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CBETA 電子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CBETA 電子版"

Copied!
16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CBETA 電子版

版本記錄: 1.1

完成日期: 2002/11/04

發行單位: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BETA) cbeta@ccbs.ntu.edu.tw 資料底本: 大正新脩大正藏經 Vol. 24, No. 1450

No. 1450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一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爾時薄伽梵。在劫比羅城尼俱律陀園中。與大苾芻眾俱。時此城中諸釋迦子。咸 共集會坐於一處。共相謂曰。若有人來問我等言。釋迦種族。誰為最初從何而生。有 何繼嗣尊貴胄族。有此問者。我云何答。然我未知如是次第。我等宜共詣世尊所問知 此事。如佛所說我當奉持。作是議已。諸釋子等往詣佛所。頂禮佛足繞佛三匝在一面 坐。合掌向佛具陳上事。白言世尊。若有人問我。釋迦種從何而生。誰最為先。誰為 尊貴。有何胄族。云何而答。為如是事故來請問。唯願世尊。哀愍為說。如佛所教我 當奉持

  爾時世尊聞此語已默然思惟。若我自說釋迦種族有尊貴者。恐諸外道謗言。沙門 喬答摩。自讚釋種族望尊高。復生是念。我弟子中誰能說此釋迦族者。知大目連善說 斯事。告目連曰。我今入定。汝為釋種說其因緣。目連默然受佛教勅。爾時世尊。取 僧伽胝衣四疊枕頭。右脇而臥兩足相重。作光明想正念起想。如是作意。于時具壽大 目揵連。而作是念。我今可入如是定中思惟觀察知釋迦種族。即於眾前而昇高座結跏 趺坐。告諸釋曰。仁今諦聽。此之世界初成之時。爾時大地為一海水。由風鼓激和合 一類。猶如熟乳。既其冷已有凝結生。其海水上亦復如是。上有地味。色香美味悉皆 具足。此界成時。一類有情福命俱盡。從光音天歿而來生此。諸根具足身有光耀。乘 空往來喜樂為食。長壽而住。時此世界。無有日月星辰晝夜時節。亦莫能辯男女貴賤

。但相喚言薩埵薩埵。是時眾中有一有情。稟性耽嗜。忽以指端嘗彼地味。隨嘗之時 情生愛著。隨愛著故段食是資。爾時方名初受段食。諸餘有情。見此食時即相學食。

既食味已身漸堅重。光明隱沒悉皆幽暗。由此食量不調停故。形色損減。由色減故。

互相告曰。我形光悅汝形損減。彼光悅者恃形色故。遂生憍慢起不善根。緣不善故地 味遂滅。地味滅已。是諸有情共相聚集。互生怨歎悲啼愁惱。作如是語。奇哉美味奇 哉美味。如今世人曾食美食。後常憶念先時香味。便作是言。奇哉美味奇哉美味。雖 作是言。然猶不識其義好惡。緣何故說地味滅沒。有情業故。地餅即現。色香美味悉 皆具足。如金色花。如新熟蜜食此地餅長壽而住。若少食者身有光明因相輕慢。廣如 前說。乃至地餅皆沒。時諸有情共集一處。愁惱相視作如是語。苦哉苦哉。我昔曾遭 如是惡事。是諸有情地餅沒時亦復如是。然不知此所詮何義。仁等當知。地餅沒已。

時諸有情由福力故。有林虅出。色香味具。如雍菜花。如新熟蜜。食此林虅長壽而住

(2)

。若少食者身有光明。因相輕慢。廣如前說。乃至林虅沒故。時諸有情共集一處。憂 愁相視作如是語。汝離我前汝離我前。猶如有人極相嗔恨不許當前。廣如上說。林虅 沒已。時諸有情有妙香稻。不種自生無糠穢。長四指。旦暮收刈。苗即隨生。至暮旦 時米便成熟。雖復數取而無異狀。以此充食長壽而住。時彼有情。由段食故滓穢在身

。為欲蠲除便成二道。由斯遂有男女根生。便相染著。生染著故遂相親近。因造非法

。諸餘有情見此事時。競以糞掃瓦石而棄擲之。作如是語。汝是可惡有情。作此非法

。咄哉汝今何故污辱有情。始從一宿乃至七宿。不共同居。擯於眾外。猶如今日初為 嫁娶。皆以香花雜物而散擲之。願言常得安樂。仁等當知。昔時非法今時為法。昔時 非律今時為律。昔時嫌賤今為美妙。由彼時人驅擯出故。樂行惡者遂共聚集。造立房 舍覆蔽其身。而作非法。此為最初營立家宅。便有家室。諸仁當知。昔因貪婬故造立 屋舍。彼如法作不非法作此非法為法。彼諸有情。若日暮時。若日朝時。由飢取稻每 日充足。不令餘殘。有一有情。為慵嬾故。旦起取稻。遂乃兼將暮時稻來。至其暮時

。有一同伴。喚共取稻。此人報曰。汝自取去。我旦來取稻已兼兩時糧訖。汝應自去

。我不煩去。時彼同伴。聞斯語已心便讚曰。此亦大好。我今取時亦兼二日糧稻來耳

。爾時別有一伴。聞此語已復言。我取三日稻來。復有一伴。聞此語已復言。我取七 日稻來。即將七日稻歸。復有一伴。來喚其人共相取稻。其人報曰。我先已取七日稻 訖無煩更去。彼人聞已心復歡喜唱言。此是好便。我今日去取若半月或一月稻來。如 是漸漸倍於前數。由此貪心日增盛故。遂令稻中生諸糠穢。先初之時。朝刈暮生暮刈 朝生。其實尚好。以貪愛故。一刈之後更不再生。設生之時實漸小惡。於是諸人競來 收採。或有遺餘漸漸小惡。時諸有情復集一處。更相悲歎曰。我等昔時身體光悅飛騰 自在。端嚴具足歡喜充食。後以地味為食。猶得香好。為食地味多故。我等諸人身即 堅重。光明遂滅神通便謝。因遇種種暗損之事。諸人悲泣感生日月星辰。廣如上說。

食多之者身色轉暗。食少之者身猶光悅。此二食故。遂成二種顏狀。由此二種顏狀故

。遞相輕賤曰。我是端正。汝是醜陋。因此諸人互相輕毀。展轉生不善心故。爾時地 味並皆滅盡。諸人悲歎。後生地餅。色香美味悉皆具足。我等食之長壽而住。食多之 者身光轉暗。食少之者身猶光悅。由此二種顏狀故。遂成二種好惡之類。乃至遞相輕 毀。由輕毀故。展轉各生不善心故。地餅盡滅。我等悲惱。如是緣故。復生林虅。色 香美味亦皆具足。我等食之年壽長遠。而住於世。食多之者身光損暗。食少之者身猶 光悅。乃至林虅滅故。復生稻穀。不種自生無諸糠穢。如四指大。香味具足。我等食 之身體充盛。食此稻者年壽長遠。久住於世。以貪心積聚故。其稻小惡糠穢轉盛。其 稻無力採收不生。或有遺餘。諸人見已更相告曰。我等分取地界。爾時封量地段疆界

。各各分之。此是汝地此是我地。因此義故。世間田地始為耕種。遂立疆畔。又一有 情。雖自有田私盜他穀。一有情見而告之曰。汝今何故取他稻穀。此一度盜後更勿為

。然其有情盜意不息。於第二日及第三日亦復盜將。眾人見之而復告曰。汝前三度私 盜。頻勸不休。有諸有情。便行推捉往詣眾中具陳上事。眾共告曰。汝自有田。何以

(3)

三度盜他田穀。勸此語已便即放之。其盜稻者告大眾曰。此有情等。為少稻穀今故摧 我。對於大眾毀辱於我。大眾復告。何以為少稻穀。捉有情摧毀。對眾辱之。後不應 然。因此盜故遞相毀辱。由此緣故大眾共集。遞相告曰。汝等具見此事。為盜他穀。

對眾遞相毀辱。不知二人是誰有罪。我等意欲眾中簡一有情顏色端正形容具足智慧通 達立為地主。有過者治罰。無過者養育。我等眾人所種之田。各各依法。六分之中與 其一分。爾時眾中揀得如上具足德人。便即立為地主。爾時眾人告地主言。眾中若有 犯者。請如法治罰。若無犯者應當養育。我等眾人所種之田。各各依法。六分之中與 其一分。由此因緣立為地主。爾時地主見彼諸人。若有過者如法治罰。若無犯者如法 養育。爾時眾人所種之田。各各依法。六分之中與其一分。眾既同意。立為地主。故 得太同意名。能擁護劣弱。故得剎帝利名。如法治國。能令一切眾生歡喜。戒行智慧

。故號為大同意王。其王立時眾人相呼。為有情大同意王。有息名意樂。即立為王。

爾時有情。號為近來意樂王。有息名為善德。復次仁等。善德王時一切有情。號為黶 子善德王。有息名為最勝善。即立為王。彼時有情。號為雲咽最勝善王。有息名為長 淨。即立為王。彼時有情。號為多羅尚伽長淨王。頂上有一瘡疱。柔軟猶如細綿疊花

