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目录"

Copied!
4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分析哲學與教育

教育哲學

1053630 劉冠妤 1053644 黃文暄 1053651 吳泳潔

(2)

目录

第一部分 哲學的分析運動 第二部分 分析的教育哲學 第三部分 分析哲學批判

C O N T E N T S

第四部分 分析哲學與綜合哲學

(3)

第一部分 哲學的分析運動

1053651 吳泳潔

(4)

P a g e 4

什 麽 是 分 析 哲 學 ?

對傳統哲學 的反動

手段 :

哲學問題歸因於 語言問題

反形上學的 批判精神

不是學派而是運動 重邏輯實證

的語言分析

目的 :

(5)

維也納學圈 不是一個系統哲學

代表人物:

羅素、摩爾、維根斯坦

P a g e 5

正確使用 語言本身

哲學的角色應定位在 批判式的澄清之上 受語言分析與

實證論影響

(6)

羅素 摩爾 維根斯坦

G.E. Moore

K e y w o r d s H e r e

Ludwig Wittgenstein Bertrand Russell

(7)

維 也 納 學 圈

形成

主張

目標

弗列格、羅素和維根斯坦都被他們視為「先知」。

二、三十年代在德國的一群物理學家、數學家、哲學家們 所組成的思想團體,他們厭惡德國哲學界的黑格爾傳統

企圖為所有的科學尋求共通的術語系統與概念系統 提出「科學的世界觀宣言」,主張應用科學嚴謹來

改革哲學。視哲學為一種科學的邏輯

理念根據

(8)

教 育哲學

1053630 劉冠妤

分析的教育哲學

(9)

前言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價值,無法以科學量化的方式,

(統計或做實驗)加以解答,也不容易在短時間內看見其對教育活動的影 響。但卻不可因此忽略其重要性。為探究這些問題,我們可以藉諸「分 析哲學」的做法,透過反覆思辨與批判,釐清這些重要概念的核心意義 所在,以期對教育思維與實務做出貢獻。

(10)

起源

1 3

2 4

目錄

理論

學者

影響

(11)

起源

分析哲學的溯源

(12)

1

分析哲學的溯源—古代希臘 蘇格拉底(Socrates, 470~399 B.C.)

自承「吾知音之無知」,並一再追問他人兩個問題:

(1)「你的意思是什麼?」

(2)「你怎麼知道?」

詰問定義

如何如此的理由 至今仍可視為分析哲學中最基本

的兩個問題

(13)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

被視為分析哲學中的真義

是其所非,或非其所是,是為假;

而是其所是,或非其所非,是為 真。

1

分析哲學的溯源—古代希臘

(14)

1

分析哲學蔚然成風—維也納學院(Vienna Circle)

提倡科學哲學,反對傳統的形上哲學。認為判定知識真偽的標準,

在於其本身的可檢證性,他們也要求哲學應揚棄形上學,

而運用邏輯的分析方法。

休姆(D. Hume, 1711~1776)感覺論 (sensationalism)

孔德(A. Comte, 1798~1857)實徵論 (positivism)

彌爾(J.S. Mill, 1806~1873)經驗論 (empiricism),

依循

(15)

理論

分析哲學的理論與特性

(16)

2

皮德斯(Peters)

傳統教育哲學

分析教育哲學

終極實

體 價值本

體 真理

現存觀念的 意義

探 討

哲學中的系統途徑帶來的是更多問題,不是對人 類理解並提供解答。(澄清問題)

(17)

2

皮德斯(Peters)

合認知性 合自願性 合價值性

符合知識性 符合學生意願 符合價值觀

教育的出發點必須是善良的 高教育價值的教學活動,教導證

據充足的知識

化學課程 不教煉丹術 天文課程

不教紫微斗數

學習者願意學習,樂於學習

「你可以把一匹馬拉 到河邊,但你卻不能 強迫牠喝水」

『善』的規準

『真』的規準 『美』的規準

偷竊能夠滿足個人 慾望,所以偷竊是 必要的行為

(18)

我國學者對分析哲學的要旨歸納如下

(1)反對形上學體系:

分析學者相信哲學概念的含混不清,乃因哲學家們誤用語言所致,

特別是傳統的形上學體系,讓哲學陷入了糾纏不清的混亂之中。

哲學必須以語言分析為手段,以釐 清形上學語言的本質後,再將形上 學摒棄於哲學之外。

2

(19)

(2)建立檢證的功能:

分析學者的注意力幾乎完全集中於語言、意義及概念的分析之下,

他們認為哲學的唯一任務即是在對有意義之語言作邏輯分析,至於 有意義的語言則限於下列兩種:

(1)分析性的邏輯 可用經驗證實的自然科學事實 (2)數學命題, 建立檢證的規準。

我國學者對分析哲學的要旨歸納如下

2

(20)

(3)重估哲學的功能:

分析哲學對於傳統哲學功能深感懷疑,而主張哲學的目的在於作

「語言批判」,亦即以邏輯方法釐清思想,使每事每物能恰如其本 身。

我國學者對分析哲學的要旨歸納如下

2

(21)

(4)在分析的方法上面:

依據馬格(J.B. Magee)的看法

分析哲學中常用到下列幾種方法:

畫分語言範疇(language categories),分析學者由於對語言的研究,發現 知識有不同的範疇,每類知識範疇所使用的語言亦各異,惟有將語言範疇 畫分清楚,才不致產生混亂。(避免範疇的失誤(category mistake))

我國學者對分析哲學的要旨歸納如下

2

(22)

學者

分析哲學的學者

(23)

