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計畫內容(以 10 頁為限) : (一)摘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研究計畫內容(以 10 頁為限) : (一)摘要 "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研究計畫內容(以 10 頁為限) : (一)摘要

(二)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 (三)文獻回顧與探討 (四)研究方法及步驟 (五)預期結果

(六)參考文獻

(七)需要指導教授指導內容

(如篇幅不足,另紙繕附)

(一 一 一 一) ) )摘要 ) 摘要 摘要 摘要

數百年來形成的傳統聚落,表現出先人順應自然的和諧,民居佈局亦是氏族 宗法倫理的體現。在物換星移的社會變遷下,人口的快速成長及土地資源有限 下,許多老舊街區被拆除,部分具有歷史及當地特色的景觀也因此消失,環境的 改變已然成為事實,如何將尚未被開發之部分的傳統聚落保存,也成為政府重要 的課題之一。而成功的聚落保存規劃,總是以在民眾的深度參與下所完成的,且 民眾參與亦是保存工作成敗最關鍵的因素(夏鑄九,1992:8)。透過民眾的參與 行為使聚落保存更符合當地居民的要求,民眾參與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受到各方 的重視與肯定,因為民眾是公共政策的直接消費者與評估者,其對於政策目標的 達成與否會比政府官員來的更加敏感。(柯三吉,1991)。傳統聚落的保存,不僅 僅只是保存文化資產,也結合觀光及文化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的活絡。聚落保存已 為大多數人所肯定與認同。然而聚落的保存涉及層面甚廣,保存的範圍、內容、

方式等等,要獲得聚落內所有居民的認同很不容易,因此在保存的推動上常常面 臨許多的困難。

安平地區自清朝以來在地理環境上就有相當之特殊性、重要性,她承載了台 灣三百多年來的歷史。安平傳統聚落隨著歷史的推演,呈現出極具濃厚中國風的 西式建築式樣與傳統屋瓦之古建築,饒富中西合併的趣味與保存價值。目前台南 市政府也積極推動保存並重現安平舊聚落之歷史風貌。本研究以安平傳統聚落為 範圍,大致為北以安北路為界,南以運河路為界,西以安平古堡及國勝路為界,

東以石門國小為界,進行安平傳統聚落的居民問卷調查,了解居民對安平傳統聚 落保存與維護更新工程的滿意度及未來發展的看法,並調查聚落保存的保存現

(2)

況。在文獻部份將針對傳統聚落保存政策、法令、現況與面臨的課題進行探討與 分析。經由以上調查與分析結果,在居民認同的前提下提出結合安平聚落活化與 再發展的策略。

【關 鍵詞 】: 聚落保 存、 安平 、認知 、態 度

(二 二 二 二) ) )研究動機與問題 ) 研究動機與問題 研究動機與問題 研究動機與問題

ㄧ、研究動機與目的

聚落保存論述始自西方的歐洲的「雅典憲章」。早在 1904 年馬德里舉行的建 築家會議中,將紀念性建築分為仍繼續在使用中的建物與代表過去文明遺址兩 類,對於使用中的建築應加以修復整理後繼續使用,對於文明遺址則應以原有樣 式來加以修復。從自然環境到人造環境的保存觀念之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永 續觀念在聚落保存的延伸,即保存之目的在於利用經營管理的手法可以讓聚落達 成社居居民永續利用目的。一方面在保存的觀念上將人造環境從單棟古蹟的建築 實體延伸到聚落的人造環境,再進而擴大到整個人文景觀的整體生態環境;另一 方面,在保存的實踐上,則由建物盡可能原樣修復,進展到將聚落視為一種社區 回應環境的建築形式,而風土建築保存則是需要基於社區居民居住與生活傳統的 尊重,透過立法、行政、財政來保護與執行。

