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泰爾菲《簡短彌撒曲》之音樂分析與詮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泰爾菲《簡短彌撒曲》之音樂分析與詮釋"

Copied!
14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碩士論文. 泰爾菲《簡短彌撒曲》之音樂分析與詮釋. 研究生: 陳育諄 指導教授: 翁佳芬 博士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2) 摘要 泰爾菲(Nancy Telfer, 1950- )為加拿大知名作曲家及合唱指揮,她自幼就對音樂深感 興趣,六歲開始學習鋼琴,十四歲學習法國號,十九歲參加合唱團,兩年的合唱經驗使 得泰爾菲愛上合唱音樂,並讓那份熱度持續到現在。二十七歲那年完成了生平的第一件 作品後,泰爾菲意識到自己應該要成為一名作曲家,二十九歲起成為全職且能量豐沛的 作曲家,迄今創作了三百餘首各類作品,分別在世界各地被演出。 《簡短彌撒曲》完成於一九八三年,是一部無伴奏女聲三部合唱彌撒曲,作品於一 九八五年由藍內爾(Lanel)音樂出版社發行後,許多合唱團相繼演出。這部作品包含四個 樂章:〈垂憐曲〉、〈光榮頌〉、〈歡呼歌〉及〈羔羊讚〉。〈垂憐曲〉使用音堆及緊迫節奏 表現出對於憐憫的迫切渴望;〈光榮頌〉在清晰的結構中表達出對天主熱切的讚美與懇 求; 〈歡呼歌〉使用原位三和絃貫穿頭尾,清楚紮實的三和弦聲響讓人們能更接近屬靈; 〈羔羊讚〉在緩慢的律動中藉由音堆呈現悠遠情境,製造出崇高心靈的氛圍。全曲演出 時間約為九至十分半鐘之間,適合音樂會或比賽之用。 本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前言;第二章為背景探究,分為兩節,第一節為彌撒曲 簡介,第二節介紹作曲者泰爾菲生平及作品;第三章為創作手法分析,分為四節,依序 論述四個樂章的創作手法;第四章為合唱教學與詮釋,亦分為四節,就各樂章之教學與 詮釋進行探討並提供建議;第五章為本論文之結論。另有五則附錄:附錄一為拉丁文字 母唸法一覽表;附錄二為《簡短彌撒曲》之經文歌詞翻譯;附錄三為泰爾菲已出版之合 唱作品列表;附錄四為泰爾菲已出版之其他作品列表;附錄五為研究者與作曲家書信往 來之電子郵件全文。 關鍵字:泰爾菲、簡短彌撒曲. i.

(3) Abstract Nancy Telfer (b. 1950- ) is a famous Canadian composer and choral conductor. She realized herself interested in music when she was young, she began piano at age 6, played the french horn at age 14 and joined her first choir when she was 19. Telfer fell in love with choral music after 2 years of choral experience, and decided to let such love of choral music continue in her life. Her first work has composed at age 27, after that, she realized that she should become a composer. Thus, she has become a full-time and. productive composer. since she was 29. Till now, Telfer has written more than 300 works and these pieces are performed around the world by many different choirs. Missa Brevis (Female, a cappella, SSA) was composed in 1983. Many choirs performed this work after it was published by Lenel Music Publishing in 1985. There are four movements in this work: Kyrie, Gloria, Sanctus, and Agnus Dei. In Kyrie, the tone clusters in moving tempo create a great deal of tension because the notes are so close together and the rhythms brought lots of energy. This tension expresses the urgent desire for mercy. In Gloria, it expresses the fervent praise and supplication to God in a clear structure. In Sanctus, using Trinity throughout the entire whole work, triads in root position create a spiritual sound and opens us up to all spiritual possibilities. In Agnus Dei, the clusters are very relaxed because of the slower moving of sound and even rhythms. Because the pitches are so close together, a halo of sound is created by each cluster giving a spiritual ambience. ii.

(4)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review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There are two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next section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elfer life and works;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al techniques Telfer used in Missa Brevis, and turns into four parts in discussion specifically. Likewise, Chapter four also includes four sections that discuss the choral rehearsal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piece. Finaly, the conclusions is drawn in chapter five. In addition, five appendixes are attached to this thesis: appendix one is a table of pronunciations for Latin; appendix two is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Missa Brevis; appendix three is a list of Telfer’s current published chorus works; appendix four is a list of Telfer’s other current published works; lastly, appendix five is the complete Email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author and the composer for this research study.. Keywords: Telfer, Missa Brevis. iii.

(5) 目錄 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錄 ………………………………………………………………………………………. iv. 表目錄 ……………………………………………………………………………………. v. 譜例目錄 …………………………………………………………………………………. vi. 第一章 前言 ……………………………………………………………………………. 1. 第二章 背景探究………………………………………………………………………. 4. 第一節 彌撒曲簡介……………………………………………………………………. 4. 第二節 泰爾菲生平及作品…………………………………………………………. 7. 第三章 創作手法分析 …………………………………………………………………. 15. 第一節 垂憐曲………………………………………………………………………. 15. 第二節 光榮頌………………………………………………………………………. 26. 第三節 歡呼歌………………………………………………………………………. 42. 第四節 羔羊讚………………………………………………………………………. 50. 第四章 合唱教學與詮釋 ………………………………………………………………. 59. 第一節 垂憐曲………………………………………………………………………. 59. 第二節 光榮頌………………………………………………………………………. 64. 第三節 歡呼歌………………………………………………………………………. 73. 第四節 羔羊讚………………………………………………………………………. 80. 第五章 結論………………………………………………………………………………. 86. 參考文獻 …………………………………………………………………………………. 92. 附錄一 拉丁文字母唸法一覽表 ………………………………………………………. 95. 附錄二《簡短彌撒曲》經文歌詞翻譯 …………………………………………………. 99. 附錄三 泰爾菲已出版之合唱作品列表…………………………………………………. 101. 附錄四 泰爾菲已出版之其它作品列表…………………………………………………. 113. 附錄五 研究者與泰爾菲電子郵件往返 ………………………………………………. 117. iv.

(6) 表目錄 【表 3-1】第一樂章〈垂憐曲〉結構表……………………………………………………. 15. 【表 3-2】〈垂憐曲〉導奏樂曲結構表……………………………………………………. 17. 【表 3-3】〈垂憐曲〉第一段樂曲結構表…………………………………………………. 19. 【表 3-4】〈垂憐曲〉第二段樂曲結構表…………………………………………………. 21. 【表 3-5】〈垂憐曲〉第三段樂曲結構表…………………………………………………. 23. 【表 3-6】第二樂章〈光榮頌〉音樂結構與歌詞的關係…………………………………. 26. 【表 3-7】第二樂章〈光榮頌〉樂曲結構表………………………………………………. 28. 【表 3-8】〈光榮頌〉第一段樂曲結構表…………………………………………………. 30. 【表 3-9】〈光榮頌〉第二段樂曲結構表…………………………………………………. 34. 【表 3-10】 〈光榮頌〉第三段樂曲結構表…………………………………………………. 40. 【表 3-11】第三樂章〈歡呼歌〉音樂結構與歌詞的關係………………………………. 43. 【表 3-12】 〈歡呼歌〉第一段樂曲結構表…………………………………………………. 44. 【表 3-13】 〈歡呼歌〉第二段樂曲結構表…………………………………………………. 46. 【表 3-14】第四樂章〈羔羊讚〉音樂結構與歌詞的關係…………………………………. 50. 【表 3-15】 〈羔羊讚〉第一段樂曲結構表…………………………………………………. 51. 【表 3-16】 〈羔羊讚〉第二段樂曲結構表…………………………………………………. 53. 【表 3-17】 〈羔羊讚〉第三段樂曲結構表…………………………………………………. 56. 【表 3-18】 〈羔羊讚〉尾聲樂段樂曲結構表………………………………………………. 57. 【表 4-1】〈垂憐曲〉力度的變化…………………………………………………………. 62. 【表 4-2】〈光榮頌〉第一段第二樂句力度變化數字化實例……………………………. 70. 【表 4-3】〈羔羊讚〉聲部安排與力度變化………………………………………………. 83. 【表 5-1】《簡短彌撒曲》四個樂章之音樂內涵…………………………………………. 88. v.

