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語使役結構的歷時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漢語使役結構的歷時研究"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漢語使役結構的歷時研究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3-2411-H-002-045- 執行期間: 93 年 08 月 01 日至 94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 張麗麗 計畫參與人員: 張麗麗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9 月 13 日

(2)

中文摘要

本報告包含兩項漢語使役結構的歷時研究。 第一項研究探討漢語使役結構發展出致使用法的演變過程,並解釋其 演變原因。研究以歷史上最常見的「使」、「令」、「教(交)」、「叫」、 「讓」這五個動詞所構成的使役結構為主。歷史語料顯示,這五個句式的 發展雖然有早有晚、有快有慢,但都經歷相似的演變過程,一致呈現三方 面的演變傾向:從使役到致使、從有意致使到無意致使,以及從一般致使 到描述性致使。 這三 方面的演變都是泛化 (generalization)機 制 所引發的, 包括使役動詞詞彙意義的泛化、主語類型的泛化,以及賓語指涉的泛化。 從使役到致使的演變中,使役動詞的意義明顯虛化且語法程度提高,但卻 仍是句中的核心動詞,並未降類(de-categorialized)。本研究提出兩股相逆 的動力來解釋此一特殊發展。這項演變正說明詞義的虛化並不一定造成語 法範疇的降類,從使役到致使的演變並不能算是語法化現象。 第二項研究從語義角度探討漢語使役句表被動的發展,並主張使役句先形成 「非自願允讓」(unwilling permissives)的用法,然後才發展出被動用法。研究中 提出兩方面的證據:一方面,漢語「教」、「讓」和「給」字句的歷史發展皆呈現 「使役>非自願允讓>被動」的語義演變過程;另一方面,其他語言中兩種常見 的使役兼被動句(即「反身允讓句」和「不幸被動句」)也都含有「非自願允讓」 的語義特性。本研究繼而從語義和句法的角度探討漢語使役句表被動的條件,並 將使役被動句與致使義處置式對比,以指出使役被動句在語用上的特性。 關鍵詞:使役結構、致使、虛化、語法化、泛化、降類、使役句、被動句、非自 願允讓、使役被動句、反身允讓句、不幸被動句

(3)

English Abstract

This report contains two researches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Shi-yi Constructions, also named as Chinese Causatives.

The first research aims to study the causativisation of Chinese Shi-yi

Constructions, and examines the history of five Shi-yi verbs, i.e. Shi(使), Ling(令), Jiao(教), Jiao(叫) and Rang(讓). Three major tendencies are found in their history: from indirect imperatives to causatives, from deliberate causatives to non-deliberate causatives, and from general causatives to descriptive causative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mechanism for the three changes is generalization, including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verb meaning,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subject type and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ference of the object. While the causativisation of Chinese Shi-yi verbs shows the increase of semantic bleaching and the decrease of

grammaticality, the verbs are not de-categorialized and thus not grammaticalized. Two forces are proposed to explain this particular phenomenon based on their syntactic characteristics. This case indicates that semantic bleaching is not necessarily accompanied by decategorialization and the causativisation of Chinese Shi-yi verbs is not a case of grammaticalization.

The second research explored the semantic development from causatives to passives in Chinese. We argue that it is the “unwilling permissives”links the causatives and the passives. Supports were found for the two phenomena: (1) the semanticdevelopmentof“causatives> unwilling permissives> passives”can well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three Chinese constructions, i.e. Jiao(教), Rang(讓), and Gei(給), and (2) the sense of “unwilling permissives”can well characterize the

“reflexive permissions”and the “adversative passives”, both of which are well-known causative-passives in the other languages. The research also discusses the conditions for the change from the aspects of semantics and syntax, and point out the pragmatic function of the causative-passives in comparison to the disposal constructions, i.e. the BA(把)-Construction.

