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有機農業生產與勞動過程之初探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有機農業生產與勞動過程之初探"

Copied!
5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߆̂౻જጯಡ∕ௐ˟Ȉˬ ഇ∕ϔ઼ 97 ѐ 1 ͡ ∕ࢱ 57-112 Bulletin of Labour Research / No.23 / January 2008. 台灣有機農業生產 與勞動過程之初探 ੺ੑ૞ă౮೾ර ∗. ϫāāѨ 壹、有機農業的發展 貳、有機農業:作為勞動研究的定位 一、新出路?有機農業的發展 二、有機農業規範與驗證 三、農業勞動力的轉型 參、研究方法 肆、有機農業的勞動實踐 一、結構下的生產型態及轉化 二、生產並行的仲介者:驗證機制 三、勞動強化∕生產方式 四、勞動投入與成本 五、產出的後續勞動 六、經濟∕心靈 Ǖ 重探勞動者的持續動力 伍、有機勞動者的未來?. ∗ ੺ੑ૞Ĉ઼ϲ̚ϒ̂ጯ౻̍ᙯܼጯրઘି଱Ą౮೾රĈ઼ϲ̚ϒ̂ጯ౻̍ٙჇ̀Ą ᓑඛгӬĈလཌྷᎩϔฯฏ̂ጯྮ 168 ཱིĄE-mail: labtma@ccu.edu.twĄTel: (O) 052720411-32305Ąώ̝͛Ԇјү۰ຏᔁઠЩෞᆶٙ೩ֻ௟Ꮅ۞ᚗෳ‫ޙ‬ᛉͽֻώ࣒͛ ᖑĄΩຏᔁዶ঳ሪТጯдྤफ़ᄓะ࿅඀۞‫ם‬ӄ̈́७၆Ą Ըቇ͟ഇĈ97 ѐ 01 ͡ 04 ͟Ăତ‫צ‬Ώྶ͟ഇĈ97 ѐ 07 ͡ 22 ͟.

(2) 58.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ၡāāࢋ ѣ፟ྺຽ౻જ۰΃ܑ۞ߏ˘჌າᎸྺຽ‫ݭ‬ၗ۞̍ү۰Ă‫غז‬ѣ ፟ྺຽ౻જ۰۞౻જᇹᄻࠎңĉώ͛ణኘ၆෪உᄏ 24 Ҝ̶Ҿᔴᛳ‫ٺ‬ ੑဥ‫ڱ‬ˠ઼ᅫ࡚ֈҋ൒Ϡၗૄ‫ົܛ‬ăੑဥ‫ڱ‬ˠຎ͕ѣ፟ྺຽ൴णૄ ‫ົܛ‬ᄃέ៉࠷ѣ፟ྺຽϠய‫۞ົם‬ѣ፟ྺຽ౻જ۰Ă౅࿅எˢణኘ ͞ёᒢྋ΁ࣇ၆‫ٺ‬ҋ֗౻જ۞࠻‫ڱ‬ᄃຐညĄ૟ࡁտ̶ࠎˬ࣎ᆸѨĈ ౻જ۰ăរᙋಏҜᄃγдᒖဩĂГଂˬ࣎ᆸѨ̶Ҿᄃ࣎Ҿ౻જ۰۞ ౻જ࿅඀ซҖҚᓑĂଂඕၹЯ৵ᄃ၁ᅫ౻જϹ̢ᇆᜩ˭೬ฟѣ፟ྺ ຽ౻જ۰۞౻જᇹᄻĄ ࡁտ൴னĂѣ፟ྺຽ۞෪ᇈԛ෪ࢨ‫˞ט‬၆‫׎‬౻જ‫ݭ‬ၗ۞൴णĄ ൒҃ᐌ඾រᙋ፟‫۞ט‬΍னĂዋॡ۞ྋՙ˞ѣ፟ྺຽԛ෪࿅‫ޘ‬෍ᑢ۞ ৿ౝĂ൒‫࠹ݒ‬၆ૻ̼˞ඕၹᒖဩٙග̟۞ࢨ‫ט‬Ąѣ፟ྺຽ౻જ۰д ඕၹЯ৵ࢨ‫˭ט‬൴ण΍‫ྺ΃פ‬ᘽ̼۲۞ᑕϡĂ༊ѣ፟ྺຽ൑‫ڱ‬ჯ޺ ੼ќˢ۞གྷᑻड़ৈॡĂ౻જ۰υืᖣϤགྷᑻᆸࢬ۞ԁ‫ី͕̈́ͽם‬ᆸ ࢬ۞አዋֽࡎ৔ซੜჯ֐۞ன෪Ă֭ჯᘭ޺ᜈ۞౻જણᄃĄ౵௣Ă ѣ፟ྺຽඕၹᒖဩᄃѣ፟ྺຽ౻જ۰‫׍‬វ၁ኹԛјϹᏉன෪Ąώ͛ үࠎ‫ܐ‬ଣّࡁտĂΞ‫ם‬ӄ็྿౻જࡦ‫ޢ‬Հኑᗔຍஉ۞ੈिĂഇ୕੫ ၆఺ཏქҒ౻જ۰۞҂၅Ăਕ๱ྃ౻જۤົጯдѩొ̶۞ኢࢗĄ 關鍵詞Ĉѣ፟ྺຽăѣ፟ྺຽ౻જ۰ă౻જ၁ኹăქҒ౻જ.

(3)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59. ಥăѣ፟ྺຽ۞൴ण 電影「無米樂」中崑濱伯所談述的,身體就是勞動。農民出賣自 己的骨頭成就了台灣農業的維繫。本文發展是研究者企圖對台灣有機 農業勞動圖像所進行的初步考察,透過近一年的場域觀察及出入鄉村 的訪問工作,我們初步完成了由他們來述說而經我們整理的勞動拼 圖。 隨著時代腳步變遷,有機農業不但成為結合農業、生態及文化的 綠色產業,也符合農業精緻化、食品消費優質化的特徵。全球有機農 業主要朝著兩條路徑進行與開展,一是農業危機的轉型出路,另一則 為生態環保與消費安全的路徑,藉由這些途徑,有機農業在世界範圍 迅速擴張,也使得有機食品逐漸呈現在先進工業化國家的銷售市場。 根據「有機農業世界統計資料和未來趨勢」(2006)報告得知,全世 界已經有 120 個國家實施有機農業,並且有機管理的耕地正在不斷的 增加,有機農業勞動者已達 623,714 戶 1。 有機農業成為世界各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潮流,形成一種新興產業 迅速成長茁壯 2。它強調「遵守自然資源循環永續利用原則,不允許 使用合成化學物質,強調水土資源保育與生態平衡之管理系統,並達 到生產自然安全農產品目標之農業」的農耕方式(黃山內,2004)。. 1. 2. Ϥ‫ٺ‬ѣ፟ྺຽ౻જ۰఼૱ͽะЪវࠎ͹Ă઼ᅫѣ፟ྺຽྻજᓑ༖ĞIFOAMğ‫ؠ‬ཌྷ ͽ͗ࠎಏҜĄ д઼࡚Ⴭ̝ࠎГϠྺຽĞRegenerative AgricultureğĂࡻ઼‫׶‬ҘለჍϠ‫ྺۏ‬ຽĞBio AgricultureğĂ͟ώჍҋ൒ྺ‫ڱ‬ĞNature FarmingğĂέ៉Ⴭࠎѣ፟ྺຽĞOrganic AgricultureğĂᔘѣ઼ֱछჍ̝ϠၗྺຽĞEcological AgricultureğăϠ‫ۏ‬જ˧ྺຽ ĞBio-dynamic AgricultureğăҲԸˢྺຽĞLow-input Agricultureğٕϖᜈྺຽ ĞSustainable AgricultureğඈĄ.

(4) 60.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而慣行農業(Conventional Agriculture)指稱的現行農業,則主張以 資本技術密集、大規模、高度機械化、單一作物型態且大量使用化學 肥料、除草劑、殺蟲劑,以加速生產,減少農作物損失的生產方式(Knorr and Watkins, 1984)。有機農業不僅具有健康、安全(不使用化學藥 劑)、生態與技術的象徵形象,更在其勞動過程,包含生產、轉化、 剝削及監控過程中,形成一套特殊的運作模式。有機農業把代表「自 然」的勞動力重新投入於生產要素當中,透過作物選擇、技術改變以 及配合更多人力的方式來因應化學農藥的消失,也因為製程的差異造 成有機農業勞動者發展出特殊的勞動型態與歷程。然此勞動型態反而 深化有機農業的象徵形象,以及促進與強化有機農業勞動者的持續動 力。透過有機農業勞動者的勞動經驗與有機農業生產結構交織狀態的 考察,讓我們逐漸勾勒出有機農業勞動者的特殊勞動特性及空間與機 制及其發展的困境。 本文透過具驗證資格 3 有機農業勞動者的探訪,探究有機農業勞 動者的勞動型態、適應與如何受限於有機農業的結構環境之後下所產 生的持續。透過文獻及訪問資料的堆整,企圖回應下列兩個主要的研 究問題:一、有機農業的發展及其在農業生產體系的勞動定位;二、 為有機農業勞動的特性,包含勞動者之勞動過程,如其特殊的生產方 式及轉化、驗證及銷售網絡,所形構出來的勞動過程。以及有機農業 勞動者如何產生持續勞動因素:有機農業面對經濟效益的壓力時,有 機農業勞動者會基於哪些理由或作法來維持勞動的動力?有機農業勞 動者又如何塑造一套持續勞動的方程式,當其面臨外在環境結構的限 制,如何產生適應與妥協的方式,藉以結合自身的勞動經驗以擺脫外 3. ϫ݈ᅃጱ̝រᙋဥវ̚ѣĶੑဥ‫ڱ‬ˠ઼ᅫ࡚ֈҋ൒Ϡၗૄ‫ົܛ‬ķăĶੑဥ‫ڱ‬ˠຎ͕ ѣ፟ྺຽ൴णૄ‫ົܛ‬ķăĶᄂ៉࠷ѣ፟ྺຽϠய‫ົם‬ķ̈́Ķᄂ៉ᚗफѣ፟ྺຽ൴ण ‫ົם‬ķඈα࣎ϔม௡ᖐĄ൒ЯĶᄂ៉ᚗफѣ፟ྺຽ൴ण‫ົם‬ķ‫ ٺ‬2005 ѐ 12 ͡ 19 ఼ؕ͟࿅ᆶߤĂྍរᙋಏҜ۞ѣ፟ྺຽ౻જ۰ѣࢨĂЯѩ̙ৼˢώ͛۞ࡁտቑಛ̰Ą.

(5)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61. 在環境的限制。. ෮ăѣ፟ྺຽĈүࠎ౻જࡁտ۞‫ؠ‬Ҝ 農業在台灣經濟發展歷程曾經佔有重要地位,為工業發展提供大 量資本、勞動力與市場,奠定了台灣經濟發展的基礎。針對農業的考 察,早期在社會學領域亦有許多的農業研究,諸如黃樹仁(2002)在 《心牢》一書中,討論了台灣農業的經濟結構與家戶生計之關係。其 主要的討論針對「農地農用」之傳統運作思維,提出批判與挑戰; 其 指出也因農地過小,使勞動力產生密集投入,而此長期的操作模式限 制了農地有效利用導致土地價格居高不下,進而造成人民生活之重大 負擔。謝國雄(2003)在其《茶鄉社會誌》一書中討論了在資本主義 的生產模式之下,茶業仍屬勞動密集的農業,透過勞動過程的重要議 題如剝削、分工、監工及順從來分析茶業密集的勞動過程,也呈現出 農業生產組織對農民認知及農村社會文化所產生的影響。上述著作為 台灣農業的社會學研究奠定了重要的考察議題與面向。本文則是在相 對的思考下,針對有機農業的發展所建構的勞動過程(生產、轉化、 剝削及監控)及銷售脈絡(利潤、成本、消費安全及檢驗認證)所進 行的勞動考察。 台灣是一小農制國家,農戶之平均耕地面積非常小,並且有 80% 以上的農民為兼業農與副業農,而農家所得僅為非農家所得的三分之 二(農業統計年報,2004)。小農 4 定義取決於農場經營規模的觀點; 在農業經營型態上,小農場的經營特色主要為集約式操作,即大量投 4. έ៉۞̈ྺ‫ݭ‬ၗѣͽ˭ೀᕇপّĈ᯾έ៉۞̈ྺдਆү˿г۞ጾѣߏᛳ‫۞ޘ੼ٺ‬࿬ ௟̼Ą᯿ਆү˿г۞Ӏϡ˯ߏᛳ‫੼ٺ‬૜‫۞ޘ‬ኑ჌ёჟਆĄᰀϤ‫ྤؠ׽ٺ‬ώ۞̙֖ౄ ј˞ྺຽٙ଀۞࠹၆ҲརĂЯѩдਆүॡΪрϡՀк۞౻˧јώԸˢֽᆧΐྺຽќ ˢĞᆒЏษĂ1998ğĄ.

