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研究動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研究動機 "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專校院優秀運動員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理、

休閒效益與訓練效果之研究

郭進財 高俊雄 南華大學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摘 要

本 研 究 主 要 目 的 在 於 探 討 大 學 校 院 優 秀 運 動 員 的 休 閒 參 與 、 自 由 時 間 管 理 及 休 閒 效 益 的 情 形 , 進 而 探 討 優 秀 運 動 員 的 休 閒 參 與 、 自 由 時 間 管 理 、 休 閒 效 益 及 訓 練 效 果 之 間 的 關 係 。 本 研 究 以 量 化 問 卷 調 查 法 為 主 、 質 化 的 訪 談 法 為 輔 , 研 究 受 試 對 象 為 大 學 校 院 優 秀 運 動 員 , 共 寄 發 問 卷 654 份 , 回 收 有 效 問 卷 552 份 , 有 效 量 表 回 收 率 為 84.40%。 並 以 t 考 驗 、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及 Lisrel 路 徑 分 析 等 統 計 方 法 進 行 驗 證 分 析。本 研 究 結 果 如 下 所 述 : 一 、 不 同 性 別 優 秀 運 動 員 的 自 由 時 間 管 理 有 差 異 存 在 , 在 「 時 間 規 劃 」 及 「 時 間 應 用 」 等 構 面 , 男 性 優 秀 運 動 員 高 於 女 性 優 秀 運 動 員 。 二 、 參 與 不 同 組 別 優 秀 運 動 員 的 休 閒 效 益 有 差 異 存 在 , 在 「 提 昇 生 活 品 質 」 及 「 均 衡 生 活 體 驗 」 等 構 面 , 參 與 個 人 賽 的 優 秀 運 動 員 高 於 參 與 團 體 賽 的 優 秀 運 動 員。三、每 週 不 同 訓 練 天 數 優 秀 運 動 員 的 休 閒 參 與 有 差 異 存 在 。 四 、 大 學 校 院 優 秀 運 動 員 的 訓 練 效 果 路 徑 分 析 : 休 閒 參 與 會 影 響 自 由 時 間 管 理 ; 自 由 時 間 管 理 會 影 響 休 閒 效 益 ; 優 秀 運 動 員 的 時 間 管 理 經 休 閒 效 益 會 間 接 的 影 響 訓 練 效 果 。 休 閒 參 與 對 於 訓 練 效 果 有 間 接 的 反 向 影 響 關 係 , 建 議 優 秀 運 動 員 應 選 擇 有 益 身 心 的 休 閒 活 動 , 以 增 進 優 秀 運 動 員 的 訓 練 效 果 。

關 鍵字: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理、休閒效益、訓練效果

壹、緒 論

一、研究動機

科學的進步使人類的生活過著充滿競爭的氣氛,在競爭的過程中,必然 會產生心理上的壓力,為調適生活更安逸,休閒是不可或缺的途徑。健康和 福祉是工作生活品質的一項重要因素(Kudielka et al., 2005) 。Mannell(2006)

指出有些證據已被發現,並提議休閒的利益可能會提升工作的滿足感。休閒

(2)

生活帶來樂趣、豐富人生,更可以滿足人類心靈的需求,以協助達成人生目 標。除此之外,健康而正常的休閒活動亦可以促進社會的和諧、文化及國家 生產力的提升(程紹同,1998)。休閒是一個人在自由的情境中,無壓力的休 閒體驗,使個人覺得舒適的放鬆,並能產生優質的生活品質及有益身心的活 動。高俊雄(2004)指出一個人自然的生活架構包括三類,一是維持身體健 康所需要的睡覺、用餐、衛生、盥洗等活動;二是執行社會角色所需要的通 勤、工作、上學;三是運用剩餘的時間,基於自己的喜好選擇參與活動,來 調解生活步調與身心,滿足自我表達與實現的需求。黃博儒(2006)指出運 動員或教練除了瞭解運動力學、運動生理學及運動生理學方面的知識外,也 應瞭解運動員休閒活動與訓練之間的關係。今研究者欲探討優秀運動員的休 閒參與的趨勢,應先瞭解男、女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趨勢,再探討優 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和訓練效果。期能經本研究的發現,提供大學校院運動 教練知道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的理由,進而瞭解優秀運動員經由每週不同 休閒參與體驗的效果,使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能提昇其訓練效果,這是研 究者從事本研究的動機之一。

科技的時代也顯現人類智慧的潛能,一切都講究機器化、自動化及電腦 化的時代,科技的進步帶給人類更多的自由時間。有些學人相信,我們擁有 了日益增多的休閒,這主要是拜科技所賜,法蘭西社會學家杜瑪斯蒂耶(J.

Dumazedier)便持此一觀點。他認為休閒時間增加是科技發明應用於生產的 結果,另一方面各行業工會都堅持縮短工作時間(周錦宏等,2007)。根據行 政院主計處在國人的時間運用方面的調查發現,台灣地區民眾的自由時間,

呈現逐年延長之趨勢(行政院主計處,2004)。王偉琴(2005)各國的時間運 用調查皆發現,人們的自由時間有增加的趨勢,日趨增加的自由時間也隱含 著可以從事休閒活動時間的增加,如何妥善的規劃並管理好自由時間,使其 更有意義。每年舉辦的大專院校運動會及大專單項聯賽是每位優秀運動員全 力以赴的展示運動潛能的時刻。但是,在訓練的過程中,必定會影響生活作 息,並減少溫習課業的時間,這也需視運動員個人的自由時間規劃與應用,

在最經濟的時間內產生最佳的時間應用效果,才能有自由時間去從事休閒參 與及運動訓練。自由時間管理是個人設定目標、按照目標自我監控和自我完 成一個結果的過程(Kanfer & Karoly, 1972)。Drucker(1966)認為「時間是 世界最短缺的資源,除善加管理否則一事無成」。所以具備時間的基本理念,

了解浪費時間的因素,乃是教育工作者應重視的課題(胡雪燕,2001) 。因此,

了 解 優 秀 運 動 員 如 何 規 劃 自 由 時 間 , 並 能 夠 兼 顧 學 業 成 績 及 運 動 訓 練 的 效

果,進而探討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並擁有時間規劃的能力,以休閒

活動來提昇參與不同組別優秀運動員的休閒效益,由休閒效益來促進優秀運

動員的訓練效果,這是本研究第二個研究動機。

(3)

