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二、佛陀的人間生活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二、佛陀的人間生活"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 二、佛陀的人間生活

星雲大師

編按

人間佛教是佛陀對人間教化的佛教,不是哪一個國家的,哪一 個民族的,哪一個個人的。普世的人,只要與佛有緣,都是佛陀人 間的信徒。本文為年屆九十、出家近八十年的星雲大師口述,由弟 子等記錄。大師生來有人間性格,和佛陀、歷代推動人間佛教的大 德遙相呼應。他一生遵循著佛陀的教法,促進佛教的團結,推動佛 教的人間化、現代化、藝文化、大眾化不遺餘力,對人間三好、四給、

五和、六度萬行一生奉行。大師自覺老邁體衰,眼耳退化,難再聞 問世事,但〈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一文,從大師心田裡流瀉出 對佛教古今、未來的看法,甚為難得。這也是他把一生的行事供養 人間的佛陀。

〈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共分六個章節:一、總說,二、佛 陀的人間生活,三、人間佛教的根本教義,四、佛教東傳中國後的 發展,五、當代人間佛教的發展,六、總結,約數萬字,將陸續於

《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發表,預計於四、五月間結集出書,與本 刊同為贈閱。歡迎有緣人來函索取,或發表撰寫對人間佛教的看法,

共同發揚人間佛教。如經錄取,將贈閱本刊並酌資稿酬。再版時一 併收錄,做為今日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對佛陀的一分供養。

(2)

(一)出家求法

說起佛陀,他的一生可以說多采多姿。身為王子的悉達多,天 資聰穎,從小通達「五明」的科學、「四吠陀」的哲學。在王宮裡 的生活,想要什麼都能擁有,甚至即將繼位國王,可以用政治的權 力來治理國家社會。但這時候,他卻觀照到人生社會種種的無常現 象,如:生老病死的逼迫,種姓制度的不平、社會階級差距的森嚴,

甚至貧富貴賤的懸殊、權力地位的壓迫、眾生之間的弱肉強食等等,

這些現象,都讓他對生命的存在感到困惑和不解。

尤其他發現,政治並不能解除人間社會的生死苦惱,不能解脫 人心裡的煩惱無明,因而興起出家學道的念頭,想要徹底自我拯救,

用超越政治的真理來救度眾生、改善社會,消除人間的恐怖、掛礙、

執著、悲傷、痛苦等等,最終找到人生的究竟歸宿。

悉達多太子先是稟告父王,說明自己出家修道的志願;但是,

身為王公貴族的一分子,父親淨飯王哪裡會允准他的出家呢?當然 不予答應。

由於父王堅持他應該順從世間法,繼承王位,擔負統理國家的 責任義務,悉達多太子便提出要求:父王,要我不去出家可以,但 希望你能滿足我的四個願望:

第一、人生沒有生老病死的現象;

第二、內心沒有憂悲苦惱的逼迫;

第三、人間沒有悲歡離合的苦痛;

第四、世間上所有一切不增不減。(《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

淨飯王一聽,反問:「你怎麼提出這樣的要求?這些問題,誰 能幫助你解決呢?」

太子懇求說:「如果父王不能滿足我,那麼就讓我去探索自己

(3)

吧!」

雖然父王不答應,悉達多太子在深思熟慮之後,還是決定抛棄 王位與一切榮華富貴,於某一天夜裡,人們熟睡的時刻,和侍從車 匿騎著白馬出城而去。

為了避免家國的牽掛糾纏,以及淨飯王派出的人馬追趕,他想,

還是離開國家愈遠愈好。經過好些時日,來到了南方的摩揭陀國境 內,在一座苦行林中,和一些修道者相聚,共同修學。那許多苦行 者,都是當時印度苦修的外道,悉達多太子不但向他們請益,甚至 還拜外道仙人阿羅邏迦藍為師,想要跟他學習解脫的方法,但是一 切都難以如願,悉達多太子最後進入個人的苦修。

根據《釋迦譜》記載,在苦行的生活裡,太子每天以麻麥充饑,

甚至禪修打坐的時候,鳥雀在他的頭頂上築巢做窩,他也順乎自然,

隨其來去。由此,也就可以想見當時他刻苦修行的情境。

這期間,王宮大臣們隨後追趕而來,希望勸回太子,但悉達多 太子心意堅定,誓死不從,反而把這五位大臣留了下來,讓他們跟 隨在身邊,共同苦行修道。

歲月漫漫,經過多年苦修之後,太子仍然感到不能進入真理的 世界,不能悟知救度眾生的途徑。這時他才發現,不僅過去五欲六 塵的生活纏身,不能讓人快樂,現在苦行的修身,也難以安穩自在,

並不是虐待自己的身體才叫做修行。因此,他毅然起座,決定轉換 地方修道。

就在太子起身要到尼連禪河沐浴,卻因為體力不支而昏倒;幸 而有牧羊女供養乳糜,才讓他恢復了一些體力。當時,憍陳如等五 位隨從者卻認為太子不能堅持苦行,道心退墮,竟然絕情離他而去。

其後,悉達多太子便獨自走到了現今菩提伽耶這個地方,在一

(4)

株菩提樹下結草為坐,並且立下誓願:「如果不能證悟真理,我將 永遠不離開這個座位。」(《佛本行集經》卷二七)

那些禪思冥想的過程中,悉達多太子煩惱不斷,外有功名富貴、

聲色貨利的誘惑,內有貪瞋愚癡、疑忌不平的騷動。但他勇敢正視 這一切煩惱,直到一一克服之後,終於在西元前六百多年的十二月 初八日,星月交輝的時刻,廓然大悟。

法界平等 醞釀治心理論

據《佛本行集經》卷三十記載,頓時,如同天崩地裂,虛妄的 世界消滅,呈現在他眼前的,是另外一個金光閃爍的真理世界。在 這個真理的世界裡,他看見了法界平等,世間的生滅、空有、事理、

成壞、愛恨等對待,都在一念之間完全消除;他悟到了「緣起性空」,

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緣起緣滅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他領會到 人的色身雖有生老病死,但真如佛性遍滿虛空,充塞法界。

此時此刻,他的心就像一汪平靜無波的湖水,十法界眾生的情 況,忽然浮現在眼前,歷歷分明;對於困難問題的解決,也突然胸 有成竹。他自知已經從差別裡獲得了平等,從複雜裡獲得了統一,

知道自己徹頭徹尾改變了人生,也自知可以用覺悟的真理向世人宣 說。他口中喃喃發出:「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所謂「生佛平等」的宣言。(《華嚴經》

卷五一)

不過,開悟後的佛陀,並沒有急於講說悟道的真理,仍然繼續沉 思冥想,醞釀治心的理論、悟道的步驟、對宇宙的看法、對人生的觀 察,甚至未來宣揚真理、建立六和僧團、提倡四眾平等的難題,也都 一一設想了。因為佛陀明白,對於這許多道理,世間人只要能奉行,

