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線上集結、線上社群與線上動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線上集結、線上社群與線上動員"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線上集結、線上社群與線上動員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2-2412-H-002-018- 執行期間: 92 年 08 月 01 日至 93 年 07 月 31 日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計畫主持人: 谷玲玲 計畫參與人員: 蘇惠君、陳泊均、黃彥翔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4 年 5 月 19 日

(2)

壹、中文摘要 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研究強調 CMC 跨越時空、去中 心化、匿名、分眾與即時等的特質有助於使用者的集結,而這種集結可以是基 於共同的興 趣,也可以是基於共通的利益。CMC 使得資訊搜尋、認同尋求、心情分享 與意見交換比過 去更加容易。也就是說,CMC 在擴大與維繫責訊與人際網絡方面,提供許多可能性,而使 用者也不斷透過發聲與溝通,探索虛擬空間的實質影響力。 共同興趣或共通利益是促成線上集結的動力,而線上集結可能進一步發展為線上社 群。這其中有兩個值得思考的議題,一是如何維繫線上集結,另一是如何將基於特定目標 形成的焦結,發展為常態的線上社群。過去研究結果顯示,線上集結是否能發展為 線上社 群,有其一定的條件,而線上社群的維繫更有賴所有成員的努力。 線上集結可以是上線的目的,也可以是達成集體行動的手段。也就是說,線上集結除 了具有社交的功能,還可能發揮更積極的社會功能。假使邊緣團體能夠善用 CMC, 增加 其對資訊的掌握與發聲的機會,線上集結便提供了集體行動(collective action)的基礎。對於 邊緣團體而言,CMC 系統比傳統大眾媒介更容易接近,使得許多邊緣團體嘗試透過 CMC 去達成目標。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方式,選擇一些有特色的線上社群,觀察其集結目標、型態與內涵。 本研究透過焦點團體、參與觀察法,瞭解台大 PTT2 使用者如何經營個人版,並以隱形版 做為自我人際網絡管理工具。結果顯示,愈有經驗的使用者,愈能夠純熟運用個人版各種 機制,一方面彰顯自我,另一方面維繫人際網絡。至於,人們是否得以透過線上動員去達 成現實社會的目標?本研究觀察國內及英國一些網站的運作發現,線上動員有其困難度,成 功的案例並不多。成功的案例也往往因為缺乏維繫社群的因素,在達成動員目標後,逐漸 解體。總結而言,虛擬空間中,長久的集結往往基於自我展現或維繫人際關係的目的,而 線上動員成功與否,則有賴社群的動力及現實社會條件的充實。 關鍵詞:線上集結、線上社群、網路社群、虛擬社群、線上動員、電腦中介傳播

(3)

貳、英文摘要

The research tradition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 emphasizes how CMC can contribute to online gathering, which is often based upon common interests. CMC facilitates information gathering, affiliation seeking,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People attempt to develop or maintain affective ties by going online. CMC systems are also used to exchange information, to voice opinions, to develop attitudes, and to made decisions. By doing so, people continuously explore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cyberspace and the real world.

Although online gathering is often based upon common interests, it is its maintenance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that keep researchers interested. Research suggests that certain conditions must be met before an online gathering can become an online community, whose inner workings often determine whether it can be maintained over time. Paradoxic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MC that contribute to online gathering can become the factors that dissolve online gathering. For example, most online gatherings are boasted with minimal behavioral control, offering users a great deal of freedom to pursue their interest. However, it does not take long for users to realize that they sometimes have to give up part of that freedom in order to pursue their interest. Therefore, it is the dialec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yberspace and the real world that researchers should investigate.

Online gathering can also be the means to make collective actions possible. The possibility of collective actions via CMC can often excite marginal groups, whose voice can hardly be heard by the general public.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users of PTT2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online gathering and found that more experienced users tended to use PTT2 to create online identity and to maintain social networks. As for mobilizing people through the Internet, successful cases relied much on conditions in the real world. Furthermore, such online gatherings often dissolved after their purposes were achieved.

