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心三觀 ◆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一心三觀 ◆"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一心三觀

◆ 鄭振煌 主講

◆ 陳淑蓉 整理

《維摩詰經》導讀

不可思議的神通境界

《維摩詰經》真是美得超乎我們想像,不只文字優美,意境也極美。上次已介紹 不可思議的情況所展現的神通。為什麼說不可思議呢?是因為我們修行的程度尚 未到達那種位階的緣故。如果我們程度到了,神通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像對會打 電腦、會畫圖、會唱歌的人而言,打電腦、畫畫、唱歌這些事情對他們是輕而易 舉的。可是出口成章,或下筆就成一幅很美的圖畫,對不會的人而言卻是舉筆維 艱。大修行者也是一樣,因為他們走過了這些過程,所以他們對世間相非常瞭解。

我們一般人是非常執著的,認為一定非得怎麼樣才行,這一執著就卡住了,產生 了非常多的障礙。大修行者為什麼能夠這樣展現神通呢?道理非常簡單,因為他 們已經破除法我的束縛,自由自在了。

今天我們繼續看〈觀眾生品〉,和〈觀佛道品〉。為什麼要講〈觀眾生品〉呢?因 為前面有不可思議的境界展現出來。維摩詰用不可思議的神通來展現不可思議的 現象,雖然舍利弗已經證得空性,成阿羅漢,可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對他而言,

仍然無法想通為什麼會如此。打從他一開始到維摩詰的方丈室裡就滿腹疑問:為 什麼房間如此小,卻可以容納幾萬人?連椅子都沒有,大家該坐在何處呢?〈香 積品〉更有意思,大家在那裡不斷的問答,到了中午,大家肚子很餓,舍利弗納 悶為何還不用餐,因此才有〈香積品〉的示現。

〈香積品〉所要表達的是:當舍利弗看到如此多的不可思議境界,疑惑重重。維 摩詰為了破除舍利弗的疑問,於是告訴他,為什麼能夠到達如此不可思議的境 界,主要原因在於修行。如果修行達到成就,心行完全清淨,沒有塵埃,沒有任 何立場、執著或概念時,就可以達到不可思議境界。我們的立場、想法、概念非 常多,都是分別、執著、顛倒的。那麼要如何達到不可思議境界呢?我們就得來 談一談「觀」。

空觀 得一切智 證真諦

觀就是觀照、觀察。凡夫既沒有止,也沒有觀,因為心定不下來而無法觀察。因

(2)

此凡夫只看到自性有,認為一切法不能離開我的想像,不可以離開我所認為的樣 子。比如我認為美的構圖應該是如此呈現才恰當,若稍微與我的想法有所不同就 傻眼了。這真是一件無奈的事,我們為什麼會養成這種心性、脾氣呢?這是無始 以來的熏、染所致,這是與生俱來的,是俱生的。無始以來,我們的心意識已經 被薰染了,這一世又繼續污染,不斷的添加東西進去。所以,我們就以自己的觀 念、想法來認知情境,而且堅持情境必須依照我的想法、我的感受、我的意志來 執行,否則一切就都不對勁了。眾生都有自性執,既不能止又無法觀。因為有自 性的執著,所以在修行過程中,首先要修空觀。

「空」並不是沒有,「空」並不是離開現象,斷滅以後才有空,而是現象本身就 是空。從時間的角度、空間的角度來看,每一個現象都沒有自性,也就是沒有自 己的獨立性、不變性。從時間的角度來看,每一個現象發生之前,都是不存在的。

比如我們預定十點鐘在這裡見面,在九點半以前,這裡並沒有這些朋友,在預定 的時間點以前它是不呈現的,時間一到這個現象就出現了。到了十二點鐘大家離 開了,這個現象又滅了。所以,現象的「有」和現象的「無」,並非「真的有」、

「真的無」。現象的「有」,是因為有很多的因緣或條件所形成,才會有十點鐘大 家在此見面,也有很多的因緣或條件讓我們在十二點鐘離開這裡。因此,有並非 真的有,無並非真的無,生非真的生,滅也非真的滅。現象本身是無自性,是空 性,我們稱之為空。

