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組別 人數 年齡(歲) 身高(公分) 體重(公斤)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組別 人數 年齡(歲) 身高(公分) 體重(公斤) "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肆章 結果

第一節 肝功能生理指數 一、 受試者基本資料

本研究的 28 位受試者,經血液分析後,分成正常控制組、健康帶原及 慢性帶原共三組,基本資料如表 4-1-1 所示。

表 4-1-1 受試者基本資料

組別 人數 年齡(歲) 身高(公分) 體重(公斤)

控制組 10 17.1±0.7 172.6±7.1 63±13.5 健康帶原 12 17.3±0.6 173.2±6.5 66.8±13.2 慢性帶原 6 17.3±0.5 172.3±3.3 64.3±5.8 全部受試者 28 17.3±0.5 172.8±6.0 64.9±11.9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p<.05

表 4-1-1 的資料經統計分析,顯示三組之間在年齡、身高及體重方面 皆無顯著差異(p>.05)。

二、 一般血液分析

在一般血液分析項目包括白血球數、淋巴球數、血紅蛋白、血球容積 比。

1.白血球數

表 4-1-2 白血球數(WBCx1000)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值 控制組 6.2±1.2 5.7±1.3 5.8±1.1 5.6*±1.2 6.3±0.8 健康帶原 6.1±1.1 5.9±1.5 5.9±1.6 6.2±1.5 6.3±1.1 慢性帶原 6.1±1.3 6.2±2.0 6.1±1.7 6.3±1.8 6.0±1.9

4.5-10

×1000ul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2)

表 4-1-3 白血球數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932 2 .466 .070 組內(週次) 1.568 4 .392 .551

交互作用 3.122 8 .390 .548 總和 5.622 14

*p<.05

圖 4-1-1 白血球變化趨勢圖

三組於血液分析所得之數據,經統計分析後,白血球數(WBC)在三組 組間均無顯著差異。但控制組在運動訓練後的第六週白血球數由前測的 6.20±1.18 減少為 5.61±1.16 有顯著差異(p<.05)。

2. 淋巴球數

表 4-1-4 淋巴球數(LYMP)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值 控制組 37.6±7.9 36.7±7.7 37.6±7.3 37.0±6.4 36.7±4.9 健康帶原 36.5±8.2 32.2*±8.0 37.6±7.9 34.4±8.6 32.1±8.2 慢性帶原 35.0±4.3 36.1±6.6 41.9*±7.0 37.0±8.2 40.2±9.9

19-48%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白血球數

4.50 5.50 6.50 7.50 8.50 9.5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數值 ul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3)

表 4-1-5 淋巴球數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303.515 2 151.758 .795 組內(週次) 226.940 4 56.735 2.309 交互作用 271.134 8 33.892 1.379

總和 801.589 14

*p<.05

圖 4-1-2 淋巴球數變化趨勢圖

淋巴球數(LYMP)從組內統計發現在運動訓練後,慢性帶原組的第四 週(41.88±6.95)高於前測之數值(34.97±4.32) ,達顯著差異水準(p<.05) 。

3.血紅蛋白

表 4-1-6 血紅蛋白(HB)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值 控制組 15.5±1.1 15.3±1.0 15.1±1.1 15.3±1.0 15.5±0.9 健康帶原 15.5±0.8 15.5±0.7 15.0±1.3 15.3±1.0 15.1±1.3 慢性帶原 15.8±0.5 15.6±0.5 15.5±0.7 15.3±0.8 15.5±0.6

14-18 g/dl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淋巴球數

19.00 24.00 29.00 34.00 39.00 44.0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數值 %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4)

表 4-1-7 血紅蛋白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1.662 2 .831 .229 組內(週次) 2.337 4 .584 2.162 交互作用 1.494 8 .187 .691