休閒帶給人類無窮的效益,但是個人所追求的目標與價值,也因人的需 求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休閒體驗與效益。高俊雄(1999)根據人類的生活,

將休閒效益以三方面來討論︰一、均衡的生活體驗︰紓解生活壓力、豐富生 活體驗、調劑精神情緒。二、健全生活內涵︰維持健康體適能、啟發心思智 慧、增進親子關係、促進社會交友關係、關懷生活品質。三、提升生活品質︰

欣賞創造真美、肯定自我能力、實踐自我理想。李晶(2002)休閒效益的面 向可以從個人生理與心理的效益,社會互動效益、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等五 個面向來探討。休閒效益是一個人在從事活動的過程中,對活動有所體驗,

並且對個人或社會產生有益(林欣慧,2002)。高俊雄(1999)研究發現運動 水準等級較高的運動員從參與休閒活動過程中感受利益較高。鄭彩鳳(1993)

認為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以及工作壓力的劇增,休閒時間的安排,更顯得 重要。而要如何安排休閒活動,就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實施時間的管理,

對時間做有效的利用,把空出的時間作為休閒之用。

由以上學人對休閒效益的論述均以心理、生理、經濟、家庭及社會的效 益為主軸,並依據個人的生活模式、經濟能力、個人嗜好、追求理想與人生 觀的不同,所欲追求的休閒效益也可能產生差異。大專運動會及單項運動聯 賽優秀運動員均是在學的學生,其從休閒過程能體驗運動休閒的益處,也可 能因面臨課業壓力、遭受人際的困惑、缺乏經濟支援、家庭因素等等,影響 其參與休閒活動的品質,使其對休閒活動會產生正面或負面的評價。縱然,

休閒是追求自我實現、自我滿足的悠閒生活型態,但其終極目標是追求真善 美的生活情境,使個人認為自己過著有價值的生活品質及有意義的人生觀。

Iwasaki(2006)對休閒效益的評價是認為休閒可以提供全世界人類有機會獲 得有價值及有意義的生活,這樣可以幫助他們促進生活品質。因此,本研究 藉 2007 年大專運動會及單項運動聯賽來探討優秀運動員參與運動訓練過程 中,所體驗休閒效益的趨勢;進而探討優秀運動員參與休閒活動後,所產生 的休閒效益是否影響其訓練效果,此為從事本研究動機之三。

休閒參與是一個國家民眾生活品質重要指標之一,生活品質隨著休閒的

加入而有所提升(高俊雄,2000)。科技進步帶給人類更多的自由時間,但自

由時間的不同應用,也產生效益的差異。王偉琴、吳崇旗(2005)認為妥善

的規劃並管理好自由時間,使其成為更有意義,且對身心更有助益的一段時

間,希望能夠藉由自由時間管理來提昇工作效率與效能。如自由時間只應用

於看電視、打牌、上網及聊天等,而不做有關身體活動的休閒,因身體的不

活動所造成的疾病,這也顯示科技能提升人類的生活品質,也可能危害人類

的生活品質。優秀運動員追求在運動競賽時有優異的運動成績表現,但優異

的運動成績表現,除了需擁有良好的教練、良好的訓練環境、良好的訓練方

法外,優秀運動員本身如何去規劃、執行自由時間,使自由時間在不浪費的

(4)

情形下,產生有益身心的時間管理效益。廖慶榮(2005)認為「時間管理」

和「工作效率」是完全相同的,因為時間管理所探討的,就是如何在最短的 時間內,將工作有效率的完成。為提昇大專運動會及大專單項運動聯賽優秀 運動員的生活品質,使優秀運動員的生活充滿快樂與價值。因此,為使優秀 運動員的生活過的有意義、有尊嚴、有價值,唯有藉休閒活動來促進身心健 康;有效率應用自由時間,使本身的休閒方式能達到預期的效益,進而提昇 優秀運動員的訓練效果,優秀運動員擁有良好的訓練效果,才能創造優異的 運動成績,這是本研究的動機之四。

二、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理及 休閒效益之差異情形。

(二)探討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理、休閒效益與訓 練效果之間的影響關係。

三、名詞解釋

( 一) 優 秀 運 動 員 : 指 運 動 員 參 加 我 國 大 專 院 校 單 項 聯 賽 及 全 國 大 專 運 動 會, 獲得個人前八名或團體成績進入決賽的運動員,被本研究列為優 秀運動員。

(二)休閒參與:Ragheb and Beard(1982)提出休閒參與是以參與活動的頻 率或以個體參與之普遍性的休閒活動類型。「休閒參與」是指大學院校 優秀運動員參與休閒活動的頻率,分為六個因素:「運動型」指參與的 休閒活動型態與運動方面有關。「遊憩型」指參與的休閒活動型態與遊 憩方面有關。如烤肉、釣魚、露營……等活動。「娛樂型」指參與的休 閒活動型態與娛樂有密切關係。如聽音樂、看電視、跳舞……等活動。

「社交型」指參與的休閒活動型態與社會交流方面有關。如拜訪朋友、

宗教活動、家族聚會……等活動。「嗜好型」指參與的休閒活動型態與 個人嗜好方面有關。如插花、泡茶、下棋、等活動。「知識型」指參與 的休閒活動型態與增進個人知識方面有關。如學外文、上網、參觀展 覽……等活動。

(三)自由時間管理:優秀運動員在自由時間內應善於時間規劃,在不浪費 時間的情況下,是否能完成學業的成就水準,並能兼顧運動訓練,以 最經濟的時間達成最佳的讀書效率與訓練的成果。自由時間管理量表 分為共分為三個構面︰「時間應變」指優秀運動員能妥善的安排自由 時間,覺得自由時間很愉快及認為自己的生命充滿意義。「時間規劃」

指優秀運動員能預測自己的自由時間及在不浪費自由時間的情境下,能

(5)