從空間的角度來看,生並非真的生,滅也非真的滅。意思是說生不是自己生的;

滅不是自己滅的。從空間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都已經在講堂裡,這個現象已經 呈現出來了。這個現象是自己呈現的嗎?不是的。從空間的角度來看,是我們都 離開了自己的家來到教室,所以我們已經不在家了。我們只是自己從家來到教室 裡。教室現在所呈現的現象是因為家已經空出來了,家已經改變了,所以教室才 會呈現出二、三十人的情況。十二點鐘我們離開這裡,這種消失並非真的消失,

我們只是離開這個地方,回到自己的家而已,這只是個體移動而已。所以有和無,

並非真的有或真的沒有,這是有其他很多條件促成的。有和無是互相依靠的,如 果沒有我們不在家這件事,就不可能有我們在教室這件事。因此我們在教室見面 這回事,並不是真的,只是假的見面;我們離開教室也不是真的離開,只是另外 一個情境的轉換而已,我們就把它稱為空性。所以我們在觀的時候,首先要觀空。

觀空之後,我們就可以得到了知空相的智慧,佛法稱為「一切智」。一切智是說 我們有瞭解一切現象所共有的特性的智慧。當我們瞭解白板是空、我們在這裡見 面是空,我本人也是空性,桌子、房子、山河大地、我的思想、意念、覺受是空 性,我的心也是空性,我們就以空性來代表一切現象、萬法、事物的本質。也就 是說,萬法的本質沒有不變的自性,沒有常一主宰的性質,我們有了這種智慧就 稱之為得到「一切智」。有了一切智,我們就可以見到真理,這種真理我們稱之

(3)

為真諦。

中國譯經史上,有一位真諦大師。他是法相唯識宗,主張實相的唯識宗大師。真 諦就是真的、確定不移的、真正的真理。真理就是萬法皆空,一切事物皆空,這 並不是說沒有一切事物,而是說一切事物沒有本質,一切事物並非我們所認為的 樣子。一切現象並非我們所看到、所聽到、所嚐到、所觸到、所想的樣子,這是 佛法很深的真理。一切現象、一切事物並不是以我們見、聞、覺、知、嗅、嚐、

觸、思所認為的樣子,也不是我們覺受的樣子,所想的樣子,這就是真理。我們 都只是像瞎子摸象一般,在摸真理,我們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而已,並沒有摸到 大象的全部。我們也許只摸到大象的表面,並沒有看到大象的五臟六腑,我們其 實對內部的一切並不清楚。等到我們有了空觀,得到一切智,證得真諦之後,我 們就知道用空的道理來統貫一切。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用空這種中觀思想、般 若思想,就是以空觀,以真諦來斬除煩惱。反正對於一切現象,不管是煩惱、痛 苦、快樂或自己喜愛的事物,都以空性來看待。苦是空,樂也是空,喜歡是空,

討厭也是空,生是空,死也是空。總之,一切現象皆是空性。一旦破除了自性執 就能見到真諦,證得涅槃,也就是阿羅漢的果位。

大乘行者認為,如果一切都用空觀,證得一切智,見到了真諦之後,就會變得太 理性,而且理性得很徹底。因為道理看得很透澈,理性到了極端就變成了冷酷無 情。諸位!如果你供養南傳法師,他是不會向你道謝的;你禮拜他,他也不理會 你。因為他很理性,他知道一切皆是空性,一切都是假。南傳法師身邊常有一位 在家人當侍者,稱為淨人。因為出家人有很多戒律在身,比如不持金銀戒,這就 需要一位幫助他持守清淨戒律的人,就是淨人。南傳法師是不拿金錢的,錢財的 支用或收受,就由淨人來處理。因為他很理性,他見到了真諦,但是有時候,一 般世俗人就會覺得格格不入,而起煩惱。這樣要接觸一般大眾就有困難。

