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範圍:25〜48題(41題歸類為地理科試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範圍:25〜48題(41題歸類為地理科試題)"

Copied!
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5

26 37

39

42 47 48

(2)

範圍:25〜48 題(41 題歸類為地理科試題)

( D ) 25.臺灣某報刊登一則啟事,招募 18 歲以上,小學校或公學校畢業的青年,

加入「特設勞務奉公團」,前往南洋服務,這則啓事應出現於以下哪一 時期?

(A)日本佔領臺灣初期 (B)第一次世界大戰前 (C)文官總督治臺時期 (D)推行皇民化運動時

【解析】:由題幹所述的「勞務奉公團」、「前往南洋服務」關鍵字句冹斷,可知 這是臺灣為配合日本軍國主義南進政策行動所產生的政策。由於盧溝 橋事變後,日本漸傾向占領南洋,切斷英美補給以解決中國問題,1936 年時,臺灣總督小林躋造為呼應母國對外擴張政策,提出將臺灣建設 為日本南進基地,積極展開工業化、軍事基地建設等,又以皇民化運 動對臺民進行語言、生活各方面改造,期使臺民同化為日本人,提供 人力協助戰爭,故答案應為(D)。(A)、(B)日本占領臺灣初期直至一次 世界大戰前,採取武力鎮壓的防範臺民方針,不可能徵召臺人往南洋 服務,而且當時日本尚未「前進」南洋,故不選;(C)第一次世界大戰 後的民族自決風潮引發朝鮮爆發獨立運動及臺民政治抗爭,日本遂於 1919~1932 年間改為文官統治,採行內地延長主義,但也未徵召臺人 前往南洋服務,故(C)不選。

【出處】:歷史(第一冊)頁 69~70,第三章第一節之「(三)統治政策的演變」、頁 82~83,第三章第二節之「2.在日本的政治抗爭」、頁 93~95,第三章 第三節之「二、南進政策、工業化與皇民化運動」、頁 100,第三章第 三節之「(三)軍事動員」。

( C ) 26.北魏孝文帝與漢人大臣討論統治人才的來源時,大臣主張應該以能力作 為甄選人才的標準,孝文帝卻強調人才出自門第,應以門閥地位作為 人才選拔之基準。關於此事,以下敘述何者較為適當?

(A)孝文帝漢化程度甚深,因而強調門第價值 (B)漢人大臣重視軍功,因而強調能力的重要

(3)

(C)重視門第是為了保障鮮卑貴族的政治地位 (D)為了重用南方士族,因而強調依門第取士

【解析】:為鞏固統治基礎,孝文帝決意和北方漢人世族合作,採取門閥制度,

並實行漢化政策,但遷至洛陽的鮮卑貴族將領卻因遠離舊鎮部族及游 牧生活而產生不滿。所以孝文帝以同族的鮮卑貴族為三十六國、九十 九姓,將之納入門閥制度中,保證世代皆出任掌握實權的高官顯位,

且規定皇帝后妃及王公貴族皆頇取鮮卑八姓的女子為妻;相對之下,

漢人世族雖有任職清要,但通常是出任省監寺職等,對國家統治影響 較輕微的職務,故答案為(C)。

【出處】:歷史(第二冊)頁 57~58,第二章第一節之「(二)門閥的特色」。

( D ) 27. 清末知識分子認為:「天下積弱之本,必自婦人不學始。」他們主張

「興女學」,呼籲婦女應受教育,因為幼兒教育倚賴母教,女子教育的 好壞實為國家強弱的依據。這時期士人鼓吹女學的主要背景為:

(A)認同國際社會以婦女識字率為國力強弱的指標,故有此主張 (B)回應法國大革命中的人權主張,積極肯定婦女受教育之權利 (C)受西方女權主義影響,也效法西方,積極鼓吹婦女接受教育 (D)主張強國必先強種,鼓勵婦女讀書識字,以培育優良的後代

【解析】:由題目可知,主張興女學者的訴求,為提倡母教以增加帅教品質,進 而增強國力。(A)題目中沒有提到婦女識字率,無法冹斷,故不選;(B) 法國大革命中關於人權的主張,主要集中在自由、財產、安全等方面;

(C)西方婦女權冺真正獲得提升是在兩次世界大戰時,由於男性參戰釋 出工作機會,女性才得以參與公領域的事務,因此女權主義者的努力 在二十世紀才取得較重要的成果。然清末知識分子主要關懷在於強國、

救國,目標多為引進西方思想、制度、器物等,婦女受教並非其注重 範圍;(D)在西方社會達爾文主義影響下,自強運動的失敗經知識分子 檢討,傾向認為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取決於種族間的競爭,要提升國力 不只需要政府的領導決策,也頇提升人民素質。因此部分知識分子在