(7) 譜例目錄 【譜例 3-1】 《簡短彌撒曲》四個樂章各聲部的音域範圍………………………………. 16. 【譜例 3-2】〈垂憐曲〉3-4 及 7-8 小節級進上行…………………………………………. 17. 【譜例 3-3】 〈垂憐曲〉9-12 小節…………………………………………………………. 18. 【譜例 3-4】〈垂憐曲〉12-15 小節………………………………………………………. 19. 【譜例 3-5】〈垂憐曲〉17-20 小節………………………………………………………. 20. 【譜例 3-6】〈垂憐曲〉20-23 小節………………………………………………………. 20. 【譜例 3-7】〈垂憐曲〉28-32 小節………………………………………………………. 21. 【譜例 3-8】〈垂憐曲〉32-33 小節………………………………………………………. 22. 【譜例 3-9】〈垂憐曲〉36-39 小節動機與反向模進……………………………………. 22. 【譜例 3-10】 〈垂憐曲〉40-42 小節………………………………………………………. 23. 【譜例 3-11】 〈垂憐曲〉17-20 小節與 50-53 小節之比較………………………………. 24. 【譜例 3-12】 〈垂憐曲〉56-57 小節………………………………………………………. 25. 【譜例 3-13】 〈垂憐曲〉56-64 小節………………………………………………………. 25. 【譜例 3-14】以 E 為起音升 F 記譜的多里安調式(Dorian mode) ……………………. 27. 【譜例 3-15】 第二樂章〈光榮頌〉各聲部的音域範圍 …………………………………. 29. 【譜例 3-16】 〈光榮頌〉16-18 小節及 69-70 小節………………………………………. 29. 【譜例 3-17】〈光榮頌〉4-12 小節………………………………………………………. 31. 【譜例 3-18】〈光榮頌〉4-12 小節………………………………………………………. 32. 【譜例 3-19】 〈光榮頌〉18-19 小節連續使用三個大三和絃……………………………. 33. 【譜例 3-20】 〈光榮頌〉14-19 小節………………………………………………………. 33. 【譜例 3-21】 〈光榮頌〉19-27 小節………………………………………………………. 35. 【譜例 3-22】〈光榮頌〉第二段第一樂句之動機………………………………………. 36. vi.

(8) 【譜例 3-23】〈光榮頌〉女低音及女高音第二部重複使用旋律之比較………………. 36. 【譜例 3-24】 〈光榮頌〉48-51 小節………………………………………………………. 38. 【譜例 3-25】 〈光榮頌〉51-65 小節………………………………………………………. 39. 【譜例 3-26】 〈光榮頌〉65-70 小節………………………………………………………. 41. 【譜例 3-27】〈歡呼歌〉各聲部的音域範圍……………………………………………. 44. 【譜例 3-28】 〈歡呼歌〉1-4 小節和聲走向………………………………………………. 45. 【譜例 3-29】〈歡呼歌〉7-11 小節………………………………………………………. 46. 【譜例 3-30】 〈歡呼歌〉12-15 小節和聲走向……………………………………………. 47. 【譜例 3-31】 〈歡呼歌〉16-19 小節………………………………………………………. 48. 【譜例 3-32】 〈歡呼歌〉20-22 小節………………………………………………………. 48. 【譜例 3-33】 〈歡呼歌〉20-33 小節………………………………………………………. 49. 【譜例 3-34】〈羔羊讚〉各聲部的音域範圍……………………………………………. 51. 【譜例 3-35】 〈羔羊讚〉與〈垂憐曲〉開頭比較…………………………………………. 52. 【譜例 3-36】〈羔羊讚〉7-10 小節………………………………………………………. 53. 【譜例 3-37】 〈羔羊讚〉11-14 小節………………………………………………………. 54. 【譜例 3-38】〈羔羊讚〉8-11 小節及 17-21 小節之比較…………………………………. 55. 【譜例 3-39】 〈光榮頌〉54-61 小節憐憫音型……………………………………………. 55. 【譜例 3-40】 〈羔羊讚〉26-29 小節………………………………………………………. 56. 【譜例 4-1】〈垂憐曲〉28-31 小節平均分配雙母音音符長度之例……………………. 59. 【譜例 4-2】 〈垂憐曲〉協和與不協和音的比較練習……………………………………. 61. 【譜例 4-3】長音氣息的練習 ……………………………………………………………. 65. 【譜例 4-4】〈光榮頌〉68-70 小節藉女高音聲部找到音高……………………………. 66. 【譜例 4-5】八度音程練習 ………………………………………………………………. 66. vii.

(9) 【譜例 4-6】 〈光榮頌〉28-31 小節,單拍子複拍子之練習方式…………………………. 68. 【譜例 4-7】〈光榮頌〉36-38 小節,三個聲部混和拍子之練習方式…………………. 68. 【譜例 4-8】 〈光榮頌〉46-47 小節,7/8 拍接 6/8 拍練習方式…………………………. 68. 【譜例 4-9】力度大小的發聲練習 ………………………………………………………. 69. 【譜例 4-10】 〈光榮頌〉13-14 小節樂句處理……………………………………………. 71. 【譜例 4-11】〈光榮頌〉建議七拍之指揮法……………………………………………. 72. 【譜例 4-12】 〈光榮頌〉23-26 小節,譜上標明之交錯呼吸………………………………. 73. 【譜例 4-13】 〈歡呼歌〉1-2 小節改變記譜方式統一“k”及“s”的子音位置………. 74. 【譜例 4-14】〈歡呼歌〉第 6 小節改變記譜方式統一“t”的子音位置………………. 75. 【譜例 4-15】〈歡呼歌〉第 25 小節改變記譜方式統一“s”的子音位置……………. 75. 【譜例 4-16】大小三和絃進行之練習……………………………………………………. 76. 【譜例 4-17】擊聲唱法練習………………………………………………………………. 77. 【譜例 4-18】正規拍接三連音的練習……………………………………………………. 78. 【譜例 4-19】〈歡呼歌〉第 1 至 4 小節換氣說明………………………………………. 79. 【譜例 4-20】〈羔羊讚〉第 32 小節改變記譜方式統一“m”的子音位置……………. 81. 【譜例 4-21】 〈羔羊讚〉第 29 小節的增四及大九度音程………………………………. 82. 【譜例 4-22】 〈羔羊讚〉第 28 小節訓練不和諧音程步驟………………………………. 82. 【譜例 4-23】〈羔羊讚〉第一段第三樂句與第二段第三樂句之比較…………………. 84. viii.

(10) 第一章. 前言. 泰爾菲為加拿大知名作曲家、合唱指揮及音樂教育家,也是世界各有名的合唱比賽 評審,她曾於西元兩千年在奧地利林茨舉辦的世界合唱奧運會(World Choral Olympics 2000 in Linz, Austria)1以及在義大利加爾達湖畔(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 in Riva del Garda, Italy)舉辦的國際合唱節中的評審團擔任音樂評審。2她曾在加拿大、美國等世界 各地二十個以上的國家舉辦講習課程,同時也是心理諮商師及音樂教師。泰爾菲自二十 九歲起,為獨唱、室內樂團、管弦樂團、弦樂、管樂、銅管、木管、鍵盤和打擊樂器及 合唱團譜寫了超過三百五十首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其中近兩百首作品分別於加拿大、 美國及歐洲演出。泰爾菲也發表合唱指揮和視唱的教材,其中,《當代的暖聲法:給合 唱指揮和合唱獨唱的方法》(Contemporary Warmups: Ideas for Choral Conductors and Solo Singers)、 《成功的視唱:一個創新的,循序漸進的方法》(Successful Sightsinging: A Creative Step-by-Step Approach)一、二兩冊及《發聲法暖聲》(Successful Warmups)一、二兩冊已 被翻譯為西班牙文及韓文版流傳。現為加拿大音樂中心(Canadian Music Centre,簡稱 1. 世界合唱奧運會現名世界合唱比賽(The World Choir Games),是全世界最大的合唱比賽, 由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主辦(INTERKULTUR Foundation)。創辦比賽的想法源自於透過合唱的和 平競爭來使人們團結在一起,顯示出對國家的向心力。第一次比賽開始於西元兩千年,每兩年 舉辦一次,共舉行十天,參賽選手來自世界各地的業餘合唱團,超過六十個國家相互競爭,參 加人數更是超過一萬五千人,該年共有三百四十二個合唱團參加比賽,為合唱音樂的盛會,其 座右銘是「歌唱讓各國聚集在一起。」"Singing together brings nations together". http://www.interkultur.com/concorsi-festival/past-events/world-choir-games/linz-2000/,2014.4.5 查 詢。 2. 該音樂節由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主辦,於一九九〇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共舉行四天, 比賽時間在復活節聖週,參加對象為世界各地的業餘合唱團,比賽分級但不限演唱曲目類別, 並在晚間舉行音樂會,讓各國的合唱團在加爾達湖畔盡情展現傳統與現代的合唱音樂。 http://www.choirs.org.uk/choral%20festivals.html,2014.4.5 查詢。 1.