規劃時間溫習功課或做體能的補強訓練。 「時間應用」在自由時間內抽 空與隊友訓練,並應用自由時間做輔助運動,以彌補其他原因無法訓 練的課程。

(四)休閒效益:優秀運動員參與休閒活動的過程中,依照個人的休閒目的,

尋找適合本身需求的方式,從休閒的過程中去感受休閒的效益,以滿 足個人參與休閒的需求,體驗休閒活動後能獲得身體健康、提高身心 狀況及達成個人在社會中的人際關係。 「提昇生活品質」指優秀運動員 經休閒後能感受到本身的獨立性、挑戰性,進而能信任同伴,獲得同 伴的支持,並使自己的生活充滿成就感與滿足感。「健全生活內涵」指 優秀運動員能藉休閒活動來增進生活的體驗、調整生活作息,並以智 慧的眼光去善待別人,使自己生活充滿意義。「均衡生活體驗」指優秀 運動員能感受到休閒可紓解壓力、放鬆心情、維持健康體能,使身體 充滿活力。

(五)訓練效果:「訓練效果」係指優秀運動員經過訓練後,在身體結構產生 變化,並會提昇運動成績。本量表共分為三個因素:「戰術能力」指大 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經訓練後能增進隊友間的默契、熟練戰術、發揮戰 術能力;「團隊精神」指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覺得訓練後能增進隊友間 的情誼及達成團隊目標的能力;「體能狀況」指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認 為訓練後能產生良好的運動能力。

貳、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自由 時間管理與訓練效果之間的關係。研究者認為量化研究無法確實完整的搜集 資料來因應研究假設。因此問卷回收後就以訪談的方式,搜集優秀運動員訪 談資料來補充量化的不足。本研究以量化問卷調查法為主、質化的訪談法為 輔,期望量化與質化的測量方式能相輔相成的解答本研究欲探討的問題。

一、研究架構

研究自變項為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個人因素(性別、參賽組別及每週

訓練天數)及探討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自主管理、休閒效益及

訓練效果之間的關聯因素。圖 1-1 為本研究架構。

(6)

圖 1-1 研究架構圖 二、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架構,提出本研究的假設進行驗證分析。

假設一:不同性別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有差異存在。

假設二:參與不同組別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效益有差異存在。

假設三:每週不同訓練天數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有差異存在。

假設四: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理、休閒效益與訓練 效果之間有直接與間接的影響關係。

4-1: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會顯著影響訓練效果。

4-2: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會顯著影響休閒效益。

4-3: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會顯著影響時間管理。

4-4:優秀運動員的時間管理會顯著影響訓練效果。

4-5:優秀運動員的時間管理會顯著影響休閒效益。

4-6:優秀運動員的休閒效益會顯著影響訓練效果。

4-7: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經休閒效益會間接影響訓練效果。

4-8: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經休閒效益會間接影響訓練效果。

三、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全國大學院校單項運動聯賽及大專運動會甲組運動員為研究對 象。並依照各項目參賽人數的比率,以分層隨機抽樣,分別抽取田徑、游泳、

網球、桌球、射箭、跆拳道、排球、棒球、羽球、籃球、高爾夫球等項目做 問卷調查。並於九十六年五月十五日起至九十六年七月八日止實施問卷正式 調查,總發問卷 654 份,回收問卷 616 份,扣除無效問卷 64 份,有效問卷 552 份,回收有效問卷 84.40%。為深入瞭解優秀運動員及解釋本研究的量表

1. 性別 2. 參賽組別 3. 每週訓練天數

休閒參與

自由時間管理

休閒效益 訓練效果

(7)

無法完整回應的問題,於九十七年一月十五日起至九十七年一月二十四日止 實施優秀運動員訪談,計訪問九位優秀運動員。

四、研究工具

(一)問卷的編製

本研究之休閒參與量表是參考 Mannell and Kleiber(1997)修訂而成的 大學院校優秀選手休閒參與量表;休閒參與量表分為「運動型」、「遊憩型」、

「娛樂型」 、 「社交型」 、 「嗜好型」 、 「知識型」 。自由時間管理量表是參考 Macan

(1994)及王偉琴(2005)的時間管理量表修訂而成的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 自由時間管理量表;自由時間管理量表分為「時間應變」 、 「時間規劃」及「時 間應用」;休閒效益量表是參考高俊雄(1999)的休閒效益量表修訂而成的大 學院校優秀運動員休閒效益量表;休閒效益量表分為「提昇生活品質」、「健 全生活內涵」及「均衡生活體驗」 。訓練效果量表是參考高俊雄和溫景財(1998)

修訂而成的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訓練效果量表;訓練效果量表分為「戰術能 力」、「團隊精神」、「體能狀況」。本研究「休閒參與」之量表五十題、「訓練 效果量表」之量表二十一題, 題目類型採用李考特(Likert)五點量表對問 題陳述的符合程度,從「經常參與」 、 「時常參與」 、 「有時參與」 、 「偶而參與」、

「從未參與」及「非常符合」、「很符合」、「符合」、「有點符合」、「一點也不 符合」與「非常同意」、「同意」、「普通」、「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別給 予 5、4、3、2、1 分,平均分數愈高者表示其「休閒參與」的頻率愈高、「自 由時間管理」的方式愈好、「休閒效益」的體驗愈好及「訓練效果」愈好。其 編製過程分述如下:

(二)質性的訪談過程

本研究的訪談大綱製作完成後,以半結構式訪談方式進行訪談,因半結 構訪談形式較結構訪談有彈性,研究者列出感興趣的主題作為訪談指引,但 在用詞譴字、問題的形式、順序較有彈性(王仕圖、吳慧敏,2005)。訪談的 優秀運動員經由優秀運動員的教練的推薦,訪談項目為跆拳道、網球、桌球、

射箭、籃球、高爾夫、羽球、游泳及田徑等九位優秀運動員。取得資料後再

以電話及 E-mail 聯繫,再約時間與優秀運動員做訪談,不清楚或內容不足以

電話再補充訪談內容。進行訪談時需避免受其他人干擾,訪談時應盡量讓受

訪者暢談,以不阻撓受訪者的談話為原則,另不重複訪談的問題,使受訪的

優秀運動員樂於接受訪談。訪談後首先建立受試者個人逐字稿,並建立個人

編號、訪談內容及備註等欄位,再將資料的內容歸納、命名、形成概念、主

題的順序逐步整理。本研究的分析是採用社會人類學的分析取向,採用描述

法,將資料濃縮後再決定資料的保留,並採用三角測量法去檢核搜集資料的

穩定性、一致性及正確性,使訪談的資料有良好的信效度。

(8)

