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對象的學習行為,做為資料分析之依據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研究對象的學習行為,做為資料分析之依據"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根據數位學習理論相關文獻的知識體系架構之下,依據所分析 出的系統功能來設計與研發,將其建置於數位學習環境之中,並將系統實 際應用於課程上。

在資料搜集方面,於學期末前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以質性研究法探 討學習者使用本系統的學習成效,並評估本系統功能是否符合學習者的需 求。此外,輔以量化的統計數據做為資料分析的依據,在此將本研究所採 用之研究方法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方法

壹、文獻分析法

以文獻探討中相關的學習理論為基礎,包括數位學習、建構學習、合 作學習、學習社群等,針對學習理論所強調的精神與意涵設計其相對應的 系統模組,做為提供延伸「資料庫」實體課程的數位學習社群環境。而本 資料庫數位學習系統由八個章節所組成,其內容分述如下:

一、資料庫數位學習系統

學習者可在選單選取欲學習之資料庫課程章節,包括建立資料庫文 件、認識資料庫視窗與物件、資料表、查尋、表單、資料頁、資料頁加 強、事件等,藉由系統的操作可幫助學習者了解實際資料庫之相關知識 理論與設計步驟,符合建構式學習、合作學習、數位學習的理論基礎。

學習者可藉由平台與同儕、老師、系統進行學習上的交流與互動。

另外,為了因應本課程有1/3的時數為數位學習時間,本系統設計及數位 課程的規劃採Stephen & Marshall所提的資訊融入教學的五個層級觀點 為基礎,並朝向層級5(Level 5)的方向設計。

(2)

貳、觀察法

研究者採實際觀察法的方式參與教學活動的進行,搜集相關資料並記 錄研究。研究對象的學習行為,做為資料分析之依據。

叁、問卷調查法

在系統建置完成後,本研究以多媒體與網路教學一書之問卷作為基礎 進行修改,於學期末前要求學生填寫問卷的內容,藉由問卷調查的方法評 估本系統的適切性,以及學習者的使用情形。本問卷設計的內容分為兩大 部分:第一部分的問題採李克特(Likert Scale)之五等量表模式,由使用者 根據每一個問題勾出符合自己情況的選項,選項分別為「非常不同意」「不 同意」、「尚可」、「同意」、「非常同意」;第二部分的題目為開放性問題 (Open-ended Question),使用者可依問題詳細地作答。另外,針對研究對象 加以編碼(coding)以保護當事人。

肆、焦點團體訪談法

Krueger & Casey(2002)認為焦點團體訪談的使用時機為:

1.欲了解一般人對某些事情的想法。

2.欲了解不同群體或階層人士的觀點。

3.欲從團體訪談的過程中,獲得一些新的思維。

4.研究者需獲得相關的資訊做為量化的研究。

5.研究者需較深入的資訊,使原先搜集之量化資料做更進一步的解釋。

Stewart & Shamdasani(1990)指出焦點團體訪談優於個別訪談之處在 於,能避免傳統封閉式的訪談方式和事先就擬好問卷的缺失,同時也可以

(3)

第二節 研究步驟

經由相關的學習理論文獻的探討,及國內大學「資料庫」課程授課情 形的比較,並從所搜集到的資料中形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並確立研究 待答問題與研究限制。接下來將文獻分為五個部分,包括數位學習相關理 論的探討、學習歷程與教學歷程相關理論、數位學習教學系統製作與設 計、資料庫相關理論,以及國內資料庫課程教學現況,並根據相關的數位 學習理論研發出資料庫數位學習系統,並於期末課程結束前,以問卷及深 度訪談的方式進行質化及量化的資料分析,將相關的研究發現回應之前待 答的問題,最後再撰寫結論及建議,如圖3-1。

(4)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待答問

資料庫相關理 學習歷程與教

學歷程理論

研究範圍

文獻探討

數位學習教學 系統製作與設

資料庫學習 系統研發

數位課程的 實施

問卷調查與 深度訪談

資料分析

回應研究待 答問題

資料庫課程之 教學現況 數位學習相關

理論的探討

(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中部某一所私立大學大學部學生共32位選修的 課程名稱為「資料庫」,授課方式採取混合式教學(Blended Instruction),其 中2/3的時間為實體課程,由授課老師和學生在教室裡進行相關的教學活 動,強調「教學導向」,而另外1/3的時間則在系統進行,由研究者和學生 在數位學習系統上進行相關的學習活動,強調「學習導向」。其學期總成 績的計分方式,數位學習的成績佔20%,課堂參與、出席率、作業、報告、

考試佔80%,而與本研究相關的是修課同學在數位學習的學習成效及20%

的數位學習成績。由於本研究中2/3的實體課程採傳統面授的方式進行,研 究焦點專注在1/3的數位學習課程-學習者在數位學習系統上進行相關的 學習活動,包括使用系統輔助學習的成效、學習歷程、學習行為等。除了 讓學生了解資料庫理論的知識,體驗資料庫實際運作的情形,這也是運用 數位科技的混合式教學與傳統教學最大差異之處。

(6)

第四節 研究時間與地點

一、研究時間

本研究之系統開發的時間為2006 年12月至2月,而本研究進行的時間 為2007年5 月至2007年6月共6週。針對研究對象所修習的「資料庫」實體 課程和數位學習課程所進行學習歷程的記錄與研究,以及網路學習相關活 動資料的搜集,做為資料分析之依據。

二、研究地點

本研究地點為某私立大學工學院電腦教室研究者參與12週的實體課 程與數位學習課程,並記錄與觀察研究對象數位學習的過程與學習情形。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

學校只須交回一份填妥的中國語文問卷,科主任和教師應就問卷的建議在科務會議有充分討論,然後綜合意見 回覆。請將此問卷,連同其餘兩份問卷(即「校長」問卷及「中國文學」問卷)一併於 2014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

學校的 ESDA 共有七個主要功能模組,分別為:系統工具(ST), 用戶管理(UM) 、調查 管理(SA)、填寫問卷 (DS)、數據輸入(DI)

• 學生聽講中可隨時填寫提問單發問,填妥後傳送予課程助教;一 學期繳交提問單0-2次者仍得基本分數B,達

首先,在前言對於為什麼要進行此項研究,動機為何?製程的選擇是基於

本研究主要以 But-for 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技術為基礎進行理論推導,確認此延遲分析技術 計算邏輯之問題與完整性,之後提出修正之計算邏輯,使

本研究是以景觀指數進行對 1993 年、2008 年與擴大土地使用三個時期之評 估,其評估結果做比較討論。而目前研究提供研究方法的應用-GIS 與 FRAGSTATS 之使用方法。從 1993 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