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專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王俊傑主任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專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王俊傑主任"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游於藝,在數位的世界裡

◎ 口述/王俊傑

(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主任)

◎ 採訪整理/林雯琪

(《明道文藝》社長)

◎ 圖/王俊傑 提供

— —專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系王俊傑主任

在早先那個標榜藝術一元化的時代,藝術在咱們這班門外漢眼中既專且精,深 知,既不是來自科班恐怕很難窺其堂奧,因此,在這上頭自然不敢多所置喙。

說是不敢,心底總隱隱有個疑惑:春秋亂世,孔夫子透過「志於道,據於德,

依於仁,游於藝」作為儒學總綱,一句「游於藝」就把禮、樂、射、御、書、數,

全數納進當年教育的主軸,南懷瑾先生說得好「凡是人才的培養,生活的充實,都 要依六藝修養。」國學大師錢穆先生也說了:「人之習於藝,如魚在水,忘其為 水」。這「藝」絕不狹義,可以很庶民可以很生活,因此,廣達文教基金會「游於 藝」的網頁上明明白白寫著:游於藝,培養學生能以輕鬆自然的方式接觸藝術,並 藉由藝術的陶衍,使學生身心能夠均衡發展。

教授策展的「漫遊者-國際數位藝術大 展」登場,成為國美館重新開幕之後第 一個大型的展覽。王教授是臺灣新媒體 藝術發展的開創者之一,「漫遊者」不 僅開先例大規模引介數位藝術,整個展 覽因為涵蓋了自九○年代以來的重要數 位藝術經典作品,更開啟了科技藝術在 臺灣的後續探討熱潮。

人文素養的幸福指標

這樣的藝術悠遊應該可以視為人文 素養的幸福指標,既是悠遊,形態不 拘,重要的是接觸及參與。其中,最便 捷的方式是透過大型展覽把普羅大眾帶 進藝術領域。從九○年代才開始成熟的 數位藝術就在這樣的理念下,成為臺灣 藝術大展的新亮點。2004年,王俊傑

王俊傑大衛計畫第三部《大衛天 堂》個展,獲第七屆台新藝術獎。

7

魅力觀點

(2)

「從狹義的觀點來看,數位藝術是 從90年代才開始成熟的。在人文藝術與 數位科技蓬勃發展的當下,科技藝術學 門的創立著實具有時代性與前瞻性。」

王教授後來成了北藝大新媒體藝術系系 主任,同時也是藝術與科技中心主任。

為了把只能從畫冊等資料上看到的整體 發展概況傳遞給讀者,王主任堅守宏觀 的教育性及歷史整理的觀點,進一步擴 展數位藝術的領域,將聲音藝術、建築 等領域帶入視覺藝術,讓「新媒體藝術 學系」跨越人文藝術領域與尖端科技結 合,除了在教育本位積極培育具國際視 野、數位藝術創作能力以及各項創作及 設計領域之菁英,更希望促進臺灣數位 內容與文化創意發展與國際接軌。

「受限於整體教育及社會氛圍,藝 術及文化不容易深入一般民眾。我們 只能盡量多做,讓他們多接觸。」王主

任語重心長地提醒,從這個領域的整體 環境來說,應該已經到了一個轉型的階 段。所謂轉型是因為民風開放,一般民 眾對於各類型事物接受度已經提高。但 從接觸到接受都只是表層,數位藝術有 其發展環境與脈絡,不會因為我們辦了 幾場推陳出新、多元繽紛的藝術文化活 動,或是因為掌握了未來藝術創作的主 流趨勢,就可以確保臺灣在數位藝術創 作上的實力。「大多數的西方已開發國 家會透過下列兩個階段來形成普及性的 文化發展:一是以專業影響社會大眾,

二是從最基層的教育開始。」從基層的 這個部分來看,王主任認為臺灣的做法 是讓人憂心的。畢竟臺灣很小,免不了 功利性的想法,因此,文化藝術一向被 擺在比較附屬的位置。我們或許知道應 該透過文化藝術去形塑基本人格的涵 養,就像我們深知孔子「游於藝」的企 圖,但現實的層面距此還有一段遙遠的 距離,事實上,我們從小並不是這樣被 教育的。

完美互補,在設計與藝術之間

正因為如此,「一直以來,我們所 做的都是比較中段的。只要有一些錢 就可以去辦展覽、辦比賽,或者鼓勵 某種創業,卻忽略了最底層的中小學教 育,以及最高層的更深入更尖端的資源

2008年個展,大衛計畫第三部《大衛天堂》。

明道文藝 440

8

(3)

挹注。」在王主任眼中,實質的資源正 是教育及創作現場大旱之下所殷殷企盼 的雲霓!「如果我們真的把文化當成一 種未來發展的可能性,認為他可以創造 一種新的國力模式,就必須實質投入這 樣的資源跟資助,而不是變成一種口 號。」資源太少,所有的作為與不作為 都只能停留在所謂中段的層次,既無法 往真正專業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規模 也無法擴展,因此看不到往下的影響。

在這樣的情況下,透過藝術文化的力量 產生新的經濟模式的期待勢必落空,甚 至連帶影響到政府目前極力推動的文創 產業。教授的憂心忡忡可見一斑。

站在教育的長遠思維,發展文創必 須往下紮根。畢竟,一個國家的競爭力 並不是來自於個人有多少的專業,而是 專業背後那股往下紮根的力量。藝術人 文就是一種養分,是一種生命的養分,

