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視障兒童與青少年立體表現策略發展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視障兒童與青少年立體表現策略發展"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台灣視障兒童與青少年立體表現策略發展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lin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tr ategy of 3-D Representation in Taiwan

計畫編號: NSC89-2411-H-011-008 執行期限: 89 年 8 月 1 日至 90 年 7 月 31 日 主 持 人:伊 彬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工商設計系、所 研究助理:徐慧芳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工商設計研究所

一、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實驗及觀察法探討台灣視障兒 童與青少年在立體媒材上的再現策略(strategy of representation),並比較盲人與明眼人分別在 平面、立體表現的關係。研究對象為先天全盲 或是無法判別形狀的光覺者共 24 位,受測年 齡為 5 至 18 歲,學齡從幼稚園到高三。實驗 設計包括三個再現作業:塑一人像、一張桌 子、與一頭像;以及二個複製作業:複製幾何 立體模型、與有機立體模型。研究結果除了建 議盲人在立體媒材上的發展依序為無明顯再 現、前樣式期、樣式期、與寫實萌芽期。其他 主要發現如下:

1. 盲人在立體表現上並未因為感官補償作用 而優於明眼人,從無明顯再現的階段進入簡單 的再現階段約落後了 4 年,部分原因可能是受 到教育與媒材經驗不足的影響,且因為盲人的 空間概念與心理地圖不明之故,部分參與者的 作業表現有相對位置錯誤的情形。

2. 盲人的立體表現操作略優於平面表現,因為 三維媒材能夠保留大量被盲人直接轉譯的資 訊。對三維媒材而言,視覺是一個有助表現的 條件,但並非必要的條件。在無視覺的條件 下,參與者仍能夠掌握物體的結構,但是視覺 條件會明顯影響細節表現的數量。

3. 在人物主題方面,盲人的平面與立體表現初 始時無差異,但進入青春後立體表現便優於平 面表現,表示立體媒材的操作的確可藉由觸覺 取代視覺,創造出具符號性的樣式。而且盲人 的人物塑像與明眼人的作品,在概念、形式發 展上並無差異。曾具視覺經驗的參與者,則如 明眼人一般在發展過程中會採用二維策略。在 塑頭像作品上,盲生以觸覺型(haptic perception) 表現居多。不過仍有少數先天盲生有完全的視

覺型(visual perception)表現,足以證明視、觸 覺的知覺型態與視覺條件無絕對相關。

4. 盲人的立體表現是否受其平面表現所影 響,要視其視力值、教育經驗或是作業主題而 定。就本研究的桌子主題而言,平面與立體互 相影響的關係較小。雖然盲人在立體表現上呈 現了平面化的展開圖形式,但深究其成因並不 完全相同。

5. 盲人與明眼人相同,能將複雜幾何模型分析 成多個簡單幾何單位,複製該類模型時,亦能 應用此策略,先複製各個簡單幾何小單位,再 將之組合起來。但對於無明顯轉折點而難以分 解的有機模型則表現較弱。而立體複製能力與 再現能力呈現正相關的趨勢。

關鍵字:視障、盲人、兒童、青少年、立體表 現策略、複製、藝術發展

Abstr 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blind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trategies to represent and copy solid objects through 3-D medium. The participants are 24 blind students of age 5-18. They were either totally blind, or with minimal light perception. None of them has pattern recognition. The study includes three represent tasks: to model a human figure, a table, and one’s head, and two copy tasks: to copy a geometric model and an organic model.

The results suggest the blind’s development stage of 3-Dmedium. Other main findings are (1)The blind are not benefited by the so-called “sensory compensation” in 3-D representation. The development is fallen behind the sighted about five years. (2)The participants’ 3-D representation is more advanced than their 2-D representation. Prior visual experience is a facilitative but not a necessary condition.

(3)The blind can learn to know the properties of

(2)

the 3-D medium and use them to create necessary symbolic schemata very soon. Comparing with earlier studies, there is no conceptual and formal difference of the human representation made by the blind and the sighted. (4)In the modeling a table task, some participants made

“folding out” table that is a common way in young children’s 2-D representation. However, the meaning should be totally different. (5)The blind can analyze and deconstruct complex geometric form into simple geometric units.