。雖復增長未甞痛惱。後漸熟破出一童子。顏貌端正。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莊嚴其身 從頂上生故。名為頂生。時長淨王六萬夫人。爾時父王將頂生入於後宮。時六萬夫人 見頂生已。各生愛念乳皆流出。咸白王言。我養我養。由此義故。復名持養。即立為 王彼時有情咸皆思惟。互相諮議分別好惡。各習一藝。時彼有情審思量故。未努沙(此 名人)如前六王。壽無量歲久住於世。爾時持養王。右髀有一瘡疱。柔軟如綿疊花。雖 復增長未甞痛惱。後漸熟破生一童子。形貌端正。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莊嚴其身。以 端正故。名為端嚴。即立為王。有大威力。王四大洲得大自在。時端嚴王。左髀忽有 瘡疱。其瘡柔軟如綿疊花。雖復增長未甞痛惱。後漸熟破生一童子。形貌端嚴。有三 十二大丈夫相。莊嚴其身。為近王端嚴故。名為近端嚴。即立為王。亦有威力。王三 大洲風化自在。其近端嚴王。右足上忽生瘡疱。其瘡柔軟如綿疊花。雖日增長而不痛 惱。後漸熟破生一童子。形體端正。有三十二大丈夫相。莊嚴其身。以右足生故。名 端嚴足生。即立為王。威德自在。王二大洲。時端嚴足王。左足上忽生瘡疱。其瘡柔 軟如綿疊花。雖日增長而不痛惱。後漸熟破生一童子。形容端正。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莊嚴其身。以左足生端嚴故。名極端嚴。即立為王。威德自在。王一大洲。此大同 意王息。名意樂。意樂王息。名善德。善德王息。名最勝。最勝王息。名長淨。長淨 王息。名持養。持養王息。名端嚴。端嚴王息。名近端嚴。近端嚴王息。名有端嚴。

有端嚴王息。名極端嚴。極端嚴王息。名愛樂。愛樂王息。名善樂。善樂王息。名能 捨。能捨王息。名為極捨。極捨王息。名為支車。支車王息。名為嚴車。嚴車王息。

名為小海。小海王有息。名為中海。中海王有息。名為大海。大海王有息。名為瑞鳥

。瑞鳥王息。名為大瑞鳥。大瑞鳥王有息。名香草。香草王有息。名為近香草。近香 草王有息。名為大香草。大香草有息。名為善見。善見有息。名為大善見。大善見有

(4)

息名為極愛。極愛有息。名為大愛。大愛有息。名為妙聲。妙聲有息。名為大妙聲。

大妙聲有息。名為作光。作光有息。名為有威。有威有息。名為廣大。廣大有息。名 為大彌樓。大彌樓有息。名為有彌樓。有彌樓有息。名為廣慧。廣慧有息。名為艷光

。艷光有息。名為有艷。有艷有息。名為有大艷。有大艷王。其有大艷王息孫曾孫玄 孫等。於富多羅城子孫更生。至於百代。其最後王名為調怨。為能調伏諸怨敵故。名 為調怨王。調怨王於無鬪城中子孫更王。乃至五萬四千代。於其城中正法化世。其最 後王。名為無能勝。於波羅痆斯城子孫更王。至於六萬三代於其城中正法化世。其最 後王。名為難當難當王。昔於金毘羅城中子孫更王。乃至八萬四千代。彼最後王。名 為梵授。復次諸人。梵授王於象造城中子孫更王。乃至三萬二千代正法化世。其最後 王。名為象授。象授王於削石城中子孫更王。乃至經五千代。其最後王。名為及時王

。及時王於廣肩胸城中子孫更王。經三萬二千代正法化世。其最後王。名為童勝力。

復次勝力王。於無勝城中子孫更王。乃至經三萬二千代正法化世。其最後王。名為上 勝。復次其上勝王。於妙童女城中子孫更王。乃至經一萬二千代正法化世。其最後王

。名為勝軍。復次諸仁。勝軍王於贍婆城中子孫更王。乃至經一萬八千代正法化世。

其最後王。名為龍天。復次仁等。其龍天王於末利城中子孫更王。乃至經二萬五千代 正法化世。其最後王。名為人天。復次仁等。其人天王於多摩栗坻城中子孫更王。乃 至一萬二千代正法化世。其最後王。名為海天。復次諸仁。海天王於歡喜城中子孫更 王。乃至一萬八千代正法化世。其最後王。名為善惠。復次仁等。善惠王於王舍城中 子孫更王。二萬五千代正法化世。其最後王。名為除闇。復次諸仁。除闇王却於婆羅 痆斯城中子孫更王。乃至一百代正法化世。其最後王。名為大帝軍。復次諸仁。大帝 軍王於俱尸那城中子孫更王。乃至八萬四千代正法化世。其最後王。名為海神。復次 諸仁。其海神王於布多羅城中子孫更正。乃至一千代王法化世。其最後主名曰修行。

復次諸仁。其修行王復於俱尸那城中子孫更王。乃至八萬四千代正法化世。其最後王

。名為廣面。復次諸仁。其廣面王。復於波羅痆斯城子孫相承。乃至十萬代正法化人

。其最後王。名為地主。復次諸仁。其地主王。復於無戰城中子孫相承。乃至一千代

。其最後王。名持大地。如法化人。復次諸仁。其持地王。於彌恥羅城中子孫相承。

乃至八萬四千代正法化世。其最後王。名為大天。復次諸仁。其大天王。復於彌恥羅 城中子孫相承。八萬四千代皆名大天。並得仙通及修戒行正法化人。其最後王。名為 儞彌。儞彌王有息。名正謝王。其王有息。名堅。次名佉努。次名近佉努。次名有佉 努。次名極佉努。次名善見。次名正見。次名軍聽。次名悟了。次名大悟。次名悟軍

。次名無憂。次名離憂。次名續果。次名善合。次名大聲。次名殺大聲。次名明旦。

次名坊主。次名鬪戰。次名生怖。次名慶喜。次名鏡門。次名能生。次名普生。次名 最勝。次名飲食。次名多飲食。次名難勝。次名極難勝。次名安立。次名善立。次名 大力。次名勝大力。次名善慧。次名勝堅固。次名十弓。次名百弓。次名新弓。次名 妙色弓。次名勝弓。次名堅弓。次名十 。次名百 。次名千 。次名妙色 。次名

(5)

牢 。復次諸仁。牢 王於善議城中子孫相承。七萬七千代彼最後王。號果仙王。復 次諸仁。果仙王有息。名龍護。龍護復於波羅痆斯城子孫相承一百一代。彼最後王。

名吉枳。爾時迦葉波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 梵。出興於世。時彼釋迦牟尼菩薩。於迦葉佛所。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淨修梵 行生覩史多天。復次諸仁。吉枳王有息。名善生。復次諸仁。善生王復於補多羅城子 孫相承一百一代。彼最後王。名耳生。復次諸仁。耳生王有二息。一名喬答摩。一名 波羅墮闍。彼喬答摩念欲出家。波羅墮闍念為國王。喬答摩見其父王。非法為法。法 為非法。治化國務。便作是念。若父王歿我當為王。法為非法非法為法。如是治國我 當墮地獄。既有此難。我當云何。設何方便而得出家。得免斯苦。作是念已詣父王所

。頂禮合掌白父王言。大王當知。我欲出家趣於非家。王告子言。若義利故。多有人 捨施財物。供養天神事火苦行。求國王位。汝今已得。我捨命已。汝當紹位。何故汝 今捨此而去。喬答摩白言。我見國王非法為法法為非法。由此罪業當墮地獄。我今怖 畏願求出家。大王慈悲。從我此願。爾時彼王。知其子心畢欲出家。即便告言。我今 放汝隨意而去。時彼王子。聞此語已心大歡喜。去斯不遠有一仙人。名曰黑色。時彼 王子。拜跪父王及諸眷屬辭別而去。詣黑色仙所。如法胡跪頂禮雙足。白仙人言。我 欲出家。願仙慈悲令我出家。時彼仙人即便聽許。時彼王子既出家已。而求菓子樹皮 樹根以充資養。世便號為喬答摩仙。爾時父王便即捨命。第二王子波羅墮闍。即立為 王。爾時喬答摩仙。因恒食菓子及諸樹葉。遂便得病。白鄔波馱耶言。我今欲入於聚 落中而乞飲食。黑仙報曰。仙人有法。所謂守護六根遠離六境。若在山谷。或入聚落

。無有所畏。汝若能持如是仙法。隨意而去。可近補多羅城造作草舍依之而住。爾時 喬答摩。頂禮親教辭別而去。詣補多羅城。於一閑林造作草舍。乞食自活。爾時補多 羅城有一婬女。名曰招賢。形貌端正眾所愛著。時有一不善人。名蜜捺羅。由婬貪心

。將諸瓔珞及以妙衣。送與彼女。須擬迎娶。時彼女人。著諸瓔珞及以妙衣。欲出往 彼。時彼門邊見有一人。持五百銀錢與彼女人。便作是言。汝來汝來。共汝遊戲。彼 女思念。我今得五百銀錢。何為不取。我若不取即不應理。即取錢已與彼遊戲。爾時 婬女。使從女人往詣蜜捺羅所。而作是言。我未莊飾少時即來。彼侍從女奉此語已。

詣蜜捺羅所具陳上事。時銀錢主。別有餘事須臾即去。爾時婬女復作是念。此人已去 欲往先處。時亦不晚。告從女曰。詣蜜捺羅所作如是言。我莊飾了。未審與我何處園 林而可相見。時彼從女。奉此語已詣彼蜜捺羅所。具陳上事。時蜜捺羅報曰。汝癡婦 女人。或言未莊飾。或言莊飾了。時彼使女。先於大家有所嫌恨。便告彼曰。我之大 家非未莊飾。意欲以汝瓔珞及衣莊飾其身。別看餘婿。時蜜捺羅聞此語已。欲心便息 而生害意。便告侍女言。汝報婬女。莊飾既了來某園林。時彼從女。詣婬女所具陳上 事。時彼婬女。聞此語已莊飾瓔珞。往詣彼林見蜜捺羅。蜜捺羅便即嗔曰。咄哉婬女

。云何持我瓔珞妙衣別看餘婿。婬女報曰。聖子。女人常有如是過失。願恕其過。時 蜜捺羅即發忿恨。便拔利刀殺彼婬女。時彼從女即唱是言。賊賊殺我大家。眾人聞已

(6)

