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歷 佛教現代化的工程人間佛教的當代適應與詮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歷 佛教現代化的工程人間佛教的當代適應與詮釋"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人間佛教的當代適應與詮釋

史學博士,現任教於佛光大學 佛教學系,曾於玄奘大學、法 鼓佛教學院擔任兼任助理教授。

研究專長於台灣佛教史、近代東 亞佛教交涉史、佛教與民間宗教交涉,

著有《台灣佛教一百年》、《重讀台 灣 佛 教── 戰 後 台 灣 佛 教( 正、 續 篇)》、《台灣佛寺的信仰與文化》、

《台灣佛教史論》、《中國佛教會在 台灣-漢傳佛教的延續與開展》、《台 灣 日 治 時 期 佛 教 發 展 與 皇 民 化 運 動

──「皇國佛教」的歷史進程》等專 書,以及相關佛教論文集數十篇。

闞正宗

佛光大學助理教授

(2)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南北朝劉宋來華印度僧人僧伽羅多生卒年不詳︶,被形容是乞食人間宴坐林下

素幽閑不涉當世。﹂初來乍到的中國譯經家或弘法僧不免保有印度托缽乞食獨坐山林的

傳統﹂,而影響所及亦有華僧相效之如唐武德年間僧人釋普曠乞食人間栖投林塚

二十餘載剛梗嚴毅卓犖不群。﹂

然而佛教入境隨俗的腳步並沒有停止佛教以人為本的利樂有情事業最晚在

東晉時期已具體落實如後趙國主石勒二七四

三三三受佛圖澄二三一

三四八 讓孩子在寺院受教育曇翼三二四

四二九的白米施貧竺法曠三二七

遊行村里為人治病且寺院常設悲田院從事貧民救濟事業也就是說佛教入華後無論是

慈善教育醫療等事業都有相當的表現因此當代人間佛教傳統佛教究竟何

有不同而所謂傳統佛教又指何時代﹖﹁傳統佛教的墮落究於何時

晚清至民國初年佛教呈現山林化經懺化之現象導致廟產興學的法難

此如太虛大師者呼籲以人生佛教對治之如此看來,﹁傳統佛教系指晚清至

民國初年此一時期

懷信所撰的釋門自鏡錄︾,記載隋代烏鎮利濟寺有僧師徒二人俱稱謹厚

託以經懺者日益眾因致饒裕而吝嗇不自享用亦不布施。﹂這說明創造中國佛教輝煌

成就的唐代亦有異於主流之外的經懺僧但終因經懺佛事非時代潮流而載之不詳然晚清

(3)

──人間佛教的當代適應與詮釋 民國佛教如印光大師所見佛教:﹁至咸同間以兵歉迭遭哲人日稀國家不暇提倡庸人

濫收徒眾多有無賴惡人混入法門遂至一敗塗地凡未閱佛經未遇知識之人見此遊行

人間造種種業之僧便謂僧皆如是從茲一倡百和以為佛法無益於國有害於世莫不以

遂僧占產改廟為學是務。﹂

晚清民國以來僧人素質每況愈下無賴無知之輩混入佛門賴佛以生致使佛教呈現

衰敗現象所謂中興以人才為本﹂,沒有人才的佛教只能唾沫自乾任人宰割太虛大

師於佛教危急存亡之秋呼籲以人生佛教對治之實乃處理傳統佛教之良策

其先著以辦僧教育為始即是著重人才之培育也

民國以來特別是戰後的台灣大約在六十年代有一波排除民間信仰混雜於佛寺的運

使得佛教寺院趨於純粹化由於清代以降台灣除了台南開元寺外幾乎沒有如大陸般

的叢林因此清代以降的台灣佛教傳統是佛道混雜齋教大興的時代陳文達在康熙

五十九一七二

年所編纂的台灣縣志風俗:﹁俗多信佛延僧道設齋供

經數日弄鐃破地獄云為死者作福。﹂可見佛教僧侶常為喪家作佛事超薦晚清日本殖民

之初成書的安平縣雜記:﹁台之僧侶多來自內地持齋守戒律者甚少其人有在出

家者︵﹖︶,半系遊手好閑窮極無聊之輩為三餐計非真有心出家也出家之人不娶妻

不菇台僧多娶妻葷者所行如此可知其概大約台之僧侶

(4)

一四人間佛教高峰論壇

持齋不持齋之分佛事亦有禪和香花之別作禪和者不能作香花作香花者不能作

禪和腔調不同故也禪和派惟課誦經懺報鐘鼓而已香花派則鼓吹喧闐民間喪葬多用

。﹂從以上文獻得知台灣傳統僧侶不是為喪家作佛事超薦就是課誦經懺報鐘鼓而已

日據時代雖有留學日本或受日式佛教影響其佛學程度亦佳但是因襲日僧遺風

亦俗化戰後台灣佛教的改革運動特別是在一九四九年之後大批大陸緇素來台是為掃除

清代以來經懺佛教的傳統﹂,以及日式佛教入食妻帶的傳統而努力大陸緇素繼承晚

清民國以來大陸人生佛教的共識排除經懺薦亡之鬼神佛教﹂,讓佛教回歸以

人為本的人間﹂。其次鏟除僧侶肉食妻帶的俗化佛教讓僧侶由俗轉聖﹂,回到佛教

的最根本傳統

因此當代台灣佛教所奠基的人間佛教理念是在僧眾方面是以戒為師﹂、﹁摒除經

懺佛事本位﹂;在白衣方面則是佛教生活化﹂、﹁佛法生命化﹂、﹁佛理活潑化﹂。而當

今人間佛教是以全面實踐為主軸內寓禪宗道在平常日用中的思惟凡是一切生活的

待人接物的皆是人間佛教要落實的﹂。

人間佛教應該是去除明末清初以降的佛教傳統陋習﹂,如經懺佛事回歸到優良傳

﹂,如慈善事業等活人關懷工作故人間佛教融和傳統佛教﹂,是去蕪存菁兼容並蓄

所謂有容乃大﹂,而成就今日人間佛教的景況

(5)

人間佛教進一步而言即是佛教現代化的工程在理論上則是古義與傳統佛法的當代

詮釋在實踐上則是適應當代人間生活的各層面觀照也就是說人間佛教與傳統佛教是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調適融和而未來人間佛教亦必然伴隨著時代的趨勢與脈

不斷地依義不依語﹂,以佛法根本大義去實踐佛教現代化的工程

──人間佛教的當代適應與詮釋

(6)

《星雲日記》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人 間佛教是佛教歷史與現實中的 重要現象,也很有可能成為人 類未來佛教的重要現象。人間佛教已 經創造性地詮釋了深刻而新鮮的佛教 的理念、思想、學術、文化,已經以

[r]

Therefore, the “Buddhism for this World” is a movement, in certain aspects, of “returning to the India’s primitive Buddhism and early Mahāyāna Buddhism.” The proposing of

道教人學、道教養生學、道教內丹學 以及自然辯證法、管理學等的教學和 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創性理

宗 教哲學系博士,現任佛光大學 宗教學所專任教師,曾任佛光 山禪學堂副堂主、佛光山北美巡迴弘 講師、美國西來大學行政主任兼宗教

哲 學博士、政治學博士。現任台 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暨 區域統合研究中心主任、兩岸統合學

當 面 取 證、追蹤觀察、寫出報 導。 9 透過嚴謹的研究方法與步 驟,他在 1966 年出版了 Twenty Cases Suggestive of

的出現背景,卻有著西方十六世紀文藝 復興、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十九世紀進 步主義、二十世紀科學主義的人類中心 主義的偏見( prejudice),這不同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