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 唐宋茶詩的考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 唐宋茶詩的考察"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茶文學與佛意境的交融─

唐宋茶詩的考察

黃國清

南華大學宗教學所副教授兼所長

一、前言

茶是一種至為特殊的植物,可用作治病養生的本草,亦為涵養 精神的飲品。唐朝蘇敬等編《新修本草》載:「茗,味甘、苦,微寒,

無毒。……去痰熱渴,令人少睡。」佛教禁制飲酒,飲茶則具消解 昏沉、清醒神思、寬胸解鬱的功效,助益修行用功。又唐朝陸羽《茶 經》言:「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說明 茶葉的特性相應於清心寡欲的精進品格。茶作為精神飲品,很早就 與佛教結下不解之緣,名茶好水多出寺院周邊;僧人種茶、採茶、

製茶、品茶;文人雅士與學僧禪者以茶會友,茶成為一個很好的文 學素材,及精神體悟的表達媒介,他們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詠茶文 學。

本文「茶文學」所用材料,泛指出家僧人與文人居士所作的詠 茶、談茶的文藝作品,尤其是與佛教人事物和思想意境相涉者,關 心其間所反映的文學趣味與精神意蘊。唐宋詠茶詩詞雖然眾多,但 要求茶與佛教交集在同一篇作品之中,數量因而大幅減少。透過這 些作品的探討,呈現茶與佛教交涉之後的文學面貌,以及由此所傳 達的精神修養意境。研究成果將有助對中國佛教文學之表現的理 解,並藉此思索飲茶文藝在學佛生活中的靈性啟迪作用。

(2)

二、唐代茶詩的佛禪意境

唐代的茶文學發展,可用陸羽(733-804)《茶經》的問世(約 寫於上元年間,760-761)作為分界。茶本來煮羹食用,後演變為 飲汁法,也可用作藥物,為藥食同源之嘉木。1在陸羽述作《茶經》

的時代之前,雖然茶已成為中國民眾日常生活中的飲品,但以茶作 為寫作題材的文學作品甚為罕見。《茶經.七之事》言及的茶事史 料中,僅見西晉左思的〈嬌女詩〉,描寫少女烹煮茶荈的可愛模樣;

以及西晉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以「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區」

的詩句歌頌蜀地所產茗茶為一切飲品之冠,清香滋味傳遍天下。2 學者檢視魏晉南北朝詩的

輯軼當中,實際上也只有這兩 個例子。3 連茶詩都已少見,

更 何 況 是 連 結 茶 與 佛 教 的 詩 作!陸羽對飲茶進行精緻文化 的 轉 向, 研 議 精 良 的 烹 煮 程 序並賦予高尚的精神內涵,許 多文人雅士同他交遊,對於他 們嗜茶寫茶不無推波助瀾的作 用。4唐詩中茶詩的大量出現,

1. 參見關劍平:《茶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年,頁 3-10。

2. 參見楊東甫、楊驥編著:《中國茶文化全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1 年,頁 15。

3. 參見高橋忠彥著,陳星橋譯:〈從唐詩看唐代茶與佛教的的關係〉,《法音》

1996 年第 6 期,頁 16-25。

4. 參見李莫森:《詠茶詩詞曲賦鑑賞》,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年,

頁5。

茶可解沉醒思,有益修行。

(3)

也要到與陸羽唱和的詩僧皎然之後。5

記載飲茶與佛教修行生活關係的唐代文獻,較著者如封演《封 氏聞見記》卷6〈飲茶〉言:「茶,早採者為茶,晚採者為茗。《本 草》云:止渴,令人不眠。南人好飲之,北人初不多飲。開元中,

泰山靈岩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皆許 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茶具 有生津止渴的功效,又能除睡眠,醒神思,極適合禁絕飲酒,要求 過午不食,又須要長時精進打坐的佛教禪者所採用,飲茶的風習就 在佛教群體之中漫延開來。6詩是唐代的特色文學體裁,詩人常與 僧人交遊,他們寫作茶詩,通常只是言茶而不及佛,但也不吝運用 佛教成素與茶事的相互交映來深化詩作意境。

佛教僧人也加入作詩的行列,皎然、貫休、齊己等留下許多膾 炙人口的詠茶詩。7盛唐詠茶詩作尚不多見,如詩仙李白〈答族侄 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以優美詩句道出仙人掌茶的產地特 性及其創製者僧人中孚。(《全唐詩》卷178)詩聖杜甫〈巳上人 茅齋〉言:「巳公茅屋下,可以賦新詩。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遲。」

(《全唐詩》卷224)僧人茅蓬有助激發寫詩靈感,詩中還提到主 人的熱情款待,攜著坐具引領客人到林間靜處,拿出茶和瓜果贊助 談興,茶只占有角落的陪襯位置。

5. 參見高橋忠彥著,陳星橋譯:〈從唐詩看唐代茶與佛教的的關係〉;蕭麗華:〈唐 詩中的茶禪美學〉,演講稿,http://www.puercn.cc/?p=452#more-452。

6. 多數研究者將封演的記述解讀為飲茶風俗源自佛教,但也有學者主張封氏的說 法僅能說明飲茶在佛教內部的傳播經過,佛教對中國茶飲之風是有促進作用,

但不可說以其為始。參見趙榮光:〈中國茶飲文化中的禪悟精神〉,關劍平主編:

《禪茶:歷史與現實》,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 年,頁 35-41。

7. 參見蕭麗華:〈唐代僧人飲茶詩研究〉,《台大文史哲學報》第 71 期,2009 年11 月,頁 209-230。

(4)

李白的詩,意在介紹一種具回春延年功效的特色「仙茶」;杜 甫的茶,是一種生活飲品。二者都不是藉茶表達精神意境。隨著中 唐時期茶文化的進展,茶詩湧現,茶成為深化詩境的媒介,隱喻著 高尚清雅的品格。以下依照茶的精神品格、托寺僧以明茶、托茶以 顯禪悟三個項目,呈現唐詩中佛禪文化與茶文學的交涉情形。要說 明的是,一首詩中這三個項目或有重疊之處,如此分類只是為了方 便討論的進行。

(一)茶的高尚精神品格

陸羽《茶經.一之源》說:

「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 精行儉德之人。」又在〈五之煮〉說:

「茶性儉。」配合茶的性味,對茶 的精神品格做了非常嚴格的規定,

側重淡泊儉約與專精修養,而這種 品格與喜愛貼近自然山林的僧家與 詩人最為相合,促成佛教與茶文學 的邂逅。元稹〈一字至七字詩.茶〉

即說茶是「慕詩客,愛僧家」。(《全 唐詩》卷423)當時的茶多栽植於山 中自然環境,可寄寓本性潔淨,不 落流俗,韋應物〈喜園中生茶〉說:

潔性不可汙,為飲滌塵煩。此物信靈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餘,率爾植荒園。喜隨眾草長,得與幽人言。

(《全唐詩》卷193)

十九世紀日本畫家春木南溟所繪

〈陸羽肖像圖〉

(5)

因此,擁有靈性的茶喜與性格接近的隱逸人士交流。韋應物的種茶 採用一種自然模式,讓茶與眾草一起生長,不予過度干預,不願違 背它的自然純真本性。

呂岩(呂洞賓)〈大雲寺茶詩〉也說:「幽叢自落溪岩外,

不肯移根入上都。(《全唐詩》卷858)」深山林野才是茶的住棲 地,遷移到繁華都會只會消蝕它的生命力。由於茶的高潔品德,採 茶時甚至要求齋戒,姚合〈乞新茶〉說:「嫩綠微黃碧澗春,採時 聞道斷葷辛。」(《全唐詩》卷500)如果飲者缺乏相應的靈性,

將難以體會茶的真實況味,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詩〉最後發出如 此的感言:「欲知花乳清泠味,須是眠雲跂石人。」(《全唐詩》

卷351)眠雲借指山居,跂石是垂足坐於石上,山居能夠涵養性靈,

品鑑澄澈清涼的況味。

由於茶的生長環境與性味功效,詩人與僧家因此將想望的精神 修養境界寄託在茶身上。當然,身處山林而心向紅塵,則是偽裝的 隱逸,遠離茶的靈味。自然山林生活是僧家與詩人的深切期望,由 環境的清幽帶動心靈的澄明,但詩人有必要返回都會人間,善盡其 生命義務,發揮他的精神涵養與智慧才性,謀求家國人群之福。身 在塵囂之中,正好藉茶的清泠淡泊之性進行清洗,保全純真的初心。

詩僧皎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言:

一飲滌昏寐,情思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全唐詩》卷821)

第一飲憑藉茶的苦寒性味獲致生理上的除睡眠、醒神思功效;第二 飲是身心兩方面的清心滌煩作用;第三飲更是大步邁進,領悟茶的

(6)

清淨淡味,這便是天地自然之道的發露,心中一片平坦,暫時放下 執著,煩惱無由生起。別以為詩人喜歡做誇誕表述,如果喝茶即能 證道,世人何必刻苦從事宗教修鍊?茶透過其自然本性讓飲者憶念 起天地真理,持有不離之心,得以消融馳逐俗世的煩惱心緒。

詩人常好酒,微醺狀態或有助詩情;詩人也好茶,藉茶醒心能 拓深詩境。酒教人不要太清醒,茶卻讓人清醒,茶與酒是互補還是 相斥?酒能亂性,佛教因而禁酒,敦煌文獻〈茶酒論〉中,茶自豪 地向酒說:「我之茗草,萬木之心,或白如玉,或似黃金。名僧大 德,幽隱禪林,飲之語話,能去昏沉。供養彌勒,奉獻觀音,千劫 萬劫,諸佛相欽。酒能破家散宅,廣作邪淫,打卻三盞以後,令人 只是罪深。」8

茶在一切植物當中是最為精純之物,推進精神煉養,可用以敬 供佛菩薩,為諸佛所讚歎,不如酒是罪惡的驅動者。本來茶和酒還 算勢均力敵,各擅勝場,道士施肩吾〈茶酒聯〉說:「茶為滌煩子,

酒為忘憂君。」(《全唐詩》卷494)所以他在〈春霽〉一詩中的 排場是:「煎茶水裏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樽。」(《全唐詩》卷 494)並不獨厚任何一邊。姚合〈和元八郎中秋居〉言:「晚眠隨 客醉,夜坐學禪僧。酒用林花釀,茶將野水煎。」(《全唐詩》卷 501)夜裡或是呼友朋買醉,或是效僧人禪坐,可隨順情致備酒、

