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道德教育期刊》創刊40年之研究趨勢及其對我國教育啟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道德教育期刊》創刊40年之研究趨勢及其對我國教育啟示"

Copied!
3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教育研究集刊

第五十九輯第一 期 2013年3月 頁35-72

《道德教育期刊》創刊40年之研究趨 勢及其對我國教育啟示

李琪明 摘要

《道德教育期刊》(The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JME)是國際間道德教 育研究與發展的重要交流平台,自1971年於英國創刊並逐步成為全球性刊物,迄 今恰逢40年餘。本文藉由檢視該期刊1971至2011年間,共計945篇研究論文,希 冀對於道德教育研究的重點及其趨勢有所了解,同時將此成果轉化為對於我國道 德教育研究與發展的啟示。本研究目的乃針對JME 40年間內容:一是探究其研 究內容的理論重點;二是探究其研究內容的主題焦點;三是探究其研究內容的研 究方法;四是探究其研究內容的理論重點本身及其與研究方法之間的關係;五是 藉由其研究重點與趨勢,對我國道德教育研究與發展有所啟發與建議。本研究主 要採用內容分析法,透過團隊合作進行類目表的編碼評分與統計分析,並將各項 研究結果加以詮釋與批判,且與數十年來我國道德教育研究與實踐經驗相互對 照,最後提出若干反思與建議。

關鍵詞:研究趨勢、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期刊、臺灣教育

李琪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教授 電子郵件:T11023@ntnu.edu.tw

投稿日期:2012年9月3日;修改日期:2012年12月28日;採用日期:2013年2月6日

(2)

Bulletin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March, 2013, Vol. 59 No. 1 pp. 35-72

The 40-year Research Trends of the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on

Taiwanese Education

Chi-Ming (Angela) Lee A b s t r a c t

The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JME)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all over the world. Starting in England in 1971, the JME has been in publication for over 40 years and enjoys international readership.

This study analyzed 945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JME from 1971 to 2011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trend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ir implications on Taiwanese education. The purposes of this paper were: 1) to understand theoretical bases of the JME articles over the past 40 years; 2) to understand key topics of the JME articles over the past 40 years; 3) to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JME articles over the past 40 years; 4)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oretical base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JME articles over the past 40 years; and 5) to provide reflections on and suggestions for Taiwanese education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content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aforementioned themes and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oral

Chi-Ming (Angela) Le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Email: T11023@ntnu.edu.tw

Manuscript received: Sept. 3, 2012; Modified: Dec. 28, 2012; Accepted: Feb. 6, 2013.

(3)

education are offered.

Keywords: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trends, Taiwanese education

(4)

壹、前言

一、緣起與背景

《道德教育期刊》(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JME)是國際間有關道德教 育研究首屈一指且列入SSCI的學術期刊,該期刊在1971年10月創始於英國,首 任主編D. Wright任職五年(1971-1976),繼而由M. Taylor擔任長達35年(1976- 2011)的主編,對於該期刊之內容與特色影響甚鉅。直至2011年10月,JME於中 國南京舉辦創刊40週年研討會後,2012年乃開啟第三任主編D. Narvaez接棒的新 階段。因此,藉由回顧JME創刊40年來的研究趨勢,做為前瞻國際間道德教育研 究的根基,實具代表性及其歷史意義。

對於我國道德教育學界而言,如何汲取他山之石且與國際學術接軌,誠屬 重要課題。國立中正大學於2012年6月承辦「亞太道德教育網絡」(Asia Pacific Network for Moral Education, APNME)第七屆年會,該年會可謂近年臺灣學術界 針對道德教育專題所舉辦的國際研討盛會,不僅規模甚大,且有多國學者參與。

主辦單位特別邀請歐陽教代表我國學界發表「談合情理的德育」乙篇演說文稿,

歐陽教(2012,頁37)自述其所謂的「主觀見證」:

如何在戒嚴期間進入德育現場,從事啟蒙性的研究與教學,希望在封閉 的社會,辦理德育應合情近理,要自由一點,開明一點,至少不能藉反 道德的方法來推動德育,因為這是反德育,也是反教育。

歐陽教於1969年由英國留學返國任教,恰與JME創刊年代相近,藉由他與諸 多學者的播種深耕,正可謂開啟臺灣道德教育的研究里程碑;而他投入研究歷程 的自述,亦可表徵我國道德教育研究的縮影。臺灣道德教育自1949年以來,歷 經長期戒嚴、1987年解嚴與2000年前後持續不斷的教育改革迄今,始終面臨諸多 變遷與挑戰。在歷史洪流中,藉由道德教育研究以促進教育實踐反思,並發揮教 育政策導引功能,實為學界責無旁貸之使命。因此,本文費時三年,期望藉由探

(5)

究JME在40年來內容的研究趨勢,透過筆者長期關注我國道德教育理論與實踐發 展,及近十多年參與國際道德教育學術社群的經驗,以一種近似國際化與在地化 的自我反思與對話方式,能使讀者對於道德教育研究的世界趨勢有所了解,同時 也能將此成果轉化為對我國道德教育研究與發展的啟示。

二、研究範圍與目的

本文以JME於40年(1971-2011)來之期刊內容為研究範圍,希冀達致的五 大研究目的,包括:

(一)探究其研究內容的理論重點(包括學科理論取向、關鍵詞運用、學者 理論等)。

(二)探究其研究內容的主題焦點(包括課程方案、評量工具、教育階段、

相關國家等)。

(三)探究其研究內容的研究方法(包括具體研究方法與實徵研究策略 等)。

(四)探究其研究內容的理論重點本身及其與研究方法之間的關係。

(五)藉由其研究趨勢,對我國道德教育之研究與發展有所啟發與建議。

貳、文獻探討

一、JME之發展簡述

(一)設立宗旨

JME是創設於英國的期刊,其第一任主編Wright在即將卸任主編之際,為文 指出該刊設立的宗旨(Wright, 1976, p. 3):

本刊的存在是要藉由相關活動促進三方面的精益求精:一是持續不斷地 反省何謂道德本質,身為道德人所蘊含的意義,以及道德教育本質與目 的為何;二是以理論論述或實徵性研究探討孩童、青少年與成人的道德 發展,及其發展的原則與影響因素等;三是特別關注在學校層面與各種

