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文摘要

中國佛教從中古至今一直存在重般若輕方便的傾向,導致在佛學研究和 宗教實踐兩方面出現一系列問題。當代中國佛教仍在轉型途中,以人間佛教 為代表的漢傳佛教發展如火如荼,「回歸佛陀本懷」成為時代命題。《佛典 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從理論層面對 這一問題作出回應,該書梳理佛教思想發展史,立足於經文全面考察「善巧 方便」思想及中國人的詮釋,提出初期大乘經典實際建構了般若與方便「不 即不離、不一不二、平衡開發、辯證彰顯」的菩薩智慧學系統,指出善巧方 便思想在大乘理論體系中的連貫性和重要性。回歸佛陀的本懷首先是明確佛 陀的教化理念,該書為中國佛教的發展提供一個建設性的方向。

關鍵字:佛陀本懷 善巧方便 般若智慧 人間佛教

從「回歸佛陀本懷」看

《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

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

李 海 波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副教授

(2)

A Study on Research of the Translation, Comprehens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On the Concepts of Skillful and Expedient Mea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turning to the Buddha’s Original Intents”

Lee Haibo

Associate Professor, Institute of Silk Road Studies, Northwest University

Abstract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teachings of Chinese Buddhism are inclined to emphasize prajñā and focus less on expedient means. This has raised circuitous discussions in the areas of Buddhist research and religious practice. Contemporary Chinese Buddhism is in the midst of transformation, typified by Humanistic Buddhism, and the concept of “returning to the Buddha’s original intents” has become popular in this era. The book, provisionally translated as Research of the

Translation, Comprehens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On the Concepts of Skillful and Expedient Means, addresses these issues from a theoretical

aspect by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philosophy. Based on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the Buddhist texts regarding the ideology of “expedient means” and Chinese interpretations thereof, it proposes that early Mahayana Buddhist scriptures constructed a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prajñā training of a bodhisattva, correlating both prajñā and expedient means with the notion that they are “neither inseparable nor separable, neither non-dual nor dual, well balanced in development, and serve as dialectical embodiments of each other.” From this framework of prajñā training, the coher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expedient means”

are identified withi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Mahayana Buddhism. The first step in returning to the Buddha’s original intents is through understanding the teaching principles of the Buddha. This publication provides a constructive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m.

Keywords: original intents of the Buddha, expedient means, prajñā wisdom,

Humanistic Buddhism

(3)

2016 年星雲大師出版《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簡體版,對人間佛教作 出全面總結,該書的寫作宗旨—提出「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大師解 釋說:「希望重整如來一代時教,重新審視佛陀最初說法的本懷,希望『人 間佛教』的倡導,能夠真正把握佛陀的根本教法與化世的精神,藉此把各種 異說、分歧與不同,通通統合起來,讓佛教重新走入人間。」1這一段平實的 話語卻蘊含著時代大問題,經常在腦海中迴盪,不斷進行思考。人間佛教發 展到現在已經贏得廣泛認同,如何在現代化、全球化、資訊化的時代續佛慧 命,又能契機契理,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和思考的大問題。在閱讀到程恭讓 教授的新著《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 心》,令筆者眼前一亮,程教授已經對星雲大師提出的命題從學理方面切入 作了深入的探討,給筆者帶來諸多啟發。

「善巧方便」是常見的一個佛教概念,用詞本身沒有「般若」宗教性濃 厚的一面,故其含義本身通俗易懂。長久以來,這一概念在佛教思想中似乎多 與佛菩薩度眾生的方式或者佛菩薩的性德相關。當前,無論是在學術研究當 中,還是佛教的宗教實踐裡面,也更多將之限於眾多佛教概念中的一個—

常見、常用卻和諸如般若、慈悲等佛教核心概念無法等同者。在佛教宏觀體 系中事實是否的確如此呢?《楞嚴經》中有「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2

《維摩詰經》有「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3

《法華經》云:「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4

1.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北京:人民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2016 年 8 月,頁 5。

2. 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新 修大正藏》第19 冊,頁 130 上。

3.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佛道品第八》,《大正新修大正藏》第 14 冊,

頁549 下。

4.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方便品》,《大正新修大正藏》第 9 冊,頁 9 中。