Key words: causatives (Shiyi-Constructions), semantic bleaching, grammaticalization, generalization, de-categorializaiton, passives, unwilling permissives, causative passives, reflexive permissions, adversative passives

(4)

一、報告內容

1. 前言

漢語使役結構有兩項值得探究的重點:使役動詞從使役到致使的發展,以 及使役句表被動的發展。 第一項議題的重要性在於,學術界對於使役動詞在致使用法中究竟是動詞 還是虛詞一直有爭議。要能充分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歷史的角度來探討。尤其 是,無論是上古的「使」、「令」,唐朝興起的「教/交」,或是明朝以後才開始流 行的「叫」、「讓」,這幾個歷史上的高頻使役動詞都同樣發展出致使用法,可見 得這是相當規律的發展,其中可能隱含一致的演變動因。掌握住演變動因和規 律,應該就能回答這個問題。 第二項議題的重要性在於,使役動詞為何會發展出被動用法?特別是一個 發號施令的施事者主語(如「他教學生離開」),卻發展為受事者主語(如「他教 學生騙了」),這麼劇烈的轉換究竟是如何產生的。這項議題已經有多位歷史語法 學家提出看法,但是這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特別是,使役表被動的現象並不 限於漢語,許多其他的語言也都有此發展。若能掌握到各語言間的共性,應該對 漢語此一發展有更進一步的瞭解。但是這些語言和漢語在類型學上有極大的差 異,因此我們認為從語義的角度著手方可有效掌握到各語言在這項演變上所呈現 的共通規律。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觀察使役結構的雙線發展,一線是從使役到致使,另一線是從使役到 被動。我們嘗試解釋使役句這雙線發展的演變原因,並回答上述兩個問題:一、 致使用法中的使役動詞是動詞嗎?也就是,在第一線發展中,使役動詞語法化了 沒有?二、漢語和其他語言在使役到被動的發展上有哪些共通規律?這方面的規 律是否有助於更進一步瞭解漢語使役到被動的發展本質。

3. 文獻探討

關於使役動詞的第一線發展,過去探討的文獻很少,除了少數零星關於個別 使役動詞的一些探討外,並未見到較大篇幅且集中的討論。至於致使用法中使役 動詞的語法程度,討論的文獻較多。由於「動詞」的看法是既定的主張,所以特 別撰文提出的多半是主張「使」等詞不是動詞,而是介詞(張靜 1980)、句法標 誌詞(徐丹 2003)、或是「雙施力結構」中引介動作行為的直接施力的標記(項 開喜 2002)。 至於第二線的發展,相關文獻就相當豐富。關於漢語使役句表被動的發展,

(5)

有太田辰夫(1958/2003)、蔣紹愚(1994、2003)、馮春田(2000)、江藍生(2000)等多 篇重要研究。這些文章的焦點多半集中在句法面上,關於此一演變所需的句法條 件已經討論得相當周全且深入。1 此外還有徐丹(2003: 230)、Shen and Mochizuki

(2000)以及洪波和趙茗(2005)從語義和認知的角度提出看法。至於其他語言關於 兼表使役與被動的相關研究也相當豐富,Keenan(1985)、Haspelmath (1990)、 Washio(1993)以及 Knott(1995)等都有全面的介紹。本研究特別偏重「反身允讓句」 和「不幸被動句」這兩種句式,關於這方面語料分析的文獻本研究引用了 Zaxarov (1875), Nedjalkov et al(1969a, b), Novikova(1980), 蘭司鐵(1981),

Malchukov(1993), Nedjalkov(1993)等。

4.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對上述兩線發展所採用的研究角度各有所偏重。針對使役到致使的發 展,主要是從語法化的角度探討其演變動因,並觀察其語法化程度的變化,以瞭 解使役動詞是否降類。針對使役到被動的發展,主要是從語義的角度出發,充分 探討其演變步驟以及各步驟的演變條件,並兼顧句法和語用方面。

5. 結果與討論

漢語使役結構可以分析如下:「NP1+使役動詞+NP2+VP2(第二謂語)」。 其中 NP1 是使役者或允讓者,NP2 是受使者或受允者,也是 VP2 的施事者。以 下說明中,將直接以上述用詞指稱使役句各成分。

