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

Copied!
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 第十四卷第一期. 民95年6月. 頁1-35. 《專題》「東亞區域安全與民主化政治發展」.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 進程、困難與前景 潘忠岐* 摘 要 冷戰後區域主義的興起使區域安全的構建成為全球治理的核心。與歐洲相 比,東亞在區域安全合作方面進展比較緩慢,尚沒能構建有效的多邊安全機制。 與歐洲區域化從中心到邊緣的演進邏輯不同,東亞區域化的進程主要是從邊緣到 中心。在東亞,作為外部挑戰的美國干涉和作為內部挑戰的中日對抗不僅幾乎同 時存在,而且還陷入了某種惡性的螺旋怪圈,因此,歐洲區域主義的經驗難以直 接適用於東亞。但在必須有效解決霸權干涉和大國對抗問題才能順利推進區域安 全建設方面,歐洲的基本經驗無疑又是適用於東亞的。目前,東亞只能致力於發 展有限的區域主義,建構有限的區域安全結構,實現一種不完全的安全共同體。 關鍵詞:東亞、區域主義、區域化、區域安全、歐洲. 收 件 2005 年 12 月 ; 修 正 2006 年 4 月 ; 接 受 2006 年 6 月 。 *. 作 者 為 上 海 復 旦 大 學 國 際 關 係 與 公 共 事 務 學 院 副 教 授 ; E-mail: zqpan@fudan.edu.cn。.

(2) 2.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四卷第一期 區域主義的強勁發展成為冷戰結束以來國際政治的一個重要現象。通過發展. 區域主義構建區域安全體系和安全秩序則成為維護國家安全,並進而促進世界安 全的一個重要維度。在一定意義上,歐洲、北美和東亞是當代區域主義發展的三 個典範。雖然從安全合作的角度來看,東亞區域主義發展遠遠滯後於歐洲,但即 使從歐洲的視角進行審視,東亞的安全合作還是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和成就。東亞 區域主義發展之所以滯後,主要在於,與歐洲相比,東亞安全合作不僅面臨著與 歐洲相似的問題和困難,而且歐洲發展區域主義所特有的條件和動力,東亞沒 有。這為歐洲經驗是否適用於東亞打上了一個問號,也使東亞安全合作能否像歐 洲那樣朝安全共同體方向邁進成為疑問。但是,在必須有效解決霸權干涉和大國 對抗問題才能順利推進區域安全建設方面,歐洲區域主義的基本經驗無疑又是適 用於東亞的。本文將通過考察區域主義的興起和區域安全的構建,以歐盟為基本 尺規審視東亞安全合作的進展情況,分析東亞區域安全建設的主要困難,探討歐 洲經驗的適用與不適用,並以此展望東亞區域安全的未來。. 壹、區域主義的興起與全球安全體系中區域安全的構建 一、區域主義的興起及其安全指向 區 域 主 義 並 不 是 新 事 物 , Edward Mansfield 和 Helen Milner 從 區 域 主 義 與 世 界 經 濟 自 由 化 的 關 係 出 發 , 認 為 區 域 主 義 已 經 出 現 了 四 次 浪 潮 : 19 世 紀 下 半 葉 、 兩戰間期、二戰以後和冷戰以後。1 他們把當代的區域主義稱作「區域主義的新 浪潮」,也有人稱之為「新區域主義」。2 區域主義在冷戰結束以後重新興起自然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息息相關,但也 與冷戰後國際政治的變化密切相聯。冷戰結束以來,全球政治中一個重要的變化 是,人們開始越來越不再以地緣政治的術語而代之以地緣經濟的術語看待世界政 治,強調意識形態鬥爭的高政治正逐漸被強調經濟貿易和投資的低政治所中和。 與 之 相 伴 的 是 , 國 家 安 全 關 注 的 主 要 層 次 開 始 由 國 家 治 理 ( governance) 轉 向 區. 1. 2. Edward Mansfield and Helen Milner, 1999, “The New Wave of Reg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3, (No. 3): pp. 589-627. Fredrik Söderbaum and Timothy Shaw, eds., Theories of New Regionalism: A Palgrave Reader (Basingstoke: Palgrave, 2003)..

(3)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 3. 域治理和全球治理。 在此期間,區域主義組織在歐洲、北美和東亞獲得了迅速發展。在歐洲, 1992 年 歐 洲 經 濟 共 同 體 進 一 步 整 合 為 歐 盟 ( EU) , 2002 年 歐 盟 開 始 啟 用 共 同 貨 幣 歐 元 , 2004 年 歐 盟 接 受 先 前 的 共 產 主 義 宿 敵 將 成 員 擴 大 為 25 個 。 在 北 美 , 美 國 、 加 拿 大 和 墨 西 哥 於 1994 年 正 式 成 立 北 美 自 由 貿 易 協 定 ( NAFTA ) 。 在 東 亞 , 東 南 亞 國 協 ( ASEAN) 分 別 於 1995 年 、 1997 年 、 1999 年 將 傳 統 的 共 產 主 義 宿 敵 越 南 、 寮 國 和 緬 甸 、 柬 埔 寨 吸 收 為 正 式 成 員 。 東 協 還 向 東 北 亞 擴 展 , 於 1994 年 邀 請 中 國 、 日 本 和 韓 國 加 入 其 安 全 組 織 東 協 區 域 論 壇 ( ARF) , 于 1997 年 成 立 由 東 協 各 國 和 中 、 日 、 韓 組 成 的 「 東 協 + 3」 機 制 。 冷 戰 期 間 因 超 級 大 國 霸 權 干涉而舉步維艱的區域計畫在非洲、中東等其他區域也獲得了發展。3 儘 管 2001 年 「 9‧ 11」 事 件 後 世 界 各 國 重 新 聚 焦 國 家 安 全 , 但 是 區 域 化 進 程 並未因此受阻,而是繼續闊步發展。對國家安全的先天之憂並未成為區域主義發 展的障礙。相反,很多國家越來越把發展區域主義看作解決國家安全憂慮的重要 管道。區域主義發展並不僅僅事關區域內的經濟合作,經濟一體化進程擺脫不了 國家安全的糾纏,安全合作一向是發展區域主義的題中應有之意。歐盟的一體化 進程最早始於歐洲煤鋼共同體,它從來就不是以單純的貿易甚至經濟因素為唯一 目標,而是從一開始就帶有明確的政治和安全意圖,畢竟,煤和鋼在當時的歷史 背景下是直接事關國家戰爭能力的。東協成立的初衷也主要是在安全和政治領域 促進區域合作,經濟領域的合作直到冷戰結束之後才真正逐步發展起來。經濟與 政治、安全是不可分割的,通過發展經濟合作促進政治和安全合作是區域主義的 主 要 邏 輯 。 對 這 一 邏 輯 的 闡 釋 是 新 功 能 主 義 ( neo-functionalism) 的 貢 獻 , 而 將 經濟與政治、安全截然分割開來則是其被詬病的原因。4. 二、區域主義的動力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區域化和全球化是由相同的進程推動的。5 儘管對於區 域化究竟是全球化的「絆腳石」還是「墊腳石」,學界一直爭論不休,但是兩者. 3. 4. Raimo Vayrynen, “Regionalism: Old and New,” International Studies Review, Vol. 5, No. 1 (March 2003), pp. 25-51. 潘 忠 岐 , 〈 新 功 能 主 義 擴 溢 理 論 及 其 批 判 〉 , 《 上 海 交 通 大 學 學 報 ‧ 社 會 科 學 版 》 , 2003 , 期 5, 頁 8-13。. 5. Richard Florida, “Toward the Learning Region,” Futures, Vol. 27, No. 5 (June 1995), pp. 527-536..

(4) 4.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四卷第一期. 共生共榮卻是不爭的事實。區域化和全球化就像是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區域 化對全球化既有削弱的一面,也有加強的一面。但不論削弱還是加強,其目的都 是為了增進區域的自主性和相對於其他區域的競爭力。國家經濟在全球經濟體系 中的地位和命運越來越與區域經濟不可分割。借助區域化提升本國經濟實力越來 越成為國家決策的理性選擇。正因為如此,國家對區域化的參與,就像對全球化 的 參 與 一 樣 , 正 在 不 斷 由 被 動 轉 向 主 動 、 由 自 發 轉 向 自 覺 。 Paul Bowles 曾 經 指 出 , 「 到 1991 年 , 構 建 區 域 貿 易 陣 營 的 目 的 已 經 不 再 是 以 此 使 之 更 獨 立 於 全 球 經濟,而是被看作確保繼續參與全球經濟的舉措。發展中國家的擔憂已經不再是 對全球經濟的依賴,而是被全球經濟拒之門外。」6 不僅如此,區域主義還「被 看作國家走向國際化過程的一種工具,在這個過程中,國家政治實踐為適應全球 經濟的迫切需要而做出調整,國家合法性的主要來源變成了外部行為體和外部機 構。」7 從政治和安全的角度來看,區域主義發展的邏輯與此別無二致。國家的安全 考慮究竟是區域主義發展的動力還是阻力,主要取決於國家對安全目標的界定和 安全威脇的判斷。如果國家把安全看作零和的、自助的,把威脇看作特有的、國 家性的,那麼國家在選擇安全戰略和安全手段時就會回避和排拒區域主義的解決 方案。相反,如果國家把安全看作相互的、他助的,把威脇看作共有的、非國家 性的,那麼國家在選擇安全戰略和安全手段時就會接受和追求區域主義的解決方 案 。 冷 戰 結 束 以 後 , 特 別 是 「 9‧ 11」 事 件 發 生 以 來 , 非 國 家 行 為 體 的 地 位 和 作 用不斷上昇,非傳統安全威脇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國家安全觀隨之發生了巨大的 變化。國家在關注主權和領土的同時,開始更多地關注人權、公正、進步等公共 價值觀;國家在強調軍事安全的同時,也開始強調經濟安全、環境安全、社會安 全、文化安全;國家在擔憂傳統的國家性軍事威脇的同時,也開始擔憂諸如傳染 病、環境污染、跨國犯罪、恐怖主義、武器擴散等非國家性的非傳統威脇。8 國 家安全在新時期面臨的威脇不僅具有明顯的非國家性,而且往往是國家間共有 的,是跨國性的,因此,國家在追求安全的過程中,單槍匹馬、自食其力往往力. 6. 7. 8. Paul Bowles, “ASEAN, AFTA and the ‘New Regionalism,’” Pacific Affairs, Vol. 70, No. 2 (Summer 1997), pp. 219-233. Benedicte Bull, “‘New Regionalism’ in Central America,” Third World Quarterly, Vol. 20, No. 5 (October 1999), pp. 957-970. 潘 忠 岐 , 《 世 界 秩 序 : 結 構 、 機 制 與 模 式 》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 2004, 章 五 , 頁 358-362。.

