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193-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第一節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成立之經緯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的前身為總督府研究所,而總督府研究所則濫觴 於 1896 年 5 月 28 日設立之臺灣總督府製藥所檢查課。同年 4 月 1 日,臺灣 總督府製藥所成立,專事鴉片煙膏之製造及試驗,其成立的原因主要是因應 日治初期鴉片弛禁政策,並為其後鴉片專賣事業奠定基礎,5 月 28 日,總督 府以訓令第 17 號頒布製藥所分課規定設立檢查課,開始施行鴉片原料和製品 之檢查,以及其他飲食物品之分析,此為總督府研究所試驗事務之起源1。
1897 年 1 月,製藥所移至臺北西門街臨時製造場,1 月 20 日,製藥所設 置衛生試驗室,開始進行細菌檢查相關事務,但此事務歸民政部衛生課所監 督。翌(1898)年 4 月,製藥所遷移至小南門外新築廳舍,5 月 27 日,製藥 所官制改正,將民政部殖產課所負責的礦物、植物試驗業務轉移至製藥所檢 查課2。此次改正值得注意的是與林學相關的植物檢查歸併於製藥所檢查課,
其植物檢查內容主要是針對農作物和植物有害物的檢定,包括害蟲、病菌、
有害鳥類、氣象狀態和植物抵抗力等;同時,亦涉及外國輸入植物的禁輸和 取締3。這是林業試驗系統之外主要的科學試驗業務,也說明苗圃時期尚無能 力針對植物有害物進行檢查試驗。
1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一覽》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大正 5 年 2 月,頁 1。
2
〈臺灣總督府製藥所官制改正〉 ,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官規官職門,官制類,甲種永久 保存,第 239 冊 8 號,明治 31(1898)年 5 月。
3
今川淵, 〈植物檢查事業に就きて〉, 《臺灣時報》第 26 號,大正 10 年 9 月,頁 17-25。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194-
圖 14: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全景圖 15:中央研究所本部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195-
1900 年 9 月 18 日,總督府以律令第 17 號公布「臺灣藥品取締規則」, 規定製藥所之醫藥用藥品試驗業務,並訂定檢查課相關業務,此後檢查課業 務日益擴張。
1901 年 5 月 23 日,總督府以敕令第 116 號公布「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官 制」,6 月 1 日,廢止製藥所,該所業務移轉專賣局管轄,並依專賣局分課規 定,原製藥所檢查課改稱檢定課,除原有鴉片製造業務之外,新增樟腦、食 鹽原料及製品試驗4。製藥所的廢止,顯示日治初年檢查課之鴉片煙膏製造檢 查的階段性任務完成,自此進入專賣階段。
1905 年 11 月 28 日,專賣局再度改正分課規程,將檢定課之鴉片、樟腦 原料及製品試驗業務移至製造課,此後檢定課則專事衛生、殖產及細菌相關 試驗業務5。
早在兒玉總督與後藤民政長官統治時代,總督府即認為熱帶領土的經營 必先著重於殖產與衛生相關之調查試驗研究,因此必須設置一「獨立官衙」
之研究機構6。自 1901 年製藥所業務併入專賣局之後,經過 4 年的發展,檢 定課已成一專責殖產、衛生業務之科學試驗機構,正好循著總督府設置專責 研究機構的構想發展。
1906 年佐久間左馬太總督上任半年後,總督府即認為科學研究對施政上 有直接和間接之必要,當時計畫合併領台以來各項欠完整的科學試驗為一大
4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官制發布製藥所樟腦局鹽務局ハ專賣局ト心得フヘキ件〉,《臺灣總督 府公文類纂》 ,庶務門,庶務類,永久保存,第 4388 冊 105 號,明治 34(1901)年 6 月,
頁 238。
5
〈專賣局分課規程改正ノ件〉,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財務門,雜類,永久保存,第 1105 冊 34 號,明治 38(1905)年 11 月 25 日。
6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概要》,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昭和 10 年 9 月,頁 1。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196-
研究所,將試驗成果提供本島各機關以利各項產業的開發,尤其著重交通、
教育、衛生等殖民地必要而迫切的基礎工程部分,便有倡設中央研究所之議
7。因此,總督府認為應在臺灣設立一個「科學的研究所」,以其科學性的研 究成果提供臺灣產業及衛生施政上之參考,並且可為熱帶地區科學界各項研 究調查帶來絕大貢獻8。
因此,經由 1906 年帝國議會的協助,總督府自 1907 度起以 5 年的繼續 事業編列 50 萬餘圓的事業費及 5 萬餘圓的設備費預算,選定臺北三板橋庄東 門建設研究所廳舍9,當時的《臺灣日日新報》相關報導皆直接稱之為「中央 研究所」。經過 3 年的籌備,1909 年 4 月 1 日,總督府以敕令第 43 號設立「總 督府研究所」10,該所為一獨立機關,創立時分為化學部及衛生學部;同時,
廢止專賣局檢定課11,原該課所負責的相關試驗事務除鼠類檢查併入民政部警 察本署防疫課之外12,其餘之藥品、黴菌、動植物、礦物、工藝、病理、細菌 等相關試驗事務皆併入總督府研究所13,首任所長為醫學博士高木友枝,編制
7
《臺灣日日新報》第 2520 號, 「雜報」 〈中央研究所の設置〉,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 39
(1906)年 9 月 21 日。
8
杉山靖憲, 《臺灣歷代總督之治績》,帝國地方行政學會,大正 11 年 4 月 28 日,頁 192。
9
《臺灣日日新報》第 3263 號, 〈中央研究所設置〉 ,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 42(1909)年 3 月 19 日。
10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例規》「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起源沿 革」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昭和 9 年 11 月,頁 1。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梗概》 ,台 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昭和 11 年 1 月,頁 1-4。《臺灣日日新報》第 3278 號, 〈研究所の 成立〉 ,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 42(1909)年 4 月 7 日。