(6)

不同環境脈絡,如何以審慎與規劃的教育歷程介入,藉以促進道德多面 向的發展。

JME創刊以來,雖萬變不離其宗,但以其40週年特刊(2011年第40卷第3 期)封面內頁所揭示之該刊特性來看,則似已略有調整,其內容顯示該刊將轉為 傾向學術探究且擴展原有學校教育範疇:

JME提供一個獨特跨越各學科領域的論壇,關切道德教育與發展的各個 面向與人生歷程。JME內容包含對價值議題與價值歷程的哲學分析、實 徵探究與教育策略評鑑等的理論與實踐,並兼顧個人與社會層面。JME 定期刊出有關各國道德教育相關論文,以及特殊主題的專刊。

(二)組織運作

JME成立40年來,除主編之外,另在不同時期曾出現諸多職銜,包括榮譽顧 問、監事、編輯理事、理監事主席、副主編、助理編輯、書評編輯等。JME創刊 後的前10年,每年均出刊三期;自1981年起,始改為每年出刊四期延續至今(分 別為3月號、6月號、9月號及12月號);而從1983年開始,每年的9月號或12月號 多半會訂為特刊(special issue),至2011年止,共計有27期特刊,以拓展與加深 道德教育領域的探究。目前JME由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公司所發 行,每期除包括學者互審通過的七至八篇論文外,另有論文評析或書籍評論,偶 有相關刊物或學術組織等訊息刊登於內。

在1983至2011年的27期特刊中,雖然多半有其客座主編(guest editor),但 整體計畫、執行至最後編輯出刊,都可謂主編Taylor嘔心瀝血之作,尤其是她將 JME視為主動提供道德教育研究與發展的資源平台與互動網絡,而不僅只是被 動接受投稿的期刊系統。歸納分析JME所出版的27期特刊(見表1)約可分為五 類,包括:1.歷年來始終維持其重要性的道德議題,例如:道德教育與宗教教育

(1983年)與道德教育的家庭脈絡(1999年)等;2.各時代的新興道德議題,例 如:女性主義觀點的道德教育與發展(1987年)及學習障礙與道德教育(2001 年)等;3.以空間與文化為主軸的拓展,例如:東西方道德與道德教育(1990

(7)

年)與非洲國家的道德教育(2010年)等;4.以學者理論或學派為專題,例如:

紀念Kohlberg之專輯(1988年)與明尼蘇達學派(或稱neo-Kohlbergian學派)的 發展(2002年);5.對於JME的階段性回顧與前瞻,例如:JME 25週年(1996 年)與40週年(2011年)紀念。

表1

JME19832011年特刊彙整一覽

年度 卷期 主題 客座編輯

1983 12(2) Moral Education, Religious Education and Ethical Theory

Harold Blackham 1984 13(3)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and Ethics J. F. X. Harriott

1985 NONE

1986 15(1) Race, Culture and Moral Education Mal Leicester 1987 16(3)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Moral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Mary Brabeck 1988 17(3) In Honour of Lawrence Kohlberg. Some Directions

of Current Work

Dwight Boyd

1989 NONE

1990 19(3) Perspectives on Morality and Moral Education East and West

Brian Gates 1991 20(3) Narrative and the Moral Realm: Tales of Caring and

Justice

Carol Witherell 1992 21(3) Citizenship and Diversity Robin Richardson 1993 22(3) Professional Morality: Ethical Dimensions of

Teaching

Wolfgang Althof &

Fritz Oser

1994 23(3) Human Rights Education Dieter Misgeld &

Mary Brabeck 1995 24(3) The Kibbutz Experience: Implications for Moral

Education

Yuval Dror 1996 25(1)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20th into the 21st

Century

Monica J. Taylor 1997 26(3) Moral Values and Sex Education Michael Reiss 1998 27(3) Lifelong Moral Education Mal Leicester

(續下頁)

(8)

年度 卷期 主題 客座編輯 1999 28(3) The Family Context for Moral Education Lawrence Walker 2000 29(3) Philosophy and Moral Education: the Contribution

of John Wilson

J. Mark Halstead

& Terence H.

McLaughlin 2001 30(3) Inclusion,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Moral Education Felicity Fletcher-

Campbell 2002 31(3) The Defining Issues Test and the Minnesota

Approach to Moral Development

Stephen Thoma 2003 32(4) Wi l l i a m J a m e s , T h e Va r i e t i e s o f R e l i g i o u s

Experience and Moral Formation

John Snarey 2004 33(4) Moral Education in Changing Chinese Societies Li Maosen,

Monica J. Taylor,

& Yang Shaogang 2005 34(4) C o m m u n i s m , P o s t - C o m m u n i s m a n d M o r a l

Education

W. John Morgan 2006 35(4) The Moral Roots of Citizenship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Brian Gates 2007 36(3) Islamic Values and Moral Education J. Mark Halstead 2008 37(3) Towards an Integrated Model of Moral Functioning.

On the Occasion of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Lawrence Kohlberg’s Doctoral Dissertation

Don Collins Reed

2009 38(4) Moral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in Latin America:

Towards Reconciliati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Susana Frisancho, Maria Cristina, Moreno-Gutiérrez,

& Monica J. Taylor 2010 39(3) Africa: Politics, Poverty, Culture and Moral

Education

Sharlene Swartz 2011 40(3) Moral Learning: Integrating the Personal and the

Professional

Monica J. Taylor

註: 整理自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special issues (1983-2011), by JME, 2011, 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40(3), pp. 433-434.