(5)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 5. 不從心、事倍功半,國家間安全關係不僅日益成為互助的,而且成為互賴的。國 家安全觀的這種轉變為區域主義的發展,尤其是區域內的安全合作,注入了活 力 , 甚 至 在 「 9‧ 11」 事 件 後 國 家 安 全 重 新 成 為 各 國 先 天 之 憂 時 , 區 域 主 義 的 發 展勢頭也沒有改變。 國家安全觀的轉變使區域內的大國和小國共同認識到,國家安全、國家實力 和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都越來越與整個區域密不可分。借助區域化提升本國 的實力、地位和安全越來越成為國家決策的理性選擇。就大國而言,儘管區域內 部的相互依賴使大國的自主性受到侵蝕,但另一方面,大國為了維持在整個國際 體系中的大國地位又需要依賴整個區域的力量。通過支援區域主義和區域化,區 域大國可以增加它們在國際體系中的杠杆,並使整個區域成為自我的某種放大, 因此區域主義又可以成為區域大國在全球安全體系中發展與其他區域大國關係的 重要手段,歐盟進程中的法國和德國就是明顯的例子。就小國而言,多邊主義的 區域化更是利大於弊。區域性的中小國把區域共同體看作實現自身安全和主權最 大化的仲介,不管它們為共同體讓渡了什麼,都會通過區域層次上安全和主權的 重構而得到加倍的補償。而且,區域主義能夠創造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以利小 國安全地進行經濟建設與國家發展。這就是為什麼在東亞,多邊主義區域化的發 展主要是由東協的中小國家宣導和推動的。9 它們發展多邊主義和區域主義的目 的 之 一 恰 恰 是 為 了 應 對 在 霸 權 干 涉 方 面 的 脆 弱 性 。 通 過 1994 年 的 東 協 區 域 論 壇 和 1997 年 的 「 東 協 + 3」 機 制 , 東 亞 的 區 域 化 不 斷 由 中 小 國 家 管 理 脆 弱 性 的 機 制 向整合區域大國的安全體系轉變。因此,從政治和安全的角度看,國家對區域化 的參與,也在不斷由被動轉向主動、由自發轉向自覺。. 三、區域安全的構建與全球治理 區域主義興起的後果之一就是區域安全的構建。如果把世界安全分為國家、 區域和全球三個層次的話,那麼不僅國家安全越來越依賴于區域安全,而且全球 安全也越來越依賴于區域安全,區域安全的構建成為全球安全體系的核心。區域 安全離不開全球穩定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樣毋庸置疑的是沒有區域穩定的全球安 全也難以立足。重要的「全球性問題」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清單,它已經說明瞭. 9. Kishore Mahbubani, “The Pacific Way,” Foreign Affairs, Vol. 74, No. 1 (January/February 1995), pp. 100-110..

(6) 6.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四卷第一期. 全球機構和機制在合力解決這些問題方面的失能。任何全球治理的宏大計畫都面 臨著深刻的結構不對稱問題,也面臨著區域行為體在應對危險及其根源方面利益 的不對稱問題。相對于全球安全而言,區域安全更容易構建。地理上的臨近使區 域行為體在處理相互關係過程中,經常面臨類似的問題、具有互動的文化、熟悉 的傳統、相容的規則和共同的經驗。長期存在的鄰裏關係常常產生正式的、非正 式的、超越邊界的治理策略,它們導致了相互依賴的產生和共同利益的形成。區 域安全合作比全球安全合作需要考慮的問題更少,互動的障礙也更容易克服。相 對于國家安全而言,區域安全更有利於促進全球安全的實現。區域化的發展可以 為解決全球性問題、採取全球性行動集結更多的資源和更大的力量。區域安全還 具有明顯的擴散效應,它不僅提供全球安全所必需的區域穩定,而且會把區域穩 定投射到區域以外。歐盟在這兩方面都提供了有力例證,它不僅為歐洲帶來了真 正的和平秩序,而且為其他區域提供了可以效仿的建立區域安全機制的模式。 從國際體系的角度來看,當代區域主義是國際體系多層次重構的一部分,而 且是最關鍵的一部分。權力在區域層次的重構與權力在國家和全球層次的變革是 不 可 分 割 的 。 區 域 可 以 被 看 作 國 家 治 理 和 全 球 治 理 之 間 的 仲 介 層 次 10 ――Helen Wallace 稱 之 為 「 全 球 化 的 過 濾 器 。 」 11 國 家 組 成 區 域 共 同 體 的 結 果 是 , 用 區 域 主義邏輯取代無政府邏輯,為區域提供安全和秩序,並進而為全球安全體系和全 球 秩 序 的 構 建 準 備 條 件 。 Charles Kupchan 就 認 為 , 區 域 主 義 在 北 美 、 歐 洲 和 東 亞 的發展將為全球安全體系帶來良性、穩定的多極秩序。在他看來,北美、歐洲和 東 亞 正 在 區 域 層 次 上 成 為 「 良 性 單 極 」 ( benign unipolarity) 。 區 域 主 義 發 展 使 大 國 「 多 元 核 心 」 ( pluralistic core) 同 廣 大 「 周 邊 國 家 」 ( periphery) 建 立 了 一 種區域秩序。這個秩序是等級制的,大國具有不成比例的影響力,但大國的影響 力是良性的,大國實行自我克制並遵守共同的規範。這些區域秩序一同構成全球 的多極秩序。經區域主義構建起來的區域安全將為全球安全帶來「穩定的」和 「 非 競 爭 性 的 」 「 多 極 結 構 」 。 12 因 此 , 在 一 定 意 義 上 , 實 現 全 球 安 全 和 全 球 治. 10. 11. 12. Peter Katzenstein, “Reg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Vol. 31, No. 2 (June 1996), pp. 123–159; Robert Lawrence, Regionalism, Multilateralism and Deeper Integra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e, 1996). Helen Wallace, “Europeanisation and Globalisation: Complementary or Contradictory Trends?” in Shaun Breslin, et al, eds., New Regionalisms in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Theories and Cases (London: Routledge, 2002), p. 149. Charles Kupchan, “After Pax Americana: Benign Power,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the Sources of a.

(7)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 7. 理與其說是一項全球性任務,不如說是一項區域間安排,區域安全的構建對於全 球 安 全 體 系 和 全 球 治 理 來 說 將 越 來 越 至 關 重 要 。 13. 貳、東亞區域安全的進程及其邏輯 一、區域背景 區域主義發展在全球議事日程中優先次序的提升並不意味著區域安全的構建 進入了快速通道。構建一個區域安全合作的框架,使之可以真正稱得上是一個 「區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在東亞,這個區域內的國家發展水準極 其不一致,國內經濟和政治結構、宗教和信仰體系各不相同。這個區域遭受過由 其成員之一發動的極其殘酷的軍事侵略,對戰爭的記憶在很多人的頭腦中仍然烙 印深刻,這些人最關心的就是如何阻止區域霸權的再度出現。這個區域主要國家 之間存在著嚴重的政治對抗,它們共處於一種不安的和平之中,彼此發生衝突的 危險遠沒有消除。這個區域很大程度上還依賴外部勢力即美國的存在來維持安 全,並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這個相同的外部勢力來維持經濟增長。這個區域廣大人 民 之 間 還 幾 乎 沒 有 屬 於 自 己 的 集 體 政 治 認 同 ( identification) 。 這種情形既適用於今天的東亞,也適用於二戰結束時的歐洲。在歐洲,類似 的挑戰並沒能阻止區域主義的發展和區域安全的構建,歐洲的區域化至今仍在發 展和壯大過程之中。與此相似,類似的挑戰也沒能阻止區域主義在東亞的發展, 東亞的區域化也在深化之中,只是在進程上相對滯後於歐洲。背景的相似和出發 點的接近一致,使歐洲成為審視東亞安全合作進程的重要參照。. 二、東亞的區域化進程和安全合作機制 與歐盟相似,東協是東亞區域主義發展的重要載體。儘管歐盟和東協都不是 嚴 格 意 義 上 的 區 域 安 全 機 構 , 但 它 們 都 明 確 包 含 區 域 安 全 合 作 的 價 值 指 向 。 1967 年成立之初,東協的宗旨之一就是遵循正義、國家關係準則和《聯合國憲章》,. 13. Stable Multipola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2 (Fall 1998), pp. 40-79. 參 見 , Barry Buzan and Ole Waever, Regions and Powers: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New Yor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eter Katzenstein, A World of Regions: Asia and Europe in the American Imperiu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5)..

