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漢人入墾前的板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章 漢人入墾前的板橋 "

Copied!
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漢人入墾前的板橋

第一節 自然環境

自然空間是人類一切活動的舞臺,人類從中創造歷史,臺灣早期經濟與文化 發展,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非常明顯,故在進行本區域研究時,有必要對當地的 自然環境如位置、地形、氣候、水文等條件加以敘述說明,以理解研究對象之人、

地互動關係。1 一、位置與地形

板橋市地形狹長,位於臺北盆地2的西南部、臺北縣的西北端,地處淡水河 支流大漢溪與新店溪合流處之上游平原(圖 2-1),3在北緯 24 度 58 分,東經 121

1 曾春鎂,《新埔地區的經濟與社會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頁 15。

2 臺北盆地是淡水河流域核心區,亦是北部精華所在,為臺灣目前最大的盆地。臺北盆地地質形 成階段如下:一、老地層的形成;二、臺北露出海面時期;三、大屯火山爆發時期;四、觀音 山火山爆發了;五、臺北陷落成盆地;六、把河流改搶過來;七、臺北盆地變成湖;八、古臺 北湖滄海桑田;九、今日臺北盆地時期。約 600 萬年前,造山運動使臺北露出海面,當時臺北 一帶是丘陵地形,處處皆山,而且有古新店溪從東南向西北方流經今日新莊、泰山、林口一帶 入海;大約 280 萬年到 20 萬年前,大屯火山熔岩阻斷淡水河的入海口。臺北盆地堰塞成古臺北 湖;6 萬年前,臺北陷落成盆地;3 萬年前,把基隆河、大漢溪襲奪過來,形成淡水河河系,淡 水河流域切穿熔岩的阻擋,注入海洋,古臺北湖水褪去;約 1 萬年到 5 千年前,氣候回暖,大量 的冰溶解成水,海面急遽的升高,許多土地在這時也遭到淹沒。臺北盆地也就在這狀況下,大 量的海水湧入,淹沒臺北盆地,形成了古臺北湖;5 千年前到今天,海水水退回海洋,臺北盆地 再度露出,成為低濕平原,逐漸形成今日之臺北盆地。臺北盆地北方是大屯火山區,西側是林 口臺地,東南側是丘陵和山地,略呈三角形,邊界明顯;三角形頂點在西北方的關渡,淡水河 即由此出海;三角形底邊呈東北東—西南西斜向,東北角有基隆河、中點附近有新店溪、西南 角有大漢溪流入盆地。參見莊展鵬,《臺北地質之旅》(臺北:遠流,1991 年),頁 12-13;陳正 祥,《臺灣地誌》(臺北:南天,1993 年),頁 803。

3 淡水河全長 159 公里,是臺灣第三大河,流域面積有 2,725 平方公里,是臺灣北部最重要的河 川,也是臺灣少數具有航運水利的河川之一。河面寬廣,從河口到內地,沿岸帆檣林立,往來 商船不斷,造就諸多港市的興盛繁華,實為臺北盆地的經濟命脈。淡水河三大支流為新店溪、

(2)

度 28 分之間:北隔淡水河、大漢溪與三重、新莊為鄰;東北濱新店溪,與臺北 市隔溪相望;南連土城市,西南臨大漢溪與樹林鎮相接,東與中和市毗連。4(圖 2-2)

圖 2-1 淡水河流域位置圖

資料來源:呂理德,《大河的故事1 ──淡水河之歌》,頁 6。

大漢溪和基隆河,每一條河流都是由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河川匯集而成。它們呈樹枝狀水文,

流經臺北縣市及桃園、新竹,上游為峽谷地形,中、下游則為臺地和盆地。迤邐蜿蜒淡水河是 孕育臺北盆地的母親河,與臺北地區之發展息息相關,從史前時代開始,淡水河便提供人們生 活所需,人河互動密切,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臺北盆地生命之源。參見林朝棨,

《臺灣地形》〈臺灣省通志稿 卷—土地志 地理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7 年),頁 15;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一冊》,頁 278;陳正祥,《臺灣地誌》,頁 1013;劉益昌,《淡水 河口的史前文化與族群》(臺北: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2002 年),頁 6-10。

4 盛清沂、吳基瑞編纂,《板橋市志》(板橋:板橋市公所,1988 年),頁 1。

(3)

圖 2-2 板橋市位置圖

資料來源:莊萬壽,《北台灣人文之旅》,頁 2。

整個臺北縣有山脈、丘陵、臺地、海岸、盆地、火山、河流,地理環境之複 雜,居全臺之冠,唯本市全域三面大河環繞,地勢平坦、一望平野,無高山及丘 陵。5以東南部地形較高,海拔約 10 公尺左右,漸次向西北部降低,海拔僅約 6 公尺上下;輪廓呈東北、西南不規則之橄欖長形,總面積為 23.1607 平方公里,

河域面積即廣達 685.68 公頃。6

全市介於大漢溪東岸以東到新店溪之間,大漢溪呈弓背狀,自樹林進入本 市,成網狀流路橫斷市區南部,後迂迴而西,再東北向於江子翠與新店溪會合,

合流後稱為淡水河,向西流入臺灣海峽。(圖 2-3)

5 方朱憲,《我的家鄉 臺北縣》(臺北:臺北縣政府,1986 年),頁 9。

6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頁 278;盛清沂、吳基瑞編纂,《板橋市志》,頁 33。

(4)

圖 2-3 板橋市地形圖

資料來源:盛清沂、吳基瑞編纂,《板橋市志》,頁 34。

二、地質與土壤

板橋地區位於臺北盆地西南部,大漢溪與新店溪合流處上游之平原。主要包 括三處沙洲,自東北而西南分別為河道所分隔。本區地質時期均屬第四世紀現代 沖積層,沖積物包括河川及三角洲、沖積扇的沖積物,海岸砂、再沈積的海灘堆 積物等。7但地勢較高之板橋街區及新埔、埔墘、深丘、後埔以東一帶,屬於形 成較早的老沖積層,可能為地質時期臺北湖之沈積;至於低於老沖積層 3 公尺左 右的番子園、沙崙、溪州、社後、江子翠、港子嘴低地,是為形成較晚的新沖積 層,應是大漢溪、新店溪沖積而成。8(圖 2-4、圖 2-5分別為昔日開墾區與今日行

7 張勝彥總編纂、陳國川著,《續修臺北縣志 卷二土地志》第一篇 地理(臺北:臺北縣政府,

2005 年),頁 14。

8 板橋地名:1.新埔:板橋有些地名叫「埔」,有新埔、後埔、埔墘等,埔指的就是尚未開墾的 荒地。新埔就是新開發的平原,也就是新草埔的意思,位於公館街與縱貫鐵路之間,今新埔有 福德宮,為咸豐元年所建(1851 年),據此推測此帶地區在道光年間尚未拓墾;2.後埔:位於 大安圳灌溉區域內,就是後方未開墾的草埔地;3.埔墘:原稱新埔墘,也就是新墾殖埔地之邊,

位於新埔南邊;4.深丘:位於板橋市區的東北方,坵是田園的單位,一坵即田或園一枚,深丘 乃因該地區較四周為低,以地勢低窪處之田而名;5.番子園:位於板橋市區之西南方,昔日為 平埔族原始旱田分布之地,此地有平埔族的菜園,故名;6.沙崙:位於今板橋市崑崙里,往昔

(5)

政區,互為比對)

圖 2-4 開墾初期板橋略圖

資料來源:黃克武,〈清時板橋的開發與寺廟〉,《臺北文獻直字》,45/46 期合刊 (臺北,1978.12),頁 390。

河岸風沙成丘,以建聚落於此而得名;7.溪州:位於今板橋市溪州里,為板橋最西南處,得名 由來是因四周被水圍繞,猶如溪中之洲;8.社後(或社后):居板橋市區略北方,今天社後、

自強、光華、中正等里都屬於社後,原為平埔族擺接 (擺折) 社所在地,乾隆十五年,林成祖 進入擺接堡開墾,並開鑿大安圳灌溉良田,漢人就在擺接社的後方聚集成庄,所以叫做社後;