大乘佛教的興起就是為了要廣度眾生,不止度有理性的人。諸位都是知識分子,

都是很理性的人,完全理性的人就是阿羅漢了。大乘佛教是普度一切根基習性的 人,理性的人要度,感性的人也要度;有知識的人要度,沒知識的人也要度;能 修止觀的人要度,不能修止觀的人也要度。

下個月我又要到馬來西亞演講,他們希望我多一些機會與他們分享佛法。講題中 有一個是 The Great Liberation Not Through Meditation(不必透過止觀得到大解 脫)。The Great Liberation 就是大解脫,Not Through 就是不經過,Meditation 就 是禪修(包含止與觀)。這並不是說我有什麼了不起,我只是要和他們分享心得 而已。大乘法門無量,能幫助各式各樣的人,對理性的人可以導引他按照方法修 禪定去觀,對感性的人就用感性的方法來度,這時不必修空觀。如果再修空觀,

一切皆空的話,就會認為你的苦是你家的事,沒飯吃是你自己的事,你的煩惱與

(4)

我不相干。這時要把一切現象當有,但不是真的有,我們稱之為假觀。

假觀 得道種智 證俗諦

現象是有,痛苦是有,桌子是有,椅子是有,人是有,六道是有,涅槃是有,佛 是有,但這種有是假有。如果你把現象當作真是有,你就是凡夫了。凡夫不只是 不觀,而且執自性是真的有。菩薩行者在修菩薩道時修的是假觀。假觀就是承認

「現象的存在」,但同時有智慧參透現象,了知現象的存在不是真的存在,而是 假的存在。我們生是假,死是假,快樂是假,痛苦亦是假。什麼是假的快樂呢?

我現在吃到好東西,遇到好朋友,我看到美麗的景色覺得很快樂,這種快樂不是 真的,是因緣所生的。我的煩惱、痛苦都是有原因的,都離不開受、想、行、識 的作用,都離不開「自己心」的作用。這一切好、壞都是「自己的想法」而已。

比如兩個人相愛時如膠似漆,翻臉時什麼都不對勁了。戀愛時只看到對方的好 處,沒有看到對方有任何缺點,而分手時看到的全是對方的錯誤。為什麼會變成 這個樣子呢?原因是我們沒有智慧去看清楚一切都是假的。假的意思是有現象,

但非實有。生老病死過程也是假的現象,凡夫、六道、佛,也是假的現象,沒有 一樣是真的。如果沒有一樣是真的,我們真會嚇壞的。因為我們已經執著「有」

慣了,所以,當我們一聽到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有時,心就沒有著力點,好像沒 有基礎,沒有皈依處,沒有穩定的力量。

菩薩何故要修假觀?因為他看到你的痛苦,承認你有痛苦,他的悲心一定要幫助 你。他不會看到你的痛苦還說這一切都是空性,這一切都是不存在的。在幫助你 的同時,知道這是假的幫助,你的痛苦也是假的,人我都是假的。如果你的痛苦 是真的,那麼無論他多麼努力,都沒有辦法幫你解決痛苦。正因為是假的,所以 他有信心來幫助你解除痛苦。把自己當作假,把對方當作假,一切都可以改變,

因此就可以達到三輪體空,自己就不會捲入情境之中,看到別人痛苦,也跟著別 人痛苦。

有很多人是非常感性的,他看到別人痛苦,他也深受痛苦。比如去年SARS的 出現或是九一一事件的時候,很多人看到電視轉播,因此罹患躁鬱症或憂鬱症,

不敢看電視或報紙,因為媒體都是報導負面的消息。尤其,現在是立法委員選舉 期間,吵鬧不休,很多人因此感到憂鬱、痛苦,因為他們受不了疲勞轟炸。這是 因為沒有修假觀、修空觀的緣故。如果有修持空觀、假觀,就會承認有這些令人 不愉快的現象存在,但是知道這種現象是假的。不是嗎?選舉一結束,在台上互 相謾罵的人都相邀去喝酒了。表面上是鬥爭騙取選票,背後可是哥倆好,這些都 是假的。所以我們要有菩薩的大悲心,可憐他們,同時也要可憐所有的眾生。我 們要告訴眾生這一切都是假的,我們不要當真,我們要認真做事,但是不要把現