11
《臺灣日日新報》第 3296 號, 〈研究所分課規程〉 ,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 42(1909)年 4 月 28 日。
12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一覽》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大正 5 年 2 月,頁 3-4。
13
《臺灣日日新報》第 3263 號, 〈中央研究所設置〉 ,臺灣日日新報社,明治 42(1909)年 3
月 19 日。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197-
專兼任技師 15 人、技手 11 人、書記 5 人、囑託 9 人,化學部主要由工學博 士、工學士、農學士、理學士組成,衛生部則由醫學博士、醫學士、農學士、
理學士組成,其中,並無任何林學相關背景成員。至此,向來由專賣局專屬 一課之試驗分析事業終於成一獨立之研究官衙14,亦是日本正式在台灣建立的 綜合性中央研究機構。
就組織上言,總督府研究所直屬總督府管轄,執掌殖產及衛生調查研究 試驗相關事項,業務範圍廣泛,但其宗旨明訂業務是以臺灣當下最緊要的項 目著手15,顯現其設立是為配合政策所需的性格。該所初設化學、衛生兩部,
其中化學部執掌 10 項業務,計有(1)一般化學分析相關事項,(2)工業相 關化學的試驗研究,(3)農業相關化學的試驗研究,(4)衛生相關化學的試 驗研究,(5)電氣化學相關試驗研究,(6)物理化學相關試驗研究,(7)純 正化學相關試驗研究,(8)其他化學相關一切之研究,(9)有用動、植物相 關試驗研究,(10)白蟻害預防相關事項16。其中,第 9 項之林學試驗屬於有 用植物相關試驗研究,亦是林業試驗場設立之前林業試驗系統之外最高層級 的林學試驗業務。而就上述 10 項業務執掌觀之,其所觸及的試驗項目涵蓋農 業、工業、林業等方面,已呈現其後總督府研究所整編為中央研究所成立四 部的雛形。
1910 年 6 月,總督府研究所在農事試驗場的協助下,進行臺灣本島土性 調查事業;12 月展開農藝化學相關研究事務17。這是研究所成立後與所外機
14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一覽》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大正 5 年 2 月,頁 4。
15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一覽》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大正 5 年 2 月,頁 6。
16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一覽》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大正 5 年 2 月,頁 6-7。
17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一覽》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大正 5 年 2 月,頁 5。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198-
構重要的年度合作計畫,亦顯示該所研究部門規模上之不足,這也是總督府 研究所往後不斷擴編的原因。
1911 年,總督府研究所開始進行釀造相關研究事務。1916 年研究所進行 創所以來第一次的擴編,在原有化學部、衛生學部的編制上,增設釀造學部、
動物學部及庶務部18。1918 年研究所進行第二次擴編,將殖產局附屬檢糖所 併入。
1919 年田健治郎就任臺灣總督,此時日本領台已逾 20 餘年,島內交通、
水利、農林及漁鹽等各項產業的開發進入另一積極拓展的階段,亦加速進行 各項試驗研究提供殖民地產業經濟的利用,1920 年代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剛 結束之時,臺灣產業發展進行一新的階段。1922 年,剛上任不久的殖產局長 川崎卓吉在其「臺灣產業之現在及將來」演說中即分別就臺灣農業、糖業、
茶葉、礦業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他認為,以當時臺灣第一期、第二期米的 年收 500 萬石的數量,未來應該可以達到 1,000 萬石;就蔗糖而言,每甲平 均收穫量 45,000 斤甘蔗應該可增收至 8∼9 萬斤之譜;而茶葉及礦業在年產 額 1,000 萬圓的基礎上亦可再增收。在演說中川崎敘述他所期望要達到的臺 灣產業發展,除了各項硬體設施陸續完備之外,亦提及各試驗場在相關領域 所扮演角色之重要性19。
此時,總督府研究所創設已歷 10 年,這一段時間為了因應臺灣農林產增 值、改良之試驗及各項建設的發展,在總督府研究所之外,另有農事試驗場、
18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官制改正ノ件〉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秘書門,官規官制類,永 久保存,第 2476 冊 1 號,大正 5(1916)年 9 月 1 日。
19
川崎卓吉, 〈臺灣產業の現在及將來〉,《臺灣時報》第 30 號,大正 11 年 1 月,頁 6-18。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199-
糖業試驗場、茶樹栽培試驗場、園藝試驗場、種畜場、林業試驗場等各領域 之試驗機構與總督府研究所並立。這些試驗機關各自獨立作業,在上述時代 背景下,總督府研究所組織規模與任務性質必須面臨再度整編的階段。
總督府鑑於多年來獨立研究機關整合並不完全,且組織間缺乏聯絡,造 成基本調查試驗欠缺統一,以致難以符合當前產業政策之需求,乃進行「總 督府研究所」第三次擴張20;1921 年 8 月 2 日以敕令第 362 號發布「台灣總 督府中央研究所官制」,將臺灣產業上的研究調查機關-「農事試驗場」、「糖 業試驗場」、「茶樹栽培試驗場」、「園藝試驗場」、「種畜場」、「林業試驗場」
合併,整編成立「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21,任命總務長官賀來佐賀太郎 為首任所長,下轄農業部、林業部、工業部、衛生部、庶務課,共 4 部 1 課。
當時台灣尚未建立任何大學,「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成為台灣最高之綜合 性研究機構。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歐美各國盛行設立各種學會與研究機關之統合,
日本國內亦較過去更為注重各類調查機關之功用,不僅是對學問科學之尊 重,亦是新時代局勢使然22。要之,中央研究所成立最主要原因即是於上述 時代背景下,總督府對分立的研究機關進行統一,不僅可改進向來欠缺聯絡 的缺點,增進研究機能,追求臺灣科學應用更加進步,亦可使經費運用更加 單純和節減。
首任所長賀來佐賀太郎上任不久陳述中央研究所設立之宗旨,認為新官
20
〈中央研究所官制制定ノ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秘書門,官制類,永久保存,第 3133 冊 4 號,大正 10(1921)年 1 月 1 日。