5.1 從使役到致使

針對第一項研究,我們認為從使役到致使可細分成三個步驟:從使役到致 使、從有意致使到無意致使、從一般致使到描述性致使,而且每個演變步驟都是 「泛化」機制所促成的。從使役到致使,是使役動詞本身語義泛化造成第二謂語 類型的擴大,從主語可操控的謂語擴展出主語無法操控的謂語;從有意致使到無 意致使,是主使者類型的泛化帶動結構特徵的改變,產生帶有「事主使」、「實然」 和「無意」特徵的用例;而從無意致使到描述性致使,則是受使者指涉的泛化引 發事件類型的轉變,由個別事件轉為具普遍性的狀態。有趣的是,這三項演變各 是由句中不同單元的泛化所造成,而且各步驟的泛化是依照一定的次序進行,並 朝著同一方向推進:越是後面的發展,NP2 的操控性越低。 從歷史角度來觀察,從使役到致使的演變中,使役動詞的意義明顯虛化:從 1 蔣紹愚(2003: 215)歸納過去研究所得,提出使役句轉化為被動的三個條件: 1) 漢語動詞表主動和表被動在形式上沒有區別; 2) 使役句的謂語動詞是及物的; 3) 使役動詞前面不是施事主語,而是受事主語。

(6)

具體的發號施令的行為到抽象的致使概念,而且語法程度也相對提高:從可以帶 體貌助詞到不能帶體貌助詞。但是使役動詞仍然是句中的核心動詞,並未降類為 句法標誌,主要理由如下:(1) 一般學者反對將「使」、「令」等分析為動詞的主 要理由是,這幾個詞不能帶體貌詞,不能形成 A-not-A 結構。其實,這個現象是 兼語動詞的普遍表現,並非使役動詞所獨有。歷史上,使役動詞也只有在明清時 期曾搭配過體貌詞,但數量很少,更從無搭配過 A-not-A 結構。(2) 從配價角度 來看,即使在致使用法中的使役動詞也應該是句中的核心動詞,因為句中各論元 唯有靠使役動詞才能妥當聯繫。這一點從古至今不曾改變過。(3) 使役結構中第 二謂語不能搭配時間副詞,這也是古今不變的。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使役動詞不斷虛化,但卻又一直是句中核心動詞。這是 相當矛盾的表現,需要進一步解釋。我們認為使役句存在兩股相逆的動力:一方 面具備虛化的條件:使役動詞不是句中唯一的動詞,而且是反覆出現的動詞;另 一方面也具備阻止使役動詞降類的條件:NP1 的配價必須靠使役動詞作核心動詞 來維繫。在這兩股動力的拉扯下,使役動詞一方面有逐步虛化的傾向,另一方面 又無法擺脫核心動詞的語法地位。一直到出現描述性致使用法(如「他的表現令 人激賞」),NP1 的配價需求得到新的安排,使役動詞才展現出語法化的跡象。不 過這項演變還在進行中,並未完成。 如果視虛化為詞義的泛化,並認為語法化需包含句法範疇的降類,那麼使役 結構從使役到致使的發展便只是虛化現象,而不是語法化現象。 本項研究在計畫通過前已先自行展開,所以能較早提出研究成果。所撰文章 已於 2005 年五月獲刊於《台大文史哲學報》,第 62 期,頁 119-152。

5.2 從使役到被動

針對第二項研究,我們主張使役句是先發展出「非自願允讓」(unwilling permissives)用法,然後才發展出被動用法。根據歷史觀察,漢語「教」、「讓」和 「給」字句的歷史發展皆呈現「使役>非自願允讓>被動」的語義演變過程。此 外,其他語言中兩種常見的使役兼被動句,即「反身允讓句」(英語、韓語、法 語等)和「不幸被動句」(埃文語),也都含有「非自願允讓」的語義特性。 「非自願允讓」雖是語義上的範疇,卻是多種語言的使役兼被動結構所共有 的特性。這項範疇的確立,能對漢語此項發展的條件進行更細膩的觀察,包括: 使役和允讓概念的互通奠定非自願允讓用法形成的先決條件、搭配特定動詞或句 式有利於使役句主語被理解為非自願允讓者、主語操控性下降以及含有語義上的 內包關係使得非自願允讓用法得以和被動句聯繫起來,等等。此外,掌握「使役 >非自願允讓>被動」此一語義演變過程,也有助於瞭解句法上的演變特性。過 去學者主張,從使役到被動,是受事提前並省略施事而造成的。但是,瞭解到「非 自願允讓」是過渡用法,就能清楚看出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而是「施事者」先轉 為「非自願允讓者」,再進一步發展為「受事者」。也就是說,此一句式在句法上

