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Copied!
4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休閒滿意度

隨著時代的演進及環境條件的改善,人們生活型態也有很大的轉 變,連帶影響到對於休閒的認知,休閒不再只是休息,更是生活素質 或生活品質的展現,因而日益受到重視。可發現探討休閒的層面越來 越廣,不單只是休閒活動種類的選擇或參與頻率,休閒活動參與後所 感受的心理滿足也同樣受到重視。

本節所探討的內容包括:一、休閒滿意度的理論與定義;二、休 閒滿意度的測量。

一、 休閒滿意度的理論與定義

Beard 和Ragheb(1980)綜合各學者的研究,提出休閒滿意內容之

理論基礎,分成六個層面來加說明:

1.心理層面(Psychological):有許多指標形成休閒滿意的心理要素,

如個體基於「內在動機」,參與他們「自由選擇」的活動,且達 成其自我實現的需求。此外,個體從事活動以挑戰他們的「能力」

以及「才智」,從中獲得成就感,表現其個別性,並尋求自我表 達。個體會一再參加活動的特徵如下﹔(1)引人興趣;(2)引 人注意;(3)好玩;(4)愉悅感;(5)幫助探索與發現。

2.教育層面(Educational):由於神經系統複雜,個體在休閒當中追 尋智力刺激,以瞭解自己與周遭環境。因此需要新的體驗以滿足

(2)

其好奇心,並藉由學習新事物而使經驗更為寬廣。

3.社會層面(Social):個體志願參與服務團體或組織,以維持或發展 自由選擇的社會關係,如此有助於社會適應。而自然形成的人際 關係有助於:(1)社會互動與溝通;(2)提供認識朋友的機會;

(3)享有良好的情誼等。且多數個體參加的活動具有「利他性」、

「有用的」、以及「為別人提供服務」等特徵。個體有歸屬的需 求,想認同團體、獲得注意與承認,這些有助於個體取得社會尊 重與他人尊重。

4.放鬆層面(Relaxation):遊戲和運動具有恢復元氣的作用。根據此 理論, 休閒可以得到休息、放鬆並紓解來自工作及生活上之緊張 與壓力。

5.生理層面(Physiological):個體參與的活動中,有些具有「生理 上的挑戰性」或「恢復健康、強化肌肉及心臟功能」並「增進健 康」、「防止肥胖」,或藉著控制體重以增強精力。

6.美感層面(Aesthetic):若從事休閒活動的地點經過良好的規劃,且

環境優美,則更能令人感到滿意,亦使休閒體驗更有趣、愉悅。

Beard 和 Ragheb(1980)為「休閒滿意度」所下的定義為:休閒 滿意度是個體因從事休閒活動而形成、引出或獲得的正向看法的感 受。它是個體對自己目前一般休閒經驗及情境覺得滿意或滿足的程 度,這種正向的滿足感來自個體自身所察覺到,或未察覺到的需求滿

(3)

足。Franken 與 Van Raaij(1981)指出,休閒滿意度是一種相對的概 念,被判斷於一些相對的標準之中,這些標準可能包括由於先前經驗 而得之個體期待、個體成就或自休閒活動中滿意度的察覺。

高俊雄(1996)指出,休閒生活不只是消磨時間而已,休閒生活 積極的意義在促進個體生活品質,因此在休閒生活中體驗到喜悅及滿 足是很重要的。因此從事休閒是否感到滿足,是影響個體生活滿意及 身心愉快與否的關鍵因素。國內學者亦對休閒滿意度給與顯而易懂的 定義,休閒滿意即個體透過休閒活動的參與,而感覺自己需求獲得滿 足的程度(王素敏,1997)。休閒滿意是從事休閒後,個人對其休閒 生活的整體正向評價(胡家欣,2000)。

學者Mannell 與Kleiber (1997)認為,最直接去研究休閒的層面即 是去測量人們在休閒情境中經驗到什麼樣的品質及內涵。所以利用休 閒滿意程度的探討,來有效的深入了解大家對於自身在休閒活動中所 經驗到的休閒品質及內涵。

綜合上述的觀點,休閒滿意度的理論涵蓋心理、教育、社會、放 鬆、生理及美感層面,探討休閒滿意度時將有完整的基礎。在本研究 中所採用的休閒滿意度定義是個體經由其休閒經驗中獲得自我需求 的滿足感。

二、 休閒滿意度的測量

依據個人在休閒活動中需求得以滿足的觀點,Beard 與Ragheb

(4)

於1980年建構出一套「休閒滿意度」的研究架構,並發展「休閒滿意 度量表」(Leisure Satisfaction scale,LSS),測量個體透過自身休閒經

驗的領會,知覺到個人在六大層面獲得滿足的程度。

Beard 與Ragheb (1980)前後共實施兩次「休閒滿意度量表」的 調查研究,以考驗其信、效度。量表的第一次預試是透過名為Society of Park and Recreation Educators(SPRE)的機構,從1976-1977 年間的 成員名冊中挑選160 位休閒服務業專家以及603人(包括學生、專業 人員、技職人員、兼職人員和退休人士)所組成。問卷回收後經過因 素分析其結果為六個層面,原量表的整體信度為0.93,假設下的各分 層面信度介於0.76 至0.86 之間。經過預試題項的增減與修正,再針 對347 位不同主修與研究領域的學生為研究樣本,進行第二波的試 測,以了解量表的信度與修正後的因素結構,並測試此份量表是否也 可適用不同的樣本群。結果顯示修正後的量表在信度與分層面的界定 上略優於原量表,其整體信度為0.96,六個層面分別為心理層面、教 育層面、社會層面、放鬆層面、生理層面以及美學層面,信度範圍從 0.85 至0.92,顯示量表具有良好之內部一致性。

1. 心理層面(Psychological):效益包括自由感、享樂、涉入和才智的

挑戰。

2. 教育層面(Educational):休閒活動能提供參與者才智上的刺激並 促進個人的自我了解與環境認識。

(5)

3. 社會層面(Social):休閒活動能提供對人有益的社會互動。

4. 放鬆層面(Relaxation):活動具有一種遠離生活緊張與壓力的放鬆

功能。

5. 生理層面(Physiological):休閒活動能發展體適能、保持健康、控

制體重、並促進其他方面的安適。

6. 美感層面(Aesthetic):休閒活動的場所提供活動者一個舒適、有

趣、優美與設計完善之空間。

本研究參考的是Beard 與Ragheb (1980)的休閒滿意度量表 (LSS),經謝智謀(1998)翻修後引入台灣,每個層面分別由四個問 題所匯成,整體信度為0.93,合計24 道題目,採五點量尺作答與計 分,範圍從1(從未如此)-3(有時如此)-5(總是如此),可分得六個分 量表分數與總分。過去諸多對於休閒滿意度所進行的研究(謝智謀,

1998;陳南琦,2000;黃副殷,2002;鄭丞伸,2001;蘇瓊慧,2005),

亦引用或參考此量表進行。故本研究採用此「休閒滿意度量表」進行 施測,以瞭解目前國中學生休閒滿意度的情形。

第二節 情緒調整

近年來情緒課題的研究中發現,情緒調整是情緒智力的重要成 份,情緒激動時,必須經由個體的調整及引導,以發揮其功能。情緒 調整能力與發展攸關個體的生活適應和身心健康。本節所探討的內容

(6)

