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淺談 prion 的發展歷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章 淺談 prion 的發展歷史 "

Copied!
3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淺談 prion 的發展歷史

本章將就 prion protein 在人類及動物中的致病發展歷史及其結構 上的變化做一簡單的介紹,以了解其研究背景。

2.1、克魯症(kuru)

1950 年,巴布亞新幾內亞東部高地的南富雷村落裡,出現了一 種名為「克魯」的疾病[6] 。 「克魯」 ,依照富雷族的語言,意思是「因 為寒冷或恐懼所產生的顫抖」 ,這個症狀專門發生在婦女及小孩子身 上,男性成年人並沒有這類的症狀,所以當地人認為,這個疾病是 由巫術所造成的。當感染到此疾病時,患者會無法控制的發抖、步 伐蹣跚、說話不清楚,最後開始全身癱瘓,且死亡率達 100%。

之後, Gajdusek 及其他研究者開始著手研究這種地方性的怪異且 致命的疾病,並根據他們所看到染病的富雷人的症狀--判斷出克魯症 是一種新形式的腦感染性疾病,並發現患者的小腦的神經細胞以及 大腦下面的部分,有明顯退化的現象[7,8]。由於當地的衛生環境惡 劣,所以一開始,他們假設克魯症是一種因為感染而形成的一種疾 病,但若是經由傳染,也就是外來組織的蛋白質入侵人類身體時,

身體應該會產生發炎的現象,而身體的淋巴、免疫系統會產生

(2)

抗體來毀滅外來者,以求自 保。而發炎會造成發燒,腦脊 椎淋巴液的細胞數會增加,使 液體充滿了脊椎,造成腦部及 身體其他部分的改變。但是當 他們為患者的腦部解剖時,卻 沒有一個克魯症患者有發炎的 現象,且在研究兒童患者的頭 部時,他們看到一種腦部損傷 情形--澱粉樣蛋白斑

(amyloid) ,一種非常微小的蛋 白質結球。過去只有在罹患阿 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的人腦中才看的到,這是典型 的腦部老化才有的症狀[10] 。於 是,Gajdusek 便從患者的生活

習慣中觀察,得知他們有食用死去的親人的習俗,而他們食用的親人 的屍體也是因為患有克魯症而死亡的。這是發現 prion 的第一類接觸。

圖 2-1 克魯症患者喪失行為能力[9]

圖 2-2 澱粉樣蛋白斑[10]

(3)

2.2、庫賈式症(CJD)

庫賈式症(Creutzfeldt- Jakob Disease)是在 1913 年由 Creutzfeldt 發現的病症,他們發現一個病患會無時無刻的發抖,臉部肌肉顫動,

於是根據這些症狀,推斷應該是腦部的某部分神經受損。所以當患者 死亡之後,Creutzfeldt 解剖屍體並檢查腦部,他發現腦部雖然沒有發 炎,卻被不知名物質殺死了數以百萬計的腦細胞,造成嚴重的受損。

而腦中空出來的位置,則被神經膠細胞(glia)進駐。而在 1921 年 Jakob 也發現他的病人有相同的症狀,因此這種嶄新而危險的腦部疾病被取 名為 CJD[10,11]。

不過,由於解剖及分 析技術的不成熟,

Creutzfeldt及Jakob忽略 這個疾病最獨特且重要 的一項症狀--腦內的洞 狀組織,而沒將其紀錄下 來。這個看似海綿的洞狀

組織,後來稱為海綿狀改變(spongiform change)的組織,是為判斷 CJD最重要的一項特徵。後來,在研究克魯症時,比較其與CJD之間 的差異。發現克魯症的分佈集中,只出現在富雷村及新幾內亞其他部

圖2-3 星形神經細胞症出現的暗色星星

[12]

(4)

落的婦女及小孩身上;而CJD則平均分佈在全球,年齡層分佈廣。克 魯症主要侵襲小腦,使小腦產生海綿狀改變的小洞,得病的患者無法 說話,失去協調呼吸、喉頭、上顎、舌頭和嘴唇等肌肉的能力;而 CJD除了小腦受到破壞使患者失去行動能力外,它同時也破壞了主控 思考的大腦,所以CJD患者早期會顯露喪失心智功能的症狀,而克魯 症患者到臨死前都還能夠保持清醒,但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克魯症和 CJD,一直到1950年代末,還沒有人知道原因。[9,10,11]

2.3、羊搔癢症(scrapie)

羊搔癢症,這個疾病最早的紀錄是在1730年英國的東安格利亞

(East Anglia) ,這個病症最大的特徵就是綿羊會感覺身體發癢,使牠 磨蹭牆壁、樹幹、籬笆等地方以求得解脫。此外,病羊還會走路不穩、

顫抖、瞎眼、摔倒、最後導致死亡。沒有人知道羊如何得到此病,但 是在中歐流行已久,所以許多牧羊人相信羊搔癢症是一種遺傳性疾 病,所以並不會傳染給人,也就沒有禁止人們食用已得病的羊肉