(7)

的轉型,其實各成分位置並無變動,變動的只是語義關係。 本研究雖然側重語義層面,但也未忽略句法條件對此項發展的牽制作用,這 方面主要引用張麗麗(2005)(即本研究的第一項研究成果)以及蔣紹愚(2004)的 意見。張麗麗(2005)所提「從使役到致使」的發展正好和「從使役到被動」的發 展相對。一個是 NP1 操控性降低(使役到被動),另一個是 NP2 操控性降低(使 役到致使),都是朝向待單一操控者的句式發展。蔣紹愚(2004)認為唐朝以後才 出現使役句表被動的用法,關鍵在於受事主語句的牽制。本研究雖未全盤接受其 分析,但同意受事主語句的發展確實牽制使役表被動的發展。本研究亦探討此一 用法的語用功能,這方面主要引用杉村博文(1998)的見解。我們留意到致使義處 置式和使役被動句兩點平行處:都是主語操控性降低,都帶有不幸意涵,因而援 用杉村博文(1998)解釋用致使義處置式所提出的「變無意為有意」,將之用於解 釋使役被動句,以說明使役被動句所具有的不同於一般被動句的特殊語用功能。 本研究試圖說明,縱使探討的是句法演變,若能結合語義的層面,有時候是 能多增加一分瞭解的。本研究所有的討論都是建立在「非自願允讓」這個語義範 疇之上。以這個新的語義範疇為基礎,本研究重新架構從使役到被動的演變步 驟:使役>非自願允讓>被動,更為細膩地呈現漢語使役句到被動的轉變;也是 在這個新範疇的基礎上,本研究得以一窺世界其他語言中常見的兼表使役與被動 的句式的共通性;由於這個新範疇的建立,方能分別推敲從使役到非自願允讓的 語義條件,以及從非自願允讓到被動的語義聯繫;也是在含有這個新範疇的體系 中,本研究進一步探查漢語使役句的整體虛化趨勢以及漢語句法環境對此演變的 牽制。最後,研究中探討使役被動句和一般被動句在語用上的差異,也是立基於 含有此一語義範疇的架構之上。 本項研究初步成果曾在「第五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暨第四屆海峽兩岸語 法史研討會」上宣讀。修改後投稿,獲《語言暨語言學》錄用,目前還在改定中, 預計將於 2006 年初刊出。

二、語料庫及參考文獻

語料庫

中央研究院古漢語文獻語料庫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www.sinica.edu.tw/%7Etdbproj/handy1/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SinicaCorpus/ 故宮博物院寒泉資料庫:http://210.69.170.100/s25/

(8)

