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飞向太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飞向太空"

Copied!
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飞向太空   

飞上蓝天,遨游太空,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与企望。蓝天、白云、繁 星、皓月,自古以来,多少人为之心驰神往、梦绕魂牵,想象有朝一日,能 够“上穷碧落”“蟾宫折桂”。

宇宙之大,大至无限;宇宙空间之无限,决定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斗 争和利用,必然也是无限的,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

伴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不断深入,特别是近现代科学技 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已经初步掌握了打开宇宙空间神秘之门的金钥匙。从蒙 格尔费兄弟的热气球首次载人升空到莱特兄弟发明的第一架飞机;从火箭上 天到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阿波罗”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到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试飞成功……航空、航天事业飞速地发展着,并且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发生更大的变化。

浩渺的太空无限深邃,永远放射出诱人的光芒,吸引人们对它一步一步 地进行探索。

    无限的宇宙空间

   

古时候,人们缺乏宇宙的科学知识,对大地是一个球体没有认识,他们 习惯地把自己居住的地表称为地,相对于地表的空间称为天。有人把天地形 成的原因解释为:混沌初开的时候,轻气上升成为天,浊气下降成为地。并 认为天是圆的如斗笠,地是方的如棋盘,这就是古代有名的天圆地方说。

唐代大诗人李白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李白把天地比作万物栖身的旅舍,把时间比作匆匆来往的过客,他引出了时 间的概念,并把时间和空间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这就是 今天我们所说的宇宙。宇是空间,宙是时间,茫茫宇宙曾引起古人无限的遐 想,从而产生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比如,盘古开天辟地、女娲炼石补天、

银河隔断牛郎和织女等。这些美丽动人的传说,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认识。

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探索,终于揭开了所谓“天地”之谜,宇宙正被 人们逐步认识。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其中,银河系只不过是宇宙里众多星系 中的一个,而银河系本身是由大约 1000 亿个太阳系这样的恒星系组成的,其 形状有如运动员投掷的铁饼,中间厚而四周薄,这说明群星密布在银河系的 中央,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银河,就像一个铁饼的投影。那么这个铁饼究竟 有多大呢?它的直径是 10 万光年,就是说,以光的速度每秒 30 万公里也要 走 10 万年!这个路程是多么遥远。这样看来,我们居住的地球,在宇宙这个 大海洋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了。可是,在这个“沧海一粟”的小小星球上 生活的人类,却凭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创制了许多大型超级望远镜,通过这 些望远镜,能看到离我们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光年的星系。这正好说明,宇宙 虽然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能力却是无限的。

   

我国古代的飞行尝试    

人力飞行 遨游太空是人类的愿望。人类飞行最早受到动物,特别是鸟类 飞行的启发。飞行的最初尝试是单纯模仿鸟飞的飞人试验。

(2)

我国西汉王莽时代,有人用羽毛(鸟羽)做成两只大翅膀装在身上,并 在头和身上粘满羽毛,模仿鸟飞行,飞行了数百步才落地。

这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尝试。

到了东汉时期,我国科学家张衡制造出一种木鸟,身上有翅膀,腹中有 器件,能飞数里。这就是历史上记载的木鸟飞天的故事。

孔明灯 相传五代时,莘七娘随丈夫进入四川作战,他们用竹和纸做成方 形的灯笼,底盘上点燃松树脂(松香油),当热气充满灯笼时,这灯笼会扶 摇直上,晚上高挂在空中,作为军中联络信号。这种松脂灯,称之为孔明灯,

以纪念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孔明(诸葛亮)。

孔明灯流传于中国许多省份,但形状各异,大多数为球形或圆柱形,灯 中燃烧的燃料除松脂外,还有用一般的油和木柴等。名称也五花八门,如云 灯、云球、飞灯、天灯或宫粉(云南西双版纳的名称)等。

孔明灯就是一种原始的热气球。可见,我国古代热气球已广为流传。

原始火箭 在古希腊,有代达罗斯父子向太阳飞行的神话。在我国,有嫦 娥奔月的传说。到 18 世纪初,我国已有“顺风飞车,日行万里”的说法,还 画出了飞车腾云驾雾的想象图。后来,关于飞人、飞木鸟的故事就更多了。

可见,航天已经是人类几千年孜孜以求的愿望。

现代火箭的诞生,使千百年来人类遨游太空的理想终于实现了。火箭是 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一大标志,但是,火箭在历史上又是十分古老的。

火箭是中国发明的,在 11 世纪左右,我国人民已制造了火箭。当然这是 一种原始火箭。它用纸糊成一个筒,把火药装在筒内(实际上就是固体火箭 发动机),然后把这个药筒绑在箭杆上。药筒前头封闭,后头开口(即喷管)。

火药燃烧时从后口喷出大量气体,利用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这种原始火 箭,实际上是现代火箭的雏形。

火箭利用反作用力推动前进。在自然界,利用反作用推动原理为自己前 进提供动力的动物有许多,如鲍鱼就用向后喷水的方法使自己快速前进,乌 贼鱼是用向后喷汁的手段使自己前进的。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但发明了火箭,而且将火箭用于军事,如用火箭攻 击敌营等。据古书记载,1126 年,宋、金的开封府之战,宋将就用火箭抗击 金兵。

火龙山水 现代多级火箭的思想是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在 20 世纪初才 提出的,而我国早在 1621 年的《武备志》著作中就已经记有名为“火龙出水”

的初始两级火箭。

“火龙出水”是一种最早的两级火箭,它由约 1.6 米长的毛竹制成,前 边装有一个木制的龙头,后边装有一个木制的龙尾。龙身下边一前一后装两 枚大火箭,而肚子内又另装几枚火箭,并把肚子内几枚火箭的引火线总联到 龙身下面两枚大火箭的底部。

茅元仪的《武备志》中说,“水战,可离水三四尺燃火,即飞水面二三 里去远。如火龙出于江面。筒药将完,腹内火箭飞出,人船俱焚”。也就是 说,火龙出水发射时,离开水面约 1~1.3 米,由龙肚子底下的两枚大火箭提 供推力,把它送到 1~1.5 公里路之外。大火箭烧完时,引燃龙肚子内的所有 火箭,由它们去攻击目标,烧伤敌人,烧毁船只。

这种两级串联式火箭,其原理与我国“长征”3 号串联式运载火箭相似。

我国“长征”3 号三级火箭,就是采用一级燃烧完,点燃二级;二级燃烧完,

(3)

点燃三级,从而把通信卫星送上太空的。

万户登天 在月球背面,有一个“万户”火山口。人们为什么把它起名为

“万户”呢?这是有原因的。

谁都知道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是前苏联的加加林。1961 年 4 月,加加林 由“东方”号运载火箭送上太空而轰动了全球。可是,你是否知道,最早进 行这类尝试的却是中国明朝的一位学者万户。

中国是最早发明和使用火箭的国家,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1500 年前 后,万户提出了乘火箭遨游太空的设想,这个设想的时间比前苏联的“火箭 始祖”齐奥尔科夫斯基早了 300 多年。

万户的设想是这样的:在一把椅子后面绑上 47 枚当时最大的火箭,人坐 在椅子上,双手拿着大风筝。利用火箭的推力把人送上天再巧妙地拿着风筝 返回地面。万户不仅这样想了,而且这样做了。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万户 把椅子架起来,把 47 枚火箭捆在椅子后面。他自己高兴地坐在椅子上,让助 手同时点燃这 47 枚火箭。霎时,火箭被点燃了,可惜,一声巨响,火箭爆炸 了,只见硝烟弥漫,碎片纷飞,再也找不到万户本人了,他为人类航天事业 献出了生命,他是宇航的先驱。

世界科学家们为纪念我国万户献身航天事业的伟大创举,就将月球背面 的一个火山口命名为“万户”火山口。

   

飞行先锋——热气球    

无论是万里无垠的蓝天,还是群星璀璨的夜空,都令人产生无限遐想与 渴望。千百年来,人类一直不断地探索与尝试,梦想着能够像飞鸟一样在蓝 天白云间自由翱翔。

1783 年 6 月 5 日,法国的约瑟夫和艾田・蒙格尔费兄弟成功地进行了热 气球的飞行表演。该气球是一个直径为 10 米的布气球,上升至 1800 多米的 高空,10 分钟后降落。此后,法国学术协会邀请蒙格尔费兄弟到首都巴黎进 行表演。