(11) CMC)3的會員,致力於推廣加拿大的音樂與音樂創作。 研究者本身為國小音樂教師,在平時音樂課程外,亦曾指導校內兒童合唱團及基隆 市立兒童合唱團。自學習合唱指揮起,在指導教授引領下開始接觸泰爾菲的合唱作品, 並將無伴奏女聲三部作品《誰將會唱一首歌?》(Who Will Sing A Song?)、宗教齊唱作品 《賢士》(The Magi)、二部宗教作品《用歌聲讚美主》(Jubilate Deo)及無伴奏女聲三部 作品《簡短彌撒曲》(Missa Brevis)等曲目介紹給研究者指導的基隆市立兒童合唱團團員 並進行教學,在實際排練的過程中對《簡短彌撒曲》各樂章所呈現不同的音樂風格深感 興趣,因此最後選擇《簡短彌撒曲》作為論文研究主題。 研究過程中,關於泰爾菲的生平及作品主要參考加拿大音樂中心網站、加拿大百科 全書網站、其他加拿大的相關音樂網站、牛津音樂辭典線上版、「新葛洛夫音樂百科全 書」線上版全文資料庫之內容,並透過和作曲家的書信往返,獲取最直接的資訊整理而 得。關於彌撒曲的資料部分,主要依據牛津音樂辭典線上版、 「新葛洛夫音樂百科全書」 線上版全文資料庫、李振邦所著《教會音樂》 、劉志明所著《聖樂綜論》 、劉志明所著《中 世紀音樂史》其中之說明,於各章節中加以討論。拉丁文歌詞及發音參閱杰弗斯(Ron Jeffers)編著的《合唱常備曲目的翻譯和註解 第一冊:拉丁文歌詞翻譯及發音》 (Translations and Annotations of Choral Repertoire Volume I : Sacred Latin texts)及霍爾. 3. 加拿大音樂中心位於多倫多市中心,藏有國內最多的演奏音樂,是學生和作曲家的曲庫。 其存在的目的乃是以推廣其作曲家的作品到加拿大和世界各地。該中心的資料庫提供超過兩萬 筆加拿大當代作曲家的作品,並已銷售一千三百多位會員作曲家及其他加拿大的獨立音樂製作 的音樂唱片。該中心網站還提供了出版需求服務、音樂曲目協商以及輕鬆橫跨加拿大的五大區 域中心的存取平台。加拿大音樂中心推廣全國音樂項目,並將其所有成績和作品進行數位化管 理與研究,並主辦多個音樂獎項。http://www.musiccentre.ca/,2014.4.5 查詢。 2.

(12) (William D. Hall)所編著《羅馬拉丁語的發音》(Latin Pronunciation According to Roman Usage);合唱教學與詮釋部分,參閱加雷特森(R. L. Garretson)所著《合唱指揮》(Conducting Choral Music)、泰爾菲所著《發聲法暖聲 1》(Successful Warmups, Book 1)、 《發聲法暖聲 2》(Successful Warmups, Book 2)及《成功的視唱 1:一個創新的,循序漸進的方法》 (Successful Sight-singing, Book 1: A Creative Step-by-Step Approach)、林福裕編著《兒童發 聲與合唱指導》 、楊鴻年著《合唱訓練學》及錢大維編著《合唱訓練學》 ,輔以研究者指 導兒童合唱團之經驗,設計各項發聲練習與樂曲詮釋。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探討泰菲爾女聲三部作品《簡短彌撒曲》。第一章為前言;第二 章為背景探究,共有兩節,第一節為彌撒曲簡介,第二節介紹作曲家泰爾菲生平及作品; 第三章為創作手法分析,分為四節,依序論述〈垂憐曲〉 、 〈光榮頌〉 、 〈歡呼歌〉及〈羔 羊讚〉四個樂章之創作手法;第四章為合唱教學與詮釋,亦分為四節就各個樂章之歌詞 咬字、音準、速度與節奏、力度、音樂表現及指揮技巧等六個面向加以探討並提供建議; 第五章為結論。論文最後有五則附錄:附錄一為拉丁文字母唸法一覽表,4此表為研究 者依據霍爾所編著《羅馬拉丁語的發音》一書內容整理而成;附錄二為《簡短彌撒曲》 之經文歌詞翻譯;5附錄三為泰爾菲已出版之合唱作品列表;附錄四為泰爾菲已出版之 其他作品列表;附錄五為研究者與作曲家書信往來之電子郵件全文。. 4. William D. Hall, Latin Pronunciation According to Roman Usage (California: National Music Publishers, Inc., 1971), 3-17. 5. 李振邦, 《教會音樂》 (台北市,世界文物出版社,2002 年),50-57。 3.

(13) 第二章. 背景探究. 第一節 彌撒曲簡介 彌撒是天主教的祭天大禮,基督體血在十字架上犧牲的重演,自古以來,祈禱、讀 經、歌唱皆與正式祭禮一併進行。「彌撒」一詞是由拉丁文“Missa”而來,取自祭禮的最 後一句話“Ite, Missa est!”,意指「請你們離去,已經是『遣散』的時候!」 ,群眾齊答「感 謝天主」(Deo gratias),於是彌撒告終。6 彌撒曲是聖樂之正式禮儀音樂中最重要且集大成的形式,亦是宗教音樂的核心,可 。普通彌撒曲又可分為「固定部分」(invariable part) 分為「普通彌撒曲」及「安魂彌撒曲」 及「變化部分」(variable part),固定部分也叫做「常用部分」(The Ordinary of Mass),即 一般所謂的「彌撒曲」 ,包含五首歌曲: 〈垂憐曲〉 、 〈光榮頌〉 、 〈信經〉 、 〈歡呼歌〉及〈羔 羊讚〉 。變化部分則是指隨著聖誕、復活等節日不同而譜寫的歌曲,不但時期有所不同, 且同節期的各主日也都不相同,甚至每日都有差異,不如固定部分每日被使用。7彌撒 曲常用部分在中世紀時開始出現,當時常單段地個別創作,到了十四世紀開始被組成一 個系列,初期還包括禮成式中的〈遣散曲〉(Ite Missa est),此曲十五世紀時被刪除,此 後,常用部分的五個段落被寫成一個系列才成為定局。8 彌撒曲的發展從中世紀時期葛利果聖歌(Gregorian Chant)開始,此時期為單音音樂 6. 李振邦,23。. 7. 李振邦,24。. 8. Michels, Ulrich,劉岠渭 等譯。 《音樂圖驥》 (台北市,小雅音樂有限公司,2006 年) ,129。 4.