JME由英國而至國際化的歷程,有若干關鍵人物與組織於其中,包括美國 學者L. Kohlberg自1974年起即參與JME編委工作,直至其於1987年過世為止(見

(9)

JME 2011年,40卷3期,p. 438,JME編輯理監事一覽表)。1976年,Taylor接任 JME主編後,便與當時以Kohlberg為首的哈佛大學道德教育研究群密集交流,

並與同年在明尼蘇達州成立的道德教育協會(Association for Moral Education, AME)成為長期夥伴關係,共同型塑JME成為英、美道德教育研究重要期刊的 定位。時至今日,JME業已成為國際間道德教育理論與實務探討和分享的重要學 術園地,且逐步由英、美等國邁向國際化,其包括投稿者、訂閱者與編輯理監事 等,已漸呈現多元代表與數十國共襄盛舉的盛況。

(三)重要里程碑

JME在過往數十年間將理監事會議時間與每年AME年會相搭配,並未單獨 舉辦研討會,而且繳交AME註冊費者同時可獲贈JME一年。JME特別標舉且具指 標性的兩場研討會,象徵了JME重要的歷史痕跡與轉捩點:其一為1996年在英國 蘭開斯特為慶祝JME成立25週年,舉辦名為「變遷世界的挑戰」(Challenges in a Changing World, 15th-19th July, 1996, at University College of St. Martin, Lancaster, England)研討會。JME於1996年所發行之第25卷特刊《道德教育:由20邁向21 世紀》(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20th into the 21st Century)亦是呼應其25週年 紀念而出刊。Taylor(1996)在「未解答的問題,未質疑的回答」該期主編文章 中指出:道德教育研究始終存有諸多尚未解答的問題(諸如何謂道德的本質?道 德的知與行之間的關係?道德係先天固有或後天養成?道德究係如何發展?當代 道德教育的目標、內容、方法與評鑑……等難解問題),這些問題縱使獲得暫時 性的共識後,仍有許多地方值得再予以質疑與推敲,這或許就是JME永續發展的 使命。

其二為2011年為回顧JME成立40週年,由JME與AME及APNME等在中國南 京合辦之名為「培育道德:人類、自然與世界」(Cultivating Morality: Human Beings, Nature and the World, 24 to 28 October 2011, Nanjing, China)研討會。該聯 合研討會除標榜跨越文化與洲際界限的突破外,主辦人之一,也是當時JME主編 的Taylor,在其徵稿網頁上指出該研討會名稱的意涵:時至國際化與後現代化的 世界,我們應由東西方各種觀點再次深度地反思人類、自然與世界之間的關係,

並賦予新的意義、適切定位與永續發展的可能性。她並指出,面對21世紀新舊倫 理挑戰,我們試問假如教育可扮演培育道德的角色,那麼當代道德教育的目標、

(10)

功能及累積的經驗為何?此外,Taylor除延續1996年特刊所關注的教育、哲學、

心理學、宗教與世俗等面向外,更揭櫫若干新的議題,包括法政、歷史文化、社 會與人類學、美學、靈性、神經生物學,以及生態與宇宙學等。由此可見,前述 JME的發展沿革,充分彰顯了道德教育研究近40年來的發展軌跡,以及對未來的 展望。

二、國際道德教育研究概覽

若欲窮盡與深入探究國際間道德教育研究絕非易事,亦非本文目的,於此僅 以哲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與文化,以及跨領域與科際整合等角度,略述學 術界近數十年來之梗概,且重在其與道德教育學術範疇的關聯性,做為本文研究 結果與討論之參照。

(一)哲學角度之道德教育

首先自哲學角度言之,道德哲學史之相關論著雖汗牛充棟,但有其脈絡可循 且延續至今,其多溯及至二千多年前西方的古希臘三哲,亦即Socrates、Plato及 Aristotle。當時,有關道德教育的諸多本質性問題,例如:何謂道德(德行)?

道德如何獲得?道德是先天固有還是後天養成?善惡究應如何判斷?以及人性與 善惡之關係等諸多疑問,迄今仍尚待解答或仍須持續批判修正。不過,歷經時 光洪流的推移,古今哲學思想家不斷地接棒與開展,例如:西方中世紀教父哲學 有關道德與宗教(信仰)之探索,近代思想中J. Bentham(1748-1832)、I. Kant

(1724-1804)與G. Hegel(1770-1831)等學者對道德哲學的奠基與啟蒙,20世 紀以來的分析哲學與後設倫理學、美國實用主義、歐陸的現象學與詮釋學、德行 論思潮的再度興起,乃至跨越學科領域的諸多思潮,包括女性主義、正義理論、

現代與後現代理論,以及道德哲學因道德議題日趨複雜,由規範倫理學與後設倫 理學進而拓展至專業倫理、環境倫理與生命倫理等新興研究領域等,均對道德教 育哲學基礎深具影響。另外,東方哲學,諸如儒家思想、佛學、伊斯蘭哲學以及 印度主義等,雖非主流,但其融合文化與宗教及對靈性之探究,也是道德哲學迄 今不可忽略的環節。

(二)心理學角度之道德教育

論及道德心理學,最具代表的理論約有五種(Elias, 1989):

(11)

1.行為論,主張人之所以表現道德行為是因為受到外在環境影響甚或控制,

進而促使他 她遵循最有利於其在該文化脈絡中生存與發展的行為表現,近年亦 有結合新興領域神經科學與行為基因學(neuroscience and behavioral genetics)的 探究。

2.心理分析論,例如:S. Freud強調人係經由內在思想與情感、慾望的動態 歷程進而展現「超我」,成為類似道德行為符應社會規範所表現的內在機制;E.

Erikson提出人的一生歷經多重發展階段,其中蘊藏不同的危機以及相關德行。

3.認知發展論,代表人物為J. Piaget 與L. Kohlberg,重視孩童的道德推理與 判斷能力,以及拾級而升的道德發展階段,此派理論對於近數十年來的道德心理 學以及道德教育理論有極大的影響。

4.社會學習論,可謂修正行為理論又兼容心理分析與認知發展,該理論強調 道德係經社會化進而內化的歷程,為包括家庭結構、同儕期許或其他相關社會環 境等因素所影響。

5.人本心理學,該學派是奠基於人的自由與人際間互賴的基礎,所謂具道德 教養的人,以C. Rogers觀點而言,是指「功能充分發揮的人」,而A. Maslow則 是指「達到自我實現者」。

前述提及認知發展論的當代學者Kohlberg(1927-1987),其約自1958年完 成博士論文奠定道德認知發展模式後,於接續的30年直至過世前,均與哈佛大 學的研究群不間斷地進行跨文化與縱貫研究,其論述與發現迄今仍為道德教育 研究的主流。不過,Kohlberg所提出之道德判斷發展理論並非無懈可擊,最早引 發關注的是曾任其助理的學者Gilligan,她居於女性主義立場,強烈批判道德判 斷晤談(moral judgment interview, MJI)具有性別歧視,引發巨大迴響。Gilligan

