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中北部地區營造業資訊技術應用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台灣中北部地區營造業資訊技術應用之研究"

Copied!
1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大 學 碩士論文

台灣中北部地區營造業資訊技術 應用之研究

系 所 別:土木工程學系碩士班 指導教授:劉 俊 杰 博 士

學 號:M09104014 姓 名:劉 昱 廷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四 年 八 月

(2)
(3)
(4)
(5)
(6)
(7)

台灣中北部地區營造業資訊技術應用之研究 摘要

近年來營建工程不斷朝著大型化、複雜化的趨勢發展,以及政府 積極推動產業資訊化及電子化政策,藉由資訊技術來協助經營管理,

提升管理效能,已成為目前各企業提高競爭優勢之唯一方法。隨著這 股資訊化的潮流,國內營造業者勢必得了解經營管理資訊化之重要 性。然而,目前國內營造業應用資訊技術在經營管理的現況如何,近 期並未有相關文獻之調查及探討,因此,本研究針對台灣地區營造廠 進行調查,檢視台灣地區營建廠商目前在經營管理層面資訊技術應用 之現況。

另一方面,本研究藉由企業資訊化及企業流程再造(BRP)之整 合方法論,透過個案案例之探討,提供營建企業導入企業資源規劃系 統時之參考,藉以提昇營建企業經營管理之效率。

研究結果顯示:

一、 現階段營造廠應用資訊技術所能發揮的效益僅在作業處理層 面,各經營管理價值活動之作業程序及企業流程制度化程度偏 低,未能有效協助組織活動之進行及為組織帶來明顯效益。

二、 目前營造廠在經營管理上應用之資訊系統,仍以購買套裝軟體 或以自身經驗來設計軟體功能為主,營造廠在各自作業流程中 使用應用軟體,發生軟體設計與業者作業流程無法配合之情 形,而導致應用層次甚低。

三、 目前業者對於營建電子化各項目之發展意願,企業資源規劃為 多家業者主要評估的項目之一,因其主要能整合企業資訊系統

(8)

以及應用在各專案的資源規劃。

四、 業者應用資訊技術在經營管理之動機主要是為了解決流程問題 與提高競爭優勢。

關鍵詞:營建業資訊化、企業流程再造(BRP)

(9)

目錄

摘要...Ⅰ 目錄...Ⅲ 圖目錄...Ⅵ 表目錄...Ⅷ

第一章 緒論...1

1.1 研究動機...1

1.2 研究目的...2

1.3 研究方法...3

1.3.1 研究對象...3

1.3.2 研究範圍...4

1.3.3 研究限制...4

1.3.4 研究方法...5

1.4 研究流程...5

第二章 文獻回顧...8

2.1 資訊技術應用...8

2.1.1 資訊技術的定義...8

2.1.2 資訊技術的能力...8

2.1.3 資訊系統之定義...9

2.1.4 資訊化指標...11

2.2 營建資訊系統...12

2.2.1 營建業資訊系統應用...14

2.2.2 營建工程管理資訊應用現況...16

2.3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18

2.3.1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的定義...20

2.3.2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的演進...21

(10)

2.3.3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的特點...22

2.3.4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導入考量因素...23

2.3.5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導入效益...24

2.4 小結...25

第三章 企業資訊化導入方法...26

3.1 企業流程再造...26

3.1.1 企業流程重現階段...27

3.1.2 企業流程再造階段...31

第四章問卷設計與調查分析...36

4.1 問卷設計...37

4.2 抽樣調查...40

4.3 問卷分析方法...42

4.4 問卷調查分析...44

4.4.1 樣本基本資料分析...44

4.4.2 營造廠應用資訊系統現況...50

4.5 信度與效度分析...58

4.5.1 信度分析...58

4.5.2 效度分析...59

4.6 小結...59

第五章 個案分析...60

5.1 企業內部區域網路架構...60

5.1.1 何謂區域網路...60

5.1.2 區域網路架構流程...61

5.2 個案一...62

5.2.1 個案公司基本資料...62

5.2.2 個案敘述...62

(11)

5.2.3 資訊化導入意願分析...63

5.2.4 企業改善策略流程...64

5.3 個案二...70

5.3.1 個案公司基本資料...70

5.3.2 個案敘述...71

5.3.3 資訊化導入意願分析...72

5.3.4 資訊化導入前概況...73

5.3.5 資訊化導入目標...73

5.3.6 資訊化導入成效...74

5.3.7 個案公司改善策略...76

第六章 研究與建議...85

6.1 研究成果...85

6.2 研究貢獻...85

參考文獻...87

附錄...90

(12)

圖目錄

圖 1.1 營建自動化孤島群示意圖...2

圖 1.2 研究流程示意圖...6

圖 3.1 資訊化系統建置流程示意圖...26

圖 3.2 改造流程界定示意圖...27

圖 3.3 營建業核心流程示意圖...30

圖 3.4 事件導向程序示意圖...31

圖 3.5 企業流程再造階段相關工作示意圖...32

圖 4.1 營建業資訊化意願可行性模型...36

圖 4.2 抽樣調查流程圖...42

圖 4.3 調查樣本有效回收數量示意圖...45

圖 4.4 調查樣本資本額分布情形示意圖...46

圖 4.5 調查樣本營業額分布情形統計示意圖...47

圖 4.6 調查樣本員工人數分布統計示意圖...48

圖 4.7 調查樣本資訊部門編制情形示意圖...49

圖 4.8 調查樣本資訊人員編制情形統計圖...50

圖 4.9 營造廠資訊設備使用情形統計圖...52

圖 4.10 營造廠個人電腦數量統計示意圖...52

圖 4.11 營造廠伺服器數量統計示意圖...53

圖 4.12 營造廠列表機數量統計示意圖...53

圖 4.13 營造廠網路備使用情形示意圖...54

圖 4.14 營造廠資訊系統建置情況統計圖...55

圖 4.15 調查樣本資訊建置經費投資示意圖...57

圖 5.1 區域網路架構流程示意圖...61

圖 5.2 個案公司舊有成本控制流程示意圖...65

圖 5.3 個案公司成本控制流程改善示意圖...67

(13)

圖 5.4 個案公司舊有估驗計價控制流程示意圖...77 圖 5.5 個案公司估驗計價控制流程改善示意圖...80

(14)

表目錄

表 1-1 營建業分級條件...4

表 2-1 資訊化重要指標...11

表 2-2 電腦化程度衡量指標架構表...12

表 2-3 營建工程資料特性表...14

表 2-4 營建業資訊應用層面分析表...15

表 2-5 營建工程資訊化管理適用性分析表...17

表 2-6 資訊管理演進模式...21

表 3-1 企業流程資料蒐集表...29

表 3-2 營建業流程動線檢核示意表...33

表 4-1 廠商基本資料調查設計表...37

表 4-2 營建業資訊系統現況調查設計表...38

表 4-3 資訊化管理系統認同度調查設計表...39

表 4-4 研究問題與期望結果表...40

表4-5樣本有效問卷回收數量統計表...45

表4-6調查樣本資本額分布情形...46

表4-7調查樣本營業額分布情形統計表...47

表4-8調查樣本工人數分佈統計表...48

表4-9調查樣本資訊部門編制統計表...49

表4-10調查樣本資訊人員編制情形...50

表4-11營造廠資訊設備使用情形統計表...51

表4-12營造廠應用資訊系統現況統計表...55

表4-13營造廠資訊軟體使用現況統計表...56

表4-14營造廠資訊系統建置經費投資情形...57

表4-15營造廠資訊軟體系統使用滿意程度...58

表5-1個案公司基本規模資料表...62

(15)

