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與 步 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與 步 驟"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 三 章 研 究 方 法 與 步 驟

第一節 實驗參與者

本研究以 10 名足月生的嬰幼兒為實驗參與者,男生五名、女生 五名,實驗開始時平均年齡為 9 週,在實驗前,每一位參與者的父母 皆接受不影響實驗變項的口頭講解,了解實驗流程、配合事項,以及 可能發生的危險後,給予填寫參與者之基本資料(附錄一)、參與者 須知與同意書(附錄二)。

第二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一、伸手抓握(prehension)

包括舉臂前伸(reaching)、手指張開(grip formation)與抓 握(grasping)三種動作。

二、無碰觸

手部並未觸及到物體。

三、有碰觸

手部任何部位碰觸到物體但未能有效的抓握。

四、單手抓握

抓握到物體時是以單手(左手、右手其中之一)的形式。

五、雙手抓握

(2)

抓握到物體時是以雙手(左、右手兩者一起)的形式。

第三節 研究儀器與場地佈置

一、研究儀器

1. 堅硬、實心、色彩鮮明,直徑 5 公分、8 公分、12 公分、15 公分 及 20 公分的塑膠圓球各一個。柔軟、材質密度低、色彩鮮明,直 徑 5 公分、8 公分、12 公分、15 公分及 20 公分的海綿圓球各一 個。

2. 錄影機二部:以 Sony 數位攝影機(30Hz; 1/500)兩台,一台置於 實驗參與者上方,用以記錄手部動作的行進路徑、動作時間。一台 置於實驗參與者額狀面的前方,用以記錄實驗參與者的視覺是否注 視到該物體。

3. DV8 錄影帶 40 卷。

4. 號碼牌:分辨攝影資料的來源。

5. 水平儀。

6. 角架。

7. 記錄表。

8. 碼錶。

(3)

二、場地佈置

將二部攝影機,一部置於實驗參與者的正前方,用以拍攝實驗參 與者;是否注視到放置的物體,及在試作的過程中視覺注視的焦點。

另外一部攝影機置於實驗參與者的上方,用以拍攝實驗參與者手部動 作的行進路線。另外,實驗參與者坐於嬰兒座上,椅背垂直有 15 度 的後仰,雙手能自由的活動。

第四節 實驗設計

此實驗之工作的限制共有二種情境:(一)塑膠圓球(二)海綿 圓球。塑膠圓球對較小的嬰幼兒而言,最小的尺寸為手掌可以包含的 大小,然而大的尺寸則需要以兩手來抓握,中間的尺寸則視實驗參與 者的能力而定。為了判斷嬰幼兒是否完全依視覺的訊息來判斷,且減 低練習的效應,呈現球以供抓握之順序採隨機的方式進行。至於海綿 圓球,球的密度低,即使是最大尺寸的球,較小的嬰幼兒也能以一手 抓握,順序的決定是以隨機的序列呈現。為了消除背景變異可能改變 嬰幼兒對作出正確知覺判斷的能力,所以本實驗是由塑膠圓球的系列 先開始測試。塑膠及海綿的圓球各有五種尺寸,共有十種形式的工作 限制,每種工作限制各試作一次,總試作次數為十次。每次試作記錄 時間為 30 秒。另外,在每次試作結束時拍攝實驗參與者的手掌的大

(4)

第五節 實驗流程

實驗者至實驗參與者的家中或日常活動的地方,進行研究。在嬰 幼兒九週大時進行第一次觀察,拍攝記錄每位實驗參者的活動情形/

試作情形,每二週一次,直至實驗參與者 37 週大為止,在拍攝期間,

使每位實驗參與者坐在嬰兒座上、背部有良好的支撐、雙手能自由的 活動,由實驗者將物體置於實驗參與者可碰觸處(實驗參與者的臂長)

的中線位置,於物體放置後即開始拍攝動作,每次試作拍攝時間持續 到實驗參與者碰觸到該物體 30 秒後,即實驗參與者有 30 秒與物體操 作的時間。這樣的安排是由於要觀察嬰幼兒是否能利用控觸覺的訊 息,因此給予嬰幼兒在碰觸到該物體時操作 30 秒。動作記錄的方式 分為五種:1.若開始拍攝後的 30 秒,實驗參與者仍未有碰觸到物體 的動作出現,則該試作記為無碰觸;2.實驗參與者單手接觸到物體但 未能有效的抓握,則該次試作記為單手碰觸;3.實驗參與者雙手接觸 到物體但未能有效的抓握,則該次試作記為雙手碰觸;4.若實驗參與 者以單手的方式抓握到物體,則該次試作記為單手抓握;5.若實驗參 與者以雙手的方式抓握到物體,則該次試作記為雙手抓握;;詳細的 記錄表見附錄三,在期間該物體要是由實驗參與者抓落時掉落,則該 試作結束。

(5)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實驗資料處理方式將以影片分析,記錄嬰幼兒手部動作的結 果,並作圖呈現其手部動作發展的趨勢。所有的手部動作都會被記 錄,並由兩位記錄員分別記錄來進行統計分析。在個別的實驗參與者 方面將探討隨著年齡的增加,手部動作形式出現的頻率及發展的趨 勢。在整體實驗參與者中將探討(一)隨著年齡的增加,手部動作發展 整體的趨勢,其中將年齡 9-37 週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階段一(9-17 週)、階段二(19-27 週)及階段三(29-37 週),使用 SPSS for windows 12.0 套裝統計軟體進行單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另外以單因子變異數 分析進行不同探索型態對年齡的影響。(二)不同尺寸對動作型態影響 的檢驗,以單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來進行分析;另外以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進行不同探索型態對尺寸的影響。若達顯著則以 Scheffe 法 進行事後比較,統計顯著考驗值定為α=.05。

第七節 研究限制

由於本實驗的資料採樣為二個星期一次,假設每位實驗參與者皆 能在每次試作中呈現該年齡層的一般反應,來自心理情緒的因素在本 研究中未加以控制。

(6)

第八節 備註

每位實驗參與者完成實驗後獲得在實驗期間所拍攝影片製作成 的個人成長記錄光碟,作為感謝參與的禮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記錄在電子課本 P.11。.. 播放「不同物料的傳熱速度」影片,請學生觀察實驗過程及 結果,並記錄在電子課本 P.13 上。.. 10. 課後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建議多協助學生進 行運用工具實作的 機會,亦可嘗試將 部分概念以圖像化 (如流程圖、太陽 圖等)的形式呈現

1.4 體能活動對幼兒的成長來說,其意義不單是強健體格,它還可以作為

 教師介紹投委會的「收支管家–錢家有 道」手機應 用程式 , 方 便學生實 踐所

趣和求知慾望,培養初步的動手探究能力。」 • 「大自然與生活著重發展和延續幼兒的好奇心和 探索精神,幫助他們掌握尋找知識的方

二、 工作行為與活動:以工作過程、活動、行為來衡量績效,這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