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的解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的解讀"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頌的解讀

— — 漢 梵 本 對 讀 所 見 的 問 題

黃 國 清

圓光佛學研究中心漢譯經典研究室

一 、 引 言

鳩 摩 羅 什(344-413)1 譯《 妙法蓮 華經 》( 下簡稱 《妙法 華》 或什譯 本)

的 第 二 十 五 品 為《 觀 世 音 菩 薩 普 門 品 》( 下 簡 稱《 普 門 品 》),這 一 品 自 古 以 來 即 從《 妙 法 華 》中 抽 出 單 行 流 通,2 佛子 們日常 讀誦,有助 於慈悲 胸懷 的長 養;在 遭 遇 逆 境 時,此 品 也 提 供 心 靈 的 慰 藉。現 行 流 通 本 在 長 行 後 接 著 是 二 十 六 首 偈 頌,古 代 刻 本 如《 高 麗 大 藏 經 》等 皆 如 此,然 而,西 晉‧竺 法 護(約 223-300)所譯《正 法華經 》二 十三品《光 世音普 門品 》並無 偈頌,較早 的《 妙 法 華 》注 釋 書 也 不 見 對 偈 頌 的 注 解 或 述 及,故 什 譯 本 本 來 有 無 偈 頌 的 譯 出 ? 偈 頌 的 譯 者 是 誰 ? 是 本 文 要 解 決 的 第 一 個 問 題 。

1 有關鳩摩羅什生卒年代的討論,參見 R. H. Robinson, Early Madhyamika in India and China.

(Madison: The U. of Wisconsin P., 1967) 第三章附注 1,頁 244-247。

2 天台智顗著有《觀音玄義》二卷(收於《大正藏》冊 34),即為注解《普門品》的著作,

所以此品的別出流通當在智者大師以前。

(2)

其 次 , 在 閱 讀 《 普 門 品 》 頌 文 時 , 發 現 多 首 偈 頌 的 文 義 滯 礙 難 解 , 查 閱 前 賢 的 注 解 亦 感 見 解 差 異 頗 大。這 種 以「 四 句 五 言 」詩 頌 體 翻 譯 梵 文 偈 頌 的 作 法,由 於 所 用 的 漢 字 不 夠,經 常 產 生 削 足 適 履 的 問 題,以 致 造 成 譯 文 過 於 簡 省,甚 至 犧 牲 某 些 梵 文 的 文 義,增 加 漢 譯 本 讀 者 的 解 讀 困 難。3 本 文研 究 的 第 二 個 重 點,即 是 透 過 漢 譯 本 與 現 存 梵 本 的 對 讀,說 明 漢 譯 本 的 解 讀 問 題,並 儘 可 能 地 還 原 偈 頌 的 意 旨,以 協 助 現 代 讀 誦 者 更 確 切 地 掌 握 偈 頌 的 文 意 。

二 、《 普 門 品 》 偈 頌 的 翻 譯

考 察 梁 ‧ 法 雲(467-529)《 法 華 義 記 》 卷 八 < 觀 世 音 品 第 二 十 四 >4 、 隋‧智 顗(538-597)《 妙 法 蓮 華 經 文 句 》卷 十 下 < 釋 觀 世 音 菩 薩 普 門 品 >5 、 隋‧吉 藏(549-623)《 法 華 義 疏 》卷 十 二 < 觀 世 音 菩 薩 普 門 品 第 二 十 五 >6 , 雖 對《 普 門 品 》的 文 句 逐 段 進 行 消 文 解 釋,卻 都 未 提 及 此 品 的 偈 頌;到 了 唐‧

窺 基(632-682)《 妙 法 蓮 華 經 玄 贊 》 卷 十 末 < 觀 世 音 普 門 品 > , 則 見 到 對 頌 文 的 疏 解。7 另外,唐‧玄應 作於貞 觀末年 的《 一切 經音義 》卷 六,亦 列有 頌 文「 祝 詛 」、「 掣 電 」、「 降 雹 」、「 戒 雷 」、「 慈 意 」諸 條。8 法 雲、智 顗、吉 藏、窺 基 被 推 尊 為 中 國《 法 華 經 》四 大 注 釋 家,9 同樣注解 羅什所 譯的《妙 法 華 》, 而 對 《 普 門 品 》 偈 頌 的 疏 解 遲 至 唐 代 才 出 現 , 這 與 偈 頌 的 譯 出 與 編 入 此 經 的 時 間 有 關 。

隋 ‧ 闍 那 崛 多(約 604 卒 )共笈多譯 《添品 妙法 蓮華經 》的 序文說 :「而 護所闕者,《普門品》偈也。什所闕者,《藥草喻品》之半、《富樓那》及《法 師》等二品之初、《提婆達多品》、《普門品》偈也。」10 足見 闍那崛 多所見

3 關於以「四句五言」詩頌體翻譯梵文偈頌的缺失,參見萬金川〈《俱舍論‧世間品》所記 有關「緣起」一詞的詞義對論——以漢譯兩本的譯文比對與檢討為中心〉,《佛學研究中 心學報》(台北:台大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第1 期(民國 85 年),頁 1-30。

4 《大正藏》冊 33,頁 678a-c。

5 《大正藏》冊 34,頁 144c-146b。

6 《大正藏》冊 34,頁 623c-629b。

7 窺基疏解《普門品》的全文,見《大正藏》冊 34,頁 846c-849c;其中頌文解釋的部份在 頁849b-c。

8 《高麗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影印)冊 32,頁 90a-b。

9 參見菅野博史《中國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1994),頁 3-4。

10 《大正藏》冊 9,頁 134c。

(3)

《 正 法 華 經 》 和 《 妙 法 華 》 的 《 普 門 品 》 均 無 頌 文 的 部 份 。 序 文 又 說 :「竊 見《提婆達多》及《普門品》偈先賢續出,補闕流行,余景仰遺風,憲章成 範。大隋仁壽元年辛酉之歲,因普曜寺沙門上行所請,遂共三藏笈多二法師,