煮茶。然而,茶與佛教的深厚結緣,酒就必須有所退讓。施肩吾〈蜀 茗詞〉曾想用酒來比擬茶,卻怕開罪於僧友:「山僧問我將何比,

欲道瓊漿卻畏嗔。(《全唐詩》卷494)」

施肩吾迫於情面而不得言酒,皎然是個僧人,自然要為茶發 聲,視茶較酒為高尚,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一詩云:「此物清

8. 見黃征、張湧泉編:《敦煌變文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年,頁 423。

(7)

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全唐詩》卷821)對比於茶,

飲酒似無助於靈性的開發。又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說:「九 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全唐詩》

卷817)

九月九日重陽登高,也是黃菊在籬下綻放的季節,這與陶淵明 的退隱風致遙相呼應,俗人不解風情地摘菊花泡酒,卻不知賞菊與 飲茶本可相得益彰。張謂〈道林寺送莫侍御〉言:「飲茶勝飲酒,

聊以送將歸。」(《全唐詩》卷197)選在佛寺設茶席與友人餞別,

重視誠真的心意交流,而非迷茫的刻意短暫忘懷。錢起與僧友在茶 會上進行真理玄談,此刻茶勝於酒,他在〈過長孫宅與朗上人茶會〉

說:「玄談兼藻思,綠茗代榴花。……松喬若逢此,不復醉流霞。」

(《全唐詩》卷237)。榴花、流霞都是美酒的稱代,他甚至說縱 使赤松子、王喬等仙人值遇此場佛理對話,也不復醉心瓊漿玉液。

錢起在〈與趙莒茶宴〉更明確表達此意:「竹下忘言對紫茶,

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全唐 詩》卷239)啜茗忘言與飲酒求仙,錢起附議前者,那是更深層的 生命探索,也是有效的清洗世俗塵心之道。精神層面的深度滿足顯 然高過飲酒的短暫快活。用茶把酒比下去,無形中也在替佛道區分 高下。

茶擁有高潔儉約的品德,生長於山林的意象,以及清心滌煩的 妙用,讓親近佛教的僧人和詩客選擇了它,借茶的特質來表徵佛 教,通過飲茶以息心悟道。

(二)托寺僧以明茶道

以茶為主角的茶詩,依藉佛寺與僧人的意象,更能襯托茶的高

(8)

潔脫俗品格。在這類的茶詩中,寺院與僧侶常退到了背景當中,利 用採茶、煮茶與飲茶的場景來寫意,揮灑茶事的精神取向。但缺少 了佛教要素的支撐,茶的靈性意涵可能大幅削弱,變成一種生活雅 事而已。

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詩〉是首稍長的茶詩,描繪採茶、製茶、

煮茶、品茶的整個歷程,並由此帶出人生感悟:

山僧後簷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觜。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驟雨松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

悠揚噴鼻宿酲散,清峭徹骨煩襟開。

陽崖陰嶺各殊氣,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雖嘗未解煎,桐君有籙那知味?

新芽連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頃餘。

木蘭沾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

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為嘉客。

不辭緘封寄郡齋,磚井銅爐損標格;

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

欲知花乳清泠味,須是眠雲跂石人。

(《全唐詩》卷351)

詩中道,茶率性生長在寺院後邊竹下幽寂的莓苔地,茶芽富有春天 氣息,由於嘉客蒞臨,僧人臨時採茶、炒茶,隨意自寺前山泉酌取 好水燒煮,茶、竹、幽寂、春意、山僧、寺院、清流,構成一幅自 然天成的煎茶圖,這乃是茶道本色。遍嘗百草的神農炎帝及黃帝時

(9)

代的醫師桐君,發現茶葉的清熱、除煩、醒睡等藥用功效,卻不解 品飲茶湯的清涼興味。茶出自天然山林,最好維持其清儉性格,別 用磚井銅爐、白泥赤印這種世俗勾當來沾染其高潔風韻。如果從這 首詩中取走了山僧、佛寺,做茶、煮茶、談茶者若不是出世僧侶,

還能顯出幾分靈味與幽寂?

佛教人事物的映襯,為茶的靈性意味帶來畫龍點睛的效果。

詩人自己煮茶,也要向僧人借個器具,增添幾許清寂意境。皮日 休〈題惠山泉〉言:「馬卿

消瘦年纔有,陸羽茶門近始 閒。時借僧爐拾寒葉,自來 林下煮潺湲。」(《全唐詩 外編》下)無錫惠山泉本為 名泉,因僧人惠照近居而得 名,相傳陸羽將其評定為天 下第二泉。9皮日休酌此名泉 品茶,常借用僧人的火爐,

撿拾寒天的落葉,到樹林中 煮水,一個「僧」字點出了 閑靜景象。

成彥雄〈煎茶〉也有類似書寫:「嶽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 思遲遲。蜀茶倩個雲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全唐詩》卷 759)這在勾勒一幅煮茶圖:詩人居住山中佛寺以享受閒適生活,

春深時節睡醒後信步走到虎跑泉畔,感覺神志昏沉,臨時起意向山

9. 參見朱世英等編:《中國茶文化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 年,

頁120。

無錫惠山泉被茶聖陸羽評為天下第二泉,故 又名「陸子泉」。

(10)

