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從祖"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祖 恆 原理談起

柳柏濂

一. 避開無限性 — 祖

恆原 理

略知一點中國數學史的人都知道, 中國 古代數學的一大貢獻是祖恆原理。

恆(公元五到六世紀), 中國齊梁時代 數學家祖沖之 (公元 429-500年) 的兒子。 父 子兩代數學家, 父親以推算圓周率享譽世界, 而兒子, 又以“開立圓術” (由球體積求直徑的 方法) 中的祖恆原理而名留青史。

恆 原理曰:“緣冪勢既同, 則積不容 異”, 意即兩同高的立體, 如果在等高處的截 面積相同, 則體積亦相等, 如下圖

(i) S

(1)i

S

(2)i

V

1

V

2

圖 1. 對任意 i, Si(1) = Si(2)⇒ V1 = V2

此乃西方稱謂的卡瓦列利

(Cavalieri)

原 理。 意 大 利 人 卡 瓦 列 利

(Bonaventura Cavalieri)(1598-1647)

1635

年發現此原理

,

在此以前的一千一百多年

,

恆已在 「綴術」

一書中明確提出了這一原理, 並用於準確地 計算球的體積。

恆原理的一個直觀的表達是: 用一疊 相同面值的硬幣, 拼齊豎直放在桌面上得立 方體 V1(圖 2), 然後, 把這疊硬幣向一個方向 挪動, 得立方體 V2(圖 3)

V1 圖 2

V2 圖 3

注意到祖恆原理, 斜圓柱V2的體積與直 圓柱V1的體積相等。

我們無從考證祖恆如何得出這一原理。

「綴術」 已失傳, 僅從唐朝李淳風的 「九章算

34

(2)

術注」 中得知: 祖恆 原理敘述前, 有一句 話“失疊棋成之積”, 意思是, 體積可看作無限 小平面疊加而成, 此乃無限小分析的思想是 也。

用現代的數學語言演繹, 即兩個立方體 V1, V2 (下面, 不妨把立方體與它的體積用同 一字母表之): V1 和 V2 在等高處的截面積分 別是 Si(1) 和 Si(2), i = 1, 2, . . . , k, . . .,

Si(1) = Si(2)

考察由面積為 Si(1)(Si(2))(i = 1, 2, . . ., k, . . .) 的面為底, “小”高度為 ∆xi 的柱體

P

k

i=1

Si(1)∆xi =

P

k

i=1

Si(2)∆xi

故 lim

k→∞

P

k i=1

Si(1)∆xi= lim

k→∞

P

k i=1

Si(2)∆xi, 便得 V1 = V2。

恆原理不涉及面積的個數問題, 因而 避開了無限性的干擾。 當我們承認了連續公 理及用一些微積分的知識, 祖恆原理可以被 證明為定理。

若把高為 h 的立方體 V1, V2 的截面積 分別表達為變量 (高) z 的函數 S1(z), S2(z) , 祖恆原理的現代化表述為: 對任何 z, 0 ≤ z ≤ h 若 S1(z) = S2(z) 則

V1 =

Z

h 0

S1(z)dz =

Z

h 0

S2(z)dz = V2

二. 減少一維 — 祖

恆 面積原 理

把祖恆 原理從空間體積轉向平面的面 積, 我們考察平面上的祖恆原理。

做為祖恆原理的直接類比, 可以有:

(2.1) 夾在兩平行直線間的兩個平面被 平行這兩條直線的任意一條直線所截, 如果 截得的兩條線段的長度總相等, 那麼, 這兩個 平面圖形的面積也相等。

然而, 我們可以把這一原理再放寬一些。

容易知道, 下面的原理也是正確的。 並且是上 述原理 (2.1) 的推廣。

(2.2) 夾在兩平行直線間的兩個平面圖 形被平行這兩條直線的任意一條直線所截, 如果截得的兩條線段的長度之比粧為一個常 數, 那麼, 這兩個平面圖形的面積之比等於這 個常數。