包括:一、情緒調整的意涵;二、情緒調整的相關理論;三、情緒調 整的五大內涵及測量。

一、 情緒調整的意涵

情緒調整的意義與內涵的探討十分有限,以下針對幾位學者觀點 加以討論:

Kopp(1989)情緒調整的主要目的在於處理不適宜的情緒後果,

而處理過程包括避免、替代、轉換、減弱、抑制或強化情緒等。王財 印(2000)指出情緒調整在於維持正向情緒或修補負向心情,引導個 體朝向更適當與正向的情緒狀態。即愈具有情緒調整能力的個體,愈 能正確的覺察自己的情緒,面對社會變遷與外在環境改變時,也愈能 自我調節,適應社會的轉變。

從歷程的觀點來看,Dodge 及Garber 於1991 年認為情緒調整是 由神經生化、主觀經驗、行為表達等三個情緒反應所構成的個人內在 歷程,例如:抑制興奮系統、控制注意歷程、重新解釋會引發情緒的 情境等方式皆屬內在歷程(Thompson, 1991)。然而,此內在歷程與 外在環境系統息息相關,因此Dodge 及Garber 認為情緒調整還牽涉 到三個情緒反應領域與外在環境互動的外在歷程(引自Walden &

Smith, 1997),如:取得因應的資源、調整環境以符合情緒需求等皆 屬於情緒調整的外在歷程(Thompson, 1991)。Thompson(1991)認 為情緒調整係指監控、評鑑、修正情緒反應,以達成個人目標的內、

(7)

外在歷程。亦即由內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與外在環境因素間的互 動,來監控、評價與修正情緒之作用,使個人對情境做適當反應,以 完成個人的目標(陳金定,1998)。

簡言之,就歷程觀點來看,情緒調整就是指有效地協調主觀的情 緒經驗及行為,使之達成目標,而維持良好的適應的過程,且此過程 是由神經生理、認知經驗和動作行為及外在環境等四大領域彼此交互 作用,來監控、評鑑、修正情緒反應而達成個人目標。

情緒調整被視為能力時,Cole、Michel 及Teti (1994)認為有以 下七個指標:提取充分的情緒訊息、緩和強烈的情緒和縮減情緒持續 的時間、順暢地轉換情緒、依據所認定的文化規則表達情緒、統整不 同類型的情緒、思索或說出內心的情緒、具有後設情緒的能力等;

Saarni (1997)則認為情緒調整能力佳者為擁有以下八項能力:覺察自 己的情緒、辨識他人的情緒、具有情緒知識、理解他人的情緒、適當 的表達情緒、能使用適當調整策略、具情緒溝通能力及情緒效能。

Mayer 及Salovey (1990)提出的情緒智力,最高層就是有關情緒的有 意識調整,其中涵括了對感覺開放的能力、控制情緒的能力、辨識情 緒的能力、對情緒的後設評價及後設調整的能力等。

因此,就能力的觀點來看,情緒調整是讓個體去監控、延緩和調 節情緒反應的能力,包括:辨識情緒、情緒溝通、使用適當調整策略、

控制情緒、適當的情緒表達、對感覺開放、對情緒有後設評價及後設

(8)

調整以及具情緒效能等能力。

情緒調整意義的界定,有二個思考方向:從情緒運作的角度來 看,情緒調整是一種歷程;從情緒表現的結果來看,情緒調整則是一 種能力(江文慈,1998)。江文慈(1998)在其博士論文中的界定,

以統整的觀點來說明,情緒調整既是一種歷程也是一種能力,是指個 體監控、評估與修正情緒的運作,使其對情緒情境有適當的反應,有 效地管理和掌控情緒的歷程,並透過情緒的覺察、表達、反省、效能 及調整策略的運用,以達成個人內在情緒平衡和適當的社會互動目 標。

由上述說明得知,各研究者從不同的立論觀點,對情緒調整有不 同的界定。參考不同觀點後,在本研究中採用的情緒調整定義為情緒 調整是個體協調內在情緒與外在環境,而維持良好適應並達成目標,

過程是經由情緒覺察、表達、調整、反省及效能之能力來達成。

二、 情緒調整的理論

從文獻中發現,有學者Labouvie-Vief、Hakim-Larson、DeVoe 與 Schoeberlein(1989)從認知發展的觀點,分析個體對於快樂、生氣、

悲傷及害怕等四種基本情緒的調整情形,分別是針對理論提出假設,

將情緒調整的發展分為四個層次(前系統層次、系統內層次、系統間 層次、統整層次),並加以驗證;以及Thompson(1991)從生命全 程的角度來探討情緒調整發展的特徵,根據許多實證研究中歸納出各

(9)

年齡層(幼兒、學前兒童、兒童中期、青少年和成人等階段)情緒發 展的變化與差異。

1.情緒調整層次論

Labouvie-Vief 等人(1989)從認知發展的觀點,將個體基本情 緒的發展情形分成四個層次,包括前系統層次、系統內層次、系統間 層次、統整層次。

在前系統層次主要是學前兒童時期,個體僅能部分瞭解社會規 則,開始有自發性的調整,其情緒表達則根據團體規範或社會情境所 形成。深受重要他人的影響,由父母或主要照顧者的聲音表情影響情 緒表達方式。

系統內層次出現在兒童中期,由社會語言、符號及規範所組成,

強調系統穩定性的重要性。情緒知識和理解力增加,情緒協調以行動 導向為主,還未有反省思考的能力。隨著兒童成熟度的增加,社會參 照能力愈趨於抽象和複雜。

系統間層次在青少年時期,因為概念改變,出現較多的想法,由 抽象第三者觀點逐漸取代一般互惠觀點。可發現身體與心理、自我與 他人、內在和外在、認知和行為等等的衝突與矛盾在此層次明顯出 現。此時的青少年內心總存在著許多的想法,也壓抑了許多的情感,

再加上其情緒調整的能力仍生澀、僵化而未能加以統整,容易會有適 應不良的情形產生。

(10)

統整層次於青年及成人時期,個體的情緒功能變得更加有彈性,

也更能自我反思、開放、選擇,而有著更成熟穩健的情緒處理能力,

統整對立觀點處理情緒,較少情緒化的表現,更能控制自己衝動的情 緒,擁有自己的見解與處理模式。處於不同觀點的情境時,個人仍能 接納他人,並試著統整自己的標準和他人的觀點。

2.情緒調整階段論

Thompson(1991) 則探討不同生命發展階段個體情緒調整的發 展特徵。其研究階段橫跨幼兒至成人時期,包括幼兒、學前兒童、兒 童中期、青少年和成人等階段。

幼兒階段情緒調整深受生理及遺傳系統所控制。自我控制衝動的 能力較弱,需仰賴成人的教導與外在規範的調整,情緒調整由神經生 理控制與外在調整。

學前兒童階段因語言能力成長有助於情緒調整的發展,藉由語言 將情緒表達及溝通,促進兒童反省與分析情緒的能力。情緒表徵技巧 的成長,也使得兒童具備簡單的情緒調整認知策略,也意味著兒童後 設情緒理解與情緒知識的開展。此時是由外在調整轉至內在調整的過 渡期。

兒童中期階段獲得了自我和他人有關的心理概念,又與同儕互動 機會增加快速地擴展情緒調整策略的量與複雜度,出現多層面的情緒 特徵,包括多元心理、歸因、社會參照歷程,為策略性的情緒調整階