(14) 自由節奏調式風格;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演變為清唱式對位法風格,彌撒曲使用的形式與 經文歌的結構無太大差別,只有在作曲技巧或主題的來源朝多元發展,如舊式彌撒曲 (Missa antiquata)、垂憐曲集彌撒曲(Missa dal Kyriale)及卡農式彌撒曲(Missa canonica)等; 9. 到了巴洛克時期,彌撒曲發展成結合合唱與管弦樂為一體的龐大組織,篇幅已經超越. 宗教儀式的範圍,如韋瓦第(Antonio Vivaldi, 1678-1741)〈光榮頌〉(Gloria)及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B 小調彌撒曲》(Mass in B minor);10古典時期的彌撒曲,則 為重視曲式與個別性表現,並成為音樂會演出的曲種,不再侷限於禮儀音樂之用,如莫 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C 小調彌撒曲》(Mass in C minor);11浪漫 時期,樂團編制加以擴大,並走向交響樂形式,如白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1869) 《安 魂彌撒曲》(Grande Messe des Morts, 1837)。12 二十世紀以後,各種創新的思維及作曲手法被廣泛的運用在彌撒曲中,呈現出與以 往不同的藝術表現:如新古典樂派大師俄國作曲家史塔溫斯基(Igor Federovic Stravinsky, 1882-1971)於一九四八年創作了結合混聲合唱(TrATB)及管樂雙五重奏的作品《彌撒曲》 , 13. 此曲使用葛利果聖歌調式,恢復使用原始對位法,不重模仿;另一位新古典樂派大師. 德國作曲家亨德密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於一九六三年作的《彌撒曲》(Messes),. 9. 劉志明, 《聖樂綜論》 (台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 年),69。. 10. 劉志明, 《聖樂綜論》 ,101。. 11. 劉志明, 《聖樂綜論》 ,118。. 12. 劉志明, 《聖樂綜論》 ,125-132。. 13. 管樂編制為兩部雙簧管(2 oboe)、英國管(englisches Horn)、兩部低音管(2 bassoon)、兩部 小號(2 trumpet)、三部長號(3 trombone)。 5.

(15) 作品融合一切古代的葛利果聖歌、打嗝式歌曲(Hocket),14假低音(Fauxbourdon)15和現代 樂語法的大膽之作;法國六人組之一的浦朗克(Francis Poulenc, 1899-1963)於一九五九年 作的《光榮頌》,是首輕快活潑由管弦樂伴奏的名作。16 「簡短彌撒曲」(Missa Brevis)一詞出現在十五及十六世紀之間,指的是在彌撒曲中 所有樂章皆短的涵意。這個詞最早出現於一四九〇年的義大利,當時的作曲家伽福瑞 (Franchinys Gaffurius, 1451-1522)將自己的四部彌撒曲命名為簡短彌撒曲;到了十七及十 八世紀的巴洛克時期,當時德奧地區信奉的路德教派(Lutheran)儀式中,仍保留天主教彌 ,其餘部分因儀式而刪除,如巴赫寫的四首簡短彌撒曲, 撒中的〈垂憐曲〉及〈光榮頌〉 (BWV 233-236,分別為 F 大調、A 大調、g 小調及 G 大調);古典時期的莫札特,於 一七六八年寫了一首《G 大調簡短彌撒曲》(Missa brevis in G Major),仍依循當代的模 式創作;17到了二十世紀,作曲家將彌撒曲精簡成四至五個樂章的作品,如柯大宜(Zoltán Kodály, 1882-1967)於一九四四年寫過《簡短彌撒曲》,並只以管風琴伴奏。另外,英國 作曲家布列頓(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於一九五九年作的《簡短彌撒曲》 ,是一首省 略〈信經〉,使用調式與對位法技巧為男童與管風琴的作品。換言之,簡短彌撒曲的長. 14. 亦稱 Hoquet 或 Hoketus,是十三世紀末至十四世紀複音音樂中的一種創作技巧,也被當 代視為一種樂曲的形式。它包含兩個急速輪換的聲部,用休止符將旋律割斷為單個的音或短小 的樂句。劉志明, 《中世紀音樂史》 (台北市,全音樂譜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 年) ,251。 15. 指十五世紀時歐洲大陸流行的一種簡單的三聲部歌曲,其中高聲部的素歌伴以兩個低聲 部,一個主要與高聲部做平行六度的進行;另一個則安置於中音部的英國 Faburden 類同。最大 相異處在於「假低音」的主要旋律被安置於高聲部。劉志明,《中世紀音樂史》,208。 16. 劉志明, 《聖樂綜論》 ,139-144。. 17. 劉志明, 《聖樂綜論》 ,122-123。 6.

(16) 度會較彌撒曲短。而在音樂上常見的處理方式,如省略經文最長的〈信經〉,甚至省略 經文次長的〈光榮頌〉 ,有時則是以朗讀經文的方式代替,縮短曲長,也有在〈光榮頌〉 及〈歡呼歌〉中省略部分經文,本論文泰爾菲《簡短彌撒曲》就是一例。. 第二節 泰爾菲生平及作品 泰爾菲於一九五〇年五月八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 Canada)18的布藍普 頓(Brampton)。19那是鄰近多倫多西北方的一個農場,恬適的環境、寬廣的視野造就了 日後對戶外生活的喜愛,爾後的許多作品即是來自於大自然的靈感。 泰爾菲畢業於西安大略大學(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20,於二十一歲拿到音樂 教育及數學學士學位,在二十二至二十六歲擔任公立學校的音樂、戲劇以及特殊教育老 師。之後回到西安大略大學修習音樂相關課程,師事肯尼思 ‧布雷(Kenneth Bray,. 18. 安大略省,簡稱安省,位於加拿大東部,面積約一百萬平方公里,安大略是加拿大人口 最多的省份,根據二〇一〇年統計,安大略人口有大約一千四百二十萬人。重要城市包含渥太 華(Ottawa)、多倫多(Toronto)、倫敦(London)等。 19. 布藍普頓位於安大略省的東南方,面向安大略湖,鄰近美國交界,為大多倫多地區第三 大城市,也是加拿大第十一大城市。該市總面積為兩百六十六點七一平方公里,根據二〇〇六 年統計,總人口為四十三萬三千八百〇六人。 20. 西安大略大學(簡稱 UWO)由修倫主教(Huron)創建於一八七八年,建校初為宗教大學, 由英國國教會建立,當時取名為「倫敦安大略西部大學」(Western University of London Ontario), 至一九〇八年完全世俗化並改為現名,該校位於安大略省西南的倫敦市北部濱臨泰晤士河岸, 佔地四百五十五公頃,共有十二個學院,是一所可提供多種學位的綜合性大學,學校藏書超過 七千七百萬項目,包括書籍、圖像及電子格式檔案。這些資源構成了加拿大最大的研究圖書館 系統之一。館內有許多特殊類別的收藏,包括加拿大相關、藝術史、運動史、音樂和法律類別 的藏書,其中亦包含了音樂圖書館,為加拿大最古老名校之一。http://www.uwo.ca/,2014 年 4 月 20 日查詢。 7.

(17) 1919-1999 )21及戴洛‧強生(Deral Johnson, 1926- ). 22. 等人,並於一九七九年(二十九歲). 拿到理論作曲學士學位,之後開始為鋼琴、管絃樂團、管樂團、獨唱家及小合奏團創作 許多作品。她於二〇〇四年獲頒加拿大國立音樂學院(Canadian National Conservatory of Music)的榮譽鋼琴名譽執照(Honorary Licentiate)。23 泰爾菲從小就對音樂教學很感興趣,六歲開始學鋼琴,啟發了她的音樂基礎,十四 歲開始學法國號並參與音樂性社團,並於室內樂及交響樂團演出,幾年下來對教學有越 來越強烈的興趣。起初並未想過要創作,直到二十七歲那年寫了生平的第一件作品,泰 爾菲意識到自己應該要成為一名作曲家。在開始寫了一些為獨唱及鋼琴的作品後,泰爾. 21. 肯尼思‧布雷,教育家,巴松管演奏家,編曲家,一九一九年二月二十四日生於加拿大 安大略省,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五日逝世於英國倫敦。一九四九年於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取得學士文憑,一九五七年於羅徹斯特大學伊士曼音樂學校(Eastman School of Music, University of Rochester)取得碩士文憑。他五歲時開始學鋼琴,高中時學習低音號並於大學時學 習低音管。大學畢業後任教於高中,後來任教於多倫多及西安大略大學,並為西安大略大學的 榮譽教授。他一生活躍於教學、表演、編曲及作曲,並寫了許多合唱及器樂作品,並合著了以 下有影響力的教科書:給年輕的音樂家(For Young Musicians)、學校的獨奏家(Solos for Schools) 和年輕加拿大的音樂(Music for Yang Canada)等。 22. 戴洛‧強生,合唱指揮家,教育家,一九二六年八月十七日出生於美國奧克拉荷馬州(b Roosevelt, Okla),一九四九年於堪薩斯州斯特林學院(Sterling College, Kansas)取得學士學位,一 九五三年於北科羅拉多大學(Northern Colorado)取得碩士學位,他在堪薩斯州(Kansas)及得克薩 斯州(Texas)的小學和中學教樂器和合唱共十四年,一九六三至六五年搬到博爾德(Boulder)並在 科羅拉多大學教合唱技巧,一九六九年起擔任西安大略大學教授,並在西安大略大學的音樂歌 手學院成立了四十人編制的混聲合唱團直到一九八九年,該團在這段期間贏得了許多國際聲譽, 錄製了專輯並獲得許多國際大獎。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中,他持續擔任城市中教會及社區合唱 團指揮,他也指揮泰爾菲及其他加拿大作曲家作品的首演。他於一九九一年退休,但仍繼續擔 任音樂比賽評審、指導及客席指揮。在他任教西安大略大學的二十多年生涯中,他在學生眼中 是位真正尊重學生能力及才華的嚴格的教育家。 23. I have a Bachelor of Arts (1971) in music education and mathematics and a Bachelor of Music (1979) in music theory and composition from Western University. I have an Honorary Licentiate (2004) in piano from the Canadian National Conservatory. I have composed many pieces for piano, orchestra, band, soloists and small ensembles. 研究者與泰爾菲的電子郵件往返,2014.05.08. 8.