於大興善寺重勘天竺多羅葉本。《富樓那》及《法師》等二品之初,勘本猶 闕;《藥草品》更益其半;《提婆達多》通入《塔品》;《陀羅尼》次神力之後;

《囑累》還結其終。字句差殊,頗亦改正。」11 所謂的「憲 章成範 」,即依 循 前 人 譯 文 的 意 思。敘 說《 普 門 品 》偈 頌 前 人 已 經 譯 出,他 們 在 隋 文 帝 仁 壽 元 年(601)以 梵本勘 正並 將之編 入《 添品妙 法華 》中。

唐‧ 道 宣(596-667)《續 高僧傳‧闍 那崛多 傳》也 有相關的 記述:「以周 明帝武成年,初屆長安。……會譙王宇文儉鎮蜀,於彼三年,恆任益州僧主,

住龍淵寺,又翻觀音偈、《佛語經》。」12 認 為 《 普 門 品 》 偈 頌 是 闍 那 崛 多 止 住 益 州( 今 四 川 成 都 )龍 淵 寺 期 間 所 譯。鐮 田 茂 雄 也 指 出 闍 那 崛 多 是 在 武 帝 時 代,為 益 州 總 管 上 柱 國 譙 王 宇 文 儉 翻 譯《 妙 法 蓮 華 經 普 門 品 》重 說 一 偈 一 卷 等,地 點 就 是 在 益 州 龍 淵 寺。13 北周 武 帝 在 位 期 間 是 西 元 560-578 年 。 闍 那 崛 多 與 道 宣 的 說 法 不 同,當 以 闍 那 崛 多 本 人 的 敘 述 為 準,故 推 測 闍 那 崛 多 係 採 用 前 賢 的「《 普 門 品 》偈 」( 觀 音 偈 )譯 文,可 能 也 有 所 勘 定,後 人 不 知 道 這 段 因 緣 , 遂 將 偈 頌 的 翻 譯 者 歸 於 闍 那 崛 多 等 人 。

後 代 根 據 《 添 品 妙 法 華 》, 將 偈 頌 移 植 於 《 妙 法 華 ‧ 普 門 品 》, 故 所 見 什 譯 本《 普 門 品 》的 長 行 之 後 就 有 了 頌 文,於 是 產 生 了 頌 文 是 否 為 羅 什 所 譯 的 不 同 說 法 。 唐 ‧ 湛 然 《 法 華 文 句 記 》 卷 十 下 言 :「文後偈頌什公不譯,近 代皆云梵本中有,此亦未測什公深意。《續僧傳》中云偈是闍那崛多所譯。

今從舊本,故無所釋。」14 湛 然 所 見 的 經 本 已 有 偈 頌 , 但 他 根 據 《 續 高 僧 傳 》認 定 為 闍 那 崛 多 的 譯 作;且 指 出 智 顗 係 依 據 舊 本,而 當 時 偈 頌 尚 未 譯 出,

所 以 沒 有 加 以 疏 解 。 其 後 《 法 華 》 注 釋 家 多 持 此 說 , 如 宋 ‧ 遵 式(964-1032)

《 釋 普 門 品 重 頌 》說:「重頌是隋煬大業中智者滅後,笈多所譯,方入大部。」

15 所 謂 的 「 笈 多 所 譯 」, 應 是 他 和 闍 那 崛 多 編 譯 的 《 添 品 妙 法 華 》, 宋 ‧ 聞

11 同前注。

12 《大正藏》冊 50,頁 433c。

13 參見鐮田茂雄:《中國佛教通史》,關世謙譯(高雄:佛光,民國75 年),第3 卷,頁 455。

14 《大正藏》冊 34,頁 358a。

15 《新纂卍續藏》冊 35,頁 163c。

(4)

達 《 法 華 經 句 解 》 卷 八 云 :「什師譯本即無重頌,今此偈文是後來人以笈多 本經中之偈入此本中,相承傳誦。」16 文中 的「笈 多本經」,即《添品 妙法 華 》。 隨 著 時 間 的 經 過 , 後 人 不 察 , 就 誤 以 為 什 譯 本 原 來 就 有 頌 文 , 如 明 ‧ 如 愚(生卒年 不詳 )《妙 法蓮 華 經 知 音 》卷 七 云:「晉譯元無頌文,本譯有者,

梵本增損,譯人傳持不同故。」17 晉 譯 指 西 晉 竺 法 護 譯 本 , 本 譯 應 該 就 是 他 看 到 的 什 譯 本。現 代 法 師 在 解 說 或 注 解《 妙 法 華 》或《 普 門 品 》時,在 指 出 全 經 譯 者 為 鳩 摩 羅 什 的 同 時,卻 未 說 明 偈 頌 的 翻 譯 因 緣,容 易 讓 聽 讀 者 誤 以 為 羅 什 譯 出 了 頌 文 。18

綜 合 以 上 所 述 ,《 普 門 品 》偈 頌 的 譯 者 絕 不 可 能 是 羅 什 ,也 應 該 不 是 闍 那 崛 多 等,但 後 者 對 此 品 偈 頌 能 在 後 世 廣 泛 流 傳 有 很 大 的 貢 獻。若 非 闍 那 崛 多 等 對 前 賢 所 譯 偈 頌 的 採 用 、 勘 正 及 編 入 《 添 品 妙 法 華 》, 再 經 後 人 移 補 於 什 譯 本 內 , 則 我 們 今 日 所 見 的 《 普 門 品 》 流 通 本 可 能 就 不 是 這 種 樣 式 。

三 、《 普 門 品 》 偈 頌 的 解 讀 問 題

關 於 梵 文 經 漢 譯 後 可 能 無 法 傳 達 原 本 意 旨 的 主 要 原 因 , 稻 津 紀 三 認 為 是 :「 梵 語 中 , 文 法 就 那 樣 地 與 邏 輯 相 結 合 , 在 個 個 概 念 的 文 法 變 化 與 文 句 的 文 法 構 造 之 中 , 包 含 著 哲 學 性 的 問 題 , 但 漢 譯 無 法 對 其 作 充 分 的 再 現 。 」

