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農業環境的改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農業環境的改變 "

Copied!
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工業化時期農業活動的改變(民國 60∼70 年代)

民國 40∼50 年代,台灣經濟發展的策略是「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 農業」。在「以農業培養工業」的目標之下,政府實施了一連串的糧食政策與農 地改革,透過國家的力量,將大量的農業剩餘有效地移轉至工業部門,促使民國 60 年代,台灣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在工業部門快速成長的同時,農業環 境卻面臨重大的轉變轉變。

第一節 農業環境的改變

一、 農業政策的轉變

由於經濟結構的轉變,台灣農業在 60 年代後漸漸出現農民兼業化、農地轉 用嚴重、農家與非農家所得差距大、勞動力老化問題。因此政府在此時期的農業 目標是「農工均衡發展」,希望藉由農業政策的推行,改善農業生產環境,降低 農業發展的問題。其主要農業政策有:

1. 推行「加強農村建設重要措施1」(民國 62-68 年)

2. 制訂「農業發展條例2」(民國 62 年)

3. 設置「糧食平準基金3」(民國 63 年)

4. 實施「稻米保證價格收購制度4」(民國 63 年)

5. 實施「提高農民所得加強農村建設方案」5(民國 69-71 年)

6. 推行「加強基層建設提高農民所得方案」(民國 72-74 年)

7. 推動「稻田轉作6」(民國 73 年)

8. 推行「改善農業結構提高農民所得方案7」(民國 75-80 年)

1

內容主要包含廢除肥料換穀制度、放寬農帶條件、改革農產運銷制度、倡設農業生產專業區、、

加強農業試驗與推廣工作、建立鄉村工業區等措施(許文富,1999:85)。

2

農業發展條例的制訂,是要以法律來保障及支持農業。其內容主要是關於農地使用權、農產品 進口、農業保險等項目(彭作奎,1995:21)。

3

民國 63 年,政府提撥 30 億元設置糧食平準基金,以從事稻穀的無限制收購(劉兆隆,1996:

111) 。

4

由於 60 年代初期,發生國際能源與糧食危機,國際市場糧價暴漲為確保糧食安全乃採保價收購 方式(許文富,1999:86)。稻米保證價格收購被視為是政府實施低糧價政策後,對長時間處於 低收入狀態的稻農一種補貼性的措施,其訂價標準是生產成本加上 20%的利潤,以刺激生產誘 因(劉兆隆,1996:112)。

5

「提高農民所得加強農村建設方案」與「加強基層建設提高農民所得方案」內容大同小異,目 的均在提高農民所得,加強農村福利措施,並維持農業部門之持續成長(許文富,1999:87)。

6

稻田轉作計畫起因於國人糧食消費結構改變,加上保證價格促使稻米增產,產生供不應求的現 象。因此希望透過稻田轉作玉米、大豆、高梁等作物。早期採行實物補貼作為獎勵辦法,自民國 77 年改為現金補貼(許文富,1999:88) 。

7

此方案是加強基層建設提高農民所得方案之後續方案,其主要措施有:調整作物生產結構、調 整漁牧生產結構、改進農產運銷與發展農產加工、強化農業推廣與農民組織等(許文富,1999:

88) 。

(2)

此時期農業政策的推行,大多是在農工業不均衡發展之下,希望以政府的力 量,來改善台灣整體的農業環境,進行對農業活動的一種補償性行為。

二、 工業化的影響

由於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相對於農村的低度發展,農業生產值低於工業活 動,於是台灣農村社會經歷了激烈的解構與資源的重組。面對工業的高度發展,

農業環境最大的衝擊即是人力資源流失,農業勞動人口漸漸移轉到非農部門,從 事工商業活動以賺取更高的薪資。就埔鹽鄉而言,勞動人口流失除本身鄉內工廠 數增加外,與福興鄉福興工業區的設立也關係密切。

福興工業區位於彰化縣福興鄉,以員林大排水與埔鹽鄉為界,是政府在 60 年代積極推動公營與民營工業區的開發時,開發完成的一處農村工業區。農村 工業區的成立背景即是為了因應工業化發展所產生城鄉發展不均的問題,希望 藉由農村工業區的設置,來穩定農村人口、增加農民就業機會、改善農民生活,

減少農工發展的不均衡。由於福興工業區位置鄰近埔鹽鄉,吸引許多鄉內居民 投入工業生產活動,成為埔鹽鄉居民對外從事非農活動的最鄰近地區。這種鄰 近工業區的農村,農民的兼業方式多是利用通勤方式結合農業與非農業的生 產,除能賺取工資貼補家用,也能利用閒暇之餘,從事農業生產(郭大玄,1991:

47)。

三、 交通革新---中山高速公路的修築

8

光復後,透過政府推動一連串的經濟改革,使得國內資本逐漸累積,但許多 基本建設,如道路、港埠、機場、發電廠等還是不足以應付國內需求。民國 60 年代初期,又逢國際石油價格暴漲,造成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影響我國產品的外 銷,許多公司和工廠因而裁減員工,甚至停止營運,使經濟建設受到阻礙。因此 政府著手推動十大建設。當時因公路容量超過飽和狀態下,便將開闢高速公路,

