣 58.9 58.5 58.6 24.9 27.4 30.3 35.5 36.2 37.1 2.1 2.5 4.9 北

桃園縣 57.3 57.9 58.3 23.3 24.8 27.2 39.5 39.7 41.2 1.7 1.8 4.2 台中市 58.2 58.3 56.7 36.3 39.7 43.4 36.0 37.0 37.9 2.3 3.0 5.0 中

部 台中縣 60.1 60.1 59.1 19.4 21.0 23.4 38.1 39.2 39.3 2.0 2.7 4.5 台南市 60.1 58.7 58.4 31.7 33.2 37.5 32.0 33.9 34.1 3.3 3.7 4.6 台南縣 60.6 58.2 59.1 17.1 13.9 21.7 30.5 19.9 31.2 2.6 2.9 4.7 高雄市 54.6 54.8 55.1 30.4 34.9 38.1 39.3 39.5 41.3 2.8 3.7 5.4 南

高雄縣 59.3 60.0 59.1 17.7 18.6 21.3 37.2 38.2 38.9 2.8 3.4 5.4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網站【重要經社指標━台灣地區各縣市重要指標】

二、南科周邊地區人口發展變遷

瞭解竹科周邊地區人口發展變遷後,緊接著需分析南科周邊地區人口發展變遷以 作為比較人口發展狀況。由於南科成立時間晚了竹科 20 年,在發展策略上,幾乎以 參考竹科發展成功為案例,且在南科發展快速中,更是需要確定南科的發展是正面反 應,還是負面的影響。

(一)地區人口總量變化

自1999 年 7 月園區開始運作來,就業人口從 610 人增加至 21,374 人,與當時預 測值(2003 年,21,000 人)成長了 374 人。在 2001 年時,因世界性經濟不景氣,就 業人口只達9498 人,園區事業投資進度亦受影響,勞動人口數成長緩慢;2002 年度 經濟景氣雖仍低迷,但園區適用勞工安全衛生法之勞動人口數仍維持穩定成長,2002 年12 月達 14,911 人,2003 年度下半年景氣復甦顯著,園區適用勞工安全衛生法之勞 動人口大幅成長,2003 年 12 月達 21,374 人,幾乎達成 2003 年初預估的上限(20,394 人)。鑒於2003 年下半年園區就業人口成長趨勢變快,因此園區事業勞動人數成長曲 線資料已回歸,預測 2004 年底台南園區適用勞工安全衛生法之營造業以外勞動人口 數95%信賴區間約為 32,000~35,000 間(R2= 0.966)。

台南縣市是台灣傳統的農工大鎮,商業與服務業極不發達,自園區座落後,南部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major qualitative benefits identified include: (1) increase of the firms intellectual assets—during the process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all participants

This research is to integrate PID type fuzzy controller with the Dynamic Sliding Mode Control (DSMC) to make the system more robust to the dead-band as well as the hysteresis

This paper integrates the mechatronics such as: a balance with stylus probe, force actuator, LVT, LVDT, load cell, personal computer, as well as XYZ-stages into a contact-

This project integrates class storage, order batching and routing to do the best planning, and try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routing policy of the Particle Swarm

由於本計畫之主要目的在於依據 ITeS 傳遞模式建構 IPTV 之服務品質評估量表,並藉由決

As for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astal area in Hisn-Chu City, the coefficients of every objective function are derived, and the objective functions of

Subsequently, the relationship study about quality management culture, quality consciousness, service behavior and two type performances (subjective performance and relative

Ogus, A.,2001, Regulatory Institutions and Structure, working paper No.4, Centre on Regulation and Competition, Institute for Development Policy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