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密勒日巴尊者傳》讀後心得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密勒日巴尊者傳》讀後心得"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密勒日巴尊者傳》讀後心得

見覩法師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

本文榮獲一○一年度慧炬大學院校佛學論文獎學金

一、前言

讀 完 《 密 勒 日 巴 尊 者 傳 》 , 讓我對於密勒日巴尊者的精神,深 深地感到佩服。因為這樣的修行歷 程,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尤其密 勒日巴尊者對於忍辱的修持及其精 進求法的精神,更是讓人讚歎。

二、出家因緣

末 學 未 學 佛 前 , 並 不 知 道 什 麼 是 佛 法,只覺得大人的世界很複 雜,我不想長大。因為兒時生活在鄉 村的大家庭,直到受教育才至都市定 居;大家庭人多,事當然也多,家家 有本難念的經。年紀輕輕的我,什麼 都不懂,只要有玩伴就好了,但也在 這個大家庭看到人生百態。

我小時候就有了「人生很苦」

的 感 受 ,在我的周遭,常常有菩薩 的示現,告訴我人生很苦;其中,外 婆的一生對我的啟發非常大。我自

幼由外婆撫育,當我發現外婆的一 生都很苦時,便開始尋求人生的答 案。我開始思維:人生為何而活?我 問遍了學校的師長,有人告訴我:人 生以服務為目的;甚至有人說是為 了錢而活。我的心中始終充滿了疑 惑,但沒人可以給我一個滿意的答 案,直到有一天,我進了禪堂打七,

我才知道自己要的就是這個!於是,

我決定出家修行。在寺院常住一段 時間之後,才有機緣出家。其實,出 家並沒有想像中簡單,我求了師父 三次,前二次師父並沒有答應,都 說再發心,直到第三次,我心想:

「如果師父不答應,我就要回去讀書 了。」後來,遇到貴人的相助,師父 才答應讓我出家。

這 段 出 家 的 歷 程 , 我 以 前 會 覺得很不容易,為了出家,我忍受 著一個人獨自在外、離鄉背井,內 心受到無比的煎熬及種種考驗,才 能夠順利出家。然而,出家之後,

真正的苦才開始,因為要面對自己

(2)

難調難伏的習氣,面對人我是非的 磨練,真的很苦。修行人必須練習 接受種種逆境的考驗,沒有所謂的 對、錯,唯有忍,在自己的功夫不到 時,這種忍是很難熬的。但是,當我 讀到《密勒日巴尊者傳》,再回想以 前自己覺得是苦的苦,相較之下,其 實微不足道。密勒日巴尊者的師父為 了消他的大業障,用種種方法來磨鍊 他,光是一棟房子,蓋了又拆、拆了 又蓋,再加上打罵的教育;若非有大 願心、大願力,實在是待不下去。想 想自己以前的師父,也沒有像密勒日 巴尊者的師父這樣考驗我。讀到密勒 日巴尊者的忍辱過程,自己心中深深 覺得慚愧。

三、反省自我

孟 子 曰 : 「 天 將 降 大 任 於 斯 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 為 , 所 以 動 心 忍 性 , 增 益 其 所 不 能。」我們都知道這樣的道理,但 是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真的實踐實 在不容易。那麼,我們的問題到底 出在那裡呢?難道我們的資質不如 密勒日巴尊者嗎?我想應該不是這

樣,而是我們並沒有將學佛的觀念 釐清:到底該如何走?為什麼很多 人當初發大心、發大願來修行,後 來又放棄了?

「 人 非 聖 賢 , 孰 能 無 過 ! 」 在修學菩薩道時,難免會信心不堅 定。修行人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時時刻刻反省、檢討、改過,不懊 悔 。 密 勒 日 巴 尊 者 為 了 滿 母 親 的 願 , 殺 了 很 多 人 , 造 了 極 大 的 惡 業 , 雖 然 如 此 , 他 卻 能 改 過 、 懺 悔,尋求解決之道,精進修行,最 後得到大成就。正如 嚴師父所 教導的處事原則─ 四它:「面對 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現在的社會,很多人遇到複雜 困難的事情,選擇解決的手段就是 自殺。但是,自殺真的能解決問題 嗎?不能。因為並不是死了就一了 百了,如果自殺能解決問題,密勒 日巴尊者早該做這件事,為什麼他 每次都要忍下來呢?因為自殺不是 解決之道,只會為自己再添一條罪 業罷了。

佛法講因緣果報,一個人每天所 面對的一切問題,決不是無緣無故發 生的。「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

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所以,

(3)

當 任 何 事 情 現 前時,要自己「面 對 它」、「接受它」:不論是好是壞,唯 有接受它,才能讓自己的心情平穩,

否則始終會在不安的情緒當中,便無 法好好過自己的生活。當自己接受之 後,下個動作就是「處理它」,想一 想:要怎麼解決這些問題。遇到壞事 時,告訴自己:「一切都會過去,我 要老老實實地面對自己,一定要走出 這個不好的情緒。」密勒日巴尊者知 道自己以往犯了很大過錯,他選擇面 對這一切,而不是逃避現實。最後,