(6) 62.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入勞力與資本,並常以勞力代替資本。堅守小農的生存邏輯,當代小 農經濟理論學者 AV 蔡亞諾夫(Chayanov)認為,小農的行為不同於 資產擁有者,因為他不雇傭勞動,其生產主要是為了滿足自身消費而 不是追求利潤。Chayanov (1966) 認為,小農的行為不同於資產擁有 者,因為他不僱傭勞動,其生產主要是為了滿足自身消費而非追求利 潤。對於小農農場來說,只要家庭消費(或生存)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就依然會接著投入勞動力。美國經濟學家、一九七九年諾貝爾經濟學 獎得主 TW 舒爾茨(Schultz )在《改造傳統農業》中認為,農戶相 當於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的企業單位,農民比起任何資本主義企業家 來毫不遜色。Chayanov (1966) 對斯拉夫社會小農經濟的研究關注到 小農不管受到強勢政權及商品經濟的嚴肅挑戰,但小農仍棲身於資本 主義之外,並成功的產生反制。Chayanov 從事經濟活動的行動者觀 點來理解主體性經濟計算的意義,從而拆解對其不可欠缺的範疇。這 說明小農與一般的市民沒有什麼兩樣,也是理性人,都是局限條件下 的自利行為,只要他們的外界生活環境改變了,他們自會改變現在的 行為。此說明瞭小農也是理性人,都是侷限條件下的自利行為,因應 外界社會環境的改變,自有其回應之策略。另一類則堅守小農的生存 邏輯,即小農的“道義命題"。早期台灣農村社會學(rural sociology) 分析,多將討論重心擺置於農民作為小生產者所面臨的內部與外部剝 削問題的造生及農民群體內階級分化的課題。而柯志明(1990、2003) 在其農民研究卻指出台灣農民家戶經濟體系相當強韌,雖是小農卻對 於經濟市場充滿極度的敏感,在經濟理性的思考下更能提出回應策 略,此思考脈絡更促使其進一步探究前資本主義的台灣農民如何在殖 民經濟下被改造為市場取向的農民,逐漸導引出其有關米糖關係的研 究,從而提出「米糖相剋」等相關的制度論述。小農經營在戰後經濟 發展初期,曾發揮高度的勞力集約操作,提高土地生產力,以此累積 資本促進工業發展。但小農經營的核心問題在於農地面積過小,阻礙.

(7)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63. 農業經營技術的發展,並且缺乏有效資本,使得小農經營無法講求高 效率的企業化經營,產生一種經濟效益的落後性(陳希煌,1988)。 而家庭農場規模過小和土地的細碎化限制了農業生產的專業化經營, 更難獲得專業化的好處,也不能進行節約勞動型的機械化生產(劉鳳 芹,2003),由於台灣農民的規模與組織化程度偏低,因此農民面臨 更多市場與資金方面的風險 5。. ˘ăາ΍ྮ?ѣ፟ྺຽ۞൴ण 根據「2006 有機農業世界統計資料和未來趨勢」報告中得知, 全世界已經有 120 個國家實施有機農業的耕種。台灣地區於二○○五 年有機農民的戶數總共有 952 戶,僅佔總農業戶數 0.13%,有機農地 面積為 1,334.90 公頃,佔總農地面積的 0.15%,從表 1 中發現台灣一 開始推廣有機農業與輔導農民便是從水稻開始,使水稻有機栽培的面 積是比起其他作物來的高,而其他作物的有機栽培面積比例也是逐年 上升,尤其蔬菜與茶葉的比例更是明顯地成長。只是台灣有機農業面 積佔總農地面積過於狹小,較之其他國家差距仍然甚大。. 5. ྺຽΞਕயϠ۞ࢲᐍΞໄ̶ࠎˬีĈ᯾ξಞࢲᐍĈ޽ྺຽϠயགྷᒉ۰Ϡய΍ֽ۞ྺ ய‫ݡ‬ਕӎึӀ኱΍̙ቁ‫ّؠ‬Ą᯿ҋ൒ࢲᐍĈྺϔዎ࿃‫۞ז‬Ч჌ҋ൒խचĂтͪխă ઀ԿăᔶࣜăД࿫ăҲ໢ăঽᖪचඈĄᰀྤ‫ࢲܛ‬ᐍĈྺϔซҖϠயࢋ৵۞ԸˢĂົ ࿃‫ྤז‬ώ۞‫ࡗט‬Ăྺய۞ྤώхณ࿅̈ĂྺՅ‫ܛ‬Ꮙξಞ‫ܧ‬૱ར‫ޢ‬Ăྺϔ‫ޝ‬ᙱ଀‫ྤז‬ ‫ܛ‬Ăඕၹአፋ࿅඀ྤ‫ܛ‬Ըˢ‫ົܮ‬хдࢲᐍᄃӧኘĄણዦࡰາјĂ2003Ăྺຽயຽඕ ၹአፋ۞ᙱᗟᄃ၆ඉĂྺຽགྷᑻጱΏĂௐ 7 ഇĄ.

(8)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64. ܑ 1āέ៉ѣ፟ॺૈࢬ᎕௚ࢍܑ 單位:公頃 年 度 水. 稻 蔬. 菜 果. 樹 茶. 樹 其. 他 總. 計. 1996. 61.60. 26.10. 67.00. 5.00. --. 159.60. 1998. 302.00. 98.00. 156.00. 22.00. --. 579.00. 2000. 296.27. 153.76. 208.70. 36.5. 17.3. 1,012.53. 2002. 609.04. 174.42. 187.87. 54.77. 21.78. 1,018.9. 2004. 743.67. 231.80. 143.62. 76.32. 40.67. 1,246.08. 2005. 697.42. 342.95. 151.60. 72.37. 70.56. 1,334.90. 註:2001 年起驗證工作轉由民間團體辦理,有機米產銷班二○○二年也轉 由民間驗證團體辦理驗證。 資料來源: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2006). ˟ăѣ፟ྺຽఢቑᄃរᙋ 國際上生態標誌型農產品的法規、標準和組織管理體系已經逐漸 成形。目前,國際有機農業和有機農產品的法規與標準建立主要分為 三個層次:一是建立國家級標準,如歐盟、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 國都各自建立了有機農業標準;二是國際性非政府組織層次,其中最 具有影響力的是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第三個層次聯 合國的有機農業和有機農產品標準,是由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與 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的,是「食品法典」的一部分,目前尚 屬於建議性標準,並且只涉及了植物生產,標準的結構、體系和內容 等(黃璋如,2004)。 目前行政院農委會有機農業之規範仍屬有限,截至目前為止僅有 三個規範作為進入有機勞動的管制:ᨧ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農 委會於二○○三年「有機農產品管理作業要點」,規定短期作物之田.

(9)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65. 區取得有機驗證前,必須有 2 年的轉型期 6;長期作物(如茶樹與多 年生之果樹)則需要 3 年的轉型期,施行有機栽培不得使用任何基因 改造的種子、種苗與生物之製劑或設備器材等。ᨨ有機農產品驗證機 構資格審查作業程式:為利驗證機構向農委會申請認證案件之審核, 驗證機構向農委會申請認證之資格及應提出供審核之文件。ᨩ有機農 產品生產規範—作物:提供有機農產品相關業者及驗證機構有所遵循 之生產規範,並明定從事有機栽培可用及禁用之技術與資材。台灣有 機農業相關業務主要還是透過民間組織機構來執行,我國驗證工作是 以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的模式,不由國家或地方公共團體直接處 理,而基於達成行政任務之要,由行政機關在保留必要監督權限的前 提之下,透過單方授權或契約等形式,將之委託與民間企業、團體或 私人代為處理的方式(林四海等,2001)。伴隨政府角色退居到輔導 的位階,因此驗證機構成為了有機農業勞動者與政府之間的仲介角 色。 行政院農委會現將認證權下放給四個機構(全球有機農業資訊 網,2006)。主要為:ᨧ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MOA): 一九三五年,日人岡田茂吉,開始提倡「自然農法 7」 (Natural Farming), 不使用化學肥料、農藥的耕作方法,生產自然的產品及維護自然環境, 並發展為日後的「MOA」(Mokich Okada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一九九○年在台灣成立,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公佈與實行台灣 版的「MOA 自然農法執行基準」,並在二○○○年通過認證,是第 一家通過農委會認證的民間團體。ᨨ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 6. 7. ᖼ‫ݭ‬ഇߏឰ˿ᚓΞͽЃዳϠिĂଂϦኛរᙋЪॾĂฟؕϠய۞ 2 ѐ̰Ăౌࢋ޷໰ѣ ፟ྺຽ͞ёϠயĂҭߏ‫׎‬ய‫̙ݡ‬ΞͽΨѣ፟ྺய‫ݡ‬ĂࢋΨઇĶѣ፟ྺຽᖼ‫ݭ‬ഇய‫ݡ‬ķĂ ҭߏ‫ܜ‬ഇү‫ ࢋۏ‬3 ѐĂЯࠎങঀᅮࢋЃዳ 3 ѐĄ ҋ൒ྺ‫ڱ‬రၔĶ̙ᖙ˿Ăֹ̙ϡુ۲Ă̙ੵਨĂ̙֨‫ڼ‬ঽᖪķ۞Ķα̙͞ёķ̏྿ 50 ѐ̝˳Ă‫׎‬யณ̙֭ᏮගၚҖྺਆ‫ڱ‬Ą.

(10) 66.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會(TOAF):慈心基金會於一九九七年三月三十一日成立,並於二 ○○三年通過認證。慈心基金會是一群跟隨日常法師的信眾,從內心 認同而產生行動上的響應。目前配合全省 36 間的裏仁商店進行販售 工作,搭起一個生產與銷售的循環模式。ᨩ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 (TOPA):台灣省有機農業生產協會是在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二十六 日成立,二○○二年通過認證。幾乎全是由有機農業勞動者組合而成, 所以台灣省有機協會本身的性質與 MOA 與慈心有較大的不同。ᨪ台 灣寶島有機農業發展協會(FOA):以永續有機農耕、恢復土地生命、 再生地球資源、維護自然生態、增進人類福祉、營造美麗寶島為願景。 現行的驗證機構,為民間推廣有機理念的基金會,均為非營利組 織。由於目前政府對於有機農業驗證的補助缺乏,因此僅能靠驗證機 構本身的財力與資源,並且各家驗證機構對於生產規範的要求、種植 環境、與有機農業勞動者的互動以及會員費用的標準都不盡相同,因 此會造成驗證業務的成效有所差別,進而使得有機農業勞動者在尋求 協助的管道也產生了重大的區別。. ˬăྺຽ౻જ˧۞ᖼ‫ݭ‬ 台灣農業勞動力結構的限制,農業就業人口的下降及高齡化以及 農家所得普遍不高,外加小農體制的規模效益問題,這些因素迫使台 灣農業與農業勞動力必需依靠著轉型來尋找一條新的出路。加入 WTO 對台灣農業的衝擊明顯化,但更深層次的檢視則是針對農業體制的衝 擊。台灣面臨農業轉型時刻,正是發展「精準農業 8」的契機(陳武 雄,2002;彭作奎,1999)。Chayanov (1966) 曾指出,小農經濟並. 8. ჟ໤ྺຽ޽۞ߏͽྤੈᄃԫఙࠎૄᖂ۞ྺຽགྷᒉგநր௚Ăჟ໤ྺຽ۞៍‫ߏه‬੫၆ ̙Тྺϣ۞পّĂЯг‫آט‬Ă༼࠷̙υࢋ۞ฟ͚Ăͽᒔ଀౵ָќৈĂТॡ˵ࣘᜪᒖ ဩ᜕ܲĂቁܲྺຽϖᜈϠх۞˘჌າࡊԫĄ.