「強國必先強種」的考慮下,鼓吹婦女受教,從國人自帅的教養提升 國力。

【出處】:歷史(第二冊)頁 144,第四章第二節之「(三)影響」;歷史(第四冊)

頁 12,第一章第一節之「1.第一期:1789~1791 年」、頁 29~30,第 一章第二節之「3.兩性關係」、頁 172~174,第五章第一節之「(二)大 眾文化的出現」。

(4)

( A ) 28. 幾位同學討論某一主題時,各自發表意見如下:

甲:中國皇帝權力來自上天,不受監督與制衡 乙:時代愈晚,相權愈輕,皇帝直接掌理朝政 丙:中央政府設有言官,提出建言,針砭朝政 丁:地方長官有一定任期,接受中央政府遷調 這幾位同學討論的主題最可能是:

(A)傳統政治的特質 (B)言官的政治功能 (C)政統與道統衝突 (D)中央與地方權限

【解析】:(A)題幹中的「甲」、「乙」、「丙」、「丁」的敘述皆為傳統中國政治的特 質,故選(A);(B)僅有「丙」提及,故不選;(C)「道統」指儒者認為 在「官方」的世界之外,尚有一獨立的儒者世界,立論強調儒者的自 主性,不完全受皇權(政統)控制,「甲」、「乙」、「丙」、「丁」皆未敘 及,故不選;(D)僅有「丁」提及,故不選。

【出處】:歷史(第二冊)頁 31,第一章第三節之「1.奉天承運」、頁 34~35,

第一章第三節之「2.君權對相權的侵奪」、頁 60,第二章第一節之「1.

實施中央集權」;選修歷史(上)頁 35~36,第一章第三節之「(三)

道統確立」。

( D ) 29. 西元前 3000 年以後,不同的民族先後遷入兩河流域,建立政權。有些 民族使用閃族語言,有的則使用印歐語言。這些民族的語言雖然不同,

但此地區的文化與貿易能夠持續成長。學者認為這種情況主要是由於 一個共通的重要基礎。這位學者指的是:

(A)使用鐵器 (B)宗教統一 (C)軍事技術 (D)楔形文字

【解析】:(A)、(C)各民族使用鐵器的情形不一,尤其冶鐵技術高、價格昂貴,

所以多由當權者下令製造成兵器使用,掌握較高製鐵技術的民族,便 擁有較強大的攻擊力,例如西臺人便以優勢的鐵製武器不斷洗劫巴比 倫帝國,加速帝國衰亡,但使用鐵器及發展軍事技術卻不一定有助於 文化、貿易的發展,故不選;(B)兩河流域民族的宗教為多神信仰,每 一個城邦信仰不同的主神,宗教並未統一,故不選;(D)西元前 3500 年,蘇美的烏魯克因記帳和商業需要,出現最早的楔形文字雛形,之 後進入兩河流域的民族,根據各自語言的特性僅略微改變楔形文字,

仍繼續採用這個文字系統,有助文化和貿易發展,今日仍可從所留下 來泥板上的文字得知當時商業活絡的情形。

【出處】:歷史(第三冊)頁 4~11,第一章第一節之「1.蘇美人」、「2.巴比倫人」、

(5)

「2.宗教」。

( C ) 30. 某時期,臺灣當局邀請士紳前往「內地」參訪,不僅補助旅費,還安 排他們參觀現代化設施,使其認識現代文明,以利統治。我們如何理 解此一作法?

(A)清朝領臺之初,以交流化解明遺民反清的意志 (B)劉銘傳治臺初期,讓士紳認識清廷的自強新政 (C)日本殖民之初,欲加強臺灣人民對日本的了解 (D)臺灣光復初期,要臺灣人民加速認識祖國文化

【解析】:(A)清領初期,清廷為了預防明遺民反清的潛在可能,將相關人等強制 遷回內地,無交流化解一事,故不選;(B)劉銘傳在臺灣施行的自強新 政將「以臺地自有之財,供臺地經費之用,庶可自成一省,永保岩疆」

作為目標,主張臺灣以「自給自足」出發,進而增強防衛力量,因此 規劃臺灣的自強新政較傾向「就地開發財源」等更有效治理臺灣的措 施為主,與「內地」的新政不盡相同,且此時清廷在臺灣統治仍相當 穩固,無參訪之必要;(C)日治之初,在抗日活動稍帄息後,總督府重 新擬定治臺方針,改採懷柔政策,除了在臺灣舉行「揚文會」、「饗老 典」等緩和臺人的抗日情緒,總督府更屢次招待臺灣各地紳耆前往日 本旅遊參觀,讓臺人了解日本,藉以鞏固政權,故選(C);(D)臺灣光 復初期,中國正陷入國共內戰中,無交流參訪,且歷經日本建設的臺 灣,現代化程度較高,故不選。

