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實驗過程與結果 實驗過程與結果 實驗過程與結果 實驗過程與結果

為了驗證所提出的預測模型之準確性,我們根據大學課程網網站架 構,以隨機(Random)的方式來產生代表網站瀏覽者複雜行為的記錄檔。

該網站總共有50頁左右不同的網頁,依循這個架構,我們根據資料庫裏的 路徑資料庫再隨機產生2000筆已經由前處理過的使用者瀏覽模式,其中每 一筆的長度為10頁,若超過10頁的使用者行為模式,我們一律將這些行為 模式依每個10頁的長度取出,不足10頁部份則捨去不用。

4.1 資料來源選定資料來源選定資料來源選定 資料來源選定

在實驗中,我們以90%,約1800 筆的使用者行為區段資料,做為我 們的訓練模式(Training Pattern)用來建立我們的預測模型,而剩下的10%,

約200 筆的使用者行為區段資料則用來作為測試模式(Testing Pattern)來 測試我們建立的預測模型的正確性。然而,就實際的運作而言,利用網站 歷史存取紀錄(Log Database)建立預測模型時,必須先對原始的網站記錄資 料,根據本身的需求進行資料前處理(Data Preprocessing),取出有意義的使 用者行為區段後,再以我們所提出的預測模型建構階段的各個步驟與方 法建立預測模型。如前所述,我們設計的即是假設已經經過前處理完畢的 資料。

4.2 實驗過程實驗過程實驗過程 實驗過程

為了讓我們測試的結果更具可信度,我們利用交叉驗證中,10-fold 的 方式,來反覆測試我們的模型,並取實驗的平均值來解說我們模型的可靠

(2)

的網站歷史紀錄,也就是訓練模式,依此方式共做10 次,也就是讓每份 資料都有機會當測試模式,不會讓某些模式只當訓練模式,而有所偏差以 致影響了整個模型的正確度,或者影響模型準確度的公信力。

如上所述,我們在建立預測模型的階段中,利用1800 筆歷史使用者 行為區段的前置部份(Prefix),以模式發掘的方式找出具代表性的行為模 式,整合所屬的後置行為區段做預測模式集,用來建立我們的預測模型。

首先,我們先將每一筆測試模式(Testing Pattern)分為兩段,前段為新 使用者已瀏覽過的頁面,稱為瀏覽模式,而後段則為使用者在我們預測後 所瀏覽的頁面,稱為驗證模式。然後,分別將2000 筆的瀏覽模式利用所 提出的預測模組進行預測,先以相似度計算從預測模式中選出相似度在門 檻值以上的參考模式(Reference Pattern)以產生預測模組,最後再利用 Petri-net所對應的預測結果,評量方式中的兩項指標對驗證模式與預測結果 的序列,以頁面正確率進行評量,觀察預測系統預測的準確度。

(3)

4.3 實驗結果實驗結果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

圖 4-1 使用者經過 T2、T6 觸發後的狀態路徑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以圖 4-1 使用者進入簡易查詢網頁路徑來分析,經過觸發後的狀態 Mk = Mi〔S﹥= Mi+S.D [26]其中 D 為轉化控制矩陣,若我們假設 Mi = ﹝0,1,0,0,0,0,0﹞

S = ﹝0,1,0,0,0,1,0,0,0﹞

(4)

D=

0 1 0 0 0 0 0 9

0 0 1 0 0 0 0 8

0 0 0 1 0 0 0 7

0 0 0 0 1 0 0 6

0 0 0 0 0 1 0 5

0 0 0 0 0 1 0 4

0 0 0 0 0 1 0 3

0 0 0 0 0 1 0 2

0 0 0 0 0 0 1 1

14 13 12 11

T T T T T T T T T

PX PI PI PI PI PI PA

D=

1 0 0 0 0 0 0 9

1 0 0 0 0 0 0 8

1 0 0 0 0 0 0 7

1 0 0 0 0 0 0 6

0 1 0 0 0 0 0 5

0 0 1 0 0 0 0 4

0 0 0 1 0 0 0 3

0 0 0 0 1 0 0 2

0 0 0 0 0 1 0 1

14 13 12 11

T T T T T T T T T

PX PI PI PI PI PI PA

D = D-D =

1 1 0 0 0 0 0 9

1 0 1 0 0 0 0 8

1 0 0 1 0 0 0 7

1 0 0 0 1 0 0 6

0 1 0 0 0 1 0 5

0 0 1 0 0 1 0 4

0 0 0 1 0 1 0 3

0 0 0 0 1 1 0 2

0 0 0 0 0 1 1 1

14 13 12 11

T T T T T T T T T

PX PI PI PI PI PI PA

在轉換矩陣 D 的橫軸代表網頁狀態,而縱軸代表控制觸發按鈕或選 項,-1 值代表 T 與 P 之間輸出結果,反之 1 值則 T 與 P 之間輸入結果,而 0 值代表無關連。經過觸發後的狀態為 Mk2

