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控式電子菜單

13  Download (0)

Full text

(1)

觸控式電子菜單

- 觸控螢幕之研究 - 4960K052 鄭浩志 4960K181 潘圳鋒

(2)

觸控式電子菜單製作願景

減少紙製菜單的使用

將菜單、庫存及帳務資訊化方便管理

降低服務人員及各方面之成本

讓菜單不只是菜單客人用餐之餘仍可使用

娛樂功能

(3)

觸控式螢幕之研究

目前觸控式螢幕的製作方式

將液晶面板上加放一層觸控式面板即為目 前市面上常見的觸控式螢幕

+ =

(4)

液晶面板 - 面板結構

(5)

液晶面板 - 運作原理

液晶面板是由許多紅、綠、藍畫素組成以矩陣方式排列,透 過驅動回路系統,將數位或類比訊號的影像資料加以處理,

控制液晶面板電壓使液晶 (liquid crystal) 改變轉動的角度和 光線穿透的多寡,光線透過彩色濾光片 (Color Filter, CF) 後

,產生不同的顏色,再進而產生靜態影像及動態影像。

(6)

液晶面板 - 擴散片 (Diffuser Sheet)

一般常用的擴散片是將一些微小的擴散粒 子塗佈在高透光性的膜片 (PET 、 PC)

上,,光線穿過擴散粒子而產生光擴散的

效果。

(7)

液晶面板 - 集光片 (Prism Sheet)

集光片是利用類似三稜鏡的原理,將原本

散亂的光線集中至約 70 度角的範圍,增

加光線的利用率。

(8)

液晶面板 - 背光源 - 冷陰極燈管

(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

冷陰極燈管 LCD 背光光源的主流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將高壓 施加於燈管兩端之電極,電子由電極端射出,電子因受高電 壓加速而與管內之水銀原子撞擊,水銀原子在被撞擊後由不 穩定狀態急速返回穩定狀態時,會將過剩能量以波長 253.7n m 的紫外線釋放出來,此釋放出來之紫外線由螢光粉吸收轉 換成可見光。

紫外線

UV 可見光

Visible Light 螢光粉 Phosphor

玻璃管

Glass Tube 水銀

Hg 充入氣體

Gas 電子

Electron 電極 Electrode

導絲 Lead Wire

(9)

液晶面板 - 背光源 -LED

目前市面流行的 LED 液晶螢幕 / 電視與之前的有

甚麼不同,其實都差不多,最大不同在於背光源

由 CCFL 換成 LED ;動態對比度、色域 … . 比 C

CFL 稍微較好。背光方式分為直下全面式 ( 部分

廠商採用 ) 及側光式 ( 大多廠商採用 ) 。

(10)

觸控面板 - 面板結構

觸控面板大略可分為

電阻式、電容式、波動式 ( 紅外線或超音波 )

不同方式某些層面材質會不同 ( 下圖為電容

式 )

(11)

觸控面板 - 電阻式

電阻式的表層是用聚脂膜片電鍍一層氧化物體( IT O )的薄膜,底層是玻璃基板,在玻璃基板與聚酯薄 片之間以 Dot Spacer 為阻隔,使上下兩層絕緣 ,在 分隔的區間表層的聚酯薄片上,安裝 Y 軸方向的感測 器,在底層的玻璃板上,安裝 X 軸方向的感測器,並 同時通上微量電壓,當手指或觸控筆壓在面板 上時,

X 軸和 Y 軸兩片導電電阻膜就會重疊而產生電壓差,

就可以測出接觸點的位置。

(12)

觸控面板 - 電容式

電容式是將兩片玻璃間皆塗上導電塗膜

,外側再覆上防刮塗膜,且塗膜上佈滿 低壓電流形成電容狀態,玻璃板周圍的 電極,會在外側導電層上產生均勻的低 壓電場,內側導電層則可以提供電磁保 護屏,可以減低雜訊。當手指接觸到螢 幕,就會與外側導電層上的電場產生電 容耦合,而吸去微小的電流,就可測量 來自各個角落的電流,這個電流的變化 就是接觸 點的位置,接觸面板的物體 需要能導電體,所以 iPhone 對觸控筆 不會感應。

(13)

觸控面板 - 波動式

透過位於螢幕四個角落的感應發信器和接收器,對著 四個邊緣產生駐波,駐波的形式有用音波、紅外線,

目前也有嘗試用雷射作為發送駐波。以紅外線與超音

波為例,主要是利用超音波或紅外線佈滿螢幕,而當

手指接觸螢幕時,阻斷紅外線或吸收超音波而產生變

化,手指也會吸收掉部分的駐波,此時轉換器會檢測

出相對的衰減,而控制器便能定出手指的座標。

Figure

Updating...

References

Related subjec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