【出處】:歷史(第一冊)頁 27,第二章第一節之「『帝國邊陲』與消極的治臺 政策」、頁 55~57,第二章第三節之「4.清法戰爭」、「(三)近代化的 展開與『清賦』」、頁 107,第四章第一節之「3.政府政策與人民期待」。

( B ) 31. 16 世紀以後,白銀通過菲律賓、日本進入中國,從而導致中國經濟發 生相應的變化,形成「白銀—銅錢」的貨幣體系。1800-1900 年間白銀 兌換銅錢數量的變化趨勢應當是:

(A)銀價穩定下跌 (B)銀價穩定上漲 (C)銀價先跌後漲 (D)銀價先漲後跌

【解析】:1800 年為嘉慶五年、1900 年為光緒二十六年,約為清中葉至清末,此 時中國因鴉片貿易造成白銀外流。由於當時一般市場交易使用銅錢,

但繳稅時要折成銀兩計算,故在白銀日少的狀況下,相同的銀必頇以 更多的銅錢兌換,故選(B)。

(6)

【出處】:歷史(第二冊)頁 104~105,第三章第三節之「2.白銀與銅錢」、頁 127,第四章第一節之「(一)鴉片戰爭的起因」。

( B ) 32. 幾件獸首銅像在一場藝術品拍賣會中公開,供收藏家競標,引來中國 政府抗議。這些獸首銅像原本來自北京圓明園,在晚清一場戰爭中遭 到外人掠奪,這場戰爭之後,清廷痛定思痛,開始改革。這場戰爭是: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

【解析】:從題幹可知,拍賣會中的獸首銅像來自北京圓明園,因爆發戰爭而遭 外人掠奪,可推測該場戰爭的戰火曾延燒至北京。晚清時期,外人曾 經兩次攻入北京,分冸是英法聯軍之役與八國聯軍之役,故(A)鴉片戰 爭、(C)甲午戰爭皆不選。雖然八國聯軍之役(1900 年)爆發後,清廷 曾經下詔變法,但此舉並非改革之始,因為早在英法聯軍之役(1860 年)結束後,清廷即展開自強運動;此外,圓明園曾在英法聯軍之役 中被焚毀,其典藏的歷史文物也遭掠奪,故選(B)。

【出處】:歷史(第二冊)頁 130,第四章第一節之「(四)第二次英法聯軍之役」、

頁 138,第四章第二節之「(二)自強運動的展開」、頁 146~147,第 四章第二節之「(一)義和團事件與八國聯軍」。

( A ) 33. 某時期中,臺灣當局對入港船隻課徵關稅,來臺漢人除繳納田租外,

還須申請執照,繳交費用後才可打獵、捕魚;年滿 7 歲者,均須繳交 人頭稅。發布這個命令的人應是:

(A)荷屬東印度公司總督 (B)鄭氏時期的承天知府 (C)康熙年間的臺灣知府 (D)日據時期的臺灣總督

【解析】:荷蘭統治臺灣時期,為擴大開墾面積,鼓勵中國漢人來臺開墾,並曾 在臺灣徵收關稅、田租、漁獵稅與人頭稅,故答案應為(A)。(B)鄭氏 時期並未發出打獵執照,也未徵收打獵稅,故不選;(C)清領時期,臺 灣與中國大陸的貿易未有課徵關稅的問題,故不選;(D)日治時期已不 見打獵、捕魚稅及人頭稅的項目,故(D)亦不選。

【出處】:歷史(第一冊)頁 16,第一章第二節之「(2)貿易競爭與衝突」、頁 17~18,第一章第二節之「2.族群的互動與對抗」、頁 34~36,第二章 第一節之「(二)『開港』前的商業貿易」、頁 68,第三章第一節之「(一)

國籍選擇與總督府體制」。

( D ) 34. 某地方志記載:此地製茶工房林立,茶葉產期,茶行必須僱用許多女

(7)

工,多則五六十人,少則二三十人,甚至有漳、泉婦女來此短期工作,

每日工資四五錢不等。這本地方志最可能是:

(A)諸羅縣志 (B)彰化縣志 (C)臺東州志 (D)臺北府志

【解析】:臺灣開港後,茶葉迅速成為重要外銷產業。茶葉多生產於中北部的丘 陵地,採收後集結至大稻埕製造、加工,然後外銷,造就當地製茶工 房林立、茶行工人聚集,故題幹所述情形應出自(D)臺北府志。

【出處】:參見歷史(第一冊)頁 58~59,第二章第三節之「(一)產業的調整 與社會流動」。

( C ) 35. 一位學者主張:政府施政應該配合農民生產活動的季節與時序,如此 才能增加生產,糧食供應不虞匱乏。這種想法最早出現於何時?

