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 108 課綱的觀點看 107 學測試題—數學 單維彰.民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從 108 課綱的觀點看 107 學測試題—數學 單維彰.民國"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 108 課綱的觀點看 107 學測試題—數學

單維彰.民國 107 年 1 月 31 日

前言

為了參加今 (107) 年的數學科學測試題答案討論會議,我在試題公佈之後就立 即將整份試卷仔細做了一遍,頗有心得,而後在討論會議裡又聽到一些高見。就 解題而言,這份試卷無甚爭議,但是很值得利用這份試卷的題目,作為闡述 108 課綱(特別是所謂的素養評量)的具體範例1:正例和反例皆有。因此寫成本文,

就教於數學教育同仁。請讀者留意,以下僅為個人意見,很希望電子報也會呈現 其他觀點,供大家比較與思考。

作者 (2017) 曾在本報分享過〈素養評量芻議〉(以下簡稱〈芻議〉),本文 討論試題的立場並無改變。在〈芻議〉提出的最主要理念,是認為

素養評量是素養導向之課程的學習成效評量

所以,在素養導向之課程(教材與教法)實踐之前,固然可以探索素養評量,但 實不宜太早定論。承此理念,本文亦非定論,僅以 107 年學測的試題作為〈芻議〉

之各項議題的實例。為此目的,簡略回顧〈芻議〉在技術上的議題包括

 題組式命題:雖不符合現行學測的體例,但有些複選題可以考慮改成題 組形式;

 允許使用計算機之後,對評量與命題的影響。

而在觀念上則主張數學素養亦可分為

 內容向度:即張鎮華 (2017) 所謂「紮實的數學知識,也是素養」,根據 學習者的需求而分成支持終身學習所需的內容,以及預備下一階段學習 所需的內容,後者又簡稱為「學科內容」;

 表現向度:根據李國偉等人 (2013)「國民數學素養」的簡要描述,特別 列出六個關鍵詞的進一步闡述。

本文所列的題號,都來自民國 107 年的學測數學試卷。為節省篇幅,不複製 於文內。請讀者從以下網址取得試題檔案:http://www.ceec.edu.tw/AbilityExam  /AbilityExamPaper/107SAT_Paper/03‐107 學測數學試卷定稿.pdf。 

第 1 題:素養內容與表現

作者認為此題所需的數學知識屬素養內容,學生表現出模擬或預測的能力。此題 的評量目標是 108 課綱最在意的主題之一:空間概念。有些同仁認為此題不利於 社會組同學,作者不能苟同。此題的概念,應屬一般人都能在生活經驗中有所體 會也經常有機會遇到實例的基本概念,如果社會組(或文組)學生感到困難,可        

1  本文所謂的「課綱」或「108 課綱」,都是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數學領域課程綱要(草案)。 

(2)

能是課程與教學的偏誤所致。這是「素養課程」所要調整的情況之一。

在課程綱要《說明手冊》(國家教育研究院,2017)的高中階段,有提出使 用直角板作為教法線性質、三垂線定理的教學斟酌或釋例。如果教師按此精神而 使學生有機會親手操作實體教具而體驗空間概念,並在教學過程中隨時連結生活 中的空間經驗,此題應是所有學生應該具備的空間概念,而此題也就可以視為素 養導向課程的學習成效評量。

作者本來建議在 10 年級或 11B 課程裡安排「旋轉體」主題,後來考量教學 時數而未被採納。教師仍可在教學中善用旋轉體。製陶工藝的傳統「轆轤」是旋 轉體的具體例證,經由旋轉而製造的器物,也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果學生能以 數學的「思維方式」(素養的表現向度之一)來「辨識」旋轉體,則想必能夠輕 鬆面對此題了。

