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念佛三昧 /釋常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念佛三昧 /釋常真"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念佛三昧

/釋常真

一、《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觀法的相關課題

由經名《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顧名思義,係以觀法為入手處,修觀的內容以 無量壽佛有關的諸多所緣境,計有十六種觀法。因此,首先有必要釐清《觀經》

中「觀」的意涵,以及與它相關的止和禪定,三者之間是緊密的接連在一起。其 次,就操作方式將《觀經》的觀法分成「自力/自他二力結合」的架構,將修學 次第的模式提點出來,藉以分析修觀的過程,以及相關的觀法中可獲致哪些目 標;本文論述的中心以自他二力結合下的第八觀和第九觀,如何成辦念佛三昧。

第三,說明是哪些人在修學這些觀法,這些觀法的底線和要求的條件有哪些?於 后將各別陳述。

(Ⅰ)何謂止、觀和禪定?

「止」係將注意力集中起來並且制心於一處不散亂,如《觀經》所說:「專 心,繫心一處,繫念,令心堅住,專想不移,無分散意」。這表示將意識收攝於 某一特定的對象,而令之無法再攀緣非觀境的內容。這是修禪定的基礎工夫,具 足了「止」的前行,而可展開「觀」的層次;由止觀靈活的運用,可推動觀想境 界的進展。

「觀」隨著所緣境的不同而有各種的觀法,如《觀經》所列的十六種觀法,

而「觀」在《觀經》所要求的水準,是「諦觀,想念」,諦觀是正確地觀察所對 境,如同經文所說的「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想念,按 字面的意義,似乎是生起一個觀想的念頭,而此觀想能力的持續,端賴念頭的止 力,使觀境不偏離所觀的方向,從這個意涵似乎接近諦觀的意思。

「禪定」或譯為「三摩地,三昧,等持」,是指觀境的內容得以持續一段時 間而不消失,表示可清清楚楚看見所緣的對象,誠如《觀經》說:「此想成時,

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時,恆憶此事;若得三昧,

見彼國地,了了分明」。由援引的文句得知,每一觀想的成就在於一一觀境都非 常明了,不僅是閉眼可觀想出來而已,還要做到開眼之時,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若能達到的話,即是進入三昧,乃止觀等待的狀態。以上依據《觀經》的文脈,

界定「止、觀、禪定」的意涵。透過這樣的闡釋可知,經由止和觀的操作能獲致 禪定的結果。

(Ⅱ)觀法的「自力/自他二力結合」的定位

上一小節的界說顯示藉由止觀的運作而得進入禪定的世界。接著要探討的是 這背後推動的力量會來自何處。分析《觀經》中禪定的能力,部分是偏重一己之 力,須經過幾道觀法的努力來進入相當程度的三昧;另一部分須借助佛力來達致 較高水準的三昧。《觀經》將自身的內在推力,再細分成「繫念、觀,想,想念,

(2)

諦觀」為其主力,其中「繫念、諦觀」為較常出現的用法;這一方面的細節將於

「正修觀法」再做說明。行者須對自他二力結合和自身的內在推力加以掌握,期 能獲得止觀等持,亦即禪定的境界。

《觀經》討論的幾個主要觀法,包括觀想極樂國土、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

大勢至菩薩。這些觀境,是修行者所要努力的目標。本文討論其中的觀想無量壽 佛的寶像,以及其身相、光明,尤以觀無量壽佛身相,可生於諸佛前的念佛三昧,

別具一格;將此二觀法置於自他二力結合的操作方法,可分別達致念佛三昧,二 者之間的差異和關連為本文論陳的核心。修行者該如何進入上述二觀法的世界,

即能於第八觀「想像」,見到西方三聖像皆放妙光、和第九觀「遍觀一切色想」,

明見無量壽佛的身相、光明、與其化佛,見此境界已,即可得見十方一切諸佛。

修行者若要達成像這樣的觀境,須具備哪些的基本條件,以及事先要準備的工作 是什麼,而可獲致一定程度的禪定。

(Ⅲ)《佛說觀無量壽佛經》所施設的修行者

世尊針對未來世為煩惱賊所害的眾生說「清淨業」並且開示其中的「清淨業 處」,可觀想「西方極樂世界」。「清淨業」是《觀經》所要闡揚的宗旨之一,無 量壽佛建構一個完全淨除煩惱、清淨、極樂的世界,施設九品階位,以廣攬欲往 極樂淨土的修行者。倘若一個行者連自己所要修習的法門的條件,都無法掌握的 話,那麼將很難朝正確的方向進行,況與法門有所契應。修行的法門,當然需要 透過有這方面經驗的過來人,來引導適當的觀法,這已是師徒口耳相傳的專門領 域,在《觀經》的經文脈絡,並不顯示修習觀法的操作細節。譬如《觀經》陳述 觀想七寶的各種顏色,眾多莊嚴寶物的形狀、大小,寶蓋中映現三千大千世界一 切佛事的空間等等,這些觀境必須達到一定的程度,方能吻合《觀經》的水準,