表5-2個案公司業務管理情形彙整表...63

表5-3個案公司資訊化意願表...64

表5-4個案公司成本控制流程動線示意表...66

表5-5個案成本控制改善流程動線示意表...68

表5-6個案公司改造前後流程動線比較表...69

表5-7個案公司改造前後計價所需時間比較表...70

表5-8流程改善滿意度分析表...70

表5-9個案公司基本規模資料表...71

表5-10個案公司業務管理情形彙整表...72

表5-11個案公司資訊化意願表...73

表5-12個案公司流程改造成效表...76

表5-13個案公司估驗計價管理流程動線示意表...78

表5-14個案估驗計價改善流程動線示意表...81

表5-15個案二公司改造前後估驗流程所需時間比較表...82

表5-16個案公司流程改造前後動線比較表...83

表5-17個案公司流程改善滿意度分析表...84

(16)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

隨著科技發展的進步,營建工程朝向大型化、複雜化、多元化以 及資訊即時化發展,在此資訊潮流影響下,促使營建工程中不確定變 因也隨之遽增。工程管理所產生之資料、文件數量亦大增,種種現象 已非過去傳統營建業的作業能力可以負荷。唯今只有使營建工程管理 模式與資訊科技作有效的結合,並將營建工程作業流程到入資訊化管 理,邁向營建資訊化。

根據學者Matti Hannus【5】所提出的「營建自動化孤島群(Islands of 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之概念(圖1.1),可以瞭解在營 建業中由於多重角色之參與及分工下,導致各角色間資訊整合存在介 面問題。再者,過去營建企業導入資訊系統時,多著重於內部部門本 身的業務,透過電腦化的方式來增進部門個別之運作效率,但卻未考 慮跨越部門或企業整體資訊的整合,導致各部門形成如同資訊孤島 般,致使企業中資訊的流通、工作流程的整合與銜接,致使營建業導 入企業資訊化管理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與困擾也有與其他產業所 不同。

(17)

圖1.1 營建自動化孤島群示意圖【31】

企業資訊化管理乃為近年來企業系統所倡導之整合性理念,其主張 在於利用資訊系統對企業的資源作全面性、整合性之規劃,以使企業 在運作的表現上獲得高效率與即時性的改善。然而,營建產業主要是 以專案管理為主的產業,臨時性的供應鏈關係、長時間的建造時間、

及較低的資訊化程度相較於其他產業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營建企業若 欲導入資訊化系統必須將觀點置於以專案為基礎的生產型態來構思,

故本研究藉由文獻整理了解營建產業導入資訊化與其他企業的差異,

並透過問卷調查之方式了解營建業資訊化情形及資訊化管理之導入意 願,進而透過企業流程再造(BRP)以及流程模式化工具,擬訂一套適 合營建業導入資訊化管理的規劃參考,最後藉由個案進行分析探討,

了解營建業導入資訊化管理之成效。

1.2 研究目的

基於營建產業主要之特性別於其他產業,因此一般產業資訊化管 理相關的導入參考模式,並不全然適用於營建產業,因此本研究藉由 企業流程再造(BPR)與企業資訊化整合之機制,嘗試以系統化的方式,

分析營建產業導入資訊管理的過程中對資訊系統需求的獨特性、面臨

(18)

的關鍵程序,以及可能遭遇的困難,並藉個案研究的方式完成下列主 要目的:

(1) 了解目前台灣地區營建業資訊化及資訊系統建置的情形。

(2) 分析營建企資訊化管理導入之前置階段與企業流程再造(BRP)

流程。

(3) 探討營建業企業資訊化管理系統導入意願

(4) 探討營建業資訊化管理導入問題及原因

(5) 運用個案分析探討營建業導入資訊化管理之成效分析。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台灣營造廠,選擇建築法第十五條第二項之規定訂定 之營造業管理規則之營造業為研究對象。根據「營造業管理規則」

第三條:「本規則所稱之營造業,指經營建築與土木工程之營造廠 商」。營造業依其資本額、專任人員人數及承纜實績分為甲、乙、

丙三等級之營造廠,相關申請登記條件如下表所述:

(19)

表 1-1、營造業分級條件

規定 等級 甲級營造廠 乙級營造廠 丙級營造廠

資本額

新 臺 幣 一 億 元 以

新 台 幣 壹 千 五 百 萬元以上

新 台 幣 三 百 萬 元 以上

專任工作人員 一人以上 一人以上 一人以上

承攬實績

領 有 乙 等 營 造 業 登 記 證 書 滿 兩 年,並於最近五年 內 承 攬 工 程 竣 工 累 積 達 新 台 幣 二 億元以上。

領 有 丙 等 營 造 業 登 記 證 書 滿 兩 年,並於最近五年 內 致 有 專 任 工 程 人員期間,其承攬 工 程 竣 工 累 積 達 新 臺 幣 一 億 元 以 上。

資料來源:營造業管理規則第七至九條

1.3.2 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營造廠商應用資訊技術的範圍,包括營建企業一般行 政管理、業務管理以及工程管理,涵蓋與營運有關之企業內部管理 功能、作業程序及相關之企業外部交易與環境。

1.3.3 研究限制

本研究主要之研究限制有下列幾點:

(1) 營造廠主要之業務流程眾多,限於研究之人力及時間限 制,無法針對所有流程做研究,僅能針對幾項主要流程做探討。

(2) 目前台灣地區營建產業導入資訊化管理的廠商很少,因此 無法取得大量的樣本作為研究參考。

(20)

(3) 目前成功導入資訊管理的營造廠商歷時尚短,企業仍然屬 於系統適應與過渡期間,因此不易以歷史數據與目前的訊息進行 比對,所以僅能以訪談的方式,探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問題與 解決方法。

(4) 營造廠雖為營建業的核心角色,但產業行為仍包含建築投 資業與土木包工業。顧問公司與建築師事務所等礙於研究限制,

並不包含在內,本研究僅針對業主、營造廠、專業承包商進行探 討。

1.3.4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用的研究方法敘述如下:

(1) 利用「文獻回顧」的方式,先了解過去國內外曾經應用資 訊管理系統所進行的相關研究,從而建立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2) 運用問卷調查方式,了解目前台灣地區營建業資訊化以及 資訊管理系統建置情形。

(3) 藉由「專家訪談」的方式,釐清營建業資訊化導入程序中 所經歷的各種問題。

(4) 應用「個案研究」,將資訊管理理論與實務上的問題彙整 並進行綜合探討,以指出營建業資訊化管理導入程序中,所面臨 的每個關鍵階段,及導入後之成效分析。

1.4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如圖1.2所示:

(21)

圖1.2 研究流程示意圖

企業資訊化管理系統導入程序是影響企業建置資訊化管理成功與 否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之重點為如何將營建業特性與資訊管理導入程 序中之要項作結合與探討。由於資訊管理之領域相當廣大,礙於研究 時間與人力之限制,故將研究範圍鎖定企業流程分析探討、流程與系 統規劃整合探討以及系統規劃探討等為本研究之主體架構內容。經由 研究範圍與限制之說明可瞭解到,本研究最終之目的在於促使營建業 資訊化管理系統之建置與營建企業流程能更緊密搭配,最後由理論與

(22)

實務的結合,提出對營建業導入資訊化管理的建議,提供所有相關人 員作為參考。

(2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對企業組成要件而言,絕大部份要件皆無差異,惟一不同的是企 業管理資訊的模式,企業如何管理企業資訊決定企業的成功與失敗,

如何善用企業資訊也將為企業維繫其競爭力的根本要素。這樣的論述 或許略嫌誇張,但也說明了企業應用資訊管理系統的重要性。

2.1 資訊技術應用

2.1.1 資訊技術的定義

一般人在談論資訊技術時大多泛指以電腦為基礎,處理資訊為

目的的技術。事實上,資訊技術不僅止於電腦,電腦只是達成資訊 處理的工具而已,它包含企業所創造及使用之任何資訊,以及與資 訊處理相關的任何整合性技術。亦即資訊技術不只是電腦而已,還 包含了資訊識別設備,通訊技術、工作自動化,以及其它的軟硬體 及相關服務等。