(4)

《華嚴經》言:「從此第五諸菩薩,說名具足方便住,深入無量巧方便,發 生究竟功德業。」5……眾多經論都將二者結合而說,認為佛教的終極解脫以 二者為最根本。

那麼,既然與般若智慧緊密不可分,為什麼出現了在相當長的歷史認知 中直至當代都對「善巧方便」有所忽略?二者之間的天平無論在學界還是教 界都傾斜得如此明顯,甚至還有觀點認為「善巧方便」是中國佛教的創新性 發明,亦即,在印度佛教的原始風貌中不存在。重「般若」輕「方便」認知 對中國佛教有什麼影響呢?近代的中國佛教一直面臨現代化轉型、力圖重拾 其文化優勢並改善其社會形象,回到釋迦牟尼佛教化的本意所在,成為必須 的一個途徑,「人間佛教」的宗旨也定位於此,當前人間佛教的代表人物—

星雲大師,以「回歸佛陀本懷」對此作出最簡明的概述。

回歸到佛教自身智慧與方便並重的思想是否可以作為「回歸佛陀本懷」

在理論方面的一種闡釋?程恭讓教授的新著《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

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一書對上述諸多問題一一作出開創性的解 答,給當前的佛學研究帶來耳目一新的成果,也為中國佛教的當前發展提供 了具有建設性的方向。這本著作高度強調「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

梳理了「善巧方便」概念思想在大乘經典中的演變和發展脈絡、中國高僧對 其領悟和不同角度的詮釋,通過強有力的學術支持,將「善巧方便」在佛教 理論與實踐中的重要性、必要性,抽絲剝繭一般逐步呈現出來。

「善巧方便」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佛陀時代,佛陀「應機說法」、「隨緣 示教」都是「善巧方便」的具體表達方式,是佛陀智慧的顯現。大乘佛教時期,

逐步完成了「善巧方便」思想的理論建構。在本書中,程恭讓教授將這一建 構過程清晰展現,通過考察大乘佛教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經典、梳理 5.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新修大正藏》第 10 冊,頁 87 中。

(5)

佛教的思想發展史,經文本考察找出了初期大乘經典中「善巧方便」思想最 早的起點—《佛母寶德藏般若伽陀》,研究了目前所見佛教經籍中最早嚴 格以善巧方便概念作為中心組織大乘教法的經典《善巧方便波羅蜜多經》,

繼之整理討論了《法華經》、《八千頌般若經》、《維摩詰經》、《瑜伽師地論》

等經論對善巧方便問題的立場、定位以及實踐方式的系統論述,論證了「善 巧方便」思想在大乘理論體系中的連貫性和重要性。在這一呈現過程中,作 者廣泛吸納海內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回到梵文經典,深入到語源學,以客觀 與嚴謹的學術研究得出具有說服力的結論:初期大乘經典實際建構了般若與 方便「不即不離、不一不二、平衡開發、辯證彰顯」的菩薩智慧學系統;善 巧方便是佛陀、菩薩、聖者轉依所得的一種殊勝品德,它與般若靜觀實相的 趨向不同,是由慈悲心激發佛法的實踐智慧,是聖者的特殊能力,由佛陀的 證法菩提所規定,時時刻刻參考眾生的根性,並以其引歸佛菩提作為目標。

事實上,回到大乘佛教的菩薩道修學體系,上述結論和其他佛教概念和 思想可以相互佐證。簡單來說,般若與方便二者密不可分,是大乘佛教根基,

構成大乘菩薩道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二者的緊密關係可以從五個角度來考 慮:般若智慧是理論指向,善巧方便是實踐理性;般若智慧是行菩薩道之體,

善巧方便是行菩薩道之用;般若智慧是理,善巧方便是事;般若智慧是菩薩 道之「上求」,善巧方便是菩薩道之「下化」;般若智慧主要在自身修證的 實現,善巧方便則在於對他人引領;般若智慧偏重於向內—以「自利」為 主,善巧方便偏重於向外—以「利他」為重。

