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語文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國語文 "

Copied!
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新學制檢討(中期) — 科目層面的修訂建議

中國語文

由科主任填寫

教育局、課程發展議會及香港考試及評核局(考評局)攜手合作,開展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的中期檢討。建基 2012 年 11 月「新學制檢討-新高中課程及評估︰中國語文」學校問卷調查結果,現提出「中、長期建議方案」(諮 詢稿),就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的選篇、數量、考核、實施日期及支援措施,作進一步諮詢。是次調查所蒐集 的意見,將提交「課程發展議會-考評局公開考試委員會」聯席會議討論。方案定稿預期於 2014 年中公布。

本問卷設計已盡可能涵蓋不同持分者的關注事項,但為免增加學校教師回答問卷的負擔,問卷提出的建議不能 窮舉,歡迎透過論壇、會議、函件等其他渠道提出意見;同時歡迎科主任和教師在問卷「其他意見/建議」欄中 進一步表達意見。

學校只須交回一份填妥的中國語文問卷,科主任和教師應就問卷的建議在科務會議有充分討論,然後綜合意見 回覆。請將此問卷,連同其餘兩份問卷(即「校長」問卷及「中國文學」問卷)一併於 2014 年 2 月 21 日或之 前,親自送交或郵寄教育局議會及中學組(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213 號胡忠大廈 13 樓 1302 室)。如有任何查 詢,請致電羅慧蓉小姐(電話:2892 6381)。

填寫方法

有關高中中國語文「中、長期建議方案」(諮詢稿)的背景及考慮原則,請參閱附錄的說明及附件(包括諮詢篇目 和原文、試題舉隅),然後就以下本科層面的建議,表達你的意見,供課程發展議會聯同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公開 考試委員會於 2014 年初考慮,進一步調整課程與評估。

(1)請塗黑適當的圓圈及/或按指示在適當位置上填寫意見。

(2)請在末頁填寫學校名稱及學校編號。

(2)

1.

課程

高中中國語文課程的中、長期修訂方案,建議提供若干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下稱「指定材料」),讓學生熟記其中精華 片段,理解文意及掌握篇中文學、文化內涵,從而汲取養分,同時可作為培養讀寫聽說能力的部分學習素材。

根據 2012 年 11 月「新學制檢討—新高中課程及評估︰中國語文」學校意見調查結果,絕大多數學校同意這項建議,並建 議課程提供「指定材料」約在 10-15 篇之間。

1.1 請從以下 17 篇中選取 10-15 篇你同意可以作為「指定材料」 (請以「」表示同意,「」表示不同意),你亦可以 建議不多於三篇其他篇章。

完成(1.1)後,請回答(1.2)關於「指定材料」數量的問題。

編號 篇 名 作者/

出處

同意() / 不同意()

1 論仁、論孝、論君子 論語

2 魚我所欲也 (節錄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曰:魚,我所欲 也」至「此之謂失其本心。」)

孟子

3 逍遙遊 (節錄) (自「惠子謂莊子曰」至「安所困苦哉」) 莊子

4 五蠹 (節錄) (自「上古之世」至「而備適於事」) 韓非

5 勸學 (節錄) (自「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至「行無過矣」、「吾 嘗終日而思矣」至「善假於物也」及「積土成山」至「用心 躁也」)

荀子

6 大同與小康 (節錄自《禮記‧禮運》「昔者,仲尼與於蜡賓」

至「是謂小康」)

禮記

7

選 其 一

7a 廉頗藺相如列傳 (《史記》第八十一卷自「廉頗 者,趙之良將也」至「為刎頸之交」)

史記

7b 屈原賈生列傳 (《史記》第八十四卷自「屈原者,

名平」至「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史記

8 出師表 諸葛亮

9 蘭亭集序 王羲之

10 桃花源記 陶潛

11 師說 韓愈

12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13 岳陽樓記 范仲淹

14 六國論 蘇洵

15 項脊軒志 歸有光

(3)

