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星雲大師的「十要十不要」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星雲大師的「十要十不要」"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新時代的新倫理

─星雲大師的「十要十不要」

溫金玉

中國人民大學淨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摘要

人間佛教的主旨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

如何契理契機,攝受大眾,將佛法的正知正見傳達到社會 人群之中,使他們在品質層面有所提升,心靈層面有所淨 化,日常行事有所遵守,生活倫理有所敬畏,這成為當代 宗教家思考的焦點問題。星雲大師的《貧僧有話要說》一 書,延續了以往佛教人間性的主題,以及平和親切的敘事 風格,用最簡潔通俗的文字,表達著對當代社會倫理走向 的人文關懷。大師在書中列出許多欄目來闡述人間佛教的 主張,第三十說為「我訂定佛教新戒條」,集中闡述對戒 律現代化的思考,「十要十不要」的新戒條,是大師「護 教安眾」的創新。這樣的「新戒條」打破了僧信界限,融 合了世俗倫理與出世戒法,人人都能守法持戒,世界就會 消除人我區別,以同理心來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就是

「人間佛教」的使命,這就是「佛光新戒條」的普世意義,

這就是佛陀一代時教為未來人類帶來的一道光明。

關鍵字:星雲大師 佛光山 人間佛教 戒律

(2)

前言

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鹿野苑初轉法輪,佛 法於恆河兩岸傳播開來。絲路開通,東來傳教的高僧、西行求法的 先賢,行走於漫漫黃沙,浮沉於驚濤駭浪,佛法終究滋潤了中華大 地,寺塔林立,梵樂聲聲。從義理層面的格義合本,到制度視域的 僧制清規,展示了中國佛教一路走來的理論創新與制度適應。當歲 月的車輪進入新的時代,佛教如何更好的弘法利生,更好地張揚信 仰的力量,是大變局中的一個教化焦點。從太虛大師開始,所宣導 的「人間佛教」運動,逐漸成為現代佛教的主題,也成為後繼者生 死以之的事業追求。如何契理契機,攝受大眾,將佛法的正知正見,

傳達到社會人群之中,使他們在品質層面有所提升,心靈層面有所 淨化,日常行事有所遵守,生活倫理有所敬畏,這是當代宗教家應 思考的問題。

星雲大師的《貧僧有話要說》一書,延續了以往佛教人間性的 主題,以及平和親切的敘事風格,用最簡潔通俗的文字,表達著對 當代社會倫理走向的人文關懷。書中列出許多欄目來闡述人間佛教 的主張,第三十說為「我訂定佛教新戒條」,集中闡述大師對戒律 現代化的思考與主張,可以說是對原有《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中「戒 學」的再提煉與再展開。

一、「隨方毗尼」─戒律的實施原則

佛教的主題是內修外弘,宗旨是上求下化,佛陀的教化之路是 自覺覺人,自利利他;從個體走向群體,從僧團走向社會;由心靈 體悟外化為行為指南,由倫理建構改進現實人生。其實戒律就是僧 團倫理的確立,也是社會道德的表率。

(3)

佛陀悟道以後,四處講說佛法,僧團漸漸組成。早期追隨佛陀 學習的弟子多是善根純厚之人,所以其時並無有戒律產生,佛陀只 是勉勵僧眾「善護於口言,自淨其志意,身莫作諸惡」。但隨著佛 教影響日遠,僧團裡人數增多,魚龍混雜、凡聖同居,日趨複雜,

不如法的事件開始出現;為護法安僧,避免世人之譏嫌,佛陀開始 制定眾多戒條,以約束比丘眾的行為,並採納每半月布薩、懺悔、

誦戒,以維持僧團的清淨與和合。這就是佛制戒律之緣起,即「隨 犯隨制」。每條戒律的產生都有其特定的因緣,所以說毗尼是因緣 所顯。

佛滅後約百年內,佛教曾有兩次「大結集」,其緣由皆因戒律 問題。而戒律之爭也是因為不同地區比丘對戒法的理解不同而致。

佛陀涅槃後,僧團面臨著如何穩定局勢,不使僧眾星散的大問題。

大弟子迦葉遂發起王舍城大會,結集經律遺教。結集大會在王舍城 外的七葉窟召開,有500 位大比丘參加。由「多聞第一」的阿難誦 出經(法)藏,由「持律第一」的優波離誦出律藏。在結集過程中,

有一事對後世影響很大,那就是阿難在會上曾傳達佛陀的遺言:

佛教第一次經典結集時,曾對戒律問題有所爭論。

(4)