[1,13]。

直到1930年左右,法國獸醫證實了羊搔癢症是傳染病。他們從患

有羊搔癢症的綿羊中取下腦部組織,攪勻以後,注射入健康的綿羊體

內。經過一段很長的潛伏期之後,大約有30%的健康羊隻開始顯露出

(5)

病徵,最後死亡。接著再 以山羊為試驗對象,證明 山羊會100%的受到這疾病 的感染,而每一隻被注射 的山羊最後都因羊搔癢症 而死[14]。

羊搔癢症的病原體非 常的頑強,當取下綿羊腦 組織後加入甲醛液,將兩

者混合攪拌均勻之後,再注射入綿羊體內,原本預期甲醛液能夠殺死 病原體,但是接受甲醛液注射的羊群依舊會因羊搔癢症死亡,證明了 病原體是非常不容易被消除的。

Hadlow在英國研究羊搔癢症,其中最關鍵的病理特徵,就是腦 細胞中的小洞。這些被列為羊搔癢症最大特徵的海綿組織不僅出現在 小腦,在大腦外層,也就是人類思考用的腦皮質中也有增生的現象。

此外,他發現以前在研究羊搔癢症時常被人忽略的星狀神經膠細胞,

也有不正常的繁殖,且為數眾多[8,9,11]。

經由Hadlow的比對[8,9,10],他發現羊搔癢症跟克魯症的病理竟 非常相似(圖2-5,2-6),且兩種疾病都未分解出任何微生病原體,

圖2-4 患羊搔癢症的羊,背上的毛被磨

損[10]

(6)

以至於這兩種疾病的傳播途徑為何,在當時並沒有人知道。但在經由 實驗,證實羊搔癢症可以跨越品種,從綿羊傳播到山羊,再從山羊傳 播到綿羊身上。所以Hadlow認為如果可以使克魯症的病原體成功地 移植到人猿或猴子上,說不定便可從裡頭找到共同的病原體,進而研 究該病症了。

在此時,Gajdusek同時也進行了一項與Hadlow的想法相似的實 驗:長時間的人猿活體實驗。他將克魯症患者的腦萃取液直接接種到 人猿的腦部,經過了兩年多的時間之後,人猿開始出現類似克魯症的 症狀,且發展迅速。最後解剖出來的結果,人猿的病理與人類克魯症 是無法分辨的,更加證實了除了羊搔癢症外,克魯症也是一種傳染性 疾病而非遺傳性疾病。[7,9,11]

圖2-5 羊搔癢症綿羊腦部切片[10] 圖2-6 克魯症患者腦部切片[10]

(7)

此外,Gajdusek同時也將CJD患者 的腦萃取液注射到人猿腦中。最後,人 猿也是產生CJD相關的病理現象,雖然 能夠證實這三種疾病有共同的特徵,都 具有傳染性,不過,依舊未找出這三種 疾病的病原體為何[11]。而之後,

Prusiner也將這一類的腦部海綿狀病 變,稱為可傳播海綿狀腦疾病(TSE,

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15]。

2.4、貂瘟

Hadlow在美國的一個養殖水貂農場研究水貂的中央神經系統病 變。牠們的行為怪異,會無意義地在籠子裡打轉,後臀、後腿、尾巴 會以一種怪異的姿勢翹起,經過解剖之後,病理竟與羊搔癢症相同,

在當時,一般認為羊隻因為吃胎盤或是與有病的羊隻混在一起放牧才 會得到羊搔癢症,但從來沒有聽過水貂會得到羊搔癢症。於是Hadlow 便研究過去發生的貂病,他發現1947年及1961年曾發生過類似的流行 性貂病。而他也將這個貂腦組織注射到一些沒有病的水貂身上,七個

圖2-7 患CJD的人猿下巴無法閉

合[9]

(8)

月後,這些貂也開始出現上述的行為[16]。

這種貂的疾病,後來便稱為傳染性貂腦病(TME,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alopathy)。野生的水貂似乎沒有TME的問題,只有被飼 養的水貂才會感染到這種腦類疾病,所以有可能是水貂的食物出了問 題。貂是肉食動物,養貂的人一般用生肉、屠宰包裝廠的動物內臟、

魚、肝和穀物餵食。所以羊搔癢症可能是TME感染最有可能的病源。

但第一次爆發TME是在1947年的威斯康辛州,比在美國的密西根州內 發生的羊搔癢症還要早,所以可能不是羊搔癢症將腦病傳染給水貂

[9,16]。

但在研究TME的獸醫發現,有一些得了所謂倒牛症(downer)的 牛隻被拿去餵食水貂,而使得吃了倒牛症的貂得了TME而死。倒牛症 是指牛隻緊張易怒,變得有攻擊性、腳步不穩、協調性變差、最後無 法站立而倒下病死的症狀。然而,牛隻中並沒有任何與羊搔癢症類似 的疾病。這是病原體跨物種傳染的第一次發現[9,17]。