(5)

都能獲得跟他一樣的修行體驗,證悟真理,獲得圓滿解脫的人生。

(二)教團成立

又經過了一段時日,在他把所證悟的道理反復思惟之後,心內 坦然如同一輪明月,可以照亮世間。這時候,他想起了過去一起修 行的同道憍陳如等五人,希望能將悟得的道理和他們共享。就在不 遠的一座山丘上,證悟後的佛陀找到了五位同伴,向他們「三轉法 輪」,講說佛教的總綱「苦集滅道」。《佛說三轉法輪經》裡記載:

第一轉,他說:「世間的苦,逼迫性;人生的集,招感性;圓 滿的生命,可證性;解脫的道,可修性。」這就是佛教史上所稱的 第一次大轉法輪。

隨後,佛陀又教誡五位同修者:「人間逼迫的苦難,你們應該 知道;人生的煩惱無明,你們應該斷除;不死的生命,你們可以圓滿;

解脫的道法,你們應該修證。」這就是佛教史上有名的第二轉法輪。

接著,佛陀又再說:「這許多苦難,我已經知道;這許多煩惱 無明,我已經斷除;這種不死的生命,我已經證得;這許多道法,

我已經修學。」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三轉法輪。

這五位修道者在聽聞佛陀說法之後,也都如同撥雲見日,忽然 心地開朗,成為大阿羅漢。原本他們看到捨棄苦行的佛陀回來,都 不想理睬,現在卻被佛陀的威德慈光攝受,不由自主地就跪下來,

懇求說:「悉達多,我們終於認識了您的偉大,我們願意做您的弟子,

跟隨您學習。」

佛陀聞言便開示說:「我已經不是悉達多了,你們叫我『佛陀』

吧!我同意接受你們的入道,共同度化眾生。」在《過去現在因果 經》卷三中記載,他們就這樣成為佛陀最初的五位比丘弟子。而佛、

(6)

法、僧三寶具足,一個宗教的雛形也就此宣告完成。今日到印度旅 行的人,假如要想禮拜佛陀的聖跡,當時佛陀為五比丘說法的說法 台,也都還留有紀念性的建築遺蹟。

接著,佛陀率領五比丘展開了印度傳道的生活。漸漸的,有許 多慕道者前來聆聽佛陀說法,包括了修行悟道的人士、覺悟的聖者 等,都聞風而來。好比當時外道中最大的團體,由優樓頻羅迦葉為 首的三兄弟,率領了一千多位弟子,一起皈投到佛陀座下,這對日 後佛陀的傳道有相當大的助益。

同時,聲望很高的舍利弗、目犍連的門人團隊,大概二百人也 皈投佛陀座下。另外,中印度波羅奈國大富長者善覺的兒子耶舍,

因為厭離俗世而出家,也成為佛陀的弟子,並且帶了五十個人跟隨 佛陀學道。後來,他的父母及妻子也都皈依三寶,成為最早的優婆 塞、優婆夷。《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四,先後記載了他們皈依的情形,

可以說,千二百五十五人的教團,就這樣在人間逐漸地開展出來。

教團龐大 制訂僧團戒律

從這個時候起,佛陀的聲名大噪。當然佛陀也知道,依照印度 現實的環境、氣候,以及社會文化的需求,這麼多人要跟隨他修道、

生活、弘法,教團如此龐大,除了需要制訂僧團戒律,覓得一個居 住的地方也是當務之急。很快地,佛陀就得到了過去想要把國土捐 贈給他的頻婆娑羅王的護持。

在距離佛陀證悟的菩提伽耶不遠處,頻婆娑羅王撥出一塊廣大 的土地,建立了「竹林精舍」。分有十六大院,每院六十房、五百 樓閣、七十二間講堂等,提供給佛陀講道,以及跟隨佛陀學習的千 餘位弟子安居修學。這也是佛陀傳道的第一個道場。在《過去現在

(7)

因果經》卷四裡,可以看到當時法輪初轉的時空情景。

佛陀雖然在南方傳道,但也有來自北印度旅行經商的人前往聽 法聞道。在一次傳教中,北方舍衛城的企業家須達長者,因為聞法 而心開意解,生起了信心,故而發願回到北方後,由他護持建設「祇 園精舍」,請求佛陀也能到北方弘揚佛法。(《賢愚經.須達起精 舍品》中)

在北方,須達長者出資買下了祇陀太子的花園,作為建築精舍 的土地。建設期間,佛陀還派遣舍利弗監工,最終順利完成一座至 今地基猶存的道場,成為佛陀在北方弘法的根據地,這也就是我們 經常在經典裡可以看到的「祇樹給孤獨園」。

據《五分律》卷二五記載,祇園精舍土地平正,面積大約有 八十頃,除了中央的佛殿,周圍有八十間小房,並且有經行處、講 堂、溫室、食堂、廚房、浴舍、病室、蓮池等等設施。

法為中心 開發自性智慧

到了這個時候,南北印度都有了道場,而佛陀率領千二百五十五 位常隨眾弟子在各地展開傳道,也都獲得社會大力的支持,連北方 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也加入了信徒的行列。佛法由下而上弘傳,是 比較辛苦的,但現在有了南北兩個國家的國王護持,由上而下傳道,

佛陀的弘化形勢也就非常順利展開,信眾與日俱增。可以說,這時 候的佛陀,已經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教團。

佛陀的偉大,在於度眾方法和其他宗教不同。他不認為自己是 天下第一,一再強調「我在眾中」,是眾中的一個。他告訴弟子要

「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表明信仰真理最主要的是信仰自己,

開發自性的慈悲、智慧,教團是以法為中心的教團,並且提出學道

(8)

要「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

佛陀如此開明的教法,怎能不為人間的大眾所接受呢?因此,當時 佛教在印度各宗教中能夠顯得特出,就不是沒有原因了。

當然,一個教團的成立,並不是那麼容易。舉凡如何散播救人 救世的真理,也就是所謂弘揚佛法;抑或對人民如何救苦救難,即 所謂度生弘化;另外,還有僧團的組織、衣食住行的生活等等問題,

都必須做出周全的規劃。

尤其隨著現實生活的需要,佛陀為僧團訂立了初期共住的規範,

以「六和敬」作為和合共住的原則。比方:身體安閒,排隊次第有 序,行為不侵犯別人,大家相處和樂是「身和同住」;講話不喧譁,

語言要親切,彼此沒有衝突,是「口和無諍」;大家志同道合,內 心和悅平靜,是「意和同悅」;在法制上,人人平等,是「戒和同 修」;在生活上,衣食住行的享用平均分配,如果有多餘,就分給 貧苦大眾「利和同均」;聽聞佛陀說法,以取得思想上的統一,是「見 和同解」等。到了這個時候,教團更加健全,也更能清淨修道了。