19 這種 詞語之 間的邏 輯連 結關係,在 漢語中 主要 透過語 序和 虛詞來 表達。20 問 題 是《 普 門 品 》偈 頌 的 漢 譯 為 了 滿 足「 四 句 五 言 」的 形 式,常 因 為 所 能 運

16 《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619b。

17 《新纂卍續藏》冊 31,頁 467b。

18 如太虛大師:《法華經教釋》(高雄:佛光,民國 68 年)說:「『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

十字,若譯作長行文,為爾時世尊以偈答曰八字,則問答段落之起訖,較為明顯。今譯 者並譯為頌文,殆取便誦讀之意乎!」(頁486)其中的「今譯者」,多數讀者會誤認為羅 什。未提及頌文之翻譯問題者如智諭法師:《妙法蓮華經講記》(台北:西蓮淨苑,民國 78 年)、淨心法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說》(台北:九龍蓮社,民國81 年)等。當然,

這種未特別說明頌文譯者的情形,已常出現在古代《妙法華》注疏中,或許注釋家不認 為這個問題的解決對理解經文是重要的。

19 稻津紀三:《佛教人間學世親唯識說根本的研究》(東京:三寶,1937 初版,

1988 增補新版),頁 2。

20 高名凱指出:「有的語言則注重造句法與虛字,而缺乏形態學(morphology),中國語就是 其中的一個。……中國語只是缺乏形態學,而不是沒有語法。中國語言在形態學方面比 印歐語言貧乏,但在語詞秩序的安排和利用虛字方面則比印歐語言,尤其是古代的印歐 語豐富。」見氏著:《漢語語法論》(台北:開明,民國74 年台一版),頁 28。

(5)

用 的 字 數 太 少,使 譯 出 的 文 句 趨 於 晦 澀,甚 至 易 作 出 錯 誤 的 解 讀。以 下 透 過 漢 、 梵 本 的 對 讀 , 依 序 分 析 有 問 題 的 偈 頌 。

(一 )世 尊 妙 相 具 , 我 今 重 問 彼 : 佛 子 何 因 緣 , 名 為 觀 世 音 。 具 足 妙 相 尊,偈 答 無 盡 意:汝 聽 觀 音 行,善 應 諸 方 所。21

這 是 《 普 門 品 》 的 第 一 、 二 頌 , 荻 原 雲 來 等 所 校 梵 本 22( 下 稱 荻 原 本 ) 於 第 二 頌 後 出 一 校 記 說 明《 添 品 妙 法 華 》偈 頌 之 前 的 長 行 在「 爾 時 無 盡 意 菩 薩 即 說 偈 曰 」 前 加 有 「爾時莊嚴幢菩薩問無盡意菩薩言:『佛子以何因緣名 觀世音?』無盡意菩薩即便遍觀觀世音菩薩過去願海,告莊嚴幢菩薩言:『佛 子!諦聽觀世音菩薩所行之行。』」23 指 出這其 實 是 前 二頌 的 翻 譯 ,但 誤解 了 頌 文 的 意 思 , 將 意 指 世 尊 的 形 容 詞 “citradhvaja" 視為一 位菩薩 的名 字。

24 除 了 這 個 問 題 之 外 , 前 引 《 添 品 妙 法 華 》 所 添 加 的 文 句 與 現 存 梵 本 前 二 頌 的 意 旨 甚 為 接 近 。25 參 照現存 梵本 來解漢 譯本 的第一 頌,「我 今重問彼」

的「 彼 」字,是「 其 意 義 」(etam artham),也就 是觀世 音菩 薩得名 之理 由的 意 義 。 漢 譯 本 譯 出 了 “etam" ( 彼 ), 卻 未 見 “ artham" ( 意 義 ) 的 翻 譯 ,

r

21 《大正藏》冊 9,頁 57c。

22 荻原雲來與土田勝彌編集:《改定梵文法華經》(東京:山喜房,1935 發行,1994 三版)。

本文所引梵本,主要依據此本,遇文字有疑義時,則另參照其他校本。

23 《大正藏》冊 9,頁 192b-c。

24 荻原本,頁 367,附注 7。

25 H. Kern 對此二頌英譯如下:“ 1. Kitradhvaga asked Akshayamati the following question: Fo what reason, son of Gina, is Avalokitesvara (so) called? 2. And Akshayamati, that ocean of profound insight, after considering how the matter stood, spoke to Kitradhvaga: Listen to the conduct of Avalokitesvara."(莊嚴幢問無盡意下述問題:「佛子!以何因緣,(此菩薩)名 為觀世音?」[如]誓願之大海的無盡意觀察其理由後,回答莊嚴幢:「請聽觀音的大行。」) 見氏著:Saddharma-Pundarika or The Lotus of the True Law.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63) ,頁 413。但 Kern 在第一頌譯文後作注,認為此頌意思與長行完全不同,而且對 Kitradhvaga 這個菩薩名稱的突然出現感到不解。松濤誠廉等譯:《法華經》(II)(東京:

中央公論社,1976 初版,1988 新訂三版)為梵本的日譯,其譯文的意義如下:「無盡意

(菩薩)問(我):『莊嚴的具幢主(妙相具)(世尊)啊!由於何種原因,(此)勝利者之 子名為觀世音?』就其理由而探詢其(名稱)的意義。那時,究察如此的情況後,莊嚴 的具幢主(具足妙相尊)(的我)就誓願之海(的觀世音),告訴無盡意(如下):請你聽觀世 音的修行。」(頁 226-227)兩種譯文的意旨並不完全相符,也與《添品妙法華》有別,但 僅為細部差異,三本的大意基本上一致。

(6)