從上求下化的角度舉例來說,智慧是指向佛教解脫的必由之路,唯有通 過佛教的修行逐步開顯智慧,減少或者轉化貪瞋痴等煩惱習氣,才能走向離 苦得樂的彼岸。佛教的修行體系以戒定慧三學作為統攝,佛教理論體系的形 成來自釋迦牟尼佛的躬身實踐,他證得圓滿究竟智慧,後世將這些實踐經驗

(6)

記錄下來,並不斷加工完善,形成今天龐大複雜的佛教經典體系。釋迦牟尼 佛授業布道是為下化,他教化世人方法不拘一格,佛教經論所稱的八萬四千 種法門對治八萬四千種煩惱就是指度眾生方式的多元化,正所謂「先以欲鉤 牽,後令入佛智」,佛教經典中佛和菩薩以方便善巧度化眾生的手法豐富多 采,到了中國佛教文獻記錄中,師父接引學人的手法和方式變化萬千,更是 不勝枚舉。《瑜伽師地論》卷47 將「菩薩方便善巧」分為十種:

一者、憎背聖教有情,除其恚惱,方便善巧;二者、處中有情,

令其趣入,方便善巧;三者、已趣入者,令其成熟,方便善巧;

四者、已成熟者,令得解脫,方便善巧;五者、於諸世間一切異論,

方便善巧;六者、於諸菩薩淨戒律儀、受持、毀犯、能正觀察,

方便善巧;七者、於諸正願,方便善巧;八者、於聲聞乘,方便 善巧;九者、於獨覺乘,方便善巧;十者、於其大乘,方便善巧,6

對善巧方便作了詳細解讀,將「善巧方便」在「下化」過程中的運用進行了全 面概括。

以上是從理論角度的分析。具體到佛教信眾個體而言,一個大乘佛教行 人當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己任。行者在上求佛道的過程中自身的修持方法 可以多樣,諸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不同階段尋求適合自身的方法,因此,

在內求智慧的過程中,般若與善巧形成高度的統一,無法單獨一項存在於行 人的成就佛道途中;傳道布教的過程若無智慧,無法深入引導眾生,因此要 求在如理如法的前提下要應機取材、應機教化,採取多元化的弘法方式,正 所謂「法無定法」,因此,大乘行人在下化眾生的過程中,同樣是方便與智 慧並存,缺一不可。智慧與方便在宗教實踐者的身上的合一,從一個具體而 微的角度同樣可以顯示佛教經論中的觀點,二者相輔相成,你中有我、我中 6. 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新修大正藏》第 30 冊,頁 551 上。

(7)

有你地共同促成自利利他的菩提大道。

從理論分析,到修行人的個體修道實踐,都可以得出般若與方便的並舉 並存,不一不異,是佛教修行實踐道路上不可分割的兩個面向。還可以繼續 追尋和探索,往當下一念追問,就到書中分析得出的中國人的理解:僧肇大 師的「一念之力權慧具」思想是說般若與方便儘管屬於不同的智慧,指向和 功能不盡相同,但二者卻包含著、具足於同一心念當中。7

在程恭讓教授的著作中,非筆者蜻蜓點水般的概述,全書上冊用近50 萬字的篇幅共計11 篇論文,具體對每一部經論深入詳實地分析般若智慧與善 巧方便的關係。第一章在以善巧方便概念思想為中心考察《佛母寶德藏般若 伽陀》的思想特質時,以詳細比對漢文各譯本和梵文遺存本為基礎,將「善 巧方便」的基本原則系統整理,得出《佛母寶德藏般若伽陀》是主張般若、

方便密切相聯、相輔相成這一教法方向思想義理的原創性經典。第二章作者 考察了《善巧方便波羅蜜多經》,認為這可能是第一部以善巧方便概念作為 中心組織大乘教法的經典,經分析內容和與《大寶積經》比對,提出《善巧 方便波羅蜜多經》的核心理念所代表的是佛法系統與菩薩乘及菩薩行者的特 質、使命,廣義而言與整個佛教思想文化的承擔、使命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

第三章〈以善巧方便概念思想為核心的《法華經》教法思想理念〉,以中國 學僧的理解、詮釋為主要線索,論證了《法華經》是初期大乘中以善巧方便 一系概念及思想作為核心思想理念的最重要的一部大乘經典;作者在文中建 構起「大乘方便五經」(《般若經》、《法華經》、《十地經》、《維摩經》、