(11)

段。

青少年階段是以個人觀點取向的情緒調整,以本身出發,觀察並 體會自己與他人情緒不同之處和原委,瞭解自己的情緒經驗不同於他 人,也漸漸建構出自我參照的情緒網絡,擁有自己的情緒處理風格,

包括生理與心理的情緒調整,由複雜而分化,並統整早期的情緒經驗。

成人階段統整的情緒調整發展為最高層次,成熟的個體能發展出 許多不同的情緒調整策略,掌控自己的情緒狀態,減低負面情緒造成 的傷害。不僅是調整策略的不同,同時也調整外在環境的情緒需求。

雖然兩者各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但對於情緒調整生命發展歷程 的特徵卻大致相同。情緒發展的初期,個人的情緒調整深受重要他人 的影響,藉由學習與模仿漸能調整自己的情緒。到了小學階段,兒童 的情緒調整策略越趨多樣化,而在青少年時期個人已有自我的意識,

因此有個人獨特的想法,也能使用不同的情緒策略來引領自己的情 緒。隨著個人的成熟,漸能接受自我的情緒並統整人我之間的觀點,

建立獨特的自我。因此,研究者認為情緒調整能力雖然與生俱來,但 是情緒調整的方式卻需要後天的學習與模仿。個人的情緒調整隨著身 心成長而不斷的發展,在此過程中,個人一直與周遭的人事物發生互 動,在小學階段及兒童期的情緒調整主要受到重要他人的影響,到了 青少年時期,情緒調整策略多元發展,已逐漸建立調整自己情緒的方 式,對情緒管理有獨特的見解和主張。最後進入統整階段,情緒功能

(12)

變得更加有彈性,成熟的個體可以更成熟穩健的情緒處理,能發展出 許多不同的情緒調整策略,掌控自己的情緒狀態,同時也調整外在環 境的情緒需求。

三、 情緒調整的五大內涵及測量

除了由生命發展的角度來闡述個體在不同時期情緒調整的發展 外,也有經由情緒調整的內容來加以探討。情緒調整指個體協調內在 情緒而與外在環境維持良好適應並達成目標的過程,而此過程需要有 覺察、表達、調整、後設反省、情緒效能等能力來達成。因此情緒調 整的界定方向有二:從情緒運作角度來看,情緒調整是一種歷程;從 情緒表現的結果來看,情緒調整則是一種能力(江文慈,1998)。

本研究中的情緒調整依江文慈(1998)對情緒調整的分類,所指 涉的內容有:情緒覺察、情緒表達、調整策略、情緒反省和情緒效能 等五個層面,以下分別就此五個層面進行探討。

1、情緒覺察的概念與發展

情緒覺察意指個體對情緒訊息的覺察,包括情緒狀態和情緒原因 的覺察。情緒覺察是一項重要的情緒認知能力,是情緒發展的基礎,

包括心理運作歷程及情緒與認知的互動。「覺察」有兩個層次的意義,

在「覺」的層次,就是能夠偵測、發現,感覺到某事(可能是外界的 變化或內在的心理事件)的發生;在「察」的層次,除了偵測、發現 之外,還指企圖了解原因的一種心理狀態(施伶玫,1997)。覺察可

(13)

以說是一種連續的心理歷程,從不覺不察、覺而不察到覺而又察,除 了能夠覺察到情緒的變化之外,進而能知道引起情緒波動的原因。

個體將所覺察到的情緒狀態,進行情緒的符號化,這是情緒覺察 的基本層次(陳金定,1998)。情緒符號化是讓個人能將所覺察到的 內心感受具體的描述出來,這是使情緒經驗產生意義的重要過程。

同時,個體情緒覺察的發展和認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有關,兒童 的認知發展越成熟,則越能進行情緒的分化,並且藉由語言符號的使 用,進行思考和表達,使情緒的覺察與理解更加複雜化。江文慈(1998)

研究中發現在情緒覺察方面,情緒狀態由單一情勢轉向混合情緒,情 緒原因則由外在事件轉成內在感受。

2、情緒表達的概念與發展

控制情緒衝動,適當的表達情緒,是重要的社會能力。情緒表達 是指伴隨著情緒狀態,而在臉部表情、身體、聲音、動作上產生的一 些可見的改變,這些表達方式有些是天生的反應,有些則是學習而來 的(Lewis & Michalson, 1987)。個人除了表達正向情緒以外,也要 知道如何讓自己的負向情緒,延緩到較適當的時機,以一種無害且有 益的方式表達出來。適度地將情緒轉化成易為人所接受的方式,乃是 情緒調整成熟者的因應之道(Gross et al. , 1997)。

情緒表達與控制隨著當下情境和對象不同而有很大的轉變,情緒 表達與情緒控制能力的習得,是經由社會學習、認知學習、嘗試錯誤

(14)

等方式,再加上父母、師長、同儕,甚至大眾媒體的示範與教導等影 響,從而逐漸學習如何運用各種語文訊息、肢體語言和臉部表情等方 式,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江文慈,1998)。而且,透過社會化的 互動與情緒經驗的累積,孩子除了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之外,還能夠 了解他人的情緒表達的含意,並加以回饋。

從上述情緒表達的發展可看出,情緒表達的能力是與生俱來的,

但是情緒的表達方式卻深受外在環境的影響,是經由學習而來。而 且,由於傳統觀念對於性別角色的認定,使得不同性別角色在情緒的 表達上有很大的差異。可見個人的情緒表達方式深受教養與環境的影 響,有很大的可塑性。江文慈(1998)研究發現情緒表達由直接、外 顯轉向間接、內隱的方式。

3、調整策略的概念與發展

調整策略是指個體用來舒緩強烈情緒或縮短負向情緒持續的時 間,以維持良好適應的方法,是情緒調整過程中重要的一部分。亦即 個體為了改變強烈或負向情緒的影響而採取的反應或方法,其目的在 減少個體所面對的情緒威脅(蕭瑞玲,2001)。

情緒調整策略有許多,而根據 Baumeister, Heatherton 和 Tice

(1994)的看法,有效的調整策略有下列四種:放鬆策略是以深呼吸、

散步或泡澡等活動紓解緊繃的身心;分心策略即轉移注意力,透過聽 音樂、看書、看電視和從事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將注意力從引起情緒

(15)

波動的事務上轉移;認知策略是以改變想法,例如:幽默、再解釋事 件、同理心等方式來化解情緒,幽默和重新詮釋事件是有效化解憤怒 的策略,而同理心、寬恕都可以化解不必要的人際衝突,使得憤怒不 再持續;社會策略是指尋求別人的協助或安慰等。

Thayer 於1989 年認為情緒調整策略的有效與否,通常以兩個層 面來判定,一是積極地提升能量(energy),另一是消極地減低緊張 (tension)。經過調查研究後,他們發現積極地提升能量的策略,以結 合了放鬆技巧、壓力控制、認知改變和運動技巧等策略為最佳的調整 策略,例如正向思考、運動、購物等;暫時離開情緒而轉做愉快的事 情,被視為減低焦慮最有效的方法,如:睡覺、吃東西、看電視(Thayer, Newman & McClain, 1994)。然而,上述的調整策略並非全然有效或 無效,必須視情況而定,例如:社會策略對於紓解難過情緒似乎頗為 有效,但卻無法有效化解生氣情緒。所以並非所有的調整策略,皆適 用於各種類別的情緒。調整策略的選擇及其有效性,必須同時考量情 緒性質、情緒對象和情緒情境等多種因素。