另 外 也 不 見 梵 本 頌 文 中 的 “karanat" ( karana[理 由 ]的 從 格 [ablative]) 的 對 應 譯 語 ,26 所 以 對 照 梵 本 , 當 可 使 解 讀 更 為 精 確 。 此 外 , 現 存 梵 本 第 二 頌 有 “pranidhi-sagaru" ( 誓 願 之 大 海 ) 的 詞 語 , 據 《 添 品 妙 法 華 》 添 加 的 文 句,這 是 指 觀 世 音 菩 薩 所 發 的 誓 願 之 海,然 不 見 漢 譯 本 頌 文 有 與 此 對 應 的 譯 文 。 漢 譯 本 可 能 將 此 結 合 於 第 三 頌 的 翻 譯 中 , 成 為 「 弘 誓 深 如 海 」, 現 存 梵 本 第 三 頌 並 無 可 對 應 的 文 字 。 又 漢 譯 本 第 二 頌 最 後 的 「 善 應 諸 方 所 」, 雖 無 解 讀 上 的 困 難,但 梵 本 中 找 不 到 這 樣 的 意 思,推 測 是 作 為 前 句「 汝 聽 觀 音 行 」 的 補 充 說 明。漢 譯 本 似 乎 將 梵 本 第 二 頌 與 第 三 頌 的 意 義 結 合 在 一 起 翻 譯,故 這 兩 頌 不 能 分 開 來 解 讀 。

(二 )我 為 汝 略 說:聞 名 及 見 身,心 念 不 空 過,能 滅 諸 有 苦。27

「 有 」 是 指 種 種 的 存 在 狀 態 。 此 處 的 「 能 滅 諸 有 苦 」 字 , 在 梵 本 中 作

“sarva-duhkha-bhava-woka-nawakah",28 為單 數主格,用 來指稱 觀世 音菩 薩,意 思 是「( 彼 為 諸 種 )存 在 狀 態 中 一 切 苦 痛 與 憂 愁 的 滅 除 者 」,以 說 明「 不 空 過 」的 理 由。能 滅 除「 諸 有 苦 」的 主 體 是 觀 世 音 菩 薩,而 非 憶 念 觀 世 音 名 號 者 。 普 行 法 師 解 為 :「 無 論 聞 其 名 號 , 見 其 應 身 , 而 能 恭 敬 禮 拜 , 一 心 稱 念 者,都 不 會 落 空;觀 世 音 菩 薩,即 以 神 力 加 被,使 他 滅 除 了 三 界 諸 有 的 苦 難。」採 取 使 役 形 式,意 旨 雖 不 能 說 與 梵 本 有 所 違 背,但 滅 除 苦 痛 與 憂 愁 的 動 作 者 變 成 了 憶 念 觀 音 者。「 不 空 過 」,梵 本 作 “bhavatiha amogha praninam"

(荻 原本,頁 368),意 為「 對諸有 情而言,不 會空過 」,其中 “praninam" 是

“pranin"(有 情)的複 數屬格 (genitive),漢 譯本並 未譯 出這個 詞語,不過 似 乎 不 影 響 到 意 義 的 理 解 。

(三 ) 或 被 惡 人 逐,墮 落 金 剛 山,念 彼 觀 音 力,不 能 損 一 毛。29

26 梵文見荻原本,頁 367。另蔣忠新編注:《梵文妙法蓮華經寫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1988,下簡稱蔣本)作 “karana"(頁 368),亦為從格形式。

27 《大正藏》冊 9,頁 57c。

28 荻原本,頁 368。蔣本作“sarvabhavaduhkhawokanawano"(頁 369),將“bhava"移到

“duhkha"之前,仍可與荻原本作相同的解讀。也可將“sarva"視為“bhava"的限定 詞,而為「一切存在」,當然荻原本也可作這樣的解讀。組成梵文複合詞中的諸個詞語,

不一定要按照語序來理解。

29 《大正藏》冊 9,頁 57c。

(7)

其 中 「 墮 落 金 剛 山 」 一 句 的 解 讀 , 宋 ‧ 聞 達 法 師 《 法 華 經 句 解 》 釋 為

「 失 足 墮 山 」;30 宋‧守倫 法師《 科註 妙法蓮 華經 》說「 若須 彌、金 剛,此 是 崇 高 危 嶮 難 侔 之 處,設 或 有 人 於 此 墮 落 」;31 現 代注釋 書的 解法類 似。32

「 墮 落 」的 詞 義 來 看,這 樣 的 解 讀 不 能 算 錯,然 而,若 是 如 此,則 此 頌 和 前 頌「 若 在 須 彌 峰,為 人 所 推 墮 」的 意 思 大 抵 相 同,問 題 是 為 何 要 同 時 列 出 意 旨 極 為 接 近 的 兩 頌 呢 ? 參 照 現 存 梵 本 ,「 或 被 惡 人 逐 , 墮 落 金 剛 山 」 的 對 應 梵 文 為 “vajra-maya-parvato yadi ghatanarthaya hi murdhni osaret",33 松濤 誠 廉 等 譯 為「 若 為 了 殺 害 的 緣 故,將 金 剛 所 成 的 山 投 向( 彼 人 )的 頭 」,34 如 此,此 頌 的 意 旨 就 與 前 頌 就 有 了 差 別。漢 譯 本 無「 頭 」字,可 能 出 於 省 略 。 至 於 將 “osaret" 這 個動 詞譯為「墮 落」,或許 因為此 字為 動詞字 根√sr ( 疾 走、流、滑 落、吹、逃、攻 擊 )加 上 接 頭 詞 ava( o 為 其緊 縮形式 ),ava 帶 有 「 向 下 」 的 意 思 , 故 有 「 向 下 投 向 」 的 意 涵 ,35 所 以 譯 者 採 用 「 墮 落 」 這 個 譯 詞 。