9.江子翠:位於臺北盆地西南部,大漢溪、新店溪之間,公館大排水溝以北的三角形區域,指 河流會合之尖嘴地帶,因大漢溪、新店溪二溪在此會合成淡水何故名之。華江橋一帶從前是一 片翠綠,又因江子翠閩南語發音與光復橋的番社港仔嘴相同,為了區別,取其同音異字的「江 子翠」,今天江翠、文化、文聖、莒光等里都屬於江子翠地區; 10.港子嘴:今光復橋一帶,

意思就是兩條河流合併在一起的河口港,當河流將要入海時,河床愈來愈寬,水流的速度愈來 愈慢,泥沙堆積。保留港仔嘴地名是指大漢溪和新店溪匯合起來,一起注入淡水河的三角尖嘴 地帶,這個地方原來住著平埔族武朥灣社。乾隆十五林成祖建築大安圳來灌溉這片三角尖嘴 地,漢人陸續在這裡開墾田地,初期移民亦農亦漁。今天的港嘴里、振興里、振義里和光復里 都屬於港仔嘴。參見安倍明義,《臺灣地名研究》(臺北:武陵,1987 年),頁 107;洪敏麟,《臺 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頁 279-282;盛清沂、吳基瑞編纂,《板橋市志》,頁 33。

(6)

圖 2-5 板橋行政區圖

資料來源:王志鴻、周守真,《臺北縣的舊街》(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 年),頁 151。

分布於板橋之岩層為現代沖積層,是由沙粒、礫石、泥土等所組成。9據以 往在附近及臺北盆地之鑽井紀錄得知沖積層之厚度,在本市區域內約為 150 公 尺。上層粘土沙礫為 2-6 公尺,其下以礫石層為主,均未固結。礫石岩質由於其 來源層岩石之關係,包括有沙岩、頁岩、玄武岩、輝綠岩及凝灰岩等。礫石多屬 圓滑、沈積成層,頗不規則,礫石層中亦時夾有沙泥等物質。礫石層因具有孔隙,

充水後成為頗佳之地下水層,可鑿井抽水。板橋市一帶沖積層以下之基盤岩層,

乃屬新第三紀沈積層,附近山麓地帶有其露頭出現,其中部分且含煤層,具經濟

9 何春蓀,《臺灣地質概論:臺灣地質圖說明書》(臺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86 年),頁 106。

(7)

價值。10

本市土壤,屬沖積土11。要分兩類說明:1、沖積物質多源於大漢溪上游始新 統之黏板岩,其流經中新統及上新統之砂岩頁岩層,並攜其風化物堆積而成,是 為北部砂岩頁黏板岩混合沖積土。土層深厚,質地多黏重,全剖面多屬黏土,水 分滲透及空氣流通皆不錯,屬佳良土壤,呈強酸性至中酸性反應,土壤養分含量 較豐厚,栽培水稻,產量頗佳,冬作蔬菜,亦頗為普遍。2、至於沿新店溪地區 沖積物之來源,則為黏板岩風化物質之複合物,土壤質地多矽質壤土,全剖面均 呈強酸性反應,土壤養分含量不厚。12

三、氣候

氣候是長時間天氣變化的綜合現象,主要受季風影響。板橋位於臺北縣西部 偏北方,屬於北部氣候區,氣候特徵為:夏季炎熱、冬季溫暖、全年有雨、雨量 充沛,年雨量在 1,500-2,500 公厘之間;夏季雨水多過冬季,但冬季並不乾旱,

無明顯乾季。13

(一)氣溫

板橋市之年平均最低溫為一月 15.2°C,平均最高溫七月 28.3°C。14夏季白晝 時間長,且受夏季西南季風帶來暖溼氣流的影響,天氣炎熱程度和低緯度地區沒 有差別,冬季受東北季風帶來冷乾空氣的影響,氣溫稍低。

(二)雨量

臺灣東岸外海有黑潮主流北上,攜來熱濕氣流,配合不同的季節風,如冬季

10 盛清沂、吳基瑞編纂,《板橋市志》,頁 34。

11 沖積土分布特色為鄉境內有放射狀水系的谷地,分布之廣僅次於石質土,沿海平原及盆地地區 均屬之。沖積土因成土時期較新,土壤性質受母岩來源影響至為明顯,母岩包括板岩、片岩、

砂岩、頁岩等,再加上各地雨型、氣候、職物、土地利用方式迥異,故沖積土性質甚為複雜。

參見陳正祥,《臺灣地誌》,頁 56-57。

12 盛清沂、吳基瑞編纂,《板橋市志》,頁 34。

13 陳正祥,《臺灣地誌》,頁 95-96。

14 盛清沂、吳基瑞編纂,《板橋市志》,頁 35-36。

(8)

的東北風、夏季的西南風,在迎風坡及內陸山區致雨,使得臺灣降水充足、雨量 豐沛,全年平均雨量可達 2,500 公釐,基本上臺灣北部是四季有雨:五、六月時 梅雨揭開雨季的序幕,因鋒面滯留,陰雨綿綿,是本區一年中最多雨的時期。梅 雨季的氣溫較涼,因而俗諺云:「末食五月節粽,破棉襖不願放」,指的就是春節 前後到端午節間,天氣說變就變15;七、八、九月是炎夏,西南氣流鼎盛,特有 的「午後雷陣雨」(俗稱「西北雨」)多半下在臺北盆地;八、九月是颱風季,降 水量也不少;16九月之後冬季東北季風開始盛行,氣候較為乾燥,因為北部有雪 山山脈及其他的丘陵山地,正好迎東北季風的迎風面,所以冬天北部總是陰雨連 綿,降水不少,因此臺北一年四季都不會有旱災,無明顯乾季。17

臺北盆地特有之「西北雨」,可是臺北三百年的老招牌。18是指臺灣北部地區 夏季午後,因對流層大氣受到太陽輻射,而發生熱力對流作用,所產生之熱雷雨,

也叫做氣團性雷雨。它是由強烈的上升氣流形成積雨雲所下的雨,雨勢來得又急 又快、雨勢猛烈而迅速,雨滴也很大,有時甚至伴隨著大太陽,下雨前的下降氣 流還會帶來高空中溫度較低的涼風,所以除了「西北雨」這個俗稱以外,也稱做

「風時雨」。由於積雨雲的水平範圍只有數公里或數十公里,所下的雨時間短暫,

不久便晴,下雨地區也不大,而且會出現一邊下著雨,另一邊卻出太陽的奇觀,

所以才會有「西北雨落不過田畔(埂)」、「東邊下雨西邊晴」的有關俗諺,至於

「一粒雨擲死一個人」是指雨勢強大,打在人身上,感覺非常疼痛!而「西北雨 直直落」是指西北雨在下的時候是直下的。19

「西北雨」一詞的由來如何呢?民間說法指稱西北雨為「獅豹雨」的訛音,

因為這種雨來勢凶猛,有如一群獅豹奔騰;另有人認為是「三八雨」的諧音,因

15 劉昭民,《臺灣的氣象與氣候》(臺北:常民文化,1996 年),頁 210。

16 淀川喜代治編,古舜仁、陳存良譯,《板橋街誌》,頁 11。

17 劉昭民,《臺灣的氣象與氣候》,頁 272。

18 同上,頁 94。

19同上,頁 254-255、頁 280-282。

(9)

為這種雨一下,好似一個「三八」婦女,幾近瘋狂不講理,一遇到就淋成落湯雞 了。另一種解釋是「西北雨」都在午後太陽「西」斜時發生,而「北」字代表水,

「西北雨」就是指太陽西斜後所下的雨水。20這三種說法都缺乏古籍文獻之佐證。

其實早在清聖祖康熙三十三年(1694 年),高拱乾就在《臺灣府志》卷七風 土志〈風信篇〉中,對「西北雨」有詳細記錄:

五、六、七月間,風雨俱至,即俗所謂「西北雨」、「風時雨」也.舟人視 天色有點黑,則收帆嚴舵以待之;瞬息之間,風雨驟至,隨刻即止。若預 待少遲,則 收帆不及,而或至覆舟焉。21

清高宗乾隆十七年(1752 年),王必昌在《重修臺灣縣志》卷二 山水志〈風 信篇〉時,也有如下紀載:

凡疾風峽雨,驟至而驟止,俗呼為西北雨,亦曰風時雨。22

由文義看來,西北雨可以指受颱風影響所造成的勁風驟雨,也可以指夏日午 後之氣團雷雨(熱雷雨)。

清穆宗同治十年(1871 年),陳培桂在《淡水廳志》卷十一〈風俗篇〉中對

「西北雨」一詞,有更詳盡的解釋,而且還敘述其特性為:

五、六月間(指農曆)盛暑鬱積,東南雲蒸,雷聞震厲,滂沱立至,謂之 西北雨。蓋以東南風一送雨,仍歸西北也。此雨不久便晴,多連發三午。

23

很明顯,這是指臺北盆地夏日午後所出現之雷陣雨,故多連續出現三個下

20 亦玄,《新編臺語溯源》(臺北:時報文化,1989 年),頁 284-286。

21 高拱乾,《臺灣府志》,卷七 風土志,風信,頁 194。

22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卷二 山水志,風信,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一三種(臺北: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1961 年),頁 82。

23 陳培桂,《淡水廳志》卷十一,風俗,頁 301。

(10)

午。因為從東南方移向西北方,所以又叫做「西北雨」。由前文敘述,可見有關

「西北雨」一詞之由來,民間傳說並不可靠。正確的解釋應為陳培桂在《淡水廳 志》中所敘述的,夏日午後從臺北盆地東南方(今日松山、新店、烏來一帶山區)

移向西北方的氣團雷雨(熱雷雨),才叫做「西北雨」,且多連續出現三個下午,

這種現象與今日氣象觀測紀錄,大致符合。24

(三)季風與颱風

全年大多吹著季風,夏、秋兩季偶有颱風。冬半年(十月至次年四月)盛行東 北季風,因風向和東北信風合一,故風力強勁;夏半年(五月至有九月)盛行西南 季風,因風向和東北信風相反,故風速較小。每年六月至十月是颱風季節,尤以 八、九月最頻繁,25平均每年達 3.5 次,常帶來狂風暴雨,造成災害,為臺灣主 要天然災害之一,但輕度颱風常帶來甘霖,有益農林業。26

颱風在中國古代稱為「颶風」,指的是四方之風,颶者懼也。但到了清朝不 再稱為「颶風」,開始稱為「颱」,「颶」轉稱秋冬時期因寒流而引起的大風。《臺 灣府志》對「颶風」、「颱風」有如下的描述:

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颶常驟變,颱則有漸。颶或瞬發倏止,颱 則常連日夜,或數日而止。大約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

八月發者為颱。……考六書無颱字,所云颱者,乃土人見颶風挾雨,四面 環至,空中旋舞如篩,因曰風篩,謂颶風篩雨,未嘗曰颱風也。臺音篩同 臺,加風作颱,諸書承誤。27

故至今閩南語稱颱風為風颱,是發生在熱帶海洋上的一種非常猛烈的風暴。

(四)氣壓

24 劉昭民,《臺灣的氣象與氣候》,頁 280-282。

25 八月佔 19.3%、九月佔 19.4%,參見徐明同,《臺灣氣象資料大全(1897-1946):颱風篇》(臺 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03 年),頁 1。

26 蔣丙然,臺灣氣候誌,臺灣研究叢刊第 26 種(臺北:臺灣銀行,1954),220 頁。

27 高拱乾,《臺灣府志 》,卷七 風土志,風信,頁 193。

(11)

冬季受大陸內部嚴寒影響,氣壓極高;反之夏季因大陸內部炎熱,氣壓極低。

一年中十月至翌年三月,氣壓為 760 公厘以上,四月至九月為 760 公厘以下,以 其中十二月至二月最高,六月至八月最低。28

四、河流

流經本市主要河流有二,分述如下:

(一)新店溪:

以流經臺北縣新店市而得名,新店溪是由源自烏來拳頭山的南勢溪和源自宜 蘭縣西北的北勢溪合流而成,合流後才叫新店溪。再經新店流入臺北盆地,經公 館、江子翠滙入淡水河,全長 73.3 公里。南勢溪分東西二源,其西源查昆溪,

發源於烏來鄉拳頭姆山之西,東北流 5 公里與東源合。東源發源於李崠山之北,

西北行 3.5 公里半,會西源於喇號。二源會合後北行,先會一東來之小支流大羅 南溪,凡 5 公里,再會桶後溪於烏來。曲折行山峽中而北,凡 8 公里,至新店市 龜山會北勢溪。自此西北行,5 公里至曲尺附近,再折而西南,約 1 公里至廣興,

呈 90 度之大轉角。復西北行 2.5 公里,於小粗坑附近作兩大彎曲。水路 6 公里,

至新店市街,西北行 4 公里經中和市界。又東北行約 2.5 公里至臺北市溪子口,

景美溪自右岸來會,左岸則進入永和市界。漸折西行,約 5.5 公里,再入中和市 界。再折而西北向約 1.5 公里入板橋市界,再西北向至本市之江子翠會大漢溪注 入淡水河。29

(二)大漢溪:

舊稱大嵙崁溪,為淡水河之上游。發源於大霸尖山之泰山岡溪,西北流會白 石溪,然後東流,始稱大漢溪。凡三折 87 公里而至石門,作 90 度之轉向而東北 流,這異乎尋常的大轉彎,是世所罕見的地理奇觀。30自石門至桃園縣大溪鎮共

28 盛清沂、吳基瑞編纂,《板橋市志》,頁 35-36。

29 同上,《板橋市志》,頁 33;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頁 26。

30 莊展鵬,《臺北地質之旅》,頁 113。

(12)

10 公里。又約 7 公里至鶯歌鎮橋子頭,而入臺北縣。水流偏向東北,河床呈網 狀流路31。又東北流約 13 公里,而入本市界,仍呈網狀流路貫穿於本市區之南部。

又 4 公里至江子翠附近,與新店溪合流,稱淡水河。又東北行約 19 公里,至淡 水港入海,流長共 144 公里。32

除以上兩大河流以外,本市尚有兩條天然水溝,其一俗稱「港子溝」,由本 市東南部蜿蜒西北流,於埔墘穿過中山路及縱貫鐵路,更匯下深丘一帶低地瀦 水,北流至港嘴里入新店溪。另一條亦為小水溝形態,自土城市流經本市東南部,

至西北注入大漢溪。此二溝均尚未形成河流形態,且因為配合板橋都市計劃之 故,二者溝面均已加蓋或填土,今不復見。33

綜觀本市全域三面大河縈迴,水量豐富、包絡原野,史前此地水流平緩,舟 楫便利;34無高山及丘陵,地勢平坦。西南方沿大漢溪流域,土壤屬沖積土,土 層深厚,質地多黏重,水分滲透及空氣流通皆不錯,養分亦豐厚,栽培水稻產量 頗佳,冬作蔬菜也十分普遍。氣侯溫和,每年冬季的東北季風、夏季的颱風、還 有不定期過境的鋒面,都自海上挾帶大量水分而來,而臺北盆地的郊山,正好成 為攔截雨水最佳的屏障。豐沛的雨水、平原地形、良質土壤及亞熱帶溫暖的氣侯,

自然條件可謂泉甘土肥,提供農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充滿了盎然的生機,深具可 發展性,適合人類居住,故板橋開闢甚早,又始終為人口稠密地區。除了農業外,

由於地近臺北市,也帶動日後板橋之工商業。

31 大漢溪下游樹林、土城至鶯歌、三峽間,水流速度減慢,呈現網狀流路;又由於埋積作用明 顯,流路變遷大,河床也特別的寬。參見林朝棨,《臺灣地形》,頁 46-47。

32 盛清沂、吳基瑞編纂,《板橋市志》,頁 33;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 ,頁 24-26。

33 林榮旺等人編,《板橋街坊風情》,頁 38。

34 王淑慧主編,《走踏臺北縣—親近板橋市》(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9 年),頁 30。

(13)