(5)

象當真,否則你就是凡夫了;你不當真就是菩薩。

修假觀的人可以得到了知道法差別的智慧,我們稱之為「道種智」。「道」就是佛 法、佛道,真理之道,也就是邁向解脫之道。「種」就是眾生的根器,我們一方 面要學習很多智慧、知識、方法,另一方面要瞭解眾生的習氣、根性。針對不同 的根性與習氣,給予不同的協助。換言之,我們要修行,首先要瞭解自己的根性,

看看自己是屬於貪、瞋、癡、信、覺、尋中的哪一種行者。貪行人與信行人類似,

瞋行人與覺行人類似,癡行人與尋行人類似。當然我們的個性中貪瞋癡皆具足,

否則我們怎麼會出生在人道。如果貪瞋癡都沒有,我們就證阿羅漢了。肯定大家 都有貪瞋癡,我們先檢測自己的根性是貪較嚴重,還是瞋較嚴重?瞭解自己的毛 病之後就先治療自己的病,如果不治療就會因此而致死。這就要有道的智慧與種 的智慧。道的智慧是瞭解如何治病,種的智慧就是瞭解疾病,包括自己與其他眾 生的疾病。這就是道種智所見到的真理,也就是俗諦。

俗諦是世間法,真諦是出世間法。菩薩與阿羅漢的不同處,在於菩薩除了見到出 世間法的空性之外,更見到世間法的林林總總,見到芸芸眾生有如此多的痛苦,

這就是俗諦,拉回人間來,落實於人間,利益眾生。真諦是在天外天,是在世間 之外的。

龍樹菩薩在《中觀論》中提到:「諸佛以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以第 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世俗諦,

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不得證涅槃。」二諦就是指真諦與俗諦,諸佛有時候 為眾生說世間事,有時候說出世間事。世間的事情是有為的、生滅的、變化的;

出世間的事情是無為的、不變的、空性的。世俗諦就是俗諦,第一義諦就是真諦,

最高的真理,一切法皆是空性。「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如果不依靠世間 法,就不懂得如何修習第一義諦。「不得第一義,不得證涅槃。」要證涅槃就得 依靠第一義諦。空性智慧是要在世間法中觀察,做空觀而得。

中觀 得一切道種智 證得中諦

由此觀之,修行的次第,就是先修空觀得一切智,證得真諦,再修假觀得道種智,

證得俗諦。這個階段只講二諦。《中觀論》龍樹菩薩又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 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因緣所生法是總論,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

這是佛教的最基本指導原則。南北朝時代慧文禪師讀到龍樹菩薩這四句偈時,靈 光乍現,豁然開朗,心有所悟:「如果修觀僅限於修空觀和假觀,似乎不合佛陀 本懷。落於空觀,將一切當成空。落於假觀則陷入情緒性。因此不可落於理智,

也不可落於情緒。應該還有一個更妙的法門,謂之中觀。」修行的次第就是先修 空觀,接著修假觀,再修中觀。也就是說,把一切法看成不空不有,不要落入空

(6)

邊,也不要落入有邊;不要落於常邊,也不要落於斷邊。不要落於一,也不要落 於多,一切都是中道。

一切都是中道,就是說一切法爾如是。一切現象本來如此,只是我們不瞭解。我 們沒有從整體來看一切,我們從左邊看,或從右邊看,當然是不一樣。我們從上 面看,或從下面看,當然是不一樣的。如果從整體來看,就知道應該從中觀下手,

才能看到真理。我們現在會快樂,會痛苦,從短暫的時空來看好像是真的。我們 一、二十個人坐在這裡,好像是真的。透過空觀之後,我們就知道空性。透過假 觀,我們會發現一切現象是假的。但是我們如果執著於空或執著於假,也是錯誤 的。執著於有也不對,若認為在座的一、二十人,是空性,是不存在,你會認為 怎麼可能不存在?否則我打你一巴掌,看你會不會生氣?如果你不生氣,你才真 的覺悟,有了空性。所以一個修行者到最後,會拿捏得恰到好處,不落入右邊、