这一年的 9 月 19 日,巴黎富丽庄严的凡尔赛宫前宽阔的广场上,高高耸 立着两根木柱,上面系挂着一个用金色的纸和麻布制成的漂亮的大球,它高 17 米,形状像一个倒挂的大梨。热气球的发明人蒙格尔费兄弟不断地往灶里 添加羊毛和稻草,灶中喷出的股股热浪和浓烟,使大彩球一点儿一点儿地膨 胀起来。广场上人群涌动,热闹非凡,连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世和王后也率领 满朝文武到场观赏气球升空表演。有史以来首次升空的第一批乘客是一只山 羊、一只公鸡和一只鸭子,它们被放进热气球下面的吊篮中。不一会儿,美 丽的大彩球充满了热气徐徐地升起来,三位乘客也随之飞到 450 米的高空。

飘呀飘呀,8 分钟后,气球和吊篮降落在 3 公里以外的森林里。山羊跳出吊 篮,贪婪地吃起绿草;鸭子若无其事地踱着方步,怡然自得;只有可怜的公 鸡在气球着陆时被压伤了胸膛,奄奄一息。

成功的飞行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年轻而勇敢的罗泽尔和德尔朗达决定乘 坐热气球,承担首次载人空中飞行的重任。

1783 年 11 月 21 日,睛空万里,阳光明媚,好奇的人们聚集在米也特堡 观赏历史上前无古人的载人气球飞行表演。

新设计的热气球是一个很耀眼的蓝色和金色相间的大球,上面印有十二

(4)

宫图和其它图案,它直径为 15 米,全高为 23 米,底部安装有载人的围圈。

蒙格尔费兄弟紧张而兴奋地往灶里添加着羊毛和稻草。数分钟后,充满浓烟 和热气的巨型气球挣脱了系留索,载着两位航空飞行的勇士在欢呼声中冉冉 升起。人群变得越来越小了,罗泽尔和德尔朗达从容镇定,向欢乐的人群频 频挥手致意。气球升到 900 米的高空,飞过塞纳河,25 分钟后,在 9 公里外 的蒙马尔特安全降落,从而完成了历史上首次热气球载人飞行的创举,开辟 了人类航空的新时代。

从此以后,人们不断乘坐热气球进行飞行尝试。1784 年 6 月,巴黎妇女 姬泊夫人和弗伦特先生在法国里昂乘坐热气球升空,她光荣地成为历史上第 一位女飞行员。

   

飞行器的进步——氢气球和飞艇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最小,仅为空气的 1/14.5。根 据氢气的这种特点,科学家们设想把这种最轻的气体充入容器中制成气球,

浮上高空。

1783 年 8 月 27 日,在法国巴黎,查理教授用浸涂橡胶的丝织品首次制 成了氢气球,升入高空。氢气球飘飞了约 24 公里后降落。由于氢气球散发出 一股股浓烈的硫磺气味,所以当地的居民认为是恶魔。人们在天主教司祭的 怂恿下,开枪打漏了气球,并把它绑在马尾巴后面,拖成了碎片。

然而,在 1783 年 12 月 1 日,查理和他的助手罗别尔终于乘坐他们研制 的氢气球顺利升入天空,以无可置疑的成功证明了胜利永远是属于科学的。

他们共飞行了 2 个多小时,行程约 40 公里,达到 650 米的高度。当天,查理 还独自乘坐氢气球进行了飞行,并达到 2000 米的高度,从而开创了人类历史 上飞行高度的纪录。查理的氢气球的一些设计细节一直沿用到现代气球上。

此后,人们对气球渐渐狂热起来,除氢气球外,又出现了氦气球。气球 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可用于气象研究、跳伞训练、投掷宣传品以及拦阻敌 机等各个方面。现代气球已发展成为一种进行高空探测的重要工具,如银河 外星系的γ射线、银河系中的反物质等都是首先靠气球获得的。

早在 1873 年,人类便开始了乘坐气球飞越大西洋的尝试,只是那个从纽 约起飞的气球,飞离海岸不远便失败了。此后的 100 多年间,人们不断进行 探索,试图开通这条航线,但一次次努力均告失败,留下的只是一个又一个 悲壮的记录。

经过许许多多的挫折和失败,终于在 1978 年 8 月 17 日,“飞鹰”2 号 气球载着 3 名美国飞行家本・阿布鲁佐、马克西・安德森、拉里・纽曼,经 历了 6 天 6 夜的飞行,从美国的缅因州海岸出发,飞越大西洋,降落在法国 巴黎西北 100 公里的小镇米塞雷,完成了横渡大西洋的壮举,实现了 100 多 年来飞行家们的梦想,同时创造了载人气球飞行距离最远和留空时间最长两 项世界纪录。

1783 年,人类利用热气球和氢气球首次实现了升空飞行。但使用气球在 空中飞行,只能随风飘荡,无法控制它的航向,人们开始尝试在气球上安装 推进装置。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发动机,所以只能依靠人力,于是出现了早 期的人力飞艇。

1784 年,法国的罗伯特兄弟制造了一艘人力飞艇。这艘飞艇长 15.6 米,

(5)

最大直径 9.6 米,气囊容积 940 立方米,在充满氢气后可产生 9800 多牛顿的 升力。由于制造者认为飞艇在空气中飞行也许和鱼儿在水中游泳差不多,因 此把它制成鱼形。前进的动力则是靠人力划桨。划气桨是用绸子绷在直径近 2 米的框上制成的。1784 年 7 月 6 日,飞艇进行了首次试飞,由 7 个人划桨,

在空中近 7 个小时,沿着不同方向徐徐移动了几公里,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人们不断地提出新的设计方案,陆续进行试验,但 全部都是以人力为动力。直到 18 世纪末蒸汽机、内燃机相继出现,才真正实 现了飞艇的动力飞行。

    第一架飞机的问世

   

1903 年,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架以内燃机为动 力的可操纵的有人驾驶飞机。

莱特兄弟是自行车技师,在美国俄亥俄州德顿城开了一个自行车小作 坊。他们没有上过大学,只有中学文化程度。他们的外祖父和母亲都是技术 很高的手艺人,因此他们从小受过很好的制造手艺的教育。

莱特兄弟少年时代就对飞机很感兴趣。小时候,父亲送给他一个用橡皮 筋作动力可飞行的小玩具,他们照这个玩具仿制了几个都能飞起来,们在制 造一个尺寸大得多的玩具时,却失败了。成年以后,他们从报纸、杂志上看 到德国人奥托・李林塔尔从小山顶往下做滑翔飞行试验和几个月后滑翔时摔 死的消息,少年时代对飞行的兴趣又萌发出来。于是,他们开始搜集有关飞 行的书籍,不断思考着:既然鸟能不费力地用两个翅膀在空中翱翔,那么人 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手段在空中飞行?

1895 年 5 月 30 日,威尔伯・莱特写信给斯密森学会,询问有关飞行方 面的书籍,几天后收到了由学会副理事长 R.腊斯本签署的回信和一些航空 书籍。通过仔细阅读他们找到的各种书籍,如法国人马雷著的《动物机理》、

德国飞行家李林塔尔著的《飞行器的进步》等,他们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航空 知识,而且了解了前人飞行的经验和教训。

1901 年 9 月,莱特兄弟搞了一个小型风洞,在里面做了多项测量工作。

他们通过风洞出来的气流吹到薄板上产生压力,从而得到表面升力的精确数 据,同时,他们还设计和制造了另一种测量升力和阻力比例的设备,用这两 种设备对升力及升力和阻力的比例做了上千次的测量。

1902 年,莱特兄弟设计出较大的带动力装置的新飞机。

为了给新飞机弄到一台发动机,他们写信给几家最有名的汽车制造商,

但是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于是他们开始自己设计。在自行车技师泰勒的帮 助下,他们花了 6 个星期的时间制造出一台 12 马力、重 77 公斤的活塞式发 动机,链式传动,带动两叶螺旋桨。

1903 年 12 月 17 日,莱特 1 号飞机开始试飞。这架飞机长 6.5 米,翼展 12.3 米,全架飞机重 280 公斤。第一次飞行由奥维尔・莱特驾驶,飞行距离 为 36 米,留空时间为 12 秒钟。在第 4 次飞行中,威尔伯・莱特驾驶飞机在 59 秒钟内飞行了 260 米,这是后来得到世界公认的第一次自由飞行的记录。