維根斯坦

3

分析哲學的學者

(Wittgenstein) 作品 【邏輯哲學叢林】

哲學不應該被看成是真理的發現,而是看做一個解決困境、

闡釋難題以及澄清從其他資源所獲得觀念之活動。

哲學家不應該讓自身關注於資料的真理,而應該處理與其 相關語言和所做的陳述

認為語言唯一有意義的使用是去描述事實

(24)

哲學是探究工具

重視意義的解釋

文字的混淆 問題

理想的語言

哲學的角色應該是解決語言的迷惑,導 出語言的純粹描述。

例如:思考

哲學並非去約化、產生通則,而是描述 純粹性。

人們常對一個字或陳述的運用必須找出 共同要素,對哲學而言是妨礙

遊戲語言

(人們在日常生活的互動)

(25)

影響

分析哲學興起對教育哲學的影響

(26)

4 分析哲學興起對教育哲學的影響

教育功能 對教育功能的重新評估,將教育哲學的功能限制在有關教 育哲學語言之上概念及意義等的分析上。

教育目的 在教育目的方面,分析學者認為教育無外在目的,而主張 教育的價值在於教育本身內在的原則與標準。

(27)

課程方面

教育方法

分析學者除了從邏輯上分析「教學」概念與訓練

(training)、灌輸(indoctrination)及制約(conditioning) 有何不同外,也進一步說明教學活動應該包括下列三個 條件:

分析學者認為必須適合學生的興趣、能力及社會的需求,

而且課程內容也應包括了認知之知、情意之知及技能之 知在內。

4 分析哲學興起對教育哲學的影響

(28)

02

01

03 1

2

3

教師在行為上必須有完成學習的 意向。

教師必須說明或 展示學習的內容。

教師必須選擇適合的方法依據 學習者之能力而施教。

教育方法

4 分析哲學興起對教育哲學的影響

(29)

強調語言、意義及概念的

釐清與分析 為教育思想帶來了精確

與清晰

矯正傳統哲學注重玄思與 語意曖昧不明造成範疇錯 誤的缺點

教育中的某些事物及活動 必須藉著關鍵概念來幫助思考與表

1 2

3 4

分析哲學使得教育哲學更加專業化

分析是許多人都可以進行的活動,它也使得學生不僅是「念」哲學,更能實際地進行 哲學的思考及分析。

4 分析哲學興起對教育哲學的影響

(30)

分析教育改變中

近來分析學者也已逐漸察覺弊病,他們不再執著於日常語言,而進 一步準備從道德與社會的批判,

例如:評估教育制度,並提出改革建議。正著手 研究解決平等教育權、兒童權利和反歧視運動等

爭論不休的問題,也針對取消種族隔離、道德教育、課程選擇與教 育專業等實際問題進行討論。

(31)

分析哲學批判

1053644黃文暄

(32)

對分析哲學的批判

1.只重視澄清與精確,忽略周遭重大的問題

2.混淆了哲學的目的與方法

澄清了混沌之事物後,我們要往何處去?

韋德 John Wild

就好像一個人對於玻璃鏡片 上的污點塵埃很注重,而不 在乎從鏡片中可以看到什麼。

分析哲學短視地混淆了方法與目的,將使「澄清觀 念命題」通向虛無之路

(33)

對分析哲學的批判

3.形上學與知識論預設

排斥先驗的假設 堅持對事實的描述 必須是科學語言

分析哲學

唯物論

(materialism) 實在論

(realism)

實證論

(34)

對分析哲學的批判

1970年代末受到嚴苛的挑戰

羅狄 R.Rorty

分析哲學只不過企 圖反映實體真實面

貌的反應而已

後現代主義 解構論者

分析哲學本身的主張 禁不起哲學的分析

教育學及女性 主義學者

科學與男性霸權

(35)

對於分析哲學的批判

美國哲學界

邏輯實證論 語言分析

人人爭相研究數理邏輯與語言分析,

希望能求得像自然科學一樣精確的思 維方法→停留在方法論與知識論的層 次

台大哲學系教授 傅佩榮

(36)

對於分析哲學的批判

台大哲學系教授 傅佩榮

淪為「方案設計」

此派學說對於真實人生經驗完全沒

有任何指引或批評作用

(37)

分析哲學的批判

優點

教育者更敏銳審視許多教育術語

教育研究的專業面提供更精確的基礎

學會批判的態度

(38)

對分析哲學的批判

缺點

過於僵硬無法因應時勢

過於窄化哲學變成技術

仍屬唯物論實在論範疇

讓科學變成霸權學門

(39)

分析哲學與綜合哲學

(40)

分析哲學與綜合哲學

分析,不是哲學的全部

分析,只是從事哲學的一種 獨特模式

對其他特定問題還是有其他模式可以用

(41)

分析哲學與綜合哲學

佩瑞特(Richard Pratte)指出:「分析與規範的傳統,雖被

視為是一互為對立的立場,也承繼著我們日常生活的真

實面,即是對二元論的嘲諷。」

(42)

結論

* 分析哲學本身並不完全

* 將分析哲學視為從事哲學唯一可行模式→嚴重缺失

哲學角色

綜合 思辨

規範

分析

(43)

結論

分析哲學的洞見與方法,不應把本身視為一種目的,

而是要使教育學者在從事這種哲學活動時,能更有助

於思辨、規範與綜合式目的的達成。

(44)

謝謝聆聽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初中聆聽範 疇的學與教 策略-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Raymond Martin, John Barresi (eds.), Personal Identity,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 Raymond Martin, John Barresi, The Rise and Fall of

推行 (Implement) 評估 (Evaluate)...

學校收到有非華語幼兒的在家進 行這個活動的片段分享。學校適 時提供個別支援,從中以多範疇

多跟孩子說故事及看圖書,既可 訓練孩子專注力,又可鼓勵孩子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

在基礎教育階段,學生通過視覺藝術評賞、視覺藝 術創作和視覺藝術知識 三個學習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