(三)問卷預試

本研究量表編製後,於九十六年四月二十五日至九十六年五月七日實施 問卷預試,計預試寄發問卷 240 份,回收問卷 231 份,扣除無效問卷 26 份,

有效問卷 205 份,回收有效問卷 85.41%。

(四)項目分析

本 量 表 為 探 討 較 嚴 謹 之 資 料 分 析 , 採 用 內 部 一 致 性 效 標 法 及 相 關 分 析 法。「休閒參與」量表及「自由時間管理」量表發現每一題 CR 值均小於.05 及相關值均大於.30 並達顯著水準,在項目分析每題均給予保留;「休閒效益 量表」第 9 題及「訓練效果」量表第 9 題的 CR 值大於.05、相關值小於.30,

這二題均給予刪除。

(五)效度分析

「休閒參與」量表經項目分析後,以斜交轉軸進行因素分析,有二題因 素負荷量均未達 0.30 及二題跨越二個因素均給予刪除;「自由時間管理」量 表有三題因素負荷量均未達 0.30 及四題跨越二個因素均給予刪除;「休閒效 益」量表有一題因素負荷量均未達 0.30 及三題跨越二個因素均給予刪除; 「訓 練效果」量表有一題因素負荷量均未達 0.30 及二題跨越二個因素均給予刪 除。各因素的特徵值都大於 1,符合因素分析要求,而且其解釋變異量均達 58.69 至 75.62 之間,可見本量表具有好的效度。

(六)信度分析

「休閒參與」量表經因素分析後,建構成六個分量表,並求出分量表與 總量表的信度。本研究休閒參與量表 Cronbach’s 值為 0.61~0.78;「自由時間 管理」建構成三個分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0.83~0.87;「休閒效益」建構 成三個分量表,Cronbach’s α值為 0.82~0.95;「訓練效果」建構成三個分量 表, Cronbach’s α值為 0.89~0.91 之間,顯示本量表之內部一致性頗佳。

五、資料處理

本研究回收問卷使用 SPSS for Windows 13.0 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並 以 t 考驗、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 Lisrel 8.53 路徑分析,檢測本研究 所欲探討的假設。本研究各項統計考驗之顯著水準均定為.05。

參、結果與討論

一、男女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差異比較

為探討不同性別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以 t 考驗分析男女優秀運

動員的差異情形。在「時間規劃」及「時間應用」層面有差異存在,如表一

(9)

所示。

表一 男女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 t 考驗摘要表

男性(n=349) 女性(n=203)

項 目

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

t 值 p 值

時間應變 3.27(.68) 3.21(.69) .80 .42 時間規劃 2.79(.87) 2.33(.87) 5.40* .01 時間應用 3.27(.73) 2.92(.76) 5.86* .01

*p<.05

由表一分析得知,不同性別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在「時 間規劃」與「時間應用」等層面均有差異存在。顯示出,男性優秀運動員的

「時間規劃」與「時間應用」的能力高於女性優秀運動員。Brigitte 等(2007)

認為自由時間管理是在進行目的導向的活動時,有效時間利用的行為,而此 定義著重在目的導向,例如要達成工作任務或學業上的責任,必須有效利用 時間完成這些目的。陳明華、吳明隆(2004)研究發現自由時間管理運用策 略上男性優於女性。胡雪燕(2002)研究顯示女生的時間管理行為優於男性。

施宏彥(1996)在時間管理策略層面顯示男性優於女性。何志峰(2001)研 究顯示男性在自由時間管理及時間規劃、分工授權層面上比女性佳。經訪談 資料顯示男女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如下所述:

B003(男性):「訓練之後還是尋找自由時間去加強籃球技術。其他自 由時間在家休閒看電視。」。

D003(男性):「我的自由時間都只有在晚上,其實也說不上安排,可 能是想做甚麼就會去做,沒有刻意安排。例如:一個禮拜找兩天去看 書、兩天去撞球,假日有空去唱歌,其餘時間打電腦。」。

F003(男性):「約三五好友一起唱歌、吃飯或運動到體力沒了,

再去洗洗三溫暖、做做 SPA,讓身體各部肌肉放鬆、心情也放鬆。」。

A003( 女 性 ):「 在 自 由 時 間 規 劃 方 面 是 依 照 訓 練 之 後 的 時 間 再 做 規 劃。首先教練會給我們訓練課表,所以很容易掌握時間的安排。」。

C003(女性):「我的自由時間會讀點英文、看書以增加自己的知識;

也會安排一些時間做戶外的休閒活動來放鬆身心。」。

E003(女性) : 「我的自由時間都規劃為上網、教球、做報告、補習。」。

(10)

G003(女性):「自由時間都規劃為一週花三個晚上工讀、其餘時間都 在圖書館或網路、六日出遊或回家幫忙。」。

由以上優秀運動員在自由時間管理的資料分析,女性優秀運動員的自由 時間管理的活動傾向於較靜態性的活動如看書、閱讀、在圖書館、補習;男 性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的活動傾向於較動態性的活動如參與運動型的 休閒、撞球、唱歌、打電腦、約好友一起唱歌、吃飯、運動、去洗三溫暖、

做做 SPA 等。由此顯示男性優秀運動員在「時間規劃」與「時間應用」均較 女性優秀運動員豐富,由本研究的發現與其他研究均顯示男性優秀運動員的 自由時間管理的能力優於女性居多數,這可能造成因素是女性優秀運動員的 休閒時間安排與男性最大的差別在於女性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仍安排了工 作與進修,因而造成女性優秀運動員對於自由時間的認知與男性優秀運動員 對時間的認知產生差異。胡菁芬(2007)研究發現安排優先順序是自由時間 管理的關鍵;有效自由時間管理的第一步是設定優先順序。上述的理論與研 究均顯現男性優秀運動員有效自由時間管理的能力高於女性優秀運動員,這 也顯現男性優秀運動員與女性優秀運動員在自由時間內的活動規劃的價值認 定、活動的需求有差別。