此后,莱特兄弟又不断对飞机进行改进和研究,并多次到世界各地进行 飞行表演。后来,莱特兄弟被誉为航空奠基人。

   

(6)

现代飞机的大家族    

多才多艺的水上飞机  亨利・费勃 1882 年生于法国的一个船舶世家,从 小他就目睹了风暴、海啸的凶猛以及在海洋中航行的艰辛,因此自飞机发明 以后,他便立志制造一种能在水上起飞降落的飞机,以防备海上航行时遭遇 不测。1910 年 3 月 28 日上午,在法国南部最大的商港马赛港附近,亨利・费 勃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从海上起飞,以每小时 60 公里的速度飞行了 500 米,并安全降落。下午,他又做了公开飞行表演,飞行距离 6000 米。第 一架水上飞机从此诞生了。亨利・费勃被人们誉为水上飞机之父。

我国旅美华侨谭根在 1910 年也设计制造出水上飞机,并在当年举行的万 国飞机制造大会上参加比赛,获得水上飞机比赛第一名。

早期人们对水上飞机十分重视。1913 年,在地中海沿岸的摩纳哥公园举 行了第一次水上飞机的国际比赛,规定飞机绕一定的回路飞行。在比赛中,

法国驾驶员姆・普雷伏斯特创造了每小时 204 公里的直线飞行速度纪录。

此后,水上飞机不断发展。30 年代初投入使用的德国“多尼 DO—10”水 上飞机,用 12 台美国冠蒂斯发动机作动力,总功率 7800 马力。螺旋桨前后 排列,前拉后推,起飞重量达 56 吨。机内设备豪华舒适,首次飞行运载 169 名旅客,环绕地球一周,在航空史上写下了壮丽的一页。

现在,随着陆上飞机性能的不断完善,以及直升机和航空母舰的发展,

水上飞机在航空事业中的作用远不及 20 年代了。但是,由于它具有水上起落 的特点,因此仍具实用价值。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仍在发展水上飞机。

快如闪电的火箭飞机  世界上的飞机,根据它们所选用动力装置的不 同,可以分为活塞螺旋桨飞机、涡轮螺旋桨飞机、涡轮喷气飞机。涡轮风扇 飞机、冲压式喷气飞机和火箭飞机等。火箭飞机是用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的 有翼飞行器。它的特点是速度快、飞得高,因此主要应用于航空和宇航事业 进行的研究试验中。

世界上第一架以火箭为动力的飞机是德国海因克尔公司的 HE—178,它 的设计师就是后来成为美国“火箭之父”的但当时还不出名的工程师冯・布 劳恩。HE—178 火箭飞机于 1939 年 6 月 20 日首次试飞,该飞机装有一台推 力为 5880 多牛顿的 HWK—RI—203 火箭发动机,用过氧化氢和甲醇作推进剂。

在同年 7 月 3 日的一次试飞时,速度达每小时 850 公里,可算是当时的最高 纪录。但由于飞行持续时间太短、不久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中断 了研制工作。

两年后,德国的梅塞施米特公司设计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能作战使用的 ME—163 火箭飞机。ME—163 机体很小,翼展 10 米,机长 7 米,无尾翼。后 掠机翼采用了普通的翼型,但厚度与翼弦比很大,目的是为了把燃烧箱装在 机翼里。在 1941 年 10 月 2 日的试飞中, ME—163 的速度达每小时 1003.77 公里,首次突破时速 1000 公里的大关。

灵活机动的直升机  20 世纪内燃机的问世,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也 使直升机的研究,进入载人试飞阶段,并逐步获得成功。

1907 年,法国人保罗・科尔尼制造了历史上最早飞行的直升机。这架直 升机机身前后各装有一副飞轮式的旋翼,每副旋翼有两片桨叶,靠 24 马力的 发动机驱动。11 月 13 日,保罗的直升机首次飞离地面,在 20 秒的时间内,

上升了约 30 厘米的高度。

(7)

早期的直升机在发展过程中,除遇到动力问题外,还有操作性和稳定性 差的难题。在攻克这个技术难题上,西班牙人马科斯・佩斯克拉做出了巨大 贡献。他早在 1919 年便开始从事共轴式直升机的研究。1923 年,他在第 3 个型号上,安装了现代直升机必不可少的有铰桨叶、总矩操作和周期交矩操 纵系统,初步解决了直升机稳定性的操作性问题,并实现了侧飞、自转下降 和瞬间增矩着陆等具有重大实用价值的机动飞行。

1942 年 1 月,在美国陆军航空队某基地,诞生了人类第一架具有实用价 值的 XR—4 直升机。XR—4 的原型是被誉为“近代直升机之父”的伊格尔・西 科斯设计的 VS—300,它于 1940 年 5 月 13 日首次自由飞行试飞成功,成为 世界上第一架单旋翼实用型直升机。

这架外形奇特的新式飞行器,骨架是由 10 根钢管焊接而成,装有一台 75 马力的四缸气冷活塞式发动机,发动机主轴经齿轮箱减速同时带动直径 8.5 米的三叶旋翼和呈水平状态的可操纵的两叶尾桨。XR—4 为英美政界要人 们作了在 6 米见方的地面上垂直起降、悬停、前飞、侧飞、垂直上升到 150 米的高度、关机自转下滑、近地悬停等飞行表演。最令人拍手叫绝的是吊一 网篮生鸡蛋着陆而无一破碎。至此,直升机首次向人们展示出它奇特的飞行 特性和技术上的初步成功。

1982 年 8 月 1 日,美国人罗斯・帕罗特和詹伊・高波恩驾驶贝尔 206L

“远程突击队”直升机从得克萨斯州出发,向西绕地球一周,9 月 30 日返回 原起飞点,完成了直升机的首次环球飞行。此后,澳大利亚人戴伊克、史密 斯驾驶贝尔 206B“喷气突击队员”直升机进行了单人环球飞行,从而再次证 明了直升机进行远程飞行的可靠性。

应用广泛的旋翼机 旋翼机是介于定翼机和直升机之间的一种飞行器。在 历史上,旋翼机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应用方面,都曾比直升机要成熟得多,

应用也更广泛。

早在 1923 年 1 月 9 日,西班牙人拉・西瓦亲自驾驶改良后的 C8L 型旋翼 机,载着一名乘客,从伦敦起飞,首次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直抵巴黎。这一 创举还独创性地采用了旋翼有动力预转起飞的方法,从而缩短了起飞滑跑距 离。

此后,人们一直不断研制各种旋翼机。

VX—15 是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根据军事部门、国家航空与宇航局的要求 研制的旋翼机。这种飞机在机翼两端各装有一部可以转动的短舱,内部安装 有三叶螺旋桨式发动机。当短舱垂直上升时,它能像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飞,

然后在空中转动发动机短舱,使其对准飞行方向,此时,飞机像普通飞机一 样平飞。VX—15 的最大起飞重量为 5.9 吨,飞行高度达 9000 米。在 5000 米 的高度上,速度可达每小时 550 公里。

这种旋翼机实际上是直升机与普通飞机相结合的产物,其飞行速度、高 度和经济效益都大大超过了现代直升机。各国军事专家普遍对研制这种具有 直升机和普通飞机双重功能的旋翼机尤为感兴趣。

“空中自行车”——人力飞机 在近代人力飞机的发展过程中,英国的克 莱默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1960 年 1 月,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宣布,微电池公司主席兼经理、工业家 克莱默提供了一笔 5000 英镑的奖金,授予能实现 8 字飞行的人力飞机。条件 规定人力飞行必须完全依靠人力从地面起飞,绕相距 800 米的两根立柱飞出

(8)

一条 8 字形航线,飞行高度要超过 3 米。

1967 年,仅英国就制造了十几架人力飞机,但没有一架能完成 8 字航线 的飞行。克莱默在失望之际决定将奖金由 5000 英镑提高到 10000 英镑,并宣 布此项奖金不再局限于本国。而是面向全世界。1973 年,世界上的人力飞机 超过 30 架,但仍没有人能够完成此项飞行。于是克莱默又将奖金提高到 50000 英镑。这样克莱默奖一举超过诺贝尔奖,成为航空史上金额最大的一笔奖金。

