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緒 論

「四一0教改」代表台灣九十年代社會運動的蓬勃與蜂擁,也為 二十一世紀,台灣的教育改革掀起了序幕,其中對國民教育產生最大 的影響者,應屬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二年國民教育課程改革的歷 程,從社會菁英到普羅眾生,從國會殿堂到小學教室,從激情的吶喊 到默默的接受,教改處處影響著島上人們的生活。

這一波的新世紀教改措施,的確已在國民中小學校園掀起巨大的 波濤,這股教改潮流內容繁多,包括教育鬆綁、校園自治與民主化、

師資的多元培育、學校組織彈性化、運作多元參與、保障學生學習權、

尊重專業自主及家長參與教育等,對傳統科層化的學校組織造成極大 的衝擊。就以九年一貫課程而言,正式實施以來,批評聲浪不斷,要 求停辦的聲音,此起彼落,從教師的莫衷一是,家長的茫然無措,學 生的默默承受,到現在的輪廓漸明,教師普遍的動起來,生活化、經 驗化的學習在校園一幕幕的拉開,教改已漸漸展現其雛型,同時在教 學的現場,讓學生的學習得更生活化、彈性化、多元化(洪錦沛,

2003)。

九年一貫的課程改革要站在學生的觀點來看(游家政,1996);不 過,課程的實施者是教師,課程施行的時候,當然不能忽略教師的立 場(饒見維,1999)。從九十一學年度起實施的《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 程》,這項強調「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學習領域取代單科結構,

能力指標優於知識記誦」的課程與教學改革,經過二年的實施,教師 的專業是否已可勝任?學校的推動實際情況如何?國中、小課程銜接 是否順利?統整課程實施的現況如何?國中教師是否已建構新的教 學思惟、方式與對扮演的角色遊刃有餘?以及,國中校園真的充滿歡 笑、活力,學生真的快樂學習嗎?無論如何,身為教育工作者,都期

(2)

待在這最重要的教改工程上,各盡自己一份心力,為學生創造更優質 的學習環境,為國民教育開創更光明的前景。

期待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對國中課程實施的現況,做一瞭解 與探討,以作為未來推動國中課程改革的參考。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教育改革是為了因應二十一世紀的時代變遷及持續追求卓越的 歷程,而九年一貫課程的變革更是國民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里程。國 民中學於九十一學年度正式實施,基層教師無論是否已準備就緒,抑 或是否深覺無奈或無助,他們都是這一波教育改革的前線士兵,一定 要肩負責任,去執行九年一貫課程在教室中的實現。

管仲曾說:「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 計,莫如樹人。」這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卡尼洛教授在澳洲舉 行的亞太地區國際教育會議中所引用的一段話。國家未來百年的收 成,就開始於今日的教育工作。但是,柯林頓曾說,他最重要的工作,

是「讓美國有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英國政府也曾說,如果沒有一流 的教育,將會傷害英國下世紀的競爭力(天下雜誌,1998) ;不分國 家,教育成為國家未來發展成敗的最關鍵工作。台灣,教改的巨輪已 經轉動多年,老師有沒有足夠的準備?課程的配套是否完備?教學的 資源是否足夠?身為教育現場的工作者-老師,必須有十分清楚且深 入的瞭解與認知,才能將教育工作順利實現於教室,引導學生成功的 學習。

美國「全國專業教學標準委員會」(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訂定傑出教師的五大信念:1、老師必須關注學生,

(3)

帶領學習;2、老師必須熟悉自己的專業,以及教學的方法;3、老師 要負責管理與督導學生的學習;4、老師能夠有系統的思考自己的教 學,並從經驗中學習;5、老師要結合家長、專業人士及社區的力量

(天下雜誌,1998)。這些專業標準,即教育改革述求-教育現代化 的內涵之一,也是九年一貫課程推動中,教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教 師以往的專業培育過程,是否已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能否在新推動 的課程改革中,愉快並有效的勝任教學工作?都是現階段九年一貫課 程實施後,需要仔細加以檢視的。