Walden 和 Smith(1997)認為個體的情緒調整早期多依賴社會 策略,隨著身心發展,逐漸增加個人內在的心理策略,調整策略的發 展由他人引導、社會環境的策略,轉向自我引導、個人策略。但是,

社會策略並未消失,隨著人際能力的成熟,社會策略也逐漸的成長。

情緒調整有許多的策略可以採用,根據上述的研究結果顯示,隨

(16)

著年齡的增加,個體除了使用社會策略之外,也漸漸的使用認知策 略。江文慈(1998)研究發現調整策略的選擇會隨著成長,逐漸增多 使用正向思考和問題解決策略。雖然如此,但是行為策略對情緒的調 整仍有相當的幫助,藉由聽音樂、看書和從事自己喜歡做的活動,可 將注意力從引發情緒的事件中轉移。可見得,適度的運用休閒活動可 調整某些情緒。

4、情緒反省的概念與發展

情緒反省強調個體對情緒處理過程和結果的省思、檢討和評估,

它是一種後設情緒,是情緒處理的後設認知能力。Cole、Michel 和 Teti(1994)認為後設情緒意指個體能評估情緒反應,了解情緒產生 的原因,且能反省、評估自己的反應。Mayer 和Salovey(1997)認 為情緒反省包括「後設評鑑」和「後設調整」兩個部分。情緒的後設 評鑑是指個體對自己情緒處理的評估,以及能否清楚地接受自己的情 緒經驗。情緒的後設調整則指個體思考與評估自己是否要修正或改善 情緒。值得重視的是,情緒反省時個體是否能忠實的呈現自身的感 受,不壓抑或誇大情緒的重要性,在情緒紛擾中保持中立自省的能 力。如果個體的情緒反省能力較高,則表示其較能產生心情和情緒的 持續性反省及心情經驗並且有較多的情緒彈性和情緒溝通性。

因此,情緒反省是情緒調整發展重要的能力之一,包括情緒的「後 設評鑑」與「後設調整」兩個部分。江文慈(1998)研究發現情緒反

(17)

省由參照外在要求轉向自我主張。當個體的反省能力較高時,能忠實 地呈現自身的情緒感受,並思考自己是否要修正或改善情緒,因此會 有較多的情緒彈性和情緒溝通性,情緒調整的發展也會較成熟。

5、情緒效能的概念與發展研究

情緒效能包括正向的評估狀態和主觀的幸福感(Saarni, 1997),

情緒效能是指個體能夠接受自己的情緒經驗,認為自己有能力調整負 向情緒,並保持平靜、愉快的心境。一個具有高情緒效能的人,對於 處理及掌握自己的情緒較有信心,較不會採取抑制或不信任的方式來 處理自己的情緒。此概念與Goleman(1995)提出的自我激勵類似,即 保持開放心態面對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緒,因知道積極正向的情緒對於 自己的幫助和助益,而能以正向的評估方式調整情緒。

情緒效能的概念可以進一步從Bandura(1997)所提出的自我效 能來加以說明。自我效能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一個人對於自己表現 能力的信念。自我效能是人類自我調整的重要因素,它會影響行動的 選擇、抱負、投入多少努力、面對困難的堅持度、因應環境需求所經 歷到的壓力大小等。因此,在情緒的自我調整中,自我效能機制扮演 著重要角色。當個體具有高情緒效能時,較能以正向評估方式調整情 緒,也較容易保持平靜、愉快的心境。江文慈(1998)研究發現情緒 效能的形成與判斷逐漸由兩極化轉向趨中的發展。

綜上所述,情緒調整可說是由內在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與外在因

(18)

素彼此交互作用,以監控、評估與調整心理運作或因應社會期望而與 外在情境產生良好適應的能力及過程,所以,情緒調整是一個動態的 多層面概念。另外,「五大內涵」將情緒調整統整為:情緒覺察、情 緒表達、調整策略、情緒反省及情緒效能等五方面。「五大內涵」內 容完整,且分類頗有條理,故本研究擬採用「五大內涵」的觀點來探 討情緒調整。

因此,本研究根據江文慈(1998)的「情緒調整量表」,此量表 由江文慈和孫志麟(1998)所編的情緒智力量表中的情緒調整分量表 為藍本,加以修正編制而成,其中包括情緒覺察、情緒表達、調整策 略、情緒反省與情緒效能等五大層面。量表由台北縣、市國中共計315 名學生為預試對象,進行量表項目分析、信度考驗與因素分析,擬定 正式量表題目30題。在項目分析量表各題目與分量表總分相關,介 於.30~.66之間。題目臨界比,介於5.62~12.18之間。在信度方面,

總量表的Cronbach α值為0.89(N=327),五個分量表的Cronbach α值 介於0.52~0.78。兩個月後的重測信度為0.67~0.84(N=72)。至於效 度考驗可發現五個因素共可解釋51.8%的總變異量。此量表由國內研 究生(蕭瑞玲,2001;蘇瓊慧,2005)引用或參考來進行情緒調整的 相關研究,因此有相當效度,量表施測對象是以國中生為主,與本研 究的對象年齡相似,故本研究直接採用此「情緒調整量表」進行施測。

(19)

第三節 幸福感

幸福感的涵蓋很廣,可從哲學或心理學或社會學的角度來探討幸 福感,共同的論點都肯定幸福感的追求是生命最終的目的,同時也是 人類提升靈魂的根源動力。本節所探討的內容包括:一、幸福感的理 論;二、幸福感的內涵及定義;三、幸福感的測量。

一、 幸福感的理論

西方學者對幸福感的理論看法,大致可分為四種觀點:(一)需 求滿足的觀點;(二)人格特質的觀點;(三)判斷的觀點;(四)

動力平衡的觀點。以下就從這四個不同觀點探討幸福感:(巫雅菁,

2001;林子雯,1996;施建彬,1995;陳嬿竹,2002;陳騏龍,2001;

梁忠軒,2001)

(一) 需求滿足的觀點

需求滿足的觀點強調幸福感主要是來自於個人需求的滿足,唯有 需求滿足時,個體才會感到幸福,若是需求長期無法得到滿足則會導 致不幸福感。需求滿足理論又可分為下列學派:

1、目標理論(Telic or Endpoint Theory)

在目標理論中,首先必須釐清快樂和幸福的分野。快樂是眼前 的,屬於短暫的愉悅和欣喜,生活中任何一件美好的事物都會帶來情

(20)

緒上愉快的感受,例如,吃一頓可口的晚餐或收到一份禮物等。然而,

幸福感則是個人在努力達到目標後,所獲得的一種比較穩定且長期性 的滿足(Omodei & Wearing,1990)。此派理論認為幸福來自於追

尋目標的過程或是需求的激發。

目標理論又稱為終點理論(Endpoint Theory),此理論認為幸福 就像是一個目標,是個體努力追求的對象,幸福感來自於目標的達成

(施建彬,1995),反之,若目標無法順利達成,則會帶來不幸福的 感受。

Maslow(1968)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生有生理、安全、愛 與隸屬、尊重、自我實現等不同層次上的需求,當個體所覺知的特定 需求、渴望在適當的時機被滿足時,便會引發幸福感受,越高階層的 需求滿足會引發更強烈的幸福感受(Diener,1984),目標與需求之 間是息息相關的。因此Chekola(1975)認為幸福感來自於和諧地整 合個人目標並有計畫地實現之(引自Diener,1984)。