2.1.2 資訊技術的能力

資訊科技應具有轉換、儲存、處理以及通訊等四項功能。營建 業應用資訊技術亦可由這樣的觀點來剖析。 Davenport 和Short

(1990)【7】根據資訊技術應用為組織帶來的影響,分析了資訊技 術所能達到的九種基本能力:交易處理、自動化、彙總能力、分析 能力、知識管理、追蹤控制、內部整合、外部整合及跨地理等基本 能力。Rockart和Short(1989)【12】認為若能善用資訊技術的能 力在管理上,不僅能協調與控制公司內不同功能單位之活動,亦能 整合價值鏈中各功能部門。

(24)

2.1.3 資訊系統之定義

資訊系統至今尚無一致的定義,但最常使用到的同義詞為管理 資訊系統(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16】。

管理資訊系統強調以下內容:【5、8、21】

一、 電腦為主的人機系統:

在概念上,MIS不一定要用到電腦,但是事實上,唯有採用電腦,

MIS才為可行。對現代的企業而言,當經營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若 無電腦,MIS變的幾乎不可行【25】。人機系統的概念隱含了某些工 作最好由人擔任,而某些工作最好由機器擔任。對許多組織活動而 言,往往是由使用者與電腦形成一個共同的系統,交互作用

(interaction),試圖解決問題。「人機系統」也說明一個重要的 觀念:若只有電腦設備,MIS是不可能成功的,畢竟控制、管理與決 策等活動最後還是要由人來執行。要使電腦及資訊技術發揮其應有 的功能,亦必須使用者具備正確的知識,了解如何有效與電腦溝通,

而取得需要的資訊。

二、整合系統

一個企業內的MIS,必須提供資訊給不同的使用者。譬如工程人 員與會計人員對資訊的需求即不同,因此MIS即根據需要分成若干子 系統,如工程管理系統、會計管理系統、預算估價系統等。然而這 些不同的使用者也可能使用相同的資訊,譬如工程人員與會計人員 都會需要工程單價資料。一個完善的MIS必須整合這些應用子系統,

使得各個子系統的資訊能夠流通且一致,才能發揮MIS的功能【25】。

未能整合的MIS,往往造成組織的資源浪費與限制了系統能發揮的功 能。譬如說,資料的重覆造成雙倍的儲存成本;資料的不一致造成 作業上的困擾;而系統的不相容,則使得資料分析受到極大限制。

(25)

三、使用電腦硬體及軟體等資訊技術

成功的MIS不但要有合適的電腦硬體,更要有合適的軟體相配 合。隨著資訊技術的進步,電腦軟體能夠發揮的功能愈來愈多,營 造業相關可應用的電腦軟體,在過去的營建業電腦化推行的累積 下,也有不少的套裝軟體可供選用。不過,如何選擇適合組織流程、

作業習慣的電腦軟體,是應用套裝軟體能否成功之關鍵因素。

四、資料庫

資料的處理與資訊的提供,為MIS 最重要的工作【17】。資料 是對事實的紀錄,而資訊則是經過整理後,對使用者解決或決定某 項問題有幫助的資料,所以資料可看作是資訊的原料。若資料蒐集 完整,結構靈活,則管理者或決策者在面臨問題時,就比較容易取 得有關的資訊。

MIS 的作用是提供資訊,自然必須包含充分而完整的資料,如 工程進度資料、合約資料、會計資料等。所謂的資料庫是把這些資 料集合在一起,存入電腦可讀的媒體。它有特殊的資料結構,因而 能夠很便利的且迅速地取得相關資料。同時,它儘可能的避免資料 重複存放,以便做到資料的一致性與簡化更新作業。再者,資料庫 需要管理,這些管理問題包括資料庫的設計、資料的建立、更新、

查找及取得等。這些問題長利用到點腦軟體來管理,稱為資料庫管 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22】。

五、作業流程

資訊技術的特性之一就是「精確」【9】,不但計算精確,處理 資料的流程也很精確。因此,應用資訊技術之前必須將公司的作業 流程標準化,並將流程之中,哪一段由人工處理,哪一段由電腦處 理,作明確的劃分,並將結果用程式語言告訴電腦,才能完成MIS。

(26)

因此,作業流程的標準化是成功的實行MIS 的先決條件。

六、支援組織的活動

使用資訊系統的最終目的就是支援組織的作業規劃、控制、管 理與決策等活動,這些活動對於資訊系統的需求就是使用者需求,

也是資訊系統設計與發展的目標。不同的使用者需求產生不同的 MIS。有關營造業經營管理活動的特性以及相關配合的資訊系統將在 後續作說明。

2.1.4 資訊化指標

資策會曾經提出一個衡量當時國內企業資訊化程度的指標

【22】。衡量指標包含了營業規模、平均裝置量、電腦化支出與電 腦化人力等構面。

表2-1 資訊化重要指標

構面 指標

平均營業收入 營業規模

平均員工人數 主機型電腦 個人電腦 平均裝置量

個人電腦普及率 資訊化總支出 平均資訊化支出 資訊化支出

資訊化支出佔總營收比例 平均資訊化人力

資訊化人力

資訊化人員比重

(27)

電腦化的衡量所牽涉的層面很多,有鑒於國內外缺乏一個完整 的衡量架構,范錚強(1994)提出一電腦化指標構想,提出各電腦 化程度評量構面之量表。分為應用面、效益面、管理面、技術面等 評量構面,如下表所示【3】:

表2-2 電腦化程度衡量指標架構表

構面 量測標的

深度 應用面 整合度

應用層次 使用者滿意度 使用程度 效益面

系統績效 策略影響 組織方面評量 資訊系統的管理 組織再造程度 管理面

組織學習程度 軟體開發能力 軟體開發方法 網路技術 網路架構 技術面

資料庫技術

其他 營業規模相關評量項目

2.2 營建業資訊系統

營建業隨著工程規模朝向大型化、複雜化、高度化及多元化發 展,由於業務困難度提高,相關業務已非傳統營建管理模式所能負

(28)

荷,因此必須仰賴資訊系統來協助管理,使得各類型的工程能藉由 資訊系統管理有效地蒐集、傳遞與處理相關資料轉換成資訊,並運 用在工程的規劃與控制,以解決實務上營建管理所面臨的資訊瓶 頸。然而就產業特性來說,營建業無論在業務來源、作業環境、產 品製程及組織特性,皆與製造業有一些部分的差異。因此,考量採 用資訊系統時應針對營建業工程資訊管理特殊運作模式來評估。在 進行營建資訊系統建置前,則有必要將營建工程資料所具有的型 態、資料傳遞情形及特性有所了解,以下為營建工程產生之資料型 態及傳輸方法:【5、13、26】

1.作業型態

營建工程之相關作業報表種類數主要可區分為六大類的資料報 表,依次為行政管理、設計文件、變更設計、成本管理、進度管理 及品質管理,。

2. 資料型態

(1) 文字、數值形態:

施工進度表、施工計畫書、請款單、估驗計價表、公文、變更 設計申請書、會議記錄等以文字或數字的方式來進行,資料記載、

傳遞及分析。

(2) 圖說形態:

以圖形來呈現資訊的內容。如:設計圖說、施工進度統計圖表 等。

(3) 聲音形態:

以聲音來記載資訊的內容。如:會議記錄等。

(4) 影像形態:

施工過程、勞安災害發生現場、施工步驟圖解等,以攝影機拍

(29)

攝或運用電腦繪圖的方式,呈現資訊的內容。

3.資料傳遞路線:

一般而言營建工程的組織特性,包含業主、設計單位、監造單 位及承包商,因此營建工程所產生之資料通常就必須在這幾個人員 組織上交互傳遞。

由營建產業之特性中可以看出營建工程所產生的資訊不僅雜 亂,且牽涉的單位層面更加複雜(表2-3),因此資訊系統在內容的 設計上所需考量的問題較製造業複雜許多,造成資訊系統建置困難 度提高,所以,此點也是造成營建業資訊化無法普及的原因之一。

