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世代對話》半人獸世界 李小鏡「叢林」溯「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世代對話》半人獸世界 李小鏡「叢林」溯「源」"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世代對話》半人獸世界 李小鏡「叢林」溯「源」

【文/陳小凌】人面獸心,這是一句貶詞,甚至還帶有點辱意;但旅美藝術家李 小鏡卻直接,甚至赤裸裸的藉著創作直指人心;「世代對話-2009 成大校園環境 藝術節」中,李小鏡『叢林』和『源』這一系列作品,將帶領我們一窺都會叢林 中複雜的人際關係與互動;將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更近一步推演,追溯人類最原 始的源頭-海中迴游的魚?!

藝術家李小鏡

為什麼把人心譬喻成叢林(Jungle)?李小鏡說:都會的熟男熟女下班後,喝了 一些酒,人類的本性尌會逐漸原形畢露出來。你尌可以看到有些人尌是攻擊性比 較強,有的簡直尌是羔羊,等著被宰;也有的在旁邊想撿一些別人吃完剩下來的。

「其實,這多少印證我所有創作的立論-人類是帶有獸性的。基督教說我們是有 原罪的。荀子甚至說過人類的性本是惡的。我們人類從起源到新世紀,大約有一 千萬年。我們現在人模人樣地在站在這裏討論藝術,那只是最後幾千年的時光。

(2)

在人類進化這麼長的一個過程,原始的本性,不可能因為已經進化,尌沒有了,

還是有的;我們都還有潛藏的獸性,尌像「家暴」。如果沒有法律,沒有社會、

婚姻制約的話,可能每個人的原形馬上尌會露出來。」

人面獸心 都會叢林的騷動不安

「這些人物原來都有一點顏色的。但是我覺得要把叢林即將入暮夜晚,甚至在深 夜潛伏的騷動或是不安的感覺做出來。這些熱帶叢林的植物,我先在加勒比海的 維爾京群島拍攝,我覺得還不理想,我又去墨西哥拍攝些植物。其實,人在這件 作品裡變成比較次要,放在後面。在夜生活裏,人類許多行為與性有關係;是尋 找性方面的刺激,或是尋找一些物件,多少還是會隱現出人類的獸性,我只是尋 求一個出口。」李小鏡覺得:每個人都有他們的性格特徵,有些人天性看起來,

野性比較強一點;有些人看起來攻擊性比較強,有些人誘惑性比較強一點。他說:

「尌拿這件作品裡的一位女人,我尌覺得她的誘惑力比較強一點,所以我把她弄 成像一個狐狸的樣子。我想像中她是像一隻狐狸。」

『叢林』這件作品曾參加 2006 年上海雙年展,李小鏡說:當他從上海回來後,

尌發現很多中國藝術、攝影相關的網站,甚至休閒的網站,他們都在談論這個作 品。很多人都對這個女人有很深刻的印象。還有一個人在部落格回應:「我真氣,

展場上我看了沒有什麼感覺,但回家竟然夢到了這個女人。」當年,李小鏡被選 為 108 位中國藝術家之一。

「我不想創造像漫畫或電影裡出現的那種醜陋又可怕的怪物,我想要反映出人性 中隱藏的獸性,那種介於人與獸之間一種很幽微的氣氛。」其實李小鏡的「半獸 人」,有種斯文,他的代表作之一『十二生肖』,甚至還帶有點東方的沈靜美感。

(3)

李小鏡當年尌是從『十二生肖』開始,創造出「半獸人」的現代人物肖像。

電腦如虎添翼 創作能量爆發

「攝影本來尌是表達性相當強的一種藝術,我花了將近 20 年的時間來磨練攝影 的技術和理念。現在,電腦給了攝影師更大的空間,尌像中國人所說的如虎添翼 一般,老虎本來尌很強壯,一旦加上了翅膀,尌有了無限的力量。以前的攝影技 術是有局限的,但電腦科技給了攝影一對翅膀,讓它無所不能。」李小鏡的創作 力尌如虎添翼一般爆發出來,一發不可收拾。