(A)新石器時代早期,農業生產開始發展時 (B)周公東征時,為解決軍食提出這種主張 (C)戰國時期,各國均鼓勵生產,擴大稅收 (D)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天下蒼生福祉為念

【解析】:戰國時期各國為追求富國強兵,鼓勵人民開墾生產,以供應增長的人 口與頻繁的戰爭,並可擴大稅收,此時陰陽家提出五行說,認為自然 界乃五行相生相剋的運行著,所以政府施政需配合農時,才能增加生 產,並由此衍伸說明歷代朝政的嬗變也遵行五行相生相剋之道,政府 施政要順應民意才能長久,故答案應為(C)。(A)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人 口尚不多,且未出現具有效施政能力的政府組織,故不選;(B)周公東 征時,尚未有提出順應自然的學說,故不選;(D)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

連年征戰、役使民力過甚,並未以人民福祉為施政方針,故亦不選。

【出處】:參見歷史(第二冊)頁 8~9,第一章第一節之「(一)城邑的興起」、

頁 27~29,第一章第二節之「(二)『百家爭鳴』與重要學派」、頁 32

~33,第一章第三節之「1.帝國基本結構的形成」、頁 44,第一章第三 節之「2.秦漢帝國與周邊民族」。

( C ) 36. 許多人為「改革臺灣省政」,召開會議,通過組織大綱,以各縣巿參議 會為主體成立分會,提出高度自治、廢止煙酒專賣等主張,並與政府 展開交涉。這個會議與下列哪一組織最為相關?

(A)臺灣文化協會 (B)臺灣民眾黨 (C)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D)美麗島雜誌社

【解析】: 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後,官民衝突隨即向全臺蔓延,臺灣的地方士紳與

(8)

民意代表為了與官方溝通解決的辦法,成立「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匯整人民的意見,提出了三十二條處理大綱(後來調整為四十二條第 二冊),包括制定省自治法、民選縣市長、撤銷專賣局與警備總司令 等,其訴求原則為臺灣能夠高度自治,然而最後卻未被國民政府接受,

故答案為(C);(A)、(B)為日治時期臺灣人成立的組織,前者主要以舉 辦各種演講及文化活動來啟迪民智;後者則致力於宣傳民權、自治觀 念,但未能與政府展開交涉,且臺灣非日本的一省,也與題幹所述不 符,故不選;(D)美麗島雜誌社成員以參加中央民意代表選舉的方式宣 揚民主理念,爭取民意支持,但並未提出廢止煙酒專賣等主張,故亦 不符。

【出處】: 歷史(第一冊)頁 84~85,第三章第二節之「(二)臺灣文化協會」、

「(三)臺灣民眾黨」、頁 108~109,第四章第一節之「2.改革的主張 與武力鎮壓」、頁 117~118,第四章第一節之「2.民主運動的興起」。

( D ) 37. 揚州城呈現出一幅忙碌的景象:巿場裡,搬運工人正將來自湖北的稻 米運到倉庫裡,港口邊,工人將棉布整齊地堆疊在一起,準備運上船,

銷 售到全國各地。一旁的茶樓裡,交易的商人正在結算著買賣的價格。

這是哪個時期的景象?

(A)南朝時期 (B)唐代中期 (C)北宋末年 (D)明朝後期

【解析】:本題的解題關鍵為「湖北稻米運至揚州」、「揚州棉布銷售全國」、「居 間買賣的商人崛起」。約至元明以後,長江三角洲逐漸盛行棉織業,

大量耕地改種經濟作物蠶絲與木棉,於是商人從湖北、湖南運糧到江 南,使得明朝後期逐漸形成「湖廣熟,天下足」的格局;而商人再從 江南購買棉織品、絲織品轉銷到中國各地,並從中獲冺,商人也成為 重要的新興團體,故答案應為(D);(A)南朝立國南方,農業發展雖以 江南為重心,但主要栽培糧食作物,故不選;(B)(C)時期的江南地區 農業仍以種稻為主,唐代中期以後是南糧北運,北宋以後則基本上呈 現「蘇常熟,天下足」的格局,故亦不選。

【出處】: 歷史(第二冊)頁 101,第三章第二節之「(二)經濟作物的栽培及 影響」、頁 105,第三章第二節之「(三)商人與行會」。

( C ) 38. 中國某一個時期中,許多人呼籲總統賦予內閣全權,召開全國和談大會,

並要求:改組內閣,網羅全國和平民主人士,充實和平的內容。他們 甚至計畫發動國人,一致擁護和平;更希望美、蘇、英、法等強權能

(9)

諒解,支持中國希望和平的想法。這個事件的背景是:

(A)1912 年辛亥革命後,革命黨人對清廷的呼籲 (B)1937 年中日戰爭爆發後,學界對政府的希望 (C)1949 年國共和談期間,政界對國民黨的建議 (D)1950 年舊金山和會召開前,新聞界所提建議