編號 篇 名 作者/

出處

同意() / 不同意() 16 唐詩三首

任 選 其 三

16a 山居秋暝 王維

16b 月下獨酌 (其一) 李白

16c 登樓 杜甫

16d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16e 山行 杜牧

16f 錦瑟 李商隱

17 詞三首

任 選 其 三

17a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李煜

17b 雨霖鈴(寒蟬淒切) 柳永

17c 念奴嬌 赤壁懷古(大江東去) 蘇軾

17d 鵲橋仙 (纖雲弄巧) 秦觀

17e 聲聲慢 秋情 (尋尋覓覓) 李清照

17f 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 辛棄疾

其他 建議 篇章

第一 選擇

第二 選擇

第 三 選 擇

其他意見/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請建議課程提供「指定材料」的數量

○ 10-12 篇

○ 13-15 篇

○ 其他,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 公開考試

高中中國語文課程及評估的中、長期修訂方案,建議試卷一(閱讀能力)加入考核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評估學生能否熟 記精華片段、基本掌握文意及篇中文學、文化內涵。修訂後,試卷一分甲、乙兩部,甲部考核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佔 全卷 30%;乙部為閱讀理解(擷取若干篇章,文白兼備),佔全卷 70%。

「試題舉隅」以一篇建議指定篇章的設題為例,用以說明試卷一甲部的擬題理念及考核重點。

2.1 修訂後,試卷一(閱讀能力)設甲、乙兩部,請建議適合的考時。

○ 1 小時 15 分鐘,即維持現行考時不變

○ 1 小時 30 分鐘,較現行考時多 15 分鐘

○ 其他,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意見/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試題舉隅」所展示的評核方向能配合評核目標和精神。

○ 同意

○ 不同意

○ 沒有意見

其他意見/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對公開考試的其他意見或建議︰

3. 實施日期

3.1 請建議在課程中加入「指定材料」的最早施行年份:

○ 2015/16 學年的中四(2018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 2016/17 學年的中四(2019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 沒有意見

其他意見/建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支援措施

就「指定材料」的實施,你同意教育局提供以下支援嗎?

4.1 「指定材料」原文及分析參考資料

○ 同意

○ 不同意

○ 沒有意見

其他意見/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4.2 「指定材料」教學設計示例

○ 同意

○ 不同意

○ 沒有意見

其他意見/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試卷一(閱讀能力)樣本

○ 同意

○ 不同意

○ 沒有意見

其他意見/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就「指定材料」的規畫、學與教及評估舉辦教師專業發展課程

○ 同意

○ 不同意

○ 沒有意見

其他意見/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對支援措施的其他意見/建議:

5. 其他意見/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長簽署:

校長姓名:

學校名稱:

(6)

附 錄

中 國 語 文 「 中 、 長 期 建 議 方 案 」 (諮 詢 稿 )說 明

背 景

課 程 發 展 議 會 聯 同 教 育 局、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在 2012 年 11 月 曾 透 過 問 卷,就 中 國 語 文 課 程 及 評 估 「 中 、 長 期 方 案 」 進 行 學 校 意 見 調 查 。 在 蒐 集 學 校 有 關 指 定 文 言 經 典 學 習 材 料 (下 稱 「 指 定 材 料 」 )的 意 見 後 , 成 立 工 作 小 組 提 出 具 體 建 議 。 經 徵 集 、 整 合 各 方 意 見 後 , 現 提 供「 中 、 長 期 建 議 方 案 」(諮 詢 稿 ), 就「 指 定 材 料 」的 選 篇 、 數 量 、 評 核 、 實 施 及 支 援 , 諮 詢 學 校 意 見 。「 諮 詢 稿 」主 要 建 基 於 ︰

 2012 年 11 月「 新 學 制 檢 討 —新 高 中 課 程 及 評 估 學 校 意 見 調 查 」的「 中 、 長 期 方 案 」 調 查 結 果 ;

 參 考 過 往 不 同 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發 展 指 定 學 習 材 料 的 經 驗,並 總 結 現 行 高 中 中 國 語 文 課 程 的 實 踐 經 驗 ;

 「 課 程 發 展 議 會 ─ 香 港 考 試 及 評 核 局 中 國 語 文 委 員 會 (高 中 )」 及 轄 下 工 作 小 組 的 討 論 結 果 ;