Keywords: Online Gathering, Online Collective Action, Online Community,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4)

2 參、報告內容 一、前言 電腦中介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CMC) 研究強調 CMC 跨越時空、去 中心化、匿名、分眾與即時等的特質有助於使用者的集結,而這種集結可以是基於共同的 興趣,也可以是基於共通的利益。CMC 使得資訊搜尋、認同尋求、心情分享與意見交換比 過去更加容易。也就是說,CMC 在擴大與維繫資訊與人際網絡方面,提供許多可能性,而 使用者也不斷透過發聲與溝通,探索虛擬空間的實質影響力。 共同興趣或共通利益是促成線上集結的動力,而線上集結可能進一步發展為線上社 群。這其中有兩個值得思考的議題,一是如何維繫線上集結,另一是如何將基於特定目標 形成的集結,發展為常態性的線上社群。過去研究結果顯示,線上集結是否能發展為線上 社群,有其一定的條件,而線上社群的維繫更有賴所有成員的努力(如谷玲玲、張惠蓉, 2002;Galston, 1999)。 線上集結可以是上線的目的,也可以是達成集體行動的手段。也就是說,線上集結除 了具有社交的功能,還可能發揮更積極的社會功能。假使邊緣團體能夠善用 CMC,增加其 對資訊的掌握與發聲的機會,線上集結便提供了集體行動 (collective action)的基礎。對於 邊緣團體而言,CMC 系統比傳統大眾媒介更容易接近,使得許多邊緣團體嘗試透過 CMC 去達成目標。線上集結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其社會意涵為何,是本研究的重點。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希冀探討人們是否得以透過線上集結達到線上動員。線上集結的目標、型態與 內涵為何?線上動員的層次、機制與運作方式為何?線上動員對於線上社群的意涵為何? 人們是否得以透過線上動員去達成現實社會的目標?本研究擬經由個案觀察與分析,以便 瞭解人們如何運用 CMC 達成線上集結與線上動員,如何透過人際網絡的運作,結合虛擬 與實體空間。由此,我們將進一步探討線上社群與現實社群的互動關係,以及這種互動關 係是否有助於動員。以下將說明線上集結、線上社群與線上動員的相關文獻。 三、文獻探討 一)線上集結 線上集結是當興趣或利益相同者,透過 CMC 聚在一起,交換資訊,討論議題,並分 享經驗與心得。線上集結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比如電子聚會、電子會議等。人們可以基於 特定議題而集結,隨著目標的完成而解散;也可以基於比較廣泛的目的,維持長時期的溝 通與互動。換句話說,線上集結有時只是個手段,有時卻是個目的。因此,線上集結不一 定能將人們長期地結合在一起,但其中必能發展出不同形式與不同強度的人際關係。 線上人際關係並非獨立存在,而是經常與線下關係重疊。許多研究(如 Cherny, 1999; Parks & Floyd, 1996; Turkle, 1995)顯示,人們透過 CMC 結交朋友,並同時採用傳統媒介 如電話、信件等,將關係延伸至現實生活。謝豐存(2001)的研究發現,人們交友往往循上網, 通電話,見面的路線進行。另一方面,許多既存關係經由 CMC 而得以維續(如 Baym, 1998),線上同學會就是很好的例子。線上與線下關係重疊的現象即表示虛擬空間與現實世 界的界限模糊,線上社群與現實社群也相互連結。 二)線上社群的特質 線上社群有別於傳統社群之處,即在於前者並不以地理區域和面對面溝通為先決條

(5)

件,而是興趣相同者透過電腦中介傳播,聚在一起,密集地交換心得,分享經驗,及討論 共通的話題。依照 Rheingold (1993) 的定義,線上社群是由電子聚會發展而來。當電子聚 會激發足夠的人際情感,從而建立人際關係的網絡,便具有發展為社群的條件。 既然地理區域不是線上社群的首要條件,其他決定社群的條件便顯得格外重要。Galston (1999) 強調由結構面去探討線上社群,包括:成員人數的多寡,是否具有共通的行為規範, 情感連結的強弱,以及是否具有相互責任感。Dyson (1998) 也主張任何社群都具有一些共 通的本質,比如目標清楚,有固定成員長期投入,以及具有明確的規範等。Baym (1998)也 強調,毫無規範的聚會難以長久,既留不住新人,也會增加經常使用者的挫折感。久而久 之,線上社群自然而然依據團體目標去建立行為規範,以滿足團體需求,並提供一個安全 的場所,讓成員安心地互動 (Byam, 1998)。 三)線上社群的維續 谷玲玲與張惠蓉(2002)針對玉山虛擬航空公司的研究發現,單純的電子聚會是否能 發展為高認同、高歸屬感的社群,取決於聚會旨趣是否明確,個人目標是否具體,是否有 固定成員長期投入,以維持傳播品質。因此,每個社群需要建立少數、明確且可行的行為 規範。成員透過相互調整,進行社會化的過程,學習與他人溝通協調,分享經驗。除了成 員必須完全認同社群的目標,社群的傳播環境也必須有利於理性討論與實質互動,人們的 付出才會有實質的回收,人們也因為實質的回收而持續付出。 一個線上社群是否能長期經營下去,取決於幾個條件(Reid, 1998)。第一是成員的責任 感。長期經營的社群就是靠一群有責任感的參與者熱情、持續的投入。這些人將原有的人 生經驗、文化特質與社經背景等帶入社群,從而建立行為規範及社會控制。第二是人際關 係的維續。為了維續人際關係,成員必須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必須有能力去體諒別人, 也必須透過溝通協調去處理人際互動。第三是凝聚的機制,比如資料庫的建立。所有成員 都可以提供資料庫內容,也可以隨時搜尋所需資料。換句話說,一個成功的社群必須建立 一些機制,使每個成員作出小貢獻,而非依靠少數人作出大部分的貢獻。Kollock & Smith (1996) 也提出類似的看法,強調成員必須積極地參與線上社群的活動。