第二節 史前文化遺址

遺物、遺跡保留了史前人類活動的線索,而史前遺跡大都長久埋沒於地下,

是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知名考古學家劉益昌所言「一部埋在地底下,

不會說話的歷史書」。傳說、文獻讓後人對歷史有概括的印象,遺址現場的考古 發掘則提供更直接、更深刻的認識,可藉以尋源重建歷史。

板橋市為遠古老沖積層堆積而成,全域三面大河環繞,一望平野,宜於史前 人類居住。考古學家研究,約在西元前 4,000 年至 2,000 年之間,已有人類在此 活動,判斷依據乃是民國五十年九月廿五日曾在板橋新埔地區發現匙形石斧一 件。

民國五十年九月,板橋市新埔地區(在今天文化路接漢生東路北側之三角地 帶),居民於該地建屋開掘地基時,地方人士林再清先生指出有奇怪石塊出土,

此事為前臺北縣文獻會編纂組長吳基瑞得知,前往巡視,於是發現早期石器一 件,以發現地址命名本遺址,故名「新埔遺址」。

遺址是因人類活動而形成,新埔遺址所在處地形,為一平原較高之地,海拔 約 9 公尺上下,附近無河流及泉水;但西向約 250 公尺有一崖崁,崁下低地海拔 約 6-7 公尺,高、低地銜接處,有小溪一條,蜿蜒向西北流,此大片低地可能為 遠古時期大漢溪的河床或其支流所經之處,漫漫歲月、滄海桑田,這遠古河床早 已乾涸,今大漢溪的河面,已遠在崖崁西方約 4 公里的地方了。新埔遺址出土遺 物僅發現匙形石斧一件,板橋市區雖未發現大量史前遺跡,然而板橋附近周邊市 鎮則有不下數百件的出土遺物,35以上各時期之史前人類活動範圍,與板橋的地 緣關係甚為密切,其活動地區必當及於板橋,但由於板橋地區開闢甚早,又始終 為人口稠密地區,人類活動太過頻繁,時至今日,本遺址出土處已全為屋舍樓房,

35如臺北植物園遺址、中和員山遺址、土城大安寮遺址即虎仔山遺址、樹林潭底遺址、新莊營盤 遺址。參見溫振華,〈板橋歷史發展〉演講講義,2007.10.27,頁 1。

(14)

範圍不明,或有地下遺址,亦不易尋求了。36

新埔遺址出土遺物為匙形石斧一件,是在地基土溝中發現的,器物完整,為 農業工具,通體磨光,上窄下寬,刃部圓轉,全長 270 公厘,最寬處在刃端處約 83 公厘,最厚處在柄部約 3、40 公厘。自柄部以下,兩面精磨可鑑,兩面部皆 圓轉向邊,兩邊磨製亦精美,有整齊之刃狀。刃部呈大弧形,惟其刃部及一邊有 微小的新傷缺口。柄部全長約 84 公厘,全部為錘琢面,柄頂略平,質料為沙岩,

(圖 2-6)考古學者推測此匙形石斧應為圓山文化系統之遺物。37

圖 2-6 板橋市新埔遺址出土之匙形石斧照片

資料來源:盛清沂、吳基瑞編纂,《板橋市志》,頁 40。

圓山文化在臺灣地區史前遺址中,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著名考古遺跡,主 要沿著淡水河來到臺北盆地北半部,形成一連串傍水維生的聚落。共發現了百餘 處圓山文化的遺址,以圓山遺址最具代表性,出土遺物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大型 貝塚以及大量磨製石器。出土地點在今天臺北市北區基隆河南岸的一座小山上,

36盛清沂、吳基瑞編纂,《板橋市志》,頁 39-41。

37 同上,頁 40。

(15)

山頂海拔約 36 公尺,地方上稱這座小山為「圓山仔」,小山上及周圍有全臺灣地 區規模最大的史前時代貝塚。貝塚是人類在以貝類做為食物後,所丟棄的外殼日 久堆積而成,主要是烏硯殼、少量蠔殼、鐘螺殼及川蜷螺等的空殼堆積,貝殼中 並夾雜大量的鹿、狗、魚骨,這些都是史前人類的食物殘渣。從圓山文化遺址中,

我們還發現到很豐富的陶器、石器,石製農具的數量大大多過以往,臺灣北部早 期先住民在生活上已經脫離了傳統漁獵型態的生活方式,農業已相當發達,是比 較進步的聚落,種植稻米等種子植物,有嚴謹的社會組織和象徵信仰體系的農耕 儀禮。38由當時的人類食用後隨手丟棄成堆的貝塚化石可知,臺灣北部在數千年 前便有人類定居。 近來考古學者正密切研究圓山文化與其後出土的植物園文化 遺址以及芝山岩文化遺址之間的關聯。根據推測,板橋新埔遺址中出土遺物的特 徵和年代,與圓山文化遺址頗為一致。

根據碳十四定年法測算的年代,以及考古學之器物類型學的比較,圓山遺址 的圓山文化之年代約距今4,000 年前到 2,500 年前之間。而由層位學證據,圓山 文化比以繩紋陶為代表的大坌坑文化晚,是繼大坌坑文化之後,興起於臺北盆地 北側的地方性文化。39圓山文化遺物甚為豐富,計有石器(圖 2-7、圖 2-8)、陶 器(圖2-9)、骨角器(圖 2-10)等。陶器大多為淺棕夾砂陶,外表通常會抹上一 層紅色顏料,大抵為素面,極少數腹片表面有紅色彩繪紋和網印紋,器蓋內裡和 把手上常有捺點紋,可能是一種符號,這是圓山文化一個富有區域性色彩的明顯 特徵。從保存的資料推測,當時人生前有拔齒的習慣,死後採仰身直肢葬或屈肢 的甕棺葬,使用玉器陪葬,以木柱、茅草蓋屋。40

38 劉益昌,〈臺灣的考古遺址〉,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 上冊》(臺 北:玉山社,2003.04),頁 38。

39 劉益昌,《淡水河口的史前文化與族群》(臺北: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2002 年),頁 83。

40 臧振華,《臺灣考古》(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 年),頁 47-49。

(16)

圖 2-7 圓山文化的有肩石斧

資料來源:臧振華,《臺灣考古》,頁 46。

圖 2-8 圓山文化的有段石錛

資料來源:臧振華,《臺灣考古》,頁 49。

說 明:石器磨製精細,石斧和石錛是用來製作木作工具的,由於木器經過長 時間已腐朽了,所以發掘時並未看到木器。

(17)

圖 2-9 圓山文化的陶器

資料來源:臧振華,《臺灣考古》,頁 49。

說 明:陶器質地含砂,顏色以紅褐色居多,偶見黑陶、灰白色陶。器形有罐、

缽、豆、盤、陶紡錘等,其中罐、釜的數目最多。容器體部多施粗繩 紋,有的罐口寬厚,內沿施有數圈凹弦紋。

圖 2-10 圓山文化的骨角器

資料來源:臧振華,《臺灣考古》,頁 49。

(18)

第三節 早期的平埔族部落

一、漢人入墾前的原住民

臺北盆地的原住民是平埔族之凱達格蘭族,41據凱達格蘭族一個代代口耳相 傳的傳說,他們的祖先來自「沙那塞」(SANASAI)42,因瘟疫舉族他遷,在東 北海岸貢寮一帶上陸後,先在附近建立部落—三貂社(今核四廠一帶),在人口 逐漸增加情形下,為了生存,向外分支發展,擴展到三貂嶺以東以及桃園以北的 北臺各個地方,以安排他們剩餘的人口。其中包括與本文有關的武朥灣社、擺接 社,43此兩社亦為板橋地區最重要之番社。44

荷人統治期間,平埔族開始有人口資料,同時 1654 年繪有北臺較詳細的地 圖,而地圖是極佳的尋根線索,可以之做為重建歷史的基礎。在 1654 年荷蘭人 所繪製的〈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或稱〈大臺北古地圖〉、〈淡北地 圖〉),是臺北第一幅最詳細的古地形圖,描繪出臺北盆地的原住民聚落及臺北地

41 近代由於資料增加及學者的進一步研究,自 1940 年代開始,提出北部原住民的多群性,並非 單一凱達格蘭族,但也有學者認為突然改用完全不同名稱,易引起誤解,宜統稱為凱達格蘭族,

再區分為亞族,本文採此說法。參見李壬癸,〈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相互關係〉,收錄於張炎憲、