 資 深 中 國 語 文 教 師 、 專 家 、 學 者 的 寶 貴 意 見 。

提 供 和 考 核 「 指 定 材 料 」 的 考 慮 原 則 (一 )課 程 提 供 「 指 定 材 料 」

(1) 設 計 原 則

 課 程 提 供 「 指 定 材 料 」, 目 的 是 要 進 一 步 提 升 學 生 文 言 閱 讀 能 力 和 豐 富 語 文 積 澱 , 讓 學 生 熟 記 其 中 精 華 片 段 , 理 解 文 意 及 掌 握 篇 中 文 學 、 文 化 內 涵,從 而 汲 取 養 分,同 時 可 作 為 培 養 讀 寫 聽 說 能 力 的 部 分 學 習 素 材 。

 「 指 定 材 料 」並 非 學 生 學 習 的 全 部,只 是 學 生 學 習 的 切 入 點。教 師 仍 需 配 合 開 放 學 習 材 料 的 課 程 精 神 , 因 應 學 生 的 興 趣 、 能 力 和 學 習 需 要 , 選 用 其 他 文 言 及 語 體 材 料 , 幫 助 學 生 提 升 語 文 能 力 和 素 養 。

有 關「 指 定 材 料 」在 單 元 教 學 的 作 用,可 參 考《 學 習 單 元 設 計 示 例 ︰ 游 說 》 (http://www.edb.gov.hk /cd/chi)

(2) 選 篇

根 據 以 下 原 則 , 編 選 17 篇 建 議 「 指 定 材 料 」 (見 附 件 一 ︰ 「 指 定 文 言

經 典 學 習 材 料 」 諮 詢 篇 目 ), 以 諮 詢 教 師 的 意 見 :

(7)

 語 言 具 典 範 性

 文 質 兼 備 , 能 提 升 學 生 個 人 品 德 和 人 文 情 懷

 能 連 繫 學 生 生 活 經 驗 , 引 發 思 考

 涵 蓋 面 寬 濶 , 包 括 不 同 主 題 、 作 者 、 文 類 、 朝 代 等 作 品 , 方 便 教 師 規 畫 課 程 , 讓 學 生 較 有 系 統 學 習 語 文

 能 照 顧 不 同 能 力 、 興 趣 的 學 生 , 提 供 更 寬 廣 的 學 習 空 間

 音 節 優 美 , 較 適 合 背 誦

(3) 數 量

 「 指 定 材 料 」並 非 學 生 唯 一 的 學 習 材 料,其 數 量 必 須 適 切,以 提 供 學 生 多 元 的 學 習 空 間 , 兼 及 中 國 語 文 課 程 九 個 範 疇 的 學 習 。

 根 據 調 查 結 果 , 大 多 數 教 師 同 意「 指 定 材 料 」的 數 目 為 10-15 篇 , 諮 詢 稿 以 此 為 基 礎 , 進 一 步 諮 詢 教 師 對 「 指 定 材 料 」 數 目 的 意 見 。

(二 )「 指 定 材 料 」 的 考 核 (1) 設 計 原 則

 回 應 調 查 結 果,把「 指 定 材 料 」列 入 香 港 中 學 文 憑 考 試 中 國 語 文 科 試 卷 一( 閱 讀 能 力 )的 考 核 範 圍 , 佔 該 卷 30%。 主 要 評 估 學 生 能 否 熟 記 指 定 文 言 經 典 學 習 材 料 的 精 華 片 段;基 本 掌 握 文 意 及 篇 中 文 學、文 化 內 涵 。 (2) 評 核 模 式

 試 卷 一 分 甲 、 乙 兩 部 , 甲 部 考 核 「 指 定 材 料 」, 佔 全 卷 30%; 乙 部 為 閱 讀 理 解( 擷 取 若 干 篇 章,文 白 兼 備 ) ,佔 全 卷 70%。全 部 問 題 均 須 作 答 。

 擬 題 理 念 及 考 核 重 點 ( 見 附 件 二 : 試 題 舉 隅 )

(三 )實 施 日 期

 是 次 課 程 或 公 開 考 試 的 修 訂 , 只 為 學 習 和 考 核 提 供 小 量 「 指 定 材 料 」,

不 涉 及 課 程 與 評 估 架 構 的 重 大 改 動;加 上 部 分 建 議 篇 章,亦 是 學 校 較 常 選 用 的 文 言 文 學 與 教 材 料 , 預 期 學 校 及 教 師 不 難 適 應 。

