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能觀心者究竟解脫, 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能觀心者究竟解脫, 不能觀者永處纏縛"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第十》讀後感(一)

本文榮獲九十三學年度慈航導師獎學金

◆ 許勝雄 摘 要

三界以心為主,心名為地,以此心法,通入法界,故名法門。能觀心者究竟解脫,

不能觀者永處纏縛。《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觀心品》,薄伽梵告諸佛母無垢大聖文 殊師利菩薩摩訶薩言:「此法名為十方如來最勝祕密心地法門,此法名為一切凡 夫入如來地頓悟法門,此法名為一切菩薩趣大菩提真實正路,此法名為三世諸佛 自受法樂微妙寶宮,此法名為一切饒益有情無盡寶藏,此法能引諸菩薩眾到色究 竟自在智處,……此法能度一切眾生生死險難。」從般若波羅密門,直證心田,

如實知自心,是名心地法門。《大日經》之祕密主,即言心密之主,身口意三平 等祕密加持,為所入門。一、身密印,二、語真言,三、心妙觀,三者方便加此 受用身,即是毘盧遮那遍一切之法身也。此表菩薩之功行圓滿,故以為名,實即 一切眾生平等法性不思議心也。經云依此法門等等,門即此門,故離般若,則學 佛之資糧斷矣。

文中說明轉凡成聖之道:(一)親近善友。所謂「善友」,是指能宣說「心地法門」

的善知識。(二)聞心地法。聞法是修學佛道必要的過程。(三)如理觀察。(四)

如說修行。(五)自作教他,讚勵慶慰。如此依法奉行的人就能圓滿成就佛果,

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太虛大師說「觀心」的「心地法門」,為使行者觀其自心。心無形相,所以用地 比喻心,心類似於地,能生萬法,所以把心地合成一名。心地觀,是字的倒裝,

即觀心地。行者如法觀照自己的心地:一、正觀心地。心同、地同。地有能生義,

心亦有能生義。一切飛潛動植皆從地生,一切善惡等法、六凡四聖果體,皆從自 心生起。地有依止義,心亦有依止義。地為礦植動物所依止,心亦為五蘊、六根、

十八界、世出世間、有漏無漏法所依止。二、觀心幻妄。心體幻化不實,由於虛 妄偏執,呈現染污形態。三、觀心空寂。心無在所,非內、非外、非中間住。四、

心即法界。心體離言,超脫空有,當體便是一真法界。

壹、緒論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言:「三界之中,以心為主。若能觀心,究竟解脫;不能 觀者,永處纏縛。」又言:「若能觀心體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脫。」《華嚴經》亦 言:「無上菩提,以心為本;心若清淨,一切善根,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欲成 則成。」《涅槃經》言:「若能觀心,名為上定。」可知觀心,不獨為斷煩惱之方 便,亦是入佛知見之正因。

智者大師說:「以心觀心,由能觀心,有所觀境;以觀契境故,從心得解脫故。

若一心得解脫,能令一切數皆得解脫故。」(1)智者自「心」指出了生命體在「十 法界」中輾轉升降、或凡或聖的主導因素所在,而「觀心」修學功夫論的意義便 被帶出來,因為它切近佛法行者修學的入手處。「心」雖是生命體流轉、超昇的 主導因素,卻不是「成佛」,尤其是大乘佛教「成佛」的唯一條件。因為,不僅

(2)

說「心具」三千世間一切法,或說三千世間一切法無不由「心」造,都只是對一 切緣起相關的存在的總攝性言說而已。觀心者即以此智解,反觀自心。有智無觀,

如有目無足,雖識途而無法到達;有觀無智,如有足而無目,雖能行而必入歧途,

不能到達。二者必相資為用,不宜相離;因為萬法唯心,心生法生,故觀心實為 識本達源之要務。

〈觀心品〉所以名「觀心」者,正明「心地觀」。此經初從獅子吼菩薩稱讚如來 時,曾告大眾說心地觀法:〈報恩品〉初,如來從三昧安詳而起告彌勒菩薩,便 欲直宣心地觀微妙法,但因當時有妙德等五百長者之阻滯而未說。彼等見如來光 中所現菩薩難行之苦行,乃至頭目髓腦、妻子、財寶施於眾生,故問於如來,以 說明不欲修菩薩難行之苦行,以為得果不及二乘之速,而又違父母之供奉。如來 為逗此機宜,而漸引於佛果菩提,遂不能不暫置稱性頓宣之心地觀微妙法門,而 誘之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展轉增進至於大乘不共之法,始能再說心地,即此

〈觀心品〉,及此後之〈發菩提心品〉、〈成佛品〉是也。〈報恩品〉漸說以來,固 然亦是闡明心地觀門,然僅可作心地觀微妙法門之方便;今此〈觀心品〉,則正 明本經心地觀微妙法門之真實宗旨,即此經之所以得心地觀之名。(2)