參考文獻

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1958/2003,《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大學出 版社。 王力,1958,《漢語史稿》,北京:科學出版社。 刑欣,1995,〈致使動詞的配價〉,沈陽、鄭定歐主編,《現代漢語配價語法研究》, 北京大學出版社。 刑欣,2004,《現代漢語兼語式》,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江藍生,1989,〈被動關係詞“吃”的來源初探〉,《中國語文》1989.5: 370-377。 江藍生,2000,〈漢語使役與被動兼用探源〉,《近代漢語探源》,江藍生著,頁 221-236,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福祥,1996,《敦煌變文語法研究》,岳麓書社。 吳福祥,2003,〈再論處置式的來源〉,《語言研究》23.3: 1-14。 李佐丰,1994,《文言實詞》,北京:語文出版社。 李海霞,1994,〈四川方言的被動式和“着”〉,《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1994.1: 87-90。 杉村博文,1998,〈論現代漢語表“難事實現”的被動句〉,《世界漢語教學》1998.4: 57-64。 屈萬里,1980,《尚書釋義》,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屈萬里,1980,《詩經釋義》,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洪波、趙茗,2005,〈漢語給與動詞的使役化及使役動詞的被動介詞化〉,《語法 化與語法研究》(二),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丹,2003,〈“使”字句的演變─兼談“使”字的語法化〉,《語法化與語法研究》, 吳福祥、洪波主編,頁 224-238,商務印書館。 張靜 主編,1980,《新編現代漢語》,上海教育出版社。 張麗麗,2003,《處置式「將」「把」句的歷時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博士論文。 張麗麗,2004,〈使役句表被動的語義發展〉,第五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 暨第四屆海峽兩岸語法史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 張麗麗,2005,〈從使役到致使〉,《台大文史哲學報》第 62 期,頁 119-152。 馮春田,2000,《近代漢語語法研究》,山東教育出版社。 黃征、張湧泉,1997,《敦煌變文校注》,中華書局。 楊伯俊,1993,《春秋左傳注》,台北:洪葉文化。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1995,〈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國語 文》1995.3: 161-169。 蔣紹愚,1994,《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北京大學出版社。 蔣紹愚,1997,〈把字句略論〉,《中國語文》1997.4: 298-304。 蔣紹愚,1999,〈《元曲選》中的把字句〉,《語言研究》1999.1: 1-10。 蔣紹愚,2003,〈“給”字句、“教”字句表被動的來源─間談語法化、類推和功能

(9)

擴展〉,《語法化與語法研究》,吳福祥、洪波主編,頁 202-223,商務印書 館。

蔣紹愚,2004,〈受事主語句的發展與使役句到被動句的演變〉,Meaning and

Form: Essays in Pre-Modern Chinese Grammar,Ed. by Ren-ichi Takashima &

Jiang Shaoyu. Lincom Studies in Asian Linguistics.

蘭司鐵著,陳偉、沈成明譯,1981,《阿爾泰語言學導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

Bybee, Joan, Revere Perkins and William Pagliuca. 1994. T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spelmath,Martin.1990.“TheGrammaticization ofPassiveMorphology.”Studies in Language 14-1: 25-72.

Hopper, Paul J. 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1993/200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eenan,Edward L.1985.“Passivein theworld’slanguage.”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Ed. by Timothy Shope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nottJudity.1995.“TheCausative-PassiveCorrelation.”Subject, Voice and Ergativity. Ed. by David C. Bennett, Theodora Bynon and B. George Hewitt.

London: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Kurylowicz J. 1975. The Evolution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 Esquisses

Linguistiques 1975.2: 38-54.

Malchukov,Andrey L.1993.“AdversativeConstructionsin Even in Relation to Passive and Permissive.” Causatives and Transitivity. ed. by Bernard Comrie

and Maria Polinsky.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Meillet A. 1912. “L’évolution desformesgrammaticales.”Reprinted in Linguistique historique et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1948. Paris: Champion. 130-148.

Nedjalkov,IgorV.1993.“Causative-Passive Polysemy of the Manchu-Tungusic -bu/-v(u).”Linguistica Antverpiensia, 27: 193-202.

Nedjalkov, V. P. and G. G. Sil-nickij.1969a.“Tipologijamorfologiceskogo i

leksiceskogo kauzativov.”Tipologija kauzativnyx konstrukcij. Morfologiceskij kauzativ. Ed. by A. A. Xoldovic. Leningrad: Nauka, 20-50.

Nedjalkov, V. P., G. A. Otaina, and A. A. Xolodovic.1969b.“Morfologiceskij i leksiceskijkauzativy v nivxskom jazyke.”Tipologija kauzativnyx konstrukcij. Morfologiceskij kauzativ. Ed. by A. A. Xoldovic. Leningrad: Nauka, 179-199. Nedyalkov, V. P. and G. G. Silnitsky. 1973.“TheTypology ofMorphologicaland

(10)

Dordrecht-Holland: D. 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Novikova, K. A. 1980. Očerkidialektovèvenskogo jazyka.II. Leningrad: Nauka. Pustejovsky, James. 1995. The Generative Lexic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MIT

Press.