Therefore they perform worse when copy an organic model that is harder to divide into smaller units. The two phenomena are similar to the sighted. The correlation of quality of the blind’s representation tasks and copying task is highly positive.

Keywor ds: blind, adolescents, copying, artistic development, 3-D representation

二、文獻探討

一個世紀以來,平面表現發展一直是個體 藝術活動的焦點(I, 1995),立體發展相對於平 面則所到較少的心,近二十年來方有少數學者 持續投入研究。至於視障者的平面發展遲至近 三 十 年 才 陸 續 有 學 者 研 究 探 討 其 可 能 性 (Bokhari, 1995; Kennedy, 1980, 1983, 1984;

Shimizu, Saida, & Shimura, 1993; 伊彬,徐春江, 1999; 徐春江, 1999 );而其立體表現發展研究 則更呈荒蕪狀態(鄒品梅, 1983)。因此本研究企 圖補足此一空缺之處,使個體的再現活動理論 體系更趨完備。

基於感官補償的觀念,立體媒材被視為是 較適合盲生的媒材。Lowenfeld (1975)根據在盲 人學校的教學經驗發表之文獻中暗示,青春期 的盲生能夠克服視覺的缺陷,創造出與同年齡 明眼人在形式、品質上相似的立體作品。然而 Lowenfeld 在這方面發表的研究細節並不完 整,因此無法了解其參與者的視障程度,也無 法勾勒出盲生立體發展的過程。如果青春期的 盲生與明眼人的立體作品品質相似,那麼是否 暗示了對立體媒材而言,視覺是一個可被觸覺 取代的條件,又是否代表了盲生與明眼人在立 體發展上的階段也是一致的呢? Golomb(1973, 1974)與 Brown(1975)發現,明眼兒童的立體發 展會稍落後於平面發展,這是因為明眼兒童較 早、較常練習平面媒材,而較少練習立體媒材 之故。在人物主題上,Golomb 認為(1993, 1995) 人物主題本身缺乏三維的暗示,參與者很容易 只做出偏重正面、躺在桌上的平面化作品。且

部分明眼兒童在操作立體媒材時,會借用平面 的經驗創造出完全二維式的作品,例如在操作 黏土時,搓出細長的土條模擬平面的輪廓線 (Golomb, 1973, 1974)。然而這種平面化過程明 顯地借用了平面表現的經驗,得完全仰賴視覺 上的轉換,至於盲人是否因為缺乏了視覺上的 轉換,或是略過平面化過程而直接進入較進步 的階段,才會造成 Lowenfeld (1975)所提及盲 人青少年與明眼青少年立體作品品質相似之 結果呢?以上提出的種種問題目前並沒有文獻 提出解答。

本研究希望透過視障兒童對可塑性媒材 的表現方式的觀察與了解,探求視覺與知識如 何影響其表現,分析發展的可能階段,並對照 過去的文獻,釐清明眼人與盲人在視覺、觸 覺、知識、平面表現、立體表現上所呈現出的 錯綜關係。

三、研究方法與步驟

研究對象:本研究理想對象為無視覺經驗、無 光覺、無多重障礙之先天盲者,然而完全符合 以上條件者極少,因此本研究取最接近條件者 代替。經過篩選後,共有參者 24 人皆為全盲 或無形狀辨認的光覺者;9 位參與者為先天全 盲,2 位為 7 歲後失明,其餘 13 人為早盲。受 試者年齡分佈從 5 歲 6 個月至 17 歲 7 個月,

學齡從幼稚園到高三;其中有 19 人來自啟明 學校,有 5 人來自一般國小視障資源班。

實驗工具:本實驗以油土(plasticine)為立體造 形媒材,使用油土的理由是油土不需藉助其他 工具即可用手捏塑成形,是「抵抗力」最小的 造形媒材,且不易乾掉、龜裂,不會影響保存 與事後評估。實驗不限制用土量,每次實驗前 研究者會預先將土加熱使其更軟化,以利操 作。