2.5、狂牛病

狂牛病,其實指的就是牛隻腦部海綿化(BSE,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的疾病,最早於1986年的英國所發現[18,19] 。起初,

得病的牛會變得具有攻擊性、容易緊張,身體的協調性也變得很差,

(9)

一跑動就會摔倒,數週之後便倒地死亡。而這些牛隻的腦部組織也有 海綿質破壞及星形神經細胞症的現象。而且狂牛病傳染的範圍更由英 國,擴張到英格蘭。經由調查發現,所有得到狂牛病的牛隻都是乳牛,

而且這些乳牛都沒有與患有羊搔癢症的羊一起放牧,所以排除了其他 可能的共同傳染源後,就只剩一個潛在因素:食物污染。而乳牛的食 物當中,有一種飼料符合了食物污染的條件:一種肉與骨綜合的粉狀 蛋白質補充品。

為了增加乳產量,乳牛需要食用高蛋白質的食物,所以牧場老闆 便利用報廢牲口骨肉磨粉、煮熟、曬乾的替代品做成乳牛所食用的飼 料,來增加牛乳的產量。這些死掉的動物包括罹患各種未經診治的疾 病而死亡的牛羊[9,19]。

1994到1997年間,英國死於CJD的患者多達數十位,但是由於CJD

是屬於偶發現象,發生的機率是百萬分之一,同時發生在英國的機率

其實是相當的低的,所以這些病例格外得到英國人的注意。之後,英

國又發生了許多BSE的案例,並發現這些病例中,腦部病變的範圍與

CJD相比,更類似於狂牛病。經由調查研究發現,這些病患在死亡之

前,都是熱愛食用牛肉加工食品。而這些疑似因食用狂牛病牛肉加工

食品所引起的新型CJD則稱為 vCJD(new-varient CJD)[9,19]。

(10)

2.6、GSS、FFI及醫源性庫賈氏症

CJD有時候也會在家族中流傳,相較於全球得病機率百萬分之一 的偶發性病例,這些家族成員的得病機率為千分之一。例如格斯特曼 症候群(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 syndrome,又稱GSS)就是一 種較為罕見的CJD的變形,致死的速度較為緩慢,確實是一種家族性 疾病[20]。而且在90年代,陸續發現二十種不同的遺傳性疾病和GSS 症的家族性病變形式[21],其中比較著名的便是由基因組(genome)

突變所產生的FFI(fatal familial insomnia)疾病。這類疾病的家族成 員得病之後會無法入睡,最後產生幻覺,陷入長期昏迷,終至死亡

[20]。

此外,醫生在醫療時,無意中引發之疾病被稱為「醫源性

(iatrogenic)」疾病,在1974年,一位接受眼睛手術的病人因為接受 了因CJD患者所捐贈的眼角膜,在手術後的一年半左右,開始產生了 CJD的症狀,證明了經由移植,也會傳染CJD[8,9]。

此外,一位治療癲癇症手術的患者,在手術的過程中,由於接觸

過治療CJD患者所使用過的電極棒而感染到CJD,而當初,這個醫療

用的電極棒也是經由加熱、甲醛液、紫外線等殺菌方式,但患者還是

一樣受到感染,證明了CJD是一種幾乎殺不死的病原體。但CJD的病

原體究竟是病毒,還是其他的致命的物質,當時並不清楚[8,9]。

(11)

此外,還有一些疾病也是與上述的澱粉樣及海綿狀病變及是相關 的: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紅斑性狼蒼(Lupus erythematosus)、

真性糖尿病(True diabetes)、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類 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和某些腫瘤性疾病等都可能是 由prion感染所引起的。[20]

2.7、病原體的研究

由於 Watson 和 Crick 在1953年提出的去氧核糖核酸(DNA)

的報告,證明了DNA製造RNA(核糖核酸),RNA製造蛋白質。他假 設蛋白質的製造過程永遠是單向性的--

轉譯

蛋白質

轉錄

⎯ → ⎯ ⎯ ⎯ → ⎯

RNA DNA

也就是說,蛋白質不會製造蛋白質,蛋白質不會製造RNA,蛋白質

也不會製造DNA。在培養被羊搔癢症傳染的組織時,組織中並無法

讓它長出任何細菌(至少在非電子的顯微鏡下看不到東西) ,於是假

設病原體是一種「濾過性病毒」(virus)[11,12]。經由電子顯微鏡的觀

察發現,濾過性病毒這個東西是一些外表包著蛋白質的 DNA 或

(12)

RNA 鏈條的小細菌。如果說羊搔癢症的病原體是濾過性病毒,那當 感染到羊搔癢症時,應當會使綿羊的身體產生發炎、發燒等反應,但 在發病之前,得病的羊群並沒有上述症狀產生,讓人不禁懷疑病原體 是否為濾過性病毒的可能性,所以當時稱羊搔癢症的病原體為類病毒