第 2 題:素養內容與表現

此題的機率知識應屬素養內容,而獲得概數的能力表現則可以是數學溝通,也可 以認作使用工具估算,只是此題不允許使用計算機,而需要運用一個「常識」: 21010241000,再運用指數律做簡單的心算。此題的數學答案是(1 / 5) ,但10 這不是一般人溝通方式,而且不容易產生數感(全部答對的機率大約是多少)。 有人表示此題要用 log 做估計值,這樣做固然可以,但是顯得缺乏素養。作者認 為,理想的素養教學成效,是學生從高中畢業多年之後,還能做以下估算:

10 10

7

10 10

1 2 1024 1000 5 10 10 10 10

      

   

   

如前述,此題或許可以禁用計算機。如果能改成題組,把機率部分和估算部 分拆開,更能分辨學生的素養層次。甚至將概數改成手寫,交由學生判斷該用怎 樣的概數來呈現結果?則更能評量學生的溝通能力;但是如此則可能引起「沒有 標準答案」的激辯,所以不宜用在全國性的大型考試。

第 3 題:素養內容與表現

此題的評量目標,可視為數學思維方式的表現。至於其知識內容,作者不希望將 其標示為排列組合,而是基本的乘法原理。理想的數學素養,是學生從高中畢業 多年之後,仍具備以數學方式思考此型問題的能力。具體地說,學生不一定要立 刻套公式而設定機率的分母(樣本空間元素個數)為(C27 2) ,而希望她/他能沉吟 片刻之後「辨識」出來:員工甲的休假日可以任意設定,所以不妨假設是週日和 週一。然後,不論採用正面或反面的思考策略,只要考慮員工乙即可。而且,能 使用組合數 Ckn  固然可喜,即便忘了,也能經由系統性地列舉而解決問題。

有人認為此題的文字敘述欠精確,因為沒有寫「至少」或「恰有」之類的限 定詞。作者卻支持原本的提問方式:「發生兩人在同一天休假」,因為這是一般人 的口語,而且這個句子也足夠清晰,並無混淆之處。數學的素養命題,在邏輯精 確之餘,也應該適度地靠近自然語言,而不必總是用術語來包裝。這也是作者經

(3)

常呼籲的「講人話」。所以,此題還兼具閱讀素養的評量效果。

如果允許使用計算機,此題不妨要學生以準到百分位的百分比作答:52%,

這樣更明白地溝通機率的值。

第 4 題:108 課綱的基本練習

對 108 課綱而言,此題或可視為素養內容,但是它已經變成高一上學期的基本操 作練習,可能就不值得作為大考題目了。學習內容 N-10-4 的目標之一就是搭配 計算機而理解任一正數 a 都是 10 的次方,所以此題等價於

   

10

9 log 2 log 9

10  10

x

 10

用計算機(和指數律)轉換成 90.301x9.54,剩下的步驟就很簡單了。

作者不太願意推薦此題,原因除了它是基本程序練習以外,主要是此題缺乏 可以想像的脈絡。〈芻議〉主張素養評量不一定非有情境不可,但是即便沒有情 境也最好能有合理的實用需求性,就像第 1 題,雖然它沒有「生活」情境(是一 道純數學情境的命題),卻有合理的、可想像的需求性,所以作者滿心地支持第 1 題而不太支持這一題。

第 5 題:學科內容的「解題」典範

此題的評量目標屬於理工學科的預備知識,而且它是「數學即解題」之教學法 (Mathematics as Problem Solving) 的典範。「數學即解題」是美國數學教師協會 NCTM 在 1980 年代提出的標語,大意是用精心設計的問題來引導數學的學習。

雖然數學素養也說 Problem Solving,但是同樣兩個字意欲表達的觀念卻不甚相同:

前者關注的是可以帶領學生深入探索數學之幽雅連結的問題,而後者關注的是可 以帶領學生體會數學之妙用威力的問題。因此,臺灣的數教學者很有智慧地將前 者譯作「解題」而後者譯作「解決問題」。