實驗設計:經由試測修正作業後,最後確定五 項實驗作業,包括:

作業一:自由捏塑項-塑一張桌子 作業二:自由捏塑項-塑一個人

作業三:立體複製項-塑一幾何型:如圖 1 作業四:立體複製項-塑一有機型:如圖 2 作業五:自由捏塑項-塑自已的頭

實驗設置:實驗的環境安排固定在參與者就讀 學校的特別教室中,空間隱密恒定,以免參與 者受到其他因素干擾。過程除了研究者當場的

(3)

紙筆紀錄之外,兼以 V8 攝影機及數位相機攝 錄,完整保有研究者與參與者一對一的觀察紀 錄。

圖 1 幾何模型示意圖

圖 2 有機模型示意圖

四、研究結果與討論

研究者除了分析參與者的製作結果外,對 於實驗過程不但研讀其現場的紙筆紀錄,並於 事後反覆核對、觀看 V8 紀錄。由於實際過程 冗長,參與者的表現方式不一且常伴有口語解 說,其關鍵處可能影響推論結果,難以由不熟 悉實驗過程的第三者從作品形式歸類,因此由 熟悉過程的兩位研究者就所有作品個別討論 後決定。

為了能明確評比兒童在黏土造形的發展 過程,本研究參考 Golomb(1973)的評分標準 後,稍加修改做為本研究的評分尺度。研究結 果如下:

盲人與明眼人人物主題再現發展序列:

1. 明眼人的平面、立體表現:明眼人的平面發 展稍快於立體發展。

2. 盲人的平面、立體表現:對照 Millar(1975) 與徐春江(1999)的平面表現研究,Millar 的參與 者表現略優於國內的參與者。若對照國內盲人

的平面與立體表現,一開始無差異,但進入青 春期後立體表現略優於平面表現。

3. 明眼人與盲人的平面表現與立體表現:在發 展的起始點上,盲人皆落後於明眼人約 4-5 年 左右。

建議盲人的立體發展序列:本研究建議視障者 在立體媒材上的表現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

1. 無明顯再現:相對於平面 Lowenfeld 的塗鴉 期,兒童以獲得動作上的滿足為主,出現敲 打、剝、捏土塊的動作,但無明顯再現意圖。

在本研究中屬此期的主要參與者為幼稚園學 童。

2. 前樣式期:相對於平面 Lowenfeld 的前圖式 期,參與者發現部分的樣式可以做為象徵的符 號,例如圓球與長條是最常被參與者使用的樣 式。在人物主題上,參與者表現出蝌蚪人的樣 式;在立體空間的掌握尚不完全,只能做出對 象物的局部特徵;在立體複製的表現上,可以 掌握重要、局部特徵但是技巧上不夠精進,有 時難以區辨。主要參與者為小學階段兒童。

3. 樣式期:相對於平面 Lowenfeld 的前圖式 期,人物的結構完整可區辨,比例漸趨正確,

並且分化出更多細節;在立體空間的掌握上能 正確掌握結構的組合;在立體複製的表現上,

可以掌握特徵而且技巧上更成熟,但是仍不到 寫實複製的能力。主要參與者為國、高中學生。

4. 寫實萌芽:相對於平面 Lowenfeld 的擬似寫 實期,注意到人物的正確比例以及人體曲線;

在立體空間的掌握上能正確掌握結構,以及組 成成分的正確比例、大小、形狀等;在立體複 製的表現上,可以掌握特徵而且技巧上更成 熟,幾乎可以到達寫實複製的能力。主要參與 者為國、高中學生。

視覺與平面、立體發展的關係:

1. 視覺不是一個必要條件:本研究的結果與 Millar (1975)的盲人畫研究結果呼應,不論是平 面或立體媒材,視覺是一個有助表現的條件,

但是並非是必須的條件,在沒有視覺的情形 下,參與者仍能掌握物體的結構,但是視覺條 件會明顯影響細節的數量以及表現的形式,或 使發展遲緩。研究結果建議,盲人的立體發展 與平面發展在初期均落後於明眼人,這樣的表 現與一般認為盲人可藉由「感官補償」作用在 立體媒材上反而得以充份發展的觀念不同。究 其原因之一,本研究參與者的立體媒材經驗不 豐,使其未盡全力;原因之二,視覺的缺陷連