(18) 菲開始寫合唱音樂作品,因為她是如此地愛著合唱音樂。24在合唱方面的經驗,泰爾菲 在與研究者的回信中提到: 我十九歲那年第一次參加合唱團,那是加拿大倫敦市西部大學音樂歌手學院的合唱 團。指揮是強生,我唱了兩年的時間直到畢業。當我後來回到學校後,我再一次加 入該團。那個團給了我第一次的合唱經驗,讓我愛上合唱音樂並讓那份熱度持續至 今的生活。25 泰爾菲於二十九歲起成為全職且創作能量豐沛多產的作曲家,第一部合唱作品《頌 歌》(Anthem)完成於二十九歲,編制為混聲四部加上管風琴,歌詞來源為聖經詩篇一一 六,由強生指揮韋斯利-諾克斯聯合教會(Wesley-Knox United Church)26於加拿大安大略 省倫敦市演出。27 泰爾菲的創作很大一部分受到了指揮家強生以及編曲家布雷的影響。強生是一位傑 出的指揮家和音樂詮釋者,她與強生第一次共事是在一九六九年。據泰爾菲與研究者的 回信中提到強生對她的影響力如下:. 24. From an early age I was interested in both teaching and in music. I began to play the piano at age 6 and learned the french horn at age 14. The interest in teaching has continued to become stronger over the years. I had not thought about composing until I was 27 and then, as I was writing my first piece, I realized that I should become a composer. After starting with some pieces for solo voice and piano, I began writing choral music because of my great love for it. 研究者與泰爾菲的電子郵件往 返,2014.05.08. 25. I was 19 years old when I first sang in a choir. The choir was the Faculty of Music Singers at Western University in London, Canada. The conductor was Deral Johnson. I sang in that choir for two years at that time and then graduated. When I returned to university later, I sang in that choir again. With my first experiences in that choir, I fell in love with choral music and the love has continued all my life. 研究者與泰爾菲的電子郵件往返,2014.05.08. 26. 斯利-諾克斯聯合教會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倫敦市。. 27. My first choral piece was in 1979. It was an anthem for SATB choir and organ performed by Wesley-Knox United Church in London, Canada (conductor: Deral Johnson). The words were Psalm 116 from the Bible. 研究者與泰爾菲的電子郵件往返,2014.05.08. 9.

(19) 從他那裡我學習到真正的好合唱團可以做些什麼以及一個指揮如何幫助歌者達到 更高的水準。我也學會在音樂中尋找不同層次的含意。他詮釋許多當代作品並賦予 他們深層的內涵。28 編曲家布雷對泰爾菲的影響,也在與研究者的回信中提到: 我開始與布雷學習作曲是在一九八〇年,他從單純的讀譜,知道要如何讓寫於紙上 的音樂變成真正的合唱聲響,不單只是音符,而是如何有效的將每個音樂的想法傳 遞出去。他教我怎麼做,使我在沒有合唱團演唱的情況下能夠將所寫的合唱作品交 由出版社出版。29 除此之外,泰爾菲在信中提及西安大略大學擁有非常大的圖書館,館藏包含所有時 代優秀合唱音樂作品,這對泰爾菲的作曲產生巨大的助益。她仔細鑽研過數千件合唱作 品,並會問自己:「為什麼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及「為何作曲家要這麼作曲?」她 從這些作品上獲得許多作曲技法的啟發。30 泰爾菲的部分創作來自世界各地的委託,如曾為加州半島婦女合唱團(the Peninsula Women's Chorus, California)31寫過《永遠的安息》(Requiem Aeternam)、西安大略大學音. 28. From him I learned what a really good choir could do and how a conductor could help singers to achieve such a high standard. I also learned to look for different levels of meaning in music. He performed many contemporary pieces with great insight into the meaning of them. 研究者與泰爾菲 的電子郵件往返,2014.05.08. 29. I studied composition with Kenneth Bray in 1980. By simply looking at the music, he knew exactly how music on the page would sound with a real choir --- not just the notes but also how effective each musical idea would be. He taught me how to do that so that I was able to send music directly to a publisher without having heard it done by a choir first. 研究者與泰爾菲的電子郵件往 返,2014.05.08. 30. There is a very large library of excellent choral music from all time periods at Western University. This had a tremendous influence on me, too. On my own without supervision, I studied over a thousand choral pieces in detail, asking myself for each piece: "Why is this a great piece of music?" and “How did the composer do this?” This is how I learned the craft of composing. 研究者 與泰爾菲的電子郵件往返,2014.05.08. 31. 半島婦女合唱團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羅奧圖(Palo Alto),成立於一九六六年,是由五 十位婦女組成的合唱團,成團以來一直致力於多樣化具有挑戰性的曲目,並委託作曲家創作以 滿足該團的需求,被公認為在舊金山灣區最大的婦女合唱團,現已發行七張唱片,現任藝術總 10.

(20) 樂學院(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Faculty of Music)32的 《三位一體》(Triune)、香 港童聲合唱協會(Hong Kong Treble Choirs Association)33的《太極動物園》(Tai Chi Zoo)、 加拿大音樂教育工作者協會(the Canadian Music Educators Association)34 的《加拿大萬花 筒》(Canadian Kaleidoscope)等。為了提供不同層次音樂表演者更廣泛的表演曲目,泰 爾菲創作不同的版本,並可供初中、小教堂或專業的合唱團演唱,這些作品大部分在加 拿大、美國及歐洲出版,而版稅也使她的經濟來源不虞匱乏。 泰爾菲有名的創作為宗教及世俗合唱作品,除了創作傳統的合唱歌曲,泰爾菲也改 編傳統加拿大民謠。她在曲式及音色的呈現方法上,透過新浪漫主義(Neo-Romanticism) 35. 的作曲手法,以富有想像力及靈活技巧,努力嘗試讓歌詞能充分表達其內涵。泰爾菲. 監為馬丁‧本韋努托(Martín Benvenuto)。http://www.pwchorus.org/,2014 年 4 月 20 日查詢。 32. 西安大略大學音樂學院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倫敦市,一九〇三年命名為倫敦音樂學院, 到了一九一九年音樂藝術學院開始教授音樂、人聲、文化、表演的學科,直到一九三四年被西 安大略大學合併,於一九六八年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學院,目前為加拿大最頂尖的音樂學校之 一。http://www.music.uwo.ca/about/history.html,2014.4.10 查詢。 33. 香港童聲合唱協會於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由國際知名童聲合唱指揮、現任國際合唱聯盟第 一副主席唐少偉先生及資深教育工作者李嘉琦先生發起成立,是註冊非牟利藝術團體。協會旨 在推動香港兒童及青少年合唱與音樂教育發展、促進家庭和諧、加強合唱團之間的聯繫及推動 國際文化交流。該會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包括歌唱比賽、合唱講座、工作坊、國內及海外交 流團和歌曲創作比賽等,將合唱藝術推廣到學生、老師、藝術家及社會大眾。十年來受惠人數 多達十數萬人。http://www.hktreblechoir.com/index.php/aboutus/hktca/zh,2014.4.10 查詢。 34. 加拿大音樂教育工作者協會是由從事音樂事業及音樂教育專業人士組成的協會,現共有 五十多個公司成員組成,不以營利為目的,其職責在分享其業務經驗及促進加拿大學校的音樂 節目品質,其主要工作在資助辦理音樂研討會、音樂及其相關研究,使加拿大的學校在音樂教 育方面更加進步。http://www.cmiec.ca/,2014.4.10 查詢。 35. 新浪漫主義,乃後期浪漫主義,或稱後期浪漫樂派。在十九世紀浪漫主義運動中,一八 九〇年到一九一〇年為後期浪漫主義。十九世紀後半數十年的後期浪漫主義,在多彩自由的發 展中,企圖追求古典主義之統一,而將交響曲、奏鳴曲建立在不用語言表達音樂內容之絕對音 樂(Absolute Music)上。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_media/main-art.asp?id=10454, 2014.6.14 查詢。 11.