此題巧妙地連結等差中項、餘弦的和差角公式、廣義同界角三個觀念,讓熟 悉數學這門藝術的人讚賞其美妙,所以說是「解題」的典範。而前述三項觀念的 前兩項,恐怕難以界定為素養內容,僅能確定為理工類組的學科內容。作為一份 提供給全體高中生的數學試卷,作者認為此題的用途是為了鑑別理工類科的考 生。

第 6 題:素養的表現

十二年國教總綱將素養劃分成三個向度:知識,技能與態度。此題在知識和技能 方面,都不屬於高中數學的範疇。所以,這一題倒是可以當作「態度」評量的示 範了;即使面臨陌生的情境,也能根據定義做理性的思維。在此意義之下,作者 推薦此題為素養評量的試題。

此題巧妙地布置了一個「陷阱」:第一週和第三週的成本都是 50(單位略),

單純的學生可能以為售價就應該相同,而誤以為 x 是 120。其實根據定義算出來 的 x 卻超過 120。此題具備教學價值,理由有二:

(1) 直覺固然可貴,但理性的思考有時候可以突破直覺的盲點,這是我們受教育

(4)

以及學習數學的真諦。這是此題提供的「態度」學習機會。

(2) 在答案研討會議上,新北高中的蔡老師指出此題的意義是:物價一旦漲上去 就跌不回來了的道理。這是很有素養的洞察,可以作為跨領域(公民、經濟)

的溝通或寫作題材。

第 7 題:學科內容,題幹需閱讀素養

此題所需的基本知識,其實屬於國中階段:等腰三角形的中垂線性質、三角形的 外角性質等等,只是被包裝成平面向量了。由此可見,此題僅是將向量作為溝通 的形式,並未觸及向量的特殊性質(威力)。根據前述觀點,作者雖然可將此題 列為學科內容的試題,卻不推薦它。

此題若能改編為題組,先測驗學生可否「辨識」OA、OB、OC 線段在一圓 內的可能相對位置,或者ABC的可能形狀,則這一個小題可以成為素養評量,

就連 11B 的學生都該習得此種素養。

有些學生說他/她讀不懂「內接於」這樣的「倒裝句」。但是作者支持原本的 題幹措辭,認為「ABC內接於圓心為 O 之單位圓」是精確而優美的數學語句,

而讀懂它是學生該具備的素養。

第 8 題:素養的表現

這一題所需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比第 6 題還要少,肯定屬於評量數學態度的題目。

但是這一題的文字實在太多了,作者也懷疑它作為一道數學試題的實用性。讓作 者還是推薦它作為素養試題的原因是:它應該是學生最熟悉的情境之一。

我們說不上來解決此題所需的數學工具是什麼?其實就是邏輯而已。邏輯固 然「瀰漫」在整個數學的學習歷程中,但是如果將邏輯作為獨立的學習單元,則 有時候難以拿捏其分寸,而且難以維持學習動機。就好像英語文的教育,已經不 再將「文法」當作獨立的教學單元(在中小學階段)。108 課綱將邏輯設定為一 項學習內容 (N-10-7),以便明訂高中數學所需涵蓋的邏輯課題,但是也指明此學 習內容不應設置獨立章節,而應該搭配數學的具體內容作為實例,在適當的時機 帶出邏輯的教學。此一設計,還需教科書作者及全體教師同仁的理解與支持。

第 9 題:108 課綱之不當試題

108 課綱在 10 年級的多項式教學,比 99 課綱更專注於多項式函數的學習,最終 目標在於徹底了解三次多項式函數圖形的特徵。在此教學目標之下,雖然還是有 多項式的除法原理,以及從它推論的因式定理和餘式定理,但是學習目標是用來 推導綜合除法和關於多項式函數圖形(大域、局部)的辨識與理解,作為接下來 學習微積分的準備。換個角度說,108 課綱的 10 年級多項式課程,不希望延續 過去以多項式為主題的課程,更沒有虛根和根與係數關係;這些課題移到了高三 選修數學甲。