二、參與不同組別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效益差異比較

為探討參與不同組別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效益差異情形,將優秀 運動員分為參與個人賽與團體賽,並以 t 考驗分析其差異情形。參與個人賽 與團體賽的休閒效益在「提昇生活品質」與「均衡生活體驗」層面有差異存 在,如表二所示。

表二 參與不同組別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效益 t 考驗摘要表 個人賽(n=226) 團體賽(n=326)

項 目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t 值 p 值

提昇生活品質 3.96(.67) 3.83(.65) 2.14* .03 健全生活內涵 3.72(.67) 3.63(.68) 1.53 .13 均衡生活體驗 3.89(.62) 3.75(.66) 2.64* .01

*p<.05

由表二分析得知,參與不同組別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效益,在「提

昇生活品質」及「均衡生活體驗」層面有差異存在。顯示參與「個人賽」的

優秀運動員覺得參與休閒後體驗休閒效益的「提昇生活品質」及「均衡生活

體驗」均高於參與「團體賽」的優秀運動員。高俊雄(1995)在休閒利益的

(11)

三因素中指出休閒可均衡生活體驗:紓解生活壓力、豐富生活體驗、調劑精 神情緒。張少熙(2003)認為休閒效益有三種形式,即改善情境、維持情境 需求以及獲得心理滿足。由此得知,優秀運動員需憑藉「休閒效益」來紓解 身心的壓力,以提高運動訓練的效果。李韻如(2002)在運動競賽時,所有 的高手雲集,勝負未定,且又涉及國家及個人榮譽。運動員在賽前、賽中及 賽後所承受的壓力,往往不是一般以休閒作為運動為目的的人,所能想像的。

經訪談資料顯示不同組別大學校院優秀運動員的休閒效益如下所述:

A002(團體賽) : 「在休閒時間上網,可讓我知道最近發生了那些事情,

也可提昇我的閱讀能力及增進知識,才不至於被譏笑為頭腦簡單四肢 發達的人。」。

D002(團體賽):「休閒活動就是讓我在疲憊的訓練後可以休息,忘掉 有關學校和訓練的事。有的時候上課滿堂,中午沒時間休息,就緊接 著訓練,訓練結束後,緊接著訓練體能,所以回到宿舍我就打電腦及 看電視來放鬆自己。」。

C002(個人賽):「休閒活動可以放鬆身心,解除身心的疲勞。我經常 參與戶外的休閒活動。」。

G002(個人賽):「調劑訓練緊繃的心情、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增廣 見聞、放鬆心情,從游泳中放鬆肌肉和心情。」。

經本研究訪問優秀運動員中發現,參與「個人賽」優秀運動員在自由時 間的休閒方式,選擇比較能產生休閒效益的戶外休閒活動、游泳來放鬆心情 及解除身心的疲勞;反之參與「團體賽」優秀運動員在自由時間的休閒方式 是打電腦及看電視,有些運動員常熬夜的玩電腦遊戲,反而影響其休閒效益,

進而影響身體健康與睡眠。由此顯示,參與「個人賽」優秀運動員為了紓解 訓練的壓力,而選擇放鬆身心的休閒活動來輔助訓練效果,其自由時間的休 閒效益優於團體賽的優秀運動員。

三、每週不同運動天數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差異比較

為探討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每週不同運動天數的休閒參與差異情形,將 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分為每週運動 2 天以下、3 天、4 天、5 天及 6 天以上,

並在單變項的變異數同質性檢定時五個依變的 p 值均未達顯著水準,均接受

虛無假設,表示全部符合單變項的變異數同質性假定,再以單因子變異分析

探討其差異情形。在「運動型」、「遊憩型」、與「嗜好型」等層面均有差異存

在,如表三所示。

(12)

表三 不同運動天數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因素層面 運 動 型 遊 憩 型 娛 樂 型 社 交 型 嗜 好 型 知 識 型 背景變項

N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M SD

二天以下 (1) 41 2.63 .63 2.34 .66 2.85 .57 2.59 .55 2.29 .60 2.85 .65 三天 (2) 46 2.67 .70 2.26 .83 2.96 .63 2.63 .77 2.24 .74 3.02 .58 四天 (3) 124 2.75 .67 2.54 .75 3.00 .67 2.80 .71 2.42 .66 3.02 .71 五天 (4) 209 2.91 .68 2.53 .81 2.98 .68 2.70 .70 2.53 .70 2.88 .69 六天以上 (5) 132 3.03 .63 2.65 .72 3.09 .59 2.79 .71 2.63 .63 2.89 .67 F 值 5.53* 2.85* 1.28 1.34 4.31* 1.23 p 值 .01 .02 .28 .25 .01 .30 事後比較 5>1.2.3 5>2 5>2

*p<.05

由表三分析得知,每週不同訓練天數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在「運動 型」、「遊憩型」及「嗜好型」層面有差異存在。顯示,每週訓練六天以上優 秀運動員在「運動型」的休閒參與高於每週訓練二天以下、三天及四天的優 秀運動員;每週訓練六天以上優秀運動員在「遊憩型」的休閒參與高於每週 運動三天的優秀運動員;每週訓練六天以上優秀運動員在「嗜好型」的休閒 參與高於每週訓練三天的優秀運動員。由以上研究結果顯示每週訓練天數六 天以上優秀運動員,仍然選擇「運動型」的項目做為調劑身心的休閒運動或 專長項目的體能及技術的補強。Mull 等(1997)研究發現大專院校學生參與 休閒活動的動機主要是「追求體適能」與「樂趣」。溫景財(1996)研究指出 在長期的訓練或比賽過程中,會影響到選手表現的因素,除了個別差異及比 賽臨場的情境之外,選手在自由時間裡所從事的活動內容,可能扮演影響運 動訓練效果的重要角色。經研究者訪問優秀運動員時發現,優秀籃球運動員 為了增強自己的技術能力及體能狀況,每週訓練六天,還利用假日及自由時 間,加強專項技術能力及體能訓練;有些跆拳道選手,雖然每週練習六天以 上仍然選擇游泳來放鬆肌肉,以增進肌肉本身的彈性及協調性。在「遊憩型」