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由於佛法初興,外道的嫉妒 與打擊也紛至沓來。在「八相成道」中提到,當初佛陀歷經千錘百 鍊、千生萬死的修行,終於降伏了外在的誘惑,也降伏了內心的煩 惱,而如今,面對一些外道的迫害,他也不放在心上。

例如,有一名外道梵志,一心想要與佛陀辯論,他就採先禮後兵 之計,帶了兩盆花來和佛陀見面。佛陀一見到他,就說:「放下!」

外道聽後,把左手拿的花放了下來;接著,佛陀又說:「放下!」他 再把右手拿的花放下來;沒想到,佛陀仍然說:「放下!」外道不解,

質問佛陀:「我兩盆花都已經放下了,還要放下什麼呢?」這時候佛 陀就說:「我不是叫你放下芬芳的鮮花,而是要你放下內心的貪瞋愚

(9)

癡、煩惱無明。」(《佛祖綱目卷第三.釋迦牟尼佛機緣》)

外道一聽,大驚!原本自恃自己的功力深厚,沒想到內心的癡 迷,一剎那,竟讓佛陀點破了。這時,外道終於心甘情願皈投在佛 陀座下。

無故謾罵 將會自作自受

有一次佛陀在鹿母講堂說法,一如往常著衣持鉢到舍衛城乞食。

途中一位婆羅門迎面而來,衝著佛陀開口怒罵,佛陀不予理會,安 詳的繼續前行。

這樣的態度使得婆羅門更加憤怒,彎下腰,抓起一把泥土向著 佛陀扔擲過去。正好有一陣風對著婆羅門的方向吹過,把拋出去的 土吹了回來,灑得自己灰頭土臉。佛陀慈祥的對婆羅門說一首偈語:

「有於不瞋人,而加之以瞋,清淨之正士,離諸煩惱結。於彼起惡心,

惡心還自中,如逆風揚塵,還自坌其身。」意思是說,有人無緣無 故口出惡言,謾罵傷害別人,將會自作自受,如同惡意抛土丟人,

一遇到逆風,反而汙穢了自己一身。(《雜阿含經》)

另外,也有一些外道前來向佛陀抗爭,頑劣地表示:「我們要 宣傳教團的非法,讓大家知道你所說的一切,並不符合印度國土的 文化、法制。」佛陀聞言,說道:「我不在乎你們的邪見。」

外道們又揚言:「我們要集眾來打擊你的教團。」佛陀說:「我 的教團不怕你們的棍棒。」外道們再說:「那我們做你的弟子,穿 你的衣、吃你的飯,但敗壞你的修行、戒行。」佛陀聞言之後,神 色黯然地說道:「那我就沒有辦法了。」這就是佛教史上著名的「獅 子身上蟲,還食獅子肉」的典故。

當時,還發生指鬘外道、提婆達多叛逆的情況。尤其是提婆達

(10)

多,一再想要與佛陀分庭抗禮,有時候從高山上以石塊襲擊佛陀,

有時候將大象灌醉,驅使牠們攻擊佛陀,對佛陀百般阻撓。

除此之外,外道對於佛陀弟子,也經常以金錢、威力給予陷害。

甚至買通女色來破壞教團,如摩登伽女對阿難尊者的誘惑、蓮花色 女對目犍連尊者的糾纏等。幸而佛陀的弟子信心具足,不受動搖,

而鞏固了教團的安全。

諸如此類的困頓不一而足,但佛陀憑著大智大勇、大無畏的精 神,終於從印度九十六種外道的勢力範圍內突圍而出,把佛教弘揚 起來,堅定不移,成為古老印度最偉大的文化、最偉大的人間佛教。

(三)一日生活

我們生逢在現世,去佛甚遙,但對佛陀悟道後的生活,一定希 望有更多的了解。其實,從四部《阿含》等佛經裡,約略可以了解 佛陀與弟子們平日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在人間活動的情形。若 要形容當時佛陀的生活,「隨遇而安、隨緣生活、隨喜而作、隨心 而有」,應該是最貼切不過了。

佛陀在《遺教經》中說:「晝則勤心修習善法,無令失時;初夜、

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也勉勵弟子們要精進用功、

禪坐思惟、誦讀真理、勤勞作務等。因為時空距離因緣不一的關係,

我們且先從佛陀的早晨時間說起,來了解他在二六時中如何修行度 眾。

每日,佛陀在天色尚未破曉時就起床、刷牙、洗臉。說到刷牙,

早期印度社會,人們習慣嚼楊枝來潔淨口腔,就等於現代人使用牙 刷刷牙一樣。據《五分律》記載,佛陀告訴我們嚼楊枝有五種利益,

消食、除冷熱涎唾、善能別味、口不臭、眼明等。

(11)

在漱洗動作進行時,佛陀也會發願。例如洗臉時發願:「以水 洗面,當願眾生,得淨法門,永無垢染」;刷牙時發願:「嚼楊枝時,

當願眾生,其心調淨,噬諸煩惱」;這些偈語,無非提醒修道者應 當時時發願,時時警策。

簡單的盥洗完畢之後,由於前一夜的「吉祥睡臥」,讓人少煩 少惱,正念分明,故而晨間精神充沛。這時,天色逐漸明亮,已經 可以看到行走的道路,於是佛陀便率領弟子在摩揭陀國、憍薩羅國 等地境內托鉢,次第乞食,接受民眾的供養。

所謂「次第」,是指不可以分別、踰越,不論哪一家富有、哪 一家貧窮,都要依序向前,不揀淨穢、不別精粗,只把飲食當作湯 藥來維護療治色身。從這裡也可見佛陀的平等觀念。

信者的布施供養,並非每天準時預備飯食、飲料等候。當時印 度的風俗習慣,人們家中若有喜喪婚慶,才會依著信仰習俗,在門 前設一小桌,上面擺放當日要供養比丘的物品。比丘到達的時候,

信徒即跪地合掌,恭敬供養一碗飯、一碗菜,或者一朵鮮花、一粒 水果。如果在這一家得到飲食後,感覺不夠維持一天的飽食,可以 再依序向第二家、第三家乞食;若感到托來的食量已足夠維護色身,

就應即刻回到精舍道場用餐。

印度的土地廣大,人煙稀少,比丘們走路必然要遵守遠近、次 第的行儀。因為態度沉穩莊嚴,才能讓信者升起尊敬的信仰。當初,

舍利弗就是見到正在王舍城托鉢乞食的阿說示儀容端正,具有神聖 感,才趨前問他的老師是什麼人、信奉什麼教義,最後聞法得度,

皈投在佛陀座下。

托鉢乞食的制度,使得佛教和信徒密切接觸,也與社會的脈動 保持關連,民眾以物質布施,佛陀和弟子們說法布施,講述人生的

(12)