僧借個茶碾,燃燒松枝煮名泉品好茶。

對照山中煮茗的幽趣,李德裕〈故人寄茶〉較落俗套,也不免 請僧入詩: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邀僧至,孤吟對竹烹。碧流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其餘不敢費,留伴讀書行。

(《李文饒別集》卷3)

此詩描寫老朋友寄來蜀地茗茶,月夜開封,碾為細末,取泉煮茶,

品鑑茶湯,頌揚其除睡醒神功效,也述說對茶葉的珍惜之情。寫意 平凡的詩句,幸而「半夜邀僧至,孤吟對竹烹」句爭取了一些脫俗 氛圍。

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閑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因僧人贈 茶,而想像茶葉生長的山間竹林環境,以及山僧清晨摘茶的孤寂身 影,不避水岸與高涯,此茶得來實屬不易。僧人製茶做工精細,主 人忙叫兒子煮水烹茶,芳香四溢。因為僧人採茶製茶的意境,此茶 飲來獨有佛教韻致: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

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

呼兒爨金鼎,餘馥延幽遐。滌慮發真照,還源蕩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熏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全唐詩》卷351)

「滌慮發真照,還源蕩昏邪」一語雙關,既述說茶的助益神思作用,

也隱喻佛教的清明心智。詩人還把《維摩詰所說經.香積佛品》甘

(11)

露味飯化導毗耶離城10的場景遷移過來,以佛經故事助顯茶功,最 後以向仙道人士的質問作結。酒如何能與茶相比呢?

茶有佛教景物相助,映現出清儉靈明的質地。茶好幽靜,不喜 做作,愛與隱士僧家交遊。知心的詠茶人能領略茶的自然本心,還 茶一片空靈詩境。愛茶詩人不把茶當作純粹外物來刻劃描寫,而是 與茶進行心意的交流,借來佛教的符號顯示茶事的深刻底蘊,反思 精行儉德的修養之道。

(三)托茶事以顯禪悟

唐代飲茶活動盛行於佛寺,僧人本是佛教社群的一員,喜愛茶 的文人學士也可能因而親近了佛教。茶詩寫茶,時而將佛教也寫了 進去,甚至茶事成為表達佛理的象徵媒介。特別是僧人的茶詩,總 是含蓄地帶入了佛教的興味。詩僧皎然與陸羽交往甚篤,連他去訪 陸羽不遇的平凡事件,都能泛出禪佛教的平常心,詩云: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尋陸鴻漸不遇〉,引自明.楊慎《升庵詩話》卷2)

陸羽遷居城郭鄉野地帶,皎然未先知會而前去訪友,見到籬邊像陶 淵明一樣栽種了黃菊,卻疏於照顧而不開花。陸羽生活清貧,自然 不必養狗來守護財物。他常往山中跑,想是尋茶去了,晚上自會回 來睡覺。陸羽的生活如此灑脫,內心如此平放;詩僧訪友不遇,也 似全不在意。

皎然另首〈白雲上人精舍尋杼山禪師兼示崔子向何山道上人〉言:

10. 參見《大正藏》第 14 冊,第 475 號,頁 552 上 6- 下 20。

(12)

望遠涉寒水,懷人在幽境。為高皎皎姿,及愛蒼蒼嶺。

果見棲禪子,潺湲灌真頂;積疑一念破,澄息萬緣靜。

世事花上塵,惠心空中境。清閒誘我性,遂使腸慮屏。

許共林客遊,欲從山王請。木棲無名樹,水汲忘機井。

持此一日高,未肯謝箕潁。夕霽山態好,空月生俄頃。

識妙聆細泉,悟深滌清茗。此心誰得失?笑向西林永。

(《全唐詩》卷816)

此詩從寒水高山的場景拉進,出現禪子飲茶的一幕,消釋了疑惑,

澄清了萬緣,不知是在書寫喫茶功效,還是在表述禪悟體驗。覺知 世事如幻,了悟萬象即空,應非僅憑喝茶即能獲致的智慧心靈吧!

稟此慧心,一切自然景物都在透顯禪機。在禪者與隱者的茶席上,

「識妙聆細泉,悟深滌清茗」,茶與禪是如此合致,互相增上,笑 忘一切人生得失。

僧人靈一〈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全詩未見一個佛教名相,

讀來卻深具禪人的意境:「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 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全唐詩》卷809)詩僧與 居士友人在山水環繞、遠離人煙的寺院飲茶,相談甚為投機,全忘 了時間的流逝,索性把小船繫在山巖下,留宿山寺品茶話禪,傾聽 青山流水的自然之聲。

僧人貫休也留下多首以茶襯托禪境的優美詩作,如〈題宿禪師 院〉:

身閒心亦然,如此已多年。語淡不著物,茶香別有泉。

古衣和蘚衲,新偈幾人傳?時說秋歸夢,孤峰在海邊。

(《全唐詩》卷830)

(13)

身閒、心閒、語淡,都是深悟禪理的外在呈現,用好泉、茶香來點 綴不著世物的清淨禪心。又如〈題靈溪暢公墅〉:

境清僧格冷,新斬古林開。舊隱還如此,令人來又來。

嵐飛黏似霧,茶好碧於苔。但使心清淨,從渠歲月催。

(《全唐詩》卷830)

這是在描繪僧人居處深山老林的清寂景觀,山嵐濃密,茶樹碧綠,

更添幽靜氛圍。僧人於此避世禪修,心靈清淨無染,用禪悅超越了 時間的概念。

白衣詩人與僧人交遊,茶詩中常刻劃禪宗的空寂意趣或佛門的 自在心境。皇甫冉與皇甫曾兄弟與陸羽為友,以名泉、茶茗和山寺 入鏡,描寫遠離塵俗的禪意風光。皇甫冉〈送陸鴻漸棲霞寺採茶〉

言:

採茶非採菉,遠遠上層崖。布葉春風暖,盈筐白日斜。

舊知山寺路,時宿野人家。借問王孫草,何時泛碗花。

(《全唐詩》卷249)

又皇甫曾〈送陸鴻漸山人採茶回〉言:

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採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

幽期山寺遠,野飯石泉清。寂寂燃燈夜,相思一磬聲。

(《全唐詩》卷210)

茶性高潔,遠離塵煙,長在山崖,愛接近寺院,採茶人與其品格相 應,在佛寺周邊的深山獨行,有時借宿山野人家,常在野外簡樸用 齋,一切全無須造作。朋友送他去採茶,等候他攜回天然靈草,不 禁感染佛教氣息,以闃靜夜裡的孤燈及誦經打坐的磬聲,點撥詩中

(14)

的空寂幽隱氣息。

又皇甫冉〈雜言無錫惠山寺流泉歌〉,歌頌天下第二的惠山名 泉,寫出鮮活靈動的禪機:「處處縈回石磴喧,朝朝盥漱山僧老。

僧自老,松自新,流活活,無冬春。」(《全唐詩》卷249)好茶 無名泉相配則失色不少,皇甫氏筆下的惠山泉那麼充滿禪意,無聲 無息地流動,無條件供人汲取,成為山僧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僧人自 然老去,松樹日日生長,沒有任何人為干預,當中全無起心動念。

詩人與僧人常在寺院舉行茶會,所賦的詩有時毫不遮掩地表達 佛理的感觸,武元衡〈資聖寺賁法師晚春茶會〉云:

虛室晝常掩,心源知悟空。禪庭一雨後,蓮界萬花中。

時節流芳暮,人天此會同。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籠。

(《全唐詩》卷316)

在佛寺禪坐領悟空性,一片春雨沖洗之後,更顯這是人世間的一片 清淨土地。在晚春時節,緇素共處茶宴嘉會,進行法義的對談。詩 人似以維摩詰居士自比,要知方便佛理,始能脫離凡俗的牢籠。

李嘉佑〈同皇甫侍御題薦福寺一公房〉,描寫老僧在寺院的清 修生活:

虛室獨焚香,林空靜磬長。閑窺數竿竹,老在一繩床。

啜茗翻真偈,然燈繼夕陽。人歸遠相送,步履出回廊。

(《全唐詩》卷206)

虛室與林空,映現禪修環境的清幽;香與磬,是代表佛門的符號意 象。老僧每日面對幾竿修竹,過著禪坐的人生。夜晚翻讀佛經,伴 著茶香領悟。客人要歸去了,送行的腳步只出迴廊。茶與寺院生活

(15)

如此相配,與佛理境界如此密合,不啻學佛者的不語善友。

唐代僧人和文人交流頻繁,也共同愛好飲茶的雅興,所寫茶詩 不避諱與佛教的相互照映。茶得佛而更顯清高品格,佛得茶而復增 空寂意韻,茶與佛如此緊密連結的文學表現,中國歷代的茶文學難 追其後。

三、宋代茶詩的佛禪意境

茶文化在宋代有進一步的發展,主流茶道由研成茶末放進熱湯 烹煮的「煎茶」,過渡到將茶末置放碗底沖入熱水的「點茶」;飲 茶風氣在上層社會與平民百姓之間更加滲透,專論茶事的著作如春 筍般刊行即為此一現象的反映。宋代的茶文學有多樣化的展現,除 了詩歌以外,在詞、賦、贊、序、論、記、奏疏、傳等文體,都能 見到茶的蹤影,而以詠茶詩最為可觀。11宋代詠物文學風氣興盛,

茶也成為常見主題之一,從而湧現大量的詠茶作品。

11. 參見石韶華:《宋代詠茶詩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年,頁 35-42。

石韶華認為詠茶詞最為可觀,但據筆者的檢視結果,茶詩應多過茶詞。

唐代僧人和文人交流頻繁,唐代畫家閻立本所作的《蕭翼賺蘭亭圖》(南宋摹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管藏),記載古代僧人以茶待客的歷史。

(16)

宋代文人也喜愛接近佛教,然而,文學中的佛教呈現卻相較唐 代為收斂,意境顯得較為單調。宋人論說茶學的專著相當發達,也 作了大量茶詩、茶詞,而其大宗為對茶品、茶事的細緻摹寫,與佛 教關聯的作品所占比例並不高。茶詩涉及佛教者又較茶詞為多,可 能因詞本身是一種配樂而歌唱的抒情詩體,在茶詞中置入佛教要 素,顯得有點生硬。以下選取代表性的佛茶交涉詩作,討論佛教對 茶詩的點化作用。

(一)用佛教點綴茶事

宋代文人時而收到僧友寄贈的茶品,也經常與僧人共飲嘉茗,

這是詩文中言及佛教的因緣,但作品的主角通常依然在茶,用僧 人、佛寺稍事點綴,置入精神內涵,可能帶來不可言喻的妙趣。此 外,也嘗試對茶、佛教、詩人三者做意義上的綰合,拓展茶的文化 深度。而加入一點佛教的成素,對整首詩的閱讀經驗會發生特殊的 效應。

丁謂留下幾首與僧人互動飲茶的詩作,其中〈飲茶〉云:

開緘試雨前,須汲遠山泉。自繞風爐立,誰聽石碾眠?