(四 ) 蚖 蛇 及 蝮 蠍,氣 毒 煙 火 燃,念 彼 觀 音 力,尋 聲 自 迴 去。36

何 謂「 氣 毒 煙 火 燃 」? 聞 達 法 師 說:「 毒 虫 之 氣 如 煙 火 然。」37 普行法 師 說:「 這 類 毒 虫 的 毒 氣,如 煙 火 然 燒,觸 即 被 害 ! 」38 淨 心法師 亦言:「這 些 毒 蟲 之 類 , 會 吐 出 像 煙 火 一 樣 的 毒 氣 。 」39 另 外 許 多 注 釋 書 對 一 句 則 無 明 確 的 解 說 。 現 存 梵 本 「 蚖 蛇 及 蝮 蠍 , 氣 毒 煙 火 燃 」 的 對 應 文 句 作 :

30 《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619c。

31 《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639a。

32 如太虛大師:《法華經教釋》,頁 487;普行法師:《法華經易解》,頁 601;知定法師:《妙 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釋》,收於《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台北:金楓),頁100-101;

淨心法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淺說》,頁139 等。

33 荻原本,頁 368。

34 松濤誠廉等譯:《法華經》(II),頁 228。H. Kern, Saddharma-Pundarika or The Lotus of the True Law. 的英譯類似。(頁 414) 藤井教公:《法華經》(下)(東京:大藏出版社,1992)亦指 出此為「某人將金剛山投向頭部」,與「被追逐而從金剛山落下」的意義,文意非常不同。

(頁1101,附注)

35 F. Edgerton 認為此字的現在直述句第三人稱為他言應是“avawirati",解為「落於他的頭 部」(alight, fall upon his head),參見氏著: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and Dictionary (II).

(Kyoto: Rinsen book Co.,1985),頁 75b、76b。

36 《大正藏》冊 9,頁 58a。

37 《法華經句解》,《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620a。

38 見普行法師:《法華經易解》,頁 603。

39 見淨心法師:《普門品淺說》,頁 147。

(8)

“drsti-visaih parivrto jvalanarci-wikhair dusta-darunaih",40 坂 本幸男 等譯 為 :「 因 吐 出 火 燄 而 極 為 恐 怖 , 於 目 光 中 含 毒 的 蛇」;41 松 濤 誠 廉 等 譯 作 :「放 出 燃 燒 的 火 燄( 那 樣 的 )光,單 只 見( 人 )即 已 毒 害,看 到 就 恐 怖 的 蛇 之 魔 物 等 」。42 這 些毒蟲 放出 熾盛的 火燄,此為「煙 火燃 」。至 於「氣毒」,應對 應 於 現 存 梵 本 的 “drsti-visa" ,《 梵 和 大 辭 典 》 指 出 過 去 曾 漢 譯 作 「 見 毒 、 眼 毒 」, 意 為 「 以 其 目 光 毒 人 」。43 《 佛 說 因 緣 僧 護 經 》 指 出 龍 有 聲 毒 、 見 毒、氣 毒、觸 毒 四 種,見 毒 是 以 目 見 人 即 能 毒 人,氣 毒 是 以 氣 噓 人 來 毒 人 。

44 故 無 論 是 「 氣 毒 」 或 「 見 毒 」, 均 解 得 通 。「 氣 毒 」 與 「 煙 火 燃 」 本 應 為 二 事 , 漢 地 注 釋 家 卻 將 其 合 為 一 事 來 加 以 解 釋 。

(五 )真 觀 清 淨 觀 , 廣 大 智 慧 觀 , 悲 觀 及 慈 觀 , 常 願 常 瞻 仰 。 無 垢 清 淨 光,慧 日 破 諸 闇,能 伏 災 風 火,普 明 照 世 間。45

在 現 存 梵 本 中 , 這 些 頌 文 之 前 有 長 行 “atha khalv Aksayamatir hrsta-tusta-mana ima gatha abhasata"( 那 時,無 盡 意 菩 薩 心 懷 歡 喜 與 滿 足 , 說 了 這 些 偈 頌 ) 的 文 句 , 可 能 出 自 後 人 的 添 加 ,46 表 示 接 下 來 是 無 盡 意 菩 薩 所 說 的 偈 頌。從「 真 觀 清 淨 觀 」以 下 的 幾 頌,確 實 是 在 讚 歎 觀 世 音 菩 薩 , 由 無 盡 意 菩 薩 口 中 說 出 較 為 合 理。從 現 存 梵 本 讀 來,這 兩 頌 中 的 許 多 詞 語 是 呼 格(vocative)形 式,茲 參考坂 本幸 男等與 松濤 誠廉等 的日 譯譯出 如下:「具 澄 清 之 眼 者 啊 ! 具 慈 愛 之 眼 者 啊 ! 具 智 慧 和 知 見 殊 勝 之 眼 者 啊 ! 具 慈 愍 之 眼 者 啊 ! 具 清 淨 之 眼 者 啊 ! 具 殊 妙 容 顏 與 殊 妙 之 眼 的 可 愛 樂 者 啊 ! 放 出 清 淨 無 垢 之 光 者 啊 ! 放 出 如 陽 光 般 之 離 暗 智 光 者 啊 ! 放 出 不 為 風 吹 滅 之 火 燄 般 的 光 者 啊 ! 您 放 射 光 芒 照 亮 世 間 。 」47 現 存 梵 本 用 呼 格 稱 歎 觀 世 音 菩 薩

40 荻原本,頁 370。

41 坂本幸男與岩本裕譯注:《法華經》(東京:岩波,1962),頁 265。

42 松濤誠廉等譯:《法華經》(II),頁 228-229。

43 荻原雲來編:《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東京:講談社,1986),頁 606b。

44 《大正藏》冊 17,頁 566c。另《蘇婆呼童子請問經》指蛇虫之毒有六種,第五為「眼毒」,

「其蟲以眼視人,即便得毒。」(《大正藏》冊17,頁 733c)然六種中並無「氣毒」。

45 《大正藏》冊 9,頁 58a。

46 狄原本,頁 371。然荻原的校記指出 Cambridge University Library 所藏寫本、河口海慧氏 將來寫本(照相版)、藏譯本並無此句。蔣本亦有此句,然“Aksayamatir hrsta-tusta-mana"