(1982)出版《不同聲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發展》(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一書,強調Kohlberg等人之道德 認知觀點係以男性中產階級白人為研究對象,並以正義(justice)為發展原則,

顯對女性不公平。Gilligan轉以女性為實徵經驗觀察後發展出關懷(caring)聲 音,並開啟道德理論中「關懷倫理」與「女性倫理學」思潮。然而,MJI是否真 具有性別偏見?Kohlberg指出,在理念上正義與關懷並不衝突且應並容,而且北 美學者L. Walker與S. Thoma等人分別以後設分析方法,針對道德認知發展實徵文

(12)

獻加以剖析之結果亦發現,男性分數並非始終高於女性,且性別差異的變異值占 道德發展甚低(Kuhmerker, Gielen, & Hayes, 1991/1993)。

此外,以美國明尼蘇達大學J. Rest為首(包括M. Bebeau、D. Narvaez、S.

Thoma等學者),號稱「新柯伯格取向」(neo-Kohlbergian approach)的研究 群,雖然延續了道德認知發展主軸,但對其理論則有所修正與超越,其要點 包括「界定議題測驗」(Defining Issues Test, DIT)與「四成分模式」(Four- Components Model, FCM)(Rest, Narvaez, Bebeau, & Thomas, 1999)。其中,

DIT於1970年代發展迄今,目前已有DIT-I與DIT-II兩個版本,均為道德兩難故 事,因係紙筆測驗之評定量表,使用上較MJI來得便利,其所關注的是成熟道德 判斷層次(亦即原則期)的分數高低,且認為道德發展是「基模」而非「階段」

(Rest et al., 1999)。另外,FCM則是試圖解決道德發展中知與行之間落差的問 題,該研究群提出知行統整歷程中交互為用的四個成分,亦即強調道德由知到行 需要經過複雜的歷程,通常是先意識到道德議題及其重要性(成分一:道德敏銳 度),接著以一般道德信念或理論觀點進行道德判斷(成分二:道德判斷),再 者是審視經道德判斷而付諸實踐的動機強度(成分三:道德動機),最後則是實 踐道德行為(成分四:道德品格)(Rest et al., 1999)。

(三)教育學角度之道德教育

論及道德教育的教育學基礎面向,一般可區分為教育哲史、教育行政與科 技,以及課程、教學與師培等範疇;其中,以英、美等國近數十年來若干道德 教育理念與課程方案,對於道德教育研究的影響最為深遠。以英國而言,1960 年代以來,除了倫敦大學教育學院以R. S. Peters與P. H. Hirst等分析學派學者所建 構的道德哲學研究社群外,牛津大學的J. Wilson(1928-2003)也約於同時期對 於道德教育理論與實務探究有極大的貢獻,他不僅是JME創辦時期的元老且曾 任榮譽顧問,更是投稿該期刊的快筆與常客。JME曾於2000年出版之特刊(第 29卷第3期)中表彰Wilson對於道德教育的卓越貢獻,該期特刊內容主要是環繞 在Wilson數十年來關切道德教育的基本問題,例如:何謂道德以及何謂道德素 養的人(morally educated person)等,並由多位著名學者擔綱撰寫各篇,包括心 理治療與道德教育、德行、道德教育研究、權威、愛、道德的本質、道德要素 等(Halstead & McLaughlin, 2000; Taylor, 2004)。此外,對於道德教育實踐的探

(13)

究,由The 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所資助的「品德與價值中心」(The Jubilee Centre for Character and Values)於2012年5月設立於英國伯明罕大學,網羅數位 著名德行倫理學者(如J. Arthur、D. Carr、K. Kristjánnson等),將致力於品德發 展與公民資質之提升,此舉或可開啟英國品德教育研究重鎮。

至於在美國,Kohlberg除建構道德認知發展理論之外,亦致力於校園中發展

「正義社群」(just community)之團體道德氣氛理論。1974年間,Kohlberg嘗試 將此一理想轉為實際,在麻薩諸塞州一所叢集學校(cluster school)(屬高中階 段之變通學校),以正義社群法進行道德教育加以實驗(Power, 1981, 1988)。

Kohlberg透過實驗不斷地強調道德教育與潛在課程之間的密切關係,主張學校 的道德氣氛屬於重要潛在課程,在道德教育中實不容忽視(Kohlberg, 1983)。

Kohlberg認為,具有正義社群特色之學校,與民主社會公民教育相一致,是由學 生、教師與行政人員共同決策、共同訂定規則、共同負有責任及義務遵守與維 護規則,而使學校的道德氣氛成為有利於個人道德發展之環境(Kuhmerker et al., 1991/1993,頁121-129)。正義社群在學校的運用,並未因Kohlberg的去世而消 退,當時的研究團隊成員(如Higgins-D’Alessandro(2011))仍持續將其理念深 化,並運用至學校實踐場域。

1960年代之初,美國個人主義盛行,學界亦受到自由主義的影響,著重個體 的自由與權利,因而導致強調對團體承諾與義務的傳統品德教育日漸式微,往 昔之核心價值亦備受批判,價值中立與相對的呼聲頓成主流,甚而道德教育的 研究也大幅轉向。因此,除前述道德認知發展理論外,由Raths、Harmin與Simon

(1978)提出之價值澄清(values clarification)也曾盛行一時。1980年代迄今,

美國面臨「去道德化」之後,校園與社會問題日益嚴重所產生的危機,亟待在 實務方面提出解決之道,因而與品德教育相關之諸多組織紛紛成立,政府與民 間也大力推動品德教育各種課程方案,若干強調研究 科學為基礎(research/

science-based)的方案,乃有道德教育學者(如T. Lickona與M. Berkowitz等)在 其中扮演理論論述與教育實踐推廣的角色,包括「品德教育夥伴」(Character Education Partnership, CEP)的「有效品德教育的11個原則」、「第四及第五R中 心」(Center for the 4th & 5th Rs)的「12點綜合取向的品德教育」,以及「品德 優質中心」(CHARACTER plus)的「品德教育十大要素」等(李琪明,2011,