Shen, Ya-ming and Mochizuki Keiko. 2000.“When CausativesMean Passivein Mandarin Chinese”Contemporary Research in Modern Chinese. vol.1: 79-88

and vol.2: 112-130.

Shibatani Masayoshi. 1976.“TheGrammarofCausativeConstructions:A Conspectus.”The Grammar of Causative Constructions. Ed. Masayoshi Shibatani.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40

Traugott,Elizabeth Closs.1982.“From propositionalto textualand expressive meanings: some semantic-pragmatic aspects of grammaticalization. In

Lehmann and Malkiel ed.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p. 245-71.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ress.

Traugott,Elizabeth Closs.1995.“Subjectification in grammaticalization.”In Stein and Wright ed. Subjectivity and Subjectivis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shio,Ryuichi.1993.“When Causatives Mean Passive: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2: 45-90.

Zaxarov, Ivan. 1875. Polnyjman’czursko-russkijslovar’. St. Petersburg.

三、計畫成果自評

在本研究的計畫書中,列出下列六項研究目的: (1) 找出漢語歷史上重要的使役結構。根據初步觀察,至少包含有「使」字 句、「令」字句、「教/交」字句、「叫」字句、「讓」字句。 (2) 對使役結構的各種用法進行分類。依據初步觀察,至少可分成:致使用 法、假設用法、被動用法、反詰用法、描述用法。 (3) 探究新起的使役結構的形成原因。 (4) 研究每個使役結構每種用法的演變情形。 (5) 提出使役結構整體演變規律。 (6) 針對使役結構表被動的爭論,提出相應的觀察和看法。 上述第(1), (2), (3), (4), (5)項目的都在第一項研究「從使役到致使」中達成, 第(6)項目的則在第二項研究「從使役到被動」中達成。深入研究後,我們還提 出這兩線發展中的關鍵議題。一個是從「使役到致使」所呈現的矛盾現象:使役

(11)

動詞語法性提高,卻仍然是句中核心動詞,並嘗試從句法演變的角度提出兩股演 變動力來解釋此一特殊現象;另一個是「使役到被動」這項發展在古今中外所隱 含的共通規律,並試圖透過語義角度來掌握此一發展的演變過程和演變條件,以 求更充分呈現此項發展的內部規律,並以此個案說明語義觀察對句法研究也具有 一定的作用。 在下一期研究計畫,我們將探討使役句發展為條件句的演變。歷史上,使役 動詞曾虛化為條件連詞,如「使死者無知,則已矣」(《國語》〈句踐滅吳夫差自 殺〉)。在此項發展中,使役動詞也虛化了,而且使役句也是發展為只帶單一操控 者的句式,因為原本使役動詞前的名詞組在條件句中不再出現。使役句如何發展 為條件句?從使役句到條件句的發展需要哪些條件?這些是接下來的研究任 務,其成果將可與本年度計畫成果相結合,以求對漢語使役句的整體演變趨勢提 出更為完整深入的分析。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書立足中華文化大背景,較為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了回族傳統法文化的形成基礎、發展歷

H., “Notes on the Religious, Moral, and Political State of India before the Mahomedan Invasion, Chiefly Founded on the Travels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Priest Fa Hian

• (語文)術語學習 無助學生掌握有關概念,如 果教師只灌輸術語的定義,例如何謂「動

z 當時有不少在華穆斯林對中國文化有深刻 研究,這些以漢文寫成的文學及藝術作

Key words: travel agency, service quality,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Quality Function

而在利用 Autocloning 的方法,製作成金字塔形狀的抗反射 結構方面。分成非次波長結構和次波長結構來加以討論。在非次波長 結構時,我們使用

本研究為了將結構物內的牆以不同單位重來做比較,在計算每棟

Key words: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Distribution Industry, Operation 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Balanced Scorecard... 第二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