面对克莱默奖的巨额诱惑和飞行难题的挑战,英、日、法、美等国积极进行 研制工作,展开激烈竞争。

1961 年 11 月,由英国骚桑普敦大学的学生们制造的第一架由人力从地 面自行起飞的人力飞机试飞成功。这架人力飞机具有自行车式驱动的推进螺 旋桨,翼展 24.4 米,重 58 公斤,最远飞行了 600 米的距离,离地约 1.5 米。

此后不久,英国霍克・西德利宇航公司的职工制造一架更精致的人力飞 机——“海鸭号”,并在 1962 年创造了直线飞行 908 米的纪录。这个纪录一 直保持了 10 年,直到 1972 年,才被英国空军研制小组的“木星”号人力飞 机所打破。

“木星”号人力飞机长 9 米,翼展 24.38 米,重 66 公斤。1972 年 6 月,

它创造了人力飞机直线飞行距离 1070 米的新纪录,留空时间为 1 分 47 秒。

它的特点是把螺旋桨由机尾移至机身中部的桨架上,从而简化了传动机构,

提高了螺旋桨的效率。

日本从 60 年代开始研究人力飞机,日本的大学生用 3 年时间制造了“红 雀”号人力飞机。后来又在“木星”号的启发下,研制成功“白鹤”号人力 飞机。“白鹤”号飞行距离多次超过 500 米,并完成了 180°转弯。1976 年 11 月,还创造了 2093 米的飞行成绩,成为克莱默奖的有力争夺者。

1976 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航空工程师麦克里迪制造了一架奇特的人 力飞机——“飘忽秃鹰”号。麦克里迪曾经是一名优秀的滑翔运动员,还是 伞翼滑翔的爱好者,他在设计中打破了最流行的人力飞机的设计方案,而应 用了伞翼滑翔的原理。

“飘忽秃鹰”号翼展长 30 米,重 32 公斤,翼表面蒙着一块极薄的薄膜,

大机翼下方有一个驾驶座,座前挡了一块流线型挡板。驾驶座下方是一对脚 蹬,它用传动链条带动飞机后方的双叶螺旋桨。机身前方伸出一根细长的铝 管,管的前端安装了一只鸭式前翼,用来操纵飞机的飞行。飞行员是 24 岁的 运动员布鲁安・艾伦,他在短时间内可蹬出 1.2 马力。

1977 年 8 月 23 日,“飘忽秃鹰”号人力飞机飞行了 7 分 28 秒,航程 2173 米,不仅作了直线飞行,而且顺利完成了 8 字航线的飞行,从起飞到着陆,

飞越指定标志线时,离地距离超过了 3 米。麦克里迪因此获得了举世瞩目的 克莱默奖。

在 8 字航线被征服之后,1978 年,英国皇家航空学会宣布了新的克莱默 奖,即以 10 万英镑奖给第一架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人力飞机。

消息传出后,人们议论纷纷,飞越英吉利海峡是人力飞机所能完成的吗?

人力飞机的研究者们无不苦心钻研、跃跃欲试,展开激烈的角逐。

1979 年 6 月 12 日,在英国南部小镇福克斯通的码头上停放着一架古怪 的飞机,这就是麦克里迪设计的又一架人力飞机“飘忽信天翁”号。它有一 对细长的机翼,没有尾翼。翼展长 30 米左右。机翼正下方的座舱中安装了两 只小小的塑料轮子。飞机不带发动机,只有一套用塑料链条传动的脚踏机构,

(9)

带动机翼后面的塑料螺旋桨。飞行时,飞行员的脚踏动力使螺旋桨旋转,产 生升力。

飞行员艾伦整装待发了。他的目的地是海峡对岸的法国加来地区。这是 历史上首次乘坐人力飞机飞越海峡的尝试。

5 点 51 分,飞机顺利起飞。原计划“飘忽信天翁”号可以在 2 小时之内 飞完全程,但是 1 小时 15 分钟之后,海上波涛汹涌,引起海峡上空空气的扰 动,这给飞行带来很大困难,艾伦顶风前进,速度减慢下来。由于闷热和脱 水,艾伦的腿部发生了痉挛,他已经精疲力竭了,但仍然坚持着。

8 点 40 分,“飘忽信天翁”号终于顺利抵达了法国的格里内角海滩。

此次飞行历时 2 小时 49 分,航程 37 公里,不愧为当代航空史上的又一 奇迹、人力飞机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设计师麦克里迪因经再次摘取了 克莱默奖。

此后,麦克里迪和助手们把“飘忽信天翁”号修复一新,送往当时尚未 闭幕的巴黎航空博览会上公开展出。

以后,实业家亨利・克莱默再次向英国皇家航空学会捐赠 10 万英镑。作 为人力飞机的速度竞赛的奖金。这个速度竞赛被称为克莱默世界速度竞赛。

竞赛要求人力飞机在 3 分钟内沿三角形航线飞行 1500 米。奖金中 2 万英镑奖 给第一个完成这种飞行的人,以后每打破一次速度纪录奖给 5000 英镑,直到 10 万镑发完为止。

1983 年 9 月 25 日和 27 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夫特机场上,一架名 为“仿蝙蝠 ”的人力飞机以每小时 41 公里的平均速度两次飞完了一个 1600 米长的锐角三角形的航线,平均每次飞行时间为 2 分 38 秒。

“仿蝙蝠”人力飞机是在麦克里迪指导下,用石墨、Kevlar、聚苯乙烯 和聚酯树脂制造的,重 36.3 公斤,翼展长 14.6 米。它带有电储能系统,在 飞行前 10 分钟,飞行员踏动脚蹬带动发电机给电池充电。电池是与带动变矩 推进式螺旋桨的发动机接通的,这样电动机可帮助飞行员驱动螺旋桨。

这次飞行由麦克里迪的儿子完成,使麦克里迪再度获得了克莱默速度竞 赛奖。

翩翩翱翔的太阳能飞机  太阳能飞机是以太阳能为动力飞行的飞机。世 界上第一架太阳能飞机是由美国航空工程师麦克里迪设计的。

麦克里迪设计了“飘忽企鹅”号人力飞机,在机翼上安装了 16000 块光 电池。光电池又叫太阳能电池,它是一种夹有光敏层的硅片,可见光通过硅 片时,光粒子与光敏层的化学物质作用,释放出电子,产生的电流经过导线 传递给发动机,发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使飞机飞行。

1980 年 8 月,“飘忽企鹅”号由女驾驶员珍尼丝・布朗操纵,飞行了 3.2 公里,飞行时间为 14 分 32 秒。在初次飞行中,飞行的高度仅为 30 米,虽然 在这一高度上不能保证获得足够的阳光,但初次飞行的成功,足以证明了麦 克里迪的设计思想是可行的。

随后,麦克里迪决定进一步改进他的太阳能飞机,他得到了著名的杜邦 公司的支持。杜邦公司为他提供了一系列航空和宇航用的新型材料——工程 塑料,以及经费、工程师和摄影组等。

1980 年 12 月,新设计的“太阳挑战者”号太阳能飞机试飞成功。它的 主翼和尾翼上装有 16128 块太阳能电池,飞机全长 9.1 米,翼展 14.3 米,机 体重量仅为 90 公斤。在 8 小时的时间里,飞机飞行了 370 公里,高度达到

(10)

4360 米。即使在云彩遮住阳光的时候,飞机下降的速度也仅有 30 米/分,

能确保飞行安全。

“太阳挑战者”号太阳能飞机几乎是一架全塑飞机。首先,在机翼的主 支撑结构,以及操纵、着陆装置等部位,使用了强度是钢铁 5 倍的聚芳族纤 维,在整个机体的增强部位,也都使用了这种材料。其次,在机休和机翼的 蒙皮上采用了聚脂薄膜。最后,在主翼的夹层结构中,还使用了聚芳纤维纸 蜂窝。此外,用得较多的材料是具有优异耐气候性和不易变色的丙烯酸薄膜 和氟塑料薄膜。正是由于采用了这些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太阳挑战者”

号才既牢固又轻便,成功地完成了飞行。

1981 年春天,“太阳挑战者”号即将飞越英吉利海峡的飞行。飞行员是 28 岁的普达塞克,他既进行过滑翔机的飞行,又驾驶过喷气式飞机,经验十 分丰富。1981 年 6 月,太阳能飞机由一艘航空母舰运往法国。7 月 7 日,晴 空万里,太阳能飞机就要起程了。普达塞克依次接通 5 组太阳能电池,开始 驾驶“太阳挑战者”号滑跑起飞,经过 7 次试飞,飞机终于离开地面,以大 约每分钟 70 米的速度迅速上升,几分钟后达到 600 米的高度,然后昂首飞向 英吉利海峡。