及「嗜好型」的構面顯示,每週訓練六天以上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高於每 週訓練三天的優秀運動員。顯示每週訓練六天以上優秀運動員,雖然已承受 高負荷量的訓練,均利用自由時間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以調劑身心的健康、

紓解壓力來增進訓練效果。

(13)

四、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理、休閒效益與訓練效果之結構方程模式分析

(一)模式假設檢定

本研究應用經因素分析而成立運動型(X1) 、遊憩型(X2) 、娛樂型(X3) 、 社交型(X4)、嗜好型(X5)、知識型(X6)、為休閒參與之觀察變項;時間 應變(y1)、時間規劃(y2)、時間技巧(y3)為自由時間管理之觀察變項;

提昇生活品質(y4)、健全生活內涵(y5)、均衡生活體驗(y6)為休閒效益 之觀察變項;戰術能力(y7)、團隊精神(y8)、體能狀況(y9)為訓練效果 之觀察變項,探討休閒參與、時間管理、休閒效益與訓練效果等潛在變項之 間結構關係。本研究之模型整體配適指標為:χ²/df=2.85、GFI=0.95、RMSEA

= 0.058、 AGFI= 0.92、 NFI= 0.98、 CFI= 0.98、 RMR= 0.058、 PNFI= 0.73 及 PGFI=0.62 等指標都在可接受範圍內,理想指標值引自邱皓政(2003)。顯 示本研究的整體模式配適度良好,如表四及關係結構模式圖二:

圖二 關係模式估計結果圖 註: ( )數值為 t 值

休閒參與

時間管理

訓練效果 休閒效益

提昇生活品質

-.13(-3..17)

.06 (1.10) .52 (17.94)

.69

.49 .80

健全生活內涵 均衡生活體驗

時間應用 時間規劃 時間應變

遊憩型 運動型

.84 .81

.82

.72 (15.01)

.23(4.68) .51(8.77)

.81 .90 .78

體能狀況 團隊精神

戰術能力

.83 .84 .89

娛樂型 社交型

嗜好型

知識型

.81 . 81

.74

(14)

表四 整體模式配適度指標表

整體模式配合度 理想指標值 本研究結果 χ² 卡方值越小越好 χ²=119.71 P=0.01

P>0.05

χ²/df 1-3 2.85

GFI >0.9 0.95

絕對適合度衡量

RMSEA <0.1 0.058

AGFI >0.9 0.92

NFI >0.9 0.98

增量適合度衡量

CFI >0.9 0.98

RMR <0.1 0.058 PNFI 0~1 0.73 簡要適合度衡量

PGFI 0~1 0.62

(二)測量模式分析

潛在變項組成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CR)是其所有測量變項信度 之組成,表示構念指標的內部一致性,信度愈高顯示這些指標的一致性愈高,

Fornell and Larcker(1981)建議值為 0.6 以上。由表五所示,模式中潛在變 項的組成信度皆大於 0.6,係數介於 0.76~0.89,表示本研究模式內部一致性 良好。

潛在變項平均變異抽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是計算潛 在變項之各測量變數對該潛在變項變異解釋力,若 AVE 愈高,則表示潛在變 項有愈高的信度與收斂效度。Fornell & Larcker(1981)建議值須大於 0.5。

由表五所示,模式中各變數 AVE 都在 0.5 標準值以上,其數值介於 0.52~

0.73。從各構面組成信度及平均變異抽取量來看,模式內部一致性均達可信

程度與穩定。

(15)

表五 整體研究模式參數估計表

潛在變項 觀察變數 因數負荷量 組成信度 平均變異數抽取量 X1 0.69

X2 0.84 X3 0.81 X4 0.81 X5 0.81 休閒參與

X6 0.74

0.83 0.58

Y1 0.80 Y2 0.49 自由時間管理

Y3 0.82

0.76 0.52

Y4 0.90 Y5 0.78 休閒效益

Y6 0.81

0.87 0.70

Y7 0.89 Y8 0.83 訓練效果

Y9 0.84

0.89 0.73

(三)基本模式適配的檢定

圖一各變項間影響關係模式之基本配適狀況,如表六所示,其誤差變異 皆為正數,而且均為正值,標準誤均<2.58,誤差變異 T-value 均達顯著水準,

估計參數之間相關的絕對值不能太接近 1,因素負荷量不能低於 0.5 或高於

0.95。除了休閒參與及休閒效益,其 t 值<1.96 無顯著外,其餘均達顯著水

準;除了自由時間管理的時間規劃的因素負荷量為.49 外,其餘的因素負荷量

介於 0.69-0.90 之間,顯示該觀察變項可有效測量潛在變項,其基本適配表皆

屬於可接受範圍。

(16)

表六 變項間線性關係模式基本配適度指標

參 數 估計值 T-value 標準誤 誤差變異 誤差變異 T-value 運動型 休閒參與 0.69 17.94 0.036 0.54 15.13 遊憩型 休閒參與 0.84 24.71 0.023 0.26 11.33 娛樂型 休閒參與 0.81 22.33 0.026 0.35 13.32 社交型 休閒參與 0.81 22.51 0.026 0.34 13.21 嗜好型 休閒參與 0.81 22.90 0.026 0.32 12.38 知識型 休閒參與 0.74 19.74 0.031 0.45 14.50 時間應變 時間管理 0.80 ---- 0.036 0.36 10.08 時間規劃 時間管理 0.49 11.18 0.048 0.76 15.65 時間技巧 時間管理 0.82 17.35 0.035 0.29 8.38 生活品質 休閒效益 0.90 ---- 0.026 0.18 6.84 生活內涵 休閒效益 0.78 20.76 0.031 0.38 12.34 生活體驗 休閒效益 0.81 21.77 0.030 0.34 11.66 戰術能力 訓練效果 0.89 ---- 0.021 0.21 9.90 團隊精神 訓練效果 0.83 24.58 0.025 0.32 12.78 體能狀況 訓練效果 0.84 25.40 0.024 0.29 12.18