(11)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67. 不一定會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而逐步退出歷史舞臺,它反而會在新 的歷史時期表現出新的適應力,也就是說小農經濟和經營是一個能夠 獨立存在和發展的經濟實體。這個理論似乎和中國當前普遍實行家庭 承包經營的實際情況有些吻合。這個理論似乎和中國當前普遍實行家 庭承包經營的實際情況有些吻合。且不說現在的情況,就是在改革之 前的集體化經濟(當然大躍進除外)時代,我們也不能認為小農經濟 已經不存在了,因為國家至少還允許農戶擁有自己的自留地。精準農 業是一種農業技術的轉型,而有機農業則屬於型態的轉型。在台灣, 目前的農業狀況更應思考在農業結構調整以市場為導向必須瞄準國內 和國際兩個市場的需求,加大對優質、高效、有特色的有機農業開發 (彭作奎,1996;范新成,2003)。 當農民面臨低度就業的問題時,適應的途徑包括轉業、兼業與增 加農業工作。當面臨實際轉業的困難時,最佳的勞動選擇即是利用兼 業或是增加農業工作來改善其困境。有機農產品比慣行農產品擁有更 好經濟利潤,便成為部分農民不轉業前提之下的另一農務勞動選擇。 有機農業在經濟面上代表著農產品市場的開發以及新型態產業的投 入;不僅符合生態環保意識,也成就了消費層面的安全概念。有機農 業 9 通常都是小規模或是家庭農耕形式,台灣的小農結構符合了有機 農業的發展條件當中小規模勞動(Corselius 等,2001)。然而從台灣 國家部門每年編列有機農業的經費不足兩千萬元,且農政單位對於有 機農業的發展缺乏週延的規劃,在資金及計畫雙重困頓的情況下,也 相對限制了台灣有機農業的發展。. 9. Corselius ඈˠдѩ఍ߏϡ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ຍ޽ϠၗྺຽĂҭϤ‫ٺ‬ώ͛ࠎ௚ ˘Ⴭ‫ײ‬ĂЯѩౌͽѣ፟ྺຽ‫ᙷ࠹΁׎΃פ‬ҬЩჍĄ.

(12) 68.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ણăࡁտ͞‫ڱ‬ 本文重點擺置於「勞動者」的行動層次之考察,以有機農業勞動 過程作為研究核心,透過質化方法的深入訪談來蒐集相關資料。此外 並勘探農業「結構」對有機農業勞動者的影響,以及行動與結構過程 所產生的鑲嵌關係。本文認為社會行為是嵌入於特定的社會結構,相 對的,結構也制約著行動主體目標的選擇。如果將個人追逐自己利益 的具體方式看作是一定的生存策略的話,個人所處的社會結構性質將 直接影響個人生存策略的選擇。因此,有機農業勞動者從事勞動生產 的行為和有機農業發展狀況,都與其所處的社會結構有著內在的聯 繫。 目前國內針對有機農業勞動者勞動過程的文獻較為缺乏,因此本 文採用深入訪談的方式蒐集資料,對有機農業勞動者的勞動狀況與驗 證機構選擇進行分析。透過深度訪談法得以捕捉人們生活在社會位置 與時空脈絡中的意義,有助於瞭解有機農業勞動者的內心世界,也能 夠突顯有機農業勞動者在情境脈絡中的實際工作經驗。研究者在研究 過程中特別注意有機農業勞動者如何在一個還在萌芽階段的產業中生 存、適應及發展。本文以「作物種類」及「所屬驗證單位」作為抽樣 分類的基礎。因為考量勞動過程轉變,有機農業對於作物選擇有其特 殊考量,並因不同作物所採用的耕作技術也會有所差異,其銷售網絡、 經濟效益與相關配套措施亦會產生差異。 此外,本文依照行政會農委會農糧署統計的分類,將作物種類分 為水稻、蔬菜、水果以及茶葉這四大類。有機農業勞動者的訪談抽樣 以每一類作物搭配不同所屬驗證機構進行訪談,總計訪問 24 位受訪 者。受訪者基本資料如表:.

(13)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69. ܑ 2ā‫צ‬ణ۰ૄώྤफ़ 編號 性別 耕地區域 作物. 所屬驗 證單位. 年齡 教育程度 專職. 曾做 農 地 面 積 慣行. (公頃). 老陳. 男. 高雄縣. 水稻. TOPA. 60. 小學. 是. 是. 14.000. 勝南. 男. 嘉義縣. 水稻. TOPA. 81. 小學. 是. 是. 1.670. 阿潭. 男. 嘉義縣. 茶葉. TOPA. 51. 高中. 是. 是. 1.000. 賴桑. 男. 南投縣. 茶葉. TOPA. 41. 農專. 是. 是. 2.000. 常恩. 男. 嘉義市. 蔬菜. TOPA. 47. 國中. 是. 是. 1.500. 家蘭. 女. 嘉義縣. 蔬菜. TOPA. 47. 國中. 是. 是. 3.500. 昆興. 男. 嘉義縣. 水果. TOPA. 56. 小學. 是. 是. 2.200. 溫發. 男. 屏東縣. 水果. TOPA. 45. 國中. 否. 否. 0.500. 小李. 男. 台南縣. 水稻. MOA. 41. 五專. 是. 是. 1.200. 天福. 男. 台中縣. 水稻. MOA. 67. 高中. 否. 否. 0.250. 文良. 男. 南投縣. 茶葉. MOA. 53. 小學. 是. 是. 0.400. 桓尋. 女. 南投縣. 茶葉. MOA. 40. 大學. 是. 否. 0.510. 阿麗. 女. 台南縣. 蔬菜. MOA. 53. 高中. 是. 否. 1.560. 均明. 男. 台南縣. 蔬菜. MOA. 56. 大學. 是. 否. 2.000. 仁義. 男. 嘉義縣. 水果. MOA. 61. 小學. 是. 是. 6.000. 廖董. 男. 嘉義縣. 水果. MOA. 61. 高中. 是. 否. 2.000. 晶樺. 女. 嘉義縣. 水稻. 慈心. 66. 小學. 是. 是. 0.330. 老張. 男. 嘉義縣. 水稻. 慈心. 62. 農專. 否. 否. 1.500. 阿成. 男. 南投縣. 茶葉. 慈心. 53. 工專. 是. 是. 1.700. 文居. 男. 南投縣. 茶葉. 慈心. 37. 碩士. 否. 否. 0.450. 阿安. 男. 嘉義縣. 蔬菜. 慈心. 36. 農專. 是. 是. 0.550. 輝哥. 男. 嘉義縣. 蔬菜. 慈心. 37. 農專. 是. 是. 3.000. 美芳. 女. 嘉義縣. 水果. 慈心. 47. 高職. 否. 是. 0.697. 阿雄. 男. 台南縣. 水果. 慈心. 62. 高職. 否. 否. 3.600. 資料來源:本文整理.

(14) 70.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དྷăѣ፟ྺຽ۞౻જ၁ኹ 農業是「環境、生物與社會」三者交錯影響的複雜系統,有機農 業勞動者則與變遷中的結構環境進行互動。有機農業與慣行農業的差 異,主要體現於生產原則的改變,其構成有機農業有別於慣行農業的 「象徵」符號。基本上,有機農業的象徵建構自不同的生產方法、驗 證過程與消費過程。此象徵形象亦形構有機勞動者的生產選擇,導引 其決策之考量,並可能轉化為結構上的使能與限制,形成有機農業的 客觀目的與標準。. ˘ăඕၹ˭۞Ϡய‫ݭ‬ၗ̈́ᖼ̼ 有機農業勞動者投入從事的動機如何與結構環境與有機農業的形 象形成交織的狀態。勞動者的異動包括「內行人」及「外行人」兩類, 第一類內行人是屬「換工作但不換產業」,代表著農業部門勞動者內 部的轉變,僅是進行從慣行農業工作切換至有機農業;第二類外行人 則為「換工作又換產業」,外部產業勞動者進行移轉,切換至農業產 業的異動。有機農業礙於環境的限制,使得有機農業勞動者必須考慮 環境因素而做些取捨,有些作物擁有較多的自然限制,必需配合自身 土地與所在區域氣候:例如美芳也是先評估土地環境的適合度,並且 考量到進行作物變更時形成的成本。. ˿гߏд̋˯Ăࢋ҂ᇋ̋˯ү‫ۏ‬ώֽಶߏ˘ֱ‫ڍ‬ፘĂ֭ͷࣧ ѣ۞ਆ჌ү‫ۏ‬ಶߏͪ‫ڍ‬Ăϡࣧѣ۞ү‫ۏ‬ਆ჌ͧྵ͞‫ܮ‬ĂЯࠎ ᔘࢋ҂ᇋ‫ז‬ˠ˧ྫྷፋгͽ̈́˘ֱјώĂ҃ͷ˵̙ຐΝ঎෱ᗝ γ۞ొ̶ΝઇԼតĞ࡚‫۾‬ğĄ 由於農業與土地之間的強烈關聯性,耕種作物受制於土地與環境.

(15)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71. 的考量,無法單純就勞動者的意願而產生決策,更何況有機農業強調 土地與作物的適性關係,因此必須評估勞動者所擁有的土地特性來選 擇適合的作物。因而就算蔬菜擁有較高的經濟效益,部分有機農業勞 動者也無法選擇耕種蔬菜,只好屈就於次要經濟效益較高的作物來取 代,或許配合兼業或是加工的方式來配合。 因健康因素而投入的勞動者,在選擇作物上會偏向符合醫療效 用,或是符合自身的實用需求。廖董選擇作物的考量主要是對人體有 醫療效用的作物;或對自己的病痛有所改善,因此投入有機農業耕種 之後也是選擇認為對人體有正面效用的作物。而小李考慮到實用需 求,在作物的選擇上則是配合銷售的實際需求,採用生產配合銷售的 方式進行。小李全面都是食用有機食品,因此就盡量耕種自己需要食 用的作物。. ૄώ˯ԧ჌۞‫ڌ‬Ҙౌߏ၆͕᝙ĂΞͽ૟ҺࠪΑਕ೩̿Ă၆ҕ ୵рĄԧ۞ய‫ࢋྵͧݡ‬Րͧ‫็΁׎‬௚ّ۞ྺ͈ͧྵ̙˘ᇹ۞ ߏԧົ੠Ր΁۞ј̶Ă΁၆ˠវѣ̦ᆃр఍ᄃᗼ఍Ă఺ߏԧ ଂְྺຽ̝‫ޝۡ˘ޢ‬੠Ր۞ొ̶Ğၐ཭ğĄ ˘ฟؕߏ჌ቸ෉Ă‫ֽޢ‬ГᆧΐͪቌĂĞયĈࠎ̦ᆃົຐᆧΐ ͪቌğ౵͹ࢋಶߏҋ̎ࢋЫબĂ̂ొ̶Ξͽ۞ԧࣇಶҋ̎Ϡ யĞ̈ՂğĄ 因有機食品不用人工殺蟲劑、除草劑、殺菌劑及化學肥料,產品 較為衛生安全,使得有機農業擁有健康與安全的形象與此形象的實 踐。作物成為商品的過程,勞動力的投入佔了很重要的一環,因受限 於勞動力的侷限,使得易照顧的作物成為勞動者考量因素之一。水稻 成為最具優勢的作物,對於部分有機農業勞動者而言,水稻的選擇能 夠舒緩其對於勞力的需求:例如晶樺考量勞動力不足及能力的限制使.