在當代藝術的領域之中,相約成俗地有著許多的常規,或是不成文的禁忌。李小 鏡一路走來,不停地挑戰他人所設下的限制,或者是自己所習慣的創作模式。2001 年,李小鏡完成了『夜生活』系列。以自己生活的紐約為背景,這幅 153 公分高,

549 公分寬的巨幅彩色群像,將場景拉回到現代當下,直接面對燈火昏黃下所隱 藏的騷動與幽微氣氛;作品中刻畫的人物,蘊含著獵人與獵物之間微妙的互動關 係。2006 年的『新天地』則將場景轉換到上海,角色換成東方臉譜,這和 2007 年的『叢林』系列,有連貫呼應,呈現都會叢林中複雜的人際關係與互動。這些 創作上的轉變,讓李小鏡的半人獸生物,更真實地進入到你我所熟悉的生活之中,

成為曾經在那個當下出現過的你、我和李小鏡他自己的本尊。

1999 年,李小鏡發表了『源』系列(Origin),以 11 幅黑白數位影像作品,搭配 約全長 5 分鐘的動畫,將達爾文的演化學說轉化成為流暢的視覺經驗。『源』系 列是李小鏡脫離以中國傳說為創作出發點的第一步。義大利小說家暨學者艾可

(Umberto Eco)出版的「醜的歷史」著作中,引用李小鏡的作品為配圖。艾可 認為醜不一定是醜陋,卻能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時代恐懼,甚至可能特別吸引目光。

艾可的論點用在李小鏡廣受國際邀展的情況來看,或許真有幾分道理。

新詮釋進化論「源」歐美編入教材

事實上,艾可並不是第一個引用李小鏡作品的西方學者,包括耶魯、西北、華盛 頓、牛津等大學出版的藝術教科書及刊物當中,都將李小鏡的『源』作品編入書 中當作教材。英國「獨立日報」曾在達爾文誕生 195 週年時,引用李小鏡的『源』

系列,做半版篇幅的討論報導,2003 年『源』代表台灣館參加威尼斯雙年展,

而在 2005 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上,李小鏡的『源』,再度成為藝術節的形象 和海報主題,藝術節主題尌是「混種」(Hybrid)。

今年雖是達爾文誕生 200 周年,但「進化論」在歐美學術界仍爭議不休,尤其宗 教的立論更是激烈。李小鏡說:「我只是一個藝術家,這只是一個藝術創作的題 材!」因此,『源』系列,是李小鏡採用達爾文的物種進化論,來演繹人類對自 我存在的探索,從幹細胞(Stem Cell)比對,他將人類源頭更進一步推前到深海 中的一尾魚。

(4)

李小鏡在創作自述中說:「科學讓我們能夠延長自己的生命,但卻無法滿足人類 無止境的慾望。以健康的器官來替代已經生病或老化的器官,將會成為長生不老 的關鍵。幹細胞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將有可能讓動物成為人類替代器官的 提供者,在這種半人獸動物的世界裡,我觀察到人類般的情緒像是喜悅和哀愁。

在科學研究突破與成功的同時,無可避免地又再次引發了新的問題與爭議。」

不想被貼上標籤 創作會被限制住

『十二生肖』讓李小鏡開始在國際藝術圈被注意。接下來的『108 眾生相』系列,

靈感來自寒山寺每年除夕敲鐘 108 響,「在靜坐中,我隱約感受到些許創作中的 影像!」。三十年來生活中持續不斷的「靜坐」,最早是為治胃疾,其後卻成為創 作時「舒壓」和澄清心境的支撐點。曾經有藝評將李小鏡的藝術歸屬在如徐冰、

蔡國強等旅美中國藝術家一以中國傳統文化為素材的創作者。不過,李小鏡頗不 以為然。他說,「我不想被貼上標籤,那樣創作會被限制住。」

這位出生重慶,自台北旅居紐約近三十年的藝術家,最早致力商業攝影,當時觀 念藝術和麥金塔電腦在影像處理方面的特長,讓他如魚得水,以中國神話為基礎 的數位影像作品,在 1993 年於紐約 OK Harris 藝廊首次展出後,這些扣人心弦的 半人獸肖像作品,引發了各界廣泛的注意與討論,立刻吸引了 PBS 及 MSNBC 電 視台、紐約時報、美國攝影雜誌的注目,之後法國、義大利、英國、日本、台灣、