(14)

頁60-61)。

(四)社會文化角度之道德教育

社會文化雖係道德教育無可切割的重要基礎,但以社會學、人類學、文化研 究以及多元文化主義等角度來探究道德教育的文獻理論,顯得鳳毛麟角。古典社 會學者E. Durkheim(1858-1917)在《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 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一書中提出道德三大要 素,分別為紀律、對社會全體之依附,以及自主(或自決),並主張道德教育即 社會化之過程,堪稱道德社會學理論之濫觴(Wilso & Schnurer, trans. 2002)。

然而,前述傾向結構功能論的觀點受到諸多挑戰與質疑,包括衝突理論、符號 互動論、批判理論、後現代理論 後殖民理論 後結構論等。巴西學者Freire

(1985)曾指出,教育永非中性,因其若非用以馴服百姓,即用以解放人民。不 過,Freire所稱的「解放」,落實在現實世界也非易事,當前道德教育仍深受政 治意識型態對抗、經濟消費型態轉變、資訊快速流通等因素影響,且相伴而生的 種族、宗教、階級、性別、生態等社會議題,均為亟待解決的焦點。因此,跨學 科領域的理論連結(如社會文化心理學、哲學的道德心理學等),以及針對新舊 道德議題(如社會正義、公民資質與民主理論等)採科際整合探究者,可謂日益 增多。

總之,本文藉由文獻探討了解JME之歷史脈絡與性質,以及近數十年來國際 道德教育的多元發展軌跡與梗概,以此為基礎,進而分析JME這40年來之論文內 容,期以達到對於道德教育研究的世界趨勢有所了解,同時將此成果轉化為對於 我國道德教育研究與發展啟示的研究目的。

參、研究方法與實施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method),其為客觀且有系統地針對 素材進行多層面與深度剖析的研究方法,常用於傳播媒體與教科書內涵的分析,

本文素材則是期刊中發表的論文。本文分析對象為JME自1971年10月創刊號至

(15)

2011年12月第40卷第4期為止,共計139卷、945篇論文(係屬普查性質),但未 納入課程 論文 書籍評論、主編語以及相關訊息公告等。另論及趨勢之比較時 間點,由於JME過往40年不易以某一時段或事件為切割,故以每10年為一時期。

至於其社會脈絡,則在前述文獻探討中略有提及。內容分析之類目表係依據理 論與文獻以及研究目的所建構,包括理論重點(學科理論取向、關鍵詞運用、

學者理論)、主題焦點(課程方案、評量工具、教育階段、相關國家),以及 研究方法(包括具體研究方法與實徵研究策略)等三大類及各次類,各類目表 均為複選,原則上為封閉選項並加上「其他」乙項,其評分者信度(inter-coder reliability)都介於0.8∼1。

由於各類目表十分繁複,故本文並不詳加陳列,而是將於研究結果統計表格 中呈現出現次數較多者,並僅以學科理論取向類目表舉隅。在學科理論取向類目 中,列有61個項目以供複選,其可區分為五類,包括:

(一)哲學取向(15項),例如:Socratic或Platonic道德哲學、Aristotle與德 行倫理學、德行倫理學批判、效益主義、Kant與義務論、實用主義、分析哲學 概念分析與後設倫理學、應用倫理學、女性主義倫理學、歐陸哲學、東方哲學、

宗教與靈性哲學、其他哲學項目。

(二)心理學取向(13項),例如:心理分析學派、行為主義學派、演化論 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發展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社會認知理論、社會 範疇理論、訊息歷程理論、宗教與靈性發展、社會心理學、神經學與行為基因理 論、其他心理學項目。

(三)社會學與文化研究取向(12項),例如:結構功能主義、衝突理論、

互動理論與社會行動、社會建構理論、文化研究、人類學、其他社會學理論項 目、其他文化研究項目。

(四)教育學取向(13項),例如:道德教育史、教育哲學、道德教育之行 政與政策、道德課程之內涵與方案、課程評析、道德教學策略、道德教育師資培 育與進修、道德教育之親職教育與成人教育、道德教育之資訊科技與媒體、其他 教育理論項目。

(五)跨學科或科際整合領域(8項),例如:社會與政治哲學(社會正 義、多元文化主義、反種族主義、民主理論等)、哲學的道德心理學、社會文化

(16)

心理學、共產與反共產主義及其他跨學科或科際整合領域項目。

二、研究實施

本文之研究規劃始自2009年9月,經由JME發行公司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同意,並提供所有期刊內容後,由筆者與另一研究成員—JME 前主編Taylor共同商議且建構類目表,並經10位各國道德教育相關領域學者協 助檢視或接受部分內容諮詢而定案,其為B. Applebaum(美國)、L. Blum(美 國)、A. Higgins-D’Alessandro(美國)、K. Kristjansson(冰島)、S. Lamb(美 國)、G. Minnameier(德國)、Wen-Li Soong(臺灣)、S. Swartz(南非)、P.

Tomlinson(英國)及L. Walker(加拿大)。內容分析之評分編碼由包含筆者在 內的兩位研究人員,負責學科理論取向及關鍵詞運用的評分編碼,並由經過工作 坊培訓歷程的11位博、碩班研究生負責各類項目,分析期間自2010年3月至2012 年3月評分編碼完畢,且在資料彙整後,由筆者使用SPSS 19.0計算其統計結果

(複選題次數分配與交叉表),並進而在該研究案的基礎上以我國的環境脈絡與 學術特色撰寫本文,前後歷時約三年。

肆、研究結果

一、道德教育研究理論重點

(一)學科理論取向之主類目

依據統計結果(如表2),JME 40年來道德教育研究之學科理論以教育學 取向的論文最多,占92.7%,此充分顯示JME以道德教育為標題之名符其實;其 次,心理學取向(54.9%)與哲學取向(49.5%)所占之百分比略有微小差距,

但這也顯示道德教育以哲學與心理學為基礎的重要性;再者,社會學與文化研究 取向(25.8%)以及跨學科 科際整合取向(23.7%)等所占比例最少,此與國 際間道德教育概覽結果相仿。然而,以學科理論取向主類目的趨勢而言(如圖 1),教育學取向的比例在近10年略微下降,心理學取向較為穩定,哲學取向在 1991至2000年間大幅下滑,但在2001至2011年間又大幅提升,社會學與文化研究