(16) 72.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其選擇了容易處理與照顧的水稻。. ჌ͪቌॡม˯ͧྵᇅّĂ჌ቸ෉၁д͉௢â࣎ˠઇֽ̙ધĂ ˘ฟؕ˵˫ѣ჌ቸ෉ĂΞߏৌ۞͉௢Ăੵਨ˘࣎ˠॲώઇ̙ ˞Ğ೿ፔğĄ 由於有機農業需要更多的人力於除草、製作堆肥等田務工作,因 此勞動者偏好選擇較易照顧的作物,來緩和田務工作對於勞動力的需 求。事實上,無論是經濟考量、耕種環境限制、醫療效用與實用需求 或是人力考量都可以視為勞動過程的一種「控制」,因為勞動者無法 自主選擇他們想要植栽的作物,而必須在經濟與勞動控制之下進行取 捨,形成不同的考量進而影響勞動者的決策行為。. ˟ăϠய֭Җ۞Ѕ̬۰Ĉរᙋ፟‫ט‬ 有機農業與慣行農業產品的差異,必須藉由農藥殘留檢查才能分 辨真偽,不過農藥殘留檢查耗時耗費力,無法即時作為消費者判斷的 依據。因此,有機農業最突出的特徵則是強調生產過程而不是產品本 身。通過一個可信的認證方案,使消費者確信產品是嚴格按照規定的 標準生產,保證消費者購買的較高價格與產品的價值是相符合。由於 有機農產品貿易的複雜性(多環節、跨地區、消費者與生產者不易直 接接觸)和有機農業生產方式的特殊性(強調生產過程的控制和有機 系統的建立),需要確立一套完整的體系來保證有機產品的品質。包 括有機食品認證機構及其認證標準、政府管理機構及有關政策法規、 協會等各級群眾團體和生產者內部的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統等。 老陳提到驗證機制的功用即是分辨真偽,是替生產者證明產品合 乎標準,並協助消費者辨別有機農產品,以保障生產者與消費者雙方 之權益(黃璋如,2004;楊景厚,2004)。因此,驗證機制的產生是 為鞏固有機農業建立起健康的形象,並且藉由驗證的配套措施使得形.

(17)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73. 象轉為客觀可現的機制,如果有機農業形象無法透過符號的呈現,有 機農業市場便會無法快速的運作,驗證機制化現為標章成為買賣雙方 最簡易判定形象搭配的符號。. ༊൒ಶߏࢋѣᄮᙋબĂ౵͹ࢋಶߏឰҰᏰҾৌ۞ྫྷ઄۞Ăˠ छк͌ົ࠻Ұ۞ᇾౢĂ̙ᄮᙊ۞ঐ෱۰ߏ‫۠ޝ‬ϫધĂౌያ఺ ࣎үҿᕝબĊĞҁౘğĄ 驗證機制是生產程式的管控機制,透過它農產品才可以獲得標 章。阿雄談到驗證是一種認同度的轉換,透過機制的管控創造認同, 而此認同來自生產原則符合有機農業的要求,並且能夠達到人們對於 有機農產品的健康期待。一般來說,分辨真偽的憑藉必須靠消費者實 際到農場進行生產程式的檢查,如果分辨真偽的工作必須全由消費者 自行負擔,將會降低有機農業的普遍性,也會造成消費者與勞動者的 雙重困擾。因此,透過驗證機制的建構,儘管消費者無法直接到農場 去察看與稽查,依舊能夠透過標章取得對此有機農產品的認同。. រᙋඈ‫ٺ‬ᄲ࠻Ұߏ̙ߏѣ௑Ъ߆‫΄ڱ۞ع‬ᔘѣξࢬ˯۞ᄮТ ‫ޘ‬Ă၆‫ٺ‬үຽ˯ᒔ଀ᄮТĞ‫ܠ‬ฯğĄ 但是驗證機制存在著隱藏性的問題:對於一些從事時間較久的勞 動者,一旦克服所謂銷配通路的進入障礙之後,便得以建立穩定的銷 售管道與消費族群,驗證機制的有無已經不再能代表有機農業的符 號。如同消費者對蔬菜安全偏好之聯合分析(1999)研究中發現,農 產品的不同屬性中,消費者最注重安全,其次為驗證,而後為價格, 最不重視外觀。因為消費者認同的象徵符號已從驗證機制標章移轉至 與勞動者之間的互信共識。簡單來說,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發展出一 套信任的方式,不需要再透過外界賦予的符號來取得有機農業的健康 象徵形象。廖董的客戶叫他不必在包裝上貼標章,彼此之間的信任足.

(18) 74.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以判斷有機農產品的真偽。. т‫ڍ‬ઇ‫ז‬ԧࣇனд఺ᇹĂរᙋ̏གྷ˘ᕇౌ̙ࢦࢋĂԧ‫ޝ‬кঐ ෱۰˵Ψԧ̙ϡ෭ᇾౢĂЯࠎ֤ߏ˘࣎Ұᄃঐ෱۰̝ม۞‫ܫ‬ ЇયᗟધĂٙͽԧᄲѣ፟ྺຽߏ˘჌։ְ͕ຽધĞၐ཭ğĄ 日本的有機農業的現代化有著另外一層意義,「由生產者直接賣 給消費者」即為有機,即使那是使用了農藥、化肥的農作物。這把「有 機」的概念從「不用化肥、農業」的單一解釋擴充為「生產過程透明 化,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信任關係」,即從「認標章」的市場邏輯 轉為「認人」。當驗證機制產生的影響不復重要時,驗證機制甚至可 能會造成勞動者的負擔,因為驗證機制不但無法替勞動者帶來象徵性 的符號代表,還必須負擔額外的驗證費用。昆興表示驗證的費用太高, 每年必須在驗證上負擔一筆費用,更何況他自己本身已經做出口碑, 現在的產品就算不用標章、不用驗證也可以銷售一空。. រᙋѣ՟ѣᅮࢋĂಶ࠻࣎ˠધĂ޷໰ԧனд఺ᇹಶߏ̙ᅮࢋ ˞ધĂ̏གྷઇ΍˾༫ĂЯࠎរᙋ۞෱ϡ˵͉੼˞ધĂរ˿ಶ ࢋ 1,500 Ăរͪăរய‫ݡ‬Ăֽϣ྆٩ߤౌࢋ᏿ĂٙͽΪߏᆧ ΐ࢑ፉ҃̏Ğ‫ٿ‬ᎸğĄ 對於消費與生產雙方的初次進入者,驗證機制的存在是克服分辨 有機農產品真偽的依據。然而,隨著消費者與生產者的磨合與熟悉, 建立起另外一套形象與農產品結合的互信機制,無意間排擠驗證機 制,驗證機制的實質價值無法與勞動者付出的費用獲得合理的對價。 此外,有機農業形象透過驗證機制的配合得以化現,促使勞動者與消 費者能夠輕易地便能與慣行農產品進行區分,以強化有機農產品的形 象並且穩固結構環境的限制,只是我國驗證機制的發展尚未純熟,形 象與農產品之間的結合與化現仍舊具有改善的空間。.

(19)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75. 本文以個別勞動者的勞動進程當作一個基準,探究有機農業勞動 者的勞動模式。首先,有機農業勞動者透過何種機制取代農藥與化學 肥料以及勞動行為的配置;其次,理解產品形成之後的銷售與相關單 位的互動關係,例如:銷售網絡的應用與影響以及勞動者本身與仲介 角色互動關係的探索。最後,本文視有機農業勞動者為一種「綠色勞 動」 10,不僅勞動過程符合安全與健康形象,連生產的商品也符合此 概念。然而,收入是每一個勞動者的基本需求,有機農業勞動者表示 有機農業的生產普遍存在著經濟效益過低的困境,有機農業勞動者如 何適應或是調整利潤有限的問題,得以持續地從事有機農業的勞動工 作。. ˬă౻જૻ̼ƟϠய͞ё 有機農業與慣行農業除象徵性意義的不同之外,實際勞動過程也 盡量避免使用任何農藥,藉由「生態平衡」的方法減少病蟲族群的數 目為優先,當雜草不再使用除草劑時,勞動者該如何因應?本文根據 深入訪談的結果整理出四種取代農藥化肥的方式:. ᨧ ॺૈƟԫఙ 化學農藥的消失,造成有機農業必需透過其他的方法來填補化學 農藥在慣行栽培方式的功能,天福選擇適合當季作物,並且以不易產 生病蟲害的作物為主。選植作物時,先評估作物的特性及栽培場的環 境,適時、適地、適種是增強作物生長勢的先決條件,有強健的植株 便可降低病蟲害發生的機會。有機栽培過程通常消耗大量肥料以補足. 10. ϮำĞ2004ğĶଯҖქҒ౻જ۞ღّ࢝‫׶‬ΞҖّķ޽΍ქҒ౻જߏ޽౻જ୧І௑Ъ ౻જщБ኎Ϡᇾ໤ă౻જ࿅඀൑च౻જ۰Ϡ‫׻‬щБ‫׶‬ઉ૵۞౻જĄĶქҒ౻જķ˘ ෟࠎώֶ͛ፂѣ፟ྺຽ౻જ۰۞౻જᇹᄻ‫ג‬൪҃Ϡ۞ЩჍĄ.

(20) 76.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作物的需求;如能經由輪作制度,不但可保持地力,也可避免病蟲害。 無疑的,地力維持和健康品種成為有機農業成功的必要條件,同時栽 種天然的綠肥、豆科植物亦是保持地力的好方法。小李選擇適當的作 物之外,另外配合綠肥與輪作的方式來取代農藥化肥的作用。. ੵ˞Ᏼፄͧྵԩঽ۞‫ݡ‬჌Ă˵੨ЪॡมĄညߏͪቌ෸ѝ჌ಶ ෸̙ົϠঽĂ҃ͷԧͪቌಶߏΪ჌˘ഇĂ఺˘ഇ۞ͪቌώֽ ಶͧྵ̙ົϠঽĂ౺˭۞ॡมಶߏ჌‫΁׎‬ү‫ૈֽۏ‬ዳг˧Ă ٕߏ჌˘ֱქ۲Ğ̈ՂğĄ 為防止環境污染,取代農藥和化肥的方法除考慮生物途徑外,更 重要的是尋找作物生長的內在規律,根據作物本身的物理化學規律來 控制作物生長和能量的合理利用。每種生物均有其天敵,大自然中食 物鏈及消長演替的微妙關係,捕食性天敵屬於捕食性食物鏈的一環, 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形成食物鏈的關係,平 衡之管理系統應用的最好方式即為食物鏈的採用,透過自然環境的食 物鏈方式應對病蟲害或是肥料的需求。例如文良及溫發採信生態平衡 的作法,透過食物鏈的方法取代農藥克制蟲害的問題。溫發原本是用 人工直接抓蟲來解決蟲害,礙於人力效果的有限,轉而開始利用一些 動物來吃蟲。. னдಶߏϠၗπᏊધĂҋ൒ົѣ͇ᇲĂႽณϡ˘ֱࢴ‫ۏ‬ᙥ۞ ͞ёધĞ͛։ğĄ ညᖪच۞યᗟԧࣇಶۡତ఺ᇹԹĂۡ‫ז‬ৌ۞՟Ᏹ‫۞ڱ‬ॡ࣏Ă ԧಶΝ෴ᗗăᐲăᗵֽЫ΁Ăјड़ѣ΍ֽĂனд۞ᕤᕡ఺ᆃ ̂˞Ğ໢൴ğĄ 生物系統中的能量轉化與物質代謝功能是靠系統中生物成員通過.

(21)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77. 食物營養關係有規律地組合而完成。同時,食物鏈不僅是能量轉化鏈, 也是一條物質傳遞鏈,互相連結又互相過渡,只是利用天敵時,常需 很大的數量,才足夠迅速將害蟲控制在經濟危害水準之下,造成食物 鏈的使用有規模上的限制。對於小農方式的部分勞動者,食物鏈成為 實在且有用的方式,只是一旦大規模生產之後,食物鏈的取代方式則 效果有限。另外,透過輪作、間作和多樣種或是適當作物,協助農業 生產系統生物多樣性得到改善,或是種植或間作綠肥作物促進了農田 養分循環;利用周圍生態系統有機物質與自然資源,上述都是有機農 業透過栽培方式取代農藥化肥的有效方式。 有機農業的經營理念必須依賴「自然力」的展現,技術及材料僅 為輔助之手段。耕種早期,仁義試驗了防治的偏方,與其說是技術不 如說是經驗的累積。. ˣ{ѐдઇĂ߆‫ع‬፟ᙯౌᔘ̙ۢ྽̦ᆃѣ፟ྤՄĂٙͽಶ଀ ҋ̎Ա˘ֱઐ͞Ăࣣрԧࣇ֤‫ܕܢ‬ዐ‫ا‬ѣˠд჌໬ਨĂಶो ໬ਨ༊үᘽֽᆡᝍ֨ᖪĄ‫ֽޢ‬ѣ˘ѨΝঔᙝĂ࠻‫ז‬ˠछ౦๳ ިᆃ઀઀۞Ăಶ᝘‫ࣇ΁ז‬ϡࡴਮ‫ֽڽڽ۞ڵ‬୭ෂĂٙͽԧಶ ຐ֤ᑕྍ˵ΞͽोֽϡĂٙͽࢋҋ̎Ա˘ֱઐֽ֨͞‫ڼ‬Ğ̥ ཌྷğĄ 有機農業逐漸走向成熟階段,有機農業的生產技術支撐體系先後 建立,相關產量及成本問題都可能透過技術的開發得到有效的解決。 對於勞動者而言,從事初期所產生的困擾,卻隨著有機農業整體的發 展,使得資材與技術越來越多,創造更佳的效果,加上土壤改善之後, 有機農業的耕種問題逐漸好轉。就像賴桑的個人經驗是不再依賴化學 肥料給予的快速與省時省錢的好處,取代方式會隨著發展而獲得抒 解。.