(8) 8.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四卷第一期. 促進本區域的和平與穩定。由於東協是在冷戰期間特殊的地緣戰略環境中創建起 來的,因此冷戰的結束和地緣戰略環境向地緣經濟環境的轉變使東協存在的原初 理由無以為繼。於是,通過同亞太國家,特別是中國、日本和韓國開展經濟合 作,通過將前敵融入聯盟,東協又獲得了新的存在的理由,即經濟整合和區域發 展 。 而 且 , 通 過 1994 年 成 立 東 協 區 域 論 壇 等 舉 措 , 東 協 還 在 區 域 安 全 構 建 方 面 重新進行了定位,因此在區域安全合作上也獲得了新的存在的理由。同歐盟一 樣,東協也通過擴盟實現發展,並都在擴盟過程中將前共產主義宿敵納入共同 體 。 1995 年 , 越 南 從 柬 埔 寨 撤 軍 之 後 被 邀 請 參 加 東 協 , 寮 國 和 緬 甸 於 1997 年 加 入 , 柬 埔 寨 1999 年 加 入 。 但 與 歐 盟 設 立 嚴 格 的 入 盟 標 準 不 同 , 東 協 更 為 開 放 和 包容,它不要求入盟國改變自己的國內治理結構。東協的規範之一就是不干涉國 內政治。也正因為如此,東協的權力結構是鬆散的,權威是有限的,它是一個非 集權性的政府間和非政府間機構的聯合體,不像歐盟那樣擁有強有力的理事會、 委員會和龐大的官僚機構。 而 這 種 權 力 結 構 的 不 同 不 僅 使 東 協 在 1997 年 的 金 融 危 機 中 沒 能 以 任 何 有 意 義 的 方 式 採 取 行 動 14, 而 且 使 東 協 在 區 域 安 全 機 制 建 設 方 面 幾 乎 沒 法 與 歐 盟 相 提 並 論 。 自 1994 年 東 協 倡 議 並 組 織 第 一 屆 東 協 區 域 論 壇 開 始 , 東 亞 國 家 區 域 安 全 合作的框架主要是在泛區域、跨區域和次區域等層面進行構建的。 (一) 在泛區域層面上,現有的安全機制主要有:東協區域論壇、亞太安全合作 理 事 會 ( CSCAP ) 、 亞 洲 相 互 協 作 與 信 任 措 施 會 議 ( 亞 信 會 議 ) ( CICA )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會 議 ( APEC ) 、 東 北 亞 合 作 對 話 會 ( NEACD ) 、 香 格 里 拉 對 話 ( Shangri-La Dialogue ) 、 「 六 方 會 談 」 ( Six-Party Talks ) 等 。 其 中 , 東 協 區 域 論 壇 是 東 亞 目 前 最 重 要 的 常 設 區 域安全機制,它在參加成員和討論議題方面都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和開放 性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會 議 原 本 是 經 濟 合 作 機 制 , 自 2001 年 「 9‧ 11」 事 件 後 反恐等安全議題被納入議程以來,該機構開始逐漸具有了多邊安全合作的 職能,並因而也成為區域安全合作的一個框架。另外,東亞還發展了以問 題為核心的區域安全機制,如圍繞北韓核問題展開的「六方會談」。僅從. 14. 這 對 於 東 協 來 說 是 一 種 失 敗 , 它 暴 露 了 東 協 在 機 構 和 政 治 方 面 的 缺 陷 。 參 見 , Douglas Webber, “Two Funerals and a Wedding? The Ups and Downs of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and Asia-Pacific after the Asian Crisis,” Pacific Review, Vol. 14, No. 3 (September 2001), pp. 339-372..

(9)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 9. 參加的成員情況就可以看出,幾乎所有這些機制都涵蓋東亞、亞洲、太平 洋、甚至亞太區域以外的國家,因此儘管都以東亞安全為議題,但它們都 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東亞的區域組織,而是某種泛區域安全機制。 ( 二 ) 在 跨 區 域 層 面 上 , 現 有 的 安 全 機 制 主 要 有 亞 歐 高 峰 會 議 ( ASEM) 、 上 海 合 作 組 織 ( SCO) 等 。 前 者 主 要 謀 求 亞 洲 國 家 與 歐 盟 開 展 政 治 對 話 、 經 濟 合作、學術、文化、人際交流與合作。其中政治對話包括安全議題在內。 後者主要從安全領域起步,初衷是解決邊界問題,後來擴大為安全合作組 織,並將合作延伸到經濟領域。跟泛區域機制相似,跨區域機制也不以在 東亞建構區域安全為首要目標。 ( 三 ) 在 次 區 域 層 面 上 , 除 東 協 本 身 以 外 , 中 日 韓 首 腦 會 議 ( China-Japan-ROK Summit) 也 為 區 域 多 邊 合 作 提 供 了 一 定 的 機 制 。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2003 年 10 月 中 日 韓 首 腦 會 議 正 式 發 表 了 「 推 進 三 方 合 作 聯 合 宣 言 」 。 這 是 由 三 國領導人發表的第一份三邊合作檔。 在 東 亞 , 真 正 具 有 區 域 意 義 的 安 全 合 作 機 制 大 概 只 有 東 協 、 「 東 協 + 1」 和 「 東 協 + 3」 、 東 亞 峰 會 ( East Asia Summit) 等 。 「 東 協 + 1」 和 「 東 協 + 3」 , 即 「 10+ 」 機 制 , 是 1997 年 東 亞 金 融 危 機 之 後 , 東 協 同 東 北 亞 三 國 為 加 強 經 濟 合作和危機管理而被迫設立的。這場危機深刻揭示了東亞區域內在經濟和社會安 全 方 面 越 來 越 增 加 的 相 互 依 賴 以 及 現 存 治 理 結 構 的 脆 弱 。 於 是 , 「 10 + 1 」 和 「 10+ 3」 得 以 成 立 並 很 快 發 展 成 為 區 域 對 話 和 協 商 的 論 壇 。 儘 管 「 10+ 」 機 制 最初關注的主要是經濟合作問題,但是,參加者後來逐漸為其賦予了促進安全合 作 的 新 職 能 。 15「 10+ 」 機 制 在 反 擊 恐 怖 主 義 、 解 決 非 傳 統 威 脇 、 敦 促 北 韓 放 棄 核 計 畫 等 方 面 都 起 到 了 積 極 作 用 。 很 多 重 要 安 全 合 作 成 果 都 是 在 「 10+ 」 機 制 上 達 成 的 。 目 前 , 「 10+ 」 機 制 , 尤 其 是 其 中 的 「 10+ 3」 已 經 成 為 東 亞 區 域 最 重 要 的 多 邊 經 濟 和 安 全 合 作 機 制 。 16 此 外 , 2005 年 開 始 的 東 亞 峰 會 有 望 發 展 成 為. 15. 16. 有 關 「 10 + 3 」 機 制 的 發 展 , 參 見 , Richard Stubbs, “ASEAN Plus Three: Emerging East Asian Regionalism?” Asian Survey, Vol. 42, No. 3 (May/June 2002), pp. 440-455; Douglas Webber, “Two Funerals and a Wedding?”; Takashi Terada, “Constructing an ‘East Asian’ Concept and Growing Regional Identity: From EAEC to ASEAN + 3,” Pacific Review, Vol. 16, No. 2 (June 2003), pp. 251277. Markus Hund, “ASEAN Plus Three: Towards a New Age of Pan-East Asian Regionalism?” The Pacific Review, Vol. 16, No. 3 (September 2003), pp. 383-418..

(10) 10.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四卷第一期. 促進東亞合作與安全的新機制。若此,東亞峰會作為對東協相關機制的補充,可 以在不否定東亞現有區域化進程邏輯的同時,調動區域大國的積極性。. 三、東亞區域安全合作的不足及其根源 很 多 學 者 對 歐 亞 區 域 主 義 的 不 同 作 過 全 方 位 的 比 較 。 17 僅 從 區 域 安 全 構 建 的 角度而言,歐亞兩個區域的不同就是顯而易見的。表面上看,涉及東亞區域安全 的機構、組織和機制可謂林林總總、不勝枚舉,但實際上,真正能夠管理和支撐 東 亞 安 全 合 作 的 卻 寥 若 晨 星 、 鳳 毛 麟 角 。 在 歐 洲 , 北 約 ( NATO) 、 歐 盟 共 同 安 全 和 外 交 政 策 ( CFSP) 、 歐 洲 安 全 與 合 作 組 織 ( OSCE) 是 構 成 歐 洲 安 全 合 作 框 架的三根支柱。但在東亞,不僅沒有一個統帥性、全局性的區域安全合作框架, 甚至沒有一根像樣的支柱。東亞很多泛區域、跨區域和次區域安全合作機制不是 因為「太大」就是因為「太小」而無法擔當維持區域安全合作的重任。比較而 言 , 以 東 協 為 基 礎 組 建 的 區 域 安 全 機 制 , 即 東 協 區 域 論 壇 和 「 10+ 3」 , 無 疑 是 目前東亞在區域安全機制建設方面取得的最大成就。然而,這些機制還不能有效 地 保 障 區 域 安 全 。 18 不 僅 過 於 鬆 散 的 東 協 區 域 論 壇 , 即 使 最 直 接 相 關 的 「 10 + 3 」 機 制 也 構 不 成 東 亞 區 域 安 全 的 支 柱 。 「 10 + 3 」 充 其 量 也 只 是 三 個 「 10 + 1」 , 而 不 是 「 13」 。 「 10+ 3」 中 的 「 3」 構 不 成 一 個 整 體 , 「 10+ 3」 就 更 沒 有 整體性可言。儘管相對於經濟成就而言,歐盟在安全合作方面的表現差強人意地 不成比例,以至於常被人戲稱為「經濟巨人、政治矮子」,但是,歐盟是在手腳 被嚴重束縛的情況下推進區域安全構建的。例如,美國對歐盟的「歐洲安全和防 禦 政 策 」 明 確 提 出 必 需 滿 足 「 三 D」 條 件 , 即 : 不 削 弱 ( diminish) 北 約 作 用 、 不 複 製 ( duplicate) 北 約 能 力 、 不 歧 視 ( discriminate) 美 國 地 位 。 19 可 以 想 見 , 在 「 三 D」 前 提 下 , 歐 盟 還 有 多 少 創 造 的 空 間 。 然 而 , 即 便 如 此 , 歐 盟 在 區 域 安 全合作方面的進展也已讓東協望塵莫及。. 17. 18 19. 參 見 , Richard Higgott,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ionalism: Europe and Asia Compared,” in William Coleman and Geoffrey Underhill, eds., Regionalism and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Europe, Asia, and the Americas, London: Routledge, 1998, pp. 42-67; Peter Katzenstein, “Reg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mitav Acharya,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SEAN and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Order, London: Routledge, 2001. 閻 學 通 , 〈 亞 太 地 區 的 安 全 合 作 〉 , 《 東 亞 季 刊 》 , 1999, 春 季 卷 ( 卷 30, 期 2) , 頁 97-110。 Chris Layne, “US Hegemony and the Perpetuation of NATO,” in Ted Galen Carpenter, ed., NATO Enters the 21 st Century (London: Frank Cass, 2001), p. 78..