分析本結構模式結果,即呈現直接影響及間接影響。間接影響是指潛在 自變項經由潛在依變項中介後,再經由中介變項間接的影響潛在依變項。各 變項的直接影響及間接影響如以下統計分析:

1.休閒參與會顯著的影響訓練效果成立,其路徑值為-.13,t 值-3.17,達顯著 水準,顯示休閒參與對於訓練效果有直接反向的影響關係。

2. 休閒參與會顯著的影響休閒效益未成立,其路徑值為.06,t 值 1.10,未達 顯著水準,顯示休閒參與對於休閒效益沒有直接的影響關係。

3.休閒參與會顯著的影響時間管理成立,其路徑值為.52,t 值 17.94,達顯著 水準,顯示休閒參與對於自由時間管理有直接的影響關係。

4.自由時間管理會顯著影響訓練效果成立,其路徑值為.23,t 值 4.68,達顯 著水準,顯示自由時間管理對於訓練效果有直接的影響關係。

5.自由時間管理會顯著影響休閒效益成立,其路徑值為.51,t 值 8.77,達顯

著水準,顯示自由時間管理對於休閒效益有直接的影響關係。

(17)

6.休閒效益會顯著影響訓練效果成立,其路徑值為.72,t 值 15.01,達顯著水 準,顯示休閒效益對於訓練效果有直接的影響關係。

7.休閒參與經休閒效益間接影響訓練效果成立,變項之間的間接效果為.04,

整體效果為-.17 未達顯著水準,如表七所示。

8.自由時間管理經休閒效益會間接影響訓練效果成立,變項之間的間接效果 為.37,整體效果為.60,達顯著水準,如表七。顯示自由時間管理對於訓練 效果有間接的影響關係;自由時間管理經休閒效益後其訓練效果愈好。由 此得知優秀運動員能有效率的自由時間管理,可以產生良好的休閒效益,

並可以影響優秀運動員的訓練效果。

表七 迴歸取向路徑分析各項效果分解說明摘要表 內衍變項

休閒效益 訓練效果 休閒參與

直接效果 .06 -.13*

間接效果 - .04 整體效果 .06 -.17 自由時間管理

直接效果 .51* .23*

間接效果 - .37*

整體效果 .51* .60*

休閒效益

直接效果 .72*

間接效果 - 整體效果 .72*

*p<.05

肆、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探討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 理、休閒效益與訓練效果之間的關係。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下列結論:

(一)不同性別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在「時間規劃」及「時間應用」

的層面有 差 異存在。 男 性優秀運 動 員在「時 間 規劃」及 「 時間應用」

自變項

(18)

高於女性 優 秀運動員,顯示男性 優 秀 運 動 員 較 能 善 於 規 劃 自 由 時 間 , 能抽出自 由 時間從事 輔 助性的運 動 訓練。男性 優秀運動 員 在自由時 間 管理能力 優 於女性優 秀 運動員,表 示男性優 秀 運動員較 能 有效的管 理 自由時間 。

(二)參與不同組別優秀運動員的休閒效益,在「提昇生活品質」及「均衡 生活體驗」層面有差異存在。顯示,參與「個人賽」的優秀運動員覺 得參與休閒後體驗休閒效益的「提昇生活品質」及「均衡生活體驗」

均高於參與「團體賽」的優秀運動員。

(三)每週不同訓練天數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在「運動型」、「遊憩型」

及「嗜好型」層面有差異存在。顯示,每週訓練六天以上優秀運動員 在「運動型」的休閒參與高於每週訓練二天以下、三天及四天的優秀 運動員;每週訓練六天以上優秀運動員在「遊憩型」的休閒參與高於 每週運動三天的優秀運動員;每週訓練六天以上優秀運動員在「嗜好 型」的休閒參與高於每週訓練三天的優秀運動員。由以上研究結果顯 示每週訓練天數六天以上優秀運動員,仍然選擇「運動型」的項目做 為調劑身心的休閒運動或專長項目的體能及技術的補強。

(四)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理、休閒效益與訓練效 果之結構方程模式分析顯示休閒參與對於訓練效果有直接反向的影響 關係,也就是說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愈少其訓練效果愈不好;休閒 參與和休閒效益沒有直接影響關係,但可藉休閒效益間接的影響訓練 效果;休閒參與對於自由時間管理會直接的影響關係;自由時間管理 會直接的影響休閒效益;自由時間管理可直接影響訓練效果、藉休閒 效益可間接的影響訓練效果。

二、建議

(一)大學院校運動教練應深入瞭解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是否能達 到有益身心健康的效益。建議大學院運動教練應將輔導優秀運動員的 自由時間管理列入訓練管理的一部分。因劣質的生活習性可能會影響 優秀運動員的生活品質,不良的生活品質會影響優秀運動員的身心健 康,進而影響訓練效果。

(二)女性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能力低於男性優秀運動員。建議 教練應輔導女性優秀運動員的「時間規劃」與「時間應用」的能力。

(三)建議大學院校運動教練應鼓勵參加「團體賽」優秀運動員參與有益身

心的休閒活動,以增進其休閒效益;進而輔導參加「個人賽」項目的

優秀運動員選擇可紓解壓力的休閒活動,以提高優秀運動員的休閒效

益。

(19)

(四)建議後續研究者能探討優秀運動員喜好「運動型」休閒參與的原因,

可深入瞭解「運動型」的休閒方式如何產生休閒效益。

(五)休閒參與對於訓練效果有間接的反向影響關係,建議優秀運動員應選 擇有益身心的休閒活動,以增進優秀運動員的訓練效果。

(六)建議後續的研究者能深入瞭解優秀運動員的家庭背景、經濟狀況、成

長過程、成功的因素及休閒體驗的價值觀,可更深入探討優秀運動員

的訓練效果。

(20)

參考文獻

王偉琴(2005):台北市上班族自由時間管理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研究所。

王仕國、吳慧敏(2005):深度訪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編:質性 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97-116)。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