(22) 78.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Яࠎனд͇൒ྤՄ۞‫ڌ‬Ҙࢋो‫ޝ‬кધĂϡ̼ጯ۲फ़۞ࣧЯߏ ј‫ྵͧܜ‬рĂயณͧྵкĂ˵ͧྵ࠷᏿҃̏Ą‫ז˯΃פ‬னд ՟̦ᆃӧᕘĂҭ˘ฟؕ჌кк͌͌ົĞᏥॹğĄ 有機農業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自然農業,而是需要依靠新興科學技 術與知識去進行設計和改造,不斷地提高其生產水準。. ᨨ ౻જࣤ݇ᄃᅁ̍ 慣行農業耕作方式重視產量的維持、追求產量之最大化,因而仰 賴速效性化學肥料及農業藥劑之使用。然而,有機農業雖不是恢復手 工勞動的農業型態,但有機農業所需的勞動力卻比慣行農業多上許 多,特別表現在取代農藥化肥時的勞動力投入。家庭農場規模過小和 土地的細碎化限制了農業生產的專業化經營,也不能進行節約勞動型 的機械化生產(劉鳳芹,2003)。晶樺常因透過人力除草讓自己陷入 無法休息的狀態,此結果等於將自己推入一種為因應市場所產生的自 我剝削趕工遊戲 11 之中而不自知。. Яࠎ჌ѣ፟ౌ̙ਕᆡᘽĂٙͽಶࢋ‫ޝ܅‬к۞ˠ˧ֽੵਨĂԧ ࣇ࿣ጨ۞ౌົ৯ԧࣇĂ৯ᄲԧࣇ۞ਨౌ੼࿅ˠĄٙͽৌ۞૱ ૱ౌ‫ޝ‬௢Ă̙ਕЃिĂྋՙ۞͞ёಶߏՀ๔౻ᕇĞ೿ፔğĄ 有機農業中以勞動力投入取代農藥化肥是顯而易見,雙手成為最 佳的勞動工具;製作堆肥成為有機農業勞動者另一項工作重點。此外, 勞動會搭配栽培方式以及技術使用來取代,卻也造成勞動者本身更多 11. BurawoyĞ‫؟ڒ‬σඈᛌĂ2005ğჍ̝ࠎ౻જ࿅඀̚۞Ķᅁ̍ྼᑚķ(making out)Ă ˵ಶߏ౻જ࿅඀జ௡ᖐј˘࣎ྼᑚĂϤྼᑚٙ‫ؠ‬ཌྷ۞ϫᇾĂၹјࠎனಞ̂छٙᄮТ ۞ᆊࣃĄ‫ัצ‬۰ࠎᑕ;˯৺გநٙயϠ۞ᅁ̍ன෪;ҭώ͛ٙ޽۞ᅁ̍‫݋‬Ω޽ߏѣ ፟ྺຽ۰ࠎᑕ;ξಞᅮՐٙயϠ۞ᅁ̍ன෪Ą.

(23)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79. 無意識勞動的投入,以消耗有機農業的龐大工作量。. ᨩ జજ۞౺ዶந‫ه‬ 取代方法除了上述的栽培方式、技術應用、勞動力投入之外,從 訪問經驗中發現很特殊的一種取代方法:「剩餘理念」。所謂的剩餘 理念,即是將自己耕種的動作視為一種介入行為,寧願讓蟲與作物在 自然環境中進行磨合,剩餘的作物就是生產者的收穫。例如輝哥一開 始耕種時也曾積極遍尋可以利用的技術與方法,卻發現使用效果有 限,後來乾脆採取被動心態讓作物自行在自然環境中生長,選擇不要 介入作物生長的過程,最終發現剩餘理念的施行是一項最好的替代方 式。. Яࠎ̙ਕϡྺᘽĂࣣฟؕ۞ॡ࣏ᔘߏົԱબĂᛂӀෂ12 ăᅇ ച୵̝ᙷ۞ੵᖪĂ˵ົ᝘ᄲߙߙྺಞϡߙߙෂ۞‫ޝ‬рĂΞߏ ोаֽϡ˞̝‫˵ޢ‬ᛇ଀ᔘрĂ˳˞ಶຐᄲឰᖪΝЫр˞Ăͅ ϒЫ౺۞ಶќĂ՟଀ќಶᖙଫ༊ઇქ۲Ğዂ࣯ğĄ ̙࿅ԧࣇ̂ొ̶ߏ՟ѣΝநົ΁Ăԧည໢‫྆ވ‬ᐝ۞ೀͼౌ՟ ѣΝந΁ĂΞͽќ۞ಶќ̙ਕќ۞ॡ࣏ಶߏаᕩ‫ࢬ྆˿ז‬Ν Ğ̈ՂğĄ 小李直接採取被動的剩餘理念作為取代方式,將無法收成的作物 當作綠肥回歸到土地,也不需要特別去進行防治動作,被動的剩餘理 念讓小李能夠輕鬆自在地看待病蟲害問題。被動的剩餘理念純粹為有 機農業勞動者的個人觀念,剩餘理念的利用往往能夠讓有機農業勞動 12. ᛂӀෂߏ˘჌˿ᚓෂĂт‫ڍ‬ᛂӀෂజ‫ٿ‬ᖪρᖪӌࢴĂ‫݋‬ᛂӀෂயϠ۞కϨኳඕ೿ົ үϡд‫ٿ‬ᖪρᖪ۞བጨ௟ࡪĂౄјབࡤ౫༑Ă‫ٿ‬ᖪρᖪӈЯࠎ൑‫ڱ‬ซࢴ҃д 3~5 ͇̰Ѫ˸Ą.

(24) 80.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者的心情獲得舒緩,獲得產量不足或是耕種困難的釋懷,剩餘理念的 方式雖然無法產生實質上的效果,卻無形中影響勞動者的勞動心態。. αă౻જԸˢᄃјώ 儘管有機農業講求高度專業技術性,但台灣當前的技術水準下勞 動力高度介入仍然無法被技術所取代。本文指出有機農業生產方式對 農業勞動力利用的影響形成三種結果:一是現有家庭勞動力延長勞動 時間,增加勞動強度;二是家庭中的年輕勞動力減少外出打工等非農 業就業時間,補充有機農業生產用工的不足;三是雇用季節性臨時工 以解決有機農業生產用工的不足。此部分的討論將進入勞動者的實際 勞動行為以及相應產生的社會關係進行考察,分別從勞動力組成的型 態、勞動力投入以及勞動成本的計算此三部分進行探索。. ᨧ Ϡய۞Ըˢ 農業以土地為基本生產工具,然土地面積有限,必須利用持久且 穩定的小團體作為運作的單位,以血統為基礎的家族勞動成為最佳選 擇。小農經營主要傾向家庭勞動的型態,有機農業擁有高度勞動的特 質,家庭成員勞動力利用成為有機農業節省成本的一大策略,以一種 廉價甚至是免費的勞動力作為生產投入,成為個別勞動者的首選,並 且配偶的投入通常為家族勞動的主要成員。阿麗有先生的幫忙,儘管 先生有其他正職的工作,卻依舊於工作閒暇時投入田間,一旦人力無 法負荷工作量時,就以人力的多寡為最終考量,進行產量上的調整。. ϫ݈Ϊѣҋ̎ᄃˮ͈‫؍͈׌‬ԸˢਆүĂ̙࿅఼૱ߏҋ̎ĂϤ ‫ٺ‬АϠߏҁरЯѩ̂кߏರഁ઄ٕߏּ઄͟۞ॡม̖ົֽϣ ͚྆೯Ă֭՟ѣဌϡ‫΁׎‬ˠĂт‫ڍ‬ˠ̙͘ૉಶ̙ࢋ჌఺ᆃкĂ ͅϒ၆‫ٺ‬யณ֭՟ѣ఺ᆃ̂۞ࢋՐĞ‫ܠ‬ᚊğĄ.

(25)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81. 最常使用的為家族勞動與雇傭勞動的配合,因為農業家族內會自 然形成分工,達到一定的富裕程度時,便可能吸收一個或幾個外部的 勞動力到家族裡;發展到一定程度時,一旦勞動力生產的東西超過維 持勞動力所需要數量,並且維持更多勞動力的資本已經具備,將促使 勞動力的組成產生重組。如賴桑曾經聘僱長期勞動,卻因無法符合整 體的經濟效益,最終採取以家族勞動為主要型態,直到無法負荷工作 量時再請求短期雇傭勞動的協助。. ϣม۞̍ү̂ొ̶ߏԧ˘࣎ˠдઇĂͭϓᏐઊႬົᑒᑒѓĄ ќјГဌϡˠĂќјѣॡ࣏ົϡ፟ୠଳĂт‫ڍ‬Տ˘ᇹ̍үಶ ాੵਨౌࢋኛ̍ˠֽઇ۞ྖĂ֤ಶ̙ϡઇ˞ધĊညԧΝѐᔘ ߏ݈ѐĂѣኛˠᑒԧâፋѐზ˘ზಶᓪ˞ĞᏥॹğĄ 此外,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與農業勞動力的增加,透過加強經營 管理實現了經營現代化。老陳夫妻兩人與女兒皆為全職的投入,並且 要求兩個各自有其他工作的兒子,待下班與休假之餘回到家裡幫忙, 然而家族勞動加入之後勞動力依舊不足,因此必須聘僱長期的勞動投 入。. ˭঱̝‫ޢ‬ԧ‫ࣇ΁׊̃̄׊‬ᑒѓઇĂԧಏಏੵਨಶ‫ ˞܅‬7 ༱̮Ă ԧҋ̎ઇ۞̙ზಊĂԧ˵ົΝᑒѓઇĄԧࣇ֤ᙝઇ۞ಶम̙ кజ̍ˠो۞म̙кĂ͹ࢋߏԧࣇ͈‫࣎׌؍‬Ă൒‫ࢋ̄ޅ̈ޢ‬ ҋ̎Ыᐝྮ˵ࢋᑒѓĞҁౘğĄ 有機農場田間工作,單靠農民一人的力量很難運作,往往需要更 多的人力一同分擔,有機農業的人力大多源自家人的協助(尤其配偶 是主要的幫助者),有些農場亦有聘請工人增加人力,但聘請工人必 須支付薪資,卻也造成農場成本的增加。此外,農場生產工作的主導 權常握於有機農業勞動者本身,往往必須決定所有工作與人力的分.