這就是為什麼修行要找一位師父的原因了。

《觀經》開示欲修淨業的行者,應具備基本的十善業行、歸命三寶、持戒,

到真切發起求取無上正等覺心,這些條件皆須一一滿足,可見非平白可得。關於 行者在十六觀法所要累積的工夫,也不相同,各自有其要完成的重點項目,逐一 通過後,可朝下一觀法的目標邁進,以達成較高程度的三昧。所以,修習《觀經》

中某些較高水準的觀法,須經過一番努力,才有機會邁向高地菩薩的階位。有關 止觀的操作、觀法的內容,目標完成的驗證,將於底下分別論陳。

二、正修觀法

前一節初步說明《觀經》的一些相關課題,例如止與觀是通達禪定不可或缺 的手段,隨著觀境的轉進,禪定力也需有所提昇。《觀經》的前七種觀法,靠的 是逐步累積止、觀的工夫,分成二個階段來構造極樂世界的初步藍圖。第一階段 設於第三觀,先完成極樂世界的國地;第二階段難第六觀,達成地上的莊嚴物,

如寶樹、寶池。二個階段之間互存密切的關係,經由前階段的準備,有助於後階 段的進行;而每一階段的目標,均需借助前面的幾個觀法,逐一通過而成的。到 第六觀為止,大都偏重自力的操作方式。第七觀「妙花座觀想」,乃法藏比丘願

(3)

力所成,故觀法轉換成自他二力的結合,為觀無量壽佛身相預做準備。第八觀、

和第九觀,為本文主題的念佛三昧。

又,前七種觀法,都以往生極樂世界為目的,從第八觀到第十三觀的觀境是 層層轉進的關係,也就是說越到後面的觀法,須更加深細的禪定工夫才能成辨 的。例如本文論列的第八觀法,其目標是禪定中觀見無量壽佛、二大菩薩的聖像;

第九觀法的目標,也是定中見無量壽佛和十方一切諸佛,將於下一輩子往生極樂 世界,能覲見無量壽佛的妙色身,證得無生法忍,進而獲致十方一切諸佛現前予 以授記。第八觀法乃為第九觀法的境界做前加行,使得來生成辦無生法忍的工 夫。二種觀法乃互為資助的關係。

每一種觀法皆有一定的步驟和驗證的程序。十六觀法當中,除了末三觀,三 輩往生自成一格的情況之外,其餘大都是觀觀相扣,循序漸進,以邁進較高水準 的三昧境界。該經訂立驗證的總原則,譬如「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明了,

閉目、開目,不令散失……,作此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修 觀的要點之一是,修習十六觀中的某一觀法時,需聚精會神在此一觀法內的所緣 境,而不必旁騖於其它觀境。

●自他二力結合的觀法

前述的十六觀法,前六觀屬於偏重自力的方法,第七觀以後進入自他二力的 結合。自他二力的運作,雖獲佛菩薩的加持,然自身的工夫仍須漸次累積乃可得 利。誠如第八觀的「想像」、和第九觀的「遍觀一切色想」,必須奠基於前七種觀 法為其基礎,方可獲致個別的念佛三昧。

A)第八觀「想像」──觀「西方三聖」的念佛三昧

當第七觀「妙花座」觀想成就後,世尊教示依據「法界身」的概念來觀想佛 身。從第八觀「想像」觀法以後,大都觀想菩薩的身相,因此皆需運用法界身的 理則。行者透過觀想佛身,可以成辦「自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好」,表示在 這樣層面的觀想,若得成就,則可等觀自心凝聚出來的妙色身,與諸佛‧如來的 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妙色身,無二無別。「法界身」並無具體的形想,故在 操作上,先憶想所依止佛的功德,包含如來、阿羅漢、正等正覺等;進一步將佛 功德具體化,從一寶像為入手處,如第八觀「想像觀法」即是其中的代表。