皆集其所。爾時園中有喬答摩仙。於草屋坐。時蜜捺羅見眾集已。心生怖畏無處可避

。遂將血刀往仙人處。置草屋前隨眾而立。爾時眾人見彼死女。尋逐蹤跡。於草屋前 見其血刀。即捉仙人便作是言。汝是仙形。云何而作如是惡業。時仙報曰。我有何咎

。眾人告曰。汝與女人行於非法。復殺彼命。仙人報曰。我實不作如是惡業。眾人不 信。便即捉縛將至王所。白大王言。此人與彼婬女共行非法。便殺彼女。王聞此言更 不審問。令將其仙坐尖木上。以其赤鬘著於頭上。令彼旃陀羅人身著青衣。各執利刀 周匝圍繞。將彼仙人。擊鼓宣示巡行城內。告諸人曰。當知彼仙犯如此罪。從南門出

。而擲仙人於尖木上。時黑色仙。來覓此仙不知何在。處處求覓。乃見被擲在尖木上

。情甚悲傷懊惱啼泣。問曰。汝因何事遇如此苦。時喬答摩哽咽悲泣。白鄔波馱耶曰

。此是先業孰能避脫。鄔波馱耶告曰。善子。汝今被傷。於諸法行身心退不。彼報師 曰。我今身雖被傷心無損害。親教告曰。我何得知。彼報師曰。我發實語曾不妄言。

若我心行實不改者。願鄔波馱耶黑顏變作金色發此語已。而彼仙人變為金色。四方傳 告。黑仙變為金色。其師見斯實願。心生怪喜歎為希有。時喬答摩仙復白師曰。我今 捨命當得何道。師答曰。善子。如外道真婆羅門法。說無子者不得善道。汝有子不。

答曰。我昔於宮內。為童子時意樂修道。便捨家宅常修梵行。從何得子。教師告曰。

若如此者當念過去時事。答曰。我今被傷極至酸痛。節節支分如被刀割。唯念捨命。

如何更有而起餘想。時彼親教師。以神通力興大風雨。沐喬答摩身。其所苦痛遂得蘇 息。念往昔婬慾之事。於是身中遂有兩渧精血。從身落地。以業力故。便成兩卵。如 餘經中說。有四種不思議事。一者諸佛境界不思議。二者龍不思議。三者世間心意不 思議。四者一切有情業異熟力不思議。緣彼業力遂成於卵。其卵得日光暖故。漸漸成 熟。各生一童子。去其生處不遠有一甘蔗園。其二童子遂遊彼園內。以福力故顏容日 盛。其喬答摩。被日光炙遂便命終。爾時變金色仙人於明旦時來看喬答摩。見其命過

。復見地上卵破。尋童子跡至甘蔗園中。見其童子。爾時仙人入定觀察。此二童子從 何而來。是誰之子。即知是彼喬答摩體胤。便生愛念。將二童子還其住處。每日撫養 漸漸長大。即為立名。號曰暖生。因此稱為日種。復緣喬答摩體胤故。亦名喬答摩。

從本身生故。名身生。復於甘蔗園中得故。亦名甘蔗種。由此四緣故。有此四號。復 於異時。婆羅墮闍王無子身死。諸臣共議。王恐無子令誰繼嗣。而有臣曰。其王有兄 喬答摩。先已入山修道。據其族次正合繼位。作是議已。便往變金色仙人所。到已頂 禮合掌。白言大仙。我國王兄喬答摩仙。今在何處。金仙報曰。被汝等輩先已殺訖。

爾時臣等復白仙曰。其喬答摩自出家已來。元不曾見。如何得殺。金仙告曰。我令汝 等當自知之。喬答摩曾無過咎。枉被汝殺。眾人復白曰。如何殺之。時彼金仙即說上 事。諸人聞已咸白仙曰。我等實是罪過。作此語已。其二童子即至金仙左右。諸人問 曰。此二童子是誰種族。金仙答曰。此二童子是喬答摩子。諸人復言。如何有之。名 字何等。爾時金仙即說上事。諸人聞之皆大歡喜。即於仙所請長童子。侍衛歸國便冊 為王。其王治國未久之間。即便身死無有子息。爾時諸臣。復於山中迎其小弟。次紹

(7)

王位。眾立王號。名甘蔗王。復次諸人。時甘蔗王。補多勒迦城(唐云幼小)子孫相承。

經一百一代。其二王皆名甘蔗種。其最後王名為軍將王。諸人當知。甘蔗軍將王亦名 增長。有四大夫人。各生一男一女。其四王子。一名火炬面。二名大耳。三名象行。

四名寶釧王。有四夫人並皆身亡。時甘蔗軍將王。處於宮內悲愁懊惱。諸人入宮。見 軍將王憂愁不樂。前白王言。王今何故愁憂若此。王即報曰。國大夫人今皆殞歿。我 今何得不生愁惱。爾時諸臣共白王曰。王若由此而懷愁者。隣國諸王皆有好女。王應 令我冊為妃后。王復告曰。我有四子並皆長大堪可繼嗣。由此義故。誰當以女與我為 后。諸臣白言。王但宣令臣等。為王四方推覓。于時有一國王女。甚端正堪冊為后。

群臣知已即來白王。臣等今知某國王女顏貌端正堪為王后。王曰可爾。即發國使往彼 女所。見彼國王問訊起居。王問使曰。此國幽僻如何至此。爾時使者白彼王曰。我軍 將王國大夫人。已終殞歿。聞王有女堪為國后。故遣我來諮論此事。彼王聞已即便聽 許。復告使曰。汝王若欲與我為親。應先與我立於盟信。我女有息必令紹位。使者聞 已白彼王曰。我還本國當具陳此意。爾時使者還至本國。稽首王已具陳上事。王曰我 有長子。彼設生子豈令紹位。時諸群臣共王議曰。王但冊取。彼或生男。或復生女。

或是石女。王今如何先憂此事。願王早索共為歡樂。王曰可爾。即令一使速往女國立 先盟誓。即依國法迎歸為后。時增長王。與其夫人在深宮內。娛樂快樂貪愛恣盛。無 時暫捨因即懷胎。十月滿足誕生一子。容儀端正人所愛念。時增長王。以八乳母共令 養育。先取女時。王及諸臣共立誓言。此女生男。當立為王。名之愛樂。後時漸長。

譬如蓮花出水。顏色敷盛。時增長王為欲冊立。長息以為太子。不冊愛樂。時后父王

。聞斯語已即令使者持書。告增長王。何因今者違先立誓。若違先誓。我當興兵往罰 汝國。汝當嚴兵以待於我。時增長王。見此書已集諸群臣。而告示曰。皇后父王今附 書來。具陳上事我等如何設計待彼。群臣議曰。彼王有大威力。可立愛樂為太子。增 長王曰。我有長子。如何立彼小者以為太子。爾時群臣復白王曰。彼之國王四兵強盛

。王若不許必被相侵。今請大王。冊彼愛樂立為太子。其餘四子令出國界。時增長王 告群臣曰。我之四子先無愆過。如何棄之令出國外。群臣白曰。我是王臣。欲為利益

。我實不能於無過人輒便擯棄。有罪過人不可令住。王聞是已默然而住。時諸大臣總 集一處共相議曰。諸仁當知。共為籌議。我等設計令王憎彼四子。因修一園掃洒田地

。散諸香花懸諸幡蓋。以為嚴飾。時四王子因出遊戲。遙見其園心生貪愛。至於園門

。其修園官莊嚴以畢從門而出。四子問曰。今此之園是誰所有。其官報曰。是國王園

。四子聞已却迴即去。臣復白曰。云何迴去不入園內。四子報曰。是父王園。我等何 敢得入。群臣白曰。王及王子俱得遊戲。此有何過。王子聞已即入遊戲。群臣見已馳 詣王所。而白王言。大王當知。王令修園今以嚴潔。願王親往以為遊戲。時增長王即 勅曰。誰為此樂。諸臣白言。是四王子在中娛樂。王聞是語即大嗔怒。汝可往彼為吾 殺却。群臣咸皆跪白王曰。願王慈悲莫斷其命。王若嫌者且令出國。王聞依請。爾時 群臣奉王命已。即喚王子來至王所。告令出國。爾時四子。四輪著地合掌白王。我等

(8)

四子請乞一願。所有眷屬欲隨去者。願王懷慈許其隨去。王告子曰。隨汝所願。時四 王子。各將其妹欲出國去。時國人民亦願隨去。於七日內。國中人眾隨去欲盡。爾時 諸臣白王。若不閉此城門。恐百姓盡。王告臣曰。急閉城門無令盡去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一

(9)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二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爾時四王子。與諸人眾漸漸前行。至雪山下弶伽河側。近劫比羅仙人所住之處。

時四王子與諸人眾。各剪茅草以為屋舍。依此而住。爾時眾人共相採捕以自養活。時 四王子。日日三時往劫比羅仙所。親近供養。四王子等年既長大。而無妻妾形體羸瘦

。仙人問曰。汝等何因漸加憔悴。王子答曰。我等少年無有妻妾。日夜憂愁豈不憔悴

。時仙報曰。汝等之妹互相配適。王子白曰。我等不知合得以不。仙人報曰。既不同 母通許此事。爾時王子各自思惟。我等兄弟既離本國。此處無人可為婚對。仙人此教 甚適我願。即大歡喜。互相嫁娶以成夫婦。未久之間各生男女。時四王子心生喜慶。

將其妻子頻至仙所。因茲便生諠鬧。仙見是已心不得定。告王子曰。汝當安此好住。

我離斯處。王子白曰。何故即去。仙人報曰。汝等諠鬧亂我禪定。猶如跣脚踏棘刺上

。王子白曰。願仙住此。可與我等別覓好處。我當住彼。仙曰。可爾。時彼仙人有神 通力。隨其所樂皆得成就。即持金瓶盛滿中水。詣餘好處洒水為界。告王子曰。汝等 可於此地安止。時諸王子奉仙人教已。即築城壁止住其內。彼仙人灑水為界。因此立 名。為劫比羅城百姓漸多城先窄小。時有天神見此事已。便指餘處其地寬廣。即就此 處別立一城。因號此城。名為天示。時諸王子總集籌議。為我父王娶後妻故。令我兄 弟出離本國。我等諸人應共立契。自今以後唯娶一婦更不娶餘。爾時增長王問群臣曰