列入十大建設之一。民國 60 年,南北高速公路分別開工,67 年中沙大橋啟用,

高速公路全線正式通車,中山高速公路北起基隆,南至高雄,全長 373 公里。中 山高速公路在彰化縣設有二個匝道出口,分別是彰化與員林出口。

交通建設的進步促進人與貨物的流動,因此交通革新會改變農產品的運銷模 式,更進一步地擴大農產品的銷售市場。早期彰化地區蔬果運送依賴鐵路運輸,

由於員林、永靖設有鐵路車站,所以在中山高速公路尚未完成時,彰化縣的果菜 批發場集中在員林、永靖兩處。高速公路完成後,因公路比鐵路運輸較具有機動 性,果菜批發市場漸漸轉移到彰化溪湖、雲林西螺兩地,目前溪湖與西螺為中部 地區最大的果菜批發市場。

8

參考資料:十大建設 http://www.gpes.cy.edu.tw/study/society/10/tenitem.html

(3)

第二節 農業經營型態

從上一節的討論,我們可以瞭解民國 60∼70 年代台灣農業發展的背景,但 為更深入瞭解農民的農業經營型態,本節將透過個案訪談,深入瞭解在工業化時 期埔鹽鄉農民農業經營的主要作物與經營特色,以及在農業經營過程中人與地的 關係,並從農民的社會網絡關係來探討人與人、地與地關係。

一、 主要經營作物

民國 60 年代,台灣經濟結構轉變,農業活動勢必改變其生產內容與方式,

才能適應整體環境的變遷。如圖 4-1 表示,埔鹽鄉農業活動內容產生些微的變化,

稻米依然是最主要的栽培作物;然而民國 60 年代後,甘藷的種植面積卻有逐年 下降的趨勢,在民國 75 年時,甘藷種植面積的比例只剩 0.06%(彰化縣統計要 覽,1986),顯示在農業勞動人口以兼業方式移出後,農家生活改善,甘藷不再 是農家的補充糧食,且農家副業---飼養牲畜(尤其是豬隻)的情形大為減少,甘 藷也不再被當作是飼料作物,其生產銷售反而成為以副食品、點心的形式出現在 農家的生活中。

至於園藝作物的種植更為多樣,豌豆依然是種植比例最高的作物,並小面積 的種植甘藍、白菜,而花椰菜、葡萄、蘿蔔則是此時期出現的新作物。在工業化 的影響下,人們生活水準提高,因此在市場需求性增加的情況下,農民會嘗試並 多樣化選擇作物栽種。

0% 20% 40% 60% 80% 100%

75 70 65 60 年

百分比例

稻米 甘藷 豌豆 甘藍 白菜 花椰菜 葡萄 蘿蔔 其他

圖 4-1 民國 60∼75 年埔鹽鄉主要作物種植面積的百分比例 註:1.資料來源:彰化縣統計要覽

2.主要作物的選擇是依據各項作物種植面積佔全部作物種植面積大於 2

%的比例來決定。

(4)

二、 農業經營的個案

表 4-1 為訪談個案在民國 60∼70 年代的基本資料,甲 1、甲 2、甲 3、甲 4、

甲 5 農民從民國 40 年代即有從事農業生產活動,這些個案延續上一時期繼續經 營農業生產活動,但其經營型態產生了一些轉變,如在耕地面積、經營內容、勞 動人數等項目皆有增減的情形出現。至於乙 1 個案投入農業生產活動的時間較 晚,屬於此時期新增加的個案。以下將針對稻米、甘藍、花椰菜這三項作物詳細 說明個案農民的農業經營過程與變化情形:

表 4-1 民國 60∼70 年代訪談個案的基本資料

代號 甲 1 甲 2 甲 3 甲 4 甲 5 乙 1 現在年齡(歲) 84 68 65 65 58 57 耕地面積(分) 5.5 10 17 3 13.5 12

水稻 兩期 兩期 兩期 兩期 兩期 兩期 裡作

豌豆

菜心、大 白菜、甘 藍、豌豆

白蘿蔔 豌豆、

甘藷

豌豆、

菜心、

大白 菜、甘 藍

豌豆、

白蘿 蔔、紅 蘿蔔、

胡瓜、

敏豆 主要

經營 內容

全年作 苦瓜、花 椰菜、蕃 茄

葡萄 花椰菜

勞動人數(人) 2 2 2 2 3 2

農業機械 無 耕耘機、

乾燥機

耕耘 機、插 秧機、

收穫機

無 耕耘 機、插

秧機

耕耘機

兼業情形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註:1.資料來源:田野訪談 2006/8∼12。

2.甲 1∼甲 5 個案是土地改革後即有從事農業活動的個案,乙 1 個案則 是此時期才開始投入農業生產活動。

(一) 稻作栽培方式的改變

1. 品種的選擇

根據表 4-2,與上一時期比較(表 3-4),民國 60∼70 年代,埔鹽鄉稻作品 種出現更多樣化的選擇,除原本的蓬萊和在來品種外,尚有品種研發與改良的長

(5)

9、圓糯、長糯等新品種。民國 60 年,為種植在來米的黃金時期,但隨後種植 面積大為減少,於民國 75 年之後,已無人種植。至於長秈與長糯品種種植比例 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但整體而言,此時期農民稻作品種的選擇依然是以農會收 購品種為主,如蓬萊、在來、長秈等品種。

表 4-2 民國 60∼70 年代埔鹽鄉各項稻作品種的種植面積與百分比例 單位:公頃

民國

合計

(%)