21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梗概》,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昭和 11 年 1 月,頁 1。
22
〈研究機關の統一〉 ,《臺灣時報》第 26 號「卷頭辭」,大正 10 年 9 月。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200-
制主要是針對臺灣產業及衛生上之調查研究試驗,中央研究所將之前個別存 在的機關諸如農事試驗場、糖業試驗場、茶樹栽培試驗場、園藝試驗場、種 畜場、林業試驗場合而統一,作為臺灣產業及衛生上基礎研究調查及試驗之 目的,可謂有力之一大機關。事業之經營必須要有基本調查作為基礎,就熱 帶地臺灣之產業及衛生而言,其基礎之試驗研究更是必要,然在台灣科學機 構的沿革上,各自獨立,其間並無組織之聯絡,不僅無助於其系統之研究和 協調,更顯現欠缺基本調查之統一,在在有礙基本調查之本旨。因此,中央 研究所統合之前分立的研究機構,即是希望達成以良好之基礎研究提供臺灣 產業及衛生上發展之目的23。
為求組織間的聯絡更為有效,中央研究所官制第 11 條規定設置臺灣總督 府中央研究所評議會,選任總督府部內相關高等官為評議員,隨時令其回覆 研究所所長之各項諮詢,每年 5 月固定召開總會,而每月則為各部部會,由 2 月的林業部會開始,依序工業部會、衛生部會、農業部會,各部每年皆可 開兩次部會24;評議會成為研究所各部與總督府高等行政官僚之間聯絡協調 的管道,不僅讓總督府可以隨時掌握所內各部的狀況,而各部亦可利用該會 於部會或隨時諮詢總督府25。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下轄 4 部 1 課,其「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事務 分掌規程」共 19 條(見附錄三),19 條的分掌規程中,庶務課除外,農業部
23
賀來佐賀太郎, 〈中央研究所の新官制に就て〉, 《臺灣時報》第 26 號,大正 10 年 9 月,
頁 8-9。
24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例規》,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昭和 9 年 11 月,頁 28。
25
賀來佐賀太郎, 〈中央研究所の新官制に就て〉, 《臺灣時報》第 26 號,大正 10 年 9 月,
頁 9-10。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201-
相關規程是第 2∼8 條共 7 條 21 項,工業部是第 10∼13 條計 4 條 8 項,衛生 部屬於 14 條計 8 項,而林業部則僅列在第 9 條計 3 項,其條目為:
第九條 林業部執掌如下事務:
一、有用樹木相關試驗調查;
二、木材之利用、造林及森林保護相關試驗研究;
三、種苗之改良、育成。
林業部僅列一條規程是所有分掌規程中條列項目比例最少的部門。
中央研究所的成立首次將林業試驗系統納入中央統一研究機關,就組織 沿革與學術系譜而言,林業試驗場改為林業部主要是政策上的考慮,較之農 業、工業、衛生部門,林業試驗場與總督府研究所之間的傳承和淵源並不深,
例如 1912 年總督府研究所在所長高木友枝帶領下出版第一回《臺灣總督府研 究所報告》,直到 1920 年共出版八回報告,正篇含附錄共計 169 篇,其中與 林業直接或間接相關的報告有 20 篇,占 11.8%26,這 20 篇報告除了少數篇章 之外,大多數的研究主題其實是傾向工業和農業領域的試驗(詳見表 3-1-1)。
表 3-1-1:《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報告》第一∼第八回林業相關試驗報告一覽
回別 年別 題 目 作 者
一 1912 1.白蟻預防與木材硬化法 2.臺灣產各種植物之試驗成績
(不詳)
(不詳)
二 1913 1.茶樹栽培地之荳科作物栽培 今井道、塚崎清章
三 1914 1.月桃草之纖維 服部武彥、矢次萬六
26
《臺灣總督府研究所報告》第一回至第八回,臺灣總督府研究所,明治 45 年至大正 9 年。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202- 四 1915
1.臺灣木材腐朽之事例 2.楓仔精油之研究報告 3.臺灣產野生油脂植物 4.作為製紙原料之月桃草 5.台南附近野生曼陀羅花 6.輸入臺灣漢藥之種目
片山徹吉 加福均三 松本秀雄 矢次萬六 高尾與一郎
(不詳)
五 1917
1.埔姜仔之精油(預報)
2.月桃葉精油(預報)
3.臺灣產籐之漂白 4.古古椰子
加福均三、田崎佐市 加福均三、田崎佐市 片山徹吉、松本秀雄
(不詳)
六 1918
1.關於臺灣粗唐紙之製造(附:竹、蒿、甘蔗壓榨 殼、甘蔗葉之製紙試驗)
2.月桃葉之揮發成分
矢次萬六
加福均三、田崎佐市
七 1918
1.秀英花香脂
2.臺灣產木材之乾餾試驗 3.漢藥伏苓之成分 4.蓪草髓之成分
土橋力太、田崎佐市 片山徹吉、小出二郎 高尾與一郎
石川清一
總之,林業部之成立並非林業試驗系統本身學術系譜自然發展的結果,
而是因應新時代產業政策之要求,總督府以統一研究試驗機構作為政策發展 之基礎,在擴張整編計畫下,原屬殖產部門的林業試驗場乃被編入中央研究 所之一部門,位階提高成而為總督直轄的研究部門。
1921∼1935 年,中央研究所官制歷經 7 次修訂,1921 年設所時,全所專 任人員計技師 36 人、屬 19 人、技手 74 人27,技師和技手合計 110 人。從表 3-1-2 可知,1935 年修訂後人員編制含兼任計 106 人,農業部 38 人最多,占
27
〈金平亮三(中央研究所林業部長命)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官制」,《臺灣總督府公文 類纂》 ,高等官進退原議九月份,永久進退(高),第 3196 冊 10 號,大正 10(1921)
年 9 月 10 日,頁 77-79。《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梗概》 ,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昭和 11 年 1 月,頁 4。另外,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概要》的記載上,技手編列數為 55 人,
頁 3。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203-
35.8%,而林業部 8 人最少,占 8.4%,編制大小十分懸殊。
林業部人員編制偏低,衡諸 1920 年代總督府之森林相關官廳之編制亦類 似。表 3-1-3 顯示,中央研究所林業部關係官制,除了技師編制比專賣局造 林課多 1 人之外,其人員編制不論對比於總督府中央或地方林務相關技師人 數皆是較少的。
就經費觀之,從表 3-1-4 可知,1926∼1937 年的 17 年間,中央研究所編 列給四部的事業費平均約占總經費 53%。其中,農業部占 28%、工業部占 8
%、林業部占 6%、衛生部占 7%,以農業部所佔比例最高,最低則是林業部。
不論就分掌規程、人員編制或經費觀之,在在顯示林業部屬於中央研究 所規模最小的部門。四部中以農業部和工業部的規模及所佔資源最多,顯示 日治中期之後總督府更加重視農業及工業兩大產業經濟發展的政策,最有利 於發展殖產富源的試驗事業自然獲得較多的資源。在森林官廳官制的編制上 也呈現相同的現象,林業試驗系統的資源和規模明顯小於林務產業系統。