。我之四子今何所在。群臣報曰。王諸子等因有過故。王令出國。并諸姊妹今者見在 雪山之下天示城中。自廣營城邑。增長王曰。我諸子等豈能如此自成就不。群臣報曰 能。時增長王即大踊躍。端坐舉手告諸臣曰。我子大能。我子大能。由大威德言大能 大能故。得釋迦名。後於異時。增長王崩。愛樂太子即紹立為王。時愛樂王亦無子息

。後便命終。爾時群臣相共諮議。往天示城。冊第一王子名曰炬面。以為國主。子息 便死炬面無子。後便命終。復冊大耳以為國主。大耳無子復便命終。復便冊象行以為 國主。象行無子。復冊寶釧以為國主。寶釧有子。名近寶釧。後紹王位。近寶釧有子

。名曰天門。亦紹王位。復次諸仁。其天門王。於劫比羅大城子孫相繼。經五萬五千 代正法治國。其最後王。名曰十車。十車有子。名曰百車。百車有子。名曰嚴車。嚴 車有子。名曰勝車。勝車有子。名曰堅車。堅車有子。名曰十弓。十弓有子。名曰百 弓。百弓有子。名曰九十弓。九十弓有子。名曰最勝弓。最勝弓有子。名曰嚴弓。嚴 弓有子。名曰堅弓。復次諸仁。其堅弓王而有二子。一名師子頰。二名師子吼。此贍 部洲所有一切善射之者。師子頰王最為上首。其師子頰王而有四子。一名淨飯。二名 白飯。三名斛飯。四名甘露飯。師子頰王復有四女。一名清淨。二名純白。三名純斛

。四名甘露。淨飯王有二子。其最大太子。即我薄伽梵是。其第二者。即具壽難陀是

。白飯王有二子。一名恒星。二名賢善。斛飯王有二子。一名大名。二名阿那律。甘 露飯王有二子。一名慶喜。二名天授。其清淨女誕生一子。名曰善悟。純白有子。名 曰有鬘。純斛有子。名曰勝力。甘露有子。名曰大力。我薄伽梵有子。名曰羅怙羅。

(10)

始從地主大王乃至羅睺羅斷其繼嗣。何以故。以羅睺羅證無生果。斷生死種故。為此 斷其繼嗣。尊者大目健連。為諸釋種大眾說其釋迦族已。便即退坐默然而住。爾時世 尊知大目連說種族已。便從臥起端身而坐。告大目連曰。善哉善哉。汝為諸苾芻。說 我釋迦昔世以來所有種類。如法說已。復告目連曰。若復有人。為他廣說釋迦種族。

此善男子於長夜中得大利益恒受安樂。爾時世尊重復告諸大眾苾芻苾芻尼曰。汝等當 知。應受我昔世以來釋迦種族所在餘方如法憶念為他廣說。何以故。能於汝等獲大利 益。具利義故。具法義故。具梵行故。當得如上所有功德。是故汝等苾芻。應當受持 讀誦為他廣說。爾時劫比羅城中諸釋種等。聞此本族次第說已皆大歡喜。即從座起頂 禮佛足各還本處

  爾時世尊復告諸苾芻等。汝等諦聽。昔時師子頰王。於劫比羅城正法化人。於其 國土甚大豐熟。無有恐怖。人眾歡樂。其善悟王。於天示城正法化人。國土安隱家給 年豐。無有衰惱。善悟王后。名曰妙勝。顏貌端正眾所樂見。一切有情恒得安樂。天 示城中有一長者。名曰吉祥。甚多財寶倉庫盈溢。園林田宅其數不少。多諸眷屬。所 有珍財。如薜室羅末拏等無有異。時彼長者有一芳園。多諸花果流泉浴池。種種諸鳥 出和雅聲。世所殊絕。國王王子及諸妃后。常往遊戲。時王夫人。見此園林即生貪愛

。白其王曰。此園甚好。可乞我來。王即報曰。今此園者。是長者所有。我今安得輒 持與汝。汝必須者。我於城內別自修造。勝於此園與汝遊戲。爾時其王為夫人故。於 王城內即造一園。倍勝前者。以此園林為妙勝夫人所造故。因名此園。號為妙勝。師 子頰王恒自思念。常乞一願。若得我種之內出一金輪王。甚適我願。其善悟王亦乞一 願。願我得與師子頰王速為眷屬。甚適我願。時善悟王最大夫人。因即懷胎。滿足十 月誕生一女。顏容端正世所希有。由此王女甚端嚴故。王及夫人後宮眷屬一切見者。

無不怪仰。共相議曰。今此王女。為是人生。為是善巧天來之所化作。經三七日。即 如國法作諸喜慶。令諸群臣遞相籌議。今與此女作何名字。諸臣白曰。此天示城中咸 相謂曰。由此王女先業果報。得此端正。復相議曰。今此王女非人能生。是善巧天之 所化作。咸白王曰。可名此女號為幻化。即為此女。令八乳母共相養育。至漸長大時

。占相師來白王曰。今王聖女後必生兒。具足諸相有大威德。得力輪位。王聞此語甚 大歡喜。後善悟王最大夫人。更復懷妊。十月滿足誕生一女。其女身光明徹城內。容 顏相好世所無比。至三七日作喜慶已。即集群臣議其名字。以此小女勝幻化故。因即 立名為大幻化。復為此女。令八乳母共相養育。漸至長大時。占相師來白王言。今王 聖女後必生兒。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威德尊重。至轉輪王位。王聞此語倍懷歡喜。時 善悟王。即令使者持書詣師子頰王報其王曰。我大夫人誕生二女。其最長者生誕之日

。顏貌端正世所希有。相師占之。後當生子得力輪位。其小女者身光倍勝。相師占之

。後必生子得轉輪位。我聞大王有最長子。名曰淨飯。二女之中願以一女為淨飯妃。

故令使報。至彼具陳。王聞此言甚大歡喜。令使還國報善悟王曰。王之二女皆具相好

。我今總取為淨飯妃。然我先王而有要誓。不取二妃。今且取其小女生輪王者。其大

(11)

女者且勿令嫁。待我集諸群臣及諸眷屬籌議此事。時善悟王聞是語已。即以國法莊嚴 小女。并令五百婇女圍繞侍從。至彼國已與淨飯王為妃

  爾時師子頰國王。有一輔庸之國。居山谷內。名般茶婆。忽然反叛。抄掠劫害隣 近諸國。時隣境住人諸釋迦種。被其侵逼。互相犇馳告師子頰。我等村落。皆被某賊 日夜侵害。願王興兵親往降伏。師子頰王曰。我今年老不任鬪戰。彼諸人曰。請王太 子淨飯往彼捕捉。王即報曰。汝諸人等。若許太子求一願者。我便發遣。眾答王曰。

唯然隨命。時師子頰王。於其城中擊鼓宣令。嚴勅四兵隨從太子。往彼討罰。爾時淨 飯太子奉持父命。將領四兵至彼賊所共相戰害。以威力故。時彼賊眾。被太子軍或殺 或縛。無有遺 賊既除滅。淨飯太子即領其軍還歸本國。時諸釋種既得太子平除賊已

。皆大踊躍而白王言。淨飯太子為除怨害。臣等諸人不勝喜慶。王之先言太子有願。

請王為臣等說。時師子頰王告諸釋曰。汝釋迦種。先立言誓不取二妻。諸釋迦曰。王 今豈欲解先誓耶。王曰。不然。更須牢結。然我意者。唯為淨飯太子取其二妃。餘不 應取。諸釋迦曰。此事可爾。時師子頰王。即令使者往善悟王所。而告之曰。我今與 諸釋迦種等共相籌議。咸皆許我為淨飯太子取王長女為妃。王可與我。王聞語已甚大 歡喜。即以五百婇女為其侍從。種種珍服莊嚴女身。送劫比羅國。時師子頰王得其女 至。即如國法。會諸群臣作倡伎樂。納娶其女為太子妃。未久之間師子頰崩。以其淨 飯太子後繼父位。正法化人國土安樂。五穀豐熟無諸衰惱。其國人眾處處充滿。於異 時中。與大幻化夫人登諸樓閣。後宮婇女圍遶侍衛。奏諸女樂縱逸遊戲。菩薩若在覩 史多天。常有五法觀察世間。何謂五法。一者觀察生處。二者觀察國土。三者觀察時 節。四者觀察種族。五者觀察所生父母。何故菩薩觀察生處。在覩史多天宮。常作是 念。過去菩薩何處受生便即觀見。或於淨行婆羅門家生。或於剎帝利貴種家生。或為 婆羅門師。或為剎帝利師故。當今之時。剎利為尊。我當往彼剎利家生。何以故。若 我於彼貧下家生者。或有來世眾生。誹謗我故。由此因緣。菩薩以自在福力。隨其所 念皆得生彼。由此義故。菩薩受生之時。先當觀察所生之處。何故菩薩觀察國土。菩 薩在覩史多天。常作是念。過去菩薩生何國土即見彼國。有甘蔗粳米大麥小麥黃牛水 牛家家充滿。乞食易得。無有十惡多修十善。菩薩思惟中天竺國。如是等物悉皆具足 故。我今生彼中天竺國。何以故。若生邊地者。或時有情誹謗我故。是故菩薩以福德 力。隨其所念皆得生彼。如佛所說無有虛也。何故觀察時節。菩薩在覩史多天宮。常 作是念。過去菩薩於何時節下生人間若見彼國眾生上壽八萬歲下壽乃至百歲。菩薩爾 時來生其國。何以故。若人長壽八萬已上時。諸眾生無有愁苦愚癡頑鈍憍慢。著樂非 正法器難受化故。若人短壽百歲已下時。諸眾生為諸五濁昏冒重故。云何為五。一者 命濁。二者煩惱濁。三者有情濁。四者見濁。五者劫濁。菩薩爾時作是思惟。若我惡 世時出現於世。多諸外道心王誹謗。五濁增長非正法器。猶如過去一切菩薩濁惡世時 不出於世。何以故。諸佛出興所說正法。皆不虛過。由是義故。觀察時節。復次何故 觀察種族。菩薩在覩史多天。常作是思惟。觀察於何種族可受生者。若見有人先世以