(26) 82.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配,才能有秩序地完成農場田間工作。. ᨨ ౻જ࿅඀۞ૻ̼ 有機農場工作對於人力的需求,從實務上解決的作法為增加每天 的工作時間與增加聘僱勞動或礙於聘僱勞動通常成本過高,只好不停 擴張自己與家人的時間投入。阿成發現從事有機農業之後,人工的需 求量是以前從事慣行農業時的 4~6 倍,考量到聘僱勞動的困難與成 本問題,最終只好增加自己勞動時間。. ჌ѣ፟۞ˠ̍̂ໄк΍ၚҖ۞̍ү 4~6 ࢺ۞̍үณĄࣣฟ ؕ˵ߏົኛˠֽ٥ਨĂ҃ͷЯࠎߏ჌ѣ፟ౌ̙ᆡྺᘽĂಶົ ѣఏĂрೀѨ٥ਨ̍ˠ۞͘޽ᐝౌజఏ‫ݕ‬Ă‫ֽޢ‬ಶኛ̙‫̍ז‬ ˠĂ҃ͷኛˠ۞јώ˵‫੼ޝ‬બĄٙͽ̝‫ޢ‬ಶҋ̎٥Ăબт‫ڍ‬ ৌ۞٥̙Ԇಶ‫ٸ‬඾ឰ΁‫ܜ‬Ğ‫ܠ‬јğĄ 均明與小李兩人工作分配都是以管理為主要,每天的勞動時間卻 超過 12 小時以上。小李的銷售是透過直銷宅配的方式,所以不僅需 要在生產工作中投入時間,還必須花費更多的時間於包裝、銷售與運 輸等工作,造成長時間的勞動投入。. Տ͇̍үॡม෹࿅ 12 ̈ॡĂа‫ז‬छౌ̏གྷ୎˯ 8ă9 ᕇ˞Ă ৌ۞‫ޝ‬௢ĞӮ‫ځ‬ğĄ ԧࣇྫྷ˘ਠ߹఼̙˘ᇹĂٙͽಶࢋፋநĂҌ͌ࢋ 10 ࣎̈ॡ ‫ ז‬14 ࣎̈ॡĞ̈ՂğĄ 由於美芳是兼職性質的有機農業勞動者,對於勞動時間的切割與 供給更為明顯,除了白天的那份全職工作之外,每日尚需利用全職工 作剩餘的休息時間投入有機農業工作。換言之,兼職性質的有機農業.

(27)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83. 勞動者對於整體勞動時間的投入相當可觀,不但需要顧及到本身的全 職工作,還投注一部份時間於有機農業工作中,因此對於自身勞動時 間的壓縮更為迫切,造成自身的過份勞動。. ‫׎‬၁ԧѣზ࿅னдೀͼՏߐഇೀͼԸˢ 40 ࣎̈ॡͽ˯ĂϤ ‫ٺ‬ҋ̎ᔘѣ̍үĂٙͽಶߏ෺඾୻୐ٕߏ˭঱̝‫ޢ‬Ν̋྆ᐝ ̍үĞ࡚‫۾‬ğĄ 農場規模、產量愈大、雜異化程度愈高,或農民管理技術較弱, 則需要愈多的人力。只是隨著規模的增加,對於勞動力的需求相對地 成長,有機農業勞動者本身勞動時間的擴張與增加家族勞動的投入, 都是舒緩勞動力的策略,現階段有機農業的勞動力解決,清楚地表現 在家庭勞動力的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上。. ᨩ நّ۞౻જјώ 農業成本包括投入在農業的土地與自然資源、勞動及資本等部 分。輝哥談到家庭式農場通常不會將自己的勞務成本納入,所以利潤 的獲取很可能是自身勞動價值的轉化,賺取的錢僅是工資,因為有機 農業勞動者會從效用最大化的行為目標出發,造成自身勞動成本忽略 的現象產生。. ԧࣇͽ݈дྺ૞۞ॡ࣏ѣጯ࿅ˠ˧۞ௐ˘јώᄃௐ˟јώĂ т‫ڍ‬Ұࢋԯҋ̎۞౻ચјώৼˢ҂ᇋ۞ྖĂ઀਑ಶೱ࿅̍ү р˞ĂЯࠎ఺჌ზߏछलё۞ྺಞĂ̙ညߏЋຽགྷᒉጱШ۞ ྺಞĂٙͽ̙ົԯ౻ચ۞јώზซΝĞዂ࣯ğĄ 晶樺則是拿自己勞動的價值進行評估,發現從事有機農業勞動的 價值還比不上成為被聘僱勞工,基於勞動成本的考量,發現必須以自 身勞動為主要,僱用他人的成本絕對不划算。.

(28) 84.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ҋ̎఺ᇹ჌Ăზ˘ზՏ͇ᔇ̙‫ ז‬600 ̮ĂගҾˠဌϡ˘͇ᔘ ѣ 800 ̮Ąϫ݈Ϊѣҋ̎ĂΪѣҋ̎֗វ̙න‫۞ڇ‬ॡ࣏̖ົ ဌϡ‫΁׎‬ˠĂဌϡˠ۞෱ϡߏ˘͇ 800 Ğ̃̍ğĂ҃ͷኛˠ ˵̙ЗზĂٙͽ͹ࢋᔘߏҋ̎჌Ğ೿ፔğĄ 均明與賴桑都表示,第一級產業在勞動政策規劃上無法僱用成本 較低廉的外籍勞工,形成農業於勞動力應用上的限制。因此只好利用 規模經濟或是家族勞動的方式來獲取勞動成本的舒緩。. ԧࣇѣ፟ྺຽ˵̙ਕདϡγ౻બĂ̂छ̙ᙸຍֽଂְྺຽ બĂ҃ͷт‫ڍ‬ఢሀ̂۞ྖಶͧྵрઇ˘ᕇĞӮ‫ځ‬ğĄ ԧࣇྺຽ۞ˠ˧ߏ̙ਕኛγ౻Ăಶ఺ߏ߆ඉ۞યᗟધĂ֤̙ ਕኛγ౻Ăညԧࣇ఺ᇹ˘͇۞ณኛˠ˘͇ࢋ 2,500 ̮Ăኛ‫׌‬ ࣎ˠಶࢋ 5,000 ˞Ăт‫ڍ‬ϡ፟ୠଳ۞ྖ˘࣎ˠ˵ࢋ 1,500ĞᏥ ॹğĄ 有機農業勞動者易忽略自身勞動與家族勞動的成本計算,使自我 剝削的情形一再產生。此外,農業生產的機械與規模化,並未導致家 族勞動生產組織形式的解組,家族勞動生產在勞動和成本層面仍具有 一定優勢,自我雇傭的家庭農業勞動者,通常是為自己的利潤賣命工 作,往往更加努力、勞動時間更長、更加精耕細作,加上農業勞動者 大多無成本意識,往往刻意忽略自己與家族勞動投入的勞動成本。. ̣ăய΍۞‫ޢ‬ᜈ౻જ 近代交換經濟制度,各種生產事業均採專業分工原則,農產商品 化的趨勢迫使經營農業的人,不能於耕種完畢或農產收穫後及算了 事,必須使農產品達到最後銷售者的手中,才算是完成農業生產的任.

(29)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85. 務(張德粹,1966)。因此,形成產品後的勞動歷程必須先從通路, 而後透過何種網絡關係進行產品的銷售;最後勞動者與仲介者互動關 係的討論,因為這是影響勞動過程的重要因素。. ᨧ ఼ྮ۞ࢦࢋّ 通路是聯結生產與消費不可或缺的中間環節,實現對內以及對外 經濟聯繫的形式與樞紐。然而,勞動者在進入有機農業之前,不但會 面臨到強烈的銷售通路障礙,還必須逐一克服後續銷售的問題,例如: 開拓銷售通路和建立品牌。無通路的障礙造成生產者無法獲得經濟的 舒緩與回饋,如同昆興不但未能獲得穩定的通路,甚至因為產品的賣 相不佳,被有機商店嫌棄,造成連少數僅有的通路也因品質不佳而宣 告終結。. ࢵАઇ۞ॡ࣏Ă౵ӧᙱ۞ߏ఼ྮĄѣ፟થ‫͌ظ‬Ăԧࣇ჌΍ֽ ۞ͪ‫ڍ‬ৌ۞‫ޝ‬ᔟĂͧྵ̙႓‫זܪ‬ξಞΝˠछౌ̙ࢋĂ΁ࣇಶ ˘ۡΨԧࣇ̙ࢋГ૙࿅ΝĂٙͽৌ۞рΞᇔಊĄĞ‫ٿ‬ᎸğĄ 因此,通路有無對於生產者具有舉足輕重的實質意義,通路的拓 展成為有機農業勞動者於銷售層面重要的環節。文良利用鄰居這條網 絡進行通路的拓展,因為認為自己的口才並不好,所以將通路拓展設 定為較被動的方式,並不願主動的尋求新興通路。家蘭藉由台灣省有 機協會的介紹以及包裝的行銷手法來取得通路拓展的效果,這種方式 的傳銷係仰賴在有需要的消費者身上,如果消費者原本無此購買意 願,此方式即無法產生明顯地效用。仁義採取積極主動的方式,同時 利用個人網絡關係,配合試吃增加自己的消費族群;阿麗則是藉由更 低廉的價格來吸引一些想吃卻礙於價格考量的消費族群。. ԧࣇߏ՟ѣ͹જΝԱધĂಶߏዐ‫̬ا‬௜Ă኱ሢᙊ۞ˠધĂಶ.

(30) 86.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ߏዐ‫ا‬Νଯᖧ˘ֱ‫̓ڈ‬Ąԧࣇ˾̖̙рધĂዚྮಶߏ࠻ቡ̶ ધĂਮཧಶߏ኱ග˘ֱ‫̓ڈ‬ધĞ͛։ğĄ χฟҋ̎۞఼ྮ͹ࢋߏѣ፟‫̬ົࣇ΁ົם‬௜҃ͷ̚ሹથ΁ࣇ ोΝԧࣇ۞ய‫ݡ‬ĂΞߏΒ྅˯ࢬົѣֱԧࣇ۞ྺಞЩфĂѣ Ϡய۰۞ྤफ़Ăٙͽ˵ѣˠ̝‫ޢ‬ಶۡତྫྷԧࣇ෴ĞछᜋğĄ ԧಶߏ૙ගᏐ‫ڈ‬р̓Ăਖ਼ගˠछྏЫĂт‫ڍ‬ˠछಈᝌ۞ྖಶ ົֽྫྷԧ෴Ğ̥ཌྷğĄ ҭߏᔘߏົԓ୕ΞͽՀкˠΞͽۢ྽ѣ፟ྺຽ۞рĂЯѩົ ૟ᆊॾ‫۞ؠ‬Ъநឰ̂छΞͽତ‫צ‬Ğ‫ܠ‬ᚊğĄ 通路拓展的另一個階段則為自我品牌的建立,品牌建立代表的是 穩定通路的形成,一旦擁有穩固的通路,勞動者即可全力衝刺產量的 維持以及品質的提升。老張提到銷售過程常碰到一些不肖份子非有機 耕種方式的農產品作為有機農產品來販賣。老張必須進行自己與別人 有機農產品的區隔,所以老張打著酵素有機米的名號來做為區分,並 且採用試吃的方式進行客源拓展與穩固自己的專屬品牌。. ዚ઴౵ӧᙱ۞ొ̶ߏĶҾˠౌົ઄ѣ̝፟Щᔇѣ̝፟᏿ķ۞ ᇆᜩĂٙͽঐ෱۰˵ౌົᘃႷҰߏ̙ߏৌ۞ѣ፟Ăٙͽԧྋ ՙ۞͞ёಶߏឰˠछĶྏЫķĂ൒‫ޢ‬ԧχ۞ߏĶᅔ৵ѣ፟ѼķĂ ၙၙχ΍‫ݡ‬ൕχ΍˾༫ĞҁૺğĄ 均明比較之後發現自己直接販售的方式通常能夠獲得較高的利 潤,將來規劃自己開間有機店面直接販售田間生產的農產品,也很清 楚坊間有機商店的比例越來越高,勢必得建立在市場上的位置,計畫 打著農地直銷的品牌,以穩固自己在市場上的通路。.