「小小戒可捨。」何者為「小小戒」?阿難當時並沒有向佛陀問清 楚,由是結集會議上發生了爭論。最後,阿難為了團體的和諧,承 認自己當時不問明白之過失,終止此爭論,乃由迦葉裁定:「若佛 所不制,不應妄制,若已制,不得有違。」由此,戒由佛制成為定 制,使得戒律失去了變通的餘地。

佛滅百年後,因為戒律問題,佛教內部再次發生了嚴重的爭論,

這次辯論大會雖以乞錢為起因,雙方爭辯的內容卻有十項,故稱為

「十事非法諍」。這「十事」即是阿難所說的「小小戒」,東方比 丘認為不妨有其彈性;但西方耶舍一方,不但堅持這十項均為「非 法」,而且戒律中明列禁止這十項為成文法。當地的跋耆族比丘受 此挫敗,內心憤憤不平,另行結集,逐漸演變成部派的分裂。從此 在佛教內部分為東方系統的大眾部,與西方系統的上座部。

戒律既為因緣所顯,就有它的局限性;因為任何一種因緣,都 只能在一種特定的時空中存在,它包括了文化傳統、政治背景、風 俗習慣、時尚愛好等種種元素。其實佛陀時代就已有這一方針。在

《五分律》中,記載有關於「隨時毗尼」與「隨方毗尼」的遺訓。

佛陀說:雖是我所制,餘方不為清淨者,不必行;雖非我所制,餘 方清淨者,則必行之。

星雲大師明確說:「佛陀建立教團,制定了很多的戒條,比丘、

比丘尼、沙彌、沙彌尼,甚至在家的男女居士優婆塞、優婆夷、式 叉摩那等七眾弟子,都各自有戒律。但是,當初的社會環境、物質 條件、文化背景、地理氣候、風土民情等,都與這許多教條的制訂 有關。」1佛教的戒律是因時、因地、因人而制定的,因應當時的

1. 星雲大師口述,佛光山法堂書紀室妙廣法師等記錄:〈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貧僧有話要說》,台北:福報文化,2015 年,頁 416。

(5)

因緣。這些條文之中,有的不適於在印度以外的地區來實行,這就 是表明它有在地性的局限。還有一些規定,根本是隨順當時民間乃 至外道的習俗而制。根據隨方而變的原則,佛教戒律亦應隨著時代 的不同而作適應性的改變,這是符合佛陀制戒本懷的。

大師指出,進入二十一世紀,佛教已成為世界性的宗教,各地 人文不同、環境不同,地理氣候、生活方式、觀念想法也都不相同,

依照佛陀制戒原則,應是可開、可遮,而不應是固定一成不變的。

只是因為結集時,以大迦葉為代表的重律系弟子強調戒律的神聖性 與不可變動性,提出制戒鐵律:佛所制戒,不可更改;佛未制戒,

不可增加,但大師認為:「佛法講世間無常、法無定法,這並不能 符合佛說無常的真理,如果不能依照無常的規律去改變,佛教就不 能進步,不能適應當今世界的環境了。」2這樣就將一種圓融變通 的「活」的戒律,變成了呆板停滯的「死」的教條。大師特別以事 例來說明,如「偏袒右肩」:

假如生長在哈爾濱、西伯利亞的佛教徒都要偏袒右肩,不 是要把膀子都凍僵了嗎?就是沙彌戒中的「不捉持金銀寶 物」,如果沒有獎學金、沒有路費,如何去雲遊參學訪道 呢?所以,當初佛所制訂的沙彌戒,即使是現在的大比丘,

都不容易做到。又好比在當時印度熱帶的氣候下,所謂「日 中一食,樹下一宿」,是很逍遙自在的,但如果換到其他 地區,哪裡有辦法做到「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呢?3

2. 星雲大師口述,佛光山法堂書紀室妙廣法師等記錄:〈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貧僧有話要說》,頁416。

3. 同註 2。

(6)

時代在進步,弘法的環境在變異,佛教的戒律卻不能與時俱 進。大師感嘆:「在現今的佛教界,可以說,傳戒的那許多老師們,

自己都不能做到不犯戒條,但是,每一個都說不可更改,這種虛偽、

假相、不務實,怎麼能讓佛教隨著時代進步呢?」4

我們可以追溯戒律傳入中國後的演進歷程。佛教初傳中土百餘 年間,雖有經典傳譯,卻獨缺律典,直至三國時代的曹魏嘉平年間

(249-253),戒律才傳入中國。《梁高僧傳》載:曇柯迦羅,此 云法時,本中天竺人,「以魏嘉平中至洛陽。于時魏境雖有佛法,

而道風訛替。亦有眾僧未稟歸戒,正以剪落殊俗耳。設復齋懺,事 法祠祀。迦羅既至,大行佛法。時有諸僧,共請迦羅譯出戒律。迦 羅以律部曲制,文言繁廣,佛教未昌,必不承用。乃譯出《僧祇戒 心》,止備朝夕。更請梵僧,立羯磨法受戒。中夏戒律,始自於 此」。5這表明曇柯迦羅在洛陽所看到的中國僧眾形象,只是剪落 鬚髮有別於世俗之人,但未稟皈戒,所行法事,如同民間祠祀一般,