(viroid)或慢病毒(slow virus)。

而在1966年, Alper、Haig、Clarke三位研究學者發現,經由直 線加速器(linear accelerator)的量測,理應可以計算出羊搔癢症的病 原體大小[21]。但他們的實驗結果發現,羊搔癢症的病原體內若有核 酸基因組合的話,那這個病原體的基因組合應該會比最小的濾過性病 毒的基因還要小上一千倍。

另外,Prusiner利用被感染的倉鼠(Hamster)腦組織經蛋白酶消 化,並用硫酸銨(Ammonium sulfate)沉澱萃取病原體,再經由瓊脂 凝膠電泳後純化的製品進行實驗,結果顯示病原體製品經過多種核酸 酶類處理後,其感染力並不會降低,這也證明了病原體不含核酸[20] 。

Alper也利用紫外線照射濾過性病毒及羊搔癢症的混合溶液

[21]。但是在經過強力照射之後,病毒的病原體只剩下1%,但羊搔癢

症的病原體卻完全不受影響。因此,他們便下了一個非常驚人的結

論: 「由於羊搔癢症的病原體可以在寄生動物中繁殖,我們必須假設

它的結構必定有核酸。然而,即使將它曝露於大量的紫外線之下,使

(13)

其吸收核酸特別敏感的波長,都不會使它失去活動力,顯示這種病原 體可能在本身沒有核酸的情況下,增加數量」 。沒有核酸而能複製的 可傳染性病原體,這在生物界中是極為獨特的現象。

此外,研究更發現,若使用能夠對核酸產生傷害的酵素來浸泡羊 搔癢症的腦部,並不能減少病原體的感染性;而利用焦炭酸二乙酯

(Diethyl pyrocarbonate,DEPC)處理病原體,使病原體變性之後,

再用蛋白質復性劑(Renature agent)作用,病原體的感染性又恢復,

這也證明了病原體具有蛋白質成分。因此,Gajdusek猜測,羊搔癢症 可能不具核酸,也有可能是核酸藏在特別的蛋白質保護膜內,不受紫 外線的侵襲[20]。

而在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及幫助之下, Merz 發現了羊搔癢症更細 微的結構[22,23] 。她在比較正常的羊的腦部及患羊搔癢症病的羊的腦 部時發現,在羊搔癢症的標本裡,經由剛果紅(Congo Red)染色後,

發現了一種棒狀物,看似一段段扭曲的短線頭或是纖維形狀的物質

(圖2-8,2-9),且數量隨病情的嚴重程度而增加。此外,她更猜想,

此棒狀物與在克魯病死者的大腦中所發現的澱粉樣蛋白是相同的東 西,亦是羊搔癢症的致病因子,也為往後的研究開創了另一個新的研 究方向。

Prusiner因為在實驗中,發現能破壞核酸的化學藥品,對羊搔癢

(14)

症毫無作用,反而是能破壞蛋白質的化學藥品和處理方式,可以減少 或預防感染而有了以下的結論--「羊搔癢症的致病因子不含核酸」

[11]。因此,Prusiner在 Science 雜誌提出,用「prion」來稱呼羊搔癢

症的病原體,取代了「類病毒致病因子」的名詞[1]。

雖然prion已被觀察是為纖維狀物或是棒狀物,但是在計算其形狀 時,還是採用了有效利用幾何形狀的最大形狀--球形,並推算出顆粒 直徑為4-6 nm。在這種情況下,假設蛋白殼體最厚為1 nm,核心應該 是14.1 nm

3

,那麼其所包含的核苷酸不可能超過12個。根據三聯密碼

(triplet code)法則,根本不可能編碼出250個氨基酸組成的PrP。所 以Prusiner認為prion是一種體積極小,具傳染性的蛋白質,而主張prion 有可能是少量核酸外圍包有緊密的蛋白質外殼或是完全不含核酸的 傳染性蛋白質[20]。

之後,Prusiner在1984年又進一步證實prion是一種結構不均一的 醣蛋白[24]。他利用蔗糖梯度離心(sucrose gradient centrifugation)和 聚丙烯醯胺凝膠電泳法(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

純化分離,獲得高純度的PrP,進而研究這種蛋白的超微結構。更在已

感染羊搔癢症的倉鼠大腦中,萃取出一種與感染有關的蛋白質,且組

織受感染程度愈嚴重,所取得的蛋白質愈多。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這

些提煉出來的PrP具有桿狀顆粒的外型,因此稱為桿狀prion(也就是

(15)

Merz所發現的纖維形狀的物質),而每根桿狀物含有約一千個PrP分 子。經由剛果紅染色之後觀察,證實了這些具傳染性、導致退化的神 經性疾病中發現的凝聚團狀之典型的澱粉樣纖維,就是prion所組成的