(12)

來內外親族無能謗者。即生於彼。菩薩爾時作是觀已。乃見釋迦清淨尊貴轉輪王種堪 可出現。何以故。菩薩若於下賤家生世間。有情或生誹謗。菩薩於無量劫來。獲自在 力。所有欲念皆得隨意。凡所說法曾無虛過。由此因緣。菩薩觀察所生種族。復次何 故觀所生母。菩薩在覩史多天宮。作是思惟。如餘菩薩。於何等母而受胎藏。觀彼女 人七世種族。悉皆清淨無有婬污。形貌端嚴善修戒品。堪任菩薩具足十月處其胎藏而 此女人。所其生業往來進止。曾無障礙。復次大幻化夫人。曾於過去諸佛發無上願。

使我來世所生之子得成種覺。由是諸菩薩。恐諸眾生作是謗言。何故菩薩。於彼無相 女人胎中。而出於世。是故菩薩。從無始已來種諸善根。皆悉成就。由是義故。菩薩 觀察所生之母

  爾時菩薩。作是五種遍觀察已。即慇懃三唱告六欲天。而作是言。我今從是覩史 多天下生人間。於白淨王最大夫人胎中。為其太子。誕生之後證常住果。汝等諸天。

願欲隨我證斯果者。可於人間同我生彼。於天眾中三告是語。爾時諸天聞此語已同聲 報曰。善哉菩薩。知不。彼贍部洲。剛強難化多諸濁亂。外道六師及隨外道六聲聞等

。并諸六定外道之類。遍滿其土。深著邪見難可拔濟。何謂六師。一者脯剌拏。二者 末揭利子。三者珊逝移毘羅胝子。四者阿市多雞舍甘婆羅。五者脚拘陀迦旃延種。六 者昵揭爛陀若提子。何謂六隨外道聲聞。一者拘達多婆羅門。二者輸那陀。三者遮彌

。四者梵壽。五者蓮實。六者赤海子。何謂六定外道。一者欝多伽囉摩子。二者囉囉 哥囉摩。三者善梵志。四者最勝儒童。五者黑仙。六者優樓頻螺迦葉若胝羅(唐云有多 毛)如是等外道邪法。教化彼諸眾生。貪著邪見難可濟度。如何菩薩今欲往彼。今我覩 史多宮。一一諸天聽法之座。縱廣正等十二踰膳那。當我在此說法。我等聞已深生信 受。能令我等於長夜中安樂利益。彼時諸天作是語已。菩薩爾時告諸天曰。汝等諸天

。宜各隨意作諸音樂。時彼天眾。即皆同時作諸音樂。其聲沸鬧。爾時菩薩即吹大螺

。諸音樂響普皆摧息。菩薩爾時復問天曰。諸音樂中何聲為大。諸天答曰。螺聲最大

。諸善男子。汝等當知。如大螺聲能令一切諸音樂聲悉皆摧息。我亦如是。下於贍部 洲中。有所說法。能令六師外道六隨聲聞外道六定外道皆悉摧滅。令一切眾生得甘露 法。皆悉飽滿。吹無常螺。令諸外道假常之計皆悉摧滅。吹大空螺。令諸外道執有之 見亦皆摧滅。爾時菩薩說伽他曰

 師子能伏諸猛獸  金剛善摧一切堅   帝釋能伏阿蘇羅  一切光中日光勝 

  爾時菩薩。說此頌已告諸天曰。汝等若欲清淨飽滿甘露之法。可生中天竺國六大 城內。爾時釋提桓因。在於座中作是思念。知釋迦菩薩必託摩耶夫人胎藏之內。我當 以神通力清淨其體。令無垢穢身力強健。以待菩薩。作是念已。即以通力淨彼摩耶夫 人胎藏之內。菩薩爾時於覩史多天宮五種觀察。慇懃三唱告諸天已。即於夜中。如六 牙白象形。下於天竺。降摩耶夫人清淨胎內。爾時摩耶夫人。即於其夜見四種夢。一 者見六牙白象來處胎中。二者見其自身飛騰虛空。三者見上高山。四者見多人眾頂禮

(13)

圍繞。作是夢已。向淨飯王說如上事。時淨飯王。即召相師說其夢事。相師答曰。如 我相法。王大夫人必當生男。具足三十二丈夫之相。莊嚴其身。若紹王位。當乘金輪 伏四天下。若出家修道。證法王位。名聞十方作眾生父

  內攝頌曰

 我降生時  四天守護  如明月珠   諸物纏裹  亦如寶線  智者明了   自持五戒  無諸欲念 

  諸菩薩有常法。從覩史天下生母胎。當爾之時。十方大地悉皆震動。有大光明並 皆周遍。六趣眾生隨業之境。日月威光所不到處。普皆明徹。其中眾生各相告曰。今 此光明得未曾有。將非我等別受生耶。復次菩薩降母胎時。釋提桓因即遣四天王神營 衛其母。而此四神一執利刀。一執羂索。一執於戟。一執弓箭。何以故。恐諸惡魔得 其母便。諸菩薩降生之時。其母胎中諸血穢等。皆悉遠離而不染著。如明月珠。雖為 諸物之所纏裹。而無染污。菩薩在母胎時亦復如是。諸菩薩常法。其母常見菩薩在其 胎中。猶以青黃赤白等綿裹於淨寶。諸慧眼人見其寶綿分別曉了。母見菩薩在其胎中 亦復如是。諸菩薩常法。在母胎時。能令其母身體和悅無有疲乏。諸菩薩在母胎時。

其母自然常持五戒。不殺不盜不邪行不妄語不飲酒。諸菩薩常法。在其母胎。其母自 然不貪欲愛。復次摩耶夫人。忽自思念。四大海水皆飲令盡。向淨飯王說其心願。時 劫比羅城中有一外道。名曰赤眼。善諸幻術。王令使者喚其赤眼。說如上意。赤眼報 曰。願與夫人登高樓上。既登樓已。即以幻術為四大海水。持其海水與夫人飲。既飲 水已。爾時夫人其意即息。時摩耶夫人復更思念。一切有情被繫閉者。悉令解脫。作 是思已即向王說。王聞是語。即勅獄官。所有囚閉皆令放出。爾時夫人其念即息。摩 耶夫人又復思念。意欲布施財物。作是念已即向王說。王聞是語。即為布施種種財物

。爾時夫人其念便息。又復思惟。欲往苑園遊行觀望。便向王說。王聞是已。即將夫 人就諸園苑觀望。其念便息。又復生念意。欲於父王園苑中居止。便告王曰。王聞是 語。即令使者往善悟王處報云。今摩耶夫人。意欲就彼父王藍毘尼園中居止。王聞是 語。便即差人。敷設掃洒。令摩耶夫人及諸侍從婇女詣藍毘尼園而為遊觀。乃見一無 憂樹花葉滋茂。夫人欲生太子。便手攀其樹枝。時天帝釋。知菩薩母心懷慚恥。多人 眾中不能即誕其子。便作方便。發大風雨。令諸人眾各自分散。是時帝釋。化作老嬭 立夫人前。夫人即生。時天帝釋以仙衣擎取。先在腹內心多煩悶。告帝釋曰。汝放於 地。時天帝釋暫少遠住。菩薩生時大地振動。天地光明乃至日月所不及處。皆令明徹

。其中眾生皆得相見。各相謂言。非唯我身獨在此處生。亦有餘人共在此處。一切菩 薩有常法式。從胎出時。無諸濃血及餘穢惡。其菩薩母欲產之時。不坐不臥攀樹而立

。無諸苦惱後有。菩薩常法。生已在地。無人扶侍而行七步。觀察四方便作是言。此 是東方。我是一切眾生最上。此是南方。我堪眾生之所供養。此是西方。我今決定不 受後生。此是北方。我今已出生死大海。爾時諸天。手持白蓋及與白拂。萃寶嚴飾覆

(14)

菩薩上。諸龍王等。各持二種清淨香水。所謂冷暖調和。洗浴菩薩。諸菩薩常法。誕 生之處。於其母前現大池水。其母所欲澡洗。皆悉充足。諸菩薩常法。誕生之時。諸 天仙眾在虛空中。以種種天妙和香。末香塗香旃檀沈水。而散菩薩。種種諸天音樂。

在虛空中自然發響。爾時阿私陀仙。在吉悉枳迷山石窟之中。彼仙恒知一切世間興衰 之相。其仙有一外甥。名那羅陀。彼那羅陀。時時而來恭敬供養。爾時仙人隨緣教示

。報那羅陀曰。彼聞仙記深信不虛。喜溢身心。求請出家而作弟子。菩薩初誕天地光 明。那羅陀覩瑞。即白仙曰。親教。頗有惡世二日雙現以不。若無二日。何故此窟有 是光明。時阿私陀仙。說伽他曰