道理,讓大眾心開意解。所謂「財法二施,等無差別」,「平等食」

是佛陀制訂托鉢乞食的主要意義,也增益了人間佛教的發展。

次第乞食的行程,用現在的時間估計,應該在一小時內可以完 成。之後,比丘們便回到各自居住的場所,在屋內一定的地方洗腳、

淨手、盤坐、吃飯。

吃飯時,必須按照乞食法進行,就像現在叢林裡五觀堂的「五 觀想」,佛陀時代的比丘們吃飯,也有這樣的規定。

吃過飯之後,洗滌瓦鉢,清洗雙足,整理衣單。此處就可以看 見佛陀重視生活作務,勤勞自理的一面。可以說,佛陀是以身作則,

樹立了佛弟子修行的典範。

再如經典裡的「飯食經行」,飯食後通常會有一段經行的時間。

經行,就是在精舍道場圍繞走動。據《四分律》記載,經行可以獲 得五種好處:堪遠行、能靜思惟、少病、消食、於定中得久住等。

之後,佛陀便率領弟子靜坐,在各自的坐位上,展開坐具。接著,

佛陀便為大家開示,說法論道。

說法開示也不一定都由佛陀發起,只要弟子們在生活上、思想 上、內心的感受上,對修道有一些見解,都可以提出來向佛陀詢問,

佛陀便會一一給予開示正道。結束以後,比丘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居 處,靜坐、思惟、冥想,或者思考佛陀剛才的教示,反復背誦。

在佛陀結束對弟子的說法,大家各自回去修習的時候,已到了 社會大眾開始日常活動的時間。接近十點鐘、中午的時刻,信徒們 便陸續來到精舍請法,各界人士也紛紛前來禮拜,佛陀又再接應大 眾,對他們開示人生正道。有時講說四聖諦、三世十二因緣的老病 死生循環,有時講說如何啟發信心、如何斷除煩惱。另外一方面也 勉勵信者受持五戒十善、奉行慈悲喜捨。這許多道理多由弟子背誦

(13)

下來,日後再予結集記錄,成為今日所見的經、律、論三藏經典。

傳教弘道 重視人間生活

有時,佛陀會個別開示,有時集體小參,甚至也會有大型集會;

例如講《般若經》有四處十六會,講《華嚴經》有七處八會,講《法 華經》有百萬人天雲集等,種種規模各處不一。現在我們國際佛光 會在世界各處所提倡的活動,就是效法佛陀當初傳教弘道的情景。

午餐之後,有的人禮拜,有的人靜坐,有的人經行,有的人冥 想,甚至有的人休息。僧團的生活中,比丘的習慣不盡相同,但只 要不侵犯別人,修道生活必然是自由的。

在印度,天氣非常炎熱,午間人們大多不會出外,比丘們除 了在精舍,也會散居在左近的洞窟、樹下、水邊,或誦經打坐,或 三五成群論道,各說心得,類似於現在學校上課研討的情況。但心 情上則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比丘們少欲知足,生活簡單,不會散漫 無紀、吃喝玩樂,大家都是精進行道,安住正念,嚴守佛陀制定的 戒律、規章,以淨化身心、變化氣質。

下午,佛陀率領比丘集合座談,探討修道心得,有所懷疑的即 提出詢問。因此,現今我們所看到的經典,可以說都是當初僧團中 問答的紀錄。接著,佛陀又再和社會大眾接觸,加強佛法在各地的 推動。佛陀重視人間教化生活的情況,即可見一斑。

說到印度的氣候,因為炎熱,比丘只要簡單的三衣具備,就可 以過日子,盡量把個人生活用物減到最簡單,以免物累。參加弘法 大會的時候,穿搭的衣服是九條大衣;日常生活穿常服,就是現今 出家人披搭的七衣;至於工作服,則是五條衣。好比,現在國際佛 光會舉辦的人間佛教活動,信眾會員身著團體服裝,雖然樣式、顏

(14)

色多有不同,但是整齊劃一,這和佛陀時代的思想,可以說是古今 相應。

到了夜晚,依個人修持的方式不同,大眾各自精進,但大部分 都是在禪定裡擴大自己、昇華自己,慢慢地提升自我的人格,與佛 陀理想裡的聖道相應。

生活不離道念 實踐六度

許多弟子們在修道的過程中,或有所覺悟者,但無論修證的是 羅漢四個階位,或是菩薩五十一位,都須經由佛陀的印可,才知道 修行的層次到達哪個階段。就如現在的學校,有一年級、二年級、

三年級……,同樣的,在僧團裡的修行成就也有這樣的次第。

在經典中,我們可以看到佛陀的生活不離禪思、道念,時時刻 刻「念佛、念法、念僧」;與僧信弟子的往來,也總能「示教利喜」。

因此,弟子們聞法後,都是「依教奉行」,並且歡喜踴躍,作禮而去。

看起來,佛陀的一日生活,似乎與一般凡夫的生活沒有兩樣,

一樣要吃飯睡覺,也一樣要走路講話。但細細觀察,內容卻大不相 同。

正如禪門有信徒問禪師:「你怎麼修行?」禪師回答說:「吃飯、

睡覺。」信徒說:「我們也是吃飯、睡覺,不也是修行嗎?」禪師說:

「不一樣。你吃飯,挑肥揀瘦,食不甘味;睡覺,你翻來覆去,睡 不安心,內容可不相同了。」佛陀過的是實踐六度、表現般若風光 的生活,與凡夫經常計較、紛爭的情況天差地別,非常不一樣。例 如托鉢乞食,不但信眾可以種植福田,佛陀也為他們說法,此即「布 施波羅蜜」;披搭袈裟,以示應常行清淨戒法,即「持戒波羅蜜」;

次第乞食,不分貴賤,不避怠慢,即「忍辱波羅蜜」;親自洗鉢,

(15)

鋪設坐具,勤奮不懈,是「精進波羅蜜」;經行、靜坐、冥想,思 惟法義,則是「禪定波羅蜜」。而這一切可以說都流露出一位悟道 者的般若生活,即「般若波羅蜜」。

(四)度化弟子

當然,佛陀的一日、佛陀的教化並不是這麼刻板。因為跟隨佛 陀的弟子們性格不一,有的歡喜在洞窟、樹下修習禪定,有的勤於 民間各處傳教往來,佛陀都給予這許多弟子一一嘉勉,講述的道理 也都契理契機。因此,要觀察佛陀的教化,可以先從他對弟子的用 心、愛護、教育說起。

好比佛陀的十大弟子中,舍利弗尊者已經是證悟的大阿羅漢,

是教團的領導者之一。有一次,大家養息之後,佛陀巡視僧團,見 到舍利弗在園子裡經行散步,上前詢問:為什麼這麼晚不睡覺還走 來走去?舍利弗回答說,因為今天回來的人多,床位不夠,就讓給 初學比丘休息。佛陀一聽,次日集合大眾,開示大家對長老要尊重。