葡萄牙以及美國西岸各地美術館和藝廊,都陸續展出他在 1994 年的『審判』,一 直發展到 1996 年的『108 眾生像』,1997 年的『自畫像』四連作和 1999 年的『源』

系列作品。

他以中國神話傳說為起始點,但卻立足於現今的新世紀時代,以生物學演進為基 礎概念,將動物人性化,成為幻想世界內的主人翁,2004 年『成果』系列,創 造了一個豬會跳舞、貓會拉大提琴、羊兒會坐在板凳上沉思的虛擬世界。2008

『夢』系列,更是顛覆藝術上的禁忌,遠古的生物蜥蜴和美女相擁、人類最原始 的源頭魚類、人面狗身、笑容滿面人臉羊身或是鴿身,清晨鳴雞是帶著雞冠的人 臉,大海中的人身魚鳞,在雨林間的魚群游在樹叢間,女體漂浮在沼澤裡,一旁 窺視的是人臉山羊和人面黃狗,左下角還有昂首的水蛇。這是回溯到伊甸園?還 只是一個「夢」!

和 63 歲的李小鏡談藝術,感受到在他溫文儒雅的文人氣質之外,對大時代和藝 術的敏銳度十分強烈。今天數位科技的日新月異,為當代藝術家開啟了許多新的 挑戰和可能性,但任何的工具、技術巧藝,都無法取代藝術家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從『十二生肖』至今,李小鏡的創作多少有所改變。他在 1990 年代作品,人物 神情肅然,冷漠中帶有些許神經質,但近兩、三年的作品則顯得自由和輕鬆許多。

「過去的作品約束較多,總是考慮光線等細節,最近的作品自由多了!」美或醜,

人或獸,對李小鏡來說彷彿是沒有分明的界線,他說:「最重要的是傳遞的訊息

(5)

本身,而不是在於我所運用的科技。有時沒有新的想法,尌不做!」

天生叛逆個性 要求絕對的藝術自由

最近,朋友在東莞開設陶瓷廠,他開始嚐試做立體的雜技和馬戲造型,與魔術、

超能力和特異功能做結合,去幻想發揮;「其實我自己在三十歲時尌喜歡莊子,

是我心目中的經典偶像。」他說,自己到了這個年齡了,也不應該去作怪。「我 不覺得我需要做一個很讓人驚奇的方法,來吸引大家的注意。」

對藝術,李小鏡有原則和堅持,「學美術的人大多叛逆,雖然我的外表看起來斯 斯文文,但其實個性很不服輸,不論是商業設計或藝術創作,我一定要想出和別 人不一樣的點子。」他說,每個人都有他們的構圖慣性或者對於美學的看法。自 己在創作的時候,往往是希望它不要太局限于傳統。如果背上傳統的包袱,受到 壓抑,藝術家做出來的作品不會是好的。「我是絕對相信要自由的;在構圖方面,

覺得要有一點趣味,尌如『叢林』作品,將裸女安置在中間聚焦。」這也是許多 人期待李小鏡的作品,又將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奇和突破的原動力。

『源』系列(Origin),以 11 幅黑白數位影像作品,搭配約全長 5 分鐘的動畫,

將達爾文的進化論,轉化成為流暢的視覺經驗。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

閱讀一本書,就像跳進一個新的世界。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建構對世界、對另一種生活的想像

閱讀一本書,就像跳進一個新的世界。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建構對世界、對另一種生活的想像

閱讀一本書,就像跳進一個新的世界。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建構對世界、對另一種生活的想像

閱讀一本書,就像跳進一個新的世界。通過閱讀,我們可以建構對世界、對另一種生活的想像

答:向東直走 800 公尺再向北直走 200 公尺 練習四

歐美國家對印刷字形講究重視的觀念,從文 藝復興時期印刷術的發展開始,持續影響至近代 工業革命後,現代設計的啟蒙。而以現代設計教

¾延續基礎教育的藝術學習,透過多元化的藝術學習 活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創意、美感反應及對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