表2-3 營建工程資料特性表

營建工程資料特性 內容 傳統作法

作業型態複雜

報表種類數量多,可區分 為行政管理、設計文件、

變更設計、成本管理、進 度管理及品質管理,型態 資料報表。

資料完整性不佳、保存不 易,資訊再利用難度提 高。

資料型態複雜

文字、數值形態、圖說形 態、聲音形態、影像形態

資料記載、運算易發生人 為疏失,以傳統作法進行 聲音、影像處理,查詢功 能不佳

資料傳遞流程複雜

參與單位眾多 工程區域不固定

透過人工整理、採郵寄、

傳真機方式進行傳遞。資 料完整性、及時性不佳

2.2.1 營建業資訊系統應用

(30)

營建業所應用之資訊系統依據作業屬性及層面不同可分為下列 幾項,如表2-4所示:

表2-4 營建業資訊應用層面分析表

層面 功能 應用軟體

辦公室作業 文書處理系統

MS Windows MS Office

估價作業

工程用料、單價分析、預 算編列….等

MS Excel

進度成本控制作業 工時控管、資金調度…等

P3 MS Project

OpenPlan

採購發包作業

物料採購及附屬工程發

合約計價作業

工程請款、及合約管理等 作業

人事薪資作業 人事資料及薪資計算等 MS Office

庫存管理作業 物料進出管制 大掌櫃

工程文件管理

包含工程會議紀錄、工程 檢驗報表、工程圖說等文

件管理

資料庫管理系統

財務會計作業 收支、出納作業 MS Excel

工程繪圖作業 工程圖說繪製作業 Auto CAD

(31)

2.2.2 營建工程管理資訊運用現況

營建業近幾年來工程業務推行電腦化成效並不良,工程管理資 訊系統使用上一般僅侷限於財務會計系統,取得方式以購買套裝軟 體的方式為主,其他工務資訊系統有需求性但普遍使用性不高,資 料傳輸仍以人力作業為主,隨著工程業務管理的複雜化,若沿用傳 統管理模式,則易產生下列的問題【7、16、30】:

1. 以人工作業模式處理資料,易產生人為疏失、資料正確性不佳 並增加作業成本。

2. 各部門間資訊傳遞方式以報表方式呈現,電子資料則以磁片進 行傳遞最常見,資訊完整性、即時性不佳。

3. 營建產業組織間資料傳遞複雜,常會有資料重複建檔的情形發 生,造成人力的浪費,員工無法得知何項資訊為正確、更新後的版 本。

4. 資料大多以報表方式進行資訊歸檔,缺乏資訊再利用的機制,

資訊知識的傳承效果不彰。

一般營建工程管理資訊化的程度,通常以財務結構、人員編制 較完整的大型營建業較佳,然而,隨著工程業務管理的複雜化,中 小型營造業也對於資訊化產生興趣,期望藉由資訊化能改善公司體 質提升競爭力,但是在目前台灣整體經營環境不佳,對於財務吃緊 的營建業而言,在尚未得到資訊化的成果前就必須投入大量的建置 成本,往往促使營建業投資資訊之路卻步,而引進工程套裝軟體管 理作業流程,其實施結果一般亦不如預期,以致企業失去信心,若 採用自行開發模式進行,在員工資訊素質上、及成本投資上皆無法 符合效益。

綜合營建工程作業執行上的種種問題,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即營

(32)

建業資訊運用及發展趨勢應朝向系統整合化、數位化、網路化發展,

藉由系統整合化的功能,以解決傳統營建工程資訊一致性與整合性上 的問題。

表2-5 營建工程資訊化管理適用性分析表【22】

工程管理作業

項目 人工作業缺點 適用資訊功能 資訊化效益

辦公室作業管 理

資料保存、查詢不 易 結 算 報 告 文 件 編排、修改不易

資料庫管理系統 文書處理系統

資料編排、修改、

查詢容易

估價作業管理

計算作業複雜,易 發 生 錯 誤 工 程 項 目 實 際 施 工 種 類 與 數 量 計 算 易 產 生 疏 漏 審 查 小 包 估 驗 計 價 費 時 易 錯誤

估價管理系統 合約計價管理 系 統 資 料 庫 管 理 系統

數量計算準確、迅 速 藉 由 施 工 日 報 表之資料,迅速比 對 資 料 正 確 性 檢 核 施 工 進 度 是 否 符 合 合 約 協 定 容

進度成本作業 管理

排 程 作 業 易 產 生 錯誤,施工進度表 繪製、修改不易審 查、檢討施工進度 表內容不易

進 度 成 本 管 理 系 統 估 價 管 理 系 統 合 約 計 價 管 理 系

自 動 繪 製 進 度 網

報 表 美 觀 根 據 資 訊自動更新圖表

採購發包、合約 管理

資料調閱、彙整統 計不易。無法掌握 資 源 需 求 計 算 分

資 料 庫 管 理 系 統 文 書 處 理 系 統 採 購 發 包 系 統 合 約

迅 速 分 析 報 價 差

迅 速 調 整 投 標 金

(33)

包項目、工程數量 易產生錯誤

計價管理系統

數量計算準確

庫存作業管理

檢 查 物 料 庫 存 量 不易、費時不易掌 控 資 源 分 佈 及 運

資 料 庫 管 理 系 統 庫 存 作 業 管 理 系

迅速查詢庫存、掌 握 資 源 分 佈 動 向 檢核物料存量,列 印購買清單

工程繪圖作業 管理

繪 製 修 改 施 工 圖 資料較麻煩

工 程 繪 圖 管 理 系

根 據 原 圖 可 迅 速 修改查詢、備份容

財務會計作業 管理

相關資料調閱、彙 整 統 計 不 易 清 查 作 業 繁 瑣 易 產 疏

人 事 薪 資 管 理 系 統 財 務 會 計 管 理 系統

迅速、精確清點各 款項收支情形 迅 速 查 詢 相 關 資 料,列印各式報表

2.3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相信在製造業的管理者對物料需求規劃系統(MRP)一定不陌生,而 MRP 的觀念可回溯到1960 年代【7】,其主要由物料結構表(Bill of Material)將產品展開成組件及零件,並依其生產製造過程所需之零組 件,採自動或人工方式協同生產(產銷協調會議)、採購、庫存、外包 等作業完成產品的製造,主要是降低物料成本,此階段侷限於原物料 的數量的計算及需求的時間規劃(Light and Holland,2000);後來衍 生出製造資源規劃(MRPII),仍以製造為核心,整合所有與生產製造相 關資訊,有效運用與掌控人力、機器、物料等資源,以提昇企業整體 經營的效率。隨著企業營運日趨複雜,跨國企業不斷形成,與資訊網

(34)

路技術的創新,上述系統(MRP、MRPII)已不符合使用,功能強大、彈 性化及模組化的系統順應而生,其與MRP系統之間的差異,在於跨地 區、多工廠、多幣別的即時資訊,並有全球性支援與分散式處理的能 力,以及採用模組化設計與多層式架構技術,有助於系統擴充之彈性 與維護之便利性,這就是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張素碧,2000)。

1990 年初,ERP 一辭是由Gartner Group 首先提出的。當時 ERP 在學術界討論甚少,因此對 ERP 的定義也未見定論。以推動MRP,

MRP-II 著名的美國生產及存貨管理協會(APICS),近年又改稱為「資 源管理教育協會」,在其1995 第八版的辭典裡給「企業資源規畫系統

(ERP)」一辭所作的解釋如下:「ERP系統乃是一種財務會計導向的 資訊系統,其主要的功能為:將企業用來滿足顧客訂單所需之資源,

涵蓋了採購、生產與配銷運籌作業所需之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與規 劃,以擴大整體經營績效、降低成本」。