四)線上社群與現實社群的關聯

人們參與線上社群通常基於資訊(如 James, Wotring & Forrest, 1995)或社交(如 Kling, 1996)的目的。為了便於使用者交換資訊與分享心得,線上社群通常依據功能,採取高度 分工(Wellman & Gulia, 1999)。線上社群的功能反映了現實社群的功能,而線上社群的運 作同樣反映了現實社群的運作方式,因此,二者可以說是處於互補的關係。比如,Dertouzos (1997) 認為線上傳播強化現實社群,因為有些線上社群的設計本來就以地理區域或文化特 質為主要考量。另一方面,由於線上互動經常超越現實社群的界限,因而發展為全球性的 社群。Virnoche & Marx (1997) 將理想的社群分為六種,其中兩種(社群網絡與虛擬延伸) 同屬虛擬與現實空間。此外,由成員的重疊程度,也可說明線上社群與現實社群的互補關 係。

當然,有些學者並不同意二者的互補關係。比如 Willson (1997) 指出,線上參與提供 逃避的場所,使人們規避現實生活中應盡的義務。Nguyen & Alexander (1996) 認為線上遊 戲協助青少年逃避現實生活的壓力。Doheny-Farina (1996) 更直指線上社群取代了現實社 群。

(6)

4 不同的關係。還有,短期關係也不同於長期關係。線上社群固然可以善加利用 CMC 的特 質,但其結果往往取決於參與者的互動,以及其他情境因素(Nip, 2002)。因此,與其斷言線 上社群的好壞,不如深究其與現實社群互動的本質,並透過二者的辯證關係,探索線上社 群究竟可以為我們作什麼。 換個角度思考,假如線上參與使人暫時忘記現實生活中的不如意,那麼,在現實生活 中缺乏發聲或溝通管道的人,也應該可以透過上線來彌補現實生活的不足。而這點對於邊 緣或弱勢團體特別有用。CMC 超越空間、去中心化、即時等特性最有利於邊緣團體的集 結。網際網路愈普及,接近的門檻愈低,對於邊緣團體也就愈有利。如何透過線上集結, 進一步以集體行動達到具體目標,除了需要明確的目標,還需要動用大量的資源及組織化 的運作,而 CMC 提供了一種技術形式。因此,除了需要瞭解 CMC 的特質,也應該認識 線上社群與現實社群的互動關係。至於 CMC 是否能促成集體行動,必須由動員的理論基 礎談起。 五)線上動員 傳統社會性動員理論認為,個體參與動員是建立在追求個體自身利益的基礎上;個人 將衡量參與的成本與效益,以決定是否參與動員,而個人的參與將帶來集體利益。Olson (1971) 質疑此一理性假設。他認為,如果個體僅以成本效益作為考量的依據,就可能不會 加入行動,而讓其他願意參與行動者來承擔風險。還有,個人在參與的過程中,也傾向於 作最少的付出,可是未來卻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分享動員的成果。 如何解決這種搭便車的現象?Olson (1971) 建議以團體強制力來規範成員的行動,提 供誘因,強化參與行動的意識。此外,也應該增強團體凝聚力,加強團體意識。 