總和 5.493 14

*p<.05

圖 4-1-3 血紅蛋白變化趨勢圖

有關血紅蛋白(HB)的變化情形,發現三組組間及組內均無顯著差異。

各組在每個階段所測得之數值均在正常範圍內。

4.血球容積比

表 4-1-8 血球容積比(HCT)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值 控制組 46.9±3.5 46.3±3.2 45.5*±3.1 45.5*±2.7 46.0*±3.1 健康帶原 47.0±2.6 46.6±2.2 46.1*±2.3 45.9*±2.9 45.1*±3.8 慢性帶原 47.4±1.6 46.7±1.7 46.2±2.1 45.6±2.5 45.8±1.6

42-52%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血紅蛋白

14.00 14.50 15.00 15.50 16.00 16.50 17.00 17.50 18.0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數值 g/dl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5)

表 4-1-9 血球容積比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1.580 2 .790 .024 組內(週次) 39.417 4 9.854 6.704*

交互作用 9.258 8 1.157 .787

總和 50.255 14

*p<.05

圖 4-1-4 血球容積比變化趨勢圖

在血球容積比(HCT)的變化情形。運動訓練後,控制組在四、六、八 週測得數值分別為(45.49±3.9;45.53±2.67;46.03±3.08)均低於前測

(46.88±3.52) ,達顯著差異水準(p<.05) 。健康帶原組亦有相同的結果,

四、六、八週測得數值分別為(46.08±2.33;45.92±2.09;45.09±3.83)

均低於前測(46.95±2.55)達顯著差異(P<.05)。

血球容積比

42.00 44.00 46.00 48.00 50.00 52.0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數值 %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6)

三、 血清蛋白分析

在血清蛋白分析項目包括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總膽紅素。

1.血清前白蛋白

表 4-1-10 血清前白蛋白(Pre-ALB)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值 控制組 28.7±3.6 29.3±3.5 28.3±4.0 27.2*±3.5 27.2*±3.5 健康帶原 28.2±4.3 28.2±5.4 27.8±4.9 26.6±5.8 26.6±5.8 慢性帶原 23.8±6.0 23.9±6.1 24.0±5.9 22.4±4.7 22.4±4.7

18-45 mg/dl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表 4-1-11 血清前白蛋白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98.497 2 49.248 2.480 組內(週次) 74.596 4 18.649 4.740*

交互作用 2.910 8 .364 .092 總和 176.003 14

*p<.05

圖 4-1-5 血清前白蛋白變化趨勢圖

血清前白蛋白

18.00 23.00 28.00 33.00 38.00 43.0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數值 mg/dl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7)

三組在血液分析後,所測得之血清前白蛋白(Pre-ALB)的數據如表 4-1-10~4-1-11 所示,控制組於第六、八週(27.19±3.49)顯著低於前測

(28.74±3.62)(p<.05)。

2.血清白蛋白

表 4-1-12 血清白蛋白(ALB)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值 控制組 5.2±0.2 5.0±0.2 4.9*±0.2 4.9*±0.1 5.0*±0.1 健康帶原 5.1±0.3 5.0±0.2 4.8*±0.1 5.0±0.2 5.0±0.2 慢性帶原 4.9±0.2 4.9±0.3 4.8±0.3 4.8±0.3 4.8±0.2

3.8-5.3 mg/dl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表 4-1-13 血清白蛋白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145 2 .0723 3.164

組內(週次) .646 4 .161 7.273*

交互作用 .0925 8 .115 .521 總和 0.8835 14

*p<.05

圖 4-1-6 血清白蛋白變化趨勢圖

血清白蛋白

3.80 4.05 4.30 4.55 4.80 5.05 5.3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數值 mg/dl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8)

有關血清白蛋白(ALB)部份,三組組內有下降的趨勢(p<.05)。控 制組在運動介入後的四、六、八週的數值(4.88±0.15;4.94±0.12;4.97±

0.13)有顯著的低於前測(5.15±0.20)達顯著差異(P<.05)。健康帶原 組於第四週也顯著低於前測(p<.05)。

3.血清總膽紅素

表 4-1-14 血清總膽紅素(T-BIL)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值 控制組 0.6±0.3 0.7±0.4 0.8±0.2 0.7±0.4 1.0±0.8 健康帶原 0.9±0.4 0.6*±0.3 0.8±0.3 0.7±0.3 0.9±0.4 慢性帶原 0.7±0.3 0.7±0.3 0.8±0.3 0.8±0.2 0.7±0.3