Kale(2000)則描述ERP系統是一套預作規劃,並已整合各應該模組 之套裝軟體,能滿足企業內各種功能性之需求,並具有彈性,能依使 用者之作業環境進行模組組態之重新設定及客製化。就如同ERP的演 進,企業需求資訊的角度已不再是以製造角度而是以企業整體供應鏈 (包含供應商與客戶)的角度,吳仁和、林信惠(2002),廣義的ERP 系統 定義:即時整合與規劃企業內外部資源的資訊系統。由於資訊網路技 術的發達,企業資源規劃系統經由開放系統平台、主從架構或三層式 架構、區域網路、廣域網路、關聯式資料庫、用第四代語言寫成的圖 形介面應用程式等科技,可以讓一個企業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工程師們 共同設計產品;或在全世界各地所設立的工廠來為彼此製造不同的零 件;可以在許多不同的國家採購材料,並且使所有單位共享相關的資 訊。

(35)

Davenport(l998)在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中提出,ERP 指的 是一套緊密結合企業內部所有資訊的套裝軟體,其中包括生產、財務、

會計、人力資源、供應鏈資訊等。Li(1999)認為ERP 乃一套以有效 率的方式提供企業內部各項資訊,使組織內各階層的成員能夠有效的 進行商業或日常營運決策的套裝軟體。Bingi等人(1999)認為ERP 系 統是一套貫穿企業內部的資訊系統解決方案,整合散落各處的營運資 料,並提供一個集中的資料庫、單一的應用程式以及統一的使用界面,

提供所有業務相關的組織成員使用,它使得從人力資源、會計、銷售、

製造到配銷等企業活動得以緊密結合。因為ERP 是根據產業中最佳實 務的標竿企業流程所設計的一套電腦套裝軟體,能夠整合企業內部各 處所產生的資訊,使企業營運資訊經由及時運算與流通,提供使用者 作為決策的依據。ERP 系統正是目前所有企業資源的整合系統中的主 流產品,這也正是ERP的時代意義所在。

2.3.1 企業資源規劃的定義:

Jeson 和 Johnson 在其著作「E-Business and ERP

Transforming & Enterprise」 對ERP的所下定義如下:「ERP是一種 用以讓公司內部價值鍊最佳化的結構化軟體,可透過整合性的資訊 傳輸連接各部門,各部門共享整合一致性資訊。進一步在組織內對 企業流程與管理數據資訊作標準化。這些標準就成為企業決策的依 據」以上論述重點在於ERP提供整合性資訊供決策參考,這樣的觀點 也一語道破ERP與傳統MIS系統之分野。傳統MIS系統多為依功能別個 別開發之系統,受限於開發人力資源與開發時間之限制,此類系統 多數無法提供整合性資訊供企業決策所需。

根據劉鳳如的研究【9】,「ERP是90年代初期由MRPII演進而來,

(36)

承襲MRPII將生產資源妥善配置規劃的原理。ERP將企業內部包括財 務,會計,人力資源,製造,配送,及銷售等作業流程所需的作業 資訊,藉由組織與流程的再造及資訊技術的運用以達成有效的整 合,其核心功能運用也從早期的後檯作業應用系統(Back Office) 如製造,財會,採構資源的模組,延伸至後來發展的前檯作業系統 (Front Office)的功能,包括銷售,市場行銷及供應鍊服務系統,

近年來軟體發展的應用功能更朝向對高階主管的決策支援及電子商 務的整合運用」

2.3.2 企業資源規劃系統演進:

Mrza對資訊管理模式之演進模式做如下之說明:

表 2-6 資訊管理演進模式

1960年代 1970年代 1980年代 1990年代 2000年代 市場特性 Mass Mass Mass Small Invidual 生產型態 少樣大量 少樣大量 多樣少量 多樣少量 大量客製 管理系統 MRP MRP II JIT/TQC ERP ERP +SCM 管理重點 以生產及

物料規劃 為主軸

考量所有 製造相關 資源

考量所有 製造相關 資源

考量企業 內所有資 源

強調結合 廠商與客 戶之全球 運疇管理 模式 應用對象 單一企業 單一企業 單一企業 企業集團 產業 系統運作週

定期 定期 定期 定期/及 時

及時

(37)

ERP系統演進歷程與 Stephen J Mrza 論述相當符合。任何時代的 資訊系統除了為電腦化所需外,其最主要效用還是提昇企業競爭力。

早期只要做好MRP物料需求計劃不缺料,沒有高庫存及時交貨企業就可 屹立不搖,漸漸的多數企業多能有效掌控庫存管理,企業只做好物料 管理是無法持續其競爭力,因此有了MRP II (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 協助企業做全面性的製造資源管理以其降低製造成本。今 日低成本只為企力競爭力的一環,企業的競爭力尚含蓋品價值與服務 這些都必需整合企業本身與廠商與客戶之相關流程資訊才有可能發揮 綜合效果,立企業於不敗之地。這也正是ERP,SCM,CRM新資訊管理系 統產生的緣由。

2.3.3 企業資源規劃的特點:

一、資源利用之最佳化:

營造廠資源要有效利用,必須在各個環節如業務、規劃、施工、

採購、成控等有完整資訊,然後才能整合出最佳的資源配置及流程 規劃,而ERP的目的,就在於提供即時、完整、正確的資訊,來達到 前述的目標。

二、流程管理導向:

流程是企業內部工作的方法,定義工作角色、資源、順序、投 入產出、處置等原則,而ERP的精神即是以流程導向管理。如採購流 程、各單項施工流程、專案管理流程等等,ERP提供流程設計、流程 績效評估、流程最佳範本等工具給企業來使用。

三、模組且平台化的系統:

ERP系統通常已經高度模組化在同一平台上,企業可以根據不同 的需求,選擇適合的模組來使用,並不需擔心各模組間之資料交換

(38)

及整合問題,資訊流會根據設定之流程,迅速自動的交換及擷取資 料,並快速反應。

四、集中式管控架構:

基本上ERP 已經過統一的流程改造且集中共用資料庫,故不允 許各單位或部門自行設計資料庫及系統,在系統上有明確的組織架 構授權,每個人在授權範圍內,均有最大的彈性操作空間。

五、數位神經系統:

企業應有『數位神經系統』,當企業接受到某一訊息時,必須 立刻反映至企業中樞,迅速做出反應。中大型企業經常是反應不佳 或是沒反應,而ERP系統整合所有流程之結果,能立即做出反應。

六、具有進化的特性:

ERP 為模組化架構,其功能具有可擴充、可補強的特點,類似 生物的進化功能,所以各大廠的ERP 均不斷在進化當中,目前重要 功能除ERP 外尚有SCM(供應鍊系統,Supply-Chain Management)、

CRM(顧客關係管理系統,CustomerRelationship Management)、

ES(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DSS(決策支援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KM(知識管理系統,Knowledge Management)。

2.3.4 導入企業資源規劃系統考量因素:

ERP的導入不單純只是系統的更新,ERP的導入需全公司部門人 員的投入,ERP的導入有可能牽動企業組織的改變,企業流程的再 造,企業選擇導入ERP必須有多元化的考量,方能規避ERP導入的風 險。Davnport認為高階管理者在ERP導入前需考量諸多事項。如是否 需整合其它功能?導入後對組織運作之影響?是否需整合其它系 統?有無其它替代方案?並舉出ERP導入的成功需要高階管理的支

(39)

持。另外Karakanian指出企業導入ERP考量因素有:

一、導入動因。

二、導入資源。

三、整體規劃。

四、ERP導入範圍。

五、ERP功能適用度。

六、整合性。

七、專案成員。

八、專案計劃

2.3.5 ERP導入效益:

企業重視任何投資的投資報酬率,自然也重視ERP的導入效益。

Jenson與johnson認為ERP的效益有

1. 增強資料共用性與正確性:以往公司各個不同的部門可能都擁 有自己的應用系統,由於ERP是將所有的功能整合在一個系統之 中,而且使用一個共同的資料庫,所有的資料只要經過一次輸入就 可以被全部的模組所使用,省去了重複輸入的作業並可提高資料正 確性。

2. 達成資訊的即時性:由於使用共用資料庫,資料只要一經輸 入,任何部門,得到的都是一樣的、最新的資料,完全做到資訊的 即時性。

3. 簡化工作程序,加快企業的反應速度:導入ERP的企業,員工 作業情形和舊有系統不同的是每一件都可以在線上完成。業務人員 可以直接上線查詢所需要的資料,對客戶需求做出立即的回應;各 地的採購人員也可追蹤料品的單價及數量。

4. 簡化流程,節省管銷費用,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由於導入ERP

(40)

之後,很多資訊都可以在線上取得,可省下資料傳真、電話聯絡的 費用。

5. 即時掌握實際經營狀況,快速因應市場及顧客需求:因即時掌 握資訊而能快速因應市場及顧客需求,例如及時掌握生產現場的資 訊,迅速回應顧客的需求,提升公司對市場的反應。

2.4 小結

許多企業面臨反應不足、缺乏談性與市場需求等問題,導致無法 適應市場的動向及外來的挑戰,因而錯失廣大的市場,所以企業勢必 要重新思考經營策略與方法。而這些在在都顯示出企業必須導入新的 觀念、技術與方法來滿足此一快速改變,以因應未來新的挑戰。而企 業資訊化系統正可以提供企業進行流程與資源整合的工作,並有效提 供企業在經營上的解決方案,這就是企業資訊化受重視及導入的重要 因素。

(41)

第三章 企業資訊化導入方法

當企業建置資訊系統時,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於進行企業 流程分析,藉由企業流程分析來確認未來系統的需求,因此可良好的 企業流程分析是建構系統需求的第一步,更是資訊系統設計的基礎。

由圖3.1可以瞭解企業資源規劃建置的主要時期,包括思考時期、功整 合時期,以及系統建構時期。

圖3.1 資訊化系統建置流程示意圖

3.1 企業流程再造

重新思考時期之重點在於對企業進行流程分析,一般而言流程分 析為資訊系統建置與導入時之首要程序,因此,探討企業既有之流程 是企業流程再造前最重要的步驟。

(42)

3.1.1 企業流程重現階段

企業流程重現階段因為牽涉到企業導入企業資訊系統建置的動機 與目的,因此,企業流程重現階段之主要工作重點,一定要先瞭解企 業本身內部流程模式化的範圍,確立流程模式化的範圍。當範圍確立 後,接著進行企業流程模型的建構。企業流程重現階段的重要工作項 目包括:

一、界定企業流程模式化範圍:

企業導入資訊化管理系統主要期望資訊系統為能夠滿足企業需求 的動機與目的,因此界定企業流程模式化範圍這項步驟便相當重要,

明確與良好的流程模式化範圍界定,將會影響到後續系統規劃與系統 建置的範圍與規模。故在進行企業流程再造工作之前,必須依照業之 既定目標以及企業目前的資訊系統發展成熟度等,訂定出確切的改造 工作的範圍與內容(圖3.2),以避免流程改造工作與企業目標產生抵 觸之情形。

了解企業既定目標

企業資訊成熟度

確定流程再造範圍 選定改造流程

障礙流程 可行流程 重要流程

圖3.2 企業改造流程界定示意圖

(43)

由圖3.2可以明瞭界定企業模式化範圍之工作,必須瞭解企業既定 目標以及企業資訊系統成熟度之情況,接著依照準則來選定改造之流 程,並進行對改造流程的範圍檢視,最終才能完成本階段的主要任務 界定流程模式化範圍,即確立再造範圍。

1. 了解企業既定目標:

企業在實施流程再造之前,必須使全體員工能體認企業本身 再造願景與目標,並採行上級輔導下級的方式使全體員工體會未 來公司再造的願景與目標,以期使全體員工都能有充分準備。

2. 企業資訊系統成熟度:

由於企業資訊化系統的導入,乃是企業追求全面電子化、資 訊化的目標,然而在資訊化導入過程中,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

那就是企業如何將欲繼續使用的舊有系統與導入之新式資訊系統 作有效的結合,此外,由於企業營運的初衷本意在於獲利,間接 思考獲利的本質即是如何節約成本,因此即便要導入如同ERP等需 花費鉅額之資訊系統的情況下,企業對於自身資訊系統成熟度的 調查與瞭解便相當重要,以期能成本最小化、投資最大化。

3. 選定改造流程:

一般而言企業選定改造流程之標準主要有下列三項:

a、 具有障礙與問題之企業流程:即企業內部長久營運所形成 之流程中,哪些流程是潛在的問題流程,此類之流程將可作為企 業流程模式化之範圍。

b、 具有重要性指標之企業流程:即企業內部的重要流程,換 言之,即這類流程將關鍵性地影響企業營運的狀態,此類之流程 亦可作為企業流程模式化之範圍。

c、 具有改造可行性之企業流程:即企業內部所有的流程,並

(44)

非每個流程進行改造都必然順暢且成功,若因進行改造而導致企 業營運停擺,則此類流程將不適合進行全面性、即時性的再造。

4. 確定流程再造範圍:

經由上述步驟確定企業再造流程,亦即企業流程模式化之確立。

二、資料蒐集:

資料蒐集的目的,在於能蒐集到足夠且能作為流程分析的資料與 資訊,以利流程模式化步驟的進行。然而若企業本身已有明確的流程 圖或相關資訊如品質文件、表單等,則在模式化建構過程中,將可大 大減少分析流程的時間。本研究設計一份資料蒐集的紀錄表(表3-1),

藉由實地訪談來蒐集該企業流程的相關資訊,以幫助流程模式化分析 階段的順利進行。

表3-1 企業流程資料蒐集表

部門名稱 職稱

業務名稱 業務流程說明

訪談資料 相關資料備註

三、確定企業主要流程:

此步驟主要對於企業之主要流程做整體之展現(圖3.3),並藉由 流程模式展現,運用流程模式化工具進行企業主要流程分析,以界定 出企業資訊系統所應具備之流程模組內容。

(45)

30

營建核心流程 招標流程採購流程專案管理流程估驗計價流程驗收流程 投標業務預算編列採購業務進度管理品質管理設計變更管理估驗計價竣工驗收 圖3.3 營建核心流程示意圖

(46)

四、流程模式化:

一般而言,企業導入企業資訊管理系統主要是以支援企業流程運 作為主要目的,故在企業欲導入資訊管理系統之前置作業中,明確的 流程分析與建構即是一項重要的程序。因此本步驟是將資料蒐集之結 果,利用事件導向程序圖之方式(圖3.4所示),進行流程模式化的建 構。

部 門 主 管

驗 核 資 料

驗 核 資 料

部 門 主 管 承 辦 人 員

驗 核 資 料

驗 核 資 料

承 辦 人 員

驗 核 結 果

工 程 部 門

工 程 部 門

圖3.4 事件導向程序示意圖 3.1.2 企業流程再造階段:

企業流程再造階段之重點工作主要為當企業流程模式化確認後,

(47)

與企業流程相關人員討論,確立企業流程模式化之正確性,而後針對 流程模式進行動線檢核,以及相關流程再造工作。企業再造階段相關 工作如圖3.5所示。

流 程 模 式 化 確 認

流 程 動 線 檢 核

企 業 流 程 再 造

再 造 流 程 模 式 化

六 大 原 則

圖3.5 企業再造階段相關工作示意圖 一、流程模式化確認:

流程模式化確認步驟主要為將已完成之現階段流程模式化圖形,

與企業流程相關人員討論,確立透過流程調查表及事件導向程序鍊結 圖等模式化工具所建立之現階段模式化流程之正確性。

二、企業流程動線檢核:

所謂企業流程動線,為企業流程中所有作業順序關係在企業組織 中運行的軌跡。企業流程動線檢核步驟主要藉由研究人員與企業流程 相關人員對於現階段模式化流程之正確性作確認後,再交由研究人員 對於現階段流程模式化之流程動線作探討。

(48)

營建業最重要之特性為以專案為基礎之生產方式,由於此專案式 的生產多半是現場作業,並且在相同時間點上,時常會存在多專案同 時進行的狀況。營建業因此項特性所產生流程動線上可能產生的問題 為:

1. 重要文件人工往返公司進行接收與遞送(以工務所為例)。

2. 流程過程中,任一端對於另一端即時性的狀況應變較緩。

3. 對於專案之相關流程,公司難以掌控專案確實執行情況(即流 程進行狀況)。

4. 專案部門對於公司內部的資訊或訊息難以第一刻掌握。

因此本研究使用營建業流程動線檢核之方式如表4-2所示:

表3-2 營建業流程動線檢核示意表 單位

作業名稱

成本控 制部門

工程部

(內業)

工程部

(現場) 財務部門 主管 審查數量

施工部門覆核 會計部覆核

主管覆核 計價單存檔

三、企業流程再造:

企業流程再造(BPR)的對象依範圍可分成數個等級,因此必須先行 將BPR的等級加以分類彙整,以提供BPR 方案時對企業影響所做的評 估,如此可避免導入順序發生錯誤。整體而言,企業內部等級與部門 內部等級的BPR 程度大小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以下整理出BPR 的對

(49)

象依照範圍大小所分類之四個等級來說明:

1.部門內部等級

在此等級流程,是指一個部門裡面的業務流程。例如:營造廠的 合約管理部門,就包括各式合約訂定、訂約協調、合約條件變更、歷 史合約之參照等業務流程的功能。

2.部門之間等級

乃是指在一個企業裡會有跨越部門、課的流程。例如:建設公司 的建築企畫、產品設計、成本計算、購地、簽約、專案營造及行銷等 業務的流程。

3.企業內部等級

由於一、二點只是針對某一企業的一個事業領域而已。然而現實 世界中企業有經營多種事業的情形,因此在第三等級而言,包括企業 的管理部門在內,所有的事業都是以一個流程來處理,而管理部門則 把他當作是一個對公司內顧客的服務提供者來看。

4.企業之間的等級

乃是指跨越多數企業的流程。以營建業為例,一個專案從可行性 評估、專案規劃、專案設計、發包、專案營建及完工營運等,所牽涉 到的是跨越多數的企業。

藉由企業流程再造之相關文獻整理後,本研究整理出企業流程再 造常使用之檢核原則主要有下列各項:

1. 各流程間整合之原則:

依據整體企業功能性組織架構下,進行各流程間相關資訊或資料 之整合(即資訊化管理最大的功效),以確保流程能更精簡。

2. 同步作業流程之原則:

在流程中,許多流程式可以同時進行的,因此在制定新流程時,

(50)

盡可能以同步流程觀點來進行,更可精簡流程。

3. 減少不必要的審核監督機制:

對於傳統企業中繁瑣而複雜的審核與監督工作,應盡量減少或合 併,如此可減少時間與成本。

4. 作業流程進行實驗之原則:

所謂的實驗,意即在未實際使用之前,進行實驗測試,例如模擬 即為實驗測試之一種。

5. 學習成功流程經驗之原則:

實務界的流程診斷公司,如IDS-Scheer、SAP 等,皆有累積多年 發展企業系統的經驗。

6. 流程自動化之原則:

流程中會涉及很多可以現今資訊科技來代替的方式,意即藉由資 訊科技增加流程自動化並減少人工作業。

四、再造流程模式化:

此步驟就如同前面所述之現階段流程模式化,唯一不同乃將進行 再造後流程模式化的工作,主要是將現階段流程模式化確認後並進行 流程動線檢核及流程再造原則之檢核等結果,進行再造後流程模式化 的建構。

(51)

第四章 問卷設計與調查分析

本研究主要探討營建企業導入企業資訊系統應用現況,藉由整理 國內外相關文獻之研究歸納企業資訊化之相關資料,研擬出影響營建 業導入資訊化應用系統的各項因素,並分別從營建業需求面可行性及 營建業使用意願面可行性此二構面來探討。

一、 營建業需求面可行性分析

本研究將以營建業需求層面為出發點,探究營建業資訊系統之使 用現況及未來發展,整理營建工程管理應用軟體,並針對資訊科技現 況、國內營建企業資訊化管理系統導入現況,進而探討營建業需求面 可行性。

二、 營建業使用意願面可行性分析

由於企業資訊應用於台灣地區營建業尚屬於萌芽階段,國內營建 業對企業資訊化的營運價值、運行障礙、運作特性之認知不深,本研 究將針對這些要點以問卷調查的方式,以國內營造業業為抽樣母體,

推就其使用意願的狀況。根據上述要點及營造業的資訊能力,發展營 造業意願可行性模型,如圖4.1所示。

圖4.1 營建業意願可行性模型

(52)

4.1 問卷設計

本研究乃透過問卷調查方式蒐集資料再輔以統計分析方法,針對 台灣地區之營建業導入資訊化系統應用做探索性研究。問卷內容為依 據研究目的並彙整相關國內外資訊規劃文獻並依據國內營建產業之特 性,發展出問卷內容架構,包含營建廠商基本資料調查、營建業資訊 系統現況、企業資訊系統認同度調查三大部分。

(一) 第一部份 廠商基本資料調查:

此部份涵蓋廠商之公司規模、資本額、營業額、員工總人數、及 受訪者基本資料,如表4-1。

表4-1 廠商基本資料調查設計表

問卷題目 題目內涵

公司規模 甲級、乙級、丙級營造廠

資本額 依據營造工業同業公會分類方式 營業額

員工總人數

受訪者個人資料 教育程度、學識專長及資訊背景

(二) 第二部份 營建業資訊系統現況:

此部份涵蓋資訊系統使用現況之相關性問題,包含作業流程結合 資訊系統現況、資訊系統使用經費、資訊部門編制現況、資訊設備使 用情形,探討資訊系統使用情況是何種方式,並評估資訊系統適合建 置方式,另「資訊系統使用滿意程度」子題,採李克特(Likert)之 五等級量表來表示其強弱度,從「極不滿意」到「極滿意」依序給1分

(53)

至5分來量測。

表4-2 營建業資訊系統現況調查設計表

問卷題目 題目內涵

公司是否使用資訊系統 瞭解資訊系統建置情況 公司每年投入多少經費

建置資訊系統

企業是否編置資訊部門 瞭解資訊部門成立幾年,人數多少,如何 處理資訊業務

企業內資訊設備狀況 瞭解企業內資訊設備如PC、伺服器、網路 等使用情形

受訪者對網際網路資訊 服務者了解程

資訊軟體系統使用方式 瞭解資訊系統使用方式以自行開發、委外 開發、購買套裝軟體的方式或無使用 資訊軟體系統使用滿意

程度

採Likert五等分尺度評量方式

(三) 第三部份 企業資訊管理認同度調查:

內容包含探討營建業企業資訊系統導入認同度調查,在認同度調 查方面涵蓋了營運價值、實行障礙、運作特性及採用意願程度等4方面

(表4-3)。評估方式採用李克特(Likert)之五等級量表來表示其強 弱度,從「極同意」到「極不同意」依序給5分至1分來量測,若得分 越高,則表示其認同度越高。

(54)