作者明白此題算是「簡單」的,學生的答對率可能列在這份試卷的前矛,但 是並不能因為它在評量上的便利性,而將這一項既不是素養內容(是支持終身學 習的基本數學語言嗎?),也很難被列為學科內容的課題(是大學生普遍需要的

(5)

數學基礎嗎?),放在 10 年級讓所有高中生都非得學習不可。

108 課綱的國中階段刪除了多項式除法的「分離係數法」,而高中階段也沒 有將它補回。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宣示一般次數的多項式除法,不再列於所有高中 生都必須學習的項目。

最後,此題的題幹值得商榷。雖然「多項式 ( )f x 」的確是教科書、教師的 慣用語言,但是這個說法是過於簡化的,在口語上講還情有可原,作為正式文件 的書面語則有待商榷。108 課綱的第一條理念就說數學是一種語言,先把語言釐 清,數學觀念才不至於混淆。題幹的修改方式之一,如「已知 x 的多項式 P 除以

2 1

x  …。令多項式函數 ( )f x  ,試選出…。」 P

第 10 題:學科內容,接近題組與素養評量,題幹之句構不良

此題的評量目標應該是理工學科的預備知識,故列為學科內容的題目。就「解題」

的挑戰程度而言,比第 5 題單純一些,需要連結的數學知識並不太多。此外,就 像第 7 題,雖然以向量入題,但是並未觸及向量的本質,只是以向量符號表達平 面幾何的關係而已;即使不用向量內積,還是可以從畢氏定理而得知ABC為直 角三角形,其中C為直角。

此複選題的選項設計,已經接近題組的想法,具有逐步引導的效果。另一方 面,只要學生精密製圖,已經可以決定選項 (1)、(4)、(5),而當他/她懷疑 (2) 的 時候,希望能想到運用畢氏定理(的逆敘述)。當然,為了運用畢氏定理,學生 需能發揮數學思維,將點 A 設為原點,並能計算兩點之間的距離;其實僅需距 離的平方即可,不必真的算距離。如果用上述方法解決了選項 (2),則 (3) 是更 基礎的素養。如果題目能評量學生是否可以不用向量,也不用行列式,而用上述 基本概念解決此題(題組),則此題可作為素養評量的題目。

提到「精密製圖」,這是 108 課綱大加鼓勵的學習方法與思考方法,也是「運 用工具」的數學素養表現。所以學生用上述方法幫助解題,不僅不應禁止,反而 是素養導向教學的正途。考試時,應該准許學生使用圓規、有刻度的直尺、直角 板、量角器和計算器,甚至允許攜帶方格紙當作計算紙。一名學生從高中畢業多 年之後,還能記得向量內積的機率不高(除非成為理工專業人才),但是還記得 如何運用精密製圖與基本的畢氏定理來解決問題的機率較高。

最後贅言一項忠告:雖然我們是數學老師,還是應該盡量寫出正確而文雅的 書面語,就像第 7 題那樣。此題的「已知…ABC,其中…」是不正確的句構,

還沒有說出已知什麼,就要連接下一句了。「ABC」是為三角形名字,沒有揭 露任何關於它的資訊,所以它不能算是「已知」的受詞。就好像一句話「已知單 維彰,他…」並沒有把話說完,得說例如「已知單維彰超過 50 歲,他…」才算完 成了「已知…」的句構。修改此題題幹的方式之一,如「已知坐標平面上ABC  之AB ( 4, 3)且…。」 

臺灣學生的閱讀能力偏低,造成各種學習、表達、乃至於創造力的障礙,已 經是教育同仁共體的問題;許多數學教師同仁也關心這個議題,而各地皆開始舉 辦數學閱讀(與寫作)的課程或活動。然而,學生最常閱讀的數學文本,無非就

(6)

是教材與試題。如果不在這些日常性的數學閱讀材料上,潛移默化學生的數學閱 讀素養,反而另外增加課程、另外設計活動,並且另外指定課外讀物,豈不是捨 本而逐末了?