輕微緣入麝,猛沸卻如蟬。羅細烹還好,鐺新味更全。

花隨僧箸破,雲逐客甌圓。痛惜藏書篋,堅留待雪天。

睡醒思滿啜,吟困憶重煎。祇此消塵慮,何須作酒仙。

(《全宋詩》卷101)

詩人收到友人惠寄的穀雨前採摘的茶葉,用心刻寫取水、煮茶、品 飲的過程,「花隨僧箸破」是唯一出現佛教符號的句子,他應與僧友 一起試茶,僧人用筷子快速攪伴,茶湯表面泛起特殊構形的沫花,

(17)

到飲用時才用筷子弄破。最後述說剛睡醒、苦吟詩時最適宜飲茶,

以及飲茶有助消解塵俗凡心,不再需要杜康美酒來幫助忘憂。僧人 在整首詩中幾乎看不見,卻運用一個「僧」字給出許多想像空間。

又如郭祥正〈元輿試北苑新茗〉,寫入佛教僧人來點活整首詩 的靈氣,讓茶事不致流於物化,讀來較為清新脫俗:「建溪雖接壤,

春末始嘗茶。旋汲鄰僧水,同烹北苑茶。」(《全宋詩》卷769)

詩人在春末始獲得建溪北苑茶,急著想要試茶,到鄰僧處汲來水 泉,用以煮取新茶。究竟是鄰僧家水質真的甘甜?還是想拉進僧人 來增添飲茶的清雅意境?應該只有詩人自己能知。

趙緗〈飲茶〉亦有異趣同工之妙:

晝夢回窗下,秋聲碾樹邊。僧敲石裡火,瓶汲竹根泉。

照影吟髭碧,香醫酒病痊。坐餘重有味,猶見半牆煙。

(《全宋詩》卷76)

這是幅秋天飲茶圖畫,大概是詩人白天仍感覺醉酒,僧人在樹下碾 茶,然後敲石點火,汲取竹邊泉水,為詩人點茶,詩人飲後不僅醉 意全消,還覺回味無窮。出塵的僧人為茶事賦與了幾分清高拔俗的 風致,詩人因此不須多費文字來述說茶的特殊韻味。

佛教僧人遠俗精行的修養境界,正可用來映顯茶的高潔儉約德 性,好茶尤需逸世禪人的風範來標舉其高格。蘇軾〈答毛澤民〉言:

「寄示奇茗,極精而豐,南來未始得也。亦復有山僧逸民可與同賞,

此外但緘而藏之爾。」(《蘇軾文集》卷53)友人所寄的嘉茗到底 有多麼精奇美妙,由蘇軾只願與山僧逸民共同鑑賞,足見一斑了,

不必多費口舌。

林逋〈嘗茶次寄越僧靈皎〉,當詩人試飲到好茶時,決意寄與

(18)

高僧分享:

白雲峰下兩槍新,膩綠長鮮穀雨春。

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

瓶懸金粉師應有,筋點瓊花我自珍。

清話兒時搔首後,願和松色勸三巡。

(《全宋詩》卷107)

這喝來如湖上之雪的清爽名茶,詩人一品飲便憶起身在江南的僧友 靈皎,雖然靈皎可能已擁有其他好茶,仍覺此茶與他能夠相稱,應 該寄與他一嘗。兩人的情誼非常深厚,由此更明此茶的清靈妙好,

也由茶妙顯示情摯。

丁謂〈丁晉公以詩送宣賜進奉紅綃封龍字茶與璉禪師〉,含有 相同意趣:

密緘龍焙火前春,翠字紅綃熨眼新。

名品至高誰合得,雙林樹下上乘人。(《羅湖野錄》卷下)

這種等級非常高的茶品,唯有修行境界高遠的璉禪師夠格品飲,可 見禪師德行的崇高。若無高人與之對應,如何表現茶品的高貴?名 貴的茶落於庸俗者手中,因而物化俗化,可是有損其高尚品格,詩 人為茶做了周延的思考。

用佛教符號來彰示茶的高潔德行,這同時也是詩人追尋的自我 典範,茶、佛、詩人的精神境界因而貫穿起來。詩僧重顯〈送新茶〉

二首之一說:「元化功深陸羽知,雨前微露見鎗旗。收來獻佛餘堪 惜,不寄詩家復寄誰?」(《明覺禪師語錄》卷6)茶匯聚了天地 自然的精華,僧人慎重地用以供佛,剩餘的至為珍惜,認為擁有高

(19)