台南安平地區,由於為台灣西部沿岸的港口,是早期大陸移民最早的開發 地,因此人口聚集,但早期的安平是三面臨海的沙嶼,適於建築的用地有限,在 地狹人稠下,住宅林立,巷道更是狹小,於是避免不了造成許多建築風水上的忌 諱,當地居民為破解此風水之忌,因而在住宅上裝飾了許多辟邪之物,如獅面、

太極圖、刀劍屏、風獅爺等,其中最為常見的為「劍獅」。因此,現在安平傳統 聚落隨處可見劍獅的圖騰,那是安平傳統聚落的象徵之一。

由於經濟起飛、時代變遷,各種古早文化漸漸消失,但古蹟仍是觀光發展的 重要景點之ㄧ,因此政府決定保存舊有文化、建築物及舊聚落,以達到觀光目的 以及給舊聚落居民的保障,讓自己舊有的家鄉變回以前的古色古香,不但舊聚落 居民開心也帶來無限商機。在 2008 年台南市政府發動了一項政策為《安平舊聚 落歷史風貌維持更新計畫》,此計劃是在「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的綜合計畫 之下的子計畫。綜合計畫是「2008 觀光倍增」國家重點項目之一,其中包括了 歷史保存、自然保育、社區發展及地區經濟四個綱要。其中,聚落保存正是所有 相關計畫中的核心價值。此外,為積極保存並重現安平舊聚落之歷史風貌,台南 市政府特別推動的《安平舊聚落歷史風貌維持計畫》,其以「都市更新」之手段,

建立舊聚落風貌維持機制,並補助居民進行建築整建維護工程,以重現安平歷史

(3)

風貌。而這項計畫正是我們所要研究的主題,我們以居民角度去檢視這項計畫。

綜合上述分析,本研究主要目的探討以下四點:

(1)探討傳統聚落保存政策、法令、現況與面臨的課題。

(2)調查居民對傳統聚落保存的認知與參與態度。

(3)調查居民對安平傳統聚落保存與維護更新工程之滿意度。

(4)提出安平傳統聚落保存與文化觀光發展的策略建議。

二、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現今安平傳統聚落為研究範圍。大致為北以安北路為界,南 以運河路為界,西以安平古堡及國勝路為界,東以石門國小為界。

( (

( (三 三 三 三) ) )文獻回顧 ) 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與探討 文獻回顧 與探討 與探討 與探討

一、 聚落保存

聚落保存論述始自西方的歐洲的「雅典憲章」,「雅典憲章」以希臘阿克羅波 利斯山丘遺址的修復為案例,進行文化遺址修復的技術討論,最早揭諸人造環境 保存觀念(The Athens Charter, 1931),認為建築物生命的延續與再利用須尊重建築 歷史與藝術的特徵,並提出歷史建物損壞時的修復、維護的原則,同時論及歷史 建物的行政、立法措施與國際合作事宜。在其通過的七項決議中,最重要的影響 包括建立國際保存機構,促成戰後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 的成立;而在保存實務上,允許利用現代材料來協助修復工作,以及對於歷史場

圖 1 安平歷史聚落範圍圖

圖片來源:整理自 google 地圖

(4)

所與紀念物週邊環境之保存,都是極先進的保存觀念。

同時保存涉及的實質層面非僅為單棟的建物,還包括區域、街道與街景、鄰 里、天空線以及聚落周邊的環境地景,換言之,是一種「整合性保存」。夏鑄九

(1980)「全省重要史蹟勘查與整修建議」報告中即表達得十分清楚,他提到:「區 域尺度的歷史保存非全面的完全保存,它根據對當地感覺品質的了解來決定取捨 的片斷,以期能維持特殊的都市形式,並做為現代化過程,由經濟基礎開始至上 層領域的本土化要求的活動,提供具體的實質的形貌」。也因此保存的目的是「在 不損及新發展的功能下,要求尊重地方性,瞭解地方性之歷史與行為活動,保持 我們存在於社會內部豐富多元的性格」。同時,為了補充法令不足之處,增加由 主管機關指定文化景觀的行政權則,以涵蓋法令所不及之處(戴伯芬,2007)。