作為一個應用, 可以用祖恆面積原理推 導橢圓面積公式。

考察在直角座標系中, 橢圓 xa22+yb22 = 1 (a > b > 0) 和圓 x2+ y2 = a2 。記此橢圓 和圓面積分別是 S, S

y Q P θ

O M x

P

Q

圖 4

做任一垂直於 X 軸的直線 x = a cos θ 交 X 軸於 M, 交橢圓於 P, P, 交大圓於 Q, Q , 則 P, P, Q, Q 的座標分別是

(a cos θ, b sin θ), (a cos θ, −b sin θ) (a cos θ, a sin θ), (a cos θ, −b sin θ)。

(3)

|P M|

|QM| = |P P|

|QQ| = b a 。 由原理(2.2)

S

S

= b a 便得 S = ab · πa2 = πab

三. 往下再走一步 — 天下大 亂?

由體積到面積, 從三維到二維, 步步類 比, 引來學子躍躍欲試, 在一次講座之餘, 一 個聽者問道: “我試做一維祖恆原理, 可為何 結果令人迷惘?”

他順手畫出兩條平行直線 l1, l2 及夾在 l1, l2 間的兩條不相等長的線段 a, b (a >

b, 這裡也把線段記號和長度用同一個字母表 示), 用任一條與 l1 (也與l2) 平行的直線 l 去 截 a, b(如圖 5), 顯然, 其截面的長 (或面積) 相等 (均為 0)。

l1

a b

l l2 圖 5

按一維祖恆原理, 便得 a = b, 矛盾!

乍看起來, 這的確是一個“危險”的推理, 按此辦理, 豈不是可以證明: 世間任兩條線段 長均相等嗎? 天下必然大亂了!

且慢, 稍為氣定神閑, 必可看出荒謬所 在。

事實上, 圖 5 的“所作所為”亦是祖恆面 積原理的特款。 易見, 線段 a 的面積是 0, 線 段 b 的面積也是 0, 兩者面積確是相等, 又何 謬之有呢?

如果要考察長度, 就必然要觸及到另一 個問題: 設 l1, l2 的距離為 h, 用與 l2距離為 i 的直線 li (0 ≤ i ≤ h) 截a,b所得的“截面 積”分別記為Si(a), Si(b) (實質上, 應是 a,b 上 的“小”長度), 我們面臨要回答的問題是: 當 Si(a) = Si(b) = 0, 0 ≤ i ≤ h ( i 取遍 [0, h]

中的實數),

X

0≤i≤h

Si(a) =

X

1≤i≤h

Si(b) (3.1) 成立嗎?

圖 5 的例子告訴我們:(3.1) 式是不一定 能成立的。

這位學子雖被無限性引入岐路, 他卻向 我們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 無限多個長度為 0 的集, 合起來有多長?

四. 無限多段長為零的線合起 來 有多長?

“0”這個東西, 在數學上是再簡單不過 了。 可是, 一旦把它放到無限數學中去, 有時 連大數學家也受不了。 十七世紀, 牛頓創立 微積分的初期, 由於沒有嚴謹的分析理論基 礎, 無窮小被英國大主教貝克萊譏為“逝去的 鬼魂” — 一會非零一會又是零, 牛頓也無言 以對。

(4)

要回答本節的問題, 必須弄清長度這個 最基本的概念。 正因為它“基本”, 因而要用公 理的語言來描述。 為更直觀起見, 在本文中, 我們僅以數直線 (數軸) 上的集來討論問題。

不應把“無限個長度為零的線段” 僅僅理解為 首尾相接在一起的線段, 我們可以把每一線 段用區間 [a,b]表示。

把直線 l 上有限區間的集記為 P , 在 P 上定義一個非負集合函數, µ(E), EǫP 它 滿足下面三條公理:

(4.1) 正則性: 對 E = [a, b]ǫP, (a ≤ b 則 µ(E) = b − a。

(4.2) 運動不變性: 若 E1, E2ǫP 且 E1 = E2, 則 µ(E1) = µ(E2)。

(4.3) 有限可加性: 若 E1, E2. . ., En

是 P 中元素, 兩兩不相重疊, 則 µ(∪ni=1Ei) =

P

ni=1µ(Ei)。

µ(E) 稱為 E 的長度, 也稱為 Jordan 測度, 這裡簡稱為 J 測度。

上面三條公理“譯”成通俗的語言, 便是 (1) 線段有長;(2) 線段的長度在運動中保持 不變; (3) 有限條線段的總長度是它們各長度 的和。 這顯然是我們日常中所接觸到的長度 概念是一致的。 當然, 這也並非不言而喻的。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 在高速運動中, 長度並沒有不變性, 因此, 嚴格來說, 公理 (4.1)–(4.3) 乃是一種數學上的約定。 按照上 述長度 ( J 測度) 的定義, 對於一個點 {a}, 可以看作[a,a], 由 (4.1), 它的長度是

µ({a}) = a − a = 0 。

如果我們把一個區間 [a, b] 去掉一個點 (不妨端點), 則由有限可加性 ((4,3))

µ([a, b]) = µ({a} ∪ (a, b])

= µ({a}) + µ((a, b])

= µ((a, b]) 。 同理可知

µ((a, b]) = µ([a, b)) = µ((a, b))

= µ([a, b]) = b − a

這表明, 一個區間的端點的去留, 並不改變區 間的長度。

容易看出, P 對有限個元素的“並”運算 和兩個元素的“差”運算是封閉的, P 中的元 素, 總可以表示為有限個點和有限多個非零 區間之和。(非零區間指長度非零的區間)

上面多次提到有限, 讓我們試圖觸摸一 下“無限”。

考察一個非零區間 [a, b] 所表示的線 段, 顯然, 它是由點所構成, 用數學語言表達 為 [a, b] = ∪a≤x≤b{x}, 既然, 每點的長度 µ({x}) = 0, 於是

µ(∪a≤x≤b{x}) =

X

a≤x≤b

µ({x}) (4.4) 便有 µ([a, b] = 0, 但由正則性 µ([a, b]) = b− a 6= 0, 矛盾!

這一矛盾與上面第三節的謬誤如出一 轍, 它的根源在於在 (4.4) 式中, 用“無限可 加性” 偷換了公理 (4.3) 的“有限可加性”。

因此, 一般來說, J 測度的無限可加性是 不成立的。 無限多個長度為 0的集 {x}, 可以 並成一個長度為定值的集, 這個定值可以是0 或非零。

(5)

坦率一句, 用 J 測度這把“尺子”, 我們 不能量度在數直線上無限個點並起來的集的 長度。

五. 換一把尺子—突破有限的 束縛

J 測度的有限可加性公理, 來自於“總 長度等於各分長度之和”這個直觀意念。 那 麼, 如果我們把這個分長度的個數擴充成可 列個—即能與自然數的集一一對應的一列無 限的長度 。 也就是把公理 (4.3) 的有限可加 性擴充為下列的可列可加性。

µ(∪i=1Ei) =

X

∞ i=1

µ(Ei) (5.1) (請區分 (5.1) 式與 (4.4) 的不同)

擴充後的可加概念, 仍然會得到合理的 解釋嗎? 回答是肯定的。 請看線段 (0,1] 由 長度的正則性 ((4.1))

µ((0, 1]) = 1 − 0 = 1 (5.2) 又 (0, 1] = ∪i=1(i+11 ,1i]

用可列可加性, µ(∪i=1( 1

i+ 1,1 i]) =

X

∞ i=1

(1 i − 1

i+ 1) = 1 (5.3) (5.2) 和 (5.3) 的結果是一致的。

我們又考察一列點 1,12,212, . . . ,21n, . . . 並起來的集合 ∪n=1{21n} 按可列可加性, 可 以得到它的長度

µ(∪n=1{ 1 2n}) =

X

∞ n=0

0 = 0 (5.4)

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驗證 (5.4) 式的合理性, 因 [0, 1] = (

[

∞ n=1

{1 2n})

[

(

[

∞ n=1

( 1 2n, 1

2n−1)) 即 µ[0, 1] = µ(

[

∞ n=1

{ 1

2n})+µ(

[

∞ n=1

( 1 2n, 1

2n−1))