普达塞克稳稳地爬升,同时不断调整航向和转动可调螺旋桨,以便进入 最佳飞行状态。突然,平静的空气中出现了一股紊流,“太阳挑战者”号剧 烈地俯仰、扭摆起来,原来附近出现了两架飞机,上面满载着新闻记者和摄 影师。虽然距离相当远,但那强烈的尾流足以令轻盈的“太阳挑战者”号面 临灭顶之灾。幸亏法国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及时解围,才把热心的采访者打发 走了。

此后,普达塞克耐心地斜飞 Z 字航线,避开云朵,捕捉更多的阳光。不 久,英国的多佛尔海滩终于映入眼帘,太阳能飞机飞临英国领空。在连续飞 行 5.5 小时、行程 260 公里以后,“太阳挑战者”号终于安全降落在蒙斯顿 皇家空军基地。

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飞行,标志着太阳能作为一种崭新的能源进入了人 类航空领域。

   

飞向太空的运载工具——火箭    

俄国双耳失聪的中学教师齐奥尔科夫斯基,对火箭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做 出了震古铄今的贡献。他首先敏锐地指出,巨大火箭的动力应当是液体火箭 发动机。他设计了用液体火箭发动机作动力的飞行器草图,并设想用煤油和 液氧作推进剂(燃料)。

1857 年 9 月 5 日,齐奥尔科夫斯基诞生于俄国的一户贫寒农家。9 岁那 年,由于患了严重的猩红热病,双耳丧失了听力,无法继续上学。从此,他 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功课。童年的不幸,使他整天呆在家里阅读书籍,再 也无法与别的孩子一起玩,从而疏远了与他同龄孩子的联系。两年后,他母 亲去世,这种不幸,使他变得更加孤独,同时也使他开始沉醉在书本的海洋 中。

16 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莫斯科学习。他住在一位贫苦洗衣妇女家里,

每天忘我地自学,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到附近图书馆 里埋头读书,甚至常常忘记饥饿和寒冷。他认识到,刻苦自学,是猎取科学

(11)

知识的唯一道路。尽管生活上很艰辛,只能用一点黑面包充饥,但在莫斯科 的 3 年里,他自学完微积分、解析几何、球面三角、高等数学、物理学、化 学、天文学等许多科学知识,其中关于飞行问题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他,使 他脑子里充满了各种幻想。

3 年半后,他回到家乡,当了中学教师。

后来,齐奥尔科夫斯基全力以赴地投身于火箭和宇宙航行问题的研究之 中。他确信只有火箭才是实现宇宙航行的最理想的交通工具,并首先提出多 级火箭理想速度的计算公式。这个公式就是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它 解决了火箭及其运动的一系列理论问题。1898 年,他完成了第一部有关火箭 原理研究的科学论著。这部著作为航天事业树立了一个里程碑,为火箭技术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5 年这位前苏联火箭之父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但前苏联人们沿着他的 足迹,于 1957 年首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世界上第一个制成液体火箭并投入试验的,是美国科学家戈达德。1926 年 3 月 16 日,在罗斯维尔的荒郊,架起了一座两米多高的发射架,上面竖着 一枚高约 3.9 米的火箭,戈达德要在这里进行划时代的试验。开始发射了,

火箭下面喷出燃气,火箭直往上窜,可是只飞了 12 米高、56 米远。这和现 代的火箭相比,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它毕竟是世界上第一枚发射成功的液 体火箭。戈达德的贡献是把航天理论与火箭技术结合起来,使火箭进入实际 的研制阶段。戈达德不断地改进他的火箭,最终使火箭有了相当可观的高度 和速度。戈达德是制造液体火箭的创始人。刚开始发射的火箭,由于没有控 制设备,火箭不能按预定的方向飞行,1932 年,戈达德开始用高速旋转的陀 螺来解决火箭的稳定性。陀螺能绕某一个支点自由旋转。最简单的陀螺就是 民间玩具“地转子”或称“地牛”。当“地牛”在地面围绕自身轴线飞快转 动时,你越使劲抽它,它就转得越欢,立得越稳;不使劲抽就转得慢,开始 摇晃;如果不抽,“地牛”最终会倒地,这一特性就是旋转物体的定轴性。

火箭装上这种陀螺就能扶摇直上了。

火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还要改变方向,这就需要操纵。为了解决这个 问题,戈达德发明了燃气舵,它的功用有如飞机的方向舵,不过飞机的方向 舵是靠外部气流的作用,使其偏转以改变飞机的航向,而燃气舵却是装在火 箭发动机的内部靠近喷口的地方,它利用燃气流的作用使其偏转,从而达到 改变火箭方向的目的。1932 年,戈达德完成了陀螺和燃气舵控制火箭飞行的 试验。1935 年,戈达德制造的火箭的速度超过音速,射程达到 70 公里,他 的成功就使 30 年代一大批火箭研制者受到鼓舞,德国的奥伯特就是其中一 个。

奥伯特提出许多关于火箭构造和飞行的新观点,他的名著《通向航天之 路》又激发了许多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的兴趣,许多国家相继成立了火箭和航 天爱好者的组织。1927 年,德国创建了太空旅行协会,由奥伯特任会长,1928 年,前苏联成立了反作用运动研究会,随后英美等国也相继成立了星际旅行 的学会或协会,这些组织中的不少成员后来都成为各国研究第一代火箭的领 导者或技术骨干。

   

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12)

中国第一颗卫星与“长征”1 号火箭  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酒泉发射 场区风和日丽,春风拂面,人们精神抖擞,期待着第一颗卫星上天。

发射时刻终于来到了。晚 9 点 35 分,火箭在震耳的隆隆声中离开了发射 架,徐徐上升,发动机喷出的几十米长的火焰,光亮夺目。火箭越飞越快,

直冲云霄。

晚上 9 点 48 分,从现场指挥所里传来卫星进入太空的喜讯,人们顿时沸 腾起来。人们临时在发射场上召开了庆祝大会,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及其他领 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热烈庆祝我国第一颗卫星发射成功。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在我国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 我国发展航天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

把第一颗卫星“东方红” 1 号送上太空的火箭叫“长征”1 号。它是我 国第一枚多级运载火箭,以两级液体火箭为基础,加第三级固体火箭而成。

火箭全长 29.46 米,竖起如同大烟囱。火箭最大直径为 2.25 米,起飞重 量 81.5 吨,起飞推力 1020 千牛,能把 300 公斤重的卫星送入 440 公里高的 太空。

1971 年 3 月 3 日,“长征”1 号火箭又把“实验”1 号科学实验卫星送 入地球轨道。

返回式卫星与“长征”2 号火箭  1976 年 12 月 10 日,新华社宣布:我 国 12 月 7 日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已按预定计划准确返回地面。

卫星返回是异常复杂的技术,我国发射的卫星顺利地返回地面,使我国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回收技术的国家。

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返回式火箭。在明代史籍中记载的多种火箭中,

飞空砂筒火箭就是一种回收式火箭。

飞空砂筒火箭箭身前端两侧各绑一个药筒。一个筒口向前,另一个筒口 向后,筒口向后的药筒前面放有爆竹,长约 2.3 厘米,直径约 0.23 厘米。爆 竹的引线与药筒底部连通,爆竹外裹 3~5 层纸,前面装细砂,以纸封糊严密。

使用时利用筒口后的药筒将火箭射出,钉在敌方营寨的帐篷上。药筒内火药 烧完后引燃爆竹,细砂喷出伤人双目。然后筒口向前的药筒点燃,将火箭送 回。

今天我国回收卫星成功,当然在技术上已远非昔比,所用火箭也非原始 火箭,而是大型运载火箭“长征”2 号。

“长征”2 号火箭是两级液体火箭,长约 32 米,最大直径 3.35 米,起 飞推力约 2750 千牛,能把 1.8 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从 1976 年至今,“长征”2 号已把 10 多颗返回式卫星送入太空,卫星 完成任务后,按预定计划,顺利地返回地面。