表 1 聚落保存所整理的研究論文:

研究者 出版單位 研究名稱 研究內容與成果

曾國恩

1978 成功大學 建 築 研 究 所 碩 士論文

安平舊街區 歷史建築維 護之探討

本論文藉由歷史、建築景觀等角度探 討安平舊街區的特徵。並以居民等意見,

以及相關法令的檢討以發現既存的問題。

最後則提出安平舊街區歷史建築維護的擬 議,包括「維護點」「維護區」的擬定、維 護方法的建議。

夏鑄九 顏亮一 林秋

1992 文化建設 委 員 會 委 託 台 灣 大 學 城 鄉 所 規劃

古市街與傳 統聚落保存 方式之研究

由國內外之個案分析,提出聚落保存 的課題及研擬制度的基本方向,最後則提 出傳統聚落保存的保存方式、保存工作執 行過程與制度性設計等等聚落保存的架構 建議。

黃璽恩

1998 成功大學 都 市 計 畫 研 究 所碩論

台南市歷史 街區保存與 再發展之研 究 - 以 水 仙 宮在街區為 例

以歷史聚落保存與都市再發展結合考 量,來促進歷史聚落的復甦,建議未來台 南市歷史聚落的保存與再發展工作,包括 成立推動小組、訂定合理的基準容積,以 容積移轉機制作為保存與再發展之銜接措 施。

塗芳岳

2004 台北科技 大 學 建 築 與 都 市 設 計 研 究 所 碩士論文

歷史街區保 存規範之研 究 - 以 大 稻 埕及鹿港保 存區為例

此 研究 回 顧歷 史街 區 保存 之意 義 內 涵,保存價值與方法,及藉由歷史聚落保 存規範方式與保存案例的回顧與分析,探 討使歷史聚落為規範原則。並以大稻埕與 鹿港兩個劃定為歷史聚落之案例,進行現 行保存規範分析。

資料來源:陳彥儒,(2005),安平歷史聚落建築景觀風格維護之研究

(5)

二、 安平傳統聚落

安平的歷史我們可以追朔到從荷蘭人統治台灣的時期開始說起,接著依序是 明鄭時期、清朝時期、日據時期最後到台灣光復,這段時間從荷據時代一直到台 灣光復時期,共長達 323 年的被統治時代,對安平的影響甚大。本研究以台南安 平聚落為範圍,台南安平是台灣開發史上的重鎮,十七世紀初,安平因為特殊的 地理位置而躍上國際舞台,來自境外的漁民、商人、海盜與移民在此進行活動。

於西元 1624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撤離澎湖而進駐ㄧ鯤鯓,在一鯤鯓建立一座簡 單的砦城,這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是台灣最古老的城堡,因此曾是荷蘭人統治台 灣的中樞、也曾經是鄭氏王朝三代的宅第,其後改名為磚城,即為「熱蘭遮城」,

後稱之為「台灣城」,並於城東築熱蘭遮街。而熱蘭遮城街則為現今主要舊安平 聚落區。

表 2 安平聚落的沿革

發展過程 安平傳統聚落之形成

荷 據 時 期 (1624~1662)

荷蘭人退出澎湖後,首先在北汕尾(今台南四草)建立簡易的商 館,並於 1625 年,在一鯤鯓(今台南安平)築熱蘭遮城,以此作為 統治台灣的中心。這是台灣躍上國際舞台的開始,也為外來政權佔領 的開始(張德水 1992,34-5)。

明 鄭 時 期 (1662~1683)

西元 1662 年,鄭成功取代荷蘭人政權之後,安平逐成為鄭氏領 台重要軍事中心,鄭氏三代皆在此地作陣指揮大軍,而對岸赤崁地區 則是其行政中心。此時期鄭氏父子仍以熱蘭遮城堡為其政治軍事中 心,而接區則開始真正的由漢人來決策空間發展。