學習「放下它」,因為懊悔也沒用。

《 菩 薩 善 戒 經 》 卷 六 〈 1 8 三十七助道品〉 : 「 云 何 名 為 菩 薩 摩 訶 薩 慚 愧 ? 慚 愧 有 二 種 : 一 者 性;二者因緣。性者,菩薩摩訶薩 自 知 所 作 非 法 , 怖 畏 惡 報 而 生 慚 愧;因緣者,菩薩若於自所作惡,

恐人知故而生慚愧。性慚愧者,非 因 緣 得 如 菩 薩 性 ; 菩 薩 修 慚 愧 者 從 因 緣 得 , 如 八 正 道 因 緣 。 」(註

1)身為一個菩薩行者,時時刻刻都 要檢討自己的起心動念。因為一個 起心動念,將來就感得一個果報。

唯有不斷地改過,才能成就佛道。

《四十二章經》卷一:「佛言:眾 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身

三 、 口 四 、 意 三 。 身 三 者 : 殺 、 盜、婬;口四者:兩舌、惡罵、妄 言、綺語;意三者:嫉、恚、癡,

不 信 三 尊 , 以 邪 為 真 。 優 婆 塞 行 五 事 , 不 懈 退 , 至 十 事 , 必 得 道 也。」(註2)眾生的善、惡業,都是 在身、口、意三業當中造作的,此 十事可為善亦可為惡,當發現自己 起惡念時,要將它制伏,因為惡念 就像小偷一樣,會偷走我們的功德 法財。如不制伏自己的惡念,接下 來身體就會造惡業。造了惡業,有 了惡因,將來必受苦果。

密 勒 日 巴 尊 者 知 道 自 己 過 去 所造的極大惡業,日後會感得極大 的苦果,便開始尋求解決之道,而 不是浪費自己的生命─ 等死。為 了求法,無論他的師父對他做出任 何無理的要求,他都依教奉行。雖 然身體苦痛不堪,就是忍耐,對上 師的信心堅毅不搖。在這背後支持 他的願力為何?無比渴望的求道之 心,就是為了求無上甚深之妙法。

反 省 自 我 : 看 看 自 己 有 密 勒 日巴尊者的願力嗎?我們常常因為 別人的一句話或別人的不肯定而心 生煩惱。當這些菩薩示現怒目金剛 相時,我們會因自己無始來的習氣

(4)

─ 我執,而起種種惡念,更別說 是用感恩的心去面對一切。因為願 力不夠,所以心就發不出來。

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一: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 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

佛 。 」(註 3)若 不 認 識 自 己 的 這 念 心,學法是沒有益處的。密勒日巴尊 者以前學咒是為了要復仇,雖然他成 功地學會咒語,也復了仇,但是所做 的一切都對修行沒有幫助。

何謂本心?本心即是菩提心,

即 是 人 人 本 具 的 佛 性 。《善慧大士 語錄》卷三:「夜夜抱佛眠,朝朝還 共起,行住鎮相隨,坐臥同居止,分 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知佛何 在,只這語聲是。」(註4)每個人都 有菩提心,行住坐卧的這念心。所 謂「萬法歸一」,所有的修行都是歸 到這念心,而不是從心外去求。心外 求法與道是不相應的。《六祖大師法 寶壇經》卷一:「凡夫即佛,煩惱 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 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 提。」(註5)煩惱即菩提,前念因境

而起了執著,生了煩惱;後念卻又離 境生了智慧。其實煩惱的那念心和智 慧的那念心是一個,不是二個。每 個人都有清淨的智慧,只因妄想、執 著,不能見到自己的佛性。人人都 有覺性,覺性就是指我們的佛性。

眾生是不覺,沒有覺悟,天天起貪瞋 痴、殺盜淫,執著外面的一切眾界 為實有,這就是眾生的境界。《地 藏經》:「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 業,無不是罪。」為什麼呢?因為眾 生的這念心是不覺的境界,沒有覺悟 的界是什麼?就是貪、瞋、痴。所以 隨便起心動念,都不離開貪瞋痴,

當然將來就要受報。如果覺悟了,

依照自己所覺悟的道理去用功、去修 行,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保持自覺,進 一步發揮覺他的心,即行自利利他的 菩薩道,用佛法利益他人。所以,識 本心乃修行人首要之務。

五、菩薩道的行持

密勒日巴尊者以種種方便轉大 法輪,行菩薩道,度了無數眾生。

而究竟菩薩道要如何行持呢?行菩 薩道必須要修四攝法、四無量心、

四弘誓願……等法門。若沒有這些

(5)