簡言之, 動員的過程與組織的制度化是緊密扣連的(Jenkins, 1983),實體資源與組織規模是動員的關 鍵因素。團體必須以核心組織的力量來動員外部人員的加入;整個動員的過程可以說是建 構團體自主性、認同感,識別團體利益的過程。 如果動員是建構認同或利益的過程,而 CMC 提供技術形式,我們就可以看得出來, 為何在虛擬空間建構團體成員認同符合動員的本質。CMC 的特質可以被視為動員所需的 資源之一,而虛擬空間中的潛在人際網絡正可以被視為動員所需的人力資源,建構與維續 網路社群的要件也可以作為增進團體凝聚力的機制。如此,線上動員與實體世界的動員應 屬互補關係,而非將前者視為彌補後者之不足。 本研究認為,在 CMC 的脈絡下探討動員,應強調線上人際互動的本質與內涵。透過 線上人際互動來發動集結,強化團體意識,並將線上動員轉化為實體行動力。首先,CMC 的 即時、互動、匿名性等特質,有利於人際網絡的建構、擴張與延伸。固然資訊大量流通不 能保證意見實質交換,但 CMC 至少提供一個互動的平台,便有利於新的人際互動與新的 人際網絡的形成。既然這些新的人際關係超越我們傳統對於人際關係的瞭解,就有可能透 過新的人際關係發動線上集結。其次,經過持續、大量的意見交換與情感交流,團體成員 經過不斷的認證與強化,可以凝聚共識,確認團體目標。當團體成員由認知期進入情感投 入期,藉由不同的互動形式來強化人際關係,增進團體意識。此時,核心動員網絡必須逐 漸形成,才有可能將團體認同感轉化為行動。在此轉化過程,成員必須確立動員的目標, 謀求共識,有系統地建構議題,有效地整合各種有形及無形資源,並發動非成員的參與。 既然線上動員是個過程,本研究認為,線上動員成功與否,並不限於團體是否有能力 將線上行動力轉化為實質行動力,而是應該更廣泛地檢視動員的過程,更關切人際網絡的

(7)

形成與變動,更瞭解議題的建構與轉化,以及更著重成員如何整合資源,如何善用虛擬與 實體空間的相對因素。

過去有關邊緣團體運用 CMC 達成集體行動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舉例而言,Mele (1999) 研究北卡羅來納州威名頓 (Wilmington) 市一棟國宅 (Jervay Place) 的拆建工程 中,住戶如何透過使用網際網路,堅持與都市發展局官員對話,參與拆建工程的決策過程。 由於住戶幾乎都是非洲裔女性,可說是弱勢中的弱勢,研究者將住戶的網路使用行為定位 成「小蝦米對抗大鯊魚」的行動。住戶成立 Jervay Place 專屬之網站,其行動受到聯邦政 府的高度注意,但因為種種法令變遷,預算刪減等問題,Jervay Place 仍是前途未卜。Mele 意識到,在檢視住戶的網路使用經驗時,不應該只看抗爭的結果,而應更加注意網路在集 體行動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根據 Mele 的觀察,「小蝦米」要對抗「大鯊魚」,必須有 明確的目標,運用大量的資源,與全心全意的投入。更關鍵的是,行動必須有彈性,在遭 遇困難時願意修改行動內容。