0.2-1.0 mg/dl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表 4-1-15 血清總膽紅素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0025 2 .0012 .018 組內(週次) .474 4 .118 1.294

交互作用 .527 8 .0658 .720 總和 1.0035 14

*p<.05

(9)

圖 4-1-7 血清總膽紅素變化趨勢圖

血清總膽紅素(T-BIL)所測得之數值,僅在健康帶原組之第二週(0.63

±0.28)與前測(0.78±0.38)有顯著的差異(p<.05) 。其他與各組組間則 無明顯的變化。

血清總膽紅素

0.20 0.40 0.60 0.80 1.0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數值 mg/dl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10)

四、 血清酵素分析

在血清酵素分析之項目包括 AST、ALT、r-GTP、ALP、CPK、LDH。

1.天門冬氨酸轉氨酶

表 4-1-16 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值 控制組 19.9±10.1 20.4±4.3 18.4±3.0 15.7±1.6 17.0±2.9

健康帶原 20.3±3.9 21.0±3.6 22.8*±4.4 20.6a±3.6 19.9±4.6 慢性帶原

48.8bc±23.3 46.7bc±16.9 41.3bc±7.4 36.7bc±5.9 44.0bc±8.6

10-35 U/L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表 4-1-17 天門冬氨酸轉氨酶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13528.813 2 6764.406 41.890*

組內(週次) 475.912 4 118.978 3.836 交互作用 435.970 8 54.496 1.757

總和 14440.695 14

*p<.05

(11)

圖 4-1-8 天門冬氨酸轉氨酶變化趨勢圖

在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所測得之數值,控制組及慢性帶原組並沒 有因運動訓練,而在組內有明顯的變化,僅於健康帶原組的第四週(22.75

±4.43)有顯著高於前測(20.25±3.93)達顯著差異(P<.05)。在三組組 間,慢性帶原組在前測、二、四、六、八週所測得之數值皆明顯的高於其 他兩組(P<.05)。

2.丙氨酸轉氨酶

表 4-1-18 丙氨酸轉氨酶(ALT)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值 控制組 15.0±9.7 15.5±5.5 12.6±4.2 11.4±4.6 12.8±7.4 健康帶原 19.8±7.5 20.4±7.1 22.0±10.1 20.8±9.2 20.1±8.8 慢性帶原

111.8bc±77.6 105.0bc±55.2 88.7bc±23.5 77.7bc±18.0 91.0bc±28.3

5-40 U/L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AST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數值 U/L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12)

表 4-1-19 丙氨酸轉氨酶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142888.756 2 71444.378 45.986*

組內(週次) 2509.072 4 627.268 3.007*

交互作用 3354.582 8 419.323 2.010 總和 148752.41 14

*p<.05

圖 4-1-9 丙氨酸轉氨酶變化趨勢圖

在丙氨酸轉氨酶(ALT)所測得之相關數值,控制組、健康帶原及慢性 帶原三組,在組內與前測並沒有明顯的變化。在三組組間,慢性帶原組在 前測、二、四、六、八週所測得之數值,與天門冬氨酸轉氨酶(AST)有相 同的結果,皆明顯的高於其他兩組(P<.05)。

ALT

5.00 40.00 75.00 110.00 145.0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數值 U/L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13)

3.鹼性磷酸酶

表 4-1-20 鹼性磷酸酶(ALP)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值 控制組

215.6±41.4 189.9*±38.3 184.1*±31.2 190.1*±34.17 178.7*±31.9

健康帶原

216.2±56.7 207.8±46.7 197.3*±42.7 199.3*±48.2 193.2*±43.5

慢性帶原

191.5±66.9 191.0±55.2 167.3*±48.0 163.5±54.0 164.7±65.9

66-220 U/L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表 4-1-21 鹼性磷酸酶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2974.721 2 1487.361 .771 組內(週次) 14420.855 4 3605.214 13.244*