表 3-1-2:1935 年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師、技手編制表
部 門 技 師 技 手 合計(人)
農 業 部 18(含兼任 8) 20(含兼任 1) 38 工 業 部 17(含兼任 7) 19(含兼任 3) 36
林 業 部 3(含兼任 1) 5(含兼任 1) 8
衛 生 部 12(含兼任 7) 12(含兼任 2) 24
合 計 50 56 106
資料來源: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梗概》 ,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昭和 11 年 1 月,頁 4-14。
-204 -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表 3-1-3:森林官廳官制
殖 產 局 林 務 課 關 係 官 制
1897 年敕令第 362 號
(1920 年敕令第 348 號一部改正)
臺灣總督府官制 1920 年敕令第 132 號
臺灣總督府內廳臨時職員設置官制 1919 年訓令第 100 號
臺灣總督府官房並各局部事務分掌規程 職員
事務官 1 技 師 4 屬 下 5
技 工 16 職務
林野的保護管束及其監督 民林的獎勵及監督 保安林、部分林 林產物處分 森林調查及造林 事務官 2
技 師 5 職務 總督指定區域國有林野造林產物之採取、製造、加 工、販賣並附帶鐵道道路及其貨客的運輸營業 屬 下 25 營業課
殖 產 局 營 林 所 關 係 官 制
1920 年敕令第 348 號改正
1920 年訓令第 157 號事務分掌規程
職員
技 工 37 分課
作業課 事務官
技 師 1 書 記 8 專 賣 局 造 林 課
關 係 官 制
1901 年敕令第 116 號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官制 1905 年訓令第 233 號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分課規程
職員
技 工 5
職務
官行樟樹造林地的調查、選定及植林 關於樟樹造林的經濟調查、葉樟腦製造 造林樟樹含腦量試驗
中 央 研 究 所 林 業 部 關 係 官 制
1921 年敕令第 362 號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官制 1921 年訓令第 139 號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事業分掌規程 1921 年訓令第 156 號
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支所事務 分掌規程
職員
技 師 2 屬 下 3 技 工 5
職務
內外國產有用植物的調查及移植造林及森林保護
利用的試驗及調查 種苗的改良並配發 技 師 3
屬 下 6 林野的管理及保護 技 工 8
州 廳 林 務 關 係 官 制
1920 年敕令第 218 號 臺灣總督府地方官編制
職員
森林主事 114 職務
其他一般林務 資料來源:《臺灣林業統計》大正 12 年度,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林務課。
-205 -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表 3-1-4:1921∼1937 年中央研究所相關事業費表 單位:圓(《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蹟提要》,臺灣總督府民政部主計 課,大正 10 年∼昭和 13 年)
年度 總經費 事業費 % 農業部 % 工業部 % 林業部 % 衛生部 %
1921 1,068,003 539,807 51 1922 934.364 463,816 50 1923 936,333 469,607 50 1924 905,272 436,794 48 1925 901,639 481,493 53
1926 921,785 497,104 54 315,507 34 47,002 5 46,866 5 42,969 5 1927 1,007,831 560,415 55 344,354 34 74,799 7 49,665 5 36,638 4 1928 1,021,528 576,486 56 344,815 34 70,074 7 47,970 5 46,281 5 1929 1,069,705 594,603 54 355,933 33 60,975 6 59,063 6 56,808 5 1930 1,038,329 574,227 55 327,136 32 76,727 7 48,387 5 67,678 7 1931 776,998 402,969 52 189,503 24 57,521 7 40,577 5 65,770 8 1932 741,477 393,956 53 171,096 23 61,819 8 42,594 6 64,332 9 1933 765,969 416,649 55 184,066 24 80,569 11 40,429 5 49,827 7 1934 789,385 431,947 54 190,331 24 73,878 9 46,861 6 61,000 8 1935 830,110 466,078 56 202,883 24 79,450 10 50,768 6 72,299 9 1936 856,162 466,545 55 199,978 23 91,169 11 49,175 6 67,143 8 1937 943,968 536,362 56 206,386 22 125,655 13 69,424 7 70,466 7 資料來源:轉引重編自賴郁雯,〈日治時期臺灣的衛生研究-以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為例〉,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9
年 6 月,頁 56-57。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206-
第二節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研究成員結構分析
1921 年 9 月 1 日,總督府發布中央研究所四部部長任命令,金平亮三為 首任林業部部長1,中央研究所林業部即展開其後 19 年的研究試驗事業,期 間先後有金平亮三(1921-1928)、關文彥(1928-1939)兩位部長。
由表 3-2-1 觀之,林業部專兼任技師、技手年平均編制約 8 人,較之林 業試驗場時期減少 4 人,不過專任人員比例明顯提高。考其原因,在於林業 部位階為一中央層級的研究機構,已非林試場為部局轄下的次級單位,雖然 編制人員減少,然而專兼任情形則明顯相反。19 年間,專兼任技師、技手總 計有 27 人,其中,技師 10 人、技手 17 人。就原籍而言,除 3 人不明之外,
出身九州鹿兒島 3 人、大分 3 人、福岡 1 人,共 7 人;本州岡山 2 人、和歌 山 2 人、三重 1 人、石川 1 人、靜岡 1 人、福井 1 人、島根 1 人、奈良 1 人、
秋田 2 人、千葉 1 人、東京 4 人,共 17 人。