[25]。

與Prusiner合作的Weissmann,解開了PrP的化學密碼[26] ,他利用 這種蛋白質的基因排列順序在基因庫裡找到對應的DNA排列順序,

發現PrP的基因存在於感染羊搔癢症的敘利亞倉鼠(SHa)細胞中,但也 存在於正常倉鼠和正常人的細胞之中。

SHaPrP是由254個胺基酸所組成的,在PrP的COOH端有GPI所依 附著。PrP

C

原本是利用GPI依附在細胞的表面,由於GPI與細胞之間 分裂,會使得PrP

C

脫離細胞表面。此外,還有一組雙硫鍵位在COOH 端的Cys-179及Cys-214處結合,這組雙硫鍵具有穩定PrP

Sc

的作用

圖2-8 在電子顯微鏡下所見的纖維 狀物質[23]。

圖2-9 由圖中可知纖維狀物質中

也會有澱粉樣斑點存在[23]。

(16)

[11,12]。

經由蔗糖梯度離心、柱層分析(column chromatography)和離子 輻射法(ionization radiation)推算出PrP

C

及PrP

Sc

的分子量皆只有 33~35 kD(kilo-Dalton) ,且兩者的一級結構皆相同,證實了正常與患 病兩種形式的PrP有約209個完全相同的基因密碼(見圖2-10)

[12,20]

在研究PrP

C

及PrP

Sc

的差異性時,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正常 的PrP

C

很容易就被PK水解,但致命的PrP

Sc

則無法被消化,且 PrP

Sc

在 PK作用下切割序列,可產生分子量只有27-30 kD的PrP 27~30(見圖 2-10)。PrP 27~30大約在序列90~231的位置,是為蛋白酶抵抗性蛋白

(Protease-resistant protein),是為PrP

Sc

的核心[12]。當大量的PrP

Sc

結 合成特定的形狀,因此才會有桿狀澱粉樣的蛋白。

在早期,由於並沒有儀器能夠精確的測量PrP的結構,只能利用 化學分子模擬(molecular modeling)的方法[27,28],預測出PrP

C

是為 含有四個α-helix(H1:109~122。H2:129~140。H3:178~191。H4:

202~218。)(圖1-1及圖2-11)的結構,而 PrP

Sc

的結構則是由兩對

平行的β-sheet及兩個α-helix所組成(圖1-2)。 經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及circular dichroism(CD)光譜測量prion的結構,PrP

C

結構中含有約40%的α-helix及3%的β-sheet,而PrP

Sc

則含有約30%的

α-helix及45%的β-sheet。且PrP

C

中NH

2

端的H1及H2,就是形成PrP

Sc

(17)

β-sheet的主要成份,所以在PrP

C

中,NH

2

端處上的四個殘基

(Asn-108,Met-112,Met-129,Ala-133),被視為和PrP

Sc

互相結合 的關鍵處[12,29,30]。

之後,經由nuclear magnetic resonsnce(NMR)測量出在基因轉 殖鼠中的基因重組(recombinant)PrP(rPrP)包含了胺基酸序列 90~231,相當於SHaPrP 27-30[31] 。其結構含有3個α-helix(helix A~C)

及2個短小的β-sheet(S1及S2)(圖2-11,2-12),結構與PrP

C

類似。

既然先前預測出PrP

C

的NH

2

端H1及H2是為形成β-sheet的主要部

圖2-10 經由敘利亞倉鼠(SHa)腦部所萃取出來的蛋白質的PrP序列簡

圖[12]。

(18)

分,那COOH端的H3及H4為何不會形成β-sheet?除了H3上的Cys-179 及H4上Cys-214的雙硫鍵有穩定結構的作用外,在COOH端(殘基 215~230處),PrP

C

與protein X結合(圖2-13),再與PrP

Sc

交互作用,

這也是H3及H4在轉變的過程中沒有產生變化的原因。protein X的作 用是在PrP

Sc

結構當中,具有伴隨及穩定蛋白質摺疊的功能[31,32]。

經過證實,大腦會製造正常的PrP

C

,但是正常的PrP

C

有時會變 成致命的PrP

Sc

的形式。在病患腦中正常的PrP

C

為什麼會變成致命的 PrP

Sc

?Prusiner等人研判,正常的PrP

C

可能會因為基因突變、環境影 響、偶發的情況下,亦或其他的因素而轉變成具有β平板結構的致命 性PrP

Sc

(見圖2-14(A)~(D))[31,32,33]。

而致命的PrP

Sc

是如何在人腦中產生堆疊的?Prusiner相信具傳染 性的BSE,其感染方式是以一類似結晶的方式所進行的。羊搔癢症原 纖維就是這種PrP

Sc

結晶所形成的長條狀集合物絞扭在一起

[22,23,24,34](圖2-15),而克魯病澱粉樣蛋白斑則是堆積在患者腦部

的原纖維,集結成較大的團塊。當PrP

Sc

侵入神經細胞膜製造PrP的位

置時,就取代PrP

C

的晶核的地位,並開始影響周圍PrP

C

的結構,進

而產生更多異常的PrP

Sc

。同時,細胞依然繼續生產PrP,因此當PrP

Sc

持續的影響、改變PrP

C

時,PrP

Sc

便在腦中不斷累積,造成妨礙或毒

害某些神經細胞的功能,使細胞遭到破壞直到細胞死亡為止。之後身

(19)