對一個孩子而言,不管將來往哪一個領 域發展,他都需要這一塊。問題是,

「文化藝術不是一個可以用科學邏輯來 設定的東西,不是今天投入什麼就要得 到什麼,你要的『那個東西』有可能跑 不出來。所以,必須做很廣泛的投資跟 很深入的紮根。」

就這個觀點而言,課程是成敗的 關鍵。

過去,藝術被認為是很專業的,

光 有 興 趣 而 沒 有 這 方 面 的 天 賦 , 通

常 不 敢 輕 意 碰 觸 。 數 位 藝 術 熱 絡 開 展 之 後 , 情 況 有 了 明 顯 的 轉 變 。 以 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為例,為達成

「結合數位藝術創作理論與藝術表現 形式,培養前瞻性全方位跨領域創作 人才」的目標,課程規劃比較強調跨 領域及人才的團隊合作,嘗試將不同 來源的學生擺在一起,激盪。「基本 上,一二年級希望藉由大量的基礎課 程建立基礎能力;到了三四年級則透 過主修課程建立一個新的跨領域的概 念。」跨領域的概念下,觀念是最重 要的,有了這些觀念再加上被訓練的 技術,路是非常寬廣的,可以做純粹 的藝術也可以做商業性的應用,可以 一直遊刃有餘地透過觀念去發展各種 可能性。

簡單地說,設計與藝術之間是可以 互補的。因為他最後還是要回到創意,

2011《若絲計畫:愛與死》。

9

魅力觀點

(4)

王俊傑 簡介

畢業於德國國立柏林藝術學院,獲碩士文憑及「卓越 藝術家」最高文憑,為臺灣少數知名新媒體藝術家兼 策展人。自1984年開始錄像藝術創作,為臺灣新媒體 藝術發展開創者之一。作品曾獲第九屆雄獅美術新人 獎(1984)、德國柏林電視塔藝術獎(1995)及臺新 藝術獎(2009)。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 系主任,並兼任藝術與科技中心主任。

王俊傑甚早便將創作與展覽觸角全面伸向國際當代藝 術舞臺,重要國際邀展包括:「美國電影中心錄像 展」、「光州國際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

「約翰尼斯堡國際雙年展」、「臺北雙年展」、「亞 洲藝術三年展」、「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與維也納 分離主義藝術中心的「移動中的城市」等。2000年獲 日本「美術手帖」推選為「受注目的100位藝術家之 一」,2002年獲日本NHK電視臺製作記錄專輯於「亞 洲名人錄」全球頻道播映。

近年來亦擔任獨立策展人工作,2004年策劃「漫遊 者-國際數位藝術大展」,為臺灣首次大規模引介數 位藝術的展覽。重要展覽策劃包括:「大幻影」(國 立中正文化中心,2009),「(限制級)瑜珈-2006 臺北雙年展」(臺北市立美術館,2006),「異響-

國際聲音藝術展」(臺北市立美術館,2005)等。

近年參與多項跨領域劇場視覺設計工作,包括:臺語 歌劇《黑鬚馬偕》(國家戲劇院)、幾米繪本音樂劇

《向左走向右走》(小巨蛋)、《雙姝怨》(國家實 驗劇場)、華格納全本歌劇《尼貝龍指環》(國家音 樂廳)等。

而創意就是一個腦的工作,他不完全只 是科學跟邏輯而已。因此,數位藝術中 藝術及文化的本質還是很重要的。談及 本質,王主任斬釘截鐵表示:「要大量 接觸,不管任何表演、展覽、文化活 動,就是要大量接觸。當你看到、接觸 到之後,縱使不了解,也會在潛移默化 中建立一些認識。」學習者所做的學習 是在陶冶、形成他特殊的人格特質。這 些東西無法直接變成一個專業,但是對 他以後的專業會有很多思考上的幫助。

「以往,我們對於學習的期待太目 標導向,強調投資報酬率,事實上很多 回收是看不到的,他會存在你的身體裡 面跟你一輩子。」無論是做為一個讀者 或是創作者,王主任衷心期待,大量開 放自己的眼界,不斷地去思考所有你看 到的東西!學習過程中所累積的文化底 蘊就是生命的養分。

2009《若絲計畫:真實的流動》。

明道文藝 440

1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 在本次進階研習中,除了帶領參與研習的老師認識新媒體藝術之多元樣貌,以及與相

教育部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 108 年度一般科目暨藝術群科中心 一般科目《藝術領域》新課綱宣導暨諮詢輔導會議實施計畫

二、 承辦單位:技術型高中一般科目暨藝術群科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三、

視覺藝術領域不僅僅是傳統藝術的學習,更應與時俱進,呈現當代藝術的多元樣貌,提

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強課程統整,「決戰伸展台國際秀」以表演藝術為主,融入視覺藝術及

妮基是法國 1960 年代崛起的藝術家,她屬於當時一個叫做「新寫實主義」的團 體,而且是當中唯一的女生。這個團體的成員在當時都很年輕,而且標榜自己是 杜象的後代!而杜象是誰呢?就是那位在

生命型式是一個複雜的系統, 以生物個 體為例, 為了維持個體的生長、 發育和繁殖 的功能, 體內的器官、 組織和細胞本身及相 互 間的聯繫或作用必須成為一個整體來表現, 才 能維持個體系統的功能。

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 學生為主體, 訓練為主線的三大循環系統。 優良的訓練主 線體現主導與主體思維的共振。 即教師要做 到 體察“民情”(學生)。 因為教師具有雙重任 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