左邊,也不會落入中間,因為走中間,表示認為別人都是落在兩邊。

總之,中觀不是走中間路線,而是全體的觀照,發現左邊就是右邊,右邊就是左 邊,中就是邊,邊就是中,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就是不生,死就是不死,一 切皆是不二,一切皆是法爾如是,一切皆是緣起性空。用中觀來修行,所得到的 智慧就是「一切道種智」,或簡稱一切道智。把兩者融合起來,所證得的真理就 是中諦。

慧文禪師從「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發現空、

假、中三觀的修行方法。慧文禪師將他的發現告訴弟子慧思,慧思禪師又傳給弟 子智顗,也就是智者大師。智者大師將這套理論發展得很完整,成為摩訶止觀的 修行方法,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天台宗的建立。天台宗所有的理論基礎、觀法、

智慧,真理的呈現都是智者大師完成的。智者大師感恩師公慧文、師父慧思,於 是天台宗以慧文禪師為第一代祖師,慧思為第二代祖師,智者大師為第三代。

智者大師將佛陀的教法分為五時八教,有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化法四教分藏、

通、別、圓。藏指小乘教,只修空觀。通是指小乘通大乘,修空觀,再修假觀。

別教是指大乘的教法,也就是慈悲度眾的菩薩道,修次第三觀,依空觀、假觀、

中觀次第修持,漸修頓悟。圓教就是指圓頓教,不是有次第的修空觀、假觀、中 觀。所度的眾生是圓頓根性者,也就是智慧特別高,能夠頓修頓悟者。是不次第 三觀,而是一心三觀。

一心三觀 一心三智 一境三諦

一心三觀就是在觀一切法的當下,空、假、中同時出現。此為高招,當我看白板、

看花、看人、看痛苦、煩惱、快樂等等一切現象時,同時一心三觀,觀空、假、

(7)

中,而且知道空就是假,就是中。一心三觀就是頓修,頓悟就得到一心三智,當 下三種智慧:一切智,道種智,一切道種智同時具足。當我們在修觀時是屬於苦、

集、滅、道四聖諦中的道聖諦。道就是指修行、走路、前進。原始佛教說八正道,

而大乘佛法講的菩薩道是萬行。萬是代表無量無邊,就是行菩薩道。這與原始佛 教所說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是不同的,八正道、三十七道品是有限的,是修止 和修觀。菩薩道修的是萬行,也就是無量無邊的行,目的是證得一切道種智,見 到真諦。所以道是過程,道修持圓滿就是果。得到智慧,見到真理,都是果。如 果現在沒有修道的話,都是煩惱執著,都是在無明造業,因此有苦。如果行善,

就會得到快樂的果;煩惱、貪、瞋、癡、慢、疑所得到的果就是煩惱、痛苦。如 果修道,修空觀得到果就是證阿羅漢,修假觀的果就是菩薩,修中觀得到的果就 是無上正等正覺的佛。因為有修道就有果,所以稱為道果。凡夫當然有凡夫的果,

凡夫道是煩惱道,所得到的果就是各種煩惱不斷生起。修行有阿羅漢道、菩薩道、

佛道,所得到的果也不同。

姑且不談凡夫。在修行的果中有能、所。「能」是主體,即所謂的心;「所」是客 體,即所謂的境。能、所是同時生起的,主體和客體是同時生起的。比如說我看 到你。這並不是說先有我,才有你。而是我、你有作意、觸、受、想、思,感覺 你的存在,我和你是同時存在的。再比如我吃東西。我和東西是同時存在的。所 以修行時先斷「能」,「所」自然就斷;有一種修行是「所」斷,「能」自然就斷。