交互作用 2284.647 8 285.581 1.049 總和 19680.223 14

*p<.05

(14)

圖 4-1-10 鹼性磷酸酶變化趨勢圖

有關鹼性磷酸酶(ALP)之測量值經統計分析發現,控制組組內在二、

四、六、八週(189±38.27;184.10±31.23;190.10±34.17;178.70±31.90)

都有顯著低於前測(215±41.37) (P<.05) 。健康帶原組在四、六、八週(197

±42.66;199.33±48.24;193.17±43.54)皆有顯著低於前測(216.17±56.66)

達顯著差異水準(P<.05) 。而慢性帶原組組內在第四週(167.33±48.01)

有顯著低於前測(191.50±66.92)(P<.05)。在三組組間則無顯著差異。

4.丙型-麩氨酸轉移酶

表 4-1-22 丙型-麩氨酸轉移酶(r-GTP)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值 控制組 8.2±3.2 8.8±4.0 8.3±3.3 8.7±3.4 8.4±3.7 健康帶原 9.3±2.1 8.6*±1.9 9.5±2.1 9.7±3.0 9.4±2.0 慢性帶原

17.2bc±10.8

19.8±19.1 16.8c±13.1 15.0±10.6 14.5±9.4

0-50 U/L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ALP

66.00 88.00 110.00 132.00 154.00 176.00 198.00 220.0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數值 U/L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15)

表 4-1-23 丙型-麩氨酸轉移酶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286.045 2 143.022 3.917*

組內(週次) 38.501 4 9.625 1.749 交互作用 105.166 8 13.146 2.389*

總和 429.712 14 *p<.05

圖 4-1-11 丙型-麩氨酸轉移酶變化趨勢圖

有關丙型-麩氨酸轉移酶(r-GTP)的數值經分析後,發現健康帶原組 在第二週(8.58±1.93)明顯的低於前測(9.33±2.10)達顯著差異(P<.05)。

而在三組組間慢性帶原組於前測所得數值(17.17±10.80)顯著高於健康帶 原組(9.33±2.10)與控制組(8.20±3.22)(P<.05),於第四週慢性帶原組

(16.83±13.14)則有顯著高於控制組(8.30±3.30)達顯著差異(P<.05)。

r-GTP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數值 U/L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16)

5.肌酸激酶

表 4-1-24 肌酸激酶(CPK)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值 控制組

282.6±319.4 209.0±150.0 116.4±24.0 121.2±27.5 112.7±31.0

健康帶原

202.0±146.1 211.5±148.4 164.8±114.5 117.0*±36.9 148.8±118.5

慢性帶原

141.8±82.1 116.5±27.2 94.8±28.4 128.5±58.1 90.5±21.6

22-269 U/L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表 4-1-25 肌酸激酶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15413.161 2 7706.581 1.749 組內(週次) 164151.234 4 41037.808 2.875*

交互作用 107030.361 8 13378.795 .937 總和 286594.756 14

*p<.05

(17)

圖 4-1-12 肌酸激酶變化趨勢圖

有關肌酸激酶(CPK)所得之測量值,經分析發現各組有下降的趨勢。

健康帶原組組內於第六週(117.00±36.68)與前測(202.00±146.13)有顯著 差異(P<.05)。而在三組組間則無顯著差異。

6.乳酸脫氫酶

表 4-1-26 乳酸脫氫酶(LDH)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值 控制組

350.8±69.9 401.9*±72.8 366.6±60.1 349.2±48.8 372.3±60.2

健康帶原

345.4±52.4 406.8*±58.9 389.7*±64.8 342.7±43.5 388.5*±79.7

慢性帶原

364.5±38.2 390.2±42.2 370.7±14.8 352.8±31.7 372.2±37.1

180-460

U/L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PK

22.00 84.00 146.00 208.00 270.00 332.0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數值 U/L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18)

