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國經濟」的誕生:經濟治理、知識生產與公共想像(1906-199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國經濟」的誕生:經濟治理、知識生產與公共想像(1906-1992)"

Copied!
48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 博士論文

Department of Histor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中國經濟」的誕生:

經濟治理、知識生產與公共想像(1906-1992)

The Birth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 Governmentality of Economy,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and Imagination of Public (1906-1992)

林易澄 I-Cheng Lin

指導教授:黃進興 博士 Advisor: Chin-shing Huang, Ph.D.

中華民國 107 年 2 月

February, 2018

(2)
(3)
(4)
(5)

謝辭

寫作論文,像是雕刻一塊大理石,有著許多的猶疑與不確定,直到最後才知 道作品完整的樣子。這本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黃進興老師、王汎森老師和林 開世老師。黃進興老師對西方學術的掌握與視野的開闊,在我選擇這一乍看不易 理解的課題時,給予充分的自由與鼓勵。與此同時,老師也不斷提醒我,不要輕 易陷入理論的叢林,將我拉回歷史的材料中,以具體的論證來研究這一複雜的知 識變化,從而察覺到理論參照的限度,進一步探討近代中國歷史的特殊處境。王 汎森老師對「去熟悉化」的關注,對「倒放電影」研究的警惕,促使我思考「經 濟」這個初生之物,對20世紀中國的人們,究竟意味著什麼。老師提出的思想史 與生活史的交會,也提示了論文的研究設想:透過知識生產,將人們日常生活的 經濟活動,與世界劇烈變動下的困惑,連結起來思考。林開世老師對西方社會科 學系譜的深入認識,使我在「殖民主義」的課堂中,注意到近代以來知識的建構,

如何賦予人們認識世界的框架,並且察覺到社會科學知識開展過程中的政治意 涵。這些啟發了論文最初的切入點,也使我能夠和論文裡的社會科學工作者對話,

察覺到他們在現實困惑中奮力構想的難能之處。其次,要感謝論文寫作中,給予 各種幫助的師長同學。從資格考、論壇報告、大綱考試到論文口試,林志宏老師、

陳熙遠老師、張崑將老師、周婉窈老師、林文凱老師、邱澎生老師、陳國棟老師、

黃克武老師,在各階段中老師們的建議與指正,使這本論文從粗胚打造成品。稷 安、昀秀、宗閱,在博班的這些年裡,始終一起打氣。泳翰、文地、健鐘、崇凱,

雖然已在學界之外找到自己的道路,但作為論文最初的讀者,仍然每每能夠指出 內容的本意,釐清纏繞打結的思緒。也要感謝三宅一生和先行一車唱片行的大家,

以及持續做著自己音樂的朋友。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每當焦慮和卡住,帶著困頓 轉開機車的鑰匙,因為他們,我總是知道要往哪裡去。最後,將這本論文獻給我 的爸爸、媽媽,以及沒能看到它完成的奶奶,他們的支持,使得這本論文成為可 能。

(6)
(7)

摘要

「呈現出整個中國經濟的知識」意味著什麼?這一知識過去未曾出現,卻在 20世紀成為人們關注的重心。從這裡出發,這本論文將探討近代中國治理型態的 重要變化:政府對民間經濟活動的直接治理。透過當時的經濟知識生產,第一線 工作的人們留下的困惑、思考與可能性,本文將考察這一治理型態的轉變過程與 其歷史意義。在其中,「中國經濟」並非早已既存的實體,而是清末以來,隨著 政府與民間經濟活動越來越密切的聯繫,在雙方互動中,逐漸浮現與建構出來的 一個空間。圍繞著這個空間,開啟了一套知識生產,一系列制度安排,與一連串 伴隨著新的國家想像的政治工程。

在晚期中華帝國,政府並不直接掌控民間經濟活動,透過各種非正式組織與 中間人如士紳、專賣商人、胥吏、牙官,與之間接連結。這套體制使得政府能以 精簡的官僚隊伍統治一個龐大的帝國,面對16世紀以來商業發展引起的社會變 動,能夠因地制宜地處理,維持秩序的平衡。到了19世紀,由於內外的危機,各 種非正式組織職能與其財政要求越發膨脹。從清末到民國,中國政府與民間經濟 活動的連結越來越密切。這套間接治理體制的灰色地帶也隨之擴張,走向失控。

來自西方的主權國家-世界貿易體系的衝擊,加重了帝國內部行政體制缺陷的惡 化,在兩者的交會處,浮現出一種新的治理型態。此後,量入為出的財政,轉向 量出為入的財政,無為的除弊節制,轉向有為的建設政治,傳統分層而間接的統 治,將轉向一個全面而直接的治理。從政府到民間,這個過程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也造成巨大的混亂,捲入了所有的人們。

這使得中國國內的經濟活動作為一個整體,開始被思考。為了掌握這個充滿 能量與混亂的對象,一套新的關於經濟的整體知識、相伴的制度安排與權力關係,

在摸索中逐漸開展。在裡面,並存著兩種相反而相依的傾向:由上而下全面榨取 的行政控管,與透過知識調查、按照經濟領域自身的法則來治理。這個空間,吸 引了各個位置與立場的人們投入其中,尋求著事實的捕捉與解釋,尋求著自身的 利益,也尋求著公共性的藍圖。

民國時期中國政府行政能力不足,民間經濟活動又鬆散而缺乏組織,處在兩 者之間,帶給財經官員與社會科學工作者巨大的困惑。他們發現在中國沒有西方 意義上的「經濟」,以應用他們學到的新知識。但這也使他們跨出移植的近代西

(8)

歐知識,思考「中國經濟」的本質。從清末的財政清理開始,身處第一線的人們,

既感到民間經濟組織之混亂、政府介入之必要,又察覺政府專斷管制的失效與危 險。「什麼樣的治理才是有效的?」帶著這個困惑,在專制與無序之間,他們試 圖生產一套貼近經濟活動本身的知識,以劃定介入與放任的界線,並從中建立一 套制度安排,將政府與民間共同納入其中,使公權力與民間的經濟活動互相支持,

也互相制約。

將這個未定型的政治-經濟空間化為有效知識的努力,在1920年代後半到1940 年代達到高峰。面對1930年代的經濟危機與繼之而來的戰爭,在合理化中國經濟 組織的目標下,從自由主義到馬克思主義,從實地田野調查到總體經濟分析,來 自西歐歷史經驗的經濟理論與知識工具被一一改造,以認識並回應中國的現實。

在其中,他們打造出經濟的事物,也發現到種種非經濟的事物,並逐漸察覺到經 濟知識與現實之間的距離,以及社會科學工作的政治性本質。

在1940年代的尾聲,政府與民間經濟在內戰與通膨下越發靠近。國家建構的 強化,意圖加深對經濟活動的控管,卻反過來導致經濟失序的惡化。這一方面將 整個中國推向思想激進化的浪潮,另一方面也促成整體性知識的嘗試,以回答現 實。交錯著政治、經濟以至於倫理秩序的混亂與不安,面對這個領域,當專制與 失序的兩難日益加劇,他們提出了一種新的人文科學設想,從總體經濟知識的公 共討論出發,詢問什麼樣的干預是合適的,並就此思考國家的可能樣貌。

另一批研究者,更進一步走向「跨出經濟領域的經濟治理」的思考。透過對 帝國體制的重訪,他們採取了整體論的視角,試圖重建眼前失序中國的有機連結。

他們將中國的經濟現代化放在歷史脈絡中,察覺構成了經濟領域的種種組織與制 度並不只是經濟自身邏輯的產物,同時也是社會文化實踐的結果。過去無數中間 人的協調工作,並非單靠政府的行政管理可以取代,也非市場的運作會自行填補。