【解析】:(A)辛亥革命成功後,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清帝國已成強弩之末,

革命黨人乃呼籲清帝盡速退位,情形不符題幹所述,故非答案;(B)中 日戰爭激起中國人強烈的民族情緒,學界一致主張捍衛國家生存,要求 政府奮起抗日,此亦非答案;(C)中日戰爭期間,共軍迅速擴張勢力,

反觀國民黨在戰後的經濟、政治措施上的不當,使得民怨積累,國共勢 力一消一漲,展開對峙。1949 年是值戰後人心普遍厭戰及秉持「中國 人不打中國人」的同胞情誼下,各界建議國民政府與共軍展開和談,並 提出改組政府、擁護和帄的想法,也要求支持國民政府的美國與援助共 軍擴張的蘇聯能夠不要干涉中國內政問題,故符合題幹所述情形,應為 正確答案;(D)美國召開舊金山和會的目的為簽訂對日和約,同時意在 將日本納入東亞防共體系之一,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不願承認此條約的 合法性,而當時中國已是共產主義國家,新聞界失去言論自由,也不可 能提出以上建議,所以不符所述。

【出處】:歷史(第二冊)頁 158~159,第五章第一節之「(三)辛亥革命」、頁 189,第五章第一節之「(二)第二次世界大戰」、頁 190~192,第五章 第一節之「四、國共戰爭與行憲」。

( B ) 39. 1938 年 8 月間,某國新聞報導指出:「德國已經正式承認我國,我國政 府將於德國首都柏林設立公使館,辦理兩國外交事務。國務院特別任 命呂宜文為公使, 並以日籍的三源綱一為參事官,王替夫與日籍的伊 吹幸隆為書記官。」1939 年 2 月,這些新任的官員遞交國書,正式上 任。這個國家是:

(A)日本 (B)滿洲國 (C)韓國 (D)中華民國

【解析】:由題幹的敘述可知「某國」是一新成立的國家,又從該國任命日籍人 士為官員可知其與日本關係密切,新聞報導的時間為 1938 年,正值二 次大戰前夕,德、日同屬軸心國陣營,兩國關係友好,「某國」與日本 關係密切,因此德國承認日本政權應屬合理之事;綜合以上線索冹斷 答案為(B)滿洲國。滿洲國成立於 1932 年,是日本侵略中國於東北地 區扶植的傀儡政權,由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出任首長,1945 年日本在二

(10)

次大戰宣布投降後,滿洲國政權也隨之瓦解。(A)日本不是新成立國家,

故不選;(C)韓國於 1895 年甲午戰爭後獲獨立地位,但於 1910 年成為 日本殖民地,1945 年後才脫離日本統治,與題幹時間不符,故不選;

(D)中華民國於 1912 年建立,國內政局在 3 月達成南北議和後,世界 各國便先後承認其國際地位,與 1938 年的時間不符,故不選。

【出處】:歷史(第二冊)頁 187~189,第五章第三節之「(一)日本軍國主義 崛起」;歷史(第四冊)頁 133,第三章第三節之「(二)日本統治下 的臺灣與朝鮮」、頁 151,第四章第一節之「4.日本問題」。

( D ) 40. 一位政治人物表示:「我們不能把菲律賓交給德國或法國,這樣不符合 我們的經濟利益,我們也不能讓菲律賓人自治,因為菲律賓人沒有自 治的能力。我們只能佔領整個菲律賓,教育他們,讓他們文明起來,

灌輸基督教的理想。」這位政治人物應當是:

(A)十七世紀的羅馬教宗 (B)十八世紀的西班牙王 (C)十九世紀的日本天皇 (D)二十世紀的美國總統

【解析】:分析題幹可知這位政治人物信仰基督教,正對菲律賓的歸屬問題發表 意見,傾向將菲律賓納為殖民地,他所屬的國家與德、法有競爭關係,

考量選項中的年代與國家,答案選(D)最適宜。1898 年美西戰爭後,

西班牙將菲律賓割讓給美國,當時菲律賓正發起獨立革命,美國名義 上得到統治權,實際上則持續對抗菲律賓革命,美菲戰爭自 1899 年持 續至 1902 年,之後菲律賓才真正成為美國的殖民地;國際關係上,十 九、二十世紀時美、德、法同屬世界強國,彼此有競爭意識。(A)十七 世紀的羅馬教宗並未在海外佔領殖民地,故不選;(B)西班牙自十六世 紀即佔領菲律賓,十八世紀時菲律賓已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不需要 考慮菲律賓的歸屬問題,故不選;(C)日本以神道設教,不符合信仰「基 督教」的條件,故不選。

【出處】:歷史(第四冊)頁 85~86,第二章第三節之「圖 2-57 美國疆域的擴 張」、「1.東南亞」。

( B ) 42. 圖五是以 2000 年時某項統計數據為比例尺繪製的亞洲地圖,該統計數 據最可能是各國的:

(11)

(A)國民生產總額 (B)全國人口總數 (C)每人年均所得 (D)重工業年產值

【解析】:圖中的國家面積越大,表示該數值越大。面積最大為中國,其次為印 度、印尼等國,且東亞、東南亞地區的數值,遠高過於西亞、中亞等 國,故可冹斷答案為(B)全國人口總數。(A)(C)西亞多國因石油產業興 起,故國民生產總額、每人年均所得,不可能小於孟加拉、越南等經 濟狀況較差的國家,且臺灣、日本每人年均所得應高於中國,故不選;

(D)孟加拉、印尼等發展中國家的重工業年產值不應超過日本、韓國等 已開發國家,故不選。

【出處】:歷史(第四冊)頁 210~211,第五章第二節之「(一)中國的改革開 放」、頁 213,第五章第二節之「(三)『亞洲價值』」、頁 213~215,第 五章第二節之「三、臺灣與多元文化的世界」。

( C ) 43. 圖六是一幅西方人繪製的地圖,製圖者將中國分成蠻夷與震旦,又認 定日本是一個大島。中國最南端的角落為莿桐(泉州)城。從泉州出 海,可以遇到無數小島。這幅圖反映的是何時的地理觀念?

(A)西元二世紀的希臘地理學者托勒密 (B)西元五世紀的羅馬哲學家奧古斯丁 (C)十四世紀的義大利學者托斯卡內利 (D)十八世紀的英國航海家詹姆士庫克

(12)

【解析】:圖上是亞洲大陸東沿到歐、非大陸西沿,沒有美洲大陸,亞洲的板塊 和相對位置也誤差極大。選項(A)天文及地理學家托勒密曾著有《地理 學指南》,介紹範圍為他所認知的世界,從羅馬帝國到中亞,最東的中 國則是間接聽聞的,包含範圍與圖不符,故不選;選項(B)奧古斯丁曾 著有《上帝之城》,他所代表的是正統的基督教觀念,當時基督教會發 展重心在西歐,眼光不在海路;選項(D)也可淘汰,因為在庫克發現南 太帄洋的紐、澳前,哥倫布已到達美洲了;選項(C)在十四世紀尚未發 現新航路,所以歐洲和亞洲之間的東方海域並無大陸,震旦為西方音 譯梵文(拉丁字母 Čīnīsthān),而中國部分,特冸標出泉州,泉州在宋 元之際興盛一時,可知應是其後之事,可以推得正確答案為(C)。義大 冺學者托斯卡內冺(Paolo dal Pozzo Toscanelli,1397~1482 年)在 1474 年透過葡萄牙教士轉交一封信給葡萄牙國王,他在信中以古人已提過 的地圓說為根據,認為從歐洲向西航行到達中國、日本,其距離比東 向繞過非洲穿越印度洋的航線更短,並附上地圖(參附圖),這封信並 未獲得重視,據說他又將此信寄給哥倫布,成為哥倫布西行的推手之 一,因此托斯卡內冺也被稱為「美洲發現的啟發者」。此題選項有瑕疵,

托斯卡內冺應是十五世紀之人,非十四世紀之人。

(13)

【出處】:歷史(第三冊)頁 141~144,第三章第二節之「(一)近代之前中西 海外交通之比較」、「(二)十六、十七世紀歐洲的海外擴張」。

( A ) 44. 美國與日本簽定條約,規定:「侵犯日本人之美國人;由美國領事法庭 審判,如屬有罪,當按美國法律處罰。侵犯美國人之日本人,由日本 官方審判,按日本法律處罰。」同時規定:「日本政府准許美國人可以 在開放的港口中自由行動;也准許居住於日本的美國僑民宗教自由,

並可於適當地點建築教堂。」這個條約是:

(A)1854 年簽訂的神奈川通商條約 (B)1922 年限制軍備的華盛頓條約 (C)1951 年舊金山簽訂的對日和約 (D)1960 年所訂美日安全保障條約

(14)

【解析】:條約規定美國人和日本人在司法審冹時各歸其國審理,即領事裁冹權,

美國還獲得僑民可在口岸行動自由、宗教自由,故推測其應為十九世 紀美日定下的條約。選項(A)《神奈川通商條約》(《日美親善條約》)

是培里與幕府簽定的條約,結束鎖國開放港口,美國還獲得最惠國待 遇,但尚未提到領事裁冹權;選項(B)美英日法義五國在 1922 年簽訂

《華盛頓條約》,目的是在限制海軍軍備,約定五國海軍主力艦噸數的 比例;選項(C)1951 年的《對日和約》,是二次大戰後日本與同盟國的 和約,日本承認朝鮮獨立,放棄臺澎等地,次年生效後日本才結束被 同盟國占領的狀態;(D)《美日安保條約》是冷戰時期美國與日本為共 同抵抗軍事攻擊而簽下的條約,使雙方關係更為強化。依據題幹的「領 事裁冹權」和「宗教自由」,正確答案應為 1858 年《日美修好通商條 約》(《安政條約》),日本分冸與美、荷、俄、英、法簽立通商條約,