作“aksayamati bodhisatvo hrsta"。(頁371)H. Kern, Saddharma-Pundarika or The Lotus of the True Law 說這句話是由後人所加,寫在旁邊空白。(頁415,附注 3)

47 見坂本幸男與岩本裕譯注:《法華經》,頁 265-266;松濤誠廉等譯:《法華經》(II),頁

(9)

具 有 種 種 的「 眼 」與 放 出 種 種「 光 」,漢 譯 本 的「 觀 」字 與「 慧 日 破 諸 闇 」、

「 能 伏 災 風 火 」 等 則 表 達 「 眼 」 和 「 光 」 的 作 用 , 為 一 種 意 譯 。「 常 願 常 瞻 仰 」對 應 於「 具 殊 妙 容 顏 與 殊 妙 之 眼 的 可 愛 樂 者 」,「 願 」當 作「 傾 慕 」解 , 由 於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殊 妙 容 顏 和 殊 妙 眼 睛 , 使 世 人 常 生 傾 慕 , 常 思 瞻 仰 。《 法 華 經 句 解 》 解 為 「 常 常 發 願 得 獲 瞻 仰 此 。 」48 《 科 註 法 華 經 》 解 為 「 令 眾 生 常 願 修 此, 常 仰 茲 觀。」49 足 見這 句的漢 譯已 讓讀者 難以 掌握意 旨。「能 伏 災 風 火 」 對 應 於 「 放 出 不 為 風 吹 滅 之 火 燄 般 的 光 者 」, 意 義 差 別 甚 大 , 可 能 是 所 依 版 本 文 字 不 同 所 致 。 荻 原 本 作 “apahrtanila-jvala-prabha " ( 頁 371),“ apahrta" 為過 去分詞,有「已 止息、已破 壞、已 壓倒 」等意 思,故 漢 譯 本 理 解 為「 已 壓 伏 風 和 火 」,視「 風 」(anila)與「 火 」(jvala)為 並 列 關 係 。 荻 原 本 的 校 注 指 出 另 有 版 本 作 “aparahatanala-jvala-prabha" ,50 “ anala"

與 “jvala"同 為「火 」, 有意義 上的 重複, “anala" 可能 為“ anila" 之誤,

若 是 如 此 , 則 此 句 可 譯 為 「 放 出 不 為 風 所 吹 滅 之 火 燄 般 的 光 者 」。 若 從 整 體 文 脈 來 看,此 頌 是 以「 光 」來 稱 讚 觀 世 音 菩 薩,漢 譯 本「 能 伏 災 風 火 」的 譯 文 顯 得 有 點 突 兀 。

(六 ) 悲 體 戒 雷 震,慈 意 妙 大 雲,澍 甘 露 法 雨,滅 除 煩 惱 燄。51

日 人 清 田 寂 雲 分 析 「 悲 體 戒 雷 震 」 如 下 :「 原 文 為 kripa-sambhuta-suwila-garjita,kripa 原為 kripa,是 『 憐 愍 』、『 同 情 』。 其 次 的 sambhuta 為 sam+√bhu( 結合、生 出等 )的過 去 受 動 分 詞,有『 由 … … 而 生 、 由 … … 而 出 』等 的 意 思,所 以 譯 成『 體 』吧 ! suwila 的 su 為『妙、正、非 常 』( 副 詞 ),wila 為 戒( 習慣、舉止 ),而 為『 妙 戒 』。Garjita 為 √garj(吼 、 轟 鳴 )的 過 去 受 動 分 詞,視 為 中 性 名 詞 而 譯 成『 雷 鳴 』、『 震 雷 』。直 譯 的 話 , 可 說『 悲 愍 為 體( = 由 悲 愍 而 生 )的 妙 戒 的 雷 震 者 』或「 因 悲 心 所 生 的 妙 戒 , 其 名 聲 響 震 者 」, 意 思 是 由 堅 定 地 持 守 愍 慈 眾 生 之 心 所 生 的 妙 戒 , 其 名 聲 如

229-230。梵文見荻原本,頁 371。

48 《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620b。

49 《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640b。

50參見荻原本,頁371,附注 5。蔣忠新本則作”aparahata-anilajala-prabha”。(頁 371)蔣忠新 本頁374 附注 223 指出藏譯本作”sprin gyis chod par gyur pa med pa’i ’od”(雲所無法遮蔽 的光),相當於”jaladhara-aparahataprabha”。

51 《大正藏》冊 9,頁 58a。

(10)