有效的經濟重建,將需要一個由所有經濟活動者共同參與生產的公共知識,需要 讓作為客體的他們,也成為這個空間的主體。

1949年後,這個空間為黨國的單一聲音所回答,整體知識的生產與其公共想 像的構築戛然中止。然而,這並不只是一個過渡時期的遙遠故事。當建立近代以 來最強大的行政官僚機器,中共當局卻也發現,在表面上一目了然的計劃經濟體 制下,始終有著各種看不見的經濟要素無法掌握。政府規劃與民間經濟運作的落

(9)

差,並不像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所想,將被革命解答。當經濟知識生產被全面控 制,失去公共討論,政府將發現自己不得不面對各種在經濟要素之外的人的問題,

必須在計算社會主義經濟的內在合理性時,去思考「國家」與「經濟」究竟是什 麼。

這些問題,最終在1980年代以建立市場經濟制度作為答覆,但是那些在國家 與經濟建構產生的巨大知識中未能被納入的事物,卻並不因此消失。在中國的政 府能力與經濟組織都更加強大,「中國經濟」彷彿已經成為實體的今天,它們依舊 在暗處徘徊,對之提出質疑,等待著回答。像是說著,那被稱之為「中國經濟」

的,仍然尚未完成,而1940年代經濟知識生產與公共討論構想的回聲,仍然飄盪 在我們的耳邊。

關鍵詞:中國經濟、治理型態、國家建構、社會科學、知識生產、理性規劃、公 共知識、梁啟超、張公權、何廉、孫冶方、陶希聖、費孝通

(10)
(11)

Abstract

What does it mean to produce ‘a knowledge that is capable of representing China's economy as a whole’? This type of knowledge has not appeared before, but became focus of attentions in the 20th century. Taking this as a starting point,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an important change of the governmentality in modern China: the goverment tried to regulate private economic activities directly. In this dissertation, I would like to discuss the process of this change and its historical meaning,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of the economic knowledge at that time, and the confusions, thoughts and prospects left by the people working in the forefront. As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indicate,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was not an already existing entity, but a sphere constructed b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economic activities since the last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 Surrounding this sphere, a serie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political engineerings with new imaginations of state emerged together.

In the late imperial China, the government did not regulate private economic activities directly. The bridges between the two sides were various informal institutions and middlemen, such as local gentries, petty officials, monopoly merchants, and brokers of marketplace. This system enabled the government to rule a large empire with a small bureaucracy. Facing the social changes brought by commercial developments since the 16th century, this system kept the order of society by implementing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rises increased the amount of informal institutions as well as the financial demands.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private economic activities were getting closer and closer. As the result, the gray area of this system of governance also expanded and went out of control. The impact of the world system of trade also aggravated the deterioration of this system of governance.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se two changes, a new governmentality emerged. Since then, the fiscal principle had changed from arranging the expenditure according to the income, to arranging the income according to the expenditure. The aim of politics had changed from doing nothing but removing drawbacks, to improving developments. And from indirect governance, to a direct and full scale one. This process released tremendous energy and caused tremendous chaos, engulfing all the people into this whirlpool

Henceforward, economic activities in China began to be considered as a whole.

Knowledg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power relations about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had developed gradually in order to grasp this sphere full of energy and chaos.

There were two opposite but dependent tendencies in this process. The first one made a strong top-down mechanism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ntrol, while the second one regulated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by the rules of the economic sphere through

(12)

knowledge surveys. This sphere attracts people of all positions. Some sought to seize and interpret the facts, some sought their own interests, and some sought the blueprint for a public sphere.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government lacked strong administrative capacity and private economic activities lacked tight organization. These two situations made financial officials and social scientists confused. "There is nothing called economy in China as its definition in the West." They found out what they studied from the West were not useful in China. This confusion, however, urged them to go beyond the border of the economic knowledge originated from the West and to think about the true nature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financial liquidatio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people in the forefront found out the disorder of the private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nd the need for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but also became concerned of the failure of the arbitrariness of the government. "Which type of governance is effective?" Between the dangers of dictatorship and disorder, they asked this question. They tried to produce a set of knowledge based on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in order to draw the line between intervention and non-intervention. They tried to establish an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to include both government and people, drawing them to support and constrain each other at the same time.

The effort to produce knowledge for effectively governing this unconstructed political-economic sphere reached its peak between the late 1920s and 1940s. In the crisi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the ensuing wars, people worked hard under the goal of rationalizing the organizations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From the liberalism to the Marxism, from the fieldwork to the aggregate analysis, economic theories and knowledge tools from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in Western Europe were transformed in order to recognize and respond to the reality of China. Through these works, they created things based on the economic logic, and at the same time discovered the things that didn’t fit into the theories. They had gradually realize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conomic knowledge and the reality, thus found out the political nature of the social science.

Due to the civil war and the inflatio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rivate economic activities were growing closer than before at the end of the 1940s. Following the state-building process, the top-down administrative control had been strengthened.

However, contrary to its intention, this development worsened the economic disorder.

Under this situation, many Chinese intellectuals were attracted by the idea of radicalization, but some chose the other direction, hoping to answer the difficulty of the reality with a holistic knowledge. The dilemma between dictatorship and disorder was worsening day by day. Facing this sphere harassed by chaos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ethics, the intellectuals proposed a new blueprin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which they started from public discussion of the macro-economic knowledge, then go

(13)

on to ask "what is a reasonable intervention?" then reflected the results of the discussions on "what is a good state?"

Some scholars went even further to discuss the governmentality of economy beyond the economic sphere. By retrospecting the system of governance of the imperial China, they took a holistic view to find the organic links in hope of reconstructing the out-of-order China. Inspecting China's economic modernization in a historical view, they realized that these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that made up the economic sphere were not merely the products of economic sphere itself, but also the results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practices. They noticed that the coordination of numerous middlemen in the past could not be superseded by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government itself, nor could the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alone. Effective economic reconstruction and governance, therefore, require the production of a public knowledge, in which all the economic actors participate. That is, as the object of this sphere, they should also become the subject of it.

After 1949, this sphere was answered by the single voic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tate. The production of the holistic knowledg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public imagination were abruptly halted. However, this is not just a story of a transitional period. With the most powerful administrative machin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authorities found out that there are always unseen economic elements that can not be regulated under planned econom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 planning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reality cannot be resolved by revolution. The result was quite different than what Marxist economics thought. When the production of economic knowledge was completely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discussion disappeared, the government found that itself had to face the problems of human relations outside of the economic factors. When calculating the inherent rationality of a socialist economy, the government had to ask itself "what is a state?" and

"what is economy?" after all.

Eventually, these questions were replied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in 1980s. Today, both government capabilities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re stronger in China, and it seems as though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has become an entity. However, things which could not be included in the knowledge produced by the state-building and economic formation have not disappear. They are still hovering in the darkness, asking and waiting for answers. The birth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has not yet been completed, and the echoes of the production of economic knowledge and imagination of public discussion in 1940s still linger in our ears.

Keywords: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Govermentality, State-Building, Social Sciences,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Rational Planning, Public Knowledge, Liang Qichao, Zhang Gongquan, He Lian , Sun Yefang, Tao Xisheng, Fei Xiaotong

(14)
(15)

目錄

導言 「有財政而無經濟」的時代...1

一、追逐表象而迷途不返:一位中層財經官僚的時代觀察...1

二、從帝國體制到經濟治理:一段漫長過程的晚近轉折...16

三、既熟悉又陌生的對照:西方經濟學近年的反思與未竟之處...28

四、各章提要綜述...45

第一部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經濟,1906-1949...