更談不上戒律的約束。所以用戒律來規約出家眾,當是最為急迫。

但當時佛教只屬初傳期,並未在社會層面普及開來,如果將複 雜繁瑣的戒律條文譯出,令人遵行,恐不現實,所以權衡之下,曇 柯迦羅只是譯出《僧祇戒心》戒本1 卷,作為僧眾日常行持的依據,

又敦請梵僧建立羯磨法,這被認為是中國戒律之始。朱士行受戒出 家,此為中國沙門之始。即使如此,傳戒依然是不甚明了。「原其 漢魏之僧也,雖剃染成形,而戒法未備,于時二眾唯受三歸。後漢 永平至魏黃初以來,大僧、沙彌曾無區別。」6出家倫理混亂,比

4. 同註 2,頁 417。

5. 《高僧傳》卷 5《曇柯迦羅傳》,《大正藏》第 50 冊,頁 324 下 -325 上。

6. 《大宋僧史略》卷上,「立壇得戒」,《大正藏》第 54 冊,頁 238 中。

(7)

丘與沙彌無法辨別,「曇摩迦羅乃上書乞行受戒法,與安息國沙門 曇諦同在洛,出曇無德部四分戒本,十人受戒羯磨法,沙門朱士行 為受戒之始」。7

僧團雖已建立傳戒制度,僧 人 也 不 再 僅 是「 剃 髮 」、「 染 衣」,但真正對佛教戒律有所回 應 的 是 從 釋 道 安(312-385)才 開始的。僧團業已成立,而維持 僧 團 的 戒 律 制 度 卻 不 完 備, 所 以,戒規的建立是當時最為迫切 需要解決的問題。為護持僧團之 清淨,以規約來規範僧眾,道安 遂制「僧尼軌範」,開啟了中國 佛教史上依律法而別立僧制之先

河。這為日後禪林創立「清規」打下了伏筆。道安之後,隨著佛教 在更大範圍內的傳播,佛教與中國社會諸系統的協調也在各個層面 展開。為適應這一新形勢的需要,佛教內部又出現了許多依據律藏 而制定的僧制軌範。

戒律出自印度,其中許多戒條並不符合中國的風俗習慣,這樣 必然會引發諸多爭論與修正。然而,儘管改革的呼聲很高,但從佛 法的角度說,戒律畢竟為佛陀金口所宣,並不是說變就變,想變就 變的。這樣,一種更讓社會各界和僧團內部所能接受的形式便應時 而生,這就是中國佛教的僧制制度。

7. 《佛祖統紀》卷 35,《大正藏》第 49 冊,頁 332 上。

道安大師制「僧尼軌範」,開啟中國 佛教史上別立僧制之先河。

(8)

戒律在向中國傳播的過程中,為了適應中國的民生實際,也進 行了盡可能的革新,制戒之精神最終以中國人制定的僧制來規約僧 團,在授戒方面則大規模地弘傳重在制心的菩薩戒,至惠能時傳授

「無相戒法」,再其後終於創造性地推出了中國僧團自己的戒律,

即「禪門清規」。禪僧從修持理念至行為方式均有別於其他宗派,

然其生活卻依附於律寺,這樣不合規度之事就會經常發生,修持行 為與環境所在已形成尖銳矛盾。如何協調禪僧與律寺的不相適應性 就成為僧團的當務之急。百丈懷海於是別立禪居,減少與義學、律 學僧眾相聚一處所產生的齟齬;且提倡「農禪並重」,解決僧團生 存問題。清規的確立,使中國僧團走向了制度化、規範化的僧伽生 活。

叢林清規的產生雖是依據當時僧團的實際理地而創制,但其本 質依然是對印度戒律的繼承,在護法安僧的根本精神上並無二致。

清規一如戒律。戒律是佛陀為了規範僧倫,令正法久住而制定,所 謂「戒住則僧住,僧住則法住」,清規之制定同樣是使僧團和合,

清淨無諍,就如星雲大師所指出的:

佛教傳到中國來,過去的祖師大德,他們知道戒條對生活 的重要,沒有戒,也不成僧團;但是要依照傳統的戒律、

戒條,佛教勢難在人間各種社會裡面發展。所以中國的祖 師們非常聰明,像「百丈立清規」,他們不破壞佛制的規 矩,但用清規代替了戒律。可以說,千餘年來的佛教,都 是靠叢林的清規,才能把佛教教團的慧命一直延續下來,