雷 般 響 震 ,是 稱 讚 觀 音 之 德 的 一 句。」52 聞 達法 師解作:「 菩薩 之戒,不殺 生 初( 當 作 物 ), 悲 則 護 生 ,戒 體 淨 故 ,名 聲 遠 聞 ,如 雷 之 震 。」53 與 前述 清 田 的 解 法 相 近 。 守 倫 法 師 則 釋 為 :「 為 法 現 形 , 本 期 救 苦 , 故 說 法 身 名 為 悲 體。 此 身 先 用 戒 德 驚 人, 如 天 雷 震, 物 無 肅 不( 當 為 不 肅 )。 」54 因為 漢 譯 本 的「 體 」字,故 與「 法 身 」關 聯 起 來。若 作 此 解,則 戒 德 用 來 警 戒 世 人 , 令 生 敬 肅 之 心,從 而 去 惡 生 善。何 種 解 法 較 能 與 觀 音 的 慈 悲 精 神 相 貫 通 呢 ? 我 們 再 從 「 慈 意 妙 大 雲 」 一 句 來 思 考 。 此 句 現 存 梵 本 作 “wubha-guna maitra-mana maha-ghana",55 坂本 幸男等 譯作:「 具有清 淨之德、慈 悲之心 的 大 雲 ( 者 )」。56 這 清 淨 之 德 與 慈 悲 之 心 都 屬 於 觀 音 , 她 像 大 雲 般 普 覆 眾 生 。《 普 門 品 》 所 蘊 含 的 是 完 全 他 力 的 思 想 , 信 仰 者 只 要 至 心 稱 念 觀 世 音 菩 薩 名 號,即 能 獲 得 菩 薩 神 力 的 加 被,脫 離 苦 厄 的 處 境,或 獲 得 修 行 方 面 的 深 進 。57 根 據 整 體 文 脈 , 觀 世 音 菩 薩 不 太 可 能 以 戒 警 人 , 要 悲 苦 的 世 人 透 過 持 戒 來 自 力 除 滅 煩 惱。按 菩 薩「 三 聚 淨 戒 」有「 攝 眾 生 戒 」一 項,出 於 慈 心 攝 受 利 益 一 切 眾 生 , 應 該 就 是 「 悲 體 戒 」 所 指 。58 淨 心 法 師 說 :「『 悲 體 』 是 菩 薩 所 證 的 大 慈 悲 的 法 身 理 體,這 悲 體 是 由 嚴 持 淨 戒 所 報 得,所 以 說:『 悲 體 戒 』。 菩 薩 從 這 大 悲 的 戒 體 , 運 用 身 輪 妙 用 , 示 現 三 十 二 應 身 , 以 大 神 通 力 , 駭 動 十 方 佛 剎 , 猶 如 大 雷 的 震 動 , 一 切 眾 生 , 都 能 聞 知 , 所 以 說 :『 悲 體 戒 雷 震 』。 」59 頗有可 從之處 。

(七 ) 妙 音 觀 世 音 , 梵 音 海 潮 音 , 勝 彼 世 間 音 , 是 故 須 常 念 。

52 見清田寂雲:〈法華經普門品偈正解〉,《叡山學院研究紀要》,第 15 號(1992 年11 月),頁 1-13。

53 《法華經句解》,《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620b。

54 《科註妙法華》,《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840c。

55 荻原本,頁 371。

56 見坂本幸男等:《法華經》,頁 267。另松濤誠廉等譯:《法華經》(II)譯為「具有正德與慈 心的雲」(頁230),文意相近。

57 如此品說:「若有眾生,多於婬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 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大正藏》

冊9,頁 57a)

58 清田寂雲則認為這種戒「當然是自利、利他一貫的戒,雖有三聚淨戒或密教之三摩耶戒等 種種形態的差異,但應充分地尊重其內容、精神而加以活用。」他相信《普門品》為《妙 法華》的一品,不會墮落為單純的利益信仰,所以其中也應包含眾生自我努力的成分。

參見氏著:〈法華經普門品偈正解〉。問題是《普門品》是從觀世音菩薩的境 界展開,菩薩的悲願與神力不可思議,不能從人心的利益信仰的角度來思考。

59 見淨心法師:《普門品淺說》,頁 157。

(11)

念 念 勿 生 疑,觀 世 音 淨 聖,於 苦 惱 死 厄,能 為 作 依 怙。60

前 一 頌 現 存 梵 本 作 “megha-svara dundubhi-svaro jala-dhara-garjita brahma-susvarah svara-mandala-paramim gatah smaraniyo Avaloketesvarah"61

( 應 憶 念 具 雲[般 ]音 聲、鼓 [般 ]音 聲、大海所發 [般 音聲 ]、梵 天 [般 ]美 妙音聲,

體 得 音 聲 曼 荼 羅 之 究 竟 的 觀 世 音[菩 薩 ]。)第 一句「妙音 觀世音」配 合中國 五 言 詩 每 句 上 二 言 下 三 言 的 形 式,將「 妙 音 」置 於「 觀 世 音 」之 前,由 於 漢 語 是 重 語 序 的 ,「 妙 音 」 成 為 「 觀 世 音 」 的 限 定 詞 , 可 解 為 「 具 足 妙 音 的 觀 世 音 菩 薩 」。 這 「 觀 世 音 」 就 是 指 觀 世 音 菩 薩 , 是 後 文 「 須 常 念 」 的 對 象 。 然 而,中 國 祖 師 並 不 作 這 樣 的 理 解,他 們 把「 妙 音 」、「 觀 世 音 」和「 梵 音 」、

「 海 潮 音 」 視 為 對 等 並 列 的 四 個 詞 , 如 《 法 華 經 句 解 》 釋 為 :「 開 悟 一 切 微 妙 之 音 、 觀 察 世 間 赴 感 之 音 。 」62 中 國 祖 師 透 過 漢 譯 本 的 文 句 , 似 乎 無 法 作 出 正 確 的 解 讀 。 至 於 「 勝 彼 世 間 音 」 一 句 , 清 田 寂 雲 指 出 :「 原 文 為

“ svara-mandala-paramim gatah",svara 為 音聲,mandala 為 圓、車輪、領 域 等 意 思 , 譯 為 輪 、 圓 、 場 等 , 也 音 譯 為 曼 荼 羅 。parami 為 完 成 、 究 極 , paramim gata 為 到達 究極 (者 )。」63 認 為「勝 彼世間 音」 是一種 意譯 ,但 似 乎 無 法 表 達 梵 文 的 深 廣 內 容。此 外,關 於 次 一 頌 的「 念 念 勿 生 疑 」一 句 , 清 田 也 指 出 雖 然 不 能 說 漢 文 譯 法 有 誤 ,但 原 文 為 “smaratha smaratha"(念 呀 ! 念 呀 ! ), 是 動 詞 的 命 令 式 。64 《 法 華 經 句 解 》 解 作 :「 一 念 疑 心 , 能 為 道 障 ,應 當 深 信 ,勿 生 疑 惑 。 」65 《科 註法華 經》注解說:「念念者,相 續 繫 念 也 。 」66 是 因為古 代佛典 缺乏 標點符 號所 造成的 誤讀 。