清 領 時 期 (1683~1895)

安平在此時期成為清政府領台重要的軍事重鎮,而此時期安平的 移民社會已逐漸穩定,聚落的空間結構發展開始由祭祀圈與血緣組織 所構成。1858 年中英簽訂中英天津條約以來,傳教士和外商機構等漸 漸來安平落腳。1864 年海關設立,安平正式開放給西歐等殖民帝國進 來貿易,外商商務及行政機關的紛紛設立,安平聚落進入另一個興盛 時期。

日 據 時 期 (1895~1945)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4),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予日本。在日本 統治之初期,安平港灣情況尚佳,外商依然雲集,日本各大會社皆在安 平設立營業所。而隨著日本統治者在台灣地區實施專賣制度,以關稅制 度限制外商的進出口貿易,使在安平洋行貿易及民間產業都受到相當大 的影響;同時在自然環境上,因安平港的不斷淤淺,使日本人決定興築 高雄港,安平港逐漸備漠視,在這樣的條件下,安平轉而成為從事近海 漁業的地方性小港口。

台 灣 光 復 時 期(1945 後)

民國 38 年,國民政府遷台,安平區人口急遽增加住戶多半從事漁 業,成為台灣四大漁港之ㄧ。而在自然環境上民國三十六年鹽水溪改道 南侵,新港與運河淤成淺溝。影響了安平港由大小船舶雲集之海港,變

(6)

成小漁船出入之淺水道,而安平至此亦由台灣內外港貨吞吐之盛市,變 成蕭條小漁村。民國 60 年代起,開始興建鯤鯓港(安平新港),另外也 將鯤鯓港附近的漁塭填土為陸,增加安平的聚落空間,同時也改變了台 南的海岸地形。至此安平沒落為一小漁港及高雄港的輔助港。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

居民認知與態度

傳統規劃設計是由政府與專家學者主導,代議制的民主無法充分反應民意,

規劃設計的環境往往與居民實際需求不符。因此居民意識逐漸高漲情況下,透過 民眾的直接參與行為,使傳統聚落保存更能符合民眾的需求。透過居民參與促進 居民的參與感,並且激發對地方歷史文化資產的愛護之心。居民自主經營管理不 僅是告知式的參與,居民必須在規劃、設計以及監造過程中參與進來。如此才能 真正使區域中的特質浮現,而不致成為某建築師的風格,讓民眾能認同它,喜歡 它。承載了幾百年歷史的安平傳統聚落,公部門也積極推動「安平舊聚落風貌維 持都市更新整建維護計畫」,將傳統聚落保存,如此美意卻忘了考量一個重要因 素,即為居民的認知與參與態度。要如何以居民的利益為考量為前提,又能使居 民自發性的參與保存聚落,將是本研究的課題之一。

1.

認知

認知的定義:認知為對人類心智歷程及記憶結構所作的科學分析,並以間接 觀察的方式來瞭解人類的心智活動;其目的在對人類的心智活內在認知事件及知 識有一清晰之描述,期待對人類行為有更佳的瞭解與預測。羅鳳恩及洪武詮(2004) 的碩士論文對認知的研究如下,根據 Davis、Allen 與 Cosenza(1998)年在美國佛 羅里達州所做“居民對觀光客與觀光發展之態度研究調查“,他們將觀光地的居 民分成五種類型:仇視型、喜愛型、謹慎型、中間型和原因型。Bulter 模式將觀 光客與當地居民間互動關係由主動到被動,以及正面到負面互相交叉分成四個類 型的居民。另亦利用一地區的觀光發展後居民態度的改變,定義六個循環階段(探 查、涉入、發展、鞏固、停滯、衰退),這個循環模式和行銷理論中產品生命週 期相似(Ryan,1991)。

鍾聖校(1997)則將其定義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狹義的認知將之解釋為認識 或知道,它是屬於智慧活動的最底層,為一種醒覺狀態,只要知道有該訊息存在 即可;而廣義的認知是稱所有形式的認識作用,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

推論、想像、預期、計畫、決定、問題解決及思想的溝通等等。

2.