(11)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 11. 在區域安全構建方面,東協之所以與歐盟不可同日而語,除了權力結構方面 的原因以外,還與東亞區域主義獨特的發展進程和演進邏輯有關。大國,特別是 法德軸心,是歐洲區域主義發展的發動機,不僅走向歐盟的進程主要是由它們推 動的,而且歐洲區域安全框架的建構也與它們的宣導密不可分。而在東亞,區域 主義發展主要是由中小國家推動的,東南亞各國無疑是東協發展的主力軍,東亞 迄 今 最 重 要 的 區 域 安 全 機 制 也 主 要 是 由 它 們 發 起 的 。 例 如 , 東 協 區 域 論 壇 、 「 10 + 3」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會 議 、 亞 歐 會 議 等 都 是 在 東 亞 中 小 國 家 的 倡 議 下 發 展 起 來 的 20, 中 國 和 日 本 甚 至 在 2003 年 先 後 正 式 加 入 了 東 協 1976 年 的 《 東 南 亞 友 好 合 作條約》,這與歐洲區域主義的很多倡議來自大國明顯不同。 如果說歐洲區域化的演進邏輯是從中心到邊緣,那麼東亞區域化的演進邏輯 就 是 從 邊 緣 到 中 心 。 21 歐 盟 和 東 協 的 擴 大 很 好 地 說 明 瞭 這 兩 種 發 展 邏 輯 的 不 同 。 歐盟的擴大是由中心大國向周邊中小國家延伸,而東協的擴大則是由周邊中小國 家向中心大國延伸。儘管歐盟擴大因設立苛刻的前提條件而具有封閉性和排他性 特徵,東協擴大因不要求改變國內治理結構而表現出開放性和包容性特點,但與 歐 盟 已 經 包 括 幾 乎 所 有 區 域 大 國 不 同 , 東 協 並 沒 有 吸 收 這 個 區 域 的 關 鍵 大 國 ―― 中國、日本和韓國入盟,甚至沒有這樣的計畫。這不能說不是東亞區域化發展的 悖論。作為東亞區域主義發展的主要載體,東協一方面希望通過組建東協區域論 壇 和 「 10+ 3」 以 防 止 被 中 國 和 日 本 邊 緣 化 , 同 時 也 不 被 歐 盟 和 美 國 邊 緣 化 22, 但 另一方面,東協又對日本的過去(軍國主義)和中國的未來(可能的霸權主義) 感 到 擔 心 23, 出 於 維 持 自 身 相 對 權 力 的 需 要 , 東 協 不 得 不 致 力 於 限 制 區 域 主 義 在 東亞的發展,以至於像中國、日本和韓國這樣的東亞大國反被邊緣化了,它們只 是 在 不 久 以 前 才 可 憐 地 以 附 加 的 東 協 區 域 論 壇 ( 1994 年 ) 和 「 東 協 + 3」 ( 1997 年)形式參與了東亞區域的經濟合作和安全建設。 此外,東亞與歐洲在區域安全構建方面還有一點不同,體現在區域認同上。. 20. 21 22. 23. Kishore Mahbubani, “The Pacific Way;” Takashi Terada, “Constructing an ‘East Asian’ Concept and Growing Regional Identity.” 這裏的中心和邊緣主要是依國家實力的大小來界定的。 Kishore Mahbubani, “The Pacific Way;” Takashi Terada, “Constructing an ‘East Asian’ Concept and Growing Regional Identity.” Denny Roy, “Hegemon on the Horizon? China’s Threat to East Asia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9, No. 1 (Summer 1994), pp. 149-168..

(12) 12.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四卷第一期. 安全意義上的區域與寬泛界定的經濟意義上的區域存在很大差別。區域安全的構 建需要區域認同的塑造與培育。具有共同的安全威脇、對某種主導性價值觀和規 範的認同或排拒,才能形成區域認同意識。在歐洲,伊拉克戰爭期間法國和德國 等對多邊主義制度的捍衛,不惜以損害歐美關係為代價,其目的之一就是強化歐 洲 的 集 體 認 同 。 就 像 Christopher Hill 所 指 出 的 , 法 國 「 為 了 可 能 的 在 世 界 上 塑 造 獨特的歐洲身份方面的長期獲益,同時強化歐洲公民的意識,使之明白為什麼共 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對於它們來說是重要的,而決定接受對歐洲外交政策形象的短 期 損 害 。 」 24 但 在 東 亞 , 情 況 卻 截 然 不 同 。 面 對 美 國 越 過 聯 合 國 安 理 會 貿 然 發 動 伊拉克戰爭,東亞各國的反應相去甚遠,不僅沒有一個國家像法國那樣為強化區 域認同而竭力捍衛多邊主義制度,而且美國單邊主義的追隨者大有國在。雖然對 西方價值觀和規範的排拒可以為東亞國家提供區域認同的基礎,但所謂的「亞洲 價值觀」不是建立在「我們是什麼」,而是建立在「我們不是什麼」的基礎之上 的 。 25 東 亞 區 域 認 同 的 建 構 甚 至 還 沒 有 真 正 進 入 區 域 安 全 建 設 的 日 程 。 因此,雖然東協是東亞最成功的區域組織,在東亞區域化發展和區域安全構 建 方 面 功 不 可 沒 , 但 是 , 東 協 區 域 論 壇 和 「 10+ 3」 與 歐 洲 的 同 類 機 制 相 比 , 仍 是 臨 時 性 的 和 軟 弱 的 26, 東 亞 各 國 很 難 將 「 10+ 3」 中 的 「 3」 由 「 3」 個 「 1」 變 成 「 1」 個 「 3」 , 進 而 再 將 「 10+ 3」 變 為 「 13」 , 因 此 東 協 轉 變 為 像 歐 盟 那 樣 的區域組織的可能性不大。從歐洲的視角來看,區域化發展不僅需要區域主義形 式,而且需要將區域主義形式制度化、機制化。然而,在東亞,區域化進程很大 程 度 上 是 在 沒 有 制 度 和 機 制 的 情 況 下 發 展 的 , 雖 然 不 能 說 沒 有 區 域 主 義 形 式 。 27 甚 至 在 「 1990 年 代 中 期 之 前 , 東 亞 國 家 之 間 … … 實 際 上 沒 有 任 何 商 業 協 定 」 28,. 24. 25. 26. 27. 28. Christopher Hill, “Renationalizing or Regrouping? EU Foreign Policy since 11 September 2001,”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Vol. 42, No. 1 (March 2004), pp. 143-163. 有 關 東 亞 區 域 認 同 與 安 全 的 關 係 , 參 見 , Amitav Acharya, Constructing a Security Community in Southeast Asia; Amitav Acharya, Regionalism and Multilateralism: Essays on Cooperative Security in the Asia Pacific, 2nd edition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ies Press, 2003); Muthiah Alagappa, ed., Asian Security Practice: Material and Ideational Influen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Lowell Dittmer, “The Emerging Northeast Asian Regional Order,” in Samuel Kim, e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Northeast Asia (Lanham, Maryland: Rowman and Littlefield, 2004), pp. 331362. Samuel Kim, “Reg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 Vol. 4, No. 1 (January/April 2004), pp. 39 -67. Edward Mansfield and Helen Milner, “The New Wave of Regionalism.”.

(13)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 13. 更不用說安全制度和安全機制了。正式由於歐盟強調制度和機制的作用,實行封 閉性和排他性的區域主義,東協依靠非正式的民間交往,發展開放性和相容性的 區 域 主 義 , 因 此 才 有 人 把 歐 洲 的 區 域 主 義 稱 作 「 硬 區 域 主 義 」 ( hard regionalism ) , 把 東 亞 的 區 域 主 義 稱 作 「 軟 區 域 主 義 」 ( soft regionalism) 。 29 儘管在價值上,「硬」未必優於「軟」,但制度和機制的缺乏明顯已經成為東亞 區 域 化 進 程 和 區 域 安 全 構 建 的 主 要 障 礙 。 30 很 明 顯 , 沒 有 有 效 的 制 度 和 機 制 建 設,就難以保障東亞區域化和區域安全合作不會成為霸權干涉和大國對抗的犧牲 品。. 參、東亞區域安全合作的難題與歐洲經驗的不適用 一、兩種挑戰、兩種結局 區域外的霸權干涉和區域內的大國對抗是很多區域(北美除外)發展區域主 義、構建區域安全的兩大主要挑戰。幸運的是,歐洲只是在部分程度上遭遇了前 一種挑戰,即來自美國的干涉,而且很好地解決了後一種挑戰,實現了法德和 解,因此,反過來,歐洲在應對前一種挑戰時迴旋的餘地和選擇的空間變得更大 了 。 東 亞 有 些 不 幸 , 因 為 兩 個 挑 戰 ――美 國 的 干 涉 和 中 日 的 對 抗 ――不 僅 同 時 存 在,而且還陷入了某種惡性循環的怪圈,令東亞要在有效應對兩個挑戰之間找到 恰當的平衡點變得異常艱難。如果說上文提到的東亞和歐洲區域主義發展在進 程、邏輯、主要載體的權力結構、以及對政治認同的培育方面存在很大不同,並 因此導致了安全機制建設方面的迥異,那麼所有這些不同更深層次的根源則在於 它們各自面對的主要挑戰以及為應對這些挑戰而採取的對策大相徑庭。它們不僅 可以說明為什麼東亞和歐洲在發展區域主義方面會呈現不同的進程、不同的邏 輯,東協和歐洲會形成不同的權力結構,並對區域性政治認同採取不同的態度, 進一步印證為什麼歐洲在安全機制建設方面有所成就,而東亞卻作為平平,而且 還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歐洲區域安全合作的經驗並不直接適用於東亞。. 29. 30. Peter Katzenstein, “Introduction: Asian Reg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Peter Katzenstein and Takashi Shiraishi, eds., Network Power: Japan and Asi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1-44. Samuel Kim, “Regionalization and Regionalism in East Asia.”.