體便會清除死亡的神經細胞,造成BSE典型的空洞[12]。

2.8、PrP在內質網上的結構

早期,原本判定若是prion所引起的神經性疾病,就是由於PrP

Sc

在 腦部中堆疊所引起的[35]。但是經由研究指出,並非所有的神經性疾 病都含有大量的PrP

Sc

,部分遺傳性的PrP突變在缺乏PrP

Sc

的情況之 下,也會造成神經性衰退的疾病[36,37,38,39] 。例如在2.6所提到的GSS 家族性疾病,及一些基因突變所引起的prion疾病,在這些疾病的腦部 的萃取物中檢測出,除了含有極少量PrP

Sc

外,其中大部分卻是被一 種稱為

Ctm

PrP的蛋白質所佔據[40],這些蛋白質是構形上變異的PrP,

並被預測為引起傳染及遺傳性prion疾病中關鍵的PrP結構。這些

Ctm

PrP 原本是出現在內質網膜上,並利用其COOH端的GPI附著並橫跨在內 質網(endoplasmic reticulum,ER)的兩側,等到

Ctm

PrP大量的在內質 網累積之後,再退出內質網並進入細胞中,造成致命的結果。

此外,也有許多的實驗證實了

Ctm

PrP有可能是導致神經病變的主

要原因[40,41]。Hegde及其他的研究學者利用基因轉殖工程,使實驗

的基因轉殖鼠會產生PrP,並使PrP在穿透膜周圍或內部的胺基酸產生

突變,其中這些突變的PrP較容易形成

Ctm

PrP。在實驗中,這些老鼠所

產生的

Ctm

PrP超過一個定量時,便會發展出像罹患羊瘙癢症特徵的自

(20)

發性神經疾病,但是在這些老鼠當中,並沒有發現PrP

Sc

的存在。若 將老鼠的

Ctm

PrP減少,且令其不會產生

Ctm

PrP,則並不會導致老鼠的 死亡。而

Ctm

PrP的量越多,則老鼠發病的時間就越短[41]。

另外,當這些老鼠被接種了患羊瘙癢症的腦萃取液時,他們發現,

當注射定量的腦萃取液到兩組不同的老鼠上時(其中一組的PrP形成

Ctm

PrP的比例較高,另一組較低),皆會產生prion疾病的症狀,但體 內含較少

Ctm

PrP的老鼠,經測量得知其體內雖然產生較多的PrP

Sc

,但 需要產生prion疾病的時間卻比較久;而體內含有較多

Ctm

PrP的老鼠,

其體內雖然只有測量到少量的PrP

Sc

,但是發病的時間卻比較快(且 死亡的時間比沒有接腫患羊瘙癢症的腦萃取液的老鼠要快的多)

[41],這也說明了Ctm

PrP可能是造成神經病變的主要原因。

同時,他們也將患羊瘙癢症的腦萃取液注射到帶有正常PrP序列

(沒有突變基因)的基因轉殖鼠身上,並記錄這些老鼠體內的

Ctm

PrP 的變化量。在感染的過程當中,也會發現

Ctm

PrP會大量的累積[41]。

綜合了以上的實驗結果,更可以解釋

Ctm

PrP可能是prion直接造成家族 性及感染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而PrP

Sc

則是扮演著間接增加

Ctm

PrP的 角色。

在內質網,發現除了與PrP相同序列但結構不同的

Ctm

PrP存在以

外,還有另外兩種不同構形的PrP也存在於內質網處[40,42]。

(21)

內質網是參與合成蛋白質的地方,是為雙層磷脂結構,PrP在此 作最後的蛋白質合成,因此PrP是一種膜蛋白。膜蛋白有兩種型式:

周邊型(peripheral)及嵌入型(integral或transmembrane) (圖2-16)。

雖然PrP是醣蛋白,且其他的醣蛋白在內質網合成時,通常都只具有 單一方向的形狀。不過經由觀測時,卻發現PrP同時具有周邊型及嵌 入型這兩種不同的形狀[40] 。其中,周邊型的PrP完全移位到內質網的 內腔處(lumen)(圖2-17) ,稱之為分泌(secretory)形式的PrP (又稱為

sec

PrP),這一形式的PrP與PrP

C

類似。另一種形式的PrP則橫跨內質網 膜的兩側,其中一部份的分子曝露在細胞液中(cytosol)(圖2-17)。

而橫跨的PrP形式又分成兩種,一種是COOH端在內腔中,而在NH

2

端 在細胞液中的PrP,稱之為

Ctm

PrP。另一種則是NH

2

端在內腔中,而 COOH端在細胞液中的PrP,稱之為

Ntm

PrP。不管是

Ctm

PrP還是

Ntm

PrP,

它們橫跨於膜的兩側時,兩者在膜中都擁有相同的疏水性殘基(殘基 111-134,又稱為TM1)[40,42](圖2-17)。且在細胞液中加入PK,也 可以用來判斷在內質網處的PrP是何種構形 [40](圖2-18)。TM1的結構 為α-helix的結構。