李筱峰、戴寶村編,《臺灣史論文精選 上冊》(臺北:玉山社,2003.04),頁 46-55;詹素娟、劉 益昌,《大臺北都會區原住民歷史專輯》(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9 年),頁 92-99。

42 凱達格蘭人所稱的「沙那塞」地方,究竟位於何處,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位於臺灣以外的 一個海島,有人認為可能是八里十三行地區。不過,當時他們分乘舟筏自臺灣的北海岸登陸是 可以確定的。根據阿美族人傳說,SANASAI即今天的綠島。參見杜福安,《十三行大冒險》(臺 北:臺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2005 年),頁 74。

43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編,《臺北市志》,卷一 沿革志,史前文化篇(臺北:臺北市政府,1988 年),

頁 13-14。

44 清代文獻慣稱臺灣非漢族系的原住民為「番」,日治時期則作「蕃」,日治時期,總督府公布 戶口調查,將原住民改稱為高砂族和平埔族,各族族名正式產生,「番」「蕃」字才從官方文書 中消失。本文為行文論述方便,盡量保持史料原貌及為了凸顯當時漢、原關係,不可避免地會 採用當時詞語,僅是忠實地呈現歷史情境,使用「番」、「蕃」並無貶抑、藐視之意。用「番」

「蕃」來稱呼土著民族並不恰當,但歷史研究很難避免使用到昔時詞彙,只要使用時能意識到 此問題,也許還是情有可原的,在此特為聲明。參見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 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臺北:遠流,1996 年),頁 58;馬筱鳳,《臺灣風土—住民的 故事》(臺北:聯經,2000 年),頁 14;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

聯經,1998 年),頁 26。

(19)

區大致地形,以此為基礎可觀察到 1640、1650 年代平埔族部落生活之梗概。(圖 2-11、圖 2-12)45本圖為彩繪地圖,圖中清楚描繪 17 世紀中葉臺北盆地內所有 的原住民聚落皆依河而居,說明社民生活與溪流的親密關係,令人印象深刻。46圖 上並無經緯度標示,然記號寫實,大多數人可憑藉圖像判斷出山川、田地、林木、

屋舍、道路等。47

圖 2-11 1654 年的大臺北古地圖

資料來源: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書前附圖。

45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 年),頁 15。

46 溫振華,〈清代擺接平原一帶的族群關係〉《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北縣文化),52 期(臺 北,1997.04),頁 15。

47 丁琪、鍾佩娥,《地圖革命》(臺北:大地地理,2001 年),頁 6。

(20)

圖 2-12 大臺北古地圖局部放大

20 27 29 28 溪 漢

新 店 溪 淡水河

資料來源: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書前附圖。

說 明:本圖編號乃本人根據原圖之標示繪出:

圖號 20 武朥灣社 圖號 27 里末社 圖號 28 瓦烈社 圖號 29 擺接社

臺灣史學者溫振華透過地毯式契約文書的搜集,對原住民社址做了細密的考 證,屢有突破之見。48他根據〈大臺北古地圖〉來觀察,提出與板橋相關者有四 社:圖號 20 的武朥灣社、圖號 27 的里末社、圖號 28 的瓦烈社、圖號 29 的擺接 社。其中武朥灣社、擺接社為板橋主要兩社,武朥灣社在北、擺接社在南,文獻

48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 平埔族史篇 (北)—北臺灣平埔族群史》,頁 108。

(21)

資料較多,較清楚其領域所在;至於里末、瓦烈兩社社址,溫氏指出里末社社址 應在板橋埔墘里一帶,當地人有「埔墘里末」之語,瓦烈社則在擺接社對岸,應 在板橋、土城之際,有關兩社資料,文獻、契書十分有限,49黃叔璥《臺海使槎 錄》云「兩山南北,重岡複嶺,灌莽叢翳。南則武朥灣、里末、擺接、秀朗諸社」

50,此時仍見里末紀錄,但至乾隆中葉《臺灣輿圖》51時,里末、瓦烈都不見了。

(一)里末社

里末社曾在乾隆四年(1739 年)八月武朥灣社番業主買那等人所立給漢人 林騰的佃批契字出現過,52契字中有「擺接里末坎下柳樹湳」,將里末、擺接並列,

反映兩者地緣上之關連。53泰雅族大豹社群是構成當時擺接平原一帶最大的生存 威脅,里末是否因之潰散,原因為何,已難詳考。54

(二)瓦烈社

與《臺灣堡圖》比對,瓦烈社約在番子園莊,今板橋市浮州里里內有番子園,

或許可作瓦烈社存在的證據。55該處地形四面環水,是否被洪水沖毀家園?抑或 受泰雅族大豹社群威脅而消失、他遷?因文獻闕如,亦無從得知。56

(三)武朥灣社

圖號 20 的武朥灣社,文獻記載又作武勞灣社、武溜灣社,57康熙三十二年

(1693 年)時已歸附清朝為熟番。58就今天地望觀察,當在大漢溪、新店溪交會

49 溫振華,〈清代擺接平原一帶的族群關係〉,頁 15-16。

50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 卷一 赤崁筆談,形勢,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 研究室,1957 年),頁 8。

51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臺北:遠流,1996 年),頁 23。

52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1989 年),頁 132-133。

53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頁 49。

54 溫振華,〈清代擺接平原一帶的族群關係〉,頁 15-16、頁 19。

55 溫振華,〈再讀 1654 年北臺古地圖〉,《臺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北縣文化)》,58 期(臺北,

1998.11),頁 6。

56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頁 49。

57 黃美英,《凱達格蘭族書目彙編》(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年),頁 321。

58 劉澤民,《平埔百社古文書》〈南投:臺灣文獻館,2002 年》,頁 64。

(22)

處,即今板橋港仔嘴一帶;翁佳音亦提出相同觀點,溫、翁二人咸推翻了一些自 日治時代伊能嘉矩以來、習焉不察的錯誤說法。591896 年伊能嘉矩調查認為,武 朥灣社社人原居新莊附近,約一百年前,因洪水為患遂遷居大漢溪、新店溪交會 之港仔嘴。乾隆末年,在人口逐漸增加情形下,為了生存,遂向外發展,有八朝

(Patayo)者率眾南遷至樹林仔,自此,稱港仔嘴為舊社,樹林仔為新社。60但 1654 年地圖已清楚顯示武朥灣社社址港仔嘴,今港仔嘴內尚有相距不及半公里 的舊社、新社老地名,更透露出該社若有遷徙,也僅是搬到隔壁罷了,武朥灣社 皆在附近移動,絕非來自新莊。61

一般人會認為武朥灣社在新莊,除受伊能嘉矩田野調查影響外,可能與新 莊、三重、五股一帶為武朥灣社社地有關。62以雍正八年(1730 年),貢生楊道 弘請墾武朥灣社社地之地契為例說明:

同立合約人武朥灣社土官君孝、歐灣及業戶楊道弘、甲頭七哥、阿八、買 那、朥允、卓論,白番武使、斗僅、賣陣、大里興等。茲因本社課餉無徵,

孝等同眾番妥議,除本社耕種外,尚有剩餘荒埔一所,坐落土名興直東至 港,西至八里坌山腳,南至海山山尾,北至干荳山,東西四至定碑為界。

眾等願將此荒埔贌與墾戶楊道弘前去招佃開墾。除陞科報課外,三面議定 每年願貼本社餉銀五十兩。此雍正九年起,約定八月交完餉銀,其後逐年 循例不敢挨延短欠。立約之日,通同週圍四至定立界限,永為照例,後日 不得爭端易界。此埔並無重墾他人等情;如有棍徒假藉混爭,係孝等抵擋,

不干主之事。其莊社各守相安,不許莊人擅入番厝交番,私相授受;亦不 許縱放牛隻,越界踐踏園埔。此係二比兩愿,各無抑勒反悔,恐口無憑,

同立合約二紙,各執一紙為照。

59 如安倍明義、洪敏麟均認為武朥灣社源於新莊。

60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頁 109-110。

61 翁佳音,頁 52-53。

62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頁 47。

(23)