讓僧團安住,讓佛教發光。8

8. 星雲大師口述,佛光山法堂書紀室妙廣法師等記錄:〈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貧僧有話要說》,頁417

(9)

二、「十要十不要」的倫理準則

從本質上來說,佛教的戒律並不單單指向出家眾,而是對社會 人群的一種普遍價值導引。令未信者信,已信者令增長,就是佛教 傳道的宗旨。佛教不是佛教徒專屬的佛教,而是全民的佛教,大眾 的佛教。「現在佛教也不只是寺院了,佛化家庭之外,學校、機關、

社會、國家,都需要人間佛教給予引導。」9

星雲大師在《我不是「呷教」的和尚》一書的〈自序〉中坦露 心跡:

我希望佛教靠我,我不要靠佛教,也就是我不要做一個「呷 教」的和尚。我自許做一個報恩的人,並且發願:我要給 人,不希望人家給我。「佛教靠我」這句話,成為我心中 的一盞明燈。10

不要佛教養我,我要讓佛教成長,這是星雲大師的「初心」與「一 生踐行」。

佛光山數十年的人間佛教弘法實踐與僧團建設,不僅擁有成熟 的理念,也有完整的建僧制度。分布於世界各地的佛光道場,以及 超過1300 多人的龐大運行組織,不僅要有廣闊的國際視野,也要 具備超強的領導力與執行力,而這一切效率的實現,離不開健全的 僧團制度與道場規範。大師說:「我在創建佛光山之初,也曾經訂 過『怎樣做個佛光人』,總共十八講;我也為佛光山教團制定『佛 光山清規』,這一切都看佛光山傳承的弟子,怎麼樣去運用。」11

9. 星雲大師口述,佛光山法堂書紀室妙廣法師等記錄:〈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貧僧有話要說》,頁417。

10. 星雲大師:《我不是「呷教」的和尚》,台北:遠見天下文化,2019 年,頁 6。

11. 同註 9。

(10)

2019 年 11 月 1 日至 3 日在佛光山舉辦主題為「人間佛教與未 來學」的「第七屆人間佛教座談會」上,筆者曾當面向大師請教「未 來的佛光山會是什麼樣子?」大師慈悲回應:「未來的佛光山要仰 仗大家多給予指教,只要有心,佛教就會進步。」佛教不是佛陀一 個人的佛教,同樣,佛光山也不是星雲大師一個人的佛光山,佛教 靠我,佛教靠大家。你是精進的,未來的佛教將會光芒萬丈;你是 懈怠的,未來的佛教就是黯然失色。佛教是眾生的家園,佛教是眾 生覺悟之道。

如何去圓滿這一覺悟之道呢?星雲大師提出「十要十不要」:

最重要的,還是要自我心中有道,行為不要侵犯別人,那 就是我訂為「佛光新戒條」―十要、十不要的標準了。

社會大眾以及佛門弟子,大家都能遵守,把它用來做為修 行做人的原則,人我之間,會少了糾紛;衣食住行的生活,

會獲得滿足;群我之間,能夠和平相處。這「十要」和「十 不要」,假如大家都可以做到,雖不能成佛作祖、成聖成 賢,至少不失為一個樸實的修道者。12

以下謹以「十要十不要」的內容作一解析與分享,我們先來看 看「十要」:

(一)要正常吃早飯

在傳統佛教中飲食方面有諸多的戒條,比如不食「葷」,即指 有惡臭和異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蔥、韭菜等。印度佛教中還可以 吃三淨肉,即在三種情況下的肉是可以吃的:當你沒有看到、聽到、

12. 同註 9,頁 418-419。

(11)

或者懷疑那隻動物是特地為你而宰殺的。佛教傳入中國後,大乘佛 教盛行,將殺生置於五戒之首,而從梁武帝禁酒肉時開始,漢傳佛 教全面素食。佛教還要求僧人不飲酒、不吸菸。不飲酒也包括不飲 一切能麻醉人的飲料,比如粳米酒、果酒、大麥酒、啤酒等。麻醉 神經與分泌系統的各種「毒品」更在禁忌之列。星雲大師曾將「五 戒」中的「不飲酒」擴展為「不吸毒」。

此外,還有一條戒律規定「過午不食」,這是基於「少欲知足」

的理念以及出於僧人乞食不易、不宜過多打擾居民的考量。在「十 要」第一條中,我們發現一個重大的思惟變革,即由「不要」轉化 為「要」―從不吃晚飯,成為要吃早飯。由消極轉化為積極,由 被動化為主動。

戒律是因緣所顯,那麼傳統的佛教如何因應當代的人群?大師 作了詳盡的解讀。過去的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間沒有什 麼工作,且沒有方便的電燈照明,早睡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因此晚 飯可以不吃,「但是,現在一些修行用功弘法辦道的人,看經講課、