= µ(

[

∞ n=1

{ 1 2n}) +

X

∞ n=1

1 2n 應有µ(∪n=1{21n}) = 0

在這裡, 如果把上一節 J 測度的有限可 加性 (公理 (4.3)) 換為可列可加性 (5.1), 則 我們得到一個十分重要的新測度 — 勒貝格 (Lebesque) 測度。

設 l 是數直線, S 是 l 上子集所構成的 集合類。 S 中的一列元素之並集仍在 S 內, 任兩個元素的差仍在 S 內, 這時, 若有一個 定義在 S 上的非負函數 m(E), EǫS 滿足:

(1) 正則性: 任意閉區間 [a, b]ǫS, m[a, b] = b−a

(2) 運動不變性: 若 E1, E2ǫS,E1 和 E2 全等, 則 m(E1) = m(E2)

(3) 可列可加性: 設 E1, E2, . . . , En, . . . 是 S 中一列集合, 兩兩不相重疊, 則

m(∪n=1En) =

X

∞ n=1

m(En) 。

這時, 稱集合 m(E) 為勒貝格測度, 簡稱為 L 測度。

細心對照下, J 測度和 L 測度, 除了 前者的有限可加拓廣為後者的可列可加外 — 我們說它“拓廣”, 還因為由可列可加性可以 推導出有限可加性, 前者的定義域 P 僅是有 限個點和有限個區間之和, 而後者的定義域 S 中, 一列元素可以相加, 一列點, 一列區間 都可以屬於 S, 也就是說 m(E) 的定義域 S

(6)

包含了 µ(E) 的定義域 P , 並有明顯的擴大 化和複雜化。

L 測度比起 J 測度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一些用 J 測度無從“量度”長度的點集, 可以 換一把新 的尺子 — L 測度把它的長度量出 來。

試看區間 [0,1]中有理數全體構成的集 合 Q1, [0,1]中無理數全體構成的集合 M1。

Q1, M1 不屬於 P , 它們沒有 J 測度, 但 Q1, M1 在 S 中, 我們可以把它的 L 測 度算出來。

先考察 m(Q1)。

我們把 Q1 排成一列, 以證明 Q1 是一 個可列集: 因為 [0,1]中的有理數都是既約真 分數 p

q, p, q 是正整數且 p ≤ q, (p, q) = 1。 我們排列 pq , 規則如下: 分母小的在 前, 分母大的在後, 如果分母相同, 則分子小 的在前, 大的在後, 於是, Q1 的有理數可排 成 1

1,12,13,23,14,34,15,25,35,16,56,17, . . ., 每一 個 p

q 總要出現在這一列中且位置完全確定, 於是,Q1 = {rn} 即 Q1 是可列集。

由可列可加性, 便得 m(Q1) = m(∪n=1rn) =

X

∞ n=1

m(rn)

=

X

∞ n=1

0 = 0

於是

m(M1) = m([0, 1])−m(Q1) = 1−0 = 1。

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0,1]中的無理數雖然也 是無限集, 但它不是可列的。 m(M1) = m([0, 1]) 表明了這樣一個有趣的事實: 一

個集合去掉了可列個點 (被挖掉了無限多 個“洞”!) 它的 L 測度還是沒有改變。

我們看到, 一列點的並所成的集合的 L 測度為 0, 但是, 它的逆不真, 請看下面構造 一個非可列的無限個集的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1

1 9

2 9

1 3

2 3

7 9

8 9

圖 6. Cantor 集

將閉區間 [0, 1] 三等分, 去掉中間一 個開區間 I1(1) = (13,23), 把剩下的兩個 閉區間 [0,13][23,1] 分別再三等分, 再各去 掉中間的開區間 I1(2) = (19,29), I2(2) = (79,89), 餘下四個閉區間, [0,19] [29,39] [69,79] [89,1] 又分別把這些閉區間三等分, 再各 去掉其中間的開區間 I1(3) = (271 ,272 ), I2(3) = (277,278), I3(3) = (1927,2027), I4(3) = (2527,2627), 如此繼續, 在第 n 次三等分時 去掉的開區間是 I1(n)= (31n,32n), I2(n) = (37n,38n), . . . , I2(n)n−1 = (3n3−2n ,3n3−1n )。 令 Oc = ∪n,kIk(n) ,K = [0, 1] − Oc, K 稱 為康托 (Cantor) 集。K 是一個無限集族。 可 以證明,K 不是一個可列集, 而 K 的 L 測度 m(K) = 0。

