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們的想法、 意願,比如想要修行、想要……,也是個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我們的想法、 意願,比如想要修行、想要……,也是個結"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禪修鳥瞰(上)

二○○四年九月五日講於古晉佛教居士林彌陀院

◆ 鄭振煌 主講

◆ 陳智美、常照 整理

修行不是一日的事情,也不是一輩子的事情,而是直到我們究竟成佛之事。一切 事物皆不生不滅,凡夫卻以狹隘心認為有所謂的生、住、異、滅,但終究是無生、

住、異、滅的。

今天的一日修,蔡林長指示以禪修為主,以一日禪修是不夠的,至少要有七天、

十天、兩個星期,如此才能嚐到禪修的味道。我們為何要禪修?《雜阿含經》五 百九十九經記載有位天神曾說:「內結與外結,人為結此結;瞿曇我問汝,誰當 解此結?」「內結與外結」意指我們本身身心的結,還有外面世界的結。身體的 結包括了生、老、病、死、情緒的變化等等,尤其是生理的疾病,會影響我們身 心的自在。不只生理的結,還有心理的結,即受、想、行、識這四蘊的結,緊緊 的綁住了我們。我們覺得快樂,有了結;覺得不快樂,也有了結。我們的想法、

意願,比如想要修行、想要……,也是個結。最終,心結的來源就在我們的心,

然而我們的心又在何處?

識破妄心

佛陀對阿難七處徵心,逼得阿難找不出其心在何處,其實「心」並非真實存在,

其存在是種妄心。佛陀開示阿難,妄心是生死的根本,人為何會輪迴痛苦,那是 因為人相信妄心、假心、分別善惡的心為自己,不知道自己本具有不生滅的佛性、

真心,所以禪定、禪修或整個佛法的修行都是讓我們識破妄想心、分別心、散亂 心,回復到真心、如來心、真如,這是大乘佛法修行的要領。

「內結與外結」,身心的內結,將我們綁得不得自由,每個人面對生、老、病、

死的結,非常痛苦,而人際關係的結、情緒的結也都解不開。此外還有外結,這 世界的結,譬如說天氣的變化,好的環境、不好的環境都是個結,把我們綁得不 得自由。天神言「誰當解此結」,到底是誰能解這些結呢?各宗教都有不同的詮 釋,其他的宗教都認為是魔鬼綁的結,因此要挑戰這個魔鬼。還有些宗教、哲學 家則說不是魔鬼綁的結,而是地理、風水、生辰等等所綁。總之,都是以外來的 力量當作結的來源。如果相信這些說法,就永遠不得解脫、了生死。

深信佛法的人認為只有了解佛法的人才能究竟解脫、了生死。了生死即是究竟打 開此結。其他宗教、學問是可以打開部分的結,但並不究竟。譬如世間的學問幫 助我們賺錢,解決貧窮的結;醫學幫我們打開生病的結,在現代化的醫學治療下 生命可以延長,但還無法讓人不死,無法避免不生病,故只是打開一小部分的結,

還是不究竟;健康、飲食、哲學、文學、美學的追求等都可以打開部分的結,一 樣無法打開究竟的結,即生死的結。這些理論都認為「結」是來自於外在的力量,

而這些又是超乎我們所能控制,如此「結」將永遠無法打開。

因此要究竟解決生死問題,將「結」打開,只有佛法。天神是已修了很大的福德,

也修了禪定,能到天上去,已解決了墮落到下三道痛苦的結,在天道享受一切快

(2)

樂。覺察到快樂又是個結。痛苦是一種束縛,但享受或快樂的情境又是另一種束 縛,但諸位在有福報的情境下而能覺醒(有福報亦是結),是非常可貴的。所謂 八無暇,暇滿的人生而能學佛的人太可貴了。「人身難得、中國難生、佛法難聞、

明師難遇」,遇見能講授真正佛法的人,的確是非常可貴的。諸位能在一位深入 佛法、修持佛法的蔡林長帶領下而邁向覺悟之路,是諸位累生修來的福報。

是誰綁住我們呢?接著「瞿曇我問汝,誰當解此結」,瞿曇(Gotama)即是佛名,

即釋迦牟尼佛。你既已了生死,不受後有,我請問你是誰能把內結、外結、千千 結打開?釋迦牟尼佛說:「我不能打開你的結,你的結是由你自己打開。」這是 很重要的開示,也就是說佛法認為結不是外來的,束縛我們的種種因素,如天氣 的變化,生、老、病、死,物理的、生理的結等等,這些都只是緣而已,是次要 的條件,最重要的因素在於我們的「心」。