風的詩人始懂得如何與茶交心。石待舉〈謝梵才惠茶〉也說:

郡園名荈製猶新,分惠眠雲跂石人。

色鬥瓊瑤因地勝,香殊蘭芷得天真。

開時好對稜稜月,碾處應飛瑟瑟塵。

寄語高僧宜鄭重,能詩方遣雨前春。

(《全宋詩》卷226)

茶性得天地自然之真,合於山林隱者的清,還須配上清心詩人的 雅,所以詩人想告訴高僧不要隨便贈與不適宜的人。保有自然閒靜 之心,富有高雅詩情,才有資格成為茶的知心摯友。

茶的靈性可藉僧人意象以增顯,茶的風雅得由詩人形象來展 延,山僧與詩人入茶詩點綴,為茶的文化意涵增色不少。

(二)由茶事引伸佛理

如果詩人具備佛法修養,飲茶雅事是引伸發揮佛理領會的良好 媒介,有時雖無直接表達佛教意味的名相文字,卻已含藏佛教的思 想底蘊。如魏野〈詩一首〉云:

城裡爭看城外花,獨來城裏訪僧家。

辛勤旋覓新鑽火,為我烹煮岳麓茶。(《永樂大典》卷8)

城裡象徵紅塵世界,城外代表寂靜世外,世人競相前往城外,尋找 都會欠缺的景致,賞花變成一種流行時尚,詩人卻反俗地從城外進 到城裡。這位詩人保有隱逸心靈,但總不及僧人隱於市的大隱。禪 機的對話不耗用太多語言,只言僧人連忙升火,烹煮源自山林清靜 之地的茶茗。世間出世間了無分別,此詩可說不言而言。

(20)

郭祥正〈休師攜茶相過〉,則對佛理稍有揭露:

世情彈指旋成塵,物外論交只與君。

試揀松蔭投石坐,一杯分我建溪雲。

晚風吹坐忽生涼,旋碾新茶與客嘗。

我本無心無所證,沉煙何事結圓光?(《青山集》卷18)

世間一切轉眼成空,僧人與詩人的友誼卻能維持長久。兩者在大自 然環境中煮飲新茶,暢談佛法,領略禪心。即使佛法的最高體驗是

「無心無所證」,詩人已久做息心的修學,兩人相談甚歡還是讓他 動心領受到佛法的喜悅。

蘇軾某次在佛寺喝了七碗茶,在僧友的壁上寫下一首詩作,將 飲茶的身心體驗與佛法的超俗境地融通起來,傳遞何處非佛法的旨 趣,即〈遊諸佛舍,一日飲釅茶七盞,戲書勤師壁〉一詩:

示病維摩元不病,在家靈運已忘家,

何須魏帝一丸藥,且盡盧仝七碗茶。(《東坡詩集》卷2)

《維摩詰所說經.文殊師利問疾品》中,維摩大士無病而示病教化;12

《景德傳燈錄》卷4 記載,鳥窠道林禪師的法嗣杭州招賢寺會通禪 師,稱讚謝靈運為在家菩薩,施戒俱修。13真正體會佛教真理者,

抹去有病無病、出家在家的界線,身在俗世而身心自在無礙。與其 汲汲營求不死仙藥,還不如喝碗清茶,領悟超越生死之道。蘇軾的 題目中有「戲書」兩字,也許他無意要表徵如此嚴肅高超的佛理,

只是想藉佛教的妙義來傳達飲茶之後神輕氣爽、超然物外的感受。

12. 參見《大正藏》第 14 冊,第 475 號,頁 554 上 26-546 上 2。

13. 參見《大正藏》第 51 冊,第 2076 號,頁 230 下 18-21。

(21)

黃庭堅也曾以維摩入茶詩,其〈今歲官茶極妙而誰為賞音者,

戲作兩詩用前韵〉說:

乳花翻椀正眉開,時苦渴羌沖熱來。

知味者誰心已許,維摩雖默語如雷。

(《全宋詩》卷1013)

喫茶三昧與佛理領悟一樣,都無法通過語言表達,就像維摩居士雖然 杜口,卻是體證真理的最直接呈現。同樣地,不知這首詩是想借佛說 茶?還是藉茶說佛?黃庭堅較明確借茶說佛的詩是〈送張子列茶〉:

齋餘一碗是常珍,味觸色香當幾塵?

借問禪深長不臥,何如官路醉眠人?

(《黃文節公外集》卷19)

佛教將色、聲、香、味、觸視為物質事物的構成要素,茶是自然珍 物,齋飯後一碗茶有消食去膩的功效,還有助精神涵養。但適合用 物質的視角來分析它嗎?黃庭堅也許想考考友人的佛法理解。友人 喜愛長時坐禪,他以問代言,禪修的深層體驗比起酩酊醉酒狀態如 何?然只有禪坐者自己知曉,詩人無法代他置喙。讀者對禪法的領 悟如何,也自行與詩句對話。

王洋的〈嘗新茶〉是首稍長的茶詩,由品茶體驗帶入對人生的 觀照。先寫產茶時節的建溪茶鄉景況:

僧催坐夏麥留寒,吳人未御絺綌單。

溪雲穀雨作昏翳,思假快飲消沈煩。

商人遠處抱珪璧,千里來從建溪側。

報雲蟄户起驚雷,鞭走龍蛇鬼神力。

(22)