雍正八年九月 日。

卓 論 文 仔 野 梢 撈 允 朥 罩 夏朥萬 荖 萬 武 使

甲首七 哥 白番 老番歐 乃 賣 陣

阿 八 大里興 老 翁 買 那 斗 僅 龜 翁 武 朗 愛 攝 友 眉

歐 灣 同立合約武朥灣社土官 君 孝 貓汝抵焦巴里業戶楊道弘 管事 吳瑞立

中見人 干仔科 夏朥史 縣長 沈輅冶 代筆人書記鄧幼嘉 史定北 鶯 白番萬仔粽大朥抹氏 巫 禮 殆 仔

敦仔厘 大勿臘 必仔鶴 歐 乃 巴汝粟63

63 不著撰人,《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五二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3 年),頁 5-7。

(24)

武朥灣社既在新莊擁有廣大的荒埔地,何以要居住對岸,原因不明。此契約 也同時說明番社因乏銀納餉,遂將荒地交由漢人開墾,由漢人交付餉銀給該社,

預示日後社地地權之流失。平埔族地權的流變留待第三章第二節討論。

武朥灣社社域廣大,是大漢溪流域最大部落,64事實上,1650 年代的武朥 灣社社番性格強悍,一直是荷蘭人心腹之患。65港仔嘴內舊社屬光復里、新社則 在港嘴里、振興里一帶,皆有武朥灣社後裔居住。若從台北經光復橋到板橋,下 橋後第一個紅綠燈左轉為舊社社址,右轉為則為新社社址。板橋市光復街一帶俗 稱舊社者,在光緒十五年(1889 年),武朥灣社頭目潘漳興66建漢式土地公廟,

內祀石像一座,當地人稱之為「番土地公」,1986 年重建時,該石已散失;而廟 內有「雷瀧武朥灣社歷代祖先牌位」,67成為武朥灣社曾存在於該地之重要遺存標 的。68(圖 2-13)

圖 2-13 番土地公廟所祀石像照片

資料來源:盛清沂、吳基瑞,《板橋市志》,頁 42。

64 溫振華、戴寶村,《淡水河流域變遷史》,頁 46。

65 詹素娟、張素玢,《臺灣原住民史 平埔族史篇 (北)—北臺灣平埔族群史》,頁 96。

66 乾隆對平埔族賜姓以「潘」最多,因「潘」字有水有米又有田,富也。參見黃美英,《凱 達格蘭族書目彙編》(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年),頁 319。

67 2007.10.27 溫振華演講〈板橋歷史發展〉,指出此牌位透露出武朥灣社與台北市雙園雷裡社、永 和秀朗社可能有相當關聯;另外漢人不拜異姓祖先,武朥灣社社人雖學漢人蓋漢式廟,但仍保 有其主體性,故三社並列。

68 溫振華,〈清代武朥灣社社史〉,《臺灣史蹟》,36 期(臺北,2000.06),頁 137。

(25)

武朥灣部落至少有三社,除板橋舊社、新攝外,尚有今天三重市二重先嗇 宮附近的北勢社。根據一份乾隆三十八年地契中有「武朥灣北勢社番鍼仔、容仔 等兄弟」文字,證明有北勢社的存在;另有乾隆三十年武朥灣社番角丹賣契中有

「立賣竹圍園契武朥灣社番角丹,……坐址二重埔北勢」,及乾隆八年羅福生賣 契中有「土名坐落武朥灣二重埔番社前」,確認了北勢社於乾隆年間就存在於二 重北勢一帶,有時契字中戳記不用「北勢社」,而以「灣北社」出現。69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 年)林爽文之亂平定以後,清朝就設立了「番屯」

制度,以期利用臺灣的原住民抵制漢人移民動亂。因武朥灣社居臺北盆地中心位 置,設有武朥灣小屯,有屯丁三十二名,為淡北各社屯丁人數最多者,由武朥灣 社頭目擔任北臺十九番社各社總管(圖 2-14),70武朥灣社成為指揮中心。前面 所提光復街舊社土地公廟即為其裔孫所建。71

圖 2-14 武朥灣屯戳印

資料來源:高傳棋,《圖說枋橋城—尋找板橋的土地記憶》,頁 15。

根據地契、地圖等文獻資料,可推測武朥灣社領域空間約涵蓋板橋市北半

69 同上,頁 137-138。

70 乾隆五十三~五十五年(1788-1790 年)林爽文之役,大將軍福康安率師入臺,歸附各番奔走軍 前,克奏膚功,頗能出力。既平,清廷覺台灣兵力不足,福康安奏請倣照四川屯練之例,議請

「就番社挑選屯丁,分撥未墾荒埔以滋養贍」措施,此即「番屯制度」。全台約有四千平埔族人 被編入軍隊,武灣社屯丁計有三十二名,擺接社屯丁十三名。參見不著撰人,《臺案彙錄壬集》,

〈通臺奏遵案件冊〉臺灣文獻叢刊第二二七 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 年),頁 1、

頁 24;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頁 109-110。

71 劉澤民,《平埔百社古文書》,頁 64。

(26)

部,大致在民權路以北之新埔、後埔等地,以及五股、三重、泰山、新莊塔樓坑 以北一帶。(圖 2-15)72

圖 2-15 武朥灣社社址及領域空間圖

資料來源:溫振華,〈清代武朥灣社社史〉,頁 143。

說 明:圖號 1 舊社 圖號 2 新社 圖號 3 北勢社

(四)擺接社

圖號 29 之擺接社,文獻記載又作擺折社,73其南臨河,與《臺灣堡圖》比對,

72 溫振華,〈清代臺灣淡北地區的拓墾〉,《臺灣風物》,55 卷 3 期(臺北,2005.09),頁 20。

73 黃美英,《凱達格蘭族書目彙編》(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 年),頁 320。

(27)

74該河可能為板橋南雅西路一帶的大漢溪支流,堡圖上之社后莊,在今社後里一 帶,康熙三十二年(1693 年)時附清。75自 1654 年至日治時期,其社址都在板 橋市社後里一帶,約今社後里十三鄰、十四鄰、十五鄰、十八鄰及中正里一小部 份,76謂之「社後」是因當年漢人築屋成莊之處,剛好在擺接社後方,77至今仍 有潘姓平埔族後裔居住,78附近並有「番社」、「社口」等地名,溪岸邊的「番子 園」為擺接社田園。擺接社領域空間包括板橋南半部、土城、中和西半部、新莊 西盛。79

擺接社漢化頗早,不但參加開墾拓地,如乾隆年間潘國泰拓殖臺北,也參加 科舉考試,如咸豐年間番秀才潘相逢、陳宗潘。80雖說生活方式極度漢化,然女 子結髮方式與不纏足尚保有舊俗。81

今板橋市香社里(香社即番社之雅稱)南雅西路二段 301 巷 50 弄 25 號有震 威宮(俗稱雷公爺廟),為擺接社社址重要遺存標的。宮中主祀五雷元帥,全名為

「九天雷聲普化天尊」,另有陪祀神:舍人尊公、中壇元帥、天上聖母、觀音佛 祖、關聖帝君、玄天上帝。早期有潘姓人家聚居此地,繁衍至今人數眾多,對於 廟事都非常的關心,好似家事一般,每有廟會皆全族參與。(圖 2-16)本人於 96.06.21 田調造訪震威宮現任管理委員會主委潘顯聰先生,對方表示該社最初 僅有十九戶人家居住於此,至於該宮沿革,則因年代久遠,舊事不彰,管理人員 亦不知其詳。

74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臺灣堡圖》,頁 23。

75 周鍾瑄,《諸羅縣志》,卷二 規制志,坊里,頁 29。

76 洪敏麟,《臺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 年),頁 279。

77 溫振華,〈清代擺接平原一帶的族群關係〉,頁 16-17。

78 本人訪問震威宮管理委員會現任主委潘顯聰先生時,他表示最初僅 19 戶人家聚居於此。

79 溫振華,〈清代臺灣淡北地區的拓墾〉,頁 20。

80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註,《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頁 125。

81 同上,頁 141。

(28)

圖 2-16 板橋市香社里震威宮

資料來源:本人 96.06.21 拍攝

說 明:此廟經多次改建,原貌已失。本人田調抄錄:

廟聯:「震作莊嚴民眾咸欽盛德」、「威靈顯赫里鄰共仰神庥」

中柱:「震念施恩風調雨順」、「威神隆福國泰民安」

前柱:「震愛民生功能配地」、「威靈庇佑德可參天」

雷公爺祖誕辰為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但因六月天氣炎熱多雨,辦起誕辰盛 會諸多不便,故經請示神明後,允許更改,定於農曆九月初五舉行廟慶,當天 晚上會辦桌宴請眾信徒。而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雷公爺祖誕辰時,就由委員會舉 行簡單的生日儀式。並於每年農曆七月份由雷公爺祖選定一天中元普渡,當天 附近鄰里各戶都會準備供品祭拜,同時祭拜者也都會捐助不等緣金,這是震威 宮經濟來源之一。82

除地圖外,荷人留下的 1647-1655 年戶數與人口資料,可增進我們對四社 的理解,臚列於下(表 2-1):

82 仇德哉,《臺灣廟神傳》(雲林:信通,1979 年),頁 319。

(29)

表 2-1 板橋相關番社戶口表

1647 1648 1650 1654 1655 武 朥 灣 社 231(59) 230(60) 263(69) 245(57) 235(55)

擺 接 社 140(35) 133(35) 211(56) 92(25) 104(31)

里 末 社 187(49) 181(49) 148(43) 89(26) 91(19)

瓦 烈 —— —— —— 39(13) 54(12)

年 代

資料來源:中村孝志著,吳密察、許賢瑤譯,〈荷蘭時代的臺灣番社戶口表〉, 收錄於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許賢瑤編,《荷蘭時代臺灣史 研究 下卷》(臺北:稻鄉,2001 年),頁 23。

說 明:括號前之數字是人口數,括號內之數字是戶口數。根據本表可知,

武朥灣社規模上屬大社、擺接社則屬小社,當然所謂的大社比起為數 眾多的漢人移民實是小巫見大巫。

二、原住民經濟活動

淡水河系原住民沿河居住,由居住空間的自然生態來看,水澤瀰漫、鹿群逐 隊,推想他們擅長漁撈狩獵,「獵取奔走於山中之鳥獸,泛獨木舟於河流捕獲魚 貝」,83漁獵乃本區最重要之經濟活動,至於農業則為輔助生產方式。其經濟生 活見於下列文字記錄:

番多不事耕作,米粟甚少,日三飧俱薯芋;餘則捕魚蝦鹿麂。採紫菜、通 草、水藤交易為日用,且輸餉。亦用黍米嚼碎為酒,如他社。志謂:澹水 各社不藝圃,無蔥韭生菜之屬。雞最繁,客至殺以代蔬。俗尚冬瓜,官長 至,抱瓜以獻,佐以粉餈;雞則以犒從者。鳥獸之肉傅諸火,帶血而食。

麋鹿,刺其喉,吮生血至盡,乃剝割;腹草將化者綠如苔,置鹽少許,即

83 淀川喜代治著、古舜仁譯,〈擺接庄的沿革〉,《北縣文化》52 期(臺北,1997.04),頁 25。

(30)

食之。84

其器用也:淡南耕種犁鈀諸器,均如漢人。食器亦有鐵鐺瓷碗。淡北無田 器,耕以鋤。85

種 禾 於 園 。 種 之 法 , 先 於 秋 八 、 九 月 誅 茅 , 平 覆 其 埔 ; 使 草 不 沾 露 , 自 枯 而 朽 , 土 鬆 且 肥 , 俟 明 歲 三 、 四 月 而 播 。 場 功 畢 , 仍 荒 其 地 ; 隔 年 再 種 , 法 如 之 。 禾 秸 高 而 柔 , 慮 為 風 雨 摧 折 , 雜 植 薏 苡 。 薏 秸 粗 梗 又 差 高 於 禾 , 如 藩 籬 然。 一 畦 之 中 , 兩 種 並 穫。86

由以上描述,可以窺察其經濟生活。顯然,北部平埔族較不事耕作,日常生 活所需以自給自足為原則,僅在族社間偶而有物物交換情形,實行自給式的原始 經濟。耕作方面,僅懂得旱作,他們主要農作物是薯、芋等,由於生產工具主要 是鋤,農作技術簡單,並無高等有效田器,米粟甚少。他們不知使用犁耕施肥,

通常在離住家不遠的地方找一塊地耕作,當地力減退,便放棄耕地,另闢他地,

屬於游耕之類。週而復始,這種耕作的方式及無土地所有權的概念,使得部落會 慢慢地向四方遷徙,當距離原住村太遠時,會在現耕地築新屋而居,87對土地的 應用十分放任,這種棄村他遷的習慣,對漢人移民入墾極為有利。88除了追求地 力他遷外,平埔族也會跟著野獸出沒移動。89平埔族耕作通常是女人的事,男人

84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六 番俗六考,北路諸羅番十,臺灣文獻叢刊第四種(臺北:臺灣銀 行經濟研究室,1957 年),頁 136。

85 陳培桂,《淡水廳志》,卷十一 考一 風俗考,番俗(附) ,頁 306。

86 周鍾瑄,《諸羅縣志》,卷八 風俗志, 番俗,頁 165。

87 洪敏麟,臺灣省通志,卷八 同冑志,平埔族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 年),頁 2。

88 黃嘉琪,《臺北縣古蹟導覽手冊》(臺北:臺北縣政府,2000 年),頁 8。

89原住民無土地所有權觀念,認為土地都是公有的,故荷蘭人可輕而易舉僅用 15 疋布就買下了 整個臺南市土地。參見中村孝志著,許賢瑤譯,〈從村落戶口調查看荷蘭的原住民統治〉,《臺 灣文獻》,47 卷 1 期(南投,1996.03),頁 143-144。

(31)

則負責打獵,以捕鹿為主。他們集體捕鹿,嗜好食鹿。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 需品,酒則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飲料。90本區原住民以漁獵、採集為首要經濟活動,

隨身攜帶鏢、刀、弓箭等武器,除從事粗耕式的生產外,其餘生活資源皆取之於 自然。這種情形要等到漢人入墾後,才受到漢人耕作技巧的影響,在平埔族田園 中愈來愈容易看到闢水田、插秧苗、收稻穀的景象。

在外來政權尚未入侵臺灣之前,平埔族無欲無求,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然而,

所有的優閒恬適生活終在外來政權的入侵下完全破滅,永不復返!一部漢人移民 臺灣拓墾史,等於是原住民被壓迫、被併吞的血淚史!91

西元 15、16 世紀以後,歐洲人瘋狂展開海外探險與拓殖活動,造成以西方 人角度來看的「地理大發現」,世界貿易大戰隨之風起雲湧,幾個海權國家,莫 不視亞洲為拓展據點,到達東亞各島嶼,加強了臺灣地位的重要性,臺灣因此捲 入歐洲的殖民爭奪戰中而被歐洲人「發現」。如荷蘭、西班牙相繼來到臺灣,改 變了北臺地區原住民的命運,也開啟了臺灣與世界的接軌。西班牙人並未有效統 治臺灣北部平埔族,但有 4,000 多人接受西方的天主教信仰;荷蘭人打通了雞籠 到淡水的道路,又討平了宜蘭的噶瑪蘭諸社,於是東到宜蘭,西到淡水、八里地 區原有番社全都平服。平埔族自此喪失土地所有權、遭受賦役壓迫,贌社社商剝 削,92並被荷人驅使造成各社彼此互相殘並與漢人相殺。93

繼荷蘭之後,鄭氏成為新的統治者,平埔族從此正式開始大量喪失土地。鄭 氏以最快的速度更改荷人土地政策,其中鄭氏宗族和文武百官,招募當地人和大

90 潘英,《臺灣平埔族史》(臺北:南天,1996 年),頁 237-245。

91 同上,頁 156。

92「贌」意為承租包辦,荷蘭人對臺廣行「贌社與贌稅制度」,以減少行政支出,並保證財政收 入的穩定。荷蘭人要求要進入原住民「社」裡做交易的人,必須先每年由漢商競標,由得標者 包辦番社交易,取得某段在該社經營的時間,而這種競標方式稱為「贌」,該漢商稱為「社商」,