(31)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87. ҋ̎኱ߏΞͽᒔ଀౵੼۞ӀማĂЯࠎ͌ଫ˘ᆸ̚ሹથĂٙͽ ̝‫˵ޢ‬ѣఢထࢋҋ̎ฟ‫ֽࢬظ‬మ኱ቸ෉Ă֭ͷχ΍ྺгۡዚ ۞Щཌྷֽᄃ‫΁׎‬ѣ፟થ‫ظ‬үࠎડҾĂͽχ΍ҋ̎۞ξಞҜཉ ĞӮ‫ځ‬ğĄ 對有機農業勞動者而言,通路拓展是另外一項值得注意的環節, 由於穩定的通路可以幫助勞動者在生產與銷售形成成為循環的模式, 能夠無後顧之憂的全力致力於田間的生產工作,並且藉由自我品牌的 建立與招攬固定消費客群,以突破行銷通路的障礙。. ᨨ ዚ઴۞შඛᙯܼ 台灣銷售管道主要是以直接銷售方式、產銷班隊的共同運銷、民 間共同購買銷售、有機農產品專賣店及超市專櫃與宅配方式(陳榮五, 2003;黃璋如,2004)。本文欲探究銷售方式背後所延伸的網絡應用, 誠如藍佩嘉(2000)指出人際網絡與經濟活動是為一個相互鑲嵌、持 續辯證的關係,當社會網絡被整合進經濟活動時,勞動者必須對人際 關係持續地進行重組與改造,以鞏固彼此之間經濟合作的穩定性和信 任基礎。本文透過資料檢索整理出四種網絡關係的應用,包括親朋好 友網絡、驗證單位網絡、政府機構網絡與市場機制網絡,以瞭解有機 農業勞動者如何透過此四種網絡關係進行銷售的拓展。. 1. Ꮠ‫ڈ‬р̓შඛ 親朋好友網絡的拓展是最簡單、快速的方式,利用勞動者人際關 係作為基礎進行一種經濟活動的延伸,由於自身網絡關係的應用通常 最能獲得回應,也成為勞動者最常使用的方式。親朋好友的網絡關係 造就了一定程度的信任與情感支持,形成有機農業勞動者的銷售網絡 基礎,例如:老張與小李,小李更是擁有屬於自己的宅配網絡來進行.

(32) 88.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拓展。. ԧҋ̎ѣҖዚ఼ྮĂಶߏ኱ගᏐ‫ڈ‬р̓ͽ̈́Ҿˠ̬௜ࠎ͹Ă Ωγԧѣ˯࿅ำလ࿪έĂፋ࣎࿪έ۞ˠౌߏЫԧ۞ѼĞҁ ૺğĄ ԧࣇ͹˧ߏઇш੨Ăк΍ֽ۞ณ̖ߏග߹఼Ąԧࣇ۞‫މ‬ˠౌ ߏ˾҅࠹็Ăш੨۞ྖಶߏ࠻΁ࣇ۞ณĞ̈ՂğĄ 選擇自身網絡關係的應用,除了較易掌握的原因之外,有些是受 限於無法從其他網絡關係找到銷售方式,只好屈就於自身網絡的銷 售,文居的茶葉就是如此情形,儘管曾考慮到有機商店進行販售,但 是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ዚ઴ౌߏҋዚĂԧࣇѣ፟ਮ۞ొ̶՟ѣдઇ֤჌Բ൴Ăԧࣇ ˵ߏົຐࢋԯਮो‫ז‬ѣ፟‫ظ‬Ν኱ĂҭߏͧྵӧᙱĞ͛‫ا‬ğĄ 儘管此種網絡方式無法擴張販售的規模,卻較其他網絡應用擁有 較低的風險。老陳曾經吃過市場網絡的虧,有機米賣出去卻收不回相 等的款項,因而決定改採用自己值得信賴的自身網絡進行銷售,寧願 辛苦一些也不願意接受更高的風險承擔。. ԧࣇಶߏజࣆѼ᏿జࣆ˞૟‫ܕ‬Ȉೀ༱Ăಶߏ֤࣎ш੨ѣ፟‫ظ‬ ‫ܠ‬ĂЯࠎࣣฟؕˠछࢋֽ෴ԧࣇ‫ڌ‬ҘĂԧࣇಶ‫ޝ‬ฟ͕Ăٙͽ ಶຐᄲАឰ΁ࣇͣ՟ᙯܼĂௐ˘኶ѣගĂΞߏௐ˟኶ಶฟؕ ͣ඾˞Ăٙͽԧࣇಶ˭‫ؠ‬ՙ͕̙ࢋ኱ගш੨ĂԧࣇಶۡዚĂ Ұࢋ෴̦ᆃҰಶۡତֽྫྷԧࣇ෴ĞҁౘğĄ 親友網絡成為有機農業勞動者風險最低及較佳穩定性的銷售方 式,雖然拓展的速度與人情壓力會影響到銷售的價格與情況,但無疑.

(33)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89. 成為有機農業勞動者最基本的應用模式。而且此網絡適用水稻、茶葉、 水果與蔬菜四種作物,在台灣無論有機農業勞動者選擇何種作物,皆 能透過親朋好友的網絡達到販售的結果。. 2. រᙋಏҜშඛ 驗證單位的網絡係屬於慈心基金會與裏仁商店的契作 13以及主婦 聯盟與驗證單位的配合。一旦成為慈心基金會的驗證輔導農戶,便有 機會獲得與裏仁的契作機會,阿安、美芳都是通過慈心基金會的驗證 之後,便將所有的農產品都交給裏仁進行販售。. னд჌˭Νਕќˬјಶ‫ޝ‬р˞ĂԧଂΝѐ˛͡រᙋ࿅ĂȈ͡ Њ㝯̥ಶֽྫྷԧ‫ݵ‬ү˞Ă͹ࢋߏԧனдү̙‫֤ז‬ᆃк۞ณĂ ٙͽ‫ึޝ‬ӀĞ‫ܠ‬щğĄ ˘ฟؕ͹ࢋߏҋ̎኱ග‫̓ڈ‬Ăۡ‫ז‬រᙋ఼࿅̝‫̖ޢ‬ᄃ㝯̥‫ݵ‬ үĂ̙࿅Яࠎҋ̎Ϡய۞ณ֭՟ѣ‫ޝ‬кĂٙͽ㝯̥ࢋՐ۞ᇴ ณԧౌᔘ྿̙͉‫ז‬Ąϫ݈኱‫ז‬㝯̥۞யณ̂ࡗҫˣјνΠĞ࡚ ‫۾‬ğĄ 從訪問資料考察中,我們發覺驗證單位網絡建構的重要性,裏仁 與加工企業與廠商存有合作關係,裏仁負責向有機農業勞動者收購農 產品,再外包轉交給企業進行食品的加工,成品隨後運輸到全省的裏 仁商店進行販售。慈心基金會與裏仁商店的產銷模式,從有機農業勞 動者擴及到相關有機食品的加工企業,形成龐大的生產銷售系統。裏. 13. Ķ‫ݵ‬үķߏ޽дྺய‫إݡ‬ϏϠய݈Ăঐ෱۰ͽᘪࢎ‫͞۞ࡗݵ‬ёᄃਆү۰ࡗ‫ؠ‬Ăд˘ ‫ؠ‬ॡม̰ͽ˘‫ؠ‬ᆊॾϠய˘‫ؠ‬჌ᙷăᇴณ۞ய‫ݡ‬Ăਆү۰Гֶ‫ࡗݵ‬ଂְѣࢍထਆ჌Ą тѩ‫݋‬ঐ෱۰̙ፉ͕ቸ‫ֻ۞ڍ‬ᑕณăᆊॾགྷ૱‫گ‬જćྺϔ˵̙ົѣ႖ዚ۞ᜪᇋĂΞ Ꮬߏᗕ͞ౌ‫ܲזצ‬ᅪĄ.

(34) 90.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仁商店對於蔬菜的需求量很大,然而慈心原本的驗證農戶已經無法提 供市面需求的產量,開始透過 MOA 的推薦,進行接洽並且完成契作 關係。因此,慈心基金會與裏仁商店的模式則因為市場需求的增加, 擴及至其他驗證單位的輔導農戶,不過原則上仍然是以慈心基金會的 勞動者為主。 阿成透過驗證單位網絡將產品放置在裏仁商店進行販售,並且配 合自身網絡,也因為雙重網絡的進行,為考量自身網絡與驗證單位網 絡的一致性,也採取價格一致的策略作法。 80% ౌߏ౅࿅㝯̥ր௚Ă20% ҋ̎௢᎕۞‫͗މ‬Ăனд‫ޝ‬к‫މ‬. ͗ԧ˵Ψ΁ࣇҋ̎‫ז‬㝯̥෴ĂЯࠎѣֱ‫͗މ‬Ϊࢋ෴‫͝ˬ׌‬Ă ఺ᇹ૙ఱ͉౫໭˞ધĂٙͽۡତኛ΁ࣇ‫ז‬㝯̥෴Ă҃ͷԧࣇ ҋ̎኱۞ᆊॾྫྷ㝯̥኱۞ᆊॾߏ˘ᇹ۞Ă఺ᇹ̖ਕ᜕ܲ㝯̥ ۞‫߹ົ̙͗މ‬εĞ‫ܠ‬јğĄ 此外,主婦聯盟會向驗證單位索取優良的農場名單,搭配實際走 訪農場的作法,一旦發現合適的農場便會進行契作關係。有機農業勞 動者藉由驗證單位網絡發展出的契作關係通常擁有高度的穩定性,無 論是裏仁商店或是主婦聯盟皆具有高比例的市場的佔有率與公信。一 旦擁有驗證單位網絡的支撐,能與裏仁商店或是主婦聯盟成為合作關 係,有機農作的販售困擾將得以解決。. 3. ߆‫ع‬፟ၹშඛ 當地農會與改良場為台灣政府介入有機農業中的兩個重要媒介, 本文將農會與改良場提供的銷售方法歸納為政府機構的網絡應用。勝 南帶領的有機產銷班生產的有機米全部販售給當地農會,其與農會之 間存有穩定的契約關係,因此勝南只需致力於有機米的產出,銷售問 題將交給農會進行處理。.

(35)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91. ྫྷྺົѣЪࡗ۞Ăඈ‫ٺ‬ಶߏྺົ֤ᙝ؎੉ԧࣇ჌Ăٙͽඈ‫ٺ‬ Бొ۞யณౌϹගྺົĂྺົቃѼΒ྅̝‫ޢ‬Г኱ගϠຍˠĄ ԧࣇౌߏ˘Ѻ͝Β྅ගྺົĂྺົГҋ̎ቃѼ൒‫̈ޢ‬Β྅Ğ౼ ‫ݑ‬ğĄ 透過輔導單位(如農業改良場)的推廣,偶而藉由展售活動的舉 辦,直接進行與消費者的接觸,久而久之打開知名度、增加顧客。政 府機構展售活動的舉辦成為拓展銷售管道的另一種途徑,只是此種模 式的規模有限。此外,以產銷班配合農會出售的機制促使有機農產品 有著穩定的銷售管道,例如花蓮縣政府為提倡「無毒農業」,甚至替 縣內農業勞動者提供行銷物流網,結合縣政府的資源配合有機農業勞 動者的農產品,形成有效的銷售管道。. 4. ξಞ፟‫ט‬შඛ 市場機制網絡是交易市場的自然運作,即有機通路商或是有機商 店主動向有機農業勞動者進行接洽與合作。溫發的販售就是直接販售 至臺北的有機商店,當時是此商店打聽到溫發種有機檸檬,主動找尋 溫發並且達成合作關係;家蘭透過自身網絡進行少量的宅配,然而主 要銷售方式還是透過有機通路商來販售。. ညԧ჌ᕤᕡĂᄂΔ‫ؠ׽‬ѣ˘छѣ፟‫ྫྷֽظ‬ԧ෴â͝෴ 60 ̮Ă൒‫ࣇ΁ޢ‬኱΍Νߏ 100 ٕߏ 120 ̮ͽ˯Ğ໢൴ğĄ ѣ፟۞఼ྮથĂѣ˘ొЊߏҋֽ̎෴۞Ăּͧ˯ѣ఼፟ྮྫྷ ш੨̂ࡗߏ 10:1 νΠĂ༊൒ߏш੨۞Ӏማͧྵ੼ĂΞߏЯ ࠎш੨۞ณͧྵ͌Ă҃ͷш੨ࢋ෱۞̍ͧྵкĂЯࠎҰᔘࢋ Β྅Ąш੨ౌߏѣᄮᙊ۞ˠд෴ĞछᜋğĄ.