表 4-1-27 乳酸脫氫酶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239.690 2 119.845 .051 組內(週次) 43914.085 4 10978.521 9.283*

交互作用 6909.806 8 863.726 .730 總和 51063.581 14

*p<.05

圖 4-1-13 乳酸脫氫酶變化趨勢圖

乳酸脫氫酶(LDH)的變化情況,控制組於第二週(401.90±72.84)

與前測(350.80±69.94)有顯著差異(P<.05) ,健康帶原組組內在二、四、

八週(406.83±58.92;389.67±64.75;388.50±79.73)皆顯著高於前測

(345.42±52.37)達顯著差異(P<.05)。三組於組間則無顯著變化。

LDH

180.00 220.00 260.00 300.00 340.00 380.00 420.00 460.0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參考數值 U/L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19)

第二節 疲勞檢測相關數值

本研究經運動測試所得之疲勞度檢測之相關數值,包括自覺量數

(RPE)、運動強度、運動心跳率等項目。

一、自覺量數

表 4-2-1 自覺量數(RPE)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控制組 13.3±1.2 12.6±2.2 11.3*±2.0 10.5*±1.4 10.6*±1.6 健康帶原 14.1±2.3 12.6±1.3 11.9*±1.7 10.9*±1.4 11.2*±1.7 慢性帶原 12.5±1.3 11.6±2.5 11.8±1.1 11.1*±1.3 11.3±2.1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表 4-2-2 自覺量數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1.562 2 .781 .496 組內(週次) 107.086 4 26.771 15.684*

交互作用 13.099 8 1.637 .959

總和 121.747 14

*p<.05

(20)

圖 4-2-1 自覺量數變化趨勢圖

三組經六週的運動訓練後,所測得之自覺量數(RPE)資料,進行分析,

發現各組皆有下降的趨勢,控制組組內第四、六、八週(11.33±1.96;10.45

±1.36;10.58±1.56)與前測(13.33±1.24)有顯著差異(P<.05)。健康 帶原組組內第四、六、八週(11.88±1.67;10.92±1.37;11.15±1.74)有 顯著的低於前測(14.1±2.29)達顯著差異(P<.05) 。而慢性帶原組組內雖 有下降趨勢,僅在第六週(11.08±1.25)與前測(12.54±1.32)有顯著差 異(P<.05)。三組組間則無顯著差異。

自覺量數

0 5 10 15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21)

二、運動強度

表 4-2-3 運動強度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控制組 5.5±0.9 5.6±1.0 6.0*±0.9 6.6*±0.8 6.0±1.1 健康帶原 5.2±0.8 5.3±0.6 5.4±0.6 5.5a±0.7 5.8*±0.7 慢性帶原 5.0±1.3 5.8*±0.5 6.0*±0.4 6.0*±1.1 6.0*±1.2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表 4-2-4 運動強度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1.410 2 .705 1.687 組內(週次) 11.413 4 2.853 9.013*

交互作用 4.710 8 .589 1.860

總和 17.533 14

*p<.05

(22)

圖 4-2-2 運動強度變化趨勢圖

有關運動強度的變化情形,三組都有提昇的趨勢,在控制組組內第四、

六週(5.99±0.92;6.60±0.76)與前測(5.48±0.89)有顯著差異(P<.05) 。 健康帶原組組內第八週(5.83±0.69)與前測(5.16±0.80)有顯著差異(P

<.05) 。而在慢性帶原組組內第二、四、六、八週(5.79±0.51;6.040±0.43;

6.00±1.11;5.96±1.21)皆有明顯提昇高於前測(4.96±1.32)達顯著差異

(P<.05)。

在三組組間控制組於第六週(6.60±0.76)顯著高於健康帶原組(5.48

±0.73)達顯著差異水準(P<.05)。

運動強度

3 3.5 4 4.5 5 5.5 6 6.5 7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23)