(14) 14.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四卷第一期 在一定程度上,歐洲和東亞在發展區域主義和構建區域安全方面都遭遇到了. 霸 權 干 涉 和 大 國 對 抗 的 挑 戰 。 而 且 , 霸 權 干 涉 都 來 自 同 一 個 大 國 ――美 國 , 大 國 對 抗 ――歐 洲 的 法 德 對 抗 和 東 亞 的 中 日 對 抗 ――也 是 何 其 相 似 乃 爾 。 然 而 , 不 同 的是,對於歐洲來說,霸權干涉的挑戰晚於大國對抗的挑戰,挑戰的程度都小於 東亞;而對於東亞來說,霸權干涉的挑戰早於大國對抗的挑戰,而且挑戰的程度 都超過歐洲。正是由於這種不同,歐洲和東亞的區域主義發展才分道揚鑣了。歐 洲在美國想要阻撓之前,借用沒有外部干涉甚至還有一定外部支持的有利時機, 先發解決了內部的大國對抗問題。法德和解的實現為歐洲區域主義發展和區域安 全的構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美國對歐洲統合的質疑和阻撓是直到冷戰結束後才 發 生 的 。 而 當 美 國 作 為 區 域 外 霸 權 或 「 外 來 的 支 配 力 量 」 31對 歐 洲 統 合 由 不 以 為 然 到 心 存 疑 慮 再 到 意 欲 干 涉 之 時 32, 這 種 外 在 的 阻 撓 已 經 不 能 顛 覆 歐 洲 區 域 安 全 的構建了。 在東亞,情況幾乎正好相反。當東亞經歷金融危機的沉痛打擊之後,開始步 歐 洲 後 塵 , 推 進 區 域 一 體 化 的 時 候 , 東 亞 首 先 迎 來 的 是 美 國 的 直 接 阻 撓 。 1997 年,日本提出通過建立亞洲貨幣基金組織來解決金融危機,但是,在美國的直接 壓力下,日本的計畫被迫流產。以至於東亞國家面對危機沒有任何區域性的選 擇,只得接受主要由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強加的解決方案。美國還通過強化 雙 邊 安 全 機 制 , 尤 其 是 重 新 修 訂 《 日 美 防 衛 合 作 新 指 南 》 ( The Guidelines for Japan-US Defense Cooperation) , 間 接 阻 撓 東 亞 發 展 自 己 的 區 域 性 安 全 合 作 。 美 國的干涉和介入還在一定程度上使中日和解成為不可能。美國對美日聯盟的強調 和《日美防衛合作新指南》的修訂,以及日本國內政治的變革,使冷戰後期實現 的有限的中日和解不僅在冷戰結束之後難以為繼,而且很快退化為中日對抗。雖 然不能把中日對抗完全歸因於美國干涉,但在發展區域主義、構建區域安全的問 題上,二者卻日益形成了某種下降的消極螺旋。不解決美國干涉問題,就難以解 決中日對抗問題,反之亦然。兩個挑戰共同陷東亞的區域主義和安全合作於困境 之中,以至於東亞的區域化只能由中小國家發起、由邊緣向中心推進。. 31. 戴 維 ‧ 卡 萊 歐 ( David P. Calleo) 著 , 馮 紹 雷 等 譯 , 《 歐 洲 的 未 來 》 , 上 海 , 上 海 人 民 , 2003, 頁. 32. 參 見 , 查 理 斯 ‧ 庫 普 乾 ( Charles A. Kupchan) 著 , 潘 忠 岐 譯 , 《 美 國 時 代 的 終 結 》 , 上 海 , 上 海. 28。 人 民 , 2004, 頁 13。.

(15)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 15. 二、美國干涉 由於任何區域性安排都是一種多邊主義安排,因此美國對東亞區域安全合作 的阻撓與美國對多邊主義的態度直接相關。在二戰結束、兩極體系形成之前,美 國對世界秩序問題的主要反應形式就是多邊主義,聯合國和佈雷頓森林體系是毋 庸置疑的典型代表。冷戰的出現使美國對多邊主義的態度經歷了一次轉變。但 是,美國並沒有簡單地站在多邊主義的對立面。美國反對蘇聯發展多邊主義嘗 試,而自己卻在歐洲建立多邊主義安全組織,即北約。美國冷戰期間對多邊主義 態度的兩面性還反映在它對歐洲和東亞安全秩序的不同安排上。與在歐洲發展多 邊安全框架不同,美國在東亞只願意構建雙邊安全聯繫,美國對在東亞發展多邊 主 義 就 像 對 在 歐 洲 發 展 雙 邊 主 義 一 樣 沒 有 興 趣 。 33 已 經 廢 除 的 美 台 《 共 同 防 禦 條 約》、仍然健在的《日美安全保障條約》、《韓美共同防禦條約》、《菲美共同 防禦條約》等,都是美國冷戰期間在東亞構建雙邊安全關係的產物,並且很多至 今還是美國維持東亞安全的支柱。冷戰結束以後,儘管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以發 展多邊主義和區域主義進行回應,但是美國走的路卻恰恰相反,從多邊主義轉向 單邊主義。美國對多邊主義的區域主義尤其排斥,美國對由自己領導的北美自由 貿易協定甚至都不願賦予其政治和安全使命,因此就更別指望它會對其他區域 (不論歐洲還是東亞)的多邊安全合作另眼相看了。在東亞,美國不僅強化既有 雙 邊 安 全 機 制 , 還 通 過 給 予 菲 律 賓 和 泰 國 「 主 要 非 北 約 盟 國 」 ( major non-NATO allies ) 地 位 、 同 新 加 坡 討 論 成 立 「 區 域 海 上 安 全 倡 議 」 ( Regional Maritime Security Initiative ) 、 與 東 南 亞 高 級 國 防 官 員 開 展 香 格 里 拉 對 話 等 作 法 , 為 東 亞 發展自己的區域安全機制設置障礙。 美國對多邊主義態度的轉變,是由美國的戰略目的決定的,即維持自己的霸 權地位、阻止區域挑戰者的崛起。冷戰期間,美國把蘇聯發展多邊主義看作其構 建區域霸權的工具,因此極力阻撓。冷戰後,美國繼續阻撓多邊主義嘗試,因為 它擔心其他國家會像美國在冷戰期間通過支援多邊主義建立區域安全機制抗衡蘇 聯那樣抗衡自己。美國堅信,任何區域安全共同體的構建都將最終成為一種抗衡. 33. Christopher Hemmer and Peter Katzenstein, “Why is There No NATO in Asia? Collective Identity, Regionalism, and the Origins of Multilater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56, No. 3 (Summer 2002), pp. 575-607..

(16) 16.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四卷第一期. 美國的勢力,而如果區域融合為一個緊密的行為體,那麼國際體系就會變為多 極,美國的霸權就會式微。出於這種擔心,美國必然會不遺餘力地阻止多邊主義 在區域層面的發展。在這個意義上,區域主義與美國單邊主義是水火不容的。 美國對歐亞區域安全機制的不同安排也是由其通過反對霸權來維持霸權的戰 略 決 定 的 。 不 論 歐 洲 的 北 約 多 邊 安 全 體 系 和 東 亞 的 「 軸 心 - 輪 輻 」 ( hub-spoke) 體 系 34 在 結 構 上 有 多 大 不 同 , 它 們 的 作 用 卻 是 一 致 的 , 都 旨 在 阻 止 霸 權 挑 戰 者 在 區域和體系層次上出現。即使在冷戰期間尋求建立多邊安全機構時,美國也從來 沒有忘記以確保反映美國利益和價值觀為根本原則。美國不允許多邊組織具有獨 立 自 主 性 , 更 不 能 容 忍 多 邊 組 織 異 化 為 異 己 力 量 。 北 約 就 是 典 範 。 就 像 John Ruggie 所 指 出 的 , 「 美 國 不 尋 求 支 持 具 有 廣 泛 獨 立 性 強 權 的 正 式 的 國 際 組 織 , 那 不是它的多邊主義議程。……北約組織中的「組織」從來沒有、現在也不決定其 成 員 的 集 體 安 全 」 。 35 Michael Brenner 的 話 更 是 一 語 道 破 天 機 。 他 說 , 華 盛 頓 的 目的就在於「阻止任何可以抗衡美國的勢力或國家集團出現,美國政府對待歐盟 也 不 例 外 。 」 36 前 文 提 到 的 「 三 D」 條 件 無 疑 就 是 美 國 干 涉 歐 洲 統 一 、 限 制 歐 盟 自主地位的極好注腳。美國連對歐盟都不例外,自然更不會對東協或東協主導的 區域安全機制例外。 這種歷史回顧是必要的、值得的,因為我們現在擁有的區域安全秩序在某種 程度上仍是其冷戰前身的延續。而在東亞跟在歐洲一樣,最主要的延續因素便是 美 國 的 大 戰 略 。 Robert Kagan 在 分 析 美 歐 戰 略 的 分 歧 時 指 出 : 「 讓 美 國 人 去 想 像 一個美國權力不在其中充當主要基石作用的國際秩序是非常困難的。這種觀念具 有深刻的歷史根源,奧爾布賴特充分地表達了它,她把美國稱作「不可或缺的國 家 」 ( the indispensable nation) 。 因 此 在 談 論 美 國 大 戰 略 時 , 除 了 促 進 自 由 國 際 秩 序 的 目 標 之 外 , 我 們 必 須 包 括 維 持 美 國 霸 權 這 個 極 其 重 要 的 因 素 。 」 37 而 反 對 多邊主義、阻撓區域主義、干涉區域安全的構建無疑是美國通過反對霸權來維持. 34. 潘忠岐,〈利益的交叉與意圖的錯位:美國「軸心-輪輻」式東亞安全框架下的中美關係〉, 《 中 國 評 論 》 , 2004 , 期 9 , 頁 19-23 ; 龐 中 英 , 〈 亞 洲 地 區 秩 序 的 轉 變 和 中 國 〉 , 《 外 交 評 論 》 , 2005, 期 8, 頁 41-49。. 35. 36. 37. John Ruggie, “Multilateralism: 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6, No. 3 (Summer 1992), pp. 589-590. Michael Brenner, “The CFSP Factor: A Comparison of United States and French Strategies,”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Vol. 38, No. 3 (September 2003), pp. 187-209. Robert Kagan, “Strategic Dissonance,” Survival, Vol. 44, No. 4 (Winter 2002-2003), pp. 135-156..