著書立說、為人服務,經常挑燈晚修,怎能說晚上不吃呢?這樣對 腸胃必定有所損傷」。13所以「過午不食」這一條戒,在當今社會 已經不是很適合,如像有糖尿病的人,如何過午不食呢?大師轉向 另一規則的關注,即「要正常吃早飯」。這是對治當代人熬夜晚睡、

早晨戀床不起的習慣。現代人因為有加不完的班,幹不完的活,所 以普遍晚睡,導致不願早起,在清晨雞飛狗跳的忙亂中趕往單位,

空腹上班。大師認為,一日之計在於晨,經常不吃早飯,一個人的 生活就沒有規律。因此,不但要吃早餐,還要按時,養成這種好的

13. 星雲大師口述,佛光山法堂書紀室妙廣法師等記錄:〈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貧僧有話要說》,頁419。

(12)

習慣,必定生活容易規律。如此一天元氣滿滿,擁有百倍精神。吃 早餐,就是一天裡修行的開始,叢林中「晨鐘暮鼓」就是對我們生 活規律最好的提醒。

(二)要有表情回應

團體生活中最重要的是人際關係,良好的氛圍是修道工作的增 上緣,反之就會成為身心疲憊的主因。許多人上班累,並非工作繁 重,而是人際的糾紛。所以大師說,「發心修道者,都要先能過團 體生活」。即使如佛陀,也經常說「我在眾中」、「我在僧數」。

印度佛教僧團中的「六群比丘」就是別眾,成為團體中的不安定因 素。一個初學者要學會融入大眾,學會合群,如不能在大眾中學習 教養,所謂「獨木不可成林」,也難以成就。佛陀一次問弟子,一 滴水如何才能不乾涸?弟子回答不上來,佛陀說:把它放入大海中。

所以,合群、隨眾就是修行的基本功課。

人的生存本質是社會性的,大師說:「有心入道的初學者,要 在眾中,必然要學習接受磨鍊,必定要有禮貌,要有表情,要對人 恭敬,別人才會接受你,你才能安住在眾中。」14人與人的交往,

真誠是第一位的,微笑是世間最好的語言。大師說:

現在是一個彩色的世界,是一個有聲音的社會,若強調 動靜一如的生活,你既不是石頭、木頭,怎能沒有表情?

就是石頭、木頭,雕出的佛像、菩薩像,也要講究慈祥、

笑容、自然、姿態的莊嚴,好比敦煌石窟那許多壁畫都 可以佐證;那麼你一個出家人都沒有表情,怎麼做人呢?

14. 同註 13,頁 420。

(13)

要 學 習 適 當 的 表 情回應、合宜的應 對禮儀。15

微笑是世間最好語言,

「拈花微笑」就是佛教 最早的表情包。大家熟 知 的 佛 光 會 的「 蓮 花 指」,成為了「佛光人」

的識別字號。

大師經常講一個故 事:古時趙州禪師非常 重視生活的佛教,於生 活中處處表現其家風,

有人問:「佛法大意。」他答:「吃粥去!」有人請示如何開悟,他答:

「吃茶去!」有一位學僧因為親近多年,始終未領得禪意,因此向 趙州禪師請假:「弟子前來參學,十有餘年,一直不蒙師父您指導 開示,今日想請假下山,到別處去參訪。」趙州禪師聽後,大驚道:

「你怎麼可以如此冤枉我?從你來到這裡,每天你拿茶來,我就喝;

你端飯來,我就吃;你合掌,我微笑;你禮拜,我低頭,我哪裡沒 有給你開示、給你指導?你怎可昧著良心,胡亂誣賴我?」16言語 道斷,心行處滅,合掌微笑間,已是禪心法味。

15. 星雲大師口述,佛光山法堂書紀室妙廣法師等記錄:〈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貧僧有話要說》,頁420。

16. 星雲大師;《金剛經講話 1》,《星雲大師全集 4,第一類經義 04》,高雄:

佛光出版社,2017 年,頁 49。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第六屆第四次理事會議上,

所有佛光人手舉「蓮花指」唱會歌。

(莊美昭/ 攝)

(14)

表情是柔軟心的外化,是溝通人我關係的最佳橋梁。僧團所宣 導的「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戒和同修、