 日光極熱不明淨  此光明淨及清涼   流輝晃耀於山窟  我定知是牟尼光   菩薩神通大威德  出其母胎現此光   清淨明朗真金色  遍滿世間諸大地 

  那羅陀報曰。親教。我今隨從親教欲看菩薩。時仙告曰。汝今知不。彼之菩薩有 大威德。天龍八部之所圍遶。我等往彼不可得見。若彼菩薩。入劫比羅城三號已。然 後我往可見菩薩。菩薩生時。五百宮人各生一男。謂贊鐸迦而為上首。五百宮人各生 一女。旃尼而為上首。五百大臣各生一男。鄔陀夷而為上首。有五百象各生一子。報 灑陀子而為上首。五百馬各生一子。馬囉呵馬子而為上首。五百寶藏自開出現。四方 諸國王等悉皆降伏。常獻種種雜物而來奉事。爾時大臣見是相已。來白大王。王聞此 事便深思念。我今此子。成就一切諸善事業。因此大王號此太子。名為成就一切事。

是故菩薩初得此名。時劫比羅城有一藥叉。名為釋迦增長。城內若有釋迦族類。生得 男女。先將向彼藥叉。而為作禮。時彼大王。便勅臣佐。將其太子。往增長釋迦藥叉 處。遣作禮拜。臣得王教。以七寶輦輿安置太子。往詣藥叉之處。劫比羅城諸釋種等

。性懷獷烈心意兇猛。多起人我堅鞕惡暴。見彼菩薩皆悉寂靜。默然而住。時淨飯王 作思念曰。此住劫比羅城諸釋種等。性懷獷烈心意兇暴。多起人我堅鞕惡性。彼見太 子入城。皆如牟尼默然而住。以此緣故。可呼太子名為釋迦牟尼。時釋迦牟尼菩薩。

至藥叉廟所。彼釋迦增長藥叉。遙見菩薩漸近廟所。即從座起五體投地頂禮菩薩。眾 人見已甚大驚怪。即往淨飯王所白言。大王。今藥叉神遙見太子。從廟而出頂禮雙足

。時王聞已甚大歡喜。作如是言。若天神禮拜太子故。知是天中天。以此緣故。號為 天中天。時彼大王。即將太子還於本宮。令宮乳母依時養育。彼乳母等甚大歡喜。即 以雙手。於父王邊捧受太子。在宮閣內勤加養育。彼乳母等。每日香湯洗浴。塗妙好 香種種莊嚴。每日將向王所。王乃抱持太子安於膝上。觀看相貌甚大歡喜。國有常法

。若王宮生子。即喚梵行相師觀看相貌。王乃喚相人令占大子。既占相已而答王曰。

今此太子。實是成就三十二相。若在家者。得作金輪聖王。王四天下善法理化。具有 七寶。一者金輪寶。二者象寶。三者馬寶。四者末尼寶。五者女寶。六者主藏臣寶。

七者兵將寶。具足千子。勇健端嚴降伏他軍。此大地中所有人等。無相犯者。皆悉令

(15)

行勝妙善法。若當出家得法王位。如來應正等覺。名稱普聞具三十二相。王即問曰。

何者是其三十二大丈夫相。一者具大丈夫足善安住等案地相。二者於雙足下現千輻輪 相。三者具大丈夫纖長指。四者足跟趺圓長。五者手足細軟。六者手足網縵。七者垂 手摩膝相。八者醫泥邪 相。九者身不僂曲。十者勢峯藏密。十一者身相圓滿如尼瞿 陀樹相。十二者常光一尋。十三者身毛上靡。十四者身諸毛孔一一毛生。如紺青色螺 文右旋。十五者身皮金色。十六者身皮細滑塵垢不著。十七者於其身上兩手兩足兩肩 及項七處圓滿。十八者其身上半如師子王。十九者肩善圓滿。二十者髆間充實。二十 一者身洪健直。二十二者具四十齒皆悉齊平。二十三者其齒無隙。二十四者其齒鮮白

。二十五者頷如師子。二十六者其舌廣薄若從口出普覆面輪至耳髮際。二十七者於諸 味中得最上味。二十八者得大梵音言詞和雅能悅眾意。譬如羯羅頻迦之音。其聲雷震 猶如天鼓。二十九者其目紺青。三十者睫如牛王。三十一者其頂上現烏率膩沙。三十 二者眉間毫相。其色光白螺文右旋。若不出家。得轉輪聖王王四大洲。菩薩常法。其 菩薩母產菩薩已。七日命終生三十三天。菩薩常法。生已其身端嚴。超諸世間。眾所 愛樂見者無厭。猶如善巧工人以閻浮檀金作諸形像。天衣覆上放大光明普遍暉耀。其 菩薩身亦復如是。如彼蓮花眾人所愛。菩薩亦爾。菩薩常法。眼恒不眴。如三十三天

。由果業故。日夜常見四維上下一由旬內。梵音深遠。如雪山鳥其聲清妙。菩薩生已

。自然具足廣大智慧。善解一切世間正化。父王國法無不明了。爾時那羅陀仙人來白 師曰。今者菩薩入劫比羅城。父王淨飯已立三號。願師共詣禮拜瞻仰。其師謂曰。今 隨汝意。二仙相隨欲修禮謁。以菩薩力故。遂失神通。不得如常乘空而去。便共步往 劫比羅城。既入城已至王門外。告門人曰。汝可為我往白大王。阿私陀仙今來門外。

願見大王。時守門人即至王所。具陳上事。王聞是已。即持香花迎彼二仙。安置宮內

。既安置已善言問訊。今者大仙。何緣遠來欲求何事。二仙答曰。我等故來願見菩薩

。王報仙曰。我之大子今正安眠。且待須臾令與相見。爾時二仙復白王曰。雖復未覺

。我等意者暫欲觀瞻。爾時大王。即領二仙至菩薩所。便見菩薩。雖復寢睡其眼常開

。時阿私陀仙見是事已。即說頌曰  如真飛龍馬  暫睡還復覺   如善營事人  睡蓋不能覆 

  時彼嬭母。即前捧抱太子授彼二仙。時阿私陀。便以雙手跪而承受遍體觀察。白 大王曰。大王已令諸婆羅門占。相師等相太子未。父王答曰。已令相訖。阿私陀仙復 白王曰。彼等諸人。占此太子當有何相。父王報曰。若紹國位。御金輪寶。聲聞十方 一切國土。時阿私陀以贊頌曰

 大王今當知  相者不能測   末劫無輪王  必證菩提道   一切金輪王  相猶不炳著   我今觀太子  當取法王位 

(16)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二

(17)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第三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詔譯

  時阿私陀仙。既知太子必成正覺。即自觀身壽命長短。我今此生。得見菩薩證菩 提不。既諦觀已。即覩菩薩十九出家。六年苦行獲甘露果。復知己身先時殞歿不逢菩 薩度人說法。便自悲傷啼泣懊惱。時淨飯王。既見此已甚大驚愕。以頌問曰

 丈夫及女人  見者皆喜躍   大仙今何故  對此獨悲泣   將非我太子  有諸不祥相   善哉大仙人  願速為我說    時阿私陀仙。以頌答曰  設彼虛空中  忽降金剛雨   於此太子身  不能損一毛   猛風與炎火  及諸利刀劍   毒氣嚙惡蛇  亦皆不能害   一切恐怖人  太子為擁護   云何慈悲主  而有憂害者   自在諸梵天  皆來為侍衛   如是最尊勝  云何而憂懼   我今恨衰老  死時將不遠   不見轉法輪  所以自悲泣   當來世間人  遇此菩薩者   必得聞妙法  證彼寂滅果 

  時阿私陀仙。說此頌已便懷惱恨。作如是念。由此太子威德力故。令我退失神通

。不能飛行乘空來去。我今於此步出城門。眾人見我必生輕慢作是念已白父王曰。王 曾發願。願阿私他仙出入城中。我今步來酬王宿念。今亦步去王應為我修理城路。爾 時父王。即令大臣勅諸人眾。嚴飾街衢懸諸幡蓋。告國人曰。阿私陀仙今步出城。汝 等諸人隨意觀望。時彼仙人內懷惱恨。與淨飯王及王臣佐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前後圍 遶出城門外。仙白王曰。王可還宮。我今辭去。既相別已。阿私陀仙漸次前行。至莘 陀山即登彼山。擇其勝地因以居住。時彼仙人遠行疲乏。既坐憩息遂入仙定。由入定 故得本神通。後於他時遂便染患。仙弟子眾。以諸湯藥療治不差。眾白師曰。師今此 疾藥療無痊。世間無常不可為諱。我諸弟子皆求寂靜。師既獲得常樂。豈可不留遺誨

。請師示誨。令使我等有所悟入。其師告曰。我雖出家希求甘露。然由未證愧無所傳

。今釋氏所生童子。必當獲得無上妙果。能以甘露滋益眾生。汝諸弟子。可詣彼出家

。若出家已。勿恃豪姓種類摩納薄伽。勉勵精懃常修梵行。為得法故。專精加行。若 此行成當獲甘露。作是語已說伽他曰

(18)

 從此於東方  汝當往求覓   諸佛實難遇  見已可勤修    說無常法頌曰

 積聚皆銷散  崇高必墮落   會合皆別離  有命咸歸死 

  時阿私陀仙。說此頌已便即命終。爾時弟子那羅陀。以種種如法供具。隨時殯葬 已。便詣波羅痆斯城。於彼而住。與五百摩納薄伽。為其教示婆羅門薜陀呪。其那羅 陀。為是迦旃延姓。因號迦旃延。若釋迦菩薩當成正覺。迦旃延。詣於佛所。彼佛即 喚大迦旃延。而便以法教示。令彼度生死大苦海。住於最上寂靜究竟涅槃。遂以名之

。為大迦旃延。後當得此名甘露。爾時菩薩坐於嬭母膝上。於金槃中食香稻飯。極多 不息。嬭母見多遂奪食器。菩薩以手捻其金槃。其嬭母不能奪此食器。乃至八嬭母奪 此食器。亦皆不得。其嬭母等。共往白王具說上事。王及諸宮人等。共奪此器亦復不 得。王復告諸群臣。令共奪此器。其諸臣等以索及鉤。牽拽食器亦復不得。諸群臣等 奪不得故。便取五百大象。及以繩索牽拽此器。菩薩爾時見諸人等慇懃方便種種牽器