第 11 題:學科內容,空間課題學習成效的探針

此題還是屬於為大學理工學科做準備的學科內容。此題有空間中兩平面和一直線,

乍看之下頗為嚇人,但是只要能「鼓起勇氣」讀完選項,應該發現此題幾乎是送 分題,其牽涉的知識與技能皆非常基本,若不是因為需要正式的數學語言(方程 式)來解題,作者會將此題視為素養評量。

正因為此題出乎意料地簡單,作者主張此題的答「錯」率可以當作「有多少 學生放棄空間坐標幾何」的指標。如果相當高,則不僅是高中數學教師的警訊,

更應該作為高中數學教育的警訊:或許這個問題已經不是教材教法的層級能夠解 決的,而必須在課程綱要的層次來處理。作者寫到這裡的時候,還沒有資訊可供 討論,請讀者們一起等待大考中心公佈此題的統計數據吧。

第 12 題:超出 108 課綱

二次曲線的標準式及基本性質,被 108 課綱移到了高三選修數學甲。雖然 11B 的學習內容包含圓錐曲線 (S-11B-2),但重點在於「由平面與圓錐截痕,視覺性 地認識圓錐曲線,及其在自然中的呈現」。雖然《說明手冊》為了溝通的需要而 列出其標準式,但那僅止於素養導向的認識而不含焦點坐標的決定。所以此題超 出 108 課綱的 11 年級範圍。

即使針對 99 課綱,此題太過於倚重記憶和計算,可能也不算是一道大型考 試的好題目。

適當地改造第 1 選項,使得學生可以僅用拋物線的旋轉與平移來辨識焦點位 置,則可能將此題改編為適合 11B 課程的素養試題。

第 A 題:接近素養內容

此題連結直線斜率和常用對數,而作者更希望教師引導學生從更基本的比例關係 來辨識此題的數學內涵。亦即,從以下比例式求解 b,然後ylog 3 即為所求 b

3 : (log 6 log 3) 9 :b

運用直線斜率或比例式的部分,屬於素養內容。如果考生能夠使用計算機求得近 似解,則計算 y 的部分也是素養內容。如果使用對數律來計算 y,則是理工類組 的學科內容。

第 B 題:違背素養精神的情境試題範例

〈芻議〉認為素養試題未必需要情境的包裝,反之,用情境包裝也未必就是素養 試題。此題就是用情境包裝,但是違背素養精神的試題。國教院測驗及評量研究 中心的任宗浩主任,恰好就在演說中以類似此題的情境,當作素養評量的「反例」

(任宗浩,2017)。此題的情境違反常識,在數學概念上沒有價值,也不具備實用

(7)

性。

根據 量梯 牆上 境,

例試 教院 用計 是雲 為 

AB



(1)

(2)

(3)

點,

都是 有吸 照以 態合 以就 第 C 此題 越過 認為 然很 也屬 在 A

。基於同樣 據常識想一 梯子長度的 上嗎?

任宗浩主

,就會合理 試題》定稿 院示範試題 計算機,所 右圖是消 雲梯的基座

 公尺,5 

OA

。一 為測量OA

 25時 若求救者位 尺。試求雲 能使點 P 恰 若雲梯最多 立面的最低 算,單位為 有人說數

,重點是有 是寫實的,許 吸引力的荒 以下第 C、

合情合理,甚 就算沒有情

C 題:素養 題對於「溝通 過這道門檻 為這一部分 很好,但是 屬於素養內

AB 的中垂線

樣的理由,呂 一想,如果已 的道理?更務 主任在演講中 得多。不久 稿文件(國教 題的啟發,我 所有數據皆為 消防雲梯車與 座,線段 OP

30

 。直線

一些問題如下 的距離,消

,點 P 觸碰 位於點 B,根 雲梯該伸長為

恰為點 B?