表 3-2-1:1921∼1939 年中央研究所林業部技師、技手編制表(含專兼任)
年別 職稱 人員(職別 原籍) 合計(人)
技師 金平亮三(部長 岡山) 、村山釀造(高等農林學校教 授兼) 、福本林作(支所長 和歌山)
3
技手 佐々木舜一(大分) 、神谷重造、津川瀀(兼、岡山)、
昇益川(主任、鹿兒島)、山田金治(東京)、山本精
(東京)、永山規矩雄(兼 鹿兒島)
7 1921-1922
合計 10
1
〈金平亮三(中央研究所林業部長命) 〉 ,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高等官進退原議九月份,
永久進退(高),第 3196 冊 10 號,大正 10(1921)年 9 月 10 日。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207-
技師 金平亮三(部長 岡山) 、村山釀造(高等農林學校教 授兼) 、福本林作(支所長 和歌山)
3
技手 佐々木舜一(大分) 、神谷重造、津川瀀(兼、岡山)、
昇益川(主任、鹿兒島)、山田金治(東京)、永山規 矩雄(兼 鹿兒島)
6 1923
合計 9
技師 金平亮三(部長 岡山) 、福本林作(支所長 和歌山) 2 技手 佐々木舜一(大分)、永山規矩雄(兼 鹿兒島)、山
田金治(東京)、工藤彌九郎(秋田)、神谷重造、津 川瀀(兼、岡山)、昇益川(主任、鹿兒島)
7 1924
合計 9
技師 金平亮三(部長、支所長 岡山) 、福本林作(支所長 和歌山)
2
技手 佐々木舜一(大分)、永山規矩雄(兼 鹿兒島)、山 田金治(東京)、工藤彌九郎(秋田)、津川瀀(兼、
岡山)
5 1925
合計 7
技師 福本林作(部長心得、支所長 和歌山) 、金平亮三(在 外研究 岡山)、松浦作治郎(總督府技手兼 石川)
3
技手 佐々木舜一(大分)、永山規矩雄(兼 鹿兒島)、山 田金治(東京)、工藤彌九郎(秋田)、津川瀀(兼、
岡山)
5 1926
合計 8
技師 金平亮三(部長 岡山)、福本林作(支所長 和歌 山)、松浦作治郎(總督府技手兼 石川)
3
技手 佐々木舜一(大分)、永山規矩雄(兼 鹿兒島)、山 田金治(東京) 、工藤彌九郎(秋田) 、津川瀀(岡山)
5 1927
合計 8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208-
技師 關文彥(部長 靜岡) 、松浦作治郎(總督府技手兼 石川)
2
技手 佐々木舜一(大分)、永山規矩雄(兼 鹿兒島)、山 田金治(東京) 、工藤彌九郎(秋田) 、津川瀀(岡山)
5 1928
合計 7
技師 關文彥(部長 靜岡) 、中澤亮治(工業部發酵工業科 科長兼)、松浦作治郎(支所長 石川)
3
技手 佐々木舜一(大分)、永山規矩雄(兼 鹿兒島)、山 田金治(東京) 、工藤彌九郎(秋田) 、津川瀀(岡山)
5 1929
合計 8
技師 關文彥(部長 靜岡) 、中澤亮治(工業部發酵工業科 科長兼)、工藤祐舜(台北帝國大學教授兼)、松浦作 治郎(支所長 石川)
4
技手 佐々木舜一(大分)、永山規矩雄(兼 鹿兒島)、山 田金治(東京)、工藤彌九郎(秋田)、野仲忠彥(大 分)、津川瀀(兼 岡山)
6 1930
合計 10
技師 關文彥(部長 靜岡) 、中澤亮治(工業部發酵工業科 科長兼)、工藤祐舜(台北帝國大學教授兼)、松浦作 治郎(支所長 石川)
4
技手 永山規矩雄(兼 鹿兒島)、山田金治(東京)、野仲 忠彥(大分) 、津川瀀(兼 岡山)
4 1931
合計 8
技師 關文彥(部長 靜岡) 、中澤亮治(工業部發酵工業科 科長兼)、松浦作治郎(支所長 石川)
3
技手 佐々木舜一(總督府技手兼 大分) 、永山規矩雄(總 督府技手兼 鹿兒島)、山田金治(東京)、野仲忠彥
(大分)
4 1932
合計 7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209-
技師 關文彥(部長 靜岡) 、中澤亮治(工業部發酵工業科 科長兼)、松浦作治郎(支所長 石川)
3
技手 佐々木舜一(總督府技手兼 大分) 、永山規矩雄(總 督府技手兼 鹿兒島)、山田金治(東京)、野仲忠彥
(大分)、平田丈夫(總督府技手兼)
5 1933
合計 8
技師 關文彥(部長 靜岡) 、中澤亮治(工業部發酵工業科 科長兼) 、荒木忠郎(衛生部勤務兼) 、松浦作治郎(支 所長 石川)
4
技手 佐々木舜一(總督府技手兼 大分)、山田金治(東 京)、飯塚肇(陸軍步兵少尉 島根)、野仲忠彥(大 分)、平田丈夫(總督府技手兼)
5 1934
合計 9
技師 關文彥(部長 靜岡) 、中澤亮治(工業部發酵工業科 科長兼) 、荒木忠郎(衛生部勤務兼) 、松浦作治郎(支 所長 石川)
4
技手 佐々木舜一(總督府技手兼 大分)、山田金治(東 京)、飯塚肇(陸軍步兵少尉 島根)、野仲忠彥(大 分)、堺勝馬(總督府技手兼)
5 1935
合計 9
技師 關文彥(部長 靜岡) 、中澤亮治(工業部發酵工業科 科長兼) 、荒木忠郎(衛生部勤務兼) 、松浦作治郎(支 所長 石川)
4
技手 佐々木舜一(總督府技手兼 大分)、山田金治(東 京)、飯塚肇(陸軍步兵少尉 島根)、野仲忠彥(大 分)、宮竹透(總督府技手兼)
5 1936
合計 9
1937 技師 關文彥(部長 靜岡)、中澤亮治(工業部長兼)、荒 木忠郎(衛生部勤務兼)、松浦作治郎(支所長 石 川)、青木繁(專賣局技師兼 大分)
5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210-
技手 佐々木舜一(總督府技手兼 大分)、山田金治(東 京)、飯塚肇(陸軍步兵少尉 島根)、野仲忠彥(大 分)、宮竹透(總督府技手兼)
5
合計 10
技師 關文彥(部長 靜岡)、中澤亮治(工業部長兼)、荒 木忠郎(衛生部勤務兼)、松浦作治郎(支所長 石 川)、青木繁(專賣局技師兼 大分)
5
技手 佐々木舜一(總督府技手兼 大分)、山田金治(東 京)、飯塚肇(陸軍步兵少尉 島根)、野仲忠彥(大 分) 、岡本堯(專賣局技手兼) 、東俊治(奈良) 、武田 義夫(總督府技手兼)
7 1938
合計 12
技師 關文彥(部長 靜岡) 、松浦作治郎(殖育科科長 石 川)、青木繁(地方技師兼 大分)
3
技手 佐々木舜一(總督府技手兼 大分)、山田金治(東 京)、岡本堯(專賣局技手兼)
3 1939(林業試驗
所)
合計 6
資料來源:臺灣總督府編纂,《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臺灣總督府,大正 11 年∼
昭和 14 年。《臺灣殖產關係職員錄》,臺灣農友會,昭和 9、10、11、14 年。
27 位技師、技手中,目前可查得其履歷者技師 10 人、技手 13 人,計有 23 人。由表 3-2-2 觀之,相關人員皆出生於 1880∼1905 年之間,林試場創立 時,正值 20-40 歲青壯年期,體力和智力皆具備優良的條件。就學歷觀之,
農林本科出身者有 18 人,其中,東京帝大 7 人、東北帝大 2 人、北海道帝大 1 人、札幌農科大學 1 人、岡山縣立高松農學校 1 人、鹿兒島高等農林學校 2 人、宮崎縣農學校 1 人、千葉縣立高等園藝學校 1 人、神奈川縣立農業學校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211-
1 人、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校 1 人。以總數 23 人計算,農林專業出身者占 78.26%,專業素質相當高,其中,以東京帝大出身占 30.43%比例最高。由 表 3-2-1 和表 3-2-2 的整理觀之,林業部的人事結構主要由本州出身者占多 數,人員學術背景則以東京帝大出身比例最高。由此亦顯示,自林業試驗場 以來臺灣林業試驗系統的學術淵源與東京帝大的關係最深。