而我們的心在何處?它又是如何表現的?所有三藏十二部經都是在解釋這個

「心」,心既不在任何一處,然而又在一切處。當你身體任何地方有所覺知時,

你的心就在該處;當你覺知外境,心就覺知外境去。但當你沒有任何覺知的當下,

心又在何處呢?佛法就在解釋這個心。釋迦牟尼佛開示天神說:「不是外面的力 量、外面的魔束縛自己,而是自己束縛了自己。」換言之是心在束縛我們。心既 非存在又非不存在,束縛我們的又是怎樣的心呢?是妄想心、妄心在束縛自己。

「妄」即虛妄,有生有滅、有改變、有來有去、有分別執著、未看到真理的心。

不是地理、風水、魔鬼、生老病死、生理的因素束縛我們。

修行者也會生病,但他當下接受生病,欣賞生病,參透生命、感恩生命,當下看 到生命的實相。修行者面對老、病、死都能當下接受,安住於其變化中,同時也 會繼續來「生」。佛菩薩千百億化身,處處祈求處處現。故修行者照樣會來出生,

也必須經過母親懷胎、嬰兒出生、成長的過程。如果他展現神通力,眾生需要幫 助,他就立刻化生出現。他也會生病,如維摩詰大士,他是個在家人,他照樣生 病,他對前往探病的菩薩、阿羅漢說:「眾生有病,故我有病。」若一生都不生 病,會被誤認是萬能的,為救度眾生,故示現病的情況來救度眾生。

修行者一樣會生、老、病、死,種種的生理需求與一般人都一樣,其不同唯在於

「心」。他曉得「妄心」是束縛我們的罪魁禍首,使我們在生死中輪迴,不得自 由。雖然在生死中走動、變化,但他去除妄心,體證了真心,就從生死中解脫。

所謂了生死、解脫,並非離開地球到外太空其他的星球去,釋迦牟尼佛解脫成佛 後,並未離開印度。照樣走路,並不會飛;每天照樣走路乞食,照樣會感覺痛,

一樣會生病,會老,會死。過程與凡夫都一樣,只不過他體悟真心,去除妄心。

因此佛法認為妄心是讓我們煩惱痛苦,若想了生死、離開煩惱痛苦,必須掌握修 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了解妄心。

戒、定、慧的修行

釋迦牟尼佛開示天神,若想解開此心、此結,必須要透過戒、定、慧的修行。佛 說:「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有勤智比丘,彼當解此結。」所有的「戒」都 是在規範我們的身、語、意,而最重要的是規範「意」,即「心」。身與語的表現

(3)

來自心,因此「戒」即是透過身、語的規範來約束心,目的是讓心能定下來。了 解這個道理後,我們就不怕守戒了。未守戒前,我們的心是徬徨無助沒有依歸,

妄想紛飛、散亂往外攀緣。守戒後,「身」不殺、盜、淫;「語」是不妄語、綺語、

兩舌、惡口;心也就有了規範,接著不貪、不瞋、不癡,這就是十善。身還包括 酒戒,舉凡一切會麻醉我們神經作用的物品或毒品都包括在內。身、語、意能夠 安定下來,必然身心健康,就能得身和心的解脫自在,但最終的輪迴還是未能解 脫,也就是靈性的開發還不完整,此時就要靠「慧」來解脫了。

一般社會道德、倫理規範都提到「戒」、「定」,其他宗教亦然,卻沒有提到究竟 的智慧,因此也就無法得到究竟的解脫。禪定的目的是從「戒」得到一部分的

「定」,之後由「定」再發展到更深層、更廣泛的「觀慧」,因而得到身心靈整體 究竟的解脫。

如何修習禪定?禪定若要深入講解約需一、二年的時間,因此只能就其重要的課 題作介紹。「定」的目的是讓「戒」更加堅定穩固,最終是要用定的心來觀照人 生宇宙、身心五蘊,因而得到智慧,故「定」在修行上是居於樞紐地位。佛法修 行者,如果不修「定」是得不到智慧的,即使淨土宗執持名號的修行法門,如果 沒有禪定的工夫,在念佛當下還是一直打妄想。林長剛提過,若沒有禪定功夫,