多僅能旋轉 低和最高高 為公尺。

數學試題的情 有沒有「意義 許多情節荒 荒唐嗎?學生 第 D 題,雖 甚至有點趣 情境也可以被 養內容與表現

通」的需求 檻之後,要知 分屬於素養內 是不能也無妨 容。接下來 線上。最後

呂溪木 (200 已經能夠測 務實地想想 中指出,同 久之後,國教

教院,2018 我想到一些合

為舉例,規 與火災樓房 P 代表雲梯 線 AB 表示火

下。

消防員發現 碰 AB

。試求 根據其樓層 為幾公尺,

轉75,試求 度;所謂「

情境不一定 義」(meanin 荒唐的小說也

生只是行禮 雖然都沒有 趣味,一般人

被考慮為素

求頗高,學生 知道 PAB 是

內容。如果 妨,只要知 來,運用數 後算出等腰直

07) 也反對 測量ABC 想,當梯子的

樣是「梯子 教院公告了 8),裡面示

合理的情境 規定答案一律 房的數學模型

,其長度可 火災樓房的營

現當OP15 求OA。 層位置得知

向火場旋轉

求此雲梯能夠

「高度」從點

定要「真實」

ngful 或者 也能吸引大 禮如儀地不得 有(生活)情

人根據常識 素養試題。

生必須能根 是直角三角

能夠辨識 P 知道 P 越「高 數學的思維方 直角三角形

對「雞兔同籠

,又能獲得 的斜率僅有 子」問題,如 了《素養導 示範了一道消

境問題。以下 律準到1 或 型圖,點 O 可任意伸縮 營救立面,

5公尺且

19 AB 公 轉多少度,

夠到達營救 點 A 向上計

」。作者也認 make sense 大批讀者。可

得不讀題,也 情境,但是 識可以接受該

根據文字而想 角形,其中弦 P 點落在以 高」則三角 方式,將可 形面積的步驟

籠」這一類 得sinEFC 有 3/4 時,它

如果用消防 向「紙筆測 消防雲梯的

下問題都假 或 0.1 公尺。

O

救 計

認為「真實 e)?就好像暢

可是這一題 也不得不解 是題幹描述的

該狀態有實

想像一組變 弦長固定為 以 AB 為直徑 角形面積越大 可斷言 P 的最 驟,則可能

類問題。請讀

,豈有不能 它真的能夠搭 防雲梯救火的 測驗」要素與 的試題。受到 假設學生可以

實」與否並非 暢銷小說未 題的情境,屬 解題而已吧

的(數學)

實用的可能

變動中的關係 為AB5;作

徑的半圓上 大即可,而 最高位置發 能比較遠離素

讀者 能測

搭在 的情 與範 到國 以使

非重 未必

屬於

?對 狀

,所

係。

作者

,當 而這 發生 素養

(8)

內容,而比較接近學科內容。但是整體而言,作者推薦此題為素養評量試題。

第 D 題:接近素養內容

如果此題從一個四邊形出發,要求考生辨識其為長方形,然後問圓 的最大可能 面積,則肯定屬於素養評量。再複雜一點,如果把題幹裡的四條不等式換成四條 直線方程式,並說明 落在這四條直線所圍成的封閉區域內,作者還是會將此題 列為素養試題。可是,目前寫成四條聯立不等式之解區間的命題方式,則稍微超 過了素養一點點,而略微跨進學科內容的範圍了;而且此題可以視為理工商管的 共同學科內容。如果此題的區域改成平行四邊形或梯形,就肯定是自然組的學科 內容了。

第 E 題:提供公式則可列為素養,若使用計算機則必為素養試題

此題決定ABC之頂點位置的部分,可以勉強算是素養內容。運用數學公式計算

cos ACB 的部分,則本來應該屬於理工類組的學科內容,可是因為試題本的第

7 頁提供公式表,讓學生有機會辨識適用的公式並應用之,所以此題可列為素養 試題。 

如果允許使用計算機,則即使不提供公式表,此題也可以視為素養的範疇。

方法之一是:令 D 為 AB 中點,則CDA為直角三角形,其中ACDtan (1 / 2)1 , 而ACB 2 ACD,算出ACB之後再算其 cos,可得 0.6。以上解題思維,僅 需要基本的幾何知識,基本的三角比定義,以及運用工具的能力。這是 108 課綱 的素養導向課程,最希望達成的教育成效。