 考 慮 各 項 修 訂 工 作 及 支 援 措 施 的 進 展,如「 指 定 材 料 」的 學 與 教 配 套 資

料、教 師 培 訓 等,建 議 有 關 方 案 可 於 2016 年 或 提 早 於 2015 年 的 中 四 實

施 。

(8)

「指定文言經典學習材料」諮詢篇目

1 論仁、論孝、論君子 論語

2 魚我所欲也 (節錄自《孟子‧告子上》「孟子曰:魚,我所欲也」

至「此之謂失其本心。」)

孟子

3 逍遙遊 (節錄) (自「惠子謂莊子曰」至「安所困苦哉」) 莊子

4 五蠹 (節錄) (自「上古之世」至「而備適於事」) 韓非

5 勸學 (節錄) (自「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至「行無過矣」、「吾嘗 終日而思矣」至「善假於物也」及「積土成山」至「用心躁 也」)

荀子

6 大同與小康 (節錄自《禮記‧禮運》「昔者,仲尼與於蜡賓」至

「是謂小康」)

禮記

7a 廉頗藺相如列傳 (節錄) (《史記》第八十一卷自「廉頗者,趙之 良將也」至「為刎頸之交」)

史記

7b 屈原賈生列傳 (節錄) (《史記》第八十四卷自「屈原者,名平」

至「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史記

8 出師表 諸葛亮

9 蘭亭集序 王羲之

10 桃花源記 陶潛

11 師說 韓愈

12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附件一

(9)

13 岳陽樓記 范仲淹

14 六國論 蘇洵

15 項脊軒志 歸有光

16 唐詩三首

16a 山居秋暝 王維

16b 月下獨酌 (其一) 李白

16c 登樓 杜甫

16d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16e 山行 杜牧

16f 錦瑟 李商隱

17 詞三首

17a 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 李煜

17b 雨霖鈴 (寒蟬淒切) 柳永

17c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 蘇軾

17d 鵲橋仙 (纖雲弄巧) 秦觀

17e 聲聲慢 秋情 (尋尋覓覓) 李清照

17f 青玉案 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 辛棄疾

(10)

編號: 1

論仁、論孝、論君子 論語

【論仁】

1.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 仁》第四)

2.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 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里仁》第四)

3.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顏淵》第十二)

4.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衛靈公》第十五)

【論孝】

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 第二)

6.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 別乎!」(為政第二)

7.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里仁》第四)

8.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里仁》第四)

(11)

【論君子】

9.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學而》第一)

10.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述而》第七)

11.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矣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顏 淵》第十二)

12.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顏淵》第十二)

13. 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第十四)

14.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衛 靈公》第十五)

15.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衛靈公》第十五)

16.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衛靈公》第十五)

(12)

編號: 2

魚我所欲也 孟子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 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 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 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 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 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 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嘑爾而與之,

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 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 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 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3)

編號: 3

逍遙遊 (節錄)

莊子

惠子謂莊子曰:「魏王貽我大瓠之種,我樹之成而實五石。以盛水漿,其堅 不能自舉也。剖之以為瓢,則瓠落無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為其無用而掊之。」

莊子曰:「夫子固拙於用大矣!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

客聞之,請買其方百金。聚族而謀曰:『我世世為洴澼絖,不過數金;今一朝而 鬻技百金,請與之。』客得之,以說吳王。越有難,吳王使之將,冬與越人水戰,

大敗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於洴澼絖,則所用之異 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於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 猶有蓬之心也夫!」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 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衆所同去也。」莊子 曰:「子獨不見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中於機辟,

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雲;此能為大矣,而不能執鼠。今子有大樹,

患其無用,何不樹之於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 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14)

編號: 4

五蠹 (節錄) 韓非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眾,人民不勝禽獸蟲蛇。有聖人作,搆木為巢以避 羣害,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蜯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 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說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 人氏。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鯀、禹決瀆。近古之世,桀、紂暴亂,而湯、武 征伐。今有搆木鑽燧於夏后氏之世者,必為鯀、禹笑矣;有決瀆於殷、周之世者,

必為湯、武笑矣。然則今有美堯、舜、鯀、禹、湯、武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 新聖笑矣。是以聖人不期脩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為之備。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 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婦人不織,禽獸之皮足衣也。不事力而養 足,人民少而財有餘,故民不爭。是以厚賞不行,重罰不用,而民自治。今人有 五子,不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孫。是以人民眾而貨財寡,