《善巧方便波羅蜜多經》)的概念,為後續研究指明了入手點。

第四、第五章為〈《法華經》善巧方便概念及思想的文本考察〉,選取 7. 程恭讓:《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上卷,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年 12 月,頁 105。

(8)

《法華經.方便品》為研究對象,分別從相關語句分析和概念句例分析,發 掘善巧方便思想及其與般若關係的辯證考慮,其中一個亮點在於,第四章專 用一節從語源學角度對「方便」這一概念進行了詳細考察和辨析。8第六章和 第七章分別從宏觀和微觀對《法華經》中善巧方便概念思想對中國佛教詮釋 學的影響作了精深探討。第八章分析《維摩經》善巧方便概念及其思想;第 九章從僧肇大師的《維摩經》詮釋探討早期佛教學僧對善巧方便概念及思想 的理解。第十章和第十一章選取《寶性論》和《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作為 論著代表進行相關思想的梳理,並與經典內容進行比對分析。

上述11 篇論文,旁徵博引,雖獨立成章,但層層遞進,存在內在的邏輯 進路,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研究所選經籍都有代表性:《佛母寶德藏般若 伽陀》、《八千頌般若經》、《大乘善巧方便波羅蜜多經》、《法華經》、

《華嚴經.十地品》、《維摩經》、《勝鬘經》、《寶性論》、《瑜伽師地論》

等多部重要的大乘佛教漢譯經典,以點成線,以線成面地完成相關問題研究。

《佛母寶德藏般若伽陀》是大乘方便善巧思想的起始點,其後《八千頌般若 經》接續並且進一步發展這種思想義理,到《法華經》將善巧方便升格為與 般若波羅蜜多並列的善巧方便波羅蜜多,再到《維摩經》中明確二者如太極 圖的陰陽魚一般不離不異,不一不二,是為「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 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9中國學人對上述經典中善巧方便概念及思想的認 知和理解構成文中的另一條主線,文中在梳理各經思想特質的同時,將中國 對善巧方便概念和思想具代表性的詮釋貫穿其中,與對經文的分析渾然一體。

最後兩章則是選取佛教重要論著為研究文本,宏觀上完成了佛教經律論三藏 中對善巧方便概念思想的梳理。

8. 同註 7,頁 141-142。

9.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文殊師利問疾品》,《大正新修大正藏》

第14 冊,頁 545 中。

(9)

從程教授的書中,我們可以較為全面地了解善巧方便思想在佛教體系中的 地位。筆者通過閱讀《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 想為中心》一書,重新整合了過去研讀過的佛教理論,清晰認知到重要的佛教 經籍中都將般若智慧和善巧方便等同。閱讀過程中,筆者對許多理論和現實問 題引發深層次的思考。比如,以闡述「佛母般若」思想為核心的重要大乘經典,

作為重要的菩薩乘經典,經文內容並非一騎絕塵只談般若,而是將般若與方便 並舉並立,在大幅度提升般若這一波羅蜜多思想地位的同時,也大幅度地提升 善巧方便一系概念及思想的地位。在般若系經典中,般若、方便常常被喻為 鳥之雙翼,在成佛道路上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構成證悟的基石。既然 如此,為何在中國佛教卻形成了強調智慧而忽略善巧的狀況?佛經內容在中 國僧眾的詮釋過程中發生過什麼?是否由於文化差異而造成誤解?程教授在 書中解答了這一疑惑。並不是中國佛學大德對般若與善巧的關係有文化傳播 過程中的誤讀,恰恰相反,中國的僧眾對般若和善巧的關係把握得非常準確。

在圍繞代表性經典考察佛教的善巧方便思想過程中,程教授將著名學問 僧的相關理解和詮釋也羅列出來,比對不同經典進行求證,我們由書中可以 看到僧肇、僧睿、慧遠、吉藏等歷史上的佛學高僧對般若與善巧的理解,吉 藏大師在所造的《淨明玄論》中對般若與方便專文論述,給出「般若為體,