(17)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 17. 霸權戰略的題中應有之意。. 三、中日對抗 冷戰期間,美國之所以沒有興趣在東亞建構多邊安全體系,反而代之以雙邊 安排,除了美國自身的原因外,也是當時東亞特有的地緣政治和安全結構決定 的。出現在歐洲的威脇與戰略的一致性從來沒有在亞洲出現過。在歐洲,蘇聯作 為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他者」,是唯一的威脇來源。美國同大多數西歐國 家對威脇的性質和為消除威脇採取集體行動的戰略認知沒有異議,這使得多邊安 全機制的建立成為可能。但在東亞,雖然從朝鮮半島經臺灣海峽到中南半島,是 冷戰除柏林牆以外的另一條前線,然而,東亞的地緣政治和安全結構並不像歐洲 那樣明朗。東亞很多國家是東西方兩大陣營爭奪的對象,它們對威脇的認知和對 付威脇應該採取的方法沒有共識。結果,東亞國家只能自行確定對威脇的認知, 並自行選擇對威脇的反應,而不是謀求多邊合作和集體安全。其中,中國選擇了 獨立自主和自力更生,日本選擇了依靠美國。在很大程度上,日本的選擇是別無 選擇的選擇。但是,為日本提供安全保障事實上已經使美國支持更廣泛的集體安 全體系成為不可能。 中日之間的不同選擇不僅使美國在東亞建構多邊安全體系成為不可能,而且 這種不可能還反過來使中日對抗成為不可避免。法德和解的歷史大背景是美國在 歐洲構建的多邊安全體系,同處一個陣營、面對新的共同敵人為兩個宿敵放棄前 嫌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內在動力。這個歷史背景還使美國不僅容忍和接受,甚至歡 迎和支持法德和解以及在此基礎上的歐洲一體化。而中日關係在東亞所處的歷史 大背景幾乎完全相反。與法德同屬一個陣營不同,中國和日本從一開始就分別屬 於兩個對峙的陣營,中國被美國和日本共同看作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上的「他 者」。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東亞要像歐洲以法德和解為基礎那樣推進區域一體 化,既沒有內在動力,更沒有外在條件。冷戰期間的對峙使中日矛盾一直沒有得 到根本解決並因而為當今的中日對抗埋下了種子。從歷史問題到釣魚島主權爭 端、從歷史教科書問題到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從改善日台關係到日本修憲派 兵,更不用說日本海上自衛隊在中國專署經濟區擊沉北韓間諜船隻事件、中國西 北 大 學 日 本 留 學 生 事 件 、 珠 海 集 體 買 春 事 件 、 2004 年 亞 洲 杯 足 球 賽 事 件 , 等 等 , 有關中日對抗的表現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清單。儘管有關中日之間在經貿、文化.

(18) 18.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四卷第一期. 和社會方面的交流與和解,也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清單,但是,似乎當今中日關 係 的 主 旋 律 是 對 抗 而 不 是 和 解 。 38 相 比 很 多 雙 邊 國 際 關 係 , 中 日 關 係 異 常 脆 弱 , 在一定意義上,中日關係甚至比異常複雜的中美關係還要複雜、還要難以處理。 除了歷史原因,中日對抗還與中日對歷史問題的處理、中日外交戰略的變 革、美國東亞戰略的調整等因素有關。毋庸置疑,歷史問題仍是中日之間邁不過 去的一道坎。日本認為自己已經道過歉了,而且自己也是戰爭受害者,甚至是唯 一的原子彈襲擊受害者,東亞國家,特別是中國不應該繼續糾纏不休。中國則認 為,日本一直缺乏認真的反省和坦誠的道歉,日本多次修改歷史教科書、首相屢 次參拜靖國神社、政要不斷出來否認戰爭罪行,等等,都是明證。中日對歷史問 題的認知分歧,從日本方面來看,在於日本一向不把自己看作亞洲國家,並且依 仗美國的保護傘狐假虎威,日本因此不願認真清算自己的侵略歷史。在日本民族 看 來 , 如 果 美 國 是 世 界 的 例 外 ( exception) , 那 麼 日 本 就 是 亞 洲 的 例 外 。 日 本 喜 歡把自己看作西方國家,它不僅蔑視亞洲國家,而且疏遠亞洲國家。這種世界觀 使日本對東亞國家對日本的形象認知不以為然,它甚至不屑於擔憂包括中國在內 的東亞國家會因歷史問題對其鄙視。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中國雖是二戰的勝利 者,但是隨後的內戰使中國根本沒有得到勝利者應該得到的東西,甚至對侵略者 的懲罰這最起碼的勝利品都沒有得到。與德國被分區佔領不同,日本被美國獨佔 了(除北方四島被蘇聯佔領外)。如果說在歐洲戰場上對德國的分區佔領滿足了 不同勝利者的物質和精神需求,那麼在亞洲戰場上,中國的這方面需求基本沒有 得到滿足。缺乏對侵略者的報復和懲罰使中國人難以去除根深蒂固的受害感和羞 辱 感 。 這 不 能 說 不 是 歷 史 問 題 極 易 引 燃 中 國 人 反 日 情 緒 的 一 個 重 要 原 因 。 39 中日對抗在最近幾年的加劇反映了兩國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的上升。而民族主 義 情 緒 上 升 反 映 的 是 兩 國 外 交 戰 略 的 變 革 。 隨 強 ( bandwagoning) 是 日 本 在 外 交 和安全方面的主要戰略選擇。這集中反映了日本歷史上的結盟習慣。日本在明治. 38. 參 見 , 馮 昭 奎 , 〈 中 日 關 係 : 從 歷 史 到 未 來 〉 , 《 世 界 經 濟 與 政 治 》 , 2005, 期 9, 頁 35-40; 查 道 炯 , 〈 冷 戰 後 日 本 對 華 政 策 的 變 化 與 中 國 的 對 策 〉 , 《 當 代 亞 太 》 , 2004, 期 11, 頁 15-19;. 39. Michael Green and Benjamin Self, “Japan’s Changing China Policy: From Commercial Realism to Reluctant Realism,” Survival, Vol. 38, No. 2 (Summer 1996), pp. 35-58. 有 關 中 國 民 眾 對 日 本 的 態 度 , 參 見 , 〈 中 國 青 年 對 日 本 的 認 識 ――大 型 讀 者 調 查 〉 , 《 中 國 青 年 報 》 , 1997, 2 月 15 日 , 版 8; 蔣 立 峰 , 〈 中 國 民 眾 對 日 本 很 少 有 親 近 感 ――第 一 次 中 日 輿 論 調 查 結 果 分 析 〉 , 《 日 本 學 刊 》 , 2002, 期 6, 頁 1-18。.