(21) 的作品中,頻繁出現的五度和聲進行是其特點,她將聽覺的喜悅、心靈的想像與撫慰靈 魂的信仰跟音樂聯繫在一起。其中,特別有名的作品是一九九三年出版的混聲四部《簡 短彌撒曲》及二〇〇一年出版的《深奧》(De Profundis),這兩部作品經常被選為國際合 唱比賽參賽曲。此外,泰爾菲對音樂教育書籍的寫作也是不遺餘力,包括:《身為一個 作曲家》(Being a composer)、《歌唱音準》(Singing in Tune)、《輕鬆唱高音》(Singing High Pitches with Ease)、《給童聲的創作》(Composing for children's voices)和《成功的表演》 (Successful Performing)一、二兩冊等眾所周知的著作。 《簡短彌撒曲》完成於一九八三年,據泰爾菲與研究者的回信中提及,她使用很少 的時間將其完成,並在作品完成後直接交由出版社出版,之後由於親自聽到到實際演出 前便有許多合唱團相繼演出,故她本人亦不記得是那個合唱團作了世界首演。36作品包 含四個樂章: 〈垂憐曲〉 、 〈光榮頌〉 、 〈歡呼歌〉及〈羔羊讚〉 ,編制為無伴奏女聲三部合 唱(SSA),建議演出時間約為九分鐘至十分半鐘之間。泰爾菲創作《簡短彌撒曲》在她 與研究者的回信中寫出此曲創作的緣由: 我因為種種的原因而創作了《簡短彌撒曲》,我許多的靈感是來自拉丁經文,使用 極少數的字詞,卻隱含深層的信息與情感,這意味著如此一來,有很大的空間來讓 音樂傳達信息以及人們的禱告,我認為這對於當今社會仍然存在相當的意義。傳統 上,彌撒曲的許多段落是由舒緩及美麗的音樂來呈現完美的靈感。我試著提供一個 不同的角度,使演唱者可在情感層面將祈禱文詮釋得更具深度。37 36. I don't remember how long it took me to write the music but I do remember that the work went very, very quickly. I sent the music directly to a publisher and so it was published and then performed by many choirs before I actually heard a performance of it myself. There is no way of finding out who did the first performance of it but it was published in Canada and so it was probably a Canadian choir who did the World Premiere. 研究者與泰爾菲的電子郵件往返,2014.05.08. 37. I composed Missa Brevis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I was inspired very much by the meaning of the Latin words. With very few words, there is a big message. That means that there is lots of room for 12.

(22) 泰爾菲至今仍每年持續地創作器樂曲,這兩年完成的四個作品分別是給混聲四部、 女聲兩部、男中音獨唱及鋼琴伴奏。每首曲子的長度大約是十五到二十分鐘,內容有關 北方國家如加拿大的四季,這些作品尚未出版。38泰爾菲在與研究者者回信中提到對於 這些新作品創作改變理由: 早期我在作曲時,我經常為一些缺乏好作品的聲部來創作音樂。而現在,我則思考 著更多尚未創作在合唱音樂的想法或主題來創作合唱音樂。我認為我在作曲方面不 斷精益求精。我能夠寫更複雜的曲子,但不會使歌手難以演唱。我每年也仍然持續 創作器樂曲,尤其是寫鋼琴音樂給年輕的學子。39 另外,她在與研究者的回信中提及希望年輕作曲家及合唱指揮家能自我提升之處: 近三十年來,看到許多的合唱音樂及合唱團有所進步和成長讓我感到十分的美好。 但不幸的是,現在的很多年輕作曲家沒有定期為合唱團創作合唱曲。年輕作曲家的 能力和質素是肯定存在的,但我認為他們缺乏足夠的機會。若能看到更多的合唱指 揮家,要求在屬於自己的地區的二十到四十歲作曲家創作自己的合唱團的音樂,將 是令人無比興奮。當然,我希望更多的指揮家將受到啟發,能夠為自己的合唱團創 作音樂。40. the music to express the big message and what that message can mean to people as they pray. I think that in today's society the meaning is still very relevant. Traditionally, many sections of the mass have had music that is soothing or beautiful in an ethereal way. I tried to provide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by giving more depth to the emotion of the people singing the prayers. 研究者與泰爾菲的電子郵件往 返,2011.11.18. 38. I have completed four pieces for SATB choir, SA choir, baritone soloist and piano. Each piece is 15 to 20 minutes long and describes what life is like during one of the four seasons in a northern country like Canada (winter, spring, summer, autumn). They are not published yet. 研究者與泰爾菲 的電子郵件往返,2014.05.01. 39. Earlier in my writing I often chose to compose music for voicings that did not have enough good music. Now I think more and more about writing choral music on topics or ideas that have not been used in choral music. I think that my composing keeps on improving and I am able to do more complex works without making them more difficult for the singers. I have also continued to write instrumental music every year, particularly piano music for young players. 研究者與泰爾菲的電子 郵件往返,2011.11.18。 40. During these past 30 years it has been wonderful to see how much choral music and choirs have improved and grown. Unfortunately, there are not very many young composers writing regularly for choirs now. Th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younger composers is certainly there but I think that they do 13.

(23) 泰爾菲目前居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布雷斯布里奇(Bracebridge),41對於合唱音樂教育 的推廣與紮根工作不遺餘力,儼然成為加拿大當代最活躍的作曲家及合唱指揮之一。. not have enough opportunities. It would be exciting to see more choral conductors asking composers aged 20 to 40 in their own geographical area to write music for their choirs. And, of course, I hope that more conductors will be inspired to write music for their own choirs. 研究者與泰爾菲的電子郵件往 返,2011.11.18。 41. 布雷斯布里奇位於馬斯科卡區域自治市(District Municipality of Muskoka)內,是加拿大安 大略省的一個自治區,是馬斯科卡區政府所在地,總人口約有五萬八千多人。馬斯科卡區西臨 喬治亞灣,南面為庫契欽湖(Couchiching),東接阿爾岡金省立公園。馬斯科卡區離多倫多北面 大約需要兩個小時,總面積為六千四百七十五平方公里。馬斯科卡區有大約一千六百個湖泊, 是著名的旅遊勝地,被稱為「鄉村度假村」(cottage country),每年吸引超過兩百一十萬的訪客 到此一遊。 14.

(24) 第三章. 創作手法分析. 第一節 垂憐曲 彌撒曲的五首歌曲中,歷史最悠久的是〈垂憐曲〉與〈光榮頌〉。在彌撒儀式開始 時,主祭者引領信眾,誠懇的為自己呼求認罪,請求上主及基督赦免罪過並憐憫世人。 42. 全曲歌詞只有三句,依照經文分成「大三段體」的形式,如下: Kyrie, eleison.. 上主,求祢垂憐。. Christe, eleison.. 基督,求祢垂憐。. Kyrie, eleison.. 上主,求祢垂憐。. 〈垂憐曲〉全曲共六十四個小節,記譜調號為 D 小調,曲式為附導奏的三段體 (IABA’) ,拍號以二二拍為主,導奏的速度標示為「平穩流暢地」(Smoothly),以二分音 符等於六十三的拍節器速度演唱;進入第一段後速度加快,以二分音符等於七十六的「迫 切地」(With urgency)速度演唱至全曲結束。(表 3-1) 【表 3-1】第一樂章〈垂憐曲〉樂曲結構表 段落. 小節數. I A. 調性. 速度. 歌詞. 1-12. 平穩流暢地(Smoothly) 二分音符=63. Kyrie, eleison. 13-26. 迫切地(With urgency) 二分音符=76. Kyrie, eleison. d 小調. 42. B. 27-45. 迫切地(With urgency) 二分音符=76. Christe, eleison. A’. 46-64. 迫切地(With urgency) 二分音符=76. Kyrie, eleison. 李振邦,28。 15.