淨土修不好,其他的法門也修不好,故禪定非常的重要。

「禪」是由印度話音譯而來,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禪有「祭祀」和「傳位」二 個意思。後來將梵文 Jhana(巴利文是 Dhyana)音譯為「禪那」(福建音)。中國 人好簡,將「那」省略,並加入「定」字,合稱「禪定」。其實「禪定」並非「Jhana」

這個字的全部意義,很多人誤以為禪定就只是修「定」而已,這是錯誤的,「Jhana」

的意思不僅是「定」,而是包括「定」、「慧」二部分,因此修「Jhana」,是得到 定、慧。

所謂「戒」就是五戒、八關齋戒、出家戒等等,目的是培養「定」的工夫。所謂

「定」就是心住於一處,即「善心一境性」,而且必須是能夠開展智慧的。而「慧」

則是法抉擇的能力,「法」是一切萬事萬物,「抉擇」是清楚了解。了解一切萬事 萬物包括物質、心理、靈性的、有為法、無為法等等,這就是「慧」。在禪修的 過程中,既可達到「定」,又可達到「慧」,要有智慧必須修習禪定。所謂禪修是 包括戒、定、慧三學的修行。

禪修時三皈依、念佛等儀軌即是「戒」,先調伏內心,緊接著再練習「定」,當下 不僅要求「善心一境性」,更要求開智慧,否則修「定」就不一定要禪修。譬如 畫畫、寫字、唱歌、打牌、聊天等也是一部分的「定」,但那是邪定,不是善的 心。正定是能夠開智慧,也就是八正道所說的正定。開智慧是法抉擇,了解一切 萬事萬物的真相,整個禪修的過程是戒、定、慧一體的。如此「戒」、「定」、「慧」

就具足了。

禪修法門

禪修分為「南傳佛教的修行方法」、「中國佛教的修行方法」、「西藏佛教的修行方 法」。南傳佛教的修行方法就是明白四念處,「四」指身受心法,「念」是專注,「處」

(4)

則是對象。四念處真正的義涵不是指身受心法而是 Satipathana,也就是念處。sati 是「念」,pathana 英文解釋是 build(建立)或是 incline to (傾向於),Satipathana 就是能夠建立念,所以四念處非指身受心法,而是指我們的心專注在身受心法 上。南傳佛教的修行方法以四念處為主,把心專注在身上的某部分,最普遍的方 法是把心專注在呼吸上,數息或觀察呼吸的出入。當然身念處的修行不只是呼吸 而已,也有所謂「動中禪」,這是把心專注在身體各種行、住、坐、臥等動作的 過程。透過把心放在身體上而達到念(sati),即「正念」,心不浮動、散亂而最 後產生智慧。「身念處」有很多的修行方法,南傳佛教所修的,都是從「身念處」

開始,不管行、住、坐、臥都不離「身念處」,透過身的專注而達到「正念」。有 了基礎後,再觀察自己的覺受。

覺受可分為「身的覺受」與「心的覺受」。首先觀察身的覺受,即肉體受到影響 所產生的反應。人很容易被移動的東西所吸引住,不移動的比較少被注意,故大 多數人喜歡看電視,跳舞等。心專注以後就容易覺察到肉體的感受,如冷、熱、

流汗、痛、痠、麻等感覺。打坐時會有痠、痛、麻等感覺,那是因為和過去的習 氣相抗。習氣的養成是一有欲望,我們就立刻滿足它。如坐久了不舒服,就躺下;

肚子餓,趕緊找東西吃,立刻滿足欲望,就養成習氣。修四念處就是把心拉回自 身之上,不要再往外攀緣,覺察到細微的身的變化,緊接著覺察心的變化。心的 憂、悲、愁、苦與身的痠、痛、麻是不同的。想到過去快樂的事、痛苦的事,想 到明天要考試、要做工,心裡就不舒服;想到要玩,心裡就快樂,此即心的受。

「受念處」有了基礎後,就開始修「心念處」,覺察心的生滅。寧靜的心,很容 易觀察到自己念頭的生滅、來去,會發現念頭非常多,如閃電般剎那生滅,佛經 上亦載如四十里瀑流般,來去力量強大,使我們的心一直散亂、動盪,不得安寧。