蓬萊

(%)

在來

(%)

長秈

(%)

圓糯

(%)

長糯

(%)

60

5,448.15

(100)

194.21

(3.56)

5,156.18

(94.64)

0

(0.00)

43.20

(0.79)

54.56

(1.00)

65

5,384.00

(100)

3,351.50

(62.25)

1,977.65

(36.73)

0

(0.00)

23.55

(0.44)

31.30

(0.58)

70

4,914.36

(100)

1,786.84

(36.36)

1,485.40

(30.23)

647.63

(13.18)

146.63

(2.98)

847.86

(17.25)

75

3,429.60

(100)

1,387.37

(40.45)

0.00

(0.00)

1,362.17

(39.72)

0.00

(0.00)

680.06

(19.83)

資料來源:彰化縣統計要覽 2. 栽培方式簡化

水稻栽培在民國 50 年以前,為採用人工、畜力為主的集約式栽培。民國 50 年代後,逐漸以耕耘機代替耕牛整翻稻田,其餘工作仍靠人工。民國 60 年代,

更進一步地逐年增加農機具的使用,如曳引機、插秧機、動力脫殼機、聯合收穫 機、乾燥機等。繁雜的稻作栽培工作部分由機械代勞,農事工作因此簡化許多,

說明如下:

機械化耕作後,稻田的移植方法改為機械插植為主,播種時間沒有改變,

但育苗時間大為縮短,第一期作 15∼20 天,第二期作 10∼15 天(林寶等,

1980:381)。然而,由於全台各地已普遍設立育苗中心,有專業育苗供應農民,

故農民可直接向育苗中心購買,省去育苗繁雜的準備工作。

整地工作目前大致都利用迴轉式耕耘機或曳引機進行。插秧則有插秧機代 勞,最早的插秧機有 2 行與 4 行式,目前已進步到 6 行與 10 行式,可節省許多 時間。除草方式也大有改變,多利用殺草劑來控制田面雜草,如果使用正確,1 次施藥即可控制 1 期稻田的雜草,並對水稻生長與產量影響不大,可節省許多勞 力付出。

收穫方式亦有所變化,因人工收穫費力又耗時,改採聯合收穫機進行收穫,

在田間 1 次操作即可同時完成收割、脫粒、篩風選、調製、裝袋等作業。每部機 械通常由 2∼3 人作業,1 人操作收穫機,另 1 人一處理稻穀,將穀包封口搬至 畦畔或農路,以便運回乾燥。

9

長秈是食用米品種改良後出現的新品種,後來成為農家的主要食用糧食。

(6)

(二) 園藝作物經營內容與方式的改變-豌豆、甘藍與花椰菜的栽培

由於豌豆的栽培過程與上一時期變化不大,故不再贅述。

1. 甘藍的栽培10

民國 40∼50 年代,埔鹽鄉即有甘藍的種植,但此時期種植面積增加許多,

為冬季裡作主要的種植作物之一。

(1) 品種選擇

甘藍別名高麗菜,由於長時間的分化和改良,結球形狀有扁圓形、圓球形、

橢圓形等。依球葉性質通常可分普通甘藍、紫色甘藍和皺葉甘藍等。在品種栽培 上,以扁圓形的長岡交配初秋甘藍為主。甘藍用途廣泛,可煮食、炒食、作湯和 生食用,或加工製成酸甘藍和脫水甘藍。特別的是花苔也可炒食,成為農民另一 項副商品與食用材料。

(2) 生長條件

甘藍喜冷涼氣候生育期間在未結球前,對低溫和高溫有極強的適應力,但進 入結球期,溫度過高時(約 25℃),會導致結球不良或不能結球,過於低溫時(約 15℃),結球速度緩慢。良好的結球需要一定的葉數,如未達到相當葉數而抽苔,

或球內花莖伸長,就會降低品質或裂球,失去其商品價值。

(3) 栽培管理

育苗工作早期多由農民購買種子後,撒種於苗田,再移植至本田栽種。專業 化分工後,一般多由育苗場代勞,農民直接向育苗場購買幼苗,但還是有少數農 民為降低生產成本而自行育苗。甘藍根群深而廣,在插植前,必須先行整地作畦,

再以人工插植。甘藍是較耐肥的作物,生育期間必須施以充足的肥料,多以化學 肥料代替。至於除草、病蟲害的防治是以噴灑農藥處理。灌溉水源多是農民自私 有淺井抽取地下水灌溉,由於地下水水質乾淨,且能控制水量大小,使的灌溉水 源十分穩定,對於蔬菜種植有很大的助益。

(4) 採收

甘藍採收多以人工割起,先利用籃子裝好後,搬至田畔,再裝入大竹簍或直 接堆疊排列在貨車上,有些農家無自用貨車,則以腳踏車或機車連接犁仔車(拖 板車),再運往市場銷售賣。

2. 花椰菜的栽培11

(1) 生長條件

花椰菜喜冷涼且乾燥的氣候,栽培地應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且灌溉方便才可 豐收。

10

參考資料:沈再發等,1980:928-931、田野訪談,2006/8∼12

11

參考資料:陳文郁等,1980:963-966、田野訪談,2006/8∼12

(7)