(4)

帶影響其認知等各方面能力,間接影響其表現 發展。

2. 平面與立體表現的關係:在桌子主題上,有 一半的盲人無法解決立體空間問題而塑出平 面展開式的桌子,使其作品形式與明眼人的二 維表現相似。本研究認為雖然二維與三維作品 形式上雷同,不過意義上應不相同。因為該現 象為視網膜影像與對物體之觀念相衝突時的 妥協策略,是平面再現發展的特有問題,何況 盲人本無視網膜影像的衝突機會。再者國內既 有研究中,盲人的平面再現發展最高階段為正 投影(orthographic projection system),尚未發展 至展開圖階段。

在人物主題上,與 Golomb(1993, 1995)對 明眼兒童的研究結果一致,人像不論對明眼 人、盲人而言都同樣會造成偏重正面的平面式 表現。受到主題的影響,部分在桌子作業已出 現三維態度的參與者,在人物主題時會改成平 面化的形式,甚至出現以土條模擬輪廓線的純 二維式表現。不過由於盲人平面表現進展甚緩 且經驗不多,因此整體而言,本研究認為只有 少數情形下盲人會借用平面經驗,至於盲人的 平面與立體表現形式雷同,是各自反應了缺乏 視覺與媒材經驗之下,盲人思考的展現;而平 面與立體之間互相影響的關係較小。

盲 人 的 立 體 表 現 初 始 時 與 平 面 表 現 接 近,但是青春期之後,盲人的立體表現即優於 平面表現。本研究認為這是因為立體媒材的三 維特性不論在傳達與再現時都能夠保留大量 可被盲人直接轉譯的資訊,不似二維資訊需要 視網膜經驗、或是必需經由訓練才能完成解 讀,因此視覺對立體媒材而言並非是必要的條 件,觸覺可以取代之,但仍有其限制。將本研 究的結果與 Shimizu, Saida, & Shimura (1993) 的立體探針圖形辨認比較,恰可互相支持,三 維的線索確能幫助盲人回憶觸摸經驗,減少盲 人轉譯深度線索的困難,使得解讀的正確率提 高。

3. 視覺型與觸覺型:有關 Lowenfeld (1975)提 出的視覺型與觸覺型兩種知覺型態,在本研究 中亦証明與視覺條件並無絕對相關。

4. 相對位置:作品出現相對位置錯誤的多為幼 童或先天盲,這可能是盲人的心理地圖不明,

空間概念不明所致(陳國龍, 1988)。安海姆 (1969,pp29~30)曾提出明眼人視覺思考的過程 中包括能夠以心靈意象對於觀察物從各角度 作旋轉觀察,甚至可以回顧本身在同一畫面中

的景象(彷佛有了「第三隻眼」)。推測缺乏視 覺經驗的盲人,習於以自身的思考出發,不擅 於由「第三隻眼」的旁觀角度做視覺化的思 考,因此才會發生相對位置的錯誤。

5. 標記與樣式:「標記式」是盲人畫初期常見 策略,盲人會以線條作為記號,來象徵所欲表 現的對象物,年齡較大的兒童其標記有正確的 相對位置,但是不知如何將線段統整成可區辨 的形體。發展階段較進步的兒童能夠將標記聯 結,出現連接、封閉的線段,甚至有固定的圖 式,但這已經是盲人畫中接近發展末期的階段 了。

盲人在平面繪畫中使用線條當作標記,這 是因為平面的媒材較鼓勵線條之表現,而線條 本身對盲人而言也是較易表現的記號。在立體 媒材中,則傾向使用接近圓形的塊體來標記,

也許是因為其技巧比戳揉土條來得簡單。線條 與塊體,這是盲人對應於不同媒材所會產生的 不同標記。研究中可見圓形對個體早期而言是 一個經常被使用的形狀,除了盲人在平面上不 易出現封閉完美的圓形外,不論盲人的立體表 現、明眼人的立體表現、明眼人的平面表現,