「藝術與人文」的學習,在此次新世紀教育改革中,明確地,被 列為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培養國民十項基本能力,七大學習領域 中的重要環節,肯定了藝術教育在整體教育中的功能與價值。在教育 部審慎規劃之下,於本學年度(九十學年度)由小學一年級陸續開始 實施。九十一學年度起,國民中學一年級,也開始進行新課程的教學。

目前各校在實際推動本領域教學,領域教師的認知,學校推動的實際

情形,均有瞭解的必要。因此,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教師對學校層級 推動九年一貫課程改革內涵的理解與實際運作如何?是為研究動機 之一。

一九九二年,美國勞工部發表了一份《學校如何為二十一世紀工 作人才作準備》的報告。報告中描述,新世紀的工作主要以科技、服 務為基礎,範圍觸及整個全球市場。這類工作的特質是彈性多變、追 求前瞻創新、要求快速準確。要因應這類工作趨勢帶來的挑戰,未來 人才必須具備三大類能力。第一:閱讀、寫作、算術、演說的能力。

第二:思考能力-創意思考、理性思考、解決問題和做決策的能力。

第三:個人素質,包括責任感、自重、正直、誠實、能夠自我管理並 與他人合作(天下雜誌,2001)。未來學校教育的設計、課程的規劃

(4)

應以發展學生第二、三大類能力為重點目標,幫助學生迎戰未來而游 刃有餘。所以,歐美各國紛紛強調繪畫、音樂、舞蹈對於學習的價值,

他們運用藝術,照亮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激發學生的創意思考,建構 學生迎向未來的多元能力。

相較於台灣,我們的美育教育,長期以來一直集中於美術、音樂 教育,而忽略了國民美感的培育,同時也對國人創造思考能力的發揮 有所影響與妨碍。時值九年一貫課程的改革,在推動之餘,是否已重 視美育教育的目標?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是否能引導學生活潑學習 與激發創意、想像的能力?以及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對該領域課 程的理解與實際落實情形如何?是為研究動機之二。

落實九年一貫課程程改革的關鍵人物是教師(蔡清田,1999)沒 有透過教室層面的教師進行課程實施,將無法達成教育改革的願景。

故教師應掌握統整、協同教學的內涵與歷程,加強專業對話與專業分 工,並進而了解學生學習結果的理解與應用程度如何?學生的學習興 趣與能力是否提升?有必要做普遍的探究,藉以釐清問題,改進教學 策略,是為研究動機之三。

貳、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旨在針對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研 究瞭解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現況。並期望研究結果有助於教 育工作者瞭解教師課程實施的現況,以提昇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成 效。本研究的目的為:

一、探討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對學校層級針對九年一 貫課程綱要,在課程規劃與推動的理解、認同與現況實施情形,

包括課程計畫、課程推動、配套措施。

二、探討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該領域課程實施的理

(5)

解、認同與現況實施情形,包括教學信念、教材編選、教學實施、

教學評量、實施成效等方面。

三、分析國民中學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對藝術與人文課程實施之相 關程度。

四、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據建議,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於推動與落實 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時之參考與意見。

第二節 待答問題

為達成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的待答問題分述如下:

一、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對學校推動九年一貫課程在 課程規劃與實施之理解、認同與現況實施情形如何?

(一)不同學校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對 學校課程計畫的理解、認同與現況實施情形為何?

(二)不同學校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

對學校課程實施的理解、認同與現況實施情形為何?

(三)不同學校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對 學校配套措施的理解、認同與現況實施情形為何?

二、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對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課程實施的理解、認同與現況實施情形如何?

(一)不同學校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對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學信念的理解、認同與現況實施情形 為何?

(二)不同學校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對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材編選的理解、認同與現況實施情形 為何?

(6)

(三)不同學校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對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學實施的理解、認同與現況實施情形 為何?

(四)不同學校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對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學評量的理解、認同與現況實施情形 為何?

(五)不同學校背景變項的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對 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實施成效的理解、認同與現況實施情形 為何?

三、國民中學學校課程的規劃與推動對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實施 的相關及影響為何?