(2) 品種選擇

由於花椰菜種植屬全年生作物,因此品種的選擇配合種植時節的節氣,而有 不同的選擇,有 50、55、60、65、70、80 號等,其命名是以生長天數來區別,

50 號即代表此品種需要 50 天的時間才會開花。

(3) 栽培管理

花椰菜育苗工作早期多由農民購買種子後,撒種於苗田,再移植至本田栽 種。同樣地,在專業化分工後,一般多由育苗場培育,農民直接向育苗場購買幼 苗,但還是有少數農民為降低生產成本而自行育苗。花椰菜屬深根性作物,栽培 地宜深耕,作高畦栽植。花椰菜吸肥力甚強,施用量愈多,產量愈高。但施肥時 應稍離根部,以免發生肥傷。生育期中灌溉極為重要,灌水宜均勻,土壤必須經 常保持半乾濕狀態,使根部發育良好。遇降雨排水不良時,要迅速排除積水,避 免根部腐爛。除草、病蟲害的防治同樣地也都以噴灑農藥處理。

(4) 採收

為配合溪湖果菜市場的交易時間,花椰菜採收時間多在下午或清晨,視生長 情形多為每天或隔日採收 1 次。通常以花球發育到最大,球質仍緊密細緻,且球 面平整時為採收適期。採收以人工割起,花球應留 6∼8 葉片,並削短葉柄,保 護花球基部,維持花球的新鮮。收割完畢,其裝運方式與甘藍相似,都是先利用 籃子裝好後,搬至田畔,再裝入大竹簍或直接堆疊排列在貨車上,有些農家無自 用貨車,則以腳踏車或機車連接犁仔車(拖板車),再運往市場販賣。

埔鹽鄉甘藍與花椰菜的種植雖多屬冬季裡作,但有少數農民屬全年作,或是 於第一期稻作結束後,不繼續經營第二期稻作,而是改種蔬菜。全年種植蔬菜的 栽培工作較不容易,因為夏季溫度過高,蔬菜生長受限,品質較差。根據訪問結 果,一般來說,甘藍與花椰菜這一類的葉菜類蔬菜,多於 8 月份開始種植,10

∼12 月為收穫時期,此階段種植出來的蔬菜甜度較高,品質較好,但因屬於盛 產季節,容易受到市場供過於求的影響,價格往往偏低,常有「菜賤傷農」的情 形出現。

三、 農業經營特色與型態

民國 60 年代後,受工業化發展的影響,農業發展的方向大致上是從同質性走 向異質性,在農業生產上表現出作物種類的多元化與專業化;而在農村結構上,

則表現出農民職業的多樣化,有專兼業情形,以及農家收入的多元化等現象(郭 大玄,1991:37)。

(8)

(一)農業經營特色

1. 勞動人口流失與老化

台灣經濟結構轉變,農業所得較其他部門低,導致農村地區許多人力轉移到 非農部門。由於青壯年人口較能適應環境的變遷,因此轉移的人口多以青壯年人 口為主,導致農業勞動人口流失,促使農民年齡愈趨老化。如表 4-3 所示,民國 79 年,埔鹽鄉農戶指揮者的年齡以 30∼69 歲為多,佔全部農戶的 87.97%,當 中又以 50-59 歲的 28.12%最高。可以想見,50 歲以上的農民大半輩子都以農為 生,較無法適應環境變化,因而較少轉行從事非農活動,其所佔勞動比例高。

表 4-3 民國 79 年埔鹽鄉農戶指揮者按年齡分 單位:戶數 民國 總計

(%)

15-19 歲

(%)

20-29 歲

(%)

30-39 歲

(%)

40-49 歲

(%)

50-59 歲

(%)

60-69 歲

(%)

70 歲以 上(%)

79 5,398

(100)

2

(0.04)

207

(3.83)

976

(18.08)

1,165

(21.58)

1,518

(28.12)

1,090

(20.19)

440

(8.15)

資料來源:台閩地區農林漁牧業調查報告彰化縣報告,行政院主計處

2. 兼業情形普遍

由於工業化的發展,加速農業生產所得與其他產業差距加大,農業收入過 低,使的台灣農民必須仰賴其他非農事工作以維持生活所需,因此農民大多以兼 業方式移出,成為以兼業為主的農民。以民國 59 年而言,埔鹽鄉專業農戶為 24.2

%,而兼業農戶是以農業為主為多。但是到了民國 69 年,專業農戶比例下降了 18.4%,所佔比例僅剩 5.8%。民國 79 年,埔鹽鄉專業農戶與 69 年相較竟然增 加了 9.2%,佔全部農戶的 15%,兼業農戶的比例為 85%。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

兼業農戶的組成有明顯的變化,兼業農戶原本多是以農業為主的兼業方式,隨著 時間的改變,以兼業為主的農戶其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以民國 79 年為例,

以兼業為主的兼業農戶比例高達 74.3%。在此時代背景下,農民已無法完全仰賴 農業來養活全家人,因此家中部分人口會以兼業方式來增加家庭收入,導致農戶 兼業比例高。

表 4-4 民國 59、69、79 年埔鹽鄉農戶數按專兼業分 單位:戶數

專業農戶 兼業農戶

民國 總計

合計 % 合計 % 以農業為主 佔兼業% 以兼業為主 佔兼業%

59 4,278 1,036 24.2 3,242 75.8 2,160 66.6 1,082 33.4 69 4,977 288 5.8 4,689 94.2 2,504 53.4 2,185 46.6 79 5,398 810 15.0 4,588 85.0 1,178 25.7 3,410 74.3