(25) 第一樂章〈垂憐曲〉三個聲部的音域最低皆為(d1),最高則依序為(f2- d2 -降 b1),音 域相距各為十、八及六度,對於各聲部而言,屬於舒適的音域,不會過高或過低,在全 曲的四個樂章中,本樂章的音域相對於其他樂章而言是最為好唱的。(譜例 3-1) 【譜例 3-1】《簡短彌撒曲》四個樂章各聲部的音域範圍 第一樂章〈垂憐曲〉各聲部的音域範圍. 聲部: 音域:. S1 10 度. S2 8度. A 6度. 第二樂章〈光榮頌〉各聲部的音域範圍. 聲部: 音域:. S1 10 度. S2 8度. A 11 度. 第三樂章〈歡呼歌〉各聲部的音域範圍. 聲部: 音域:. S1 11 度. S2 11 度. A 11 度. 第四樂章〈羔羊讚〉各聲部的音域範圍. 聲部: 音域:. S1 10 度. S2 7度. A 8度. 導奏(I 樂段,1-12 小節)共十二個小節,以二分音符等於六十三的拍節器速度演 16.

(26) 唱,共三個樂句,結構如下:(表 3-2) 【表 3-2】〈垂憐曲〉導奏樂曲結構表 樂句. 小節. 1. 1-4. 2 3. 歌詞. 織度. 音域. Kyrie eleison. 齊唱+音堆和聲. d1-f2. 5-8. Kyrie eleison. 齊唱+音堆和聲. d1-降b2. 9-12. Kyrie eleison. 齊唱+和聲. d1-降e2. 第一樂句(1-4 小節)作曲家以 D 小調的主音齊唱兩小節「上主」(Kyrie),配合「中 強」(mf)力度,提供此曲穩定的開始。第二樂句(5-8 小節)前兩小節與第一樂句前兩 小節完全相同,但後兩小節以級進上行音堆43(d1-e1-f1)及(g1-a1-降 b1)慢慢延展音域,讓 聲音綿密的堆疊在一起,配合著歌詞「求祢垂憐」(eleison),好似迫切的尋求上主的垂 憐。(譜例 3-2) 【譜例 3-2】〈垂憐曲〉3-4 及 7-8 小節級進上行 〈垂憐曲〉3-4 小節,級進上行. 43. 一群二度音程以下的音,在特定的音程內密集發出的音響就稱為「音堆」 ,可以說是二十 世紀音樂中以音色彩受人注目的音群作法之一。 17.

(27) 〈垂憐曲〉7-8 小節,級進上行. 第一樂句尾音為(f1)、第二樂句(降 b1)及第三樂句第十一小節的(e2),三個樂句皆移 高四度音,表達出一次比一次更懇切的呼求。第三樂句(9-12 小節)作曲家在第十一小 節使用增四度及大二度的不諧和音程(降 b1-d2-e2),將第三次呼求推至高點,最後再以漸 弱延長(降 b1 )平靜結尾,並為進入 A 段做準備。(譜例 3-3) 【譜例3-3】〈垂憐曲〉9-12小節. 大二度 增四度. 研究者於研究期間寫信詢問作曲家特爾菲,何以使用音堆手法來作曲,作曲家回覆 如下:「在〈垂憐曲〉中,使用多次音堆去建構出一種相當緊張的情緒,因為靠近的音 符與交錯節奏為樂曲流入能量,這種緊迫的感覺是為了表示對於憐憫的迫切渴望。」44 第一段(A 樂段,13-27 小節)共十五個小節,拍號為二二拍,調性建立在 d 小調. 44. In "Kyrie" the clusters create a great deal of tension because the notes are so close together and the rhythms have lots of energy. This tension expresses the urgent desire for mercy. 研究者與泰爾菲 的電子郵件往返,2011.11.28。 18.

(28) 上,包含四個樂句,曲式結構如下:(表 3-3) 【表3-3】〈垂憐曲〉第一段樂曲結構表 樂句. 小節. 歌詞. 織度 兩聲部卡農45+ 女低音對唱. 音域 d1-c2. 1. 13-17. Kyrie eleison. 2. 17-20. Kyrie eleison. 3. 20-24. Kyrie eleison. 三聲部輪流進入. a1-c2. 4. 23-27. Kyrie eleison. 兩聲部和聲+ 女低音對唱. f1-e2. 兩聲部卡農+ 女低音對旋律. d1-f2. 第一樂句(13-17 小節)第一部與第二部(以下簡稱上聲部)以兩小節為單位,一 小節後第二部演唱相同的旋律與歌詞(同度卡農) ,女低音聲部以閉口吟唱調性主音(D) 來支持旋律,作曲家將這裡的速度增為「迫切地」(With urgency),不同於導奏「平穩流 暢地」(Smoothly),加快的速度配合著卡農一前一後接續出來,製造出迫切的效果。 (譜 例 3-4) 【譜例3-4】〈垂憐曲〉12-15小節 12. 同度卡農. 第二樂句(17-20 小節)上聲部仍為卡農形式演唱,女高音第二部相隔一拍卡農,. 45. 指一種嚴格模仿的對位法而言,卡農技法就是隨著對位技法的產生以及其必然衍生的模 仿技法而逐次成長完成,早在十四世紀左右便出現了這種形式的樂曲,後來許多對位法專家或 是大師級的作曲家,才將卡農當作樂曲或樂曲的一部分來加以充分活用。 19.

(29) 在第十八小節第一大拍後半拍反向行進;女低音在第十七小節使用第一小節的動機加以 變化演唱,各部綿密交織在一起,製造出延續不斷的效果。(譜例 3-5) 【譜例3-5】〈垂憐曲〉17-20小節. 反向手法. 第三樂句(20-24 小節)從低音聲部輪流往上唱接續出「上主」(Kyrie),三聲部合 為一條旋律線,讓聲音更緊密的交織在一起。(譜例 3-6)第四樂句(23-27 小節)上聲 部回到同節奏和聲進行,第二十六至二十七小節的尾聲由女高音第二部唱出,以「弱」 (p)的音量引導出第二段。 【譜例 3-6】〈垂憐曲〉20-23 小節. 20. 三聲部合為一條旋律線. 第二段(B 樂段,27-45 小節)共十九個小節,包含三個樂句,曲式結構如下: (表 3-4) 20.

(30) 【表3-4】〈垂憐曲〉第二段樂曲結構表 樂句. 小節. 歌詞. 織度. 1. 27-33. Christe, eleison. 三聲部輪流進入 D大調 (下聲部合為一條旋律) (還原B、升C). 34-35. Christe, eleison. 兩聲部和聲+ 女低音根音支持. 36-41. Christe, eleison. 2. 4. 41-45. 旋律組成. 三聲部輪流進入(下聲部 合為一條旋律). 三聲部輪流進入(外聲部 Christe, leison 合為一條旋律線→上兩聲 部合為一條旋律線). d小調(降B) d小調. d小調. 第一樂句(27-33 小節)作曲家使用了還原 B 音及升 C 音,產生大調的明亮聲響效 果,凸顯本樂章第一次出現的歌詞「基督,求祢垂憐」(Christe, eleison),此處同第一段 第三樂句(20-24 小節),下聲部合為一條旋律線,讓聲音更緊密的交織在一起。(譜例 3-7)第三十二小節使用三全音(G-A-B-升 C) ,上行的音程配合「漸強」(mf)記號, 直到下一樂句的(D)和絃出現解決,製造出緊湊後放鬆的聲響效果。(譜例 3-8) 【譜例 3-7】〈垂憐曲〉28-32 小節 升C. 升C 還原 B. 還原 B. 兩聲部合為一條旋律線. 21.