(17)

及跨學科 科際整合取向大致而言乃微幅提升。

表2

道德教育研究學科理論取向主類目次數分配表序

理論取向主類目 主類目英文名稱 出現次數 觀察值

百分比 排序

哲學取向 Philosophical approach 467 49.5% 3

心理學取向 Psychological approach 518 54.9% 2

社會學與文化研究取向 Approach of sociology and cultural

studies 243 25.8% 4

教育學取向 Educational approach 874 92.7% 1

跨學科 科際整合取向 Cross-disciplina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223 23.7% 5

總計 2,325 246.6%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

102.0% 100.5%

57.6% 55.2%

77.3%

37.9%

17.7%

16.2%

20.3%

18.8%

51.0%

39.4%

32.7%

21.5%

93.8%

61.5%

56.3%

32.2%

29.6%

哲學取向 心理學取向 社會學與文化研究取向 教育學取向 跨學科/科際整合取向

1 道德教育研究學科理論取向主類目於不同年代次數百分比分配圖

(二)學科理論取向之次類目

依據學科理論取向次類目統計結果(如表3),JME 40年來論文理論取向之 前10名依序為認知發展理論、道德教學策略、教育哲學、道德教育行政與政策、

(18)

道德課程內容與方案、分析哲學 概念分析與後設倫理學、課程批判、道德教育 史、社會認知理論、親職與成人道德教育。其中,每四篇論文就至少有一篇與排 序第一的認知發展理論有關(28.4%)。其次,以次類目項目出現次數前10名而 言,除道德教學策略以及道德課程內容與方案二者為平穩發展、分析哲學 概念 分析與後設倫理學明顯減少外,認知發展理論、教育哲學、道德教育行政與政 策、課程批判、道德教育史、社會認知理論、親職與成人道德教育等則都是增加 的趨勢。

表3

道德教育研究學科理論取向次類目出現次數前10名排序(各時期與小計)

理論取向

次類目 次類目英文名稱 1971-

1980 1981-

1990 1991-

2000 2001-

2011

小計次數

(比例) 排序 趨勢

認知發展理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theory 65 54 73 76 268

(28.4%) 1 增加

道德教學策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of moral education

54 54 51 60 219

(23.2%) 2 平穩

教育哲學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22 28 23 40 113

(12.0%) 3 增加

道德教育行 政與政策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on moral education

17 25 20 50 112

(11.9%) 4 增加

道德課程內 容與方案

curriculum content of mo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rogram

34 21 24 28 107

(11.3%) 5 平穩

分析哲學、

概念分析與 後設倫理學

analytic philosophy,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meta-ethics

23 32 19 20 94

(9.9%) 6 減少

課程批判 curriculum critique

16 17 23 27 83

(8.8%) 7 增加

註: 趨勢一欄所謂的「增加」,是指次類目項目於四個時期出現次數持續增加,或是後 兩個時期出現次數之和大於前兩個時期超過10者;所謂「減少」,是指項目於四個 時期出現次數持續減少,或是前兩個時期之和大於後兩個時期之和超過10者;其餘 則視為「平穩」。

(續下頁)

(19)

理論取向

次類目 次類目英文名稱 1971-

1980 1981-

1990 1991-

2000 2001-

2011

小計次數

(比例) 排序 趨勢

道德教育史 history of moral

education 11 20 13 37 81

(8.6%) 8 增加

社會認知理

social-cognitive theory

10 13 17 33 73

(7.7%) 9 增加

親職與成人 道德教育

moral education for parents, adults and community leaders

10 6 30 14 60

(6.3%) 10 增加 註: 趨勢一欄所謂的「增加」,是指次類目項目於四個時期出現次數持續增加,或是後

兩個時期出現次數之和大於前兩個時期超過10者;所謂「減少」,是指項目於四個 時期出現次數持續減少,或是前兩個時期之和大於後兩個時期之和超過10者;其餘 則視為「平穩」。

(三)理論重點之關鍵詞

JME創刊40年來,論文出版未曾使用過「關鍵詞」(keywords),因而本研 究乃係筆者與Taylor依據論文內容並以作者用語所摘出,每篇論文計三至五個關 鍵詞。根據統計結果,共計有217個關鍵詞出現,前20名依序如表3所列,其中

「道德推理」一詞占首位,接續為德行 道德價值、道德判斷、宗教、正義 公 平、道德發展、教與學、社會化、道德情感、道德兩難等詞。其次,以發展趨勢 而言(如表4),由JME關鍵詞前10名在40年間的變化可發現,道德判斷與道德 發展兩個關鍵詞的出現次數有減少的趨勢,且不同年代間最常使用的關鍵詞也 有所不同(如表5),例如:1971至1980年間的首位關鍵詞是道德判斷,1981至 1990年間是宗教,1991至2000年間是德行 道德價值,2001至2011年間則又是宗 教一詞居冠,此或與歐美宗教傳統有關。

(四)理論重點之相關學者

根據研究結果(如表6),JME 945篇論文中,有434篇(45.9%)在標題或 摘要中明確指出其理論依據的重要學者,而相關學者出現頻率的前10名依序為 Kohlberg、Piaget、Rest、Gilligan、Wilson、Aristotle、Dewey、Kant、Durkheim 及Peters。其中,Kohlberg出現的次數為214次(22.6%),遠高於其他學者,且 近10年出現之次數有增無減;此外,Aristotle、Dewey、Rest及Gilligan等學者也 提供了近20年來JME論文的重要理論,但Piaget與Peters的理論則明顯日趨減少。

(20)

表4

道德教育研究理論重點關鍵詞運用前10名排序(不同時期出現次數與小計)