資料來源:台閩地區農林漁牧業調查報告彰化縣報告,行政院主計處

(9)

另外,由表 4-1 可以發現,訪談個案在此時期的兼業情形普遍,分別以甲 1 與甲 5 個案作為說舉例說明。以甲 1 個案為例,在民國 60∼70 年代台灣經濟起 飛時,甲 1 農民雖有從事農事工作,但經濟收入的來源反而是以兼業工作為主。

甲 1 農民會在農閒時期購買水泥袋、飼料袋、肥料袋,早期由於這類袋子的材 質都是紙類,紙袋回收後可再利用,因此農民將回收的紙袋再賣給加工廠,從 中賺取紙袋的差價。另外一項兼業工作更是甲 1 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早年豐 澤村家家戶戶皆在綁雞毛撢子和製作鵝毛扇、鴨毛扇,農民利用剩餘勞動力進 行「客廳即工廠」的家庭手工業活動。由於技術性不高,製作利潤低,所以甲 1 農民向村人購買成品到各地批發零售,一開始為開拓銷售市場,甲 1 農民會隨 身牽著腳踏車,搭乘火車南下(曾遠到屏東、高雄),在每個大型火車站下車,

沿街叫賣,並尋找可合作商家,作為銷售定點。

以甲 5 個案而言,其兼業工作內容十分多樣,主要有買賣醬油、回收紙袋、

收購鵝毛、鴨毛,以及擔任農產品加工的代理商。甲 5 農民承襲父親的兼業工 作,會去員林醬油工廠批發各類醬油進行零售,零售方式大多利用農閒時期騎 車或開車到附近各村莊銷售。由於從事醬油零售時間久遠,因此大約知道每一 戶農家的需求量,通常一個月造訪民家一次,提供其所需的量。甲 5 農民也有 從事紙袋回收的工作,經常使用三輪車或拼裝車遠到彰化、台中、南投等縣市 的工廠、古物商收集紙袋,再回收賣給加工廠,以賺取紙袋回收的差價利潤。

據甲 5 農民描述,民國 60 年代物資膨脹快速,有時收集回來的紙袋,放一兩天 後,價格馬上翻一倍。甲 5 回憶有時買一個紙袋只需 4∼5 角,但紙袋售價可高 達 3 元,利潤相當可觀。民國 70 年後,紙袋慢慢被塑膠袋所取代,回收工作也 停止了。至於鵝毛、鴨毛則是去古物商回收,再賣給紡織工廠作羽絨材料。農 產加工品的代理商工作內容主要是為彰化大裕食品公司處理罐頭食品的食材,

如削蘆筍皮,以及將龍眼、荔枝去籽,再送回工廠製成罐頭。甲 5 農民代理的 工作即是尋找工人,分配工作,以完成食品加工過程。

根據訪問每一位個案農民的結論是:

「在民國 60∼70 年代,台灣經濟成長快速,除了農業生產活動外,時機好,

只要肯做,做任何工作都會賺錢。」因此許多農民財富的累積都來自於此時期 所從事的非農工作。

3. 機械化生產

由於農業勞動人口外流,導致勞動成本提高,因此為節省成本,積極發展 機械化生產,以彌補農村季節性勞力不足的問題。然而,由於水稻是台灣種植 面積最廣的作物,政府大力推廣使用農機取代勞力,因此水稻機械化程度比園 藝作物來得高。如表 4-5 所示,民國 59 年,埔鹽鄉農戶持有農機數量不高,顯 示稻作使用機械的情形並不普遍,但是到民國 69、79 年,擁有農機的農戶數量 增加許多,稻作機械化生產情形更為普遍。

(10)

表 4-5 民國 59、69、79 年埔鹽鄉農戶持有主要農業機械狀況 單位:戶數

民國 總戶數 曵引機 耕耘機 動力插秧機 水稻聯合

收穫機 乾燥機 農用 搬運車

動力 脫殼機

動力噴霧

(粉)機 農用 抽水機

59 4278 14 148 18 150 37 815 69 5100 18 748 100 90 88 286 27 84 3659 79 5398 87 340 118 44 302 1111

資料來源:台閩地區農林漁牧業調查報告,行政院主計處

另外,如表 4-1 所示,民國 60∼70 年代之間,訪談個案的家庭農業勞動人 數頓減,勞動人口大多只剩農民夫妻兩人,父母協助農事的機會較少,孩子大 多在求學階段,或已另謀其他非農工作。因此在家庭農業勞動人口減少,勞動 人口不足的情形下,必須以機械取代人力,進行機械化生產。

個案中除了甲 1 與甲 4 農民因耕種面積較小多請人代耕,沒有購買農業機 械,其他個案都有購買農業機械的情形。耕耘機是稻作生產過程中犁田的主要 工具,同時也是冬季蔬菜種植作畦的農機,因此耕耘機通常是每一位農民購買 農機的優先選擇。至於插秧機與收穫機,這兩種農機價格昂貴且使用技術層次 較高,並不是每一位農民都能負擔的起,所以購買情形並不普遍,只有甲 3 與 甲 5 農民有購買,而且總計購買台數累計至今各有 2 台之多。因此甲 3 與甲 5 農民除自行插秧播種外,也會利用農機幫忙其他農民代耕,來降低購買成本,