Nip (2002) 研究香港一個女同性戀團體 (Queer Sisters) 的網站,特別著重網路社群與

現實社群的互動,其結果並未確認線上動員的可能性,反而增加了不確定性。在分析 Queer Sisters 的留言版與訪問該組織的負責人員之後,她的結論是,網站多數時候是獨立存在, 與現實組織的運作沒有必然關聯。也就是說,作為一個網路社群,Queer Sisters 有其獨立性 與正當性,但對於現實社群的功能不彰。據此,我們不能確定網路的人際互動究竟能否幫 助現實目標的實現?還是因為使用者在網路上找到其他的目標,滿足了新的需求,而降低 實踐實體組織原有目標的動力。不過,可以確定的是,CMC 在線上集體行為中,扮演重要 的角色。 本研究之研究問題包括: 一)線上集結的目標、型態與內涵為何? 二)人們是否得以透過線上集結達到線上動員? 三)線上動員的層次、機制與運作方式為何? 四)線上動員對於線上社群的意涵為何? 五)人們是否得以透過線上動員去達成現實社會的目標?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方式,選擇一些有特色的線上社群,觀察其集結目標、型態與內涵。 本研究透過焦點團體、參與觀察法,瞭解台大 PTT2 使用者如何經營個人版,並以隱形版 做為自我人際網絡管理工具。此外,人們如何透過線上集結,動員使用者,以達成現實社 會的目標?本研究觀察自發性的「臺灣新白色恐怖」網站動員實例,以瞭解線上動員的過程 及結果。 五、結果與討論 一)PTT2 個人版 本研究的人員首先以參與觀察法,瞭解 PTT2 的性質。部分研究人員自己有經營 個人版的經驗。PTT2 創站於 2000 年 4 月,原本只是為了降低 PTT 的負荷量,提供更多服 務,後來改為以非社團、非科系的個人版或小團體看版為主。「個人看版」並沒有特定的討 論方向或實用性質,主要為手札類的版主個人的心情抒發。版主自行決定看版上要貼哪些 文章,是否設定隱形版。版主每天通常要花費相當的時間,整理版務,包括清理垃圾文章、 刪除過期資訊、處理筆戰糾紛、整理精華區等等。版主也會到別人的個人版去交流。使用

(8)

6 者不僅透過個人版抒發心情,也有讓好朋友隨時瞭解個人近況的意思在內。雖是心情抒發, 仍然要顧及他人的感受,使得隱形版有其需要。版主可自行決定哪些人才可以看到隱形版 的內容。即使最親密的朋友,也有不能溝通,或意見不和的時候。為了把負面的效應降到 最低,使用者有時也會到他人的版上抒發心情。除了個人心情抒發,個人版是使用者重要 的聯繫管道。 本研究於 2004 年 5 月 7 日及 24 日舉行兩場焦點訪談,共有 11 位台大學生參加。 討論重點為:個人版的開版目的、功能、自我呈現、自我管理、人際關係經營,以及隱形 版的作用等。受訪者表示,開版通常是為了達到某些目的,但多半屬於比較鬆散的性質, 比如:剪貼本性質,放一些自己蒐集的文章;手札性質,對文章的感想、個人思緒整理、 日記、個人小創作等。其次是為了與相熟的同學、朋友聊天,保持聯繫。第三是特定資訊 交換,互相幫助,解決問題。在線上助人,久而久之會被別人當作「神」看待,頗有成就 感,與過去研究結果相似。 多數受訪者不認為網路減少人際互動,只是便於聯繫,見面仍然很重要。其中一 位受訪者表示,他刻意選擇上線與女友分手,因為不知道當面要求分手,會有什麼後果, 而在線上傳遞這種不愉快的資訊,卻可以減少干擾,比較可以達到溝通的目標。這個說法 也佐證過去媒介特徵研究結果,使用者會將傳播目的及傳播工具作適當的配對,以達成目 的。 隱形版的存在是個矛盾的現象。線上手札表示作者某種程度公開個人私密的面 向,可是又想把部分內容隱形,只容許資訊在「同好圈」內流傳。另一方面,隱形版允許 作者更有效地處理人際關係,至少讓作者產生這樣的認知。在考慮哪些人可以看到隱形版 的內容時,一方面展現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另一方面也顯示,線上自我展示固然重要, 有時也必須考慮別人的感受。 個人版雖然可以作為自我展示的工具,但也是高度選擇性的強化自己某些面向或 性格,有時是為了迎合朋友,有時則是希望別人產生對自己某些特定的印象。這點與現實 生活中的人際互動相似。受訪者也表示,個人版不僅展現自我,也使自己更瞭解自己。經 由書寫個人情緒的過程,使情緒得到抒發,可以更仔細的分析自己的情緒,也就因此舒緩 不平的感覺。 二)臺灣新白色恐怖網站 本研究選擇「臺灣新白色恐怖」網站作為觀察網路動員之個案,以瞭解其動員之 特質。這是多個反制警察偷拍違規的交通自發性的網站中,最為活躍的一個。該網站的「臺 灣怪象討論區」主要討論警察取締交通違規的流弊,特別是反對以偷拍的方式作為開罰單 的依據。該網站在 2000 年即有相關討論,指出警察偷拍之地點,提醒網友駕車經過時,應 特別留意。除了留言,網友也主動提供自己遭警察偷拍之照片。最特別的是,為了反制偷 拍行為,許多網友開始拿著相機上街,暗地拍下警察偷拍的照片,掛上網站。這就是著名 的「反偷拍小組」。此外,網友也拍下警察交通違規照片,一方面掛上網站,也同時將照片 寄給警察局處理。訊息及照片在網路上經過不斷的散發,引發更多的人加入反制偷拍的行 列。 討論區留言數量在 2001 年月至 4 月間達到高峰,超過兩千篇。討論的重點在於反 對警察以違反程序正義的手段,蒐集交通違規證據。網友從吐露心聲開始,逐漸採取行動, 反制偷拍,到處攝取交通警察偷拍的照片,也不放過警察交通違規的鏡頭。然後,網友回