像目犍連尊者,他知道自己母親生前的惡行,請示佛陀希望為 亡母祈求冥福。佛陀特意告訴他,可以在教團結夏安居後解居的一 天,設齋供養僧眾,以此功德力,可以免除母親在惡道受苦,這是 北傳佛教盂蘭盆會的起源。後來有梁武帝、寶誌禪師等倡導盂蘭盆 會,流傳至今。

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尊者,有著弘法的熱忱,他向佛陀表達希望 到輸盧那國傳播佛法。佛陀提醒他,那裡的人民生性強悍,恐怕不 容易受教。富樓那說,不要緊,他們罵我、打我,甚至殺我,我正 好將此一命供養佛陀。佛陀印可說,你既有為真理犧牲奉獻的精神,

我歡送你前往。

(16)

阿難尊者是十大弟子裡的多聞第一,可以說是教團忠實的幹部。

因為相貌莊嚴,引起很多女難,好比分餅不均引起譏嫌、摩登伽女 的愛慕糾葛等等,佛陀都給予幫助化解,方便教化。

像大迦葉尊者德學高尚,歡喜清修苦行。當他披著破舊的袈裟 回到僧團來,佛陀為了讓其他的弟子對他表示尊重,特別分半座予 大迦葉共坐,佛陀並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成佛而高高在上。

大迦葉尊者從不到富裕人家托鉢受供,因為他認為富貴是由於 過去世懂得布施種福田所招感的果報,今生已經富有了,何必再去 錦上添花?因此,他「乞貧不乞富」,大多到貧窮人家托鉢,讓窮 人種植福田。

「解空第一」的須菩提尊者正好相反,他覺得貧苦人家連自己 的三餐都難以溫飽,何忍再去增加他們的困境,富有人家布施少許 財物一點也不為難,所以他是「乞富不乞貧」。

佛陀知道以後特別開示大眾:「乞貧、乞富,都是心不均平,

佛法應該建立在平等之上,儘管世間充滿差別對待,但是我們的心 要安住在平等法中,才能自受用、他受用。」

佛陀對於弟子,總是心思細膩的關照。例如曾去探望老病比丘,

親自為他們洗滌身體,為他們倒水,洗衣服等。佛陀有一次講經時,

阿那律尊者因疲倦打瞌睡,受到佛陀的批評,從此阿那律發慚愧心,

日夜精進不懈,卻把眼睛損壞了。有一天他想縫製衣服,因為看不 清楚無法把線穿進針孔,佛陀知道了,便親手替他穿好針線,幫他 縫補袈裟。(《增一阿含經》)

佛陀對刻苦修行的二百億耳說:「修行和彈琴一樣,琴弦不 能太緊,也不能太鬆。太緊、太鬆都容易出毛病,中道為好。」

二百億耳奉佛陀的指示修行,心安靜下來,不久就證得阿羅漢果。

(17)

佛陀就是這樣慈悲的教化弟子們。

因宜制戒 出世不離人間

對於能夠依教奉行的弟子,佛陀給予耐心的調教;對於不能依 教奉行的弟子,也方便加以攝受;對於懈怠不知精進的弟子,則激 勵他上進;對於過分剛猛的弟子,就教他緩和漸進。無論聰明、愚 笨,佛陀都會觀機逗教,契理契機的說法、開示,讓教團更加清淨、

健全。

比方,周利槃陀伽不善記憶,佛陀就教他持誦「拂塵除垢」,

諄諄教誨,不厭其煩。周利槃陀伽遵照佛陀的指示,每天手持掃帚,

一面掃地,一面用心持誦,終於悟道,並且受人尊敬。

《賢愚經》卷第六記載,挑糞的尼提感於身分卑賤,特地避開 不敢見佛陀,佛陀知道了,繞道與他相遇。尼提跪下來向佛陀致歉,

親切的佛陀問說:「尼提,你願意跟我出家嗎?」尼提大驚:「我 能做偉大佛陀的弟子嗎?」佛陀說,在他的教法中沒有分別,貧富、

貴賤、種姓都只是假名。後來,尼提跟隨佛陀出家,用功修道,也 證得了果位。

佛陀認為一個人,只要你尊重他、愛護他,以慈悲心對待、給 予鼓勵,讓他覺得有尊嚴,他就會向上、有所成長。

佛陀在制戒時,都會考量諸多因緣情況,做出合情合理的決定。

好比有一位弟子迦留陀夷,長得高大、黝黑,有一天傍晚到村裡托 鉢,應門的孕婦乍看一個又黑又大的人,以為是鬼,一時驚嚇過度 流產了。佛陀知道後,就認為黃昏、夜晚不宜出外托鉢而制訂「過 午不食」的戒律。

又例如,有一對男女青年訂好婚約,女方調製香餅,準備回拜

(18)

時帶給婆婆。恰巧比丘來托鉢,少女就以香餅供養了比丘。因為香 餅美味可口,比丘們紛紛再到少女家托鉢。幾天下來,耽擱了少女 的行程,引起男方誤會,揚言要解除婚約。女方父母把女兒遭到退 婚的傷心事稟報佛陀,佛陀立刻召集弟子,制定因應的戒律,告誡 弟子托鉢次第乞食應該要注意禮節,不能貪圖美食。

在佛陀制戒中,再再說明他的教法是出世而不離人間的。我們 看到原始教團的生活中,布薩、懺悔、三番羯磨,如同現代國家的 民主殿堂裡,一個法令的制訂,必須三讀通過,可以說是最早的民 主議會。

佛陀的人間教化方式不勝枚舉,度化的弟子不分貴賤、貧富、

男女、職業、種族、信仰,都給予平等的對待。所謂「四大河入海已,

無復本名字,但名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剎利、婆羅門、長者、

居士種,於如來所,剃除鬚髮,著三法衣,出家學道,無復本姓。」

(《增一阿含經.苦樂品》)這是佛陀提倡打破階級制度真正平等 的教法。

例如優波離尊者,雖出身貧賤,但是進入佛陀所創立的僧團,

出家、證果,後來成為佛陀十大弟子中「持戒第一」。當時,王宮 諸位王子一一追隨佛陀出家,優波離想到自己出身貧賤沒有資格出 家而悲傷哭泣;舍利弗知道後告訴他:「佛陀的教法,是究竟的自 由平等慈悲,不論智慧、職業,只要奉行佛陀的教示,誰都能夠成 為佛陀的弟子,證得真理。」

佛陀於是為優波離剃度,七天之後,並介紹他與跋提王子等人 見面。諸位王子猶豫不決,不知如何打招呼。佛陀說:「出家學道,

先要降伏驕慢心,我先許可優波離出家,你們應該向他頂禮。」跋 提王子等人聽從佛陀教導,虛心的向優波離頂禮。(《佛本行集經.