關鍵詞中譯 關鍵詞英文名稱 1971-

1980 1981-

1990 1991-

2000 2001-

2011 小計 排序 趨勢

道德推理 moral reasoning 35 21 28 29 113 1 增加

德行 道德價值 virtues/moral values 15 23 34 33 105 2 增加

道德判斷 moral judgment 41 23 12 26 102 3 減少

宗教 religions 15 27 10 43 95 4 增加

正義 公平 justice/fairness 17 14 27 28 86 5 增加

道德發展 moral development 32 16 18 12 78 6 減少

教與學 teaching and learning 10 10 24 24 68 7 增加

社會化 socialization 10 7 26 17 60 8 增加

道德情感 moral emotion 4 13 14 25 56 9 增加

道德兩難 moral dilemmas 12 3 20 16 51 10 增加

註: 趨勢一欄所謂的「增加」,是指次類目項目於四個時期出現次數持續增加,或是後 兩個時期出現次數之和大於前兩個時期超過10者;所謂「減少」,是指項目於四個 時期出現次數持續減少,或是前兩個時期之和大於後兩個時期之和超過10者;其餘 則視為「平穩」。

表5

道德教育研究理論重點關鍵詞不同時期之前10名排序與出現次數

排序 1971至1980年 出現次數

1981至1990年 出現次數

1991至2000年 出現次數

2001至2011年 出現次數 1 moral judgment 41 religions 27 virtues/moral values

34

religions 43 2 moral reasoning 35 virtues/moral values

23

moral reasoning 28 virtues/moral values33 3 moral development

32

moral judgment 23 justice/fairness 27 moral reasoning 29 4 moral behavior 18 religious education/

development 22

socialization 26 justice/fairness 28 5 moral reasoning

stages 18

moral reasoning 21 teaching and learning 24

moral judgment 26

(續下頁)

(21)

排序 1971至1980年 出現次數

1981至1990年 出現次數

1991至2000年 出現次數

2001至2011年 出現次數 6 justice/fairness 17 moral development

16

moral dilemmas 20 citizenship education 26

7 virtues/moral values 15

justice/fairness 14 caring/ethics of care 20

moral emotion 25

8 religions 15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values 14

human rights 20 teaching and learning 24

9 reasoning/

reasonableness 14

moral emotion 13 moral development 18

care/caring/ethics of care 22

10 religious education 14

reasoning/reason/

reasonableness 12

values education 15 socialization 17

表6

道德教育研究理論重點之相關學者前10名排序(各時期及其小計)

排序 1971-

1980

1981- 1990

1991- 2000

2001-

2011 出現次數 觀察值

百分比

N/A 511 54.1%

1 Lawrence Kohlberg 50 31 57 76 214 22.6%

2 Jean Piaget 26 7 10 13 56 5.9%

3 James Rest 3 4 11 22 40 4.2%

4 Carol Gilligan 0 4 11 13 28 3.0%

5 John Wilson 12 0 10 1 23 2.4%

6 Aristotle 1 0 2 14 17 1.8%

7 John Dewey 2 2 6 7 17 1.8%

8 Immanuel Kant 4 2 1 8 15 1.6%

9 Émile Durkheim 4 1 4 4 13 1.4%

10 Richard S. Peters 7 1 0 1 9 1.0%

(22)

二、道德教育研究主題焦點

JME係以道德「教育」為名之期刊,且在研究理論中又以教育學取向最多,

因而本文希冀進一步探究其論文主題是否特別聚焦於某些課程方案、評量工具、

教育階段或相關國家。其研究結果如次:

(一)課程方案為主題焦點

由研究結果發現(如表7),JME論文雖然關切教育,但以具體課程方案為 主題探討者甚少,僅占18.4%,其中多以各國或地方性的課程方案為主,較常 被聚焦的課程方案為1970年代迄今由Kohlberg及其研究團隊發展的正義社群,

以及1980年設立於美國加州的「發展研究中心」(Developmental Studies Center, DSC)長期推動的孩童發展方案。

表7

道德教育研究主題焦點之課程方案出現次數與排序

以課程方案為主題 之中譯名稱

以課程方案為主題 之英文名稱

出現 次數

觀察值

百分比 排序

無任何課程方案 N/A 771 81.6%

各國或地方性的課程方案 National or State-sponsored program 30 3.2% 1

正義社群 Just community 17 1.8% 2

孩童發展方案 Child Development Project (CDP) 10 1.1% 3

以色列屯墾區方案 Kibbutz program 6 0.6% 4

孩童哲學思考技巧方案 Philosophy for Children/Thinking Skill 5 0.5% 5

四成分模式 Four Component Model(FCM) 4 0.4% 6

慎思的心理學教育模式 Deliberativ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Model 3 0.3% 7

面對歷史與我們方案 Facing History and Ourselves (FHAO) 3 0.3% 8

生命線方案 Lifeline Program 3 0.3% 9

價值澄清方案 Values Clarification Program 3 0.3% 10

(二)評量工具為主題焦點

由研究結果發現(如表8),JME論文以評量工具做為主題探討者亦不 多,僅占21.9%,其中以新柯伯格學派發展迄今的界定議題測驗居冠,其次為

(23)

Kohlberg建構道德認知發展理論的道德判斷晤談問卷,位居第三的則是德國學者 Lind發展的道德判斷測驗,其他評量工具的出現次數甚少。

表8

道德教育研究主題焦點之評量工具出現次數與排序

以評量工具為主題 之中譯名稱

以評量工具為主題 之英文名稱

出現 次數

觀察值

百分比 排序

無任何評量工具 N/A 773 78.1%

界定議題測驗 Defining Issues Test(DIT1, DIT2)

(J. Rest and Neo-Kohlbergian approach) 54 5.5% 1 道德判斷晤談問卷 Moral Judgment Interview(MJI, L. Kohlberg) 37 3.7% 2 道德判斷測驗 Moral Judgment Test (MJT) (G. Lind) 18 1.8% 3 關懷倫理晤談問卷 Skoe’s Ethics of Care Interview (ECI) 4 0.4% 4 社會道德反思測驗 Sociomoral Reflection Measure (SRM, SF, etc.) 4 0.4% 5

價值調查量表 Rokeach Values Survey 3 0.3% 6

牙醫倫理敏感度測驗 Dental Ethical Sensitivity Test 3 0.3% 7 語句完成格式測驗 Loevinger Sentence Completion Form 3 0.3% 8 原諒主題題庫 The Enright Forgiveness Inventory (EFI) 2 0.2% 9