三、運動心跳率

表 4-2-5 運動心跳率

運 動 訓 練 追 蹤 組別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控制組 166.7±4.7 170.2±4.1 169.5±3.9 168.0±4.8 169.2±4.4 健康帶原 170.3±5.0 172.7±6.2 173.3*±3.5 173.2a±4.0 171.6±3.2 慢性帶原 167.38±6.1 167.3±6.7 168.5b±3.0 168.2±4.8 167.3±3.3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表示各組中的第二、四、六、八週與前測有顯著差異;P<.05。

a:表示控制組與健康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b:表示健康帶原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c:表示控制組與慢性帶原組組間有顯著差異;P<.05。

表 4-2-6 運動心跳率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105.714 2 52.857 8.093*

組內(週次) 81.434 4 20.359 1.148 交互作用 48.818 8 6.102 .344

總和 235.966 14

*p<.05

(24)

圖 4-2-3 運動心跳率變化趨勢圖

有關運動心跳率部分各組皆控制在目標心跳率範圍內,在健康帶原組 組內第四週(173.73±6.17)與前測(170.29±4.97)有顯著差異(P<.05)。

三組組間健康帶原組於第六週(173.15±3.97)顯著高於控制組(167.98±

4.79)達顯著差異(P<.05)。

運動心跳率

160 165 170 175 180

前測 第二週 第四週 第六週 第八週

次/分

控制組 健康帶原 慢性帶原

數據

表 4-1-3  白血球數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932 2 .466  .070  組內(週次) 1.568  4  .392  .551  交互作用 3.122  8  .390  .548  總和 5.622  14  *p<.05  圖 4-1-1 白血球變化趨勢圖  三組於血液分析所得之數據,經統計分析後,白血球數(WBC)在三組 組間均無顯著差異。但控制組在運動訓練後的第六週白血球數由前測的 6.20±1.18 減少為 5.61±1.16
表 4-1-5  淋巴球數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303.515 2 151.758  .795  組內(週次) 226.940  4  56.735  2.309  交互作用 271.134  8  33.892 1.379  總和 801.589  14     *p<.05  圖 4-1-2 淋巴球數變化趨勢圖  淋巴球數(LYMP)從組內統計發現在運動訓練後,慢性帶原組的第四 週(41.88±6.95)高於前測之數值(34.97±4.32)
表 4-1-7  血紅蛋白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1.662  2  .831  .229  組內(週次) 2.337  4  .584  2.162  交互作用 1.494  8  .187 .691  總和 5.493  14     *p<.05  圖 4-1-3 血紅蛋白變化趨勢圖 有關血紅蛋白(HB)的變化情形,發現三組組間及組內均無顯著差異。 各組在每個階段所測得之數值均在正常範圍內。  4.血球容積比  表 4-1-8  血球容積比(HCT
表 4-1-9  血球容積比二因子變異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自由度 MS  F  組間(組別) 1.580  2  .790  .024  組內(週次) 39.417  4  9.854  6.704*  交互作用 9.258 8 1.157  .787  總和 50.255  14    *p<.05  圖 4-1-4 血球容積比變化趨勢圖  在血球容積比(HCT)的變化情形。運動訓練後,控制組在四、六、八 週測得數值分別為(45.49±3.9;45.53±2.67;46.03±3.08)均低於前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具中華民國國民身分,年滿 20 歲以上,65

以前年度歲入來源別轉入數決算表

年齡滿七十五歲至未滿七十六歲 一點 年齡滿七十六歲至未滿七十七歲 二點 年齡滿七十七歲至未滿七十八歲 三點 年齡滿七十八歲至未滿七十九歲 四點

[r]

佩佩走路去 1.5 公里遠的學校上學,.

小明的體重為 35 公斤,小明的右手提了 2 公斤的手提袋,左手抱著一本 5000 公克的 百科全書,身上背著一個 2 公斤 500

[r]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