方便為用」的定論,認為「般若與方便,本體是一,而隨義有異」,究其原 因是因為「般若照實相,故般若亦為本,所以為體。諸法為末,方便照諸法,

故方便為用」。10同樣,程教授梳理了東晉慧遠與鳩摩羅什的來往信件,從 慧遠大師所引的經文之中分析得出:作為中土佛學開創者道安大師門下最為 傑出的佛學繼承人,慧遠大師充分了解般若類經典中對波羅蜜多與善巧方便 關係的定位,也因此作出精準符合佛教原意但同時又有鮮明中國特色的詮釋,

10. 參閱《大正新修大正藏》第 38 冊,頁 881。

(10)

這在魏晉時期中國佛教研究及般若思想研究中,是一個富於遠見卓識的思想,

即便在已經過去一千五百餘年後的今天,慧遠大師對般若與方便的理解和詮 釋仍然指導我們予以深切的重視和珍視。11

中國佛教高僧對善巧方便思想的把握,正如書中所說「任何能夠將佛學 推陳出新、發揚光大的一代佛學宗師,必然於《般若經》中所揭櫫的這種般 若、方便並舉並重的佛教智慧學思想模式,深深具備獨特的理論見地及深厚 的修證功夫」。12般若智慧,為佛道所必需,但是佛教的宗教性決定了般若 不是知識,最終要落實到實踐中,也正因為如此,才有釋迦牟尼佛「我說法 四十九年實未說一法」的著名論說,解行並重的必然過程是般若與善巧並存,

引導眾生時便是《法華經》所言「開方便門,示真實相」。13

這本新書給我們提供的另一個引入思考的方向是,佛教在中國發展的過 程中,偏離了般若與方便並舉不可分割的菩薩道要求,部分經師偏向以般若 概念來理解大乘佛教的思想,如此一來對大乘佛教的把握就出現了偏差。對 於延續到當代的這一偏差,程教授在文中敏銳地指出這一趨向的最早來源,

指向了魏晉時期鳩摩羅什與慧遠兩位中外高僧的交流結果。

過於強調般若智慧,容易將佛教當成一門學問,容易導致佛教作為宗教 之實踐性一面的降低,將「方便波羅蜜多」在實踐中教條化、狹隘化。如此 一來,大乘佛教行人的修行就如鳥之雙翼折毀一側而出現問題。或許可以不 恰當地說,從中古佛教至當代一直屢見不鮮的「狂禪」就是一個典型表現。

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晦澀的初傳期(漢)、蓬勃的傳播期(魏 晉南北朝)、興盛的發展期(唐)、綿長的穩定期(宋元明清),最終徹底 11. 參閱程恭讓:《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

上卷,頁97-98。

12. 同註 11。

13.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新修大正藏》第 9 冊,頁 31。

(11)

融入中國傳統文化之中。但是明清以降,佛教自身的特色也逐漸被掩蓋,其 本有的超越性和積極性蕩然無存,其斬釘截鐵了脫生死的高昂氣象幾乎難覓 蹤影,佛教的社會角色淪為「死人」的宗教。直至民國太虛大師等有識之士 振臂高呼「人生佛教」,呼籲讓佛教回到社會生活中,回到現實人生中,開 始了佛教自身醒覺的掃塵除垢之旅,開啟了佛教復甦的新篇章。發展至現在,

「人間佛教」接續「人生佛教」成為當代中國佛教的主流。

中國佛教的第三次轉型便是由「人生 人間佛教」開始,已歷百年。百 年來,「人生 人間佛教」在質疑中不斷發展完善。尤其到當代,中國佛教 的轉型在現代化的衝擊下面臨不同以往的嶄新課題,大乘的精神如何弘揚?