態度

態度具有可評鑑的特性,其不僅可預測,更可經由學習而得知,具有認知的 成分,且受他人的社會影響(Shrigley,1983)。態度為一種假設性的概念,是人們 對於心理層面中某種人、事物、現象及符號所形成的各種不同的反應(Unger and Wandersman,1985)。

李美枝(1986)則將態度界定為個體對一特定對象所持有的評價感覺以及行

(7)

動傾向,此和 Weber(1991)提出的態度是一種對人、物體或事件的評價性反應之 看法一致。林清平(1995)則認為態度是人們對某人、事物的正向或負向評價,是 一種內隱性且是持續性的行為反應傾向。李永展(1994)認為態度代表著對某種行 為對象所學習到的持久情感及信仰,因此使得具有這種態度的人,會以特定的方 式對該對象做出特定的行為和瞭解、評估以及預測。

(四 四 四 四) ) )研究方法及步驟 ) 研究方法及步驟 研究方法及步驟 研究方法及步驟

一、 研究方法

1.相關文獻蒐集檢閱:

首先蒐集相關論文與期刊,主要分為兩部分,一為維護機制相關文獻,另一 部分為安平傳統聚落歷史人文相關資料、規劃以及文化觀光發展策略等資料 收集以作為分析調查資料。

2.問卷調查:

主要分為兩個部份:

(1) 實地進入安平傳統聚落,透過深度訪談,了解居民對地方資源整合以及 未來發展的看法。

(2) 針對安平傳統聚落的居民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當地居民對傳統聚落保存 的認知與態度、維護更新工程之滿意程度等。

3. 現況調查:

調查安平傳統聚落建築使用的現況、週遭環境資源的利用、相關管理單位的 管理態度、歷史建築保留狀態與民眾實際使用情況是否符合;並就目前傳統 聚落保存現況,以拍照方式紀錄建築物本體修繕與建築使用狀況。

二、 研究流程

本研究流程如圖所示,內容共分為五章,茲將研究內容簡述如下:

1. 研擬研究動機其內容包含研究問題之闡述、確定研究目的,並界定研究範 圍、研究內容與流程等。

2. 整理分析相關文獻以瞭解聚落保存與政策、安平傳統聚落發展之沿革、聚落 保存之相關研究、居民認知之相關文獻等。

3. 研究設計包含安平傳統聚落現況深入調查,居民代表、文史團體的深度訪 談,居民問卷的設計,以及問卷之統計分析設計等。

4. 最後依研究分析結果提出建議與策略,並擬定對結合安平聚落保存與觀光發 展建議及後續研究的方案。

(8)

圖 2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 (

( (五 五 五 五) ) )預期結果 ) 預期結果 預期結果 預期結果

透過以上的文獻及相關研究分析、針對安平傳統聚落現況調查及實地訪談當 地居民,期望得知當地居民對於政府所制定的傳統聚落保存策略、法令的認同及 態度,並且擬訂出尊重居民的意願、保護居民利益的前提下經營管理如此具有歷 史性的傳統聚落,以下為本研究所期望預期的結果。

一、 分析安平聚落保存的發展現況

自 80 年代起,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越來越受重視,除了各類的古蹟進行修 復,也注意到古蹟周圍的街道、聚落的保存。傳統聚落的再發展,應以更積極的 活化策略來進行永續保存,本研究針對聚落保存的發現況進行整理,作為安平傳 統聚落保存與在發展策略推動的基礎。

二、 分析居民對傳統聚落保存認同及態度 研究設計研究設計研究設計 研究設計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動機與目的