事力勞而供養薄,故民爭。雖倍賞累罰,而不免於亂。

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斵;糲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曰麑裘,夏 日葛衣:雖監門之服養,不虧於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為民先,股 無完胈,脛不生毛,雖臣虜之勞,不苦於此矣。以是言之,夫古之讓天子者,是 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故傳天下而不足多也。今之縣令,一日身死,子孫 累也絜駕,故人重之。是以人之於讓也,輕辭古之天子,難去今之縣令者,薄厚 之實異也。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故饑 歲之春,幼弟不饟,穰歲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愛過客也,多少之心異也。

是以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今之爭奪,非鄙也,財寡也。輕辭天子,非高 也,勢薄也;重爭士橐,非下也,權重也。故聖人議多少、論薄厚為之政。故罰 薄不為慈,誅嚴不為戾,稱俗而行也。故事 因於世而備適於事。

(15)

編號: 5

勸學 (節錄) 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 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 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 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 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 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 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 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 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 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16)

編號: 6

大同與小康 禮記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歎,蓋歎魯 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

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

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

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

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 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 ——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 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裏;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

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 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 以為殃。是謂『小康』。」

(17)

編號: 7a

廉頗藺相如列傳 (節錄) 司馬遷

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

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藺相如者,趙人也,為趙宦者令繆賢舍人。

趙惠文王時,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聞之,使人遺趙王書,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 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

王問:「何以知之?」對曰:「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

『君何以知燕王?』臣語曰:『臣嘗從大王與燕王會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願 結友。」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謂臣曰:『夫趙彊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

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燕畏趙,其勢必不敢留君,而束君歸趙矣。

君不如肉袒伏斧質請罪,則幸得脫矣。』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臣竊以為其 人勇士,有智謀,宜可使。」於是王召見,問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 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彊而趙弱,不可不許。」王曰:「取吾璧,不予 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 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王曰:「誰可使者?」相如曰:「王必 無人,臣願奉璧往使。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璧歸趙。」趙王於是遂 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秦王坐章台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 皆呼萬歲。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王授璧,

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衝冠,謂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發書至 趙王,趙王悉召羣臣議,皆曰:『秦貪,負其彊,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

議不欲予秦璧。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彊秦之驩,

不可。於是趙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書於庭。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 也。今臣至,大王見臣列觀,禮節甚倨;得璧,傳之美人,以戲弄臣。臣觀大王 無意償趙王城邑,故臣復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頭今與璧俱碎於柱矣!」相如 持其璧睨柱,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 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 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

(18)

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相如至,謂秦王曰:「秦 自繆公以來二十餘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故令人持 璧歸,間至趙矣。且秦彊而趙弱,大王遣一介 之使至趙,趙立奉璧來;今以秦之 彊而先割十五都予趙,趙豈敢留璧而得罪於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 就湯鑊。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秦王與羣臣相視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 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相如既歸,趙王以 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欲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欲毋行。廉頗、

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 王訣曰:「王行,度道里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 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 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

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缻秦王,以相娛 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缻,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缻。相如曰:

「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 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缻。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 王擊缻。」秦之羣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 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既罷歸國,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廉頗曰:「我為趙將,

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賤人,吾羞,

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相如每朝 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已而相如出,望見廉頗,相如引車避匿。於是舍 人相與諫曰:「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今君與 廉頗同列,廉 君宣惡言而君畏匿之,恐懼殊甚,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軍乎!臣等不肖,請辭 去。」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羣臣,相如雖駑,獨畏廉將軍哉?顧吾念 之,彊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讎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 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相與驩,為刎頸之交。

(19)

編號: 7b

屈原賈生列傳 (節錄) 司馬遷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彊志,明於治亂,嫺於辭 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 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槀未定,上官大 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

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 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 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

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

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 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汙 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 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20)

編號: 8

出師表 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衞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 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

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 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 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

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 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 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 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 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 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 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 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 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21)

編號: 9

蘭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 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 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 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 骸之外。雖趨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 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以為陳 迹,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 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 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敍時人,錄其 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22)