(9)

到網站公布這些照片,到處散佈,並持續交換心得。網友也將照片寄給警政單位。四月底 時,中時晚報披露該網站的內容,引起大眾的注意。此舉終於引起警政高層的重視,導致 日後取消以偷拍作為交通違規蒐證舉措。 綜觀「臺灣新白色恐怖」網站由引發網友共鳴,引起大眾媒介注意,導致警察主 管機關不得不重視這鼓民眾的力量而改弦更張的過程,值得進一步探討。 1. 主題明確:此種民生議題,許多人有類似經驗,容易引發網友共鳴。當一個議 題在短時間內引起注意,就更容易吸引更多的人關心議題的走向。 2. 克服時間、空間的限制:由於網路無層級限制,容易聚集人氣,居住不同地區 的人可以隨時交換意見,一個話題可以在短時間內成為重要議題。 3. 虛擬與現實的交互運用:網友不僅在虛擬空間探討眾所反對的事項,在實體空 間採取反制措施,然後又回到虛擬空間,強化議題的切身性與急迫性。如此交 互運用,將虛擬空間的討論,延伸至實體空間,甚至進而引發更多的注意力。 4. 大眾媒介的報導:網路社群是典型的分眾聚會,其討論的重要性及影響性,往 往被實體組織有意無意地輕視或貶抑。但是當網路社群的討論延伸至大眾媒 介,實體組織便會重新估計網路的影響性,因而導致後續的效應。 有趣的是,「臺灣新白色恐怖」網站以反偷拍聚集人氣,當目標達成後,自然失去 匯聚人氣的動力,也就逐漸沈寂。這個實例似乎說明,網路社群的延續還需要其他的條件。 然而,不可諱言,「臺灣新白色恐怖」網站的影響所及,在於其自發性的反制政府措施,也 一定程度地啟發其他網友,以集體發聲的方式對政府嗆聲的可行性不低,一定程度的發揮 監督政府的力量。比如,近 2001 年底時,「臺灣警察違規桌面王」網站成立,張貼無數警 察交通違規照片。「北市警違規照」也是類似的網站。 六、參考文獻 谷玲玲、張惠蓉(2002)。〈網路社群的人際互動:以玉山虛擬航空公司為例〉,《新聞學研究》, 73:55-83。 謝豐存(2001)。《虛擬世界擇偶—以配對網站的異性交往為例》。國竹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Baym, N. K. (1998)The emergence of on-line community. In S.G. Jones(Ed.), Cybersociety 2.0:

Revisiting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ty (pp. 35-68). Thousand oaks,

CA: Sage.

Cherny, L.(1999).Conversation and community: Chat in a virtual world. Stanford CA: CSLI Publications.

Dertouzos, M. L. (1997). What will be: How the new world of information will change our lives. New York: HarperBusiness.

Doheny-Farina, S. (1996). The wired neighborhoo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yson, E. (1998). Release 2.1: A design for living in the digital age. London: Penguin Books. Galston, W. A. (1999). (How) does the Internet affect community? In E. C. Kamarck & J. S. Nye,

Jr. (Eds.), Democracy.com? Governance in a networked world (pp. 45-69). Hollis, NH: Hollis Publishing.

James, M. L. Wortring, C. E., & Forrest E. J.(1995).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perceived

(10)

8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39, 30-50.

Jenkins, (1983).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nd the study of social movement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9,527-553.

Kling, R. (1996).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electronic forums: Hangouts, salons, workplaces, and communities. In R. Kling(Ed.), Computerization and controversy (pp. 426-454).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Kollock, P., & Smith, M. (1996). Managing the virtual commons: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in computer communities. In S. C. Herring (E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Linguistic, social and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s (pp. 109-128).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

Mele, C.(1999). Cyberspace and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The Internet as a tool for collective action. In M. A. Smith & P. Kollock (Eds.),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pp. 290-310). London: Routledge.