佛陀指示第八觀法,專想無量壽佛的寶像端坐蓮花上、極樂國七寶莊嚴、眾 寶羅網滿虛空中、以及二大菩薩的聖像各侍立於旁。此類作觀的方便法與佛身的 功德遙相呼應。第八觀的觀法,運用止觀的內在動力,在於「繫念、諦觀」的雙 管齊下。《觀經》訂定一套標準來驗證觀境,第八觀共有三道的檢驗標準,通過 檢驗後,方能於現身中成辦「念佛三昧」。第一道的要求,於觀境的佛、菩薩聖 像,皆需感得二聖像的妙光。第二道,行者應當親聞水流等聲,演說妙法,以及 出、入定二時中,皆不離此妙法。第三道,出定後,對於前一道聞得的妙法,能 進而憶持不忘,且與經典中佛陀的教法相吻合。上述三道觀境的驗證通過後,就 達成另一層次的「粗想見極樂世界」。由此可知,第八觀法的通路,是借助「(觀)

想(聖)像」來開發它的觀境世界。此定中見佛與下一觀法的得見「十方一切諸

(4)

佛」有所不同。為區別二者,將第八觀的念佛三味,另名為觀見「西方三聖」的 念佛三昧。

B)第九觀「遍觀一切色想」──觀「十方一切諸佛」的念佛三昧

第九觀有二個轉折點,第一,是觀想無量壽佛的身相;第二,據之得以觀成 十方一切諸佛,進而可以察見佛心。佛陀教示觀無量壽佛身相,從眉間白毫相入 照見極令明了,白毫相明了已,八萬四千相即自然現身;已見無量壽佛身相,即 可見到十方無量諸佛;得以觀見無量諸佛的緣故,諸佛現前予以授記。《觀經》

沒有交代觀察佛心的具體辦法,只說明為何觀察佛心的理由。依據經文「諸佛心 者,大慈悲是,以無緣慈,攝諸眾生」,似可理解成除了開顯智德之外,福德培 植亦是不可或缺的菩提資糧,期能「作此觀者,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法 忍」,可視作成就無生法忍前的遙遠準備。

經文記載「以觀佛身故,亦見佛心」,係根據「法界身」的理則,因而佛身 與佛心得以互觀。將它落實到觀想無量壽佛的身相、光明、與化佛;一旦觀想成 功,再加以攝化無量眾生的萬行,則可捨壽往生極樂世界之後,能親見無量壽佛 微妙色身,得證入無生法忍,憑藉此工夫得見十方一切諸佛,因見無量諸佛之故,

獲致諸佛前來祝賀給予授記。第九觀,「遍觀一切色想」的觀境,極其龐大,不 僅是行者於前幾觀所累積的修得力,還需要依靠無量壽佛的加被,才得成辦的事 業。

第九觀的觀法從無量壽佛的白毫相,進入到觀見十方一切諸佛身相,與第八 觀從一寶像整體到觀察西方三聖身像的切入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二者皆是想 念佛身乃得「念佛三昧」,於水準上有所差異。

「念佛」為第九觀法的重要開端,由念佛能引發見佛及十方一切諸佛的結果。

此中的念佛是憶想無量壽佛的光明、與諸多妙相、以及其無量的化佛;若能洞見 如此的觀境,則可見到十方一切的諸佛。經文進一步說明由佛身轉見佛心的內在 連線,除了根本的智慧開展方向之外,還需借助攝受眾生以積聚菩提資糧,這二 方面的配合於來生可以往生諸佛前,獲證無生法忍,能睹見無量的如來。此觀以 觀察十方一切諸佛為重要的標的,進而開展菩薩的萬行。為凸顯此觀法的特色,

稱此觀為「遍觀一切色想」。從以上的說明,得知《觀經》中二處的「念佛三昧」,

是不同的層次,第九觀超越前觀的水準許多。

綜合上述二種觀法之間的轉折,第八觀乃定中見西方三聖的寶像,奠定了第 九觀的觀境可獲見十方一切佛身的基礎,具備洞見佛身的根底即諸法實相的本 領,有此本事可開展濟諸眾生的福德事業。因能累積福、慧的二種資糧,故於往 生極樂淨土後,一睹見無量壽佛妙色身,即證入無生法忍,能獲致諸佛前來賀喜 予以授記。此二觀所展現的觀境已屬較高水準的觀法,表示修觀者須投注更加深 細的禪定力,才能實踐這些較高難度的觀法。以上陳述正修的觀法,是置於自他 二力結合的架構。若能獲致上述二種觀法的「念佛三昧」,則會有怎樣的修觀效 應。

三、修習十六觀法的成效

(5)

經由上面二節的說明,對《觀經》的十六種觀法,大致有初步的認識。接著,

要討論依照佛陀的教法來修習觀法,將會獲得如何的功用。本文按照經文的記 載,說明修觀的相關課題,與觀法之間的次第;然修觀的操作細節,並未記載於 經文,此中的要領與印證,須經由一位有這方面實際體驗的過來人,給予教授、