表4-3 資訊化管理系統認同度調查設計表

問卷題目 題目內涵

營建業對企業資訊化管理系統

認同度如何 採Likert五等分尺度評量方式 營建業對企業資訊化管理系統

實行障礙觀點如何 採Likert五等分尺度評量方式 營建業對企業資訊化管理系統

運作特性認同度如何 採Likert五等分尺度評量方式 營建業對企業資訊化管理系統

採用意願程度 採Likert五等分尺度評量方式

根據本研究目的與研究理論模型架構並藉由相關文獻彙整,發展 出以下研究問題及期望結果。

(55)

表4-4 研究問題與期望結果表

研究問題 期望結果

營建業資訊化程度 瞭解營建業在資訊化現況

營建業資訊系統使用情況

z 瞭解營建業資訊系統使用方 式

z 瞭解營建業資訊系統使用滿 意程度

z 瞭解營建業資訊系統適合採 何種建置方式

探討營建業對企業資訊化管理系 統營運價值認同度如何

驗證營建業組織特性之各層面對 營運價值認同度

探討營建業對資訊化管理系統實 行障礙觀點如何

驗證營建業組織特性之各層面對 實行障礙觀點

探討營建業對資訊化管理系統運 作特性認同度如何

驗證營建業組織特性之各層面對 運作特性認同度

探討營建業對資訊化管理系統模 式採用意願接受度如何

驗證營建業組織特性之各層面對 資訊化管理系統採用意願接受度 觀點

4.2 抽樣設計

本研究之抽樣程序共分五個階段(如圖4.2所示),以下對各階段 做詳加說明:

(一) 研究母體界定

(56)

本研究之研究母體將以台灣地區營造廠商為研究範圍,。為促使 抽樣母體與抽樣架構之一致性,本研究之樣本資料以民國92年版台灣 區營造工程工業同業公會會員名錄為抽樣母體。

(二) 抽樣方法

由於營造廠商遍佈全國各地,且甲、乙、丙級營造廠的家數分佈比 例差異太大,因此基於抽樣分佈準確性及研究結論完整性之考量。故 本研究之抽樣方法將採用分層隨機抽樣法。

(三) 資料蒐集 1. 調查方法

本研究基於人力、物力、時間及審慎評估考量後,認為郵寄 問卷法為最適合本研究的一種調查方法。另一方面,由於絕大部 分的營建業受訪者應不瞭解ERP,因此本研究問卷調查亦配合電 話訪談問卷內涵及親自訪談的方式,以提高問卷調查之回收時效 並使問卷所歸納之結論具有代表性。

2. 調查時間

本研究調查時間共分為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問卷寄發階 段,時間為民國93年3月16日至4月16日。此階段目的在於蒐集本 研究所需之樣本資料。第二階段為問卷催收階段,時間為民國93 年4月17日至5月17日。此階段針對問卷未回收部分,配合電話訪 談及親自訪談的方式,目的在於增加問卷回收率。

(57)

抽樣母體界定

抽樣母體架構

抽樣方法

樣本來源

資料蒐集

台灣地區營造廠商

台灣區營造工程工 業同業公會甲、乙

、丙級營造廠

分層隨機抽樣

民國92年版台灣區營 造工程工業同業公會 會員名錄

圖4.2 抽樣調查流程圖

4.3 問卷分析方法

本研究資料分析的程序,首先利用敘述統計觀念了解回收樣本的 分佈狀態,再針對本研究目的進行統計分析及信度、效度分析。

(一) 敘述統計

敘述統計為經由各項資料數值的平均數、標準差、次數分配、

百分比等統計資料,清楚的了解各項資料之特性。本研究將營造 業資本資料、資訊系統現況等資料採次數分配、百分比方式來表 現並繪成長條圖及圓餅圖,以表現資料型態與分佈情形。

(二) 信度與效度分析 1. 信度分析

信度指評鑑工具的可靠性,或是對於某一特定類型母體重複 測量所得結果之一致性(consistency)或穩定性(stability)。信 度高低是一種相對的觀念,任何一種測量,或多或少會產生誤 差,誤差愈小,信度愈高。反之,誤差愈大,信度愈低。測量的

(58)

信度原理,建立於測量分數的變異理論上,而分數的變異主要由 真實分數本身已存在的變異及隨機誤差所產生的變異此二種因 素造成。信度指標高低即為信度係數,信度係數介於0與+1之間,

數值愈高代表信度愈高,當信度係數為+1代表真實分數的變異等 於變項的總變異量,另當信度係數為0 時,代表變項的總變異量 全由隨機誤差造成,測量結果完全無可信度。【4】

信度有外在信度與內在信度之分。外在信度必須進行兩次或 使用兩次以上的測驗,容易造成編制負荷量增加、受訪者合作意 願減低、而間接影響測驗的結果。因此,有部分的文獻特別強調 內在信度的實用性,而一般在內在信度的評估法中最常用的是 Cronbach’s α係數來衡量內部的一致性。因此,本研究也採用 Cronbach’s α信度係數以評估問卷信度。

Cronbach’s α信度係數公式如下:

 

 

= ∑

2 x i

2 i

s s -

1 1 - k α k

α:測驗的效度 k:測驗的題數

2

S

i :測驗分數的變異量 2

S

x :測驗總分的變異量

2. 效度分析

效度是指一份測驗能真正的測量出研究者所要測量功能的

(59)

程度,也就是要能達到測量的目的才算是有效的測量,此種有效 的程度就稱為效度。一份測驗的效度愈高,也就表示測驗的結果 愈能顯現其所欲測量對象的真正特徵。效度不是由實際測量而 得,而是從已有的證據去推論而得。效度的種類可分為三大類:

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指一種測量工具對問題、大意、

題目等內容的代表性或抽樣的適切性。效標關聯效度

(Criterion-related Validity),研究內在變數受哪些外在變 數的影響,並評估其影響程度如何。建構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指某種測驗是否能有效地衡量出理論的建構或特質 的程度【10、27】。

4.4 問卷調查資料分析

本研究之問卷針對台灣地區營造業目前資訊化使用情形及導入企 業資源規劃之意願作一分析,期能藉由問卷之調查結果讓各營造企業 實際獲得目前營造業資訊化使用情形及一些企業資訊化管理之導入驗 證資訊。

4.4.1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本研究共計發出問卷310份,扣除部份有問題之問卷後,總計有效 問卷共68份,其問卷統計情形如表4-5所示。

(1)營造廠規模分析

本研究將回收樣本之營造廠規模分佈資料整理成表4-5與圖4.3,

根據樣本統計以丙級營造廠37家佔回收樣本54.4%比例最高,其次為乙 級營造廠23 家佔回收樣本33.8%,而甲級營造廠8家佔回收樣本11.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由不同的物 料製成同樣重量的 降落傘的降落速度 也會不一樣。. 風力、拋擲的方法 、懸墜物的重量等

 1932 年提出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 ),是一種 心理測量量表,通常用於問卷設計,為目前最受調查 研究者廣泛使用的測量方法.

(ii) 僅檢視 1960 年代末期的發展帶來哪些全新局面,卻沒有闡述 1945 年至 1960

1970 年代末期至 1995 年:許多農業生技公司開始投入研發以迄 1995 年第 一個產品上市。Monsanto 為此時期最早的投資者,且為第一個將農業生技產 品上市的公司,其他如 Syngenta 與

1.在 1800 年晚期,有多少匹的「野馬」在美國大西部遊

社工樣本提供接受扶助之兒少樣本的福利服務)所進行的一項調查計畫。至目前為止,第 一波調查計畫於 2009 年共完成 5,593 位兒少樣本的資料蒐集,第二波調查計畫於 2011

發展自行車產業已逾五十多年的台灣,素來有「自行車王國」的美譽,大量台灣

二年間政府推行了「十大建設」及「十二項建設」等各項重大公共政 策,於是帶動了日後各項產業的蓬勃發展,營造業更是在八十年代後 期及九十年代的迅速增加行業,甲等由 1045 家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