就在職情況觀之,山田金治和佐佐木舜一兩人皆於 1921∼1939 年全期在 職,松浦作治郎、關文彥、中澤亮治、津川瀀、永山規矩雄、工藤彌九郎、
野仲忠彥 7 人皆在職 10 年(含)以上,顯示研究人員近半數久任,具相當的 穩定性。就系譜而言,金平亮三、神谷重造、福本林作、昇益川、山田金治、
佐佐木舜一、津川瀀、山本精、永山規矩雄、工藤彌九郎、藤崎早苗 11 人皆 是林業試驗場改制林業部後留任人員,以技師、技手總數 27 人計算,占 40.74
%,顯示林業部與林業試驗場的人事具一定程度的延續性。其中,永山規矩 雄和工藤彌九郎在林業試驗場時期是雇員,永山於 1921 年升任技手,工藤亦 於 1924 年升任技手,兩人皆是長期任職林業試驗系統而獲晉升的人員,若合 計其在職時間,永山規矩雄共在職 20 年,可謂任職最久的試驗人員,因此他 能鉅細靡遺地調查出關於臺灣人木竹材的利用狀況,之後撰寫《臺灣木竹材 之利用(本島人之部)》一書,久任顯然是一項重要的條件。而工藤擅長植物 目錄的整編,其在職共計 14 年,久任亦是編寫目錄之必要條件。
1928 年,金平亮三離任部長,轉任九州帝大教職,同年山本由松亦轉任 臺北帝大任助教授,臺灣林學研究重心逐漸移往臺北帝大理農學部。工藤祐 舜是理農學部創部初期重要學者,專長植物分類學與樹木解剖,於理農學部 擔任植物學第一講座和附屬植物園長,1931 年並著有《臺灣の植物》一書,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212-
圖 16:金平亮三(1922 年)資料來源:《台灣の山林》創立十週年記念號。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213-
直到 1932 年去世為止,是臺北帝大理農學部初期植物學研究的靈魂人物,其 學術專業與金平亮三的領域相近,這或許亦是臺北帝大能順勢接手林業部成 為臺灣林學研究重心原因之一。
工藤祐舜於 1930∼1932 年以敘高等官三等兼任兩年林業部技師,中央研 究所聘其兼任的理由是協助「造林相關研究事務」2,意味著林業部和臺北帝 大在學術上的互助關係。雖然沒有明確資料顯示工藤這兩年在林業部兼任的 業績,且其於 1932 年早逝而中斷了彼此的合作,然而工藤乃是臺北帝大理農 學部唯一曾兼任林業部技師的學者。
工藤去世後,植物學第一講座遺缺由日比野信一和由林業部轉任的山本 由松助教授分擔3,1936 年正宗嚴敬出差法國之後,亦由山本由松分擔植物 學第一講座4。1923 年山本畢業於東京帝大植物學科,師事早田文藏,他應 是 1919 年早田文藏回日任教東京帝大後的第一代學生,山田在台接續其師志 業,續編五輯《續臺灣植物圖譜》,當其 1928 年轉任臺北帝大之時只完成四 輯,之後第五輯是在台北帝大期間完成而由林業部出版,4(1936)年後,其 同事正宗嚴敬亦出版《最新臺灣植物總目錄》,本書是繼 1928 年林業部技手 佐佐木舜一完成《臺灣植物名彙》之後,臺北帝大在台灣林學研究上的重要 成績。由此可知,不論是人才或是研究方向,林業部和臺北帝大理農學部在 學術上的承繼有一定的淵源。
2
〈工藤祐舜(兼任研究所技師)〉 ,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高等官進退原議,第 10058 冊 28 號,昭和 4(1929)年 10 月,頁 292。
3
〈山本由松(植物學第一講座分擔ヲ命ス)〉,《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
第 10068 冊 22 號,昭和 7(1932)年 1 月,頁 136。
4
〈山本由松(植物學第一講座分擔ヲ命ス;講座職務俸二百五十圓下賜) 〉, 《臺灣總督府公
文類纂》,高等官進退原議,第 10085 冊 32 號,昭和 11(1936)年 1 月,頁 213。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214-
臺灣林學研究重心逐漸轉移至臺北帝大,其原因除了學術人員變動因素 之外,應與關文彥接任第二任部長有關。關文彥於 1926 年轉任臺灣總督府技 師之前,在日本國內已有 15 年的林業實務經歷,從農商務省林務技手開始,
15 年間外派職務遍及關東、關西方面的大林區及小林區勤務以及北海道的林 務工作,是資深的林業技術官僚,其專長並非學術研究。加以 1930 年代之後,
戰爭局勢逼近,作為總督府直屬研究所的林業部,其功能更加轉向務實的利 用試驗上,純粹的林學調查研究功能漸次縮減。關文彥任部長之後,隔年即 聘入工業部發酵工業科長中澤亮治兼任技師,中澤是總督府研究所時代的釀 造部長,歷年兼任過衛生部勤務、專賣局勸酒課和煙草課技師,亦是資深的 技術官僚,其在林業部任職 11 年,顯示進入戰爭時期林業部所要擔負的是如 何在工業上貢獻其有用的林業試驗。除了中澤亮治,1934 年林業部亦聘入衛 生部技師荒木忠郎到部兼任,荒木在職 5 年,此亦為林業部與部外合作的方 向重點在於配合政策講求務實利用試驗,影響所及,原屬林業部的臺灣林學 研究重心自然地轉到另一新立學術重鎮臺北帝大。
表 3-2-2: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相關人員履歷
姓 名 原 籍
(出生年)
學 歷
(畢業年) 履 歷 在職期間
金平亮三 岡山(1882) 東 京 帝 大 林 學 科 畢
(1907)、同 校 林 學 博 士
(1920)
1908 年渡台,任總督府技師。
1915 年,林業試驗場場長代理、
南部物產共進會審查委員。
1916 年,第 8 回林業講習講師。
1917 年,林務課長心得。
1918 年,林業試驗場主事、林務
1921-
1928
技 師 在 職
8 年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215-
課兼林業試驗場主事勤務。
1919 年,物品會計官吏、兼任府 營林局技師。
1920 年,殖產局林務課兼林業試 驗場長勤務。
1921 年,殖產局林務課勤務、任 府中央研究所技師兼府技師、中 央研究所林業部長。
1924 年,九州帝國大學講師委囑 託。
1928 年,九州帝國大學農學部教 授(林學第二講座) 、九州帝國大 學附屬演習林長。
1948 去世。
在台 20 年間,全力投注林業試 驗,對台灣林業貢獻甚多。此外,
對森林植物調查、木材試驗等亦 熱心研究,對學界裨益頗多。以 其研究獲頒博士學位,堪為台灣 難得的真摯學者。多次赴南洋與 歐美考察,經常發表具參考價值 之報告。
村山釀造 東 北 帝 大 農 科 大 學 林 學 科畢(1916)
1921 年,朝鮮總督府營林廠技 師、臺灣總督府農林專門學校教 授、兼任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 林業技師。
1921- 1923 技 師 在 職 3 年 神谷重造 三重(1883) 東 京 市 私 立
攻 玉 社 中 學
校 畢
(1905)、臺 灣 總 督 府 民 政 部 殖 產 局
1906 年,陸軍會計監督部統計課 勤務。
1909 年,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 局林業講習生採用、民政部殖產 局勤務。
1911 年,林業試驗場恆春支場勤
1921-
1924
技 師 在 職
4 年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216- 林 業 講 習 六 個 月 科 程 修 了(1909)
務。
1913 年,林業試驗場嘉義支場勤 務。
1921 年,中央研究所林業部技手。