...59

第 一 章 一 封 要 求 停 止 兌 現 的 電 報 : 後 傳 統 時 代 中 國 的 政 治 與 經 濟 關 係 (1906-1935)...59

一、中央財政的誕生,中央財政的瓦解:趙炳麟與清末的財政清理...67

二、沙上的房子:叢林法則與美麗藍圖之間的梁啟超...90

三、在政府與市場間的鋼索上:張公權的中國銀行與他的時代矛盾...113

結語 面向政治的經濟知識空間...138

第二章 「中國經濟」的發現:半殖民地的社會科學工作者(1926-1937)...147

一、危機下「經濟」的發現...147

二、定縣社會概況調查:事實與其不滿...155

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者:歷史化與歷史的停滯...,...161

四、南開大學的經濟學者:合理化的必要與失效...168

五、燕京大學的社區研究:經濟與非經濟的...177

第三章 黃金時代的經濟學者:戰爭下的總體經濟分析與其限界(1937-1949)....187

一、清明前後的黃金案:經濟統制、公共輿論與道德秩序...187

二、凱因斯在中國:戰爭下的生產與分配...199

三、經濟學家與委員長:戰時經濟行政的可能與限制...215

四、中國經濟史新頁的遲臨與倏逝:新時代與新時代的人文科學...225

(16)

第二部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經濟,1949-1992...

...249

第四章 把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社會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學(1949-1992)....249

一、比門板還大的統計報表:計畫經濟體制與其困惑…...…...……..249

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毛澤東的答覆...…….265

三、社會主義就是計算:孫冶方的獄中札記.………...…...288

四、按照客觀經濟規律管理:改革開放時代的薛暮橋…………...….……..310

第三部 重訪帝國:跨出經濟範疇的經濟治理

...325

第五章 五四知識地圖的空白:一場未及展開的帝國體制論戰(1928-1949)... 333

一、一種整體知識的期待:1935 年的陶希聖...333

二、重劃近代政治學的邊界:張純明的地方行政調查...347

三、傳統政治的內在合理性:1940 年代錢穆的政治思考...358

四、遭遇國家的馬克思主義者:王亞南的資本與官僚分析...367

第六章 我不過是個摸象的瞎子:從農村經濟田野走向知識社會學的費孝通 (1938-1949)...383

一、從社會理想到社會分析:費孝通眼中的 1940 年代知識狀況...383

二、國家建構的兩難:社會設計的必需與危險... 397

三、鄉土重建:政治-經濟作為一種知識工程志業... 419

結語 1930-40 年代中國思想的潛流...444

結論 理性規劃時代的公共知識餘燼...451

引用書目...463

(17)

導言 「有財政而無經濟」的時代

一、追逐表象而迷途不返:一位中層財經官僚的時代觀察

1.折疊在「經濟」一詞裡的三個層次:西歐歷史概念的移植與困惑

……交流循環借助於鄉帳制度之操持,始足以維繫農村城市供需之勉強平 衡,遂又安於自給自足之理想而自甘,乃至以興革為戒,益不啻為無為而 治之傳統張目。益以交流幅度,侷促於有限之地域,未能行遠;惟國家財 政措施,始能普行全國而無遠弗屆。於是重國用而輕民財,視若固然,經 濟役於財政,積漸而成不可或禦之勢。……於是財用觀念籠罩經濟活 動,……經濟益被壓制於財政要求而無力自伸,財政益漠視經濟法則而恣 意橫行。坐使有財政而無經濟,歷史幾註定其命運。其在農業社會,流弊 雖久而猶隱伏未著;一旦世運激轉,乃暴露而更顯見其千瘡百孔矣。1

翁之鏞,《中國經濟問題探源》,1952

1952年,當翁之鏞(1901-1973)回顧二十多年任職民國政府的經歷,寫下第 一線財政與農業金融官員的觀察,他顯然預測到了,自己看到的時代問題將會持 續下去,但他或許未曾想到,思考這些問題而走到的癥結,沒過多久便已經被遺 忘。

半個多世紀後,「經濟」仍然與20世紀以來相同,作為中國政府政策中最重 要的主題。財經官僚與學界,仍然和1940年代中國知識份子辯論著類似的課題,

政府是否應該介入市場,中國的經濟改革要進一步放權或是加強管控……。然而,

在這些辯論中,「經濟」已經成為不證自明的實體。人們往往忘記,「經濟」並 非一開始就存在傳統思想中的概念,而是在帝國的解體與民族國家的建構中,隨 著政府和民間經濟活動兩者之間新的關係,浮現出來的治理對象與相伴的知識生 產、制度實踐。我們已經很難設想,一個「有財政而無經濟」的治理形式是什麼 樣的,更難去挖掘,今天彷彿實體一般的「經濟」,其間的問題並不只是學理上 的解答和技術性的行政問題,同時也涉及新的治理中政府與民眾的關係。

1 翁之鏞,〈自序〉,《中國經濟問題探源》(台北:正中書局,1952),頁 4。

(18)

在 1940 年代的中國,財政的要求壓垮了經濟的運行,導致惡性通貨膨脹,最 終促成國民政府在內戰中的崩潰。失敗的痛感,清楚體現在翁之鏞筆下。但是他 並不只將之看作經濟學或者財政行政的技術問題,而試圖從帝國財政治理轉型的 歷史根源尋找答案。翁之鏞半生從事中層行政官員,卻也因此繼承了帝國治理的 知識,對中國近代經濟問題,有著不同於一般受西學教育者的看法。他自述早年 受家學影響,先從今文家說,後進南京高師,關注近代歐洲思想與制度流變,是 個思想在新舊之間,而「疑慮終未能釋」的人物。畢業後踏入仕途,由於工作實 務的困惑,他開始研究田賦源流與政制沿革。一方面利用故宮館藏典籍,一方面 從政遊歷十省兩百餘縣,最終恍然大悟,民國知識份子論政,「文人頗多不曉政事,

議論與政書所載典章,往往牴牾」,形成一套從歷史制度論出發,對於帝國轉型變 局的解釋。2

開頭的引文裡,面對這個不在帝國治理知識中的「經濟」,翁之鏞筆下有著名 字含混卻又清楚的三個層次。首先是各個農村內部的生產活動,以及它們透過短 程貿易形成與市鎮的交易活動。其次是從近代國家的角度,將這些分散的、缺乏 近代市場組織、過去不直接與政府相連的經濟活動,納入編成一個稱為「經濟」

的行政管理對象。在這個層次,近代中國政府的治理,一方面因為控制經濟資源 的要求,與各地的經濟活動有了遠較帝國時期密切的聯繫;另一方面,卻並不理 解經濟活動運作的內在法則,反而受到傳統理財制度與思想的影響,繼承了「有 財政而無經濟」的傾向,導致財政要求對經濟活動的無盡剝削。最後是翁之鏞自 身的工作,他試圖探尋眼前「中國經濟」內在的運作法則,以回應變局。

各式各樣經濟活動的總和、國家制度的直接治理對象、尋找出其內在法則的 知識對象;當經濟活動被辨識出來,在近代國家的治理範圍下,被看作一個整體,

這三項似乎都是「經濟」,卻又不同。我們既必須分辨,卻又難以給予其他的名稱。

這並不只是認識論上的語言遊戲。在西歐歷史的脈絡下,這幾個層次相對密切,

分別的需要並不突出,然而當「經濟」一詞在近代中國出現,便形成了語言與認 識上的困惑。「有財政而無經濟」這一論斷,在傳統中華帝國時期不會出現,行政 能力有限的帝國對經濟活動的間接控制,使其理財的範圍有限,不會形成以整個 經濟活動為對象的行政控制與榨取,也沒有相應的知識與概念認識。反過來,在 近代西歐,正是國家的公共制度,支撐了跨出地域與人身關係的經濟活動,構成 了國家範圍的整體經濟運作,作為知識對象的經濟與政府的財政運作乃是互為表

2 翁之鏞,〈自序〉,《中國經濟問題探源》,頁 1-2。

(19)