心生則境生,心滅則境滅,境滅則心滅。修道也是心,所以有所謂一心三觀,一 心三智,境則一境三諦。

一境三諦是說同一個境呈現三種真理,比如花的存在、快樂的存在、痛苦的存在 都是同一個境有三種真理存在。為什麼會見到真諦、俗諦、中諦呢?那是因為有 一切智所以見到真諦,有道種智所以見到俗諦,有一切道種智所以見到中諦。這 在別教就是次第三觀,所見到的真理也是次第生起。圓教是一境三諦,一個對境、

一個法、一個現象,本身就呈現三種真理。凡夫完全看不到這三種真理。如果有 修行、有智慧,有的人可以見到真諦,這是理性的人;有的人見到俗諦,這是感 性的人;感性、理性平衡的人就很圓融,很完整,很圓滿的時候就是見到中諦。

介紹到此,底下要講圓頓教。

圓頓教就是一心三觀,一心三智,一境三諦。我們瞭解了圓頓教,看〈眾生品〉

就容易。〈眾生品〉都是文字般若,它是在詮釋一心三觀,觀得圓滿,得到一心 三智、一境三諦的道理。〈眾生品〉中跟著文殊菩薩去探視維摩詰的天人、菩薩,

有的是只見到真諦,有的只有見到俗諦,還沒有見到中諦,因此疑雲重重,沒有 辦法當下一念心作三種觀得三種智。如果得到三種智,就知道一切萬法都是在呈 現真諦、俗諦、中諦。換言之,大乘佛法到最後就是發展出佛性論來統籌一切。

如果能夠瞭解佛性的道理,瞭解整個佛教思想的發展過程,就很容易瞭解。佛法

(8)

法門無量,最圓頓的就是一心三觀,一心三智,一境三諦。

如此一來,我們就能看懂《維摩詰經》,《維摩詰經》告訴我們在每一個當下用心 時,都要作空、假、中一心三觀,這樣就不致偏於理性或感性。會很圓融的把理 性與感性融合一起,一切平衡,自在無礙,所得到的是一心三智。在觸境時,不 管是理想的或快樂的、痛苦的,或如我想像的,或違背我的想法的境界,都能一 心三觀。養成這種修行法之後,就會把一切境界當作一境三諦,這樣就不會偏頗。

因此會發現是好、是壞、快樂、煩惱都是自己的執著,我們的快樂或煩惱都是同 時在呈現真諦、俗諦、中諦的道理。我們心的層次到哪一種程度,就會出現那種 情況。如果沒有修行,就看不到這個道理。當體認到一心三觀,一心三智,一境 三諦時,就很容易看懂《維摩詰經》了。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馬可夫鏈對中學生來說是一個不太好接受的觀念, 現行的高三下課本理科數學只有一個例 題, 講來講去學生是一頭霧水的多, 能夠徹底明白的實在是少而又少。 教這一節之前若能對樹形

答:我們要知道,情緒是因為無明而有的,我們修空性、觀空的目的,就是要去

剛下飛機我們還必須搭電車才能到達搭 車的地方,一到室外溫度實在跟台灣差太 多了,不過一到車上又活了過來,因為他 們在車子和室內皆會開暖氣,我覺得這是

也就是我不要做一個『呷教』的和尚。我自許做一個報恩的 人,並且發願:我要給人,不希望人家給我。」 4 希望「佛

有一演說家到英國演講,說了一 個有關「練習」的故事,他說他在中 國一個小鎮看到一個人在表演射箭 非常精準,箭箭中靶心,觀眾都拍手

今年聯考數學科試題, 我們幾位數學教 師在解題過程中, 認為難易適中, 明確靈活, 而且相當具有鑑別力, 大體而言值得喝彩, 然 我們還是有一些命題上的問題, 希望借 「數播

也將在法中死去。我們只是沒有體會到法在哪裡,一直到經由佛 陀的教導將它指出來,為我們提供一條簡單的路去追隨。我們另

(01)我的許多朋友來與我修習佛法,後來我看到他們生起了一些問 題。有些人擔心如果他們不在我身邊時他們不能正確地修習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