研究內容與範圍 研究內容與範圍研究內容與範圍 研究內容與範圍

文獻回顧文獻回顧文獻回顧 文獻回顧

聚落保存與政策 聚落保存與政策 聚落保存與政策

聚落保存與政策 居民認同居民認同居民認同居民認同 安平傳統聚落發展沿革安平傳統聚落發展沿革安平傳統聚落發展沿革安平傳統聚落發展沿革

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 安平傳統聚落現況調查安平傳統聚落現況調查安平傳統聚落現況調查安平傳統聚落現況調查

實證結果 實證結果實證結果 實證結果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

(9)

安平近年來陸續成立各種民間組織,以不同的形式推動歷史性的安平傳統聚 落保存工作,希望啟發居民重新認識區域裡的文化資產,透過溝通、討論、協議、

教育多種方式使居民與政府取得共識進而使傳統聚落得到更好的保存(蕭仙妮,

2007)。為了打造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台南市府進行安平傳統聚落民居維修 計劃,除了收購有意願的民宅保存外,同時啟動整建計畫,本研究針對居民對聚 落保存的認同及態度進行調查。分析出如何凝聚居民的力量,導入社區居民的自 發性參與,且能夠有效配合政府政策。

三、 提出結合安平聚落保存與觀光發展策略

針對地方需求及民眾意願,對傳統聚落及整體環境的整理及維護,加強保存 觀念,維持與創造歷史風貌區得特色,讓民眾不只是走進安平古堡,而是一來到 安平傳統聚落這個地方,就能感受到古色古香濃厚的歷史文化。地方在推動觀光 發展上為了活絡地方資源以吸引觀光客,ㄧ個社區必須先行了解及發展自我社區 的特色,視整體社區為集體的組織與經營者,將社區視同ㄧ項觀光資源來共同行 銷(吳國光,2005)。加強地方特色的觀光發展,地方居民的參與推廣,亦是得以 誘導地方觀光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唐學斌,1984)。因此本研究期望能透過上述 的分析,了解聚落居民的意向,研擬安平傳統聚落合適的再發展策略,為居民創 造工作機會並提昇當地的文化產業,讓流失的聚落人口回流活絡地方的經濟,結 合既有歷史文化和傳統聚落保存之精神,進而開創出令人嚮往的當地文化特色。

( 六 六 六 ) 六 ) ) ) 參考文 參考文 參考文 獻 參考文 獻 獻 獻

中文文獻

(1) 古若妤,(2006),車埕木之村鐵道文化觀光發展之研究,台北大學,商 管與資訊研討會。

(2) 吳綱立,(2007),永續社區理念之社區營造評估體系建構之研究:以台 南縣市社區營造為例,住宅學報第十六卷第一期學術論著,p.22~23。

(3) 林永祥,(2010),雲林縣華山社區營造模式之探討,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論文,p.15~16。

(4) 吳武中、方彥博、呂謙、張瑞心、甘唐沖,(2010),運動休閒餐旅研究 Journal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品度股份有限公司發 行,p.01-21。

(5) 陳彥儒,(2005),傳統聚落保存與觀光遊憩衝突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 建築學系碩士論文《安平歷史聚落建築景觀風格維護之研究》,品度股份 有限公司發行,P.21、P.22。

(10)

(6) 戴伯芬,(2007),聚落保存的論述與實踐,文化研究月報第六十六期。

(7) 陳彥儒,(2005),安平歷史聚落建築景觀風格維護之研究,國立成功大 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8) 李瑞圓,(2005),金門國家公園傳統聚落活化旅遊之公共價值與策略規 劃,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9) 王嘉澤,(2006),安平傳統聚落場所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 士論文。

(10) 蕭仙妮,(2007),從民眾參與觀點探討歷史保存區經營管理之研究-以 安平聚落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陳明川,(2003),社區居民對生態旅遊衝擊認知與發展態度之研究-以嘉 義縣山美村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園藝學系碩士論文。