編號:10

桃花源記 陶潛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 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

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 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

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 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 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

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 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 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23)

編號:11

師說 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 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 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 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

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 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 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

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 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 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 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 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 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24)

編號:12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隙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 上高山,入深林,窮迴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 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 山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遂命僕過湘江,緣 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

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 遯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出,不與培塿為類。悠 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引觴滿酌,頹 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蒼然暮色,自遠而至,至無所見,而猶不欲歸。心凝形釋,

與萬化冥合。然後知吾嚮之未始遊,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是歲元和四年 也。

(25)

編號:13

岳陽樓記 范仲淹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 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 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 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 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

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 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

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 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噫!微斯人,吾誰與 歸!

(26)

編號:14

六國論 蘇洵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

「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 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 戰矣。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

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 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 負已判矣。至於顛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

火不滅。」此言得之。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 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 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趙嘗五戰于秦,二敗而三勝;後秦擊 趙者再,李牧連卻之;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 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戰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 勿附於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 量。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幷力西嚮,

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嚥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 割,以趨於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茍以天下之 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27)

編號:15

項脊軒志 歸有光

項脊軒,舊南閤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 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

使不上漏;前闢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 竹木於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 影動,珊珊可愛。然予居於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東犬西 吠,客踰庖而宴,雞棲於廳。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

家有老嫗,嘗居於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於 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

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 ——」語未 畢,余泣,嫗亦泣。

余自束髮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 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 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 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 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

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 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於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區處 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凭几學書。吾 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閤子,且何謂閤子 也?」其後六年,吾妻死,

室壞不修。其後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閤子,其制稍異於前。然自 後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

(28)

編號:16a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編號:16b

月下獨酌 (其一)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編號:16c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29)

編號:16d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編號:16e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編號:16f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絃,一絃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30)

編號:17a

破陣子 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 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銷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

編號:17b

雨霖鈴 柳永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 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編號:17c

念奴嬌

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 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 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31)

編號:17d

鵲橋仙 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編號:17e

聲聲慢

秋情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 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 點滴滴。這次第,怎一箇愁字了得!

編號:17f

青玉案

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 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 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 裏尋他千百度;驀 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32)

《 出 師 表 》 試 題 舉 隅 ( 附 參 考 答 案 /答 題 要 求 )

1 . 試 解 釋 以 下 文 句 中 的 粗 體 字 。

 以 光 先 帝遺 德 。 遺 : 遺 留

 願 陛 下 託 臣 以 討 賊 興 復 之效 。 效 : 任 務

 先 帝 不以 臣 卑 鄙 。 以 : 因 為

2 . 試 把 以 下 文 句 語 譯 為 白 話 文 。

 苟 全 性 命 於 亂 世 。

在 亂 世 中 姑 且 保 存 性 命 。

 遂 許 先 帝 以 驅 馳 。

於 是 答 應 願 為 先 帝 奔 走 效 勞 。

3 . 《 出 師 表 》 屬 「 表 」 一 類 , 這 類 文 體 的 寫 作 目 的 是 什 麼 ?

「 表 」 的 寫 作 目 的 : 臣 子 向 君 主 陳 情 。

4 . 在 《 出 師 表 》 中 諸 葛 亮 忠 告 後 主 「 誠 宜 開 張 聖 聽 」 , 試 說 明 怎 樣 才 能 做 到 「 開 張 聖 聽 」 。

不 可 自 輕 自 賤 , 說 不 合 道 理 的 話 , 以 免 阻 礙 忠 良 進 言 。 就 軍 中 宮 內 的 大 小 事 情 , 都 要 徵 詢 良 臣 的 意 見 , 接 受 正 直 的 進 言 。

5 . 在 《 出 師 表 》 中 , 諸 葛 亮 認 為 蜀 軍 北 伐 已 具 備 什 麼 有 利 條 件 ?