2、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

此學派認為,此派學者認為幸福與不幸福是相伴隨的,快樂和痛 苦其實是來自同一根源,因此無所匱乏的人就不能體會真正的幸福,

也唯有經歷過剝奪,個體才能體會目標達成時的幸福感受。

個體心理對於所欲達成目標的評價與投入,將影響個體的心理感 受。若個人長期陷於需求被剝奪的不幸福感受之中,一旦需求滿足

(21)

後,所獲得的幸福感將越強烈(Houston,1981)。

3、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

此學派強調,幸福感是人類主動地且專注地參與活動時的產物,

個人可以藉由工作、休閒、運動、或人際互動的歷程,發揮潛能並滿 足個人需求,進而產生愉悅的成就感和價值感,此即為幸福的感受

(Argyle,1987;Diener,1984)。Crikszentmihalyi(1975)提出心 流理論(Theory of Flow),期認為當挑戰與個體能力一致時,便會 產生愉快的經驗,進而引發幸福感(引自林子雯,1996)。

(二) 人格特質的觀點

從人格特質的觀點來看,幸福感常取決於個人看待世事的心態。

此派學者嘗試由個體特質的觀點來解釋幸福感產生之原因,對某些人 之所以特別容易感到幸福提出解釋,認為這是因為個人特質因素影響 所致。

1、連結理論(Associationistic Theory)

此派學者以認知和記憶的觀點來解釋部份人特別容易感到幸福 的原因,其認為人們透過認知系統的運作,解釋生活事件並獲得意義。

目前已經有相關研究指出:正向思考與主觀幸福感有相關,因 此,假若個體願意避免不快樂的想法,多想些快樂的事情,則會增加 幸福感受。另一方面,倘若個體擁有一個與正向情緒連結更為緊密的 記憶網絡時,則會誘發出許多快樂的想法與情緒,也會因此較以正向

(22)

的角度看待發生的事件,所以快樂的人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刺激存有正 向的情緒感受。當個體能建立強大的正向連結網絡並學會習慣以正向 角度反應時,多能得到幸福感,而這也是早期西洋哲學家所強調的快 樂氣質。

2、人格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Costa & McCare(1980)指出,幸福感是一種穩定的特質,此 種幸福感人格特質可能導因於個人擁有一個容易誘發愉悅神經的生 理機制,即是先天遺傳因素,亦或導因於後天學習的結果

(Veenhoven,1994)。Heady & Wearing(1990)研究發現,外向 型人格特質的人,具有較高的幸福感。另外, Argyle 和Lu(1990)

研究指出,神經質人格特質與幸福感呈現負相關,即個人神經質傾向 越高,幸福感越低。

(三) 判斷的觀點(Judgement Theory)

此派學者認為幸福是一種相對的、比較後所得的結果,其基本假 設有三點:1、幸福感是來自比較後所得的結果;2、比較的標準會隨 情境而改變;3、此標準是由個體所自己選取建構的(Veenhoven,

1989;Diener,1993)。當發生某些事件時,個體會在認知架構中選 出參照標準來進行評估,當所面臨的事件比標準好時,就會引發幸福 感,反之則會有不幸福的感覺產生。判斷理論依據其參照標準不同,

出現不同派別,以下即針對不同理論觀點加以說明:

(23)

1、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幸福是來自與他人比較後所得之結果,個體經常以家人、朋友,

甚至不認識的人為其參照標準,不過大部份人均會選擇與自己社經地 位相近的人為比較參照標準(Argyle,1987)。

2、期望理論(Aspiration Theory)

幸福決定於理想與現實兩相比較後的差距結果,此處所謂的理想 是指依據個人過去生活經驗所設定的理想目標。Wilson(1967)指出 那些自我形象與真實自我,或是期望與成就之間落差較小的人,會覺 得自己比較幸福(引自陸洛,1997)。假如個人達成理想目標的比率 越大,則幸福感越強。

3、多重差異比較理論(Multiple Discrepancies Theory)

Michalos(1985)指出一個人對某個生活層面(例如:人際關係)

的幸福感主要取決於個人在心理上對數個不同差距的信息總結,而差 距是指個人認為自己目前所具有的一切與自己所欲求的期望之間的 差距。在多重差異法中,用以衡量幸福感的個人欲求期望可取決於:

(1)有關他人所擁有的;(2)過去擁有過最好的東西;(3)現在 希望得到的;(4)期望將來獲得的;(5)值得得到的;(6)自己 認為需要的。

(四) 動力平衡的觀點(Dynamic Equilibrium Model)

動力平衡的觀點強調幸福感的獲得,除了受到穩定的人格因素影

(24)

響外,亦受到生活事件的影響。此派學者認為幸福感在大部分的時間 中,因受到人格特質因素的影響,而呈現穩定平衡的狀態,然而當生 活中發生特別或不同於過往經驗的事件時,個人的幸福感將隨之改變

(Heady & Wearing,1990;施建彬,1995)。

綜合以上學者從不同的觀點提出幸福感理論的看法,本研究所採 用的理論以需求滿足學派為主,需求滿足學派的觀點認為幸福感主要 是來自於目標達成後所產生的滿足感,唯有需求滿足時,個體才會感 到幸福。因此,當人經由某些過程或經歷而達成目標,如休閒後產生 的滿足感或情緒調整後達成良好適應的目的,將有助於幸福感的產 生。

二、 幸福感的內涵及定義

西方有關幸福感的研究,大約經歷了四個階段。在最初階段,研 究者認為幸福是一種外在的評量標準,尤其是一種道德的評量標準,

當個人達到此標準時幸福才會隨之產生。而學者也投注許多心力希望 能找出幸福的外在標準。第二階段研究的特色在於研究者開始以主觀 感受的角度來進行幸福感的分析,焦點在於正向情緒的測量。研究者 認為所謂的幸福感來自生活中較多的正向情緒與較少的負向情緒之 總和。第三階段的研究則是將重點置於認知活動的影響。本階段研究 者的幸福感概念接近於生活滿意。研究者認為幸福感是來自於人類對 過去一段時間的生活進行評估後所得的整體感覺。第四階段幸福感的

(25)

研究進入了一個整合研究的狀態。

在不同的研究文獻中出現與「幸福感」的相似詞彙相當多,幸福 感(well-being)、快樂(happiness)、主觀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

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生活滿意(life satisfaction)。

延續不同階段的幸福感內涵,與幸福感相關名詞及其定義及其所著重 的點是認知、情緒或者是心理健康層面,略有所不同。Wilson(1967)

首先指出所謂幸福感就是快樂。根據Andrews 和Withey(1976)對幸 福感下的定義:幸福感是由對生活滿意程度及所感受的正負情緒強度 所整體評估而成。這樣的定義不僅不會忽略人類認知功能與幸福感間 的關係,也兼顧了情緒對幸福感帶來的影響(陸洛,1998)。國內學 者陸洛(1998)指出所謂的主觀幸福感( SWB)為「對生活品質的沉 思評鑑,是一種包括了高昂的正向情緒及對整體生活滿意的主觀感 受」。它是一種主觀的個人判斷結果,以認知及情感兩項度對整體生 活進行評估後的綜合結果;兼具生活滿意、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等三 種成分組成,是一個整體而不能分割的概念。它兼顧個人主觀的認知 及情緒兩項度對整體生活進行評估的結果。Diener(1993)認為幸福