如何在現代的中國社會發揮應有的價值,並影響到全球漢傳佛教界?「人間 佛教」如何深入發展?都無法離開佛教經典的本意。一如星雲大師所說,唯 有回歸佛陀本懷,「才能把佛陀當初的開示、教化,徹底落實在生活裡,讓 普羅大眾都能藉由對佛法的理解與實踐,得以增加人間的幸福與美滿,這才 是佛陀『降世說法』的本懷」。佛陀的本懷是什麼?是「把握佛陀的根本教 法與化世精神」,14或許回歸到大乘經典中的般若智慧與方便善巧並重,回 歸到下化不忘上求,上求應用於下化,才是上述問題回答和解決的方向。

因此,重拾般若與方便並舉,應當是程恭讓教授寫作本書的根本動機所 在,也因故將書之副標題命名為「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佛 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一書澄清了 佛教思想上重要誤解和偏見,明確了佛教思想中本該與般若如影隨形的「善 巧方便」概念思想的重要性和地位,並嘗試探討了當代佛教義學的思想建構 問題,正如作者所希翼的能夠「更好地理解大乘佛教的思想實質,中國佛教 思想創造活動的規律與進程,並基於這樣的佛教思想史研究,為近現代以來 14.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頁 5。

(12)

中國佛教思想的轉型發展問題,為新時代佛教中國化及現代人間佛教的持續 健康成長問題,為當代佛教文化的觀察與思考,提供理解的新角度和學術新 視野」,15本書近百萬字,對此設想給予竭盡所能的解答。當然,本書的下 冊圍繞中國古今的學問僧對佛教漢譯經典的理解與詮釋,也非常重要,即涉 及文化傳播領域的再解讀問題,也涉及佛教中國化中的理論建構和對發展的 影響問題,同樣是在回應當代佛教面臨的重要問題。

在研讀當中,還有許多想法,此處儘量挑選重要的面向和問題展開,難 免掛一漏萬,無法在一篇文章中完整呈現。遺憾的感覺也出現在閱讀該著作 的過程之中。儘管程教授在文中論據扎實,論證過程也非常嚴密,哲學思辨 明晰,但是,在某些觀點上的表達卻有顯內斂,未能將論據和論證所提供的 支撐力量在下結論時盡情展現。因此,如果深入閱讀,在讀到關鍵之處,順 著邏輯線索,明顯可以得出更有力度、更為旗幟鮮明的觀點,文字表達卻有 明顯的一絲承讓,令人產生「不過癮」之憾。當然,複雜的現實風雲變幻,

內斂性的表達是一個最佳的選擇;另一方面,鴻篇巨帙蘊含二十餘年的研究 心得,作者的嚴謹也是由此可見一斑。

總之,當代以「人間佛教」為代表的漢傳佛教如何不離佛陀本懷,如何 回歸佛陀本意,都離不開對佛教一切教法之所以為佛教佛法的依據、目標、

方法的理性反省。這是佛教在世間開展所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也是佛教自 身健康發展、良好延續下去的一個基本問題。《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 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中心》提供了良好示範。

期待未來能夠讀到以「善巧方便概念思想」視角出發對《大智度論》的 考察和挖掘!

15. 程恭讓:〈自序〉,《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 為中心》上卷,頁1。

(13)

參考書目

一、經典

1. 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大正新修大正藏》第19 冊。

2.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新修大正藏》第 10 冊。

3.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新修大正藏》第 14 冊。

4.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新修大正藏》第 9 冊。

二、專書

1.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回歸佛陀本懷》,北京:人民出版社、宗教文化 出版社,2016 年。

2. 程恭讓:《佛典漢譯、理解與詮釋研究—以善巧方便一系概念思想為 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 年。

(14)

道德,是人類最珍貴的品質。

般若,是人生最真實的寶藏。

~《人間佛教語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ing material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music, 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acred

Based on the standpoint of the history of monastic order and the history of Buddhist-thought, he sees clearly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chools in Mahāyāna and

paper, we will examine the formation of the early Buddhist scribal workshop in Liangzhou during the Northern Liang period based on th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of

Based on his daily eating patterns and teaching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es the changes of eating habits amongst Buddhist communities, and 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21 參看Masaharu, Anesaki, “Buddhist Āgamas in Chinese: a concordance of their parts and of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parts in the Pāli Nikāyas”.. Transactions of the

Master Taixu has always thought of Buddhist arts as important, the need to protect Buddhist arts, and using different forms of method to propagate the Buddha's teachings.. However,

The research purposes of this paper are discussing the special connotation of the śūraṃgama-samādhi, and based o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treatises discussing the

The emphasis on Humanistic Buddhism’s return to the original intents of the Buddha further pushes forth the essence of contemporary Buddhist propagation and actual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