中国通信卫星与“长征”3 号火箭   1984 年 4 月 8 日,在西昌火箭发射 场,巍峨耸立的发射架里,一枚载着试验通信卫星的乳白色运载火箭——“长 征”3 号,昂首挺立,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夜幕降临了,巨型发射架上点点明灯像是挂满了夺目的明珠,同太空的 群星交相辉映。万籁俱寂,发射架缓缓张开,一个重要的时刻即将到来。我 国的试验通信卫星就要从这里起飞,冲出地球束缚,飞向太空。

晚 7 时 20 分,“长征”3 号发出巨大轰鸣,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卫星 顺利地入轨,绕地球飞翔。中国第一颗静止卫星——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了。这一喜讯,飞向全世界。

(13)

至今,我国已有 5 颗通信卫星,风尘仆仆,定点于赤道上空,我国一盏 又一盏“明灯”高挂太空。

“长征”3 号是以“长征”2 号为基础,加第三级组成的三级火箭。火箭 全长 44.56 米,起飞重量 202 吨,起飞推力达 2750 千牛,第三级氢氧发动机

(以液氢和液氧为推进剂的发动机)在高空失重条件下 2 次启动。它能把 1.4 吨重的卫星送上地球静止轨道。

1990 年 4 月 7 日,“长征”3 号为香港卫星通信有限公司成功地发射了

“亚洲”1 号通信卫星。

“长征”3 号的改进型“长征”3 号甲将装上具有更大推力的液氢液氧发 动机,可以把 2.5 吨重的卫星送上地球静止轨道。

一箭三星与“风暴”1 号火箭 1981 年 9 月 20 日清晨 5 时 28 分 40 秒,

一枚带着三颗卫星的运载火箭,从发射台上起飞。这时,地处祖国西北的发 射场还被黎明前的夜空笼罩着,7 秒后,火箭开始朝东南方向拐弯;3 分钟后,

火箭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起飞后 7 分 20 秒,火箭携带的“实践” 2 号甲、“实践”2 号乙卫星与 运载火箭分离;又过了 3 秒,“实践”2 号卫星也与运载火箭分离。“实践”

2 号卫星进入太空翱翔后,它的 4 块太阳电池帆板便展开,此时,很像停留 在天空中的老鹰。卫星上的姿态控制系统使卫星逐步转向太阳,实现卫星对 太阳定向。卫星顶面和 4 块帆板上的太阳电池在太阳光照射下,为卫星各系 统供电。

我国首次一箭把三颗卫星顺利地送入太空,使我国一箭多星发射技术跨 进了国际先进行列。

发射一箭多星的运载火箭叫“风暴”1 号。它是两级液体运载火箭,全 长 32.6 米,直径 3.35 米,起飞推力 2750 千牛,起飞重量 191 吨,能把 1.5 吨重的卫星送入地球轨道。

    人造卫星的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苏美纷纷在 V—2 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运载火箭和 航天器。由于前苏联在火箭研究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终于在苏美 航天竞争中超过美国,于 1957 年 10 月 4 日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东方”1 号。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开创了人类航天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意 义。世界各国的报纸一连十几天都在重要版面报道了这一消息。

“东方” 1 号人造卫星呈球形,直径 58 厘米,重 83.6 公斤,由铝合金 制成。卫星安装了 4 根无线电发射机的柱形天线,其中两根长 2.9 米,另两 根长 2.4 米。无线电设备和供电电池放在一个充满氮气的密封的球形容器 中,由一个小型内扇驱动容器中的氮气,来保持设备和容器间的热交换。

“东方”1 号卫星的轨道为椭圆形,近地点为 215 公里,远地点为 947 公里,轨道倾角为 96.2 度。卫星绕地球一周需 96 分钟。

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全长 29 米,起飞重量 267 吨,起飞推力 3900 牛,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运载火箭。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存在了 93 个昼夜,围绕地球运行了近 1400 圈。

仅一个月之后,1957 年 11 月 3 日,前苏联又发射了第二颗人造地球卫

(14)

星。这颗人造卫星为锥形,重量多达 508 公斤。它不仅携带了相当多的科学 仪器,而且还带着一只名叫莱伊卡的小狗。

小狗在密封的圆柱形的生物舱内,身上连接着测量脉搏、呼吸、血压等 机体状况的医学仪器。生物舱内安装有使舱内空气保持新鲜的空气再生装 置、为小狗提供一日三餐的自动供食装置,以及处理小狗粪便的排泄装置。

在卫星的球形容器里除了生物舱外,还有两台无线电发射机、供电源、

温度调节系统以及记录气温、气压和其他参数的仪器。在最后一级火箭上安 装了两个研究宇宙射线的仪器和一个研究太阳紫外线与 X 射线谱段的仪器。

时间程序装置周期地开动专门的无线电遥测设备,将卫星的全部测量数据发 回地面。

由于当时的技术水平有限,这颗卫星无法回收。小狗在生物舱生活了一 个星期之后,完成了实验任务,被迫服毒自杀。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而“光荣 牺牲”。小狗莱伊卡的太空旅行,充分说明了生物可以平安地生活在人造飞 船中。

美国在前苏联人造卫星两次发射成功的刺激下,不甘落后加紧研制运载 火箭,力争早日发射卫星。终于在 1958 年 1 月 31 日,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探险者”1 号。

“探险者”1 号人造卫星的发射场地是美国的太平洋导弹发射场,采用 的是“丘比特”运载火箭。卫星近地点为 360 公里,远地点为 2531 公里。轨 道倾角有 33 度。运载火箭的末级和卫星一起进入太空,总重量约 14 公斤,

卫星本身重量只有 8.2 公斤。这颗人造卫星虽然很小,但它装有许多观测仪 器。

美国这次人造卫星发射的领导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德国移居美国的 著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

“探险者” 1 号的发射高度在 2000 公里以上,超过前苏联的“东方”1 号。在这个高度上,辐射能急剧增加,“探险者” 1 号在研究辐射能方面做 出了突出贡献。

1958 年 3 月 21 日,美国又发射了“探险者”3 号卫星,对辐射能进行了 详细的研究,证实了在 2000~4000 公里的高空存在强大的辐射带。

继前苏联、美国之后,法国是第三个独立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1965 年 11 月 26 日,法国在哈马圭尔发射场,用自己研制的“钻石”A 运载火箭,

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试验卫星”1 号。

“试验卫星”1 号是直径 50cm 的双截头锥体,重量仅 42 公斤。轨道的 近地点为 526 公里,远地点为 1809 公里,轨道倾角为 34 度。“钻石”A 运 载火箭全长 18.7 米,直径 1.4 米,起飞重量约 18 吨,是在探空火箭基础上 研制而成的三级运载火箭。

第四个进入太空的国家是日本。日本的航天计划始于 60 年代中期,几经 周折之后,终于在 1970 年 2 月 11 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大隅”号。

“大隅”号卫星是在日本的鹿尔岛靶场发射成功的,卫星与末级火箭共重 23 公斤,而自身仅重 9.4 公斤。外观为环形,高 0.45 米,卫星轨道的近地点为 339 公里,远地点为 5138 公里,轨道倾角为 31 度,是由日本自行研制的“兰 达”4S 四级固体运载火箭发射的。起飞重量约 10 吨,起飞推力 617 牛。

中国是第五个独立自主发射卫星的国家。1970 年 4 月 24 日,中国在西 北部的酒泉卫星发射场用自己研制的“长征” 1 号运载火箭把“东方红”1

(15)

号卫星送入太空。“东方红”1 号卫星是一个直径为 1 米的球形多面体,重 173 公斤,比苏、美、法、日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重量还重。卫星上面装 有 4 根 3 米长的鞭形天线,壳体外蒙皮由铝合金制成,内分主仪器舱和辅舱。

舱内装有播送《东方红》乐曲的乐音发生器和遥测、跟踪、能源等系统的仪 器。卫星绕轴线稳定旋转。卫星轨道的近地点为 439 公里,远地点为 2388 公里,轨道倾角为 68.5 度。卫星绕地球一周需 114 分钟,在运行过程中不断 向全世界播送《东方红》乐曲。

    人造卫星的大家庭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人造卫星已成为一个种类繁多、用途广泛的大家 庭。

通信卫星  通信卫星被发射到赤道上空 35860 公里的高度,进入轨道 后,以 11070 公里/小时的速度绕地球旋转,绕地球一周为 24 小时。由于卫 星运行速度和地球自转速度相当,所以看起来仿佛是悬在赤道上空的一点上 静止不动的,因此又叫做对地静止卫星。1958 年美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试 验通信卫星,1965 年 4 月 6 日,美国成功地发射了国际通信卫星Ⅰ号,从而 使通信卫星正式进入实用阶段。我国于 1984 年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静止通信 卫星。通信卫星可以在大范围内迅速传播电视、电话、电报,传真图片等。