見和同解、利和同均,可以成為現代人類社會追求的人權、民主、

自由的最佳狀態。

(三)要能提拔後學

世間法中常言「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寄寓著長輩對後 世子孫的諄諄教誨與殷切期望。同樣地,在任何一個行業裡,後繼 有人是興旺發達、長久不衰的象徵。大師說:「世間上的人,不是 自己成就了就是偉大,真正的偉大,是要能培養後學的成功。」17 就像釋迦牟尼佛的偉大,不僅在於自覺,還在於他門下有那麼多的 大菩薩、大阿羅漢弟子追隨學習。佛陀悟道後,很短時間就組成了 1250 人的僧團。佛陀有十大弟子,他讓每一個人各有所能,淋漓盡 致地發揮自有的能量。我們還可以從禪宗的傳播來觀照這一問題,

歷代祖師應機接物,大辟機用,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宗門下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最終禪風浩蕩,「臨濟兒孫遍天下」。無論 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家族,不單單看其曾有的輝煌,還要看其可 持久的未來。競爭的實質,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長江後浪推前 浪,一代新人勝舊人。培才愛才,才可以傳燈;教人用人,才可以 傳宗。

(四)要能推薦好人

一個良好的制度,不僅能讓壞人得到懲治,還要使好人光彩四 射,起到示範作用。大師說:「一個健全的社會、團體,要讓好人

17. 同註 15。

(15)

出頭,要讓好人來領導。」18形成良性循環,人性提升,愈來愈好。

比如「好人好事」的推介,「感動中國」人物的評選,都是希望喚 醒社會的良知,培植「好人」生長的土壤,好人將得到全社會的尊 重與推崇。古代的「舉孝廉」就是以「孝為立國之本」理念的制度 化,佛光山的三好運動、三好青年、三好歌,就是一種培植三好人 生的踐行。

(五)要肯讚歎別人

叢林中常說:「僧讚僧,佛法興。」世間人也說「家和萬事 興」,夫妻不要做彼此的差評師。我們在佛經中看到最多的一句 話,可能就是「歡喜讚歎」。〈普賢行願品〉所說的十大願中,

其中一願就是「稱讚如來」。叢林中能和合共住,就是因為大家 彼此善語相待,處眾以謙恭為有禮。大師舉例說:「《阿彌陀經》

中,釋迦牟尼佛讚歎東方世界、西方世界、南方世界、北方世界 等無量諸佛,十方諸佛也讚歎釋迦牟尼佛,彼此讚美來、讚美去,

互相說好話。就等於佛光會推動說好話的運動,多說肯定別人、

讚歎別人的好話,這就是說明修行讚歎別人的重要。」19好話一句 三冬曖,惡語一句六月寒。好好說話,說好話,就是一種慈悲,

也是一種智慧。

(六)要能學習忍辱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說:「出家菩薩住阿蘭若,能滅瞋恚得 慈心三昧,亦無毀辱一切眾生,即得名為忍辱波羅蜜。」大師認為,

18. 星雲大師口述,佛光山法堂書紀室妙廣法師等記錄:〈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貧僧有話要說》,頁421。

19. 同註 18,頁 422-423。

(16)

發心學道的重要入門,就是忍辱。《壇經》中有言:「心平何勞持 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 睦,忍則眾惡無喧。」歷史上如韓信甘受胯下之辱,方能成就自己 的大業。大師說:「在受到侮辱的時候,不怨恨、不生氣,泰然處 之,先忍之於口,後忍之於面,再忍之於心,百般的毀謗、辱罵、

譏諷,不能如飲甘露,修行,是不易成就的。」20忍辱需要有定力,

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大師認為,忍是智慧,

忍是力量。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俗語也說:忍 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七)要能長養慈悲

我們平日去寺院,進入山門見到的第一尊佛像,就是彌勒佛,

笑口常開。在民眾信仰中知名度最高的就是觀世音菩薩,救苦救 難。彌勒就是慈的象徵,觀音就是悲的表達。大師說:「在修行裡,

忍辱還是消極的修行,積極的精神則要發揚慈悲。慈能予樂,悲能 拔苦,要能給予眾生喜樂,去除眾生的痛苦,必須要先學習服務,

如果沒有服務的精神,哪裡能與慈悲相應呢?」21慈悲的基礎就是 奉獻,施比受更有福。菩薩的使命就是為眾生服務,成就他人其實 就是成就自己。「佛心者,大慈悲是」,沒有慈悲的佛教就像一口 敲不響的鐘。

(八)要有道德勇氣

大師說:「修行學道,不是消極的做一個好人,以為自己與世 無爭,那是不夠的。要能與人為善,甚至與人為善也還不夠,要能

20. 同註 18,頁 423。

21. 同註 18,頁 424。

(17)

在犧牲受害的時候,可以為教、為人,提出道德的勇氣,這就是所 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沒有道德勇氣,只是一個消極的 好人,不算一個積極發心修道的菩薩。」22做好人要有浩然正氣,