增加收入。根據訪問瞭解,原則上購買插秧機的利潤頗高,通常二年後成本可 回收,但一台插秧機使用年限約十多年。

4. 作物多樣化

因應大環境的變遷,農業結構會隨之改變,其明顯表現在土地利用上的是耕 種作物內容的改變。由於生產成本提高,加上消費能力的增加,使一般消費者對 農產的需求也日益多變,因此農民為符合市場的需求,降低市場風險,所選擇栽 種的作物十分彈性且多樣。在民國 60∼70 年代,埔鹽鄉農民除維持二期的稻作 生產外,冬季裡作的栽種作物如圖 4-1 表示,主要有甘藷、豌豆、白菜、花椰菜、

葡萄、蘿蔔等作物。甘藷、豌豆、白菜是上一時期就有栽培的作物,除甘藷外,

另外兩項作物耕種比例變化不大。然而,花椰菜、葡萄、蘿蔔這些作物,因為品 種培育、改良的影響,是此時期新出現的作物,其種植面積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從訪談中得知,50 年代末期,埔鹽鄉農民便開始種植豌豆以外的蔬菜,60 年代,更因作物品種研發與改良、資訊交流便利,農民受到市場價格影響,紛 紛轉種經濟價值較高的蔬菜。

60 年代後,埔鹽鄉蔬菜種植面積與種類都有增加的情形,原本農民冬季裡 作以甘藷、豌豆為主,後轉為多樣化生產,蔬菜種植種類繁多,種植時期也不 再限於冬季,全年作情形普遍。究其原因,可以推論出三個:一、肥料換穀制 度廢除;二、私井開鑿普遍;三、中山高速公路興建完成。

(11)

(1)肥料換穀制度廢除

肥料換穀制度為早期政府掌握糧源,出口賺取外匯的重要媒介,藉由肥料換 穀制度的實施,政府對稻米的產量、價格做了相當有效的控制,在此制度之下,

農民不得不種植稻米,來維持農業生產活動。民國 62 年,肥料換穀制度廢除,

農民可以改採現金購買肥料,同時在民國 76 年,政府也停徵田賦徵實,稻穀的 生產開始自由化。農民可以根據自然環境、市場需求、個人喜好選擇栽種不同的 作物。如表 4-2 所示,稻米種植面積逐漸減少,且稻作品種更加多元化,甚至部 分稻作經營轉為以種植蔬菜為主。

(2)私井開鑿普遍

早期種植的甘藷、豌豆皆屬旱作作物,不需灌溉大量水分。但其他蔬菜於生 長期間必須有適當的灌溉水量才能生長良好。因此當私井開鑿普遍,在有穩定的 灌溉水量時,農民可以選擇種植其他蔬菜的機會增加。

訪談得知從民國 50 年代,埔鹽鄉農民即有開鑿私井情形出現,由於馬達體 積較大,且私井開鑿費用較高,沒有線路導致電表不好申請,所以當時私井多為 合夥經營。民國 60 年代之後,技術進步、開鑿費用降低,農民在水量不穩定與 水質條件差的情況下,普遍開鑿私井以供灌溉之需。尤其在工業化之後,環境污 染,導致灌溉埤圳水質惡化,加速農民開鑿私井。對農民而言,地下水水質良好,

農民易掌控肥料使用量,加上供水量穩定,私井便成為埔鹽鄉農民主要的灌溉用 水來源。

(3)中山高速公路興建完成

交通建設的進步可以促使人與貨物的快速流動。從訪談中得知,埔鹽鄉農民 蔬菜銷售地主要以溪湖果菜市場為主。由於溪湖果菜市場鄰近員林交流道,批發 商從果菜市場購得蔬菜後,立即藉由中山高速公路,以最快速且方便的運輸方 式,將新鮮蔬菜送往台灣各地。溪湖果菜市場的交易時間只有早上,尤以清晨時 間交易量最大,清晨高速公路運輸較無交通阻塞的問題,因此可以更快速地將蔬 菜送往零售市場。藉由中山高速公路的完成,無疑擴大了台灣中部蔬菜的運銷市 場,進一步提高埔鹽鄉農民種植蔬菜的意願。

(二)農業經營型態

從上述的討論,可以發現此時期土地利用型態與上一期比較有明顯的不同,

農家不再完全以稻米為生產重心,取而代之的是經濟價值較高蔬菜、水果。圖 4-2 為民國 60∼70 年代埔鹽鄉農民農業經營時序圖,在農業經營內容上出現多樣 化的選擇,農民會依市場價格、本身農業生產條件而栽種不同的作物。其土地利 用的經營型態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模式,如圖 4-3 所示:

(12)

1. 類型一(一期稻作+二期稻作+裡作一):

農民在第二期稻作後,繼續栽種冬季裡作,作物主要有豌豆、甘藍、花椰 菜、蘿蔔等園藝作物。

2. 類型二(一期稻作+裡作二):

農民在第一期稻作收穫前,即開始種植蔬菜,但提早種植蔬菜,在 7∼9 月 容易遇到颱風,收穫不定,價格也易受市場影響,波動較大。

3. 類型三(蔬果全年作:花椰菜、葡萄):