(一)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三個層面,對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 實施各層面的相關為何?

(二)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三個層面,對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 實施各層面的影響情形為何?

三)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三個層面,對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實 施整體的影響情形為何。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國民中學

本研究所指的「國民中學」,乃指台灣地區的公立國民中學,含 台北市、高雄市等直轄市、省轄市、縣轄市、一般地區及偏遠地區的 國民中學,研究範圍未納入私立國民中學。另外,受限於完全中學國 中部教師的認定,與資料及課程實施的可能差異,本研究亦不含完全 中學國中部。

(7)

二、九年一貫課程

即教育部於民國八十七年九月所公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 程總綱綱要》(教育部,2000a),其目的在透過人與自己、人與社會、

人與自然等人性化、生活化、適性化、統整化與現代化之學習領域教 育活動,傳授基本知識,培養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

鄉土與國際意識,以及能進行終身學習之健全國民。

據此,國民教育階段的課程設計應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 重心,提供統整的七大學習領域,做為學生學習內容,以達成國民教 育階段學校教育目的。

三、課程綱要實施

本研究中的課程綱要,係指八十九年教育部頒布的《國民中小 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國民中學自九十學年度開始實施九年一 貫課程以來,學校依此暫行綱要開始進行課程規劃與推動及實施後,

對實際執行評估情形,學校層的「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內涵分「課 程計劃」、「課程實施」、「配套措施」等三個層分,藝術與人文學習領 域課程實施分為:「教學信念」、「教材編選」、「教學實施」、「教學評 量」、「實施成效」等五個層面探討。

四、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依據《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教育部,2000a),

為培養國民具備基本能力,國民教育階段提供七大學習領域。其中,

「藝術與人文」即為「藝術學習與人文素養,是經由藝術陶冶、涵育 人文素養的藝術學習課程。」學習領域包含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表 演藝術等方面的學習,以培養學生藝術知能,鼓勵其積極參與藝文活 動,提升藝術鑑賞能力,陶冶生活情趣,並以啟發藝術潛能與人格健 全發展為目的(教育部,2000b)。

(8)

五、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

本研究所指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為民國九十年八月以前到 職,任教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之正式教師及代課教師,短期代課 教師及實習教師不列為本研究之對象。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課程研究方法大抵分為觀察、調查、內容分析等方法;本研究係 以問卷法為主,輔以內容之分析進行研究,茲說明如下:

本研究係以自編之「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域課程實施現況之

研究調查問卷」為調查研究工具,問卷架構分為:學校基本資料、教 師個人資料、學校目前課程規劃與推動(學校層級)量表、藝術與人 文學習領域的課程實施(領域層級)量表二部份,問卷內容為本研究 小組成員,定期聚會討論,再經信、效度考驗後編製而成。調查法係 採分層隨機抽樣台灣地區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藉以瞭 解目前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師,在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 課程實際實施情形。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實施的步驟如下:

一、擬定研究計劃

初步閱覽相關文獻,確定研究主題,進而確立研究範圍與研 究方法及步驟,擬訂研究計劃,並請指導教授指導與修正。

二、蒐集相關文獻並探討整理

於教育部與國家圖書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政治大學 蒐集相關論文、論著專書、研究報告、報章雜誌,以及網際網路

(9)

線上搜尋。加以研讀、整理,以作為本研究設計之參考及理論依 據。

三、研究小組同儕討論

在指導教授的引介與指導下,與本校九位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採策略聯盟方式組成「國民中學七大學習領域課程實施現況調 查」研究小組,定期針對研究架構、研究工具內容、研究設計與 實施及研究結果分析進行討論,及彼此交換研究心得。研究小組 成員皆為與九年一貫課程最直接關係之現職學校教育工作者,包 括校長、儲備校長、主任,分別針對個人專長領域進行研究,期 許透過專業對話、協同研究等團隊力量,充分發揮九年一貫之理 念精神,以增加研究之周延性。