裡的。3

當中國被捲入近代西方的世界貿易體系後,幾個世代的知識份子與政府官 員,開始按照西方的概念思考自己。在兩套關於世界的知識之間,他們一方面辨 認出過去並未存在的事物,努力試圖掌握,讓那些模糊的身影更加清楚;另一方 面,他們的努力也揭示出,這些概念乃是近代西歐歷史經驗的產物,而不是普遍 的實體,指向了該實體在歷史中形成過程的多個層次。

長年以來,當朋友聚會,涉及經濟政策,上下議論制度,口沫橫飛時,翁之 鏞總是「靜聆而加思索,每多疑義,顧亦無以自解」。1949 年前往台灣,在賦閒之 餘與痛悔之下,他最終將這些思考寫成《中國經濟問題探原》、《民國財政檢論》。 從今天看來,這兩本書有些難以歸類。內容涵蓋廣泛,既討論民國時期的貿易收 支、財政制度、貨幣金融、中央地方財稅劃分、農產加工,也涉及歷代典章中的 政治制度、稅收與土地沿革、經濟地理、經濟思想學說,又包括官場風氣的觀察、

個人在政府機關工作的心得、政策評論……。雖然主題關於民國時期的經濟與財 政,但又不是嚴格的政治史、財政史、經濟史著作,有時近於傳統政書,有時又 帶著黑格爾式的歷史哲學,所使用的概念有新有舊,處在學界脈絡之外,長期以 來很少受到注意。4但是,也在這裡,當建立新的政治、打造新的財政、推動經濟 建設的時代,開始變得有些遙遠,翁之鏞筆下的交錯混雜,卻提供了我們一個切 入點,從帝國的治理出發,考察這些近代概念在中國還沒有立定的時代是什麼樣 子。

3 梁啟超(1873-1929)在他處用不同的概念定義,提出與翁之鏞類似的看法。梁認為傳統中國財 政學並不發達,此後則將是財政學的時代。透過引入近代西方的財政學,他看到的是與民間經濟活 動相輔相成的「財政」。相對於此,中國歷史上爭亂相續,不是出於國權太弱,無法強征於民,便 是太重國權,將人民所有都榨取而得(後者近於翁的財用觀念)。情況雖然不同,但是對政府來說 財政並無研究價值。而在財政學的時代裡,好的財政如同牧羊,要把羊照顧好,定時修剪取得羊毛,

而不是讓羊毛徒長無用,也不是殺了羊賣掉求取一時利益。參考梁啟超,〈論國民宜亟求財政常識〉,

《梁啟超全集(第三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頁 1912。(1910 年);以及本論文第 一章第二節對梁氏財政思想的討論。又,這一節對翁之鏞的討論,以他個人的時代觀察與思考為主,

以見一個後帝國時期財經官員對新時代的理解。因而接近他對帝國政治的理想類型分析,與歷史實 際狀況有相符、有簡化、也有在今天被遺忘之處,請參閱導言第二節對 16-19 世紀明清帝國制度的 討論。

4 迄今為止,只有《中國經濟問題探原》在近三十年後的一篇書評。但只是對書中三大經濟循環等 論點的一般性內容介紹,未能注意到翁氏思考的整體脈落,也未涉及翁氏的關懷在於帝國制度的轉 型。見陸寶千,〈評介翁之鏞著《中國經濟問題探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9 期(1980 年 7 月),頁 463-466。

(20)

近三十年,對於西方概念在近代中國的移植,已經有了豐富的學術成果。民 族、國家、歷史、社會、人民……,告別了建國與革命,告別刻滿了大敘事的 20 世紀,歷史學者開始帶著戒心來考察這些全稱式的名詞。注意到它們的建構過程,

注意到它們與政治權力的糾纏,試圖重新挖掘在整齊劃一的概念底下,被納入其 中的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並不整齊的文化體系。但是,到目前為止,人們仍然 很少注意到,「經濟」也是有待重新考察的名詞之一。

不同於種種與政治權力清楚相連的近代概念,與那些人造的實體相比,「經濟」

所帶有的物質特性,使得它更為具體、更為自然,像是已經存在了幾千年之久。

我們很容易忽略,「經濟」一詞指涉的另外兩個層次。在現代國家建構的同時,一 個以政治上的現代中國國家為範圍的「中國經濟」也逐漸被建構出來。按照近代 西方的模型,一方面推進跨地域的資源、勞動力、資金、技術的流動與網絡協作,

一方面建立了針對這個經濟體的知識生產與行政-法律制度安排。多年之後,當我 們看著上海浦東的高樓車流,「中國經濟」這個名詞與它所指向的實體之間,彷彿 沒有空隙,直接明白地連結在一起。我們便不太容易去設想,這個實體和民族、

國家等等一樣,都是在無數的知識生產、制度實踐之間,在各方參與者構成的空 間中,在混亂、控制、糾紛、妥協之間,才終於確立的。

然而也在此,在「中國經濟」看似終於建構完成的今天,「經濟」作為一個人 造實體的痕跡,也正在逐漸顯露出來。改革開放過後三十年,隨著經濟體規模的 擴展與複雜,政府無論是干預或放任,都越來越難得到期待的結果。5政府所認識 到、藉以擬訂政策的「經濟」知識,與實際上的經濟活動,兩者之間的距離,在 民眾的困惑中一點一點拉開。那道距離說著,政府並不能掌握所有的民間經濟活 動,但每個經濟活動者又無不受到它的影響。在其中,「經濟」作為一個政府與民 間交錯的治理空間,作為試圖掌握紛亂的現實、使之成為公共討論對象的一套知 識生產,仍然等待著人們的回答。6翁之鏞所看到的時代狀況,在多年之後,像是

5 2015 年中國政府面對股市暴跌,做出進場救市的決定,便是一例。一方面救市動用了大筆國有 資金而只有短期效果,另一方面政府干預又引發減緩市場化改革的擔憂。參考:米強、喬希•諾布 爾,〈中國救市:上船容易下船難〉,「金融時報」網站,2015 年 7 月 22 日。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63128;劉玉珍,〈救市:流動性危機下的艱難選擇〉,「金融時報」

網站,2015 年 8 月 11 日。喬希•諾布爾,〈分析:中國面臨巨額救市賬單〉,「金融時報」網站,2015 年 9 月 11 日。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63914。網站擷取日期:2017 年 5 月 23 日。

6 北京大學金融系副教授唐涯近日的一篇回憶文字,頗能體現改革開放後一代人眼中「經濟」概念 的變動。生長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對唐來說,「市場」是理所當然的存在,「增長」是自然的結 果,直到留學回國後,才在企業實地研調中,感受到配置生產要素的種種制度和結構因素。她從這

(21)

再一次地回到我們眼前,詢問著:我們可以知道這個國家整體經濟的情況嗎?這 個知識的邊界與限制在哪裡?而我們又是否能夠藉之回應失序的現實?帶著這些 問題,要求我們回到「中國經濟」被遺忘、同時也尚未完成的誕生過程。

2.存在又不存在:在世界體系與帝國體制之間誕生的「中國經濟」

回到 20 世紀前半,這個遺忘的過程,幾乎與「中國經濟」的誕生同時展開。

當此時的知識份子,試圖用來自西方的「經濟」概念來衡量中國,許多人便有著 中國經濟已然存在的錯覺。

以馬寅初(1882-1982)為例,1914 年他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畢業 論文《紐約市的財政》被指定為哥大經濟系的教材,然而回國後對經濟狀況的分 析,卻顯得遇到困境。對於中國的國際貿易收支、貨幣本位、上海的金融組織改 良,關於這些與世界體系接軌的經濟部門,他都能提出清楚明白的建議。但是,

涉及中國經濟內部的運作,他能說的卻很有限。他只能用西方的標準,指出中國 的經濟是分裂的,交通不便、貨幣不統一、厘金關卡限制。他看到中國經濟組織 往往以一人身任地主、資本家、工人、企業家,混淆經濟要素中的土地、資本、