感是指有正向情緒,同時沒有負面感受,對整體生活具有某種滿意程 度的經驗結果。Lucas 等人(1996)使用多項特質-多項方法分析

(multitrait-multimethod analysis)同樣顯示幸福感是由正向情感、較 少的負向情感與生活滿意三個分離的構念所組成。

(26)

綜合以上對主觀幸福感內涵,大致可分成認知與情緒兩個層面,

認知層面主要針對生活滿意度的判斷,情緒層面上則包括較多的正向 情緒及負向情緒。因此本研究中的定義,發現可以瞭解到幸福感是主 觀的,存在於每個人的經驗之中,幸福感包括正向情感與負向情感的 測量,對個人生活層面的整體評估。

三、 幸福感的測量

從幸福感內涵的討論,可以瞭解到幸福大致可分成認知與情緒兩 個層面,認知層面主要針對生活滿意度的判斷,情緒層面上則包括較 多的正向情緒及負向情緒。依據這樣的概念型定義,一般來說,對幸 福感的測量也都環繞在正向情感、負向情感的反向計分及生活滿意三 種成分上。目前幸福感的理論繁多且尚未完全統合,因此根據所依據 之理論及對象不同而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測量工具,包括Dupuy 在 1970 年所編制整體幸福狀況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

GWB),分為六個分量表:對健康的憂慮、精力、滿足與有趣的生

活、沮喪/快樂的心情、情緒/行為的控制與放鬆相對於緊張/焦慮等

(引自蕭雅云,2003)。Campbell、Converse 與Rodgers(1976)所 編整體情感與幸福指數量表(Indices of General Affect and

Well-Being),以對生活感受的正負向認知和情感的角度測量受試者 的幸福感,量表分為兩大部分:整體情感部分及生活滿足感部份。

Argyle、Martin 與Crossland(1987)將幸福感視為一個整合的概念而

(27)

發展出的牛津幸福感量表(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OHI),是 廣泛被使用之測量工具。Ryff 於1989 年編制心理幸福滿足感量表,

共分為量六個分量表:自我接納、自主性、環境掌控、個人成長、生 活目標及與他人的正向關係。翁樹澍(1990)自編而成青少年心理社 會幸福感量表(Psychosoci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共分為三 個指標:勝任感、自主性與情緒的統合。陸洛翻譯自牛津幸福量表,

再加上施建彬(1995)所編製的本土幸福感來源二十題,形成的「中 國人幸福感量表」(Chinese Happiness Inventory;CHI),用以測量 台灣地區一般社區民眾的幸福感指數。

由上述的量表可發現,目前國內外多以問卷法來測量幸福感,現 有的幸福感測量工具中大多來自國外量表,每種量表有不同的國內研 究學者翻譯或修訂之後始用。只有中國人幸福感量表以本土研究發現 為基礎,較貼切國人的價值觀與生活層面,減少因文化差異而造成個 體心理及行為的影響或誤解。有鑑於此,本研究採用國內學者陸洛和 施建彬(1997)所編製之「中國人幸福感量表」做為測量整體幸福感 量表。

陸洛翻譯自Argyle(1987)牛津幸福量表(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簡稱OHI)二十八題,再加上施建彬(1995)所編製的本 土幸福感來源二十題,形成一份共四十八題的「中國人幸福感量表」,

用以測量台灣地區一般社區民眾的幸福感指數。施建彬(1995)在其

(28)

研究中,為瞭解本土華人的幸福感來源,深度訪談了五十四位高雄市 社區居民,並將訪談過程所得資料加以分類與討論,最後共得到了九 個不同的幸福感來源,包括:「自尊的滿足」、「家人、朋友等人際 關係的和諧」、「對金錢的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對生活的 樂天知命」、「過得比你好」、「對自我的控制與實現」、「短暫的 快樂」、「對健康的需求」。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本量表 內部一致性Cronbach α值為0.95,相隔一個月之重測信度為0.66;效 度方面,兼具專家效度與效標關聯效度,本量表與正向情感量表、生 活滿意量表間的相關為0.48-0.62,呈現適當相關(施建彬,1995)。

同時因素分析的結果發現,本土二十題的題目與合併後四十八題的題 目,解釋變異量皆集中於第一個因素上,這顯示本土量表所測得的是 一個整體本土幸福感概念,四十八題修訂量表所測得的仍是一個整體 概念(施建彬,1995)。

本研究中受試對象為國中生,擔心較多的測量題目會影響受測 者,造成答題上的困擾與精神上的疲勞。在與陸洛教授討論量表使用 細節後,採用其建議,參考陸洛(2003)所編制「中國人幸福感量表」

之簡短量表為研究工具,該量表是由原四十八題的「中國人幸福感量 表」選取與幸福感因素負荷量最高的10 題編成,用以測量整體的幸 福感,此量表國內研究者使用過(黃茂丁,2003),於其內部一致性 信度α=.90。故本研究基本上是採用「中國人幸福感量表」之簡短量

(29)

表這個具有本土性的量表修訂成為「國中生幸福感量表」的研究工 具,以瞭解高雄縣某國中學生幸福感狀態,得分越高者,代表其整體 的幸福感越高,得分越低者,代表其整體的幸福感越低。

第四節 休閒滿意度、情緒調整與幸福感的相關研 究

茲將國內外探討休閒滿意度、情緒調整與幸福感的相關文獻整理 如下:

(一) 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

在幸福感的相關研究及文獻中,Lu和Argyle(1994)研究中指出,

社會層面的休閒滿意度是幸福感的預測因子。陸洛(1998)研究中發 現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在預測無婚姻狀態及高教育程 度者的幸福感以休閒滿意度所能解釋的變異量最多。Gabrieal(1988) 在研究中亦指出, 當一個人無法發展出滿意的休閒生活形態,通常 也在生活中經歷無聊的生活適應問題,因此,容易在生活態度或行為 中顯現低程度之幸福感。Godbey(1994)認為休閒是現代人生活中很 重要的部份,對個人的幸福感有明顯的助益(引自鄭惠文,2000)。

過去有許多針對西方社會所進行的研究,Haworth(1986)、Haworth

(30)

& Hill(1992)、Mannell(1997)認真的休閒與幸福感的關係,認為 幸福感是藉由每天生活中的活動所產生的愉悅和滿足促成,研究結果 顯示幸福感是認真的休閒的重要副產品(引自胡家欣,2000)。余嬪

(1998)提出全方位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使自於個人的休閒生活互 動至所有的生活層面,將使人罹病的機會減至最少,同時促進強烈的 內在滿足,增加得到幸福的可能。由上可知,休閒滿意度會對民眾之 整體生活滿意度及幸福感帶來正面之影響,甚至視休閒滿意程度作為 預測生活品質之重要指標。

進年來國內也有不少研究者將休閒滿意度融入幸福感的探索,在 大學生部分,胡家欣(2000)針對大學生的研究發現,休閒滿意度與 幸福感達顯著正相關;巫雅菁(2001)大學生的休閒活動及社團活動 調查,發現休閒滿意度越高,其幸福感也越高。針對一般民眾,吳珩 潔(2001)研究大台北地區15歲以上的民眾,發現所建構之休閒滿意 影響幸福感模式,受到實證資料的支持而成立,休閒滿意度對於幸福 感的影響亦為直接且正向的。郭淑菁(2002)針對登山社員發現休閒 滿意度與整體生活滿意度及正向情緒呈顯著正相關。