第 F 題:用方程包裝單純的程序執行,不宜多取

我們數學老師有一種本事,就是將所有數學課題,指對數也好,三角也好,向量 也好,甚至機率統計,全都可以設計成二元一次聯立方程組的問題。這雖然也是 一種數學內部連結,但是就作者的經驗而言,此種連結鮮少表現出各主題的內容 本質,而是換個形式做基本的程序執行而已。如此的命題設計,可謂「為考試而 考試」,偶爾為之在所難免,但是不宜多取。例如此題就屬不宜,放在學測這種 等級的考試,更屬不宜。

有人說這種題目是社會組學生可以拿分的題目,所以有它的價值。作者實難 苟同。社會組並不是只要背誦數學來應付考試就達到學習目標的,而社會組的數 學教育也不僅是讓他/她們能夠在考試得分而已,社會組的學生(特別指商管金 融,也可以包含部分的生醫農牧)確實需要數學,他/她們的需求也該在中學階 段受到重視,否則台灣的經濟發展與人才培育,就總是失衡的。108 課綱的高三 選修數學乙,迥異於以前的數乙,就是在上述理念之下重新設計的。

此題所需的知識與技能,是自然組與社會組共同需要的學科內容。在答案討 論會議上,有教授認為既然只是考矩陣相乘的程序執行,不妨就大方地問 z 的值 即可。作者贊成此議。

(9)

第 G 題:可製圖而得,使用計算機更佳

此題如果僅問BD DC: ,則屬素養試題。求的前述比例之後,要轉化為向量的線 性組合形式,就是理工類組的學科內容了。此題的數據設計恰好形成相似三角形,

但是此題的數學思維應該還是正弦定律比較適當。如果試卷提供了公式,而且可 以使用計算機,則此題換掉數據也是素養試題(僅求線段比)。

如同第 10 題,此題也可以經由精確製圖而測量出線段比。雖然製圖無法精 確到無理數的等級,但是此題僅為簡單整數比,製圖之後應該看得出來。

108 課綱希望將分點公式放在線性組合的脈絡之中教學,可以先理解 OCOAOB

是從 A、B 兩點決定 C 點的方法,再理解在   的特殊情1 況,C 點落在 AB 直線上,如果更特殊而 0 ,  ,則 C 點落在 AB 線段上;1 也可以反過來,從最具體的 C 點落在 AB 線段的狀況出發,推廣到 C 點落在 AB 直線上,再推廣到一般的線性組合意涵。 

        作者本來希望將上述觀念推廣到空間向量,讓學生明白,當 0  , ,  且1

     ,則線性組合 OA1 OBOC

的結果是空間中的ABC。但是經 討論之後,此項目沒有納入課綱。此觀念非常合適用來處理像 105 年學測第 G 題那樣的問題。

第 H 題:若使用計算機則為「素養」好題

雖然命題同仁將此題放在最後,暗示此題最難,但是作者認為此題所需的知識,

屬於素養內容。如同〈芻議〉也寫過的:素養試題無關難易。這份試卷的第一題 和最後一題相映成趣,彷彿替 108 課綱提早宣告「空間概念」的重要性,作者很 喜歡。作者對此題的意見與第 1 題相同:此題的情境應是在生活中經常遭遇的,

譬如摺紙就會遇到,如果學生感到困難,可能是課程與教學的偏誤所致。

但是,稍微美中不足的是,因為不能使用計算機,此題刻意安排 3:4:5 的直 角三角形,一則強烈地暗示幾何解法,二則限制了數據,使得此題與部分學校的 段考試題或習題完全相同;前者提高了解題的難度,而後者降低了測驗學生理解 能力的效度。