(19)

優波離因緣品》)

那個時候,僧團除了形式上的衣食住行之外,也會有偏遠少部 分不能完全接受僧團規律生活的情況,佛陀就會派大弟子去指導他 們,優波離尊者就是其中最好的人選之一。有時候拘眼彌國、沙祇 國有了一些諍事,佛陀也會派遣性格和平的優波離去訪問,調解爭 執。

有一次,佛陀又要派優波離到沙祇國,優波離卻向佛陀推辭了。

佛陀問他:「為什麼不去呢?」優波離說,因為在雨季出門,袈裟 濕了,穿在身上沉重不舒服,所以不想前往。佛陀聽了他真誠的心 聲很感動,為此而修改戒律,讓比丘出門可以多帶一件衣衫。

由於優波離尊者自我要求嚴謹,行事莊嚴,備受大眾的尊崇。

佛陀還一一指導優波離探病之道,對生病比丘的飲食、湯藥應如何 規定等等。(《四分律名義標釋》)

佛陀對於弟子,都給予平等的得度因緣與公正的教導。例如:

佛陀應允酒醉後要求出家的婆羅門剃度,婆羅門酒醒後,見到自己 一身出家相,驚嚇得落荒而逃。弟子疑惑的問佛陀,明知他的話不 可當真,為什麼還答應他呢?佛陀說,他好不容易生起一絲出家善 念,要為他種下得度解脫的因緣。

巧喻調教 引導弟子改過

沙彌羅睺羅,調皮又愛開玩笑,時常捉弄來拜訪佛陀的信者。

有一天,佛陀走到羅睺羅住的地方,威嚴的樣子把羅睺羅攝受住了。

佛陀坐下來,羅睺羅拿水給佛陀洗足。佛陀一句話也沒講,洗足以 後,才指著洗足的盆子對羅睺羅說:「這盆裡的水可以喝嗎?」羅 睺羅說:「佛陀,洗足的水髒了,不能喝的。」

(20)

佛陀訓斥他說:「你就和洗足的水一樣,本來清淨,洗過就變 髒了;你原本清淨修道,但不守口慎言,不清淨身心,就如同乾淨 的水有了垢穢。」

佛陀再問:「羅睺羅,你拿這個盆子盛飯來吃,可以嗎?」

「佛陀,洗腳的盆子不可以盛飯吃,因為盆子不乾淨,不能裝 東西吃。」

佛陀再說:「你就和這個盆子一樣,雖然做了修道者,但心裡 藏著垢穢,清淨的真理怎麼能裝進你的心裡?」

說過之後,佛陀用腳把盆子踢開,盆子滾動起來,羅睺羅非常 害怕,佛陀問他:「你怕把這盆子踢壞嗎?」

羅睺羅說:「不是,佛陀,洗足的盆子,壞了也不要緊。」

佛陀又說:「羅睺羅,你不愛惜這個盆子,等於大家也不愛護 你一樣。你不重威儀,不尊重自己,戲弄別人,誰都不願意愛護你、

珍視你。」

羅睺羅聽了佛陀的教誨,全身流汗,慚愧得無地自容,從此 以後再也不敢妄言說謊,努力改變自己的身心,後來成為「密行第 一」。佛陀對羅睺羅的教育,不是一味的嚴厲,是慈悲中有嚴厲,

嚴厲中有慈悲。

除了羅睺羅外,對於沙彌,佛陀都特別關心。像在遠方弘法的 迦旃延尊者,有一天派了他的弟子回到祇園精舍探望佛陀。佛陀見 到迦旃延的徒弟從遠道而來,立刻吩咐阿難說:「你在我的臥室再 添一張床位,讓迦旃延的小徒弟睡在我的住處。」這樣細心的關懷,

讓遠方弘法的弟子知道了,怎麼不感動於心?佛陀就是這麼一位具 有人情味的聖者。

有時,對僧團修道生活不能適應的人,佛陀也成全他的人生,

(21)

讓他回歸家庭、社會,做一名佛教信徒,對他們人格的尊重並沒有 減少。

佛陀不但現生示範教育,有時也會引證過去生中的因緣曾做過 的犧牲奉獻,來勉勵修道者,如《佛說九色鹿經》中九色鹿悲心救 人,反被出賣;《六度集經》裡鹿王代替懷孕的母鹿前往送死;《舊 雜譬喻經》的鸚鵡銜水救森林大火;《太子須大拏經》裡,那須大 拏太子發願廣行布施,濟拔眾生,雖然遭受極大痛苦,也無怨無悔。

《中阿含經.長壽王品》記載,長生童子的以德報怨。他有幾次機 會可以殺梵豫王來替父親報仇,但是,一想到父親忍辱不怨、惡來 善往,「莫起怨結」的教化,他三次放下手中利劍。寬宏大量的舉 止也感動了梵豫王,從此解決了兩國的仇恨。這些不都是佛陀對人 間的教化、慈悲的示現嗎?

(五)利生服務

佛陀成道後,行走五印度,從南方的摩揭陀國走到北方的舍衛 城,從波羅奈又走到毘舍離,走遍了恆河沿岸,走盡了山嶺危巖,

從未停止度化利生的工作。

他在四十九年弘化的生涯裡,最初直暢本懷,講說《華嚴經》

二十一日,後因觀機逗教,再說《阿含經》十二年、《方等經》八年、

《般若經》二十二年、《法華經》和《涅槃經》共八年,這是大會 的宣講,至於佛陀對個人特別的教化則是無量數次,也感化無量數 人。

度化的弟子,除了先前提及的外道領袖、出家的王子,還有許 多大富長者,一國之君的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王妃韋提希夫人、

末利夫人等。佛陀的教法,如無邊的大海,容納眾流;如日月之光,

(22)

普照大地。他對商人,說經營之道;對農夫,說耕種之道;對政治家,

說治國之道;對於弟子的教化方式,常是應病予藥,都給予平等關 懷。當然,佛陀不只在精舍修持,也和弟子們在各地跟民眾接觸,

說法教化,甚至協助排難解紛。

好比佛陀曾為鄉人調解爭水的糾紛。《雜阿含經.執杖經》記 載,釋迦族、拘利族手執木杖對峙,佛陀適巧經過,勸說雙方要和 平相處,平均用水,共度旱期難關。

佛教在當時的印度,迅速發展起來。因此,在政治上,有許多 國王親自向佛陀問道,或者派遣大臣向佛陀請法。今日印度靈鷲山 邊,還留有頻婆娑羅王停車的遺址紀念。

當時尚未成佛的悉達多,為了尋找修行之道,曾經路過摩揭陀 國,頻婆娑羅王為他莊重的儀表及向道之心感動,原本想分半個國 家給他,卻被一心修道的悉達多拒絕。不過,悉達多應允有一天證 悟了,必定回來救度他。