行持的方法,要圓滿佛果,是不可 能的事。

1. 四攝法

「 四 攝 」 中 的 「 攝 」 有 「 攝 取」、「引導」之意。凡修自利利 他的菩薩行的行者,必須先行四攝 法─ 布施、愛語、利行、同事,

用這四種方便法攝受眾生,先讓眾 生能夠對我們有好印象,進一步才 能度化他。

第 一 、 布 施 攝 。 經 云 : 「 未 成佛道,先結人緣。」佛法有財布 施、法布施、無畏施。眾生受到幫 助,自然會想要親近佛法。

第二、愛語攝。愛語,就是不 說惡語。說話要客氣、謙卑,不要 得理不饒人。否則別人看到我們就 討厭,更不用說要聽我們說話。

第 三 、 利 行 攝 。 以 身 口 意 行 利他的行為,以攝引眾生,即是利 行攝。當別人有困難時,就給予方 便、幫助他即是利行攝。凡是對眾 生有利的,不分冤親,不分貧富,

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即 是利行。

第四、同事攝。以同理心,投 其所好。但是這要有度眾的悲願,

再配合定慧,才能行同事攝。

2. 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註6)乃慈無量心、悲 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有 了四無量心才能夠發大願,因為觀 眾生苦,實為不忍。

(1)慈無量心:能與樂之心也。

給予眾生歡喜,幫助他遠離 煩惱。

(2)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也。

菩薩見眾生苦,如自己的孩 子受苦一樣,甚至不惜一切 要幫他拔一切苦。

(3)喜無量心:見人離苦得樂生 慶悅之心也。看見他人離苦 得樂而生歡喜之心。

(4)捨無量心:如上三心捨之而 心不存著也。又怨親平等,

捨怨捨親也。即行一切善,

不執著一切善,怨親平等,

心不著相。

3. 四弘誓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 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 上誓願成。」有四無量心,才有可 能發出四弘誓願。

(6)

(1)眾生無邊誓願度:因為看到 觀眾生的苦,不忍其受苦,

才會發誓度一切眾生之願。

(2)煩惱無盡誓願斷:無明煩惱 為生死之因,所以發願要斷 盡一切煩惱。

(3)法門無量誓願學:眾生有種 種煩惱,對治不同煩惱的法 門也很多,因此法門無量誓 願學。

(4)佛道無上誓願成:到達涅 槃 , 圓 成 佛 道 是 最 終 的 心 願,佛道無上誓願成即為我 們的目標。

六、結 語

古德云:「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 法 難 聞 今 已 聞 ; 此 身 不 向 今 生 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修行雖是 生生世世的事,若不把握今生,不 把握當下,很難保證來生能夠再得 人身修行。密勒日巴尊者示現了他 的一生,讓我們在修行上,有更明 確的道路和方向,我們應該好好努 力修行,才不會辜負祖師大德們歷 盡 千 辛 萬 苦 , 最 後 圓 成 佛 道 的 示 現。感恩諸佛菩薩的慈悲教導。阿 彌陀佛!

註1. 《菩薩善戒經》卷6〈18 三+七助道品〉(CBETA,T30,no.1582,p.993,c6-11) 註2. 《四+二章經》卷1(CBETA,T17,no.784,p.722,b6-10)

註3.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CBETA,T48,no.2008,p.349,a21-23)

註 4 . 《 善 慧 大 士 語 錄 》 卷 3 ( C B E T A , X 6 9 , n o . 1 3 3 5 , p . 1 1 5 , c 1 7 - 1 8 / / z 2 : 2 5 , p . 1 2 , c 1 4 - 1 5 / / R120,p.24,a14-15)

註5.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1CBETA,T48,no.2008,p.350,b27-29)

註6.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四無量心」:(術語)又名四等,四梵行。十二門禪中之四禪 也。一慈無量心,能與樂之心也。二悲無量心,能拔苦之心也。三喜無量心,見人離 苦得樂生慶悅之心也。四捨無量心,如上三心捨之而心不存著也。又怨親平等,捨怨 捨親也。

延伸閱讀

更多《密勒日巴尊者傳》感動心得分享,詳見慧炬機構官方網站「一○一年度慧炬大 學院校佛學論文及佛教文學創作獎學金」徵文入選作品

網址:http://www.towisdom.org.tw/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靜慮、智慧、慈悲喜捨、解脫、解脫知見、力、無所畏、一切佛法、一切種智都

20 《傳心法要》 , 《大正藏》冊 48,依序見頁 379 下、頁 380 上、頁 380 中。頁 381 上、頁 381 上。 《宛陵錄》 ,頁 384

15.《大般涅槃經》卷 21 ( 大正 12,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489a01

  爾時世尊答言。阿難。修福者是明。不修福者是盲。阿難復白佛言。世尊。修福

。心自無心。亦無無心者。將心無心。心却成有。默契而已。絕諸思議。故曰言語道

舉例來說,法光寺的香積廚義工之付出 實踐,就是開展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我剛來 法光寺參加大悲心會時,幫忙切菜,看到王

馬祖的相貌非常奇特,根據《景德傳燈錄》裡的記載,提到他的相貌時

聽完開示,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因為我們大多數人的習慣,總是 愛好快樂、甜美的事物,對於人生中種種的缺陷、苦痛都極力避免,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