一下子快樂、一下子苦,一下子高興、一下子討厭,一下子過去、一下子未來,

心不得定。有身念處、受念處的基礎後,就可以觀察自己的念頭怎麼生、怎麼滅,

如何來去,此即觀察心。

接著修「法念處」,觀察念頭的內容,念頭很細微,雖如閃電般來去,但寧靜的 心是可以觀察到的。泰國禪師佛使比丘於其所著《觀呼吸》一書中,就四念處的 修行有詳盡的解釋,認為透過呼吸的觀察修習四念處,所指的「觀」包括「觀」

及「念」,「念」即是指「定」,將心定在一處,「觀」是讓心來觀察、分析、了解 呼吸的狀況。書中說明如果修行「身念處」成就可證得「須陀洹果」即第一果;

「受念處」修行成就可證得「斯陀含果」第二果;「心念處」修行成就可證得「阿 那含果」第三果;「法念處」修行成就可證得「阿羅漢果」第四果。所以如以證 阿羅漢、了生死為目標並不難,只要「觀呼吸」即可。

潛心修習「四念處」,短則七天便可證得阿羅漢果,因為七天就可將「四念處」

修習完畢。當然,這需要充分了解佛法與禪修的要領,了解後才能修、才能證。

為什麼沒有證量?是因為修得不夠,修得不得法,或者沒認真的修,或根本沒修。

若知道修的方法,用功去修七天便可證得阿羅漢。

為什麼修得不好?因「解」得不夠。「行」不好,當然沒有證量;「解」不夠就不

(5)

能「行」,「解」不夠是因為「信」不足;「信」不足是因為對佛所說的法,信心 不夠堅定。佛給予我們最終的承諾,只要修佛講的法就可以成阿羅漢,成佛。我 們號稱學佛,行大乘菩薩道要成佛,對佛所說法應該完全信服,並堅信自己也有 成佛的能力。佛不能解脫我們,不能打開我們的結,只提供藥及藥方,就看我們 是否對佛有信心願意服用,否則只是讚嘆佛的能力,五體投地的拜佛,而不去服 藥,是無法成佛的。信解行證主要的目的在解與行,不必擔心證量不夠,只要有 解與行就有證。

南傳佛教「四念處」的修行可以讓我們達到十六種特勝(很特殊勝妙的境界),「身 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各有四種特勝讓我們分別證得「須陀洹 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及「阿羅漢果」。所以要證「阿羅漢果」並不難,

短則七天的時間,但是要成佛並不容易,需要三大阿僧衹劫,如是禪宗方法「當 下成佛」,密宗方法「即身成佛」,淨土宗方法「當生成就」。

佛能了解更多的事情,證悟到更多的真理,幫助更多的眾生,能讓眾生究竟解脫。

而阿羅漢只有解脫「我執」,並未解脫「法執」。我們學大乘菩薩道是要更進一步 解脫「法執」,也就是法的結。(未完待續)

空海法師/圖片提供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答:中觀是屬於哲學的層面,慈悲是屬於方便的層面,兩者是息息相關的。慈悲 有三種不同層次,慈悲的發展有三種不同基礎。第一個層次發展的慈悲,稱為生 緣慈悲或生緣的大悲。

每一樣事物皆有體、相、用三分。有些法門是從體上用功的,有些法門是從相上

什麼是 什麼是「 「 「 「隱性肥胖 隱性肥胖 隱性肥胖 隱性肥胖」? 」? 」? 」?. 什麼是

密法就是心續。何謂心續?就是要讓我們的心能夠正念連續,心不散亂。我們心

曾經是 一口氣 就敢對命運挑釁 何時我 一心想 投降輸一半就行 是不是夢想變妄想 想當年自己 是不是賭氣也要 賭上一張壯烈的證明. 我不認命就算賣命 也要任性 放棄理性放縱本性 一次任性

20 《傳心法要》 , 《大正藏》冊 48,依序見頁 379 下、頁 380 上、頁 380 中。頁 381 上、頁 381 上。 《宛陵錄》 ,頁 384

拿一個舊皮箱 裝著我的夢想 我要開始決定旅程的方向 設計稿在桌上 一疊偉大理想 當成這些賣不出去公仔的床 有天 我突發奇想 把這些公仔送孤兒院的小孩. 看著他們的表情 滿足的那模樣

This essay primarily discusses Xufa’s opening commentary in the Annotated Commentary on Mahāsthāmaprāpta’s Perfect Understanding through Mindfulness of the Buddha, which st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