農民認為種植蔬菜、水果的經濟效益較水稻高,且栽培時間較短,收益短 期可見,因此在部分田地會以全年經營方式種植蔬果。

圖 4-2 民國 60∼70 年代埔鹽鄉農民農業經營時序圖

註:1. 資料來源:田野訪談,2006/8∼12。

2. 裡作一:是指在第二期稻作後所種植短期作物,如:豌豆、花椰菜、甘藍、蘿蔔、

白菜、菜心等作物。

3. 裡作二:是指在第一期稻作後即種植短期作物,如:花椰菜、甘藍、蘿蔔等作物。

由於可種植時間較長,部分作物還可栽培 2∼3 次。

圖 4-3 民國 60∼70 年代埔鹽鄉土地利用的經營型態 資料來源:田野訪談,2006/8∼12。

(13)

第三節 農民的社會網絡關係

工業化使農業勞動人口流失,農業活動逐漸機械化,同時工業化也提升了 人們的消費需求,農業生產內容也愈趨多樣化。此時期農民的社會網絡空間更 為擴大、複雜。

(一) 人際關係的互動

1. 勞動力來源

如表 4-1 所示,訪談個案的勞動力來源,主要以農民夫妻兩人為主,其他家 庭成員較少參與農事活動。由於此時期農業勞動力流失,農業生產逐漸以機械 取代人力,偶爾有較繁雜的農事工作,才請臨時工協助。臨時工通常以日計費,

一天工作 8 小時。透過血緣或地緣關係尋找的臨時工,大多是來自村內的農婦。

2. 生產資訊的交流

農業生產逐漸專業分工後,秧苗、菜苗都有專業的育苗場栽培,育苗場的 專業人員不僅提供幼苗出售外,還會建議農民如何更為有效的栽培作物。另一 個生產資訊交流的地方為農民購買農藥的農藥行,農藥行老闆為推銷農藥,經 常扮演專業農業指導員的角色,輔導農民如何搭配農藥的使用,才能使作物生 長良好。

(二) 產銷活動範圍

社會經濟環境的改善,人民生活水準普遍提高,擴大了農產品的消費需求,

因此這時期農民所生產的農作物主要並非供應自家生活所需,絕大部分是以運 銷市場為主,其農業經營方式趨向於經濟系統的農業經營型態。

1. 生產活動空間

由於農產品生產以市場銷售為主,農民必須更注意農產品的產量、品質,

因此提高了化學農藥與肥料的使用。從個案訪談中得知,農民化學農藥主要購 自村內或鄰村的農藥行,少有到其他鄉鎮購買,而肥料的取得多來自農會。但 冬季裡作的栽培較為繁瑣,其所需要的生產資材較多樣,農民大多前往溪湖購 買菜苗與農具。然而,溪湖鎮會成為農民優先選購市場的原因,乃是溪湖果菜 市場的設立吸引許多蔬果育苗場與農具行聚集,因此此時期農民的生產活動空 間逐漸從埔鹽鄉擴展到溪湖鎮。

(14)

2. 銷售活動空間

(1) 稻米的銷售方式:

稻米除直接運銷農會外,還有穀販(稻米批發商)會來收購,穀販大多來自 村內或鄉內的農民12,而農民會依價格的波動,選擇不同的銷售方式。

(2) 蔬果的銷售方式:

農民多直接將蔬菜運往批發市場銷售,其中以溪湖果菜市場、福興鄉農會為 多。由於農民蔬菜栽種面積大,在省時省工的考量下,較少有零售的情形出現。

溪湖果菜市場銷售的蔬菜種類多,大多屬於體積較大的「粗菜」。在批發市 場內,蔬果的售價採議價方式,菜販會和農民進行喊價,直到雙方都能接受對 方所提出的價格,即可過磅賣出。此種銷售方式,對農民來說較為耗時,有時 農民為等待合理價格,常枯等一個上午,最後賣出的價格也不見得划算。

70 年代末期,隸屬福興鄉農會的「外中豌豆集貨市場」成立,成為專門收 購豌豆的銷售市場。早期埔鹽鄉農民豌豆的銷售市場以角樹村為主,後來市場 轉移到埔鹽鄉農會,但由於外中豌豆集貨市場空間大、設備良好,吸引許多菜 販、農民前往,反而成為農民豌豆的銷售市場,埔鹽鄉農會的豌豆市場遂逐漸 沒落。

另外,有一種特別的銷售管道:若農民蔬菜品質穩定,每年生產量多維持 不變,則菜販則會固定來收取,如以甲 3 個案為例,甲 3 農民於第一期稻作後,

即開始種植白蘿蔔,由於品質穩定,可供貨量大,且與菜販熟識之後,菜販於 採收期間會直接到田裡取貨,農民可節省許多時間,同時可免去給予果菜批發 市場的手續費,是一種省時省錢的銷售方式。

圖 4-4 民國 60∼70 年代埔鹽鄉主要作物的銷售模式圖 資料來源:田野訪談,2006/8∼12

12

甲 3 個案曾經兼業穀販工作,到處向農民收購稻穀後,再售予大型糧商。

(15)

若以甲 3 農民與甲 5 農民為例,則可歸納出兩位農民的產銷活動空間分布,

隨作物生產多樣化的影響,農民的生產與銷售空間亦隨之擴大。如圖 4-5 所示:

甲 3 與甲 5 個案生產活動空間受生產資材與交通易達性影響,生產活動空間已從 埔鹽鄉擴展到鄰近的福興鄉與溪湖鎮。同樣地,銷售活動空間除埔鹽鄉外,也擴 及到福興鄉與溪湖鎮,甚至遠到台中、南投等外縣市。

表 4-6 民國 60∼80 年代甲 3 與甲 5 農民的產銷空間分布區域

類別 項目 甲 3 個案(西湖村) 甲 5 個案(瓦村)

種苗(秧苗) 自家、埔鹽鄉 自家、福興鄉、溪湖鎮 農藥、肥料 新興村、農會、溪湖鎮 農會、西湖村、子村 生產

關係

農具 角樹村 溪湖鎮、台中市

稻米 自己當穀販 瓦村

蔬菜 台中市、台中縣豐原市 溪湖鎮、福興鄉 銷售

關係

水果 南投市 無

(16)

圖4-5 民國60∼70年代甲3與甲5個案的產銷活動空間分布圖 資料來源:田野訪談:2006/8∼12

(17)

第四節 小結

一個地區的農業經營型態深受許多外在、內在因素影響,而建構出其獨特 的經營方式。在外在因素,如:政府政策、工業化、農業技術進步、交通革新、

市場需求等影響下,台灣的農業環境因而產生銳變。加上內在因素,如:當地 的自然環境條件、農民的耕作習慣等影響,使的埔鹽鄉的農業活動不僅在耕作 作物內容上產生改變,同樣地其經營方式也有所不同。

民國 60∼70 年代工業化時期,台灣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經結構轉向以工 業生產為主,此時期農業剩餘被移轉到工業部門,造成台灣農業出現農民兼業 化、農地轉用嚴重、農家與非農家所得差距大、勞動力老化等問題。因此政府以

「農工均衡發展」為目標,希望藉由農業政策的推行,來改善農業生產環境,進 行對農業活動的一種補償性行為。然而,工業化時期農業勞動人口流失,農業生 產逐漸機械化,稻作生產過程因而簡化。但受到民眾消費能力增加的影響,農民 為符合市場的需求,所選種的園藝作物十分多樣且彈性,故其種植面積有逐年增 加的趨勢。

另外,從上述個案研究中,可以清楚地瞭解工業化後埔鹽鄉農民在農業活動 過程中,其人地、人人、地地關係的變化:

1. 人與地的關係:早期農民與土地的關係密切,農民生活方式深受農業經營活 動影響。工業化後,農業不再是農民唯一的謀生管道,農業成為農家的副業,

同時機械化生產後,農民於土地的情感較為薄弱,人與地的關係不如以往緊 密。

2. 人與人的關係:由於農業勞動人口流失,促進農業機械化,勞動力交換情形 較少,多僱請臨時工以解決勞力不足的問題,因此農家與農家關係較為淡薄,

農村社會裡的人際關係多建築在以工資交換勞力的結構上。另一方面,為獲 得生產資材(農藥、種苗),農民與他人在建立買賣的商業關係時,也進一步 交換了生產技術與心得。

3. 地與地的關係:工業化後農業生產專業分工,農業生產要素---農藥、肥料與 菜苗的取得,擴大了農民生產空間,由埔鹽鄉擴張到福興鄉與溪湖鎮為主。

同時由於作物栽培趨向多樣化,銷售市場各有不同,主要由埔鹽鄉擴展到溪 湖鎮、福興鄉,甚至到台中、南投等外縣市。此時期地與地的關係的聯繫密 度雖較以往小,但聯繫空間範圍卻擴張許多。

數據

表 4-5  民國 59、69、79 年埔鹽鄉農戶持有主要農業機械狀況          單位:戶數  民國  總戶數  曵引機  耕耘機  動力插秧機 水稻聯合 收穫機 乾燥機 農用 搬運車 動力  脫殼機  動力噴霧 (粉)機  農用 抽水機 59  4278  14  148   18    150  37  815 69  5100 18 748  100  90  88 286 27  84  3659 79  5398  87  340  118  44  302 1111     資料來源:台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回答: 1、臨櫃講習時雇主或代講習人員,需至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參加。參 加講習人員可於聘前講習系統上先行預約,於預約時間至公立就

行政院為持續推動行政機關風險管理,並納入日常作業,嗣於97年4月 函頒「行政院所屬各機關風險管理作業基準」,97年10月再請 原行政

隨著科技的進步,展覽場的導覽系統已從過去導遊、磁帶機或 CD 播放 器講解的時代轉換成行動導覽的時代。目前行動導覽方式大都以 RFID 或 QR

Ctrl+N 建立一個新的 VI Ctrl+B 將程式方塊圖中所有壞線移除 Ctrl+R 執行目前的的 VI Ctrl+T 將人機介面與程式方塊圖左右並列 Ctrl+W 關閉目前的的 VI Ctrl+E

進而能自行分析、設計與裝配各 種控制電路,並能應用本班已符 合機電整合術科技能檢定的實習 設備進行實務上的實習。本課程 可習得習得氣壓-機構連結控制

 學校應在每天早上開課前及中午時段 (午膳前) 為各飲用水喉 (包括飲水機) 進行沖水..

答:應用學習調適課程並非職業訓練,學生完 成課程後不一定從事該行業或繼續相關的

 100 年:『非金融機構』承作第三方支付,在金管銀票字第 100 0004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