Mk2 = Mi + S.D

=﹝0,1,0,0,0,0,0﹞+﹝0,1,0,0,0,1,0,0,0﹞.D

=﹝0,1,0,0,0,0,0﹞+﹝0,-1,0,0,0,0,1﹞

=﹝0,0,0,0,0,0,1﹞

(5)

由以上可知,即是滿足T2、T6的轉換之後,系統已由狀態P1轉變至Px,

Mk可作為系統紀錄最後的網頁狀態。本研究以資料探勘及Petri-net方法來 建立預測模組,以Petri-net描述每一條規則所對應的動態行為細節,可將之 轉換成預測模型回應動作。

根據第三章的概念,對於網路服務組合Petri-net模型的性質將採用 Incidence Matrix and State Equation分析方法驗證。經由此分析方法傳送進 來的Petri-net模型物件參數,透過上述的演算法可以分別建構出Incidence Matrix and State Equation方法所需要的輸入矩陣D和輸出矩陣D,運用 Matlab工具將相對應的預測動作轉成程式碼,將此預測動作自動模組化。

表4-1、4-2、4-3為預測模型所建立矩陣的演算法。藉由實作D= D−D 算式的演算法如表4-3 所示,建構出系統模型矩陣D。

表4-1 輸入矩陣D建構演算法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6)

表4-2 輸出矩陣D建構演算法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表4-3 系統模型矩陣D建構演算法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我們將所上述的轉換控制矩陣法演算法輸入到Artifex這套軟體,它是 一套根據Petri-net理論架構所組成的模擬設計軟體。Artifex利用圖型化的程 式語言(C語言、Matlab),能夠描繪出網路系統的動態。

(7)

圖4-2 Artifex模擬畫面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圖4-2為運用Artifex軟體所模擬的畫面,首先選取Petri-net的模型種類,

選取Petri-net的屬性,接著輸入狀態控制矩陣演算法(表4-1、4-2、4-3)到每 一條路徑所對應的動作,建立對應動作的規則庫,所模擬的結果實驗後可 得到簡化後的網路流程組合。圖4-3所示,我們將此網路服組合簡化前後四 條執行路徑的流程傳輸次數整理成表4-4,從表中可以發現,除了第一條路 徑之外,無論是執行路徑中的那一條,簡化後的傳輸次數必定會比簡化前 來的少。然而這僅是一個簡單的網路服務組合,對於企業實際應用的網路 服務組合來說,其流程設計的複雜度必定高於此實驗好幾倍,因此經過簡 化後所能夠減少的傳輸次數必定更多。從以上的範例驗證能夠看出,藉由 流程的簡化而減少網路傳輸次數將能提升網路服務組合的執行效能。

選取 Petri-net 模型種類

輸入 Petri-net

屬性

(8)

圖4-3 網頁簡化後傳輸路徑次數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表4-4 網頁簡化前後傳輸次數比較表

傳輸次數 簡化前

(圖4-1)

簡化後 (圖4-3) 路徑ㄧ (PA→PI→PI11) 3 3 路徑二 (PA→PI →PI11→PI13) 6 5 路徑三 (PA→PI →PI11→PI13→PI14) 9 7 路徑四 (PA→PI →PI11→PI13→PI14→PI12) 12 9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9)

我們的實驗結果將比較在不同長度的比對模式(Match Pattern)下,各個 相似度門檻值(θ )時,預測結果的頁面正確率(α )。以下我們就θ= 1, 2 ,3的 情形進行實驗。

我們提出的頁面正確率公式如下:α=

length count

[26],其中count代表以 測試模式(Testing Pattern)中的比對模式所預測的結果,與測試模式的後置 行為模式相同的頁面數。而length表示測試模式中後置行為模式長度。例 如 : T 為 測 試 模 式 中 的 驗 證 模 式 , N 為 預 測 模 型 預 測 的 結 果 , 若 T={ABCDE},N={ACIDJ},則α =3/5。表4-5為預測系統的準確度。