60 《大正藏》冊 9,頁 58a。

61 荻原本,頁 371-372。

62 《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620b-c。又如太虛大師釋為:「能觀世間音者,本為不可思議、

不可測度之微妙性體,以此微妙性體能持音故,為眾音所從出故,故名妙音。而其大用 所在,即觀眾音聲而施救濟,故名觀世音。」(《法華經教釋》,頁490)普行法師解作:

「智辯無礙的妙音,尋聲救難的觀世音。」(《法華經易解》,頁606)知定法師解為:「菩 薩說法,音聲美妙,不偏空有,真俗圓融,故曰妙音(Ghosa)。以妙觀智,徹照世間,凡 有稱念,無不普應,名觀世音。」(《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釋》,頁116)其他相 同例子還很多。

63 見清田寂雲:〈法華經普門品偈正解〉。

64 同前注。藤井教公亦指出過去將「念念」訓解為「念念之中」而為副詞,「念」實應作動 詞解,為命令形的重複,所以據梵本應作:「念呀!念呀!勿生起疑問。」漢文也作這樣 的理解,則文意較通。參見氏著:《法華經》(下),頁 1101,附注。

65 《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620c。

66 《新纂卍續藏》冊 30,頁 841b。

(12)

四 、 結 語

本 文 嘗 試 分 析 《 普 門 品 》 的 十 個 偈 頌 , 約 佔 漢 譯 本 二 十 六 頌 的 三 分 之 一 強,足 見 漢 譯 本 偈 頌 存 在 著 許 多 解 讀 問 題。經 過 歸 納,漢 譯 本 的 解 讀 問 題 主 要 出 於 以 下 幾 點 原 因 :

(一 ) 譯 文晦 澀難解 。如 「氣毒 煙火 燃」、「 悲體 戒雷震 」等 。

(二 ) 文 意 表 面 上 似 可 解 , 但 易 作 出 錯 誤 的 解 讀 。 如 「 墮 落 金 剛 山 」 的

「 墮 落 」當 作「 向 下 投 」解;「 常 願 常 瞻 仰 」的「 願 」字 應 作「 傾 慕 」解;「 妙 音 觀 世 音 」的「 觀 世 音 」指「 觀 世 音 菩 薩 」;「 念 念 勿 生 疑 」的「 念 念 」為 重 複 的 兩 個 動 詞 等 等 。

(三 ) 譯 文 可 能 有 所 刪 略 。 要 以 二 十 個 漢 字 翻 譯 一 個 梵 文 偈 頌 , 不 是 一 件 容 易 的 事,常 出 現 刪 略 的 情 形。如「 我 今 重 問 彼 」的「 彼 」字,現 存 梵 本 為 「 彼 意 義 」;「 墮 落 金 剛 山 」 句 可 能 略 去 「 頭 」 字 ;「 妙 音 觀 世 音 , 梵 音 海 潮 音 」,現 存 梵 本 另 有 雲 音、鼓 音;「 慈 意 妙 大 雲 」句 現 存 梵 本 作「 具 正 德 與 慈 意 的 大 雲 」 等 等 。 現 存 梵 本 文 意 的 明 晰 度 高 於 漢 譯 本 。

(四 ) 可 能因 可運用 的字 數不夠 而採 意譯。如「 常願 常瞻仰 」,現存梵 本 作「 具 殊 妙 容 顏 與 殊 妙 之 眼 的 可 愛 樂 者 」;「 勝 彼 世 間 音 」句,現 存 梵 本 作「 體 得 音 聲 曼 荼 羅 之 究 竟 」; 皆 難 以 用 五 個 漢 字 譯 出 。

(五 ) 漢 譯 本 無 法 精 確 表 達 梵 文 詞 語 間 的 連 結 關 係 與 格 位 。 如 「 真 觀 清 淨 觀,廣 大 智 慧 觀,悲 觀 及 慈 觀,常 願 常 瞻 仰。無 垢 清 淨 光,慧 日 破 諸 闇 , 能 伏 災 風 火 」,「 悲 體 戒 雷 震 , 慈 意 妙 大 雲 」, 現 存 梵 本 全 作 呼 格 , 以 讚 歎 觀 世 音 菩 薩 的 聖 德 ;「 妙 音 觀 世 音 , 梵 音 海 潮 音 , 勝 彼 世 間 音 , 是 故 須 常 念 」 一 頌,「 妙 音 」、「 梵 音 」、「 海 潮 音 」、「 勝 彼 世 間 音 」等 皆 在 修 飾「 觀 世 音( 菩 薩 )」。

(六 ) 譯 文 可 能 有 誤 。 如 「 能 伏 災 風 火 」 與 前 後 文 均 表 達 放 出 光 明 的 意 義 無 法 貫 通 。

其 他 未 分 析 的 頌 文 , 也 有 多 頌 出 現 如 上 問 題 。 因 此 , 鑑 於 佛 典 偈 頌 翻 譯 採「 五 言 四 句 」形 式 所 衍 生 的 種 種 問 題,透 過 梵 漢 本 的 對 讀,有 助 於 我 們

(13)

更 確 切 地 掌 握 頌 文 的 意 旨。最 後 要 強 調 的,是 本 文 絕 無 意 完 全 以 現 存 梵 本 為 標 準 來 評 判 漢 本 譯 文 的 正 誤,翻 譯 當 時 所 據 的 梵 文 原 本 可 能 不 同 於 我 們 今 日 所 見 者,但 漢 譯 本 與 現 存 梵 本 的 對 照,由 於 文 意 的 差 異 與 文 字 的 詳 略,確 實 能 夠 讓 我 們 對 比 出 許 多 問 題 , 也 可 以 幫 助 我 們 理 解 某 些 晦 澀 的 文 句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fter you listen” section of the text book to re-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the key concepts and vocabulary

[r]

With the help of the pictures and the words below, write a journal entry about what happened.. Write at least

• Give the chemical symbol, including superscript indicating mass number, for (a) the ion with 22 protons, 26 neutrons, and 19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