在研究中,Prusiner利用含有各種基因突變的基因轉殖鼠來測試

任何可能的神經性疾病時發現,當大量的

Ctm

PrP存在於內質網時,若

PrP中第117個殘基發生突變(A117V,alanine to valine)之後,會造

(22)

成神經退化性疾病(如GSS)[40],且其結構穩定。而且利用清潔劑 將內質網膜去除,再加入PK進行水解的作用之後,發現

Ctm

PrP及PrP

Sc

一樣,都具有抵抗PK的特定結構[40](圖2-19),這也說明了

Ctm

PrP對 神經性退化疾病而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導致GSS疾病的胺基酸 A117V正好位在TM1之中,因此,我們便利用這個突變的胺基酸在內 質網膜內的性質,來進行我們的電腦模擬。

2.9、半定量測定法

在實驗的測量當中,為了快速的得到實驗結果,普西納設計出一 套評估羊搔癢症感染較快的方法:他採用潛伏期僅老鼠一半的基因轉 殖鼠,而且當注射羊搔癢症病原體到基因轉殖鼠的腦部當中,且只要 出現疾病的症狀就列入統計,不必等到老鼠死亡,這種方法在病毒學 當中又叫作半定量測定法。

在病毒學的研究當中,在單位體積中測定感染性病毒的量,稱之

為滴定(titration)。檢測病毒可靠的方法為檢測其感染性,病毒懸浮

液的滴定通常以單位體積中的感染單位數來表示,能夠產生一個反應

的最小病毒量稱為一個感染單位(infectious unit)。測定病毒感染性

基本上分為定量測定和半定量測定。由於普西納的研究是以半定量測

定分析。所以,底下我們只介紹半定量測定的研究方法[20]。

(23)

半定量測定法,是一種系列終點稀釋(serial end-point dilution)

測定法,不記錄接種物中感染病毒的數量,而是根據有無病變等來判 定的一種定性測定法,這種方法雖不及定量測定法準確,但可縮短潛 伏期時間,進而得到大量的數據。其實驗方法如下(非普西納實驗方 法,但測定的方式相同):

1、將 5 支消毒試管排列於試管架上並置於冰中,每管加入 1.8ml 稀釋液,用注射器安裝滅菌滴管,吸取病毒懸浮液 0.2ml,加入第一 管內,棄去此滴管,另取一個滴管,將第一管內液體混合均勻,並從 中吸取 0.2ml 加入第二管,使成為

102

病毒稀釋液,按此法同樣稀釋 成

103

104

105

等不同病毒稀釋度。

2

、將各種稀釋度的病毒接種到實驗的生物體上,每稀釋度接種

4~6

隻,以「病毒學概論」書中的範例為基準,試驗時用

101

106

稀 釋度的病毒,接種後按病毒增殖的情況,觀察記錄動物死亡或病變情 況並依表

4-1

計算各稀釋度死亡百分率。

假定一動物注射

103

稀釋度的病毒液仍能生存,則在注射

104

105

等較高的稀釋度時,也應當生存。所以累積總計欄內,各組應生

存的動物總數是由注射較低稀釋度而生存的動物,向注射較高稀釋度

而生存的動物數累加而得。相反的若一動物死於

103

稀釋度,則亦應

會死於注射

102

101

等較濃的病毒液。所以總計死亡動物數時,是

(24)

由較高稀釋度致死的數目向低稀釋度致死的數目累加而得。由表可知 此病毒所致半數動物死亡的稀釋度介於

103

104

之間而較接近

103

,計算方法如下:

的死亡百分數 距離比例 低於

的死亡百分數 高於

的死亡百分數

高於 ==

% 50

% 50

% 50

% 50

(或 0 . 4 36

. 58 0 21 13

71 50

71 = =

0 . 3 10

%

50 死亡率的最低稀釋度的 對數值 = Log

3

= − 高於

4 . 0 1 4 . 0 4

.

0 ) × 稀釋比例的對數值 = × ( − ) = − 距離比例(

4 . 3 50

50效價= LD 終點值的對數值=10 LD

4 .