松浦作治郎 石川(1897) 東 北 帝 大 預
科 畢
(1917)、北 海 道 帝 大 林 學 科 畢
(1920)
1910 年 8 月渡台,任臺灣總督府 專賣局技手、造林課勤務。
1923 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技 師、造林課兼腦務課勤務。
1924 年,腦務及林野取締相關司 法警察官(1 月府令第 6 號)、臺 北專賣支局坪林出張所長兼務、
坪林出張所物品會計官吏、臺灣 總督府專賣局技手造林課兼臺北 專賣支局坪林出張所長勤務、臺 灣總督府技手、殖產局勤務、山 林課兼坪林樟林作業所長勤務。
1925 年,殖產局物品會計官吏、
物品會計官吏、兼任臺灣總督府 中央研究所技師、林業部勤務。
1925 年,殖產局兼營林所勤務。
1926 年,兼中央研究所林業部技 師。
1927 年,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 技師兼臺灣總督府技師高等官、
營林所造林課勤務、林業部勤務。
1928 年,中央研究所林業部長事 務取扱、恆春林業試驗支所長兼 務、嘉義林業試驗支所長兼務。
1929 年,中央研究所林業部長代 理。
1930 年,中央研究所林業部長代 理。
1926-
1939
技 師 在 職
14 年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217-
1931 年,中央研究所中埔林業試 驗支所長兼務。
1932 年,中央研究所中埔林業試 驗支所物品會計官吏。
1933 年,中央研究所林業部長代 理。
1934 年,中央研究所衛生部兼務。
1936 年,中央研究所林業部長代 理、臺灣製腦原料保續計畫委員 會幹事。
1937 年,兼任臺灣總督府專賣局 技師、鹽腦課勤務、蕃地指導農 園擔任者講習會講師。
1938 年,中央研究所林業部長代 理。
1939 年,任臺灣總督府林業試驗 所技師兼臺灣總督府技師臺灣總 督府專賣局技師、營林所造林課 勤務、林業試驗所長代理、臺灣 製腦原料保續計畫委員會幹事。
1940 年,林業試驗所長代理。
1941 年,林業試驗所長代理。
福本林作 和歌山
(1887)
東 京 帝 大 林 學 科 畢
(1913)
1913 年,秋田縣立農林學校教諭。
1916 年,臺灣總督府營林局林業 相關事務囑託、營林局事業課勤 務。
1921 年,林業試驗場嘉義支場主 任兼營林所嘉義出張所勤務、中 央研究所林業部技師。
1926 年,林業部部長心得。
1927 年,營林所嘉義出張所所長。
1921-
1927
技 師 在 職
7 年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218- 關文彥 靜岡(1885) 東 京 帝 大 林
學 科 畢
(1912)、東 京 帝 大 農 學 博士(1936)
1912 年,農商務省林務技手、高 知大林區署在勤。
1913 年,農商務省山林技手、高 知大林區署在勤。
1914 年,高知大林區署田野小林 區署長、中林小林區署長。
1916 年,高知大林區署本署勤 務、農商務省山林局勤務、山林 局林業試驗場勤務。
1918 年,內閣山林技師、東京大 林區長野小林區署長心得。1919 年,岩手縣技師、岩手縣林業技 師、內務部山林課長、岩手縣巡 迴自治講習所講師。
1924 年,新瀉縣技師、補新瀉縣 產業技師、新瀉縣內務部林務課 勤務、內務部林務課長、新瀉地 方森林會幹事、內閣地方技師。
1926 年,臺灣總督府技師、營林 所造林課長、臺灣總督府中央研 究所評議員。
1928 年,大日本山林會評議員、
第五回地方改良講習會講師、臺 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技師兼臺灣 總督府技師、臺灣總督府中央研 究所林業部長(5 月 3 日)、營林 所造林課勤務、殖產局山林課兼 務、臺北帝國大學農林專門部講 師(9 月 7 日)。
1935 年,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土木 課兼務。
1938 年,臺灣總督府內務局地理
1928-
1939
技 師 在 職
12 年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219-
課兼務、南支方面進出者養成講 習會講師。
1939 年,林業試驗所長、營林所 造林課兼殖產局山林課、內務局 土木課、內務局地理課勤務、臺 灣 製 腦 原 料 保 續 計 畫 委 員 會 委 員、山地開發調查委員會委員、
臺灣國立公園委員會幹事、臺灣 總督府科學審議會委員、國家總 動員業務委員會委員。
工藤祐舜 秋田(1887) 東 京 帝 大 理 學部畢(植物 分 類 學 專 攻 1912) 、東京 帝 大 理 學 博 士(1923)
1912 年,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 實科講師囑託。
1913 年,北海道主要樹木選定解 剖及相關圖譜調製調查囑託(北 海道廳)。
1917 年,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大學 助教授。
1918 年,北海道帝國大學農科大 學助教授。
1921 年,師範學校、中學校、高 等 女 學 校 教 員 等 講 習 會 講 師 囑 託。
1922 年,九州帝國大學植物分類 學講義囑託、北樺太植物調查囑 託(哈爾濱軍政部) 。
1924 年,九州帝國大學講師囑 託、天然紀念物調查臨時囑託(內 務省) 。
1925 年,歐美植物園調查囑託(文 部省) 。
1926 年,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 校教授、臺灣總督府在外研究員
1930-
1931
技 師 在 職
2 年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220-
(英、德、法、美、蘇聯) 。 1928 年,臺北帝國大學教授、理 農學部勤務、植物學講座、補理 農學部附屬植物園園長、理農學 部紀要出版委員、植物學第一講 座。
1930 年,兼中央研究所林業部技 師。
1932 年,去世。
中澤亮治 東京(1878) 東 京 帝 大 農 科 大 學 農 學 博士(1921)
1905 年,大藏省釀造試驗所研修 員。
1906 年,釀造試驗所技手。
1907 年,農商務省海外實業練習 生。
1910 年,稅務署技手兼稅務監督 局技手、釀造試驗所技手、衛生 學部勤務。
1911 年,臺灣總督府研究所技 師、民政部財務局稅務課勤務。
1916 年,總督府研究所釀造學部 長、衛生部勤務。
1920 年,總督府官房調查課兼務。
1921 年,中央研究所技師、中央 研究所工業部釀造科勤務、釀造 科長。
1922 年,兼任臺灣總督府專賣局 技師、酒課勤務。
1926 年,專賣局煙草課兼務。
1927 年,工業部發酵工業科長。
1928 年,林業部兼務。
1930 年,兼任臺北帝國大學教 授、理農學部勤務、總督府農產
1928-
1938
技 師 在 職
11 年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221-
製造學、製糖化學講座。
1937 年,中央研究所工業部長。
荒木忠郎 東京(1891) 札 幌 農 科 大 學 預 科 畢
(1913)、札 幌 農 科 大 學 農 科 畢
(1916)、東 京 帝 大 醫 學 部 藥 學 科 畢
(1920)
1920 年,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部藥 學科副手。