。菩薩思念。此諸人等欲試我力。菩薩遂以指鉤其器。其象牽拽力復不如。悉皆復退

。時淨飯王。見此事已便作是念。而此菩薩一指鉤器。五百大象悉皆却退。若用兩手 必敵一千。是故號之名千象力。此是菩薩第四名號。菩薩生時。有常法式。若欲入學

。以五百侍從童子令隨。菩薩學習書業時。有博士名彩光甲。明解五百種書。時淨飯 王。將菩薩及諸童子。詣彩光處令遣受業。爾時彩光博士。作一種書。示彼菩薩令遣 學之。菩薩答曰。此一種書我先已解。次與第二般書而示菩薩令遣學之。菩薩答曰此 一般書我先已解。次與第三般書而遣學之。菩薩答曰。此一般書我先已解。其彩光先 生。乃至示五百般書。亦復如是我已解之。菩薩問博士曰。更有餘書與我學之。博士 答曰。此五百般書世間行用。我唯解此餘皆不知。爾時菩薩。即自作一般之書。度與 先生。問先生曰。此是何字。又復何名。先生答曰。我不識此般之字名也。菩薩答曰

。若世間中有二種出現。一者菩薩出。二者金輪王出。此般之字隨世自出。爾時空中 梵天大王。即出語曰。菩薩所說二種之現及字。必當實爾。淨飯大王及諸群臣。聞此 語已甚大歡喜。爾時菩薩。即為先生開異種新書。廣為談說。梵天大王見此之異。為 證此事。必當實爾。為此異故。此書號名梵天書。菩薩自解諸種書已。菩薩阿舅名摩 那利。來將菩薩等。令教乘馬之法。又劫比羅城有一博士。名曰同神。明解弓射戰法

。來教菩薩及餘釋迦童子。其摩那利白博士曰。此菩薩有大慈悲心。一切妙法願令教 之。及諸童子亦堪教之。唯提婆達多。本自惡性無有慈心。願請博士勿教妙殺之法。

何以故。此人惡性博士教之。必殺一切眾生。無有停息。為此勿教。博士得此語已。

即教菩薩等法。皆悉總盡。其法妙者。不教提婆達多。菩薩當日習得五種弓法。一者 射諸遠物。二者彼處有聲菩薩不見。隨其所念皆即射得。三者所欲射處無有不著。四 者前人身上知有要穴。隨其所念若死不死。即射其穴悉皆隨意。五者不問遠近射之極

(19)

當。菩薩明此五種等藝四方傳之。釋迦太子有如上藝

  爾時薜舍離城諸人。得一好象。形貌具足。諸人共集遞相議曰。其淨飯王有一太 子。天文占相。以後之時必為金輪聖王。由彼威德現此寶象。令使數人將此寶象獻此 釋迦太子。諸人當即莊嚴彼象。將向劫比羅城。漸行到彼。至於淨飯王宮門外。爾時 惡性提婆達多王子。從於內出見彼寶象種種莊嚴。心貪愛念。即問使曰。此象誰許。

使人報曰。釋迦太子天文占相作金輪王。為此因故。薜舍離城諸人。將此寶象獻上太 子。提婆達多聞此語已。甚大嗔怒即出是言。我國太子未作金輪大王。何故汝等預將 寶象來獻太子。作是語已漸近於象。嗔恚之心打象一下。其象倒地因即至死。打此象 已便即却去。當時難陀王子。次從內出。見此死象問其人等。此象誰許何人打死。諸 人報曰。此象獻來。提婆達多打死。即出是言。提婆達多極是不善。難陀重思念曰。

將非提婆達多自試力耶。爾時難陀執其象尾。遂即拽過三七餘步。離其大路即便過去

。爾時釋迦大子從內出來。見此死象問眾人等。此象誰許。諸人說如上意。菩薩重問

。此象誰人打死。諸人報曰。提婆達多王子。打此大象一下。因即至死。菩薩重問。

本於何處打此象死諸人答白。此象死處在於中路。菩薩重問。此象中路誰人拽來在於 此處。諸人答曰。難陀王子。一手執尾拽其大象。置於此地。菩薩重言。打死之人甚 當不善。拽令遠路極是善哉。重更思之。將非二人私試自力。我亦試之。爾時菩薩。

執其象鼻遙擲城外。七里墮地其地便陷。時人號為陷象之地。信心長者婆羅門。便於 此處起大窣覩波。時諸苾芻悉來頂禮。便說頌曰

 天授搏殺大象王  難陀拽於三七步   菩薩擲出城塹外  如在虛空 瓦石 

  爾時釋迦童子遞相謂曰。我等出外。作輪刀斷樹之樂。作此語已。即出就於林中

。菩薩聞諸童子往林遊戲。即領五百童子前後圍遶。至彼林中。諸釋童子競擲輪刀樹 皆摧倒。爾時菩薩亦擲輪刀樹林。悉斷而無倒者。以刀刃平故。時諸童子見樹不倒。

共相謂曰。我聞菩薩威猛自在。於諸五技無不達者。云何輪刀斷樹。一不能倒。斫樹 小術尚猶如此。豈況餘技

  爾時天神。見諸童子生此謗議。欲解眾疑即放猛風吹。諸林樹轟然悉倒。諸釋童 子。見斯事已皆大驚愕。方伏其妙。時諸童子。復與菩薩鬪諸弓射。以七重鐵多羅樹 并七鐵鼓。其間各安鐵猪。而為射垜。諸童子射不過一多羅樹。天授童子射過一多羅 樹一鼓一猪。其箭便住。難陀童子射過二多羅樹二鼓二猪。其箭便住。菩薩爾時放其 一箭。其箭直穿七樹七鼓七猪。并過地輪復入水際。爾時龍王即拔其箭。其箭之穴水 便湧出。清香輕美。人所飲者皆稱希有。時有信心婆羅門居士等。於其水傍造塔供養

。菩薩爾時作此戲已。遂乘車馬與諸童子却還城內。其城門傍有諸相者。遙見菩薩威 光殊特。競相謂曰。今此太子。若却後十二年中不出家者。必當登彼轉輪王位。時白 淨王。聞斯相語甚大喜躍。即集群臣而告之曰。我聞相者相我太子。却後十二年中不 出家者。當得轉輪王位。汝等諸人宜加防衛。滿十二年勿令出家。得使登彼金輪王位

(20)

。汝等諸人宜加防衛。滿十二年莫令出家。得使登彼金輪王位。當與諸君共相圍遶。

飛騰虛空觀四天下。汝等應當速立宮殿簡求美女令共娛樂。時諸臣等前白王曰。我觀 太子。不樂世間聲香欲愛。云何以諸美女而可留連。王告臣曰。我之太子縱不愛彼一 切色欲。應由未見殊妙女人。自今已往汝等諸君。勤加選擇上好童女。倍數將來令太 子見。任其意者必生愛樂。群臣議曰。今此太子雖無愛染。我等諸人應造種種嚴身之 具。各令童女美顏容者執其香飾之物親奉太子。復令太子各賜諸女嚴好珍飾。或有愛 者。便令留住共相嬉戲。作是議已。即為太子造立宮殿。百寶莊嚴敷師子座。令太子 坐於其座。前積諸珍寶種種瓔珞。以成大聚。總命諸臣及餘人眾。咸令普集所有童女

。任其意願隨時莊飾。著諸瓔珞將入宮內。菩薩性愛捨施。於諸童女普賜瓔珞。時執 仗釋種有一童女。名耶輸陀羅。容色端正世所希有。執仗釋種。即還家中告其女曰。

今者太子。施諸童女珠寶珍奇嚴好之具。汝可往取。其女報曰。我之家中豈無此耶。

何用他物。父告女曰。然彼太子雖施珍寶。或因愛樂便以為妃。女曰。若因此時便為 妃者。縱取餘女我必當得為其太妃。父又告曰。必當如斯可便速去。於是耶輸陀羅。

即以種種珍飾莊嚴其身。與諸從女亦復嚴好。相隨而去。路傍諸人。皆共愛仰耶輸陀 羅。不觀餘者。耶輸陀羅入菩薩宮。雅步從容端身而進。不觀左右。於太子前立。時 彼太子。先以珍寶施諸女盡。更無遺餘。獨有一金指環。見耶輸陀羅即舉其指。然耶 輸陀羅。先與菩薩從久遠來。恒為因緣常相愛樂。即昇師子座上。從太子指取其指環

。群臣諸人遞相謂曰。此耶輸陀羅。族姓尊貴顏容具足。於諸女中最為殊勝。堪為太 子宮中侍衛。群臣諸人同議斯已。向淨飯王具陳此事。時王即遣二萬婇女。圍遶耶輸 陀羅。入太子宮內

  復次菩薩常法。出現世界必生一樹。名曰善堅。其初生時。一夜之中便高百肘。

其初生夜。未見日光形質柔軟。可以爪甲搯而令斷。見日光已即便堅硬。雖加刀斧及 以猛火。不能摧損。釋迦菩薩既出世已。於劫比羅及以天示二城之間。有一大河。名 盧奚多。其河岸邊而生此樹。河水汎漲洪波鼓激。流沙圮岸土石隨散。其樹善堅根鬚 盡露。後因猛風摧倒。橫在盧多河中。便如大堰。堰水不流。其劫比羅城漸被侵沒。

天示城中又復枯涸。天示城王見斯事已。則令使者告淨飯王曰。今此大樹橫在水中。

彼此俱弊。王之國中有諸童子皆悉勇健。願王勅之令除此樹。時淨飯王報其使曰。我 今何能處分斯事。劫比羅國有一大臣。名曰闡陀。前白王曰。願王令我撿校斯事。我 有方便。令王子等不假王言。自除此樹。王曰可爾。闡陀大臣。即於河岸一叢林間。