勞動、企業,缺乏分工,不像歐美公司,以多數人負起營運。結果是經營規模小、

產量少。經濟往來既以人身關係為主,家族觀念重於能力分工,信用限於個人不 易拓展,資本不能累積,交通也無從建設。面對「有經濟」卻又「無經濟」的狀 況,馬寅初只能寄望於政軍局勢的安定,減少苛捐雜稅,寄望於教育,寄望於人 民通力合作,以團體觀念代替家庭觀念,以團體信用代替個人信用,以求大規模 生產之發展。7

個角度思考中國經濟學界的林張之爭。張維迎主張推進市場化,認為政府無法制定有效的產業政 策,干預只會扭曲市場。林毅夫則認為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並不完美,企業的行為並非最佳選擇,需 要政府介入,制定適應目前生產要素配置的產業政策,以形成更有增長潛力的產業結構。唐認為兩 人之爭,在於關懷差異。張希望政府放棄掌握資源配置的權力,林則承認政府擁有權力的現實,希 望政府合理使用權力配置資源。中國經濟的現況則在兩者之間,民間企業並非不需要產業政策,卻 很難有「懂企業」的政策。她指出,民間中小企業與政府間,有著巨大的資訊不對稱,造成了政策 的扭曲與熟人經濟的結果。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透過雙方資訊的反饋,才可能討論干預的必要與 限度,而跨出放任與干預之間的兩難。在此,一種公共經濟知識的生產,作為時代的需要,在文章 的結尾幾乎已呼之欲出。見唐涯,〈留學歸國從教三十年 林毅夫在孤獨中前行〉,「觀察者」網站,

2017 年 5 月 12 日。http://www.guancha.cn/tangya/2017_05_12_407904_s.shtml。網站擷取日期:2017 年 5 月 23 日。

7 馬寅初,〈中國經濟之分裂〉,《馬寅初全集.第二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頁 505;

馬寅初,〈中國之經濟組織〉,《馬寅初全集.第四卷》頁 131;

(22)

馬寅初並沒有察覺到,在近代西歐,這些衡量標準的出現,並不只是一個已 經預先存在的經濟領域,一套空懸的理想標準。而是在經濟活動的複雜化、擴大 化的過程中,民間的推力、政府的財政要求、各方構成的公共爭論,在各種經濟 問題之後,伴隨著社會自我組織的強化,才形成的一整套制度與知識。

他的視角,體現了當時中國知識份子不自覺的困境。從海關為起點,在西方 主導的世界貿易體系下,一邊,中國經濟被確立為一個獨立的近代經濟單位,另 一邊,這個經濟單位卻只是以清帝國疆界為範圍的一塊廣闊大陸。在這塊大陸上 面,從半自給的農業與手工業活動,短程與長程的貿易與金融往來,構成了一個 間接的經濟網絡,有自身的運作邏輯,但是卻沒有合於近代西歐標準的內在緊密 組織。前者使得「中國經濟」成為一個不假思索的概念,後者使得這個概念顯得 充滿疑問,然而卻又難以脫離前者(以及從產生前者視角的西方近代經濟學)展 開思考。

馬寅初對於政府干預態度的轉變,體現了這種思考的困境。從 1920 年代的自 由主義傾向(對內推動經濟自由主義的環境條件,對外則取法德國歷史學派採取 關稅保護),他先是走到 1930 年代的統制經濟論。面對經濟大蕭條後世界經濟集 團化下,貿易競爭的加劇,當他發現無法期待中國工商業界負起責任,自發地形 成西方標準下的經濟組織,失望於一盤散沙的中國經濟參與者,他很快地轉向統 制經濟,期待有力的政府背負起這個任務。8到了 1940 年代,缺乏近代經濟組織下 的政府干預,導致了政府對民間經濟的壓迫,假公濟私,形成官僚資本的利益競 逐。馬寅初又再一次轉變觀點,發表嚴厲的抨擊,要求打倒官僚資本,加強民主 力量,召開全國經濟會議,制定計畫,推動真正的官民合作。9但是,從期待經濟 自身的力量,到期望政府介入,再到失望而期待民間廣泛參與的全國經濟會議,

馬寅初雖然感受到政府與經濟領域的密切關係,卻無法進一步做出分析,只能提 出空洞的民主口號。

當他把「國家」與「經濟」看作是各自預先存在的實體,便只能徘徊在政府 應該干預或不干預的錯覺之間。結果是,既不能不寄望政府干預,卻又憤怒於干 預的惡果。他只能將之歸於官僚體系的腐敗謀私,最多只能想像一個民主的政府、

8 馬寅初,〈經濟思想隨社會環境變遷變遷之程序〉,《馬寅初全集.第九卷》,頁 332。原刊於《東 方雜誌》第 34 卷第 1 期(1937 年 1 月 1 日)。

9 馬寅初,〈欲挽救經濟危機,非打倒官僚資本不可〉,《馬寅初全集.第十二卷》,頁 321。(1946 年 4 月 9 日演講)。

(23)

一個全國經濟會議來進行干預。而無法察覺,這兩個領域,在當時的中國,都仍 然尚未完成,也處於在與對方的密切互動中,在制度與知識的調整與鬥爭裡,摸 索著讓自身變得完整而能夠有效運作的模式。所謂的「經濟」,有待於政府部門的 公共行政與跨區、跨領域協調權力,才能形成;而「國家」,也在掌握這個模糊、

未完成的「經濟」的過程,一方面試圖捕捉它,一方面又不能強制,在此過程中,

才逐漸形成自身的功能的模型,而不只是移植抽象的民主概念與組織形式。

不同於「經濟」已然存在的錯覺,從帝國的視角出發,翁之鏞清楚地察覺到,

「經濟」的出現,指向了近代政府與民間經濟活動之間關係的轉變。

傳統帝國時期,帝國並沒有形成一套治理今天稱為經濟的事物的知識,只有 一套以官僚行政組織為中心的統一制度。這套制度的目標並非掌握實際上的經濟 活動全貌,而是行政上的便利,與維持帝國秩序的穩定。

例如,在政府與民間最直接的關係上,帝國稅收文書的土地統計,只是行政 作業上的數字,並不是實際的面積。明代一條鞭法實行後,各省縣的徵解有了制 度上的定額,中央得以預估每年的收入。但是由於開墾災荒,實際上的土地面積 每年有所增減,土地科則(肥沃貧瘠)有所變動,要一一調整統計,需要高昂的 成本。對於地方官員,最方便合理的是,將定額的田賦分攤到現有的土地上,於 是有了實畝與冊畝的區別。像是,當開墾土地擴大,多於名目上的數字,地方就 改變一畝的面積,變成大的畝,使兩者相符。或者,當甲地的土地肥沃,收穫比 乙地多,稅收上將兩地的科則折算,甲地的畝小,乙地畝大,每畝仍是一樣的稅 收。死糧活地、活糧死地、活糧活地,因地制宜的折畝,產生了各自不一的土地 標準。10

從近代的行政與經濟學的觀點,這種混亂未免不可思議。11但是它們並非為了

10 翁之鏞,《中國經濟問題探源》,頁 303-304。翁之鏞,〈田賦積蔽探微〉,《地政月刊》第 4 卷第 2、

3 期合刊(1936 年)。官方文書所載土地統計,是為行政數字而非實際面積。這個課題,在近代學 界最早為何炳棣在 1950 年代開始關注,見何炳棣,《中國古今土地數字的考釋與評價》(北京:中 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頁 1-10。翁之鏞則在 1930 年代中期,由於當時田賦改革與土地清丈 問題,各方意見不一,考察現況的歷史制度根源,已經初步注意到這個現象。在十多年後的《中國 經濟問題探源》,翁又進一步將此與帝國的治理轉型結合起來思考。

11 1930 年前後農村經濟調查中,在近代西方知識脈落下成長的一代學者,缺少對帝國行政體制的 認識,在實地調查中便對土地面積標準的混亂感到巨大的困惑,稱之為「中古的經濟」。見本論文 第二章。