(31) 【譜例 3-8】〈垂憐曲〉32-33 小節 至 D 解決 三全音. 第二樂句(34-45 小節)銜接著前樂句的漸強,將力度帶至中強。前兩小節上兩聲 部以同節奏進行,加上女低音以全音符唱出 D 小調主音,充滿能量的節奏感將全曲高潮 帶出。第三十六小節起下兩聲部使用了女高音聲部的動機五度、八度及九度反向模進, 使樂曲呈現出充滿連續不斷懇求的戲劇張力。(譜例 3-9) 【譜例 3-9】〈垂憐曲〉36-39 小節動機與反向模進. 動機. 反向模進. 第三樂句(41-45 小節)為整曲織度最緊密的一段,第四十一至四十二小節,外聲 部以八度的相同旋律演唱,與內聲部相隔一拍產生平行五度卡農。第四十三至四十五小 節為下聲部與女高音第一部平行四度,製造出空心且寬廣的聲響效果。(譜例 3-10)第 四十五小節的延長記號,為再現的第一段做準備。 22.

(32) 【譜例 3-10】〈垂憐曲〉40-42 小節. 平行八度 平行五度. 第三段(A’樂段,46-64 小節)共十九個小節,拍號主要為二二拍,中間穿插二四、 三四及四四拍,包含四個樂句,曲式結構如下:(表 3-5) 【表 3-5】〈垂憐曲〉第三段樂曲結構表 樂句. 小節. 歌詞. 織度. 1. 46-50. Kyrie, eleison. 兩聲部和聲+ 女低音對唱. 2/2. 2. 50-53. Kyrie, eleison. 兩聲部對唱+ 女低音對旋律. 2/2-2/4. 3. 53-57. Kyrie, eleison. 三聲部輪流進入+ 齊唱. 2/4-4/4. 女高音主旋律+ 下兩聲部和聲. 58-59 4. Kyrie, eleison. 三聲部和聲+. 60-64. 女低音平行八度對唱. 拍號. 4/4 3/4-4/4. 第一及第二樂句(46-53 小節)完全重複第一段的前兩樂句(13-20 小節),呈現再 現效果,不同處為作曲家在第五十三小節改為二四拍號記譜,其音的時值皆同。(譜例 3-11). 23.

(33) 【譜例 3-11】〈垂憐曲〉17-20 小節與 50-53 小節之比較 〈垂憐曲〉17-20 小節. 〈垂憐曲〉50-53 小節 改為二四拍. 第三樂句(53-57 小節)與第一段同句相異之處在於第五十七小節第一拍後半拍改 為齊唱,增加了旋律的厚度。(譜例 2-12)第四樂句(58-64 小節)作曲家在此以「強」 (f)的音量及三次的「重音」記號標示,貫穿整個樂句,連續出現八次的音堆(A-降 B-D), 再再都說明了請求上主憐憫迫切的渴望。尾句兩小節結束在女低音唱出五拍的 E 音上, 此音也為第二樂章〈光榮頌〉的起音。(譜例 3-13). 24.

(34) 【譜例 3-12】〈垂憐曲〉56-57 小節. 齊唱. 【譜例 3-13】〈垂憐曲〉56-64 小節. 2. 1. 4. 3. 7. 5. 6. 出現八次的音堆. 8. 〈垂憐曲〉結構簡單,速度平穩流暢,力度層次介於弱與強之間,織度以齊唱、和 聲、卡農形式呈現。其中,節奏型態交錯出現,並使用多次音堆聲響貫穿頭尾,互相呼 應,誠懇表達出懇求上主憐憫的迫切渴望。. 25.

(35) 第二節 光榮頌 〈光榮頌〉是接在〈垂憐曲〉之後的感謝詞,也稱作「天使之歌」(Hymnus Angelicus), 因為開始兩節「天主在天受光榮」 、 「主愛的人在世上享平安」正是路加福音第二章第十 四節中記載天使於基督誕生之夜,在伯利恆天空所唱的歌詞原句,46歌詞內容為一個龐 大的「聖三頌」 :先是頌謝聖父,繼而讚揚並祈求聖子,最後提及聖神。共分為五部分: 福音原句、五個歡呼、三項請求、三個信仰宣示、聖三頌和結束全曲的「阿們」(Amen)。 47. 茲將此曲音樂結構與歌詞的關係說明如下:(表 3-6) 【表 3-6】第二樂章〈光榮頌〉音樂結構與歌詞的關係 段落. 小節. 歌詞使用. 1-13. Gloria in excelsis Deo, et in terra pax hominibus bonae voluntatis,. 14-19. Laudamus te, Bnedicimus te, Adoramus te, Glorificamus te.. A. 20-42 Gratias agimus tibi, propter magnam gloriam tuam, 43-45. B. 46-51. 51-64. 65-70 C 71-79. 46. 李振邦,28。. 47. 李振邦,29。. Domine Deus, Rex caelestis, (省略Deus)Pater omnipotens, Domine Fili unigenite, Jesu Christe, Domine Deus, Agnus Dei, Filius Patris,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省略第二及第三項請求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suscipe deprecationem nostram. Qui sedes ad dexteram Patris, miserere nobis. ) Quoniam tu solus Sanctus,Tu solus Dominus, Tu slous Altissimus, (省略 Jesu Christe)cum Sancto Spiritu in gloria Dei Patris, Amen.. 26. 歌詞說明 第一 福音 部份 原句 第二 五個 部份 歡呼. 歌 頌 聖 父. 呼父 呼子 第三 部份 三項 請求 第四 三個 部份 宣示 第五 聖三 部份 頌. 祈 求 聖 子.

(36) 在歌詞使用方面:第一段使用福音原句及五個歡呼的前四個;第二段從第五個歡呼 開始,並包含呼父、呼子及三項請求,在呼父的部份省略了「主」(Deus)的歌詞,三 項請求只使用了第一項,省略了後兩項;第三段包含三個宣示及聖三頌,在聖三頌部份 並未使用「耶穌基督」(Jesu Christe)歌詞。研究者於研究期間寫信詢問作曲家,為何 會省略部份歌詞,作曲家回覆如下:從西元六百九十年起, 〈光榮頌〉有許多不同版本, 所以許多以〈光榮頌〉為名的作品,在歌詞上也會有多樣性的呈現方式。48全曲共七十 九小節,第一至十三小節記譜調號為 A 小調,第十四至十九小節轉為 C 大調,第二十 至六十八小節轉為以 E 為起音升 F 記譜的「多里安調式」(Dorian mode),第六十九小節 起轉為 G 大調至樂曲結束。(譜例 3-14)曲式為三段體(ABC),共有六種拍號在全曲 中不斷變換,為整部作品中拍號變換最多的樂章。研究者於研究期間寫信詢問作曲家, 為何會在本樂章中一直變換拍號,作曲家回覆如下: 「我先創作旋律,然後才寫出相符的拍號,使文字隨著自然語韻而產生音樂節奏。 也因此在碰到歌詞意境優美,或是歌詞本身具有重要意義時我通常會搭配較長的 節拍,而不會選擇急促的表達方式。」49 【譜例 3-14】以 E 為起音升 F 記譜的多里安調式. 48. Since the year 690, the Gloria has had a number of versions and so you will find some variety in the words from one: “Gloria” to the next. 研究者與泰爾菲的電子郵件往返,2014.06.27。 49. I create the melody first and then put in the time signatures. The musical rhythms work more naturally with the rhythms of the spoken words that way. It is not necessarily more compact since words that sound very nice or have an important meaning are often given longer notes. 研究者與泰爾 菲的電子郵件往返,2011.11.28。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short film “My Shoes” has been chosen to illustrate and highlight different areas of cinematography (e.g. the use of music, camera shots, angles and movements, editing

(1)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re included in this glossary.. (2) The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Through an open and flexible curriculum framework, which consists of the Learning Targets, Learning Objectives, examples of learning activities, schemes of work, suggestions for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statistical methods, regression, survival data analysis,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methods, experimental design.

In fact, his teachers believe that it is his good ear for music that has helped him with the precise pronunciation of different languages – especially with a tonal language like

Last Train to Memphis: The Rise of Elvis Presley (Boston 1994) 及 Careless Love: The Unmaking of Elvis Presley (Boston 1999).. Mystery Train: Imagines of America in Rock ‘n’ roll

• Children from this parenting style are more responsive, able to recover quickly from stress; they also have better emotional responsiveness and self- control; they can notice

Contact information of NGOs or school services that provide mental health support. News articles/video clips relating to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