我們定義θ為頁面比對數,若θ設為1 時,表示至少一個頁面被比對 。當θ設為2 時,表示瀏覽模式與比對模式至少吻合兩頁。當θ設為3 時,

表示排除只有前二頁比對到的所有狀況,而包含至少三頁有比對到的情 況。

表4-5 預測系統的準確度表格 相似度 PI11 PI13 PI14 PI12

θ=0 71% 60% 44% 12%

θ=1 X 73% 62% 46%

θ=2 X X 74% 57%

θ=3 X X X 80%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θ=0 θ=1 θ=2 θ=3

PI11 PI13 PI14 PI12

圖4-4 預測系統的準確度圖形

表4-5為在θ=0、1、2、3時,預測系統的準確度。我們可以知道使用者 越後面的瀏覽行為與比對模式的相似度越高則預測確度較高。所以,由表 可知我們的預測系統在比對模式長度為3時,準確度最高。

本篇論文中所提出的預測模型,確實可以提供我們做為預測的基礎。

Petri-net是取相似度門檻值之上的預測模式做預測,而單一預測則是取相似 度最高的預測模式做預測,可驗證本篇論文所提以Petri-net預測網路使用者 路徑確實能符合我們的預測。因此,可以證明加入Petri-net預測方式的確比 只用單一比對的方式更適合運用在預測網路使用者瀏覽路徑。

一般都是以瀏覽頁面的相似度來預測使用者的瀏覽路徑,而我們則是

提出 Petri-net 來做預測。在預測網路使用者瀏覽路徑時,驗證本篇論文所 提出來之預測方法確實可行。而預測模組所預測的位置順序為 PI11、PI13 PI14、PI12,與實際網頁的架構不同。預測系統能夠做預先處理,藉此改善 網頁架構,由此可證明,本篇論文提出的以 Petri-net 建立網路使用者預測

(11)

以下將以本研究所提出的網路服務組合塑模驗證及簡化的三個階段 為基準,比較其他相關研究在每個階段是否有提出進行方法以及所提出的 做法為何。從表4-6的比較可以發現,其他相關研究並未提出每階段的實際 做法,大多僅是針對其中的一個或兩個階段提出方法。只有本研究完整的 針對三個階段提出方法並且建立一個Petri-net為架構的預測模組實現網路 服務塑模驗證及簡化的三階段。

表4-6 研究成果比較表 網路服務塑

網路服務塑 網路服務塑 網路服務塑

模、、驗證及驗證及驗證及驗證及 簡化三階段 簡化三階段 簡化三階段 簡化三階段

Buhler

&

Vidal (2003)

Hamadi

&

Benatallah (2003)

Yi

&

Kochut (2004)

本研究 本研究 本研究 本研究

塑模 塑模 塑模

塑模 設計

BPEL4WS 標籤和Petri- net模型的轉 換方式完成塑

提出數種網 路服務組合 以Petri-net 塑模的方式

設計 BPEL4WS 文件CP-net 模型轉換

提出以 Petri -net塑模方式 建立預測模型,

並加入轉換控制 矩陣作預測 驗證

驗證 驗證

驗證

簡化 簡化 簡化

簡化 提出網路服 務組合的轉 換規則但是 轉換前後並 未達到簡化 的目的

有(參照表4-4)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行整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二)計算方式:雇主繼續僱用於前款計算期間內,預估成就勞動基準

股市預測在人工智慧領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我們的研究使用混合式的 AI 以預測 S&P 500 芭拉價值指標和 S&P 500 芭拉成長股之間的價值溢價;S&P 600 小

要上傳 NCBI 註解序列必須要做的流程為基因預測、rRNA 預測、跟 tRNA 預 測。做基因預測後還要做基因比對才可以上傳 NCBI,如圖 34 所示。在 NCBI

圖 2-13 顯示本天線反射損耗 Return Loss 的實際測量與模擬圖,使用安捷倫公司 E5071B 網路分析儀來測量。因為模擬時並無加入 SMA

樹、與隨機森林等三種機器學習的分析方法,比較探討模型之預測效果,並獲得以隨機森林

這個計算方法稱為計畫評核術 (PERT, Progra 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是 1958 年美國海軍為了控制北極星導彈專案,所研 發出來的專案管理工具。.

(四)技優甄審 (不採計統一入學測驗及學科能力測驗成績)

工作二中若 R4 斷路,則在 R3 與 R4 之間所測得之波形與 B 點所測有 何不同?試簡單說明其原因。.3. 第二章 整流與穩壓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