(36) 92.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市場機制網絡較之其他三種網絡存在著更大的風險,然而有機農 業的行銷應走向以配送及有機商店的途徑發展,以便掌握忠誠且持續 的消費者,將鼓勵有機農業勞動者採取策略聯盟進行通路的拓展以及 縮短行銷的勞動歷程。市場機制網絡勢必成為未來有機農業銷售網絡 的一大主力,畢竟穩定長期的消費族群是維繫有機農業銷售成功的重 要關鍵。大規模的有機農產品不易藉由親朋好友網絡出售,因此驗證 機構網絡、政府機構網絡與市場機制網絡的適時配合,將有助於有機 農產品更順利販售其農產品。目前最理想方式是利用聯合契作模式(將 生產與銷售階段進行整合),讓有機農業勞動者的銷售問題無後顧之 憂,但契作仍必須透過驗證機制網絡或是政府機構網絡的協調方能達 成。. ̱ăགྷᑻƟ͕ី Ǖ ࢦଣ౻જ۰۞޺ᜈજ˧ 有機農業產量限制問題,使得有機農業勞動者的產量無法持續提 升,加上投入成本也比慣行農業昂貴,促使部分有機農作者收入始終 未盡人意。然而在雙重限制下,為何有機農業勞動者能有持續動力的 參與之探索便成為相當重要的主題?本文透過考察歸納出兩種層面的 持續動力:一為經濟層面妥協方式,其次為心靈層面的堅持動力。. ᨧ གྷᑻᆸࢬ 當有機農業成為工作,則相對伴隨著經濟效益的考慮,經濟壓力 的背後存在著某些妥協作法,因為勞動者面臨困境時,如果想要繼續 生存下來,則必須做些調整。本文從訪談資料中歸納出以「加工品的 輔助」、「家人經濟支持」與「兼職的形成」三種具體方式:. 1. ΐ̍‫۞ݡ‬ᅃӄ 加工品的製作是一種調整的作法,尤其是考量到產品保存期限及.

(37)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93. 消費者需要等因素。加工品的製造能夠將農產品無法長久保存的劣勢 獲得改善,並且增加產品本身的經濟效應,例如仁義的龍眼乾都是利 用加工的方式,增加農產品的保存期限。廖董則是接收消費者的反應, 將生產的有機農產品透過加工方式以符合消費者的長期需求。. ࢋԯ˘ֱ኱̙Ԇ۞ोֽઇΐ̍‫ݡ‬Ă҃ͷઇΐ̍‫̖ݡ‬ਕ‫ྵͧٸ‬ ˳ĂಶညᐷீĂт‫̙ڍ‬ত઀۞ྖĂΪਕ‫˘ٸ‬ă˟Ȉ͇Ă఺ᇹ Бέ៉ॲώ኱̙ଫĂٙͽಶઇјᐷீ઀Ğ̥ཌྷğĄ ٙͽԧࣇಶົವՐ˘ֱ‫ݡ‬ኳ̙ົត۞͞ёซҖĄΩγညѦ͕ ‫ڍ‬ѣ‫ّ༼؞‬ĂΞਕΗѐౌЫ̙‫ڌ࣎఺ז‬ҘĂΞߏѣֱঐ෱۰ ᅮࢋιֽአந֗វ۞ˠĂಶߏԓ୕ΞͽБѐౌЫ‫఺ז‬ᇹய ‫ݡ‬Ăٙͽԧࣇ̖ົࡁ൴᎐јৰٕߏညϡҲ໢ত઀ઇј઀Ă҃ ͷ˵ߏឰγ΍۞ˠࢴϡͧྵ͞‫ܮ‬Ğၐ཭ğĄ 加工品不但能解決有機農產品保存時間短的缺陷,更可以替有機 農產品增值,最重要能夠舒緩有機農業勞動者的經濟壓力。加工品的 製作對於耕種果樹與水稻的有機農業勞動者而言是一種提升有機農產 品價值的主要方式。. 2. छˠགྷᑻ͚೯ 妥協作法的形成主要是為解決經濟壓力,如果有機農業勞動者本 身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則可放心的持續從事有機農業。例如阿麗跟 晶樺擁有家人的經濟支援,可以保持一種無經濟壓力的狀態進行有機 農業的耕種,即使耕種過程中無法擁有令他們滿意的實質收入,卻依 舊願意持續從事。. Яࠎҋ̎ώ֗՟ѣགྷᑻ۞ᑅ˧ĂАϠߏҁरĂٙͽΞͽ՟གྷ ᑻ࢑ፉ۞݈೩˭ซҖѣ፟ྺຽ۞ਆүĞ‫ܠ‬ᚊğĄ.

(38) 94.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Яࠎҋ̎ώ֗՟̦ᆃགྷᑻ۞ᑅ˧Ă̈‫ົౌ˵˞̂ܜౌޅ‬ ගԧ˘ֱϠ߿෱Ăт‫ࢋڍ‬ያྺਆࢋዳ˘छ̂̈ৌ۞‫ޝ‬ӧᙱĂ ࢋ̙൒ಶߏயณࢬ᎕ࢋ̂Ă҃ͷனдѐᅅˠࣹѣˠࢋΝ჌ϣ ‫ܠ‬Ăдϣ྆ᐝ࠻‫ߏౌ۞ז‬ҁˠͧྵкĞ೿ፔğĄ 家人經濟的支持,促使有機農業勞動者獲得經濟的空間以調適收 入的落差,當不構成有機農業勞動者生活經濟威脅時,通常有機農業 勞動者皆會願意且持續地從事有機農業勞動工作。. 3. үࠎࣘᖚ‫ݭ‬ၗ 有機農業工作在收入穩定這區塊依舊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兼業型 態的產生成為重要的妥協方案之一。文良現在同時從事慣行及有機的 耕種,儘管很希望能夠全部轉型為有機耕種卻礙於有機的銷售並不穩 定,考量到單靠有機會無法生存,因此必須忍受同時耕種慣行及有機 農業的矛盾。. ԧࣇಶߏᄲѣк͌ઇк͌ԧࣇಶઇк͌Ă̙൒ࣧώԧࣇ˵ߏ ຐࢋБొઇѣ፟બĂΞߏБొઇ۞ྖҰಶ՟Ᏹ‫ڱ‬ϠхĂˠ˵ ߏࢋϠхબĂ̙ਕᄲБొౌߏઇநຐĂٙͽಶົຐᄲѣк͌ ਕ˧ಶઇк͌ĄΪࢋѣᘦ‫۞ؠ‬ዚ઴გ྽Ăԧಶ˘‫ົؠ‬ઇ̂˘ ᕇĞ͛։ğĄ 部分勞動者必須藉由兼職農夫的方式才能夠讓部分的農作者繼續 從事有機農業的耕作。無論是加工品的輔助、家人經濟支持或是兼職 的形成都是一種紓解家庭經濟壓力的方式。受限於台灣有機農業的發 展環境與整體結構,有機農業勞動者面對經濟效益過低而形成三種對 應方式,以克服有機農業給予勞動者的經濟壓力,增強有機農業勞動 者的額外收入。.

(39) έ៉ѣ፟ྺຽϠயᄃ౻જ࿅඀̝‫ܐ‬ଣ. 95. ᨨ ͕ីᆸࢬ 本文訪談的所有 24 位有機農業勞動者都不約而同地表示,願意 持續從事有機農業。但是除了利用經濟層面的妥協方式之外,尚須保 持著何種理由與堅持其有機的道路,本文透過資料的歸納整理出心靈 層面的持續動力包括「健康收穫」、「心態轉換」、「消費者肯定」、 「理念執行」與「推薦者的扮演」:. 1. ൑ԛ۞ќᘥĈઉ૵ 有機農業強調的是不使用或盡量少用人工合成的物質,使用天然 物質代替上述慣用的人工合成品的生產方式。對勞動者而言,有機農 業的特性自然地躲避掉職業災害產生的風險,對有機農業勞動者產生 正面且持續從事的助力。昆興與老張曾經體驗過農藥的傷害,有機農 業提供他們另一種健康的勞動型態。有機農業賦予身體健康的魅力甚 至勝過實質收入,因此儘管阿潭在收成與收入上頗有微詞,但依舊認 為身體健康應為選擇有機農業的最優先考慮因素。. Яࠎ̙Ν༥‫ྺֱ˘ז‬ᘽĂৌ۞‫ޝ‬න‫ڇ‬ĄԧົᚶᜈĂ࿅Νଂֽ ՟ѣ‫ٸ‬ୢ۞ຍ‫ޥ‬ĂЯࠎԧᒢྋ၆ˠវ۞ᑒӄĞ‫ٿ‬ᎸğĄ Яࠎ̍ү੓ֽͧྵᅅᗫધĂҌ͌ჟৠ˯ͧྵ՟ѣᑅ˧Ă̙υ चُྺᘽ۞યᗟᔘѣྺг྆ᐝ۞Ϡၗቿ‫ົ˵ݎ‬ឰҋ̎‫ޝ‬ฟ͕ ĞҁૺğĄ ќјߏम‫ޝ‬кĂҭߏ֗វᔘߏͧྵࢋღĂѣઉ૵۞֗វ̖ਕ ̍үબĂ჌ѣ̝፟‫ޢ‬ҋ̎۞֗វम‫ޝ‬кĂͧྵົΝ‫ࢦڦ‬ҋ̎ ۞ઉ૵Ğ‫ܠ‬ሔğĄ 生命健康的賦予價值加上實質的收入才是有機農業勞動者的淨利.

(40) 96. ߆̂౻જጯಡƟௐ˟ȈˬഇƟϔ઼ 97 ѐ 1 ͡. 潤。有機農業帶給勞動者的收入並非只有貨幣價值,更重要的是一種 勞動安全的換取。. 2. ҋԧᜭજ∕͕ၗ˯۞ᖼೱ 阿麗是以生產者與銷售者的角色作為出發,皆以能夠維持目前生 活的想法為主,沒想過要以有機農業作為牟利的工具或是工作,因此, 不會積極去強求利潤的極大化。. ‫ޝ‬кˠ˵ົᄲѣ፟ྺຽ‫ޝ‬рĂҭಶߏ՟᏿෴બĂٙͽԧિ޺ ˘‫ړ‬ჟ˧഼኱ 50 ̮Ă̙ԡ͕ႚᆊĂͅϒಶߏԓ୕ΞͽՀк ۞ˠΞͽಅ‫఺ז‬ᇹр۞‫ڌ‬ҘĂҋ̎࿅۞ΝҾˠ˵࿅۞Νಶр ˞Ąт‫̂ڍ‬छౌΞͽѣ఺ᇹ۞ຐ‫ڱ‬Ă̂छౌᙸຍۢ჊ଓ჊ಶ р˞Ğ‫ܠ‬ᚊğĄ 由於有機農業之理念較為先進,唯有調整自己從事農作的心態, 才能獲得持續的力量。有機農業於台灣發展至今,尚不到二十年的光 景,其技術與研究尚在發展階段。美芳與家蘭認為現階段發展造成的 不足都還能夠忍受,並相信有機農業是非常具有發展性,這也是最近 幾年來有持續勞動者投入有機農業生產的重要因素。. ඈ‫ז‬ઇ‫͕଀ז‬ᑕ̝͘‫ޢ‬Ăயณྫྷ‫ݡ‬ኳ˘‫ؠ‬ਕᆧΐ۞Ą҃ͷ‫ܧ‬ ૱࠻рѣ፟ྺຽ఺๴۞݈ഀĞ࡚‫۾‬ğĄ ᇆᜩѣ፟۞࠳ᓪ۞͹ࢋЯ৵Ăᑕྍᄲߏԧࣇ۞ԫఙ̙‫֤ז‬ ᙝĂٙͽќ̙˞఺ᆃкĂΪࢋԫఙѣૉĂઇѣ፟ߏѣᔇ᏿۞ ፟ົĞछᜋğĄ 自從加入了世界經貿組織之後,在台灣所面臨的農業衝擊,使得 有機農產品講究新鮮自然、無污染,形成是對抗進口農產品傾銷的利.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 – Report of study on sodium content in local foods. • Centre for Food Safety, Food and Environment

“Tests of an American Option Pricing Model on the Foreign Currency Options Market.”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2, No.. Bogle on

Through the study found that religious orientation, vegetarian attitude, health knowledge Orientation, animal protection Orien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ientation

(2011) Tracking natural organic matter (NOM) in a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lant using fluorescence excitation–emission matrices and PARAFAC. (2009) Relating freshwater organic

Removal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from potenti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by combined coagulation and adsorption using carbon nanomaterials. A study of ultrafiltration membrane fouling

(1993) 。 Fostering a sense of wonder during the early chilhoodyears Columbus,OH:Ohi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Offic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t means that the increase of Chlorococcaceae will increase the percentage of carbon content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which MWCOs is larger than 5K; however, the

TAJE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Occupational Safety & Hygiene. 0.1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