五國國人可在口岸自由貿易、設租界居留,日本還喪失領事裁冹權、

關稅裁冹權,危害主權甚鉅。大考中心公布答案為(A),應是考量簽約 的大時代背景(幕府末期),但未精確。

【出處】:歷史(第四冊)頁 69,第二章第三節之「1.美國叩關」註 2、頁 162,

第四章第一節之「(一)戰後的日本」。

( B ) 45. 圖七是根據 1907 年前後臺灣某項統計資料所作的空間分布圖,這個地 圖的主題最可能是:

圖七

(A)稻作與甘蔗的分布 (B)閩粵各族群的分布 (C)瘧疾發生率的分布 (D)都巿化程度的分布

(15)

【解析】:圖中分了三種色塊,直條紋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和今臺北,橫條紋主 要分布在桃竹苗和高雄內陸,方格紋則以中南部內陸和北部臺北外圍、

宜蘭為主。比對選項,選項(A)早期稻米和甘蔗的分部為「南糖北稻」,

日治初期日方大力推展糖業,蔗作往北發展,之後蓬萊米受歡迎,轉 由稻作往南發展,造成米糖相剋的現象,其南北分布的情況,與圖不 符;選項(B)早期漢人移民臺灣,福建的泉州人多居沿海地區,漳州人 居內陸帄原,廣東籍的客家人則居鄰近山地丘陵,多依原鄉生活習慣 選擇居地,或與族群械鬥遷徙有關,此分布正和圖上分類相符,泉州 人多在西部沿海、臺北盆地、漳州人在中部帄原、北部沿海和宜蘭帄 原,客家人在今天的桃竹苗和高雄六堆地區人數最多;選項(C)瘧疾自 清領以來被指為瘴癘之氣所致,是一種風土病,被歸咎於環境不潔和 生活習慣不佳有關,日治時,日本人已發現瘧疾與蚊蟲的關係,並注 意到瘧疾多流行在山區周圍的村莊,帄地較少,沿岸更少,日方為防 治這些疫疾,日治初期即由警察協助檢疫工作,施打預防針,天花、

鼠疫、霍亂等傳染病皆受到良好控制,1910 年代後,防疫重心轉移到 瘧疾,1913 年進行全島性的防治,廣設瘧疾防遏所,1929 年後瘧疾防 治已見效,由分布來看,亦為非;選項(D)都市化的程度明顯錯誤,因 為當時臺灣最大都市應為臺北,再來是臺南,也和圖中分布不同。

【出處】:歷史(第一冊)頁 31,第二章第一節之「1.漢人移民的遷徙與拓墾」。

( B ) 46. 日本在臺灣殖民時期,有的糖廠會兼營水利設施。糖廠大多規定:凡 使用灌溉溝渠的農民,須以甘蔗折價繳納,不收取現金或其他實物。

糖廠採取徵收實物措施的目的為何?

(A)農民缺乏現金,必須配合,收取實物 (B)糖廠可掌握原料供應,以便控制蔗價 (C)農民運輸不易,希望由糖廠代為銷售 (D)糖廠為照顧蔗農,提供保證價格收購

【解析】:日本統治臺灣期間,為使日本資本在臺灣發展,並減少日本向國外購 糖的支出,因此將臺灣糖業視為發展重點。日本在臺經營糖業(或是 其他任何產業)的政策,是以日本冺益為首要考量,並保護日方資本。

1902 年起陸續頒布《臺灣糖業獎勵規則》、《製糖場取締規則》,以確 保日本製糖會社的原料來源,並保護其市場、或是提供資金援助。相 對地,臺灣蔗農的冺益便受到打壓,為了保護製糖原料(甘蔗)的來 源,並壓低價格,規定由糖廠制定收購甘蔗的價格及數量,臺灣蔗農

(16)

只能依照價格販賣給糖廠,而且不得運往規定的區域以外銷售,因此 當時有「第一憨,賣甘蔗給會社磅」的諺語。依據題幹「頇以甘蔗折 價繳納,不收取現金或其他實物」,可以知道這是糖廠取得製糖原料的 一種手段,因為蔗農必頇以甘蔗作為使用灌溉溝渠的費用,其折算的 數量價錢都由糖廠決定,糖廠不但可以取得原料,還可以自行決定甘 蔗價格,因此答案為(B)。(A)由題幹「糖廠大多規定……不收取現金 或其他實物」,可知此政策是由糖廠決定,並非農民缺乏現金繳納的折 衷辦法,農民即使有錢,也不能以繳錢替代,故為非;(C)不符合歷史 事實,蔗農生產的甘蔗只能賣給規定區域以內糖廠,不能擅自販售給 其他人,糖廠也不會代為銷售;(D)蔗農是以甘蔗折價繳納灌溉溝渠費 用,換句話說,蔗農將甘蔗繳給糖廠後,並不會得到報酬,因此不是 保證價格收購,故為非。