其他 Others (one occurrence) 9.0%

(三)教育階段為主題焦點

由研究結果發現(如表9),JME論文以明確教育階段或是年齡層做為主題 探討者占43.0%,其中以中學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居前二名,約為5至18歲的年齡 層;至於學前教育階段與幼兒保育階段,探討的論文最少。

表9

道德教育研究主題焦點之教育階段出現次數與排序

以主題聚焦的教育階段 之中譯名稱

以主題聚焦的教育階段 之英文名稱

出現 次數

觀察值

百分比 排序

無特別標示教育階段 No specified educational level 539 57.0%

中學教育階段 Middle school/High school (Secondary

education) (approximately aged 11/13-15/18) 208 22.0% 1

(續下頁)

(24)

以主題聚焦的教育階段 之中譯名稱

以主題聚焦的教育階段 之英文名稱

出現 次數

觀察值

百分比 排序

小學教育階段 Elementary school (primary education)

(approximately aged 5/7-11/12) 139 14.7% 2 高等教育階段 Higher education/Tertiary education (college/

university) 80 8.5% 3

專科與職業教育 Junior college, further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school (approximately aged 16-19) 40 4.20% 4 成人繼續教育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39 4.1% 5 學前教育階段 Preschool education (approximately aged 3/4-

6/7) 30 3.2% 6

幼兒保育階段 Early childhood care (aged 0-3/4) 10 1.1% 7

(四)相關國家為主題焦點

由研究結果發現,JME 945篇論文中有374篇(39.6%)是以單一國家做為主 題探討,以二個及其以上國家做為主題探討者有26篇(2.8%)。這些出現在JME 40年來的相關國家共計51個,很明顯地,隨著時代的推移,探討的國家數愈來 愈多,亦即1971至1980年間僅有9個國家,1981至1990年間有10個國家,1991至 2000年間有15個國家,到了2001至2011年則大量增多至42個國家。其中,出現次 數總排序前10名(如表10),依次為美國、英國、中國、以色列、加拿大、澳 洲、德國、奈及利亞、芬蘭、荷蘭,以美國與英國最為凸顯,至於臺灣則出現五 次,名列第19。

表10

道德教育研究主題焦點之相關國家前10名出現次數與排序

主題聚焦相關國家 中譯名稱

主題聚焦的相關國家

英文名稱 出現次數 觀察值百分比 排序

美國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8 12.5% 1

英國 United Kingdom 83 8.8% 2

中國 China 28 3.0% 3

以色列 Israel 19 2.0% 4

加拿大 Canada 16 1.7% 5

(續下頁)

(25)

主題聚焦相關國家 中譯名稱

主題聚焦的相關國家

英文名稱 出現次數 觀察值百分比 排序

澳洲 Australia 11 1.2% 6

德國 Germany 10 1.1% 7

奈及利亞 Nigeria 9 1.0% 8

芬蘭 Finland 8 0.8% 9

荷蘭 Netherlands 8 0.8% 10

三、道德教育研究方法

(一)方法種類

由研究結果發現(如表11),JME 40年來所運用的研究方法,依其排序為 文獻探討、理論探究、量化研究、批判與回應、歷史研究、質性研究、質量混合 及文件分析。其中,1971至1900年間是以文獻探討與理論探究的論文居多,其比 率在1990至2011年間明顯下降;至於歷史研究與質性研究二者,則是在1990年之 後逐漸增多。

表11

道德教育研究方法之方法種類出現次數與排序(不同時期及其小計)

排序 方法論 methodology

1971至 1980年出 現次數百

分比

1981至 1990年出 現次數百

分比

1990至 2000年出 現次數百

分比

2001至 2011年出 現次數百

分比

總計

1 文獻探討 Literature review 131 89 179 86 485

66.2% 46.6% 71.3% 28.4% 51.4%

2 理論探究 Theoretical inquiry 81 29 34 82 226

40.9% 15.2% 13.6% 27.1% 24.0%

3 量化研究 Quantitative research 41 32 52 60 185

20.7% 16.8% 20.7% 19.8% 19.6%

4 評論批判

Critique, commentary and response to commentary

44 32 19 40 135

22.2% 16.8% 7.6% 13.2% 14.3%

(續下頁)

(26)

排序 方法論 methodology

1971至 1980年出 現次數百

分比

1981至 1990年出 現次數百

分比

1990至 2000年出 現次數百

分比

2001至 2011年出 現次數百

分比

總計

5 歷史研究 Historical research 15 1 31 43 90

7.6% 0.5% 12.4% 14.2% 9.5%

6 質性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 10 6 23 45 84

5.1% 3.1% 9.2% 14.9% 8.9%

7 質量混合

Mixed methods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18 13 20 25 76

9.1% 6.8% 8.0% 8.3% 8.1%

8 文件分析 Documentary analysis 19 22 10 20 71

9.6% 11.5% 4.0% 6.6% 7.5%

(二)實徵研究

針對JME所使用的研究方法進一步分析(如表12),40年來其使用實徵研究 的論文逐漸增多,由1971至1980年間的37.4%、1981至1990年間的38.5%、1991 至2000年間的42.6%,乃至於2001至2011年間達50.2%,整體而言,實徵研究之 比率為43.1%。其中,以問卷調查居冠,其次為準實驗研究、結構 半結構 非 結構訪談、面對面訪談等。

表12

道德教育研究之實徵研究方法出現次數與排序

實徵研究方法 methods of empirical research 出現次數 觀察值

百分比 排序

非實徵研究 No empirical research 537 56.9%

問卷調查 Questionnaire survey 120 12.7% 1

準實驗研究 Quasi-experimental research 58 6.1% 2

結構 半結構  非結構訪談

Structured/semi-structured/unstructured

interviews 54 5.7% 3

面對面訪談 Face-to-face interviews 51 5.4% 4

參與觀察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40 4.2% 5

個案研究 Descriptive research (e.g., case, case series) 35 3.7% 6

(續下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Moral, Civic and National Education (MCNE) Section 2 is responsible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related to values education as well as organis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1 The five components of OLE are: Aesthetic Development, Physical Development,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Community Services, and Career-related Experiences.. learning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Calligraphy plays an integr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including the transcription of scriptures or the distribution of Buddhist words and phrases in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