六. 柳暗花明又一村—從測度 到積分

從祖恆 原理開始, 我們用無限多個面 積來刻劃具有有限體積的立方體, 祖恆的思 想正是通過截面積的測度, 避開無限性的麻

(7)

煩。 然而, 當我們的問題步步深入時, 無限性 是不可避免的, 從有限到無限, 這是數學研究 從初等到高等的重要轉折。 一百多年前, 康托 把“無限”引入了數學, 帶來了整個數學面貌 的更新。 從 J 測度到 L 測度, 正體現了這 種質的飛躍。

L 測度使我們在處理極限運算時暢通無 阻, 由此, 把建立在 J 測度上的黎曼積分 發展為以 L 測度為基礎的勒貝格積分。 由 於函數值的急劇變化而帶來的黎曼積分的不 可積問題, 用 L 測度理論可以得到解決。 例 如,Dirichlet 函數 (在有理數處函數值為 1, 在無理數處函數值為 0 的函數), 在任何區間 [a, b](a < b) 上的振幅都等於 1, 因而, 在黎

曼意義下不可積, 但它卻是勒貝格可積的, 且 積分值為 0(請聯繫 m(Q1) = 0, m(M1) = 1 想一想)。

測度理論的發展, 勒貝格積分的出現是 二十世紀數學的重大成就之一, 它在“疑無 路”的不可積問題中找到了“又一村”, 從而不 僅發展了泛函分析的新學科, 而且在概率論, 數理統計, 理論物理方面有很多重要的應用。

附記: 本文寫作於作者應邀訪問香港中 文大學數學系期間, 作者對岑嘉評博士, 區國 強博士的盛情接待表示感謝。

—本文作者任教於中國華南師範大學數學 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不過, Stillwell 在 「(古典) 微分幾何 學」 (第十六章) 的脈絡中介紹哈里歐, 卻是 著眼於這位十六、 七世紀英國數學家對等角 螺線的弧長研究。 按照 Stillwell

— 牛頓, 1643 – 1727 — Euler 關於這個級數的求和方法非常有創意是一個數學系學生應該具備的常識, 但事與願 違。 我在求學的階段並不知道這段有趣的歷史,

大部份可能會回答, 數學是處理形與數 的學問, 它的組織方式包括了定義、 定理、 證 明這些東西。 但是人類有關數學性的活動, 不 僅僅 是純數學家關心研究的那些題材,

歐拉將信從頭到尾認真看了一遍。 他認 為這絕不是一個普通遊戲, 而是一個頗有價 值的數 學問題。 在以後的思考中, 他首先想到 的是德國大數學家萊布尼茲 (Leibniz, Got- tfried Wilhelm)

「有限單群」 是有限群的建構組元。 二十世紀的諸多數學家致力於有限單群的 分 類, 歸結為 18 個家族及 26 個零星單群。 Monster (怪物群) 是這些零星單群中 最大的 一個。 1973 年, Griess 及

數學固然植基於對日常生活現象的觀 察, 卻絕不簡單, 數學有它的難度, 須要時 間、 須要演練、 須要“把玩”, 去體會它的意 涵, 從而體認它的美, 「數學難、 數學美」

Cauchy 積分理論是複變函數論中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有了 Cauchy 積分理論, 複變 函 數論才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並且導出一系列在微積分中得不到的結果。 我們先從 Cauchy

在上 一講中, 根據微分與積分是微積分這門學科中的主要對立運算的觀點, 闡述了微積分 這門學科的內容是由三部分組成, 即微分、 積分、 指出微分與積分是一組對立運算的微積分基 本定理, 並且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