 軍 士 忠 良 , 各 盡 其 分 。

 中 原 已 定 , 形 勢 安 穩 。

 兵 器 已 足 , 裝 備 充 裕 。

A 、

B 、 A B C D

C 、 ○ ○ ○

D 、、

附件二

(33)

6 . 在《 出 師 表 》中 , 諸 葛 亮 如 何 善 用 對 比 手 法 指 出 君 主 用 人 是 國 家 興 亡 的 關 鍵 ? 試 從 文 中 摘 錄 有 關 句 子 , 並 略 加 說 明 。

句 子 :

親 賢 臣,遠 小 人,此 先 漢 所 以 興 隆 也;親 小 人,遠 賢 臣,此 後 漢 所 以 傾 頹 也 。

說 明 :

以 用 人 之 策 ( 親 賢 遠 小 與 親 小 遠 賢 ) 和 國 家 興 亡 ( 興 隆 與 傾 頹 ) 作 對 比 , 突

出 用 人 之 策 不 同 , 國 家 的 命 運 截 然 不 同 , 說 明 親 賢 遠 小 的 重 要 。

7 . 在 《 出 師 表 》 中 諸 葛 亮 多 次 提 及 「 先 帝 」 , 以 下 哪 一 項不 是 提 及 「 先 帝 」 的 作 用 ? A 說 之 以 理 , 以 先 帝 用 人 之 道 游 說 後 主 親 賢 遠 小 。

B 動 之 以 情 , 以 父 子 之 情 感 動 後 主 。 A B C D C 以 史 為 鑑 , 以 先 帝 賞 罰 分 明 作 後 主 借 鏡 。 ○ ○ ○ D 因 勢 利 導 , 以 先 帝 的 遺 願 穩 固 後 主 北 伐 的 決 心 。

8 . 在 《 出 師 表 》 中 諸 葛 亮 兩 次 提 到 「 感 激 」 , 以 下 為 有 關 片 段 。

甲 先 帝 不 以 臣 卑 鄙 , 猥 自 枉 屈 , 三 顧 臣 於 草 廬 之 中 , 咨 臣 以 當 世 之 事 , 由 是 感 激 , 遂 許 先 帝 以 驅 馳 。

乙 陛 下 亦 宜 自 謀 , 以 咨 諏 善 道 , 察 納 雅 言 , 深 追 先 帝 遺 詔 。 臣 不 勝 受 恩 感 激 。 今 當 遠 離 , 臨 表 涕 零 , 不 知 所 言 。

諸 葛 亮 兩 次 提 到「 感 激 」, 你 認 為 他 流 露 的 感 情 有 沒 有 不 同 ? 試 就 個 人 對 文 章 的 體 會 , 略 加 說 明 。

考 生 可 從 「 感 激 」 的 對 象 、 因 由 等 方 面 分 析 , 就 個 人 對 文 章 的 體 會 , 說 明 諸 葛 亮 所 流 露 的 感 情 有 沒 有 不 同 , 言 之 成 理 , 則 按 以 下 三 方 面 評 分 :

 對 文 章 理 解 是 否 準 確

 理 據 是 否 充 分

 闡 析 是 否 完 備

9 . 有 人 認 為 諸 葛 亮 是 一 代 忠 臣 , 全 因 為 他 能 報 效 先 帝 知 遇 之 恩 。 你 同 意 嗎 ? 試 就《 出 師 表 》 一 文 略 加 說 明 。

考 生 可 就「 忠 臣 」的 意 義,結 合 文 中 所 見 諸 葛 亮 的 言 行,表 達 個 人 見 解,言 之 成 理 , 則 按 以 下 三 方 面 評 分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參賽者甲:我是第一次參賽的大文。我覺得主辦單位單憑問卷的問題,按照我

主旨探析》(載《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2 年 1 月第 25 卷第 1

希有校量功德經 (六紙)   右三經同卷 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 (五紙). 八曼荼羅經 (一名師子慧菩薩所問經)

測驗 自評 + 問卷 晉階

中三級 中文科聆聽卷(普通話) 小三級 中文科閱讀卷 小六級 中文科聆聽卷(廣州話) (NCS版本). 小六級 中文科聆聽卷(普通話)

學校的 ESDA 共有七個主要功能模組,分別為:系統工具(ST), 用戶管理(UM) 、調查 管理(SA)、填寫問卷 (DS)、數據輸入(DI)

潘銘基, 1999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 及文學系,繼而於原校進修,先後獲得哲學碩士

評論 重建小學建議評論(樣本試卷) 人與責任一 書信 自薦信(擔任創意寫作學會主席) 人文情懷一 中四級 演講辭 演講辭(學會年終大會演講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