四月是僧人準備坐夏的時節,降下清明穀雨,雲雷驚醒蟄伏的動 物,商人身懷資金前來收購茶葉。其次,是茶的採摘與製作:

色新茗嫩取相宜,留得一年春雪白。

先修天貢奉珍團,次向人間散春色。

度過寒冬蘊集精華的上等嫩芽先做貢品龍團,其餘可供各界享用,

把春天氣息帶進茶人家。最後,是在寺院品賞新茶的深刻人生感悟:

僧作虛白無埃塵,碾寬羅細杯勺匀。

寒泉一種已清絕,况此靈品天香新。

人間富貴有除折,静中此味真殊絕。

誰言僧飯獨蕭條,勝處誰容較優劣。

(《全宋詩》卷1849)

中國文人雅士與學僧禪者常以茶會友,圖為南宋宮廷畫家劉松年 所繪《攆茶圖》。

(23)

以清冽的寒泉搭配飽含春天生氣的香茗,寂靜中細細品嘗茶的清新 自然之味,想起人世間富貴名位的無可常保,欣羨僧人清貧修行生 活的超勝之處。在寺院喝茶最易喝出人生的淡泊真味。

茶詞中難得見到談禪論佛的作品,可能佛意與詞的文學情性較 不相容。蔡松年的一闕〈西江月.冒暑遊太平寺.古松〉堪稱特殊,

整首詞用簡省文字寫佛寺,談飲茶,說體會。先言古寺飲茶的清涼 快意:

古殿蒼松偃蹇,孤雲丈室清深。

茶聲破睡午風陰,不用涼泉石枕。

古寺、老松、孤雲,深室,帶出幽寂的參禪氛圍。集僧用茶湯的 茶鼓聲喚醒詩人,飲茶令身心清爽,夏日午後涼風徐拂,疏暢自 不待言。在這樣的勻調環境中,禪師暫不獨坐,任居士諮問淨土 行法:

枯木人忘獨坐,白蓮意可相尋。

歸時團月印天心,更作逃禪小飲。14

詩人正要回去時夜已深沉,不知「團月印天心」是否含有佛理領悟 的言外之意?最後以再次飲茶作結。參禪人須要精進不懈,有時稍 微鬆放全心修行的緊張,喝一點茶,稱作「逃禪小飲」。喫茶應不 算是懈怠,禪者早悟「茶禪一味」的妙趣。

14. 引自李莫森:《詠茶詩詞曲賦鑑賞》,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年,

頁236-237。

(24)

四、結語

佛與茶的精神意趣如此相契,古來僧人文士留下許多膾炙人口 的涉佛茶文學作品,本文主要從唐宋詠茶詩中找出與佛教的連結關 係,分析佛與茶的相互映顯的文學書寫式。

唐時,隨著寺院茶風盛行,詩中已多見詠茶詩句,詩人們也大 方地引進佛教的意象。茶的高潔儉約品格可藉佛教精神來呈現;詩 人也用佛教符號來深化飲茶意境;還有一種模式,先是詠茶,然後 用直接或間接的手法傳遞佛法的理解與領悟。用詩來描寫茶與佛,

可透過簡省的文字表達對天地自然之道的深刻領悟。

宋代詩詞中詠茶作品數量絕不亞於唐代,與佛教理趣的連繫卻 遠較唐代為薄弱。宋代詠物文學流行,茶是重要主題之一,對茶品 與茶事的刻畫細膩,精神旨趣與活潑質性則不及唐朝。一類茶詩以 寫茶為主,稍用諸如僧人等佛教符號加以點綴,為整體作品增添一 些清雅韻致。亦可借茶來引伸佛理,表達詩人的佛法領解與禪悟體 驗。

以上是筆者對唐宋茶詩的考察理解,未來期望能繼續對禪語錄 中的茶文學資料進行處理,那是純粹自禪僧視角所給出的茶意象。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潭州三角山總印禪師 池州魯祖山寶雲禪師 洪州泐潭常興禪師 虔州西堂智藏禪師 京兆章敬寺懷惲禪師 定州柏巖明哲禪師 信州鵝湖大義禪師

現在多半使用改良的 電水壺或快煮壺,能縮

 明州雪竇明覺禪師 黃州護國壽禪師  韶州南華慈濟禪師 邵武軍靈泉曉禪師

示自禪人 示有禪人 示月禪人 示本禪人 示達禪人 示印禪人 示妙覺大師 示仁書記 答怡然道人 答黃通判 示禪人 示詔副寺 示燈上人 示禪人 示魯叟 示禪者 示禪人

Based on his daily eating patterns and teaching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usses the changes of eating habits amongst Buddhist communities, and 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 兒茶素主要分為四種:表兒茶素( Epicatechin EC )、表沒食子兒茶素( Epigallocate chin EGC )、表兒茶素沒食子酸酯( Epicatechin gallate ECG

在不影響主流課程結構下,接納和 認識學生的不同文化背境,有效地 把不同學生族群的文化元素(如節

破山禪師 萬如禪師 浮石禪師 玉林禪師 箬菴禪師 山茨禪師 玄微禪師 香幢法主 [車*度]轢居士 跛道人如念 無依道人 牧公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