要有道德感、自豪感。在學修的路上,儒家有「殺身成仁」,佛教 有「勇猛精進」。

(九)要能知道慚愧

知恥近乎勇。慚,是對不起自己;愧,是對不起他人。由於知 道欠缺,知道不完善,就會發心,就有內驅力。所以慚愧知恥,就 能增上我們的品德。大師說:「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能、恥有所 不會,恥有所不淨,在修行的道路上容易成功。」23知慚知愧,就 可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

(十)要能守時守信

孟子言:「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人無信不立,

人格的養成,要從誠信開始。大師認為,時間就是生命,你不守時,

就是不愛惜生命。人之相交,貴在真誠。「守時的人生,才是美德;

誠信的人生,更是為人生披金掛銀。」24所以在生活中,我們都要 做一個誠信守時的人。

以上就是對「十要」的解讀。大師認為「十要」,是積極的修 道,「十不要」是消極的品德。積極的修行,比較不容易做到;消 極的修行,應該比較容易受持。下面談談「十不要」:

22. 星雲大師口述,佛光山法堂書紀室妙廣法師等記錄:〈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貧僧有話要說》,頁423。

23. 同註 22,頁 425。

24. 同註 22,頁 426。

(18)

(一)不可好買名牌

常言「反者道之動」,學佛人與世間人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價 值觀的不同,思惟方式的差異,大師說:「別人好財,我們施捨;

別人好名,我們無爭;別人生氣,我們忍耐;別人討巧,我們愚 拙。」25人生並不一定要你爭我奪,生活並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

而是生命的莊嚴,馬斯洛的「生命需要說」,稻盛和夫的「京瓷哲 學」,都在講人性的提升、靈魂的純粹。正如大師所說,世間最貴 的香,是一瓣心香;世間最好的東西,是歡喜;世間最貴的善舉,

是結緣;世間最大的力量,是忍耐;世間最強的願力,是甘願。要 用美好的心念,來為自己莊嚴身相,而不是迷戀於外在的名牌奢侈 品。以智慧燈來點亮心光,以自性佛來成就內心,以六度法來治療 心病,以七聖財來豐富內財。

25. 同註 22,頁 426。

佛光知賓師姐們歡喜服務大眾,個個優雅莊嚴。(圖/ 鄭麗珠提供)

(19)

(二)不可輕慢他人

老子《道德經》中說:「謙受益,滿招損。」生活中也常言,

要謙虛,不要驕傲。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做人要 低調,行事要謹慎。輕慢他人,就是自己驕傲;凡是成熟的稻穗,

都是低頭的;凡是長成的水果,也都是垂下的。所以大師告誡我 們「自我謙和,修道才能進步」。26不患人之不重己,應患己之不 重人。

(三)不可嫉妒好事

佛教常說隨喜,不可嫉妒別人,因為佛教的價值觀是建立在因 果律上,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別人的成功正是他付出的回報,我 們要感恩與讚歎這樣的春種秋收、善有善報。大師說:「嫉妒的火,

是人性裡醜惡的東西。人性裡見不得人好,見到人好,就嫉妒他,

見到好事,就不歡喜,這都是自己醜陋的心態。」27正如培根所說:

「嫉妒這惡魔總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毀掉人間的好東西。」嫉妒之 火既會傷害他人,最終也會灼傷自己。

(四)不可侵犯他人

戒律的本質是什麼,大師定義為「不侵犯」。他說:「佛 陀制定的戒律,無論出家的、在家的,主要的,就是不可以侵犯他 人。」28所謂五戒:不殺生,是不侵犯別人生命的自由;不偷盜,

是不侵犯別人財產的自由;不邪淫,是不侵犯別人身體的自由;不

26. 星雲大師口述,佛光山法堂書紀室妙廣法師等記錄:〈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貧僧有話要說》,頁427。

27. 同註 26。

28. 同註 26,頁 428。

(20)

妄語,是不侵犯別人信譽的自由;不吸毒,是不侵犯自己智慧、健 康的自由。不侵犯,就是在當代語境下對戒律最新的詮釋。

(五)不可語言官僚

言為心聲,語言也是一種表法,好言語帶著正能量,給人信心,

給人希望;壞言語帶著負能量,令人沮喪,讓人挫敗。所以大師說:

「是好人,就說好話,說壞話,必然是壞人,所以佛光會提倡『三 好運動』:身要做好事,口要說好話,心要存好念。」29只說好話 不做好事,好話等於廢話;只做好事不說好話,好事等於無事。

(六)不可去做非人

生而為人,要做人事,不能做畜生的事。人對自己擁有的「人 性」要有敬畏心,如孟子所言,人之所以為人,是有「仁之四端」。

在生活中要做到《論語.顏淵》中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大師說:「人,所謂為人,就要守禮、守信,