Nguyen, D. T., & Alexander, J. (1996). The coming of cyberspacetime and the end of polity. In R. Shields (Eds), Cultures of Internet: Virtual spaces, real histories, living bodies(pp.99-124). London: Sage.

Nip, J. (200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line and offline communities: The case of the Queer

Siste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Olson M. (1971).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rks, K. R., & Floyd, K. (1996). Making friends in cyberspac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 80-97.

Reid, E. (1998). The self and the Internet: Variations on the illusion of on self.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pp. 29-42).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New York: Addison-Wesley.

Turkle, S. (1995). Life on the Screen: Identity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Virnoche, M. E., & Marx, G.. T. (1997). “Only connect”- E.M. Forster in an age of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Computer-mediated association and community networks. Sociological

Inquiry, 67(1), 85-100.

Wellman, B., & Gulia, M. (1999). Virtual communities as communities: Net surfers don’t ride alone. In M. A. Smith & P. Kollock (Eds.),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pp. 167-194). London: Routledge.

Willson, M. (1997). Community in the abstract: A political and ethical dilemma? In D. Holmes (Eds.), Virtual politics: Identity and community in cyberspace (pp. 145-162). London: Sage. 七、計畫成果自評

(11)

內容的呈現,人際關係的維續等等,穩定性較低,研究資料不容易掌握。其次,網路無邊 界,資訊量浩瀚,在個案的選擇上,有其困難度。由於個案的代表性不夠明確,比較不容 易由個案之特殊性去類推網站的共通性,使得個案研究的重要性不夠明確。此類研究難度 最高的是理論的建構。由於網路仍是新興媒介,研究者慣常以現有之理論架構為分析基礎, 再納入一些網路特質。這種作法是以人類行為的穩定性作為前提,並認定虛擬及實體世界 的某種程度的共通性,而在實際運用時,又有其方便性,使得針對網路行為的理論不易建 構。這種情形,只有在我們更瞭解網路行為之後,才會有轉機。 基於上述理由,在個案的選擇上,往往反映研究者個人的研究取向及偏好。其優點是, 對於特殊之網路現象可以進行比較深入的觀察與探討,而缺點是無力關照比較全面的現 象。退一步而言,網路是個分眾媒介,網路社群更是高度同質性團體的群聚,全面性的關 照既不容易做到,可能也沒有其必要。相較於傳統大眾媒介穩定性高的使用習慣,網路使 用者的行為卻一直不斷的轉化,增加研究的困難度。網路使用者行為不斷轉化,一方面是 因為科技更新速度加快,使用者有更多機會去嘗試不同的自我呈現或互動機制另一方面則 是隨著使用經驗的增進,使用者更瞭解網路的無限及有限,而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這些 現象也都增加研究的困難度。 由網路的特性觀之,匿名性往往被解讀為網路民主的特質,使人們有機會擺脫現實世 界的層級限制及權力關係去進行對話。然而匿名性導致的不負責言論,也使得人們加深對 網路言論及人際關係的疑慮。比如,熱門多年的台大電子布告欄”PTT”的恨版或性版,一向 被使用者當作笑話版看待。再比如 PTT2 的個人版,或是即時通訊軟體,通常被用來管理 既有人際關係,而非開展新的人際網絡。如此的現象似乎說明,網路的不確定性使得使用 者逐漸退縮,探索的動機降低,反而從事比較可以掌握結果的行為。如此一來,使得探究 虛擬與真實世界的辯證關係,也就不那麼重要。 本研究最主要的心得是,研究網路傳播行為,其過程的重要性超過結果。其次,網路 行為研究應考量時間因素,對於網路傳播行為的變化或趨同於現實社會行為,需要長期的 觀察。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mote root compromise Web server defacement Guessing/cracking passwords Copying databases containing credit card numbers Viewing sensitive data without authorization Running a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

But the network security, the perceive risk of online insures behaviors, the cognitive of e-life insurance products, allow them to maintain reservation about the online

The usage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has provided a passageway to satisfy the need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Internet usage/online behavior and Internet

The study combined the concepts of Kano’s two-dimensional quality model and IPGA to classify online service quality factors for online sporting goods stores and

This study attempts to Question Answering, Intelligent Agents and Feedback technologi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SQL learning system with automatic checking

To understand the Internet addiction behaviors, this study inquires the personal and family related factors, online experience related factors,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nd work stress,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