綜觀以上所述,可以發現休閒滿意度對於幸福感的影響力,呈現 正相關,但在研究中並未發現以國中生為對象,因此本研究將以國中 生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族群休閒滿意度在幸福感上的相關性,並期 望結果有助於增進國中生之幸福感。

(31)

(二) 情緒調整與幸福感

根據相關文獻及研究中發現,Shapiro(1997)提出在多元的現代 社會中,情緒智力重要性對於兒童更是重要,情緒智力對於兒童的教 導、工作、人際關係和其他努力的應用效果備受肯定,並提出對於人 生成功和幸福的價值,擁有高情緒智力者甚於擁有高智商(薛美珍、

諶悠文譯,1988)。梁靜珊(1997)提出個人的情緒智力的概念分析,

指出情緒智力較高的人,自我接受和自我滿足較高,也就是說,情緒 智力較高的人,較能感受自我心靈快樂和豐富的生命。另外, Zeman

& Shipman(1997)在眾多不同種類的情緒範疇中,生氣和難過是兒 童和青少年經常經驗到的兩種負向情緒,若能妥善加以處理,對他們 個體內與人際間的幸福將有所助益(引自江文慈,1998)。王印財

(2000)在其研究中指出情緒智力是個體對於自己與他人情緒的覺 察、了解、調節、判斷、激勵、表達與反省等智力能力,適用於人際 關係中,可幫助個人知覺、認知了解及處理各種情緒,有助於個體營 造積極且和樂的情緒生活和人際關係。由上述文獻可知,情緒智力對 於個人在自我滿足、感受快樂和幸福價值有其正面的影響,將有助於 個體獲得自己與他人互動的幸福感受。

在國小生部分,李佩珊(2004)國小學童愈傾向內控及幸福感愈 高者,其情緒智力亦愈佳。陳騏龍(2001)研究結果發現國小學童之 情緒智力和幸福感之間直接影響且達顯著正相關,亦即,國小學童情

(32)

緒智力愈高,其幸福感傾向愈高。何名娟(2004)國小五、六年級學 生情緒智力幸福感有間接正向影響,有趣的是研究中發現人際關係的 管理、妥善管理情緒、自我激勵等具有實踐性的情緒智力對幸福感有 較強的影響力。由此項研究可暸解幸福感必須靠「實踐」達成,而非 僅止於「認知」的程度。

從以上的討論中,雖然資料有限,我們不難從研究中得知,情緒 智力和幸福感是具有相關性。情緒調整主要是情緒中偏向實踐的概 念,所以運用情緒調整的層面解釋幸福感應具有更為有利的預測力。

在研究中並未發現以國中生為對象,本研究將以國中生為研究對象,

探討情緒調整在幸福感上的相關性,期望研究結果將有助於增加國中 生幸福感之提升。

第五節 休閒滿意度、情緒調整與幸福感之社會人口學變項探討 國內現有的研究中,有許多不同的社會人口學變項來探討研究對 象在休閒滿意度、情緒調整與幸福感的情形,本研究針對研究對象的 屬性,選擇下列這五項社會人口學變項(性別、年級、家庭社經地位、

學業成績及同儕關係)分別來探討與休閒滿意度、情緒調整與幸福感 間差異情形,本節中所探討的內容包括:一、休閒滿意度與社會人口 學變項之探討二、情緒調整與社會人口學變項之探討;三、幸福感與 社會人口學變項之探討。

(33)

一、休閒滿意度與社會人口學變項之探討

(一)性別:

在國小學童部分,羅明訓(1998)研究發現女童的休閒滿意度中 審美層面高於男童,王鳳美(2003)發現國小女童在休閒滿意度各層 面均優於男童。

在國中學生部份,對於休閒滿意度性別似乎沒有定論。王美芬

(1992)研究對象男女單親青少年,在鬆弛與美感兩個層面的休閒滿 意度上有顯著的差異。鄭丞伸(2001)發現男性在心理、教育層面之休 閒滿意度高於女性。陳萬結(2003)國中學生在性別對休閒活動滿意 度有顯著差異,男生在心理及體能層面高於女生且達顯著水準。蘇瓊 慧(2005)台北縣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對於休閒滿意度存在著顯著性的 差異。男生在生理及心理兩層面的休閒滿意度高於女生,而女生則在 社會及放鬆兩層面的休閒滿意度高於男生。黃副殷(2002)以高雄市 市立國中體育班在學之學生為研究對象,休閒滿意度在性別方面無顯 著差異。

(二)年級:

針對國中生部分,黃副殷(2002)針對國中生休閒滿意度的測量,

結果指出年級間並無顯著的影響。但也有研究發現,陳萬結(2003)

在不同年級方面的休閒滿意度中,一年級在審美層面高於三年級且達 顯著水準。

(34)

(三)家庭社經地位

羅明訓(1998)、王鳳美(2003)針對國小學生的部分,不同社 經地位的國小學童,在休閒滿意度沒有差異存在。陳萬結(2003)針 對國中生的研究中亦有相同的結果。

(四)學業成績

蘇瓊慧(2005)針對台北縣國中生在休閒滿意度的研究發現,學 業成績越好的學生在整體休閒滿意度及各個層面的休閒滿意度越高。

(五)同儕關係

在許多關於休閒阻礙的研究中皆發現同伴是影響或減少休閒活 動參與次數和愉快程度的因素之一,好朋友的休閒態度會影響休閒行 為而間接影響休閒滿意度(Riddick,1986;侯素棉,1996;張少熙,

1994)。蘇瓊慧(2005)缺乏休閒夥伴會影響休閒喜好與參與,同伴 是影響或減少休閒活動參與愉快程度的因素。國中生的部分,蘇瓊慧

(2005)同儕關係越好的學生在整體及各個層面的休閒滿意度越高。

二、情緒調整與社會人口學變項之探討

(一)性別:

在國小學童的研究中發現,王春展(1999)、李玟儀(2002)和 黃悅菁(2002)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為對象所進行的研究中顯示,性 別在情緒調整上具顯著的差異,女童優於男童。

針對國中生部份,性別對情緒調整並沒有一致性。台北市國中生

(35)

利用性別來看,無論是自我情緒智力、人際情緒智力或是整體情緒智 力,國中女生均顯著高於國中男生(王印財,2000;徐振堃,2000)。

而劉慧慧(2002)在針對國中資優生的研究中雖然發現,在同理他人 情緒、覺察他人情緒上、自我情緒表達及分辨他人情緒上,女生普遍 比男生好,可是在情緒調適方面,男生卻比女生好。蘇瓊慧(2005)

不同性別的台北縣國中生無論在整體情緒調整,或各個情緒調整層面 皆沒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高中生部份,柯佳美(2003)不同性別高中生在情緒智力全量表 得分上並無差異,但在分量表中情緒表達達到顯著差異,女生優於男 生。

(二)年級:

江文慈(1998)在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中發 現,情緒調整會因年齡不同而在發展內容上有實質的差異,呈現多面 性及發展性的特點。