而競標金額則稱為「贌稅」。這些商人進入社中,承辦社中原住民日用品的交易,另外也代替 荷蘭人向原住民徵收賦稅。參見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卷十六 風俗(四),番社通考,臺灣 文獻叢刊第一0五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年),頁 473。

93 潘英,《臺灣平埔族史》,頁 157。

(32)

陸移民為佃農開墾土地,由佃農負擔一定的租榖,這種田叫做「文武官田」,是 臺灣私田的濫觴。94鄭氏沿襲荷制贌社制度惡質化,加上重賦苛役,對平埔族而 言,更是苦不堪言。雖然他們也曾反抗,例如曾為了反對鄭氏末年的軍需征調,

舉族遁入山區,然而這對他們命運的改變是毫無助益的。

臺灣入清後,平埔族不但要面對新來的統治者,還必須面對大陸彼岸蜂湧而 來的漢人,後者為平埔族帶來最大的災難。清朝沿襲荷蘭、鄭氏贌社、賦役等苛 政,致社商濫用職權、荼毒平埔族人,95繁重的番餉及勞役未見減輕,文武官員 繼續侵佔土地,此外竟草率將無人土地,擅自允許漢人報墾,剝奪了平埔族大半 的土地所有權。96而清朝首創之通事制度為害尤深,通事是傳達官府命令的漢人,

許多居心不良的通事假令對平埔族催納租金,有人則娶平埔族女子為妻詐取土 地,長期剝削、欺凌平埔族人達兩百年之久!97

臺灣歸化土番散處村落,或數十家為一社,或百十家為一社。社各有通事,

聽其指使。……社番不通漢語,納餉辦差皆通事為之承理。而奸棍以番為 可欺,視其所有不異己物,藉事開銷,脧削無厭;呼男婦孩稚供役,直如 奴隸,甚至略賣;或納番女為妻妾,以至番民老而無妻,各社戶口日就衰 微。98

通事弊端使得「番民老而無妻,各社戶口日就衰微。」亦為平埔族衰微主因,

直至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後,才除去此惡劣通事制度。99

自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一直到乾隆末期,大量漢人不斷湧入臺灣,漢

94 荷蘭據臺時期,耕地均稱王田,不允許土地私有。林衡道,〈臺灣開拓史話〉,《臺灣文獻》,

22 卷 4 期(南投,1971.12),頁 39。

95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八 番俗雜記,頁 163。

96 潘英,《臺灣平埔族史》,頁 156-158。

97 馬筱鳳,《臺灣風土—住民的故事》,頁 21。

9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八 番俗雜記,頁 169-170。

99 洪敏麟,《臺灣省通志》卷八 同冑志,歷代治理篇第三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 年),頁 26。

(33)

人大批來臺之後,原住民面臨漢文化的衝擊,在土地競爭和商業交易中,他們都 處於劣勢。遭逢外在環境的變遷,原住民試圖改變自己民族的習性,向漢人學習 以求突破,如從事番墾、自鑿埤圳和自墾水田等,所以大部分的平埔族在近兩、

三百年不斷接受漢化:在政治上陸續歸化清廷,在文化上則漸被同化。100當漢人 入墾後,第一步就是開闢水圳,化旱田為水田,土地價值大增。平埔族不惜割地 換水以享用水源,再加上漢人利誘,不斷出售或佃租土地給漢人闢為田園,漸漸 失去賴以維生的土地,加上番課、番租、屯租制度之繁瑣,結果他們在生活上更 形困窘。面對為數眾多的漢人及強勢漢人文化,平埔族大受威脅,不是無奈的選 擇被同化,就是被迫棄地遠遷以求生存,移往人煙稀少的山區或偏僻貧瘠的海 邊,平埔族遂從昔日主人日漸凋零成少數民族。

平埔族先在西荷時期失去政治及文化上的自主性,到了滿清中葉又失去了生 存的空間,就和臺灣大多數平埔族草場一樣,板橋地區也成為漢人的生活空間。

從伊能嘉矩的訪問及記錄可知,在 19 世紀末、20 世紀初,臺灣北部的平埔族仍 存在於原部落,只是從清代中葉開始,逐漸同化於漢人社會終致隱沒,有如大海 中的泡沫一般。101平埔族漢化結果是許多傳統習俗逐漸消失,在外貌、生活、語 言、文化上愈來愈不易與漢人分辨。

100 平埔族迅速漢化的原因,有可能是出於貧窮、依賴、被拒絕後,導致產生嚴重的自卑感,有 一個發人深省、意味悠長的小故事可以說明。清代時,有個原住民被問到家中有多少人時,回 答:「我家沒有人啊!」對方覺得很奇怪,就說:「怎麼會沒有人?你不就是人嗎?」原住民說:

「我家沒有『人』,只有『番』啊!」

101 劉益昌,〈臺灣的考古遺址〉頁 42。

數據

圖 2-2  板橋市位置圖            資料來源:莊萬壽, 《北台灣人文之旅》 ,頁 2。          整個臺北縣有山脈、丘陵、臺地、海岸、盆地、火山、河流,地理環境之複 雜,居全臺之冠,唯本市全域三面大河環繞,地勢平坦、一望平野,無高山及丘 陵。 5 以東南部地形較高,海拔約 10 公尺左右,漸次向西北部降低,海拔僅約 6 公尺上下;輪廓呈東北、西南不規則之橄欖長形,總面積為 23.1607 平方公里, 河域面積即廣達 685.68 公頃。 6         全市介於大漢溪東岸以東到新店
圖 2-3    板橋市地形圖                  資料來源:盛清沂、吳基瑞編纂, 《板橋市志》 ,頁 34。  二、地質與土壤          板橋地區位於臺北盆地西南部,大漢溪與新店溪合流處上游之平原。主要包 括三處沙洲,自東北而西南分別為河道所分隔。本區地質時期均屬第四世紀現代 沖積層,沖積物包括河川及三角洲、沖積扇的沖積物,海岸砂、再沈積的海灘堆 積物等。 7 但地勢較高之板橋街區及新埔、埔墘、深丘、後埔以東一帶,屬於形 成較早的老沖積層,可能為地質時期臺北湖之沈積;至於低於老沖積層
圖 2-5   板橋行政區圖            資料來源:王志鴻、周守真, 《臺北縣的舊街》 (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            年) ,頁 151。          分布於板橋之岩層為現代沖積層,是由沙粒、礫石、泥土等所組成。 9 據以 往在附近及臺北盆地之鑽井紀錄得知沖積層之厚度,在本市區域內約為 150 公 尺。上層粘土沙礫為 2-6 公尺,其下以礫石層為主,均未固結。礫石岩質由於其 來源層岩石之關係,包括有沙岩、頁岩、玄武岩、輝綠岩及凝灰岩等。礫石多屬 圓滑、沈積成層,頗
圖 2-7  圓山文化的有肩石斧  資料來源:臧振華, 《臺灣考古》 ,頁 46。  圖 2-8  圓山文化的有段石錛  資料來源:臧振華, 《臺灣考古》 ,頁 49。  說    明:石器磨製精細,石斧和石錛是用來製作木作工具的,由於木器經過長            時間已腐朽了,所以發掘時並未看到木器。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經國三民非營利幼兒園為依據本辦法第 7 條及第 34 條,由

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規定,大陸地區人民經許可進入臺灣地區者,除 法律另有規定外,非在臺灣地區設有戶籍滿

• A2: 黑水指的是臺灣海峽,俗稱黑 水溝。以前的人要冒險渡過臺灣海

如圖是臺北地區民國 81~90 年每人每年平均用紙量(kg)折線圖,請問 90 年比 81 年每人每年平

威遠炮臺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古戰場,也是虎門海口防務的主要陣地。炮臺平 面呈月牙形,全長 360 米,高 6.2 米,寬 7.6

威遠炮臺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古戰場,也是虎門海口防務的主要陣 地。炮臺平面呈月牙形,全長 360 米,高 6.2 米,寬 7.6

4 月 10 日晚間 9 點 7 分,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的影像成功被人類解析出來,是

大多是對佛教進行管理方面的內容。前已述及,唐令迄今為止已經佚失。二十世紀初,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