示範和指導每一觀法的過程,才能達致世尊所交付的功課。

十六觀法,並非每一觀法皆有獨自達成的效應。在前面的六觀,大都採取累 積的方式,以增強觀境於層面的擴充與向前進展,因而,所成就的三昧力於程度 上有所不同。前一階段的三昧力乃為推動下一階段的三昧或觀法的進行;然其各 自獲得的成效都是保障往生淨土。例如第三觀「地想」,開始第一階段的效應,

可達致「必生淨國,心得無疑」;到了第六觀「總想觀」,進入第二階段,也是「命 終之後,必生彼國」;第三階段是第七觀的「妙花座想」,同樣「必定當生極樂世 界」。以上三個階段,都是命終之後,必定得生極樂世界的模式。

到了第四階段以後,有新的轉變,屬於第八觀「想像」的「於現身中,得念 佛三昧」,表示禪定能力提昇,如前述的定中見佛;透過念佛三昧這種方法,對 往生淨土多一層的保障。第五階段,屬第九觀「遍觀一切色想」的「得見無量諸 佛故,諸佛現前受記」,已屬較高水準的觀法。

《觀經》於後文提示韋提希夫人與五百侍女,承佛的威神加持力,得見極樂 世界廣長之相和佛身,以及二大菩薩;因心生歡喜,得悟入無生法忍,並且發願 求取無上正等覺心,意願往生極樂世界。世尊為她們授記往生後,均可獲得諸佛 現前的三昧。《觀經》予以肯定實踐「繫念,諦觀佛身」的操作方式,可以達致

「念佛三昧」的境界。

四、結語

本文主以《觀經》的「念佛三昧」為主要的論題,闡釋由「繫念、諦觀佛的 身相」為開啟,能導致「禪定中觀見西方三聖」,或「禪定中見到博一切諸佛」。

尤以後者,佛陀教導第九觀的「遍觀一切色想」觀法,行者不僅是現世中悟入佛 身實相而已,同時積極培植福德,二者是齊頭並進的。故往生淨土之後,行者能 即刻覲見無量壽佛的妙色身,並獲證悟無生法忍的境界,進而可以睹見十方一切 諸佛的妙相莊嚴身,獲致諸佛現前予以授記。

《觀經》處處展現止觀靈活的運用,以推動種種不同層面的觀境,尤以較高 難度的境界,除了需高水準的禪定之外,還需要借助佛、菩薩的威神加持力,方 得以成辦。此經的觀法,大部分是結合自他二力的方式,將前六觀列入偏重自身 力量的方向,係針對止觀一開始的運作,乃奠基的工作,對初學者是個相當重要 的步驟。因此,將部分觀法歸於偏向自力的運作,是為了強調實修的重要性。實 質上,自力、他力是無法全然畫分開來,只是行文時較易於表達罷了。

《觀經》的每一種觀法,皆有一定的步驟和驗證的程序。十六觀法當中,除 了末三觀,三輩往生自成一格的情況之外,其餘大都是觀觀相扣,循序漸進,以 邁進較高水準的三昧境界。此外,《觀經》訂立驗證的總原則,乃掌握修觀的正

(6)

確方法。修觀的要點之一是,修習十六觀中的某一觀法時,需全力貫注在此一觀 法內的所緣境,不必旁騖於其它觀境,行者再根據《觀經》的指示來檢驗修學的 方向。(作者就讀於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南無拘那提佛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彌勒佛  南無師子佛 南無明焰佛 南無牟尼佛 南無華妙 (丹本妙華)

 西方極樂世界尊  無量壽佛世希有   能滅無始億劫業  令彼苦惱悉消除   若人能以微妙心  甞以極樂為觀想   廣與眾生分別說  舉目即見阿彌陀 

 如來微妙色端嚴  一切世間無有等   光明無量照十方  日月火珠皆暱曜   願我得佛清淨聲  法音普及無邊界   宣揚戒定精進門  通達甚深微妙法 

  西南方普明佛 善哀觀眾生佛 寶施佛 華德佛 法音吼佛 師子雷音佛 造王

《觀無量壽經》是在宋元嘉年間(四二四-四五一)才譯出。因此,學者們普遍注意到《般 舟三昧經》對於慧遠念佛三昧觀念的影響。 [註 22] 在慧遠之前,《般舟三昧經》的各種譯本已

  分文為三。序正流通。從如是訖清淨業處序分。爾時世尊放眉間光。訖諸天發無

  二別敘今經教興 韋提機發淨土緣興。故使闍王公為逆害幽禁父母苦切憂愁。遙

。問曰。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備不虛。何機得受。答曰。解有二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