國小學童部份,年級的影響並無定論。黃悅菁(2002)在研究中,

台中市國小四年級與六年級的國小學童之情緒智力並無顯著差異;在 國小高年級的五、六年級間,似乎沒有明顯的差異性(李玟儀,2002;

蕭瑞玲,2001)。王春展(1999)針對國小學童的研究發現,四年級 和六年級兒童的情緒智力大都顯著高於二年級兒童。游雅吟(1995)

研究發現,兒童的理解多重情緒能力會因年級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36)

國中學生的研究中,徐振堃(2000)發現台北市國中生以年級來 看,國三學生的整體情緒智力高於國二和國一學生,國二與國一學生 則無顯著差異。

(三)家庭社經地位

在國小的研究中,發現國小學童高家庭社經地位學童的情緒智 力,優於中家庭社經地位與低家庭社經地位學童(黃悅菁,2002;林 淑華,2001)。

國中學生部份,劉慧慧(2002)的研究中發現不同父母社經地位 的國中資優班學生在自我情緒調整上有顯著差異。徐振堃(2000)對 台北市國中生研究中從家庭社經地位來看,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國中生 整體情緒智力高於中、低社經地位家庭的國中生。

高中部份,柯佳美(2003)不同社經地位高中生知覺其情緒智力 得分上皆無顯著差異。

(四)學業成績

國小學生的部分,陳永和(2003)在國小兒童學校生活情緒經驗 之相關研究中也發現,學業成就越低的國小學童,其同儕關係困擾及 負向情緒經驗(悲傷、憤怒、焦慮、羞愧)的感受也就越高。

國中學生的部分,王淑俐(1990)指出國中生情緒發生的主要原 因依序是課業壓力;自我觀念和人際關係,課業表現尤居社會地位的 關鍵,因此影響情緒最大。蘇瓊慧(2005)不同學業成績的台北縣國

(37)

中生在整體及各個層面的情緒調整皆達到顯著差異,且學業成績越好 的學生情緒調整表現越佳。

高中生部分,劉方(1999)針對高中生負向經驗之分析研究中發 現,學業成績越差的高中生,其所呈現的負向情緒感受(傷心難過、

緊張焦慮、生氣憤怒、羞愧自責)越高。

(五)同儕關係

林續琴(2004)指出,同儕關係最能預測國中生的焦慮與羞愧情 緒經驗。可見同儕是主要牽動國中生情緒波動的因素之一。王淑俐

(1990)在與國中生的晤談中發現,當其不滿意自己情緒調節的能 力,而須向外求助時,其求助的對象依序是:知心朋友、父母、兄弟 姊妹,同時也發現,與同儕相處融洽與否是國中生情緒發生的主要原 因之一,其中又以女生尤其重視人際關係。

國中學生的部份,蘇瓊慧(2005)研究發現不同同儕關係的台北 縣國中生在各個層面及整體情緒調整皆達到顯著差異,而且同儕關係 越好的學生在整體及各個層面的情緒調整表現越佳。

三、幸福感與社會人口學變項之探討

(一)性別:

翁樹澍(1990)研究發現,青少年男生的心理社會幸福感比青少 年女生之心理社會幸福感高,

在國中生的部分,梁忠軒(2001)針對國中生的研究,顯示性別

(38)

與幸福感有顯著差異,女生優於男生;而呂敏昌(1993)針對國中學 生之研究卻顯示男生幸福感顯著優於女生。但也有一些研究結果顯 示,性別和青少年幸福感並無顯著差異(郭怡伶,1995)。涂秀文(1999)

在國中生快樂來源及程度的研究中發現,國中學生的快樂程度在性別 方面並無顯著差異。

大學生的部份,郭俊賢(1993)的研究指出,女大學生比男大學 生快樂。林子雯(1996)之研究發現,不同性別之成人學生在幸福感 上沒有差異。

(二)年級:

涂秀文(1999)、Argly & Lu(1990)等學者的研究指出,幸福 感會隨著年齡、年級的增加而降低。洪幸妙(1997)幸福感會隨著年 齡、年級的增加而提升。

國中部份,梁忠軒(2001)與呂敏昌(1993)之研究顯示年級與 國中生幸福感無顯著差異

高中部份,蕭雅云(2002)不同年級的高中生在幸福感上有顯著 差異情形,事後比較不同年級高中生的幸福感得分情形,發現二年級 高於一年級,一年級高於三年級。屈寧英(2003)針對高中女生的調 查發現不同年級幸福感達顯著差異,高二比高三更覺得幸福。。

(三)家庭社經地位

Dew & Huebner(1994)針對父母社經地位和青少年生活滿意度

(39)

之影響進行研究,發現父母社經地位越高的青少年,其生活滿意度越 高;反之,父母社經地位越低的青少年,其生活滿意度越低。

針對高中生的研究,蕭雅云(2002)、屈寧英(2003)發現不同 社經地位的高中生在幸福感上的差異情形,發覺高社經地位其幸福感 高於中社經地位,中社經地位高於低社經地位,而其差異情形經統計 處理後,達到顯著水準。黃瓊妙(2000)的研究發現,不同社經地位 在在學少年之心理社會幸福感有顯著差異存在。

(四)學業成績

先前研究均一再指出成就是幸福感的來源之一(施建彬,1995;

陸洛,1998),對學生族群而言,學業成績可以代表學生在學習方面 的成就。

高中生的部份,蕭雅云(2002)發現學業成績較高的學生其幸福 感顯著高於學業成績較低者,學業成績中等的學生其幸福感亦顯著高 於學業成績較低的學生。

(五)同儕關係

Noll(1996)研究兒童同儕關係與幸福感之相關性,結果顯示同 儕關係之和諧度和幸福感有正相關,亦即高和諧同儕關係之兒童其幸 福感較高,而社交能力越高之兒童,其幸福感亦較高。

針對國中生的研究,梁忠軒(2001)來自好朋友的社會支持,對 幸福感有很大的預測力,若好朋友的數量增加或與朋友相處不錯,都

(40)

可以對幸福感有明顯效果,相較於同儕關係不佳在幸福感有顯著差 異。

Reis(1984)及Russell(1984)研究指出親密的朋友關係可以協 助緩衝壓力並避免心理疾病,若缺乏親密關係,則容易感到憂鬱和不 幸福。

由以上相關研究文獻中,發現社會人口學變項中性別、年級、家 庭社經地位、學業成績、同儕關係對於休閒滿意度、情緒調整與幸福 感有其差異情形或影響,因此希望藉由此研究瞭解這幾個社會人口學 變項與高雄縣某國中生休閒滿意度、情緒調整、幸福感間多方面的探 討,以提供更多實證性資料。

(41)
(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9、 空壓機皮帶張力於第一次開始運轉 1000 小時後予以檢查,第二次以後每隔 3000 小時實施,每 3000 小時清 潔自動排水閥,每

111年度第4梯次自辦職前訓練考生達口試資格公告

 1932 年提出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 ),是一種 心理測量量表,通常用於問卷設計,為目前最受調查 研究者廣泛使用的測量方法.

第四章 直角座標與二元一次方程式.

第四章 直角座標與二元一次方程式.

範圍:下學期第二次段考 科目:物理..

信度(reliability):當受試者的信度越高越好,也就表示其越具可信度;信度的值介於 1 至 0 之間,最高值為 1,而 0.7 以上都算可信範圍。效度(validity):Infit Zs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