在儒家有四維八德,在佛教有三皈、五戒、六度萬行,這些都是做 一個人的原則,是人,就要像人,不可以做『非人』,讓人恥笑。」30

(七)不可承諾非法

中國有一個成語叫「為虎作倀」,是告誡人們不要做「幫凶」。

我們要成為善法的增上緣,而不可助長非法。大師讓我們謹記:「在 菩薩戒裡有『饒益有情戒』,凡一切事,要與他人有利益、有幫 助,成全別人,這是我們修行學道的基本要道。」31不可濫施慈悲,

29. 同註 26,頁 429。

30. 同註 26,頁 429。

31. 同註 26,頁 430。

(21)

而應悲智雙運。要做行為正直坦蕩的君子,不做沒有是非觀念的小 人。

(八)不可打擾別人

佛門中有一句話:「寧動千江水,不動道人心。」在日常生活 中起心動念,不可不慎。凡事都站在他人的立場考慮問題,這就 是菩薩。大師用非常文學性的語言表述說:「如持地菩薩,走路,

不敢放重腳步,怕踩痛了大地;物品,不敢隨意亂丟,怕污染了大 地;講話,不敢大聲,怕吵醒了大地,這是菩薩行為,我們應該效 法。」32

(九)不可輕易退票

中國人特別看重一句話「一諾千金」。所謂「君子一言,駟馬 難追」,正如現代網路語言所說:「許下的承諾就是欠下的債。」

做人不能言而無信,生活中不能隨意承諾,更不可任性退票。

(十)不可無理情緒

做人不能有感性的煩惱,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大師勉勵大家:

「為僧之道要正常,不鬧情緒不頹唐;勤勞作務為常住,恭敬謙和 出妙香……」33心理學上有一定律,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擾,而是 被其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擾。我們無法去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 自己。一個學道的人生活中並不是沒有風雨,而是當風雨來臨時能 勇敢地面對,擁有「即使預見所有的悲傷,我也願意前往」的氣度。

32. 星雲大師口述,佛光山法堂書紀室妙廣法師等記錄:〈我訂定佛教新戒條〉,

《貧僧有話要說》,頁430。

33. 同註 32,頁 432 頁。

(22)

結語

以上就是「十要十不要」的新戒條,是大師「護教安眾」的創 新。大師從小生活在傳統的叢林中,對戒律清規有著切膚感受,他 說:「貧僧這一生自我克制、自我教育、自我要求,對於這十要、

十不要,也是數十年的辛苦實踐體會,至今仍然還嫌不足,只有一 點一滴再去努力成就了。」34傳統觀念認為戒律就是不自由,但大 師常說,看看監獄就知道那些不守戒的人的最終歸宿,所以大師說:

「其實『戒』是『自由』的意思,不守法,不守戒才會失去自由,

守法、守戒的人,多麼逍遙自在啊。」35

受持五戒是自由的尊重,因為不侵犯人,彼此受益。人生之路 上,愈是自律的人,就愈自由。如同禮佛,並不是放低了自己,而 是放下自我的執著,提升了我們謙卑的品性。

佛菩薩並不需要我們禮拜,而是我們需要禮拜佛菩薩。戒律並 不需要我們去踐行,而是我們要去堅守法律。這是對戒律規則的全 新解讀,這樣的「新戒條」完全打破了僧信界限,完全融合了世俗 倫理與出世戒法,出家眾可以持守,在家人可以學修,人人都能守 法持戒,世界就會消除人我區別,以同理心來建構人類命運共同 體。這就是「人間佛教」的使命,這就是「佛光新戒條」的普世意 義,這就是佛陀一代時教為未來人類帶來的一道光明。

34. 同註 32,頁 432 頁。

35.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戒定慧》,台北:香海文化,2007 年,頁 10-1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第十八條之一 外國人受第十七條之一之雇主聘僱在同一民間重大經

事實性提問 ( 瓢蟲級的題目 )..

星雲大師演講中常提到「我是佛」的觀念,在佛學理論中談「眾

說到地獄,一般人很自然會聯想到「十八層地獄」,在我們現 實生活中比較接近的則有監獄、看守所,犯人都是身陷囹圄,枷鎖

大凡宗教都帶有救贖的功能,在傳佈過程中,小傳統社會的下層百姓,常

對正多面體的較系統的研究始於古希臘的數學家畢達哥拉斯。 他發現除了埃及人知道的三 種正多面體外, 還有正十二面體及正二十面體。

有種種性,種種國土人出家,用不正音壞佛經義,願世尊聽我用 闡提之論,正佛經義。佛言:我法中不貴浮華之言語,雖質朴不 失其義,令人受解為要。 14 (《大正藏》第

雜誌等。曾獲得北京市第七屆哲學社 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並於 2010 年榮幸地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專 家津貼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