10

3

即為此病毒半數致死量,因此病毒的 10

3.4

稀釋度,可使一定數 量的動物有 50%死亡。終點(end point)法獲得的病毒效價,其中普 西納所使用到的名詞:

半數致死量

50

=

LD

(lethal dose)

半數感染量

50

=

ID

(infectious dose)

(25)

表 2-1 半數致死量測定結果(此表非普西納實驗之數據,僅供了解半 數致死量測定方法使用)。[20]

圖2-11 由化學分子模擬所預測的SHa的PrP

C

結構(H1~H4)及NMR

所測量出來的SHaPrP結構(S1~C)。X軸:不同於人類胺基酸序列的

其他生物,在每個位置上的差異數目 [31]。

(26)

圖2-12 SHa rPrP(90-231)由NMR所測量出來的結構,其中粉紅色 代表α-helix A(殘基144-157),B(172-193),C(200-227);黃色,

代表雙硫鍵,存在於Cys-179及Cys-214;綠色,代表S1(殘基 129-134);藍色,代表S2(159-165),S1及S2類似於β-sheet;灰色 代表loop;紅色,表示結構中的疏水部位[31]。

圖2-13 Protein X與PrP

C

互相結合的NMR結構圖,其中protein X與殘

基Q168、Q172 Q219、T215的side chain結合[31]。

(27)

圖2-14 PrP

Sc

複製的結合圖[3]。

(A)一個未突變(wild type)的 PrP

C

,經由與protein X相結合後,

使 PrP

C

結構轉變成 PrP

的中間產物,再與外來的(exogenous)

PrP

Sc

接觸形成 PrP

C

。等到 PrP

C

轉變成 PrP

Sc

之後,protein X會與

PrP

Sc

脫離,產生再作用的protein X及內生的(endogenous)PrP

Sc

(28)

圖2-14(B) 伴隨著內生的PrP

Sc

的產生,protein X再次與PrP

C

互相

結合,轉換成PrP

結構並與內生的PrP

Sc

接觸之後,PrP

再度形成

PrP

Sc

。而先前所形成的兩個PrP

Sc

,皆能成為模板而與PrP

C

作用,使

得PrP

Sc

的數目呈現指數成長。[3]

(29)

圖2-14(C) 由於遺傳性的疾病,或是自發性的疾病的產生,使得體 內的細胞造成突變,而且突變的PrP

C

會與protein X結合,且與另一組 同為突變的PrP

C

與protein X相遇,進而形成突變的PrP

Sc

,並使這個 因突變而產生的PrP

Sc

當作感染的模板,對其他未突變的PrP

C

作用。

一旦這個情況產生,PrP

Sc

便會不斷的改變其他PrP

C

的結構(如圖B

所示)。[3]

(30)

圖2-14(D)在自發性的疾病當中,很少會有此種情況發生--兩個正

常的PrP

C

各自與protein X結合之後,再交互作用,導致結構重新轉

變成PrP

Sc

的形式。且一旦這極少的情況發生,PrP

Sc

便會不斷的產

生。 (如圖B所示)[3]

(31)

圖 2-16 膜蛋白又分成周圍性蛋白(peripheral)及嵌入性蛋白(integral 或 transmembrane)兩種,此為簡單的示意圖[44]。

圖2-15 PrP

Sc

與PrP

C

交互作用,堆疊成纖維狀組織的示意圖,其中圓

形表示PrP

C[43]。

(32)

圖2-17 membrane PrP的三種形式,在穿透膜的部分,其序列為111-134

(TM1),是此PrP的疏水部分[42]。

圖2-18 為了分辨在內質網上PrP的形態,Prusiner在膜外的細胞液中加

入PK,水解PrP在膜外的部分,再測量剩餘的PrP分子量大小,便可

分辨出PrP的形態是為何種PrP結構[40]。

(33)

圖2-19 此為各型式的PrP經由PK進行蛋白質水解的示意圖。在利用特

殊的消化劑將內質網膜去除之後,再加入PK進行水解,由圖中可以

發現只有

Ctm

PrP及PrP

Sc

不會被水解,這證明了其內部結構均含有特定

的結構可以抵抗PK,造成在致病時的主要因子[40]。

數據

表 2-1  半數致死量測定結果(此表非普西納實驗之數據,僅供了解半 數致死量測定方法使用)。[20]
圖 2-16  膜蛋白又分成周圍性蛋白(peripheral)及嵌入性蛋白(integral 或 transmembrane)兩種,此為簡單的示意圖[4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哲學家 戴斯卡提斯 (Rene Descartes, 1596- 1605)認為光是由成串的粒子所組成,所以光的性

有鑑於全球部分地區疫情出現再次升溫趨勢,經濟表現有待政策支撐,東南亞國家積極因應。印

語言的意義在於使用 ,而使用又是 因應著不同遊戲情境而定,因此語 言意義具有 豐富性、多變性、..

但是 T, A, O, I 出現的次數幾乎不相上下。 要是把每一種組合都試一遍, 直到得出一個 意思 來, 那會是一項沒完沒了的工作。 所以, 只好等新材料來了再說。

在現行的 99

面向東南亞,尋求區域合作的價值與意義。如今當我們面對台灣原住民的「民族數學」研究時,尤其

 在公元前第三世紀后期,印度阿育王(公元 前269~232)護持佛教,舉行第三次 結集後,向外地派遣九個傳教僧團,其中一 支由 摩哂陀長老 ( 阿育王的兒子 )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位於土耳其與伊朗北部的高加索山區,兩個國家在 1990 年代 就曾為了納哥諾卡拉巴克地區(Nagorny Karabakh)的主權問題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