如果 3 颗通信卫星在赤道上空均等定位并互相联系,就能实现全球通信。

1965 年,一些国家的政府为了便于共同使用通信卫星组成了国际通信卫 星组织,我国于 1977 年正式加入该组织。

侦察卫星  侦察卫星素有空间秘密哨兵之称,自 60 年代出现以来,发展 很快,成为卫星家庭中为数最多的一类,约占卫星总数的 60%,它们主要用 来窃取军事情报。目前世界上的侦察卫星系统,主要包括拍摄对方地面战略 目标的照相侦察卫星,侦察对方雷达、军用电台部署和性能的电子侦察卫星,

监视舰艇活动的海洋监测卫星,以及核爆炸探测卫星、预警卫星等。

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起源于侦察卫星。在侦察卫星所拍摄的照片中,曾 经碰到目标上空有云层覆盖的情况,这种照片对侦察造成困难,而无意中竟 然给气象学家带来了宝贵的资料。

气象卫星专门进行气象观测。1960 年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至今,全 世界已发射了 100 多颗气象卫星。我国于 1988 年 9 月成功地发射了一颗气象 卫星“风云” 1 号。气象卫星运行于宇宙空间,从地球大气层外的不同高度 鸟瞰大地,监视台风、强暴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变化,定量观测大气中 的温度、水气、云层、降水和海洋温度等,起着空间气象站的作用。

气象卫星的主要优点是不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可以取得人迹罕至的海 面、极地、高原、沙漠、森林等地区的宝贵的气象资料。

导航卫星  导航卫星是一种能够帮助海上舰船辨明航向的卫星。由于人 造卫星在轨道上作有规律的运动,它在空间的坐标可以随时标定出来,所以 可将导航卫星作为地面上任何一点进行周期性观测的信标,来确定舰船的位 置,实现全球导航。

美国的子午仪导航卫星系统,是美国海军为北极星导弹核潜艇在海洋航 行中导航定位而研制的。美国于 1959 年 9 月发射了第一颗子午仪导航卫星。

此后,世界各国发射了十几颗各种类型的导航卫星。

(16)

地球资源卫星  地球资源卫星是和人类生活联系最密切、在国民经济中 应用最广泛的实用型卫星之一。它是在军事侦察卫星和气象卫星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同时也应用了航空勘探的技术成果。它采用航空遥感技术,帮助 人们寻找地下的丰富矿藏,调查森林、水文、耕地种植和农作物生长等情况。

1972 年 7 月 25 日,美国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地球 资源技术卫星”1 号。

地球资源卫星勘测速度快,又不受地理位置条件的限制,视野广阔,能 周期性地提供动态变化资料,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 作用。

测地卫星  测地卫星主要用于测定地面点坐标、地球形状和地球引力场 参数,作为地面观测设备的观测目标或定位基准,为洲际导弹的发射测定准 确的目标位置等。60 年代初,人们观测人造卫星的运动,推算出地球的扁率,

又利用卫星测定观测站坐标,计算地球重力场,取得重大成果。

美、苏、法等国曾先后发射了测地卫星。

科学探测卫星   科学探测卫星主要是对近地空间环境和太阳进行研 究,从而为各种应用卫星和军事卫星以及载人飞船等各种人造天体提供科学 数据。

科学探测卫星研究的内容有:地球磁场、地球辐射带、电离层、高层大 气、紫外和红外辐射等。这些科学资料对于各类人造天体的设计、研制和发 射都极为重要。

科学探测卫星的种类很多,数量很大。这些卫星按探测项目可划分为:

地球磁场测量卫星、红外测量卫星、高能辐射探测卫星、太阳辐射探测卫星 等。

   

宇宙飞船和飞机的混血儿——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是一种载人的太空飞行器。它的最突出优点在于可以反复使 用,因此是空间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突破。它为人类探索宇宙、开发太空 领域提供了经济实用的工具,所以航天飞机的发明被称为人类通向宇宙之路 的又一块里程碑。

在航天飞机诞生之前,人类探索太空的工具,不论是人造卫星、登月飞 船,还是随后的太空实验室,都是通过发射一个又一个功率巨大的运载火箭 来把它们送上太空的。运载火箭是使卫星和飞船进入预定轨道运行的主要运 输工具。

研究、设计和制造这样的运载火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种代价高昂的运载火箭只能使用一次;每发射一次卫星或飞船都要重新制 造一个甚至几个运载火箭。1969 年,美国发射的第一次把人送上月球的“土 星” 5 号运载火箭和阿波罗登月飞船,起飞总重量为 2800 多吨,但除了约 5 吨重的登月指令舱外,全部器件只使用一次就丢弃在宇宙空间。像这样的发 射,每次要花费 1750 万美元。正因为如此,所以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到 1972 年 12 月 19 日,“阿波罗”17 号宇宙飞船运载 3 名宇航员登月归来以后,

就此告一段落。

不过,有很多宇航方面的专家不肯罢休,他们始终认为探索宇宙,能为 人类带来无法估量的好处。所以,每年仍然有一人批人造卫星飞上天空。美

(17)

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还利用“阿波罗计划”中已造好而没有来得及利用的“土 星”5 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太空实验室。然而,由此也带来了麻烦:施放 到太空围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卫星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地投入使用,有时由于 装在它“肚子”里的仪器设备发生了意料不到的故障,导致整个卫星失效。

像这种局部损坏,只须稍加修理就能正常工作的人造卫星不是很少而是有不 少。它们不能发挥作用,只是绕着地球一圈又一圈地转,变成了太空的“流 浪汉”;如果碰巧撞上了正在正常飞行的人造卫星,还会引起一场爆炸,那 时它们就是十足的“闯祸坯”了。还有那种比人造卫星更复杂、高级、造价 更高的太空实验室,一旦它贮存的食物、氧气、实验物品花尽用完以后,无 法得到补充,结果也逃脱不了被丢弃的命运。它和失效的人造卫星一样,白 白占据了地球上空目前已经显得很“拥挤”的运转轨道的位置。

当然,也可以另外派一艘宇宙飞船到轨道上去给实验室送货上门;但这 样一来,问题义涉及到每次要动用一枚只能用一次、价值几千万美元的运载 火箭,花费太大了啊!

这种被动局面严重地阻碍了宇宙航行事业的蓬勃发展。因此,研究一种 可以重复使用的工具,以便大大降低宇宙航行的成本,就成了人们发展宇宙 航行事业的迫切需要。

对于这种未来的运载工具应该具备什么特点呢?各方面的专家为当时还 没有出生的“胎儿”勾勒了一副大致的“面貌”:

它必须可以重复使用、经久耐用,在完成了各项任务以后,能像普通飞 机一样飞回来在常规机场跑道上平稳降落。

它必须能携带各种各样的人员,包括没有受过专门飞行训练的普通人。

它必须有较宽大的货舱,可以容纳各种各样的物品,而随机的科学家只 须通过短距离的通道就能够进入货舱,进行各项理化实验。

它能随时改变自身的运行轨道,跟正在绕地球运转的各种人造卫星、太 空实验室靠拢甚至对接,从而对那些失效的人造卫星进行修理保养工作,为 太空实验室运送物资,担负太空紧急救援任务。

它必须能施放和回收各种人造卫星,或者作为一种中间站,供飞往其他 星球的宇宙飞船起落逗留。

一句话,它是一种具有运载火箭性质、来回于太空与地球之间、像飞机 一样的宇宙运输工具,它的名称就叫“航天飞机”。

美国是最早研究航天飞机各种可行方案的国家。从 1969 年停止“阿波罗 计划”以后,就立即集中 5 万名高级技术人员,花了差不多 10 年时间和将近 100 亿美元的研制费用,终于把一张张蓝图上的东西变成了一架真正的航天 飞机。1981 年 4 月 12 日上午 7 时,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肯尼 迪空间中心第 39 号发射台上,升起了世界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从此,宇宙航行的新纪元开始了。

1981 年 4 月 12 日,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在一片欢 呼声中徐徐上升,进入太空,在轨道上遨游了 54 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至 1991 年止,有 5 架航天飞机曾在太空遨游,其中美国有 4 架,前苏联有 1 架。