1925 年,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 技師、衛生部勤務。
1934 年,林業部兼務。
1934- 1938 技 師 在 職 5 年
青木繁 大分(1893) 東 北 帝 大 林 學 實 科 畢
(1916)
1916 年渡台,任臺灣總督府專賣 局雇、腦務課勤務。
1917 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技 手、腦務課勤務、一年志願兵野 砲兵第十二聯隊、陸軍砲兵軍曹。
1918 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技 手、腦務課勤務、陸軍砲兵曹長、
專賣局附屬坪林尾樟林作業所主 任。
1920 年,專賣局附屬新城樟林作 業所主任。
1921 年,造林課勤務、陸軍砲兵 少尉、臺北州產業技手、勸業課 勤務、臺北州技手。
1923 年,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學 校助教授。
1924 年,補臺灣總督府高等農林 學校生徒監。
1932 年,臺北帝國大學附屬農林 專門部學校教授。
1933 年,該年度農業教員講習會
1937-
1939
技 師 在 職
3 年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222- 講師。
1936 年,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技 師、鹽腦課勤務。
1937 年,兼任臺灣總督中央研究 所技師、林業部勤務、臺灣總督 府地方技師、內務部秘書課勤務。
昇益川 鹿兒島
(1883)
宮 崎 縣 農 學 校畢。
熟悉外國植物及各熱帶植物栽培 法,來台後任職臺北農事試驗場。
1908 年 4 月,擔任恆春熱帶植物 殖育場東母樹園植物栽培業務、
阿猴纖維植物苗圃主任。
1909 年 4 月,任恆春熱帶植物殖 育場雇員,派駐港口舊事務室從 事東西兩母樹園作業監督。
1911 年,升為殖產局技手、任恆 春熱帶植物殖育場勤務。
1913 年,林業試驗場技手。
1919 年,任臺灣總督府營林局技 手。
1921 年 8 月,任臺灣總督府中央 研究所技手。
1924 年罹病依願免官。
1921- 1924 技 手 在 職 4 年
山田金治 東京(1891) 私 立 日 本 中 學畢(1909)
1912 年 7 月渡台。
1912 年,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 局勤務、林業試驗場恆春支場勤 務。
1919 年,營林局林業試驗場恆春 支場勤務。
1920 年,營林局林業試驗場勤務。
1921 年,臺灣總督府技手、林業 試驗場勤務、臺灣總督府中央研 究所技手、林業部勤務。
1921-
1939
技 手 在 職
19 年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223-
1924 年,恆春林業試驗支所勤 務、恆春林業試驗支所主任(12 月)。
1925 年,林業部勤務。
1927 年,中央研究所圖書取扱主 任。
1937 年,臺灣總督府蕃地指導農 園擔任者講習會講師。1938 年,
臺北市役所公園綠地相關技術囑 託。
1939 年,臺灣總督府蕃地指導農 園擔任者講習會講師、臺灣總督 府 林 業 試 驗 所 技 手 、 殖 育 科 勤 務、恆春支所長兼務、圖書取扱 主任。
1940 年,林業試驗所恆春支所物 品會計官吏。
1941 年,林業試驗所技師。
佐佐木舜一 大分(1888) 大 分 私 立 中 學 擷 芳 園 第 三 學 年 退 學
(1906)
1906 年,基隆郵便電信局通信事 務員。
1908 年,從川上瀧彌學習一般植 物與臺灣植物研究、臺灣總督府 民政部殖產局勤務。
1914 年,臺灣總督府阿里山作業 所雇員。
1915 年,嘉義出張所勤務、臺灣 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林業試 驗場勤務。
1918 年,臺灣總督府技手、民政 部殖產局勤務、林業試驗場勤務。
1919 年,臺灣總督府營林局技 手、林業試驗場勤務。
1921-
1939
技 手 在 職
19 年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
-224-
1921 年,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 技手、林業部勤務。
1928 年,兼任臺灣總督府技手、
營林所勤務。
1931 年,兼任中央研究所技手。
1939 年,任府林業試驗所技手。
1940 年,熱帶特用樹種裁培事務 所長。
1945 年,離台回日。
1961 年,去世。
津川瀀 岡山(1891) 岡 山 縣 立 高 松 農 學 校 農 科畢(1908)
1909 年,岡山縣都漥郡中庄尋常 高等小學校代用教員。
1911 年,岡山縣都漥郡中庄尋常 高等小學校本科正教員、訓導。
1915 年,渡臺、嘉義廳公學校雇、
西螺公學校勤務。
1916 年,嘉義公學校勤務、民政 部殖產局林業試驗場嘉義支場勤 務。
1919 年,殖產局嘉義樹苗養成所 兼務、營林所林業試驗場嘉義支 場勤務、嘉義樹苗養成所兼務。
1921 年,中央研究所嘉義林業試 驗支所勤務(8 月)、臺灣總督府 中央研究所屬兼臺灣總督府中央 研究所技手(10 月) 、中央研究所 嘉義林業試驗支所勤務。
1926 年,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 技 手 兼 臺 灣 總 督 府 中 央 研 究 所 屬、中央研究所嘉義林業試驗支 所勤務、庶務課勤務(附屬於嘉 義林業試驗支所長) 。
1921-
1931
技 手 在 職
11 年
第三章 中央研究所林業部的成立
-225-
1927 年,中央研究所嘉義林業試 驗支所主任。
1930 年,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 屬 兼 臺 灣 總 督 府 中 央 研 究 所 技 手、庶務課勤務(附屬於農業部 糖業科長) 、嘉義林業試驗支所勤 務。
1931 年,中埔林業試驗支所勤務。
1932 年,任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 所屬、庶務課長(糖業試驗所新 化試驗地)。
1933 年,臺灣總督府技手兼臺灣 總督府糖業試驗所屬。
1935 年,臺灣總督府糖業試驗所 技 手 兼 臺 灣 總 督 府 糖 業 試 驗 所 屬、糖業試驗所耕種科兼庶務課 勤務。
1937 年,任糖業試驗所屬兼技手。
山本精 東京(1888) 私 立 慶 應 義 塾 商 業 學 校 中退(1907)
1910 年,理科大學植物園實習、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苗圃勤務。
1912 年,臺北醫院草花栽培相關 事務囑託、臺灣總督府第五回林 業講習師。
1913 年,臺灣總督府第六回林業 講習師。
1915 年,臺灣勸業共進會事務 員、公務部營繕係、南部物產共 進會審查員。
1917 年,臺灣總督府第九回林業 講習師。
1918 年,林業試驗場技手。
1921 年,任中央研究所技手。
1921-
1922
技 手 在 職
2 年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之研究(1921∼1939)-以研究事業及其系譜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