在個體發展初期均十分偏好此對稱、均衡的簡 單形狀。

對照平面與立體的標記,盲人平面的標記 以線段、點為主,要整合標記成為可區辨的圖 形或固定的圖示,對盲人而言需要很長的時 間,但是盲人很容易掌握立體媒材的三維特 性。由複製作業中可以看到參與者由初期粗略 的簡易形體進展到樣式、然後趨進寫實的階 段。即使是幼稚園的參與者都可以掌握最基本 的條狀,以接近的形式來表達,例如人物的頭 用圓形、四肢用長條型;桌子用扁平狀來代表 桌面、塊狀或是條狀來代表桌腳…,並且能掌 握比例、大小尺寸。這顯示盲人能夠掌握住基 本的再現符號與三維的特性,比起二維媒材 來,三維媒材的不規則、無比例的標記只是短 暫的過程。即使失去視覺,盲人也未失去符號 化的能力。

六、參考文獻

伊彬、徐春江(1999),台灣視障兒童與青少年 在平面上的空間表現發展-簡單立體幾何模 型的描繪, 國科會人文處舉辦:藝術教育 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藝術學院,9-37。

徐春江(1999),台灣視障兒童與青少年在平面

(5)

上的空間表現發展,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 術研究所設計計術學程,碩士論文。

陳國龍(1988),視覺障礙兒童的心理地圖,特 殊教育季刊,27,28-31。

鄒品梅(1983),視覺障礙兒童美感經驗之研 究,台北市立師範專科學校出版。

Lowenfeld, V.著,王德育譯(1975),創性與心智 之成長,台北:啟源出版。

Arnheim, R.著,李長俊譯(1976),藝術與視覺 心理學,台北:雄獅出版。

Bokhari, T. (1995). Drawing by the Blind:

What Lies Beyond Our Vision. [document].

URL

http://www.scar.toronto.edu/docs/RS/Nov95/

Kennedy.html

Brown, E. V. (1975).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clay figures made by children from age three through age eleve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16(3), 45~53.

Golomb, C. (1972). Evolution of the human figure in a three -dimensional mediu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6(3), 385~391.

Golomb, C (1973). Children’s representation of the human figure: The effects of models, media, and instructions. Genetic Psychology Monographs, 87, 197~252.

Golomb, C (1974). Young Children’s Sculpture And Drawi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Golomb, C (1993). Art and the young child:

Another look at the developmental question.

Visual Arts Research, 19(1), 1~15.

Golomb, C (1995). Sculpt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dimensional representation in clay.

Visual Arts Research, 21(1), 35~50.

Kennedy, M, J,. (1980). Blind people recognizing and making haptic pictures. In M.Hagen(Ed.), The Perception of Picture, 2, pp262~303.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Kennedy, M, J, (1983).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pictures form the blind. American Scientist , 71, 19~26.

Kennedy, M, J, (1984). Drawings by the blind:

sighted children and adults judge their sequence of development. Visual Arts Research, 10(1), 1~6.

I, Bin. (1995). Spatial Representation in Drawing:

the Influence of Size, Viewpoint , and

Observation on Drawing Development.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Millar, S.(1975). Visual experience of translation rules ? Drawing the human figure by blind and sighted children. Perception, 4, 363~371.

Shimizu, Y., Saida, S., & Shimura, H. (1993).

Tactile pattern recognition by graphic display:

Importance of 3-D information for haptic perception of familiar Objects. Perception &

Psychophysics, 53(1), 43~4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兒童的支援 兒童發展 範疇範疇 範圍範圍..

發展階段 嬰幼兒期 童年期 青春期 成年期 老年期 生理成長.. 智力發展

Hong Kong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stitute (1996).. Guide to the Pre-primary

• 在五歲前,是兒童發展學習能力和建立知識的關鍵時期 (CDC at Harvard University, 2007; Ministerial Council for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nd Youth

國際半導體展即將於 23 日登場,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

國際半導體展即將於 23 日登場,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

• Most children with heart diseases can enjoy moderate intens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國立 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臺北市立天文館、臺北 市立 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