(12) 扈凱暉,(2007),民眾參與社區營造及居住環境感受之研究-以嘉義市劉 厝社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3) 蘇育南,(2004),社區營造中民眾參與空間營造角色課題之初探─以台 南縣三個社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碩士班論文。

(14) 荷據時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D%B7%E6%93%9A%E6%99%82%E6

%9C%9F (15) 明鄭時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8%8E%E9%84%AD%E6%99%82%E6

%9C%9F (16) 清治時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6%B8%85%E6

%B2%BB%E6%99%82%E6%9C%9F (17) 日據時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6%97%A5%E6

%B2%BB%E6%99%82%E6%9C%9F (18) 台灣光復時期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5%85%89%E5

%BE%A9 西文文獻

(19) Besculides, A. , Lee, M. E. & McCormick, P. J. ( 2002 ) , Residents’Perceptions of The Cultural Benefits of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29,NO.2,PP.303-319。

(20) Nahoum ,Cohen,2001,Urban planning conservation and preservation,

(11)

p11。

(21) Michael ,Ross,1996,Planning and the Heritage-Policy and Procedures,

E &FN Spon, London,p66-71。

(22) Mathieson &Wall,G., 1982, Tourism:Economic, physical and social impacts. New York:Longman。

(23) English Heritage,2006,Guidance on the management of conservation area,English Heritage press。

(七 七 七 七) ) )需要指導教授指導內容 ) 需要指導教授指導內容 需要指導教授指導內容 需要指導教授指導內容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了解居民對於傳統聚落保存的認同與態度,首要的乃是 了解和分析聚落保存的發展沿革與相關政策,然後從居民的觀點分析聚落保存與 觀光發展的認知和態度等。透過實證分析,調查安平傳統聚落的發展沿革與現 況,再針對其主要影響項目來進行聚落內居民的問卷調查。

為了能夠掌握安平傳統聚落的發展沿革與現況,我們將進行安平傳統聚落的 田野調查,以及居民代表、地方文化團體與居民之訪談和居民問卷調查。在問卷 設計的部份,需要指導老師對於我們所設計之問卷內容加以修正、補充,使問卷 內容能更完善並符合研究所設定的目的,並讓我們進一步去瞭解居民對於安平傳 統聚落保存的認知與滿意度,彙整出居民對於聚落保存認同與態度的影響因子,

透過這些調查出來的結果會再跟我們的指導老師進行討論,最後提出安平傳統聚 落保存策略修正與研擬的建議。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自古以來,人們為了生活上的需要,開始研發更新更好用的東西,這便是最起初的科技發展,在

基礎研究強調 科學問題的突 破 ,應用研究則強調 實務問題 的解決 ,專題研究計畫應透過 加強計畫執行方法及步驟的可行 性,使研究工作能確實執行並產 生效益。透過專題研究計畫

阿基 米德的成果一直被推崇為創造性和精確性的典範。 阿基米德的著述極為豐富, 但多以 類似論文手稿而非大部巨著的形式出現。 這些著述內容涉及數學、 力學及天文學等。 阿基米德

Chi 等人在 1994 年更進一步以八年級生為受試者,此研究與 1989 年的研究不同的 地方在於:1.對象不同,Chi 等人在 1989 年是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而 1994

五、 近三年相關研究 (15 篇為限)

(四) 報告內容:請包括前言、研究目的、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結果與討論(含結論 與建議)…等,本格式說明僅為統一成果報告之格式,以供撰寫之參考,並非限 制研究成果之呈現方式,並以

二、 研究場所:雙方同意應本計畫之研究需求,共同建置 ______ , 甲方應負責提供 ________ 做為本計畫之執行空間;乙方協助建 置研究所需之設施(備) ,據以落實本合作研發計畫。.

一、試析述目的論與義務論二種道德哲學對公務倫理建構的影響(15%);並各舉一例 簡述其二者在公務倫理法規制度或實際行動中的應用 (本題的第二子題「未舉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