(24)

一個統一的帝國實際資料而建立的,而是為了統一的行政組織下,各地在小的範 圍內,按照地方知識完成上級交代的稅收任務之需要。對於面積廣闊、經濟條件 差異很大的帝國,行政官僚制度上的統一,與因地制宜由地方官員對中央政令做 出調整的間接統治,儘管造成制度上的混淆與灰色地帶的弊端,卻也是一合理的 結果,更因為組織與通信技術的限制,長久維持下來。

問題是,這樣的制度設計,適合於經濟活動內部關係簡單的帝國,講求的是 行政成本的減低而非實際上經濟的擴展。翁之鏞看到,在這樣的帝國體制下,法 家只有干涉和統制的消極治術,儒家只有利用厚生的理想,都缺乏積極有為的治 術,只能持盈保泰,經不起變亂的考驗。當財政困難時,言利之臣出頭,但只能 出於強制的聚斂苛求,無法掌握經濟的運作。稍微安定後,儒生起而批評,然而 人民負擔與國家收入之間的距離,始終無法消除,所謂休養生息,往往並不能真 正惠及小民,只是國家收入減少的部份,轉到官吏與奸民手裡。12

沿著翁之鏞筆下的開展,我們看到的是,當近代中國被捲入世界體系,眼前 既沒有一個有著內在凝聚網絡的中國經濟,也沒有一個與民間經濟有密切聯繫,

能夠積極地回應經濟變局的政府。問題並不只是馬寅初考慮的,政府干預與否,

也不只是政府的干預決定是否民主,災難的根源也不是民間經濟活動者的自私自 利缺乏國家意識,或者官僚利用職位謀私。所謂的「中國經濟」, 實際上是無數 鬆散的經濟活動的總和,只是因為帝國的存在,而被帝國的財政所連結起來;與 此同時,帝國財政制度的設計,目的也不是積極推動經濟活動的交流,而只是因 應各地不一的情形,做出最低限度的行政上的連結,以獲取帝國的稅收。要面對 的問題在於,一方面要將這個鬆散的未成型的經濟打造成型,另一方面肩負這個 工作的政府必須要能夠與實際的經濟活動直接聯繫起來,在干預與無為之間,能 夠真正回應民間經濟的需求。

3.邁向積極有為的治術:舊制度失效下,對「經濟」自身的探查與建構

但是,重新界定政府運作與民間經濟活動關係的過程,對於新的「國家」所 繼承的帝國官僚制度與組織文化,卻非容易的轉型,相反地,「積極有為的治術」

不但是舊有政府制度設計上最不擅長的任務,更因為跳脫了舊日無為政治的限 制,將其缺點更形放大。

12 翁之鏞,《中國經濟問題探源》,頁 340-341。

(25)

翁之鏞以政令與政事之別,討論了政府功能的改變與政府能力的困難。他說,

舊有政治制度,政府與民間直接接觸不多。在無為而治的時代,政令多而政事少。

政事只有漕運河驛站織造,工部的工務,也非全國性。全國性的政事只有賦役。

對於這套制度來說,比起與民間的聯繫,更重要的是組織內部的統一。因此,公 文律令則例成為必要,但日久,公文的形式主義取代了政令的本質。從清末開始,

政府的功能開始轉型,要求各種新政建設。新政屬於政事,與舊制度的精神相反。

結果是,混淆了政令政事的不同。政令多伸縮餘地,全國統一,政事則否。為了 推行新政,全國採取籠統一致標準,卻很快地耗盡經費,一開始都熱鬧有為,最 後都半死不活。於是新政的政事,也變成形式主義下的紙片政治。最後,新制未 立,舊習復存,政事的效率不可得,政令的信守也喪失殆盡。13

新政的失敗,不僅是建設的挫折,也同時是舊制度的崩塌,在兩者之間產生 了一個叢林法則的競技場。首先,建設政治增加了斂財之道。建設儘管沒有起色,

無法回應國民經濟上的危機,然而從無為政治轉向建設政治,卻打開了舊制度的 自我限制。翁指出,在過去,催科政拙傳為美談,無能反而成為理想的官吏,因 為無為而治防止了專制政治之殘民。在新政的推動下,財用增長,民財未益,取 財方法仍舊。清朝尚有祖訓,只能用暗中加稅名目,一入民國,毫無拘束,明目 張膽。結果是,財政上的要求壓制了經濟,過去無為而治的自我限制不再,政府 更積極地利用各種斂財方法。14

其次,官僚組織內部約束的瓦解。傳統帝國的政治制度,兼具兩種功能,一 是牧民,二是察吏,各種繁複的公文律令格式,用意除了使中央與全國有統一的 制度,也在於防弊。如帝國例禁,地方官不准在地方置產、不准經商。民國以後,

官僚組織用人不再依循帝國的程式資歷,只看關係,破壞了舊有政治文化的內部 約束。新式官僚畢業自新式學校,對於傳統政治一無所知,以官制吏的重要性被 廢棄。他們往往不熟悉行政實務,給了吏廣大空間。特別是在財務行政上,過去 吏固守地方,尚顧慮鄉論,新政與新稅各種新單位,使吏活動範圍擴展,為禍更 大。新的官員中,潔身自好者茫然以對,下焉者則合流。翁之鏞寫道:「政體更新,

官吏合流,官染吏習,吏行官事,吏道大通,政風益頹。」15

面對舊有經濟體系的崩解,政府干預或是不干預,翁之鏞看到的並非簡單的

13 翁之鏞,《民國財政檢論》(台北:華國,1952),頁 27、35。

14 翁之鏞,《中國經濟問題探源》,頁 269;翁之鏞,《民國財政檢論》,頁 33-34。

15 翁之鏞,《民國財政檢論》,頁 36-40。

(26)

二選一問題。政府工作範圍的擴展,延伸到了過去不直接觸及的領域,導致了舊 有治理方式的兩難。試圖掌控更多財政收入,試圖開展各種新政建設,使得政府 脫離了過去的無為而治,強化了官僚機構。過去舊政治制度自我設限、間接控制 的民間經濟活動,如今與政府直接而緊密地連結起來。但與此同時,這個領域卻 不是強制性的行政控管可以掌握的。干預不能只是舊有官僚控管的延伸,而必須 了解這個領域內在的運作,形成政府與民間經濟活動共同參與的新的制度。

中日戰爭前期,翁之鏞在農本局秘書任內的工作,揭示了他對這個過去未被 掌握的領域的思考。1930 年代初期開始,世界經濟蕭條的影響下,中國銀本位制 度受到衝擊。長期以來,對外貿易的失衡,至此已難保持表面的掩飾。美國白銀 法案通過後,國內外銀價的落差,更使得中國內陸的白銀陸續集中到口岸輸出。

銀根的緊縮,導致了中國內部經濟活動流通的癱瘓。在此情形下,海通以來,手 工業凋敝,農村資金外流的趨勢,終於浮現在中央政府與知識份子的視野中。農 民破產、高利貸橫行的圖像,救濟農村、資金下鄉的口號成為報章雜誌上常見的 標題。然而,從翁之鏞對農村狀況的觀察,城市裡的金融專家們的構想卻與實際 的經濟活動有段距離。

他指出,傳統中國的經濟運作以小農佔大部分,交通難以行遠,經濟交流的 範圍多限於週邊的市鎮,形成了以人身網絡為中介的鄉帳制度。農耕必須按照季 節流程,收穫之前農民手上往往沒有多餘生產資金。在鄉帳制度中,農民無法自 產的工業產品與農作所需種子等,都是先向城鎮店舖掛帳,每年年底店舖派人下 鄉收帳。農村的資金匱乏與週轉困難,藉著鄉帳制度而得以緩解。於是,雖然早 已有貨幣經濟的形式,但是物資的交流卻不完全反映在實體貨幣的流通上。