成道後的佛陀,遵守諾言,帶領弟子來到摩揭陀國為頻婆娑羅 王說法。頻婆娑羅王建設竹林精舍供佛陀安僧度眾。只要佛陀在精 舍的期間,國王也經常前往問道。

後來,頻婆娑羅王的兒子阿闍世,受到提婆達多的挑釁,為了 繼承王位,把父王餓死在獄中。殺害父親後的阿闍世,並未因得到 王位而歡喜,反而想起過去父親對他的慈愛,心中不時悔恨悲愁,

身體也生病了。名醫耆婆對阿闍世王說:「醫生能治身病,但不能 治心病,國王的苦,是從心生起,佛陀是無上醫王,只要肯拜見佛 陀,一定可以把心病醫好。」阿闍世王於是歡喜前往拜見佛陀。

佛陀對他說:「世界上有兩種人可以得到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一是修善不造罪的人,一是造罪知道懺悔的人。現在你抱持懺悔之

(23)

心,知過必改就是好人。你以後要以正法治民,不要行非法的事;

要以德化民,不要用暴戾治國。多行仁政,善名美德可以遠播四方,

還是能受到眾人的尊敬。」

阿闍世王聽了佛陀的開示,感激涕零跪在佛陀座前,對重新的 生命充滿希望和信心。(《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七不退法 權巧化解戰爭

在《中阿含.雨勢經》裡也提到,有一天,阿闍世王想要發兵 討伐跋耆國,派遣雨勢大臣前往禮拜佛陀,稟告他的想法。佛陀早 已知道雨勢大臣的來意,故意告訴阿難:跋耆國有「百姓經常集會,

討論正事;君臣和睦,上下相敬……」等「七不退法」,是別的國 家不能侵犯征服的。雨勢大臣聽了佛陀對阿難說的話,即刻明白,

便向佛陀告辭。佛陀以方便權巧的智慧,化除了一場血腥的戰爭。

另外一位與佛陀有深厚因緣的就是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他的 身軀肥胖,經常氣喘如牛,為此深覺苦惱。佛陀慈悲的為他說了一 首偈語:「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

意思是說,我們應當時時自我提醒,飲食要知道節制,不能過度貪 吃進食而造成身體的負擔,才能保持輕安,健康長壽。(《雜阿含經》

卷第四十二)

後來,波斯匿王高齡的母親去世,他非常哀傷憂戚。佛陀對他 說:「人生在世,從古至今,有四件事最可怖:一、有生就會有老死;

二、生病就會枯瘦難看;三、死後神識就會離開身體;四、死後將 與親人永遠訣別。任何人都逃不出這種生滅無常的定律,再親密的 人,也無法永遠久住在一起。每個人都不能倖免於死,徒然為死去 的人悲傷,不如為亡者作福積德,這樣對亡者才有實質的助益。」

(24)

聽了佛陀的開示,波斯匿王心開意解,掃去多日的陰霾。

《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的這段說法,揭示了老病 死生是每一個人必須面臨的事,無人可以倖免,凡有生必有死,有 生必有滅,這是生命輪轉的因緣軌則。不過,依佛教的觀點,生不 是開始,死也不是結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不斷生滅變異,能 夠從生滅法中求證不滅的生命,才是一種智慧。

慈悲的佛陀不捨棄任何一個眾生,不管任何無理的人,只要有 因緣,他必定慈悲為其開示,引導他過著佛化的生活,讓人生有目 標、希望。好比佛陀以「吉祥草」的譬喻,善巧教化,讓婦人走出 喪子的悲痛。(《眾經撰雜譬喻》卷二)

佛陀平時除了應邀對信徒開示各種疑難,偶爾信徒家庭有問題,

他也隨緣前往排解糾紛,著名的例子就是為須達長者的媳婦玉耶開 示:「女人光是容貌端正,身材姣好,不名為美人,更不值得驕傲;

唯有心行端正,具備賢淑的女德,受人尊敬,方可名為美人。」也 以「五善」告訴她該如何奉事公婆。最後,玉耶感動得請求佛陀為 她授戒,發願生生世世作佛化家庭的優婆夷,須達長者全家也為她 祝賀,成為佛陀化解家庭糾紛的範例。(《佛說玉耶女經》)

一個家庭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婦隨,彼此尊重、包 容,相互了解、體諒,才能建立和順的家庭。可以說,佛陀教育弟子、

開示信徒,大都是用譬喻、鼓勵的方式,讓他們知道正道,而不是 用打罵、責備的方法,如此,不僅維護了他們的尊嚴,也能達到防 非止惡的預期效果。

當然,在佛陀教化的諸多有緣人中,女性、兒童也占有不可輕 忽的地位。例如:末利夫人虔信三寶,嚴守淨戒,與丈夫波斯匿王 皈依佛陀,在國內施行佛法教化人民。女兒勝鬘夫人發十大願心,

(25)

說大乘佛法,作獅子吼,她影響夫婿阿踰闍國友稱王皈信佛教,二 人共同以佛法教化人民。她尤其重視兒童教育,凡是七歲以上兒童,

定期召集進宮,授予教育。(《勝鬘經.勝鬘章》第十五)

又如毘舍佉夫人,護持佛法,發心供養佛陀及諸比丘、比丘尼 修行所需之物品,並捐獻珍珠衣啟建鹿母講堂。佛教僧團能夠蓬勃 發展,她們護法功不可沒。

此外,《大寶積經》中的龍女,以八歲之齡成為智慧第一文殊 師利菩薩的老師,妙慧童女也以八歲的童髫,向佛陀提出震驚全座 如何斷惑開悟的問題,啟發小根小器的二乘對大乘的信心。

終年在人間教化的佛陀,也非常重視兒童。有一天佛陀出外弘 化,見到許多兒童在水邊玩魚。他溫和的以動物和人一樣會恐懼、

會怕痛,勸導小孩子要慈悲護生,珍惜生命。

智慧之光 照破闇昧心靈

世間無常,人生難得,時光難再,佛陀也會藉由一些利生的故 事,來勉勵懈怠的大眾要精進服務,具備正知正見。例如:《佛說 譬喻經》提到,一個旅行者走在曠野中,忽然見到一頭大象追趕而 來。旅人心驚,急忙逃跑,可是四邊無處躲藏,只有一口枯井可以 避難,旅人立刻攀住井邊的枯藤垂下。正當要落地時,井底竟然出 現四條大蛇。驚駭之餘,他緊緊握住枯藤,不敢垂下。這時,又有 黑白兩隻二鼠啃咬枯藤。就在生死交關、千鈞一髮的時候,忽然來 了五隻蜜蜂在井口飛旋,滴下五滴蜜汁,剛剛好滴入旅人的口中。

旅人嘗到蜂蜜的甜美滋味,一時竟忘卻了上下、左右、前後的危險。

大象是指「無常」,一直對我們緊追不捨。枯井就是「生死」

之淵。四條大蛇是組合我們人體的「四大」:地、水、火、風,四

(26)