如果准許使用計算機,則此題的數據(長方形的邊長)就能任意調整,而除 了使用子母相似的幾何方法解題以外,也不阻攔學生設坐標而用直線方程式的交 點協助解題。

結語

首先,這份試卷相當著重空間概念,首尾兩題恰好都在空間中佈題,似乎是個呼 應。雖然空間思維的試題對考生顯得嚴峻了些,但這個主題也是 108 課綱認為我 國數學教育的弱項之一,有待所有中學數學教育同仁,共同努力來補強它。

其次,這份試卷似乎出現頗多次的對數,但是皆為常用對數,且其技術需求 皆屬基本,這與 108 課綱對待「對數」的看法,完全一致。

第三,試卷內的學科內容,大多屬於理工類組所需的預備知識,相對缺乏商 管財經類組的學科內容。未來的 A 類課程學測,必須更注意理工、商管兩大類

(10)

型的平衡。

第四,在〈芻議〉列舉的關鍵「素養表現」中,此試卷的素養試題僅觸及其 中幾項,還有幾項始終未被觸及。這或許是因為目前的學測試題並未完全地素養 導向,而且我們大家都還沒有開發那些試題的經驗。這是一塊新的園地,有待數 學教育同仁一起開墾。

最後,作者認為此份試卷的整體品質很好,而且多處呼應 108 課綱的設計理 念,在此向匿名的命題同仁致敬與致謝。

參考文獻

任宗浩  (2017)。素養導向學習評量。發表於「分科教材教法專書編輯計畫第一 年度研討會」。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呂溪木  (2007)。民國 75 年之前我國數學課程演變。發表於「吳大猷先生百歲冥 誕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我國近五十年之科學教育發展」研討會。臺北市: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李國偉、黃文璋、楊德清、劉柏宏 (2013)。教育部提昇國民素養實施方案─數學 素養研究計畫結案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數學領域說明手冊(初 稿)。新北市:作者。最新釋出版取自 http://12cur.naer.edu.tw/category/post  /387。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8)。素養導向「紙筆測驗」要素與範例試題。新北市:作 者。取自  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img/67/159548289.pdf 。  張鎮華  (2017)。數學學科知識也是數學素養。高中數學學科中心電子報,123。

取自 http://mathcenter.ck.tp.edu.tw/Resources/ePaper/Default.aspx?id=123。 

單維彰 (2017)。素養評量芻議。高中數學學科中心電子報,124。取自 http://math  center.ck.tp.edu.tw/Resources/ePaper/Default.aspx?id=1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透過國語文學習,掌握 文本要旨、發展學習及 解決問題策略、初探邏 輯思維,並透過體驗與 實踐,處理日常生活問

從有限到無限, 我們研究的對象已經不 能一個個地窮舉出來。 要把問題看得清楚, 只 能靠嚴格的邏輯推理。 這恰恰是對一個人數 學才能的最大考驗。 從出生那天開始, 生活在 眼睛

從思維的基本成分方面對數學思維進行分類, 有數學形象思維; 數學邏輯思維; 數學直覺 思維三大類。 在認識數學規律、 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

我們一般所探究的不僅是科學及其經驗 方式的問題―我們所探究的是人的世

布林函數標準形式的表示是一個二階電路。不過,有時數位系統的設 計在閘的結構可能需要三階或更多階。通常設計多階電路的步驟是將布林 函數以 AND,OR 及補數來表示,所以函數可以用 AND 和

Haken 兩位數學家 合力解決。 以往的數學問題其證明方式都是 透 過嚴密的邏輯推論, 找出重要而關鍵的性 質再給予適當的證明。 但四色問題的證明過 程, 卻是由數理邏輯歸納出一些性質,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最大的挑戰常常是將問題轉化成數學的 模型,其中一類可能的模型便是最佳化問題,也就是如何設

9-1 D 型正反器激勵表 ( Excitation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