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是航天史上的一个重 要里程碑。

航天飞机是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有效载荷(如卫星、

物品等)的飞行器,可以重复使用。

(18)

航天飞机设计成用火箭推进的飞机,它发射时像火箭那样垂直起飞,返 回地面时能像滑翔机或飞机那样下滑和着陆。航天飞机集中了许多现代科学 技术成果,是火箭、航天器和航空技术的综合产物。它的特点是可以多次使 用(火箭都是一次使用的),发射成本较低,用途广泛。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由一个轨道器、1 个外贮箱和 2 个固体火 箭助推器组成。

轨道器是航天飞机最复杂的部分,外形是一个三角翼滑翔机,长约 37 米,高 17.3 米,翼展 24 米,它的货舱能把 29.5 吨重的有效载荷送上地球轨 道,并能把 15 吨重的有效载荷带回地面。它可乘坐 3~7 名航天员,在轨道 上连续飞行 7~30 天。

外贮箱是航天飞机最大的部件,也是唯一不可回收的部件,用于贮存航 天飞机的燃料——液氢和液氧,并向发动机输送燃料。它长 47.1 米,直径 8.38 米,装满燃料后重约 740 吨。

固体火箭助推器内装固体燃料,为航天飞机垂直起飞和飞出大气层提供 约 78%的动力。它长 45.5 米,直径 3.7 米,重约 566 吨,使用寿命为 20 次。

从 1981 年 4 月~1991 年 4 月,航天飞机在太空中飞行了 40 次,完成了 许多科学实验和研究项目,也执行了多次军事飞行任务,取得了许多重大科 学技术成果,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航天飞机的卓越才能    

从航天飞机上发射卫星  把卫星送上太空,一般都从地面用火箭发射。

在太空运行的航天飞机上,怎么也能发射卫星呢?

大家知道,航天飞机是天地间很好的交通工具,也是用途广泛的航天器,

此外,它还有奇特的用处,它还是一种理想的太空发射基地。利用航天飞机。

宇航员可以把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或把宇宙探测器送到遥远的星际空 间。从航天飞机上发射卫星,那好比把地面的卫星发射场搬到离地面几百公 里高的太空,当然,这个太空“发射场”也需要配备必要的发射设备。

航天飞机的主要发射设施是旋转式垂直发射架,发射架设有支承卫星及 末级火箭的托架,摇篮似的托架固定在航天飞机的货舱内。

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后,地面测控人员开始测定航天飞机状态,使它保持 有利于发射卫星的状态。在弹射前 20 分钟,根据预定的程序,打开蛤壳式的 白色遮阳罩,这时从电视上可以看到一个待发卫星,像婴儿一样静静地“躺”

在“摇篮”里。地面控制人员根据卫星状态确定是否可以进行弹射。

弹射前 3 分钟,航天飞机的通用计算机开始对卫星的末级火箭的程序装 置发指令,通知它开始执行预定的程序,启动未级火箭的定时器等。

在弹射前 5 秒,末级火箭的电子设备使卫星处于待发状态。当倒计时达 到“零”时,航天飞机上的计算机发出指令,自动松开夹紧装置,这时呆在

“摇篮”里的卫星及其末级火箭在弹簧机构的弹力作用下,以约 1 万米/秒的 速度从货舱弹射出去,并借助弹射时获得的动能开始在太空滑行。然后点燃 末级火箭的发动机,使卫星从几百公里的圆轨道进入一条近地点约为 300 公 里、远地点为 35860 公里的大椭圆转移轨道,卫星与末级火箭离开。卫星靠 本身携带的远地点发动机,进入 35860 公里的圆形地球同步轨道。至此,航 天飞机发射卫星的任务就顺利完成了。

(19)

航天飞机抓“俘虏”  1983 年 6 月 18 日,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第二 次飞行。在太空施放和收回前西德卫星是航天飞机“挑战者”号的重要任务 之一。“挑战者”号圆满地完成了这一使命,从而为将来修理在轨道中的卫 星或为某些卫星补充燃料打下基础。

在太空飞行中,“挑战者”号上加拿大研制的 15 米长的机械臂,从货舱 里抓住前西德卫星,把它从舱里举出业。这颗一吨半的卫星,形状像个箱子,

释放到空中自由运行。“挑战者”号向下漂动,飞到卫星前面 300 米距离,

然后逼近卫星,把卫星抓住。1 小时后,这颗卫星再次被放到太空,让它转 动,而“挑战者”号后撤几十米,然后再把卫星抓住,送回货舱。这两次景 象壮观的编队飞行,使人们惊叹不已。

“挑战者”号在浩瀚的太空是怎样抓捕卫星的呢?航天飞机在太空运行 处于失重状态,释放卫星是很容易的,只要把卫星举起来,然后松开机械臂,

卫星就“自由”了。如卫星没有动力,而航天飞机也不作机动飞行,在短时 间内卫星与航天飞机在太空运行的相对位置不变。这种飞行状态,就形成航 天飞机与卫星的编队飞行。这时航天飞机是随时可以轻而易举抓住卫星的。

如果卫星带动力,即自身带的发动机,就可以随时点火,推动卫星向前 或向后或向左或向右运动(这种运动就叫机动飞行)。在失重状态下,只要 发动机产生很小的力(如几牛),就可以做小小的机动飞行。当卫星作机动 飞行(可以改变轨道高度或改变轨道平面)时,它与航天飞机的相对位置就 拉开了,也许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或两者不在一个轨道平面

(卫星运行轨道所构成的平面,称卫星轨道平面)内。对付这种“耍花招”

的目标——卫星,航天飞机就要付出一点代价。它用轨道交会雷达先搜索、

跟踪目标,根据目标位置,航天飞机开动发动机,似警车追捕罪犯汽车那样,

加速向目标追去,追捕中根据目标位置,或改变轨道平面,或提高或降低轨 道高度,逼近目标,最后把目标抓住。

航天飞机首次在太空释放和收回卫星成功说明,为了营救、修理或使损 坏的卫星恢复工作,航天飞机可以把它们从浩瀚的太空中抓来,带回地面,

使它们“死而复活”。

在未来空间战中,航天飞机除带武器参战外,它灵巧的机械臂,还可以 把敌方的“间谍”——侦察卫星抓来,带回地面“审讯”,因此,不能忽视 航天飞机的军事用途。

太空修理卫星  自 1957 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各国 已向太空发射了数千颗人造卫星,然而“病”者甚多。1984 年世界上第一个 为卫星“治病”的“医生”出现了,它就是“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1984 年 4 月 6 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载着 5 名机组人员从美国卡纳 维拉尔角腾空而起,奉命修复“太阳活动峰年观测卫星”。这颗卫星是 1980 年发射的,用于在太阳活动峰年测定太阳耀斑数据,仅使用 9 个月,就“卧”

床休息,不能正常工作了。

起飞 45 分钟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就飞达与“太阳活动峰年观测卫 星”相接近的高度。4 月 8 日,航天飞机驶至距卫星 60 米处,并逐渐接近至 12 米处,宇航员纳尔逊带一具捕捉装置离开航天飞机作太空行走捕捉卫星,

由于捕捉装置难以咬紧卫星突起部分,未能成功。接着宇航员哈特操纵长达 15 米的机械臂去抓卫星,尝试 4 次均未奏效。4 月 10 日,当卫星处于良好状 态时,宇航员操纵着长长的机械臂,慢慢插入卫星两块太阳帆板之间,终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首度公開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阿提米絲計畫時 間表,由計劃表可看見 NASA 計畫於 2024

「維珍銀河」創辦人理查布蘭森 11 日登上自家太空船「團結號」」(VSS Unity)到 達離地面 85 公里處,也就是大氣與太空的交界處後關閉太空船動力,約有

美國喬治亞州一名 25 歲男子阿貝里,2 月 23

印尼人信奉伊斯 蘭教 ( 回教 ) , 每年伊斯蘭教九 月 是齋戒月,教徒 在三十日內,由 日出到日落,.

赵孟頫小楷书《汲黯 传》(图23)。他在落款 时写道:“延佑七年九月 十三日吴兴赵孟頫手抄此 传于松雪斋,此刻有唐人

有一个人很喜欢抽烟,当家人反对时,他总是说:“我工作压力大,让

(non-earned

【20150302】今天是 2016 年度第一次交读书报告,第一次拿到书单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