翁提出公式 C=A+H+U。在過去,農村經濟活動所需的資金總量 C=鄉帳的信 用額度 A+高利貸 H+其他資金 U。其中 A 佔了大部分。近代以來,西方工業產品 的輸入,導致農村手工業崩潰,農村資金外流,當時專家多能言之,卻很少注意 到這也導致鄉帳制度的結束。產品由口岸商埠輸入城鎮,從城鎮到鄉鎮,再從鄉 鎮輸入農村,每一層過去以記帳信用維繫,如今在歐洲式訂貨付現制度下,都要 付現金,最後,「諸親好友,概不賒欠」的紅紙招貼,便出現在每一家鄉鎮店舖的 門口。即使城市新式銀行輸入資金,在數量上無以填補這一巨大缺口,在經營上 也難以回應金額零碎、富季節和地域性的農村金融需要,結果農業貸款往往適得

(27)

其反,落入高利貸業者的口袋。16

鄉帳制度的發現,體現了翁之鏞身處的時代特質。鄉帳不合於近代經濟標準,

建立在地域性、人身性的關係上,是無數零散的小型網絡的疊合,無法從金融制 度的中心機構控制調節。也因此,過去,鄉帳的存在如同空氣般自然,並不為帝 國的統治知識所注意。而當鄉帳制度瓦解,新式的銀行制度從現代貨幣經濟的視 角,也難以留意到它原先的作用。但是,又正是在鄉帳制度消失之際,它才可能 被發現。當翁之鏞試圖理解這塊新式銀行貸款無從著力的經濟領域,過去分散於 各地的鄉帳,這些無名店舖所連結的物資交流網絡與其金融信用,才被辨認出來 成為一個整體,也才可能思考如何重建它曾經發揮的作用。這個領域一方面缺乏 自我組織的能力,必須借助行政措施才能被整合成一個能夠有效調節的整體,另 一方面,它又佈滿了複雜的小型網絡,不能單由強制性的管制,所要做的,是打 造出讓其中的經濟活動能夠自發地運轉起來的管道機制。

這樣,農本局提出的構想便不限於農業金融,而試著推動二路並進的方案:

合作金庫、農業倉庫。既要回應金融信用,也要包括物資流通。一方面以合作金 庫作為資金向農村內流的機構,一方面以農業倉庫為農產外流的樞紐。只靠外界 輸入資金,對於已經枯槁的農村不過是杯水車薪,重要的是重建農產流通的管道,

從實際的物資流通上創造出金融信用。

與此同時,這兩個機構不能夠是由上而下的行政管制,而是由農本局輔導,

由當地農民自身經營的合作組織。合作金庫在編制上,先由縣合作金庫開始。由 地方農民認股,不足之數由農本局墊付。參與的農民選出理事會,農本局則派遣 人員擔任經理,協助經營,同時訓練本地人才。當參加的農民增加,農本局股份 便逐漸退出,最後全為民股,由理事會自行選出經理的自己經營。然後由各縣而 結合為各省乃至中央合作金庫。在培植各縣合作金庫時,同時設立各級農業倉庫,

由產地到集散、運轉、消費市場,由合作金庫監督管理,接受儲存農產、辦理運 銷業務。與合作金庫相同,隨著自身組織經營能力的健全,而結合為運銷合作社、

聯合社、中央農倉公司。17

4.行走在無序與專制之間:農本局的功敗垂成,與作為政治工程的經濟建構

16 翁之鏞,《中國經濟問題探源》,頁 185-186、189-190、204。

17 翁之鏞,《民國財政檢論》,頁 82-84。

(28)

在一盤散沙的農民與強制獨斷的政府之間,在表象統一的金融信用與實際上 間接分散的物資流通之間,農本局試圖打造出一個具有自身運轉能力的農業經濟 領域,也希望就此使得經濟領域成為可以被掌握的對象。對於被捲入 1930 年代中 國農村經濟危機的各方,農本局一方面從政府的角度,整合人力、技術與資金,

提供地方欠缺的知識與跨區域公共權力、資源。藉此將有所需求的中間人與民眾 組織起來,脫離無序與叢林狀態,成為能夠自我運轉,能夠回應經濟變遷的組織。

透過這樣的地方經濟組織,政府得以清晰掌握經濟活動的運作,取得足夠的資源。

另一方面,這些地方經濟組織,又使得政府無法以一種行政控管的姿態,壓制榨 取地方。政府只有依靠能夠積極自我投入運轉的經濟行動者,根據他們自身的運 作法則,才能夠對經濟做出有效的治理。集權與專制,只會讓經濟活動成為行政 機構的附屬,變成一具空殼。對經濟的治理,必須形成一套制度安排,使得公共 權力與地方的經濟活動者互相制約,也互相支持。

處在政府與民間經濟活動的交界處,身為第一線的中層官員,翁之鏞為我們 展示了一幅艱難的願景。這幅願景帶著希望也帶著曖昧,一方面,只有依靠跨地 域的政府行政機構,憑藉非人身的抽象貨幣流通,這個方案才有可能推動;另一 方面,由上而下的行政介入,統計數字的化約,卻更可能在實際的經濟活動者具 備能力之前,當他們還沒有能力去面對跨地域、非人身的複雜生產交流,便被政 府奪去未成熟的果實。

對農本局工作的回顧,也在希望與曖昧中,成為翁之鏞兩本書裡筆鋒最為激 烈的一節。當農本局工作成果開始累積,政府高層的耐心卻隨著戰爭財政的困難 而失去,覬覦這塊利益的各方勢力,更放言批評趁虛而入。先是農民銀行起而效 彷,不僅與農本局競爭,更急於求成,先建立了省庫,由上而下的管理,反而削 弱縣庫對外的聯繫能力。接著陳果夫又以高層政治運作,推動中央合作金庫的成 立。在這期間,農本局由於種種政治關係遭到裁撤,18然而接收其基層耕耘的農民 銀行和中央合作金庫,卻只有由上而下的行政控管的認識,重心放在如何強化各 地一體的金融制度,無視於合作金庫與農業倉庫並行的規劃方案。農業倉庫被視 為業外之務的累贅,併入行政機關,只剩下堆棧用途,與金融體系分離。

結果是,一方面農產物資的集中運銷,脫離了經濟運作,而走向低效率的行

18 詳見本論文第三章第三節。擔任農本局總經理的經濟學者何廉(1895-1975),在高層政治中的周 旋,與翁之鏞的中層觀察適可互補,勾勒出時代的圖像。唯目前尚無資料可說明兩人在農本局的互 動,是為缺憾。

(29)

政管理;另一方面,農村無法從農產品的流通,形成自身的信用週轉,只剩金融 而無合作,外界挹注的資金作用仍然有限。物資與資金交流的阻隔,進一步加劇 通貨膨脹的惡化,當惡化加劇,又反過來使得政府推動田賦徵實與黃金政策。前 者以為掌握了實物便能平抑物價,後者希望回收膨脹的法幣,卻越收越多,兩者 都忽略了經濟的運轉,在於物資與金融的交互作用,在於能夠自發組織的經濟行 動者。要達成這個目標,一條路是投入充裕資金與人才,另一條是以時間長期培 植,然而只求速成的政府高層,終於錯失機會。翁之鏞沈痛寫道:

沿襲傳統財用觀念者,慣以治人的方法移以治事;以為有法可以束縛,即 可實現想像中所欲求達的目的;可憑政治權力以遏經濟變化的必然趨向。

更誤認表象的金融現象為實體,追逐表象而費力捕捉,……遂致迷途不返,

不再別向真實原因的實體,探索癥結之所在。19

序言中關於「經濟」的三個層次,在這段話中更為清楚具體。一是實體的經 濟活動,在西方工業產品輸入,手工業受到打擊,鄉帳制度結束後,瀕臨癱瘓的 農村。二是近代政府視角中的經濟再現。跨出了舊日無為政治的限制,憑藉著彷 彿一目了然的行政控管與管理通貨,試圖以政治權力直接掌握物資。三是探索癥 結所在的努力,尋求經濟活動自身脈絡的一套知識,在無意識、鬆散的昔日組織 瓦解後,重建使地方能夠自我管理,回應農產運銷與資金需求的組織。三與二有 著連結也有著對抗,有跨出舊日限制的行政介入,才使得「經濟」的建構成為可 能,與此同時,行政控管又帶著暗影,籠罩著尚未長成的「經濟」。

而也在這裡,透露出翁之鏞筆下隱而未顯的第四個層次:對「經濟」的建構,

同時是新型政治的建構,一種新型知識的工程,一個回應經濟的再現知識的公共 參與。身為一個中層農業金融官員,翁之鏞兩本書的自我定位近於給執政者的政 策建議,並不涉及政治制度。但是,為了尋求能夠有效運作的經濟重建技術,他 不得不跨出狹義的經濟行政範圍,考察經濟行政所涉及的新型政治權力型態。在 合作金庫與農業倉庫的地方培植中,隱約呈現出一種地方自治的面向,以抵抗由 上而下的強制控管。如此一來,縣合作金庫-農業倉庫,不僅是經濟上的組織,不 只是物產與資金流通的樞紐,也帶著政治組織的意含。作為地方與外界在政治權 力協商上的中介,使得政府與民間經濟活動的連結,不只是單向的強制,而是在 公共討論的知識生產中展開對政策的制定與調整。

19 翁之鏞,《民國財政檢論》,頁 86-88。

(30)

沿著翁之鏞的目光,從傳統帝國的治理開始,一路朝向其政治制度轉型的困 境,走到對新出現的經濟領域的探索與重建,當我們最後停在政策性的建議,討 論怎麼樣的經濟行政才是有效的,回望起點,翁之鏞工作的止步之感便清楚地浮 現出來,並推著我們再往前走去。當這塊大陸,被強迫脫離了原有軌道,帶著已 然傾頹的政治制度與經濟組織,捲入世界體系與近代經濟之中。當人們在帝國的 殘垣上,在有限的選擇中思考,什麼樣的制度實踐將使得經濟活動可以被掌握又 能夠保有自身活力?那同時也將是思考,圍繞著這一具體又佈滿建構與權力的對 象,必須展開什麼樣的政治體制與公共知識的過程。

5.重新思考「中國經濟」:高度高速壓縮下的歷史軌跡

「經濟」是什麼?翻查字典,可以得到幾個相近的定義:「一定地理範圍內,

不同的行動者進行貨物與服務之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的一個領域」、「在一個 國家、區域、時期內,經濟生活之結構或條件」、「一個交易與產業之系統,國家 之財富藉此進行生產與使用」。20對於身在近代經濟世界的我們,這問題顯得既直 觀又多餘,經濟便是所有經濟活動之總和、其間的各種關係、與它們構成的系統。

然而,如同翁之鏞的時代觀察所提示,「經濟」並不只是自然的存在,同時也 是一個政治介入與知識構築的歷史過程之產物。在沒有一雙眼睛去看到「經濟」

之前,「經濟」也就還不存在。經濟活動的歷史,或與人類的出現同樣長久,種種 經濟活動被視為一個系統或一個領域來認識,卻是相對晚近的事。這一方面指向 種種經濟活動內部的連結,一方面指向一個試圖認識這個系統的觀察者,以及兩 者之間衍生的各種互動。在經濟活動簡單再生產的時代,人事物的關係容易觀察 也容易掌握,不待一個外在的觀察者,超出經濟生活的狹小範圍,來認識其中種 種看不見的聯繫。政治上的統治者,其需要也相對簡單,沒有必要將之視為一個 系統來治理。隨著經濟活動的複雜化,兩者的交集越來越密切。跨出生活範圍的 經濟活動者,產生公共化制度安排的需要。政治上的統治者,為了回應社會秩序 的動盪,也為了掌握更多的資源,而產生各種新的技術與知識,以捉捕日益流動 的經濟生活。在兩者之間,於焉出現了一個知識的空間,以回應這個浮現出來而 尚未清晰的整體。

如果借用 Fernard Braudel 分析西歐近代歷史的概念,在歐洲新興的絕對主義

20 分別取自 wikipedia、cambridge dictionary、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網站上 economy 的定義。

(31)

國家政治體(absolutist state)與民族市場(national market)的互動裡,我們可以 看到與翁之鏞筆下的民國類似的過程。21透過這個過程,無數經濟活動點,以及將 之間接連結起來的短程、長途、海外貿易路線,才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這既 是經濟活動的總和,也是治理與知識生產的結果。當近代國家的政府,沒有察覺 到形成中的經濟體,沒有透過政府的行政能力,建立交通的鋪設、稅收關卡整理、

貨幣與金融制度、統一度量衡、確立私有產權與商業法律、對於經濟活動的擴展 下,各種社會衝突的規範機制與仲裁手段、以及相應的一套經濟知識等,那麼其 治理範圍下的無數經濟活動,也無從成為一個整體。與此同時,也只有當這些經 濟活動已經展現了初步的整合與連結,產生種種跨地域與人身關係的經濟活動的 公共問題,才使得整體的經濟政策、制度與知識成為可能與需要。

另一方面,在西歐的歷史經驗上,民族市場經濟實體的形成、 近代國家對民 間資源的行政控制與經濟治理制度的訂立、各種經濟知識的生產與政治經濟學的 出現,三者大約在 18 世紀開展累積,彼此密切交錯,構成了今天稱為「經濟」的 社會事實。Braudel 使用種種當時的材料以探討領土國家與民族市場的互動,但是 他很少考察這些制度與知識的生產脈絡,這或許是因為三者的密切,使得制度、

知識的中介與再現,顯得相對直接而清楚。但是,清末民初的人們,乃是身處在 還沒有「經濟」之地,發現、並同時建構「經濟」。當這個來自西方的概念,被運 用到近代中國自身的歷史進程,三者之間的差異與互動,便在此時人們的困惑中 被揭開來,尋求解答。

相較於歐美兩到三個世紀的進程,中國在更短暫的時間與更大的地理範圍 內,由世界貿易體系與民族國家建構的力量,試圖構築出合於西方標準的「經濟」, 其中佈滿了高速高度壓縮下,各種不標準的軌跡,留下許多讓我們重新思考「經 濟」的材料。經濟生活中的事物,在什麼樣的歷史條件下開始變成「經濟」的?

哪些人試圖掌握這個知識對象,他們的意圖與目標為何?哪些技術被用來掌握這 個知識對象,成功與限制為何?經濟生活、經濟治理、經濟知識生產,其間的互 動構築出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無論是從中國自身的歷史脈絡,思考從帝國到民族 國家的轉型,或者是從世界史的角度,考察近代經濟的知識概念與制度實踐如何 擴展到歐美之外的地域,這個長期折疊在「經濟」一詞裡的歷史過程,都有待我 們的挖掘。

21 Fernard Braudel,《15 到 18 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卷三》(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1999;法文初版,1979),頁 243-34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長期以來白俄羅斯之政治、經濟文化深受主要貿易夥伴俄羅斯影 響。2017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於二零零三年六月份發表的《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世界總體經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於二零零一年六月發表的《經濟展望》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增長

隨著肺炎疫情擴散,與中國大陸經貿往來密切的東南亞各國,經濟各個層面逐漸受到衝擊。中國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Candidate,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Chief of Building Management Section of Public Works Bureau, Tainan, Republic of China..

歐洲地區方面,雖然外圍環境轉好,但歐洲整體經濟表現未及美國理想。受到企業投資 持續減少,消費者信心仍然低迷,加上德國經濟表現又未能帶來驚喜,歐元區第三季經濟只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