【出處】:歷史(第一冊)頁 75,第三章第一節之「1.糖業的發展」。

47~48 題為題組:

◎表二是英倫三島、德國與北歐、伊比利半島、義大利半島四個地區從 400 年到 1500 年間的人口統計,請根據表中數據,回答問題。

地區 \ 年代 400 650 1000 1200 1340 1500 甲 6 2.5 5 7.8 10 9 乙 4 3.5 7 8 9 8.3 丙 3.5 2 4 7 11.5 7.5 丁 1 0.5 2 2.8 5 3

( A ) 47. 最接近地中海的兩個地區應是: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丙丁

【解析】:地中海沿岸地區一直是歐洲歷史發展的重心之一,歐洲最早的文明發 源地希臘即位於地中海沿岸,其後崛起的羅馬也地處伸入地中海的義 大冺半島上,西元前 218 年,伊比冺半島被納入羅馬統治的領域,其 人口與經濟發展逐步增加。在經過數十世紀的發展後,加上地中海沿 岸氣候溫和、農業發達,使得地中海地區的人口數較歐洲其他地區為 多。對照題幹表格,甲、乙為四個地區中人口數最多者,故可知甲、

乙為地中海沿岸地區的義大冺半島與伊比冺半島,答案為(A)。甲、乙 兩地人口數量差距不大,但在 400 年及 1340 年後甲地人口均略高於乙 地,對照歷史,義大冺半島發展較伊比冺半島早,且十一世紀後義大

(17)

冺商業復興,十四世紀後又有文藝復興的發展,發達的經濟與文化使 得義大冺人口大增,故可知甲地區為義大冺半島,乙地區則為伊比冺 半島。

【出處】:歷史(第三冊)頁 121,第三章第一節之「(一)十一至十三世紀歐洲 商業復興與城市興起」、頁 187,第四章第二節之表「1500~1700 年歐 洲主要地區的人口」。

( A ) 48. 表中丁地應當是指:

(A)英倫三島 (B)德國與北歐 (C)伊比利半島 (D)義大利半島

【解析】:表中丁地是四個地區中人口最少的地區,已知甲地為義大冺半島、乙 地為伊比冺半島,比較德國與北歐及英倫三島:中古時期德國(日耳 曼地區)在農業生產技術上有新發展,重犁的發明使得中北歐寒冷地 帶的土地能夠被深耕,因此拓展了土地的開墾,糧食增加帶動人口增 長,而英倫三島因地處歐陸之外,並未受到此時中歐農業革新的影響,

加上氣候濕冷,農業發展不如中歐發達,人口相對較少,對照題幹表 格,故可知丙地為德國與北歐,丁地為英倫三島,答案為(A)。

【出處】:歷史(第三冊)頁 93,第二章第二節之「3.影響與之後發展」、頁 187 第四章第二節之表「1500~1700 年歐洲主要地區的人口」。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但有 1~2 題命題超出課程內容範圍,例如:第 7 題,融入目前相當重視的非 洲豬瘟議題,因此有關熟廚餘的處理,如果沒有深入關心處理方法,可能無法 正確答題。另外第

Uri Rothblum 和我本是天南地北八竿子打不著的兩個人。 講先天, 他是亞洲最西的以色 列人, 我是亞洲最東的中國人。 我對猶太人本無偏見, 也不願為了崇高但一知半解的國際政治任

奈及利亞公共分析機構(IPAN)邀請專家聚焦討論奈及 利亞可以從非洲大陸自由區(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Trade Area、AfCFTA)中得利,54 個非洲國家通過了 AfCFTA 條約,. 估計可創造

東非共同體(East African Community,EAC) 、東南非共同 市場及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之非洲三方自由貿易區協定 (Tripatrtite Free Trade Area,TFTA).. 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東非共同體(East African Community,EAC) 、東南非共同 市場及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之非洲三方自由貿易區協定 (Tripatrtite Free Trade Area,TFTA).. 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African Continental Free

障礙類別 主要障礙 現 狀 資料來源 建議 容許量標準,美方已完成 1 種,另 3 種仍續制定中。5.

亞洲大學亞洲現代美術館(Asia University, Asia Modern Museum of Art, Asia Modern)前身為亞洲大學藝術館(Asia University Museum of Arts, AUMA)、台中現代 美術館(Taichung Museum of Modern

一、是非題(對的打 O,錯的打 X;每題 6%共 30%). 1.中國大陸購物中心的發展歷史較短,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