(19)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 19. 維 新 以 後 曾 和 當 時 的 霸 主 英 國 結 成 聯 盟 關 係 ( 1902 年 ) 。 二 戰 期 間 , 日 本 同 當 時 實力強大的歐洲霸主德國和義大利組成軸心國。二戰後,日本唯一結盟的國家就 是現在的霸主美國。但前兩次結盟是主動和自願的,最近一次則是被動和無奈 的。因此,經濟立國成為戰後日本的長期方略,美國的保護傘使日本既不需要也 不可能在政治和安全領域有所作為。然而,冷戰以後,日本經濟發展出現了問 題,經濟停滯和經濟危機使日本開始反思國家發展戰略問題,反思的結果是把日 本的問題歸因於政治發展與經濟發展不平衡。因此,日本政府開始致力於經濟和 政治改革,經過執政黨和內閣的頻繁更換之後,新近上臺並連任的小泉純一郎政 府重新為日本確立了外交立國的方針。最明顯的表現是:日本明確提出要成為 「 正 常 國 家 」 ( normal state) ; 日 本 突 破 和 平 憲 法 的 限 制 , 于 1991 年 向 海 灣 區 域 派 遣 掃 雷 艇 編 隊 , 這 是 自 1945 年 以 來 日 本 自 衛 隊 第 一 次 跨 出 國 門 參 與 國 際 軍 事 行 動 ; 2001 年 11 月 9 日 , 借 美 國 發 動 反 恐 戰 爭 之 機 日 本 再 度 向 海 外 派 遣 海 上 自 衛 隊 ; 2003 年 6 月 日 本 進 一 步 借 美 國 發 動 戰 爭 之 機 向 伊 拉 克 派 遣 自 衛 隊 , 這 是 日本自衛隊第一次在戰鬥仍在進行之中、未經聯合國授權的維和行動區域執行任 務 ; 日 本 還 通 過 一 系 列 法 律 、 法 案 40, 旨 在 最 終 修 改 憲 法 41; 日 本 極 力 推 動 聯 合 國 改革並謀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等等。日本外交戰略的變革進一步加劇了亞 洲國家的疑慮和中國的質疑,而外部反應所激發的民族主義情緒又為日本政府所 利用,成為推進既定戰略的動力。 相比而言,中國外交戰略在冷戰後也進行了調整。最大的調整就在於,由強 調以美國為主、發展雙邊外交向重視全方位、發展多邊外交轉變。中國外交不再 僅僅圍著美國轉,而是全面出擊,同歐盟、俄羅斯、日本、東協等建立全方位的 外 交 格 局 , 並 強 調 以 發 展 多 邊 外 交 為 主 。 1990 年 代 以 來 , 中 國 的 多 邊 外 交 努 力 主 要體現在三個層次上。第一個層次,中國在東亞尋求擴大東協的機制和規範,並. 40. 自 1992 年 日 本 出 臺 《 維 持 和 平 活 動 合 作 法 》 , 第 一 次 授 權 日 本 派 兵 參 加 聯 合 國 維 和 行 動 以 來 , 日 本 已 經 頒 佈 了 二 十 幾 項 有 關 國 防 安 全 的 主 要 法 律 、 法 案 , 其 中 僅 2004 年 就 有 9 項 。 著 名 的 有 《 周 邊事態法》、《反恐怖活動特別措施法》、《伊拉克重建特別措施法》、《反對武力攻擊事態法 案》、《安全保障會議設置法修改案》、《自衛隊法修改案》、《美日物品與服務相互提供協定 修 改 案 》 等 。 有 關 這 些 法 律 和 協 定 的 完 整 列 表 , 參 見 , Richard Tanter, “Japanese Militarization and. 41. the Bush Doctrine,” Japan Focus, February 15, 2005, at http://japanfocus.org/221.html. 小 泉 領 導 的 日 本 自 民 党 曾 計 畫 在 2005 年 11 月 建 黨 50 周 年 時 提 出 新 憲 法 。 1955 年 自 民 黨 建 黨 時 黨 章提出的基本目標就是「確立日本自己的憲章」。當然,「最終在日本國土上清除美國軍隊」也 是該黨最初目標。.

(20) 20.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四卷第一期. 同俄羅斯、中亞和南亞周邊國家建立戰略夥伴關係,成立上海合作組織。中國領 導 人 提 議 在 東 協 框 架 下 開 展 軍 事 對 話 , 並 於 2004 年 11 月 在 北 京 承 辦 東 協 區 域 論 壇安全政策會議。另外,中國領導人已經不再單純談論「中國崛起」,而是代之 以 「 亞 洲 復 興 」 。 2004 年 4 月 胡 錦 濤 在 博 鼇 亞 洲 論 壇 上 發 表 演 講 「 中 國 的 發 展 亞洲的機遇」,明確闡述了中國對區域安全多邊主義的立場。他說:「中國將堅 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希望同各國建立不結盟、不對抗、不針 對第三方的安全合作關係。中國將同亞洲國家加強在區域反恐、打擊跨國犯罪、 海上安全、防擴散等安全領域的對話和合作,充分發揮多邊安全機制的積極作 用。中國願同各國建立軍事安全對話機制,積極推動軍事領域信任合作措施。」 第二個層次,中國同歐盟建立跨區域戰略夥伴關係。第三個層次,中國在聯合國 及安理會中發揮積極作用。正是在從雙邊外交向多邊外交轉變這個意義上,國外 有 學 者 認 為 中 國 外 交 實 現 了 一 次 革 命 性 的 變 革 。 42 與 此 相 伴 , 中 國 對 自 身 的 身 份 定 位 也 進 行 了 反 思 。 就 像 有 學 者 指 出 的 , 「 在 1980 和 1990 年 代 中 國 的 自 我 認 同 經歷了一次變革,一次轉型。傳統的以主權為中心的、自主的大國身份……已經 不輕鬆地同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新身份聯繫了起來,這個負責任大國的資格在 某 種 程 度 上 是 由 參 與 越 來 越 制 約 跨 國 行 為 的 制 度 來 評 估 的 。 」 43 很 明 顯 , 與 日 本 同美國越走越近不同,中國同美國雖不是漸行漸遠,也是一直保持一定距離。與 日本相似的是,中國外交戰略的調整與國內民族主義情緒也構成了互動。 中日外交戰略的調整既是各自國內政治的延續,也是對美國調整東亞戰略所 作的不同回應。冷戰後,美國把中國確定為潛在的對手和長期的戰略競爭者 ( strategic competitor) , 認 為 臺 灣 海 峽 、 朝 鮮 半 島 和 南 海 等 熱 點 爭 端 可 能 對 美 國 國家利益和全球戰略部署構成威脇,而威脇的主要來源就是中國,因此,美國開 始把戰略重心逐漸地和部分地東移至東亞區域,強調以美日同盟為基軸構建新的 東 亞 安 全 體 系 。 在 這 種 戰 略 思 想 的 指 導 下 , 美 國 於 1997 年 同 日 本 重 新 修 訂 《 日 美防衛合作新指南》,敦促日本修改憲法第九條(即除自我防衛外決不使用武 力),鼓勵日本重整軍備,實現海外派兵合法化,參加美國導彈防禦體系. 42. 43. Evan Medeiros and Taylor Fravel, “China’s New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Vol. 82, No. 6 (November/December 2003), pp. 22-35.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Paul Evans, “China’s Engagement with Multilateral Security Institutions,” in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Ross, eds.,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London: Routledge, 1998), p. 252..

(21)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 21. ( TMD) , 插 手 臺 灣 問 題 , 支 持 日 本 成 為 聯 合 國 安 理 會 常 任 理 事 國 , 等 等 。 2004 年 8 月 13 日 , 美 國 國 務 卿 Colin Powell 在 東 京 毫 不 掩 飾 地 說 , 如 果 日 本 要 成 為 聯 合 國 安 理 會 常 任 理 事 國 , 就 必 須 首 先 摒 棄 其 和 平 主 義 憲 法 。 44 美 國 的 戰 略 調 整 和 想 要 把 日 本 變 為 「 遠 東 英 國 」 的 戰 略 意 圖 45 與 日 本 的 需 求 不 謀 而 合 , 它 使 日 本 在政治和安全領域有所作為既成為需要,也成為可能。日本的外交戰略於是變成 了全面支持美國,依靠美國發展軍事國防,修改憲法成為「正常國家」,確立世 界領導地位,與美國結為「全球聯盟」。與日本的反應不同,中國的做法是,在 不對美國說不的同時,尋求通過多邊外交,繼續走自力更生、獨立自主之路。 美國對東亞安全區域化的阻撓和美日接近使中日接近變得異常艱難,而中日 對抗反過來又為美國的戰略調整提供了理由。冷戰以來,日本一直沒有獨立的外 交 政 策 , 對 華 政 策 尤 其 如 此 。 就 像 Andrew Nathan 和 Robert Ross 所 指 出 的 , 「當日本最終決定同中國開展關係的時候,其動力不是來自於中國對日政策的發 展 , 而 是 美 國 對 華 政 策 的 發 展 。 」 46 日 本 的 外 交 政 策 一 向 唯 美 國 馬 首 是 瞻 。 如 果 說在冷戰期間日本這樣做是出於無奈,那麼現在,日本則是出於自願。成為美國 在亞洲的代理人是日本的夢想,利用中美矛盾與美國接近、實現美國外交政策日 本化則是日本的策略。但結果卻是,中日對抗越強烈,中美關係越冷淡,美日關 係就越親近。反之,亦然。只有當美日關係清淡或疏遠、中美關係親熱時,中日 對抗才會得到緩解。這既是中美日三邊關係的特點,也是為什麼美國干涉和中日 對抗會在東亞區域安全合作問題上陷入消極螺旋的原因。 美國直接阻撓東亞構建區域安全的直接後果和通過妨礙中日和解防止東亞建 構安全共同體的間接後果對於東亞區域主義來說都是災難性的。中日對抗的後果 則是中國和日本都不能在東亞區域一體化和區域安全構建方面發揮本該發揮的領 導作用。與其說中國和日本都不情願在東亞區域一體化過程中承擔領導角色,不 如說中國和日本都不情願讓對方承擔這樣的角色。日本當初不惜惹惱美國勉強參 加 「 10+ 3」 進 程 的 初 衷 , 就 是 抗 衡 中 國 。 就 像 Richard Stubbs 所 說 的 , 「 儘 管 日. 44. 45. 46. 轉 引 自 Chalmers Johnson, “No Longer the ‘Lone’ Superpower: Coming to Terms with China,” The Japa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No. 105, March 2005, at http://www.jpri.org/publications/workingpapers/wp105.html. Richard Armitage, et al.,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dvancing Toward a Mature Partnership, INSS Special Report,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October 11, 2000. Andrew Nathan and Robert Ross,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W.W. Norton, 1998), p. 85..