王昭正(2001):休閒導論。臺北:品度出版社。

王偉琴、吳崇旗(2005):不要再讓時間成為休閒阻礙—自由時間管理。大專 體育,80 期,124-129 頁。

林欣慧(2002):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

邱皓政(2003):結構方程模式。台北:雙葉書廊。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的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 卷,1 期,67-78 頁。

高俊雄、溫景財(1998):職業運動員休閒利益與自覺訓練效果之研究。戶外 遊憩研究,11 卷 4 期,43-57 頁。

高俊雄(1999):運動員休閒參與、休閒利益與自覺訓練效果之比較研究。戶 外遊憩研究,12 卷,3 期,43-61 頁。

高俊雄(2000):臺灣地區居民休閒參與之研究:自由時間的觀點。桃園縣,

國立體育學院。

高俊雄(2004):運動休閒事業管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市,臺灣體育運動管理 學會。

何志峰(2001):國民小學校長時間與學校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屏東縣,國立屏東射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

李 晶(2002):休閒活動企劃可操控因子對短程型登山健行者休閒效益 體 驗影響之研究。臺北:漢文書店,13-18 頁。

李韻如(2002):一個優秀運動員的養成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新竹市,

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研究所。

程紹同(1998):優質休閒、超值人生。師友,15-19 頁。

施宏彥(1995):縣市教育行政人員的工作特性、制握信念對時間管理策略及 工作壓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市,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教育研究所。

柯淑敏(2007):兩性關係學。臺北縣,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周錦宏、程士航與張正霖(2007)。休閒社會學。臺北縣:華立圖書股份有限 公司。

胡菁芬(2007):三天速成時間管理。臺北縣,中國生產力中心。

(21)

胡雪燕(2001):國小音樂才能班學生時間管理與學習成就相關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

鄭彩鳳(1993) : 學校經營中的時間管理。教育資料文摘,31 卷 4 期,135-167 頁。

黃博儒(2006):青少年運動員休閒參與、休閒利益與自覺訓練效果關係之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縣,立德管理學院休閒管理研究所。

溫景財(1996) :休閒利益與自覺訓練效果關係之研究---以臺灣大聯盟職棒選 手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運動教練研究所。

陳明華、吳明隆(2005):高中職學校行政主管時間管理現況及其策略運用之 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 34 期,56-69 頁。

張少熙(2003):臺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 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廖慶榮(2005):個人時間管理。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行政院主計處(2004):國人時間運用調查。資料引自:http://www.dgbas.gov.

tw/census~n/three/analysis89.htm.

Druck, P. (1966). The effective manager. London UK: Penguin.

Fornell, C., & Larcker, D. F. (1981). Evalua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with unobservable variables and measurement error.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8, 39-50.

Iwasaki, Y. (2006). Leisur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diversity: An international and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f Leisure, Hangzhou, Zheuang China, 12.

Kanfer, F. H., & Karoly, P. (1972). Self-control: A behavioristic excursion into lion’s den. Behavior Therapy, 3, 398-416.

Kudielka, B. M., Hanebuth, D., Kanel, R., Gander, M., Grande, G., & Fischer, J.

(2005).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measure by the SF12 in working populations: Associations with psychosocial work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of Occupation Health Psychology, 10, 429-440.

Macan, T. H. (1994). Time management: Test of a process mode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79, 57-61.

Mannell, R. C. (2006). Health, well-being and leisu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gress of Leisure. Hangzhou, Zheuang China, 65-74.

Mull, R. F., Bayless, K. G., Ross, C. M., & Jamieson, L. M. (1997). Recreation sport management (3

rd

).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Ragheb, M. G., & Beard, J. G. (1982). 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4(2), 155-167.

(22)

Colleges’ Elite Athletes’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ee-Time Management, Leisure Efficiency, and

Training Effects

Chin Tsai Kuo Joe C. Kao

Nanhua University &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xplore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ee-time management and leisure efficiency of elite athletes in college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ee-time management, leisure efficiency and training effects of elite athletes in colleges. The questionnaires survey method of quantify were used for main measurement, the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ere used for a supplement in this study.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elite athletes of colleges in Taiwan. A total of 654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out and 552 responded questionnaires were effective. The response rate of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as 84.40%. T test, one-way ANOVA, and path analysis of Lisrel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first, there was difference in free-time management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elite athletes. Male athletes were better than female athletes in time planning and time utilizing. Second, there was difference in leisure efficiency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of elite athletes. Those elite athletes who participate in games as individuals show higher leisure efficiency than those who participated in games as teams in the aspects of balancing life experience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Third, there was difference in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among elite athletes, varying according to their frequency of exercise per week. Fourth, the path analysis of elite athletes in universities shows that the leisure participation can affect free-time management, free-time management in turn can affect leisure efficiency, and the free-time management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training effects through the leisure efficiency. The recreational participation can indirectly and reversely affect the training effect, and recommend of elite athletes should select wholesome leisure activities to enhance training effect of elite athletes.

Key words: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ee-Time Management, Leisure Efficiency,

Training Effects

數據

圖 1-1  研究架構圖  二、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架構,提出本研究的假設進行驗證分析。  假設一:不同性別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自由時間管理有差異存在。  假設二:參與不同組別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效益有差異存在。  假設三:每週不同訓練天數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有差異存在。  假設四: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理、休閒效益與訓練 效果之間有直接與間接的影響關係。  4-1: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會顯著影響訓練效果。  4-2: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會顯著影響休閒效益。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Keywords: time management, the analysis of the factor, the analysis of the reliability and the validity... 第一章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oporates which employ disabled workers exceedingly could affect CSR obviously and positively, and indirectly affect its corporate image, and therefore

As a resul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and the proposed Pseudo One-time Pad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the alternative in implementations of digital rights

Explained that which some factors will affect the entrepreneur profit, customer's consumer surplus and the social welfare Finally,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vehicles can

Performanc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we can save up communication locality to approximately 33% by the virtual machine mapping, MapReduce improves completion time to

2.The discriminations of the teenagers’s leisure hinders are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 leisure attitudes in the attributes of gender, school systems, sufficiency of

The best results can assist project managers in choosing the properest style of communication to achieve the highest quality of team communication within limited time and

These results can use to eliminate quality management problems in planning and design stage, that is, providing projec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for inves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