洒掃清淨堪為遊觀。請諸王子往林嬉戲。諸王子等各乘寶車。與諸童子前後圍遶。既 至林已。各敷床座縱誕歡樂。時有一雁飛空而度。提婆達多。即挽其弓射之。令落其 雁。落在菩薩座前。菩薩爾時。收捧其雁為拔其箭。以藥療之應時平復。提婆達多。

即令使者告菩薩曰。今彼之雁我先射得。可還我來。菩薩爾時告彼使曰。我久發菩提 心。一切有情是我先有。云何此雁是汝先有。提婆達多。從久遠來恒與菩薩結諸怨恨

。聞此語已即懷瞋恚。然菩薩此身。與一切有情。怨結已盡。唯提婆達多一人。尚有

(21)

餘習。今因此雁為最後之身。與提婆達多為初首鬪諍。天示城王。既請淨飯王除樹不 得。即自令其國內人眾共拔其樹。爾時諸人施功用力叫聲沸閙。菩薩聞已問左右曰。

彼是何聲。闡陀大臣具陳彼樹堰水之意。菩薩聞已即告眾人。我當往彼為除此樹。時 彼菩薩并童子等。即共往彼。路傍孔中出一毒蛇。烏陀夷見此毒蛇。恐害菩薩。即拔 利刀斬為兩段。蛇吐毒氣著烏陀夷身變為黑色。因此名為黑烏陀夷。是時諸童子等。

爭騁勇力拽善堅樹。提婆達多。鼓氣而前盡力拽之。纔動而已。難陀童子擎少離地。

菩薩以手擲置空中。其樹乃為兩段。各分兩岸。爾時菩薩告諸人曰此善堅樹。是其冷 藥能除熱病。汝等各應細截斬分。若有鬼氣癰腫。將此塗之並得除差。時諸童子並即 乘車。歸劫比羅城。至城門所遇占相師。作是言曰。菩薩於此日中不出家者。必登轉 輪王位。時有釋迦女。名喬比迦。住鍾聲聚落。在於高閣上遊觀。菩薩入城遙見女。

遂以脚指以壓其車。車便不轉。其女遙見菩薩念於心。菩薩手中先有鐵杵。以指撚之 遂便微碎。喬比迦女觀視菩薩。以脚指捺樓。其閣遂穴。諸人見已作是念言。此之釋 女。必能善得菩薩之心。時淨飯王聞此語已。即迎喬比迦女。并二萬婇女侍從入宮。

菩薩常法。將欲遊觀園苑。即勅御者。我之好乘汝速裝飾。我欲乘之遊觀園苑。御者 受教。嚴飾上乘至菩薩前。白菩薩曰。我已嚴飾上乘。唯願知時。菩薩登車遊觀。逢 一老人。氣力羸弱形體損瘦。腰背僂曲行步倚杖。身體戰掉鬚髮變色。不如餘人。菩 薩見已告御者曰。彼是何人。腰背僂曲形體羸瘦憔悴若此。御者報曰。此名老人。此 人不久要當身死。菩薩問曰。我於後時當如是不。御者報曰。太子之身還當如是。菩 薩聞已愁憂不樂。即告御者。可速還宮。我至宮中思量是事。我當云何得免斯苦。御 者依命即還宮內。既至宮已。菩薩爾時端坐思惟。作是念言。如此老法。不久之間即 至我身。我云何免。即說頌曰

 忽遇如此衰老者  形體枯瘦倚杖行   我身亦為老所縛  云何得免斯苦事 

  爾時淨飯王。見菩薩却迴宮中。問御者曰。太子出城遊觀林泉。生歡喜不。御者 對曰。我見太子無有歡喜。王曰。何故不喜御者答曰我與太子出城。門外見一老人。

形體羸弱顏容枯悴。倚杖前行身體戰掉。太子見已即問我曰。彼是何人一當至此。我 即答曰。此名為老人。又問我曰。我於後時當如此不。我即答曰。必當如此。太子聞 已命我令還思惟是事。今者現在宮內思量是事。時淨飯王聞此語已自私念言。太子生 時。相師皆云出家修道。今若如此。應是斯事。我當倍諸五欲樂具以娛樂之。作是念 已。即令倍諸五欲樂具。以娛太子。頌曰

 父王既聞御者言  即自思量相師語   以諸五欲倍於前  願令菩薩不出家 

  菩薩常法。將欲出城遊觀。先勅御者。速當為我嚴飾車乘。我當出城遊觀。御者 受命。即為嚴飾上妙車乘。既嚴飾已即白菩薩。今可遊觀。將欲出城。逢一病人。舉 身羸黃瘦瘠疲困路傍諸人皆不顧見。菩薩見已問御者曰。此是何人。身形瘦弱羸黃困

(22)

篤。一切諸人皆不顧見。御者報曰。此名病人。因斯病故不久當死。菩薩問曰。如此 病法。我超過不。御者答曰。此之病法亦未超過。菩薩聞已愁憂不樂。即命還宮。思 惟是事。爾時御者送至宮內。既至宮已。菩薩於是端身思惟。如此病苦。時淨飯王問 御者曰。太子出城遊觀。歡樂以不。御者答曰。太子不樂。又問曰。何為不樂。爾時 御者具陳上事。王聞是已。乃至倍加五欲娛樂太子。頌曰

 上妙色聲香  最勝諸味觸   當受五欲樂  勿棄我出家 

  菩薩常法。將欲出城遊觀。先命御者嚴飾車乘。既嚴飾已出城遊觀。逢一死人。

以雜色車而以載之。復有一人。手持火爐在前而行。雜色車後。多諸男女被髮哀號。

見者悲切。菩薩見已問御者曰。此是何人。以種種雜色嚴飾其車。載之而去。男女哀 號見者悲切。御者答曰。此名死人。太子問曰。云何名為死人。御者答曰。此人生氣 一盡。不復得與父母兄弟妻子眷屬而重相見。菩薩問曰。我亦爾不。答曰亦爾。菩薩 聞已愁憂不樂。即命還宮。時淨飯王問御者曰。太子出城遊觀。歡樂以不。御者答曰

。我見太子愁憂不樂。王曰何故。答曰。今者路逢死人。父母妻子悲號相送。太子問 曰。我當如此不。我即答曰。皆當如此。故在宮中思惟是事。時淨飯王復加五欲。以 種種微妙音樂倡伎珠珍婇女。娛樂菩薩。頌曰

 此最勝城甚嚴飾  天中天子可久住   倍加五欲能歡樂  猶如千眼歡喜園 

  爾時淨居諸天。皆共觀念菩薩先有大實因力。我等當為菩薩作大緣故。何以故。

若有大因待大緣故。即便化作一大沙門。執錫持鉢次行乞食。菩薩常法。出城遊觀先 命嚴駕。既嚴駕已登車前行。於衢路中逢一沙門。淨除鬚髮被福田衣。執持瓶鉢徐行 乞食。菩薩見已問御者曰。此是何人。御者答曰。名出家人。菩薩問曰。云何名為出 家。報曰。此人以善心修善行。於善處住。身口意業悉皆清淨。以信心故。剃除鬚髮 被如來服。捨離俗家昇涅槃路。故名出家。菩薩即便告御者曰。汝可將車近彼沙門。

御者奉命。即便引車至沙門所。菩薩爾時問沙門曰。汝是何人。何故剃除鬚髮著別色 衣。手持錫鉢以乞自活。沙門報曰。我出家人也。菩薩又曰。云何名為出家人也。沙 門報曰。常以善心恒修善行。身口意業悉令清淨。捨離俗家昇涅槃路。故名出家人也

。菩薩歎曰。善哉斯事善哉斯事。即自念言。若當如此我亦出家。即命御者。可速還 宮。我至宮中思量是事。御者奉命。執御還宮。既至宮中寂然思念。時淨飯王問御者 曰。今者太子出城遊觀。歡樂以不。答曰。我見太子愁憂不樂。王即問曰。何故不樂

。御者答曰。太子出城逢一沙門。剃除鬚髮被福田衣。手持鉢錫徐行乞食。太子問我

。彼何人也。我即答曰。名出家人。便問我言。云何名為出家。我即答曰。捨其俗家

。昇涅槃路。故名出家。太子聞已。命我引車近沙門所。問沙門曰。汝是何人。剃除 鬚髮被異色衣。手執瓶鉢自行乞食。沙門報曰。我出家人也。太子問曰。云何名為出 家人也。彼便報曰。捨離俗家昇涅槃路。太子聞已即便歎曰。善哉斯事善哉斯事。若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沙彌十戒 (沙彌者梵語。此云息慈。息惡行慈故曰沙彌。息於十惡故受十戒耳。慈念眾生故有 不殺等也。此之十戒乃是眾戒之根本。先護持之)

  案靈裕法師寺誥。凡有十名寺。一曰寺 (義準釋名) 。二曰淨住 (穢濁不可同居) 。三曰 法同舍 (法食二同界也) 。四曰出世舍 (修出離世俗之所也) 。五曰精舍

從二月十六日至月盡。即是月半。令減一夜為其小月。餘皆倣此。為東西不同故)

  鄔波馱耶存念。我某甲此僧伽胝 (譯為複衣) 我今守持已作成衣。是所受用。如是三

讚歎四薜陀書。祭祀讀誦。施受六種悉得成就。後於異時。復誕一女。其女眼目。如

。皆作是念。我等今當為佛如來敷師子座正法座大上人座大莊嚴座大轉法輪座。當令

 汝夢何所見  在娑羅林所   謂涅槃先相  彼相為我說    爾時阿難即以偈頌白世尊曰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得具如是十種之力。名為如來應供正遍覺。是故目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