四、問卷編製與調查實施

依文獻探討所得,擬定問卷大綱,依大綱自行編製「國民中 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實施現況」調查問卷,並與研究 小組成員及指導教授多次討論,形成初稿。初稿經呈請專家學者

審查修正,並進行預試,依預試結果修訂成正式問卷,採郵寄受 試者方式實施調查。

五、分析調查研究結果

調查問卷回收後,進行編碼登錄,運用電腦統計套裝軟體處 理資料,並針對所得結果加以分析與討論。

六、撰寫研究報告

依據上述研究步驟所得之資料,作成本研究之結論,並據以 提出建議,撰寫成論文。

(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之範圍,可由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兩方面說明: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以「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為研究對象,

依據現行國民中學員額編制內,台澎金馬地區各縣市轄區內之公 立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包含目前任教視覺藝術(美 術)、聽覺藝術(音樂)、表演藝術之教師。調查地區學校以台灣 地區為原則,包括臺灣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及澎湖、金門、

馬祖等地區之公立國民中學,故調查結果不適宜推論至完全中學 國中部及私立國民中學之教師。

二、研究內容

本研究之主要內容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各校及藝術與人 文學習領域教師變景資料分析。第二部分為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 教師對學校課程規劃與推動的理解與評估程度,包含課程計畫、

課程實施與配套措施三個層面。第三部分為藝文領域教師對藝術 與人文領域課程實施現況的理解與評估程度,包含教學信念、教 材編選、教學實施、教學評量、實施成效等五層面。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雖在研究架構與步驟上力求完善,但基於主客觀因

素,仍有若干限制,茲分述如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採問卷調查法,問卷係採自陳量表及郵寄方式進 行資料的蒐集,雖在題目設計上盡量使用淺顯易懂文字,且避免 誘答式問題的設計,另致贈受試者一份小小紀念品(書籤)以提

(11)

高受試者填答的用心程度。但可能仍無法避免社會期許效應或受 試者填答當下的主客觀因素。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調查對象,係採抽樣方式,對台灣地區各縣市公立 國民中學學習藝術與人文領域教師進行資料蒐集,受限於無法取 得完全中學國中部教師的資料,無法對完全中學國中部教師進行 調查,故調查結果不宜推論至完全中學及其他私立國民中學。

另外,本研究係採問卷調查法,以適合研究者所選擇的研究 主題,因此,在研究上有一定的「廣度」限制,如須採質性研究 的深入訪談,或進行田野踏查以瞭解真象的研究,即無法成為本 研究中獲得進一步深入剖析問題的方式,因此所得的研究結果,

在「深度」產生了一定的限制。

三、研究時間

本研究結果所呈現之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現況評估,只 限於研究時間內所蒐集到的資料分析結果。而各校目前仍持續進 行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中,因此,各校教師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的教 學情形,會因經驗累積及相關研習而有所改變,而有所改變,此 亦為研究限制之一。

四、在研究變項

影響教師課程實施的因素很多,除了本研究所選取的向度之 外,尚有更深層的教育行政機關措施、教師教學信念、家長觀念、

或其他方面因素如校長領導、賦能、組織結構、組織文化等觀點。

因為擔心研究失之焦點,且考量若問卷題目過多,反而會降低資

(12)

料的可靠性,因此本研究僅以在工作現場目前實際實施的向度,

並參酌相關理論,選取上述的向度作為本研究切入點。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價值觀教育須結合學校和家庭教育,學校與家長必須緊密合作,才能

學校有策略及計劃地推動和發展教師團隊,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教 師營造積極學習的文化。學校成立了

價值觀教育須結合學校和家庭教育,學校與家長必須緊密合作,才能

近年,教育改革強調多元化的㈻習模式和「促進㈻習的評估」 ,從而發

 以課程為目標時,課程包含的是所欲達成的 一組目標,強調課程目標的重要性,所以也 著重於課程目標的選擇、組織、敘寫,並以

以強帶弱、分層課業、拔尖補 底、尊重個人自主,提示動口 不動手、積極參與、欣賞為先、.

結合夥伴協作學校,與大專院校、出版社及電 子學習平台機構組成專業協作社群,以資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