大靠著生命線的枯藤;井邊的「晝夜」黑白二鼠,是指時光不停地 咬枯藤。這時候滴下五滴蜜,就是財、色、名、食、睡「五欲」。

這個旅人嘗到些許的甜蜜,竟忘了切身的危險。這個故事精闢深刻,

實在令人省思。

另外,佛陀以「友有四品」:如花、如秤、如山、如地,說明 交友之道(《佛說孛經抄》);以「盲人摸象」的譬喻開示,眾生 的愚癡,就好像瞎子摸象,偏執一方,墮於邊見,不能洞悉世事的 本來面目(《佛說長阿含經》第四)。因此,世間上最可怕的不是 貧窮、饑渴、恐怖,是愚癡。愚癡就是不明理,不明理的人,顛倒、

邪見、惡行,不但影響自己、影響一時,而且影響他人、影響後世。

有一位結鬘童子,長期被「世界是常或無常」、「生命死後有無」

等十四個問題困擾,於是去請示佛陀。佛陀講了一個譬喻:有人身 中毒箭,他不急著找醫生拔箭療傷,卻是要先弄清楚射他的這支箭 的材質是什麼?箭頭的形狀像什麼?製箭工匠的名字、高矮胖瘦如 何?……等等。(《箭喻經》)愚癡的人才會關心這種無意義又玄 奧的問題。人間的佛陀關注的是與生命、人生相關的切身問題。其 他如:「背門看戲」、「殺子成擔」、「渴見水喻」、「三重樓喻」、

「愚人吃鹽」、「牛腹集乳」、「鞭打自己」等譬喻,都在說明愚 癡的荒唐與荒謬。

愚癡比犯錯更加可怕,犯錯就像走路摔倒了可以再站起來,愚 癡如同暗夜行走,沒有光明。因此,人需要智慧之光來照破闇昧的 心靈,所謂「千年闇室,一燈即明;累劫愚癡,一智頓悟」。

經證記載 孝親衛國典範

此外,佛陀會生氣嗎?佛陀會罵人嗎?佛陀會發脾氣嗎?我們

(27)

在佛經裡發現,佛陀有時候慈悲給予眾生教化,有時也會發脾氣,

甚至也會罵人;但是他罵人、發脾氣不是像一般人罵得那麼醜陋粗 俗。

佛陀會說:「你不知慚愧」、「你不知苦惱」、「你不懂得敬 重」、「你心中沒有善良」、「你沒有慈悲」、「你非人」。「非人」

意思就是「你不像人」、「你不是人」。佛陀說這句話是很嚴重的,

不過,佛經也註解什麼叫「非人」:所謂「應笑而不笑、應喜而不喜、

應慈而不慈、聞惡而不改、聞善而不樂」,一個人只想自己,不想 跟人在一起,跟人都不合群,那就不像人了。

佛教的孝親之道,超越一般世俗的小親、小孝。一般人總認為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以此批評出家披剃捨俗,割 愛辭親,是大不孝。其實不然,根據經典記載,佛陀出家後返回宮 中為親屬說法,讓他們生起正信。(《佛本行集經.優陀夷因緣品》)

《增一阿含經.大愛道般涅槃品》中記載,佛陀也為父擔棺,

為亡母說法。甚至佛陀姨母大愛道比丘尼涅槃後,佛陀也帶領難陀、

羅睺羅、阿難親自舉火供養。這些可說是佛陀孝親的典範。

《增一阿含經》中也強調,佛陀雖捨棄王位出家,但愛護子民 之心並沒有因此消減。有一次,憍薩羅國的琉璃王帶領大軍欲攻打 迦毘羅衛國。佛陀知道了,於烈日下,坐在路中,以「親族之蔭更 勝餘蔭」的真摯誠心,感動琉璃王而撤回軍隊,化解了一場干戈。

可見,人間的佛陀,並未因出家而棄父母、家族不顧,他對祖國也 一樣有忠誠保衛之心。

人間佛陀 教法傳揚國際

根據《佛說興起行經》載,佛陀歷經被木槍刺腳、被擲石出血、

(28)

食馬麥、受苦行、患頭痛、患背痛、患骨節疼痛等十次災難。波斯 匿王曾經針對此問題請問佛陀:「您的品德威嚴是天上人間所沒有 的,為什麼還會遭受那許多災害呢?」

佛陀慈悲的回答:「大王,諸佛如來的永恆之身是法身,為度 眾生,才應現這些災害,傷足患背、乞乳服藥,乃至涅槃,以其舍 利分塔供養,這些都是方便善巧,欲令一切眾生知道業報不失,令 他們生起怖畏的心,斷一切罪,修諸善行,獲證永恆法身,無限壽 命,清淨國土……。」波斯匿王聞後,疑雲頓除,歡喜踴躍,更加 體會到佛陀甚深的大悲心。

上述說來,都是展現佛陀的人間生活;不過後來由於人們出於 信仰的虔誠,把當初人間的佛陀「神化」,以顯示他的特殊之處。

例如,在藍毘尼園右脇而生,腳底有千輻輪相,走路離地三寸等等。

在教理上、意義上,佛陀是解脫的,是和宇宙虛空結合的,但是用 一些特異功能來宣揚佛陀,不一定能增加佛陀的神聖、偉大。

人間的佛陀一向倡導平凡、平常、平淡、平等,生活化、人間 化。因此,現在我們要還原人間佛陀的本來面目,才能把人間佛教 應用十方,傳揚國際。從佛陀出家求法、成立教團,以及日常生活、

教化弟子、利生服務等各方面來認識佛陀,了解他真實的人間生活,

相信更能為現代人所接受和信仰,這也是我在佛陀紀念館揭示「佛 陀是人,不是神」的本意,畢竟佛陀的人間佛教,是真實無欺無妄 的教法。

布施及愛語,利行與同事,如是四攝法,普攝諸世間。

《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人乘」的「人間思想」並不相同。後者是漸教的,重在引導人間眾生從「凡夫菩薩」,漸 次修學,上求佛果。

又提出〈怎樣來建設人間佛教〉;同一時期,慈航法師則在南洋新馬 創辦《人間佛教》雜誌(圖見下頁 1947

為此,我體會大師這本書,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即是要從本懷

所謂宗教方法,是指 宗教幫助人實現心靈超越 的方法。不同的宗教,其 宗教方法也是不同的。基 督宗教的宗教方法可稱之

大師這篇論文把二十世紀以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分成五個時期:秦漢

有種種性,種種國土人出家,用不正音壞佛經義,願世尊聽我用 闡提之論,正佛經義。佛言:我法中不貴浮華之言語,雖質朴不 失其義,令人受解為要。 14 (《大正藏》第

[r]

誠然,大師提倡人間佛教,但其實並非新創,而是釋迦牟尼佛一脈相承的教法,是從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