(22) 22.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四卷第一期. 本 仍 然 不 情 願 參 與 ( 10+ 3) , 但 中 國 政 府 同 意 接 受 東 協 的 邀 請 迫 使 東 京 別 無 選 擇。北京感興趣的是建立同東南亞的經濟聯繫,日本政府無法接受讓中國在這個 區 域 獲 得 沒 有 競 爭 的 領 導 地 位 。 」 47 中 日 對 抗 、 美 國 干 涉 、 以 及 兩 種 挑 戰 的 消 極 螺旋,使東亞區域主義發展無法形成法德軸心那樣的核心,使東亞無法直接借鑒 歐洲區域安全合作的經驗,無法以歐洲方式協調解決霸權干涉和大國對抗兩大挑 戰,一句話,使歐洲模式無法直接應用於東亞。. 肆、東亞區域安全的未來與歐洲經驗的適用 一、歐洲經驗的不適用於並不意味著東亞將沒有區域安全合作的未來 歐洲已經成為研究區域主義的摹本、構建區域主義理論的基礎、以及評判其 他區域類似區域主義計畫的尺規。從歐洲視角審視東亞的區域安全合作,得出的 結論或許令人沮喪,但並不出人意料。實際上,很多學者已經對歐洲經驗是否適 用於東亞或其他區域提出了質疑,甚至有人認為歐洲計畫並不適合於作為比較分 析 的 基 礎 。 例 如 , William Wallace 就 認 為 , 理 解 歐 洲 區 域 一 體 化 的 關 鍵 是 要 認 識 它獨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他反詰道:其他區域所特有的文化和歷史背景與歐洲 不 同 , 歐 洲 怎 麼 能 為 世 界 其 他 區 域 提 供 區 域 進 程 的 模 式 呢 ? 48 本 文 從 歐 亞 區 域 主 義發展的不同進程與邏輯、安全機制建設方面的差異、內外挑戰的區別,得出了 相似的結論。 但是,歐洲經驗的不適用並不意味著歐洲經驗對於東亞區域安全的構建沒有 任何借鑒意義,也不意味著東亞將沒有區域安全合作的未來。它只是意味著,東 亞不能完全、直接仿效歐洲的經驗,克隆歐洲的模式,遵循歐洲區域化的進路, 建立與歐盟相象的區域組織。質言之,它只是意味著,東亞必須從自己特有的實 際情況出發克服推進區域化、構建區域安全的障礙,確立東亞特有的模式,尋找 東亞區域化特有的進路,建立東亞特有的區域組織。研究當代東亞區域主義的學 者 都 知 道 , 區 域 一 體 化 具 有 多 種 形 式 , 歐 洲 並 不 是 東 亞 未 來 發 展 的 唯 一 樣 板 。 49. 47 48. 49. Richard Stubbs, “ASEAN Plus Three.” William Wallace, Regional Integration: The West European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e, 1994). 參 見 , 耿 協 峰 , 〈 地 區 主 義 的 本 質 特 徵 —— 多 樣 性 及 其 在 亞 太 的 表 現 〉 , 《 國 際 經 濟 評 論 》 ,.

(23) 東亞區域主義與區域安全:進程、困難與前景. 23. 即使東亞不能發展出與歐洲相似的區域組織,也並不意味著東亞就沒有區域化的 未 來 。 雖 然 歐 洲 的 今 天 未 必 是 東 亞 的 明 天 50, 但 是 , 歐 洲 的 今 天 並 不 是 東 亞 明 天 的唯一可能性,歐洲的今天不能成為東亞的明天並不意味著東亞就沒有自己的區 域一體化的明天。. 二、安全共同體在東亞的可能性 關於歐洲的今天能否成為東亞的明天,爭論的焦點並不僅僅在於東亞能否建 立與歐盟相象的區域組織,而且更在於東亞能否像歐洲那樣建立區域性「安全共 同 體 」 ( security community) 。 就 形 式 而 言 , 歐 洲 一 體 化 可 以 被 形 容 為 「 安 全 共 同 體 」 。 儘 管 東 協 在 2003 年 《 巴 厘 第 二 宣 言 》 ( Bali Concord II) 中 已 經 明 確 提 出 了 建 立 「 安 全 共 同 體 」 的 設 想 51 , 東 亞 思 想 庫 網 路 ( Network of East Asian Think-tanks – NEAT) 也 證 實 建 構 東 亞 安 全 共 同 體 已 經 成 為 東 亞 各 國 的 共 識 52, 但 是,安全共同體在東亞究竟是否可能,還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 「 安 全 共 同 體 」 這 個 名 詞 最 早 是 由 Karl Deutsch 在 1957 年 提 出 來 的 。 根 據 Karl Deutsch 的 觀 點 , 「 多 元 安 全 共 同 體 」 ( pluralistic security community) 的 關 鍵特徵是:在多元安全共同體框架內,國家不再尋求把使用武力作為維護它們各 自 利 益 的 手 段 ( 非 暴 力 的 問 題 解 決 ) ( non-violent problem solving) ; 共 同 體 成 員 秉 持 相 同 的 基 本 政 治 價 值 觀 ( 相 互 接 受 的 政 治 價 值 觀 ) ( mutually accepted values) ; 共 同 體 成 員 以 其 他 成 員 可 以 預 測 的 行 為 方 式 行 動 ( 可 以 依 賴 的 預 期 ) ( dependable expectations) 。 53 後 來 建 構 主 義 ( constructivism) 學 派 對 「 多 元 安 全 共 同 體 」 概 念 作 了 進 一 步 發 展 。 Emanuel Adler 和 Michael Barnett 提 出 , 「 多 元安全共同體」最重要的特徵之一是,共同體內的國家成員擁有共同的集體認同. 2002, 期 1-2, 頁 51-55; 肖 歡 容 , 〈 地 區 主 義 及 其 當 代 發 展 〉 , 《 世 界 經 濟 與 政 治 》 , 2000, 期 2 , 頁 58-62 ; 龐 中 英 , 〈 地 區 化 、 地 區 性 與 地 區 主 義 —— 論 東 亞 地 區 主 義 〉 , 《 世 界 經 濟 與 政 治 》 , 2003, 期 11, 頁 1-9; 蘇 浩 , 《 從 啞 鈴 到 橄 欖 : 亞 太 合 作 安 全 研 究 》 , 北 京 , 世 界 知 識 , 2003。 50 51. 52 53. Richard Higgott,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of Regionalism.” ASEAN, “Declaration of ASEAN Concord II (Bali Concord II),” Bali, Indonesia, October 7, 2003, at http://www.aseansec.org/15159.htm. 秦 亞 青 、 王 燕 , 〈 建 構 共 同 體 的 東 亞 模 式 〉 , 《 外 交 學 院 學 報 》 , 2004, 期 12, 。 Karl Deutsch, et al.,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pp. 5-9..

(24) 24.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十四卷第一期. ( collective identification) 和 集 體 價 值 觀 念 。 其 他 特 徵 如 多 方 位 互 動 、 互 惠 、 利 他 等 都 是 建 立 在 集 體 認 同 基 礎 之 上 的 。 54 按照這個定義,今天的歐盟可以看作一個「多元安全共同體」,而今天的東 亞不僅遠不是一個「多元安全共同體」,甚至東亞區域安全合作是否在向「多元 安全共同體」方向邁進都是一個疑問。如果應用多伊奇等人的一套標準,那麼很 明顯,放棄暴力、相容的價值觀、共同的集體認同和可以依賴的預期是形成一個 多 元 安 全 共 同 體 所 必 需 的 。 而 幾 乎 所 有 這 些 特 徵 , 東 亞 都 相 當 缺 乏 。 55 雖然從全球的角度來看,冷戰結束以來,地緣政治的對抗正逐步讓位於地緣 經濟的競爭,但僅就東亞而言,這樣的轉變並不明顯,地緣政治仍是影響大國關 係和區域治理的重要因素。不同於經濟領域,在政治和安全領域,主權和安全仍 是東亞大國的先天之憂,它們依舊遵循傳統的思維邏輯,把國家安全看作自助的 和零和的,尚未把本國的安全真正維繫在整個區域的安全之上。東亞國家之間的 安全顧慮、主權和領土糾紛決定它們還不可能放棄把武力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 56. 有關各方在解決朝鮮半島、臺灣海峽、南海區域爭端問題上的政策宣示和外交. 言辭就是明顯的說明。如,臺灣海峽是東亞區域最具爆炸性的潛在衝突熱點,中 國大陸一直沒有承諾放棄以武力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 在政治價值觀方面,東亞國家之間明顯缺少共同基礎。這似乎並不僅僅事關 民主體制的普遍性問題,東亞國家無疑在民主體制方面沒有多少共性,但是,除 了政治結構和政治體制的差別、宗教信仰和文化體系的不同之外,正如上文所 述,威脇認知和安全觀念的迥異也是造成東亞國家難以形成共用價值觀的重要原 因。所謂的「亞洲價值觀」由於缺乏獨特的與西方價值觀不同的實質性內涵,因 此更多的是一種區域性意識形態。 與缺乏相容價值觀直接相關的便是集體認同的難以確立。由於東亞各國之間 缺少共同的威脇認知和安全觀念,缺少共用的主導價值觀,缺少共同的制度和規. 54. 55. Emanuel Adler and Michael Barnett, Security Communities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p. 30-31. 值 得 一 提 的 是 , Barry Buzan 和 Ole Waever 從 他 們 提 出 的 「 區 域 安 全 複 合 體 理 論 」 ( Regional Security Complex Theory) 出 發 , 認 為 東 亞 作 為 一 個 「 超 級 安 全 複 合 體 」 ( supercomplex) 正 在 走 向 「 安 全 共 同 體 」 。 Barry Buzan and Ole Waever, Regions and Powers, pp. 164-173.. 56. Barry Buzan and Gerald Segal, “Rethinking East Asian Security”, Survival, Vol. 36, No. 2 (Summer 1994), pp. 3-21; Aaron Friedberg, “Ripe for Rivalry: Prospects for Peace in a Multipolar A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8, No. 3 (Winter 1993/94), pp. 5-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東協 10 國與中國、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等 5 國在 15 日簽署「區域全面經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Corpus-based information ― The grammar presentations are based on a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billion-word Cambridge English Corpus, so students and teachers can be

• Kenneth Pomeranz,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 Cowen, Noel , Global History: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