《華嚴經》:「遊心法界如虛空,則知諸佛之境界。」世學所研究之心,如心理學 所言,是以能緣境界了知種種相者為心,此是依緣境之功用而能了知一切萬物之 別相者以為心,即《成唯識論》所謂「了境為性相」之心。此即心與物相對,因 之而成為現代泰西所謂「唯心論」與「唯物論」,彼此對立,此以心理學所說之 心未詳盡耳。佛法說,三乘則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識,大乘則加末那 識、阿賴耶識而成為八種識;此皆以緣慮了知為心,其義猶未圓滿窮盡。

作為生命體感覺器官的「根」,與作為生命體外一切事物的「塵」,兩者相對則「心」

識作用現起,所謂「一念心起」,由此便落在「十法界」中任何一界之內,造作 種種業行因緣,於是便將生命體帶往同業行因緣相應的果報境界裡。所以《大智 度論》說:「《釋論》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心能地獄,心能天堂,心 能凡夫,心能賢聖。」(3)心之特義在於「集起」。小乘六識、大乘八識,識本心 之別名,而心能通於心所。但此皆重於緣慮境界、了別境界之義,未明以積集種 子習氣而起現行為心之義。此義,即於第八阿賴耶識正得心名,因此識最為深細 而能積集萬物之種子,萬物之種子莫不含藏於此識中,一切萬物莫不由此識而生 起現行。此即名之為「集起」心,即經中以心喻地,如地能積集一切草木種子而 生起一切草木。

心有更進一層之義,即以一切法真實性為心,亦即人與眾生萬物之體性為心。依 此真實性為心者,如《楞伽經》所謂「真識」,及他經所謂「真心」、「自性清淨 心」等,皆此真實之心。即先觀一切法皆唯心,進而觀心之真實性,即一切法之 真實性。此即所觀之境心,即真如法界;而能觀之智,即是能觀之心,為下品發 菩提心所明之四種自悟心。初修行凡夫,依六識相應之定慧而為能觀之智;到證 得真如法性時,則成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之能觀自心,此即觀心之大意。

太虛大師指出:依科判說,此唯是大乘不共法;《大乘本生心地觀經》雖通明五

(3)

乘共法、三乘共法,但到此時期則超過人天、二乘,而成為獨菩薩所修之法也。

大乘不共法有三品,第一即是此品,科曰上根證大乘境。此之上根,並非對五乘、

三乘曰上根,乃專就大乘中上根、利智頓超直往之菩薩言。(4)

佛法不違世法,講究循序漸進,逐步以求。太虛大師更進一步說明:

前所說之菩薩,是由初聞法而漸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訖於四加行而證 入見道,此即是從五乘共法、三乘共法而漸入大乘不共法者,此名漸悟大乘菩薩。

而上根智直往之菩薩,即可直從此觀心品而發心,頓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 向,由四加行修觀,觀諸法性相一切皆唯識,而證得諸法性相一真法界之不共二 乘境。此即上根利智之直往菩薩,從初發心不經歷十信等位之階級,便能由加行 而入根本者,此則名為頓超菩薩。正科之旁,加有「加行入根本」者,即明此經 從厭捨品、無垢性品而修十信心,再由阿蘭那品、離世間品進而修十住,更由厭 身品而修十行,復於波羅密多品、功德莊嚴品而修十回向,乃於此品起加行而證 入根本無分別智。此科之所明,即接引十回向菩薩,於煖、頂、忍、世第一而加 功用,以期證入初極喜地。在此正科之下,又注有「觀空前心相證心空性」者,

此即正明四加行入根本智義。因在此尚未證生空法,但依二空勝解而修一切觀 行,以期證得二空之智,通達諸法實相。由此未證二空之根本無分別智,尚在證 空之前,故謂之觀空前心相,即證空前觀一切法皆識所變,一切心、心所法,皆 如幻如化,剎那生滅。(5)(未完待續)

註 釋

(1)《法華玄義》,T33.685c。

(2)太虛大師,《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講記》(觀心品第十)卷八。

(3)《法華玄義》卷第一上,T33.685。

(4)同註(2)。

(5)同註(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佛告魔言。汝能毀壞誰之道心。魔言。其求大乘捉持阿閦如來名者。我心則生愁憂熱

 故我心行善  發心世尊處   俱胝百千劫  觀彼善慈悲   故我行慈行  女色所縛人   見彼如實者  若苗稼成熟   而被雷雹壤  若離女色染 

心即修三觀,不待二觀成。」(T46.81a)

。誦此呪者。能令眾生起大慈心。能令眾生起大悲心。一切障礙皆得消滅。所有諸願

可知六祖是以「觀心」法門使弟子們自見本性,其方 法在《六祖壇經》中,六祖說: 「前念迷即凡,後念悟 即佛。」此處指出,觀心法門不壓抑念頭,而是讓念

在修行心念住時,只要輕鬆地直接觀 照心中生起的心理對象;觀照時,能 觀的心識和所觀的心理對象要有一 距離。泰國的讚念長老更是指出,能 觀的心識是位在眉輪處的「識智」以

有人說自己對信仰很虔 誠,但是信錯了,卻是無比 危險。也有人說,我什麼都 不信,不信沒有了不起,不

下個月我又要到馬來西亞演講,他們希望我多一些機會與他們分享佛法。講題中 有一個是 The Great Liberation Not Through Meditation(不必透過止觀得到大解 脫) 。The Great Libe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